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航空学的学生毕业能进西飞吗?

西安飞机工业公司职工工学院(简称:西飞工学院),国标代码50990。学院建于1979年,是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公布的公办成人高等院校。经陕西省教育厅批准,2001年开始举办普通高等职业教育。     学院位于中国著名的航空城、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西安市阎良区。立足西飞,面向航空,融普通高等职业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电大开放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和高层次干部培训为一体,形成了多学科、多层次、多形式和多功能的办学模式。多年来,学院以“宽基础理论、重技能操作、突显航空特色”的办学理念为指导,为社会培养了近万名航空科研和技能人才,毕业生深受航空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学院先后被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授予“优良学校”、“信得过考点”、“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院校”等荣誉称号,通过了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目前,学院开设有飞机制造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等20多个专业,教学班40多个。学院具有完善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手段,教学、实训设施设备齐全,教学楼可以容纳2000多名学生同时上课。学院设有与教学配套的物理、数控、机械、力学、电工电子、金工、计算机等10多个实验室;建有规模大、工种全、技术水平高的实习工厂,有数控加工中心、数控(车)铣床、线切割、普通车(铣)床、焊接等30个设备优良的实训基地和技能训练中心,各类设备200多台(套);学院还通过校企合作,在中航工业西飞和国家航空产业基地内建立了飞机装配调试等60多个航空实训基地,建立了校企联动的人才培养机制。与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多所高校联合办学培养研究生,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每年办班40多个,每年受培训学员达3000余人次。学院非常重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毕业生实行“多证制”,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可取得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专科毕业证书;技能操作考核合格,可取得某一工种技能资格证书。学习成绩优异,表现良好的学生由学校推荐参加陕西省“专升本”考试,成绩合格,可升入普通本科院校学习。多年来,毕业生扎实的理论功底、良好的动手能力、踏实的工作作风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近5年来,高职就业率均在90%以上。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其中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19人,讲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等中、高级职称教师111人,15位教师兼任全国普通高校学会、协会及省市专业协会会员等职务。国家助学政策实施以来,我院已有2000余名学生享受了每年3500元国家特困学生助学金和2500元国家一般贫困学生助学金。学院将继续坚持严谨的办学作风,传承长期形成的宽基础、强技能、突出航空特色的教学理念,努力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学院地址:西安市阎良区西飞大道12号招生电话:029 中航工业西安飞机分公司网址:.cn阎良区地处关中平原腹地,是西安市的一个远郊区,距西安市中心60公里,总面积244.4平方公里,人口28万人。城区环境优雅,道路宽阔平坦,大街小巷绿树掩映,四季常绿,三季有花,是西安市容“十大窗口”之一,区内交通发达,西韩、西延、咸铜铁路阎良区地处关中平原腹地,是西安市的一个郊区,距西安市中心60公里,总面积244.4平方公里,人口28万人。城区环境优雅,道路宽阔平坦,大街小巷绿树掩映,四季常绿,三季有花,是西安市容“十大窗口”之一,区内交通发达,西韩、西延、咸铜铁路在境内交汇,有四条省级公路与外界连通,地方道路“三横六纵”。    阎良区现有全国最大的飞机制造企业——中航飞机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西安飞机分公司、全国唯一的大中型飞机设计研究院——中国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全国唯一的飞行试验研究鉴定中心 ——中航工业试飞研究院,被誉为中国的“西雅图”,是一座名符其实的“飞机城”。2005年3月正式启动建设的西安航空基地将成为中国航空高技术研发中心、国际性航空产品加工制造中心和亚洲最大的航空旅游会展中心,实现对全国民用航空产业发展的示范和引导作用,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航空产业园区!良好的基础,难得的机遇,使阎良展现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作为我国航空高科技产业基地的阎良,必将引起世界的关注,一个集飞机研究设计、试飞鉴定、生产制造、航空教育、航空运输于一体的现代化飞机城建设已全面启动。通讯地址:西安市阎良区西飞大道12号联系电话:029

}

教授,工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陕西省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团队“数控技术教学团队”、“航空制造教学团队”带头人,现任西安航空学院副校长。兼任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理事,特种泵系统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先后参加多项国家级项目及横向课题,主持省级科研及教改项目10余项,获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编写教材3部、主审教材4部,发表论文50余篇。

CAIEC:首先请教您一个宏观问题,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面临着怎样的形势和任务呢?

宋文学:当前,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普及化阶段,其中应用型本科高校占全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力量,也是区域和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硬实力。

从国家层面看,党中央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国际国内双循环”格局加速构建,高等教育的战略地位也将更加突出,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从高等教育领域看,国家明确加强对高等教育分类指导,比如实施《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这些举措都推动了新工科的建设,也为学校特色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机遇。同时,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同类型高校竞争态势日益加剧,使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面临重大机遇和巨大挑战,各个学校都要办出自己的特色。

从行业发展态势看,航空是国家战略性产业,陕西“十四五”期间要加快西安国际航空枢纽建设,西安也获批了全国第一批通用航空示范城市,这些决策部署和重要契机对航空人才培养与产学研合作形成强劲需求,也为我们应用型高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看,陕西正处在创新驱动与投资拉动并重的时期,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内陆改革开放的高地,以及着力推进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等重大战略,更需要大力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更需要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CAIEC:请您介绍一下西安航空学院。

宋文学:简单介绍一下,西安航空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创建于1955年,原名西安航空工业学校,隶属原航空工业部。1999年体制改革划转地方,隶属陕西省人民政府,为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2012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西安航空学院。我们学校现在有莲湖、阎良两个校区,占地1158亩;现有教职工10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12800余人。学校设有飞行器学院(民航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等17个教学单位。共开设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技术等35个本科专业,涉及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等学科门类。

学校坚持“行业性、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然途径,建校60多年来,为我国航空产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9万余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校与中国商飞、中航工业集团公司等数百家国有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开展了“海航班”、“航空维修师3+1定制班”、“吉利博越班”、“翔腾IC班”等一些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位于省属高校前列,学校也多次荣获“陕西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的称号。

CAIEC:国家正在大力推广产教融合,请您介绍一下西安航空学院是如何紧密的与阎良的航空产业发展相结合的?

宋文学:刚才给您介绍了我们学校有两个校区,一个是莲湖校区,一个是阎良校区。我们学校阎良校区就在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里,西安航空基地是一个集飞机研究设计、生产制造、强度检测、试飞鉴定为一体的“航空城”,它的航空产业链非常完整,这个条件也为我校人才培养和航空产业需求全方位融合,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基础条件。学校与航空基地航空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的做法,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瞄准区域航空产业,构建航空特色专业。比如我们面向航空制造领域,设置了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等相关专业。同时,我们积极拓展运输航空领域的专业,设置了飞行技术、交通运输等服务于运输航空领域的专业。

(二)构建共同体,推进协同育人。学校不断加强与阎良航空城的协同创新发展,与航空基地内的企业,像西飞集团、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西安兴航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等驻地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聘请了行业专家、行业企业高层次人才,作为专业双带头人,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学术合作交流。

学校选派博士教师挂职航空基地,和对口企业联合组建项目研发团队,促进技术转移和推广。学校还充分发挥了“特种泵系统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省级科研平台的集聚作用,推进与陕西地方军工科研院所的合作。作为驻区的一所航空类本科院校,学校也正在成为区域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创新基地。

(三)搭建培训平台,助力驻地企业发展。学校依托航空基地的优势,在西飞集团等单位设立了近90个实习实践基地,和企业共建了陕西省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陕西省大学生校外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等。另外,航空工业在我们学校也授权设立了一个“中航工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每年都会为航空企业开展专题培训,这样也进一步加强了我们与航空企业的联系。

CAIEC:可以分享一下西安航空学院从人才培养供给、科学研究等层面与阎良当地产业链之间的合作经验吗?

宋文学:在人才培养方面

学校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扎实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积极引进企业资源,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学校实施校企双带头人制度,每个专业设置两个带头人,一个是校方带头人,一个是企业方带头人。我们聘请西飞集团、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等航空企业一线工程技术人员承担教学工作,开展应用型教材的编写,进行专业课程建设,将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引入课堂教学,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学校在西飞集团等驻区航空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较好地满足了学生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习任务,实习教学效果也非常好。另外,我们结合航空基地的产业布局,完善我校“一体两翼”的专业布局,目前正准备筹建“西安航空学院CCAR-147维修培训机构”,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整个阎良区域在西北地区“民航机务维修人员”人才培养中的地位。

学校鼓励相关专业与航空基地内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共建订单班,联合开展人才培养项目。学校目前在试点建立现代产业学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通过整合相关学科专业,瞄准服务航空产业链、创新链,建立跨学科、跨专业的二级学院组织架构。学校也在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共同推动学科发展与产业对接、专业建设与行业对接,实现学科链、专业链与产业链的互联和互通。

1. “聚焦人才,构建平台”,形成科研合力。学校大力引进高学历人才,采取“内培外引”的人才战略,通过建设科研平台、组建科研团队等一系列举措,将科研人才凝聚在科研团队中,立足科研平台,形成科研合力,开展科研活动。近年来,学校科研成绩的提升也是比较显著的。

“服务地方,着眼行业”,开展航空特色研究。学校以“适应陕西地方经济和航空产业发展需要,实现特色学科专业集群化发展”作为学科专业发展的定位,鼓励开展航空特色产业方向的科研工作,以“企业博士后”、“科研团队挂职”等作为切入点,与研究院所合作,瞄准企业技术瓶颈和难题,开展科研攻关。另外,我们积极落实参与陕西省秦创原建设工作,将秦创原驱动平台作为科研创新活动的重要平台,我们也向西飞集团等驻区企业推介学校具有转化潜力的科研成果,推进科研成果的孵化和转化,服务行业地方区域经济发展。

1. 坚持“三个面向”,立足行业,服务地方。一是面向国家战略发展需要;二是面向航空产业发展需要;三是面向地方和生产一线需要。按照这三个面向,引导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学校毕业生就业主要是分布在航空工业、中国航发、中国商飞、以及民航运输类相关企业。形成了一个以航空制造、航空维修、航空服务为主,其他装备制造、软件技术等为辅的就业格局。

2.“四点着力”彰显航空特色和优势。

一是走访调研,突出航空企业就业基地的建设。目前我们已经与包括西飞集团、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等航空基地驻区企业在内的100多家企业建立了学生就业基地。

二是校地合作,突出航空资源共享。学校通过与地方政府合作,设立阎良区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工作站,及时向大学生宣传阎良区政府和航空基地人才新政,也包括企业招聘信息等。

三是就业指导,突出“航空报国”精神。重点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家国情怀、航空情结、奉献精神的教育引导,学校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投身国家航空产业发展建设中,到基层、到西部、到生产一线,为我国的航空工业添砖加瓦。

四是跟踪调查,突出航空人才培养。学校深入开展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工作,特别是对航空类企业人才的需求情况,以及用人单位对我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深入的调研。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总体满意度是在97%以上,企业聘用学校毕业生主要还是因为专业对口、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力和知识结构符合企业需要,我校航空类人才的培养质量逐步得到航空企业的认可。

CAIEC:您可以介绍一下西安航空学院各二级学院吗?他们如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对阎良航空产业的发展发挥支持作用?

宋文学:我们学校对阎良航空产业的发展服务,主要还是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职能方面发挥支持作用,其中具体的职能发挥主要由各二级学院承接并完成。接下来重点介绍我校和航空基地关系比较紧密的几个学院开展的工作,主要是飞行器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材料工程学院、能源与建筑学院、以及经济管理学院。

第一个是飞行器学院。飞行器学院主要依托航空,在专业布局与设置上,学院根据航空产业发展需要,开设了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还有飞行器设计工程等等。基本上覆盖了航空的几大方面,同时也围绕实验室的建设、师资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探索航空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飞行器学院也建立了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搭建深度协同育人平台。学院以学科竞赛为依托,搭建了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创业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三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并深度融入航空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提升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学院也根据学科和人才优势在阎良航空基地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以“西航一号”无人机研发为牵引,从无人机总体设计、结构设计、飞行控制、任务载荷、机载导航到无人机制造、试飞全过程都由导师带领指导学生自主实施。让参与这项工作的教师和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全面提升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学院也充分发挥现有的航空文化资源优势,利用航空馆、航空文化博物馆、停机坪等场地设施,开展航空文化的科普和推广工作。在航空知识的科普和宣传方面,我们这些年也做了很多工作,依托航空实践基地,每年积极接待中小学航空的科普研学活动,每年接待约人次。

第二个是机械工程学院,它与西安兴航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西安翔辉机电科技有限公司、陕西中航气弹簧有限责任公司等驻地企业深度合作。在人才培养方面,成立了订单班,共同建立了“无损检测”、“表面处理”、“喷丸强化”等实验室,为机械工程学院生产实习、专业课程教学、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提供了生产实践的环境。在科研开发方面,成立产学研合作研究所,校企联合项目申报、技术研发,共同发表多篇科研、教改论文。

第三个是电子工程学院,它与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建立了校企联合培养创新实验区、达成了“航空发动机台架试验仿真操作培训”意向。在人才培养方面,与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联合培养项目。企业和行业专家参与课程体系设计,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准绳,以学生为中心,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对课程进行优化整合,构建能支撑毕业要求达成的应用型课程体系。另外,我们也组织企业教师团队与学校教学团队共同编写特色教材。在科研方面,学院的青年教师也积极申报阎良区的科研项目,如“西安英才计划”青年人才项目,支持航空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第四个是材料工程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重点围绕航空材料的行业发展,开设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材料科学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陕西省紧缺专业)3个本科专业,以服务航空产业和陕西区域经济发展。

在科研方面,针对航空轻质结构材料和表界面的重大需求,侧重于吸波材料研究及应用、储能材料构效关系研究、航空轻质结构材料及合金表面功能涂层技术这四个研究方向,主要致力于解决航空材料表界面的共性科学问题以及应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学院也成立了四个研究团队,开展了从航空材料设计、制备、改性到应用的研究工作,并涉及从动力系统到承载系统等多部件全方位的研究。在社会服务方面,学院与西安康本材料有限公司、西安嘉业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单位共建了研发中心,开展金属3D打印用的高性能钛合金粉末控形控性技术研究等大量技术开发与服务,这样的横向课题,帮助企业解决了材料制备、改性和加工上的难题。

第五个是能源与建筑学院,它和阎良航空基地管委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组织学生定期在航空基地管委会生态环境局、建设规划局、航空基地污水处理厂等部门或企业进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专业实习。为航空基地管委会申请国家级绿色园区提供了绿色指标评价咨询研究,航空基地顺利被批准为西安市首家国家级绿色园区。

第六个是经济管理学院,它是一个以社会科学为研究对象的二级学院。2016年,学院发起成立了“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目前是西部高校成立的唯一一个以通用航空产业发展为研究对象,各方参与的开放式合作研究平台,以通航领域科技项目需求为研究方向,主要是深入探讨农林作业、应急救援、航空旅游、飞行培训等通用航空的细分领域高质量发展所需解决的主要技术难题与障碍。作为学校民航专业人才培养任务的主要承担者,经管学院也陆续建设了跟民航相关的实验室,这些实验室的建设面向社会、面向企业,承接企业员工培训任务,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实现了产教融合的良性发展目标。

CAIEC:您可以介绍一下西安航空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是如何开展的吗?

宋文学:我介绍一下我们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相关情况。

首先是工作定位方面,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就是按照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将高校的教育教学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链条,将创新创业的精神意识和理念方法深度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我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位主要表现在学生、专业和学校等三个层面。在学生层面,创新创业教育是大学生绽放自我、展现风采、服务国家的重要平台;在专业层面,创新创业教育是专业教育教学与行业企业和经济社会结合的重要载体,是专业教育教学融入的重要对象;在学校层面,创新创业教育是检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符合度的重要手段,是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改革的重要力量。

工作体系方面,我们主要遵循创新创业教育政策文件的内涵,结合我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构建了以“校企合作+校地合作+产教融合”为依托,以“团队+项目+平台”为抓手,由创新创业课程教育、实践训练、项目孵化、机制建设、文化营造、教育研究等六部分组成的具有我校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体系。

主要做法方面,我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主要围绕以下十个方面展开:第一,明晰双创定位,准确把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方向;第二,构建工作体系,切实做好创新创业教育顶层设计;第三,强化课程建设,支持课创结合专创融合有序推进;第四,优化竞赛机制,助推双创竞赛成绩取得新的突破;第五,改革大创管理,不断提高大创计划项目实施质量;第六,支持创业项目,精准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培育孵化;第七,规范平台管理,确保创新创业教育项目规范实施;第八,完善体制机制,调动师生创新创业积极性、主动性;第九,加强文化建设,营造浓厚校园创新创业环境氛围;第十,开展双创研究,夯实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实践基础。

主要成绩方面,近年来,学校创新创业竞赛获奖成绩逐年提升,我们学校共立项大创项目700多项,项目结项合格率也逐年提升,共孵化培育30项大学生创业项目,成立24家创业公司,多数创业公司运行状况良好。

CAIEC:贵校经常组织学生们参加创新创业竞赛吗?

宋文学:刚才给您介绍了我们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整体情况,学生参加学科竞赛也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觉得竞赛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竞赛的工作体系方面,我们成立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指导委员会,二级学院有专人负责竞赛工作,竞赛负责人由经验丰富的竞赛指导教师担任。学校也制定了《西安航空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管理办法》,参照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上榜竞赛项目名单,每年立项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项目有40余项,进行竞赛项目的分类管理,也会为竞赛项目提供经费支持。

其次,参赛思路方面。一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我们主要依托竞赛常规培训和赛前集训内容设置竞赛训练项目、依托大学生科技社团来组建师生竞赛项目团队、依托实践基地和专业实验室建立竞赛训练平台,建立创新创业竞赛常态化长效工作机制;二是按照“一月一院一赛”要求组织开展面向全校师生、完全公开的校级选拔赛,鼓励支持教师跨学院指导竞赛、学生跨学院参加竞赛。三是充分整合校内资源,线上、线下开展灵活多样的竞赛,沙龙、讲座、报告会等活动,设立学校创新创业导师库和竞赛项目种子库,举办种子项目训练营等等。

竞赛主要成绩方面,我们学校近几年竞赛的获奖数量也是呈现连年增加的态势。近年来,我们获省级以上竞赛奖励有1100多项,其中国家级奖项400多项,多数竞赛项目也取得了我校升本以来的最好成绩,特别是在“201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2020年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还有“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中,都实现了获奖等级和获奖数量的历史性突破!

CAIEC:西安航空学院的下一步发展有什么样的规划呢?

宋文学:我们西安航空学院缘航空而生、依航空而立、随航空而动,学校也将坚定“行业性、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突出发展重点,主动对接行业、地方经济发展。

把握“新工科”建设内涵,实破传统“以学科为取向”的院部设置模式,积极探索建立“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二级学院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积极推进现代产业学院、未来技术学院的建设,深化教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加快航空制造等传统专业智能化改造,加快新工科专业建设,加快民航特有专业人才培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全力推进学校建设发展,努力把学校建设成“省内一流,行业知名”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高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安有几个航空学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