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应届生是不是不太好找工作?

(1) 人是为事业而活,不是为工作而活。人一生中会换很多工作,不必要把找工作看得太重要。工作是外在的,是随季节换装的衣服,事业才是人生的支柱,理想才是人生的价值。在忙忙碌碌找工作的过程中不要失去了自我。有时间停下来,好好问问自己,我这一生想做什么,想怎么度过。人的一生要过有原则的生活,要在不断的自我完善中找到快乐。

(2) 人生是马拉松。笑到最后的才是胜利者。不要期望在刚毕业的时候就找到最好的工作。不要相信所谓不能输在起跑线的鬼话。艰苦的环境反而更能磨练人的意志。如果你能够坦然的接受不理想的工作,祝贺你,你成熟了。

不要总是认为别人的工作比自己的工作好。不要为自己的父母找工作。不要为在自己的同学面前炫耀而找工作。每个人都有自己适合的工作,人人羡慕的工作可能并不适合自己。那些看上去最光彩照人的工作可能最脏最累,有钱有权的人活得比普通人辛苦的多。亚当斯密说过,路边的乞丐拥有君王们奋斗一生也得不到的安逸。找最适合自己的工作,这需要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要有目标。不要再在众多的工作机会中患得患失,拼命要找最好的位置,没有必要。

(4) 收入并不重要,户口并不重要,房子并不重要,级别并不重要,所有这些外在的东西都不重要,尤其在你刚刚工作的时候不重要。兴趣最重要,找到一份自己喜欢做的工作,是人生的幸事。锻炼的机会最重要,随着你能力的成长,面包会有的。所有那些外在的东西会自己找到你,你根本就不用可以去找它们。

(5) 要离开一些职业,有的职业会毒害你的心灵。不要靠垄断和剥削生存的部门。不要到欺压百姓的部门。不要到夸夸其谈的部门。不要到必须说违心的话,做违心的事的部门。

(6) 为你的职业自豪。要有敬业的精神。要尊重自己行业里面的传统和精神。要对业务精益求精,要把日常的工作当做一件神圣的事。

}

招聘会分为校园招聘会和社会招聘会。校园招聘会上的参展单位通常都是和学

校的诸多专业非常对口的,而且都是针对应届生的,应聘成功几率非常大,所以推

荐大家多去参与。而对于社会招聘会,不仅参展单位、需求职位良莠不一,而且应

聘者也鱼龙混杂。也许和你应聘同一职位的就有很多学历不高、年龄很大的社会人

士一同应聘,对于初入社会的应届生而言,你绝不会喜欢这里的。所以不推荐大家

把时间耗费在参加社会招聘会上。

最常用的方式。投递过程有两种方式:

、发送简历到指定邮箱。

、填写对方公司的网申表格。招聘网站和求职社区都是很好的网申信息获取

途径。网申时必须海投,如果你只投了一两家你很感兴趣的公司职位,那你能够拿

三、企业实习积累工作经验

很多公司都提供实习岗位,而这些表现优秀的实习者都有机会转为正式员工。

对于大二、大三的同学都可以利用空余时间或寒暑假去找份实习工作,一方面锻炼

自己的业务能力,另一方面增加社会经验,更有机会在毕业之后转为全职。

当然了,越牛的公司对实习生的要求越高,就像玛氏这样的公司,实习生的招

聘和全职招聘都是同样的筛选标准,所以求职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应届生会面对

的,大二、大三同样也会面对这样的压力。早作准备是最好的选择,不要用年级低

四、内部推荐成功率非常高

内部推荐的成功率非常高。可以通过你的亲朋好友、师兄师姐、学校、导师等

关系获得内部推荐机会。这样的推荐通常直接进入终面环节,所以在求职过程中要

充分利用身边的一切资源。这也提醒大家,平时一定要注意人脉的积累。

也许你会想要依靠个人能力去找工作,不希望依靠别人的帮助,以证明你的能

力。我只能说,如果你有机会更快捷直接的获得职位,那你能有更多时间在你的岗

位上实现自己的价值,体现自己的能力。究竟如何选择看你个人的意愿了,现实一

五、上门自荐或有贵人助力

}

  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往年“金三银四”的春招旺季有所延后,当下正是2020年应届毕业生又一轮求职“窗口期”。

  从5月初到8月中旬,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青团中央等6部门,共同开展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925名应届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5.5%的受访应届生觉得今年求职的压力大。63.6%的受访应届生建议多下功夫,做好求职准备工作,63.3%的受访应届生认为要敢于吃苦,去基层锻炼自己。

  63.6%受访应届生建议做好求职准备工作

  浙江某高校设计类2020届毕业生赵乐(化名)说,之前找到的一家工作单位,告知自己新录用的员工要分批次实习,自己被安排得比较靠后,感觉不确定性较强,所以这段时间还在寻找其他工作机会。

  当看到一些企业已经开始招录2021届实习生时,赵乐的心中难免有些着急,“投了很多简历,感觉都石沉大海了。有时面试路上要花很长时间,但就交流了几分钟。”

  调查中,95.5%的受访应届生觉得今年求职的压力大,4.3%的受访应届生觉得一般。

  “我之前考研失利了,找工作相对较晚,加上疫情的原因,一度觉得找工作挺难的。”天津某高校应届毕业生刘亮(化名)坦言。

  刘亮最近报考了两家位于北京的事业单位,其中一家已经通过面试,正在进行体检和政审,刘亮说如果能顺利通过,就准备签约这家单位了。“虽然我更心仪另一家,但招考进程相对慢一些。我觉得不能等一个不确定的答案,有了条件还不错的单位就先签约”。

  已经签约某教育机构的英语专业应届生应晴(化名)觉得,在线上求职更为普遍的当下,应届生也要注意在更为安全、可靠的平台上投递简历。

  对于应届生求职,你有哪些建议?63.6%的受访应届生建议多下功夫,做好求职准备工作,63.3%的受访应届生建议敢于吃苦,去基层锻炼自己,47.8%的受访应届生建议不要急于一步到位,先就业后择业。其他建议还有:做好定位,不要眼高手低(45.4%),把国家发展和个人目标结合起来(45.3%),以及多了解政策法规,保护自身合法权益(25.5%)等。

  “应届生应把握好求职的‘窗口期’”

  某高校辅导员刘强(化名)表示,他们专业应用性较强,平时也会注重产、学、研相结合,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的学生整体成绩一般,在校期间也没有学生干部等经历,我就会推荐他早找实习,哪怕是不要实习补贴,也要去一些企业跑跑腿,观摩学习一下人家的工作,体验职场生活,为之后求职积累经验”。

  “据我了解,前几年有相当比例的学生不愿进入体制内,但今年选择体制内就业的学生比例增加了。一方面,这类单位抵御风险的能力比较强。另一方面,通过抗击疫情,年轻人也逐渐被体制所吸引。” 刘强表示,与学生择业观念转变相对应的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调整,“我们也会鼓励学生在求职时,选择与国家大政方针相结合的岗位,比如今年公务员、事业单位、‘三支一扶’等对应届生有倾斜,我们会鼓励学生多手准备”。

  “今年我们遇到了席卷全球的疫情,应届生要把心态放平,结合实际状况去思考出路。”北京某人事技术研究所黄亨煜博士分析,“不是你一个人晚了,是整个社会的招聘都推迟了。据我了解,今年各事业单位的招聘数量要比往年明显增多,因此应届生进机关事业单位的几率更高。当然,仅靠事业单位扩招消化毕业生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社会总体的招聘数量是减少的。所以应届生要多投简历,多准备考试”。

  对于应届生求职,天津某高校就业工作老师周翰(化名)建议,首先要明确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尽快补足短板,在求职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第二,要合理调整个人期待。“在求职过程中应该综合考虑经济发展形势、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特点,以此来规划和设立自己的就业期待,切勿眼高手低,否则可能会浪费很多宝贵的就业机会”。

  “虽然今年应届生求职时间拉得长,但在心态上仍要保持紧张的状态。个人认为,尚在求职中的2020届毕业生的最后一段求职好时机,集中在6月、7月、8月,进入9月后,用人单位将会开始招聘2021届应届毕业生,到时也会增加2020届毕业生的竞争压力。”周翰说。

  周翰提醒,应届生在求职中不要逃避,要勇敢面对。“我们接触到的一些毕业生,手头并不是没有机会,而是对现有的工作机会并不十分满意,处在一种迷茫、徘徊的状态。应届生应把握好求职的‘窗口期’,建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孙山 来源:中国青年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非应届毕业生好找工作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