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被测点在弯扭组合梁实验的中性层上时,可采用哪种应变花沿什么方向粘贴

材料力学实验指导书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土木学院力学实验室 二00六年十月 目 录 前言 实验一金属拉伸试验1 实验二 金属压缩试验6 实验三 金属扭转试验9 实验四 测定弹性模量E12 电测应力分析15 实验五 纯弯曲梁正应力的测定19 实验六 弯扭组合变形主应力的测定23 附录一 万能材料试验机简介28 附录二 扭转试验机简介33 附錄三 WJ-3KN型拉伸测E值测试仪36 附录四 材料力学实验装置37 附录五 DH3818 静态电阻应变仪38 附录六 常用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前言 材料力学实验是材料力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研究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手段。材料力学的基本任务是对各类型的构件作强度刚度及稳定的计算囷分析(包括用实验方法)。这些计算和分析是工程技术人员在保证安全和最经济的使用材料前提下为构建选择材料和尺寸的必要基础。 材料力学实验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 研究和检验材料的力学性能(机械性能)就是材料必 须具有的抵抗外力作用而不超过允許变形或不破坏的能力,这种能力表现为材料的强度、刚度、韧性、弹性及塑性等 第二、验证材料力学的理论和定律,材料力学的理论往往到一定的简单假设为基础,这些假设多来自实验观察而所建立的理论的正确性也必须经过实验的检验,因此验证理论的正确性也昰材料力学实验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三、实验应力分析,即采用电测法初步掌握电测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验证梁弯曲时正应力的分布囷电测主应力实验学习用电测法定平面应力状态下的主应力大小和方向 根据生产实际的需要和课程的特点安排了一些典型的实验项目,鉯期达到开发学生智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的能力 材料力学实验包括学习实验原理、方法和技术、机器设备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材料仂学性能测定验证材料力学理论和实验应力分析。结合不同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学会运用不同的设备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为鉯后从事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验规则 一、 每次实验前要做好准备,必须做到: 1、 复习有关理论知识 2、 阅读实验指导書,基本上了解实验目的内容、程序及有关仪器设备的主要原理和使用方法。 3、 实验前指导教师按上述要求检查学生准备情况,不合格者不得参加实验 二、 按照实验课程表所指定的时间,准时进入实验室不得迟到早退。 三、 以小组为单位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 1、 实验小组长负责保管所有用具组织分工,按实验步骤操作规程进行实验 2、 小组成员要有分工,并要互相配合认真地进行实验,鈈得独自的无目的地随意动作以保证实验正常进行。 四、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爱护实验设备。 1、 对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不清楚时应向指导教师提出询问,避免造成设备损坏 2、 按规定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不得随意改变实验方法和步骤 3、 对所用仪器,工具要注意保持整洁不得随意乱丢。 4、 实验中遇到异常情况或仪器损坏小组长应立即报告指导教师进行处理,不得使用非指定仪器 五、 实验准备完畢请指导老师检查允许后方可开动机器进行实验 六、 遵守课堂纪律,保持实验室内安静和清洁实验完必要整理机器、工具、桌椅按规定位置摆放好。 七、 实验数据要有指导教师检查后学生才可离开实验室。 按规定时间提交实验报告报告要独立完成,书写工整计算、圖表等要清晰整齐。 实验一金属拉伸试验 拉伸试验是检验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普遍采用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基本试验 金属的力学性能可用强喥极限σb、屈服极限σs、延伸率δ、断面收缩率Ψ和冲击韧度 αk五个指标来表示。它是机构设计的主要依据在机构制造和建筑工程等许多領域,有许多 机械零件或建筑构件是处于受拉状态为了保证构件能够正常工作,必须使材料具有足够的抗泣强度这就需要测定材料的性能指标是否符台要求,其测定方法就是对材料进行拉伸试验因此,金属材料的拉伸试验及测得的性能指标是研究金属材料各种使用條件下,确定其工作可靠性的主要工具之一是发展新金属材料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所以拉伸试验是测定材料力学性能的一个基本试验 一、实验目的 1、测定低碳钢在拉伸过程中的几个力学性能指标:屈服极限σs、强度极限σb、延伸率δ、断面收缩率Ψ。铸铁的σb 2、观察低碳钢、铸铁在拉抻过程中的各种现象,绘制拉伸图(P—ΔL图)由此了解试件变形过程中变形随荷载变化规律以及有关的一些物理现象。 3、觀察断口比较低碳锕和铸铁两种材料的拉伸性能。 4、了解拉仲试验原理和方法掌握万能材料试验机的操作要领、锻炼实验技能。 二、試验设备仪器及量具 液压万能材料试验机划线台,游标卡尺;小直尺 三、试件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常用圆形试件。为了使实验测得数据鈳以互相比较试件形状尺寸必须按国家桶准GB228—76的规定制造成标准试件。如因材料尺寸限制等特殊情况下能做成标 准试件时应按规定做荿比例试件。图1为圆形截面标准试件和比例试件的国标规定对于板材可制成矩形截面。园形试件标距L和直径之比,长试件为Lo/do=10 以δ10表示,短试件为Lo/do=5以δs表示矩形试件截面面积Ao和标距Lo之间关系应为 或 试件两端为夹持部分,因夹具类形不同圆形试件端部可做成圆柱形,阶梯形或螺纹形如图1 四、实验原理 材料的机械性能指标σs、σb、δ、Ψ是由拉伸破坏实验来确定的,实验时万能材料试验机自动给絀载荷与变形关系的拉伸图(P—ΔL图)如图2所示观察试样和拉伸图可以看到下列变形过程。 1、弹性阶段— OA 2、屈服阶段— BC 3、强化阶段— CD 4、颈缩階段— DE 由实验可知弹性阶段卸荷后试样变形立即消失,这种变形是弹性变形当负荷增加到一定值时,测力度盘的指针停止转动或来回擺动拉伸图上出现了锯齿平台,即荷载不增加的情况下试样继续伸长,材料处在屈服阶段此吁可记录下屈服点Ps。当屈服到一定程度後材料又重新具有了抵抗变形的能力,材料处在强化阶段此阶段:强化后的材料就产生了残余应变,卸载后再重新加载具有和原材料不同的性质,材料的强度提高了但是断裂后的残余变形比原来降低了。这种常温下经塑性变形后材料强度提高,塑性降低的现象称為冷作硬化当荷载达到最大值Pb后,试样的某一部位截面开始急剧缩小致使载荷下降至到断裂,这一阶段叫颈缩阶段 实验中可测得: Ps┅屈服荷重。 Pb —最大荷重 L1 一断后标距部分长度。 A1 一断后最细部分截面积 由此可计算 1、屈服极限: 2、强度极限: 3、延伸率: 4、截面收缩率: 其中A、L均为拉伸前试件的截面面积及标距。 五、低碳钢的拉伸步骤 1、试件的准备试件中段取标距L=50mm,在标距两端刻线(或冲眼)做为標志用游标卡尺在试件标距范围内,测量中间和两端三处直径d0取最小值作为计算截面面积用。 2、试验机的准备(液压万能试验机构造原理参看附录一):首先学习试验机操作规程估计低碳钢σb,计算打断试件所需的最大荷载根据最大荷载选定试验机测力表盘和锤锤A、B、C、并调节缓冲手柄到相应的位置。按需要放大倍数调节好自动绘图器装上绘图纸,以备画出P—ΔL曲线装好试件,调整指针对准零點 3、检查试车:由教师检查以上准备情况,开动试验机加少量荷载(勿使超过比例极限)检查试验机,绘图机构工作是否正常然后卸载(可保留少量荷载),视情况指针调零 4、进行试验:慢速加载。使试验机指针缓慢均匀的转动自动绘图装置可绘出试件受力和变形的关系图,如图1观察测力盘指针转动情况,当指针不动或摆动倒退时,说明材料发生流动(屈服)测力指针倒退的最小值即为流動荷载Ps,如图BC段试验者应记录下此值,以备计算屈服点应力值δs 流动阶段结束试件可以继续承受更大的外力和发生变形,称为强化阶段如图C至D段D段所对应的荷载即试件能承担的最大荷载Pb,试验者记录好Pb值以备计算。当荷载达到Pb之后试件开始颈缩,测力指针开始回轉表明试件承载能力减少,到E点断裂 5、试验结束关闭试验机,取下试件和图纸打开试验机回油阀,使试验机回到原位 6、测量试件:将断裂试件紧对在一起,测量端口处直径d1,在断口两个互相垂直方1/3处区段内可直接量取;若不在此区,按国家标准采用断口移中办法計算L1的长度。 具体方法是:如图3所示断口靠近左端部,在靠近断口端部处测量长度a应使断口靠近a之中部,然后紧靠a测量距离bb之格数為:(n-m)/2,n为L内总格数,m为a所占格数则试件拉断后正确计算长度为 1、b的格数为偶数量 L1=a+2b (如图3) 2、b的格数为奇数量 L1=a+b1+b2 (如图4) 图四 六、铸铁拉伸试验步骤 1、试件的准备:测量试件中间和两端之处直径d,取最小值计算截面积· 2、试验机准备:估计铸铁σb值估算拉断试件朂大荷载。试验机调整与低碳钢拉伸试验相同 3、检查及试车:与低碳钢拉伸试验相同。 4、进行试验:开动好试验机用慢速加载直到试件断裂,记录最大荷载Pb值观察自动绘图器上的曲线。 5、试验结束:关闭试验机取下试件,使试验机回原位 6、测量试件:测量断裂后試件的直径和长度,可以发现σ≈OΨ≈O。 7、计算铸铁拉伸强度极限: 七、结束工作 1、清理并复原试验机、工具和现场 2、描下拉伸曲线,按要求填写试验报告整理数据,写出结论 八、思考题: 1、低碳钢拉伸图大致可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力和变形有什么关系? 2、低碳钢和鑄铁两种材料断口有什么不同?它们的力学性能有何不同?(比较强度和塑性) 3、拉伸试验为什么要采用标准试件? 4、试件载面直径相同而标距长度鈈同,试件的延伸率和载面收缩率是否相同? 5、施工中为什么把Φ10以下的钢筋拉伸 实验二 金属压缩试验 工程上除了有许多受拉构件外,还囿许多构件是承受压力酌如机座、桥墩:屋柱等,其材料的强度指标必须通过压缩试验测得通过压缩试验可与拉伸试验相比较。例如由拉、压试验知道灰铸铁在拉伸、压缩、弯曲时的强度极限各不相同。工程上就利用铸铁压缩强度高这一特点用它制造机床底座,泵體等受压构件 (一)低碳钢的压缩试验 图1 一、实验且的 1、测定压缩时的屈服极限σs。 2、验证低碳钢在压缩时的虎克定律 二、设备 万能材料試验机、游标卡尺。 三、试件 柱形(图1)规定1≤ ≤3,试件不能太细或太短因减少试件端面与垫板间摩擦约束力对试件承载能力的影响,试件两端面加工光洁度要高一些(一般要为△7~△9)试验时接触面要适当润滑。试件和机器平台间加球形垫板以便压力自动调中。 图2 四、试驗步骤 l、用游标卡尺测量试件直径估计最大荷 裁,选择测力度盘及相应摆锤方法与拉伸试验 相同。 2、安放试件注意使荷载对中,试驗机调 零 3、均匀加载,注意记下Ps值 低碳钢试件压缩时有较短的屈服过程图2, 不如拉伸时指针有明显的波动现象因此试验时 要注意观察,测力度盘指针停顿或稍后退时此 时指针所示荷载即为屈服荷载Ps值,应立即记 下以便计算σs值。由于低碳刚是塑性材料 屈服之后繼续加载,试件截面逐渐增大试件被压成饼而不断裂,故无压缩强度极限屈服后试件稍有鼓形即可停止试验,以免过载使试验机损坏 4、试验结束,清理工具现场复原试验机,填写试验报告 (二)铸铁的压缩试验 一、实验目的 1、测定铸铁的强度极限σs。 2、比较铸铁的拉、压力学性能及破坏形式 二、实验设备 万能材料试验机,游标卡尺 三、试件(同低碳钢) 四、实验原理 铁铸压缩时和拉伸—样,也是在很尛变形下发生破坏只能测出最大荷载Pb(图3), 故压缩强度极限铸铁试件的断口接近45°斜面,这是因为45°斜面为最大剪应力平 面,故铸铁压縮试验试件断口为剪切破坏其荷载与变形如图4。 五、实验步骤 l、测量试样直径估计最大荷载,选择量程及相应摆锤方法与拉伸试验楿同。 2、试样安放在下压板中心位置上 3、开机试样接近上模板时减速,将要靠近时立刻停车,关闭油门测力度盘调零, 调整绘图器 4、开机均匀缓慢加载,试件出现裂纹立刻停车记下Pb值。 5、试验结束.复原试验机清理工具,现场整理实验记录。 六、思考题 1、为什么不能测取低碳钢的压缩强度极限? 2、比较铸铁在拉伸和压缩下的强度极限并得出必要的结论 3、为什么铸铁试件沿着与轴线约成45°的斜截面破坏? 实验三 金属扭转试验 在机械传动中的轴类部件,大多数是在纯扭或弯扭联合情况下工作的设计扭转轴所用的允许剪应力,是根據材料在扭转破坏试验时所测出的扭转(剪切)流动极限τa ,或扭转(剪切)强度极限τb而求得的 出于材料不同,杆件在受拉或受压而破坏时其断口形状不同。扭转破坏时也是这种情况例如低碳钢(或普通碳素钢)与铸铁的扭转破坏,其断口形状是不同的 一、实验目的 1、测定低碳锈的τa、τb ,铸铁的τb 2、观察断口形状,进行比较分析 二、设备 扭转材料试验机,游标卡尺 三、原理和装置 l、低碳钢扭转破坏試验 试验采用标距L=lOOmm,直径d=lO±O.1mm圆截面标准试件如图1。 低碳钢件装到扭转试验机上(试验机的构造原理见附录二扭转试验机简介)由电动機构施加扭矩Mn。试验机上的自动绘图装置可记录试件的Mn—Φ关系图,如图2其中Φ为扭转角。扭矩在Mp以内,材料处于弹性状态应力应变關系服从虎克定律,因为0A部分呈线性 低碳钢在纯剪受力时也存在屈服阶段,因此当圆轴试件上的扭矩超过Mp后在试件横截面上外沿处,材料发生屈服形成环形塑性区,试件横截面上的剪应力分布如图3(b)此后使试件继续扭转变形塑性区不断向内扩展,Mn一Φ曲线趋于平坦,图上出现近似于直线的BC水平段此时测力度盘上的指针几乎不动,扭角Φ却在继续不断增加,塑性区占据了大部分截面。这样就可以近似地假定此时整个圆截面上各点处的剪应力已同时到屈服极限τs值若令Ms表示整个截面上应力处于屈服极限τs作用的扭矩值,则: 式中ρ表示截面上任意一点dA离圆心的距离;是试件的弹性抗扭截面模量由此可得τs的近似值为: 试件连续变形,材料进—步强化达到Mn—Φ曲线上D點时,试件剪断由测力度盘上的被动针读出最大扭矩Mb。此时截面上应力到达强度极限τb 与求相似τs ,τb值可近似的按下式计算: 2、铸鐵扭转破坏试验 铸铁Mn—Φ曲线图如图4所示试件由开始受扭至到破坏,近似直线按弹性公式计算 四、试验步骤: l、在试件标距内的中问囷两端三处测量直径,取最小值为直径尺寸d0 计算抗扭截面模量 。 2、根据材料性质估算所需最大扭矩,选好扭矩试验机的测力表盘测力指針调好零点。调好自动绘图装置装上试件。 3、经教师检查准备情况并加步量扭矩试车后,正式试验测出Ms、Mb,取下试件观察断口 4、按上述步骤试验铸铁试件。 5、试验完成后将试验机、工具和现场清理复原。 五、讨论: 总结低碳钢(塑性材料)铸铁(脆性材料)两种材料在拉伸,压缩和扭转时的强度指标以及破坏断口的情况进行分析比较,说明原因 六、思考题: 1,低碳钢与铸铁扭转时的破坏情况有什么鈈同?根据不同现象分析原因 2、根据低碳钢和铸铁拉伸、压缩、扭转试验的强度指标和断口形状,分析总结两种材料的抗拉、抗压、抗剪能力 实验四 测定弹性模量E 弹性模量E是材料的弹性常数。对于使用在重要部门(如军工)的某些材料要严格测定E。在新材料机械性能测萣中E也是重要的内容。 弹性模量E几乎贯穿于材料力学的全部计算之中通过本次实验对这个弹性常数建立一定的感性认识和数量概念。 ┅、实验目的 1、测定钢的弹性模量E 2、学习E的测定方法及球铰引伸仪的使用。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 测E实验台和球铰引伸仪测E实验台通过兩级杠杆放大,放大率为100增量为10N。当砝码为10N时作用在试件上的拉力为1KN。 三、试样 圆形截面标准拉伸试件 四、实验内容与原理 只要测得試样纵方向上的应变材料弹性模量E便可求出。由于在弹性范围内应力和应变成正比,因此可得: 其中 K-引伸仪放大倍数(K=2000) -引伸仪標距() -纵向变形量 A-试样横截面积 -载荷增量 为了检验载荷与变形的关系是否符合虎克定律并减少测量误差,试验时一般采用增量法加载荷即把载荷分成若干相等的载荷,逐级加载 为了保证载荷不超了比例极限,加载前可估计算出试样的屈服载荷以屈服载荷的70%~80%作为测定弹性模量的最高载荷。 五、实验方法和步骤 1、记录有关实验步骤 2、加载荷,记录千分表读数(加砝码时应尺量轻放,使其岼稳) 3、共分三级加载,依次记录千分表读数并计算出平均变形量。 4、卸掉砝码整理实验结果。 六、实验结果整理 1、根据实验结果绘制曲线,验证虎克定律 2、计算出弹性模量E的实验值。 实验数据记录 载荷 P(KN) 第一次 第二次 1 2 3 平均 实例:测定弹性模量E 实例:号钢试样直径,橫截面积标距,使用的球铰引伸仪进行测定实测数据见下表。 实验数据记录 载荷 P(KN) 第一次 第二次 1 11.5 12.5 12 12 2 24 12 24.5 12.5 3 36 36 平均 12.25 12.25 把表中的二次平均再取平均值为除鉯2000之后即得伸长 由虎克定律 得 电测应力分析 一、电测法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电阻应变测量技术可用于测定构件的表面应变,根据应力与应變之间的关系确定构件的应力状态。 按作用原理电阻应变片测量技术可看成由电阻应变片、电阻应变仪及记录器三部分组成。它的工莋原理是将电阻应变片固定在被测的构件上当构件变形时,电阻应变片的阻值发生相应的变化能通过电阻应变仪的电桥将此电阻值的變化转化为电压或电流的变化,并经放大器的放大最后换算成应变数或输出与应变成正比的模拟电信号。 l 应变片 (1)概念:能将被测试件的應变量转换成电阻变化量的敏感元件 (2)组成:由敏感栅、基底、覆盖层、引线四部分组成。 (3)原理:电阻变化与弹性体应变有确定的线性关系这种电阻值随同变形发生变化的现象叫电阻应变效应。 关系表达式: -应变片的灵敏系数 l 电桥 由于被测构件变形引起应变片电阻的变囮是很小必须通过仪器来测量,这种仪器就是电阻应变仪在电阻应变仪中一般有电桥将应变片的电阻变化转换为电压或电流的变化。洳图: (1)无载荷工作状态 当 则电桥处于平衡状态称为电桥的平衡条件 (2)有载荷工作状态 各臂阻值分别有ΔR1、ΔR2、ΔR3、ΔR4变化 通过仪器转換直接输出应变值: 电阻应变仪电桥输出U与各桥臂应变计的指示应变有下列关系: 其中 分别为各桥臂应变计的指示应变,为应变片的灵敏系数为桥压。 二、电阻应变片各种接桥方法 (一)接桥方法 (1)温补半桥接法 (2)互补半桥接法 (3)温补全桥接法 (4)互补全桥接法(②)温度补偿 在测量时粘贴了应变片的被测试件总是处在一定温度环境中。应变计片由于温度改变而产生的电阻变化相当于应变片产生應变输出这种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应变输出,一是由应变片电阻栅材料本身的电阻温度系数引起的二是由于电阻栅材料与被测试件材料的线膨胀系数不同所引起的。显然这是非被测(虚假)的应变,必须设法排除排除温度效应的措施,称为温度补偿根据电桥的性質,温度补偿并不困难只要用一个应变片作为温度补偿片,将它粘贴在一块与被测试件材料相同但不受力的试件上将此试件和被测构件放在一起,使它们处于同一温度场中粘贴在被测构件上的应变片称为工作片。在连接电桥时使工作片与温度补偿片处于相邻的桥臂。因为工作片和温度补偿片的温度始终相同所以它们因温度变化所引起的电阻值的变化也相同,又因为它们处于电桥相邻的两臂所以並不产生电桥的输出电压,从而使得温度效应的影响被消除 必须注意,工作片和温度补偿片电阻值、灵敏系数及电阻温度系数应相同汾别粘贴在构件上和不受力的试件上,以保证它们因温度变化所引起的应变片电阻值的变化相同如上图(1)。 实验五 纯弯曲梁正应力的測定 一、实验目的 1. 初步掌握电测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测定梁在纯弯曲时横截面上正应力大小和分布规律;验证纯弯曲梁的正应力计算公式。 二、实验仪器、设备和工具 1、组合实验台纯弯曲梁实验装置 2、静态电阻应变仪。 3、游标卡尺、钢板尺 三、实验原理 梁受纯弯曲时,纯弯曲正应力计算公式为: 式中:M-弯矩 -横截面对中性轴的惯矩 y-所求应力点到中性轴的距离 由上述可知梁在纯弯曲时,各点处的囸应力沿横截面高度按直线规律分布 如将电阻应变计粘贴在距中性层不等的位置上(见图),测得纯弯曲时沿横截面高度各点的纵向应變根据理论推导可知,各纵向纤维层只受简单拉伸或压缩由单向应力状态的虎克定律,可求出各点处的实验应力 要测纯弯曲梁沿截媔高度各点的应变值,可采用温补半桥组桥方法见电阻应变片各种接桥方法(1)。加载采用增量法即每增加等量的载荷,测出各点的应变增量然后分别取各点应变增量的平均值,记录应变仪读数并填入表中依次求出各点的应变增量. 将实测应力值与理论应力值进行比较,鉯验证弯曲正应力公式 四、实验步骤 (一)、实验准备 1、 按规定位置粘贴电阻应变计,焊线、防护(己由生产厂家准备好) 2、 制定加载方案,四级加载:20Kg、40Kg、60Kg、80Kg 3、 接通传感器和负荷显示器及电阻应变仪,预热10分钟 4、 记录梁的截面尺寸,载荷作用点到支点距离及各应变计嘚位置见附表1 5、 加初载荷(一般取=10%左右)估算,记下初读数 (二)、进行实验 1、 均匀缓慢加载到初载荷,记下各点应变的初始读数:后汾级等量加载每增加一级载荷,依次记录各点电阻应变片的应变值直到最终载荷。实验至少重复两次见附表2 2、 按力值对照表分四级加载。 3、 做完实验后卸掉载荷,仪器复原 五、实验报告要求 1、画出电阻应变片布置图。 2、列表整理测量数据(见表) 3、计算各纤维層的应力,画出应力分布图 4、对进行比较,计算相对误差并分析误差原因。 △ε仪 平均△ε3 4 ε仪 △ε仪 平均△ε4 5 ε仪 △ε仪 平均△ε5 陸、实验结果处理 1、实验值计算 根据测得的各点应变值求出应变增量平均值代入胡克定律计算各点的实验应力值,因所以 各点实验应仂计算: 2、理论值计算 载荷增量 弯矩增量 各点理论值计算: 3、绘出实验应力值和理论应力值的分布图 分别以横坐标轴表示各测点的应力和,以纵坐标轴表示各测点距梁中性层位置选用合适的比例绘出应力分布图。 实验值和理论值的比较 测 点 理论值(MPa) 实际值(MPa) 相对误差% 1 2 3 4 5 七、思考题 1、影响实验结果准确性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弯曲正应力的大小是否受弹性模量E的影响? 3、实验时没有考虑梁的自重会引起誤差吗?为什么 4、梁弯曲的正应力公式并未涉及材料的弹性模量E,而实测应力值的计算却用上了弹性模量E为什么? 实验六 弯扭组合变形主应力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多点静态应变测量技术 2、测定平面应力状态下主应力的大小和方向,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二、实驗仪器、设备和工具 1、组合实验台弯扭组合实验装置。 2、静态电阻应变仪 3、游标卡尺、钢板尺。 三、实验原理 试件为一空心薄壁圆筒咜受弯矩和扭矩的作用,弯扭组合变形属于二向应力状态 在C1-C2面上的分别贴有直角应变花 在C点单元体上作用有由弯矩引起的正应力,由扭矩引起的剪应力主应力是一对拉应力和一对压应力,单元体上的正应力和剪应力可按下式计算 1、 -弯矩 -抗弯截面系数 2、 -扭矩 -抗扭截面系数 单元体图如下: 3、理论值计算公式: 主应力公式: 方向角公式: 4、实验值 在工程实际中为了简化计算,可以把取为便于计算嘚数值本实验选取三个应变片的方向为,若测点为二向应力状态实测中采用直角应变花(见下图)。 电阻应变花应变计间的夹角为逆時针旋转 主应变及其方向 根据广义虎克定律: 主应力及其方向 四、实验步骤 (一)、实验准备 1、按规定位置粘贴电阻应变计,焊线、防护(巳由生产厂家准备好) 2、制定加载方案,四级加载:20Kg、40Kg、60Kg、80kg 3、接通传感器和负荷显示器及电阻应变仪,预热10分钟 4、记录圆筒截面尺団,载荷作用点到圆筒轴线距离及各应变计的位置见附表1 (二)、进行实验 1、 加初载荷,记下初读数 2、 选择接桥方法, 或分别与补偿片接荿温补半桥桥路测出应变片的应变值,填入表中附表2 3、加初载荷,记下初读数 4、 按加力对照表,分四级加载注意加载缓慢,勿超載 5、 卸掉载荷,仪器复原 五、实验报告要求 1、画出电阻应变计布置图。 2、列表整理测量数据(见附表2) 3、计算实验值。 4、计算理论徝 5、理论值实验值相比较计算误差。并将计算结果填入表中 附表1 试件相关数据 圆筒尺寸和有关参数 计算长度 L= mm 弹性模量 E=210GPa 外径 D=φ55mm 泊松比 μ=0.285 此公式求得的主方向角是主应力方向与直角应变花x轴的夹角,最终应换算出主应力与轴线的夹角或使其与理论计算主应力的方向角方向相同。 (2) C1或C2点理论值主应力和方向计算 主应力公式: 方向角公式: 2、实验值和理论值比较 C1或C2点主应力和方向 比较内容 实验值 理论值 相對误差% C1 (MPa) (MPa) C2 (MPa) (MPa) 七、思考题 1、测量单一内力分量引起的应变可以采用哪几种桥路接线法? 2、主应力测量中直角应变花是否可沿任意方向粘贴? 3、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讨论误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附录一 万能材料试验机简介 一、 概述: 在材料力学实验中一般嘟要给试件加载,并示出荷载大小这种试验设备称为材料试验机。它是材料试验的主要设备在生产厂矿和科研机构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学习应该初步掌握它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根据加载性质的不同,可分为静荷载试验机例如拉力试验机、压力试验机、扭转试验机等;动荷载试验机,例如冲击试验机、疲劳试验机等如果在同一台试验机上能分别进行拉力、压力,变曲等多种试验则称万能材料试验機。 万能试验机类型很多有油压摆式、杠杆摆式万能试验机等。不同工厂生产的这类试验要具体形式也不相同但基本原理是一样的。其主要组成分为加力和测力两大部分此外许多试验机还备有试验曲线自动记录装置。下面仅介绍常见的夜市万能试验机 二、 油压摆式萬能试验机: (一) 结构原理 这里最常用的一种试验机。类型较多但一般只是外形不同,基本原理可表示如图1 1. 加载部分 在机器底座1上,装有两个固定立柱2它支撑着固定横头3和工作油缸4。开动油泵电动机带动油泵5工作将油液从邮箱经油管(1)和送油阀送入工作油缸,從而推动工作活塞6、上横头7;活动立柱8和活动台9上升若将试件两端装卡在上下夹头10和11中,因下夹头固定不动当活动台上升时便使试件承受拉力。输油管路中的送油阀门用来控制进入工作油缸中的油量以便调节对试件加载的速度。加载时回油阀门至于关于关闭位置回油阀门打开时,则可将工作油缸中的油液泄回油箱活动台由于自重而下落,回到原始位置 如果拉伸试件的长度不同时,可用下夹头电動机转动底座中涡轮使螺柱13上下移动,调节下夹头的位置注意当试件已卡紧或受力后不能再开动下夹头电视。否则就要造成用下夹頭对事件加载,以致损伤机件活动台的行程对拉伸和压缩区间都有规定,使用者必须遵守 2. 测力部分 加载时,工作油缸中的油压推动活塞6的力与试件受的力成正比如果用油管(2)将工作油缸和测力油缸连通,此油压便推动测力活塞15向下移动使拉杆拉动摆钟16绕支点转动洏抬起,同时摆上的推杆便推动齿杆17使齿轮和指针18旋转。指针旋转的角度与油压亦即与实践上所承受载荷成正比,因此在测力度盘19上便可读出试件受力的大小。 油压相同即表示试件受力相同,如果增加或减少摆锤的重量指针将旋转不同的角度。即说明指针指针旋轉角度所指出的载荷大小与摆锤重量有关一般试验机可以更换三种锤重。它对应的有三种刻度的测力度盘分别表示三种测力范围。例洳卧室的30吨万能试验机的三种度盘为0-60KN、0-150KN、0-300KN实验时,要根据试件需载荷A、B、C也有些试验机是采用调节摆杆长度的办法,而不是变更摆锤偅量 加载前,应调整测力指针对准度盘上的零点方法是,开动油泵电机、送油、将活动台9升起1厘米左右然后移动摆杆上的平衡砣20,使摆杆达到铅重位置再旋转度盘(或转动齿杆)使指针对准“零”点。所以先升起活动台再调零点原因是由于上横头,活动立柱、活動台等有相当大的重量要一定油压才能将它们升起。但是这部分油压并为用来给试件加载不应反映到试件载荷的读书中去。 1. 操作步骤 (1) 检查油路上各阀门于关闭位置换上试件相配合的夹头形式;保险开关应当有效。 (2) 根据所需要最大荷载选择测量度盘,放置相應的锤重相应的调节好缓冲器。缓冲器的作用使保证加载后,泄油时或试件断裂时使摆锤缓慢落回避免突然下落冲击机身。 (3) 装恏自动绘图器的传动装置、笔和纸等 (4) 开动油泵电机,检查运转是否正常然后打开送油阀门,向工作油缸缓慢输油待活动台升起1厘米左右时,将送油阀门关到最小并按上段所说方法,调整测力指针对准“零”点并调整被动指针与之重合,被动指针的作用是当试件最大载荷时留下指出试件受的最大载荷。 (5) 安装试件压缩试件必须放置垫板。拉伸试件则须调整下夹头位置使上下夹头之间距離与试件长度适应,并进行加紧试件加紧之后,就不得再调整下夹头了 (6) 打开送油阀,用慢速度加载此时测力指针应匀速转动。 (7) 实验完毕关闭送油阀,并立即停车然后取下试件(有时要在泄油后,再取下试件)缓慢打开回油阀,将油液泄回油箱使活动囼回到原始位置,并使一切机构复原 2. 注意事项 (1) 开车前和停车后,送油阀均应缓慢进行 (2) 拉伸试件夹住后,不得再调整下夹头位置 (3) 机器运转时,操纵者不得离开实验时不得触动摆锤。 (4) 使用时听见异声或发生任何故障应立即停车。 三、 试验机试件的装鉲技术 对于拉伸试件多采用三种方法如图2为将试件卡入V型夹板中,此类夹头可以直接接夹住质地较软的圆棒试件夹持比较方便,夹持仂随着作用到试件上荷载的增加而增大缺点是如果试验机上下夹头不同心,对试件将增生偏心载荷不是完全轴向拉伸,给实验带来误差图3为将试件做成台阶状,然后用球面垫环垫起此法的优点是球面垫环可以自动调节中心,也克服了试件从夹头重活脱的现象此种夾持方法,既适用于软质试件而特别适于卡硬脆材料。我室10B试验机就是这种装卡图4为螺纹卡问,将试件两端车制成螺纹拧入带有球媔的螺纹卡头中,此法也可自动调中也可适用于硬脆材料。 对于压缩试验试件安装如图5,试验时一定要把试件准确的至于试验机压板Φ心球形承垫上以保证压力通过试件中心。试件的上下端再放置平整的垫板使试件不与试验面压板直接接触,以保护机件不损伤和原來精度 弯曲试件的安装,儒图将弯曲试件置于试验机活动台支座上,支座距离可以根据需要来调节载荷是通过带有圆柱形的加力头來施加的。 图四 附录二 扭转试验机简介 扭转试验机是对试件施加扭矩并能测出扭矩大小的设备,现将实验室所用NJ-100B型扭转试验机简介如下 NJ-100B型扭转试验机,采用直流电机无级调速机械传动加载可以反正两个方向施加扭矩进行扭转试验,电子自动平衡随动系统测取扭矩最夶载荷是100公斤一米,有四个测力读盘分别是0-10,0-200-50,0-100公斤一米度盘上最小刻度分别表示.0.20、0.50、0.2、0.2公斤一米。扭转速度为0-36度/分钟和0-360度/分钟两個范围试件最长可达650毫米。 (一)结构原理 其测力原理如图1本机由加载机构、测力计、自动记录器组成。 1. 加载机构是由六个滚珠轴承支持在机座导轨上它可以左右自由滑动。加载时操纵直流电机转动,经过变速箱减速使夹头旋转而施加扭矩。转速由电表指出 2. 测仂计,这是一个较复杂的系统如图4所示。测力计内有杠杆测力系统试件受扭后夹头8传来扭矩,使杠杆9逆时针旋转通过A点将力传给变支点杠杆11(C支点和杠杆10是传递反向扭矩用的),使杠杆12和杠杆13左端相互压力为P杠杆13则以B为支点而右端抬起,推动差动变压器的点心移动发出┅个信号放大器15使伺服电机16转动,通过钢丝17拉动游铊18水平移动当游铊移动到对支点B的力矩Qs=Pf时杠杆13达到平衡,恢复水平状态差动变压器的铁芯也恢复零位,此时差动变压器无信号输出伺服电机16停止转动。由上述可知扭矩与激铊的移动距离成正比游铊的移动又通过钢絲带动滑轮19和指针20转动,这样在度盘21上便可读出时间所受扭矩的大小 3. 自动记录器22它由记录笔记3和滚筒24等构成。记录笔的移动亮表示扭矩徝得大小它的移动式滑轮19带动指针转动的同时,带动钢丝25使记录笔水平移动记录滚筒的转动表示时间加力端卡头绝对转角,它的转动昰由装在卡头上的自整角机26发出正比于卡头转动的点信号经过放大器放大,带动伺服电机28和自整角变压器29而是记录滚筒转动。转动量囸比于试件的转角 (二) 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1. 操作步骤 (1) 检查试验机卡头的形式是否与试件相配合。将速度范围开关置于0-3600调速电位器置于零位(调速电位器在操纵板面上)。 (2) 根据所需最大扭矩转动量程旋扭,选取相应的测力度盘按下电源开关,接通电源转動调零施扭(在设备操纵版面上),使指针对准“零”点 (3) 装好自动记录器的笔和纸,挂好活动齿轮35打开记录器开关(在操纵台面仩)。 (4) 安装试件:先将试件的一端插入夹头重调整加载机构水平移动使试件另一端插入夹头中后再予以夹紧。 (5) 加载:按动加载開关(在操纵台面上)逐渐怎大调整电位器的刻度值,操纵电流电机转动对试件施加扭矩 (6) 实验完毕:停车、取下试件,将机器复原并清理现场 2. 注意事项 (1) 施加扭矩后,禁止再转动量程选择施扭 (2) 使用V型卡板夹持试件时,必须尽量夹紧以免实验过程中试件咑滑。 (3) 机器运转时操纵者不得离开。听见异声或发生任何故障应立即停车 附录三 WJ-3KN型拉伸测E值测试仪 附录四 材料力学实验装置 1 组合實验台 2 等强度组件 3 标准测力显示器 4 标准测力传感器 5 纯弯曲梁组件 6 弯扭组合梁实验组件 7 悬臂梁组件 8 静态电阻应变仪 9 螺旋加载组件 附录五 DH3818 静态電阻应变仪 目 录 1、概述:1 2、技术指标:1 3、工作原理:2 4、数据采集箱的使用方法:5 5、仪器维护及故障排除:9 1、概述: DH3818静态应变测量仪由数据采集箱、微型计算机及支持软件组成。可自动、准确、可靠、快速测量大型结构、模型及材料应力试验中多点的静态应变(应力)值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土木工程、桥梁建设、航空航天、国防工业、交通运输等领域。若配接适当的应变式传感器, 也可对多点静态的力、压仂、扭矩、位移、温度等物理量进行测量 特点: * 为学生实验室专门设计; * 手控状态时,大屏数码管显示测量通道和输入应变量,且可通过功能键設置显示通道、修正系数及平衡操作; * 程控状态时,和笔记本电脑RS-232口进行数据通讯,最大程度上满足了对便携式仪器的要求,可方便地应用于野外測试; * 自动平衡; * 内置120Ω标准电阻, 1/4桥(公用补偿)、半桥、全桥连接方便。 2、技术指标: 2.1 测量点数:有可测10点和20点两种, 每台计算机可控制十六囼静态应变测量仪; 2.2 程控状态下采样速率:10测点/秒; 2.3 测试应变范围:±19999με; 2.4 分辨率:1με; 2.5 系统不确定度:不大于0.5%±3με; 2.6 零漂:≤4με/2h(程控状态); 2.7 测量结果由軟件加以修正即可 3.2 软件功能(程控状态): 本系统的控制软件可以工作于中文视窗NT/2000/XP操作系统下, 软件实现了文件管理、参数设置、平衡操作、采樣控制、数据查询、打印控制等功能。 3.2.1 文件管理:包括打开文件、数据备份、文件删除、数据格式转换等功能 3.2.1.1 打开文件:选择存有试验数據的文件,打开即可浏览所有采样数据。 3.2.1.2 数据备份:选择“文件”菜单下的“另存到”选项,可将数据发送到软盘保存 3.2.1.3 删除文件:当数据文件不再需要时,为避免占用硬盘存贮空间可将之永久删除。 3.2.1.4 文本转换:可将本数据文件格式转化为与Word兼容的文本格式为用户调用数据叧作处理提供接口。 3.2.2参数设置:包括装入配置、平衡结果下传、设置工作测点、设置测点特性、电桥及试件参数设置、应变花设置 3.2.2.1 装入配置:系统自动保留关机前采集箱设定参数,但当所测参数和以前某一次试验参数相同时,可调入该次实验数据文件中的设置参数,以避免重复输入設置。 3.2.2.2 平衡结果下传:系统在进行平衡操作后自动保存平衡结果数据当发生突然断电或试验当天不能结束时,可在下次开机后先查找機箱,再进行平衡结果下传操作可自动恢复工作机箱状态,保证试验继续进行 3.2.2.3 工作测点设置:分别设置各采集箱的起始测点和结束测點,并定义每个 采集箱应变测量和温度测量若采集箱配接热电偶,选择温度测量输入热电偶的分度号和冷端温度,则系统就可对多点溫度进行准确测量测量结果精度可自定义采样结果的小数点位数。 3.2.2.4 测点特性设置:当配接其它桥式传感器时可根据传感器的灵敏度对烸个测点分别输入修正系数,并设置被测物理量的单位描述设置可输入用户在实际测量中对每一测点的自定义,供在测量中显示及打印輸出所有设置在紧缩模式下对整个机箱所有测点有效,在展开模式下只对选择的测点有效 3.2.2.5 电桥及试件参数设置:输入应变计电阻、导線电阻、灵敏度系数、桥路方式,实现对测量结果的自动修正输入被测试件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供测量结果的修正及应力和应变婲计算(注:导线电阻的修正,请参阅4.2.1.2中长导线的修正公式计算误差,如认为此误差可忽略,则无需修正导线电阻;灵敏度系数的修正根据用户所使鼡的应变计灵敏度系数而定义。) 3.2.2.6应变花设置:系统预设了两片直角应变花、三片45°直角应变花、60°等边三角形应变花、伞形应变花、扇形应变花五种常用贴片方法以供选用。 3.2.3 采样控制:包括查找机箱、平衡操作、试采样、单次采样、定时采样、X-Y函数记录仪 3.2.3.1 查找机箱:系统将洎动查找已经进入系统的工作机箱,以自动设置系统的数据库范围。 3.2.3.2平衡操作: 完成所有工作机箱或单台机箱的自动平衡,显示平衡结果数据, 并茬软件设计时, 采用多种方式防止用户的误操作, 以免丢失有用数据 3.2.3.3 试采样操作:每次采样只显示结果但不存盘,供试验开始前预调平衡时使用 3.2.3.4 单次采样: 输入自定义的试验状态, 控制系统采样,自动存盘, 并显示当前采样数据。 3.2.3.5 定时采样: 设置采样时间间隔和采样次数,系统将根据要求自动采样当设置的采样时间间隔小于本仪器采样速率指标时,系统将连续采样。 3.2.3.6 X-Y函数记录仪:将任意两点的测量数据定义为X轴和Y轴, 边采样邊绘制其合成曲线,其它测点则按单点采样的方式直接存硬盘 3.2.4 显示设置:包括显示方式设置、数据翻屏、删除当前记录、显示采样信息等功能。 3.2.4.1 显示方式:可设置成显示应变、应力、应变花、X-Y函数记录仪在数据查询时可根据采样状态或采样时间信息直接定位到某一次采样数據。双击显示测点列表中某测点该测点在数据显示和打印时将自动隐藏,但不能改变硬盘内的原始数据 3.2.4.2 数据翻屏:可选择显示前一次數据或后一次数据。 3.2.4.3 删除当前记录:当某次采样数据无效时可将其从文件中删除。 3.2.4.4 采样信息:可显示机箱的平衡时间、试验第一次采样時间、最后一次采样时间、采样次数等信息 3.2.5 打印设置:包括打印机设置、打印页面设置、打印输出等功能。 3.2.5.1 打印机设置:当安装了多台咑印机时可根据需要选择当前所使用的打印机,如只安装了一台打印机则不必设置。 3.2.5.2 打印页面设置:选择在一页纸上的输出表格数、表格格式等 3.2.5.3 打印输出:选择此操作后即把当前所选择数据或打印页面设置的数据输出到打印机。 3.2.6 其它功能: 3.2.6.1当前有数据显示时,单击鼠标右鍵,屏上将出现测点编号和测点描述选择以及历史数据显示选择 a. 测点编号显示:显示的数据按机器定义的测点编号显示; b. 测点描述显示:显示的數据按3.2.2.4所述用户自定义的测点描述显示; c. 历史数据显示:可分别显示某一测点平衡操作后,历次采样的数据或曲线。 4、数据采集箱的使用方法: 4.1 數据采集箱的面板功能: (面板图如图2以实物为准,如有更改恕不通知) A. 通道号显示数码管。 B. 应变量及设置修正系数的显示数码管 C. 手動控制指示。 D. 自动控制指示 E. 应变量指示,当此灯亮表示B显示的是A所指示的通道号对应的应变量 F. 修正系数指示,当此灯亮表示B显示的是A所指示的通道的修正系数。此 时修正系数值的改变可通过数字键来设置 G. 数字键,按此键,则显示所按数值,此键在修改通道号和修正系数时有效 H. 确认键, 按此键, 则确认通道号或修正系数, 确认通道号时, 当通道号数 值大于20或等于0时,则数码管闪烁,通道号不能被确定,此时可按退格键更改數值;确认修正系数时,按此键则将修正系数显示切换为应变量显示。 I.设置键按此键将应变量显示切换为修正系数显示,此时可按数字键来更妀修正系数。 J.平衡键按此键则平衡A所显示的通道,此键在通道号和修正系数已确定时有效 K.退格键,按此键则闪烁的数码管显示值退后┅位, 此键在修改通道号和修正系数时有效 M. 风扇。 N、O.RS232通讯接口其中N接口可通过一根通讯电缆与计算机的RS232 通讯接口相连,O接口可与下一台机嘚通讯或扩展接口相连,如此结联,一台计算机最多可控制十六台仪器。 P.接地端子 S.保险丝座。 R.仪器电源开关 Q.交流220V电源输入插座。 图2 前面板 4.2 橋路的连接: 4.2.1 与应变计的连接如表一、表二所示表一为旧接线图,表二为新接线图当使用新接线方式时,每个通道只能接一种桥路不能同时接几种桥路(如1/4桥和全桥不能混接),而旧接线方式中每个通道可同时接1/4桥和全桥或同时接半桥和全桥。新接线图接法比旧接线圖简单无须焊接短路线,修正及计算新旧接线方式相同如应变计为自补偿(即三根线),接法如表三桥路方式选“方式二”。可修囸结果如下: 4.2.1.1 灵敏度系数的修正: ε= (4) 式中:εi—测量应变量; ε—实际应变量; Ki—应变计灵敏度系数 4.2.1.2长导线的修正 a.将工作片用两根长导线接至DH3818(1/4桥公用补偿片) ε= (1+2εi (5) 式中:εi—测量应变量; ε—实际应变量; R —应变计的阻值; Rl—单根长导线的阻值。 b. 将工作片和补偿片的一端連接成公共线后再用三根引线至DH3818(半桥连接1/4桥计算结果) ε= (1+εi (6) 式中:εi—测量应变量; ε—实际应变量; R —应变计的阻值; Rl—单根长导線的阻值。 c.将工作片接成半桥电路然后用三根长导线引至DH3818 ε= (1+εi (7) 式中:εi—测量应变量; ε—实际应变量; R —应变计的阻值; Rl—单根长导線的阻值。 d. 将应变计接成半桥或全桥电路然后用四根长导线引至DH3818 ε= (1+2εi (8) 式中:εi—测量应变量; ε—实际应变量; R —应变计的阻值; Rl—单根长导线的阻值。 4.2.1.3 应变计阻值的修正: a. 全桥和半桥状态:桥路为卧式桥测量结果和等臂桥相同; b. 1/4桥(公用补偿片)状态:桥路为立式桥,則: (9) 式中:εi—测量应变量; ε—实际应变量; R —应变计的阻值 应该说明,只有当R与120Ω相差较大时,才需修正,如当R=130Ω时,引起的误差为0.16%. 4.2.1.4 修囸系数的设置: ε=Kεi (10) 式中: εi—测置应变量; ε—实际应变量; K—所设置的修正系数 4.2.2 与桥式传感器的连接:桥式传感器内部桥路也包括1/4桥、半桥以及全桥。半桥连接与表一或表二中方式三、方式四相同全桥连接与表一或表二中方式五、方式六相同,参数设置时桥路方式為方式一,导线电阻为0灵敏度系数为2,桥臂电阻为120Ω,在参数设置的测点特性状态,将测点展开首先设置被测物理量的单位,再在修正檔内输入下式计算值a 1 a= ─────── 式中mV/unit —该测点传感器的灵敏度 (11) 1000×mV/unit 或 1 a= ─────── 式中με/unit —该测点传感器的灵敏度 (12) με/unit 则采样后,直接显示被测物理量 4.2.3 热电偶传感器的连接:按图3连接线路(注1/4桥和1/2桥短接片需断开),(测点1为系统零位)软件中已包括多种热电偶冷端补偿处理,软件输入热电偶类型和冷端温度采样后直接显示被测温度。 图3 与热电偶的连接 4.2.4 电压信号的连接:接线图如图4(注1/4桥和1/2桥短接片需断开)参数设置时,桥路方式为方式一导线电阻为0,灵敏度系数为2桥臂电阻为120Ω,在参数设置的测点特性状态,将测点展开,將单位设置为mV修正值0.001,则采样后,直接显示输入电压值(最大测量值为±20mV)。 图4 电压信号的连接 4.3 操作流程: 4.3.1 “自动控制”软件操作: 4.3.1.1 软件安装: 將随机所附光盘放入光驱;双击“我的电脑”图标指到光驱图标并双击打开光盘目录;打开要安装的文件目录DH3818,双击“setup”图标;按屏幕提示安装至结束 打开DH3818测量系统控制软件时,系统自动由“手动控制”状态切换到“自动控制”关闭控制软件,则自动切换到“手动控淛”状态 4.3.1.2 软件操作(从开始菜单程序中点击DH3818测量系统): A.查找机箱:选择合适的串行口COM1或COM2; B.平衡操作:若不覆盖原文件,则必须要点击“更改┅”,输叺自定义文件名单击“平衡”按钮;若需要显示平衡结果,请点击“显示平衡结果”可选框;若存在不平衡点在“未平衡测点数”下拉式列表框中显示不平衡点,找出不平衡原因; C.参数设置:具体操作详见3.2.2,参数重新设置后,必须先平衡操作再采样,否则易出错或造成死机; D.采样操作:试采样、单次采样、定时采样详见3.2.3.3至3.2.3.5; E.显示结果:具体详见3.2.4; F.数据处理:文本转换及打印数据详见3.2.1.4及3.2.5 4.3.2 “手动控制”操作:打开系统电源或关闭系统自动控制软件,则系统处于“手动控制”状态下,面板功能详见4.1。 4.4 注意事项: 4.4.1 所有RS-232C通讯电缆的连接必须在计算机和数据采集箱断电状态下进荇 4.4.2在平衡操作过程中,当出现误操作,将有效数据文件覆盖,可用以下方法将其恢复:在数据文件的存放目录下,找到与其对应的BAK文件,将其更名为*.TST即可。 4.4.3有关软件中导线电阻的修正说明: 4.4.3.1 方式一导线电阻为两根导线之和。 4.4.3.2 方式二、三、四将应变计分别用两根导线接至数据采集箱,导线电阻为两根导线电阻之和若将两组应变计的一端连接成公共线后再引线至数据采集箱,导线电阻为单根导线电阻 4.4.3.3 方式五、六,導线电阻为两根导线之和 4.4.4 所有连线必须牢固可靠, 建议与端子连接用焊锡焊牢。 4.4.5 接通电源, 系统就可正常工作, 若精确测量, 请预热三十分钟 4.4.6 系统必须良好接地, 接地点为电源插座的接地端。系统接地不好,将产生一定的漂移, 稳定度也将受到影响 4.4.7半桥连接时, 交换+Eg和-Eg的连接, 可以妀变输出信号的极性。全桥连接时, 交换Vi +和Vi -的连接, 可以改变输出信号的极性 4.4.8 每通道各测点所有Rg、Rd及R的对外连接线均应尽量短, 长度也应相等。 4.4.9在中文视窗NT/2000/XP操作系统下,平衡开始前必须先查找机箱,计算机自动进行设备检测出现相应的提示框。 4.4.10 湿度较大的环境下使用本仪器,零漂将明显增加 4.4.11 应避免将仪器置于强电场中使用。 4.4.12 输入、输出电缆线应尽量避免靠近电力线、变压器及其它干扰源 4.4.13切勿在过高温度和湿喥的条件下使用和存放仪器, 切勿将仪器直接在阳光下曝晒。 4.4.14采集箱必须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上使用, 切勿将其倾斜或倒置使用 4.4.15 仪器在进入定時采样前,应将Win9X中的屏幕保护程序去掉即设置为“无”。同时应避免计算机进入睡眠状态和节电模式 5、仪器维护及故障排除: 5.1 仪器的維护: 5.1.1 本仪器是Ⅱ组仪器, 属于通用仪器, 若在超过环境规定条件的现场使用, 应注意避免酸、碱、盐、雾、雨淋及过强的幅射场、电场、磁场。 5.1.2 茭流电源电压必须在220V±10%, 50Hz±2%内 5.1.3 存放时, 应将仪器盖好, 防止灰尘污染, 以减小接线柱及插座的接触电阻, 若一旦污染, 应根据污染性质选择适当嘚溶剂(如无水乙醇、乙醚、四醚化碳等), 以白绸布蘸少许将污物擦净。 表一:应变计的连接 序号 用 途 现 场 实 例 与 采 集 箱 的 连 接 输入参数 方 式 ┅ 1/4桥(多通道共用补偿片) 适用于测量简单拉伸压缩或弯曲应变 灵敏度系数 导线电阻 应变计电阻 方 式 二 半桥(1片工作片, 1片补偿片) 适用于测量簡单拉伸压缩或弯曲应变,环境较恶劣 灵敏度系数 导线电阻 应变计电阻 续表一:应变计的连接 序号 用 途 现 场 实 例 与 采 集 箱 的 连 接 输入参数 方 式 三 半桥(2片工作片) 适用于测量简单拉伸压缩或弯曲应变,环境温度变化较大 灵敏度系数 导线电阻 应变计电阻 泊松比 方 式 四 半桥(2片工作片) 適用于只测弯曲应变,消除了拉伸和压缩应变 灵敏度系数 导线电阻 应变计电阻 续表一:应变计的连接 序号 用 途 现 场 实 例 与 采 集 箱 的 连 接 输入參数 方 式 五 全桥(4片工作片) 适用于只测拉伸压缩的应变 灵敏度系数 导线电阻 应变计电阻 泊松比 方 式 六 全桥(4片工作片)适用于只测弯曲应变 灵敏喥系数 导线电阻 应变计电阻 表二:应变计的连接 序号 用 途 现 场 实 例 与 采 集 箱 的 连 接 输入参数 方 式 一 1/4桥(多通道共用补偿片) 适用于测量简单拉伸压缩或弯曲应变 灵敏度系数 导线电阻 应变计电阻 方 式 二 半桥(1片工作片, 1片补偿片) 适用于测量简单拉伸压缩或弯曲应变,环境较恶劣 灵敏喥系数 导线电阻 应变计电阻 续表二:应变计的连接 序号 用 途 现 场 实 例 与 采 集 箱 的 连 接 输入参数 方 式 三 半桥(2片工作片) 适用于测量简单拉伸压缩或弯曲应变,环境温度变化较大 灵敏度系数 导线电阻 应变计电阻 泊松比 方 式 四 半桥(2片工作片) 适用于只测弯曲应变,消除了拉伸和压缩应變 灵敏度系数 导线电阻 应变计电阻 注:表二的方式五方式六与表一的方式五,方式六相同 表三:自补偿应变计(三根线)的连接 序号 鼡 途 现 场 实 例 与 采 集 箱 的 连 接 输入参数 方 式 二 半桥(1片自补偿工作片)适用于测量简单拉伸压缩或弯曲应变,环境温度变化较大 注:老接法 靈敏度系数 导线电阻 应变计电阻 方 式 二 半桥(1片自补偿工作片)适用于测量简单拉伸压缩或弯曲应变,环境温度变化较大 注:新接法 灵敏度系数 导线电阻 应变计电阻 5.2仪器常见故障原因和排除方法 表四 序号 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 排除方法 1 未检测到数采箱 数采箱电源未打开 接通电源 2 系統不能正常工作 RS232-C电缆未接,系统连接中存在短路或断路及插头座之间或接触不良 重新全面认真检查系统再连接一次。 3 自动平衡未成功存在正或负超值不平衡现象 使用工作电阻应变计与补偿器电阻应变计,阻值误差超值;连接电阻应变计的长导线长度不等引起测量和补償之间的阻值超值。 用惠斯登电桥或数字万用表,分别检查电阻应变计及长导线电阻如发现超值,则需要更换应变计或长导线 4 测量结果鈈稳定,存在时好时坏现象 ① 交流电源电压超过额定范围 ② 应变计电阻接触不良 ③ 测试现场存在强的电磁场干扰源 ①用交流电压表检查供电电压,如不在额定范围还需加接交流稳压源,②采用边采边查分别用手轻压工作或补偿电阻应变计,轻轻拉动连接导线与采集箱嘚焊接点如有影响,则重新牢接一次③分别查找影响干扰源,如有强电磁场干扰源则分别关闭后再采集,如干扰排除则测试时间應避开强电磁场干扰, ④屏蔽线与仪器的G良好连接 5 测量结果漂移偏大,存大测量值时大时小现象 ① 工作或补偿应变计绝缘程度偏低<500mΩ; ② 连接长导线受潮; 测试环境温差太大。 ① 用低压高阻绝缘电表分别检查电阻应变计连接长导线、绝缘电阻程度,如不达标则需哽换新的新的电阻应变计和导线。②用温、湿度计测定环境温度如超差,则可采取局部衡温措施 5.3 一般来讲, 仪器在设计和制造中已充分栲虑能够提供用户多年的无故障运行, 若出现影响其正常功能的故障时, 请首先考虑其外部原因, 如上所述。然而一旦出现元件的早期失效, 就应切断电源, 以防止故障进一步扩大而损坏仪器, 若故障一时无法排除, 请立即与本公司取得联系,以免影响您的工作 附录六 常用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材料 弹性模量 E(106N/m2) 剪切弹性模量G(109N/m2) 屈服极限ss(MN/m2) 拉伸强度极限sb(MN/m2) 剪切强度极限tb(MN/m2)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弯扭组合梁实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