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步区有哪些公立学校?

   八步区是贺州市城区,位于广西东部,在东经111°12"-112°03",北纬23°49"-24°48"之间,东与广东省连山、怀集、封开县为邻,南与梧州市苍梧县交界,西与广西钟山、昭平两县接壤,北与湖南江华县相毗,地处湘、粤、桂三省 (区)交界处,是三省边界重要的交通枢纽及工商业重镇和物资商品集散地,也是西南重要的出口通道之一,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行政区域   八步区辖十七个镇,两个瑶族乡(黄洞、大平),两个街道办事处(八步、西湾),总面积5147平方公里,居广西第二,总人口90万人,主要有汉、壮、瑶等民族,其中壮、瑶等民族占总人口的9%。   自然气候   八步区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9.9℃,日照1587.3小时,降雨量1550.3毫米,无霜期299天。八步区属南岭山地丘陵区,在总面积中,中山(800米以上)占41.67%;低山(400-800米)占31.76%;丘陵占5.2%;台地占5.2%;石山地占1.47%;平地占15.16%;河流面积占1.78%。全区共有耕地面积62万多亩,其中水田42万亩,旱地20万亩。   自然资源   森林资源:全区有森林面积3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0.3%,活立木蓄积量1400万立方米,以松、杉为主,年提供规格木材10多万立方米,松脂2万多吨。主要经济林果有毛竹、篱竹、八角、玉桂、板栗、油茶、油桐、茶叶、沙田柚、青梅、柑橙、龙眼、李子等30多种,是广西主要林区和木材生产基地之一。   矿产资源:八步区地处成矿有利地段,矿产资源丰富,有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和非金属四大类共34种。锡、钨。黄金是其中的三大矿产,初步探明,锡储量15万吨,钨储量3.1万吨,黄金17吨,铅9.2万吨,稀土19811万立方米,大理石5亿立方米,花岗岩10亿立方米,高岭土 120万立方米,石灰石1.7亿吨,白云石1.4亿吨。   水能资源:全区水能蕴藏量28万千瓦,可开发量22万千瓦,现已开发 13.63万千瓦,年发电量9亿多千瓦时,是全国中级农村电气化达标县。   农业资源: 全区共有耕地面积40102公顷,其中水田26912公顷,山地丘陵、河流纵横、气候温和,给农、林、牧、渔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目前,全市形成了以粮、林、果、菜、烟、蔗、猪、禽为主的特色农业。八步红瓜子、信都三黄鸡、芳林马蹄、栗木莲藕、贺街青梅、三华李、信都龙眼、桂岭肉姜和贺州香芋等名优特产品久负盛名。每年有大量的生猪、家禽、蔬菜销往广东珠江三角洲市场。1996年,荣获“全国菜篮子生产先进市”称号。   贺州市八步区山水风光秀丽,民族风情浓郁,人文、自然景观众多,境内有大桂山、姑婆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山高林密,空气清新,风景优美,是游客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的好去处。主要景点还有:黄田田园风光,大钟山公园、灵峰广场、贺州温泉、莲塘客家围屋、贺街浮山、临贺古城、铺门石城和千年凤尾草等。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黄洞瑶族风情村、鹅塘壮族风情寨、瑶族盘王节、浮山歌节和信都端午赛龙舟等,让人领略到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特 产   主要有八步红瓜子、信都三黄鸡、开山白毛茶、大宁晒烟、芳林马蹄、栗木莲藕、贺州香芋、笋干、大肉姜及青梅、龙眼、李子、沙田柚等。   历 史   八步区设置于秦朝,属桂林郡: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署临贺县;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废郡设贺州l;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改州为县:1952年9月县治从贺街迁至八步,属平乐专区;1958年改属广西梧州专区:1997年撤贺县设立贺州市,属贺州地区,2002年贺州地区撤地设市,改名为贺州市,原贺州市改为八步区。   交通运输   八步区交通便利,有"三省通衢"之称,323国道、207国道、信都至铺门省道贯通全市,境内有公路干线6条,全市通车里程801公里,可直达区内的梧州、南宁、桂林、柳州;广东的广州、湛江、珠海、茂名、深圳、惠州;湖南的衡阳、永州、郴州、零陵等地。穿经市内的桂梧高速公路、洛湛铁路已经动工兴建,广贺高速公路也即将在近期动工。14500吨位的拖轮可经贸州直达广东的肇庆、江门和港澳等地。   现有营运客车372辆,客运周转量177288万人公里;营运货车 1554辆,货运周转量61853万吨公里;运输船舶98艘,5156载货吨位。   科教文卫   传统的民间文体节目有"盘王节"、"浮山歌节"等;民间舞蹈以瑶族的长鼓舞和壮族的火猫舞最具民族特色。八步区有一批文艺创作和演出队伍,作品丰富,并多次获得自治区和国家级奖励。   全区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1500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505人,中级职称5000多人。有高等院校一所,高(完)中8所,普通高中在校生3200多人,职业高中(含中专、技校)在校生4300多人。有初中45所,在校生49000多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6%。   全区有医疗机构606个,病床1168张,卫生技术人员1180人,其中高级职称29人,中级职称464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医生1.8个,病床1.3张。  

  2007年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准设立贺州市平桂管理区,为贺州市人民政府派出机构,行使相当县(区)级政府管理职能。8月3日管理区筹备组正式进驻平桂开展各项筹建工作;8月16日管理区首批公务员正式到位;9月19日平桂管理区正式挂牌成立,机关办公地址暂定原平桂矿务局总部内,即贺州市平桂南路33号。   2011年11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和财政部联合印发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名单,平桂管理区名列其中。标志着平桂的转型由封闭式转型走向开门转型,步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   平桂管理区位于广西的东北部、贺州市的中部,距贺州市城区中心仅6公里(有公交车通达)。东与贺州市八步区毗邻,西邻钟山县、昭平县,南接梧州市苍梧县,北连富川瑶族自治县及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辖区总面积2022平方公里,管辖西湾街道、黄田镇、鹅塘镇、沙田镇、公会镇、大平瑶族乡、水口镇、望高镇、羊头镇共9个乡镇(街道),124个行政村(社区)、1246个自然村(屯、寨)、2468个村民小组,境内主要居住有汉族、瑶族、壮族等民族,总人口52万。  

  昭平县昭平县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所辖的一个县。   地处桂江中游的昭平县犹如镶嵌在广西东部的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全县总人口39.2万,总面积3273平方公里,辖8镇9乡。碧波荡漾的桂江上连漓江、下接珠江,山光水色,令人神往,成为桂(林)梧(州)水路通航主航道;陆路有白黄线与东西南北国道相接,正在兴建的桂(林)梧(州)高速公路贯穿境内。   昭平水陆交通便捷,桂江、省道20141线,穿境而过,距贺州市区128公里,梧州市210公里,桂林市210公里,柳州市市248公里,南宁市537公里,广州市539公里。正在兴建的桂梧高速公路让昭平的视线拉得更远。昭平县城至蒙山黄村、樟木至潮江、黄姚至皇竹多条公路建设,给昭平注入新的经济活力。   昭平山清水秀,历史悠久,古往今来就是名人雅士云集之地。唐代著名大诗人李商隐、修文馆学士宋之问、宋代著名将领杨文广、明代文渊阁大学士解缙、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榔;近代孙中山及著名文化名人千家驹、何香凝、梁漱溟、高士其、欧阳予倩等人均先后到这里畅游名川秀水,为这方水土增添了浑厚的文化底蕴。   昭平境内河流纵横,主要河流有桂江、思勤江、临江、富群江等,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全县水力资源蕴藏量为38.5万千瓦,可开发装机容量25.2万千瓦。昭平是全国第一批农村初级电气化达标县,现已建成中小型水电站11座,在建32座,装机容量将达25.2万千瓦,形成以昭平电站、下福电站、金牛坪电站为轴心,以全县流域小水电为网点的水电能源体系。   昭平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矿产资源,有金、银、铁、锰、镁、铅、锌、大理石、重晶石等20余种,其中黄金储量和开采在广西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已探明可供开采的主要矿藏及储量有:金矿保有资源储量1820千克,品位Au6克/吨;铅矿保有资源储量金属12906吨,锌矿金属7620吨;铁矿保有资源储量99.4万吨;石英石资源储量1200万吨;粘土资源储量229万立方米。   具有亚热带气候特征的昭平,气候温和,空气清新,雨量充沛,群山环绕,河道密布,森林植被繁茂,种类众多,有野生植物1700多种,动物物种1000多种,其中有世界稀有树种小叶红豆、四方竹、龙鳞树及被誉为“活化石”的珍稀动物鳄蜥等。   昭平名优特产繁多,盛产茶叶、黄姚豆豉、松香、木衣架、沙田柚、青梅、玉桂、八角、蚕茧、灵芝、晒烟等,其品质优良,众多产品已远销粤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及欧美等国。   茶叶,是昭平的特色产业。其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为茶叶生长和茶叶品质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全县现有茶叶50000多亩,大小茶厂70多家,年产干茶3000吨,中高档茶产量占到了全县九成多。“将军峰银杉”、“象棋茶”、“凝香翠茗”、“桂江碧玉春”、“大脑山银毫”、“大脑山毛尖”等十多个昭平茶系列产品在国内外茶叶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其中将军峰公司的系列茶获得国家农业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认证。昭平正在打造中国“茶叶之乡”。 昭平山川秀丽,风景旖旎,旅游资源丰富。享誉中外的黄姚古镇,人文自然景观令人叹为观止;穿梭在崇山峻岭间的桂江,宛如玉带,风光迷人;大广原始森林面积74.8平方公里,古木参天,神秘莫测;还有五叠泉瀑布,-瀑布、黄花山温泉、北陀古城等迷人的景点。   荣获全国文明城镇、广西区级“文明县城”称号的昭平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和市政建设日新月异,并连续两届荣获广西区市容市貌“南珠杯”竞赛“优秀城市”奖,连续5年被评为全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县。近年来,昭平县以打造生态型山水园林城为目标,积极改善投资软环境,兴建了一大批功能齐全的市政基础设施及休闲娱乐体育场所,洋溢着现代化气息、功能完善的建筑群落和生态居住园区纷纷登台亮相,一座生态型山水园林城雏形已破土而出。昭平的生态建设已步入了良性发展新阶段,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已渐入佳境,昭平县已被国家环保总局批准列入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正朝着“绿色昭平·生态昭平·现代昭平”迈进。   昭平以大山的开朗,以桂江的祥和,以黄姚古镇的纯朴,以绿茶的甘淳,亮出笑脸喜迎四面八方宾客,为交流和沟通作贡献。   历史沿革   昭平,古为百越地,亦称南越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统一岭南,置桂林郡,县地属之,史来首次纳入中国版图。   朝代更迭,县地一度隶属临贺县;至南朝梁武帝普通元年(公元520年)置静州,属之;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受桂州总管府监察,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州为郡,属始安郡。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复置静州,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改静州为富州,历五代十国,直至宋太祖开宝五年(公元972年)废之,撤马江、思勤两县,并入龙平县,改属昭州。   因宋时国乱,反者四起,治者平后任用土官统治土民。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宋徽宗改龙平县为招平县,谓招抚平定之意,“招”字不雅,改用光明、明亮的“昭”字,始得名“昭平”。考宗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复称龙平。元大德五年(公元1306年)昭州改为平乐府,属之。   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撤龙平县改昭平里,历近200年民乱,至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重设昭平县,此后,昭平县建制基本稳定至今。   清因明制。民国初,属广西省桂林道。解放初,隶平乐专区属广西省人民政府。1958年7月,撤平乐专区改属梧州专区,1971年改专区为地区,属梧州地区。1997年设贺州地区,属贺州地区,2002年贺州撤地设市至今,属贺州市。   地理位置   地处桂江中游的昭平县属贺州市管辖,地理位置为北纬23°39′—24°24′,东经110°34′至111°。该县犹如镶嵌在广西东部的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东邻贺州市八步区,西靠梧州市蒙山县,东南与梧州市苍梧县接壤,西南与梧州市藤县交界,北与桂林市荔蒲县、平乐县和贺州市钟山县相依。   交通条件   昭平县距贺州市区128公里,梧州市200公里、桂林市210公里。水路交通便利,桂江自北向南纵贯全境,碧波荡漾的桂江上连漓江、下接西江,建有昭平、马江等港口。水运常年通航,船只上通平乐、桂林,下达梧州、广州、深圳、香港、澳门。主要公路有经由昭平县城分别与323国道(钟山段)和321国道(蒙山段)相接的三级油面公路及与贺州、钟山、苍梧等县市相通的县级公路,设有昭平汽车总站。正在兴建的桂(林)梧(州)高速路自北向南纵贯该县东部区域,并在黄姚附近的篁竹、樟木林乡潮江、富罗镇三合、文潭建设四大出口。   自然条件   1、气候。属南亚热带气候特征的昭平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9.8摄氏度,年降雨量为2046毫米,为广西多雨、暴雨中心地带之一。无霜期平均在310天以上。   2、地形地貌。地处南岭南延余脉,山区面积占全县面积90%以上,是以土山为主要特征的山区县。地形结构为北高南低,地貌特点为西北部、中部及东西边境处为低山和山间盆地,南部为丘陵地带,东北部为岩溶洼地(喀斯特)地貌。   3、水文。总流域面积14395平方公里,绝大部分属桂江水系,年平均流量45.35亿立方米,域内河流总长1624公里。   自然资源   1、 山青水碧的生态环境。当地空气清新,气候宜人,雨量充沛,河道密布,群山环绕,原始森林、次森林和人工林连绵叠翠,森林覆盖率80.7%、绿化率98.18%。森林里植被繁茂,种类众多,有野生植物1700多种,兽类、鸟类、爬行类动物将近千种,其中有世界稀有树种小叶红豆、四方竹以及被誉为“活化石”的珍稀动物鳄蜥和娃娃鱼等。广西最大的原始森林之一--昭平大广原始森林有林面积74.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95%,古木参天,神秘莫测,各种珍稀动物数量繁多,是省级自然保护区。郁郁葱葱的森林,优良的大气和水质,恍若一个巨大的“天然氧吧”、“都市绿肺”。2002年6月,昭平县被国家环保总局列入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   2、丰富的林业资源和山地资源。 昭平是全国十大产脂基地、广西四大林业县之一和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广西首批绿化模范县。全县林业用地面积27.53万公顷,有林面积26.26万公顷,生态公益林区9.32万公顷,商品林区18.3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1003.99万立方米,人均有林面积、人均活立木蓄积量均居广西前列。主要树种有松、杉、毛竹、尾叶桉,其中:针叶林10.27万公顷,蓄积量599.77万立方米;竹林0.58万公顷;尾叶桉0.35万公顷。“十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47.13万立方米(蓄积),其中商品材可出材15.59万立方米。   3、丰富的水力资源。 昭平县是全国第一批农村电气化达标县。境内众多河流属桂江水系,桂江由北向南流经全县7个乡镇,有思勤江、桂花河、九龙河、富群河、临江河等14条较大的支流。目前已查明,全县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38.5万千瓦,技术可开发量25.2万千瓦,境内规划建设电站44座。   4、丰富的旅游资源。 昭平山川秀丽,风景旖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黄姚古镇是千年古镇,素有“梦境家园”之称,古镇曲径通幽,古榕参天,千年石板街、古戏台、宝珠观(广西省工委旧址)、文明阁、古石桥和奇峰溪流,构成一幅自然天成的易笔国画《古镇神韵图》,令游客流连忘返。同时,该县境内还有大广原始森林、五叠泉瀑布、-瀑布、黄花山温泉、孔明岩、出气岩、九如洞、北陀古墓群、天然睡佛、桂江风光等景色迷人的景区。“昭平茶”香飘万里,昭平生态茶园风光也是旅游的好去处。全县现有茶园5万多亩,年产茶叶3000多吨,“品昭平茗茶,游黄姚古镇”已成为昭平旅游的一大亮点。   5、矿产资源。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矿产资源,重要矿产有金、银、铁、 镁、锰、铅、锌、白云石、石英石、大理石、花岗岩、重晶石等20余种。   名优产品   名优特产繁多,主要盛产茶叶、黄姚豆豉、 沙田柚、蚕茧、晒烟、八角、蜂蜜、茶油、松香、木衣架、青梅、玉桂、灵芝等,其品质优良,众多产品已远销粤、港、澳和东南亚及欧美等国。茶叶,是昭平县新兴的绿色支柱产业之一。“将军峰银杉”、“凝香翠茗”、“桂江碧玉春”、“象棋茶”等“昭平茶”系列品牌,曾荣获中国“陆羽杯”名优茶评比特等奖、全国新技术新产品交易会金奖,中国(国际)首届名茶博览会金奖,获得国家农业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认证。将军峰茶厂被国家农业部定为茶叶生产定点企业。昭平正意气风华地朝着全国“中国茶叶之乡”的目标迈进。   昭平县城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镇、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明县城”称号,并连续两届荣获广西市容市貌“南珠杯”竞赛“优秀城市”奖,2006年获全区第五届市容市貌“南珠杯”最高荣誉——A类县城特等奖,是全区“城镇化综合示范县”,连续5年被评为全区社会治安治理模范县。近年来,以打造“生态型山水森林城”为目标,兴建了一大批功能齐全的市政基础设施及休闲娱乐场所,基础设施建设和市政建设日臻完善,一座生态型山水森林城雏形已破土而出。山光水色与新城新区交相辉映,呈现出城景交融的独特意境,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活空间,营造出赏心悦目的生态景观,一个“绿色昭平·生态昭平·现代昭平”正展示在世人面前。   【基础设施建设】   供水:县城现有较大型水厂,日供水量达2万吨。各乡镇也分别建有自来水厂,农村已普遍使用自来水。   通讯:昭平已建成交换程控化,传输光纤化、数字化的现代通信网络,全县17个乡镇均已开通移动电话、程控电话、各种无线寻呼,通讯极为方便。   供电:电力充足价廉,免收用电增容费,普通工业企业用电0.5元/度—0.55元/度,特别鼓励产业的企业用电更优惠,且常年保证电力供应。   交通:水陆交通便捷,桂江、省道20141线,穿境而过,距贺州市区128公里,梧州市210公里,桂林市210公里,柳州市248公里,南宁市537公里,广州市530公里。正在兴建的桂梧高速公路让昭平的视线拉得更远。昭平县城至蒙山黄村、樟木至潮江、黄姚至皇竹多条公路建设,给昭平注入新的经济活力.   教育:昭平现有高中3所,初中21所,小学466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教师进修学校各1所。昭平文化底蕴深厚,全县普通高校上线录取率连续十三年名列梧州地区、贺州地区前茅。   卫生:全县设立公立医疗机构22个,其中二级甲等医院一家、一级甲等医院4家、一级乙等医院5家。全县卫生系统获技术职称684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络健全。   市政:荣获广西区“文明县城”称号的昭平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和市政建设日新月异,并连续两届荣获广西区市容市貌“南珠杯”竞赛“优秀城市”奖,连续5年被评为全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县。   金融:设有中国人民银行昭平支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农村信用联合社等金融机构以及中保人寿保险、中保财产保险等多家保险分公司。金融网点遍布全县17个乡镇。   经济建设   【工 业】   昭平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工业摆在经济工作的首位,以林产工业为突破口,以水电业为支撑点,加快推进山区县域工业化步伐。一是做大林产工业。积极推行“企业办基地、基地带企业”的循环经济模式,着重抓好板、纸、脂三大产业,大力发展以中(高)密度纤维板、胶合板和优质纸等为主导的人造板业和造纸业,走出了一条林板、林纸、林脂一体化的路子。全县有大小工业企业近100家,其中规模以上林产工业20家,中纤板等板材产量达15万立方米。二是做大水电业。重点抓好投资4.2亿元、装机容量4.95万千瓦的下福电站,投资5.2亿元、装机容量5.4万千瓦的金牛坪电站这两个中大型水电站建设。目前,初步形成了以昭平电站、下福电站、金牛坪电站为轴心, 以全县流域小水电为网点的水电能源工业体系。   【农 业】   昭平以建设茶业工程为突破口,推进农业企业化。有着近千年种茶历史的昭平县利用优越的生态条件发展茶叶生产,采取“企业+基地+农民”的模式不断扩大茶叶种植规模。昭平茶系列品牌将军峰银彬、高山石崖茶、凝香翠茗等优质茶早已蜚声海内外。目前,全县茶叶种植面积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现已有茶园5万多亩,大小茶厂70多家,年产干茶3000多吨。   【林 业】   昭平是广西四大林业县之一、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和广西首批绿化模范县。目前,全县有林面积27.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80.7%,绿化率为98.18%,活立木蓄积量达1022.58万立方米,年产商品材13万立方米,正常年产松脂2万吨以上,是全国十大松脂产区之一。曾被全国绿化委和林业部评为“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单位”和“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林业宣传先进县”,1998年被定为自治区20个生态示范县之一。   【茶果业】   昭平县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生态优良。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十分适宜茶叶生长。2004年又被自治区确定为名优茶优势产区;昭平正以“绿色、生态、清淳”的昭平茶打造品牌。   昭平县现有水果面积12万多亩,是广西沙田柚、青梅重点产区。该县不断调整品种结构,增大名特优水果品种的比例,继续扩大种植沙田柚的面积,有规模地发展柿、粉蕉,不断增大早熟、晚熟(脐橙)和加工品种所占的比例。   【水电资源】   昭平县位于桂江中游,水力资源丰富,全县水电资源蕴藏量为38.5万千瓦,可开发量25.2万千瓦,全县有中小型水电站1887座,总装机容量8.45万千瓦,其中装机1000千瓦以上的5座。1投资6248万元的农村电网建设改造工程己于5月底竣工,己全面完成598个变电台区的施工任务。 农村电网改造新增了35KV变电站五座,容量11000KVA,改造35KV变电站2座,容量8200KVA,35KV、10KV、0.4KV,更换高耗能变压器578台,新增及改造台区共598个,全县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水利工程管理和农田水利建设工作进展顺利。1999一2000年度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完成工程项目42处,完成西坪电厂大坝除险加固工程设计上报工作,完成周家水库电站增容技改设计工作。   科教文卫   【教 育】   昭平现有县办幼儿园1所,乡镇和社会力量创办的幼儿园20所,全日制小学(含教学点)466所,初级中学21所,高完中2所,职业技术学校和教师进修学校各1所,希望小学2所,逸夫小学1所。中小学现有在职讨肮?635人,其中公办教师3109人,编内代课教师1016人,以工代教390人(含工人),临时代课120人。全县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64.8%,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79%,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88.8%,中小学校长培训合格率为100%。   近年来,昭平县认真贯彻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按照中央、国务院以及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快卫生改革与发展的两个《决定》精神,狠抓落实,卫生事业得到了显著的成绩,为提高全县的人口素质、保障人民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全县设立公立医疗机构22个,有床位325张,卫生技术人员800人。全县有153个行政村设立了卫生所,有乡村医生、卫生员328人,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络,基本满足了全县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保健需求。   党的十五大以来,昭平县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指示和工作部署,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文化得到了蓬勃发展。近年来,全县先后兴建了富裕乡、黄姚镇、走马乡宣传文化中心,实现了乡乡建起图书馆(室)和村村通广播电视的目标。开展创建文化先进县活动,不断完善县乡文化基础设施,在县城建成了占地28亩的文化广场;兴建了县博物馆大楼和老年活动中心;调整充实了县歌舞团,组建了15个农村业余剧团;县图书馆逐年完善,努力提高档次,现有藏书9万册,被评为自治区一级馆、国家二级馆、国家文明图书馆。坚持“两为”方向,树立精品意识,文化工作者每年创作一批反映两个文明建设成就、赞美高尚情操的文艺作品,部分作品荣获地区级以上奖励。   昭平旅游   【黄姚古镇】   黄姚古镇位于昭平县,地处桂林漓江下游,距桂林200公里,素有“梦境家园”之称。古镇发祥于宋朝开宝年间,全镇方圆3.6平方公里,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樟木林乡名胜古迹】   樟木林乡位于昭平县的东北部,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87公里,距贺州市56公里。该乡总面积148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35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79万人。   【七冲原始森林】   七冲原始森林位于昭平县文竹镇境内,有林面积74.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95%,这里有丰富多彩的森林景观,有优质的生态环境,有物种繁多的动植物资源,是广西东部天然林保存最好、植被种类最丰富的原生性天然林区,也是华南地区最完整的森林生态体系,是省级自然保护区。   【昭平瀑布群】   五叠泉瀑布、龙潭瀑布、-瀑布等景点连接在一起构成昭平县城旅游景区。

  钟山县位于广西东部偏北,东邻贺州市,南界昭平,西接平乐、恭城,北靠富川与湖南省江华县,处于湘、粤、桂三省(区)的结合部,地理环境优越,交通条件方便,是大西南东进粤港澳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县城距广州市356公里(均为二级或二级以上公路),距通商口岸梧州市200公里,距桂林市176公里,国道323线、207线横贯境内,筹建中的洛湛铁路与桂梧高速公路通过县境。全县辖17个乡镇,总面积1862平方公里,总人口49.1万人。   钟山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农业大县和林业大县,是广西商品粮基地、春烤烟基地、锡钨主产地和最大的大理石生产基地,同时也是全国秸秆氨化养牛基地,名优特产种类繁多。农产品主要有大米、春烤烟、大肉梅、沙田柚、红瓜子、香米、黄牛等;全县森林覆盖率52.4%,水能蕴藏量5.6万千瓦,水电装机容量2.1万千瓦;县内矿产已探明有大理石、花岗岩、锡、钨、煤等20多种,尤其是钟山锡锭和“钟山白”(广西白)大理石,更是以易于开采,质量上乘而斐声海内外。   钟山邮政编码:542600   地理位置   钟山县位于广西东部偏北,处于湘、粤、桂三省(区)结合部,东邻贺州市,南界昭平,西接平乐、恭城,北靠富川与湖南省江华县。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大西南东进粤港澳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地形气候   钟山县总面积1885平方公里,地处南岭山脉中萌渚岭都庞岭的外延部分,地势由北向南及西南倾斜,属半山区半丘陵地形。桂江一级支流思勤江、珊瑚河和西江一级支流富江贯穿境内。   钟山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9.6℃,年降雨量1550毫米。光热丰富,雨量充沛,温凉合度,寒暑适宜。   行政区域   钟山县下辖钟山、城厢、望高、西湾、回龙、石龙、凤翔、珊瑚、羊头、同古、公安、燕塘、英家、清塘、红花15个镇,花山、两安2个瑶族乡。县委、县政府所在地——钟山镇,面积45平方公里,距广州市356公里、梧州市200公里、桂林市176公里。   人口状况   钟山县总人口49.3万人,其中瑶、壮等少数民族6.87万人。县城常住人口5万人左右。   县城规划   钟山县城规划期限和发展规模为:近期1995~2005年,人口发展至6.7万人,用地10平方公里以上;远期2005~2015年,人口发展至15万人,用地20平方公里以上;到2015年,全县总人口控制在56万人以下,城镇化水平达到40%,即非农业的其他产业人口22.4万人以上。县城功能分区划分为:城东工业区、建材工业区、轻工业区、仓储区、北路商住区、龟石路生活区、河东生活区,目前县城的功能分区已经形成,且日趋完善。另外,县城交通规划实施较为顺利。近几年共建设了高等级硬化砼路面街道34条、总长24926米,面积达534786平方米,县城基本实现水泥砼化路面;县城环卫清洁区清扫路面达30万平方米;其它公共设施设置基本齐全。   钟山县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已探明有大理石、花岗岩、锡、钨、煤等20多种,其中大理石储量14.1亿m3,花岗岩储量31.2亿m3,砂锡矿储量8万吨,煤储量1916万吨。尤其是钟山大理石,以色泽润滑,质量上乘誉名区内外,素有“广西白”(钟山白)之称,而且花色品种多,易于开采,经济开发潜力巨大。森林资源丰富,全县有森林面积9.68万公顷,林木蓄积量250万m3,森林覆盖率为52%。水电充沛,全县水能蕴藏量5.6万千瓦,水电装机容量2.1万千万瓦,建有中型水库2座,小一、小二型水库45座,总库容1.4亿m3。   1943年,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南延宗赴广西调查锡矿,在钟山红花区黄羌发现铀矿,是我国铀的首次发现。这为新中国拍板决定自主研制-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1954年,地质部刘杰副部长带着广西钟山的铀矿石到中南海丰泽园菊香书屋向毛泽东和周恩来详细汇报,由此确定了自主研制-的重大决策。   历史渊源   钟山县境域,汉朝地属南海郡,隋、唐隶桂州临贺郡、岭南道桂州,宋、元属广南路、广南西路贺州、昭州地,明、清属贺州、平乐府。民国时期,设钟山县,隶广西省桂林道。建国后仍称钟山县,属广西省平乐专区。1953年4月,经政务院批准,撤销富川、钟山2个县,合并置富钟县,属平乐专区。1958年7月,改属梧州专区。1961年7月,富川与钟山分治。1962年3月,国务院决定,恢复设置钟山县,属梧州地区行政公署。1997年3月,属贺州地区行政公署。   旅游资源   钟山县山清水秀,风景优美,旅游资源丰富,开发价值大。有碧水岩、荷塘十里画廊、花山水库、状元峰、石龙古石桥、大田和莲花古戏台等许多迷人的风光和名胜古迹。“碧水岩”全长4000多米,洞中最高处100米,最宽处90米,曲径通幽,千姿百态,被誉为“天下第一洞”。2001年,全县共接待海内外游客达23.6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7368人次。   经济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钟山经济建设成绩显著。工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乡镇企业稳步发展,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两个文明建设硕果累累。1994、1995、1997年被评为全区“双文明”建设先进县,1994、1996、1998年、2000年连续四次被评为全区“双拥”模范县,1995年被授予全国科技先进县称号,1997年获得全区农村社会文化先进县称号。1998年获得自治区第二届城市市容市貌环境综合整治“南珠杯”竞赛先进城市奖,并被国家建设部授予全国城市市容环境综合整顿优秀城市称号;2001年还获得自治区第三届城市市容市貌环境综合整治“南珠杯”竞赛优秀城市奖。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经营氛围,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   近年来,钟山县按照“巩固加强第一产业,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战略方针进行调整,从而保证全县国民经济快速、持续发展。2001年全县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为34.03:38.45:27.52,产业结构进一步趋向合理。目前,钟山县社会经济所有制结构已从改革开放前的百分之百的公有制,逐步转化为国有、集体、民营、个体私营和股份、合资、联营、租赁、承包等,形成了多元化投资营运格局。   农村经济   近年来,钟山县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从科技、资金、农用物资、劳力等方面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改善农田基本设施,扶持农民发展以烤烟、水果、畜牧水产为主导产业的生产。2001年,全县农业总产值16.41亿元,比上年增长6.54%。   钟山县大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行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积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两高一优”农业,建立了优质米、烤烟、无公害蔬菜、林果、畜牧等生产基地。莎莲娜、福牌四季葡萄等龙头企业已成为拉动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1   工业经济   进入八十年代,钟山县通过调整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依靠科技进步,加大技改力度,依托地方资源优势,加快工业发展,形成了以卷烟、建材、有色金属冶炼为支柱的工业体系。工业企业主要产品有卷烟、水泥、大理石和花岗岩板材、原煤、锡锭、结晶硅、松香、日用陶瓷、汽车配件等,产品远销全国,部分出口。2001年,全县工业总产值34.59亿元,比上年增长7.02%。   金融保险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钟山金融保险业有较大的发展,目前已形成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保险共同发展的局面。2001年,全社会金融机构存款余额9.8亿元,比上年增长13.4%;金融机构贷款余额5.9亿元,增长1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5亿元,增长11.2%。此外,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保险逐步推行,个人退休养老保险的社会统筹制度正在推进和完善。   科技事业   钟山县积极实施“科技兴县”战略,科技与经济结合实现了新的突破,新技术得到了推广应用。粮食生产大面积推广旱育稀植和抛秧技术;烤烟生产推广包衣种子、营养袋育苗,测土配方施肥,科学管理,成熟采摘,低温烘烤技术;生猪生产引进瘦肉型种猪,优势产业科技含量显著提高。1995年获全国科技先进县称号,2000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7.6%。全县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8万人,其中中高级职称2700多人。   商业贸易   钟山县把搞活商贸流通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发展贸易往来,逐步形成多投资主体、多所有制结构共同发展的商业新格局。2001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9亿元,比上年增长8.7%;城乡集贸市场成交额3.81亿元。   生活水平   近年来,钟山县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条件有了进一步改善。2001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5738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1714元;单位从业人员平均货币工资7700元。   改革开放以来,钟山县国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近两年来,钟山县按照总体规划要求,按照现代化新城区建设标准,积极开展市政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快县城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县城的基础设施更为完善。道路宽阔,供电、供水、排污以及文化、体育、卫生、金融、保险、商贸等设施齐全发达。目前,钟山已建立了优质米、烤烟、林果、蔬菜、畜牧水产养殖等生基地,逐步建设建成了以卷烟(辅助材料)、石材、冶炼、水泥、瓷业、农药、宝石加工等为支柱的工业体系。同时,钟山已成为桂东北的一块投资风水宝地,引来了许多国内外的投资者来钟山经商办企业。

   富川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地处湘、桂、粤三省交界的都庞、萌诸两岭余脉之间,东连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南部钟山县,西与恭城县接壤,北与湖南省江永县相连。全县辖13个乡镇,145个村(街、居)委会,总面积1572.36平方公里,总人口29万,其中县城人口3万。县政府所在地位于美丽的碧溪湖畔,清澈的富江河从县城中心流过,县城距贺州市60公里,桂林市180公里,南宁市550公里,广州市380公里。县内12个乡镇,全部通柏油路。目前在建的桂梧高速公路贺州段距富川县城仅35公里;连接湖南桂北的永贺高速公路富川段即将开工建设;在建的广贺高速建成通车后,富川到广州仅需3个小时。同时,西南出海通道洛湛铁路经过富川并建有客货运站,2008年可全线通车;贵阳至广州高速铁路途经贺州,建成后,富川经贺州到广州不足两个半小时,将进入“粤港澳两小时经济圈”。以上项目竣工后,富川将结束没有铁路,没有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的历史,其通往广州、深圳、香港、澳门将更为便捷。   富川位于东经115度5分——111度28分,北纬24度37分——25.9度9分,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阳光充足,年均气温为19℃,年极端最高温度38.5℃,极端最低温度-3℃,全年≥10℃的活动积温为6072℃,雨量充沛,年降雨量为1700毫米,年相对湿度75%。境内土地宽广肥沃,全县已开发利用的土地面积为163.87万亩,尚未利用的宜垦耕地24.98万亩。农作物以水稻、烤烟、玉米、花生、黄豆为主,是自治区商品粮基地和广西最大的春烤烟生产基地。烤烟生产占广西三分之一以上。经济林有马尾松、湿地松、油桐、毛竹、油茶等;果木林有枣、柑橙、柿、桃、李等,是自治区油茶基地和广西最大的蜜枣加工生产集散地。富川水草丰茂,草场宽广,也是自治区发展水牛的重要生产基地。水产养殖业更是历史悠久,前景广阔,境内5.8万亩水面的龟石水库,近年来,引进银鱼放养获得成功,银鱼养殖将成为我县一项新的支柱产业。地下矿产品种多,储量大,主要有锡、钨、铁、锰、石材等,可谓资源富县之称誉。种植的水果、粮食,养殖的畜禽、淡水鱼远销欧、美、亚。其中最著名的是富川水牛、蜜枣、脐橙、银鱼、桂花鱼被列为广西基地县,脐橙获全国同类产品金奖。   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古老的瑶乡焕发了青春,在党的领导下,富川各族人民不懈努力,瑶山富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谱写出了壮丽的新篇。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国民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由1995年的89153万元增加到2000年的114686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1980年翻2.8番。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实现行政村通公路、通电、通电话、通广播电视的目标。县城沿江商住小区、园艺场商住小区开发初具规模,商住楼鳞次栉比。全县13个乡镇和县城开通程控电话、无线寻呼和移动通讯,程控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1.2万门。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建设经自治区有关部门验收达标,110千伏送变电工程全面启动。农业产业化势头良好,整个农村经济生机勃勃。   富川山水秀丽,风情浓郁。有闻名遐迩的富川八景旅游名胜;被誉为“小桂林”的秀水风光;凤溪民族风情晚会;山水之腴的川岩;古朴雄伟、布局严谨的古明城;饱经沧桑、古色古香的回澜风雨桥和灵溪庙;碧波荡漾、风光旖旎的碧溪湖等。她的风景各异,令人流连忘返,是中外游客心往神驰的旅游胜地。   自然资源   富川县位于东经 115°5′—111°28′,北纬24°37′—25.9°9′,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阳光充足,年均气温为19℃,年极端最高温度38.5℃,极端最低温度—3℃,全年≥10℃的活动积温为6072℃;雨量充沛,年降雨量为1700毫米,年相对湿度75%;土地肥沃,富川以沙壤土和红壤土为主,P、K含量丰富,有机质含量高。属都庞岭山脉、海拔1000——1870米的西岭山,自北到南,贯穿整个富川的西部;东南部是萌渚岭山脉余脉;中部是平地,海拔250米。   全县拥有耕地28万亩,其中水田18万亩,旱地10万亩。县境内矿产、水电、森林等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锡、金、铅、锑、锰、磷、稀土、铁、花岗岩等30多种,其中藏量丰富的有铁、锡、铜 、锰、花岗岩等十多种。富川的土地资源十分丰富;宜种经济林荒山200平方公里;宜种水果和其他农作物荒坡地30万亩;宜养淡水鱼水面19万亩。县内主要河流有富江河、白沙河流经广西贺州、广东封开汇入珠江;秀水河流到湖南省。富川县是珠江与长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地之一。   经济建设   富川工业起步于60年代,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形成了卷烟、卷烟材料、建材、化工、电力、煤炭、机械、制药、纺织、冶炼、印刷、食品加工等主导产业。目前有年产15万大箱的卷烟工业,有与卷烟相配套的获国家中型一档企业的卷烟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有年产16万吨的水泥工业,有年产5000吨的蜜枣加工工业。多年来,企业本着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在市场竞争中劈波斩浪,奋力前进。开发创造了“三月三”香烟,“元宝”蜜枣等一批优质名牌产品,部份产品远销港澳东南亚及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富川工业起步于60年代,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形成了卷烟、卷烟材料、建材、化工、电力、煤炭、机械、制药、纺织、冶炼、印刷、食品加工等主导产业。目前有年产15万大箱的卷烟工业,有与卷烟相配套的获国家中型一档企业的卷烟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有年产16万吨的水泥工业,有年产5000吨的蜜枣加工工业。多年来,企业本着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在市场竞争中劈波斩浪,奋力前进。开发创造了“三月三”香烟,“元宝”蜜枣等一批优质名牌产品,部份产品远销港澳东南亚及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富川位于广西桂东北,是桂湘粤边界极少污染的宝地,是生产无公害绿色食品的“桃花源”区。全县总面积1572平方公里,其中林地97万亩,牧地80万亩,待开发地30万亩,水面7万亩,耕地27.2万亩,其中水田面积18.46万亩。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围绕农民增收目标,大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按照“粮食调稳,结构调优,布局调活,效益调高”的思路走产业布局区域化、主导产业规模化的路子。目前全县已形成粮食,烤烟、反季节蔬菜、台湾小南瓜、东升南瓜、冬菜、花生、油菜、茶子、芋头等十大生产基地。富川产的优质米、水果、烤烟、蔬菜、植物油等农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日本以及港、澳、台、东南亚等地,其中富川烤烟曾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富川的夏阳白、东升小南瓜、芋头等特优农产品驰名港澳台,年产值超亿元。全县人口28.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89%。1999年农业种植业总产值4.306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38元,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上,重点开发的种植业产品有反季节蔬菜、蘑菇、烤烟、银杏、植物油、优质米等名优产品,以生态农业“万元田”高新技术开发为重中之重。   富川具有独特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农业综合开发前景非常广阔,目前所形成的各种特色产业市场发展前景看好,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一块宝地,县委、县政府确立“以知识为本,走高科技兴县”的战略,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到富川投资开发,富川县将给予特别的优惠待遇政策以保证投资者得到丰厚的回报。   水电   富川瑶族自治县电网是发、供分离的水电网,县境内水力资源蕴藏量5万多KW,已开发2.4万KW,1999年发电量7000万KW/h。通过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建设,已形成35KV网架,35KV千伏变电站6座,主变容量1.95万KVA,用户35KV直配变压器容量0.630万KVA,1999年全县用电量6100万KW/h。2000年在建的110KV变电站,一期工程主变容量2万KVA,35KV变电站2座,设计主变容量0.52KVA,计划年底投产。规划近期开发小型水力发电站8座,装机0.6万KW。到2005年,富川将建成水电农村电气化县。   林业   富川境内群山环绕,山地宽广,全县林业用地面积69663公顷,占总面积的44.6%。森林蓄积量达154万立方米。   富川原生植被以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常见的树种资源有20多种,其中属国家保护的珍贵林木有银杏、樟、楠、水杉、黄檀、红椿等。   近10年来,富川县党委、政府狠抓了植树造林工作,每年造林5万多亩,于1991年完成了造林灭荒任务,并于1994年成为绿化达标县。目前通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富川已成为山青水绿,四季如春,生态环境优越的人间胜地。   富川在抓好林业及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还发展了一批森工产业,其中松香、竹制品、木地板等产品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为富川综合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旅游资源   富川建制于汉武帝元鼎六年,历史悠久,古迹甚多,山清水秀,景色宜人,自然景观秀丽奇特,历史文化丰富多彩,民俗风情绮丽多姿。有山高水长的白云飞瀑,佳山丽水的秀峰景色和波光鳞鳞的碧溪湖光;有古风十足的瑞光塔、风雨桥和民俗浓郁的凤溪古民居,令人流连忘返,美不胜收。   富川聚集着汉、瑶等民族,他们的居室、服饰、婚娶、礼教、文化娱乐等各方面的习俗迥异,有着各自的鲜明特点。   当您到富川领略美不胜收的自然风光的同时,还将沐浴在悠久的历史文化气息之中,同时又与当地热情好客的汉、瑶族民众溶为一体,去接受那瑶妹抛来的绣球,品尝那香喷喷的瑶山油茶,并与瑶族姑娘一道跳舞、游戏,令您享尽当新郎、背新娘、抢红蛋、对山歌的乐趣。   富川还有一个很大的风俗,就是在每年的正月农历初十,有“炸龙”的风俗。它与中国传统的舞龙有很大的区别!它惊险刺激,与西班牙的斗牛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炸龙从农历初十持续到元宵节,在这期间,还可以在县城的老城区欣赏各种各样的花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八步区小学排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