丑的照杀是出自哪里?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由于他出身社会最底层,所以对于官吏贪污之害,印象十分深刻,可说是恨之入骨。于是他稳固了政权之后,便开始大力清理整治贪腐。朱元璋对待贪官的手段,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狠辣。《明史·朱元璋本纪》记载,朱元璋专门制作了警诫官员的“剥皮揎草”刑法,在洪武十八年:“冬十月己丑,颁《大诰》(刑典)于天下”。

朱元璋起于微时,在他征战天下的过程中,招揽了许多贤才猛将于麾下。朱元璋正式登基称帝后,对开国功臣大行封赏,还曾经给其中一部分人赐予免死金牌。 “免死金牌”其实是民间说法,它的正式名字叫做“丹书铁券”、“金书铁券”等。最早源于汉高祖刘邦,《汉书》有载:“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于宗庙。”可以说是现代勋章的雏形。在朱元璋大封功臣时,一共有34人被赐予“金书铁券”。 朱亮祖就是被朱元璋授予了金书铁券的功臣之一,被封为侯爵。 但有次朱亮祖犯下大罪之后,连忙拿出了金书铁券,朱元璋照样把他杀了,这是为什么呢?

朱亮祖的出生和朱元璋有点相似,只不过朱元璋是率领农民起义,朱亮祖是率领农民镇压起义。 他本来不是朝廷命官,但是因为元朝末年时,各地农民起义频频发生,朱亮祖便把乡亲们组织起来建立起武装力量保护家乡财产。后来被元朝廷封为镇压反元义军的统帅,朱亮祖这个人有勇有谋,曾经多次击败过反元义军,包括朱元璋的义军也曾败在他手下。

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朱元璋率领部队拿下了朱亮祖驻守的宁国(今安徽宣城),朱亮祖也被抓住了,但由于在多次交手中,朱元璋发现朱亮祖骁勇善战,而朱亮祖在被俘虏后,也表现了归顺之意,于是朱元璋便将他收归帐下。谁知朱亮祖其实心中并不服气,这一次仅仅归顺了几个月,便又反叛朱元璋,回归了元朝廷。不仅如此,他还趁着朱元璋在率兵攻打金陵府,无暇顾及上他的时候,把宁国给抢了回来。

朱元璋当然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第二年他便下令让 徐达率领军队围攻宁国。结果朱亮祖不但不肯投降,而且拼死作战,勇猛异常,把常遇春都给打伤了。朱元璋大为恼怒,亲自上阵督战,最终把朱亮祖给抓住了。当朱亮祖被捆绑到朱元璋面前时,他说如果朱元璋不杀他,他便从此以后以死报效。当时朱元璋确实需要人才,而朱亮祖又确实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将领,所以朱元璋便留下了朱亮祖。

当时不是没有人反对,其实很多人都反对朱元璋重用朱亮祖,说此人有异心,不堪委以重任。但朱元璋依然力排众议,坚持己见。 朱亮祖也被朱元璋的气度和风范所折服,从此便死心塌地的追随朱元璋征战天下。这一次朱亮祖没有再三心二意,他确实如他自己所言,为朱元璋拼死效力,征讨陈友谅、 方国珍、张士诚等各势力的战斗中都立下了汗马功劳。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封赏了34位功臣,全部封侯赐金书铁卷,朱亮祖排名其中第27位。 朱亮祖这个人可以说是草莽出身,所以在平日行事多有不法之处,在后来伐蜀的战事中,他便因为随意杀死军校而未能获得封赏。随着天下大定,朱亮祖也像很多开国功臣一样,开始居功自傲,目中无人。

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朱元璋派朱亮祖前往广东镇守,朱亮祖此时已经非常膨胀了,经常收受贿赂,大行不法之事,所以和番禺知县 道同有很多矛盾。 根据《明史·列传·卷二十八》记载,朱亮祖本来想把道同拉进自己的阵营,“数以威福撼同,同不为动”,还将他呵斥一顿。

朱亮祖当然不会受教,行事更为荒唐放肆。道同实在忍无可忍,于是写好奏章弹劾朱亮祖。谁知朱亮祖恶人先告状,抢先向朱元璋上奏,说道同对上司傲慢无礼,藐视功臣。

朱元璋一时失察,相信了朱亮祖,派人去赐死道同。但他很快又收到了道同的奏章,明白了事情真相。 朱元璋立即下令再派人前去赦免道同,但为时已晚。虽然赦免与赐死的使臣同一天到达番禺,但是终究晚了一步,道同已经遇害。 已经知道真相的朱元璋大为震怒,把朱亮祖和他的儿子抓回京城受审,朱亮祖试图以金书铁券获取免罪,但朱元璋看完更来气,表示朱亮祖罪无可恕,照杀不误。最后用鞭子将其抽打致死。

这倒不是说朱元璋反复无常,食言而肥,而是因为朱元璋力反贪腐,而朱亮祖偏偏在这件事上踩到了底线。本来是开国功臣,却落到被鞭笞至死的地步,只能说朱亮祖纯属咎由自取。

}

都是这样 如 照杀无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得丑还不自知是种什么体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