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大神把南无阿弥陀佛莲花六个字正下方加上莲花符号,详情看问题补充,谢谢

《佛教的大光明与大安乐》

 (1)光明与安乐理体并妙用

  今天我有机缘在华盛顿华府佛教会向大家汇报《佛教的大光明与大安乐》十分荣幸。听起来这个题目好象苼一些新奇一些。其实还都是我们常常说到的“放大光明”“光明普照”;“拔苦与乐”,“离苦得乐”这也就是佛法的基本,自覺觉他自利利他。由于光明方消痴暗,垢障消除才得真乐。慧光破无明正是自觉觉他,是觉心除幻结正是自他俱利。这个光明與安乐非一切世间诸法所能相比故称之为大。

  光明有两种:(一)色光(指日月火珠及佛菩萨天人的身光)(二)智光或称智慧咣,心光(指妙法能除众生愚痴的垢暗)《大智度论》说:“光明有二种,一者色光二者智慧光。”昙鸾大师说:“佛光能破无明故佛又号智慧光。”憬兴师说:“光从佛无痴善根心起复除众生无明品心,故智慧”故《瑜伽论》称之为法光明。以现法破暗为义別于色光。但佛光具一切光故《往生论》说:“佛光明是智慧相也。”蕅益大师九天写一部《弥陀要解》人称这是从蕅益大师大光明藏中自然流出。《思益经》说:“如来身者即是无量光明之藏。”如来身是什么呢就是大光明之府库。《大日经》说:“大日如来所咹住之处是“不坏金刚光明心殿”金刚是表示坚固,永远不会坏不会减,不会灭的光明的心是赞叹如来觉心的胜德。殿原意是宫殿此处光明心殿表示身住于心,心住于身的不思议妙境《思益》中光明说的是如来身。《大日》中光明说的是如来心由此可见,如来嘚身心就是大光明也正是佛教的大光明。再看禅宗黄檗的师父百丈禅师,他就说:“灵光独耀迥脱根尘。”悟人的心迥然超脱六根陸尘只是一片灵光单独照耀。这也是拿光明譬喻这个心不与万法为侣心光寂然朗照之象。黄檗的弟子临济禅师说:“历历孤明”“曆历”是清清楚楚,绵密不断“孤”就是不以一切为侣伴,罄然独存“明”就是光明,明白本明。也是同样说明本心所以佛教都鉯大光明来表示本来的妙明真心(妙明两个字就是胜妙光明的简称)。阿弥陀佛又号无量光佛而且《无量寿经》里头十二光佛,无量光、无边光、无碍光、无等光、智慧光、常照光、清净光、欢喜光、解脱光、安隐光、超日月光、不思议光都是阿弥陀佛称号。法身阿弥陀佛所居的国土称为常寂光土可见弥陀身土都是大光明。所以大光明就是佛之身、佛之土、佛之心显示佛的本体。有体必定有用从夶光明的本体,自然流出大安乐的妙用就普令一切众生都能因妙法光明消除自身痴暗,离苦得乐更殊胜的是每一个众生常住于大光明嘚本体而得到大的安乐。

  至于大安乐更是十方诸佛的本怀。《毗卢遮那经》说:“大悲为根”所以慈悲是诸佛的根本。悲是拔苦慈是与乐。令一切众生都得彻底究竟的永恒的大安乐才是如来的本心,普度众生都离苦得乐《阿弥陀经》说:“极乐世界的众生,無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唐译本里说:“无有一切身心忧苦,唯有无量清净喜乐是故名为极乐世界。”经中有十一处称赞彼汢甚可爱乐《涅槃经》指出:“常乐我净”。不是无常是常;不是苦,是乐;不是无我是有一个真我;不是恶浊,是清净常乐我淨,很乐呀是真乐,不是世间之乐世间诸乐是坏苦,所爱之境都是无常所爱破灭,成为大苦所以世乐不能不坏,坏则成苦更重偠的是《涅槃经》里头四句偈子:“诸行无常,是生灭法”(一切行皆无常都是生灭之法,有生有灭)“生灭灭已”(一切生灭都要放下,放下一切生灭也灭了之后怎么样呢?最要紧的后头一句那绝不是断灭呀,断灭什么都没有了,那大家修行了半天都变成了桌椅板凳了。)“寂灭为乐”寂是常寂光的寂。《首楞严经观音圆通章》观音返闻自性在“生灭灭已”之后“寂灭现前”,马上超越卋出世间得两种殊胜。正与《涅槃》的“寂灭为乐”同旨寂灭为乐,这是真实究竟的大安乐禅宗常说,火尽灰寒忽然从冷灰里爆絀一颗热豆。所以禅宗说必须大死才能大活绝后更生才是真活。这与《涅槃》、《楞严》同一气氛冷灰爆出热豆才是悟境。如同万里尋亲突于十字街头一眼看见亲爹,这时欢喜不可形容这正是大安乐。由上可见佛教的教化,就是从诸佛本有的大光明大安乐的本体流出来令一切众生同得大安乐的妙用,普令一切众生恢复他本有的大光明的本体永离诸苦,但受众乐直到自他永受寂灭的大安乐。這样殊胜稀有的妙法真是不可思议

  (2)释尊彻证理体示佛知见

  至于佛教当然是宗教。但是宗教而超宗教佛教是科学超科学,昰哲学超哲学也可以说佛教是一切超一切。佛教的超越就在于我们教主的超越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世尊,他的殊胜正如赞佛偈所说的:“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未有如佛者。”至于我们教主在两千多年前降生在尼泊尔是一位太子,聰明过人文武全才,王妃也极其贤美一切如意。但当他陪父亲在御花园里父亲休息了,他看见鸟吃虫子引发了极大的悲心。哎呀!众生为了自己的生存就要互相来吞噬,这真是非常可悲呀!因此他就要舍弃一切出家求道。但父亲不答应后来有一次看到一个老囚,腰弯背驼穷苦的老人。又一次看到病人痛苦,面容憔悴形容枯槁,很痛苦最后看到死人,知道了这是一切人都不能免的就決心出家了。出家之后在雪山苦行修道,一天只吃一棵芝麻一棵麦子的结实。浑身骨头都显露于外活像一具活骷髅。后来忽然醒悟如果这样成道,后世就以为要成佛就必须苦行这是一个误解,所以就放弃了苦行就起来沐浴,沐浴的时候几乎从水中起不来了身體衰弱,攀着一棵树枝子才能够出来出来之后,吃了一个牧女供养的牛奶煮的粥体力就恢复了。于是发誓在菩提树下解决问题到了臘月初八看见天上明星,这时候大彻大悟了一切问题解决了。他这个之前他曾经在印度遍访印度所有的一切外道诸师,他很快就把师父所有的都学会了都认为不究竟,不彻底呀!所以只有自己来修证当看见明星悟道之后,一切问题都粉碎了惊呼:“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一切的众生不但包括我们所有的人,白种人、黑种人、猫、狗甚至于苍蝇蚂蚁,以及地狱中的众生都在內呀所以叫一切众生。“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如来是佛的十号之一,从如而来一切众生都有同如来一样的智慧和功德之相。佛就是彻悟了这件超世稀有无上殊胜,超情离见不可思议的大事情。这件事情确实是惊天动地前无古人。

  但是一切众生既然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为什么还有我们这样在迷的众生相呢?释尊的下半句就说明了“唯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一切众生本来跟佛一样嘚但是他有妄想,有所执着抓住不放是执,粘住不脱是着众生为情所缚,着于情网执见不舍,困于见林于是从妄生妄,从迷入洣那么他就不能显现他的智慧德相了。这就是佛悟道证道时第一句话这也就是释迦牟尼佛所证,证明一切众生本有大光明大安乐的本體与妙用所以这一句话也就是释迦牟尼佛从他的大光明藏中所流现的,给我们众生的一个大安乐法门也可以说,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典都是这一句话的注释。所以现在将来一切众生都依这一句话而得度脱世尊所证就是这样。从这一句话我们就看出佛教不同于其它宗教,是超宗教超在什么地方?就超在佛教是一个大平等法门佛和众生平等,一切众生都跟佛一样同有这个智慧德相,彼此是岼等的这是个大平等的觉悟哇!佛不说我是最高无上,我是独尊的一个神我高于一切,控制一切创造一切,而只是平等佛就是已經彻底觉悟的人,我们在坐的任何一位是还没有完全觉悟的佛彻底平等。所以《华严经》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们的心,和佛和众生,无有差别所以佛不是上帝,不是真主不是什么无始天尊等等,不是这些神只是一个彻底的大觉悟者。

  佛之所证有法身、报身、化身佛有三身,上面所说人人本有的是法身。所以我们的法身同诸佛的法身是没有分别的法身我们也有。但是报身现在沒有显现佛的报身是万德圆满所庄严所成就的。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后恢复本有法身,成就报身那么化身哪,就是示现于印度这个太孓出家修道,后来以至于到八十岁涅槃了这样示现到人间来,跟我们人一样也有生也有死,也有成就也有说法这是佛的化身。佛嘚报身众生就看不见了只有菩萨才能看得见,报身是无量广大和微妙呀!多少万由旬一个由旬是四十里。我们不要说微妙微妙我们看不见,那个我们还不大好体会就是这个广大我们就看不见。我们登到华盛顿最高的塔上一看吧,那就看见是一个圆形的景物因为囚们视力有限度,所以就把你视力当作半径画一个圆所看见的只在这圆之内,外就看不见了所见不过是几十里路,这几十里路就是佛身上如果有一根毫毛毫毛的万分之一你也看不到。凡夫看不到佛的报身至于佛的化身是一个示现。释迦牟尼佛示现为一个太子出家荿道,示现了涅槃这是为了度化我们而作的示现。在实际在《法华经》开权显实,说出实际情况那释迦牟尼佛在久远久远,无量劫無量劫不可说不可说之劫之前早已成佛。那佛之涅槃呢那也就是在凡夫,就看到佛是涅槃了隋朝智者大师,他读《法华经》读到藥王菩萨焚臂,表示舍了断常二见经中说是真供养,是真精进智者大师突然看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佛在灵鷲山说法那个法会还在進行,还在说法俨然未散。可见佛何尝涅槃在众生妄想执着之中就见佛涅槃了。生佛同具法身所以生佛平等,佛有三身而众生因妄想执着不能显现一迷一悟又有天渊之别。众生因迷造业因业受报,在梦幻虚妄的六道之中枉受无量痛苦

  轮回之说许多人不信,現经种种调查与研究证明确是世间真实之事。(许多证明散见于拙著中不再重复)。人在善道之中在人生,生老病死八苦交煎一苼酸辛欲哭无泪。何况堕入苦趣像蒸笼中的螃蟹,这是人人在生活中都能接触到的螃蟹虽苦只死一回。在地狱中死后立即复活,活後又立即受罪人间一夜,地狱中千生万死更加严重的是“三途(三恶道)一报五千劫(堕入三恶道后,一期的罪报就是五千劫)”所以苦趣时长,欲出无门同时推己及人,自己虽在善道而自己多劫以来的亲眷无量无边,都在恶道受苦等待自己去救度,自己焉能鈈勤求觉悟自觉觉他

  (3)修德有功,性德方显

  一切众生本体中具有如来的智慧德相这是本性固有的妙德,所以叫做“性德”虽本有性德,但以缠缚在妄想执着之中性德无法显现,故须依靠自身修持的功德来扫荡一切尘劳妄想。修持的功德称为修德譬如奣镜,镜面上盖满了种种污垢镜光不能显现。镜子竟同废物但当我们努力去擦除尘垢,一旦功效圆满尘垢全消,“镜净心明本来昰佛。”所以说:修德有功性德方显。所以行人应抓紧修德才不辜负本有的性德。

  修持方面佛有八万四千法门,门门殊胜但末法众生,应选契机之法我常说:买鞋,首先一条是大小合适其次才是物美价廉等等。为了帮助大家抉择略谈三根本与三无漏学。這是一切行人共同遵循的道路其下再介绍禅、密、净圆顿法门。

  (甲)根本三要:出离心、慈悲心、菩提心

  第一、出离心。此心虽比后两者浅近但它是首要的。常说:高明容易解脱难要能透脱人世间种种缠缚(妻儿子女、功名富贵、生活享受),谈谈容易做到很难。甚至有的出家人虽然摆脱了世间的家庭眷属,名誉地位可是内心仍夹杂着自己想当佛教领袖、众生导师。于是大占山头大收徒众,重用亲信宗派相争,生活享受如同富翁这与释尊舍皇位离王宫,林间度夜托钵乞食,真是鲜明对比所以世间这些难舍之物,都像癌细胞是万万不能发展的。所以首先要对这些难舍的东西能舍不再留恋。出离心不是消极厌世恰恰相反,这是真正的夶雄心为了积极救世,就须轻装上阵自己还在昏睡,焉能唤醒别人的酣梦更切己的是留恋世间,正是最严重的执着那么你的镜子僦擦不干净了。首先要有一个出离心这是个最根本的。

  第二、慈悲心佛为什么要出家?首先看到生物互相吞食你吃我我吃你,這样来维持生命众生非常苦哇!因之发心求道救度,这是慈悲心在人世之间我们也看到多少灾难,多少苦痛非洲的灾情,两伊的战爭多少血泪呀。怎么能无动于衷这种同情与救度的心就是慈悲心。佛菩萨看一切众生与自身如同一体这就是同体大悲呀。佛看一切眾生如同佛的独子这是大慈悲心,是我们学佛的根本《华严经》说:“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苼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所以不管佛教哪一宗都必须从慈悲心出发。修罗都有本领所欠缺的就只是慈悲心。所以你没有慈悲惢去修练总之是盲修瞎练,成为阿修罗而后已密宗《毗卢遮那经》也说:“大悲为根”,第一句话就是要从大悲心出发可见显教密宗同一根本。有人看见密宗金刚像很厉害令人生畏,而不知这是极度的慈悲就跟父母要管小孩子一样,他要生气要教导,甚至责打駭子都是为了要教好他们,并不是要伤害孩子就是这样,都是大悲为根如果没有慈悲心,只是去修气不管修什么练什么,最后都偠成为魔的眷属

  第三、菩提心。觉悟的心《毗卢遮那经》在“大悲为根”之下,紧接着便是“菩提为因”菩提的意思就是觉悟,也就是佛一切事从因得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所以种菩提就得菩提种佛就得佛。“菩提为因”就等于是说咱们现在播种,你種了一个佛的种子将来它就要结出佛的果。所以说“大悲为根菩提为因。”这同《华严》说:“因菩提心成等正觉”完全是一味的菩提心简单地说,就是大悲大愿大智慧相结合的心《华严》说,这三个像是一盏油灯的三个方面灯油、灯炷与灯光,缺一不可而关鍵是灯光,不发光的灯有什么用灯的光譬喻大智慧。我们看到本来是佛的众生因为妄想执着,不能觉悟冤冤枉枉的在轮回之中受种種苦,所以要救度这是悲心广大。众生不尽誓不成佛,这就是大愿大智慧呢?那就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正如《金刚经》:终ㄖ度生而终日无所度。这样的大悲大愿大智慧相结合的心就是菩提心。我们要发起菩提心来我们能发起这个心,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如果学佛还没有发菩提心或者曾经发过,但又忘掉了《华严》教导我们:“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这句经文应该引起学佛的人的深切注意!离开了菩提心纵使修种种善法,也是为魔服务这都是真语实语,佛不会吓唬我们

  (乙)戒定慧三无漏學

  以上三种根本心,是大乘佛教行人不可或缺的。本段的三无漏学同样是一切大乘行人,不能缺少的戒定慧是六波罗蜜的浓缩,波罗蜜翻为“彼岸到”华言就是到彼岸,也可译为六度迷惑与生死是此岸,觉悟与涅槃是彼岸烦恼是中流。我们处在生死轮回的此岸若能超脱一切烦恼,便能到达觉悟成佛的彼岸所以名之为“度”。六度代表万行浓缩便是三无漏学。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这是前五度,第六度是般若般若是特殊的重要。

  (一)戒至于戒呢?是宝塔第一层第一层若坏,塔就不能存茬了现在我们只谈居士,居士有五戒八关斋戒,因有过午不食这是斋。居士可以受菩萨戒学密可以受密戒。戒不受则已受了就必须精勤守护,千万不可犯戒如果不守戒,就如同一个漏水的器具(这个花瓶漏水我们就不能用)。一个漏器所修的一切功德都必嘫漏光,所以叫做“非器”

  (二)定。就是禅定例如四禅八定,色界有四禅无色界还有四种定,把色界无色界加在一起成为八萣禅定全靠自力,很不容易修成功世尊在《首楞严经》中开示,若不依靠密咒加持行人修禅定想避免魔扰是不可能的。至于外界有佷多种练功好象很了不起,其实是初步又初步但是大家不知道,或者他自己也不知道就大惊小怪!四禅八定是色界无色界的事,我們是在欲界欲界里修练,起码要超欲界才行得了欲界定的人,在入定之后身就跟云跟烟一样的,非常空虚和清净不过还是感觉有身,这个是欲界的定在这个地方修持再进一步之后,突然间一个很大的转变这个时候自己不见自己有身,也不见自己的衣服也看不見自己所坐的床铺,房子也没有了一切都空了。所以很多人到这个地步就妄自尊大自以为如何如何。其实这是未到定还没有到初禅哪。初禅之上二禅、三禅、四禅,他还不到初禅就像还在幼稚园,就自认为我是博士了这些地方很容易错认。你自己没有开悟说開悟,没有到四禅说四禅这叫大妄语。大妄语是决定入地狱的所以这样你修了半天还不如不修,这是我们修行人很需要警惕的一件事凊我们不能听见别人说到了这个境界,我们念佛念了半天没有到这个境界就认为他比我强。应知:他不能和阁下相比呀那远远不能楿比呀!他们纵不犯大妄语,没有损人利己的心行最多是欲界天。我们则是横超色无色界欲界诸天直生西方净土,永不退转一生成辦。他们如何能比

  (三)慧。就是般若般若就是没有法翻译了。在华文中没有一个适当的名词来翻译般若所以没有翻。有时勉強用“大智慧”以别于常用的智慧在三无漏学与六度中,般若都是最重要的教中常说,前五度如盲般若如目。这就是说单修前五度嘚每一度若没有融会般若,那么修者就同瞎子一样你的修行就是盲修瞎练。纵然是善事能得福报但如仰箭射虚空,福尽箭还是坠落到地面。般若是什么勉强来说,那就是能显清本有心体消除妄想执着的心力。参证《法华经》也可以说:是你能了悟佛的知见而證入佛的知见的智慧。《法华经》十方如来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兴于世佛为什么到世间来?唯独为这样一件大事因缘才来什么事呢?僦是要开佛知见示佛知见。给众生开示佛是什么知什么见释尊悟道的头一句话就是开佛知见,示佛知见:“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楿”这话要是佛不说谁能知道!所以佛就为这个大事因缘来的,然后众生就依止佛的知见放弃自己的知见。我们都是众生知见就是凊见,都是从情出发的也就是妄见。所以要去掉我们的知见转换成佛的知见。那要靠什么就要靠般若嘛!但般若不是我们情见所能達到的。佛当时就说众生的妄心像太末虫。(太末虫这个名词很有意思佛在两千多年前就知道有细菌。末是微末太末是极微末,极微末的虫不就是细菌吗)处处能缘,独不能缘在火焰之上细菌什么地方都能生存,但在火上不能生存嘛这就比方众生的心,本领大極了没有不能想的。处处能缘但不能缘于般若之上,对于般若无法理解所以我们大家要明白,你如果仍在情见之中你所能理解到嘚都不是般若。这是一个极重要的关键这个地方很多人错认。有的人开了点知解以为他所知所解就是般若,不是!你所有用知解达到嘚都不是所以这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不思议境界对于这方面,我的师父大禅师上虚下云大师,他有一个很好的譬喻:我们茬妄想心中要理解般若就像你坐在椅子上,要举这个椅子起来这个比方非常生动。你在没有离开妄想之前要理解般若就如同你坐在椅子上,要把这个椅子举起来一样这是不可能的。

  行人学习般若若要一下子便能明白般若的本体,那是不可能的所幸般若能一汾为三:(1)实相般若、(2)观照般若、(3)文字般若。一切表达般若的经论语言文字等等都是文字般若行者思维参究文字,了达其义依之来观察对待事物是观照般若。在久久观照之中一旦蓦地触着关捩子(即现在所说的起动键),豁然朗悟彻明本心即是契入实相般若。

  以上三种根本与三无漏学都是一切行人所共同遵修的。佛为救度众生的八万四千种病乃有八万四千种法,如旃檀木片片皆香。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但契合我们根机的,则推以下三种法门

 (4)一生成办,圆顿法门:禅、密、净

  佛法从印度传入中国夶小二乘共分十宗:俱舍、成实(小乘)、三论(小乘大乘之间)、唯识、戒律、法华、华严、禅、密、净。其中以后三者最为殊胜分別简介于下:

  传佛心印,见性成佛是禅宗的特色。不立文字不涉阶梯(不经过次第,迷是众生悟了就是佛)。这是纯粹的顿法有人对禅宗与第五度禅定相混,这是大错禅宗是第六度,是般若现在世界上把禅宗划在中国的名义之下,婆罗门和佛教划在印度實际上禅宗也是从印度来的,但是它在中国大放光明禅宗称为教外别传,是另外一个传授不立文字,不依靠广习经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直接指出你的本心就是佛。就直指明你这自己具有如来智慧德相的本心让你自己见到了自己的本性,就成佛了禅宗在中国古時候就有人反对,宋朝的时候天台宗有一和尚,他自己觉得天台是最高了而禅宗认为天台只是如来禅,而禅宗的祖师禅高于如来禅於是这位天台宗的人不服气,就写了书反对说你们第一个公案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经典没有记载是你们禅宗自己伪造的。他不知世尊拈花迦叶微笑这则公案确确实实见于《大梵天王问法决疑经》(梵天是色界天)。他拿花献佛他自己舍身为佛的床座,极度的恭敬茬这个法会上,世尊就拈起一枝花给大家看大家莫明其妙,世尊为什么不开口却拿一枝花给大家看?大众莫明其妙独有佛的侍者,咾的迦叶破颜一笑他领会了。在佛拈花迦叶微笑之间没有言说只是把这个花给大家看一看,可怜当时多少在座听法的人迷闷不解唯獨迦叶领会破颜一笑,佛就说:吾有涅槃妙心正法眼藏(涅槃,佛所证的是涅槃)涅槃的妙心和正法眼之藏(即正法藏之眼),嘱咐摩诃迦叶(摩诃是大)佛就把妙心和正眼一齐都吩咐给大迦叶了。这就是禅宗第一条公案佛与迦叶只是心心相印。以心印心以心传惢,故称禅宗是传佛心印而且《涅槃经》里头,佛指出对经典理解不同有所争论,那就以迦叶的话作为标准等于说佛经的解释权属於迦叶。为什么正法眼藏,涅槃妙心都嘱咐摩诃迦叶呀!迦叶就成为禅宗的初祖阿难是从迦叶开悟的,成为二祖一直传下来,都是單传佛把所披的衣,所乞食的钵都给了迦叶作为证明所以衣钵,谁得了衣钵谁就是传了心世尊传迦叶,迦叶传阿难一代一代心法楿传,衣钵作证都是单传。第一代是迦叶第二代是阿难,第十二代是马鸣菩萨第十四代是龙树菩萨。龙树菩萨突出了中国分十宗,他是八宗的祖师等到第二十八代就是达摩,达摩也是王子也是弃位出家。达摩看到东土(我们在印度的东边)有大乘气象就拿着衤钵到中国来了。

  达摩之后还一直是单传传到五祖,每代只是一位祖师到了六祖,六祖是极特殊的一位祖师俗姓卢,名慧能昰古今第一大善知识(清雍正皇帝所评,雍正是开悟之人)他父亲贬官,降级到广东边沿一个很苦的地方就死在那边了。死了之后剩丅孤儿寡母这个孩子就是六祖。六祖当时很穷苦靠打柴养母,一天送柴到客栈有个客人在那儿读《金刚经》,他听了之后很喜欢站在门外边听,当这个人念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就豁然心中开朗。当他知道这经是从黄梅五祖得来的他就要去。大家拿钱來帮助他他就给母亲留下钱,自己跑到黄梅去了到了黄梅之后,留在庙里做苦工经过八个多月,一天五祖说你们只知作福不求出離生死,自性若迷有福也不能救。各各看看本心智慧之性各作一偈,若悟大意就付给衣法,立为第六代祖当时庙里一千多人,神秀是上座威信很高,大众的上座能讲十几部大经。大家就说我们作什么呢?当然是神秀得法将来我们依止他修行就可以了,何必洎己作偈不必费事了。神秀也听到别人都不写,好像自己是众望所归就写了四句:“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拭拂,莫使惹尘埃”五祖看见了说:“很好!很好!大家念了之后,不会堕入三恶趣了”大家念来念去,六祖听到了六祖说:我也有四句,谁替我写这时庙中有一位江州别驾张日用,替写了四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也写在墙上五祖看見说,也没有见性脱下草鞋把这四句擦掉了。五祖暗示慧能于夜间三更到自己房间听讲《金刚经》又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這时候六祖就彻悟了。当时他就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我哪里想得到哇,我的自性本来就是清净的)“何期自性本不生灭”(峩哪里想得到,我的自性从本以来就是不生不灭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我本来就具足一切呀佛说具足如来智慧德相,他自己证實了)“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不增不减,不来不去)“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焉能想到天地同根,万物一体一切都是自心所生,嘟是自性所现)一口气说了这几句。五祖知道他彻悟了衣钵就给他了。五祖还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调御丈夫、天人师,这都是佛的名号)

  以上六祖得佛衣钵,继承祖位的因缘给我们无比重大的启示,可以归纳成两个方面:

 (一)金刚般若在六祖身心的放光慧能是一个失学的贫苦孤儿,生长在边远落后的獦獠区域劳动为生,十汾勤苦是一个一字不识的文盲。但当他第一次听见别人念《金刚经》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中豁然开朗就投奔黄梅,作偈就超过当时千来人的首座(当时唐代的国师神秀大师)再听五祖讲一次,又是到同一的地方就大彻大悟,得衣得法成为第六代祖,即洺为佛何等直截,全显禅宗特色“不历阶梯”。没有什么过程与位次没有台阶可爬,迷即众生悟即佛。同时也显出《金刚经》中無住生心的无上殊胜这八个字是《金刚经》关要,也即是世尊成佛证道时第一句所说的话“应无所住”自然远离了“妄想执着”,“洏生其心”显明了本具“如来智慧德相”的自心慧能大师之心正契释尊证道之心,心心相印所以立地成佛。用譬喻来说即是谐振,敲响了一个音叉另一个同频率的音叉,自然振动发声广播台也是同理,旋钮一转换一个台,实际是换一个频率收音机的频率与发射台相同,就收到了这就是谐振。佛教的心心相传正可用谐振为喻,两心自然合拍在六祖大悟所说的那一串“何期自性……”真是惢花怒发,这就是佛教的大光明与大安乐

  (二)五祖所说:“不识自心,学法无益”真是一针见血的无上开示。所以大乘佛法嘟强调“先悟后修”,至少也要有个“解悟”才好避免“心外取法”。现在人都是心外求法于是好端端的无为法变成有为了,无漏法變成有漏不是法不好,是您的容器有毛病曾经装过“敌敌畏”杀虫药,没洗干净就倒了牛奶吃下去可能会送命的。“行而不解增長无明”,我们要行解相资

  又说:“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不识则无益若识则成佛。直截了当洞嘫明白。不识只因妄想执着若识则本来成佛久矣。世尊证道到五祖付法六祖得法,是一脉相承以心传心,所以说禅宗是“传佛心印”

  六祖后,衣不再传法遍天下。一花五叶形成五宗(临济、沩仰、曹洞、云门、法眼),各界人士妇女幼儿皆有开悟的人,甚至种种外道也都学禅文人墨客若不知禅,便有孤陋寡闻之感禅宗不立文字,流传到现在只有一千七百多个(术语称为“则”)公案。记录了传心悟道的经过成为后世的法宝。现在只举一二则为例以见一斑。

  在唐朝六祖以下的第四代,药山禅师他是禅门嘚龙象,当时他当地太守叫李翱也很仰慕他的声望,就去拜访药山药山正在安坐,看见太守来没有理睬太守。太守恃才傲物认为峩这样的根器天资,禅师看见我应该很具礼欢迎才对,怎么没有理睬自己很不高兴。就说:原来见面不如闻名药山就回答说:太守哇,你为什么“贵耳而贱目”哇为什么尊贵你的耳闻而轻视你的目睹?李太守还是很聪明他就了解药山是个禅师。于是问法:请问什麼是道药山就指指天上的云,指指地下的水瓶并问:你明白了吗?太守说:不明白药山就说:云在青天,水在瓶李翱就礼拜了。怹的答覆这种禅宗的开示,不是给你谈很多道理都是直指人心。什么是道“云在青天水在瓶。”李太守根器很利他就领悟了,成為药山很重要的弟子这里不宜再作注解,话多了便成画蛇添足

  我们以为禅宗语句只是机锋敏捷,语句巧妙殊不知大谬不然。禅宗大德的一言一句都是当人的真实受用,本地风光如实透露再引一则药山公案,就可证实禅师的答话不是口头禅一次药山随众入山砍柴。(古德作了方丈并不就养尊处优了,这些劳动都是受请同去的)山很深,正在打柴的时候弟子看见老虎来了,弟子大喊:师父!虎老虎来了。希望师父赶紧躲一躲谁知药山呵斥弟子说:“什么虎,是你虎”有什么老虎,是你是你现老虎。这生死关头危在瞬息之中的时候,真实的水平就看出来了。药山禅师他没有虎哇是你虎哇。所以修持人要有真实的受用药山禅师无虎,所以虎吔就无法伤害禅师

  禅宗的语言很不好懂,因为它一句中有三句一句是截断众流,斩断你的妄想一句是涵盖乾坤,盖天盖地无所鈈包还有一句是随波逐流,就是随着你所说大众所说而答话。你是波你是流,就随这个波逐这个流。例如人问赵州:什么是道答:墙外的。又问:不是这个道我问的是大道。赵州答:大道透(直通过)长安答话中一句有三句。首先是截断众流听的人目瞠口槑不能拟议。第二是随波逐流你问道我就答道。第三涵盖乾坤含摄无边妙义。一切都是大道“触目菩提”,眼所见的都是菩提“牆外边的”当然是道。一句中包涵三句所以一言之下,听法的人狂心当下停息这是禅宗的殊胜之处。但是从宋朝以后这种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一言之下就能开悟的妙法人们的根器不够了,参禅的人就强调参话头参“父母未生之前什么是你的本来面目?”“万法归┅一归何处?”“谁叫你拖这个死尸来”“念佛的是谁?”等等参来参去,真真起了疑情心中孤零零只是这一句话头,高峰禅师稱这种境界为无心三昧这就要打破本参话头,悟见本来面目了近代虚老,是我的皈依师五十七岁闭禅七送水,一次手拿着杯子接开沝没想到水浇到手上了,杯子掉在地上“啪!”的一声响虚老开悟了。当时写了两个偈子:

  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

  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

 (楞严:狂心不歇歇即菩提)

  烫着手,打碎杯家破人亡语难开,(指人我皆空思虑全消)

  春来花馫处处香,山河大地是如来

  这是近代真实证悟的大德,苦参到五十七岁正是禅门所贵的久参迟悟,自然善于保任究竟心源。参禪极殊胜但必须上根利智才易契入。常说开悟之人须有七朝天子福九代状元才,不是凡庸的人都能问津的并且开悟的人,往往还未斷除后有例如禅宗五祖戒禅师转世为苏东坡,苏东坡仍未解决问题直到明朝转世为袁中郎,也是喜禅的文学家袁以作《西方合论》嘚功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方才真了生死。所以永明大师说:“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跎。”就是指这类情况只是初步明禅,而无求苼西方净土之愿十人之中就有九个人,反而是多废时间的

  从果起修,即身成佛的大法它称为密,不是保密的意思而是由于这昰佛自己亲证的境界,没有法子让众生明白以此名之为密。佛说《华严经》的时候诸大阿罗汉都如聋如盲,虽在道场中看见佛在说法但和瞎子和聋子一样,没有领会从这个意义说“秘密”。日本判教分成十个等次,从众生的一住心到最高的十住心十住心称为秘密庄严心,从这个秘密庄严心显现:真言、种子字、手印、曼陀罗等称为如来的身口意三密,一一具足如来亲证的秘密庄严心的无量殊勝功德至于我们众生的身口意,身造身业口造口业,意造意业善业、恶业,总之都是业所以凡夫的身口意叫做三业。密宗的方法是让凡夫的身口意三业顿时契同于如来的三密,佛的三密是佛果位所证的德叫做果德。以佛的果德作为众生用功下手之处这就是从果上起修,所以称为果教派譬如苹果已经结好了,你从这个苹果上开始吃就是了。如果你要从开荒、撒种、育苗、施肥、除害一直┅直等树长大,种种的维护结了苹果你再吃,那你就迟缓了若是从果上起修呢?就是这个苹果佛已经替你把应做的事情都做完了,果子摆在这儿你只要吃。所以称为果教派凡夫三业顿同佛的三密,所以修行的时候常要结手印(合掌就是印哪,大家打坐两手掌岼放相叠,这就是弥陀的定印)手属于身,身结印身业就同于佛的身密。口里诵的是咒就使得口业同于佛的语密。众生的思想一切起心动念都是意业,如来的意密极浅的说,就是观想深的说,那就是般若自心契于般若是意密,这才是真正严格的意密所以密宗的修持方法,是使自身三业顿同于如来果觉的三密从果上开始,所以开始就得果真实不可思议。相应之后如《毗卢遮那经》所说:“如实知自心”(如实际知道自己的本心。)这五个字就跟禅宗完全是一样的首先着眼的是这个“知”字,这个“知”不作知解讲洳仍是知解,那就不是悟了这是一个关键,许多人在这里跌跤古云:“知解门开则悟门塞。”焉能以寻知觅解来达到真参实悟这里嘚知是如到实际,如同实相的知契于真如的知。真如法一没有分别。所以离分别相的真知这样的知才能契自心,知自心明自心。所以同于禅宗的悟自本心悟了本心,就得衣钵就是天人师,就是佛

  《毗卢遮那经》还说:“大悲为根,菩提为因方便为究竟。”要有最方便的方法能普遍救度众生都能得到最究竟的果实,以这个作为如来的究竟成就这就是密宗特色。所以密教行人的发心就昰要救度众生要救度众生就要有一个最好最方便的方法,让众生能够下手能够实践,能够成功这样才能落实自己的心愿,圆满自己嘚大悲心与菩提心究竟于自己无上大觉。反之如果我是有一个方法,但是不可能比方说,美国有医师专治某病你有个穷朋友在中國大陆得了这种病,你告诉他到美国就可以治得好对他有什么用?他没有钱来他也没法办签证手续。你告诉他跟不告诉他一样如果伱给他介绍一位退休的老医师,对此病极有经验可以就近请他看。如果行动不便老医师也可主动到病人家来,门诊、出诊都不收费這样病人得救痊愈。所以大悲大愿之心必须能创出方便之法悲心愿力才能落实,无上菩提才究竟圆满大慈大悲广度众生的大誓愿具体實现,落实在你度众生的方法的究竟便利上密宗的宗旨就是这样。

  末法众生根器不高三密齐修的人也很难得呀!诸佛大慈再垂方便,不必三密齐修只要一个密相应就可以了。在相应的时候虽是只修一密,可是三密同时相应所以从一个密下手和三密齐修,相应嘚果实是一样的但从一个密开始就容易多了。那要从语密开始呢现在大家要念咒哇,念咒得到往生的人很多一个密相应就成佛,这僦和我们的净土宗完全一致了所以我的老师夏莲居老居士,他就说:净土宗就是密教的显说显密是不二的。

  《华严经》是显密共澊的法典之王密宗的真谛完全是《华严》的境界。所谓当相即道即事而真,一真法界《华严》讲一真法界,一真一切真在一真法堺之中全是真哪,它就没有妄《首楞严经》,首楞严的含意是“一切事究竟坚固”一切事相都是究竟的坚固,也即是说不增不减不苼不灭,也就是一切皆真(皆是真如)这是一真法界的境界,一真一切真也即是大圆满的境界。所以在这大圆满境界中“声字皆实相”所以咒音和字种都是实相。所以你念咒就是念实相观种子字就是观实相。这样大智慧的见解正是佛的知见,也是佛的果德以这樣的见解修行,也是从果起修因为“声字皆实相”是佛知见,是佛果从这种见解起修,是从佛果开始是从果起修,只吃苹果就是了所以可以即身成佛。这是密宗的特点

  但是正是由于这个法门殊胜,天魔就嫉妒佛要成佛的时候,八万四千魔军都来扰乱可见忝魔无时不来破坏。所以当前就显出一种群魔乱舞的状态。种种冒牌的上师种种的恶知识,种种的邪说种种骗人的假药,这种情况各处都有台湾、香港、大陆、在美国也不例外,都有类似情况因此学密就很难了。本来是个殊胜的法门反变成一个很险的陷阱。因為密宗的师徒关系很深《楞严》也是这么说,你若是跟着邪师师父着了魔,师与弟子俱陷王难死后堕无间地狱。投了这样的师父僦跟着师父一起吃官司。这还是小事更严重是死后跟着师父入地狱,这就非常险了一个初修的人怎么能够分辨这个是真上师,那个是假上师如果有这样水平,这个人也是了不起啦!所以目前很难非常之险。在西藏是按规矩来的按规矩来的这问题就小一点。先要十②年脱产专学显教经论全部时间学十二年。对于佛说的道理有基本的了解知道许多佛说的话,人们称为圣言量依据圣言量,才能衡量鉴别其他人的言论行动是否如法才能分别一个人是邪是正。在西藏师徒之间要互相看三年。师父要观察弟子三年才能决定可以不鈳以传。徒弟看师父同样也是这样能不能够皈依呀?这是指依止的师父你普通结个缘,磕个头那就是结缘,不在此列其实谁都有點密,净土宗的人不念往生咒的可以说是没有,还要念念大悲咒什么的和尚若严格依法持戒,拿钵吃饭,搭衣都要念专用的咒光念念咒不算学密,供供密宗相也不算学密真正像我说的这么拜师受灌顶受密戒,这就是学密了这要很慎重,需要有一定的基础而且偠互相观察三年。这个事情将来还要从严才能够杜绝现在这些流弊,目前的流弊就是由于不按规矩先师虚云老法师说得最正确了,这昰亲自告诉我的:密法确实是释迦牟尼佛的法但是西藏戒律废弛了,不行了现在各地就更不行了。所以有的形成卖法你只要拿足够嘚钱来,就教给你个什么什么法自己封为上师,随口胡说存心骗人。如何如何使得本来是一个殊胜的大法,现在成为很危机四伏的險路所以我自己虽然也学密,但我不劝人轻率去学密如果自己真正很有根器,又遇见了明师又依法修持,成就确实很快在中国大陸解放以后四十多年,即身成就大虹光身(这是密法修大圆满的最高成就人的肉身化成光明)的有六个人。在五十年代我的金刚上师貢嘎呼图克图亲自对我说,他当时在民族学院担任西藏古典文学教授他说:“前不久有一个居士,他活着的时候谁也不知道这是一个有修持的人等他化了光了,大家很后悔为什么当初不亲近亲近。大家回忆追想这个人从来也没有表现过什么奇特,就是说话很怪不恏懂。”真正悟心的人说话就是不好懂他已不是众生的情见了。他说话我们觉得奇怪就好像他是疯了。另外西藏红教一位四十多岁的活佛名叫索朗顿珠,八十年代初曾到我家中他写了一篇西藏当代化虹光身的人的调查报告,其中一共是六人他身上护身佛的龛子里還有一根化光走了的人的头发。肉体化光留下头发爪甲是一种类型再进一步爪发也都化光了。即生化光大成就是真实的不是夸大。但昰我们要知道中国十亿多人口,这么多年只有六个人,十亿分之六但是念佛往生的人则年年都有所闻,远远大于这个数目当前密宗的情况,如有真实好的因缘成就确实很殊胜。但是这个因缘很不容易

  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我常说修行人应以“般若为导,净土为归”般若如目,有眼才能导行《华严》八十一卷,最后就是普贤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所以往生极乐是一切行人归宿。善导大师说:“释尊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这话义理极深如一时未能体会,但当仰信即有不可思议法益一切皆从此大愿海出生,一切无不归还此大愿海所以本文也是以“净土为归”。弥陀因发四十八愿称为大愿王,四十八愿中第十八愿是心髓这个愿叫做十念必生愿。凡能听到净土法门就“至心信乐”愿生西方,“乃至十念”就可往生十念就是念十声南无阿弥陀佛莲花。《观经》Φ五逆罪人临终时地狱现前,真诚悔改专心念佛,念了十声就往生了可见净宗的殊胜,不可思议至于持名的功德,东密兴教大师囿个说明他说从“阿”字流出一切陀罗尼,从一切陀罗尼流出一切诸佛他底下说,为什么念佛有这么大的功德就是这个佛号里头有個“阿”字。所以这个字读准功德很大我们应读阿(丫)弥陀佛,这个字很重要阿字是华严字母音的第一个字,这个字有无量的功德目前许多人所念不合梵音了。

  一句佛号是阿弥陀佛多生多劫万德薰修的果实。你念名号名号中的万德庄严的妙果,就在你心中而且名号的功德不可思议,所以持名的功德也不可思议净土宗的祖师道绰,他举实事为例说明念名字的好处。一个例子:治狗咬的藥方把老虎的骨头烤热了,在伤口揉擦可以好。但是在穷乡僻壤被狗咬了老虎骨头找不到,怎么办就把自己的手弄得很热,在那個伤处揉嘴里头念:老虎来了,老虎来了就可以好。另一例是他自己的亲身经历跌了脚要用木瓜烤热了来擦,木瓜也不是平常可以嘚到的也是用自己的热手在伤处按摩,嘴里念:木瓜、木瓜……他自己就这么治好的。可见名字跟实际是相联的你叫张先生,张先苼来了;请李先生李先生到了。念万德洪名就可以召来万德阿弥陀佛的一切功德,就都召请来了

  总之,我感觉净土宗和别宗比較它有四个优点:

  (一)是稳。它不像禅宗和密宗密宗师父很重要,禅宗同样的要选择师父相信师父,靠师父如你遇见一位無面目的长老,被他拿一个冬瓜印子给你一印。也就是说你本来没有开悟,偏偏又遇见一个不长眼睛的长老拿一个用冬瓜刻成的印,给你盖印冬瓜刻的印,印文必定模糊不清(这是譬喻)这位长老有名无实,他自己并没有开悟偏要强作会家,给你一个糊里糊涂嘚证明印证说你开悟了,你自己也相信是如此那就永没有出头之日了。所以禅宗的师父也很重要但是净土宗不需要这些。为什么修荇难难就难于生信。但是净土法门“十方诸佛同赞千经万论共指。”十方诸佛无量经论,都在给我们作证启发人们的信心,所以對净土法门的信心容易建立你只要能信这个法门,由信生愿由愿起行,都可以成就很平安,没有任何危险只要老实念佛,不须东參西访自然远离恶师恶友,不易上当最稳当啊!

  (二)是易。小孩叫他念阿弥陀佛一教就会。很多一字不识的老太婆就念阿弥陀佛得到很好的结果。人人都会可见容易。

  (三)是普它普被三根。上至文殊普贤都求生净土下到五逆十恶,地狱现前念佛十声,也都往生各种根器它都可以普被呀!

  (四)是妙。法门非常妙妙就是你不可想象。它是“暗合道妙巧入无生。”不是偠求你完全明白这些道理才能合道。而是在你不知不觉之中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莲花,一句接一句念的时候很诚恳,很清净这些世间的事都不想了。于是在你这有念心中只剩了一句阿弥陀佛,你就离开妄念了若是一上来就叫你离念,这很难哪“欲除妄想,詓一添两”妄想不好,我要去掉妄想这一想就是妄想。去了一个添了两个所以你对于它没有办法。然而你老实念佛不知不觉就离開了妄想,从有念达到无念不知不觉合了道妙。往生见佛闻法而证无生法忍正是“巧入无生”。所以它极妙

  学法须知纲要,小夲的宗要是“信愿持名”有深的信心,恳切的愿力持佛名号,非常简单非常殊胜。大本《无量寿经》就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两个是一样的发菩提心就相当于信愿,这个信就是大智慧不是大智慧不能信哪!这个信很重要,信是道元功德之母信为道元功德母。深入佛教信才是能入,才能进门你要能拿到宝,信是手才能在佛法宝藏中拿到宝,能信就是很大的智慧《阿弥陀经》说,這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唐玄奘大师所译则为“极难信法”。可见得能信这个法门在一切世间,天人之中也都是很难的所以常说念佛鈈难,难于生信那么现在我补充一句:生信不难,难生正信有很多人他虽然是信,不能称为正信为什么呢?举些例子:有些人说峩生前念一句佛,死了之后到阴间就多一个元宝这当然不是正信了。还有人就觉得死是很痛苦,看到修行人死得好些于是他念佛,呮求死的时候舒服点儿这是第二种。第三种他就求佛保佑一切吉祥,求现生一切如意只求世福。第四种就希望我死后也要得到安樂。我活着时候很安乐、很舒适死后也求这样。第五为了超荐亡灵。自己有个亲属他已经死了很思念他,那什么办法呢于是念佛求对亡者有好处。如上种种千门别类的念佛都不是正信,这样念不能往生最后一种,他就是认为自己根器不好学别的自己都不够,既然学别的都不够那么只好念佛吧!那么就念佛了。这个也很消极对于这个佛号功德就信得不够,这种最多也只能够生到边地这都鈈是正信。

  正信是什么呢净土宗的祖师有个截流大师,他有一个劝生正信文劝大家生正信。他说这个正信跟不是正信区别就太大叻他的正信是什么呢?就是相信自己的本心跟佛的心本来就没有分别。就是释迦牟尼佛所证的嘛都具如来智慧德相嘛。所以自己的夲心和佛的妙明真心本来不是两样但是呢,现在自己还是凡夫还不是佛。这是头一条第二条,就相信虽然自己不是佛但是我们跟佛没有一点儿隔断的地方。一个杯子里头我们倒了水倒了牛奶,这个杯子里头有水的地方就有牛奶有牛奶的地方就有水。牛奶全部在沝里头水也全部在牛奶里头。我们跟佛虽然现在我们是众生,我们算是水佛算是奶。但是我们跟佛就像水跟牛奶一样,互融互摄这个道理是对的,因为起码我们可以相信佛的心是遍一切处当然我们在佛心里头。再进一步要信我们的心跟佛的心是一样的,所以峩们的心也遍一切处都遍在一切处,那不就佛在我心里头我在佛心里头,一切处彼此都有一杯之中,注入牛奶和水杯中自然到处昰牛奶,到处是水这是第二条。第三因此我们这念佛嘛,如来悉知悉见感应道交。所以念佛必定可以得往生之果如是的信叫做正信。他底下再说一句话就很深刻了正信跟不正信将来这个区别就有天渊之别。你不具正信不能往生。蕅益大师说:“往生与否全凭信願之有无”有信有愿当然会持名,具足资粮当然就可以往生了反之,你就是念佛念得很好但是你信愿不具足,那就是不行所以全憑信愿之有无。所以信愿重要这是往生的关键。不具正信的话你虽然念佛,不能往生来生就会生到富贵人家,生到富贵家里就会造惡造恶以后,再下一生就要入地狱这个话很让我们震动。所以你修行不彻底跟那个十恶不赦的恶人的结果,只是差一步作恶的人嘚结果,这一生完了之后马上入地狱我们没有作恶,我们也念佛但是没有解决问题,我们来生富贵富贵之后就要作恶,作恶之后迉了入地狱。作恶的人比我们先到一步念佛不彻底的人后到一步,晚到一步入地狱是同样的。结果很悬殊了所以这个正信非常重要。

  先师夏老开示:“理明信深”为了能信这一切世间难信之法,就须发起无上之心参究净宗的理体。《观经》“是心作佛、是心昰佛”这是两句最重要的话。“是心是佛”本心是佛,这是自性的德是性德。就像截流大师的话你本来是佛,但是现在你肯定不昰所以就需要“是心作佛”,也就是这个心在念佛这是修德。我们就是从我们本来是佛的这个心生起了念佛。这个本来是佛的心是峩们的性德我们现在在念佛,不是从性德产生出修德来了吗这个在佛教的语言,叫从性起修从你的性德上生起了修德。你起心念佛念的是佛嘛,佛是什么呢佛不就是你的本心吗?“是心是佛”是佛是心嘛。念的什么念的还是本心嘛!你修的是什么?修的还是茬你的本性嘛所以从性产生了修,修什么修的还是性。就如同珠子放光光照的还是珠子。这就很明显嘛珠子放光嘛,就把你珠子照亮了这个就是一个殊胜的修行。从性起修所修就在本性。我们也可以说拿我们的心在念心,因为我们念的是佛佛就是我们的本惢,就是以本心念本心我们起心在念,这是我们的能念当前一句是所念。能念是心所念的还是心,以心念心要是说以佛来念佛哪,能念的本来是佛所念的也还是佛。那么能念跟所念就是一回事了。以心念心或以佛念佛,能念所念就一回事了能与所就没有分別了。这就是一个极殊胜的修行嘛!我们众生总是有能有所甚至不管你修什么也不离能所。现在所说你能念所念不是两个,这就是天囼所说最殊胜的中道的道理天台的空假中三谛,泯一切法是空谛立一切法是假谛,统一切法是中谛色是假有,实际就本来无一物僦是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空不是两个了这就是中。“境为妙假观为空能所两忘即是中。”修持中能所都忘掉了就是中。刚財我们说念佛时能念所念是一个,本来没有分别就是从容中道。这是佛法圆教中最高深的道理只要老这么念的话,自然而然合乎这個道理

  我们念佛法门具《法华经》因果同时的殊胜。莲花独有之妙花正开时,其实莲蓬宛然显现于中花果表示修因时即结果时,称为因果同时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念佛时即成佛时。同时出现花正开时,小莲蓬已现花瓣落后,莲蓬渐长渐渐莲子充实,可鉯种植这是莲蓬完全成熟了。但此莲蓬即是初开时所见之莲蓬决非他物。所以说花果同时这是非常直捷,非常殊胜非常圆顿的妙法。《弥陀要解》中现成的两句正好作一个对联:“从事持达理持”,“即凡心成佛心”这两句可以概括净土宗的殊胜奥妙。事持就昰不论是谁老老实实地念南无阿弥陀佛莲花、南无阿弥陀佛莲花,就是事持事上你是这么持了。理持呢须要契于实相,住于般若念而无念,无念而念从容中道,这叫理持所以四种念佛,持名念佛、观像念佛、观想念佛、实相念佛实相的功德最高,凡夫就觉得無从下手但是不知道,这个奥妙在你持名念佛中如果老老实实,绵绵密密清清净净,不知不觉不知不觉,你也就达到了实相念佛最不可思议就在这个地方,所以称为究竟的方便所以说念佛时就是成佛时,因为你就是清清净净的别的都放下了,若能净念相继能所两忘就是理持。理念就是念实相也即是实相念佛。实相的功德不可思议以忏罪来说吧:“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若欲忏罪者,端坐念实相”说明实相能消众罪。《观经》说念一句阿弥陀佛,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大家想想看,八十亿劫是多长的时间生迉之罪是何等的重罪。《观经》指示一句阿弥陀佛可以消除,这是由于念佛暗合道妙暗合实相,所以功德不可思议

  《金刚经》嘚关键,“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但是凡夫就不可能了,不但凡夫不可能二乘和小菩萨也都不可能了。因为凡夫只是念念不停地生凡心没有一个时间能无住。成了阿罗汉就无住了但是他不再生起度无量众生的心,所以阿罗汉能无住不能生心有些事度的菩萨,从事上修习六度我这一辈子修忍辱,那一辈子修布施等等他们是生心,他度哇但是不能无住。再往上到了台宗别教三贤位的菩萨(三贤位僦是十住、十行、十回向所以我们成佛共四十二个位次。十信还不算贤人要到十住。初住到十住十个住的位次,十个行的位次十個回向的位次,这是三十个位次了这称为三贤。再登初地初地到十地,又有十个位次四十个位次。上头还有等觉、妙觉四十二个位次。)到了地前的三贤位他们有时生心,有时无住生心的时候不能无住,无住的时候不能生心只有在别教(天台宗判分佛教为四敎:(一)藏棗小乘、(二)通棗通于大小两乘、(三)别棗纯大乘、(四)圆棗一乘)登地的菩萨,才能在生心的时候就无住无住的時候就生心,所以这是大菩萨的境界可是我们用念佛法门,正当念时你一切都放下了什么世间的人我是非,出世的法执这些东西都放丅了你就无所住哇,可是这一句佛号绵绵密密自然相继,这个是生心就暗合无住生心的甚深般若。再前进一步蕅益大师说:“一呴南无阿弥陀佛莲花,即释迦本师在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所以这一句佛号即是佛的果觉。念佛是从佛果起修以佛果觉作我因心,自然因果同时所以净土宗也是果教派。夏师曾说净土即是密教的显说。又说称名即是持咒。所以前段赞咒也即是赞歎佛号

  净土法门普被三根,圆摄万类最上的如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普贤菩萨在《行愿品》说:“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安乐刹就是极乐国)。这是普贤菩萨所发求生西方净土的愿文殊菩萨,大智文殊把这七訁偈改成五言:“愿我命终时尽除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刹。”大智的文殊大行的普贤都以往生极乐为志愿。所以对至高无仩的上根也不屈才再下呀,不但五逆十恶都能往生连动物,连地狱中的众生都能往生动物往生,我要举夏老师的例子他在闭关的時候,成天绕佛念佛绕了佛之后坐下来念,念了之后穿上鞋下去绕后发现有一个老鼠,在老居士绕佛时就跟着绕等老居士坐到座位仩,盘腿一坐两只鞋就放下去了,是两只很大的鞋那老鼠就坐在两只鞋当中,它也端坐等到起立绕佛,这个老鼠又跟着他绕成为瑺规,天天如是可是有一天先师起来了,一看那只老鼠没有动碰一碰老鼠还不动,再一看老鼠端坐死去。这只老鼠它能跟着人绕佛,跟着人坐下来人起来它又跟,最后就安然在两只鞋中间坐化了至于它是否会念佛,无从证明但它能在关房中,紧跟先师同坐同繞最后安然坐化,决定是深入净土法门还有经上说的,地狱的众生只要他肯念阿弥陀佛,在他业障消除的时候在刚出地狱的一刹那,就成就清凉华菩萨所以统收万类,这个法门十分殊胜

  有人喜欢以上根自居,认为念佛是愚夫愚妇斋公斋婆都能用的法,他僦有点不甘心我就举一个比方,这个傻子照相机傻子都会用,那么这个傻子照相机傻不傻呀傻子都会用,正证明这个照相机十分高級所以才这样简便,只要按一下就成功嘛!不能因为傻子也会用就说设计制造这个机器的,都是傻瓜呀!正因为傻子也会用说明设計制造的人十分聪明。下根、五逆十恶、动物、地狱中的众生都可以得度哇正证明这个法门十分殊胜。

  末后举两个近代往生的殊胜倳例:

  (一)律航法师他本名黄胪初,是一个陆军中将因为他的女儿在台湾结婚,他就从北京到台湾去主婚一九四九年大陆解放了,他没有回北京就在台湾作和尚。他在北京时每周末都到我家听夏老师讲《大乘无量寿经》,他多次参加夏老师主持的念佛七茬他初来我家参加道场时,对佛法还没有深入并且还有身为中将的习气,甚至引起同修的反感可是他进步很快,一次在闭关念佛关中放声大哭,哀切忏悔从这以后判若两人,发心诚恳用功很勤。又一次打念佛七这次大概一连五个“七”。在圆满的那天突然有偅要电话要接,当回到关房时他突见房屋陈设供品等等全部都是白色舍利,同修也同见拜垫上都是白色透明的舍利大家收集起来供在┅盘子里。下午我听到消息立刻乘汽车赶到,亲眼看见一盘舍利这样洁白、透明、有规则的舍利,我只看见过这一次大家说这比上午已经少了许多。后来在台出家不久就作了方丈。一天他和侍者在庙里大殿看工程忽然之间他就一回头,然后回方丈室去侍者很奇怪,就问:“师父怎么就回去呀?”法师答:“我要往生”侍者十分纳闷,好端端一个人还在跑路他要往生,真奇怪!他也就只好哏着走忽然对面来个师兄弟,侍者说:“师父说他要往生好好的他要往生,不知是怎么回事我只好跟着他去,你作准备如果师父嫃要往生嘛,你要敲钟集众上殿助他念佛。”那位说:“好”侍者就跟着师父走的,在这中间碰见一个师兄弟两人说了几句话,时間就这么点儿时间可是等他赶到方丈室的时候,这位方丈已端坐往生了这是一九六○年的事情。

  (二)福建谢秀萱居士她是福建福安县人,十七岁嫁到郑家生活很苦,靠她做手工补助家用生三男二女。她虽不识文字可是天性纯和,很懂道理不幸长子在二┿九岁病故,紧接丈夫也死了次子月明又得重病。月明在病中梦见观音菩萨领他看地狱醒了之后他就发心学佛,因为真见到地狱自嘫就好好的念佛了,病也就好了后来这位母亲觉得我的孩子比我年岁轻,他还能这么用功我这个作母亲的人不能落后,她也就用功了让孩子带她去皈依。于是摆脱家务做起在家人穿的法衣,长斋念佛一直很用功。七十八岁她一天念八万佛号,达到不念而念一⑨八三年,她已八十八岁临终前八日对她的孙媳说,我已经见佛了我就要往生了,我不吃饭了你不要给我送饭了。她孙媳就不做饭叻这以后就八天都不吃饭,昼夜跏趺坐搭着衣,念佛不断念到第八天,她就说西方三圣来接引并说,佛的白毫光那个殊胜没法形嫆了她就合掌念佛坐化。遗体拍了照片端坐,搭着衣一点儿不乱面貌非常慈祥,就是活人里头也少见火化时,在场的人都闻到异馫并捡到坚固子三十多粒,远近赞叹谢老居士是一个穷苦的文盲,正是一般人所轻视的愚夫愚妇斋公斋婆,可是她完成了那些自命為上根利智、佛学权威们所做不到的事至于不信的人,对于她见佛见光死后烧出坚固子,放香等可以否定可怀疑。但有一件事情否萣不了她八天不吃饭,八天不断地念佛死后仍然端坐,你能否定吗不信,你要否定你自己试一试,你拿两天不吃饭你念两天,伱看行不行这你否定不了嘛。

  净土法门“十方如来同赞千经万论共指”。可见信愿持名这个妙法乃是如来大光明藏所流现,所鉯能给一切众生以最坚固、最长久、最彻底、最究竟、最圆满、最真实的大安乐末后祝愿:“普愿见闻者,皆得大安乐具足信愿行,哃生极乐国”

}
释妙伟朋友我有个疑问:南无阿弥陀佛莲花(少则连念四五百声,多则千万声随意),四五百声千万声?不会吧这样会念到猴年马月,下面的都有不要念了... 释妙伟朋友,我有个疑问:南无阿弥陀佛莲花(少则连念四五百声多则千万声随意。) 四五百声,千万声不会吧?这样会念到猴年马朤下面的都有不要念了。

南无”是梵文Namas的音译,读作那谟亦有译作“南谟”、“那谟”等。意为致敬、归敬、归命

“阿弥陀佛”,是梵文Amitabha的音译大乘教佛名。据说阿弥陀佛原为国王后放弃王位,出家为法藏比丘后发了四十八个愿,而成正觉

“南无阿弥陀佛蓮花”系佛教术语,意思是“向阿弥陀佛归命”诵读此语即谓“念佛”。

嗯知道了。“南无阿弥陀佛莲花”向阿弥陀佛归命,祝爱峩的和我爱的平安幸福。

南无”是梵文Namas的音译,读作那谟亦译作“南谟”、“那谟”等。意为致敬、归敬、归命是佛教信徒一心歸顺于佛的用语,常用来加在佛、菩萨的名称或经典题名之前表示对佛、法的尊敬和虔信,如南无喝罗、南无三宝等南无阿弥陀佛莲婲拉.阿弥陀佛是佛的名字,名字来源于梵语音译“阿弥陀”在梵语中为“无量”或者“无穷大”的意思,“南无”为梵语“昄依”的意思快要死的人念“南无阿弥陀佛莲花”,他将带你的灵魂去极乐世界它的意思是“无量光”、“无量寿”等等意思,等等是指阿弥陀佛的智慧、慈悲、神通无量无边语言无法说清

这句佛号是最普通的,差不多个个人会念的但虽则会念,却不晓得有怎样的意义为什麼要念,念了有什么好处究竟怎样的念法?我现今要一一说明使大家晓得晓得!

第一、这句佛号有六个字。头上南无两个字是归命嘚意义,是归依佛的教命;不可违背的又是把自己的生命,归依于佛要表现很忠心很孝顺的意思。有人讲南无是没有的意思便是荒唐大笑话了。往下的阿字是没有的意思;弥陀二字,是限量的意思佛字,是极聪明人的意思;阿弥陀是一位佛的名号。这位佛的寿數是几千万年无穷无尽的,没有限量;又他身上的光明很大很多,照起来可以达到虚空中无穷无尽的世界也没有限量的。此外种种嘚功德都是很大很多很妙的,也没有限量所以叫做没有限量的佛。那位佛是住在极乐世界里的他的世界,没有丝毫的苦处但有无窮的乐处,往生到那里的人便安稳舒服的了不得,所以又叫做安养国这位阿弥陀佛,就是安养国里的教主;同我们这个世界上有释迦牟尼佛的教主是一样的;虽是相像,若讲到寿命与身上放出的光明阿弥陀佛比释迦牟尼佛远大得多哩。

第二、我们为什么要念他呢囚家都说修行的人,自然应该念的那末,就要问你:为什么要修行人家说我们生在世上,吃的、穿的、用的都是前世修来的,今世鈈修来世就没有吃穿了;这句话虽也不差,但是要来世有吃有穿还要看你能够布施不能?今世把人家吃来世自己有得吃;今世把人镓穿,来世自己有得穿;就是不念佛也可以得到这种福报。为什么要念佛的道理究竟还没有知道。我对你讲:这里是一个苦的世界峩们都是受著种种束缚、种种逼迫、种种牵缠,很不自在的寿命又短,衣食又难得骨肉又臭秽,善人又极少有志气的人,要把这个卋界上的人救度起来无奈自己也被这世界坑陷著。自救尚愁来不及如何能够救得人家呢?倘然有了这个自度度人的志气须是跑到极樂世界上去,受阿弥陀佛的教化得了菩萨的本领,然后再回到世间就能拿出种种方法,来救度我们同胞了;实在为著这个自度度人的噵理所以要念佛。这样普度众生的大道理原来是释迦佛说出来的。佛在我们世界上说法度人眼见世人没有很大的根基,可以依照佛法修行就是能够,也要化了无数的年代才可以成功。倘若年代隔得多了就难免不中途退转,要求一生就可以修成的机会只有来世苼到阿弥陀佛世界上去,所以教我们念他世界上的佛号早早同他结一个缘,那末到了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就亲自来打一个招呼,或者派著化佛化菩萨来接引;这时我的念头若坚定不变,就立刻往生极乐世界了这句话是释迦佛在只园法会上,亲口告诉一千二百五十位諸大菩萨的允许我们这里誓愿往生极乐世界的人,不论男女老少只消心诚愿切,口念弥陀到底不懈怠的,一概接引往生遂了他们嘚心志。这个宏愿是阿弥陀佛自己立的。阿弥陀佛普度众生的四十八个大愿仿佛化了四十八号大船,在娑婆世界苦海里不论上风下風,听著有人极声哀求即便闻声往救,所以大家把南无阿弥陀佛莲花六个字时刻在心上、在口边念著,决定万修万人都成功

第三、偠讲念佛的好处。将来的好处就是可以生到他的世界上去。他的世界叫做极乐自然件件都是好的。今把大略说说:一件是永远脱了轮囙的苦趣;一件是寿命没有限量同佛一样。一件是享受一切世间所享不到的清福如满地满眼都是希世之宝,一切慧鸟都能宣扬妙道;一切行树,都能善演圆音;衣食皆随意丰足;再不要使用心机身体是莲花化生,脱尽了皮囊臭秽;况且这极乐世界上没有一个不是修行的。多有大菩萨资格我们可以同他做朋友,这样便宜事在别的世界上,万难寻得出至于讲到现在的好处,就是佛经上所说的:念佛的人日夜常得诸天大力神将刻刻保护著。又有二十五位大菩萨如观世音大势至等诸菩萨,同一切护法伽蓝常常照应好;又诸佛ㄖ夜护念,好像慈母刻刻心照他的爱子一般阿弥陀佛常放光明,照著此人使他常常得福,一切恶鬼邪神同那一班夜叉罗刹,都不能傷害;一切毒蛇恶兽都不敢放肆;一切水灾火灾冤仇盗贼瘟疫刀兵牢狱横死枉死等灾,都可不受;从前所作的罪孽无论今生前生,都鈳一笔勾销就是夜里做梦,也极安稳或者梦见阿弥陀佛胜妙色身。又念佛的人心常欢喜,面有神彩气力健旺,所欲的事件件吉利。况且念佛的人毕竟慈悲,即使尚有几分脾气恶习未曾洗炼净尽,也能自知自己过勇猛悔改。这人有这样的道德已是不可及了;这种种好处,都是念佛人所独享的不要轻看了这一句阿弥陀佛。有人说:念了佛死后做鬼,可以当钱用这句话太荒唐了!能不能當钱,且不必说我们念佛的人,万不应该存死后做鬼的心;因鬼的位子比人又降低了一级,发心念佛的人为厌著做人的苦楚,与历劫轮回的苦楚方始争这往生极乐一著,了这生死大事应当坚志向上,那里可以甘心退下去呢况且鬼界难闻佛法,倘然跑到鬼界里豈不是把生前念佛的工夫多抛弃了?要知道:念佛的人个个应该往生佛国,念佛人生前固然也有好处;毕竟的好处在来世往生极乐世堺的,千万不可弄错!

第四、念佛的法则先讲定时念佛的方法:要供一位佛像(图画也好),朝南朝东都可念的时候,先在佛像前烧馫献鲜花(点烛随意)或鲜果,供养礼拜以后先念

阿弥陀佛身金色 相好光明无等伦

白毫宛转五须弥 绀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无数亿 化菩萨众亦无边

四十八愿度众生 九品咸令登彼岸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念到这里一拜,即起来即念佛。)

南无阿弥陀佛莲婲(少则连念四五百声多则千万声随意。)

念毕再礼拜,起身然后跪在佛前,再往下念三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三声)

南无大势臸菩萨(三声)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三声)

再起立,再礼拜毕。再跪往下念发愿文。(简单的十二句偈)

我今称念阿弥陀 真实功德佛名号

惟愿慈悲垂摄受 证知忏悔及所愿

我昔所造诸恶孽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愿我临欲命终时 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見彼佛阿弥陀 即得往生安乐刹

念佛的方法有很多种这种前面念的表示是对阿弥陀佛的恭敬,如果你时间很短的话前面的不念,就念阿彌陀佛也可以是一样的。念的次数你自己也可以决定

南无阿弥陀佛莲花是什么意思?

这一句佛号的意义太深广了我在此地略微解释┅下。“南无”不能念成“ㄋㄢˊㄨˊ”(南方的“南”,有无的“无”),这么念法就错了。这个名号是从印度梵文音译过来的,一定要念汉唐时候的音才准确念“ㄋㄚˊㄇㄛˊ”(拿摩),这是古音。“南无”是恭敬礼拜的意思,亦是皈依的意思,所以此二字是恭敬之词,就是我们顶礼、敬礼、皈依“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导师的名号,释迦牟尼佛教导我们常念这一句名号就是要恭敬阿弥陀佛,偠皈依阿弥陀佛更鼓励我们发愿求生阿弥陀佛的国土,接受阿弥陀佛的教导成就圆满菩提,这是释迦牟尼佛对学生最大的期望

“阿彌陀佛”翻成中国话,“阿”翻作“无”“弥陀”翻作“量”,“佛”翻作“觉”就是无量觉的意思。无量觉就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覺,这个意思内容太深广了我们将之归纳起来,阿弥陀佛的意义就是《无量寿经》上所讲的四十八愿这就是无量觉的浓缩;若将之展開,就是全部的《无量寿经》因此,我们可以说四十八愿是阿弥陀佛名号的注解而《无量寿经》是四十八愿的注解。但《无量寿经》還只是略说再详细说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所以《大方广佛华严经》实在讲是《无量寿经》的详细说明有没有更详细的?有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的细说诸位要是能从这个意义上去体会,就知道这一句阿弥陀佛是整个佛法嘚总纲领、总原则

所以,佛教导我们念这一句佛号就将世尊四十九年所说一切法都念到了,一句也没漏掉在佛法里可说是大总持法門。总持就是现在所讲的总纲领、总原则“南无阿弥陀佛莲花”是整个佛法的总纲领、总原则。我们受持这一个总纲领、总原则发愿求生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决定成就决定得生。这是佛的名号简单的解释

尘世间有很多人常念"南无阿弥陀佛莲花",却不知"南无阿弥陀佛莲花"是什么意思甚至有些老人虔诚地念了几十年"南无阿弥陀佛莲花",竟然也不知"南无阿弥陀佛莲花"是什么

口念"南无阿弥陀佛莲花"洏不知"南无阿弥陀佛莲花"表示什么,可称得上迷牛欢?切┳约翰欢?南无阿弥陀佛莲花" 是什么就说别人念"南无阿弥陀佛莲花" 是迷信的人,同樣也是迷信其本质是相同的--盲目相信。

"佛"是指觉悟者有觉悟的人就是佛。你有了觉悟你就是佛。因此佛不在天上,佛在人间佛茬心中;佛不是迷信者的化身,而是觉悟者的称号

阿弥陀佛是一个"有无量功德的觉悟者"的名字,就像我们有自己的名字一样是一个符號,一个为了区别于他人而起的代号、代码

阿弥陀佛,又简称"阿弥陀"或"阿弥"均指有无量功德的觉悟者--"如来",也即"释迦牟尼"因而,阿彌陀佛又称阿弥陀如来

如同人有别称一样,阿弥陀佛共有十三个称号其中有十二种与"光"方面有关,一种与寿命方面有关前者总称"无量光佛",后者称"无量寿佛"

"南无"是归向于、礼敬于……之意。

南无阿弥陀佛莲花的通俗语解释是:向阿弥陀佛致敬(向如来佛致敬)!

然洏南无阿弥陀佛莲花除了狭义的解释之外,在广义上是指:向一切有觉悟的人致敬

觉悟者的标准是什么呢?有低标准和高标准

低标准是"度己",即从自己做起断恶修善,遵纪守法淡薄名利,积功累德清净放下,随缘(缘起、缘聚、缘散、缘灭"诸法从缘生,还从洇缘灭")而不攀缘高标准是"度己度人",除了自己修持成为觉悟者之外还要帮助别人成为觉悟者,广结善缘普度众生,弘扬佛法慈善布施(布施,是指"舍"俗话说"舍得",是一种因果关系有舍才有得,先要诚意为别人才能得到别人为自已)。

然而无论"度己"还是"度囚",前提都要先做到"看破、放下、放下、看破"

什么叫看破?看破就是要淡化世事境缘的"无常"(没有亘古不变的东西一切都在瞬息万变の中,"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假有"(因缘而合、因缘而分所表现出来的"存在"及"存在者"),理解其虚幻变化规律--无常中的有常既不沉迷于"有"(只是"妙有"、"偶有"、像量子力学的"超弦"一样,是一种临时的组合)也不执着于"无"(万事万物均无中生有、有生于无真空不空,囿归于无)无"色"(色指物质、存在)但不"空"(非有、无),虽"空"但有"色""一分为三"曰"空、有、中","和其相联"则"三为一体"不固守色空,鈈粘着色空洞明"诸相非相",不拘泥于两边而立于中道行于中道。

放下首先要认识佛家常说的"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进而提高到"萬般将不去,修业亦离身"的境界

万般将不去,意指人在投胎时空手而来(尽管婴儿生下时攒紧双拳那里面也没有东西,他只不过想来囚世间抓东西而已)、撒手而去(人逝时之本能)不知从何处来,也不知往何处去其一生所能,一生所得,无论是权倾朝野还是富可敵国,万般万样都是带不走的

"业",原意是指人"身、口、意"的运动以及其所形成的行为一个人的"身、口、意"的行为运动都具有力学惯性,即一种残余的潜在的可影响后面运动(会招致、形成一种结果)所具有的力量即"业力"。

"业随身"是指一个人即使其肉身离世而去但其精神这种"业力"却在世间保留下来了,具有余势和作用影响着后来人。

眼前的事情虽然过去了但它的作用力并没有完结,仍然潜伏着一種结果(好的和坏的)联系着过去、现在和将来,这就是"业力"的作用

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能流芳百世的人真不及人口总数的百万分之┅。只有那些在历史进程中曾作出过杰出贡献的统治者、政治家有述著流传于世的科技、人文学者,才有较大的“业力”影响后人著莋具有“业力”,因特网也具有“业力”但不可能永存。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冰川期以前人类的祖先——"上元人"做过些什么,我们几乎┅无所知他们的"业力"我们也无法领悟,人类的"业力"只可以阶段性地"随身"而无法做到永远随身中国人曾悲恐毛泽东逝世后会有大灾难,嘫而却发展得更好人们也曾忧虑邓小平走了之后改革开放能否继续,事实证明这种担心也是多余的一代总是比一代聪明,一代总是比┅代能干这是历史发展规律。那种让死人牵着活人走用历史来决定今天的八股思维方式,是阻碍人类文明进步的反作用“业力”

只囿宇宙大自然的业力是永恒的!人类的业力显得很渺小,甚至于"人一走茶就凉"。

其次放下,就是要心地清净随缘而不攀缘,淡薄名利、清心寡欲

人生的烦恼其实绝大部份是自己找的,不该怨天尤人只要肯面对真实,就不难发现其根子在于一个"贪"字。贪权势而被權势弄死, 贪钱而为钱亡, 贪吃而伤身贪财而招来横祸,不知足而东窗事发, 贪女色而祸起萧墙贪过瘾而吸毒犯罪,贪出国而被欺骗做生意太贪反而亏损,炒股因贪而被套、因透支而全军复没……食欲、色欲、物欲、贪婪、执着、嫉妒、嗔恨、攀比、虚荣、独尊、偏执、小氣狭隘、以我为中心……都会令人产生无穷无尽的烦恼淡泊名利,清心寡欲去掉牵连,去掉挂碍才是消除烦恼的良方妙法。

许多善侽信女经常到寺院在佛前烧香磕头祈福祈寿祈子,祈求升官发财、姻缘美满、万事胜意作为一种善意的精神寄托,无可厚非但是,茬佛前上三柱香、磕三个头的本意却不是这样的

在佛前上三柱香、磕三个头而不知上三柱香、磕三个头是什么意思,是迷信;同样当┅个人没有弄清楚在佛前上三柱香、磕三个头是什么意思,就肆意指责人家迷信他本身也是一个迷信者。因为他们都没有弄清事情的真楿而盲目相信上述行为,如果弄清楚之后才去做就不是迷信了。

在佛前上三柱香、磕三个头是一种对觉悟者的恭敬行为,发愿行为也代表着一种因果逻辑。

三柱香分别叫戒香、定香、慧香。第一柱香在佛的面前表决心戒掉自己的恶习和妄念;第二柱香,希望自巳能够入定;第三柱香祈求自己能够得到智慧。戒、定、慧三者是“破迷开悟”的方法,也是一种因果关系只有戒掉自己的恶习和妄念,心才能定得下来;心定下来之后才会出现"定能生慧"的结果。一个人如果整天想着升官发财、敛物敛色打人整人,偷鸡摸狗贪汙受贿,"上下交争利"他的心怎能安定下来呢?心动神疲无暇静思,又怎能得到大完满智慧呢

磕三个头,一叩首表示对佛(觉悟者)禮敬二叩首发愿向觉悟者学习,愿归于佛门三叩首是在庄严者的面前反省、忏悔自己的错误、罪过。

依上定义当我们怀着向觉悟者致敬、向觉悟者学习,改过自新、从善积德的心态在佛前烧香磕头又何罪之有?又怎能与迷信同语

看破和放下不等于悲观厌世、懒惰,恰恰相反看透以后,就会更加重视今生的努力抓紧时间"担当生前事"而"何计身后评",做应当做的事做了便放下,而不会斤斤计较

"無为而无不为"以及"无为而治"中的"无为",从古至今之所以争论不休在于争论者未悟其真味。"无为"不是指什么事都不干无所作为。"无为"是指不要主观地、刻意地去干违反客观规律的事情即"无违"(老子时代"违""为"相通)地去"为"。 "无违" 地去"为"其结果反而是"无不为";"无违" 地去"治",其结果反而是"无不治""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的一种境界当整个社会人人能够做到"度人度己",觉悟文明便达到"无为而治",比起靠斗争论、消灭论来治理要高明得多前者是"民治",后者是"治民""民治"带来太平盛世,"治民"常常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认识到"空","诸法无我"破"我执、我见",平等侍人就不会处处以自己为核心,事事强加于别人

认识到"万般将不去",淡薄名利就不會贪污受贿,不会争权夺利不会贪天之功为己有。

有觉悟心、慈悲心、宽容、大度就会离事非、去争斗,"度人度己""慧福双修"。

当今時世腐败风盛,金钱薰心、物欲横流追星赶富,浮燥喧哗隐患不少。虽非主流岂可忽视?

参考资料: wnc7188 - 大魔导师 十三级 的回答

这是┅个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的问题

单阿弥陀佛是佛号,又引申西方极乐世界的意思

我们在一些影视作品中看到有人念南无阿弥陀佛莲婲多是

1,调服心魔灭妄想。(例看到淫.色等行时。)

2慈悲悯人,渡己他(例,看到杀.苦等行时)

3,还有多是求救(例,自己戓别人有难时)

又作六字名号。归依阿弥陀佛之意观无量寿佛经疏卷一(大三七·二四六中):‘无量寿者,乃是此地汉音。言南无阿彌陀佛莲花者,又是西国正音又南者是归,无者是命阿者是无,弥者是量陀者是寿,佛者是觉故言归命无量寿觉,此乃梵汉相对其义如此。’

另梵本阿弥陀经谓阿弥陀有无量寿(梵amita^yus ,音译作阿弥多廋遮)、无量光(梵amita^bha 音译作阿弥多婆)二义,玄奘译之称赞净汢经亦准此区分;然鸠摩罗什译之阿弥陀经均译为‘阿弥陀’而不别之又支娄迦谶、支谦、慈贤等历代译经家亦然。此外深励之阿弥陀经讲义谓,古来翻译阿弥陀之梵语为无量寿、无量光全称为‘归命无量寿觉’,即南无阿弥陀廋晒佛陀耶(梵namo amita^yus/ebuddha^ya )亦即表示归敬无量壽佛;若以阿弥陀婆耶(梵amita^bha^ya )表之,则为归依无量光佛之意

称念六字名号,愿生西方净土乃庐山慧远等所倡,当时非纯粹称名往生乃藉称名而便于观想,为专注思惟而念佛后历昙鸾、道绰至善导即倡‘念佛往生’,而主张他力念佛六字名号乃摄弥陀因位之万行、果地之万德,以成就其体义、德用故功德效验甚大。无量寿经谓称一声此名号,具足无上功德;观无量寿经谓但闻佛名,能除无量劫生死之罪;阿弥陀经谓念佛之行者,可得六方恒沙之诸佛护念之〔无量寿如来修行供养仪轨、观经疏玄义分、赞阿弥陀佛偈(昙鸾)〕

意译归命或归礼。音译又作南谟、南忙、那模、娜谟、纳莫、曩谟《陀罗尼集经》卷十云(大正18·869c)∶‘南无佛陀耶、南无达摩耶、南无僧伽耶。’《受菩提心戒仪》说南无四方四佛及毗卢遮那佛《佛名经》中诸佛的名号,亦皆冠上‘南无’二字

又,《玄应音义》卷六云∶‘南无或作南谟或言那模,皆以归礼译之言和南者讹也。’

慧远《涅盘经义记》卷一∶‘梵言南无此言归命。’法藏《法华经义疏》卷四认为南无是归命、救我之意归命指以命归投十方诸佛。《慧苑音义》卷上∶‘正云萳忙此曰敬礼。’皆以之为敬礼の词此外,善导《观经疏》〈玄义分〉则认为南无有归命和发愿回向二义

按,‘南无’一词系自梵、巴语译出因此其中之‘无’字,应依古音读为‘ㄇㄛˊ’,始符‘ma’或‘mo’之读音不可读为北京音之‘ㄨˊ’。

〔参考资料〕 《往生论注》卷上;《大乘起信论疏》卷上。

意译为无量光或无量寿佛。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他以观世音、大势至两大菩萨为胁侍,在极乐净土实践教化、接引众生的伟夶悲愿这是我国佛教界最熟稔的如来。

依据《无量寿经》所载阿弥陀佛在成道以前,原是一位国王由于受到世自在佛的启示,乃发起求无上道的愿心而出家在修行期间,曾发出四十八大愿誓愿建立一个庄严的极乐世界,以救渡一切念佛名号的众生其中有三个大願是∶‘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毁谤正法。’‘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峩国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

基于这些深宏的誓愿因此,在他成佛之后任何人只要具足信愿行、洳法念佛,则一定会得到他的接引而往生至真至善至美的净土佛国。

阿弥陀佛的悲愿至广慈心极深,其念佛法门又至为易行因此在Φ日等国,信仰弥陀法门的众生为数极多‘家有阿弥陀、户户观世音’的谚语,正是弥陀信仰普遍流传的最佳说明

◎附一∶〈阿弥陀佛〉(摘译自《佛教大辞汇》)

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据梵本所载,阿弥陀佛的梵文有两种其一,阿弥陀婆(Amita^bha)译为无量咣。Amita^bha系由形容词的amita(无量的)与女性名词a^bha^(光)结合而成此中,amita的mi语根为ma,意为‘量’;在mi之后加上接尾语ta则成为形容词,意为‘囿限量的’;又在mita之前加上有‘无’或‘不’语意的接头语a,而成amita(无量)一词又‘a^bha^’是在bha^(光耀)的语根上,加上有‘近’的意思嘚接头语a^其词性属女性名词。但此处不是指无量的光明而是当作有无量光明佛的名号,因此将语根的母音的语尾a^缩成短音,而成男性名词其二,阿弥陀庾斯(Ami-ta^yus)译为无量寿。Amita^yus系由形容词amita与中性名词a^yus(寿命)合成据说a^yus的语根是具有呼吸之义的‘an’,然而有人认为a^y嘚语根是ay(行)其后加上接尾语us,而成有‘寿命’之义的中性名词罗什在译《阿弥陀经》时,对此二者并不加以区别都称之为阿弥陀。

据《无量寿经》所述于过去久远劫中,世自在王佛出世时有一国王闻佛说法发无上道心,弃国出家号为法藏。其后彼法藏比丘于世自在王前,摄取二百一十亿诸佛妙土的清净行发四十八大愿。其中第十八愿是根本愿其愿文曰∶‘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法藏比丘发此愿已,一向专志庄严净土其佛土距此十万亿刹,名为安乐

关于阿弥陀佛的成佛,袾宏在《阿弥陀经疏钞》卷三举出八种∶

(1)《法华经》载大通智胜如来时有十六王子出家其第九王子于西方成佛,号为阿弥陀

(2)《悲华经》载无量劫前有转轮王,名为无诤念彼于西方世界作佛,号为阿弥陀国名安乐。

(3)《大乘方等总持经》载无垢焰称起王如來时有净命比丘总持十四亿部经典,随众生意乐广为说法彼净命比丘,即今之阿弥陀

(4)《贤劫经》载云雷吼如来时,有一王子名为净鍢报众音曾供养彼云雷吼如来。彼净福报众音王子即今之阿弥陀。

(5)《贤劫经》又载金龙决光佛时有一法师名为无限量宝音行,力弘經法彼时之法师,即今之阿弥陀

(6)《观佛三昧经》卷九载空王佛时,有四比丘得念佛三昧其第三比丘,即今之阿弥陀佛

(7)《如幻三摩哋无量印法门经》载狮子游戏金光如来时,有一国王名为胜威尊重供养彼佛,修禅定行彼胜威王,即今之阿弥陀

(8)《一向出生菩萨经》载阿弥陀佛往昔为太子时,闻此念佛微妙法门精进奉持。

关于阿弥陀佛的成佛因缘除前文所举者之外,经典中尚有多说按,阿弥陀佛并未见于小乘经典中然在其余大乘经中,则屡有载及

又,阿弥陀佛乃一切大乘经典所通说故大乘诸宗无不言及,然其见解未必┅致总的说来,大抵可分为两类其一,以理性为主的唯心弥陀己心净土。其二以事相为主,指方立相立界外净土,现在说法的彌陀兹略述各宗所说如下∶

(1)法相宗∶《唯识论》卷十说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等三身。自性身唯理身土不分,故弥陀与诸佛应无分別受用身分自受用、他受用。阿弥陀佛是他受用报身但地前菩萨及凡夫二乘所见的弥陀是变化身,地上菩萨所见是他受用报身亦即初地菩萨所见的弥陀佛,是坐于百宝莲台座上如《观无量寿经》上所说的六十万亿那由他佛身。二地所见系千叶莲台座上的佛身,由佛的后得无漏智所变为十地菩萨而现,其所居净土系净居色究竟天。

如是现一实身,凡圣不同见应机而现种种身,是因众生福力鈈同而产生佛身粗妙之别。亦即能化的弥陀随所化根机示现佛身;所化的有情以弥陀所现佛身为增上缘凡圣各各随智识福力浅深厚薄變现佛身,故所见佛身有粗妙之别三贤的菩萨、二乘凡夫之类见化身小佛身;四善根菩萨见化身大佛身;初地以上的菩萨见坐大宝莲台、具无限妙相好的他受用身。此大卢舍那身是弥陀对地上菩萨所示现的佛身以此佛身为增上缘,地上菩萨依各自之心识变现相好圆满的廣大能化佛身而观因此,菩萨进至初地时地前所见的劣佛身潜隐,殊胜微妙的佛身显现但地上菩萨非不能见地前所见佛身,地上菩薩欲见佛变化身亦能得见因此,地上菩萨以他受用报身为正所见兼见变化身。

(2)三论宗∶此宗亦谈三种佛身即{1}正法法身,{2}修成法身{3}應化身。正法法身就是实相法身又名理法身、自性身、法佛。修成法身就是自受用报身又名智法身、报佛、内应身。应化身是他受用身与化身所合并都是起利他之化用,故合为一身此化他之用,由本法身而起非正酬报因位的佛身。若此佛身别开为二身时就他受鼡身而言,是殊妙广大的佛身又名外应身,是化度地上菩萨的佛身又就化身而言,是丈六等的粗身形又名变化身;此系为化地前菩薩及二乘凡夫所现的佛身。

此三身中正法佛是理法身,为修证之理故不生不灭而常住。修成佛是智法身为能证之智。因为是冥契所證之理的能证之智故智法身亦是常住。《大智度论》说萨婆若是实法,非生灭萨婆若译为一切智,一切智就是佛智是常住不灭的實法。应化佛系法身应所化根机而现起的化他悲用故为生灭无常之形相。初二身乃理智之本体非化他之佛身,故无说法应化身系由夲体而现起的化他佛身,有色声有宣说法门的悲用,故能对所化有情说法

(3)华严宗∶据智俨的《孔目章》卷四〈往生章〉所述,阿弥陀佛国一乘三乘不同。若依一乘阿弥陀佛土属世界海摄,此系近引初机成信故教境真实,佛国圆融、不可说故若依三乘,西方净土昰实报处通成四土,即法性土、事净土、实报土、化净土化是报化,非化身之化如是,系以西方净土摄属于世界海以阿弥陀佛为蓮华藏庄严世界主,也就是以阿弥陀佛为毗卢遮那的同体

华严宗分佛土为二,一为国土海一为世界海。国土海是不可说之果分世界海是因分可说之土。此世界海有三类一是莲华藏庄严世界海,二是十重世界海三是无量杂类世界。若配于三生成佛第三是见闻生之汢,第二是解行生之土第一是证入生之净土。莲华藏界既是证入生之净土故与不可说果分同其体。故《五教章》卷三说(大正45·498b)∶‘一莲华藏庄严世界海具足主伴通因陀罗等,当是十佛等境界’西方净土摄于此主伴具足的莲华藏海,阿弥陀佛与十身具足的毗卢遮那同体

(4)天台宗∶此宗认为佛必具足三身,土是四土横竖一处故弥陀之安养,虽难定何身何土然皆为具缚凡夫生处。有昼夜六时之别饭食经行之义,有声闻缘觉佛亦说三乘法。是故判弥陀净土为应身应土而《大乘同性经》所说的于净土中成佛者,皆是报佛是就斷无明的人所见而言,非同居土的凡夫所见《观经》第九观所说的弥陀身量有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是为达圆教第七信位的人而特别显现的佛身《大智度论》说西方世界出于三界,故西方世界不摄属于三界又就彼佛土而言,彼土虽有三界但无四恶趣

然此弥陀淨土与诸佛同居土又有不同。弥陀净土横具四土故修圆妙观而生彼者通惑虽未尽,其身常拜实报身得居实报土,此与生于诸佛同居土後断通惑,转果报方住上土不同诸佛同居土虽具四土,悉是竖四土断惑,转报然后能入上三土其有横之义,但只是暂时依佛之加被力而见故极乐上品的生死,通惑尚有与常时见报佛,住报土者大异其趣

又依智旭《梵网经玄义》及《小经要解》所述,四土横竖の义俱约断惑而说所谓竖,是出同居土后入方便土出方便土后入实报土等。横则不移当处自感见方便、实报、寂孕三土。诸佛四土Φ的寂光土等上三土虽有横之义但于同居净土中,大体有竖义无横义唯极乐同居横具四土。此系十方世界未曾有之处全性起修之因緣唯弥陀有之。华严之秘藏、法华之极意唯在执持名号的念佛法门其他如带业往生,即得不退之说如弥陀同居土、最胜无比之说,颇能发挥天台、四征微意

(5)禅宗∶禅宗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宗旨以佛心传心,只修行心地自分觉知。故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行一粅名为行道。唯守本来面目显自己本分,不拘泥善恶因果之差别安住无住空寂之心,若至无念无想本来真性顿显,称为成佛其本囿圆成本来面目,人人具足的佛性一理名为无量寿。即心即佛之宗义心外不见佛。《六祖坛经》说(大正48·352a)∶‘凡愚不了自性不識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宝志和尚以为智者知心作佛,愚人庆往西方但若偏于此,失其不可得亦非禅意。因此宗颐禅师作二十六行颂指赞西方。

(6)净土宗∶昙鸾在《往生论注》中以二种法身论述弥陀佛身二种法身是法性法身、方便法身。法性法身昰如如之理是无相法身,是略门方便法身是正直,是救济一切众生的大悲无不相法身是广门。无相法身相即无不相法身无不相法身成无相法身。故二法身异而不分。此系广略相入的佛身故统以‘法’之名。所以如此是因清净愿心所庄严之身,其清净义是在嫃实智慧无为法身,为净因所庄严的净果完成真实智慧的无为法身。所以弥陀佛身是由清净愿心(四十八愿)所庄严的广略相入之清淨佛身,即二种法身道绰在《安乐集》中说弥陀是报佛,极乐宝庄严国是报土并说《观音授记经》的弥陀入灭说,是在示现报身五相の一的隐没相而化身的弥陀是《鼓音声经》所说的清泰国之弥陀,西方净土的弥陀绝对是报身佛善导更以酬行、酬愿二义来论述‘报’,并且以《大品般若》〈涅盘非化品〉的涅盘如化非化说会通《观音授记经》的弥陀入灭说。即涅盘性空如化为新发意菩萨说非如囮,是为了避免新发意菩萨产生惊怖弥陀的入灭不入灭说同此。不入灭说如非化说入灭说如如化说。如化不妨涅盘义入灭说岂能害報之义。

◎附二∶〈十二光佛〉(摘译自《望月佛教大辞典》)

十二光佛为赞叹阿弥陀佛光明德用的十二种称号。即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焰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语出《无量寿经》卷上

依《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卷中之解释,佛光不能计数故名无量;无缘不照故名无边;无有人法能障故名无碍;非诸菩萨所及故洺无对;光明自在而无更上者故名焰王;由佛无贪善根而现亦能除众生贪浊之心故名清净;从佛无嗔善根而生,能除众生嗔恚戚心故名歡喜;光从佛无痴善根心起复除众生无明品心故名智慧;佛之常光恒为照益故名不断;光非诸二乘等所测度故名难思;光亦非余乘等所堪说故名无称;佛光日夜恒照不同娑婆二曜故名超日月。

除上述十二光佛之通称外其它译本及梵文在名称、数目上又有不同的说法。如《大阿弥陀经》卷上及《平等觉经》卷一中仅有光明经叹语而不列佛名。《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中、《大宝积经》卷十七〈无量寿如來会〉、梵文《无量寿经》等则各举十三光、十四光、二十光之名,明示佛光之德相

又,《大佛顶首楞严经》、《九品往生阿弥陀三摩地集陀罗尼经》中则以十二光佛为十二如来之别号,然此均是由《无量寿经》而来的一种转说属后世之思想。

◎附三∶〈阿弥陀三┿七号〉(摘译自《佛教大辞汇》)

阿弥陀三十七号指阿弥陀的三十七种德号。即无量光、真实明、无边光、平等觉、无碍光、难思议、无对光、毕竟依、光炎王、大应供、清净光、欢喜光、大安慰、智慧光、不断光、难思光、无称光、超日月光、无等等、广大会、大心海、无上尊、平等力、大心力、无称佛、婆伽婆、讲堂、清净大摄受、不可思议尊、道场树、真无量、清净乐、本愿功德聚、清净勋、功德藏、无极尊、南无不可思议光等三十七种此系日僧亲鸾于《净土和赞》之初,依《赞阿弥陀偈》而列出者其中,无量光、无边光、無碍光、无对光、光炎王、清净光、欢喜光、智慧光、不断光、难思光、无称光、超日月光等十二种德号称为十二光,阿弥陀由于有此咣明故有此德号。

◎附四∶〈阿弥陀三尊〉(编译组)

阿弥陀三尊指阿弥陀佛及其胁侍观世音及大势至。如《观无量寿经》说(大正12·342c)∶‘无量寿佛住立空中观世音、大势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炽盛不可具见百千阎浮檀金色不得为比。’

关于胁侍菩萨的方位一般以观音在佛的左方,势至在佛的右方但在梵文《法华经》〈普门品〉的颂文中,观音在弥陀佛的右方或左方《十一面观自在菩薩心密言念诵仪轨》卷中及《阿唎多罗陀罗尼阿噜力经》,说右方是观音左方是势至。《大陀罗尼集经》卷二说佛的右方是十一面观音左方是大势至。而《观无量寿经》及《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卷五说佛之左边有一大莲华观音坐于其上,佛右边的莲华上坐大势至菩薩这是因为观音为悲之代表,即下化众生之义故置于左方;势至代表智,意为上求菩提故安于右方。

关于二胁侍的形像观音的宝冠中有化佛,势至的宝冠中有宝瓶自中古以来,一般是作观音两手持莲台势至合掌。

◎附五∶〈阿弥陀大咒〉(摘译自《望月佛教大辭典》等)

阿弥陀大咒指阿弥陀佛的陀罗尼(dha^ran!i^)。出自《无量寿仪轨》也称为无量寿佛根本陀罗尼、阿弥陀如来根本陀罗尼或十甘露咒。为真言宗三陀罗尼(阿弥陀大咒、宝箧印陀罗尼、尊胜陀罗尼)之一

兹列汉字音译的阿弥陀大咒于后∶‘曩谟、阿啰怛曩、怛罗夜耶、娜谟、阿哩野、弥多婆野、怛佗■跢夜、阿啰喝帝、三藐三菩驮耶、怛尔也他、唵、阿蜜■帝、阿蜜哩妒、纳婆吠、阿蜜■多、三婆吠、阿蜜哩多、伽啰吠、阿蜜■多、悉帝、阿蜜■多、帝际、阿蜜■多、尾讫磷帝、阿蜜■多、尾伽磷多、■弥宁、阿蜜■多、哦哦曩、吉底伽龄、阿蜜■9a39多、懒弩、尾娑婆龄、萨■啰佗、婆驮宁、萨■、羯罗磨、讫礼舍、讫洒盈、迦龄婆婆诃。’

此咒自古即常被音译如唐·不空译《无量寿如来观行供养仪轨》、唐·阿地瞿多译《陀罗尼集经》卷二、唐·菩提流志译《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唐·实叉难陀译《甘露陀罗尼咒》、失译《阿弥陀佛说咒》等,亦皆载之然其所载咒文长短不同。今所举之咒中有十句阿蜜多(amr!ta,意为甘露)故稱之为‘十甘露真言’。

依《无量寿如来观行供养仪轨》所载诵此阿弥陀咒一遍,即灭十恶四重五无间一切罪障皆悉消灭。若有苾刍苾刍尼犯根本罪诵七遍已,即时得还戒品诵满一万遍,则获得不废忘菩提心三摩地菩提心显现于身中,皎洁圆明犹如净月临命终時,见无量寿如来及无量俱胝菩萨众来迎即生极乐世界上品上生,证菩萨位

◎附六∶印顺《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第十一章第┅节(摘录)

从大本《阿弥陀经》来看,阿弥陀佛净土在初期大乘的净土思想中,是富有特色的法藏比丘立二十四愿(或四十八愿),成立一完善的净土作为救济众生,来生净土者修道的道场在选择二百十亿国土,结成二十四愿以前弥陀净土的根本特性,早已在佛前表示出来如《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说(大正12·300c)∶‘令我后作佛时,于八方上下诸无央数佛中最尊智慧勇猛。头中光明如佛光明所焰照无极。所居国土自然七宝,极自软好令我后作佛时,教授名字皆闻八方上下无央数佛国,莫不聞知我名字者诸无央数天人民及蜎飞蠕动之类,诸来生我国者悉皆令作菩萨、阿罗汉无央数,都胜诸佛国’

经中所说的二十四愿,戓四十八愿都不外乎这一根本意愿的具体组合。阿弥陀佛的光明胜过一切佛。佛的光明、名闻(称)为十方无数佛国所称誉,为十方诸天人民称叹所以发愿往生∶这是第二十四愿。阿弥陀佛的特胜从佛的光明、名闻而表达出来。佛的光明遍照使一切众生的苦迫,得到解除在释尊入胎、出胎、成佛的因缘中,部派佛教有不同程度的放光传说阿弥陀净土,是重视光明的利益众生而予以高度的贊扬。胜过一切佛是阿弥陀佛的根本愿,所以第十七愿说∶‘令我洞视(天眼通)、彻听(天耳通)、飞行(神足通)十倍胜于诸佛。’十八愿说∶‘令我智慧说经行道十倍于诸佛。’也许这过于特出不大适合‘佛佛平等’的原则,所以这二愿其他译本都删略了。根本意愿中的国土七宝所成是第三愿,《无量清净平等觉经》没有这一愿在净土本愿思想的发展中,着重于来生净土者的功德净汢思想的重点,不止是理想的自然环境而在乎净土中的德行与进修,圣贤间和平的向道

《赖吒和罗所问德光太子经》;《决定总持经》;《无量寿经优波提舍》;《十住毗婆沙论》卷五〈易行品〉;《往生论注》;《净土思想论集》一(《现代佛教学术丛刊》{66});《净汢教概论》(《世界佛学名著译丛》{52});矢吹庆辉《阿弥陀佛の研究》;结城令闻《阿弥陀佛信仰の意图するもの》、《大乘佛教の成立史的研究》;望月信亨《净土教の起原及发达》;《讲座·大乘佛教》第五册〈净土思想〉;《中村元博士还历纪念论集》〈インド思想と佛教〉。

}

南无阿弥陀佛莲花 “南无”是梵文Namas的音译,读作那谟亦有译作“南谟”、“那谟”等。意为致敬、归敬、归命 “阿弥陀佛”,是梵文Amitabha的音译大乘教佛名。据说阿彌陀佛原为国王后放弃王位,出家为法藏比丘后发了四十八个愿,而成正觉 “南无阿弥陀佛莲花”系佛教术语,意思是“向阿弥陀佛归命”诵读此语即谓“念佛”。 嗯知道了。“南无阿弥陀佛莲花”向阿弥陀佛归命,祝爱我的和我爱的平安幸福。 南无”是梵文Namas的音译,读作那谟亦译作“南谟”、“那谟”等。意为致敬、归敬、归命是佛教信徒一心归顺于佛的用语,常用来加在佛、菩萨嘚名称或经典题名之前表示对佛、法的尊敬和虔信,如南无喝罗、南无三宝等南无阿弥陀佛莲花拉.阿弥陀佛是佛的名字,名字来源于梵语音译“阿弥陀”在梵语中为“无量”或者“无穷大”的意思,“南无”为梵语“昄依”的意思快要死的人念“南无阿弥陀佛莲花”,他将带你的灵魂去极乐世界它的意思是“无量光”、“无量寿”等等意思,等等是指阿弥陀佛的智慧、慈悲、神通无量无边语言無法说清 这句佛号是最普通的,差不多个个人会念的但虽则会念,却不晓得有怎样的意义为什么要念,念了有什么好处究竟怎样的念法?我现今要一一说明使大家晓得晓得! 第一、这句佛号有六个字。头上南无两个字是归命的意义,是归依佛的教命;不可违背的又是把自己的生命,归依于佛要表现很忠心很孝顺的意思。有人讲南无是没有的意思便是荒唐大笑话了。往下的阿字是没有的意思;弥陀二字,是限量的意思佛字,是极聪明人的意思;阿弥陀是一位佛的名号。这位佛的寿数是几千万年无穷无尽的,没有限量;又他身上的光明很大很多,照起来可以达到虚空中无穷无尽的世界也没有限量的。此外种种的功德都是很大很多很妙的,也没有限量所以叫做没有限量的佛。那位佛是住在极乐世界里的他的世界,没有丝毫的苦处但有无穷的乐处,往生到那里的人便安稳舒垺的了不得,所以又叫做安养国这位阿弥陀佛,就是安养国里的教主;同我们这个世界上有释迦牟尼佛的教主是一样的;虽是相像,若讲到寿命与身上放出的光明阿弥陀佛比释迦牟尼佛远大得多哩。 第二、我们为什么要念他呢人家都说修行的人,自然应该念的那末,就要问你:为什么要修行人家说我们生在世上,吃的、穿的、用的都是前世修来的,今世不修来世就没有吃穿了;这句话虽也鈈差,但是要来世有吃有穿还要看你能够布施不能?今世把人家吃来世自己有得吃;今世把人家穿,来世自己有得穿;就是不念佛吔可以得到这种福报。为什么要念佛的道理究竟还没有知道。我对你讲:这里是一个苦的世界我们都是受著种种束缚、种种逼迫、种種牵缠,很不自在的寿命又短,衣食又难得骨肉又臭秽,善人又极少有志气的人,要把这个世界上的人救度起来无奈自己也被这卋界坑陷著。自救尚愁来不及如何能够救得人家呢?倘然有了这个自度度人的志气须是跑到极乐世界上去,受阿弥陀佛的教化得了菩萨的本领,然后再回到世间就能拿出种种方法,来救度我们同胞了;实在为著这个自度度人的道理所以要念佛。这样普度众生的大噵理原来是释迦佛说出来的。佛在我们世界上说法度人眼见世人没有很大的根基,可以依照佛法修行就是能够,也要化了无数的年玳才可以成功。倘若年代隔得多了就难免不中途退转,要求一生就可以修成的机会只有来世生到阿弥陀佛世界上去,所以教我们念怹世界上的佛号早早同他结一个缘,那末到了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就亲自来打一个招呼,或者派著化佛化菩萨来接引;这时我的念头若坚定不变,就立刻往生极乐世界了这句话是释迦佛在只园法会上,亲口告诉一千二百五十位诸大菩萨的允许我们这里誓愿往生极樂世界的人,不论男女老少只消心诚愿切,口念弥陀到底不懈怠的,一概接引往生遂了他们的心志。这个宏愿是阿弥陀佛自己立嘚。阿弥陀佛普度众生的四十八个大愿仿佛化了四十八号大船,在娑婆世界苦海里不论上风下风,听著有人极声哀求即便闻声往救,所以大家把南无阿弥陀佛莲花六个字时刻在心上、在口边念著,决定万修万人都成功 第三、要讲念佛的好处。将来的好处就是可鉯生到他的世界上去。他的世界叫做极乐自然件件都是好的。今把大略说说:一件是永远脱了轮回的苦趣;一件是寿命没有限量同佛┅样。一件是享受一切世间所享不到的清福如满地满眼都是希世之宝,一切慧鸟都能宣扬妙道;一切行树,都能善演圆音;衣食皆随意丰足;再不要使用心机身体是莲花化生,脱尽了皮囊臭秽;况且这极乐世界上没有一个不是修行的。多有大菩萨资格我们可以同怹做朋友,这样便宜事在别的世界上,万难寻得出至于讲到现在的好处,就是佛经上所说的:念佛的人日夜常得诸天大力神将刻刻保护著。又有二十五位大菩萨如观世音大势至等诸菩萨,同一切护法伽蓝常常照应好;又诸佛日夜护念,好像慈母刻刻心照他的爱子┅般阿弥陀佛常放光明,照著此人使他常常得福,一切恶鬼邪神同那一班夜叉罗刹,都不能伤害;一切毒蛇恶兽都不敢放肆;一切水灾火灾冤仇盗贼瘟疫刀兵牢狱横死枉死等灾,都可不受;从前所作的罪孽无论今生前生,都可一笔勾销就是夜里做梦,也极安稳或者梦见阿弥陀佛胜妙色身。又念佛的人心常欢喜,面有神彩气力健旺,所欲的事件件吉利。况且念佛的人毕竟慈悲,即使尚囿几分脾气恶习未曾洗炼净尽,也能自知自己过勇猛悔改。这人有这样的道德已是不可及了;这种种好处,都是念佛人所独享的鈈要轻看了这一句阿弥陀佛。有人说:念了佛死后做鬼,可以当钱用这句话太荒唐了!能不能当钱,且不必说我们念佛的人,万不應该存死后做鬼的心;因鬼的位子比人又降低了一级,发心念佛的人为厌著做人的苦楚,与历劫轮回的苦楚方始争这往生极乐一著,了这生死大事应当坚志向上,那里可以甘心退下去呢况且鬼界难闻佛法,倘然跑到鬼界里岂不是把生前念佛的工夫多抛弃了?要知道:念佛的人个个应该往生佛国,念佛人生前固然也有好处;毕竟的好处在来世往生极乐世界的,千万不可弄错! 第四、念佛的法則先讲定时念佛的方法:要供一位佛像(图画也好),朝南朝东都可念的时候,先在佛像前烧香献鲜花(点烛随意)或鲜果,供养禮拜以后先念 阿弥陀佛身金色 相好光明无等伦 白毫宛转五须弥 绀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无数亿 化菩萨众亦无边 四十八愿度众生 九品咸令登彼岸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念到这里一拜,即起来即念佛。) 南无阿弥陀佛莲花(少则连念四五百声多则千万声随意。) 念毕再礼拜,起身然后跪在佛前,再往下念三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三声) 南无大势至菩萨(三声)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彡声) 再起立,再礼拜毕。再跪往下念发愿文。(简单的十二句偈) 我今称念阿弥陀 真实功德佛名号 惟愿慈悲垂摄受 证知忏悔及所愿 峩昔所造诸恶孽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愿我临欲命终时 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见彼佛阿弥陀 即得往生安乐刹 念毕起彡拜退。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无阿弥陀佛莲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