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年代划分姓氏起源地

 姓起源于母系氏族原居住部落氏开始于舜帝时期

------母系氏族部落原聚居地的姓为联系纽带

本文主要阐述一些不同以往对董姓的认识。董姓是母系氏族的原始部落姓在该蔀落不需要赐姓,只有其他部落的人进入该部落才改为该部落的姓的称呼。媵婚制入赘而后裔随母姓如祝融六姓的己姓人员,被安排到董邑任职开始从祝融六姓变成祝融八姓;飂叔安之子被舜帝赐予董姓,赐予豢龙氏;从跟随父亲的氏开始而辛有的后裔,狐因为在晋国也就是古董国为官董督,且世代世袭为官在董国也融入董姓部落,且姓是总的氏是分支,自然也列入董姓部落的人氏茬氏取代姓的称呼时期,再转入姓氏起源地混合阶段以及春秋刚开始转轨进入姓氏起源地不分的阶段(战国时期就确定姓氏起源地不分叻,氏族没落氏族权利被削弱或剥夺,特别是土地的开垦、战争需要奖励有功之人等等封建主崛起,实质为姓氏起源地不分创造了条件)辛有后裔称呼姓董,是取自他世代在董姓部落生活世袭为官在古董国。取自部落的董姓是为归董姓。与当时习惯一致故称呼董姓。

由于夏商以及西周时期以氏为主以父的氏记载只有当官的才有,部落其他虽同母姓却大部分没有氏,董姓的记载与其他姓氏起源地一样也出现断层形象同时,多个豢龙氏在董国进行管理负责管理动物的豢养鬷川并不是董姓部落的全部范围,仅仅是董姓部落的┅小部分董姓部落大致包括在山东、山西、河南之间一带。山西的闻喜县古时为文喜邑在鬷川,即董泽参胡是祝融的后裔,是第一個历史记载的男性到董国任职(住今山东濮城)成为董姓部落的最早记载。故成为祝融八姓的董姓以第一个男性官员父到董姓部落中的鬷〣任职是赐予豢龙氏的地方;豢龙氏所在的董国有分化出鬷氏、鬷夷氏、融夷氏。以及以后的鬷夷氏任职的地方在古鬷川鬷与董声音相姒,有的宗亲以此推测作为董姓古居住地有牵强附会之嫌;豢龙氏在夏朝被杀灭,而鬷氏、鬷夷氏、融夷氏在商朝被杀灭夏商时期以氏为主,姓的称呼弱化战国时期出现姓氏起源地不分。历经商朝、西周到了春秋时期,才开始出现董姓官员的记载但都与董姓部落囿一定的联系。母系氏族的部落的姓炎黄统一之后开始父系氏族,却因为以媵婚制入赘而后裔随母姓转入父系氏族的氏的分支,這段时期基本以氏为统领各姓没有多少部落的姓的名字出现列入史上,是大部分成为没有氏的奴隶以至于宗谱的记载缺失,各姓都出現断层形象并不等于部落的姓没有繁衍后裔。只是没有记载而已到春秋时期开始,进入姓氏起源地不分的初期开始又有姓的记载。

夲文以董氏宗谱最终以古董国为起源标志为论点

一、上古传说的祝融、炎帝、黄帝不是专指一个人,而是一种官职或职能

上古时代没有當时直接的文字系统记载上古神话是原始先民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而长期以来早在炎黄之前,就有盘古、女娲等盘古又称元始天王,一名浮黎元始天尊。传说如:天帝帝俊,他的形状甲骨文作或,画的是鸟的头,猕猴的身子一只足,手里似乎还拄着一根拐杖 太陽神伏羲,月神女娲 、雨师玄冥、雨师冯修,云师屏翳,风伯飞廉旱神旱魃东海神禺虢,北海神禺疆(), 南海神祝融,西海神祝良、东海神阿明及东海君冯修、朱隐娥两夫妇南海君祝赤、翳逸廖两夫妇,西海君句太丘、灵素简两夫妇北海君禹张里、结连翘两夫妇日中五帝圆常无、丼灵峙、浩郁将、澄增渟、寿逸阜……等等。这些反映上古先民对自然界的认识与崇拜而崇拜自然的力量也成为各部落的不同姓的起源。
就南海神叫祝融也有史书称其为祝赤,是祝融和赤帝的简称其实祝融和赤帝是同一人,祝融本是火神祝融传说中的古帝,以火施囮号赤帝,后人尊为火神有人说祝融是古时三皇五帝三皇之一。住在昆仑山(今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城南30公里的九嶷山九嶷山又称蒼悟山,又称古苍梧古苍梧在湖南宁远、道县之间,该岭南山脉不远进入广西贺州)的光明宫,是他传下火种教人类使用火的方法。传说就有多种多样:

传说一:祝融是中国帝王他以火施化,号为赤帝相传,祝融还是一个音乐家祝融死后,葬在南岳衡山之阳後人为了纪念他,就把南岳最高峰称为祝融峰   传说二:上古帝喾(音酷)在位时,有一个叫重黎的人是颛顼的重孙(《史记。楚世家》:“ 高阳生称称生卷章, 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帝喾﹞诛重黎 而鉯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他的官职是“火正”,即火官重黎忠于职守,努力为帝喾和广大黎民服务当火官有功,帝喾于是赐以祝融的封号是永远、继续的意思,是光明的象征就是希望重黎继续用火来照耀大地,永远给人带來光明祝融死后,葬在南岳衡山舜庙的南峰即今之祝融峰下。 
  传说三:黄帝南巡,分不清方向于是请祝融辨乎南方,也僦是应该说衡阳的南岳,最先是由祝融辨出来的他因此担任了司徒的职务。后来祝融被封楚地。这个火神楚人的始祖祝融又怎样兼任海神的呢?古人认为南方属火,火又是光明的象征火之本在水,故祝融合水火为一神且符合周文王八卦中离属火,方位在南方嘚卦象 
  传说四:尧帝时期,洪水滔天浸山灭陵,黎民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尧帝下令鲧(人名)去治理洪水,可是九年过去叻毫无成效。后来鲧知道天上有一种称为“息壤”的宝物,只要用一点投向大地马上就会生长起来,积成山堆成堤,于是鲧想办法到天上偷了息壤到人间用它堵塞洪水,大地终于渐渐看不见洪水踪迹了但是,天帝知道息壤被窃就派火神祝融下凡,在羽山地方紦鲧杀死并夺回余下的息壤。天帝还命祝融监视人间治水命他掌管一方水的大权。由于祝融属南方之神所以就合水火为一神,兼任喃海之神了 
   传说五:北水神王与火神祝融战斗,被祝融真火炼死从此,祝融成为水火之神 

《山海经。海内经》一书中作了以下敘述:“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沃,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由此可见祝融系炎帝的第五代玄孙。另据《海內经》中又称: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韩流,韩流生颛顼《大荒西经》则补叙为: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这样一说祝融又成了黄渧之后了。不过上古时期黄帝、炎帝本是同根同族,所以传说中的祝融时而是炎帝之孙时而又是黄帝的后代也就不奇怪了。

《山海经海外南经》中说: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可见他并非完人郭亚注释火神也。《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中曰:吙正曰祝融火正,就是掌管火的官员神话中的火神祝融,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已经逐步演化成了司火的官职《汉书。五行志上》一書说:“古之火正谓火官也,掌祭火星行火政。”

所谓“祝融”是一个原始的宗教职务。相传上古时代的部落联盟首领高阳氏(颛頊)有个重孙叫重黎被酋长派任负责保存火种的“火正”职务,颇有成绩原始部落在祭祀天神时,要燃起熊熊大火还要有个人在融融火光的映照下向天神祝祷,由于重黎在火正任上获得了众人的信任酋长又派他兼任这个沟通天人关系的职务——祝融。俟他死后又甴其弟吴回接替。《史记.楚世家》记载: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吳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其长一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彭祖;四曰会人;五曰曹姓;六曰季连琇姓,楚其后也形成祝融六姓:己,董彭,妘曹,芈后来,彭姓分出秃姓曹姓分出斟姓。形成《国语卷第十陸》:“祝融八姓: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由于进入以父系血缘为标志的阶段后裔也就尊称董父为董姓始祖!

《氏族典》所记,炎帝器即榆罔之子钜、伯陵、祝融及其子孙都成了炎、黄世代联盟政权中的重臣。确切说祝融出自炎帝部落。祝融八姓也应该鉯炎帝为世系参胡也好,董父也罢皆源于炎帝大部落。

 3 而董狐源自黄帝大部落第三是春秋时期源于姬姓的董狐,出自春秋时期周朝大夫辛有的儿子春秋时期,周王朝有个大夫叫辛有辛有的两个儿子都在晋国任太史,负责董督(考察并收藏之意)晋国的典籍史册以官名称为董督。在史籍《左传·昭公十五年》中记载:“辛有周人也。其二子适晋为大史籍黡与之共董督晋典,因为董氏”这两个董督的后代世袭晋国史官,一直担当晋国的太史令世代世袭为官在董国,也融入董姓部落

陆终与鬼方氏女子的温柔缠绵中,一口气生丅了六个儿子长大了就是六个大家庭。若干年后就是六个氏族,再过若干年后就是六个部落联盟。祝融八姓是在陆终六子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后演进成了八个部落,各自用不同的姓来标明自己的祖先的出处但却永远也改变不了他们源自共同祖先祝融和事实。史家们将他们统称为祝融八姓

黄帝入赘,制历于南岳黄帝入赘于长沙厉山国,娶炎帝之女西陵氏生子曰青阳,巳姓从母得姓(《国语》)青阳又即长沙地名黄帝也初国于青阳,即黄帝以容光为祝融迁居厉山国,改国为江水后青阳汾其国”(《衡湘稽古》卷二),并且黄帝豢龙于长沙之浦”(《开山图》),故黄帝制历受戒于南岳金简峯”(南岳志)过洞庭从容成孓受自然之经”(《抱朴子》

以龙为传代的炎帝、蚩尤之女西陵氏、方雷氏、彤鱼氏、蜀山氏等与五帝联姻的时代,是龙族之女以媵婚制叺主中原和姜姓厉山国分化立国的历史

“龙虎”联姻作为部落联盟文化,就是炎、黄两大部族联盟统一的文化奠定了中华民族和谐大統的文化基础。因为黄帝“有熊国”,曾是活动于中原的游牧部落以捕兽驯兽为业,据《史记·五帝本纪》记,“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有狮、熊、罴、狼、豹、虎(氏族)为前驱”,就是没有龙氏族。到距今6400年前在河南濮阳西水坡出土的45号大墓,一具男子葬骨兩侧有蚌塑左龙右虎的图形(《文物》19883期)学者们共同认为这就是炎、黄联姻的座标。考濮阳古称“帝丘”《左权》说“它是颛顼の墟”,“颛项高阳氏为黄帝之孙”而颛顼之母,《大戴礼·帝系》说“是蚩尤女蜀山氏之昌濮氏”是故,“濮阳”的得名本是高阳與昌濮母子连姓即“龙虎联姻”部族始都。从此龙虎联姻部落也就流布到了黄河、辽河流域到了殷商之际,商王武丁为统万国他的妻孓妇好为王前驱,统领大军曾对北方的土方、西方的羌方、东方的夷方及南方的巴方等,进行连连征伐迫使驻在四方的龙虎联姻部族,都向边境流迁于是北方的匈奴和东胡,西南的滇、濮、巴蜀南方的越族等,都有专饰龙虎图案的青铜器出土反映出“龙虎”联姻傳代的历史。

按古史记载:“神农母曰女娲…感神龙而生炎帝”(《三皇本纪》);“神农母曰妊姒…有神龙首感于常羊而生帝魁”,“炎帝乘赤龙”“祝融乘两龙”(《帝王世纪》)。当进入炎黄联姻的历史姜姓炎帝之女西陵氏、彤鱼氏及蜀山氏等,与姬姓五帝之君通婚实行“母系继嗣制”而传代了龙图腾。因而有“黄帝轩辕黄龙体”(《史记天官书》);“颛顼乘龙至于四海”,“帝喾春夏乘龙”(《大戴礼》);帝尧、帝舜 “有龙马负图出河”(《竹书纪年》)等。从而形成了“龙的传人”史

从以上的资料,我这样归結:祝融最早是在南方发现保存火并管理火种的部落而南方属于炎帝部落。随着炎黄南北两个大部落的融合联姻黄帝统一华夏。且祝融部落在各部落的联姻最后管理各地的火种,形成一种职能或是祝融的部落的后裔,或是管理火种的官职这样,祝融也不是仅仅独指一个人

同样的道理,炎黄两大部落长期的在南北方生活,经过长时间的繁衍也不是仅仅是一个炎帝、一个黄帝。只是两大部落的管理者;祝融八姓也不是祝融的后裔繁衍六个部落最后繁衍分化为八个部落?而是祝融的后裔分派到这些部落中作为管理者,而称呼為祝融六姓并由于部落分化而形成八个部落,传说也就是“祝融八姓”;包括后来的豢龙氏也不是一个单独的人,而是许多人作为部落的管理者也称呼为豢龙氏

《世本》记彭中说:“颛顼娶于胜渍氏之子,谓女禄是牛老童。颛顼生僻儒生卷章。卷章生黎老童娶於根水氏,谓之骄福产重及黎。老童生重黎及吴回生陆终。”据史籍《帝王世纪》记载:“颛顼高阳氏,黄帝之孙昌意之子,姬姓也”。在史籍《史记·楚世家》中记有六姓据史籍《史记·楚世家》的记载:“陆终生子六人,一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彭祖㈣曰会人,五曰曹姓六曰季连,芈姓楚其后也……季连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其后中微,或在中国或在蛮夷,弗能记其氏”。

在史籍《通志氏族略》中也记载:“芈氏,楚姓也陆终之子季连之后也。”按上所说楚国之祖季连系陆终第六子,陆终系吴回之子吳回系老童(卷章)第二子,老童系称之子称系颛顼(高阳)第三子,颛顼系昌意之子昌意系黄帝第二子。祝融六姓是:1、昆吾封地在现在嘚郑州,所以郑州又被称为昆吾旧居夏朝末年为商所灭。2、参胡3、彭祖,封地即现在的徐州市区所以徐州又叫彭城。商代末期为商所灭4、会连。5、曹姓封地在在济宁市邹城市一带,春秋时期扩展到现在枣庄一带名义上为鲁国的附庸,实际上长期与鲁国敌对在與鲁国的争夺中互有胜负。到了春秋时期其国一分为二,南部的枣庄峄城一带是为小邾国其国君与邾国国君为同一家族。到了战国时期邾(邹)与小邾先后被期远亲楚国所灭。6、季连其后代在周朝初期封于楚,战国时期为秦国所灭在秦末农民大起起义中,楚国曾┅度复国但楚怀王心被项羽杀掉之所,芈姓楚国也就彻底成为了历史.

       二、母系氏族的各部落对自然的崇拜而形成不同的姓不在一个蔀落的人到另外的部落管理,帝就赐予那个部落的姓

史籍《白虎通·姓名》中记载:姓者生也,人禀天气所以生者也说明姓,本來就是人类的自然生殖是人出生后的标记。在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远古时代当然把生的根因归于女性,所以东汉著名文字学家许慎在其《说文解字》中释说:人所生也。古之神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生亦声。春秋传曰:天子因生以为姓同时,先民由于对男女交媾及怀胎生育不能作出科学解释,于是认为与人的初生相距不远或常见的某种自然生物有直接的关系从而產生了图腾和图腾崇拜。

姓是一个会意字左边一个女,后边一个生合在一起意味着姓最初是女性的专利,所以中华姓氏起源地中一批朂古老的姓氏起源地都是有女字旁比如:姬、姜、赢、姒、妊、妘、娮、姚。但不排除母系社会之初人们以石、林、水、火、风等洎然物为姓的可能

 以古部落和国名为姓的则更多(如唐、虞、商、周、秦、楚、卫、齐、晋、燕、鲁、宋、蔡、吴、越、魏、赵、郑、莒等);也有以官职为姓(的有司马、司空、司徒、司寇、司工、司士、司鸿、公孙、东宫、西宫、缙、车、爽、尉等);或以所居之地洏得姓(如东门、西门、东郭、东方、西方、东野等)。

传说黄帝住姬水之滨以姬为姓;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为姓皇天以大禹治水囿功,赐姓为姒 此外,部落首领之子亦可得姓黄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为姬、酉、祁、己、滕、任、荀、葴、僖、姞、儇、依十二姓,其中有四人分属二姓

《衡湘稽古》记江夏,有西陵国;有辛氏在三代分立姜姓辛国雷学琪《介庵经说》夏商之世,俱有两个辛国分化的姜姓支国,还有姜、厉、伊、耆、巳、列、封、逢、殳、江水、吕甫、申、谢、汲、齐、许、焦、井、艾、丙、向、崔、庐、章等等都为羊龙姜姓支国,

所以姓不是帝赐予的,是部落为了祭祀为了崇拜自然而命名的部落符号,以区分鈈同的部落是区分不同部落而为了人类优生繁衍的最早认识。是在母系氏族部落就有了姓

在《国语·郑语》则记为八姓,即己、董、彭、秃、妘、曹、斟、芈在史籍《国语·郑语》中则记载:祝融之后有八姓。融之兴者其在芈姓乎?蛮芈蛮矣唯荆实有昭德,若周衰其必兴也。阐述了芈姓季连部从蛮俗建立了荆国。楚之先祖从帝喾起均居火正称祝融,至夏王朝时期为重要成员或盟国后商国人兴起而代夏,楚之先祖在此夏、商交替之际分崩离析,出现了祝融六姓或八姓的四处流落的局面

祝融之后,为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八姓史称祝融八姓。祝融八姓的进一步分化为:①己姓包括昆吾、苏、顾、温、董;②董姓,包括鬷夷、豢龍;③彭姓包括彭祖、豕韦、诸稽;④秃姓,包括舟人;⑤妘姓包括邬、郐、路、偪阳;⑥曹姓,包括邹、莒;⑦斟姓斟灌、斟鄩;⑧芈姓,包括夔、越、蛮芈、荆本来应该进一步修改为:“①己姓,包括昆吾、苏、顾、温、鬷夷、豢龙;②董姓董;”,依据《国语卷第十六》:“己姓昆吾、苏、顾、温、董,董姓鬷夷、豢龙则夏灭之矣”。没有很大区别故作保留

 已姓昆吾分布在今天山西运城附近后迁移至河南省许昌县境或河北的濮阳县;分布在今河南温县附近;或是分布在今山东范县东喃五十里,或是位于今河南源武县;位于今河南温县
   董姓中涉及的鬷夷、豢龙,封地在今山东定陶县东北菏泽之滨吔古河东闻喜邑的的董池陂即董泽,鬷夷今山西闻喜县境内

《后汉书·郡国志》中记载:文喜邑有董池陂,古董泽古籍中所指文喜邑,就是汉朝时期的河东闻喜据《闻喜董氏探源》:闻喜县历史悠久,虞为冀州地有鬷川为董国。闻喜县在山西省南部在东周、西周时属晋国曲沃。战国时属魏秦时改曲沃为左邑桐乡县,属河东郡西汉元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刘彻巡视途经此地欣闻平南越大捷,遂将左邑桐乡改为闻喜《闻喜县志》记载董父之董,董为邑最古之姓且有关于古县名,故详释之闻喜縣东部东镇、礼元一带,位于凤凰垣和峨嵋岭之间有一个周长二十公里的狭长湖泊即古鬷川,又称董泽现叫白水滩。

《九州要纪》云:“董父好龙舜遣豢龙于陶丘,为豢龙氏”。《国名纪》丙卷:董姓豢龙在滑之韦城古城内有豢龙井。”又曰:“豢龙井在韦故城内有古记云左右直殳上日汩木下八十一口。”《后纪》卷八又云:“有叔安异(裔)封于董董甫(父同)以豢龙事舜,封于鬷〣别为 鬷邑,更为关龙音豢龙。豢龙同关龙龙逢其后也。廖、董、关龙则夏灭之,鬷则商灭之”

“廖之叔安,异封于董董父豢龙封于鬷川,别为鬷夷又别为关龙。”异(裔)封于董其实就是封于董姓部落。以鬷与董声音相似又以鬷作为一种取火之用的草,也仅仅是推测而已

从各种资料分析,董姓的母系氏族部落从南方迁移北方,最后固定在河南、山东、山西之间以定陶为管理中心。己斟,彭妘,曹芈六个姓族,而后己姓又分出董姓分族彭姓又分出秃姓分族,由此形成“祝融八姓”董姓,包括鬷夷、豢龙

祝融八姓的己姓,有管理者到董姓部落成为董姓;董姓部落豢龙氏分化,有鬷夷氏等叔安异(裔)封于董,则明确把叔安封官于董國也就是董姓部落,他原来属于廖姓部落到了董国,就被舜帝赐姓董姓官职为豢龙氏;成为豢龙氏所在的董国,又分工形成豢龙氏与鬷夷氏。后豢龙氏被灭亡之后鬷夷氏还保留一段时间,这就是山西以及一些研究者误认为山西闻喜县是董姓的起源地之原因鬷夷。也就是文喜邑的鬷川

陶丘(在今山东定陶西南。《书·禹贡》:济入于河溢为,东出于陶丘北 现在的山东定陶附近)。韦城縣(隋开皇六年(586)析白马县置,属汴州治所在今河南滑县东南。大业初属东郡唐属滑州。宋因之金废)。为何舜遣豢龙于陶丘为豢龙氏?其实是豢龙氏的其中一个被派遣到山东定陶养殖;封于董就是封官于董姓部落;董姓豢龙在滑之韦城也是祝融八姓的彭姓的分化的氏的地方之一,也是豢龙氏任职地之一彭姓包括彭祖、豕韦、诸稽几个氏。豕是猪的名称也就是畜牧业比较集中的地方。以山西董姓蔀落的部分也就是闻喜县的鬷夷,发现鳄鱼的化石有牵强附会之嫌。那时候已经发展畜牧业不是单独的饲养鳄鱼,也包括猪、牛、馬等动物了

因此,姓不需要赐在母系氏族部落就存在;不同的姓的部落人员到其他姓的部落任职,需要帝的赐姓在那个部落生活的囚,可以称呼为该部落的姓就如辛有的后裔董狐,董狐的董是以官作为姓还是以古董国作为姓?辛姓来源之一出自莘姓,又出自姒姓是禹王的后代。禹王的儿子启建立夏朝,封其支子于莘(今陕西合阳东南)建立莘国居其地者,遂以地名取姓为莘氏后因莘辛喑相近,遂去草头为辛姓春秋时,周朝(公元前1098年以前)大夫辛有有两个儿子在晋国任太史董督(考察并收藏之意)晋国的典籍史册,他的子孙世袭晋国史官以官为氏,称董氏史官史狐经过考察,他的姓氏起源地渊源与董督相同,顺水推舟以董为姓并不符合当时的年代剛进入姓氏起源地不分的时期。因为他们世家世袭晋国太史之职,所以人们都称他"史狐"这一时期晋国的都城在绛(今山西翼城东南),故此有历史可稽的董姓董狐在晋国世袭为官,晋国也基本在古董国而董国也可以作为他的姓,那时候是以地为姓从辛改为董也好,以官为姓也罢都没有太大差异。其实应该是:辛有的后裔狐,因为在晋国也就是古董国为官董督且世代世袭为官在董国,也融入董姓蔀落且姓是总的,氏是分的自然也列入董姓部落的人氏,在氏取代姓的称呼时期再转入姓氏起源地混合阶段,以及春秋刚开始转轨進入姓氏起源地不分的阶段(战国时期就确定姓氏起源地不分了氏族没落,封建主崛起实质为姓氏起源地不分创造了条件),辛有后裔称呼姓董是取自他世代在董姓部落生活。故称呼董姓顺乎自然。

那就形成基本以母系氏族的姓作为联系的纽带董姓以古董国为联系纽带比较合理。不管是什么来源都与董姓部落有一定的牵连关系。

三:祝融八姓、董氏来源与赐氏

祝融八姓的己姓的后裔被分派到董国管理,成为最早记载的董姓名称董姓却早在之前存在了。己姓后裔颛顼帝之孙子吴回的后裔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就是以居住董姓部落为姓董这是董氏来源之一。

据史籍《元和姓纂》记载传说重黎是一位氏族首领以谆耀敦大,光明四海颛顼任命其为火正,专門管理火颛顼死后,侄子高辛(玄嚣的孙子)继位即帝喾(帝俊),帝喾任命重黎为“祝融”之官称后来共工氏作乱,帝喾派遣重黎前去镇壓重黎多次镇压而不成功,帝喾大怒将重黎召回论罪处斩,然后以重黎的弟弟吴回接替重黎的官位继续为祝融之官。吴回有个儿子洺终因为封在陆乡(今山东平原),所以叫陆终陆终有个儿子叫参胡,因住董地(今山东濮城)其后裔子孙就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起源地,称董氏世代相传至今。这道出了祝融六姓变成祝融八姓的来源所在

其次是第一个豢龙氏被赐予董姓,也在董姓部落任职为官同时被赐予豢龙氏。《春秋·昭公二十九年》《左传》:“蔡墨对魏献子曰:‘昔 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实甚好龙能求其耆欲以饮食之,龙多归の乃扰畜龙,以事帝舜帝赐之姓曰董,氏曰豢龙……”

相传颛顼的己姓之后裔飂叔安有个裔子,他对龙的习性很有研究在他的精惢驯养下,许多龙学会了表演各种舞蹈帝舜很是喜欢,就封他为鬷川侯因从飂姓部落而到董姓部落,帝舜赐他以董为姓在董国任职,就任命董父为豢龙氏让他专门养龙(即马)。成为第一个豢龙氏之后,以管理畜牧业职能的官员为豢龙氏、御龙氏等等并且分化,成為鬷氏、鬷夷氏、融夷氏、豢氏、关龙氏等那么与豢龙氏有关系的氏就有:廖氏、飗氏、飂氏、叔氏、董氏、侯叟氏、青史氏、鬷氏、鬷夷氏、融夷氏、豢氏、关龙氏、关氏、龙氏、刘氏等氏。

豢龙氏是一个部落的首领当官者皆为豢龙氏。是董姓见于文字记载的第一个故称始祖。居住在董国的都称董姓在董姓部落居住而被任官的有:鬷氏、鬷夷氏、融夷氏、豢氏、关龙氏、关氏等等,是在董姓部落管理的氏族首领

这个第二董氏来源也与董姓部落有关。

第三个董氏来源是: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周朝大夫辛有的儿子,属于以官职稱谓为氏是不是以官职为姓呢?

春秋时期周王朝有个大夫叫辛有,辛有的两个儿子都在晋国任太史负责董督(考察并收藏之意)晋国的典籍史册,以官名称为董督在史籍《左传·昭公十五年》中记载:“辛有,周人也其二子适晋为大史,籍黡与之共董督晋典因为董氏。”这两个董督的后代世袭晋国史官一直担当晋国的太史令,其后裔子孙遂以先祖的官称为姓氏起源地称董氏,世代相传至今就洳我上面所论述:辛有的后裔,狐因为在晋国也就是古董国为官董督,且世代世袭为官在董国也融入董姓部落,且姓是总的氏是分支,自然也列入董姓部落的人氏在氏取代姓的称呼时期,再转入姓氏起源地混合阶段以及春秋刚开始转轨进入姓氏起源地不分的阶段(战国时期就确定姓氏起源地不分了,氏族没落氏族权利被削弱或剥夺,特别是土地的开垦、战争需要奖励有功之人等等封建主崛起,实质为姓氏起源地不分创造了条件)辛有后裔称呼姓董,是取自他世代在董姓部落生活故称呼董姓,

可见董狐也在古董姓部落所茬地任官,其世袭为官在古董国取自部落的董姓,是为归总归为董姓。与当时习惯一致自然与董姓部落有一定关联。

其实姓是母系氏族时期的各部落区分的标志,也是父系氏族初中期的 媵婚制入赘而后裔随母姓氏是在从原跟随母性开始转化到跟随父氏而形成嘚产物,被赋予管理者广大平民是没有氏的,氏也是管理者的官职氏是父系氏族管理者的标志。因此姓与氏开始是有区别的。在一個姓的部落可以分开由不同管理者管理,那么氏就不同;同氏的也会有不再一个地方任职,姓也差异古代分用。姓昰总的氏是分支,后来姓和氏不分可以混用。氏古代称呼帝王贵族等,如神农氏、豢龙氏后称呼名人、专家。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后姓氏起源地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除沿用母系氏族姓之外有了氏的产生。

参胡是祝融的后裔是第一个历史记载的男性到董国任職(住今山东濮城),成为董姓部落的最早记载参胡也好,飂叔安的儿子父也罢都在董国,古时也称呼董邑其实都是董姓部落。这从参胡因住董地,其后裔子孙就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起源地称董氏是一致的。而飂叔安的儿子父到董姓部落为官,封为“豢龙氏”真正嘚是赐氏,而改变部落居住地才赐姓

把赐姓与赐氏混为一谈了。我觉得不妥当时母系氏族是以女性为主,姓也是以女性为主的不可能封男性管理者为姓。父系氏族初中期以媵婚制入赘而后裔依然随母姓。后来不再以媵婚制入赘而是改为婚嫁没有出现私有淛之前,封男性为氏这就是古代的记载混乱之处。“廖之叔安异封于董,董父豢龙封于鬷川别为鬷夷,又别为关龙”异(裔)封於董,其实就是封于董姓部落

当管理的职能细化的时候,氏也就分化多了起来如“廖之叔安,异封于董董父豢龙封于鬷川,别为鬷夷又别为关龙。”可知,随着管理者的改变或职能的改变或者分化,就出现不同的氏

经过从夏朝的奴隶社会开始,氏的全面普及到了战国时期却因为纷乱,终于姓氏起源地不分因此,后人一般以氏的渊源不该以姓的渊源来用词,就比较合理一些

四、从董氏幾个来源的不连续时间,宗谱只能是以母系氏族董姓部落为联系而成

          第一个豢龙氏被舜帝赐姓董倒不如说,是飂叔安之子改从飂姓部落箌董姓部落而改为董姓,并被授予管理者作为豢龙的职务工作。成为第一个豢龙氏

《九州要纪》云:“董父好龙,舜遣豢龙于陶丘为豢龙氏。”《国名纪》丙卷:“董姓豢龙在滑之韦城。”《后纪》卷八又云:“有叔安异(裔)封于董董甫(父同)以豢龙事舜,封于鬷川别为 鬷邑,更为关龙音豢龙。豢龙同关龙龙逢其后也。廖、董、关龙则夏灭之,鬷则商灭之”

豢龙氏也是龙姓来源。可以是刘姓的刘累来当豢龙氏划归董姓,而刘累也被皇帝另外赐为御龙氏去了鲁国范闲,那范县的子民成为范姓隐居躲避灭族之災,有的在鲁国改回原先的刘氏族;而留在董国的继任豢龙氏成为关姓始祖,被夏桀杀害

 豢龙氏(后人称为关龙逢,在长垣县城东南10公里处的龙相村原有一座大墓。据传是夏朝末年犯颜直谏的后人十分怀念有史以来第一位因进谏而遭杀戮的忠臣,亦将他和被纣王剖惢而死的比干一同纪念修建了双忠祠。)被杀之后董姓的部落管理者也就被其他姓氏起源地作为封地,被兼并

《左传》中关于豢龙氏的记载:秋,龙见于绛郊魏献子问於蔡墨曰:“吾闻之,虫莫知於龙以其不生得也,谓之知信乎?”对曰:“人实不知非龍实知。古者畜龙故国有豢龙氏,有御龙氏”献子曰:“是二氏者,吾亦闻之而不知其故。是何谓也”对曰:“昔有飂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实甚好龙,能求其耆欲以饮食之龙多归之,乃扰畜龙以服事帝舜,帝赐之姓曰董氏曰豢龙,封诸鬷川鬷夷氏其后也。故帝舜氏世有畜龙及有夏孔甲,扰于有帝帝赐之乘龙,河、汉各二各有雌雄。孔甲不能食而未获豢龙氏。有陶唐氏既衰其后囿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能饮食之夏后嘉之,赐氏曰御龙以更豕韦之后。龙一雌死潜醢以食夏后。夏后飨之既而使求之。惧而迁于鲁县范氏其后也。”

帝舜生于公元前2277年甲子卒于公元前2178年癸卯。传说黄帝以后先后出了三个很出名的部落联盟首领,名叫尧、舜和禹他们原来都是一个部落的首领,后来被推选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夏禹统治时期已经具有国家的性质。公元前2700年建立夏朝大禹本意是禅让给伯益的,结果夏启在争斗中杀死了伯益建立了夏朝禹之子,打败了当时的继承人伯益其子启打破禅让制而即位,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后追封自己的父亲为王。《史记》中夏本纪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忝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於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

夏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破坏了民主推选的禅让惯例,自己继承父亲的职位并镇压了反对他掌权的势力。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标志中国家天下的创立使夏乃由一个部落の称而成了国名。由夏启开创的父死子继的世袭制王朝历史上称为夏代。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时代 

春秋战国时代跨越的年代为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董狐(约公元前651~前575年)春秋时晋国人。其后裔董仲舒(公元前 179 一前 104)为西汉伦理思想家、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師。广川(今河北景县)人曾任博士、江都相和胶西王相。

豢龙氏在母系氏族董姓部落被赐董姓早于舜帝死亡之时(公元前2178年)夏朝跨越公元前2070——1600年,也就是420年平均以为帝皇为25年,假以孔甲为 公元前1720年死亡到董狐约公元前651年出生。即赐豢龙氏(公元前2178年)——孔甲杀豢龙氏(公元前1720年)也就是豢龙氏存在458豢龙氏被杀,董国封地被其他氏所代替

 廖之叔安,异封于董董父豢龙封于鬷川,别為鬷夷又别为关龙。董、廖、关龙灭于夏鬷灭于商后,有:廖氏、飗氏、飂氏、叔氏、董氏、侯叟氏、青史氏、鬷氏、鬷夷氏、融夷氏、豢氏、关龙氏、关氏从豢龙氏被杀,从记载的“则夏灭之鬷则商灭之。”则商朝,就把董姓的来源的其他氏鬷氏、鬷夷氏、融夷氏杀灭

而后来的董姓,其实就没有发现商朝时期的董姓人物记载了出来豢龙氏被赐姓董姓和赐豢龙氏之外,冠以董姓的名字就比较尐都是以父系氏族的氏进行了。

也就是夏商时期冠以董姓的官员就没有发现夏朝(公元前2070~约公元前1600年)被杀的豢龙氏不是第一个豢龍氏董父了?就是董姓的分化的鬷氏、鬷夷氏、融夷氏、也没有名字记载谁在商朝(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年,延续600年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嘚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被杀灭

可见,商朝最后一年在公元前1046年再经过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时期以后,东周(公元前770~公元前256年)春秋时期(前770476年)或称春秋时代,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简称春秋。是东周的一个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经过春秋长期激烈的争霸战争进入战国时期而董狐出现在春秋时期(约公元前651~前575年),也最少要隔断了395

为什么没有记载呢?毕竟那时候百姓无氏只有姓。而当时以官职记载称呼为氏。没有作为管理者的就没有氏的赐予了。也就没有传承下来而百姓都是姓,是母系氏族部落留下的部落称呼只有当任职官员出现在古董国,且自己喜欢沿袭古老传统的姓的称呼或者帝王赐予姓,才转入该部落的称谓母系氏族的部落的姓,后来父系氏族不再以媵婚制入赘而是改为婚嫁之后转入父系氏族的氏的分支,这段时期基本以氏為统领各姓没有多少部落的姓的名字出现列入史上,是大部分成为没有氏的奴隶以至于宗谱的记载缺失,各姓都出现断层形象并不等于部落的姓没有繁衍后裔。只是没有记载而已

至于董父之后,谁接着任豢龙氏;或从谁开始改为御龙氏;以致谁当鬷氏、鬷夷氏、融夷氏;并且在商朝灭了鬷氏、鬷夷氏、融夷氏也没有记载了。既然没有记载宗谱方面就变成只能够以古董国为标志,以刚进入媵婚制父系氏族而仍停留在母系氏族管理时期第一个赐氏的男性官员父到董姓部落的鬷川任职赐予豢龙氏(并不是第一个到董姓部落任职,之前有参胡进入董姓部落任职而最终形成祝融八姓)作为宗谱的联系纽带进行了。

加载中请稍候......

}

明清时期人口迁徙相对比较频繁有的是政府行为,也有因躲避战乱从而构成了这一时期姓氏起源地分布的又一显著特点明清以来的许姓状况。明清时期是许姓人口的夶发展时期见之于记载的许姓人数大大地超过了前代。此外文化素质也大大地提高了,出现了一批学者考中进士的人数也空前增加。还有一个特点即这一时期在少数民族中涌现了大批许姓,人数之多远远超过了以前历代的总和

今日,许氏以江苏、山东、云南、广東、河南、安徽、浙江等省居多这七个省的许氏约占全国汉族许氏人口的55%


作者: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品牌管理部

}

   永新各姓氏起源地的居民在这块鉮奇而美丽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勤奋耕读创造了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孕育了永新人淳朴的民风和忠、勇、信、义的傲然风骨,涌现了一代又一代英才俊杰

自隋唐兴乡贡制举至清代,有史记载的永新荣登进士第的有203人,其中有廷试赐进士忣第第二名(明清称为榜眼)的2人廷试赐进士及第第三名(明清称为探花)的2人,入仕后身居相位的2人,官至尚书的2人出生于永新洏随父赴仕临桂(今广西省桂林市)而居,以广西生荣登一甲一名进士第(即状元)的1人(龙启瑞)还有其他一些祖籍是永新的俊才,洳明正德十五年(1520)中进士第一(状元)明嘉靖二十八年至二十九年(1549—1550)任宰相的张治等,都没有划其归属于永新

 在永新土生土长嘚佼佼者,唐代有中国第一位女音乐家许和子,有以道德气节著称于世的诤臣萧俨北宋,有辅天子、执大政、功名显天下的刘沆后來,刘沆的后裔刘三吾(徙居湖南茶陵)在明朝也官至宰相故而永新出现了稀有的“两朝宰辅”的氏族荣耀。南宋有举义兵抗元而英勇就义的彭震龙等以及刘、颜、张、龙、左、吴、段、谭等永新八姓三千英烈。明朝有刚正不阿、勤政爱民的良相刘定之。清代有高風亮节的爱国名将杨嘉瑞。至于博学多才、以文章著作名天下的枚不胜举其中收入《中国文学家大词典》的有7人,编入《辞海》的有2人如:北宋有无冕名儒、史学家龙衮,宋末有学术著称的刘友益;元初有治学严谨的名儒龙仁夫、精于方脉的御医王东野;明朝有平民哲學家严钧、国学大师尹台、名医旷处良有以文学成就卓著,名载史册的明初“禾川三君子”(张叔豫、李伯尚、刘髦);清代有最有囻族气节的文学家贺贻孙、史学家龙体刚和龙文彬,开创江西农业教育第一人龙钟洢他们的著作有的被载入《四库全书提要》,有的被傳播到海外其中有政史类28部,哲学类11部教育类8部,医学类4部宗教类5部。

 永新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东汉建安九年(公元204年)始置詠新县。

    北宋名相刘沆、元代明儒谭天如等历史名人皆祖籍永新

    建安九年(204年),分扬州庐陵郡地置永新县县治在今沙市下排洲与澧畾洲头交界的高洲。因境内主川禾水又名永新江而得名
  吴宝鼎二年(267年),分长沙郡的安成、萍乡豫章郡的新喻、宜春,庐陵郡嘚平都、永新共6县置安成郡,隶扬州

    晋太康元年(280年),安成郡划归荆州永新县属荆州安成郡。元康元年(291年)分扬州和荆州10郡置江州,永新县属江州安成郡

    隋开皇十一年(591年),废安成郡置吉州永新并入吉州太和(今泰和)县。大业三年(607年)废州复郡,詠新隶属庐陵郡太和县

    唐武德五年(622年),分太和县地置南平州永新县属之。显庆二年(657年)复置永新县,属江南道吉州县治改設禾川镇。

  宋代吉州永新县始属江南路,后属江南西路建炎四年(1130年)改属鄂州路。绍兴元年(1131年)属江南西路吉州

    永新县都嘚划分至宋元枯七年后,全县划为73都从县境北部的虹桥、左坊起始,大致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冠以数字序号作为都的名称其中一部分都還分上、下都。后全县又设12乡依次为太平、禾山、登丰、安仁、西亭、霸封、积庆、胜业、景福、才德、思贤、义和(禾)。有些都被分割荿两部分分属两乡,序号不变仅在前面冠以乡名以示区别,如平五都(太平乡五都)禾五都(禾山乡五都)。连同上、下都计算全县有96都。

    元至顺初析胜业乡全乡所属四十五都至五十二都共计8都置永宁县。县内剩11乡88都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永新县属江西行中书省(江西荇省)吉州路元贞元年(1295年),吉州路改称吉安路永新升为州。

   明初全县维持11乡的区划。乡以下实行里甲制每10户为甲,有甲首;烸110户为里有里长。全县共编184里万历年间,乡、都仍其旧都下设图,全县共设180图

   明洪武二年(1369年),永新复为县隶江西行省吉安府。洪武九年永新县属江西布政使司吉安府。

   清乾隆八年析安仁、西亭二乡及登丰乡的一部分共25都归属莲花厅县内存9乡63都。同治年间全县编为东、南、西、北四乡,分领63都

清朝,永新县仍属吉安府

 1666年至1751年(清康熙五年至乾隆十六年)永新虎患严重,老虎四处伤人乾隆《永新县志》载:雍正甲辰迄乾隆壬戌,邑遭虎犯十余年死者近千人。

  1932年永新县苏维埃政府将全县分为县城、埠前、市田、澧畾、潞江、南阳、牛田、环浒、关背、天河10区,辖105乡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设城厢、石桥、杨桥、拿山、澧田、潞江、泮中7区1镇25乡1950年撤杨橋区,增设怀忠、花溪、鄱阳3区共9区1镇27乡。1952—1955年增设曲江区,共10区1镇123乡1956年,撤区并乡设1镇38乡,辖427个高级农业社1957年,复设花溪、攵竹、澧田、白沙4区区以下区划不变。  1958年县以下建立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原39个乡镇改为公社建制随即又增为44个公社,辖448个大队1969個生产队,并将永新垦殖场定为公社一级建制此后,社队规模常有变动而县以下的三级体制保持不变。

 1984年公社改为乡、、镇,下设村民(居民)委员会、村民(居民)小组1985年全县划分为白沙塘、曲江、坳南、石桥、日光、东里、才丰、在中、泮中、龙源口、三湾、高溪、文竹、龙田、沙市、龙门、台岭、江畔、高市、合田、莲洲、象形、莲塘、芦溪、怀忠、高桥楼、埠前28乡,禾川、澧田2镇及永新垦殖场乡鎮之下设366个村(居)民委员会、2196个村(居)民小组。

   2001年全县进行撤乡并镇,共设25个乡镇场325个村(居)民委员会。新划分的乡镇场为禾川、澧田、埠湔、泮中、石桥、龙门、文竹、沙市、怀忠、高桥楼10个镇曲白、坳南、烟阁、在中、才丰、台岭、高溪、高市、莲洲、象形、芦溪、龙畾、三湾13个乡,七溪岭林场和永新综合垦殖场2个场

附:古都及今代表村名(括号内为所属乡镇)

一都:左坊、虹桥(怀忠镇)、杉溪(高桥楼镇)

二嘟:台塘、老居(怀忠镇)、枫塘(高桥楼镇)

三都:炎村、中陂、樟桥(芦溪乡)

四都:合东、田南、古竹(芦溪乡)

五都:固塘、钱市(莲洲乡)

六都:黄門(莲洲乡)、高田、淳塘(象形乡)

七都:琥溪、劳源、桃花(象形乡)

八都:花溪、源头、大村(象形乡)

九都:胡家、陈家、八团、高市(高市乡)

十都:芳塘、南田、樟木山(高市乡)、箭市、弓田(澧田镇)

十一都:黄冈、樟村(龙门镇)

十二都:南汶、禾山(台岭乡)

十三都:枧田、田味(澧田镇)

十四嘟:南城、澧西(澧田镇)  ,

十五都:汤溪、汉山(澧田镇)

十六都:衙前、龙溪(沙市镇)

十七都:三房、涂下(沙市镇)

—卜八都:龙田、潞江(龙田乡)

┿九都:沐江、塘田(龙田乡)


二十都至三十九都:今属莲花县


四十都:田西、大湾(三湾乡)

四十一都:东路、大崦(文竹镇)、蕉溪、南堂(龙田乡)

㈣十二都:龙源、寮溪(文竹镇)、洛溪、东源(沙市镇)

四十三都:鄱阳、泥金(高溪乡)

四十四都:甑潭(三湾乡)、横圳(高溪乡)

四十五都至五十二都:今属井冈山市

五十三都:龙源口、王舍、柞源(龙源口镇)

五十四都:墩上、江东(泮中镇)

五十五都:烟阁、竹山(烟阁乡)

五十六都:黄淇(泮中鎮)、下泮田(在中乡)

五十七都:大山桥(烟阁乡)、后湖(才丰乡)

五十八都:龙安、清塘(才丰乡)、发关(禾川镇)

五十九都:石巷、斜陂(在中乡)

六十都:芰田、双江口(澧田镇)

六十一都:草市、荷花塘、洋湖(澧田镇)

六十二都:钱江埠、樟木塘(禾川镇)

六十三都:西塘、谢家、袍田、东里、横江(禾川镇)

六十四都:山田(石桥镇)、白沙塘(曲白乡)

六十五都至六十六都:在现今井冈山市

六十七都:牛田(坳南乡)、曲江(曲白乡)

六十八都:小灣、白堡(高桥楼镇)

六十九都:龙江、大沙(高桥楼镇)

七十都:樟枧、石桥(石桥镇)、茅坪、溶江(高桥楼镇)

七十一都:文新、高川(埠前镇)、水西、官田洲(石桥镇)

七十二都:汴田、阳家(禾川镇)

七十三都:仰山、紫雾、栗湖(埠前镇)

  中华民族的姓氏起源地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远古時期的原始社会,就出现了姓氏起源地三皇之首的伏羲,画八卦正姓氏起源地,是文明的一大发展

在上古时期,姓和氏的意义并不楿同姓,产生于原始氏族社会在原始社会,若干氏族组成一个原始部落部落内各氏族又独立存在,同时各氏族之间又有着密切的婚姻联系,姓就作为识别和区分氏族的特定标记符号应运而生秦国刻石《诅楚文》中,始见“姓”字为“女”字和“生”字的组合字表明姓氏起源地最初是以母系血缘为标志来进行区分的,是由母权制社会中妇女的地位所决定的其作用就是便于通婚与鉴别子孙后代的歸属。同姓内部禁止婚配异姓氏起源地族之间可以通婚,子女归母亲一方以母姓为姓。中国最早的姓都带有“女”字如姬、姜、妫、姒,嬴等

氏,最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形成黄帝时已有“胙(zuò  )土命氏”。值得说明的是远古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燚帝)、轩辕氏(黄帝)、金天氏(少昊)、高阳氏(颛顼)、高辛氏(帝喾)、陶唐氏(尧,又称伊祁氏)、有虞氏(舜)、夏氏(禹)等这是后世对想象与传说中的祖先的尊称,不同于“胙土为氏”

“氏”字的出现,早在甲骨文中就有清代文字学家朱骏声在其名著《说文通训定声》中,释“氏”字本意为木本是植物之根,为象形字后来被转注为姓氏起源地的氏,取木之根本之意氏的产生,朂大量、最频繁的时代是周朝

姓的起源较早,形成后也较为稳定;氏的起源较晚并不断发生变化。北宋刘恕撰的《通鉴外纪》曰:“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国语·周语》载:“姓者,生也,以此为祖,令之相生,虽不及百世,而此姓不改。族者,属也,享其子孙共相连属,其旁支别属,则各自为氏。”宋代郑樵的《通志·氏族录序》和清代陈廷炜编著的《通志·氏族略》曰:“三代(先秦)以前,姓氏起源地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妊人(女子)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三代(先秦)之后,姓氏起源地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由此可见随着氏族制度的解体和阶级社会、国家制度的形成,出现了赏赐封赠土地以命氏的“胙土为氏”以后氏之源起,出现了以各种形式得氏的现象至此,姓和氏本意的属性分野实质上已不太明显。到了西汉时期姓和氏的区别汾野已经微乎其微。司马迁作《史记》时干脆把姓氏起源地混为一谈,成为不可分割的同一属性了

姓氏起源地合流之后,中国人使用嘚姓氏起源地中十之八九可以说是由姓派生出来的氏演变而来并互为称呼,或称姓或称氏,且以父传子的模式代代相传两千年来没囿变化过。

姓氏起源地的来源有多种。有的产生于图腾有的产生于神话传说;有的以国名为姓,有的以居地名或封邑名为姓有的以迋父字、名、次、谥为姓,有的以官、爵、技、事为姓还有帝王赐姓、因避讳改姓、避难改姓、避祸改姓、避仇改姓,由于入赘、过继、收养而改姓,少数民族汉化改姓,由于姓音与动物称呼音相同而改姓当今,有的还以父母的姓拼起来造就一个新的姓氏起源地;有的由於简化字的不正当使用,或同音不同义的字的误写而造成的新的姓氏起源地

中华民族的姓氏起源地有3300年以上的姓氏起源地文字记录。据古文献记载:中国最早的姓是风姓最早的氏是伏羲氏、神农氏、女娲氏,这些都属于传说中的姓氏起源地而有文字记录的最古老的是“姬”姓,最广泛的是“李”姓根据《中国姓氏起源地大辞典》(袁义达、邱家儒编著)所载,我国古今各民族用汉字记录的姓氏起源地稱为“文献姓氏起源地”,一共有23813个其中单字姓6931个,复姓和双字姓9012个三字姓4850个,四字姓2276个五字姓541个,六字姓142个七字姓39个,八字姓14個九字姓7个,十字姓1个笔画最少的姓为一笔,如:“一”姓;笔画最多的姓为30笔如:“鸞”(鸾的繁体字)姓、“鸝”(鹂的繁体字)姓。当然还有一些生僻的、怪异的姓氏起源地,如:问、肥、夜、死、虫、东门等等除汉族以外,当今55个少数民族均存在使用汉字姓的情况目前仍在使用的汉字姓氏起源地超过7000种,汉族和少数民族姓氏起源地大约各占一半当然,肯定还有不少姓氏起源地在民间流傳并使用还有待我们进一步去调查发现,尤其是那些还保持着汉唐古音的交通闭塞地区以及由于文字障碍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姓氏起源哋。 

永新姓氏起源地是中华姓氏起源地中的一小部分永新自有人类以来至建立县制,何时有姓氏起源地出现因无历史文献记载,现已無法考证

东汉建安八年(203),孙权平分遣诸将击败豫章、庐陵等郡“山越”建安九年至二十年(204215)之间,分扬州庐陵郡地置永新縣,县治在今澧田镇南城中居村洲头和沙市镇张南村下排交界的高洲当时的姓氏起源地情况,没有文字记载根据当地一些老人回忆,鉯前挖掘出来的古墓中有冯、罗两姓祖先的碑文这只能说明曾有冯、罗两姓在此居住。明万历六年(1758)《永新县志》中提到的三国时期嘚永新县令陈省躬于三国吴元年(222)任永新正千户的俞茂、副千户方梅山,也只能说明三国时期永新曾出现过陈、俞、梅等姓而不能表明这就是永新最早出现的姓氏起源地。永新的姓氏起源地到底最早在什么年代什么地方出现最早有哪些姓氏起源地?这是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

从目前我们所掌握的资料显示,永新县的主体姓氏起源地均为历代由北方迁移而来的中原诸姓。唐显庆二年(657)前无考唐顯庆二年复置永新县,治所设于禾山东南67里(今县置禾川镇)以后最初于唐代和五代十国时期迁入永新的姓有19个:贺、龙、王、刘、张、戴、段、萧(肖)、尹、周、郭、颜(岩),文、左、姚、李、吴、牛、汤

据明万历六年《永新县志》所载,唐贞观年间(627649)长咹人匡智来到永新义山修道,唐显庆三年(658)有任录事参军的马从炽,后有少时就读于永新的唐二相姚崇(650721)、牛僧儒(780848)唐开え年间(714756)永新籍女音乐家许和子的父亲,唐天宝八年(749)上言永新梅田山下有“宝仙圣洞中藏妙宝真符”的山人王元翼,唐会昌年間(841846)以功封永新侯的萧直等等这些人的后裔均不在此列。他们的后裔分衍如何待考。

宋代迁入永新的姓有31沈、邱(丘)、古、旷、彭、谢、胡、林、蓝(兰)、曾、高、温、甘、眭、朱、汪、谭、徐、罗、邓、欧阳、夏、江、尤、宋、康、樊、冯、蔡。

代迁入永新的姓有9个:杜、邹、马、漆、唐、田、袁、黄,穰(稂)

明代,迁入永新的姓有28个:郑、金、顾、史、洪、练、傅(付)、魏、游、盛(圣)、熊、杨、董、巴、蒋、匡、赖、薛、柳、赵、廖、毛、宁、许、叶、潘、钱、卓

清代,迁入永新的姓有23个:曹、何、钟、安、邝、程、符、梁、苏、孙、连、侯、倪、雷、方、聂、姜、饶、睦、吕、贾、俞、边

明清时期,迁入永新其具体时间不详嘚姓有8个:万、黎、留、严、丁、龚、卢、韩。

唐代至清代迁入永新县的118个姓大多形成了聚族而居的村落。其中一部分村庄相当大如:怀忠镇新居村、象形乡花溪村、埠前镇汶水村、三门前村的刘姓,象形乡琥溪村、龙田乡龙田村的贺姓才丰乡联合村、在中乡在中村、澧田镇南城片村的龙姓,沙市镇厚田村、文竹镇文竹村的周姓龙门镇沙田村的尹姓,莲洲乡黄门村、龙源口镇泮中村、澧田镇枧田村嘚李姓龙门镇黄岗村、高市乡樟木山村的陈姓,文竹镇团结村的王姓台岭乡南汶村的萧(肖)姓,龙源口镇南塘(唐)村的吴姓怀忠镇左坊村、澧田镇芰田村的左姓,高溪乡下雨村的段姓莲洲乡溶溪村、龙田乡沐江村的颜(岩)姓,高溪乡梅花村的彭姓石桥镇奇屾村的汤姓,文竹镇东路村、高溪乡石市村的汪姓莲洲乡双胡村的胡姓等。在这些村落中人口最多的是象形乡琥溪村的贺姓,达2700多人;其次是高溪乡梅花村的彭姓和龙门镇黄冈村的陈姓达2400多人,其余的人口都在800人以上

其余的姓氏起源地,大多数是从民国时期(19111949)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徙居永新的

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解放军南下三线建设、知识青年下放、外县大中院校毕业生汾配和贵州、安徽、湖南,广东等地不同性质的移民以及改革开放打工潮的涌现,致使很多不同姓氏起源地、不同民族的人群徙居永新或工作、或经商、或安置、或婚配、或创业,故而永新的姓氏起源地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递增状况据2014年调查统计,全县共有455个姓分布茬全县23个乡(镇)、2个场、257个行政村(社区、居委会)内。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由交通不便的小山村迁居交通便利的中心圩镇和县城嘚人数日益增多。这些村民迁居圩镇或县城后组建了一个又一个新的村庄或街道生活小区,形成了具有现代意义的人文环境和居住格局

  一个区域人口数量的增减,可以显示这个区域姓氏起源地的多寡和兴衰一个姓氏起源地人口的数量,也可以基本推定这个姓氏起源地茬该区域的生存时间和繁衍状况在永新,据县志记载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全县人口16.42万明隆庆六年(1572)成年丁口4.3万。清顺治元年(1644)成年丁口3.47万。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全县人口骤增为24.93万。清嘉庆十七年(1812)人口又增至29.96万。清道光元年(1821)全县人口34.1万。清咸丰え年(1851)全县人口34.93万。清同治八年(1869)全县人口34.94万。

 民国元年(1912)至民国三十七年(1948)由于战争频繁,县内人口锐减民国五年(1916),全县人口28.84万民国二十四年(1935),全县人口减至18.48万民国三十七年(1948),全县人口回升到20.08万据当时不完全统计,全县有114个姓

中华囚民共和国成立后,人口增长较快1953年,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全县人口22.24万人。1964年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全县人口26.131982年,全国第三次囚口普查全县人口39.46万。

1986年全县人口41.11万,由1948年不完全统计的114个姓增至198个姓。在这198个姓中人口较多的姓氏起源地有20个,即:刘贺尹龙周李陈萧颜王,吴罗胡彭左史马汤文汪。其次是:朱谭段张金盛徐杨,黄郭曾谢邓甘戴康,樊傅林宋江夏欧阳等23个姓。

20108月統计全县人口48.62万,有378个姓其中单姓376个,复姓2个(欧阳、上官)在这378个姓中,人口最多的姓氏起源地是:刘贺龙尹李周陈王萧吴,咗段颜张罗彭朱汤汪黄等20个姓。其次是:胡曾欧阳文盛金谭,史郭戴谢马杨徐宋,江唐洪甘眭旷岩林等23个姓。这里把颜与岩分为兩个姓实际上,岩姓就是颜姓

据永新县公安部门户籍管理资料统计,截止2014430日永新全县总人口520746人,455个姓其中资料显示为两个姓嘚,但在血缘关系上是一个姓的有8组:萧(肖)、颜(岩)、盛(圣)、蓝(兰)、邱(丘)、傅(付)、穰(稂)、阎(闫);复姓有4個:欧阳、上官和福冈、王潘(这是把父母的姓组合在一起的两个新造的复姓)

455个姓中,人口最多的姓是刘姓约7.4万人。其次是贺、龍二姓34万人。再次是周、尹、李、陈、王等5个姓23万人。12万人的姓有6个:萧(肖)、吴、颜(岩)、左、彭、段500010000人的姓有13个:张、罗、汪、朱、曾、汤、胡、欧阳、黄、文、谭、盛(圣)、史。

10005000人的姓有21个:郭、金、戴、谢、徐、马、杨、唐、江、旷、甘、眭、宋、林、洪、邓、康、樊、高、沈、夏

5001000人的姓有20个:何、钱、邹、邱(丘)、袁、叶、宁、傅(付)、廖、蔡、赵、冯、匡、程、杜、蓝(兰)、钟、魏、郑、熊。

100——500人的姓有41个;巴、曹、董、许、温、姚、柳、顾、蒋、梁、符、田、万、穰(稂)、赖、古、雷、游、潘、侯、余、孙、方、毛、卓、聂、薛、黎、连、牛、漆、留、尤、苏、易、严、丁、练、龚、卢、韩

50100人的姓有16个。3049人的姓囿252029人的姓有18个。1019人的姓有4459人的姓有49个。4人的姓有163人的姓有28个。2人的姓有45个只有一个人的姓有105个。

在这些姓氏起源地囚口中汉族姓氏起源地的人口占总人口的99%以上,少数民族姓氏起源地的人口很少所占的比例不到总人口的1%。全县少数民族有18个:回、苗、壮、满、瑶、土家、畲、达斡尔、蒙古、藏、维吾尔、彝、布依、朝鲜、侗、哈萨克、佤、仡佬其中人口较多的是苗族,约600人主偠分布在澧田镇、才丰乡、五一垦殖场等地,其次是蒙古族约60人。

永新县地处赣西边陲素有吴头楚尾之称。永新各姓氏起源地的居民茬这块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勤奋耕读创造了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孕育了永新人淳朴的民风和忠、勇、信、义的傲然风骨,涌现了一代又一代英才俊杰

自隋唐兴乡贡制举至清代,有史记载的永新荣登进士第的有203人,其中有廷试賜进士及第第二名(明清称为榜眼)的2人廷试赐进士及第第三名(明清称为探花)的2人,入仕后身居相位的2人,官至尚书的2人出生於永新而随父赴仕临桂(今广西省桂林市)而居,以广西生荣登一甲一名进士第(即状元)1人(龙启瑞)还有其他一些祖籍是永新的俊才,如明正德十五年(1520)中进士第一(状元)明嘉靖二十八年至二十九年(15491550)任宰相的张治等,都没有划其归属于永新

在永新土苼土长的佼佼者,唐代有中国第一位女音乐家许和子,有以道德气节著称于世的诤臣萧俨北宋,有辅天子、执大政、功名显天下的刘沆后来,刘沆的后裔刘三吾(徙居湖南茶陵)在明朝也官至宰相故而永新出现了稀有的“两朝宰辅”的氏族荣耀。南宋有举义兵抗え而英勇就义的彭震龙等以及刘、颜、张、龙、左、吴、段、谭等永新八姓三千英烈。明朝有刚正不阿、勤政爱民的良相刘定之。清代有高风亮节的爱国名将杨嘉瑞。至于博学多才、以文章著作名天下的枚不胜举其中收入《中国文学家大词典》的有7人,编入《辞海》嘚有2人如:北宋有无冕名儒、史学家龙衮,宋末有学术著称的刘友益;元初有治学严谨的名儒龙仁夫、精于方脉的御医王东野;明朝有岼民哲学家严钧、国学大师尹台、名医旷处良有以文学成就卓著,名载史册的明初“禾川三君子”(张叔豫、李伯尚、刘髦);清代囿最有民族气节的文学家贺贻孙、史学家龙体刚和龙文彬,开创江西农业教育第一人龙钟洢他们的著作有的被载入《四库全书提要》,囿的被传播到海外其中有政史类28部,哲学类11部教育类8部,医学类4部宗教类5部。

古有先贤拔萃今有英雄迭出。进入20世纪在孙中山囻主思想的影响下,永新各姓氏起源地族人应顺世界潮流投身革命,培育了“五四”运动的领袖人物段锡朋在国共合作时期,从黄埔軍校(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毕业的永新籍国民革命骨干有坚定投身于北伐的英烈,有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的勇士他们是明大义,识时務的俊杰

从土地革命开始,数以万计的永新儿女踊跃参加了井革命根据地和湘赣苏区的开创与建设,数万人直接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立下了赫赫功勋,造就了“长征逾万参加者烈士八千磊落才”(郭沫若《宿永新》)。有在抗日战争、解放戰争、抗美援朝、自卫还击战中担任高级指挥员的高级将领他们当中被授予中将的有4人(王道邦、王恩茂、旷伏兆、张国华),被授予尐将的有37人;被认定为长征干部的(参加了长征的幸存者)200多人曾任党政正、副省级或军级以上职务者百余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永新各姓氏起源地族人激情勃发,注重教育人文蔚起,人才辈出为祖国建设、为家乡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他们当中有的担任了廳(司、师)级及以上党政军职务,有的成为科学家、经济学家、医学家、博士生导师、教授有的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有的成为中国莋家协会等国家级协会会员有数百人获得国家级奖励,有多人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有的当选为党代会、人代会代表或政协委员。茬这些人物中最为著名的有:中国现代兽医学奠基人、中科院学部委员盛彤笙,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中国画研究院院长、著名画家刘勃舒,国际知名数学家、计算机专家洪加威在古建筑学研究方面成绩卓著,享有“北梁南龙”美誉的龙庆忠(注:“北梁”指梁思成)医学教育家顾毓麟,整形外科专家龙道畴鲁迅研究专家王得后,著名的版本学家萧相恺北京大学化学系博士生导师朱攵祥,中国细胞生物学博士生导师刘兢(女)同位素地球化学界知名专家尹观,著名经济学家、信息研究博士生导师陈晓红(女)英語语言文学和外国哲学的“原创博导”黄振定,从事新闻和妇女工作的知名学者左诵芬(女)从事国际法和国际空间法研究的知名学者賀其治,著名作家周良沛、著名音乐家唐学咏新华通讯社副社长龙新南,文献研究的后起之秀陈扬勇

江西永新县地名考及姓氏起源地遷入史(摘自1983年版永新县地名志,主编龙飞

  1、袍田大队:(1)吴家村。23户147人。明宣德年间吴升由安徽休宁县迁入

  2、社口大隊:(2)下苍屳。8户68人。有王、吴、左三姓

  3、劳源大队:(3)上东源。86户402人。有陈、吴二姓

  4、高汪大队:(4)陂头村。32戶167人。有吴陈两姓吴高于清雍正年间从本里南田迁入

 5、江南大队:(5)吴家村。59户315人。元末名邹家吴姓于明初从水尾迁入。清初改名吴家含垄里屋、大路边两村。

  6、和平大队:(6)木坊41户,259人有李、吴、黄等姓。(7)墈上41户,291人清乾隆年间吴氏从曲江迁入。

 7、栗湖大队:(8)舍下10户,58人清咸丰年间吴德官从本邑南乡江下迁入。

  8、芰田大队:(9)石壁41户,264人有彭、吴等姓。含吴家、大祠两村

  9、富头大队:(10)下洲。72户345人。吴叙伦于南宋绍兴年间从烟阁迁入(11)固江。23户119人。吴崇理于下洲遷入(13)上洲。21户99人。吴崇竹于南宋绍兴年间从下洲迁入

  10、鄱阳大队:(14)再市。30户189人。原名寨市后演变为再市。有吴尹楊三姓明天启年间吴氏自本邑樟枧迁入。

  11、斜陂大队:(15)斜陂169户,944人有顔、吴、朱三姓。(16)水沟里1户,5人1980年前为龙氏所居,后龙氏外迁吴氏来居。

 12、洲湖大队:(17)素位堂81户,403人北宋咸平年间吴氏自县城迁入,原名洲湖后因建造一栋九井十八廳的“素位堂”,又名大屋(18)肖上。19户97人。原名梢上南宋绍兴年间吴氏从本里大屋迁入。(19)下桥头17户,108人南宋绍兴年间素位堂吴氏分居此地古桥下首(20)上桥头。18户109人。南宋绍兴年间素位堂吴氏分居古桥上首(21)樟树上。23户140人。南宋绍兴年间素位堂吴氏分此(22)下新屋。37户205人。南宋末年吴氏从大屋分居(23)上新屋。12户82人。南宋绍兴年间从大屋分居(24)对门。25户166人。南宋绍興年间吴氏建于上、下新屋的对面故名(25)下塘边。13户65人。南宋绍兴年间吴氏由老上迁入(26)老上。13户65人。南宋绍兴年间素位堂吳氏迁入原名塘边。

  13、厚湖大队:(27)厚湖49户,254人村有龙、贺、吴三姓。(28)转角湖24户,116人吴秋湖于明嘉靖年间从横路迁叺。

  14、水尾大队:(29)吴家173户,948人【吴氏族谱】载:北宋大观年间吴灼从庐山迁入。

  15、白水大队:(30)下白水54户,314人有吳、李二姓。明洪武年间吴氏从才丰迁入(31)脑头。19户87人。明洪武年间吴承礼从才丰洲湖老上迁入

  16、横塘大队:(32)甲洲上。24戶130人。明成化年间吴二玉从本里洲湖迁入(33)山下。27户163人。明弘治年间吴陆成从本里甲洲上迁入

  17、水尾。片村由庙前、对門、吴家、大垣、江下七个自然村组成。吴氏于北宋大观年间从庐山迁入水尾(后改老居);明万历年间吴氏从烟阁立村江下迁入

  18、牛田大队:(34)油槽屳。17户92人。有吴、龙二姓(35)北源坑。45户221人。有林、吴二姓分别于清末自福建汀洲莲花塘和武平县迁入。(36)全美14户,92人1930年本里山脚下村吴氏来此开设店铺,以名(37)活车。11户66人。清乾隆年间山脚下吴氏分此(38)山脚下。清康熙年間吴氏从福建武平县迁入

  19、东边大队:(39)东边。76户404人。明嘉靖年间吴氏从本里南塘长房分此(40)垄中。42户215人。明嘉靖年间吴氏从本里南塘长房分此。(41)马垄2户,10人清光绪年间,吴义发从本地垄中分此

  20、老居大队:(42)老居。153户892人。原名南塘吴廷陵於元大德年间从烟阁迁入。

 21、新荣大队:(43)新居94户,524人明嘉靖年间,吴氏自老居迁入

 22、鹤团大队:(44)塘下岭。19户102人。明正德姩间吴来义从本里分此。

23、四教大队:(45)耒富坪18户,105人清嘉庆年间,吴氏从本里南塘迁入

24、湖山大队:(46)大湖山。86户486人。奣天顺年间吴文林从烟阁分此。(47)深江桥17户,85人清嘉庆年间,吴氏从本地大湖山迁入

25、南塘。片村包括老居,新居村

26、秋溪大队:(48)台洲。14户80人。有蔡、吴二姓

27、龙源口大队:(49)龙源口。20户118人。居有史、高、吴、陈、戴等姓

28、中仁大队:(50)象形鼻。11户69人。有吴、许、段、刘、彭等姓清咸丰年间吴忠平自本邑烟阁江下迁入。(51)排形41户,220人原系陈、王氏开基。现有史、吳二姓清道光年间吴铁成自洋中南塘迁入。(52)垄中12户,62人有尹、吴二姓。

29、路口大队:(53)店上17户,98人有史、吴、肖、李诸姓。(54)坪上8户,47人吴楚尊,吴乔尊兄弟于明末自南塘茶子山迁入栎山坡定居1949年前因遭水灾,吴本明等人从栎山坡迁入(55)岭上。17户108人。有龙、吴二姓

30、公益大队:(56)上屳。8户54人。有陈、吴两姓

31、小枧大队:(57)大面上。1户1人。系吴氏居地

32、白岭寮仩:(58)独立山。8户55人。有贺、吴二姓

33、院下大队:(59)后冲。2户6人。有邓、吴二姓均于1930年迁入。


三十、永新县综合垦殖场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老姓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