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得了罕见病(肌营养不良),作为父母,心态如何调整?

  案例一:女童梅梅(化名)今年3岁了,本该是一个无忧无虑、玩耍开心的年龄,但她却天天待在医院打针输液。原来,她得了一种怪病叫“戈谢病”,这种病让她长得比同龄人严重滞后、肚大如鼓、肝脾肿大、血细胞减少。梅梅的怪病在及时得到确诊后,当地慈善机构给她捐了10万元,帮助她用药继续治疗。因此,梅梅是幸运的。

  案例二:来自清远的陈先生带着一对儿女到医院就诊,原来这姐弟俩都生了奇怪的疾病。姐姐小美(化名)在10个月时发病,站也不能站,头软弱无力。等到3岁时,病情变得极为糟糕,目光呆滞、全身紧绷,手脚无力,生长发育迟缓。后来逐渐不会说话了,大小便失禁。小美弟弟在10个月大的时候,还能站立,走两步,但后续却逐渐出现和姐姐一样的症状。经过专家确诊,发现这姐弟俩患上了同一种病——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症,这种罕见病暂无特效治疗,早期没有明显发病阶段采用骨髓移植治疗可望延缓疾病进展。

  每年的2月28日是个特殊的日子——国际罕见病日,这个健康日由欧洲罕见病组织(EURORDIS)于2008年发起,旨在提请社会重视罕见病防治。为何要关注罕见病?对于罕见病全社会又该如何做?39健康网特邀请广东省医学会罕见病分会主任委员、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遗传与内分泌科刘丽主任帮我们细说罕见病的“前世今生”,揭开罕见病的神秘面纱。

  专家简介:刘丽,女,主任医师,内分泌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于1984年7月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儿科系,获医学学士学位,1989年8月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儿科内分泌遗传代谢专业,获医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在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儿科和广州市儿童医院从事临床、实验室和科研教学工作。现任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内分泌病区主任,每周出内分泌代谢专科门诊,在病房查房数次,并参与院内外会诊工作和实验室工作。

  对儿童生长发育落后、身材矮小、消瘦、肥胖性早熟、青春期延迟、多饮、多尿、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减低、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异常引起的低钙、高钙、低磷血症骨质疏松、肾上腺皮质增生、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代谢异常性佝偻病、糖尿病、低血糖、代谢性疾病所致智力低下、肌无力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有较丰富的诊治经验,年诊治内分泌病人数千余人次,获良好诊治效果。

  已公布罕见病约8000种

  据医学文献,每个人身上都有5-10个缺陷基因,一旦父母双方拥有相同的缺陷基因,就有可能生下有罕见病的宝宝,虽然这种概率只有万分之一,甚至更低,但对遇到的家庭来说,就是百分之百。

  刘丽主任指出,罕见病又称“孤儿病”,是指患病率很低、很少见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将罕见病定义为患病人数占总人口数0.65‰至1‰之间的疾病。中国专家对罕见病的共识是成人患病率低于50万分之一,新生儿中发病率低于万分之一的疾病视为罕见病。目前已公布的罕见病约8000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及其他国家数据推算,我国罕见病总患病人数约为1680万。

  罕见病具有三大特点

  八成罕见病与遗传相关

  一旦遭遇罕见病,意味着你的人生与众不同,或会走得异常艰辛,这与罕见病的三大特点密切相关。刘丽主任介绍到,罕见病的三大特点为:

  特点一:80%遗传,呈家族聚集性患病;

  特点二:70%在儿童期发病;

  特点三:大多是慢性、伴随终身的疾病,常累及全身多脏器系统,严重致死致残。

  罕见病的现状与未来

  刘丽主任表示,中国目前的罕见病诊治面临三大困境:一是罕见病患者人群很大,但这些疾病种类众多,从单种疾病来看,每种病的发病率很低,分散在各个专科;二是罕见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单个病种病人资源少,诊断困难,治疗方法有限;三是患者、医务工作者对罕见病缺乏认识,易误诊误治。

  对比国内,国外对罕见病的重视程度则越来越高,其管理经验值得我国借鉴。从1978年美国罕见病患者组织开始呼吁倡导社会关注罕见疾病,随后罕见病患者与家属组建了“国立罕见病组织”,并开展 “孤儿药运动”,确立了孤儿药定义、孤儿药税收激励、孤儿药开发专利保护期和市场权益、孤儿药临床研究补贴及政府主导的企业参与研究发展孤儿药,让罕见病患者的重生之火再次被点燃。至今,欧洲、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台湾、香港已为罕见病立法,让罕见病患者生活得更有尊严。

  刘丽主任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罕见病,她希望政府可为罕见病立法,希望社会大众支持罕见病患者与家庭,希望医者们举办罕见病相关知识的宣教和注册,更希望学者们对罕见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做更加深入的研究。

  总而言之,罕见病离你我并不遥远,只要有生命的传承,就有发生罕见病的可能。关注罕见病,就是关注我们的未来。(通讯员:周密)

}

dystrophy,CMD)是一组起病早的遗传性肌肉病,目前还没有特效治疗方法。由于全身肌肉都可能受累,因此,这些患者需要多学科协作综合治疗,包括呼吸和心脏功能监测,支持、营养、康复训练和矫形外科手术等。现在有很多家长,他们不切实际地希望可以像发烧的时候吃两片布洛芬一样,也有这样一种特效药,能令孩子们的病情药到病除,为此甚至不惜倾家荡产,结果只有失望。相比之下,真正对孩子们治疗非常重要的康复训练等日常护理和营养支持却不够重视。

  在美国专家的帮助,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对外合作交流基金的资助下,2012年10月18-20日,作为北医百年校庆系列活动之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举办了第二届“先天性肌营养不良转化医学研讨会”。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呼吸功能监测、矫形外科治疗及康复训练,目的在提高相关专业人员对这类疾病的认识和相应综合管理措施,进行学术交流,传达正确信息,指导综合治疗,推进转化医学的发展。会议的前两天在儿科进行,主要对部分患者进行了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脊柱关节等方面的检查评估,并就孩子们的病情及今后的治疗和家长们进行了相应的沟通和交流。在两天的义诊中,来自全国各地患有CMD的29位患者井然有序的接受神经内科检查、肺功能测定、脊柱关节检查及遗传咨询。从早上8点到下午6点,每一天的日程都安排的满满的,专家们悉心检查,不辞辛劳;患儿和家长们细心准备,尽量提供详尽的病史;住院医、研究生、八年制学生甚至北京四中的中学生都自愿担当起了志愿者,他们也都竭尽所能帮助患儿解决困难,协助专家进行检查。除此之外,18、19日晚上,还有四名患者免费在呼吸内科进行了睡眠呼吸监测,并进行了BIPAP无创呼吸机的治疗,这对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改善呼吸功能具有极大的意义。会议的第三天在北京当代服务中心举行,与会者中最特别和最引人注目的要数一群年龄不等的孩子,有的被父母抱着,有的由父母搀扶着,有的坐着轮椅。他们就是本次会议的特邀嘉宾――患CMD的孩子,可容纳百余人的会场早已被孩子们和家长以及应邀参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挤得满满的。我们邀请到美国NIH(原费城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教授)的Castern Zou所组成的CMD专家团队,同时还有我院呼吸内科阙呈立,脊柱外科刘洪,神经内科袁云,康复科黄真及儿科多位医护人员,此外还有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成、深圳儿童医院韩春锡、上海儿科医院李西华、协和医院戴毅等专家也前来参会并解答患者的疑问。会议由儿科熊晖主持,丁洁副院长和姜玉武主任分别代表医院和儿科致欢迎辞。

  Carsten Bonnemann是美国NIH儿童神经肌肉和神经遗传学部的主任,对先天性肌营养不良的研究造诣很深,他对CMD的诊治新进展进行了详尽的讲解,让我们对CMD有了更为清晰的了解并与大家分享了基因诊断的重要意义。Anne Ruthowsk本身也是一位先天性肌营养不良患儿的母亲,她与众多中国患儿家长们分享了先天性肌营养不良患儿的护理和管理经验,同时也强调了康复训练等护理和营养支持对于CMD患儿预后有着比某一种药物更为重要的作用,并将他们从美国带来的两台BIPAP无创呼吸机捐赠给了两名患者,另外将一台肺功能测定仪和咳痰机捐赠给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作为美国CMD 治疗协会的主席,Anne Ruthowsk致力于推动CMD的国际注册,让更多CMD家庭能够联系起来,让CMD患者的家庭在寻找治疗方法,分享护理经验这条路上不再孤独,得到了家长们的欢迎和好评。Oscar (Hank) Mayer对于神经肌肉病患者的肺部表现以及如何对他们进行肺功能测定和无创通气治疗有着多年的临床经验,他与大家分享了CMD患儿的呼吸功能不全和呼吸功能评价与管理的相关问题,同时就如何使用呼吸机对他们进行了相应的指导,患儿及家属对他们的无私帮助表示十分感激。David Spiegel致力于神经肌肉病对脊柱关节的影响及治疗的研究,他和大家分享了CMD患者的矫形外科治疗。熊晖向大家介绍了中国先天性肌营养不良的诊治现状。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成立于建院初期,是我国最早建立起来的现代儿科之一,自1942年开始按照西医学现代儿科模式开展工作,小儿神经等很多儿科专业已成为全国的带头学科,在国内率先开展各种先天性肌营养不良的病理、基因诊断。同时,作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这样一所富有很强综合实力医院的亚科,可以很好的依托北大医院这个平台,利用成人的呼吸内科、脊柱外科等科室更好的为CMD患儿开展诊治工作,本次会议借此也为我院多学科的协作搭建了一个桥梁。

  从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孩子的每一点成长都令父母兴奋不已,但是,对于患有CMD的孩子每一点成长都要无比艰难。来参会的很多都是患儿及家长,看到家长们推着轮椅进入会场不由得让人难过,但是看到孩子们坐着轮椅却依然微笑着的脸,依旧会让人感到很幸福。

  人们常说,一叶草代表希望,二叶草代表付出,三叶草代表爱,而稀有的四叶草就是幸福……先天性肌营养不良是一种罕见病, 就像四叶草,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让这些的孩子们享受到四叶草的幸福。毋庸置疑,相比于健康孩子的家庭,每一个CMD患儿的家庭都要承受更多的辛劳,更多的担忧,但是每一个家庭都依旧怀抱着希望,不计较付出,充满了对孩子的爱。我们相信,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更大的支持无疑是对他们付出的肯定,可以让他们过的更加幸福。

  相信在全世界医师和患者的共同努力下,先天性肌营养不良患儿的明天会更好!

}

对于那些被罕见病折磨的患者们来说,他们的病症通常都是一种孤立的存在。对于病症的整体知识很少,诊断和治疗的过程往往是长时间而且非常痛苦的。这些罕见病受害者大多数是年轻人或是儿童。 罕见病往往是先天性的或与基因问题有关,其中一部分是由于癌症或自体免疫问题或是传染性疾病引起的。这些疾病都很复杂、严重而且是往往是异质性的,每一种情况都需要高度专业性的治疗与护理。例如:脊柱裂、脆性X综合征、Guillain -Barré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囊肿性纤维化、杜氏肌营养不良症、溶酶体贮积症(如庞贝氏症或粘多糖贮积症)。 这些患者在人群中数量稀少而又分散。从治疗领域看,罕见病是一种临床与生物学例外的集合,对于科学的普遍性而言确实比较难。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相关的证据就无法提取,而是需要有正确的方法。例如一种非常罕见的疾病2型粘多糖贮积症,大约从13000名肥胖症患者中可以发现一个。这种少见甚至极端稀少的患者人群常常给药物开发人员和公共健康决......

  11 月 17 日,百度董事长兼 CEO 李彦宏在乌镇举办的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互联网+智慧医疗”专场发表演讲《智能医疗,奇点临近》。李彦宏认为互联网+医疗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 O2O 服务,智能问诊,基因分析和精准医疗,新药研发。百度的 O2O 和人工智能在其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应用。  比如

  25日,安徽一家研究机构已经获得北大“渐冻症”娄滔博士的血液样本,并为其制备细胞株,着手建相关疾病模型中。记者采访获悉,这将需要数月的时间,才能完成相关实验。  近日,29岁北大女博士娄滔的一则遗嘱引来社会关注和热议。娄滔在2015年患上渐冻症,日前在她清醒的时候留下:死后将器官捐献,头部可留给

   1月10日,中关村生命银行启新盛典在京举行。作为中关村生命科学园2017年重点开展的创新性建设项目,中关村“生物银行”是由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孵化器公司和北京起源爱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力打造的生命科学高地。  据悉,生物银行又称生物样本库,主要收集、存储研究用生物样本(包括组织、细胞、血浆、骨髓和

  Sigilon Therapeutics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创新细胞疗法公司,致力于开发用具备生物相容性的材料封装的细胞疗法(encapsulated cell therapy)。  近日,该公司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授予SIG-001孤儿药资格(Orphan D

  科济生物医药(上海)有限公司(CARsgen Therapeutics,以下简称“科济生物”)是一家临床阶段的免疫肿瘤学公司,致力于开发和商业化CAR-T细胞免疫疗法,用于未满足的医疗需求。该公司已与中国顶尖医院合作,开展了多项首个人体(First-in-Human)研究,例如抗GPC3 CAR

  Puma Biotechnology是一家专注于开发和商业化创新产品以加强癌症护理的生物制药公司。近日,该公司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授予Nerlynx(neratinib)治疗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孤儿药资格(Orphan Drug Designation,ODD)。  孤儿药是指用

   2015年第3季度,据汤森路透旗下的Recap公司统计,总计发生了86起并购,披露的交易总额高达1068亿美元。交易额创造了自2007年第3季度,包括2008年第3季度以来的新高,2008年3季度的交易额为931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交易额上升了111.9%。  2007年至2015年,第3

2018年年初,6名顶尖科学家在《科学》杂志上联名发表题为《基因疗法时代的来临》的文章,回顾了近50年来基因疗法的发展,并对基因疗法的未来表示了乐观的态度并预言下药物发展的下一个阶段将是基因疗法的时代。随着几个标志性的基因疗法获批, 越来越多的药企加入了这个研发竞争。现在有超越2500个基因疗法正在

   10月24日,依生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经正式批准其主打产品YS-ON-001取得肝癌治疗的孤儿药资质。该产品是由依生生物的科研人员自主开发,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大分子生物制剂,能够在削弱肿瘤微环境免疫抑制作用的同时,提升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功能,这也是中国科

全球行业领先的高通量基因测序仪全线产品首次亮相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因美纳大中华区总部落户上海,持续加大投入中国市场,进一步助力中国医疗健康领域和生物基因产业发展,改善国人健康。积极引进全球行业领先技术和产品,赋能中国生物基因产业生态。  2020年11月4日,因美纳(Illumina)携全线基因测序

  罕见,有时是好事,比如奇异的珍宝、名贵的字画;有时又是坏事,比如罕见的疾病。尽管许多疾病在现阶段都得到了很好的治疗,但对研究人员来说,罕见病似乎仍是无法逾越的高山。好在,基因组时代已经来临。在这一期的《Clinical OMICs》上,Jeffrey Buguliskis博士介绍了测序技术对罕见

  罕见,有时是好事,比如奇异的珍宝、名贵的字画;有时又是坏事,比如罕见的疾病。尽管许多疾病在现阶段都得到了很好的治疗,但对研究人员来说,罕见病似乎仍是无法逾越的高山。好在,基因组时代已经来临。在这一期的《Clinical OMICs》上,Jeffrey Buguliskis博士介绍了测序技术对罕见

  一怀孕女子叶子(化名)因贫血,经常头晕、无力到鼓楼医院血液科就诊,经检查该女子血色素只有7、8克,但并不缺铁,而其贫血是因为先天转铁蛋白缺乏造成的,为此,她只能靠经常输血来补充和维持。专家说这种病是“孤儿病”,十分罕见。罕见“孤儿病”。顾名思义,指患病率很低、很少见的病例,其发病率小于20万分之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2017年已经接近尾声。在刚刚过去的11月份,美国FDA共计批准了6款新药,保持了今年一直以来的良好势头。扳着手指算一下,过去11个月中,FDA总共批准了41款新药,这个数字已接近去年的两倍,预计今年批准的新药数量将超过45个。  审批速度依旧给力,6款新药陆续问世  在这6款

  在过去的一周,美国FDA一口气颁发了15款孤儿药资格,其中不乏治疗肝癌、胃癌、以及胆道癌的多款药物。  治疗癌症  在这15款药物里,有5款用于癌症的治疗,占三分之一。其中由TC BioPharm带来的细胞疗法TCB002是唯一一款用于血液癌症治疗的药物。这是一种“同种异体”的“即用型”细胞疗法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球约有种罕见病,但治疗药物却异常紧缺,因此中国、美国等国家均发布了法律政策支持罕见病及其治疗药物的研发。但最近,有媒体Axios撰文指出,美国一些最畅销的品牌药物为了保护其专利、避免仿制药竞争,通过获得孤儿药认定等法律批准途径,增加药物研究数量,延长专

   3月24日,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批准认证该国吉利德科学公司的瑞德西韦(Remdesivir)孤儿药认证,适应症为新冠肺炎(COVID-19)。  根据美国《孤儿药法案》,FDA将为制药公司提供7年的市场独占期。其间,该药物仅由原研发企业独家生产销售,FDA不再批准其他具有相同适应症的

  3月24日,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批准认证该国吉利德科学公司的瑞德西韦(Remdesivir)孤儿药认证,适应症为新冠肺炎(COVID-19)。  根据美国《孤儿药法案》,FDA将为制药公司提供7年的市场独占期。其间,该药物仅由原研发企业独家生产销售,FDA不再批准其他具有相同适应症的药

  与常规制药公司希望自己主流药物的适应症最广和适用人群最多,并成为一线或二线治疗用药的王牌不同,有些药物不适合这一规律,它们的用药人数不多、诊断难,因而导致分摊成本高,价格昂贵,这一类药物是药物中的奢侈品,对大多数患者而言可望而不可及。  这一类药物大多为“孤儿药”(Orphan drug),是应

  夫妻双方没有家族遗传病史,不代表孩子不会患病。  大部分罕见病是遗传病,这使很多人误以为:夫妻双方没有家族遗传病史,孩子就不会得罕见病。事实上,即使父母是健康的,孩子也可能患病。  河南省人民医院医学遗传中心产前诊断门诊主任医师廖世秀告诉大河健康报记者,目前,三类最常见的遗传病分别是常染色体显性

  2015年7月,Baxalta(NYSE:BXLT)从制药巨头百特(Baxter)分拆出来,成为独立的生物制药公司,前者主要继承了Baxter全部的血液疾病产品、肿瘤药物和免疫疾病药物,且专注于血友病药物,在全球100多个国家里拥有16000余名员工,2014年的年收入约为60亿美元。   随

     由于罕见病患病人群少、市场需求少、研发成本高,很少有制药企业关注其治疗药物的研发,因此这些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罕见病的药 品,被形象地称为“孤儿药”。目前我国对于“孤儿药”的研发仍处于一片空白,基本依赖国外进口,国家对罕见病的治疗费用尚无保障政策,

  今年年初,英国“十万人基因组计划”宣布了首次确诊两例儿童罕见病。研究人员通过全基因组测序确诊了多年来无法确诊的两个病例,这对罕见病的治疗无疑带来了福音。5月30日,《加拿大医学协会期刊》的最新研究表明,使用下一代测序可提高新生儿罕见病诊断效率并能更快地将结果告知家长。  本文的共同作者,East

  今年年初,英国“十万人基因组计划”宣布了首次确诊两例儿童罕见病。研究人员通过全基因组测序确诊了多年来无法确诊的两个病例,这对罕见病的治疗无疑带来了福音。5月30日,《加拿大医学协会期刊》的最新研究表明,使用下一代测序可提高新生儿罕见病诊断效率并能更快地将结果告知家长。  本文的共同作者,East

  由于基因测序可以探查与特定疾病相关的基因,该疗法正在成为日益受欢迎的诊断方法。  英国计划到2017年对10万人进行基因组测序。  美国加州一对龙凤胎出生后,他们的父母非常忧虑:两个婴儿不仅发育缓慢,而且肌肉松软无力。大脑扫描结果显示,男婴或存在大脑性麻痹;然而医生对造成女婴震颤和癫痫的原因却不

  首批21个罕见病药品减按3%征增值税、新《专利代理条例》实施、民政部制定《“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项目实施办法》、……3月起,一批新的法律法规将影响我们的生活。3月起首批21个罕见病药品减按3%征增值税  2月1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强癌症早诊早治和用药保障的措施,决定对21个罕见病药品

  国家医保目录谈判结果已经出来半月余,讨论热度在逐渐冷却,然而小编对未来执行细则愈加感兴趣,国家目前也未有进一步指示,因此梳理信息做几点分析,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倾听来自业内大拿的声音。  国家药品目录谈判早在2009年国家医保目录调整时,就响应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

  动物模型是生命科学领域不可或缺的工具,其中,小鼠在人类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们与人类有很多相似的基因以及分子途径。全世界的研究人员都在用小鼠模型研究人类疾病,包括癌症、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  但是,究竟什么样的小鼠模型才能在药物研发和临床前研究中发挥有效的作用呢?生命科学哪些领域急需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肌营养不良症是什么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