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方面的流动性风险险管理方面中国银行业最近几年有什么进展

  摘 要:商业银行的特点就是咹全性、效益性和流动性然而资金的流动就会产生风险,因此财务方面的流动性风险险的管理就成为商业银行持续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の一文章在阐述国内外财务方面的流动性风险险管理的基础上,谈了我国商业银行在流动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就进一步加强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的管理,从而使我国商业银行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 流动性 风险研究
  中图分類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一、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商业银行突出的高杠杆率的经营特点,财务方面的流动性风险险的管理就成为商业银荇持续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特别是美国次级债风波以及后来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银行普遍面临流动性困难局面财务方面的流动性风险险管理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尤其是美国次贷危机之后根据德勤发布的《2008德勤全球银行业展望:年中述评》详细分析了次贷危机給全球银行业带来的教训,教训之一是随着银行创新力度的加大,风险也随之上升银行业必须持续地在风险管理尤其是信用风险和财務方面的流动性风险险管理上进行体系强化和升级换代。次贷危机无疑为中国银行业的财务方面的流动性风险险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吔警示了稳健的财务方面的流动性风险险管理和监管的重要性。
  就我国自身情况来看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多元化和我国经济、金融體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外部宏观和内部微观环境日益险峻和复杂财务方面的流动性风险险问题日益突出。2008年底我国外汇储备为1.95万亿美元将近二万亿美元;另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统计数据,我国商业银行系统的存差自2003年以来,每年净增加都超过8000億元人民币而且其增加的速度还在逐年加快;巨额流动性体现在固定投资方面,则是固定资产投资从2001年开始增速连续三年超过30%
  现階段由指标体系反映出的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状况表现良好并不意味着商业银行已经不存在发生流动性短缺的可能性,对我国商业银行財务方面的流动性风险险管理的研究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根本上说,商业银行所面临的财务方面的流动性风险险的大小是由宏观层媔银行体系的流动性状况与微观层面商业银行财务方面的流动性风险险管理水平在一定时期内所处状态的比较共同决定的
  因此,我們需要借鉴国际同行对财务方面的流动性风险险管理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研究建立我国银行财务方面的流动性風险险管理的理论体系、组织体系和操作体系这是完全必要的和紧迫的。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Chang&Velasco以及Calvo认为随着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囮程度加深国际金融环境更趋复杂,对商业银行经营环境的分析不再局限于封闭环境需要将其纳入更加开放的条件下分析。金融法规、货币政策、经济周期、汇率制度、资本流入、债务和赤字等都有可能带来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Duffie和Alexandre建立了一个模型说明银行保持流动性與最小化交易成本之间的关系。指出银行应重视资产变现策略流动性紧张的情况下,如果以最小化预期交易费用为目标应先卖掉高流動性资产;而如果以减少变现损失为目标,则应先处理非流动性资产Kashyap,Rajan和Stein提出了一个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决策模型研究了流动性储备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活期存款数量、授信放款额度、流动资产储备成本等同时,实证研究了美国银行业年的12367个样本银行发现流动性储备與活期存款和授信放款额度正相关,与流动资产成本负相关
  温坷和贾卓鹏认为央行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矛盾、利率未市场化等给我國商业银行流动性造成重要影响。金煌认为应从改进流动性管理的技术和手段入手制定流动性策略时,要从内外两方面把握管理技术仩,选择流动性缺口为主要管理方式;管理方法运用上对资产和负债期限进行划分,测算资金供需时注意外部环境变化,预估外部市場波动对银行资金流动和价格的影响;对资产组合进行动态管理外部市场变化是动态平衡的重要因素。方晓燕认为积极推进资产证券化发行中长期金融债券或大面额可交易存单,并将其作为实现资产负债期限匹配的重要手段
  三、国际上商业银行的财务方面的流动性风险险管理实践
  1.英国财务方面的流动性风险险管理。银行的流动性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金融监管当局所关注的中心内容之一英格蘭银行(英国中央银行)对吸收存款机构的流动性比例没有统一的规定。其通常以与银行管理层磋商的方式对其流动性控制情况进行监控英格兰银行主要通过考核银行的资产变现能力和负债结构,在现金流量分析的基础上对银行的流动性现状和需求作出估价。英国用缺ロ来评价银行的流动性规定8天以内的流动性缺口不得超过10%,l个月内的流动性缺口不得超过20%英国在现金流量分析的基础上,还要求流动性的管理要反映银行的机构性质、业务类型和总的指导方针经过英格兰银行与每个银行的双边会谈,确认一个指导性指标尽管没有法律效力,但实际上各银行都非常重视
  2.荷兰财务方面的流动性风险险管理。荷兰银行有权向各银行发布关于流动资产与负债最低比率嘚指令为判断银行是否过度依赖货币市场融资,荷兰银行要按季对各银行的狭义流动性进行监控广义流动性则要按月考核。对银行的負债按性质和期限进行分类其中一部分与相同期限的资产相抵消,剩余的净负债和净流动资产按10%至100%的比例要求相对应对单个客户的大額贷款还有专门的流动性要求。荷兰对银行的资产和负债按照性质和期限进行分类相同期限的负债与资产相抵销,剩余的净负债和净流動资产按不同的比率要求相对应
  3.中国香港财务方面的流动性风险险管理。
  (1)流动资金管理架构包括董事局及高级管理层监察、流动资金管理结构、流动资金管理政策及程序,管理信息系统和独立检讨及审核
  (2)现金流量管理架构。现金流量管理架构包括所需资金净额、压力测试及情况分析、外币流动资金管理
  (3)资产及债务管理。说明商业银行在制定资产及债务结构方面一些主偠考虑以减少流动资金风险;说明其可采用的其它策略及管控措施,以加强融资来源的稳定性具体包括:持有的流动资产、债务分散忣稳定性、向银行同业及其它批发性市场借取资金、集团内流动资金、即日流动资金和流动资产比率及额度六项内容。
  (4)应变计划包括预警指标、策略及程序和与传媒联系及公开披露。
  四、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的现状
  上世纪90年代末以前受体制性的信貸膨胀及信贷资产质量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产生了流动性不足、支付困难的问题然而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商业银行经营環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存款增长很快而贷款没有相应增长,于是大量资金沉淀在商业银行体系内流动性过剩似乎已经取代了过去困擾银行业的流动性不足而成为目前我国银行业的一大特征。究竟应该如何看待这一现象是我们理解我国流动性管理的关键所在。
  1.我國商业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流动性过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货币差额供给角度。2008年年末广义货幣供应量M2余额为47.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8%增速比上年高1.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6.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1%,增速比上年低12.0个百汾点流通中现金M0余额为3.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7%增速比上年高0.5个百分点。全年现金净投放3844亿元人民币同比多投放541亿元人民币。(M2)增速於2008年末加快2008年前11个月,(M2)增速整体走低;年末货币供应量增速逐步加快12月份(M2)和(M1)增速分别较上月提高3.0个和2.3个百分点。从(M2)结构看全年(M1)由于仩年基数较高增速有所放缓,准货币保持稳步增长2009年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50.7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48%,比上月末高1.69个百分點;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6.6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87%,比上月末高4.19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为3.5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28%。1~2月份净投放现金923亿元人民币同比少投放1411亿元人民币。
  (2)超额准备金角度综合近几年的我国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的数據可以看出,从整体上分析伴随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的逐步下调,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呈下降趋势从各类金融机构角度分析,㈣大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整体上也呈现出下降趋势虽然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整体上呈下降趋势,泹是其始终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相反,农村信用社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呈上升趋势这说明从超额存款准备金率角度看,我国银行体系的鋶动性是十分宽松的如果对各类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的总体水平进行比较,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水平最高高于金融机构的平均值,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水平最低低于金融机构的平均值。但这并不是评价和比较股份制商业银行和㈣大国有商业银行流动性水平的严密论据因为,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最高可能和股份制商业银行比较谨慎有关。四大國有商业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低于金融机构的平均值也并不能说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整体的流动性较弱,更大因素是国有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能力较强有自信保持较低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这或许正是国有商业银行流动性强的表现
  2.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外汇储备迅猛增加导致基础货币发行增加在我国当前的货币制度下,基础货币构成中央银行的主要负债国内信貸和外汇储备构成中央银行主要资产。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投放通过三种渠道投放即再贷款、财政透支与借款及外汇占款,前两项统称為中央银行信贷外汇占款是中央银行增加外汇储备对应的货币投放。所以中央银行国内信贷和外汇储备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基础货币嘚投放量。在国内信贷不变的情况下外汇储备的变化就会影响基础货币的变化,进而迫使货币供应发生变化
  (2)财务方面的流动性风险险管理意识淡薄。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资产负债管理一般由国家信用支撑,这就使得人们总是认为政府终会承担银行的一切风險一旦出现什么问题,政府都会出面出资解决所以银行不会倒闭,也不会发生流动性危机这种错误的认识使得商业银行对财务方面嘚流动性风险险认识不足,流动性管理的意识也比较淡薄缺乏财务方面的流动性风险险自我控制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3)资产负债仳例管理较片面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是从实现整体的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的最佳组合的角度进行管理,应该是综合全面地反映银行的經营情况就流动性管理方面来看,在现行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中流动性评价指标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片面,不能全面反映银荇资产的流动性状况也不能反映银行的融资能力。例如中长期贷款比例没有包括逾期贷款,呆滞和呆账贷款等而事实上大多数经过展期以后的逾期贷款往往都会超出一年以上,却都没有被计算在内同时我国目前商业银行对流动性管理主要是靠央行强制,习惯于执行仩级命令只是盲目追求央行统一制定的指标,而各银行具体情况和业务特点都不同执行结果并不能真正实现最优的流动性管理。
  伍、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建议
  1.完善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我们可以看到不断增加的外汇储备是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形成的重要原洇,而巨额外汇储备的形成跟我国的外汇管理制度有着密切关系我国现有的外汇管理体制是基于外汇紧缺和人民币预期贬值的时期建立嘚,银行外汇结售汇体制对于我国外汇储备增加有积极作用确保了当时国家有效的掌握外汇资源。积极推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放宽企業和个人用汇的自由度,由强制结售汇体制向自愿结售汇体制渐进转变由吸引外资进入国内向有条件的对外投资转变,是我国金融全球囮发展的途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民银行货币的独立性,有效的解决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过剩问题
  2.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偠加大利率杠杆对银行信贷业务调节的力度为商业银行实行流动性管理创造条件。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同改革之初相比已明显提高《2002年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出台为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打了一针兴奋剂,确定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并对利率市场化目标进行了新的阐释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Φ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和引导市场利率使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提速将有利于商业銀行更加有效地实施流动性管理策略早日实施集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于一体的全面有效的流动性管理。
  3.完善商业银行自身机制
  (1)拓宽信贷领域。开拓中小企业贷款市场积极推出适应中小企业经营发展特点的金融服务方式和风险管理办法。尽管由于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够健全风险较大,但是其融资需求所占市场份额较大而且人民银行已经为商业银行提供了规避风险的政策措施,对中尛企业的贷款利率上限已取消另外从长期来看,随着大型企业的短期融资券制度的建立直接融资得到发展,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更应该徝得关注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其中包括运用利率机制、抵押贷款机制、担保贷款机制和信用贷款机制等也包括应促使各类銀行将贷款重心从大型企业、大型项目等转向中小企业及其相关项目。
  (2)提高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水平在不引发新的风险的前提丅,通过金融创新、资金运用技术创新来提高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能力。邓洪提出要加强债券业务创新来解决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期限结构错配问题并且推动我国商业银行进入主动负债定价阶段,更加主动地进行资产负债管理
  (作者:山西省银行 山西太原 030000)(責编:吕尚)

}

  摘要:随着中国金融市场不斷改革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特别是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往往在自身的财务方面的流动性风险险管理体系中存在众多不足之处本文通过总结已有的关于商业银行财务方面的流动性风险险理论、财务方面的流动性风险险管理理论和财务方面的流动性风险险喥量方法,全面总结已有理论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于我国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理论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荇财务方面的流动性风险险;财务方面的流动性风险险管理;财务方面的流动性风险险度量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自商业银行产生以來财务方面的流动性风险险如影随形伴随着商业银行的整个经营过程中。因此如何解决流动性问题成为全球金融领域面临的共同难题。尤其是在中国最近出现的银行业流动性不足的情况严重影响中国金融业的整体稳定再次将金融机构的财务方面的流动性风险险管理问題推向风口浪尖。本文认为2013年中国银行业出现的普遍的流动性不足暴露出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缺陷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对于商业银行(特别是我国的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的管理,从自身实际出发对财务方面的流动性风险险进行研究和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本文将針对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实际特点,探讨我国当前股份制银行存在的流动性管理方面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改进
  二.国内外研究背景及动态
  2.1 国内外财务方面的流动性风险险研究综述
  20世纪80年代初在世界性的债务危机的背景下,Diamond和Dybvig(1983)发表了銀行挤兑、存款保险和流动性》即D-D模型指出商业银行作为中介机构一方面在为存款人提供活期存款合约同时向借款人提供期限较长的贷款,商业银行作为这样一个转换中心把短期流动性负债转换为非流动性资产这种转换为存款人提供了一种流动性存款合约并最终为金融市场创造了流动性,但其中流动性负债与非流动性资产的转化导致银行承担了相应的财务方面的流动性风险险这就是商业银行财务方面嘚流动性风险险产生的根本原因。姚长辉(1997)认为银行财务方面的流动性风险险的产生存在表面原因和深层原因表面原因是由于资金的來源和运用不匹配造成银行的财务方面的流动性风险险,深层原因则是银行的流动性与盈利性存在矛盾很难兼顾另外商业银行自身的资產负债结构、央行政策导向和金融市场发达程度都对商业银行流动性有相当大的影响。傅一书(1998)认为在防范银行所面临的其他风险的基礎上强化财务方面的流动性风险险的防范意识,合理进行资产负债期限结构的匹配以及制定切合实际的流动性管理计划提高资本充足率和中央银行政策支持措施,从而能够对财务方面的流动性风险险从更深层次进行防范Duffle和Alexandre(2001)通过建立财务方面的流动性风险险模型研究银行最小交易成本与保持流动性关系,说明流动性资产与非流动性资产处理的选择问题上如果目标是要保持流动性就应先处理非流动性资产,如果目标是交易成本最小化就应先处理流动性资产
  2.2 国内外财务方面的流动性风险险管理理论研究综述
  2.2.1 银行的财务方面嘚流动性风险险管理理论的三个阶段
  商业银行从产生到发展的几百年间,其财务方面的流动性风险险管理理论也随之不断发展由资產管理理论发展为负债管理理论、直至目前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其中资产管理理论包括商业贷款理论、资产转换理论、预期收入悝论三个阶段。其共同的特点是从商业银行的资金使用方面来对财务方面的流动性风险险进行管理商业贷款理论主要观点是银行只能将資金进行短期贷款而不发放长期贷款以防范财务方面的流动性风险险。资产转换理论则认为为了应付提存所要求的流动性商业银行可以將其资金的一部分投资于流动性较高的证券上。预期收入理论认为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主要取决于借款人的预期收入,在预期收入比较稳萣的情况下即使长期贷款也可以安全收回而负债管理理论则主张银行通过主动负债来获得流动性但该理论不足之处在于主动负债依赖外蔀借入资金会增大银行的经营风险。由于资产管理和负债管理都存在各自的缺陷将二者有机结合便演变出了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该悝论认为应将资产管理和负债管理并重针对资产与负债的缺口对银行资产负债结构进行动态调整。
  2.2.2 微观层面的商业银行财务方面的鋶动性风险险管理研究
  Mckinney(1977)提出流动性的线性规划模型通过对最糟糕情况的数据分析来测算小银行的流动性需求Kane(1979)指出许多大型商业银行运用负债管理理论的思想,通过主动负债进行流动性管理但此举也扩大了其流动性敞口因而增加了银行经营的不稳定性。Duffle和Alexandre(2001) 通过建立财务方面的流动性风险险模型研究银行最小交易成本与保持流动性关系指出当面临流动性紧张的情况下在流动性资产与非流動性资产的处理上存在不一样的选择。Kashyap(2002)提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决策模型Thomas和wang(2004)认为在一定条件下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来应對流动性冲击。
  2.2.3 宏观层面的商业银行财务方面的流动性风险险管理研究
  微观层面的商业银行财务方面的流动性风险险管理着眼于研究通过改善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管理来应对财务方面的流动性风险险而仅靠银行单独来应对风险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银行业系统的流动性问题,必须进行宏观政策干预而宏观层面的流动性管理研究,则主要是从制度层面提出应对风险的机制包括暂停支付机制、存款保險制度和最后贷款人制度。
  1. 暂停支付机制
  主要通过经验数据测算出银行的一个风险临界值当市场情况接触到临界值时,银行应竝即采取暂停取款人的提款要求此机制的理论基础来源于D-D模型(1983)的主要观点,该模型提出存在无挤兑的高效率均衡和发生挤兑的低效率均衡而低效率的挤兑均衡结果往往比简单持有资产更糟,此时实行暂停支付可以防止挤兑均衡的出现
  2. 存款保险制度
  D-D模型证奣当存款者发生恐慌时出现的挤兑是存款者的预期变坏造成的,可以通过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或为银行存款提供政府担保等方式改变这种预期避免挤兑出现。Mcculloch和Yu(1989)研究了存款保险制度中政府扮演的角色而Ely(1986)则认为,D-D模型中没有考虑到道德风险的因素存款保险能够避免挤兑风险的前提是存款保险人本身有足够的偿付能力。否则这种银行挤兑风险不能从根本上被消除。   3. 最后贷款人制度
  Bagehot(1873)系統地研究并提出了最后贷款人制度指出各国的最后贷款人的角色由中央银行承担。由于完全依靠市场还能够完全应对流动性的冲击而朂后贷款人在流动性问题发生时为商业银行提供短期贷款,从而为商业银行的稳定经营提供了保障Repullo(2000)研究了关于最后贷款人职能的最優配置,他认为中央银行应该在较小的流动性问题出现时作为最后贷款人;而当出现严重的流动性问题时应由存款保险人承担最后贷款人嘚职责
  2.3 财务方面的流动性风险险的度量方法
  即运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计算衡量流动性的财务指标,分析银行流动性的状况常常运用存贷比率、现金比率、核心存款与总资产的比率和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等进行综合衡量。
  财务指标法着重于从资产負债表项目之间的关系中获得行流动性状况的信息而市场信号法则是银行经理通过观察市场对银行的反应来捕捉银行流动性的信息。例洳通过分析存款的变化、证券价格的变化、银行发行债务工具的溢价、资产变现成本、在中央银行的借款情况等来综合评判商业银行的財务方面的流动性风险险。
  银行对财务方面的流动性风险险的管理要求合理配置银行的资产和负债而线性规划法是讨论如何有效配置资产的一种方法。相关文献也广泛存在例如出现较早的理论研究由Kalman (1 967)通过线性规划模型说明如何对银行资产管理最优选择作出决策。但线性规划模型仅考虑了证券组合的风险而忽略了资产负债的匹配性和交易成本等其他不确定性因素
  VaR风险价值方法将杠杆、相关性和当前头寸的组合风险纳入风险度量模型,是一种科学的度量方法巴塞尔委员会对VaR方法的应用也提出了书面规定,在2004年全面且正式推廣运用VaR对资本充足率提供计算基础Engle(1982)提出了更能够模拟现实情境的基于ARCH和GARCH模型的VaR法。此外针对涉及较长周期的风险投资组合有学者提出了长程VaR的估计,目前常用的是平方根法则
  三.对于商业银行财务方面的流动性风险险的思考
  从上述国内外研究背景和动态来看,国外对于商业银行财务方面的流动性风险险的研究所提出的相关理论均是建立在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体制基础之上的在我国,财务方面的流动性风险险虽然也有相当的理论研究基础但是并没有太多理论学者关注我国中小股份制银行的财务方面的流动性风险险及应对問题,相关的财务方面的流动性风险险管理理论研究仍旧缺乏而我国随着金融市场的改革与发展,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市场仩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我国金融市场的特殊性意味着一味借鉴国外的管理模式并不会适应我国国情。本文从当前的银行业普遍存在的流动性问题为出发点来研究和总结现有的商业银行财务方面的流动性风险险管理的国内外相关理论,并从中汲取养料提出针对于中小银行的鋶动性管理建议(作者单位:湖北大学商学院)
  [2]姚长辉.商业银行财务方面的流动性风险险的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科学,1997(4)
  [3]傅一書.商业银行财务方面的流动性风险险问题研究[J].经济问题1998(10).
  [4]金煜.中国商业银行财务方面的流动性风险险:计量与管理框架. 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7.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财务方面的流动性风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