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抗癌新药对控制肿瘤有一定的效果?

前两天在辟谣“日本攻克白血病”的时候,我们讲到癌症的治疗效果一般用“缓解”来评价,而不是用“治愈”,原因是癌症治疗以后有复发的可能性。并且,有时候以前有效的药,复发时再用就没有效果了。

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介绍英国癌症研究中心的一篇文章,对这个问题讲得比较清楚。

癌症治疗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起作用,目的在于杀死肿瘤细胞,或者即使不能完全杀死,也能控制它们的生长。理想情况下,癌症治疗会使得肿瘤缩小,但如果肿瘤没有缩小,只是停止生长,那么治疗也可被看作是成功的。

但不幸的是,效果并不总是能够永远持续下去。有时药物可以在一开始对癌症的大小或生长产生影响,但是一段时间以后,肿瘤仍然会再次开始生长。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耐药。

“无论我们想出什么惊人的新疗法,最终会有一些患者的肿瘤对治疗产生抵抗,这就是现实。”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研究耐药性的科学家GeorginaSava博士说。

Sava博士所做的工作是,预测肿瘤可能会怎样对新药产生耐药,以便能够保持领先于癌症一步。她表示,耐药是癌症的一个大问题,很多人都在努力了解它的发生方式和原因。

耐药的出现是由于癌细胞DNA的缺陷。DNA缺陷,不但是细胞的原因,还可以促进癌症的进化,并对治疗产生适应。

有些DNA改变的出现,可能意味着细胞不再对癌症治疗药物产生反应,这些治疗包括、靶向药物或疗法。所以,我们所说的DNA“缺陷”,是从正常细胞的角度说的;对癌细胞来说,这种“缺陷”反而能帮助它们生长,并抵抗治疗。

癌细胞是从正常细胞发展而来,原因是DNA的关键部分发生错误,并累积起来。但还不止这些。即使细胞已经癌变,DNA缺陷也还是会继续出现。在这些缺陷中,有一些可以使癌细胞能够抵抗治疗。

肿瘤中的各个细胞可能具有不同的DNA缺陷,因此,并非肿瘤中的每个癌细胞都完全相同。问题就出在这里。

“当用药物治疗癌细胞时,就会出现类似适者生存的情况。”Sava博士说,“在理想的情况下,肿瘤中的每个细胞都会被杀死。但是,如果有肿瘤细胞恰好对这种药物具有耐药性,即使只有一个细胞,它也会存活下来,并最终成长为新的肿瘤。”

这就是问题之所在,因为很难检测到每一个杀不死的耐药细胞,尤其在它们很少的情况下。

“一旦耐药肿瘤以这种方式发生,那么曾经能够缩小肿瘤的药物将不再起作用。”Sava博士补充道。

药物为什么会失去效果?

癌细胞可以通过很多方式对药物产生耐药性。

Sava博士把乳腺癌的激素疗法作为例子。这种疗法用于治疗一些由雌激素驱动的乳腺癌。

雌激素可与乳腺癌细胞表面的雌激素受体相互作用,促使癌细胞生长。激素疗法通过阻断这种相互作用,或通过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来起作用。

但是,如果癌细胞在雌激素受体中发生特定缺陷,就会对这些疗法产生耐药性,这意味着癌细胞的分裂不再需要雌激素来发号施令了。

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激素疗法将不再起作用。

其他药物,如化疗也是如此。癌细胞可以产生许多不同的缺陷,帮助它们躲避化疗的作用。癌细胞的这些DNA缺陷可能具有产生这些作用:阻止药物进入癌细胞;阻止药物杀伤癌细胞;或者帮助癌细胞快速修复被药物杀伤的DNA。

很多和Sava博士一样的科学家正在努力研究怎样克服癌症的耐药性。

“我们可以尝试克服耐药性的主要方法之一是使用联合治疗。”Sava博士指出,通过使用不同的药物同时以多种方式打击癌症,癌细胞逃脱的机会就比较少。

但是能够预测治疗为什么会不起作用也是有帮助的,这正是Sava博士在乳腺癌研究中的目标。

在实验室里,Sava博士将乳腺癌细胞长时间接触药物,来模拟正在使用药物的患者。

“癌细胞最初会停止生长并死亡。但经过几个月的治疗后,它们又开始生长,我们可以看到,它们已经对药物产生耐药性。然后我们可以将这些耐药细胞与对药物敏感的原始细胞进行比较,并找出它们如何适应从而变得耐药。”

“我们在不断提高对耐药性的理解,这将为更好地治疗癌症铺平道路。”Sava博士说。

读到这里,我们想到了一类治疗的靶向药——EGFR抑制剂(TKI)。这类药的发展过程真切地体现了人类与癌症之间的“魔道之争”。

具有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EGFR抑制剂特别敏感,但肿瘤往往又会对治疗产生EGFRT790M等耐药性突变,使病情进一步出现进展。于是,科学家又研发出可以针对这一耐药突变的第三代EGFR抑制剂。然而,在服用第三代EGFR抑制剂的患者中,癌细胞又会出现新的耐药突变,于是新一代药物又应运而生。

随着对癌症耐药原理的深入了解,我们期待科学家研发出能更有效解决癌症耐药问题的新疗法。

}

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个抗癌新药——Poziotinib,中文名波齐替尼。对部分肺癌患者来说,它或许会是“救命神药”。

中国的肺癌患者是“幸运”的,不少患者都能用靶向药治疗。

虽然有些自嘲,但事实也确实如此。在中国,大约30%的患肺癌者携带EGFR突变,尤其是女性不吸烟的群体;而在欧美,这个比例只有10%。携带EGFR突变,意味着可以使用靶向药治疗,比如易瑞沙/特罗凯/9291,有效率高达70%以上,副作用也不大,每天吃一两次药就行,生活质量很高。

所以,中国的肺癌患者,有更多的机会从EGFR靶向治疗中获益。换一种说法,欧美很多大药厂研发的EGFR药物,更多的受益者是中国患者。


不过,有一部分肺癌患者,虽然也有EGFR突变,却有着不同的境遇。

其实,EGFR突变有几十种亚型。但是,大部分患者都属于以下两种:第一种是“L858R”,第二种是“19号外显子缺失”。这两类患者就是上面所说的“幸运的肺癌患者”,可以使用靶向药治疗,效果很好。

还有大概10%的EGFR突变的肺癌患者,携带的是“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很不幸,这类患者对易瑞沙/特罗凯/2991这样的靶向药并不敏感,有效率只有3%-8%,大部分患者只能考虑化疗或者免疫治疗。

最近,一个全新抗癌药——波齐替尼的出现,为EGFR和HER2基因的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患者带来了希望,最新的临床数据显示:

波齐替尼的有效率高达64%,疾病控制率高达100%。

2018年4月23号,权威的学术期刊《自然-医学》,发表了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头颈胸肿瘤科主任John Heymach教授领衔的重磅研究成果[1],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这项研究证明:波齐替尼可能是EGFR和HER2基因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的克星。

招募11位EGFR和HER2基因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的晚期肺癌患者,包括4位患者已经使用过EGFR抑制剂/AP32788/ASP8273进行过治疗,波齐替尼的剂量是每天16mg,如果患者副作用太大不能耐受,可以减量。

11位患者中,7位患者的肿瘤明显缩小,客观有效率高达64%;3位患者,肿瘤稳定不进展;1位患者肿瘤也明显缩小,但是还需要进一步确认是否有效。总的疾病控制率高达100%。这11位患者的具体数据如下:

下面是第一位使用波齐替尼治疗的患者,在用药4周之后,PET-CT检测发现,患者的右肱骨和髋骨等部位的病灶明显缩小,甚至消失。具体如下:

波齐替尼的主要副作用包括为腹泻、口腔溃疡、甲沟炎和皮疹等,总体是安全可控。

期待波齐替尼早日上市,给更多的中国肺癌患者带来福音。

}

  近期,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汪宁教授团队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俞飚研究员团队共同研发抗癌新药取得重大突破,可100%杀死乳癌、肺癌等再生细胞,未来有可能从根本上提高癌症的治愈率。

  众所周知,大多数癌症患者最终会因癌细胞转移和扩散而致命,但如何抑制癌细胞转移或控制已经转移并扩散的癌细胞是至今仍然无法解决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些难题,华中科技大学汪宁教授团队和黄波教授团队共同开发出筛查癌转移的元凶-恶性肿瘤再生细胞(tumor-repopulating cell,也就是肿瘤干细胞)的新方法;这项成果于2012年发表于国际权威杂志《自然·材料》(Nature

  团队发现这些高转移的癌细胞具有极强的抗药性,而市场上现有的治癌药物无法杀死这些恶性肿瘤再生细胞。2014年以来,汪宁教授团队和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俞飚研究员团队合作,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合成并筛查了一种对恶性肿瘤再生细胞增生和转移具有特别疗效的新型精准靶向分子药物。在4月11日发表的论文中,研究人员以肿瘤细胞的视黄酸受体为靶点,通过最新的化学合成方法,研发出一种药物并命名为WYC-209。

  昨晚,身在美国的汪宁教授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发现WYC-209在低浓度情况下就可以100%地杀死肺癌、乳腺癌、卵巢癌、黑色素瘤等恶性肿瘤再生细胞并抑制这些恶性肿瘤干细胞的增生。通过小鼠实验,他们发现该药物可以杀死已经转移的癌细胞、并抑制癌转移,有效率接近90%。WYC-209不仅明显优于国内外市场上的化疗和靶向治癌药物,而且更重要的是,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都表明WYC-209没有毒副作用。

  据悉,汪宁团队进一步研究了该药物的作用机理。他们发现该药物是通过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 3)信号通路来诱导癌细胞凋亡。目前,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华中科技大学已经共同申请了中国专利及国际专利。

  “市场上的抗癌新药最大弱点是不能杀死恶性肿瘤干细胞,也就是恶性肿瘤再生细胞,因为这些细胞有抗药性。和现有最好的药物比,WYC-209的最大优点是可全部杀死恶性的肿瘤再生细胞。”汪宁表示,市场上的抗癌新药包括免疫疗法PD-1抗体都有一定的毒性和副作用,WYC-209体外和动物实验都没发现任何毒性和副作用。如果WYC-209将来通过临床试验,有可能从根本上提高恶性肿瘤转移的治愈率。何时能应用到临床则取决于什么时候能拿到国家的临床实验许可批件。

  如果WYC-209用于临床能延长癌症患者多长寿命?汪宁表示还没有临床数据。但是从动物实验数据看,90%没用药的动物因为癌转移到肺部后在30天内都死了,WYC-209加药的动物(小鼠)在30天时90%的动物都还活着,而且这些小鼠中原来已经转移到肺部的癌细胞都被杀死了,在它们体内没有观察到任何癌细胞或转移瘤。“这个数据非常有意义!如果将来人体临床试验能重复我们的动物实验数据,对癌症患者,尤其是已经癌转移的病人,将是一大福音。”

  原标题:我国学者研发抗癌新药,可100%杀死肺癌等再生细胞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好的抗癌药叫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