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服务员累还是进厂累?

  经人介绍,我和我老婆一起到福耀玻璃厂应聘,听他们说待遇还不错,可是进去以后才知道,其实不是那样,经过3天的培训和考试终于被录用了,当时心里还蛮高兴,可是真正到上班了才知道不是应聘时候所说的那样。应聘的时候说的是在这2-3天的培训期间也有工资,一个月可以休息2-3天,真正上班了又变卦说一个月只能休息一天,不过我当时想,少休息1-2天也无所谓,只要工资高就行。我老婆和我不是一个车间,她和我一样,本来也是每天工作8小时,但是进去几天,天天加班2-3个小时,实质上每天都是上10个小时左右,更过分的是从今天开始,规定每天上班12个小时(早上7点半-晚上7点半,而且早上7点15分必须打卡,不然也算迟到)。于是我决定辞职,可是到了人事部,人事部接待我的那个眼镜说:你要走可以,但是没有工资。我问为什么没有工资。他说:你才来几天?培训2-3天,5.1节放假2天,你实际上班也才8天。(我是4月25号开始培训的,到5月8号申请的辞职,4月25-27号培训,28-30号上班,5月1.2号法定休息,3-7号正常上班)我就问他:不管几天,我也是正常上班了的,为什么不发我工资?然后他就把我给他的那张辞职表给我,说叫我再考虑考虑,但是他明明知道我是坚决要辞职的,反正死活不给我办理辞职,说白了,就是不想发给我工资。没关系,我工资不要了,送你买药吃。
  累了10多天,天天都是搬玻璃,轻的10多斤,重的30-40斤,上班这些天,手连拳头都握不了,全是肿的,而且到处都是玻璃划伤的口子,哎,真是心酸啊。也许有人说:那是你吃不了苦。其实不是那样,吃苦没关系,我承认,我身体很瘦弱,1.75米,才108斤,不是因为吃不了苦,关键是这种超负荷的工作确实在我承受范围之外,叫我不得不走。
  国家劳动法的规定,我看在这里是行不通的,劳动强度大不说,还常常加班,并且休息时间少之又少(PS:加班是没有加班工资的,因为主任说每天的任务完不成就要无偿加班,我相信只要在福耀玻璃厂上过班的人都知道)。哎,只怪自己没本事,读书少,吃一亏长一智吧。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要么忍要么受,不能忍受就打包走人。人要给自己定位准确,如果你是出来打工,就必须能吃苦能吃点亏,这点事你扛不住,怎么混?

  分配不公的事多着呢,哪怕在共产主义社会,看开点吧

  楼主是经人介绍进厂的,自己没有别的技能,刚开始当然得从最底层做起,慢慢才会越来越好,楼主不够珍惜啊。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嘛

  • 评论 :你去做人上人啊!说的TMD轻松。你试试。草泥马站着说话不腰疼

  回复第5楼,@龙雨斋

  就是变天也是有能耐的人能分到馅饼。

  在中国能分到馅饼的都是有钱有势有关系的,不是有能力的。。资本家吃香喝辣的,也得给打工一点残羹吧。。

  有钱有势有关系也是一种能力。
  人家杜月笙也是混混出身的好不好。

  作者:@任时光掩埋 回复日期: 23:31:00

  但不得不承认,他的公益还是做了一些的。

  作者:@任时光掩埋 回复日期: 23:31:00
  但不得不承认,他的公益还是做了一些的。
  肯定要做啊 不做骂他的人不是都起义了

  说真的,那工作我也做不了,哪怕那两指标都比您高,找工作也要扬长避短,主要是对生理上和性格内外向上来说的

  “”累了10多天,天天都是搬玻璃,轻的10多斤,重的30-40斤,上班这些天,手连拳头都握不了,全是肿的,而且到处都是玻璃划伤的口子,哎,真是心酸啊。“”就这个我给你分析一下,按普通5厘玻璃来算,每平方足5厘玻璃大概就是25斤,你说的那么累只能说你不是个能做体力活的人。玻璃我也不是没动手搬过,你会满手都在是小伤口,更说明你很不在行了。一平方多一点的玻璃~有你说的那么累么?

  现在的厂子没有一个不黑的。不是我们不吃苦。有的活真的不是人可以受得了的。

  工资多少?如果没有6000+,在福州可以去做点别的,年轻点就去做销售,或者餐饮服务员,现在的服务员底薪很多都是3500起薪的,一周休1天那样,不然去福州这边软件园工厂上班,都是轻工业,没什么重体力活不过基层工资不是很高,年纪大点可以去高端小区做保安,很多高档小区保安工资都是

}

这个问题太适合我了,假期去过厂子,也是一名准护士!

写在最前面:众生皆苦,看你想怎么苦喽。

我在帝都某军区三甲医院实习了整整十个月,虽是实习,但对正式护士的工作有了解也有感触。(以下是护士一天的具体工作内容,可选读,哈哈哈)七点四十必须到岗,也就是七点半必须到科室换工作服。然后护士老师去护士站对药,实习生穿着隔离衣去扫床,全科总共44个床位,虽说每个都要照顾到,但是等我们去的时候病人大多都起床叠好被子了,屋里也整的差不多了,我们就让家属帮忙把他们的杂物放进去,然后扫一下病人的床,就是这样,五六个人实习生和年轻护士老师想跟着,基本十分钟就把整个病区搞好了,很快的。然后回护士站和医生一起早交班,再谈谈工作问题,不会超过八点半就拿着车去输液了,一个老师管八个病人,一个房间有两至三个病人,跑三四个房间基本就好了,真正的医学操作是很专业的,这个过程要全身心投入,时间过得很快,早上的液体断断续续要输到十点多,病人按铃就必须去病房,回来在护士站抽空写病人的记录,这差不多两个小时是一天中最忙的时候。中午十二点下班,吃了饭老师们就在值班房睡觉下午两点半上班,下午基本液体很少,老师们大都在写护理记录什么的,学生负责量体温和血压,四点多再去转转病房,询问一下病人有什么需要帮助的,然后等待下班。这是我们那会儿上班的大框架,但是其中空闲的时间很少有完全没事的时候,来新病人啊,你要去做入院的一些宣教和生命体征测量,然后再写护理记录,或者有重症的病人,你就要一直输液,取血什么的,这些是学生不能代办的,还有很多病人突发的情况,这些都是要跑腿的,所以一天下来,再轻松的日子里,也得一万五千步左右,大家可以感受一下这个劳动强度。我很少见有人准时下班的,也很少见腰不疼痛的老师。到了夜班,只有两个老师,一个人前半夜,一个人后半夜,负责整个科室的病人,工作内容琐碎而繁重。好像除了护士长和孕妇,所有老师都在上夜班。周休是正常的,当然被学习占用的时候也时有发生。休息的时候基本都是睡觉了,出去游山玩水什么的,就得等到休年假了。

现在的工厂管理都算很规范了,每周至少休息一天,这是规定。每天早上七点四十打卡,五十排队进车间,八点正式开始工作,女生的工作大部分都是检验什么的,干体力活的很少。我们坐在流水线边上,两胳膊肘一撑,抵着桌面,保持这个姿势到十一点四十,真的不是我太认真,是你小动一动扭一扭还成,再稍微大幅度一下,流水线上属于你检验的那块料就溜走了,别人就会抱怨你了,然后给你拿上来,一旦跟不上节奏,你堆的料就多了,就要手忙脚乱了。吃饭时间总共一个小时,等你排队出去车间就过去二十分钟了,然后再排队打饭,真正留给吃饭的时间只有二十分钟左右,手机都来不及看就要继续去上班了,因为还得排队,哈哈哈。下午是真的难熬,从十二点四十到五点,又是一段静止的时间,又困又乏味。到了五点,心里没有一点波澜,因为你还得加班两小时,不加班来这里是赚不到钱的。再熬两个小时,到了下班的时候,胳膊肘一片紫红,撑也撑不住了,两眼无神,内心真的没有一点波澜,然后还要去抢饭~

总结:按身体上的劳累来说,两者是不相上下的,两个都是极端的,一个一天都在跑,跑到腿断;一个一天都在坐,坐到腚烂。

1、这个职业关乎生命,所以你的每一个操作,尤其是侵入性的操作,都要全神贯注,失误这种事代价太大了。2、护士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奇葩,有些病人简直把你当做吸血虫,你干什么都是在骗他的钱,都是要搞死他,我也很无语,但现状就是这样,而且这样的病人不在少数。3、人的基本需要有一项就是被尊重的需要,即使是在帝都的三甲,护士被叫做服务员的情况也屡见不鲜,病人有次见到我问我为啥不好好学习考个本科当个医生,呵呵,我就是本科毕业的,我也有好好学习,当护士是我的选择。

1、在厂子里工作的人最大的心理问题就是无聊了吧,工作没有一点点挑战,在无聊中度过十来个小时真的是好大的折磨,都说工厂的人自杀多,这是真的,人呆的久了,在这里容易变麻木,想不开就可能搭上了性命。2、其实第一点的程度可大可小,大部分人还不至于无聊到自杀,只是说这里风险大而已。在工厂里更让我崩溃的就是每条流水线都有一个线长小领导,男的还好,就怕那种女领导,她每天不干活,唯一的工作就是骂人,从早到晚,叽叽喳喳,虽不是一个一个的说,就是一起骂,但你真的对她的素质感到担忧,对她的脏言脏语感到反胃。3、这里很少有长期干的人,除了当个小领导的,干活的人基本都是流动的,最多干三个月就走的那种,在这里是没有归属感的,每个人都把这里当做一个临时歇脚地,任性,放肆,黑暗。

不管是护士还是厂妹,都有各自的心酸,活着的每个人都是这样吧。你问年薪百万的白领们,他们也会说累。但是累就放弃了吗?生活还得继续,你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选择适合你的,或者对你而言值得奋斗,有所谓前途的工作就好了。我高考要是考的再好点,我就可以去当医生,但是我没有那个能力,护士是我能胜任也愿意去付出的工作,我就选护士了。但是我也有同学受不了护士这些累,她去干销售,她有那个本事,心甘情愿为销售努力,她也是对的。综上所述,这两个工作都累,选择你能接受的苦然后埋头干吧,你选哪个哪个就好,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

因为贫穷,学生时代的我当过服务员、流水线工人、收银员… 阅读前请点击“关注”,每天2篇职场文章陪你成长哦。

作者|杨小米+娜娜 编辑|小刘

来源|我和刘先生的日常

前几天我去美容店接睫毛,期间跟服务我的那个小姐姐没事就闲聊起来。

她说,她们这个工作是包吃包住的,住的是那种很简单的上下铺,好几个人同住一间屋子。然后她突然无奈地反问我,是不是都不能想象这种场景?

我很真诚地告诉她,我可以想到那是一种什么具体场景,在高中打暑假工的时候我还住过,那时候我的身份是一名酒店的服务员。

她一听便来了兴致,问我上学的时候还干过什么?

我仔细一想,学生时代貌似自己干过的工作还不少呢,干过服务员、电子厂工人、收银、家教老师、培训班辅导老师、发传单的销售、考研培训机构的销售等。

紧接着,那个小姐姐很认真地问我,干那么多工作,是为了了解它们的工作流程吗?

其实并不是,就是想利用自己闲暇的时间多挣些生活费而已,减轻下家里的压力,想用自己赚的钱买些喜欢的东西,哪怕用这些钱来一次小小的旅行。

现在的我,已经毕业4年多了,在一家国企出版社当营销编辑,还算体面。

现在想想这些赚“外快”的日子,突然有种“凡是经历,皆为馈赠;凡是过往,皆为序章”的感觉。学生年代的我,独自去过很多地方,干了很多工作

现在想来,也没觉得怎么苦,反而觉得还很有意义。感谢那些年干过的工作,让我能提前进入社会,尽早褪去学生时候的稚气,也带给我未来独当一面的勇气。

很喜欢电影《天使爱美丽》中的一句台词:每段故事都有一个结局,但是在人的一生中,每一个终点,同时也是一个新的起点。

我在一个个工作的终点完结中,开始一个个新的开始

高中生一毕业便当起了酒店服务员

酒店服务员是我的第一份工作,因为是暑假工,一个月1500块钱。

高考完,我在家闲着没事儿干,加上距离大学开学还有两个多月呢,就想找点事情干,赚点生活费,为家里减轻下负担,更多的是对体验生活的好奇感

但奈何老家县城基本就没什么工作招聘暑假工,即使有,一个月也才800块钱,想想也确实是太廉价了。

后来老爸帮着联系了一个我舅舅家的姑娘小娟,她18岁了,在天津一个商务酒店当服务员,已经干2年了。我如果去(当服务员),她可以“罩”着我。

我是她的姐姐,比她大2岁,但那个时候,却莫名地感觉她是我的姐姐一般,比我更早进入社会,比我更早学会赚钱。

有了这份安全感,我就买了一张客车票来到了天津,一路充满了新鲜感和好奇,一直在想,那应该是个怎样的环境。

到了酒店门口,看着高大气派上档次的装饰,我仿佛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更多是进入新环境之后面对未知的恐惧

从厨房后门进去,见过领班之后,我领了工作服,当晚就跟着领班安排的一个“小师傅”学习各种操作。她来做,我来看。

学铺桌布,学餐碟的摆放位置,学如何洗骨碟,学如何用餐巾折叠出各式的形状,学如何点餐上菜,学餐间如何服务客人等等操作。

或许是我手脚比较利索,又或者这些操作本身技术含量不是很高,我第3天就全部学会并掌握了。

之后,领班就让我自己单独负责包间客人了,服务好了,还有小费,以及各种酒水的提成。正在感慨这份工作很简单,我完全可以胜任的时候,现实“啪”地一下子甩了我一个响亮的巴掌

一次,我单独服务一个包间的客人,两男一女,点了一桌子的菜,给他们上好菜之后,我便出去了,给客人谈话留出足够的空间。

站在包间门口,就听见里面各种嚎叫,吐槽自己老板这不好那不好的。只听“啪”的一声,很清脆的酒杯破碎的声音,我便立马进去询问怎么回事。看了下地上,果真是红酒杯碎了。

另外两个男的忙说没事儿,但之前领班就千叮咛万嘱咐地说过,任何餐具破损,即使是客人打碎而服务员没注意到,也由服务员来赔。一个50元,恰好是我一天的工资。

客人打碎,需要客人赔付的话,需要提前跟客人明确。所以我就特意跟客人表明,结账的时候需要另外加一个红酒杯的钱。

结果那个女的无缘由地上来就骂我,说我是个臭要饭的服务员,说我一个傻*居然看不起她。我连忙解释,但那女的更疯狂了,嘴里一直说要弄死我这个服务员

好似她想把职场或者生活中所有的坏情绪都发泄在我这个暑假工身上。随行的两个男的,也不管,就坐在椅子上冷眼看着,好似在享受一个表演。

吵闹声很快把领班和小娟都引来了,领班问了我大概之后,把我直接推到另外一个包间,让我不要出去,她来解决。

没见过什么世面的我,哪受过这委屈,一直在哭。最后这个问题还是被领班轻松解决了,没让对方赔酒杯,还给他们的账单打了个折扣。

事后领班训我,为什么顶撞客人?本来我就很委屈,又被领导训了一顿,有口难辨,因为就不是我的问题,为什么我要遭受如此待遇。

当时恼得我恨不得一掀桌痛快说一声“老子不干了”,然后坐着火车赶紧回家去,离开这个破地方。

但比我小几岁的小娟,给我这个当姐姐的上了一课,她说服务员是个很全能的工作,需要腿勤、眼勤、手勤,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受委屈也很常见。

如果我就此撂挑子不干了,她会看不起我的

当时,我感觉小娟真是比我厉害太多了,我这个刚毕业的高中生在她面前,宛若一个智障,啥也不懂。

原来在学校里面管用的“学生思维”,在社会实践中不是非黑即白地存在,有些事情,即使委屈也得咽下去,社会重新又给我上了一课。

我决定一定要好好干下去,不能让小娟看不起。不管失败与否,我必须有始有终

之后小娟就带着我,告诉我如何察言观色,如何更好地服务客人,想客人之所想。

面对那些喜欢刁难人的客人,一定不要太纠结于对错,不要与客人发生争论。做服务行业的,就是要吃得了苦,受得了委屈。

第一次打工的委屈,我至今都记得。为期2个月,赚了差不多3000块钱,我用这个钱买了一个诺基亚手机,也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个手机,剩下的当我大学的第一笔生活费。

这段经历让我赚到从学校迈向社会的第一笔钱,也让我知道了什么行业都不是很好干的,当个服务员,就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要处理好与客人的关系,要情商高,嘴巴甜,这也让我切实地体会到赚钱的不容易。

苦吗?对于没干过啥活儿的我来说,的确挺苦的,但转念一想,也算是社会给我这个初出茅庐的高中生,上的一次实践课

电子厂上的流水线停不下来的工作

曾看过一部拍摄于东莞某工厂的记录短片《18岁的流水线》,看着里面铁质的操作台、深绿色的地板和各种黄色的指示标,都让我感觉是那么的熟悉。

去当电子厂的流水线工人,便是我学生时代的第二份工作。不同于之前的服务员工作,我这次选择了只需要跟机器打交道的工作,想体验下不同的工作,而且工资也比当服务员高。

于是大二的时候,我就报名参加了从学校招工的电子厂暑假工,为期1个月。

电子厂的规模其实跟学校的大小差不多,但它却是个实打实的社会,里面各色的人都有,年龄不同、地域不同、受教育程度也不同,天南海北的人聚在一起聊天,不同的口音交杂在一起也是很有趣。

我们穿戴的是武装到牙齿的无尘服,跟预防新冠病毒的防护服类似,一体式穿戴,还有专门的鞋子。

进入无尘车间之后,上操作台之前,还要戴上抗静电的手环、脚环。这个可不是大家理解的拴着手脚的意思,主要就是起到抗静电的作用。

因为是新人,我被领班直接安排在流水线的第一个岗位——负责贴胶。

就是电脑笔记本上下左右四边各贴上一种不到2毫米的双面胶,两端都有标准线,需要100%准确地把一条很细的双面胶贴到卡槽里面

我的操作台就是类似书桌那么大点的地方,处于整条流水线的开端,这个位置是个受累不讨好的岗位,速度快一些,流水线就会产生堆积,后面的人就会不耐烦;

如果速度慢一些,就会被领班催促,加快速度,需要的是速度,还是速度,所以我经常受气,不知道到底是该快还是该慢

那时的我,像个只会干活的机器,醒着的时候就是一个劲儿地贴胶,还因为贴太多,食指的指纹都快被黏没有了。

但这次,我并没有跟第一次打工那样,一遇到问题就想着退缩,我要坚持住这一个月,把该挣到的钱拿到手,给老妈在老家买个电动车,家里的电动车摔得都不成样子了,缠满了胶带,老妈也没舍得换新的。

我那一个月上的都是夜班,通宵上流水线,白天补觉,一个月我基本都没见过白天的阳光。

因为工作了一夜,只想倒床就睡,有时饭都不想吃一口,睡醒一睁眼天就黑了。

我俨然成为工厂流水线上的一个螺丝钉,每天的生活就是两点一线,往返于工厂和宿舍之间。

除了工作和上流水线,其他的貌似就没有什么休闲娱乐活动了,尤其是对上夜班的员工来说。

但很奇怪的是,虽然上夜班总是黑夜白天颠倒,很苦很累,但因为上夜班有补贴,可以比白班多挣好几百块钱,当时我身边好多正式工都很期待上夜班,真是真实又残忍。

那时一天工资80元,一个月我赚了2400元,还挺满足的,起码够给老妈买个电瓶车了,我家就添了一个大件。

我通过自己的双手赚的,虽然赚得有些辛苦,但能认识那么多人,拥有不同的体验,还是蛮充实的

记得我那条流水线上,跟我一起工作的有个小男孩,学还没读完,就因为家里没钱支持直接出来打工了,看着跟我差不多大,留着一个非主流的长发,一问实际年龄,只有16岁。

我和他属于同一道工序,由于笔记本内核的架子是铁皮材质的,很容易划破手,一次他稍不小心,手指就被划了一道血口子。

受伤了可以下流水线吗?那是不可能的,粗略地贴上一个创可贴,继续干

他实则是个小孩,但上了流水线,进了电子厂,就是大人了,再也没人把他当小孩子。当我满一个月即将要走的时候,他还像小大人一样,告诉我要好好上大学,不能像他一样当一辈子流水线工人。

这个小孩儿对我触动还蛮大的,我会带着他的期待,好好读书,在未来给自己争取更多的选择权

临走之前,我还请我们流水线上的朋友们好好搓了一顿,他们来自各个地方,共同汇聚在这个电子厂。

也因为有他们的陪伴,我也没感觉那个月真的有多难。也是他们让我知道了,有选择的时候,是何其幸运。

进了电子厂之后,我才真正发现,原来大学才是最自由的地方。也只有在大学里面,自己才是个“天真无邪”的学生,体验过流水线的辛苦,才知道读书的幸福。

从电子厂重新回到学校,从流水线工人重新进入大学生的角色,会有一种很神奇的感觉,让我更加珍惜当下的读书机会和学习环境。

短了200块钱收银这份工作不好干

大三寒假,为了能跟家人在一起过年,我没有去电子厂打寒假工,而是去天津找爸妈。

但一个寒假的时间,还挺长的,我想着可以找个小时工干干,把年后的生活费,自己能挣些就挣一些。

毕竟我们家当时有两个大学生,光靠老爸挣钱,也是不易,想着这样也可以减轻家里的压力。所以上学的时候,寒暑假我基本没怎么闲着,在不同工种之间来回切换

一顿搜索后,我最终敲定当超市的收银,按小时给钱,中午还可以回家吃到老妈做的热饭,何乐而不为呢?

但当时最大的问题就是我辨别不出来真假币,虽然之前老妈也教过我几次,但我还是摸不出来真假纸币的质感区别。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我还是选择网购了一款小型验钞笔,跟我的钥匙链拴在一起,随身携带,就怕收到假钞。

过年的那段时间,是超市最忙的时候,也是收银最忙的时候。每天只要一站到工作台上,拿起扫描枪,基本就几个小时都动不了,因为结算通道排队排得一眼看不到尽头。

但我因为涉及到钱,比较谨慎,如果扫描的商品价格跟日收金额对不上,短多少都要自己赔钱,包括假钞。

所以无论后面的用户怎么催促,如果收到的是现钞,我都会挨张检查,不能辛苦干一天,没赚到钱还赔付上一笔。

临近过年,领班问谁愿意初一、初二、初三上班?其他人好多因为都是本地的,不愿意牺牲过年走亲串友的机会。

但我愿意,因为我知道在法定节假日,可以有2~3倍的工资。本来我就是寒假工,自然想多赚一些。

于是大年初一,我就斗志昂扬地去上班。记得那天格外冷,街道两旁的大红灯笼还是很喜庆的,结果就在那一天,我差点收到3张假钱,几乎把自己一天的工钱都赔进去,还得倒贴。

一个男的,买了好多酒水,2个购物车都被他装满了。等到他结账的时候,甩给我好多红色的百元大钞,而且催促我快点结账,他还有事,急着走。

他越是催促,我越是淡定。每结一单,只需要对当前的这单负责,这是领班之前告诉我的,这样才能不短钱,更不会收到假钱。

我用小验钞笔,一张一张地验。果然,在几十张红钞里面验出来有3张过不去。

我也没明着跟顾客起冲突,让他重新给换3张百元大钞。结果那男的,都没问我为什么要换,就说直接刷卡结算。

我当时还心虚了下,万一再跟上次在酒店,遇到的那个喝醉酒的女的一样,再把我大骂一顿怎么办?

结果没什么事儿,毕竟在超市这种公共场合,而且我的谨慎还帮我挽回了300块的损失。

到最后给我发工资的时候,我居然是领班眼里那个干得最好的寒假工,没有短一分钱

研一的时候,我又干起了超市收银员,就在我们学校的门口,很方便,时间也相对自由。加上之前干过,轻车熟路,能利用闲暇时间赚些生活费,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本来一切都很顺利,但一次,我在脱下工作服,把钱整理好交到金库,准备下班的时候,财务告诉我,短了200块钱。

我说不可能,我收钱一直不差分毫,怎么可能突然短200块钱,比我一天的工资还要多。

但财务说就是少钱了,我必须先补上200块钱才可以离开。无奈,我只能从旁边银行先取出200块钱,补上当日的亏空。

没想到干了一下午,什么收入都没有,还倒贴了200块钱,只能说是运气不好。但我没放弃,第二天跟领班说,我要申诉,希望财务再次核查下,如果这次确定还是短了,我就认了。

但在我第二天交班的时候,居然收获意外之喜。财务说我昨天并没有短钱,是她搞错了,把我昨日的200块大洋又如数奉还给我,还跟我道歉。

可见我的业务能力还是杠杠的,专业得很。虽然我现在也分不出真假钱,但我确确实实当了两次收银员,关键没有短过账。

当收银的时候,其实没挣着啥钱,每月不到2000元,但能跟爸妈一起过个年,也是一举两得的美事儿。

我拿这个钱,当了自己的生活费,不用张嘴跟老爸要钱,也是骄傲得很。读研究生时的外快,我也拿来当生活费了。

随着慢慢不跟家里要钱,还能补贴些家用,我也逐渐成为家里的小小顶梁柱。学生时候,能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我骄傲也自豪

从当收银时“每结算一单,只需要对当下的这单负责”的坚信,我也学会了好好把握当下,不念过往,不问将来,做好当下。

不保证未来有多出彩,但只要好好活在当下,至少不会短人生的账

我打过的工还不止这样,但三份工作却是对我影响最大的。

第一次当酒店服务员,让我知道了,进入社会不是仅有非黑即白的执拗,需要灵活应变,学会察言观色,才能做好一份本职工作,不管这个工作是什么。

第二次去电子厂当工人,让我明白了自己是何其幸运,有进出学校学习的自由,也有体会社会的自由。而有些人,本身就别无所择。

第三次去当收银员,让我明白了,一个人其实不需要眼界有多远,只要干好当下的事情,就不会出什么大的岔子。

学生时代,我一直打工,一方面真的是想赚些钱,减轻下家里的负担。

同时我也很喜欢体验不同的工作,哪怕工资不高,也无所谓,因为能让我在一两个月里,看到在学校里面完全看不到的景色,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经验。

没有了未出学校的稚嫩和恐惧,在别人之前,提前进入社会,感受人间冷暖,体验生活的疲惫与艰辛,未免不是一件幸事

现在的我,挺喜欢跟人打交道的,工作中,无论事情再多,我也会习惯性地一个一个认真完成,即使遇到什么难事,也不会那么轻易地退缩

这些自认为还不错的习惯,还是要感谢那些年我打过的那些工。

是它们,让我不断成长,也是它们,让我知道无论在哪种环境下,只要给点阳光就可以灿烂起来。

不断前行,未来亦可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火锅店服务员累还是进厂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