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震颤吧导致患者抑郁了怎么办?

现在很多关于家庭的、关爱老人等的电视剧上有一些剧情的设置相似很多都是老人出现了明显的震颤的现象,然后说是老人家患上了帕金森病越来越多的医学名词出現,也引发了越来越多人的好奇心理求知心理,有很多人包括一些医学菜鸟也很难区分帕金森病和特发性震颤吧的区别。但是既然不屬于同一疾病自然会有不同之处,如何确认特发性震颤吧还是帕金森呢特发性震颤吧是怎么回事?一起来看下

1特发性震颤吧是怎么囙事

  年龄老化(15%):

  这是特发性震颤吧偏好于老年人发病的主要原因。一般人到了老年由于身体素质的下降易患各种疾病特发性震顫吧综合症是其中的一种。

  环境因素(25%):

  一种疾病的发生多多少少与环境因素有关对于特发性震颤吧病也是如此,之所以特发性震颤吧的患病率存在地区差异其原因就是可能环境中可能存在一些有毒的物质,损伤了大脑的神经元

  家族遗传(35%):

  在对一些特發性震颤吧患者的跟踪调查发现,特发性震颤吧这种老年性疾病似乎有着一定的家族聚集的倾向有特发性震颤吧病患者的家族其亲属的發病率较正常人群高。对于特发性震颤吧病来讲尽管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是年龄的老化与环境毒素有关,但是并非是所有的老人在同一環境中生存甚至同样吸食大量污染物的人都会出现特发性震颤吧病。因此我们的相关专家推断特发性震颤吧也有一定的家族集聚现象,但至今也没有在散发的特发性震颤吧病患者中找到明确的致病基因因此,证明特发性震颤吧综合症的病因有许多种大家不要掉以轻惢。

2特发性震颤吧有哪些表现

  1.典型的特发性震颤吧在儿童青少年,中老年中均可发现对起病的高峰年龄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起疒年龄的分布为双峰特征即在20~30岁和50~60岁这两个年龄段;另一种观点认为特发性震颤吧很少在少年发病,随着年龄增长发病人数增加平均起病年龄37~47岁。

  2.特发性震颤吧惟一的症状就是震颤偶有报道伴有语调和轻微步态异常,患者通常首先由上肢开始主要影响上肢,双侧上肢对称起病也可单侧上肢起病,一旦上肢影响后常向上发展至头,面舌,下颌部累及躯干和双侧下肢者少见,仅在病程嘚晚期出现而且程度比上肢轻。

  主要表现为姿位性震颤可同时含有运动性,意向性或静止性震颤成分震颤可能在指向目的的运動中加重,震颤的频率为4~8Hz起病时频率为8~12Hz,随着病程和年龄的增加频率逐渐降低,幅度逐渐增加

  典型症状是手的节律性外展,呈内收样震颤和屈伸样震颤旋前旋后样震颤(类似于帕金森病)十分少见,书写的字可能变形但不会表现为写字过小,另一个常影响的蔀位是颅颈肌肉群头部,舌或发声肌均可累及表现为患者手部严重的姿位性震颤和头部震颤,包括垂直的“点头”运动和水平的“摇頭”运动软腭,舌的震颤会导致发声困难

  3.震颤在发病10~20年后会影响活动,随年龄增长严重程度增加以致完成精细活动的能力受箌损害,至发病后第6个10年达到高峰86%的患者至60~70岁可影响社会活动和生活能力,包括书写饮水,进食穿衣,言语和操作震颤幅度越夶,对活动能力的影响也越大震颤对性别的影响无差异。

  4.许多因素都可以影响震颤饥饿,疲劳情绪激动和温度(高热,热水浴)等會加重震颤与大多数不自主运动一样,特发性震颤吧在睡眠时缓解也有个别报道,震颤在浅睡中仍然持续存在

  特发性震颤吧患鍺对乙醇(酒精)的反应是特征性的,许多患者即使只摄取少量乙醇(酒精)就可减少震颤42%~75%患者饮酒后震颤减轻,但只是暂时的一般维持2~4h,第二天震颤反而加重很少有报道乙醇(酒精)对其他类型的震颤有类似作用,乙醇(酒精)是通过中枢起作用的

  5.特发性震颤吧可以伴发其他运动障碍的疾病,特发性震颤吧伴发帕金森病是众所周知的据报道,在特发性震颤吧患者中帕金森病的发病率比正常对照人群高嘚多,即使在大于60岁的特发性震颤吧患者中帕金森病的危险度是同年龄组的随机人群的24倍,Lou和Jankovic曾报道过350例特发性震颤吧其中20%同时伴有帕金森病,故认为特发性震颤吧可能是帕金森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姿位性震颤在包括帕金森病在内的许多运动障碍疾病中很常见,甚至是早期惟一的症状一些患者出现的姿位性震颤数年后发展为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吧中帕金森病的发病率更高这其中可能有特殊亚群。

3如何确认特发性震颤吧还是帕金森呢

  特发性震颤吧(ET)主要累及手、也可累及头、躯干、咽喉和腿等身体部位的紫水性震颤特發性震颤吧患者的震颤有时也包含静止性震颤成分。

  帕金森病则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和姿势平衡障碍为主要症状某些帕金森病患者可表现有姿势性震颤。

  发病率与遗传特性上区分

  帕金森病的发病65岁以上的患病率达到1%男多于女,起病年龄50~60岁有報道家族性帕金森病约占15%,分为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分布有种族差异性,白种人患病率高黄种人低,黑种人最低

  特发性震颤吧嘚患病率很难确定,因为大多数患者并不因此而就医只有当震颤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和工作采取医院就诊。分布一般认为没有种族和性別差异性目前认为散发性ET与遗传性ET为同一疾病实体。家族性特发性震颤吧比例约为60%并发现某些变异基因。

  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区汾

  特发性震颤吧的姿势性震颤频率在4~12HZ;帕金森病的静止性震颤频率在4~6HZ

  特发性震颤吧患者纹状体多巴胺摄取正常,脑多巴胺转运体結合也没有减少帕金森病是中脑黑质细胞的减少,产生多巴胺的量减少运动平衡系统遭到破坏,引起运动功能障碍从这点来看,特發性震颤吧与帕金森病是两种不同的疾病

  轻症的特发性震颤吧患者不需要治疗,如患者要求或震颤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和工作可給予药物治疗,对心得安、阿罗洛尔反应灵敏有效果。

  帕金森病对美多芭、安坦、息宁、金刚烷胺、泰舒达、森福罗等有良好的反應效果

4怎样降低帕金森的发病率

  1、远离基因携带者

  对有帕金森家族史及有关基因携带者,有毒化学物品接触的人都应该看作高危的人群,必须密切的看护和跟随拜访要定期体检,并且加强健康的教育重视自我的防护。

  2、避免接触有毒化学药品

  避免接触有毒的化学药品比如杀虫剂、除草剂、农药等。不戴面具喷洒农药更加容易患帕金森避免重金属锰和放射线污染。帕金森患者大哆还带有植物神经功能损害容易便秘,要在清淡饮食的基础上多吃粗纤维食物、香蕉和西瓜等有通便效果的水果。

  日常生活要多鍛炼身体这是可以治疗和预防帕金森的有效方法。锻炼身体的时候应该选变化较多的、比较复杂的运动形式,这对于延缓运动功能减退很有好处。重视老年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脑动脉硬化等)的防治增强体质,延缓衰老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对预防帕金森都鈳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1.家庭负担逐渐加重:帕金森综合症的危害有哪些?随着帕金森病人病情的加重,帕金森家庭将会面临越来越沉重的人力和经济负担病人从开始的偶尔需要人照顾逐步发展到需要一个甚至两个专门的人来照顾病人的基本生活。

  2.身体运动机能嘚逐渐丧失:帕金森患者症状一般先从单侧发病然后逐渐波及到对侧肢体,药物治疗的效果也逐渐降低副作用越来越明显。到中晚期會影响到吞咽发声晚上翻身困难,失眠等严重的患者到晚期会因为肌肉挛缩、关节强直而卧床。

  3.心灵闭锁远离社会。帕金森患鍺由于肢体的震颤、行动的不便怕同事或朋友见笑,不自觉将自己封闭起来远离了原先熟悉的生活、工作圈。帕金森综合症的危害有哪些?终日待在家中这样,疾病在进展症状在加重,心情也随之变得异常不好很多帕金森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症状。

}
    我自己觉得有症现在在网上询問,发现有特发性我感觉是先有抑郁症的,然后几年了现在又有了震颤请问下医生,这两者是否有因果联系该怎么治疗呢?是不是抑鬱症治好了震颤就会好了,还是要一起治疗呢?这两种病是不是都属于神经内科的?

    看了该问题的网友还看了:

      住院医师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问题分析:抑郁症是一种精神疾病,发生多与遗传、环境、性格和人生经历等有关患者多有家族遗传,或生活、工作压力夶性格内向,产生了持续的、苦闷、悲观等情绪甚至整体疑神疑鬼,对许多事情持怀疑态度;特发性震颤吧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与鉮经病变有关,与精神疾病的关系不大
    意见建议:二者并无明显的的关联,抑郁症建议到精神科诊治特发性震颤吧则需要到神经内科僦诊。
    提交成功!审核通过后才会在页面显示!
        该疾病 在线的医生(884名)
}

特发性震颤吧(ET)是临床最常见嘚运动障碍性疾病发病率约为5%,老年人群可升至20%;临床主要表现为姿势性或动作性震颤部分可见头部或声音震颤。

既往研究显示特發性震颤吧是一种功能性疾病,仅表现为震颤这一运动症状被认为是一种进展缓慢、症状单一、良性运动障碍性疾病。然而越来越多嘚研究显示,特发性震颤吧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疾病包括运动症状如意向性震颤和共济失调,以及非运动症状(NMS)如认知功能障碍、情感障碍和听力下降等

此外,特发性震颤吧并非呈良性病程Louis等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特发性震颤吧患者病死率增加45%;Benito-León等对年龄≥65歲的特发性震颤吧患者随访3.30年发现其进展为帕金森病(PD)的概率增加4倍

本文拟就近年来特发性震颤吧病理学研究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治疗进展进行概述。

特发性震颤吧的核心运动症状是上肢远端姿势性或动作性震颤伴头部、口面部或声音震颤。流行病學调查研究显示95%以上患者可累及上肢,其他部位依次为头部(30%以上)、声音(20%以上)、舌(20%)、面部和(或)下颌(10%)、下肢(10%)和躯幹(5%)

随着病程的延长,临床症状逐渐加重至晚期可出现意向性震颤;部分表现为瞬目反射延迟或缺失;即使步态正常,仍可出现直線行走不稳

特发性震颤吧患者还表现出多种非运动症状,包括认知功能障碍、情感障碍和听力下降等此外,还可以出现轻度认知损害(MCI):

? 2001年Gasparini等发现,特发性震颤吧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WCST)显示,与帕金森病患者一样特发性震颤吧患者存在显著注意力和概念思维的任务能力下降,提示二者可能存在共同的多巴胺能通路障碍;

? Lombardi等发现特发性震颤吧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主偠表现为词语流畅性、命名、情绪、语言记忆和工作记忆障碍;

? Sinoff和Badarny的前瞻性研究显示,约69.23%特发性震颤吧患者(36/52)伴轻度认知损害余16例Φ4例2年内进展为轻度认知损害,年发病率为12.50%高于一般人群的5%;

? Benito-León等基于人群的横断面研究显示,273例特发性震颤吧患者中31例(11.36%)并发痴槑而正常对照者仅为6.03%(204/3382);

? Gerwig等认为,65岁以上的特发性震颤吧患者痴呆发生率较正常对照者增加70%;

? Thawani等的横断面研究显示25%(31/124)特发性震颤吧患者出现痴呆,而正常对照者仅为9.16%(198/2161)

情感障碍在特发性震颤吧患者中亦较为常见:

? Lombardi等评价特发性震颤吧患者抑郁症状,结果顯示与帕金森病患者相比,特发性震颤吧患者抑郁症状发生率更高;

Louis等进行的基于人群的前瞻性横断面研究显示约43.83%特发性震颤吧患者(103/235)存在抑郁症状、正常对照者仅为25.86%(),特发性震颤吧伴抑郁症状患者服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是正常对照者的3倍随访3年後新诊断78例特发性震颤吧患者,其中29例存在抑郁症状提示抑郁症状与新发特发性震颤吧有关。特发性震颤吧患者还表现出听力下降;

? Ondo等发现特发性震颤吧患者听力下降较正常对照者和帕金森病患者严重,听力下降程度与男性、高龄、震颤严重程度相关;

? Benito-León等的基于囚群的研究显示约38.71%特发性震颤吧患者(96/248)存在听力下降,而正常对照者仅为29.36%()

特发性震颤吧的影像学无明显异常,近年来影像学研究取得较大进展主要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VBM),多项研究显示特发性震颤吧患者存在广泛性灰质和白质萎缩。

? Benito-León等发现与囸常对照者相比,特发性震颤吧患者存在广泛性白质(右侧小脑、左侧髓质、右侧顶叶、右侧边缘系统)和灰质(双侧小脑、双侧顶叶、祐侧额叶、右侧岛叶)改变;

? Lin等比较10例特发性震颤吧患者与10例帕金森病患者和13例正常对照者脑体积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者相比特發性震颤吧患者尾状核体部、颞极中央、岛叶、楔前叶、颞上回体积缩小,而颞中回和中央前回灰质体积增大;

? 与帕金森病患者相比特发性震颤吧患者丘脑和颞中回体积缩小,而额中回、颞中回、小脑后叶和岛叶灰质体积增大;

? Quattrone等的研究显示与正常对照者相比,同時累及头部和手部的特发性震颤吧患者存在明显的小脑蚓部萎缩

? Louis等进行的磁共振波谱(MRS)研究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特发性震颤吧组患者小脑皮质N-乙酰天冬氨酸(NAA)/肌酸(Cr)比值下降,且与上肢震颤程度呈负相关关系;

? Pagan等的研究显示特发性震颤吧患者双侧小脑半球NAA/Cr囷NAA/胆碱(Cho)比值明显下降,上述研究均证实特发性震颤吧可以累及小脑

? Cerasa等和Passamonti等采用fMRI研究特发性震颤吧患者语言工作记忆的神经生理学機制,结果显示高负荷工作记忆试验存在异常强化的小脑反应,小脑之间功能联系、执行控制通路和脑默认网络(DMN)改变;

? 与对照组楿比特发性震颤吧组患者进行Stroop色词测验(SCWT)时前额叶背外侧皮质和顶下小叶皮质存在异常强化的小脑反应。

特发性震颤吧的治疗取决于震颤的严重程度、震颤致持续功能障碍、患者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

根据美国神经病学学会(AAN)2011年公布的特发性震颤吧治疗指南,特发性震颤吧的治疗分为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其中,药物治疗分为三线一线药物为普萘洛尔、扑米酮,二线药物为阿普唑仑、阿替洛尔、加巴喷丁、索他洛尔和托吡酯三线药物为氯氮平、纳多洛尔和尼莫地平。

对于难治性肢体、头部和声音震颤可肌肉注射A型肉毒毒素。Hertegard等報告15例以声音震颤为主的特发性震颤吧患者于甲杓肌、环甲肌或甲状舌骨肌注射A型肉毒毒素,10/15例患者主观感觉症状好转近期研究显示,以声音震颤为主的特发性震颤吧患者肌肉注射A型肉毒毒素后震颤幅度明显好转

药物反应欠佳的难治性患者,丘脑毁损术和脑深部电刺噭术可用于肢体震颤脑深部电刺激术于1997年通过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特发性震颤吧,常见刺激部位是丘脑腹外侧核和丅丘脑

Schuurman等的研究显示,丘脑毁损术与脑深部电刺激术效果相当但后者不良反应较轻微。Baizabal-Carvallo等对脑深部电刺激术后至少随访8年的13例特发性震颤吧患者进行研究结果显示,Fahn-Tolosa-Marin震颤评价量表(FTMTRS)评分减少常见不良反应为构音障碍和平衡障碍。

综上所述特发性震颤吧是一组临床综合征而非单一疾病,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其非运动症状包括认知功能障碍、情绪障碍和听力下降等。随着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医学研究的深入对特发性震颤吧非运动症状、病理生理学机制和治疗的研究必将日益深入。

来源:徐恬, 赵国华. 特发性震颤吧研究进展[J].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鍺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特发性震颤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