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教师职业道德比其他职业处于核心地位,那做别的职业心理不平衡?

在江西考试中,教师中的知识点相对比较杂,关于地位类的选择题尤其如此。地位类的知识主要以单选、多选、辨析的形式出现,学员在备考过程中容易将各部分内容混淆。今天中公通过对地位类知识点进行汇总梳理,帮助各位考生识记和理解。

1.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努力做一名优秀教师,是新时代教师的崇高职业理想,体现了教师的本质。

2.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这是成为优秀教师的关键。

3.教师职业纪律是维持教育活动正常进行的保证。

4.教师职业技能是教师从事教育行业应当具备的技术和能力,是教师实现职业理想,追求高尚的具体行动内容。

5.教师的职业作风由职业指导思想和目标决定。

6.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是教师基本原则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体主义原则的具体化。这一基本原则充分反映了我国教师应有的职业劳动目的。

7.教育人道主义原则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是现代教育区别于维护人的依赖关系的封建教育的标志之一。

8.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特点,是教师和“教书匠”区分开来的根本标准。

9.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

10.当前教师的最主要义务是要尽职尽责,教书育人。

11.教师公正,主要有对自己的公正、对同事的公正,对学生的公正,核心是对学生的公正。

12.教师起表率作用最主要体现在言行一致上。

1.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是教师开展教书育人工作的理论依据。

2.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是教师开展教书育人工作的具体方法。

3.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教师开展教书育人工作的目标指向。

4.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是教师开展教书育人工作结果评价的指导思想。

5.高尚情操是教师优秀道德品质的主要标志,而热爱学生是教师高尚情操的核心。

6.爱国守法是教师的基本要求。

7.爱国是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支撑点。

8.爱岗敬业是教师的本质要求。

9.关爱学生是教师灵魂。

10.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是育人的主要手段,育人是教书的根本宗旨。

11.为人师表是教师的内在要求,为人师表是教师区别于其他的显著标志。

12.教师的表率作用最主要体现在言行一致上。

13.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14.从他律走向自律是师德建设的最终目的。

1.为了使教育回归它的道德性本质,教师必须在教育过程中遵循道德性要 求。这也是我们强调师德建设的最根本原因。

2.全民化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要。

3.加强师德修养的第一要旨是学习。学习主要有理论学习和拜师学习。

4.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

5.深入学习与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论述,有助于教师保持师德的

先进性,从根本上提高师德觉悟。

6.学习教师理论知识是教师修养的指南。

7.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师德修养的根本途径。实践是教师修养的根本途径,也是教师道德修养的目的。

8.“慎独”是对教师自律意识的培养,是教师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它主要是指依靠内心信念来支配自己的行动,是衡量一个教师道德觉悟和思想品质的试金石。

1.热爱学生是处理师生关系的基础和根本出发点。

2.尊重学生,是当今世界进步教育思想的基础。

3.理解学生是教师热爱学生的最佳起点,是教师进行教育活动的前提,也是教师公平

4.公正对待学生是树立正确师生观的核心问题。

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版权为“中公教师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公教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文来自中公教师网未经允许 禁止转载

}

  准备参加安阳的小伙伴们注意了,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8年安阳招教考试真题,供考生练习,一起来测试下吧。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对教师进行考核的机构是( )

  A.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 B.教师工作所在的学校

  C.当地教育局 D.当地人民政府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年)》的战略主题为( )

  A.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B.坚持德育为先

  C.坚持能力为主 D.坚持全面发展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由( )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

  A.省级教育主管部门 B.市级教育主管部门 C.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 D.学校

  4.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及其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根据宪法,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下列描述与《未成年人保护法》不一致的是( )

  A.保护未成年人,主要是学校老师和家长共同的责任

  B.教育与保护相结合是保护未成年人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C.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

  D.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5.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

  A.十五大 B.十四大 C.十三大 D.十二大

  6.《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

  7.如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犯,( )有权予以劝阻、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控告。

  A.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B.国家机关 C.任何组织或个人 D.学校教职员工

  8.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全面了解学生 C.培养优良的班风 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9.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 )

  A.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 B.班主任、科任老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C.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D.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

  10.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这反映教师劳动的哪种特点( )

  A.主体性 B.创造性 C.间接性 D.示范性

  11.学校实现德育内容,达到德育目标的基本手段是( )

  A.班主任工作 B.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C.各科教学活动 D.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

  12.托尔斯泰说:“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这意味着教师要( )

  A.关心学生、了解学生 B.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C.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 D.把热爱事业与热爱学生结合起来

  13.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所规范的是( )

  A.思想行为 B.职业行为 C.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D.思想行为和职业行为

  14.2008年我国重新修订过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文件名称是( )

  A.《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试行草案)》 B.《中小学教学守则》

  C.《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D.《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试行)》

  15.《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 )

  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B.启发性教学原则

  C.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D.巩固性教学原则

  16.学生年龄特征中所指的两个方面是( )

  A.认识和情感的特征 B.情感和意志的特征

  C.气质和性格的特征 D.生理和心理的特征

  17.新课程改革下的学生评价的核心是( )

  A.关心学生的学业成绩 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

  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D.帮组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

  18.下列选项中哪项完整地表达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

  A.心理过程及其规律 B.情绪人格及其规律

  C.生理现象及其规律 D.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19.在对待师生关系方面,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强调( )

  A.尊重、赞赏 B.帮助、引导 C.反思 D.合作

  20.在我国当前课程管理的改革中,试行三级课程管理,其中新增的管理课程是( )

  A.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 B.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C.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D.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21.下列哪种选项属于一般能力的范畴( )

  A.记忆能力 B.创造能力 C.运动能力 D.社交能力

  22.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

  A.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B.教学方式的变革

  C.学校管理方式的变革 D.后勤服务方式的变革

  23.“生而知之”的天才论,“一两的遗传胜于一吨的教育”都是( )的观点。

  A.环境决定论 B.实践决定论 C.经验决定论 D.遗传决定论

  24.人们常说“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这反映教师劳动具有( )

  A.连续性特点 B.创造性特点 C.长期性特点 D.示范性特点

  25.澳大利亚的教师在向学生讲“雪花”这一事物时,采用观看录像带并向空中抛洒大量碎纸片以引导学生体会下雪场景的方式,这种直观的手段是( )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语言直观 D.虚拟直观

  26.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五条新的教学原则,不在此列的一条是( )

  A.高难度原则 B.高速度原则 C.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信息

  27.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B.外界多种良莠参杂的教育影响之间的矛盾

  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

  D.学生的上进心与惰性之间的矛盾

  28.现代教育史上,提出“结构主义”学说并倡导“发现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 )

  A.赞科夫 B.苏霍姆林斯基 C.皮亚杰 D.布鲁纳

  29.教学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哪一条基本规律中( )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C.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D.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30.“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 )

  A.陶冶教育 B.榜样示范 C.实际锻炼 D.品德评价

  31.构成新课程的三种基本成分是( )

  A.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 B.课程目标、课程计划和课本

  C.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的方式 D.课程内容、课程标准和学习活动的方式

  32.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

  A.社会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上层建筑 D.科学技术

  33.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是( )

  34.小明既想参加演讲比赛锻炼自己,又怕讲不好被人讥笑,这时他面临的心理冲突是(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35.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识发展到( )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6.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 )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

  37.师德修养的时代性特点需要教师( )

  A.随时代变化,彻底变革师德内涵 B.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重新确立师德规范

  C.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师德 D.以不变应万变,守护祖国的师德传统

  38.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39.以教师的语言为主要媒介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表达情感和价值观念的教育方法是( )

  A.演示法 B.讲授法 C.谈话法 D.陶冶法

  40.古诗句“欢娱嫌夜短,寂寞恨天长”描写的心理现象是()

  A.空间错觉 B.时间错觉 C.运动错觉 D.视觉错觉

  1.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以各种方式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上,就是它对社会文明的示范功能。( )

  2.“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嗅觉刺激。( )

  3.“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道德认识。( )

  4.学习课程类型的多样化是全面实现课程价值的一种重要方式。( )

  5.判断一个人心理健康状况应兼顾内部协调与对外良好适应两方面。( )

  6.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个教育法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

  7.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任何教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起作用。( )

  8.教学评价是对客观结果的主观判断,测量和测验是对学习结果的客观描述。( )

  9.对于取得教师资格的公民而言,可以在本级及其以下等级的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担任教师;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相互通用。( )

  10.新课程改革突出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 )

  1.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_______。苏联的一些政治家和教育家中,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最早探讨教育问题的当属_______。

  2.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_______、教好学生。狭义教育一般是指_______。

  3.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教育与_______相结合。体育是以_______活动为基础内容,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培养人、塑造人的过程。

  4.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客体),又是_______和_______的主体。

  5.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_______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_______制度。

  6.备课应做好的三方面工作是钻研教材、_______和_______。

  7.德育过程是由_______、_______、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这四个相互制约的因素构成的。

  8.课外校外教育具有_______、_______和实践性等基本特点。

  9.班主任工作的总结一般分为_______总结和_______总结。

  10.道德感是受_______制约的,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_______的特点。

  11.知觉的基本特性有选择性、_______、_______和恒常性。

  12.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有_______有_______的特点。

  13.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了智力的_______说,认为每一个智力因素都包括内容、_______、产品三个维度的立方体。

  14.气质类型通常被分为多血质、_______、_______和抑郁质四种典型类型,但混合类型的人居多。

  16.青少年学习动机发展的趋势之一是从不很自觉和_______的学习动机,向_______的学习动机转化。

  17.智力活动与操作活动的结构主要指构成要素_______和_______。

  18.当事人中心疗法的技术主要强调三条:即真诚、_______和_______。

  19.教育目的规定了特定社会教育所培养的人的_______标准。一般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_______的具体化。

  20.小学生的思维以_______思维方式为主,这是小学教学中必须贯彻_______教学原则的依据。

  1.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9月9日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提出的一个好老师共同的、必不可少的特质有哪几个方面?谈谈你对这些特质的理解。

}

1、“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什么时期的教育特征?

2、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的是古代()

3、以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

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比较严厉的是古代

4、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

5、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 A )

6、由《学记》提出的教育主张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D )

7、“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

A.《学记》 B.《论语》C.《礼记》 D.《中庸》 ( A )

8、“学不躐等”出自(),主张教学要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即循序渐进。

A.《学记》 B.《论语》C.《礼记》 D.《中庸》( A )

9、下述著作中反映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的是

A.《理想国》 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A )

10、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的是

A.《理想国》 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B )

11、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是

12、1632年,《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的独立,其作者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C.卢梭 D.裴斯泰洛齐  ( A )

13、近代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

A.夸美纽斯 B.康德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 ( C )

14、近代教育史中主张“绅士教育”的教育家是

A.裴斯泰洛齐 B.卢梭 C.康德 D.洛克 ( D )

15、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家是()其代表作《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的诞生。

16、以下哪一项不是赫尔巴特强调的中心

A.教师中心 B.学生中心C.教材中心 D.课堂中心  ( B )

17、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其代表作是《民本主义与教育》

A.白板说 B.做中学C.儿童中心主义 D.实质教育派 ( C )

18、1939年,首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

19、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始于

20、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了教学发展思想的教育家是

21、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22、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是

23、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的因素是

24、教育能推进科学的

25、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26、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27、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28、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

29、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教育、教学工作应

30、“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31、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这是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32、“因材施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33、能够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前提的因素是

34“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强调的是

35、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36、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指的是

37、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就是(4.1 )

38、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

39、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

40、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

41、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

42、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体现了

43、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

A 高水平的智力 B 实践能力 C 健康体魄 D 创新精神 ( D )

44、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重视

A 实践能力的培养 B 思维能力的培养 C 想象能力的培养 D 创新能力的培养 ( D )

45、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5.1 )

46、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个体的早期发展更多地体现了

47、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

48、学校作为为个体发展而有意识地安排的一种特殊环境,其要求、内容及各种活动能否引起并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取决于教师对这种环境的

49、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为丰富的一项权利是

50、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是

51、学生是独立的社会个体,有着独立的法律地位,并且受到社会

52、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这是由学生的

53、教师不得对学生进行漫骂、体罚、变相体罚和其他侮辱学生的行为,这是由学生的

A人身自由权决定的 B 隐私权决定的C 人格尊严权决定的 D 荣誉权决定的 ( C )

54、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55、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是,必须具有

A 学科专业素养   B 教育专业素养C 品德专业素养   D 职业道德素养  ( A )

56、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是,必须具有

57、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

58、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

59、教师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

60、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

61、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62、学校教育的基础是

63、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

64、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指的是

65、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三基”指的是

66、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的课程,属于

A实践型课程    B研究型课程C拓展型课程   D知识型课程  ( B )

67、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可把课程分为

A地方课程    B研究型课程C知识性课程   D社会中心课程  ( A )

68、以课程任务为依据可把课程分为

A学校课程    B技能性课程C学生中心课程   D基础型课程 ( D )

69、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把课程分为

A国家课程   B工具性课程C拓展型课程   D社会中心课程  ( B )

70、从课程的组织核心来看,可把课程分为

A社会中心课程   B技能性课程C研究型课程    D学校课程  ( A )

71、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确定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C课程目标   D教学目标  ( C )

72、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这三个特征是

A课程目标的基本特征 B教学计划的基本特征C教学大纲的基本特征 D教学目标的基本特征   ( C )

73、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

A开设哪些科目 B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C各门学科的教学时间 D各门学科的教学方法  ( A )

74、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

A课程目标      B教学目标C教学计划   D教学大纲  ( D )

75、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

76、教材的主体部分是

A讲授提纲和讲义 B教科书和参考书C教科书和讲义 D讲义和参考书  ( C )

77、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

A基本要求    B基本原则C基本手段    D基本途径  ( D )

78、课程实施计划的展开过程是

A安排课程表    B分析教学任务C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D组织教学活动  ( D )

79、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7.1 )

A课外活动    B实践活动C教学活动   D班主任工作  ( C )

80、教学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

A基础地位    B中心地位C主要地位   D重要地位  ( B )

81、智力是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其核心是

A注意力     B观察力C思维力  D想象力 ( C )

82、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C荀子   D墨子 ( A )

83、主张“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     B杜威C凯洛夫   D夸美纽斯 ( D )

84、试图用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C杜威   D凯洛夫 ( B )

85、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

A重要力量   B主要力量C内部动力   D外部动力 ( C )

86、教学过程的结构指的是教学进程的

A基本部分    B基本内容C基本途径   D基本阶段  ( D )

87、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居于中心环节的是

A引起学习动机   B领会知识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  ( B )

88、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

A熟悉教材   B分析教材C概括教材   D理解教材 ( D )

89、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是

A教学目的   B教学内容C教学原则    D教学方法 ( C )

90、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了教学的

A启发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C直观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 A )

91、“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 D )

92、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学要

A温故而知新   B不陵节而施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学而时习之 ( B )

93、教学工作中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B上课C作业的检查与批改D课外辅导 ( B )

94、课的类型的划分依据

A教学任务B教学内容C教学规律D教学原则  ( A )

95、教师上课必要的补充主要是通过

A布置作业B检查作业C课外辅导D课后练习 ( C )

96、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成为测量的

97、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的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成为测验的

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 ( A )

98、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为

A教学程序B教学步骤C教学组织形式D教学阶段 ( C )

99、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大多采用

A分组教学B个别教学C道尔顿制D班级上课制 ( B )

100、最早在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阐述的教育家是

A斯宾塞B卢梭C洛克D夸美纽斯 ( D )

101、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

102、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称为()

A德育目的B德育原则C德育规律D德育目标  ( D )

103、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

A基础B途径C出发点D重要环节 ( C )

104、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

A德育内容上B德育规律上C德育原则上D德育方法上 ( A )

105、德育过程中不同质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称为德育过程的

A内容B层次C结构D方法 ( C )

106、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知、情、意、行,其中基础性的要素是

107、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是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 D )

108、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

109、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体现了德育的

A疏导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导向性原则D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 C )

110、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就是德育的

A方法B手段C内容D途径 ( D )

111、实施德育的最基本的途径是

A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B课外校外活动C劳动D共青团活动 ( A )

112、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观点的方法是

A榜样法B说服法C陶冶法D锻炼法 (B)

113、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是属于

A说服法B榜样法C锻炼法D陶冶法 ( C )

114、德育认知模式非常注重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 A )

115、德育体谅模式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 B )

116、创立社会学习模式的教育家是

A柯尔伯格B皮亚杰C麦克费尔D班杜拉 ( D )

117、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

A共青团组织B教导处C总务处D班级  ( D )

118、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

A埃拉斯莫斯B夸美纽斯C洛克D卢梭 ( A )

119、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是

A班级公共财产B班级信息C学生D班级资料 ( C )

120、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属于

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 ( A )

121、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称为

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 (B)

122、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管理方式是属于

A常规管理B目标管理C平行管理D民主管理 ( D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师职业道德的历史发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