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的水咋?

9月9日中午,上海市普陀区嘉云苑小区居民杨先生致电解放日报·上观新闻热线,反映小区南边的西虬江河变黑发臭持续1、2个月了,眼下河水墨黑黏稠,腥臭弥漫,导致沿河居民无法开窗通风,大家都叫苦不迭。


8月份以来河水再次腥臭弥漫

当天下午记者来到祁连山南路现场,还未走上西虬江桥,就已闻到浓烈的腥臭味。但凡路人经过,无不掩鼻急行。记者站在桥面以东、近嘉云苑一侧俯瞰河道,只见河水发黑,还不时“嘟嘟”冒泡,臭气飘散。近30米宽的河道内,栽花种草的生态浮床上,各类水生植物在河面上疯狂蔓延。记者远眺,只见200米外的河面宽度已不足5米。

步入嘉云苑小区后,一直朝南,一路臭味不断。在小区沿河处近300米长的亲水步道上,记者看到河面上竟覆盖着乌黑厚腻的泥浆,臭味扑鼻。


△嘉云苑小区内,近亲水步道河面上,覆盖着乌黑发臭的泥浆,无比厚腻,恶臭扑鼻。

来电人杨先生和闻讯赶来的居民向记者诉苦。21号居民冯女士说,河水自8月份开始变黑发臭,自己家住5楼也不敢开窗通风;68号底楼居民于先生等称,这条河是政府花大力气整治的生态景观河,以前河中增氧机都定时开启,像开喷泉一样,至少会稀释一下;可大家记忆中,该增氧机似乎已有半年没开过了。22号2楼张先生夫妇接着说,河中种的花花草草价格不菲,可管理很不到位。现在疯长几乎把河道堵死了,水流不动,更臭了。

记者随后又来到西虬江桥的西侧继续探访。紧贴西虬江南岸的曹杨中学以“环境素养培育”而闻名沪上。在校园内,记者看到师生们所建的“白鹭沚”人工湿地,因引流西虬江水,竟也变黑发臭,池内原本碧绿的水生植物叶片,不少也大片泛黄,师生们深为痛心。记者漫步校园内沿河300多米步道,虽然绿树成荫,但臭味不减。有老师告诉记者,与去年相比,西虬江水质环境有所下降。而自9月开学以来,臭气越来越浓。


△西虬江桥下,近曹杨中学河段黑臭无比。


△曹杨中学内,师生们所建的“白鹭沚”人工湿地,因引流西虬江水,竟也变黑发臭。


两座雨水泵站“泄水”所致

在普陀区长征镇运旺新村社区居民委员会,记者见到了匆忙赶来的区河道管理所、镇规划建设、镇环境保护办公室以及第三方养护管理方上海盛鑫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

对方表示,西虬江是普陀区主要河道。当前河道两岸工业、服务业等排污几乎绝迹,而随着截污纳管的治理、完善,沿岸小区雨、污混排现象也大为好转。对方分析原因都认为,受八九月台风、暴雨影响,沿河两座市政雨水泵站为迅速排水,将大量悬浮物、有机物、垃圾等“长驱下泻”河中所致。

记者随后来到祁连山南路1315号,西虬江北岸的上海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真江东泵站。只见大门紧闭,记者敲门无人应答。在西虬江沿泵站一侧的河道内,覆盖的各类垃圾乌黑、油腻,令人作呕。据称,西虬江来水主要源自苏州河,而台风、暴雨期间的苏州河同样水质反复,时有黑臭。上述原因都不是区里能管得住、管得牢的。


△在西虬江沿泵站一侧的河道内,覆盖的各类垃圾乌黑、油腻,令人作呕。

另一方面,上海盛鑫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师告诉记者,他们在西虬江内放置的生态浮床上,种植了美人蕉、黄菖蒲、旱伞草、粉绿狐尾草等大量能净化水环境的植物,一般每月收割两次。由于当下植物长势旺盛,确实影响了水体流动能力,公司会加大收割密度。


对“摘帽”河道坚持“回头看”

记者获悉,本市于2017年建立了市、区、街镇、村居三级河长体系,在河道边安设了不少便民河长公示牌,不过记者在现场并没有看到。根据“上海普陀”等公开信息,西虬江河道于2016年底至2017年初进行过疏浚,清理底泥1.55万立方米,还进行过生态治理,如在面积7650平方米的生态浮床上,种植了大量水生植物,底下还放有生态基和生物填料,希望能通过水生植物的自我净化,修复水生态环境。此外,为提高河道内微生物的处理效率,还配置了8套微孔曝气装置、23套喷水式曝气装置,通过对水体增氧,以激活水体中的微生物群落,发挥微生物的降解作用。

2017年底,西虬江终于被摘掉了黑臭“帽子”。不料2018年5月底的一场大暴雨,又让河道黑臭持续多日,行人无不掩鼻。2018年9月末,解放日报·上观新闻热线曾接到对其黑臭的投诉。如今再度黑臭,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黄民生认为,说明有的河道虽经多次整治,但生态依然脆弱,一旦遭遇市管泵站放江冲击性污染,极易重现“黑臭”,陷于“反复治、治反复”的怪圈。

根据河道整治的目标,上海到2020年将力争全面消除劣V类水体。专家呼吁,加强区级职能部门和市排水公司等市级部门的联动,同时要对已“摘帽”的若干黑臭河道坚持“回头看”,因地制宜制定科学的河道水质考核办法,避免河道再现“黑臭”。

题图:记者站在西虬江桥面以东,近嘉云苑一侧俯瞰河道,只见河内全是黑水,200米外的河面宽度已不足5米。

}

Processed in ,欢迎网监部门直接致电通知删除违规内容

本站作品(专栏、小说、评论、贴子等)版权均为原创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上传、存储及展示功能。本站所收录、展示内容及广告仅代表创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请所有用户发布内容时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我们拒绝任何色情暴力及其他违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严重者将同时封禁账号。

(署)网出证(京)字第002号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

}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 ),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昔日自谓笔下适性山水乃此心灵之渴求。而吾今为画,尤愿在这山山水水间,至性至情之外,亦得逐处弥漫现世人文气息。

此适性之山水,一不能济世,二不能荣身。而吾人苦恋不休,何也?曰:正谓吾心之渴求,——西言“人与自然之契合”,国语“天人合一”者是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怎么变成露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