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抑郁恐惧害怕应该怎么办?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40-2108 未成年人相关举报:400-140-2108,按5 公司名称:北京抖音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

摘要:是不是也会猜那些心理学工作者都会催眠,会瞬间让你失去意识吗?他们读了心理学就能医治心理疾病吗?或者说,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就一定是常人眼中的变态吗?

十几岁遇到我第一位心理学老师的时候,我问他的第一个问题是:你知不知道此刻我心里在想什么?

你是不是也如那时的我一样,以为所有研究心理学的都如同算命大仙,会一眼看穿你。

是不是也会猜那些心理学工作者都会催眠,会瞬间让你失去意识吗?他们读了心理学就能医治心理疾病吗?或者说,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就一定是常人眼中的变态吗?

其实心理学并不是读心术,而是作用于描述行为,解释行为原因,预测行为发展,控制行为的发生。用科学解释现象,在我看来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所以即使研究心理学,倘若你守口如瓶,他并不知道你心里想什么。而催眠术也不是现在心理工作者必备的技能,在早期的心理治疗中,催眠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现在的心理工作者,更多的是在科学试验中去观察现象。

催眠的本质就是让人进入潜意识状态。潜意识状态不等于睡眠状态。通俗的讲就是淡化了你的防御机制,向你灌输心理暗示。比如,安静下来,类似瑜伽中冥想的感觉,深呼吸,或坐或躺,把呼吸放慢,想象你此刻身在海边,想象你眼前是蓝天和遥远的海岸线,随着每一次呼吸,你的意识逐渐模糊,你眼前的景就愈加清晰。当你真的看到了海天一色,你便进入了潜意识状态。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读一读麦吉尔的《催眠术圣经》。

心理学通常是以正常成人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的,而变态心理学是以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分支学科。所以,并不是有心理问题的都是变态,心理咨询主要服务于正常人的心理问题,而心理行为异常者则与临床心理学和病学有关。同理,即使你读了心理学,也未必能医治所有心理疾病。

强迫症,,,拖延症,社交……不管你离心理学多么遥远,这些词汇是不是都是你耳熟能详,甚至经常挂在嘴边的。但你真的病了吗?

我们说强迫症就是有意识的强迫思维或者强迫行为。他们自己也觉得毫无意义,但就是无法控制。比如反复怀疑门窗是否锁好,反复洗手以保持干净,总觉得自己在某次谈话中是否说错话,站在高处就有往下跳的冲动……

其实有时候重复思考未必是坏事,思考门窗是否锁好是为了确保安全,反复洗手为了确保卫生等,这些都只能说是强迫症状,有症状,不等于有病,强迫症状不需要干预,强迫症需要。

如何区分?简单来说,如果你因为反复强迫而感觉痛苦,不能正常出门,不能正常入睡,因为反复强迫而影响了你的社会功能。这是病,得治!

被提及最多的,当说抑郁症。

我感觉不快乐了,我是不是患了抑郁症?我对什么事情都没兴趣了,我是不是得了抑郁症?

我们的情绪就像心电图显示的那样,起起落落。每个人都有情绪低落的时候,这种低落我们称之为抑郁情绪,而不是抑郁症。抑郁情绪是会随着时间及环境的变化而自愈的。

抑郁症不会。抑郁症是长时间的和绝望,意志活动减退,记忆力注意力明显下降,饮食起居都出现障碍,且自己很难恢复。

说完抑郁,我们来谈谈焦虑。抑郁和焦虑就像一对好朋友。我总是坐立不安,心神不宁。我感到焦虑,因为焦虑,所以抑郁。

你总是担心自己的健康,亲人的安全,你因此心慌。是患了焦虑症吗?

在可辨认的心理社会应激源发生后三个月以内出现的一种适应不良反映,属于适应性障碍,不属于精神障碍。举个例子,比如,小A的父亲突然病逝,对小A的打击很大,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小A常感焦虑,会担心自己的身体是否异常,会心慌恐惧。这是适应性障碍。

但如果持续时间过长,且难以像从前一样工作和生活,始终笼罩在无助,痛苦,绝望,自责中,那就是病了。

我曾经因为社交恐惧,做过心理咨询。我的具体表现为在人群中不敢抬头,有人注意我会觉得极其不自然,不敢与人对视,在群体中不敢发言,刻意回避人多的地方……这种恐惧因为持续时间较长,并且使我的社会功能严重受损,因此被诊断为社交恐惧症。

但大多数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保持沉默或者害怕负面评价的人,可能只是因为腼腆而不是社交恐惧症。两者的区分也主要体现在严重程度,是否对功能造成损害,是否影响到工作及生活。

那么你呢?究竟是气质腼腆,还是社交恐惧,相信你已经找到答案。

关于心理学,我还是入门级水平。此文仅属个人学习理解后分享,欢迎指正交流。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学习心理学。目的很简单:我只是想要读懂自己,若有能力,也期待帮助他人。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害怕焦虑而焦虑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