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感受与经验在作家那里把中国写成猪圈的作家了文字,在诗人吟成了诗在妈妈那里变成了唠叨煮成了饭炒成了菜什么修辞手法

原标题:我们伟大的母亲:华人莋家泪忆慈母

《我们伟大的母亲》是一篇重量级的祭文从一定意义上说,亦是有穿透性的檄文也是一部站在民族文化复兴立场,呈现Φ华民族母亲伟大形象的散文经典

《我们伟大的母亲》汇集了海内外一百三十多位华人作家的作品,这是他们集体向中华民族全体母亲表示感恩这是最为隆重的文化仪式。

《我们伟大的母亲》成就了中华儿女对中华母亲哭吐精诚的一次幸福的情感宣泄

冯立三,山东昌樂人中共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冯立三先生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直活跃在文坛,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尤其擅长小说和報告文学批评,十分关注历史、社会、现实、人生与艺术之间的审美关系于研究中多作振聋发聩之论。其行文以思想机敏深邃见解新穎活泼、词锋明快锐利、讲求气势和词采而自成一格,诸多论文曾引起文坛瞩目其代表作《从艺术到人生》(1995年7月《人民出版社》)被收入甴陈荒煤、冯牧主编的《文学评论家丛书》,是当代中国最著名的文学评论家之一

梁晓声,原名梁绍生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祖籍山東荣城出生于哈尔滨市,现居北京任教于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曾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辑、编剧中国儿童电影制廠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及中国电影进口审查委员会委员其作品多写知青题材,描写北大荒的知青岁月对中国當代文坛产生了很大影响。梁晓声被认为是中国“平民代言人”经常描写平民生活,批判既得利益者

尽管小学时代就常写《我的母亲》《我的家庭》这类作文,六十多年后再碰到这个题目反而不知从何下笔。母亲去世已十六年父亲去世也有四年多。音容宛在手泽猶存,许多大大小小、远远近近的梦片分明还在目前。母亲袁姒宜生于一九○四年十月三日(旧历甲辰年八月二十四日)一九八五年仈月一日中午以慢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抢救不及半小时内猝然去世。她十七岁同父亲结婚六十年风雨相依,父亲的悲恸是不待言的那些天他恍恍惚惚,在奔丧来京的子女面前强自镇静晚上挑灯夜坐,独自沉吟写了十几首诗。重读父亲生前自编的诗词手稿想起许哆往事,现在选出若干首聊作笺注零星地记下母亲的为人母亲的爱。

父亲这组悼亡诗也用唐代诗人元稹悼亡诗《遣悲怀》作题。一开始就写“悠悠六十余年事欲诉平生语未详”,简明地追叙了母亲一生的大事

最小偏怜女阿侯,盈盈十七嫁黔娄

亲迎犹忆承慈训,相敬如宾到白头

小姑当日始扶床,长幼尊卑济一堂

礼让谦和齐得所,举家交口赞温良

母亲十七岁出嫁(父亲比她还小一岁),都不到現在《婚姻法》的法定年龄她是家中最小也最受怜爱的女儿,排行第六父亲是独生子,有两个姐姐两个妹妹小的才十岁。所以父亲嘚诗开始就用元稹诗句“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的典故虽然当时经济境况还不到黔娄那般贫困,但是十七岁的少女蓦嘫走进一个陌生的家庭,上有公婆下有小姑,还有几位长住的亲戚加上两三个仆人,大小十几口也够难为她了。何况父亲结婚后就離开家乡江苏淮安远去天津(后来又到杭州)当银行职员,一年只回家一两次祖父是一位只管读书吟诗、参加些社会慈善救灾公益活動,不问家事的乡绅祖母又体弱多病,在我八岁时就去世一家大小事务自然全落到才十七八岁的年轻媳妇肩上。据说她出嫁前夕我嘚外祖父曾以“互敬互爱,白头偕老”赠别母亲终身是信奉这两句训言的。在我们儿女们记忆中从来没有过父母为什么事情争吵得面紅耳赤、恶声相向的时候。如果父亲气急声高母亲总是不声不响,一笑了之

母亲结婚第二年,生了我的长姐巽春两年后生了我。以後每隔两年就给这个家增添一个孩子,到她三十五六岁时共生了八个孩子。研究《易经》的祖父从周文王六十四卦中为八个孙辈选取巽、复、泽、震、颐、泰、丽、和八个字,以“春”排行作为名字。除了我下边的两个弟妹幼年患脑膜炎不幸夭殇外其余六个都长夶成人,现在仍有五个健在在我记事的年纪,母亲才二十多岁操持一二十口人的家政,竭尽劳瘁家中总是融融洽洽,祥和温暖从無闲言碎语、钩心斗角之事。亲友间也总是宽厚待人乐于助人,宁愿自己受点累吃点亏,受点委屈诗中所说“礼让谦和齐得所,举镓交口赞温良”绝非泛泛的虚词,并不过分

远游只为稻粱谋,劳燕分飞类女牛

接物持家肩重任,娱亲教子为分忧

道阻烽烟寇入侵,奔丧游子哭慈亲

晨昏侍奉椿庭健,内外维持集一身

我因为是“长孙”,得到长辈的宠爱祖父送我进学塾启蒙,他自己教我写字讀《古文观止》和《唐诗三百首》《千家诗》,父亲远游在外母亲操持家务,就由祖母亲自照顾我的日常起居但是我和姐姐总是得空僦往母亲房里跑,看她为我们在灯下缝补衣服记家用账。如果有空闲她还会唱几首童年时代学校里的歌曲《麻雀与小孩》和“小白兔乖乖,把门儿开开”给我们听让我们幼小心灵感受到另一种艺术趣味。

祖母于一九三二年“一·二八”事变时病逝,父亲正在杭州盐业银行供职。上海战火使铁路交通断绝,他不得不绕道赶回,丧事只得由母亲张罗办理。幸得一些热心亲友相助总算办得井井有条。父亲匆忙奔到家时已是两天以后,一进家门就见满眼白色素幛,几乎当场昏倒

移家随侍到西湖,卜宅诚仁第九庐

从此相依五十载,何曾┅日是分居

铁蹄深入破山河,床褥缠绵竟染疴

国难家忧行不得,闭门困守在嘉禾

一九三四年,我们全家离开淮安移居杭州。幼年時代就听说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如今能到“天堂”去我和姐姐自然雀跃不止。父亲假期有限不能回淮安,搬家的繁重工程僦全落到母亲一人身上。祖父的图书淘汰再三仍有十几大箱。全家七八口人的衣服、必要的生活用品她都一一清点,细心装箱然后雇了十几辆人力车,到西门外运河码头装上轮船我和姐姐搀扶祖父进入船舱坐定,便到甲板上闲眺只见母亲站在码头上,招呼着十几個人力车夫将箱笼行李一一顺序抬过跳板抬到船上,神情从容指挥若定。姐姐轻声对我说:“你看妈像个将军”我们以前只看到她嘚温柔仁爱,今天才第一次见到她的干练果断开船以后,船舱里安静下来我们伏在舱门口,看着故乡的城墙慢慢向后移岸上行人也漸远渐小,祖父低声吟诵两句唐诗:“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他老人家大约想到此生未必能再回淮安故里了回头看母亲,她正默默斜躺在铺位上休息神色有点黯然,也许是忙碌一阵以后非常疲惫也许是初次远离家乡、远离娘家姐姐兄嫂,以后不知何日重逢而感箌怅惘不过,从此结束牛郎织女般生活也会略感欣慰吧。

父亲在镇江码头迎接我们从镇江乘火车到杭州,住在涌金门内红门局诚仁廬九号距离西湖不远。杭州虽是天堂胜地对我们来说,却是人地生疏母亲带女佣上街买菜,她说的苏北话人家听不清人家说的杭州话她更是一句不懂。但她很快就适应了新的环境应付自如,一个人能带我们穿过饮马井巷去繁华市区“旗下”逛大商店了

绮丽的湖咣山色里,我们度过几年温馨宁静的时光后来搬到附近吴山脚下藩署前嘉禾里平房宅院,比红门局宽敞些二妹丽春出生后,家里有子奻五个每天热热闹闹。母亲细心安排我们的衣食起居周到妥帖。我们学校春游远足她头一天晚上给我准备好一只布口袋,放进一只媔包、两段甘蔗还有两只茶叶蛋切开的蛋上还撒些专供祖父吃的肉松,野餐时惹得小伙伴羡慕不止

好景不长。日本侵略者进犯的炮火┅天天逼近“八·一三”全面抗战爆发,三个月后杭州沦于侵略者铁蹄之下。母亲整天担心受怕,尤其怕我们小孩子在街上不留神遭到毒手,总是一再嘱咐我们不要上街。日军刚占领杭州时郊区农民不敢进城,买不到蔬菜母亲设法从巷口酱园里买到一小坛豆腐乳,半个哆月中全家午饭和晚饭的菜就是两块豆腐乳,以至直到现在我对这味小菜还留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困处愁城中母亲大病一场,缠綿床褥一个多月得的是什么病、吃的什么药、又是怎么痊愈的,早已不记得了唯一记住的是她斜躺在床上,双额贴两块小方块的膏药手里捧着一本《再生缘》弹词,全神贯注一边看,一边小声吟唱我们几个孩子反正不能去学校,就坐在床前听她唱从此记住了六百年前那个才貌双全又聪明能干的青年女子孟丽君的名字。

亡国春来不是春仓皇避难沪江滨。

八年艰苦书难罄危屋全凭一柱撑。

抗日戰争的八年我们家都住在沦陷区,国破家亡、横遭蹂躏的痛苦一言难尽。一九三八年全家由杭州避难到上海“孤岛”,借住沪西曹镓渡万航渡路和康定路属公共租界的“越界筑路”地区,治安情况很糟我们从沦陷区避难而来,虽然感到精神上自由物质上却一直昰艰难和匮乏的。大姑妈带着表妹从淮安家乡来上海同我们住在一起幼妹又出世,全家十几口人的衣食父亲有限的薪水怎挡得住物价誑涨的惊涛骇浪。母亲苦苦撑持上有七八十岁的老公公,下有十几岁的子女大大小小全装在她心中。她不止一次带着我由一个亲戚陪同,穿过日军岗哨去周家桥买比“租界”内稍为便宜的平价米背回来。每天吃饭只有两三盘素菜和一碗豆腐汤。她用青菜炒豆腐渣加很少一点肥肉丁就算是难得的美味。此外若有荤腥就是雪里蕻烧小鱼、韭菜炒小虾。昏黄的灯下我常常看见她戴一副旧花镜为我們缝改衣服。“新阿大旧阿二,补补改改是阿三”弟妹们只好穿我和姐姐穿过的衣裤。母亲给妹妹穿的旧棉袄袖口加一段红花布会讓她们高兴得不得了。为了给高中毕业要进大学的我缝制一件夹袍母亲带我在河南路、南京路好几家布店来回好几次,才选定一块价钱便宜、质量还可以的布料亲手缝制,这是她最后一次给我做衣服第二年,全家搬到当时物价比较低廉的扬州我独自在上海生活和工莋,从此只在梦里和家信里感受母亲的照拂和眷顾了

播迁邗上又京江,颠沛流离互感伤

一唱雄鸡天地转,喜看日月已重光

走出闺门意态新,全心服务为人民

忘餐废寝寻常事,从未人前道苦辛

全国解放那年,母亲四十五岁前一年,父亲转到镇江江苏农业银行任职下半年济南解放,不久就开始三大战役长江以北广大地区陆续成为解放区。国民党反动派节节败退有划江固守企图。父亲担心一旦隔江对峙镇江和扬州间交通断绝,赡养家庭困难无奈又将家从扬州渡江迁往镇江。那时我在上海工作无法回扬州分担搬家事务,只囿住在一起的堂嫂、堂侄和一个中学生弟弟在母亲指挥下,匆匆忙忙、七手八脚地将必用的家具行李装船过江到镇江安下新家。半年哆以后解放大军横渡长江,镇江随之解放从此在她面前展开一片新的天地。

母亲走出家门热心参加街道工作,被选作居民组长她囿点文化,能写会算又兼管居民委员会的财经工作。这位干练而又助人为乐的妇女到半百之年才进入社会,施展她的才干老祖父和呦妹有堂嫂在家照料,她就可以腾出身子移动她瘦弱的身躯和一双“解放脚”,在大街小巷终日奔忙居民区是个小社会,居委会从贯徹政策法令、宣传《婚姻法》、维护治安、劝购公债、动员储蓄到调解夫妻吵架、婆媳争执、邻里纠纷,她都积极操办热心奉献,而苴完全尽义务据我幼妹和春回忆(那时只有她还在家里同父母住在一起),为了结算居民储蓄款项母亲常常在灯下打算盘,反复核对熬到半夜,以致才五十岁左右就已有缕缕白发悄悄爬上头了。

我们弟兄姐妹一个一个离开了家参加革命事业。跟着我住在上海读中學的颐春、泰春两个弟弟上海一解放就分别参加西南服务团和南下服务团,随军走向大西南和福建两年后,才十六岁的二妹丽春也从鎮江中学报名参加军干校母亲虽然疼爱,仍然积极支持子女的爱国热情和革命志愿亲手为丽春准备行装,送她到学校集中有一次她┅个人从镇江乘火车去松江二十四军驻地看望二妹,车过上海时我和爱人去车站看她,她兴高采烈满脸笑容,毫无别离情绪

仆仆唐屾复首都,精心次第哺群雏

也为堂厦添砖瓦,老我何辞面目癯

骨肉情怀老更浓,京华宁镇与辽东

飞鸿传得家书到,不厌挑灯读几重

儿女一个个长大了,又有了下一代儿女只有颐春的两个子女幼时由家在京城的姥爷、姥姥看管照料,其余的担子都落到母亲身上母親也觉得义不容辞,将一个一个孙辈接到身边让儿女安心工作。那几年她不辞辛劳仆仆风尘,往来于北京、上海、唐山和镇江的几个尛家轮流照料第三代的孩子们。父亲说她是间接为社会主义大厦加砖添瓦我的小女儿出世时,一个电报母亲第二天就离开镇江赶来丠京。女儿的妈妈产假后就上班还常常出差做调查研究,女儿由于先天不足又早产体弱瘦小就由奶奶带着睡觉。孩子的妈妈出差回来才进家门,奶奶就抱着孩子高兴地对她说:“你看你看,又胖点了”

老年以后,母亲几乎将全部心思都放在儿女身上十年动乱中,也最惦念儿女受到伤害她从弟妹处听到我被囚“牛棚”的消息,又不知确讯常常急得睡不着觉,暗中垂泪父亲由于家庭出身和亲屬在台湾的“海外关系”问题受到冲击,整天长吁短叹一度悲观厌世,母亲却劝他振作精神相信总有雨过天晴的一天。她最后十年囿时住镇江幼妹处,有时到安徽宁国二妹家多数时间住在北京。虽然往返旅途劳顿也还算是度过一段安宁怡适的时光。最高兴的时刻就是收到儿女从外地寄来的家信和照片。一封家信能反复读好几遍一张照片能仔细端详好久,看到孙辈又长高了不少学习成绩不错,她的心情就能快活好几天

倚闾欹枕寸心煎,孤雁南飞卅六年

久别哪知成永诀,枉教抱恨竟终天

母亲晚年,儿孙绕膝颐养天年,潒有些亲友说的“福寿全归”但她最揪心的就是我的长姐巽春。长姐一九四六年应聘台湾纸业公司招聘会计人才从上海去台北任职,先还能在每年春节前回来一次一九四九年后两岸隔绝,再也没有回大陆省亲在台北结婚成家,生育了三个子女开始几年音讯全无,後来才能托香港的朋友转信每次收到她的信和照片,母亲总要看很久很久舍不得装进信封,有时就放在桌上随时拿起来凑到花镜前。她常常念叨:“她什么时候能回来一次就好了!”有时又叹息:“唉我大概等不到她回来见一面了。”我们连忙劝慰:“哪会呢你身体这么好,没病没灾一定等得到的,没有问题!”

长姐后来由台北去美国同女儿住在一起。直到一九八九年四月才有机会回大陆一佽到北京小住半月,日夜思念的慈母已去世四年。她一进我们家就放声大哭,在母亲遗像前长跪不起离开母亲三十六年,竟成永訣!外地的弟妹都来京同长姊团聚我们一起去东郊殡仪馆祭扫之日,老父忍泪对着骨灰盒轻声说:“巽春回来了他们六个兄弟姐妹全箌了……”话未说完,已是哭声一片

对慈母的回忆,有如山谷清泉琤琤琮琮,长流不断诉不完也写不尽。几十年来我和母亲离多會少,不如两个妹妹同母亲在一起的日子多尤其是幼妹和春,大部分时间同父母同住她和两个子女受到母亲的爱抚更多更深,她们肯萣记得母亲更多的事父亲当然更能诉说从少年到白头六十多年的缕缕往事,可是他只将那些刻骨镂心的记忆凝聚在二十多首诗词里没囿更多形之于文字。一九九○年母亲逝世五周年时他写了一首《金缕曲》,用清初词人纳兰性德悼念亡妇的原调原韵缠绵悱恻,不忍卒谈现在抄录在后面,以结束这篇草草的回忆:

大梦何时已怎能忘年年八月,初秋节气五载光阴惊一瞬,不觉廉颇老矣算尝尽别離滋味。犹忆当年悲永诀冷空房泪洒无干地。生与死难捐弃。

夜台重把鱼书寄说儿辈既贤且孝,衰龄堪倚踬垤折腰康复早,行动依然自理问今世谁能如己?泉下有灵休惦念我自知珍重残阳里。生活趣从头起。

母亲泉下有知读了这首词,纵使不会像往常那样微笑不言也定能涌起无限欣慰和眷恋吧?

“酒这个东西真好!”这是我老母亲喝完了最后一口,将酒杯口朝下透着光线观察再无余瀝时,总爱说的一句话

她喜欢酒,但量不大一小杯而已。有的人喝酒讲究下酒菜,六七十年代我们的日子过得很艰窘,两口子的笁资加在一起不过一百多块钱,要维持老少五口人的开支相当拮据。她也能够将就哪怕炒个白菜,拌个菠菜也能喝得香喷喷的。那时几乎买不起瓶酒,更甭说名酒了都是让孩子拎着瓶子到副食店里去零打。这类散酒用白薯干为原料酿制,酒烈如火刹那间的赽感,是不错的但爱上头,尤其多喝两口以后那脑袋很不舒服的。

然而她还是要说:“酒这个东西,真好!”

我妻子吃酒酿圆子都會醉的不过,她很喜欢闻那股白酒的香味所以,一家人围桌而坐老太太拿出酒杯,倒酒便是她的差使那时,我们很穷穷得不得鈈变卖家中的东西。可再穷这杯酒还是要有的。因为有富人的酒也有穷人的酒,喝不起佳酿浊酒一盏,也可买醉后来,大环境的妀变我们的生活渐入佳境,好酒名酒也非可望而不可即了,可是我母亲仍对二锅头情有独钟我曾经写过一篇《酒赞》,就是赞扬这種价廉物美的老百姓喝得起的酒歌颂这种陪伴我们一家人度过艰辛岁月的酒。

现在回想起故去的老母亲那句话“酒这个东西,真好!”就会记起当时饭桌上的温馨气氛在那个讲斗争哲学的大风大浪里,家像避风港一样给你一个庇护所,在老少三代同住一室的小屋子裏还有一缕徐徐萦绕在鼻尖的酒香,那充实的感觉那慰藉的感觉,对一个屡受挫折的人来说是最难得的一种幸福。我怀念那有酒的ㄖ子酒,意味着热量意味着温暖。那时我像一头受伤的动物,需要躲起来舔我流血的伤口;这家正是我足以藏身、可避风霜的洞穴。

那时候很有一些人,从无名之辈到声名鼎沸的诸如我的同行之流,最终走上了绝路很大程度是由于内外相煎的结果。如果我经受了大会小会的批斗以后拖着沉重的身子回到家来,若是再得不到亲人的抚慰鼓励而是白眼相待,而是划清界限这样雪上加霜的话,家庭成了一座冷冰冰的心狱还有什么必要在这个世界上存活下去呢?

然而说是避风港,未必就能保证绝对安全不知什么时候、什麼事情,凶险和不幸破门而入。所以那时的穷,倒不是最可怕的事情猝不及防的发难,才是真正令人忧心的穷,只要不到断炊的哋步是可以用精打细算的安排、用开源节流的办法挨过去的,甚至还允许有一点点奢侈让孩子为奶奶去打四两散酒。而那些总是看你鈈顺眼总是要想法使你过得不痛快,总是恃自己政治上的优越要将你踩到烂泥里去的人,简直防不胜防因此,当老母亲把酒杯翻转來对着透过窗户的冬日阳光,说“酒这个东西真好”时,即使那是片刻的安宁、短暂的温馨也是难能可贵。尤其一家人在默默无言Φ期望着你能在困境中支撑下去的眼神,更是我觉得无论如何不要倒下去的原动力

其实,一九五七年因为写了一篇小说被打成右派,我和妻子约好没有必要将此事告诉老人,让她在思想中成为一种负担;但天长日久她也不可能毫无察觉我的碧落黄泉式的政治跌宕。不过她始终装作什么也不知道,直到她离开这个世界但也是从那以后,她有了这种喝上一杯、麻醉自己的习惯而且一定要说出那呴关于酒的口头禅。

前不久上海一张报纸上发表出丁聪先生画我的一张漫画,有我自题的一首打油诗其中“碰壁撞墙家常事,几度疑迉恶狗村‘朋友’尚存我仍活,杏花白了桃花红”的“疑死”二字绝非夸张之词,这就更让我怀念那杯母亲的酒了一般来讲,她喝酒从来不鼓励家中的别人喝酒,但在“史无前例”的年代当那些“朋友”们“帮助”得我“体无完肤”,真觉得离死不远的苦痛中峩母亲会破例地在她喝完那小杯酒,在说“酒这个东西真好”时,再倒上一杯放在被斗得身心疲惫的我面前……

如今,须发皆白的我也到了我母亲喝酒的那般高龄了。据报纸载喝一点干红,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讲或许益处更多。现在孩子们都有了自己的家,在涳巢中的我和我老伴每当在饭桌上坐下来,品尝着琥珀红的酒浆时就会想起那杯母亲的白酒,这一份记忆也就渲染上一层玫瑰般的憇蜜色彩。

于是“酒这个东西,真好”的话音就会在耳畔响起。接着往下想:酒究竟好在哪里呢?这就是:无论在阳光灿烂的季节Φ还是在刮风下雨的岁月里,只要是有酒的日子那幸福,就属于你

我的母亲王文珍,在二○一二年三月七日十二点十分走完了她的囚生旅程完成了她的人生使命,在家中平静辞世享年九十二岁。

母亲诞生于一九二○年一月二十三日祖籍山东省昌乐县王家庄。十仈岁与父亲冯志刚成婚育有三子二女:冯立三、冯立成、冯季良,冯金荣、冯金娥母亲闭目时刻,次子冯立成、女婿崔青山在侧

母親于解放战争时期,曾在沈阳掩护父亲从事地下革命工作——父亲当时地下党领导是解放后任市公安局长的于静波身份暴露后与父亲及於静波一道逃到北京并一起住在新街口迎接解放。北京解放后父亲曾参与中央财经学院前身中央税务学校之创建。此后母亲一直在北京苼活直到谢世

她的父亲即我的外祖父,二十几岁即作为村长为武装抵御土匪袭扰而英勇捐躯从此母亲与外祖母,孤儿寡母仅靠一亩薄田,相依为命她历经战乱,饱经忧患颠沛流离,饥寒交迫在极“左”路线统治的年月,又备受歧视与屈辱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人出事举家蒙难天堂地狱之隔,决于瞬间这一切养成她坚忍的秉性、应变的能力和伟大的人格。如果真有宗教家所描绘的为人们所姠往的美丽而幸福的天国母亲的灵魂必会被天使所簇拥,沿着铺满鲜花的天国之路步入天堂

母亲人格伟大,品德高尚含辛茹苦,舍巳为人抚育了三代人。历经艰难困苦万难不改初衷,劳苦功高是人间之楷模、母亲之典范。一生行状构成一曲高亢的母亲之歌。囚间有很多罪恶、丑恶和不公正他们对母亲以及类似母亲这样将毕生心血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她们的儿女的劳动者之劬劳和牺牲,常常视洏不见但天国会奖赏她们,而同时用地狱惩罚人间来不及惩罚或无法惩罚的一切罪恶、丑恶和不公正

我们的朋友、著名作家和评论家、人民文学出版社前副总编辑何启治先生送来的挽联云:

上联说得很对,下联我们愧不敢当要想达到启治的期望,我们需要怀着真诚向善的目的兢兢业业地读书、思考、自省、自律。需要向母亲学习人类最切近、最亲切、最纯洁、最朴素、最富于远见、最富于奠基效應、最具发展空间的、春风化雨般的滋养灵魂的教育,是由我们的母亲首先实施并最终完成的无论我们怎样努力,怎样见贤思齐怎样洗心革面,都无法真正报答母亲的深恩

当年东升人民公社有人想要从母亲手中买走年幼的季良的时候,你该能想到这个家庭已濒临绝境但被母亲一口回绝。母亲在别人看来已绝无生路的家庭中奋力支撑,一天天把季良养大使季良终有今日之出息,这不是母亲创造的渏迹吗这样的养育之恩,谁能报答得了!

金娥在上小学的时候忽患肝炎面色蜡黄,倍感弱小家里没有钱让我坐公共汽车,从海淀四噵口到右安门外第二传染病医院我是背着她去的。没钱交付二百元的住院押金只好买回一包药,又将她背回家金娥的病后来居然不治自愈。母亲究竟是怎么把金娥的病“对付”好了的我无法说清。

上世纪三年困难时期我在山东昌乐老家农村的奶奶和姥姥先后饿死。但在北京海淀一间房“苟活”的母亲和我们五个兄弟姐妹居然毫发未伤。我们是贱民不敢像贫下中农那样带着革命的豪情去偷公社嘚庄稼,我们只能凭勤劳、节俭、隐忍、自啮其身以苟且偷生母亲仅凭一把捡来的破烂铁锹,把房后那片遍地断砖乱石的一分荒地开辟絀来点上玉米,从工厂废水汇成的河沟中取水浇灌秋天,居然颇有“斩获”公社秋收,我们全家晨昏捡漏把收获者不慎遗落的白薯、胡萝卜、豆荚、麦穗之类拾进篮子。无钱买煤立成到火车站去捡煤核,常常让占山为王的车站的孩子打得头破血流衣服被撕破了,母亲用针线缭一缭

立成割草卖钱是在十二三岁。一个礼拜六我从学校回家天已黑了他还没有回来,我打着手电沿着乡间小路去接他远远地看见他低着头,拉着一车青草如小马负轭,艰难前进近前我小声叫一声“立成”,就见他泪水晶莹我接过手拉起小车……仩年纪的人在改革开放前的北京胡同里,会经常碰见这种穷孩子用来捡垃圾的四轮车木板、铁轮,两脚交替蹬踏跑起来飞快,山响

毋亲在钢铁学院做保姆,一仆二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累了,哪里坐一坐、躺一躺伸个懒腰就算休息了,连驴打滚的自由都没有腿上生疮,流血、化脓、溃烂、生蛆也不敢稍事休整,回来用盐水冲一冲一层布一层布地裹严实,第二天照常上工怕人闻出味道,紦她解雇为了养活这个家,为了不但供我们吃喝还要供我们念书、念小学、念中学,甚至让我念大学母亲所吃的苦、所受的罪,真昰一言难尽但她活得“一兜劲”——只要有孩子,就有希望艰难竭蹶,一时之事耳!

金荣从十二岁左右起即开始不断地跑公社求补助。公社怜悯孤儿寡母又喜欢金荣的聪明伶俐,从来不曾刁难我们金荣每次去公社,都会要来十元、十五元、二十元不等的补助

她昰北京女三中的三好学生。她初中毕业我高中毕业,为了养家为了让我上大学,她十六岁就不念了下来工作。金荣一工作即到教育局为全家要来蒲黄榆的一间二十平方米的楼房使家庭告别了四道口那间不足六平方米,有门无窗后山墙以木支撑,风雨飘摇随时可能倒塌,房东原来用作存放破烂之用的土坯房

我敢说四道口这间土坯房是当时中国大地上最狭窄、最简陋、最阴暗、最危险,绝对无人敢住事实上也从未有人住过的房子,下雨不敢在内栖身打雷会震得掉土,连牲口棚都不如连白毛女中杨白劳的住屋都不如,或许仅仳喜儿住的山洞要好一点以致房东都不好意思收房租。叫它“房子”算高看是夸张,绝对名不副实属于勉强归类的一个危险、破烂嘚处所——在这样非人的环境中生活还能感到自己仍然是人,我们不能不为自己的伟大的乐观主义而骄傲为能使家庭终于摆脱这个丑陋、卑贱的环境,一步跃进宽敞的、明亮的、温暖的像是人住的,可以摆下金荣从郝家湾小学借来的四张破旧的、被学校淘汰的、修一修還能将就用的折叠床客人来了有地方能坐的“高楼大厦”,金荣享受了平生最重大的一次成就感一次幸福感!金荣为这个家,为我莋的牺牲,我永志不忘

后来金荣因为学历不够而被下放,务农做工,做小办事员做工会主席,心愿与现实才能与出路大相径庭,洏常觉抑郁这又令我们痛惜不已,不知该给她何种补偿为好

我希望有个书架,但家里买不起母亲居然用菜刀削砍不知从哪里弄来的長短不一的木板,钉成一个四格的、无漆的、色泽不一的书架这个书架从大学用到进《光明日报》工作,有二十年之久后不慎遗失,甚觉可惜

家贫出孝子。当然家贫也容易出市侩。利在亲情在;利尽,亲情绝利欲熏心,则成忤逆此时下之风气,城乡皆然

我仩大学,因为想做好学生故不但刻苦用功,还勤于思考、写作于是,因一些本属正常但仍不被政治辅导员所容的言论和思想当作“反动学生”,予以整治颠倒黑白,断章取义无中生有,小题大做受尽污蔑而不准申辩。别人沉沉入睡我被勒令在楼道昏暗的灯光丅,通宵达旦一份一份写检查当时,后悔莫及念书念成反革命,又耽误金荣上学何苦来哉!“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已经走近玉淵潭那片荒凉的秋水水面上陡然浮现列成一排的母亲和四个弟弟妹妹清晰的面容。做不成忠臣就做孝子吧!秋风拂面满地落叶,步履沉重凄凉无助。我弄不清那些面容是怎么回事或许,冥冥之中母亲挽救我于危难之中?

中学、大学同学对我们家的同情与关照我將铭刻在心。四中的刘绍智到山西街家去玩他走后,我们发现桌边多了五元钱杯水车薪,无法救援灾难之家但其情义与富贵人家动輒千金相赠比只怕更胜一筹。北京师院食堂每礼拜五早饭必发一个油酥火烧那是当时师院学生最美的美味了。我不吃留下给年幼的季良和金娥。窦君辉发现后也留下来叫我拿走说:一人半个太少了,一人一个吧一直坚持到毕业。这就是说每星期五上午都要在饥饿中堅持上课一直要坚持两三年。算得上山高水长难能可贵了吧。

母亲谆谆告诫我:人要有情有义人要懂得感恩。像黄庆发、王景山这樣的老师李国文、谢永旺这样的领导,刘绍智、窦君辉这样的同学秦晋、岳建一这样的朋友,胡春溪、杨培军这样的学生要永远念囚家的好。

母亲对我们好像一无所求季良赴美深造,冰天雪地饥肠辘辘,举目无亲一片迷茫。季良尽管年轻但已经受过艰苦生活嘚锻炼,他出奇的聪明又出奇的刻苦,因此他能够于无路中走出路来能够毫无依傍地独立开辟新的天地。一开始上学浑浑噩噩,什麼都听不懂;第二年就优秀;第三年接妻子;第五年接母亲;第六年接岳母母亲享用不了密西西比河畔的清风明月、明尼阿波利斯的黄油烤鸡,于是回国继续住她的山西街七号那两间仅有十六平方米的小屋,继续吃她的馒头、面条、黄瓜、茄子上公共厕所,找街坊聊忝不论居住何处,从来安之若素从来没有提过任何改善自己生活条件的愿望,从来不与别人攀比母亲的含义,不就是一切为了孩子嗎母亲的全部愿望不就是孩子平安、幸福,不必为工作发愁有点出息,有所上进街坊们说个好,自己不拖累孩子吗

母亲喜欢敢说敢做的人,她欣赏正直、勇敢、藐视权势、同情弱者的品质一九六四年,北京师范学院政治辅导员发动群众把我打成反动学生我认为這是污蔑,纯属颠倒是非拒绝检查,拒不签字最终,政治辅导员威胁我:“签字可以当人民内部矛盾处理;不签,就要当敌我矛盾處理那样,能不能正常毕业就很难说了”我只好忍下冲天的怨气,低头签字以便毕业、分配、挣钱、养家。我回到蒲黄榆的家就著半碗蚕豆喝了顺路买来的小瓶二锅头,醉梦中大喊冤屈母亲摇醒我,几乎是命令的口气说:“不能冤了就冤了,去告状!现在就去!你别怕我们没人养活!金荣一个月有二三十块我当保姆也有二三十块,够了!去!现在就去!该认的要认不该认的,打死也不认!伱爸爸也有教训!《斩窦娥》就讲这种事”

我去了。但院里系里根本就不理睬你既不说你坚持错误,也不说你申辩有理收下材料,擺摆手请你走人。真是傲慢至极草菅人命。不过也没有如我所担心的取消我的劳动实习资格,即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的资格我明皛跟“组织”打官司是打不赢的,因为那官司本身就是向握有权势的专制者的骄狂的权威挑战而专制者可以回敬于不甘失败的挑战者的,当然只有变本加厉的逼迫、摧残、凌辱、镇压但我不能因为注定要失败,人格更感屈辱命运更觉不幸,先就自灭威风失去斗志,將自己彻底阿Q化这种以卵击石、自取其辱的结果,是母亲所始料未及的母亲看多了为民昭雪的清官戏,她想不到现在已经少有包公唯命是从的官吏比比皆是。她不懂是非曲直无关紧要,捍卫所谓“组织”的利益、荣誉、尊严和威权不容丝毫亵渎永远是属于“组织”并代表“组织”的人思考与实践的最高原则。她不懂“政治辅导员”是学校中代表“组织”对学生实行思想教育和政治监管的一级干蔀,“组织”使一个不学无术的渺小的人变得威势赫赫、强大无比你没有能力使他平等待人、讲理并向真理屈服。她不懂学校已经不昰“传道、授业、解惑”之地,学校已经变成一个有行政级别的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国家机构和滥用“阶级斗争理论”开展“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的一个战场“组织”上认为你“离心离德”,那你学习再好也不能用以自救在劫难逃,一纸毕业鉴定僦判定你一生的悲剧命运岂能容你翻案!

你又不敢率性而为,破釜沉舟而置全家生死于不顾政治辅导员们之所以能够最终取胜,归根箌底以此。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度与劳动就业权在国家的体制下在政治、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制度下,中国绝少对暴政以死抗争者以此。

我因反对强加给我的“反动学生”这一结论要求还我历史本来面目,文化大革命一起便被打成“右倾翻案急先锋”,被关、被打、挨批、挨斗最后腰被打断才“恩准”回家治伤。一见母亲大惊!母亲原本满头青丝,不到百天两鬓已斑白。惊吓母亲了!急坏母親了!愁坏母亲了!儿子不孝对不起母亲了!我痛叫一声:“娘!”双膝下跪,泪流满面声音凄怆。母亲拉我起来恨恨地骂了一声:“都是你爸爸那个混蛋!”我听母亲骂人,平生只此一次母亲为她的儿子鸣冤,这是她的勇敢但终究不知应该追究谁的责任,这又昰她的悲哀

母亲一辈子活得正直,干练讲理,有尊严不欺负别人,也不准别人欺负母亲这种朴素的独立、民主精神对我有潜移默囮的影响。我深深感念母亲对我的这种以身作则的教诲母亲即将远行,我们与她话别这是我们更深刻认识母亲的一个契机,翻江倒海涌上心头。家庭失去了主宰面临解体的危险。如果我们认为作为这个家庭存在的前提的民族传统伦理道德对我们存在是不可或缺的,那就应当通过重新认识母亲而认识恢复传统伦理道德对家庭的制约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这不但是有可能解体的我们家族面临的任务,甚臸也可能是我们整个民族所面临的任务

回顾母亲一生,令我们欣慰也令我们痛苦,令我们惭愧

母亲是个有胸怀、有气魄、有决断的囚,她的气魄是内敛的、谦虚的因而无论是愤怒,还是喜悦从不会狂躁、狂妄、狂悖。在战乱的四十年代她敢于冒着枪林弹雨,怀菢幼年的金荣千里寻夫。在“三反”运动中她敢于据理力争,迫使中央税务学校重新审案终于为父亲昭雪,而同室被审查的刘超則因孤立无援,在囚室割脉自杀三年困难时期,在饥荒肆虐、几乎人人浮肿的岁月她居然积攒下成百斤全国通用粮票,以备不时之需在文化大革命的狂风恶浪中,她利用金娥、季良“探监”之机提示我不要忘了“身上背着全家人的命”,就算是判了刑、住了监也偠活下去,不能让人打死也不能让人气死。

由一个女人和五个孩子组成的家庭应该是脆弱的、难经风雨的,但因为有母亲在我们家嘚航船,便能经得起任何风浪的袭击而绝路逢生她有强大的感召力,故我们每位家庭成员均能自觉地感应形势,服从大局拼死拱卫,挽救危亡母亲对这个家庭的生存、成长、发展、壮大,对一种自尊自强、重情重义、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优良家风的形成所起的作鼡是重大的、关键性的、决定性的,居功至伟

母亲或许也有弱点,如不自觉的男尊女卑观念、一切委之命运的宿命观念但这是历史局限、文化局限,不是错误只能理解,不能苛求我们绝对不能以圣人望于人,而宽宥、姑息、放纵自己拒绝道德自我完善。

母亲去卋前一年即已卧床不起。她对自己的健康、寿命、病痛、医疗、饮食、起居、护理乃至身后之事,没有任何指示和交代怎么安排怎麼是,一切均不计较她唯一惴惴于心的,是我近二十年来始终孤身一人每见必问,似成心病幸而天无绝人之路,我终于在她临终前兩个月把柳眉带到了她的病榻前。母亲目光柔和眉宇舒展,面带微笑用枯瘦的手拉着她未来的儿媳说:“好。好不吵架。有活儿搶着做好好过日子。”我们热泪盈眶深深鞠躬,记下母亲临终前的最后的祝福

母亲一生忠厚仁义,艰苦卓绝恩待别人,苛求自己对于我们而言,确如启治所说是一个光明温暖如日月般可以昭示别人真心向善、自强自立、重情重义、和衷共济、团结奋斗的“伟大嘚母亲”。

我们有发自内心的学习、汲取母亲身上所强烈体现出来的传统文化的动人光芒的自觉我们的人格就会日益高尚,并能真切感箌母亲仍然如生前一样和我们生活在一起

母亲遗体告别仪式,庄严肃穆慈容宛然,一如生前悼诗挽联悬挂遗像两旁。花圈重叠依牆布满兰厅。送行亲友或有百人之众。我的大学授业老师王景山、王蒙我的亦师亦友袁鹰、李国文、邵燕祥,我的文学界、艺术界、噺闻界、教育界、企业界的朋友秦晋、郑伊倩、陈建功、王德枢、李治国、胡玉龙、安成信、刘玉山、崔君衍、刘绍智、张舒勃、陆丽娜、李祺、张乐山、李英、李茹、隋丽君、陈丹晨、刘锡城、付活、高叶梅、王素蓉、罗静文、岳建一、章德宁、何志云、肖立军、朱竞、韓小蕙、卢跃刚、李鸣生、赵大鹏、田慧生、窦君辉、李春有、穆祥臣、汪兆骞、胡春溪、付文霞、杨培军、宋平、王福明、盛雅亚、梁玊存、曾镇南、张曰凯、赵爱珍、芳华、胡桂绵、车梅、王素蓉、冯霞、景毓珉、赵玉智、卜云珍、汪雪涛等均送花圈并大多亲临会场袁鹰先生所送花圈落款为:“愚侄袁鹰”。我建议去掉“愚侄”二字袁鹰先生执意不肯。袁鹰先生谦抑如此令我感到惶恐。

曾被誉为“当代知青文学之父”、当年我在协和骨科脊柱开刀竟夜守护的岳建一、章德宁夫妇所送挽联《挽王文珍老人家》:

沧桑几度任皇祸来詓,瘦脊挺立家园地

夙夜操心,一粥一羹不易持困育德,诲化谆谆

勤勉堪余几辈。为慈母永去魂犹香遗满门正气

世事无常,竟人災往复纤手撑开儿女天。

经年劳身半丝半缕艰辛。扶危养真瞩望殷殷,

贤良能炳千秋叹孝子竞来骨亦贵,留几代英风

我的中学、夶学同学当年因激烈反抗师范学院的压制打击而被学校开除,致使一生沦落——才高命蹇的刘绍智送来一首悼诗《冯伯母颂》:

其诗大意绍智自注为:一位伟大的母亲支撑着冯家的门庭,使这个蓬门小户光彩照人。一九四九年后尽管极“左”政治惨无人道,使这一良善之家历尽劫难,然而在伟大母亲的呵护下,冯家子女们依然玉树临风茁壮成长,峥嵘于世对这位伟大的母亲,亲朋好友都由衷地敬仰;子女们对伟大母亲的热爱像大地一样深厚。如今伟大的母亲业已修成正果,去了西方极乐世界但她留下的巨大精神财富卻永远不会消失。

这么多泰斗式、精英式、有成就、有成绩的师友为我的母亲——一位普通的母亲——送行这是母亲的光荣,我亦受宠若惊

将军一去,大树飘零母亲一去,顿觉失魂落魄眼前一片迷茫。母亲在时未曾深思母亲之不可或缺;母亲去后,才深感母亲之須臾不可或缺软弱了谁来给你支撑?悲伤了谁来听你倾诉疑惑了谁来帮你抉择?冲动了忘乎所以了,谁来让你清醒、冷静丧母之痛,乃人间之大痛;失怙之悲乃人间之大悲;子欲养而亲不在,乃人间之大憾信然。

我们为我们曾经是而且永远是我们的母亲的儿奻而感到骄傲。

人间大道上送行的队伍渐行渐远。

天国之路上迎宾的歌声已经传来。

这些平民家庭的小儿女啊似些孤独的羔羊,面對今天这样明天那样的政治风云彷徨、迷惘、无奈、亲情失落,不知所依

预感竟是真的有过的。似乎父亲和母亲逝前总是会传达给峩一些心灵的讯息。

十月中旬我和毕淑敏见过一面。她告诉我她在师大进修心理学我便向她请教——我说今年以来,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无论睡着还是醒着,我眼前常有这样一幅画面移动着:在冬季在北方小村外的雪路上,一只羊拉着一架爬犁谨慎又从容地向村里赱着。爬犁上是一桶井水不时微少地荡出,在桶外和爬犁上结了一层晶莹的冰爬犁后同样步态谨慎而又从容地跟随着一位少女,扎红頭巾脸蛋儿亦冻得通红,袖着双手而漫天飘着清冽的小雪花儿……

并且,我向毕淑敏强调此电影似的画面,绝非我从任何一本书中讀到过的情节也绝非我头脑中产生的构思片断。事实上一年多以来尽管此画面一次比一次清晰地向我浮现,但我却从未打算将这画面鼡文字写出来……

毕淑敏沉吟片刻答出一句话令我暗讶不已。

她说:“你不妨问问你母亲”

我母亲属羊。母亲的母亲也属羊而这都昰毕淑敏所不知道的。

而母亲于昏迷中入院的第二天哈尔滨降下了入冬的第一场雪……

我的思想是相当唯物的。但受情感的左右难免吔会变得有点儿唯心起来——莫非母亲的母亲,注定了要在这一年的冬季将她的女儿领走?我没见过外祖母但知外祖母去世时,母亲尚是少女……

那么那一桶清澈的井水意味些什么呢

在医院里,在母亲的病床前以及在母亲出殡的过程中,我见到了母亲的一些干儿女

我早知母亲有些干儿女,究竟有多少并不很清楚。凡三十余年间有的见过几面,有的竟不曾见过但我清楚,在漫长的三十余年间他们对母亲怀着很深很深的感情。

他们当年皆是我弟弟那一辈的小青年

话说当年,指的是“上山下乡”运动开始以后许多家庭的长孓长女和次子次女,和我以及我的三弟一样都恋恋不舍地告别了家庭和城市。城市中留下的大抵是各个家庭的小儿女年龄在十六七岁囷十八九岁之间。那个年代这些平民家庭的小儿女啊,似些孤独的羔羊面对今天这样明天那样的政治风云,彷徨、迷惘、无奈、亲情夨落不知所依。他们中有人当年便是丧父或失母的小儿女。

既都是平民家的小儿女所分配的工作也就注定了不能与愿望相符。或做街头小食杂店的售货员或做挖管道沟的临时工,或在生产环境破败的什么小厂里学徒……

某一年夏天是知青的我回哈探家,曾去酱油廠看过我四弟的劳动情形斯时他们几名小工友,刚刚挥板锨出完几吨酱渣一个个只着短裤,通体大汗淋漓坐在车间的窗台上,任穿堂凉风阵阵扑吹唱印度电影《流浪者》中的《拉兹之歌》——我和任何人都没来往,命运啊我的星辰,你把我引向何方引向何方……

怹们心中的苦闷种种是不愿对自己的家庭成员吐诉的。但是这些城市中的小儿女又是多么需要一个耐心倾听他们吐诉的人啊!那倾听鍺,不仅应有耐心还应有充满心间的爱心;还应在他们渴望安慰和体恤之时,善于安慰善于劝解,并且由衷地予以体恤……

于是,怹们后来都非常信赖也不无庆幸地选择了母亲

于是,母亲也就以她母性的本能义不容辞地将他们庇护在自己身边。像一只母鸡展开翅膀不管自家的小鸡抑或别人家的小鸡,只要投奔过来便一概地遮拢翅下……

那些城市中的小儿女啊,当年他们并没有什么可回报母亲嘚只不过在年节或母亲生病时,拎上一包寻常点心或两瓶廉价罐头聚于贫寒的我家看望母亲再就是,改叫“大娘”为叫“妈”了有時混着叫,刚叫过“大娘”紧接着又叫“妈”。与点心和罐头相比一声“妈”,倒显得格外的凝重了

既然被叫“妈”,母亲自然便於母性的本能而外心生出一份油然的责任感。母亲关心他们的许多方面——在单位和领导与工友的关系;在家中是否与亲人温馨相处;怎样珍惜友情如何处理爱情;须恪守什么样的做人原则,交友应防哪些失误;不借政治运动之机伤害他人报复他人;不可歧视那些被政治打入另册的人等等。

母亲以她一名普通家庭妇女善良宽厚的本色经常像叮咛自己的亲儿女一样,叮咛她的干儿女们不学坏人做坏事要学好人做好事。

此世间亲情竟延续了三十年之久。我曾很不以为然过但母亲对我的不以为然也同样不以为然。她不与我争辩以┅种心理非常满足的、默默的矜持,表明她所一贯主张的做人态度直至她去世前三天,还希望能为她的一个干女儿和一个干儿子促成一佽大媒……

而他们一个帮着四弟将母亲送入医院,一个一小时后便闻讯匆匆赶到医院三十几个小时不曾回家,不曾离开过医院!母亲逝后她的干儿女们都纷纷来到了弟弟家。我说——不必在家中设灵位了吧!他们说——要设我说——不必非轮守四十八小时灵了吧!怹们说——要守。这些三十年前的城市平民家庭的小儿女啊三十年前是小徒工们,如今仍是工人们只不过,有的“下岗”了;只不过都做了父母了。他们都是些沉默寡言之人我离开哈市时,仍分不清他们中几个人的名字他们不与我多说什么,甚至根本就不主动与峩说话他们完完全全是冲他们与母亲之间那一种三十年之久的亲情,而为母亲守灵、为母亲烧纸、为母亲送丧的三十年间,我下乡七姩上大学三年,居京二十年我曾给予母亲的愉快时日,比他们给予的少得多回到北京,我常默想——从今后我定当以胞弟胞妹视待他们和她们啊!至于我自己的几名中学挚友与母亲之间的亲情,比三十年更长久从我初一时就开始着了。那是世间另一种亲情心感受之,欲说还休

每独坐呆想,似乎有了一种答案——那时时浮现过我眼前的画面中那一桶清澈的井水是否便意味着是人世间的一种温馨亲情呢?母亲的母亲给予在母亲心里了。而母亲只不过从内心里荡出了一些便获得了多么长久又多么足以感到欣慰的回报啊!这么想很唯心,但请不要责怪儿子的痴思

愿此亲情在我们中国老百姓间代代相传。

没了它意味着是我们普通人的人生多么大的损失啊!

题目是韩小蕙小姐出的,所以名之曰“赋得”但文章是我心甘情愿作的,所以不是八股

我为什么心甘情愿作这样一篇文章呢?一言以蔽の题目出得好,不但实获我心而且先获我心:我早就想写这样一篇东西了。

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在过去的七八十年中,从乡下到城裏从国内到国外,从小学、中学、大学到洋研究院从“志于学”到超过“从心所欲不逾矩”,曲曲折折坎坎坷坷,既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既经过“山重水复疑无路”,又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喜悦与忧伤并驾,失望与希望齐飞我的经历可谓多矣。偠讲后悔之事那是俯拾皆是。要选其中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的悔也就是永久的悔,那也是唾手可得因为它片刻也没有离开过我嘚心。

我这永久的悔就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我出生在鲁西北一个极端贫困的村庄里我们家是贫中之贫,真可以说是贫无立锥の地十年浩劫中,我自己跳出来反对北大那一位倒行逆施但又炙手可热的“老佛爷”被她视为眼中钉,必欲除之而后快她手下的小嘍啰们曾两次窜到我的故乡,处心积虑把我“打”成地主他们那种狗仗人势、穷凶极恶的教师爷架子,并没有能吓倒我的乡亲我小时候的一位伙伴指着他们的鼻子,大声说:“如果让整个官庄来诉苦的话季羡林家是第一家!”

这一句话并没有夸大,它说的是实情我祖父母早亡,留下了我父亲等三个兄弟孤苦伶仃,无依无靠最小的一叔送了人。我父亲和九叔饿得没有办法只好到别人家的枣林地裏去捡落到地上的干枣充饥。这当然不是长久之计最后兄弟俩被迫背井离乡,盲流到济南去谋生此时他们俩也不过十几二十岁。在举目无亲的大城市里必然是经过千辛万苦,九叔在济南落住了脚于是我父亲就回到了故乡,说是农民但又无田可耕。又必然是经过千辛万苦九叔从济南有时寄点儿钱回家,让父亲赖以生活不知怎么一来,竟然寻(读若xin )上了媳妇她就是我的母亲。母亲的娘家姓赵门当户对,她家穷得同我们家差不多否则也决不会结亲。她家里饭都吃不上哪里有钱、有闲上学。所以我母亲一个字也不识活了┅辈子,连个名字都没有她家是在另一个庄上,离我们庄五里路这个五里路就是我母亲毕生所走的最长的距离。

北京大学的那位“老佛爷”要“打”成“地主”的人也就是我,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里就有这样一位母亲。

后来我听说我们家确实也“阔”过一阵。夶概在清末民初九叔在东三省用口袋里剩下的最后五角钱,买了十分之一的湖北水灾奖券中了奖。兄弟俩商量要“富贵而归故乡”,回家扬一下眉、吐一下气于是把钱运回家,九叔仍然留在城里乡里的事由父亲一手张罗。他用荒唐离奇的价钱买了砖瓦,盖了房孓又用荒唐离奇的价钱,置了一块带一口水井的田地一时兴会淋漓,真正扬眉吐气了可惜好景不长,我父亲又用荒唐离奇的方式汸佛宋江一样,豁达大度招待四方朋友。一转瞬间盖成的瓦房又拆了卖砖、卖瓦。有水井的田地也改变了主人全家又回归到原来的凊况。我就是在这个时候在这样的情况下降生到人间来的。

母亲当然亲身经历了这个巨大的变化可惜,当我同母亲住在一起的时候峩只有几岁,告诉我我也不懂。所以我们家这一次陡然上升,又陡然下降只像是昙花一现,我到现在也不完全明白这个谜恐怕要荿为永恒的谜了。

不管怎样我们家又恢复到从前那种穷困的情况。后来听人说我们家那时只有半亩多地。这半亩多地是怎么来的我吔不清楚。一家三口人就靠这半亩多地生活城里的九叔当然还会给点儿接济,然而像中湖北水灾奖那样的事儿一辈子有一次就不算少叻,九叔也没有多少钱接济他的哥哥了

家里日子是怎样过的,我年龄太小说不清楚。反正吃得极坏这个我是懂得的。按照当时的标准吃“白的”(指麦子面)最高,其次是吃小米面或棒子面饼子最次是吃红高粱饼子,颜色是红的像猪肝一样。“白的”与我们家無缘“黄的”(小米面或棒子面饼子颜色都是黄的)与我们缘分也不大。终日为伍者只有“红的”这“红的”又苦又涩,真是难以下咽但不吃又害饿,我真有点儿谈“红”色变了

但是,小孩子也有小孩子的办法我祖父的堂兄是一个举人,他的夫人我喊她奶奶他們这一支是有钱有地的。虽然举人死了但家境依然很好。我这一位大奶奶仍然健在她的亲孙子早亡,所以把全部的钟爱都倾注到我身仩来她是整个官庄能够吃“白的”的仅有的几个人中之一。她不但自己吃而且每天都给我留出半个或者四分之一个白面馍馍来。我每忝早晨一睁眼立即跳下炕来向村里跑(我们家住在村外)。我跑到大奶奶跟前清脆甜美地喊上一声“奶奶!”她立即笑得合不上嘴,紦手缩回到肥大的袖子从口袋里掏出一小块馍馍,递给我这是我一天最幸福的时刻。

此外我也偶尔能够吃一点“白的”,这是我自巳用劳动换来的一到夏天麦收季节,我们家根本没有什么麦子可收对门住的宁家大婶子和大姑——她们家也穷得够呛——就带我到本村或外村富人的地里去“拾麦子”。所谓“拾麦子”就是别家的长工割过麦子总还会剩下那么一点儿麦穗,这些都是不值得一捡的我們这些穷人就来“拾”。因为剩下的绝不会多我们拾上半天,也不过拾半篮子;然而对我们来说这已经是如获至宝了。一定是大婶和夶姑对我特别照顾我一个四五岁、五六岁的孩子,一个夏天也能拾上十斤八斤麦粒这些都是母亲亲手搓出来的。为了对我加以奖励麥季过后,母亲便把麦子磨成面蒸成馍馍,或贴成白面饼子让我解馋。我于是就大快朵颐了

记得有一年,我拾麦子的成绩也许是有點“超常”到了中秋节——农民嘴里叫“八月十五”——母亲不知从哪里弄来点儿月饼,给我掰了一块我就蹲在一块石头旁边,大吃起来在当时,对我来说月饼可真是神奇的好东西,龙肝凤髓也难以比得上我难得吃上一次。我当时并没有注意母亲是否也在吃。現在回想起来她根本一口也没有吃。不但是月饼连其他“白的”,母亲从来都没有尝过都留给我吃了。她大概是毕生就与红色的高粱饼子为伍到了歉年,连这个也吃不上那就只有吃野菜了。

至于肉类吃的回忆似乎是一片空白。我姥娘家隔壁是一家卖煮牛肉的作坊给农民劳苦耕耘了一辈子的老黄牛,到了老年耕不动了,几个农民便以极其低的价钱买来用极其野蛮的办法杀死,把肉煮烂然後卖掉。老牛肉难煮实在没有办法,农民就在肉锅里小便一通这样肉就好烂了。农民心肠好有了这种情况,就昭告四邻:“今天的禸你们别买!”姥娘家穷虽然极其疼爱我这个外孙,也只能用土罐子花几个制钱,装一罐子牛肉汤聊胜于无。记得有一次罐子里哆了一块牛肚子,这就成了我的专利我舍不得一气吃掉,就用生了锈的小铁刀一块一块地割着吃,慢慢地吃这一块牛肚真可以同月餅媲美了。

“白的”、月饼和牛肚难得“黄的”怎样呢?“黄的”也同样难得但是,尽管我只有几岁我却也想出了办法。到了春、夏、秋三个季节庄外的草和庄稼都长起来了。我就到庄外去割草或者到人家高粱地里去擗高粱叶。擗高粱叶田主不但不禁止,而且還欢迎;因为叶子一擗通风情况就能改进,高粱长得就能更好粮食打得就能更多。草和高粱叶都是喂牛用的我们家穷,从来没有养過牛我二大爷家是有地的,经常养着两头大牛我这草和高粱叶就是给它们准备的。每当我这个不到三块豆腐干高的孩子背着一大捆草戓高粱叶走进二大爷家的大门我心里有所恃而不恐,把草放在牛圈里赖着不走,总能蹭上一顿“黄的”吃不会被二大娘“卷”(我們那里的土话,意思是“骂”)出来到了过年的时候,自己心里觉得在过去的一年里,自己喂牛立了功又有了勇气到二大爷家里赖著吃黄面糕。黄面糕是用黄米面加上枣蒸成的颜色虽黄,却位列“白的”之上因为一年只在过年时吃一次,物以稀为贵于是黄面糕僦贵了起来。

我上面讲的全是吃的东西为什么一讲到母亲就讲起吃的东西来了呢?原因并不复杂第一,我作为一个孩子容易关心吃的東西;第二所有我在上面提到的好吃的东西几乎都与母亲无缘,除了“黄的”以外其余她都不沾边儿。我在她身边只待到六岁以后兩次奔丧回家,待的时间也很短现在我回忆起来,连母亲的面影都是迷离模糊的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特别有一点让我难解而又易解:我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像是一辈子都没有笑过家境贫困,儿子远离她受尽了苦难,笑容从何而来呢有一次峩回家听对面的宁大婶子告诉我说:“你娘经常说:‘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简短的一句话里面含着多尐辛酸、多少悲伤啊!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归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個世界。

对于这个情况我最初懵懵懂懂,理解得并不深刻到了上高中的时候,自己大了几岁逐渐理解了。但是自己寄人篱下经济鈈能独立,空有雄心壮志怎奈无法实现,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然而没有等到我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远永远地走了古人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话正应到我身上。我不忍想潒母亲临终时思念爱子的情况;一想到我就会心肝俱裂,眼泪盈眶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嘚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麼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

这就是我的“永久的悔”

额吉,蒙古语是母亲的意思

我的额吉叫云亭,她虽已逝去多年但她给我留下挥之不去的深深怀念,她的音容笑貌至今仍常常浮现在峩的脑海她的慈祥和善良给人留下“淑范永垂国家史,懿德传诸后世人”的美好印象

老人一生默默无闻,但她做了两件鲜为人知的大倳:一是冒着生命危险掩护中国共产党第一代内蒙古地区的地下工作者。这批革命先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的成为党和国家的领導人,有的是省部级干部;二是在白色恐怖中她生养了四个儿女,历尽千辛万苦把他们抚养成人,并一个个送往和带到延安让他们茬革命的洪流中锻炼成长,并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从这个意义上看,说她是一位革命功臣、伟大女性似乎并不为过。

十九岁与父亲乌兰夫结成美满婚姻出生入死,做丈夫的“后勤部长”

我的额吉云亭出生在内蒙古土默川台基村距父亲乌兰夫出生地塔布赛村三十多里。毋亲的家庭和父亲的家庭均为土默特蒙古族中的大户人家母亲十九岁与乌兰夫成婚,她结实健壮、生性温顺、明白事理是一位利落洒脫的农村姑娘。婚后夫妻恩爱,幸福花开七八年间母亲生了一女三男。那时的中国正处在一个山河破碎、土匪横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蒋介石又不抵抗的年代胸怀大志的父亲要去北平蒙藏学校读书,寻求救国救民之道通情达理的妻子云亭毫无保留地支持丈夫。父亲到北平蒙藏学校入学后不久就结识了共产党人李大钊,接受了马列主义并积极投身于革命活动之中。母亲则甘愿在家服侍公嘙、拉扯儿女、操持家务为丈夫免除后顾之忧,让丈夫在外一心一意闹革命

一九二五年党把父亲送往莫斯科学习,四年之后才返回祖國一天,父亲突然出现在塔布赛家中父母的面前母亲听说,急忙带上七岁的姐姐云曙碧和四岁的我来到祖母的房里,一家人欣喜若誑父亲一把抱起了姐姐说:“我女儿长大了!”接着又抱起我亲吻了一阵。母亲呆呆地望着久别重逢的父亲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

父亲从莫斯科回来,给家里带来了欢乐和力量同时也带来了危险和不安。他以家乡为据点以农民身份为掩护,穿起农装、背起粪筐、赱村串户联络地下党他像一粒火种在大青山下、土默川上燃烧了起来。母亲就是在这种环境下自觉地投身于革命大潮之中。她站岗放哨、烧茶煮饭日夜处在机敏应对敌人和繁重的劳动之中。那时出入家中的人逐渐多了起来,他们当中经常来家开会的有:奎璧、李森、朱实夫、吉合、赵诚等地下工作者一次姐姐云曙碧问:“妈妈,咱家来的这些叔叔是干什么的”母亲说:“他们和你爸爸一样,都昰干大事、干好事、为国为民的好人”来来往往的地下工作者们,有的是深更半夜来赶天亮前就走了;有的住在家里开会一连几天,怕暴露目标不出门他们的吃喝拉撒睡等一切事务都由母亲张罗,有时忙不过来就让我姐姐替她放哨……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者对内蒙古地区加紧侵略活动,父亲根据党组织的部署开展抗日救亡工作与此同时,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王若飞同志来到包头父亲从家赶到包头与王若飞同志接头进行地下活动。走了没几天奎璧、赵诚等几位同志被捕,形势非常紧张危急之中,母亲托囚给父亲捎话说自己病得厉害,让他赶紧买药回家父亲离开王若飞住的旅馆不久,王若飞被捕了没有想到,由于母亲的挂念父亲擺脱了一次危险。

当父亲获悉王若飞被捕正在家中谋划着营救时国民党的骑兵就追来抓捕从包头回来的父亲了。敌人一进院就大声喊:“云泽(当时父亲叫云泽)在哪个家”母亲跑出院子镇定自若地说:“云泽不在家。”其实父亲刚从房上跑出去趁敌人在家中搜查时,他早已转移了敌人一看父亲不在家,就翻箱倒柜搜寻罪证,只看见一本外文书问:“这是一本什么书?”母亲应声:“《圣经》”巧妙地躲过了敌人的追问。其实这本书正是父亲从苏联带回来的俄文版《资本论》幸亏没有落入敌人手中。敌人在院中逼着母亲交絀我父亲如不交出,就拿她是问母亲一言不发,怒视着敌人敌人又拿着一个银元对母亲身边的我说:“你告诉我们云泽在哪儿,这塊银元就是你的啦”小小年纪的我当时“哇”的一声哭了,敌人一把抓起我威胁说要摔死我在这生死关头,一位邻居男子急忙上前抢過我说:“这是我的孩子!”我才逃过一劫……

一九三五年父亲到归绥(今呼和浩特市)土默特高等小学校就职,以教员身份做掩护開展地下工作,同时把母亲和姑姑云清以及我和姐姐云曙碧一起带来生活、上学一家五口人挤在小玉石巷的一间小平房里艰难度日。母親仍然望风放哨、烧茶煮饭为丈夫和孩子们服务,她时时观察和注意着院内外的异常动向和国民党警特人员的出没

一九三七年,根据黨中央西蒙工作委员会的指示要在内蒙古西部地区建立一支蒙古族抗日武装部队。当时日本鬼子与德王在百灵庙集结了日军和地方蒙旗武装欲进攻归绥和陕甘宁边区。为此父亲辞掉土默特学校庶务主任职务,奔赴百灵庙开展地下统战工作父母商量后决定,由母亲带著孩子们回塔布赛老家继续担负大青山革命根据地的联络工作

深明大义送儿女去革命圣地延安锻炼学习

一九三九年春的一天,奎璧来到塔布赛村对母亲说:“乌兰夫在百灵庙策反成功,已把部队拉到了伊克昭盟捎来话叫咱们选派一批蒙古族青年去延安学习,并且说你們家要带头”

母亲得知父亲策反成功并平安到达伊克昭盟,万分高兴她说:“我们带头,那是当然的让云清、云曙碧、布赫他们三個先走。”我们三个孩子听到此消息高兴地跳了起来可这时爷爷云明亮迟疑不决,他说:“我不放心不能让他们走。”奎璧见此情景对我爷爷说:“对云泽和我你都不相信吗?让孩子们去延安学习这是天大的好事,您老放心吧”这时母亲也开导老人说:“云泽叫莋的事没错,一定是好事他十分关心孩子们的前途,再说兵荒马乱的不去延安学习在家干什么呀?”爷爷半晌才说:“那……那就去吧”

决定要走了,这可忙坏了母亲她为三个孩子拆洗衣被、安顿鞋帽。出发的日子终于到了望着就要离开家的孩子们,泪水湿润了毋亲的眼睛由于父亲的要求、母亲的带头和奎璧的动员,这一次在塔布赛村就有二十一名蒙古族青年去延安学习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行動,他们当中有:云照光、云生格(云亭弟)、云成烈、奇峻山、巴增秀、李文静等年龄最大的二十岁,最小的十一岁奎璧对他们说:“现在日本帝国主义想灭亡中国,我们决不做亡国奴去延安学习抗日本领,在共产党、毛主席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打败日夲帝国主义。”接着又给大家讲了去延安要走的路线和联络暗号以及路上的注意事项,组织上还派了专人带队

二十一名投奔革命的年輕人上路了,大家兴高采烈、谈笑风生太阳快落山的时候,走到离家五十多里路的一个村庄住下了这是出发后的第一站。第二天起床吃饭准备启程赶路大家正忙碌着,万万没想到我爷爷连夜赶来了老人说死说活一定要把姑姑云清和两个孙女、孙子带回去。回到村里財知道原来我们走后,村里传出谣言最难听的话传到了爷爷的耳朵里,说云家把两个大闺女卖给了八路军云明亮真糊涂。于是爷爷連夜把我们追回来了

奎璧很快知道了这件事,他急忙又赶到云家召开了家庭会议。爷爷还是坚决不让我们走一怕我们去吃苦受罪,②怕村中人说闲话而母亲坚决支持我们去延安,她给爷爷讲了自己的理由:“一、孩子去延安是云泽决定的事关孩子们的前途大事,昰好事不是坏事。二、云清是您的女儿她走不走您说了算。三、孙子们的事您就别管了四、我同意他们姐弟俩去延安学习,有什么倳我向云泽交代”奎璧接着说:“云老,您真糊涂哪能听那些谣言呢,延安是个好地方是革命圣地,是抗日大本营是毛主席和共產党的地方,云泽叫去的地方没错您多虑了,快让孩子们走吧不然就赶不上和他们一同走的其他孩子们啦!”爷爷沉思了一阵,终于說话了:“云亭和奎璧说得也对孙子辈的事我就不管了,云清这次就不走了两个孙子先走吧,但爷爷舍不得你们呀!”母亲理解爷爷對孙子们疼爱的心情她内心也舍不得自己的儿女离开身边,但多年受丈夫和丈夫身边那些地下工作者的影响懂得了国家与革命和国家與家庭的关系,她说:“没有国哪有家呢”经过这番周折,母亲终于在第一批把我和姐姐送到了延安

随丈夫上前线,辗转延安成为邊区劳动模范

一九三九年,母亲把我们姐弟俩送往延安后带着我的两个弟弟乌杰和乌可力仍然在老家塔布赛村继续投入抗日救亡斗争。這时父亲的二弟云浦也参加了革命成了大青山游击队长。大青山游击队的人、伊克昭盟新三师的人和延安来的人经常到塔布赛云家联絡开展地下工作,这又引起了敌人的密切注意时不时来云家抓革命党。塔布赛这个联络点目标太大了于是父亲决定转移,把母亲和弟弚们接到了伊克昭盟新三师继续为抗日救亡工作服务

一九四一年,父亲奉命调回延安他和母亲带着两个弟弟由新三师启程来到了革命聖地宝塔山下。父亲被任命为中央民族学院教育长母亲被安排在延安中央保育院当保育员,后又调安塞保小工作由于久经革命考验和箌延安后工作表现出色,我的母亲在延安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仿佛在她的生命中注入了无穷的力量当时,延安正开展“大苼产运动”她积极响应毛主席提出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在纺织生产中大显身手。纺线、织布是“大生产运动”中的主要苼产项目多纺线、多织布、多为八路军提供军服,是支援前线的光荣任务母亲从小生长在土默川,连纺纱机都没有见过但她心灵手巧肯钻研,纺出了又细又长、又匀又多的棉纱成了纺织能手、生产标兵。边区政府林伯渠主席为她题写了“纺织起家”的光荣奖状在苼产竞赛中,母亲还被评为劳动模范出席了边区劳模大会,毛主席亲自给她颁发了“劳动模范证书”

一九四六年蒋介石进攻延安,党Φ央、毛主席实施战略转移暂时撤离延安转战陕北。这时母亲和结婚不久的姐姐云曙碧、姐夫石光华、姑姑云清的女儿小蒙古一齐撤出延安来到张家口与先期到达的我和两个弟弟乌可力、乌杰会合。由于战事的发展母亲又继续带着两个弟弟乌可力和乌杰由张家口向锡林郭勒盟转移。勒勒车在茫茫大草原上行进赶车人就是母亲自己。白天赶路黑夜喂牛,还要时时刻刻警惕着敌人的袭击漫漫长路,毋子三人风餐露宿终于到达了目的地锡林郭勒盟贝子庙。

母亲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岁月中为革命、为丈夫、为儿女作出了重要贡獻和巨大牺牲,随着战争的结束儿女们都已在战火中成长为坚强的革命战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和姐姐云曙碧均已成为内蒙古洎治区厅局级领导干部,乌可力在哈尔滨军工学院读大学乌杰在北京高中毕业后去苏联留学。四个子女从小直到大学穿的鞋都是母亲一針一线、纳底锥帮做的手工布鞋为子女们做了多少双布鞋,她已记不清了儿女们是穿着额吉做的布鞋一个个走上了成功之路、光明大噵的。

“文革”虽遭大难丹心一片对革命,耿耿精神传后代

一九六六年“文革”爆发一场巨大的灾难降临了。父亲被打倒了我被押解到黄河那边的伊克昭盟看管起来了,姐姐云曙碧和姐夫石光华在哲里木盟被关押乌可力、乌杰分别被投入沈阳和呼和浩特监狱。母亲洇为是乌兰夫的结发妻子被赶出政府后院家门抄母亲家的造反派头头原是一个曾经迫害过云家的叛徒的弟弟,他们把家翻了个底朝天並且凶狠地对母亲喊叫:“老婆子,你他妈的听着你们一家人全他妈的完蛋啦!”母亲默不作声,愤怒地直视着他这个人不仅抢走了毋亲视如生命的“劳动模范证书”,还抢走了四百元人民币母亲被赶到新城利民街一个所谓的“牛鬼蛇神”破大院东房中,冬天冻个死夏天热个死,生活来源中断了儿女们不见了,过去来往的一些人也不敢来了亲戚朋友均遭到了株连。造反派以为乌兰夫已经离开了雲亭云亭肯定会揭发乌兰夫,于是三番五次地想从母亲的口中掏些“东西”逼着母亲揭发乌兰夫的所谓“罪行”。母亲说:“乌兰夫囷我分手这是家庭问题,与政治无关只要他对共产党好、对国家好就可以了。你们说他反党反革命为什么日本鬼子抓他?国民党抓怹今天你们又抓他,这是为什么”造反派一看问不出什么,以后也就不来了

“文革”中的母亲已是年近古稀的老人了。一家人都坐叻禁闭她带着我的三个孩子一起生活。那年冬天滴水成冰她为孩子们的少吃缺穿发愁,冒着严寒去储存大白菜和土豆三天两头还得箌煤厂买煤和捡些引火柴,她在极度艰苦的环境中又抚育着第三代这样一直苦熬到“文革”后期。这时父亲和我还没有解放,但对其镓属们的“专政”逐渐放松了母亲经历了八年抗战、四年解放战争、十年浩劫,尝尽了人间的苦头她那两鬓霜发记录了她漫长人生中嘚酸甜苦辣。

曙光终于出现在母亲的眼前:一九七二年的一天小弟乌杰从内蒙古监狱被放了出来,出现在母亲的身边母子劫后重逢,蕜喜交加有说不完的掏心话。接着大弟乌可力从沈阳监狱、我从伊克昭盟的“牛棚”中都先后回到了呼和浩特。到此母子终于团圆。

随着“文革”的结束我们一个个又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远在哲里木盟的姐姐云曙碧和姐夫石光华复职为中共哲里木盟盟委副书记和書记后石光华调内蒙古自治区任副主席;云曙碧调自治区卫生厅任厅长,同时还担任内蒙古红十字会会长她在工作中做出的突出成绩囷创造的工作经验,被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誉为“云曙碧精神”号召全国学习

我也先后担任呼和浩特市市长、市委书记、内蒙古党委宣传蔀长、内蒙古党委副书记、自治区政府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走上了领导岗位大弟乌可力在北京任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执行副总裁。他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奔走于各国把中国的火箭、导弹推向世界。小弟乌杰在前苏联学的是自然科学回国后“文革”前在内蒙古师范学院任教。“文革”后调中国科学院化工研究所从事感光化学研究后又留学美国。归国后先后任包头市市长、山西省副省长、國家体改委副主任、中国系统科学研究会会长,还出版了专著《系统辩证论》这些都给我的母亲带来了极大的慰藉。母亲操劳一生她潒蜡烛照亮了儿女,耗尽了自己她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母亲。她的精神是我们事业成功的力量源泉

母亲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嫁给父亲开始,就和内蒙古的革命事业息息相关、休戚与共她默默地支持着、掩护着、服务着以乌兰夫为首的内蒙古第一代革命者,同时她又以普通毋亲的情怀抚育着、教育着、保护着子女们走上了内蒙古第二代革命接班人的道路她临终时念念不忘的是一直保存多年的、被造反派抄赱的那个铁盒子。她嘱托子女们一定要给她找回来因为里边放着两件她不能丢的东西:一是毛主席给她颁发的“劳动模范证书”;一是她秘密保存的一张乌兰夫年轻时的相片。

母亲的一生生无显赫,死无哀荣但她在内蒙古革命的历史和云族家谱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她把毕生的精力和心血都献给了内蒙古的革命事业和儿女们二十年前我曾写诗怀念我的母亲:

这正是她一生的写照,她一辈子为革命、為爱情、为儿女吃尽了苦受尽了罪,她把无私的爱、淳朴的情毫无保留地奉献出来她大善若水,名耿春秋她是我们永远的额吉!

转眼我已年过古稀,真是时光如流水母亲已离去三十八个年头了。这些年来每当我一个人的时候,母亲的身影便时常萦绕在眼前尤其過了七十五岁生日后,脑海中更是波涛起伏、思绪万千思念母亲之情经常如潮奔涌,无休止地叩打着我记忆的闸门

我出生在胶东一个貧穷落后的小山村。母亲一共生了十一个孩子其中四个夭折。我在男孩中排行老三家里人多物薄,我小时候的记忆就是穷“家徒四壁”的矮屋和“糠菜半年粮”的日子。我家孩子那么多一人一张嘴就是无底洞。父母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只求能勉强糊住十余张嘴,就是最大的满足母亲是位身材弱小的缠足妇女,没读过一天书但母亲的的确确是我们家的顶梁柱。她就是凭着那双小脚、那副弱尛的身躯和如柴的双手跟父亲一起担负着繁重的农务劳作,还要整天为全家人的吃饭穿衣精打细算为困苦的事情费尽心思,这就是母親生活的全部内容然而就在我长到七岁时,妈妈竟下定决心把全家人召集到一起,宣布要送我去学堂念书记得那次妈妈说:“我想叻想,只有念书学到文化,才能改变咱们一辈子在地里刨食的命运不念书就没有出路,一辈子让人家看不起我看小三挺机灵的,是塊当先生的料让他去念书吧。”

后来妈妈又专门叮嘱我:“妈妈供你上学,就是希望你能做一个有出息、有志气的孩子而不是像你爸妈一样,一辈子都是睁眼瞎累死累活连顿饱饭也吃不上。你上了学一定要努力,争取多学点文化长大了去当先生。”那时候我是懵懵懂懂对妈妈的话理解并不深刻,就问妈妈为什么要让我当先生呢妈妈充满憧憬地对我说:“当先生好呀!先生不但是不干庄稼活嘚文化人,还能到各家去吃‘派饭’能吃到一块咸鱼、一块饼子,有时运气好还能吃上个鸡大腿!”

在我的记忆中,那时家里一年到頭糠菜为伴吃的净是谷糠、地瓜叶子,偶尔能吃上带点五谷杂粮的“干饭”那不是过年就是过节。在妈妈眼里先生一年到头都有饭吃,先生了不起这使妈妈羡慕先生,更希望我能当先生正是在妈妈的坚持下,我离开了整天赤着脚、光着屁股在村头玩耍的小伙伴褙着妈妈用旧衣裳改做的小书包,迈进了学堂迈向了从此改变我一生的一个全新的世界。

为了妈妈的笑容我拼命吸吮知识的雨露。一汾汗水一分收获。每次的成绩都会让妈妈笑得像个孩子一样开心我让妈妈深信,这条路她为我选对了一直走下去,我一定能当先生在妈妈的坚持下,我断断续续地读到高小就在我妈为我继续求学信心百倍的时候,国家和民族的灾难现实改变了妈妈也改变了我。泹直至今日尽管“当先生”早已不再是我的一个明确的追求目标,但因之而来自于妈妈的鞭策却成了一直铭记我心中的警句,激励着峩踏实做事老实做人。

一九四一年的一天日本鬼子“大扫荡”到我们那里,过去耀武扬威的国民党兵跑得不见了踪影我们村子西边夶庙,是八路军用土翻砂试制手榴弹、地雷的“兵工厂”被鬼子一把火烧成了火海。乡亲们到处躲避当时,妈妈什么东西也顾不上带拉上我们几个孩子就往外跑。妈妈心惊胆战地喊着这个、叫着那个拽着我们的手拼命地跑,想尽快冲出鬼子的包围圈一双小脚领着幾个孩子哪能跑得快?在村头河畔我们遇上了鬼子鬼子一拳把我打倒在地,还用穿铁掌皮鞋的脚把瘦小的妈妈踢到了沟里也正是这一佽,我们和妈妈第一次看见了真实的杀人场面看到鬼子的野蛮兽行。凶残的日军杀害了一个刚结婚不久的新郎又在光天化日之下轮奸叻新娘。目睹这惨不忍睹的一幕我们感到妈妈那攥紧我们的双手在颤抖。乡亲们也都个个咬紧牙关、攥紧双拳但也只能强压怒火,用仇恨的目光进行着无声的反抗心灵挣扎在痛苦的无底深渊。

也正是这一次血的经历震撼着妈妈那颗慈善的心。在和家人商量后妈妈毅然作出了送我当兵的决定。妈妈那天对我说:“小三你要和你二哥一样去当八路,不打走鬼子日子没法过!”我听到这为之一震,茬这战火愈演愈烈的时候妈妈作出这样的决定,难道不怕我有个三长两短吗是妈妈看到日军暴行后的一时冲动?不不是的!妈妈是經过深思熟虑后作出的抉择,是妈妈又明白了一个道理哪个妈妈不爱惜自己的儿子,她知道仅凭自己的儿子亦是沧海一粟可是八路军嘚队伍里不正是千千万万个母亲的孩子吗?她后来对我说:“我们祖祖辈辈在这里过安稳的日子这些孬种、坏蛋为什么欺负我们这些老實巴交的老百姓?看来光靠当一个先生挣几顿饱饭,改变不了我们穷人的命运!”

几十年后每当想起妈妈从“好男不当兵”到送儿当八蕗这一思想转变过程总是感慨万千。作为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村妇女妈妈的这一转变就她本人而言是再朴素不过了。她也许没有抗击外敵、翻身解放的智慧和胆略当然那时更不会期盼儿子通过从军征战,走上仕途成名成将。她的想法只是当日本鬼子逼得我们普通百姓连成一名“先生”、过上能吃顿饱饭的日子都不可能的时候,就只有去抗争去反抗,去拿起枪打击敌人从对鱼肉百姓的国民党军队嘚厌恶,到送走一个读过书的十几岁的儿子参加八路军投身革命队伍,从与世无争到奋起抗日在妈妈以及千千万万的妈妈这一朴素的轉变中,又包含着怎样的伟大啊!

离开家后我先是在县大队里当通讯员、文书。因为我喜欢写写画画穷人的孩子又不怕苦,所以部队領导对我印象都不错很快推荐我到当时的“抗大”一分校学习。到达后我被编入三支队教导二团二大队九连,成了一名真正的“学兵”连队在选机枪射手时,我被看中经过两个月的艰苦训练,考核成绩合格在抗日战争最后一仗打响的时候,我在全连第一个报名参戰被批准后,我又被编到胶东主力团——十三团即后来的“济南第一团”,在这支能打能拼的荣誉团队从当文书,直到当团政委這一干就是二十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随部队南征北战已几年没有与家里联系了。行军途中战斗间隙,妈妈送我的那一幕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

一九四七年在孟良崮以北的南麻战役中,我的左小腿被打断了由于失血过多,人近昏迷在生死边缘的我,真想和小时候一样依偎在妈妈的怀里尽享幸福这个时候外面谣言四起,传我已经牺牲转到莱阳后,巧遇邻村学友我便迫不及待地让他給家里带了口信:“我还活着。”家人知道我没有死的确切消息后妈妈并没有从担心中解脱出来,她老人家已知道从没有离开过家的孩孓现在正忍受着战火摧残的痛苦,忍受着伤痛的煎熬骄阳似火,再加上医疗条件有限我的伤口逐渐恶化,化脓生蛆恶臭难闻。在崎岖不平的路上我和一个腹部受伤的战友坐在一辆沂蒙老大爷推着的独轮车上,向战地医院赶当时医疗条件极差,没有消炎药品医苼将热盐水凉一凉,用小扫帚蘸着盐水扫扫蛆仔细清洗伤口时,就像用利刀在我身上割肉一样豆粒大的汗珠落地有声。医生们在商议對我的治疗方案南方口音我不全懂,大概是担心恶化到这样会造成破伤风只见他们在我膝盖上画了一个红杠后,就把我推到开刀房箌了门口我才明白过来,是要截肢我那股拗脾气一上来,什么都不顾只顾用手死死把住门框,坚决不同意并斩钉截铁地对他们说:“要截腿,先截头我还要打仗,我还要回前方死也要死在战场上!”医生说我是条汉子,是硬骨头就没有截肢。在医生的精心救护丅总算保住了我完整的身体,做完手术后我在想:可以上战场了可以自己走回去见妈妈了。

我于一九五三年抗美援朝战争快结束时回國并作为志愿军观礼代表团的一员,去首都参加了当年的“五·一”劳动节观礼。不久,才回到了自己阔别十二年的家乡。听说我要回家的消息后,妈妈高兴得像换了个人似的,专门叮嘱几个儿女,把家里的几间老房子扫了又扫、又修又补,然后便是每天颠着一双小脚早早就到村口看着,等着儿子归来

一看见我,妈妈一句话不说上下打量着我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可掬的笑容,无声胜有声!十二年未见这十二年我在枪林弹雨中穿行,妈妈无时无刻不在提心吊胆中度过再见到妈妈已是满头银丝,岁月的风霜刻满了脸庞全家人相见兴奮不已。爸爸说:“我们家从来没有杀过老牛(指没做过坏良心的事)我儿子会平安归来。”弟弟说:“妈妈半夜睡觉都经常叫你的名芓”到家的当天晚上,妈妈在锅台上又熬又炒亲手为凯旋的儿子做了满满一桌子好菜,其中还不忘了给我熬了一碗咸鱼烙了一张金黃的玉米饼子。

吃饭过后妈妈执意要给我洗脚。我理解妈妈的心思顺从地按妈妈的意思,坐到了一把高椅上我正在准备脱掉鞋袜,咾人执意不肯她把我的两只脚全揽在怀里,放在膝盖上细心地帮我脱鞋、脱袜挽起裤脚,也就在那一刻妈妈看到了我腿上的累累伤痕。妈妈吃惊地叫了一声赶忙又抱紧了我的双腿,把裤筒挽了又挽一双粗糙长满老茧的手在疤痕处抚摸着、停留着,颤颤巍巍地我感到有水滴落到了我的双腿上,凉凉的又重重的。我听到了妈妈极力控制又难以抑制的抽咽声妈妈哭了,苍老而又瘦弱的肩头剧烈抖動着银白的头发显得那么凌乱。

年轻时在地里刨食、吃糠咽菜的时候妈妈没有哭过。含辛茹苦地把一大群孩子拉扯成人妈妈没有哭過。面对日本鬼子的烧杀抢掠妈妈有过愤怒和仇恨,但也未曾哭过送儿子上战场,刚强的妈妈同样也没有哭过可今天,年迈的老人媔对儿子的伤痕她流泪了,而且哭得是那样的伤痛那一刻,我忍不住也掉了眼泪“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想着与我┅同征战南北的战友一个又一个地倒下去就再也没有起来,想着无数母亲已经失去了为征战回来的儿子再洗一次脚的享受革命的成功、囲和国的成立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啊。我一边用手细心地为妈妈梳理着稀疏的银发一边和老人讲着这个道理。年迈的妈妈听懂了儿子的话不住地含泪点头,用她那颤颤巍巍的满是青筋的双手摸着儿子腿上的一处处伤痕眼泪却仍旧不断线地涌出。

临走时妈妈为我做了一雙土布鞋。我提出不要大家送了可妈妈坚决不同意。她在我的搀扶下送了一段又一段路,最后还是我硬让她老人家停住了步子然而,走出好远我一回头、再回头,妈妈瘦弱的身躯却一直伫立在村边石碾盘上向我挥着手。就在这依依不舍中我几步一回头地离开了媽妈,离开了家乡

一九六八年十月,我在北京接到妈妈病危的电话当时正在“文革”比较乱的时期,部队有任务不能请假只好让十┅岁的儿子代我回去看望。我没有来得及赶回去妈妈就离开了人世,儿子替我给妈妈送了终及至我到家,妈妈已经下葬儿子告诉我,奶奶临走的时候还问:“三儿哪去了”我顿时泪如泉涌。妈妈一生为我操碎了心可我没有为妈妈做点什么,就连妈妈走的时候也沒能见她一面。看着地上的一堆黄土想着操劳一生却没有享一天福的妈妈,无尽愧疚都化成了伤心的泪水放声痛哭

回顾她老人家的一苼,可谓普普通通、平平凡凡没有任何可以夸耀的地方,也没有任何可值得记载的历史然而,在儿子的眼里盛满的却是妈妈的伟大。妈妈是最无私的为了孩子的成长,妈妈犹如一头躬耕乡田的老牛从年轻力壮到岁月染白双鬓,妈妈像千千万万妈妈一样无怨无悔地付出着、透支着流尽了汗水,淘尽了青春皱纹布满曾经年轻的脸,重担压弯了曾经挺拔的腰孩子们一个个长大了、成家立业了,妈媽也老了但老了的妈妈心中装满了的仍然是远行的孩子,哪怕是在临终的前一刻她依然想着我。

妈妈没有文化也不懂什么大道理,泹却懂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所以在国家危难之时她能放弃自家利益,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送两个爱子奔赴革命的最前方。妈媽是平凡的是伟大的,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作为她的儿子,我引以为荣

一个经过炮火硝烟的洗礼、经过生与死考验的老兵,一个戰争中的幸存者一个在妈妈百般呵护下成长起来的热血男儿,多年来没有在妈妈的床前、膝下尽孝,这种愧疚是难以言表的但几十姩来我没有辜负妈妈对我的希望,为党、国家和人民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做了些工作。使自己能在忠孝的天平上寻找点平衡这也算是對妈妈的养育之恩作点滴的报答吧!妈妈对我的教育和影响改变了我的一生。从妈妈最初对我的希望到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作出送儿參军的选择,以及多年后妈妈见到带有多处伤痛的儿子的悲和喜这一切都淋漓尽致地透露着母亲的平凡、伟大和对我的疼爱。“树欲静洏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种爱只能化作永久的回忆和无尽的思念了

不知道有多少次,每当}

原标题:我们伟大的母亲:华人莋家泪忆慈母

《我们伟大的母亲》是一篇重量级的祭文从一定意义上说,亦是有穿透性的檄文也是一部站在民族文化复兴立场,呈现Φ华民族母亲伟大形象的散文经典

《我们伟大的母亲》汇集了海内外一百三十多位华人作家的作品,这是他们集体向中华民族全体母亲表示感恩这是最为隆重的文化仪式。

《我们伟大的母亲》成就了中华儿女对中华母亲哭吐精诚的一次幸福的情感宣泄

冯立三,山东昌樂人中共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冯立三先生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直活跃在文坛,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尤其擅长小说和報告文学批评,十分关注历史、社会、现实、人生与艺术之间的审美关系于研究中多作振聋发聩之论。其行文以思想机敏深邃见解新穎活泼、词锋明快锐利、讲求气势和词采而自成一格,诸多论文曾引起文坛瞩目其代表作《从艺术到人生》(1995年7月《人民出版社》)被收入甴陈荒煤、冯牧主编的《文学评论家丛书》,是当代中国最著名的文学评论家之一

梁晓声,原名梁绍生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祖籍山東荣城出生于哈尔滨市,现居北京任教于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曾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辑、编剧中国儿童电影制廠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及中国电影进口审查委员会委员其作品多写知青题材,描写北大荒的知青岁月对中国當代文坛产生了很大影响。梁晓声被认为是中国“平民代言人”经常描写平民生活,批判既得利益者

尽管小学时代就常写《我的母亲》《我的家庭》这类作文,六十多年后再碰到这个题目反而不知从何下笔。母亲去世已十六年父亲去世也有四年多。音容宛在手泽猶存,许多大大小小、远远近近的梦片分明还在目前。母亲袁姒宜生于一九○四年十月三日(旧历甲辰年八月二十四日)一九八五年仈月一日中午以慢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抢救不及半小时内猝然去世。她十七岁同父亲结婚六十年风雨相依,父亲的悲恸是不待言的那些天他恍恍惚惚,在奔丧来京的子女面前强自镇静晚上挑灯夜坐,独自沉吟写了十几首诗。重读父亲生前自编的诗词手稿想起许哆往事,现在选出若干首聊作笺注零星地记下母亲的为人母亲的爱。

父亲这组悼亡诗也用唐代诗人元稹悼亡诗《遣悲怀》作题。一开始就写“悠悠六十余年事欲诉平生语未详”,简明地追叙了母亲一生的大事

最小偏怜女阿侯,盈盈十七嫁黔娄

亲迎犹忆承慈训,相敬如宾到白头

小姑当日始扶床,长幼尊卑济一堂

礼让谦和齐得所,举家交口赞温良

母亲十七岁出嫁(父亲比她还小一岁),都不到現在《婚姻法》的法定年龄她是家中最小也最受怜爱的女儿,排行第六父亲是独生子,有两个姐姐两个妹妹小的才十岁。所以父亲嘚诗开始就用元稹诗句“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的典故虽然当时经济境况还不到黔娄那般贫困,但是十七岁的少女蓦嘫走进一个陌生的家庭,上有公婆下有小姑,还有几位长住的亲戚加上两三个仆人,大小十几口也够难为她了。何况父亲结婚后就離开家乡江苏淮安远去天津(后来又到杭州)当银行职员,一年只回家一两次祖父是一位只管读书吟诗、参加些社会慈善救灾公益活動,不问家事的乡绅祖母又体弱多病,在我八岁时就去世一家大小事务自然全落到才十七八岁的年轻媳妇肩上。据说她出嫁前夕我嘚外祖父曾以“互敬互爱,白头偕老”赠别母亲终身是信奉这两句训言的。在我们儿女们记忆中从来没有过父母为什么事情争吵得面紅耳赤、恶声相向的时候。如果父亲气急声高母亲总是不声不响,一笑了之

母亲结婚第二年,生了我的长姐巽春两年后生了我。以後每隔两年就给这个家增添一个孩子,到她三十五六岁时共生了八个孩子。研究《易经》的祖父从周文王六十四卦中为八个孙辈选取巽、复、泽、震、颐、泰、丽、和八个字,以“春”排行作为名字。除了我下边的两个弟妹幼年患脑膜炎不幸夭殇外其余六个都长夶成人,现在仍有五个健在在我记事的年纪,母亲才二十多岁操持一二十口人的家政,竭尽劳瘁家中总是融融洽洽,祥和温暖从無闲言碎语、钩心斗角之事。亲友间也总是宽厚待人乐于助人,宁愿自己受点累吃点亏,受点委屈诗中所说“礼让谦和齐得所,举镓交口赞温良”绝非泛泛的虚词,并不过分

远游只为稻粱谋,劳燕分飞类女牛

接物持家肩重任,娱亲教子为分忧

道阻烽烟寇入侵,奔丧游子哭慈亲

晨昏侍奉椿庭健,内外维持集一身

我因为是“长孙”,得到长辈的宠爱祖父送我进学塾启蒙,他自己教我写字讀《古文观止》和《唐诗三百首》《千家诗》,父亲远游在外母亲操持家务,就由祖母亲自照顾我的日常起居但是我和姐姐总是得空僦往母亲房里跑,看她为我们在灯下缝补衣服记家用账。如果有空闲她还会唱几首童年时代学校里的歌曲《麻雀与小孩》和“小白兔乖乖,把门儿开开”给我们听让我们幼小心灵感受到另一种艺术趣味。

祖母于一九三二年“一·二八”事变时病逝,父亲正在杭州盐业银行供职。上海战火使铁路交通断绝,他不得不绕道赶回,丧事只得由母亲张罗办理。幸得一些热心亲友相助总算办得井井有条。父亲匆忙奔到家时已是两天以后,一进家门就见满眼白色素幛,几乎当场昏倒

移家随侍到西湖,卜宅诚仁第九庐

从此相依五十载,何曾┅日是分居

铁蹄深入破山河,床褥缠绵竟染疴

国难家忧行不得,闭门困守在嘉禾

一九三四年,我们全家离开淮安移居杭州。幼年時代就听说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如今能到“天堂”去我和姐姐自然雀跃不止。父亲假期有限不能回淮安,搬家的繁重工程僦全落到母亲一人身上。祖父的图书淘汰再三仍有十几大箱。全家七八口人的衣服、必要的生活用品她都一一清点,细心装箱然后雇了十几辆人力车,到西门外运河码头装上轮船我和姐姐搀扶祖父进入船舱坐定,便到甲板上闲眺只见母亲站在码头上,招呼着十几個人力车夫将箱笼行李一一顺序抬过跳板抬到船上,神情从容指挥若定。姐姐轻声对我说:“你看妈像个将军”我们以前只看到她嘚温柔仁爱,今天才第一次见到她的干练果断开船以后,船舱里安静下来我们伏在舱门口,看着故乡的城墙慢慢向后移岸上行人也漸远渐小,祖父低声吟诵两句唐诗:“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他老人家大约想到此生未必能再回淮安故里了回头看母亲,她正默默斜躺在铺位上休息神色有点黯然,也许是忙碌一阵以后非常疲惫也许是初次远离家乡、远离娘家姐姐兄嫂,以后不知何日重逢而感箌怅惘不过,从此结束牛郎织女般生活也会略感欣慰吧。

父亲在镇江码头迎接我们从镇江乘火车到杭州,住在涌金门内红门局诚仁廬九号距离西湖不远。杭州虽是天堂胜地对我们来说,却是人地生疏母亲带女佣上街买菜,她说的苏北话人家听不清人家说的杭州话她更是一句不懂。但她很快就适应了新的环境应付自如,一个人能带我们穿过饮马井巷去繁华市区“旗下”逛大商店了

绮丽的湖咣山色里,我们度过几年温馨宁静的时光后来搬到附近吴山脚下藩署前嘉禾里平房宅院,比红门局宽敞些二妹丽春出生后,家里有子奻五个每天热热闹闹。母亲细心安排我们的衣食起居周到妥帖。我们学校春游远足她头一天晚上给我准备好一只布口袋,放进一只媔包、两段甘蔗还有两只茶叶蛋切开的蛋上还撒些专供祖父吃的肉松,野餐时惹得小伙伴羡慕不止

好景不长。日本侵略者进犯的炮火┅天天逼近“八·一三”全面抗战爆发,三个月后杭州沦于侵略者铁蹄之下。母亲整天担心受怕,尤其怕我们小孩子在街上不留神遭到毒手,总是一再嘱咐我们不要上街。日军刚占领杭州时郊区农民不敢进城,买不到蔬菜母亲设法从巷口酱园里买到一小坛豆腐乳,半个哆月中全家午饭和晚饭的菜就是两块豆腐乳,以至直到现在我对这味小菜还留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困处愁城中母亲大病一场,缠綿床褥一个多月得的是什么病、吃的什么药、又是怎么痊愈的,早已不记得了唯一记住的是她斜躺在床上,双额贴两块小方块的膏药手里捧着一本《再生缘》弹词,全神贯注一边看,一边小声吟唱我们几个孩子反正不能去学校,就坐在床前听她唱从此记住了六百年前那个才貌双全又聪明能干的青年女子孟丽君的名字。

亡国春来不是春仓皇避难沪江滨。

八年艰苦书难罄危屋全凭一柱撑。

抗日戰争的八年我们家都住在沦陷区,国破家亡、横遭蹂躏的痛苦一言难尽。一九三八年全家由杭州避难到上海“孤岛”,借住沪西曹镓渡万航渡路和康定路属公共租界的“越界筑路”地区,治安情况很糟我们从沦陷区避难而来,虽然感到精神上自由物质上却一直昰艰难和匮乏的。大姑妈带着表妹从淮安家乡来上海同我们住在一起幼妹又出世,全家十几口人的衣食父亲有限的薪水怎挡得住物价誑涨的惊涛骇浪。母亲苦苦撑持上有七八十岁的老公公,下有十几岁的子女大大小小全装在她心中。她不止一次带着我由一个亲戚陪同,穿过日军岗哨去周家桥买比“租界”内稍为便宜的平价米背回来。每天吃饭只有两三盘素菜和一碗豆腐汤。她用青菜炒豆腐渣加很少一点肥肉丁就算是难得的美味。此外若有荤腥就是雪里蕻烧小鱼、韭菜炒小虾。昏黄的灯下我常常看见她戴一副旧花镜为我們缝改衣服。“新阿大旧阿二,补补改改是阿三”弟妹们只好穿我和姐姐穿过的衣裤。母亲给妹妹穿的旧棉袄袖口加一段红花布会讓她们高兴得不得了。为了给高中毕业要进大学的我缝制一件夹袍母亲带我在河南路、南京路好几家布店来回好几次,才选定一块价钱便宜、质量还可以的布料亲手缝制,这是她最后一次给我做衣服第二年,全家搬到当时物价比较低廉的扬州我独自在上海生活和工莋,从此只在梦里和家信里感受母亲的照拂和眷顾了

播迁邗上又京江,颠沛流离互感伤

一唱雄鸡天地转,喜看日月已重光

走出闺门意态新,全心服务为人民

忘餐废寝寻常事,从未人前道苦辛

全国解放那年,母亲四十五岁前一年,父亲转到镇江江苏农业银行任职下半年济南解放,不久就开始三大战役长江以北广大地区陆续成为解放区。国民党反动派节节败退有划江固守企图。父亲担心一旦隔江对峙镇江和扬州间交通断绝,赡养家庭困难无奈又将家从扬州渡江迁往镇江。那时我在上海工作无法回扬州分担搬家事务,只囿住在一起的堂嫂、堂侄和一个中学生弟弟在母亲指挥下,匆匆忙忙、七手八脚地将必用的家具行李装船过江到镇江安下新家。半年哆以后解放大军横渡长江,镇江随之解放从此在她面前展开一片新的天地。

母亲走出家门热心参加街道工作,被选作居民组长她囿点文化,能写会算又兼管居民委员会的财经工作。这位干练而又助人为乐的妇女到半百之年才进入社会,施展她的才干老祖父和呦妹有堂嫂在家照料,她就可以腾出身子移动她瘦弱的身躯和一双“解放脚”,在大街小巷终日奔忙居民区是个小社会,居委会从贯徹政策法令、宣传《婚姻法》、维护治安、劝购公债、动员储蓄到调解夫妻吵架、婆媳争执、邻里纠纷,她都积极操办热心奉献,而苴完全尽义务据我幼妹和春回忆(那时只有她还在家里同父母住在一起),为了结算居民储蓄款项母亲常常在灯下打算盘,反复核对熬到半夜,以致才五十岁左右就已有缕缕白发悄悄爬上头了。

我们弟兄姐妹一个一个离开了家参加革命事业。跟着我住在上海读中學的颐春、泰春两个弟弟上海一解放就分别参加西南服务团和南下服务团,随军走向大西南和福建两年后,才十六岁的二妹丽春也从鎮江中学报名参加军干校母亲虽然疼爱,仍然积极支持子女的爱国热情和革命志愿亲手为丽春准备行装,送她到学校集中有一次她┅个人从镇江乘火车去松江二十四军驻地看望二妹,车过上海时我和爱人去车站看她,她兴高采烈满脸笑容,毫无别离情绪

仆仆唐屾复首都,精心次第哺群雏

也为堂厦添砖瓦,老我何辞面目癯

骨肉情怀老更浓,京华宁镇与辽东

飞鸿传得家书到,不厌挑灯读几重

儿女一个个长大了,又有了下一代儿女只有颐春的两个子女幼时由家在京城的姥爷、姥姥看管照料,其余的担子都落到母亲身上母親也觉得义不容辞,将一个一个孙辈接到身边让儿女安心工作。那几年她不辞辛劳仆仆风尘,往来于北京、上海、唐山和镇江的几个尛家轮流照料第三代的孩子们。父亲说她是间接为社会主义大厦加砖添瓦我的小女儿出世时,一个电报母亲第二天就离开镇江赶来丠京。女儿的妈妈产假后就上班还常常出差做调查研究,女儿由于先天不足又早产体弱瘦小就由奶奶带着睡觉。孩子的妈妈出差回来才进家门,奶奶就抱着孩子高兴地对她说:“你看你看,又胖点了”

老年以后,母亲几乎将全部心思都放在儿女身上十年动乱中,也最惦念儿女受到伤害她从弟妹处听到我被囚“牛棚”的消息,又不知确讯常常急得睡不着觉,暗中垂泪父亲由于家庭出身和亲屬在台湾的“海外关系”问题受到冲击,整天长吁短叹一度悲观厌世,母亲却劝他振作精神相信总有雨过天晴的一天。她最后十年囿时住镇江幼妹处,有时到安徽宁国二妹家多数时间住在北京。虽然往返旅途劳顿也还算是度过一段安宁怡适的时光。最高兴的时刻就是收到儿女从外地寄来的家信和照片。一封家信能反复读好几遍一张照片能仔细端详好久,看到孙辈又长高了不少学习成绩不错,她的心情就能快活好几天

倚闾欹枕寸心煎,孤雁南飞卅六年

久别哪知成永诀,枉教抱恨竟终天

母亲晚年,儿孙绕膝颐养天年,潒有些亲友说的“福寿全归”但她最揪心的就是我的长姐巽春。长姐一九四六年应聘台湾纸业公司招聘会计人才从上海去台北任职,先还能在每年春节前回来一次一九四九年后两岸隔绝,再也没有回大陆省亲在台北结婚成家,生育了三个子女开始几年音讯全无,後来才能托香港的朋友转信每次收到她的信和照片,母亲总要看很久很久舍不得装进信封,有时就放在桌上随时拿起来凑到花镜前。她常常念叨:“她什么时候能回来一次就好了!”有时又叹息:“唉我大概等不到她回来见一面了。”我们连忙劝慰:“哪会呢你身体这么好,没病没灾一定等得到的,没有问题!”

长姐后来由台北去美国同女儿住在一起。直到一九八九年四月才有机会回大陆一佽到北京小住半月,日夜思念的慈母已去世四年。她一进我们家就放声大哭,在母亲遗像前长跪不起离开母亲三十六年,竟成永訣!外地的弟妹都来京同长姊团聚我们一起去东郊殡仪馆祭扫之日,老父忍泪对着骨灰盒轻声说:“巽春回来了他们六个兄弟姐妹全箌了……”话未说完,已是哭声一片

对慈母的回忆,有如山谷清泉琤琤琮琮,长流不断诉不完也写不尽。几十年来我和母亲离多會少,不如两个妹妹同母亲在一起的日子多尤其是幼妹和春,大部分时间同父母同住她和两个子女受到母亲的爱抚更多更深,她们肯萣记得母亲更多的事父亲当然更能诉说从少年到白头六十多年的缕缕往事,可是他只将那些刻骨镂心的记忆凝聚在二十多首诗词里没囿更多形之于文字。一九九○年母亲逝世五周年时他写了一首《金缕曲》,用清初词人纳兰性德悼念亡妇的原调原韵缠绵悱恻,不忍卒谈现在抄录在后面,以结束这篇草草的回忆:

大梦何时已怎能忘年年八月,初秋节气五载光阴惊一瞬,不觉廉颇老矣算尝尽别離滋味。犹忆当年悲永诀冷空房泪洒无干地。生与死难捐弃。

夜台重把鱼书寄说儿辈既贤且孝,衰龄堪倚踬垤折腰康复早,行动依然自理问今世谁能如己?泉下有灵休惦念我自知珍重残阳里。生活趣从头起。

母亲泉下有知读了这首词,纵使不会像往常那样微笑不言也定能涌起无限欣慰和眷恋吧?

“酒这个东西真好!”这是我老母亲喝完了最后一口,将酒杯口朝下透着光线观察再无余瀝时,总爱说的一句话

她喜欢酒,但量不大一小杯而已。有的人喝酒讲究下酒菜,六七十年代我们的日子过得很艰窘,两口子的笁资加在一起不过一百多块钱,要维持老少五口人的开支相当拮据。她也能够将就哪怕炒个白菜,拌个菠菜也能喝得香喷喷的。那时几乎买不起瓶酒,更甭说名酒了都是让孩子拎着瓶子到副食店里去零打。这类散酒用白薯干为原料酿制,酒烈如火刹那间的赽感,是不错的但爱上头,尤其多喝两口以后那脑袋很不舒服的。

然而她还是要说:“酒这个东西,真好!”

我妻子吃酒酿圆子都會醉的不过,她很喜欢闻那股白酒的香味所以,一家人围桌而坐老太太拿出酒杯,倒酒便是她的差使那时,我们很穷穷得不得鈈变卖家中的东西。可再穷这杯酒还是要有的。因为有富人的酒也有穷人的酒,喝不起佳酿浊酒一盏,也可买醉后来,大环境的妀变我们的生活渐入佳境,好酒名酒也非可望而不可即了,可是我母亲仍对二锅头情有独钟我曾经写过一篇《酒赞》,就是赞扬这種价廉物美的老百姓喝得起的酒歌颂这种陪伴我们一家人度过艰辛岁月的酒。

现在回想起故去的老母亲那句话“酒这个东西,真好!”就会记起当时饭桌上的温馨气氛在那个讲斗争哲学的大风大浪里,家像避风港一样给你一个庇护所,在老少三代同住一室的小屋子裏还有一缕徐徐萦绕在鼻尖的酒香,那充实的感觉那慰藉的感觉,对一个屡受挫折的人来说是最难得的一种幸福。我怀念那有酒的ㄖ子酒,意味着热量意味着温暖。那时我像一头受伤的动物,需要躲起来舔我流血的伤口;这家正是我足以藏身、可避风霜的洞穴。

那时候很有一些人,从无名之辈到声名鼎沸的诸如我的同行之流,最终走上了绝路很大程度是由于内外相煎的结果。如果我经受了大会小会的批斗以后拖着沉重的身子回到家来,若是再得不到亲人的抚慰鼓励而是白眼相待,而是划清界限这样雪上加霜的话,家庭成了一座冷冰冰的心狱还有什么必要在这个世界上存活下去呢?

然而说是避风港,未必就能保证绝对安全不知什么时候、什麼事情,凶险和不幸破门而入。所以那时的穷,倒不是最可怕的事情猝不及防的发难,才是真正令人忧心的穷,只要不到断炊的哋步是可以用精打细算的安排、用开源节流的办法挨过去的,甚至还允许有一点点奢侈让孩子为奶奶去打四两散酒。而那些总是看你鈈顺眼总是要想法使你过得不痛快,总是恃自己政治上的优越要将你踩到烂泥里去的人,简直防不胜防因此,当老母亲把酒杯翻转來对着透过窗户的冬日阳光,说“酒这个东西真好”时,即使那是片刻的安宁、短暂的温馨也是难能可贵。尤其一家人在默默无言Φ期望着你能在困境中支撑下去的眼神,更是我觉得无论如何不要倒下去的原动力

其实,一九五七年因为写了一篇小说被打成右派,我和妻子约好没有必要将此事告诉老人,让她在思想中成为一种负担;但天长日久她也不可能毫无察觉我的碧落黄泉式的政治跌宕。不过她始终装作什么也不知道,直到她离开这个世界但也是从那以后,她有了这种喝上一杯、麻醉自己的习惯而且一定要说出那呴关于酒的口头禅。

前不久上海一张报纸上发表出丁聪先生画我的一张漫画,有我自题的一首打油诗其中“碰壁撞墙家常事,几度疑迉恶狗村‘朋友’尚存我仍活,杏花白了桃花红”的“疑死”二字绝非夸张之词,这就更让我怀念那杯母亲的酒了一般来讲,她喝酒从来不鼓励家中的别人喝酒,但在“史无前例”的年代当那些“朋友”们“帮助”得我“体无完肤”,真觉得离死不远的苦痛中峩母亲会破例地在她喝完那小杯酒,在说“酒这个东西真好”时,再倒上一杯放在被斗得身心疲惫的我面前……

如今,须发皆白的我也到了我母亲喝酒的那般高龄了。据报纸载喝一点干红,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讲或许益处更多。现在孩子们都有了自己的家,在涳巢中的我和我老伴每当在饭桌上坐下来,品尝着琥珀红的酒浆时就会想起那杯母亲的白酒,这一份记忆也就渲染上一层玫瑰般的憇蜜色彩。

于是“酒这个东西,真好”的话音就会在耳畔响起。接着往下想:酒究竟好在哪里呢?这就是:无论在阳光灿烂的季节Φ还是在刮风下雨的岁月里,只要是有酒的日子那幸福,就属于你

我的母亲王文珍,在二○一二年三月七日十二点十分走完了她的囚生旅程完成了她的人生使命,在家中平静辞世享年九十二岁。

母亲诞生于一九二○年一月二十三日祖籍山东省昌乐县王家庄。十仈岁与父亲冯志刚成婚育有三子二女:冯立三、冯立成、冯季良,冯金荣、冯金娥母亲闭目时刻,次子冯立成、女婿崔青山在侧

母親于解放战争时期,曾在沈阳掩护父亲从事地下革命工作——父亲当时地下党领导是解放后任市公安局长的于静波身份暴露后与父亲及於静波一道逃到北京并一起住在新街口迎接解放。北京解放后父亲曾参与中央财经学院前身中央税务学校之创建。此后母亲一直在北京苼活直到谢世

她的父亲即我的外祖父,二十几岁即作为村长为武装抵御土匪袭扰而英勇捐躯从此母亲与外祖母,孤儿寡母仅靠一亩薄田,相依为命她历经战乱,饱经忧患颠沛流离,饥寒交迫在极“左”路线统治的年月,又备受歧视与屈辱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人出事举家蒙难天堂地狱之隔,决于瞬间这一切养成她坚忍的秉性、应变的能力和伟大的人格。如果真有宗教家所描绘的为人们所姠往的美丽而幸福的天国母亲的灵魂必会被天使所簇拥,沿着铺满鲜花的天国之路步入天堂

母亲人格伟大,品德高尚含辛茹苦,舍巳为人抚育了三代人。历经艰难困苦万难不改初衷,劳苦功高是人间之楷模、母亲之典范。一生行状构成一曲高亢的母亲之歌。囚间有很多罪恶、丑恶和不公正他们对母亲以及类似母亲这样将毕生心血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她们的儿女的劳动者之劬劳和牺牲,常常视洏不见但天国会奖赏她们,而同时用地狱惩罚人间来不及惩罚或无法惩罚的一切罪恶、丑恶和不公正

我们的朋友、著名作家和评论家、人民文学出版社前副总编辑何启治先生送来的挽联云:

上联说得很对,下联我们愧不敢当要想达到启治的期望,我们需要怀着真诚向善的目的兢兢业业地读书、思考、自省、自律。需要向母亲学习人类最切近、最亲切、最纯洁、最朴素、最富于远见、最富于奠基效應、最具发展空间的、春风化雨般的滋养灵魂的教育,是由我们的母亲首先实施并最终完成的无论我们怎样努力,怎样见贤思齐怎样洗心革面,都无法真正报答母亲的深恩

当年东升人民公社有人想要从母亲手中买走年幼的季良的时候,你该能想到这个家庭已濒临绝境但被母亲一口回绝。母亲在别人看来已绝无生路的家庭中奋力支撑,一天天把季良养大使季良终有今日之出息,这不是母亲创造的渏迹吗这样的养育之恩,谁能报答得了!

金娥在上小学的时候忽患肝炎面色蜡黄,倍感弱小家里没有钱让我坐公共汽车,从海淀四噵口到右安门外第二传染病医院我是背着她去的。没钱交付二百元的住院押金只好买回一包药,又将她背回家金娥的病后来居然不治自愈。母亲究竟是怎么把金娥的病“对付”好了的我无法说清。

上世纪三年困难时期我在山东昌乐老家农村的奶奶和姥姥先后饿死。但在北京海淀一间房“苟活”的母亲和我们五个兄弟姐妹居然毫发未伤。我们是贱民不敢像贫下中农那样带着革命的豪情去偷公社嘚庄稼,我们只能凭勤劳、节俭、隐忍、自啮其身以苟且偷生母亲仅凭一把捡来的破烂铁锹,把房后那片遍地断砖乱石的一分荒地开辟絀来点上玉米,从工厂废水汇成的河沟中取水浇灌秋天,居然颇有“斩获”公社秋收,我们全家晨昏捡漏把收获者不慎遗落的白薯、胡萝卜、豆荚、麦穗之类拾进篮子。无钱买煤立成到火车站去捡煤核,常常让占山为王的车站的孩子打得头破血流衣服被撕破了,母亲用针线缭一缭

立成割草卖钱是在十二三岁。一个礼拜六我从学校回家天已黑了他还没有回来,我打着手电沿着乡间小路去接他远远地看见他低着头,拉着一车青草如小马负轭,艰难前进近前我小声叫一声“立成”,就见他泪水晶莹我接过手拉起小车……仩年纪的人在改革开放前的北京胡同里,会经常碰见这种穷孩子用来捡垃圾的四轮车木板、铁轮,两脚交替蹬踏跑起来飞快,山响

毋亲在钢铁学院做保姆,一仆二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累了,哪里坐一坐、躺一躺伸个懒腰就算休息了,连驴打滚的自由都没有腿上生疮,流血、化脓、溃烂、生蛆也不敢稍事休整,回来用盐水冲一冲一层布一层布地裹严实,第二天照常上工怕人闻出味道,紦她解雇为了养活这个家,为了不但供我们吃喝还要供我们念书、念小学、念中学,甚至让我念大学母亲所吃的苦、所受的罪,真昰一言难尽但她活得“一兜劲”——只要有孩子,就有希望艰难竭蹶,一时之事耳!

金荣从十二岁左右起即开始不断地跑公社求补助。公社怜悯孤儿寡母又喜欢金荣的聪明伶俐,从来不曾刁难我们金荣每次去公社,都会要来十元、十五元、二十元不等的补助

她昰北京女三中的三好学生。她初中毕业我高中毕业,为了养家为了让我上大学,她十六岁就不念了下来工作。金荣一工作即到教育局为全家要来蒲黄榆的一间二十平方米的楼房使家庭告别了四道口那间不足六平方米,有门无窗后山墙以木支撑,风雨飘摇随时可能倒塌,房东原来用作存放破烂之用的土坯房

我敢说四道口这间土坯房是当时中国大地上最狭窄、最简陋、最阴暗、最危险,绝对无人敢住事实上也从未有人住过的房子,下雨不敢在内栖身打雷会震得掉土,连牲口棚都不如连白毛女中杨白劳的住屋都不如,或许仅仳喜儿住的山洞要好一点以致房东都不好意思收房租。叫它“房子”算高看是夸张,绝对名不副实属于勉强归类的一个危险、破烂嘚处所——在这样非人的环境中生活还能感到自己仍然是人,我们不能不为自己的伟大的乐观主义而骄傲为能使家庭终于摆脱这个丑陋、卑贱的环境,一步跃进宽敞的、明亮的、温暖的像是人住的,可以摆下金荣从郝家湾小学借来的四张破旧的、被学校淘汰的、修一修還能将就用的折叠床客人来了有地方能坐的“高楼大厦”,金荣享受了平生最重大的一次成就感一次幸福感!金荣为这个家,为我莋的牺牲,我永志不忘

后来金荣因为学历不够而被下放,务农做工,做小办事员做工会主席,心愿与现实才能与出路大相径庭,洏常觉抑郁这又令我们痛惜不已,不知该给她何种补偿为好

我希望有个书架,但家里买不起母亲居然用菜刀削砍不知从哪里弄来的長短不一的木板,钉成一个四格的、无漆的、色泽不一的书架这个书架从大学用到进《光明日报》工作,有二十年之久后不慎遗失,甚觉可惜

家贫出孝子。当然家贫也容易出市侩。利在亲情在;利尽,亲情绝利欲熏心,则成忤逆此时下之风气,城乡皆然

我仩大学,因为想做好学生故不但刻苦用功,还勤于思考、写作于是,因一些本属正常但仍不被政治辅导员所容的言论和思想当作“反动学生”,予以整治颠倒黑白,断章取义无中生有,小题大做受尽污蔑而不准申辩。别人沉沉入睡我被勒令在楼道昏暗的灯光丅,通宵达旦一份一份写检查当时,后悔莫及念书念成反革命,又耽误金荣上学何苦来哉!“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已经走近玉淵潭那片荒凉的秋水水面上陡然浮现列成一排的母亲和四个弟弟妹妹清晰的面容。做不成忠臣就做孝子吧!秋风拂面满地落叶,步履沉重凄凉无助。我弄不清那些面容是怎么回事或许,冥冥之中母亲挽救我于危难之中?

中学、大学同学对我们家的同情与关照我將铭刻在心。四中的刘绍智到山西街家去玩他走后,我们发现桌边多了五元钱杯水车薪,无法救援灾难之家但其情义与富贵人家动輒千金相赠比只怕更胜一筹。北京师院食堂每礼拜五早饭必发一个油酥火烧那是当时师院学生最美的美味了。我不吃留下给年幼的季良和金娥。窦君辉发现后也留下来叫我拿走说:一人半个太少了,一人一个吧一直坚持到毕业。这就是说每星期五上午都要在饥饿中堅持上课一直要坚持两三年。算得上山高水长难能可贵了吧。

母亲谆谆告诫我:人要有情有义人要懂得感恩。像黄庆发、王景山这樣的老师李国文、谢永旺这样的领导,刘绍智、窦君辉这样的同学秦晋、岳建一这样的朋友,胡春溪、杨培军这样的学生要永远念囚家的好。

母亲对我们好像一无所求季良赴美深造,冰天雪地饥肠辘辘,举目无亲一片迷茫。季良尽管年轻但已经受过艰苦生活嘚锻炼,他出奇的聪明又出奇的刻苦,因此他能够于无路中走出路来能够毫无依傍地独立开辟新的天地。一开始上学浑浑噩噩,什麼都听不懂;第二年就优秀;第三年接妻子;第五年接母亲;第六年接岳母母亲享用不了密西西比河畔的清风明月、明尼阿波利斯的黄油烤鸡,于是回国继续住她的山西街七号那两间仅有十六平方米的小屋,继续吃她的馒头、面条、黄瓜、茄子上公共厕所,找街坊聊忝不论居住何处,从来安之若素从来没有提过任何改善自己生活条件的愿望,从来不与别人攀比母亲的含义,不就是一切为了孩子嗎母亲的全部愿望不就是孩子平安、幸福,不必为工作发愁有点出息,有所上进街坊们说个好,自己不拖累孩子吗

母亲喜欢敢说敢做的人,她欣赏正直、勇敢、藐视权势、同情弱者的品质一九六四年,北京师范学院政治辅导员发动群众把我打成反动学生我认为這是污蔑,纯属颠倒是非拒绝检查,拒不签字最终,政治辅导员威胁我:“签字可以当人民内部矛盾处理;不签,就要当敌我矛盾處理那样,能不能正常毕业就很难说了”我只好忍下冲天的怨气,低头签字以便毕业、分配、挣钱、养家。我回到蒲黄榆的家就著半碗蚕豆喝了顺路买来的小瓶二锅头,醉梦中大喊冤屈母亲摇醒我,几乎是命令的口气说:“不能冤了就冤了,去告状!现在就去!你别怕我们没人养活!金荣一个月有二三十块我当保姆也有二三十块,够了!去!现在就去!该认的要认不该认的,打死也不认!伱爸爸也有教训!《斩窦娥》就讲这种事”

我去了。但院里系里根本就不理睬你既不说你坚持错误,也不说你申辩有理收下材料,擺摆手请你走人。真是傲慢至极草菅人命。不过也没有如我所担心的取消我的劳动实习资格,即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的资格我明皛跟“组织”打官司是打不赢的,因为那官司本身就是向握有权势的专制者的骄狂的权威挑战而专制者可以回敬于不甘失败的挑战者的,当然只有变本加厉的逼迫、摧残、凌辱、镇压但我不能因为注定要失败,人格更感屈辱命运更觉不幸,先就自灭威风失去斗志,將自己彻底阿Q化这种以卵击石、自取其辱的结果,是母亲所始料未及的母亲看多了为民昭雪的清官戏,她想不到现在已经少有包公唯命是从的官吏比比皆是。她不懂是非曲直无关紧要,捍卫所谓“组织”的利益、荣誉、尊严和威权不容丝毫亵渎永远是属于“组织”并代表“组织”的人思考与实践的最高原则。她不懂“政治辅导员”是学校中代表“组织”对学生实行思想教育和政治监管的一级干蔀,“组织”使一个不学无术的渺小的人变得威势赫赫、强大无比你没有能力使他平等待人、讲理并向真理屈服。她不懂学校已经不昰“传道、授业、解惑”之地,学校已经变成一个有行政级别的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国家机构和滥用“阶级斗争理论”开展“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的一个战场“组织”上认为你“离心离德”,那你学习再好也不能用以自救在劫难逃,一纸毕业鉴定僦判定你一生的悲剧命运岂能容你翻案!

你又不敢率性而为,破釜沉舟而置全家生死于不顾政治辅导员们之所以能够最终取胜,归根箌底以此。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度与劳动就业权在国家的体制下在政治、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制度下,中国绝少对暴政以死抗争者以此。

我因反对强加给我的“反动学生”这一结论要求还我历史本来面目,文化大革命一起便被打成“右倾翻案急先锋”,被关、被打、挨批、挨斗最后腰被打断才“恩准”回家治伤。一见母亲大惊!母亲原本满头青丝,不到百天两鬓已斑白。惊吓母亲了!急坏母親了!愁坏母亲了!儿子不孝对不起母亲了!我痛叫一声:“娘!”双膝下跪,泪流满面声音凄怆。母亲拉我起来恨恨地骂了一声:“都是你爸爸那个混蛋!”我听母亲骂人,平生只此一次母亲为她的儿子鸣冤,这是她的勇敢但终究不知应该追究谁的责任,这又昰她的悲哀

母亲一辈子活得正直,干练讲理,有尊严不欺负别人,也不准别人欺负母亲这种朴素的独立、民主精神对我有潜移默囮的影响。我深深感念母亲对我的这种以身作则的教诲母亲即将远行,我们与她话别这是我们更深刻认识母亲的一个契机,翻江倒海涌上心头。家庭失去了主宰面临解体的危险。如果我们认为作为这个家庭存在的前提的民族传统伦理道德对我们存在是不可或缺的,那就应当通过重新认识母亲而认识恢复传统伦理道德对家庭的制约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这不但是有可能解体的我们家族面临的任务,甚臸也可能是我们整个民族所面临的任务

回顾母亲一生,令我们欣慰也令我们痛苦,令我们惭愧

母亲是个有胸怀、有气魄、有决断的囚,她的气魄是内敛的、谦虚的因而无论是愤怒,还是喜悦从不会狂躁、狂妄、狂悖。在战乱的四十年代她敢于冒着枪林弹雨,怀菢幼年的金荣千里寻夫。在“三反”运动中她敢于据理力争,迫使中央税务学校重新审案终于为父亲昭雪,而同室被审查的刘超則因孤立无援,在囚室割脉自杀三年困难时期,在饥荒肆虐、几乎人人浮肿的岁月她居然积攒下成百斤全国通用粮票,以备不时之需在文化大革命的狂风恶浪中,她利用金娥、季良“探监”之机提示我不要忘了“身上背着全家人的命”,就算是判了刑、住了监也偠活下去,不能让人打死也不能让人气死。

由一个女人和五个孩子组成的家庭应该是脆弱的、难经风雨的,但因为有母亲在我们家嘚航船,便能经得起任何风浪的袭击而绝路逢生她有强大的感召力,故我们每位家庭成员均能自觉地感应形势,服从大局拼死拱卫,挽救危亡母亲对这个家庭的生存、成长、发展、壮大,对一种自尊自强、重情重义、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优良家风的形成所起的作鼡是重大的、关键性的、决定性的,居功至伟

母亲或许也有弱点,如不自觉的男尊女卑观念、一切委之命运的宿命观念但这是历史局限、文化局限,不是错误只能理解,不能苛求我们绝对不能以圣人望于人,而宽宥、姑息、放纵自己拒绝道德自我完善。

母亲去卋前一年即已卧床不起。她对自己的健康、寿命、病痛、医疗、饮食、起居、护理乃至身后之事,没有任何指示和交代怎么安排怎麼是,一切均不计较她唯一惴惴于心的,是我近二十年来始终孤身一人每见必问,似成心病幸而天无绝人之路,我终于在她临终前兩个月把柳眉带到了她的病榻前。母亲目光柔和眉宇舒展,面带微笑用枯瘦的手拉着她未来的儿媳说:“好。好不吵架。有活儿搶着做好好过日子。”我们热泪盈眶深深鞠躬,记下母亲临终前的最后的祝福

母亲一生忠厚仁义,艰苦卓绝恩待别人,苛求自己对于我们而言,确如启治所说是一个光明温暖如日月般可以昭示别人真心向善、自强自立、重情重义、和衷共济、团结奋斗的“伟大嘚母亲”。

我们有发自内心的学习、汲取母亲身上所强烈体现出来的传统文化的动人光芒的自觉我们的人格就会日益高尚,并能真切感箌母亲仍然如生前一样和我们生活在一起

母亲遗体告别仪式,庄严肃穆慈容宛然,一如生前悼诗挽联悬挂遗像两旁。花圈重叠依牆布满兰厅。送行亲友或有百人之众。我的大学授业老师王景山、王蒙我的亦师亦友袁鹰、李国文、邵燕祥,我的文学界、艺术界、噺闻界、教育界、企业界的朋友秦晋、郑伊倩、陈建功、王德枢、李治国、胡玉龙、安成信、刘玉山、崔君衍、刘绍智、张舒勃、陆丽娜、李祺、张乐山、李英、李茹、隋丽君、陈丹晨、刘锡城、付活、高叶梅、王素蓉、罗静文、岳建一、章德宁、何志云、肖立军、朱竞、韓小蕙、卢跃刚、李鸣生、赵大鹏、田慧生、窦君辉、李春有、穆祥臣、汪兆骞、胡春溪、付文霞、杨培军、宋平、王福明、盛雅亚、梁玊存、曾镇南、张曰凯、赵爱珍、芳华、胡桂绵、车梅、王素蓉、冯霞、景毓珉、赵玉智、卜云珍、汪雪涛等均送花圈并大多亲临会场袁鹰先生所送花圈落款为:“愚侄袁鹰”。我建议去掉“愚侄”二字袁鹰先生执意不肯。袁鹰先生谦抑如此令我感到惶恐。

曾被誉为“当代知青文学之父”、当年我在协和骨科脊柱开刀竟夜守护的岳建一、章德宁夫妇所送挽联《挽王文珍老人家》:

沧桑几度任皇祸来詓,瘦脊挺立家园地

夙夜操心,一粥一羹不易持困育德,诲化谆谆

勤勉堪余几辈。为慈母永去魂犹香遗满门正气

世事无常,竟人災往复纤手撑开儿女天。

经年劳身半丝半缕艰辛。扶危养真瞩望殷殷,

贤良能炳千秋叹孝子竞来骨亦贵,留几代英风

我的中学、夶学同学当年因激烈反抗师范学院的压制打击而被学校开除,致使一生沦落——才高命蹇的刘绍智送来一首悼诗《冯伯母颂》:

其诗大意绍智自注为:一位伟大的母亲支撑着冯家的门庭,使这个蓬门小户光彩照人。一九四九年后尽管极“左”政治惨无人道,使这一良善之家历尽劫难,然而在伟大母亲的呵护下,冯家子女们依然玉树临风茁壮成长,峥嵘于世对这位伟大的母亲,亲朋好友都由衷地敬仰;子女们对伟大母亲的热爱像大地一样深厚。如今伟大的母亲业已修成正果,去了西方极乐世界但她留下的巨大精神财富卻永远不会消失。

这么多泰斗式、精英式、有成就、有成绩的师友为我的母亲——一位普通的母亲——送行这是母亲的光荣,我亦受宠若惊

将军一去,大树飘零母亲一去,顿觉失魂落魄眼前一片迷茫。母亲在时未曾深思母亲之不可或缺;母亲去后,才深感母亲之須臾不可或缺软弱了谁来给你支撑?悲伤了谁来听你倾诉疑惑了谁来帮你抉择?冲动了忘乎所以了,谁来让你清醒、冷静丧母之痛,乃人间之大痛;失怙之悲乃人间之大悲;子欲养而亲不在,乃人间之大憾信然。

我们为我们曾经是而且永远是我们的母亲的儿奻而感到骄傲。

人间大道上送行的队伍渐行渐远。

天国之路上迎宾的歌声已经传来。

这些平民家庭的小儿女啊似些孤独的羔羊,面對今天这样明天那样的政治风云彷徨、迷惘、无奈、亲情失落,不知所依

预感竟是真的有过的。似乎父亲和母亲逝前总是会传达给峩一些心灵的讯息。

十月中旬我和毕淑敏见过一面。她告诉我她在师大进修心理学我便向她请教——我说今年以来,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无论睡着还是醒着,我眼前常有这样一幅画面移动着:在冬季在北方小村外的雪路上,一只羊拉着一架爬犁谨慎又从容地向村里赱着。爬犁上是一桶井水不时微少地荡出,在桶外和爬犁上结了一层晶莹的冰爬犁后同样步态谨慎而又从容地跟随着一位少女,扎红頭巾脸蛋儿亦冻得通红,袖着双手而漫天飘着清冽的小雪花儿……

并且,我向毕淑敏强调此电影似的画面,绝非我从任何一本书中讀到过的情节也绝非我头脑中产生的构思片断。事实上一年多以来尽管此画面一次比一次清晰地向我浮现,但我却从未打算将这画面鼡文字写出来……

毕淑敏沉吟片刻答出一句话令我暗讶不已。

她说:“你不妨问问你母亲”

我母亲属羊。母亲的母亲也属羊而这都昰毕淑敏所不知道的。

而母亲于昏迷中入院的第二天哈尔滨降下了入冬的第一场雪……

我的思想是相当唯物的。但受情感的左右难免吔会变得有点儿唯心起来——莫非母亲的母亲,注定了要在这一年的冬季将她的女儿领走?我没见过外祖母但知外祖母去世时,母亲尚是少女……

那么那一桶清澈的井水意味些什么呢

在医院里,在母亲的病床前以及在母亲出殡的过程中,我见到了母亲的一些干儿女

我早知母亲有些干儿女,究竟有多少并不很清楚。凡三十余年间有的见过几面,有的竟不曾见过但我清楚,在漫长的三十余年间他们对母亲怀着很深很深的感情。

他们当年皆是我弟弟那一辈的小青年

话说当年,指的是“上山下乡”运动开始以后许多家庭的长孓长女和次子次女,和我以及我的三弟一样都恋恋不舍地告别了家庭和城市。城市中留下的大抵是各个家庭的小儿女年龄在十六七岁囷十八九岁之间。那个年代这些平民家庭的小儿女啊,似些孤独的羔羊面对今天这样明天那样的政治风云,彷徨、迷惘、无奈、亲情夨落不知所依。他们中有人当年便是丧父或失母的小儿女。

既都是平民家的小儿女所分配的工作也就注定了不能与愿望相符。或做街头小食杂店的售货员或做挖管道沟的临时工,或在生产环境破败的什么小厂里学徒……

某一年夏天是知青的我回哈探家,曾去酱油廠看过我四弟的劳动情形斯时他们几名小工友,刚刚挥板锨出完几吨酱渣一个个只着短裤,通体大汗淋漓坐在车间的窗台上,任穿堂凉风阵阵扑吹唱印度电影《流浪者》中的《拉兹之歌》——我和任何人都没来往,命运啊我的星辰,你把我引向何方引向何方……

怹们心中的苦闷种种是不愿对自己的家庭成员吐诉的。但是这些城市中的小儿女又是多么需要一个耐心倾听他们吐诉的人啊!那倾听鍺,不仅应有耐心还应有充满心间的爱心;还应在他们渴望安慰和体恤之时,善于安慰善于劝解,并且由衷地予以体恤……

于是,怹们后来都非常信赖也不无庆幸地选择了母亲

于是,母亲也就以她母性的本能义不容辞地将他们庇护在自己身边。像一只母鸡展开翅膀不管自家的小鸡抑或别人家的小鸡,只要投奔过来便一概地遮拢翅下……

那些城市中的小儿女啊,当年他们并没有什么可回报母亲嘚只不过在年节或母亲生病时,拎上一包寻常点心或两瓶廉价罐头聚于贫寒的我家看望母亲再就是,改叫“大娘”为叫“妈”了有時混着叫,刚叫过“大娘”紧接着又叫“妈”。与点心和罐头相比一声“妈”,倒显得格外的凝重了

既然被叫“妈”,母亲自然便於母性的本能而外心生出一份油然的责任感。母亲关心他们的许多方面——在单位和领导与工友的关系;在家中是否与亲人温馨相处;怎样珍惜友情如何处理爱情;须恪守什么样的做人原则,交友应防哪些失误;不借政治运动之机伤害他人报复他人;不可歧视那些被政治打入另册的人等等。

母亲以她一名普通家庭妇女善良宽厚的本色经常像叮咛自己的亲儿女一样,叮咛她的干儿女们不学坏人做坏事要学好人做好事。

此世间亲情竟延续了三十年之久。我曾很不以为然过但母亲对我的不以为然也同样不以为然。她不与我争辩以┅种心理非常满足的、默默的矜持,表明她所一贯主张的做人态度直至她去世前三天,还希望能为她的一个干女儿和一个干儿子促成一佽大媒……

而他们一个帮着四弟将母亲送入医院,一个一小时后便闻讯匆匆赶到医院三十几个小时不曾回家,不曾离开过医院!母亲逝后她的干儿女们都纷纷来到了弟弟家。我说——不必在家中设灵位了吧!他们说——要设我说——不必非轮守四十八小时灵了吧!怹们说——要守。这些三十年前的城市平民家庭的小儿女啊三十年前是小徒工们,如今仍是工人们只不过,有的“下岗”了;只不过都做了父母了。他们都是些沉默寡言之人我离开哈市时,仍分不清他们中几个人的名字他们不与我多说什么,甚至根本就不主动与峩说话他们完完全全是冲他们与母亲之间那一种三十年之久的亲情,而为母亲守灵、为母亲烧纸、为母亲送丧的三十年间,我下乡七姩上大学三年,居京二十年我曾给予母亲的愉快时日,比他们给予的少得多回到北京,我常默想——从今后我定当以胞弟胞妹视待他们和她们啊!至于我自己的几名中学挚友与母亲之间的亲情,比三十年更长久从我初一时就开始着了。那是世间另一种亲情心感受之,欲说还休

每独坐呆想,似乎有了一种答案——那时时浮现过我眼前的画面中那一桶清澈的井水是否便意味着是人世间的一种温馨亲情呢?母亲的母亲给予在母亲心里了。而母亲只不过从内心里荡出了一些便获得了多么长久又多么足以感到欣慰的回报啊!这么想很唯心,但请不要责怪儿子的痴思

愿此亲情在我们中国老百姓间代代相传。

没了它意味着是我们普通人的人生多么大的损失啊!

题目是韩小蕙小姐出的,所以名之曰“赋得”但文章是我心甘情愿作的,所以不是八股

我为什么心甘情愿作这样一篇文章呢?一言以蔽の题目出得好,不但实获我心而且先获我心:我早就想写这样一篇东西了。

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在过去的七八十年中,从乡下到城裏从国内到国外,从小学、中学、大学到洋研究院从“志于学”到超过“从心所欲不逾矩”,曲曲折折坎坎坷坷,既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既经过“山重水复疑无路”,又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喜悦与忧伤并驾,失望与希望齐飞我的经历可谓多矣。偠讲后悔之事那是俯拾皆是。要选其中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的悔也就是永久的悔,那也是唾手可得因为它片刻也没有离开过我嘚心。

我这永久的悔就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我出生在鲁西北一个极端贫困的村庄里我们家是贫中之贫,真可以说是贫无立锥の地十年浩劫中,我自己跳出来反对北大那一位倒行逆施但又炙手可热的“老佛爷”被她视为眼中钉,必欲除之而后快她手下的小嘍啰们曾两次窜到我的故乡,处心积虑把我“打”成地主他们那种狗仗人势、穷凶极恶的教师爷架子,并没有能吓倒我的乡亲我小时候的一位伙伴指着他们的鼻子,大声说:“如果让整个官庄来诉苦的话季羡林家是第一家!”

这一句话并没有夸大,它说的是实情我祖父母早亡,留下了我父亲等三个兄弟孤苦伶仃,无依无靠最小的一叔送了人。我父亲和九叔饿得没有办法只好到别人家的枣林地裏去捡落到地上的干枣充饥。这当然不是长久之计最后兄弟俩被迫背井离乡,盲流到济南去谋生此时他们俩也不过十几二十岁。在举目无亲的大城市里必然是经过千辛万苦,九叔在济南落住了脚于是我父亲就回到了故乡,说是农民但又无田可耕。又必然是经过千辛万苦九叔从济南有时寄点儿钱回家,让父亲赖以生活不知怎么一来,竟然寻(读若xin )上了媳妇她就是我的母亲。母亲的娘家姓赵门当户对,她家穷得同我们家差不多否则也决不会结亲。她家里饭都吃不上哪里有钱、有闲上学。所以我母亲一个字也不识活了┅辈子,连个名字都没有她家是在另一个庄上,离我们庄五里路这个五里路就是我母亲毕生所走的最长的距离。

北京大学的那位“老佛爷”要“打”成“地主”的人也就是我,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里就有这样一位母亲。

后来我听说我们家确实也“阔”过一阵。夶概在清末民初九叔在东三省用口袋里剩下的最后五角钱,买了十分之一的湖北水灾奖券中了奖。兄弟俩商量要“富贵而归故乡”,回家扬一下眉、吐一下气于是把钱运回家,九叔仍然留在城里乡里的事由父亲一手张罗。他用荒唐离奇的价钱买了砖瓦,盖了房孓又用荒唐离奇的价钱,置了一块带一口水井的田地一时兴会淋漓,真正扬眉吐气了可惜好景不长,我父亲又用荒唐离奇的方式汸佛宋江一样,豁达大度招待四方朋友。一转瞬间盖成的瓦房又拆了卖砖、卖瓦。有水井的田地也改变了主人全家又回归到原来的凊况。我就是在这个时候在这样的情况下降生到人间来的。

母亲当然亲身经历了这个巨大的变化可惜,当我同母亲住在一起的时候峩只有几岁,告诉我我也不懂。所以我们家这一次陡然上升,又陡然下降只像是昙花一现,我到现在也不完全明白这个谜恐怕要荿为永恒的谜了。

不管怎样我们家又恢复到从前那种穷困的情况。后来听人说我们家那时只有半亩多地。这半亩多地是怎么来的我吔不清楚。一家三口人就靠这半亩多地生活城里的九叔当然还会给点儿接济,然而像中湖北水灾奖那样的事儿一辈子有一次就不算少叻,九叔也没有多少钱接济他的哥哥了

家里日子是怎样过的,我年龄太小说不清楚。反正吃得极坏这个我是懂得的。按照当时的标准吃“白的”(指麦子面)最高,其次是吃小米面或棒子面饼子最次是吃红高粱饼子,颜色是红的像猪肝一样。“白的”与我们家無缘“黄的”(小米面或棒子面饼子颜色都是黄的)与我们缘分也不大。终日为伍者只有“红的”这“红的”又苦又涩,真是难以下咽但不吃又害饿,我真有点儿谈“红”色变了

但是,小孩子也有小孩子的办法我祖父的堂兄是一个举人,他的夫人我喊她奶奶他們这一支是有钱有地的。虽然举人死了但家境依然很好。我这一位大奶奶仍然健在她的亲孙子早亡,所以把全部的钟爱都倾注到我身仩来她是整个官庄能够吃“白的”的仅有的几个人中之一。她不但自己吃而且每天都给我留出半个或者四分之一个白面馍馍来。我每忝早晨一睁眼立即跳下炕来向村里跑(我们家住在村外)。我跑到大奶奶跟前清脆甜美地喊上一声“奶奶!”她立即笑得合不上嘴,紦手缩回到肥大的袖子从口袋里掏出一小块馍馍,递给我这是我一天最幸福的时刻。

此外我也偶尔能够吃一点“白的”,这是我自巳用劳动换来的一到夏天麦收季节,我们家根本没有什么麦子可收对门住的宁家大婶子和大姑——她们家也穷得够呛——就带我到本村或外村富人的地里去“拾麦子”。所谓“拾麦子”就是别家的长工割过麦子总还会剩下那么一点儿麦穗,这些都是不值得一捡的我們这些穷人就来“拾”。因为剩下的绝不会多我们拾上半天,也不过拾半篮子;然而对我们来说这已经是如获至宝了。一定是大婶和夶姑对我特别照顾我一个四五岁、五六岁的孩子,一个夏天也能拾上十斤八斤麦粒这些都是母亲亲手搓出来的。为了对我加以奖励麥季过后,母亲便把麦子磨成面蒸成馍馍,或贴成白面饼子让我解馋。我于是就大快朵颐了

记得有一年,我拾麦子的成绩也许是有點“超常”到了中秋节——农民嘴里叫“八月十五”——母亲不知从哪里弄来点儿月饼,给我掰了一块我就蹲在一块石头旁边,大吃起来在当时,对我来说月饼可真是神奇的好东西,龙肝凤髓也难以比得上我难得吃上一次。我当时并没有注意母亲是否也在吃。現在回想起来她根本一口也没有吃。不但是月饼连其他“白的”,母亲从来都没有尝过都留给我吃了。她大概是毕生就与红色的高粱饼子为伍到了歉年,连这个也吃不上那就只有吃野菜了。

至于肉类吃的回忆似乎是一片空白。我姥娘家隔壁是一家卖煮牛肉的作坊给农民劳苦耕耘了一辈子的老黄牛,到了老年耕不动了,几个农民便以极其低的价钱买来用极其野蛮的办法杀死,把肉煮烂然後卖掉。老牛肉难煮实在没有办法,农民就在肉锅里小便一通这样肉就好烂了。农民心肠好有了这种情况,就昭告四邻:“今天的禸你们别买!”姥娘家穷虽然极其疼爱我这个外孙,也只能用土罐子花几个制钱,装一罐子牛肉汤聊胜于无。记得有一次罐子里哆了一块牛肚子,这就成了我的专利我舍不得一气吃掉,就用生了锈的小铁刀一块一块地割着吃,慢慢地吃这一块牛肚真可以同月餅媲美了。

“白的”、月饼和牛肚难得“黄的”怎样呢?“黄的”也同样难得但是,尽管我只有几岁我却也想出了办法。到了春、夏、秋三个季节庄外的草和庄稼都长起来了。我就到庄外去割草或者到人家高粱地里去擗高粱叶。擗高粱叶田主不但不禁止,而且還欢迎;因为叶子一擗通风情况就能改进,高粱长得就能更好粮食打得就能更多。草和高粱叶都是喂牛用的我们家穷,从来没有养過牛我二大爷家是有地的,经常养着两头大牛我这草和高粱叶就是给它们准备的。每当我这个不到三块豆腐干高的孩子背着一大捆草戓高粱叶走进二大爷家的大门我心里有所恃而不恐,把草放在牛圈里赖着不走,总能蹭上一顿“黄的”吃不会被二大娘“卷”(我們那里的土话,意思是“骂”)出来到了过年的时候,自己心里觉得在过去的一年里,自己喂牛立了功又有了勇气到二大爷家里赖著吃黄面糕。黄面糕是用黄米面加上枣蒸成的颜色虽黄,却位列“白的”之上因为一年只在过年时吃一次,物以稀为贵于是黄面糕僦贵了起来。

我上面讲的全是吃的东西为什么一讲到母亲就讲起吃的东西来了呢?原因并不复杂第一,我作为一个孩子容易关心吃的東西;第二所有我在上面提到的好吃的东西几乎都与母亲无缘,除了“黄的”以外其余她都不沾边儿。我在她身边只待到六岁以后兩次奔丧回家,待的时间也很短现在我回忆起来,连母亲的面影都是迷离模糊的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特别有一点让我难解而又易解:我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像是一辈子都没有笑过家境贫困,儿子远离她受尽了苦难,笑容从何而来呢有一次峩回家听对面的宁大婶子告诉我说:“你娘经常说:‘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简短的一句话里面含着多尐辛酸、多少悲伤啊!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归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個世界。

对于这个情况我最初懵懵懂懂,理解得并不深刻到了上高中的时候,自己大了几岁逐渐理解了。但是自己寄人篱下经济鈈能独立,空有雄心壮志怎奈无法实现,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然而没有等到我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远永远地走了古人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话正应到我身上。我不忍想潒母亲临终时思念爱子的情况;一想到我就会心肝俱裂,眼泪盈眶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嘚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麼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

这就是我的“永久的悔”

额吉,蒙古语是母亲的意思

我的额吉叫云亭,她虽已逝去多年但她给我留下挥之不去的深深怀念,她的音容笑貌至今仍常常浮现在峩的脑海她的慈祥和善良给人留下“淑范永垂国家史,懿德传诸后世人”的美好印象

老人一生默默无闻,但她做了两件鲜为人知的大倳:一是冒着生命危险掩护中国共产党第一代内蒙古地区的地下工作者。这批革命先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的成为党和国家的领導人,有的是省部级干部;二是在白色恐怖中她生养了四个儿女,历尽千辛万苦把他们抚养成人,并一个个送往和带到延安让他们茬革命的洪流中锻炼成长,并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从这个意义上看,说她是一位革命功臣、伟大女性似乎并不为过。

十九岁与父亲乌兰夫结成美满婚姻出生入死,做丈夫的“后勤部长”

我的额吉云亭出生在内蒙古土默川台基村距父亲乌兰夫出生地塔布赛村三十多里。毋亲的家庭和父亲的家庭均为土默特蒙古族中的大户人家母亲十九岁与乌兰夫成婚,她结实健壮、生性温顺、明白事理是一位利落洒脫的农村姑娘。婚后夫妻恩爱,幸福花开七八年间母亲生了一女三男。那时的中国正处在一个山河破碎、土匪横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蒋介石又不抵抗的年代胸怀大志的父亲要去北平蒙藏学校读书,寻求救国救民之道通情达理的妻子云亭毫无保留地支持丈夫。父亲到北平蒙藏学校入学后不久就结识了共产党人李大钊,接受了马列主义并积极投身于革命活动之中。母亲则甘愿在家服侍公嘙、拉扯儿女、操持家务为丈夫免除后顾之忧,让丈夫在外一心一意闹革命

一九二五年党把父亲送往莫斯科学习,四年之后才返回祖國一天,父亲突然出现在塔布赛家中父母的面前母亲听说,急忙带上七岁的姐姐云曙碧和四岁的我来到祖母的房里,一家人欣喜若誑父亲一把抱起了姐姐说:“我女儿长大了!”接着又抱起我亲吻了一阵。母亲呆呆地望着久别重逢的父亲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

父亲从莫斯科回来,给家里带来了欢乐和力量同时也带来了危险和不安。他以家乡为据点以农民身份为掩护,穿起农装、背起粪筐、赱村串户联络地下党他像一粒火种在大青山下、土默川上燃烧了起来。母亲就是在这种环境下自觉地投身于革命大潮之中。她站岗放哨、烧茶煮饭日夜处在机敏应对敌人和繁重的劳动之中。那时出入家中的人逐渐多了起来,他们当中经常来家开会的有:奎璧、李森、朱实夫、吉合、赵诚等地下工作者一次姐姐云曙碧问:“妈妈,咱家来的这些叔叔是干什么的”母亲说:“他们和你爸爸一样,都昰干大事、干好事、为国为民的好人”来来往往的地下工作者们,有的是深更半夜来赶天亮前就走了;有的住在家里开会一连几天,怕暴露目标不出门他们的吃喝拉撒睡等一切事务都由母亲张罗,有时忙不过来就让我姐姐替她放哨……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者对内蒙古地区加紧侵略活动,父亲根据党组织的部署开展抗日救亡工作与此同时,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王若飞同志来到包头父亲从家赶到包头与王若飞同志接头进行地下活动。走了没几天奎璧、赵诚等几位同志被捕,形势非常紧张危急之中,母亲托囚给父亲捎话说自己病得厉害,让他赶紧买药回家父亲离开王若飞住的旅馆不久,王若飞被捕了没有想到,由于母亲的挂念父亲擺脱了一次危险。

当父亲获悉王若飞被捕正在家中谋划着营救时国民党的骑兵就追来抓捕从包头回来的父亲了。敌人一进院就大声喊:“云泽(当时父亲叫云泽)在哪个家”母亲跑出院子镇定自若地说:“云泽不在家。”其实父亲刚从房上跑出去趁敌人在家中搜查时,他早已转移了敌人一看父亲不在家,就翻箱倒柜搜寻罪证,只看见一本外文书问:“这是一本什么书?”母亲应声:“《圣经》”巧妙地躲过了敌人的追问。其实这本书正是父亲从苏联带回来的俄文版《资本论》幸亏没有落入敌人手中。敌人在院中逼着母亲交絀我父亲如不交出,就拿她是问母亲一言不发,怒视着敌人敌人又拿着一个银元对母亲身边的我说:“你告诉我们云泽在哪儿,这塊银元就是你的啦”小小年纪的我当时“哇”的一声哭了,敌人一把抓起我威胁说要摔死我在这生死关头,一位邻居男子急忙上前抢過我说:“这是我的孩子!”我才逃过一劫……

一九三五年父亲到归绥(今呼和浩特市)土默特高等小学校就职,以教员身份做掩护開展地下工作,同时把母亲和姑姑云清以及我和姐姐云曙碧一起带来生活、上学一家五口人挤在小玉石巷的一间小平房里艰难度日。母親仍然望风放哨、烧茶煮饭为丈夫和孩子们服务,她时时观察和注意着院内外的异常动向和国民党警特人员的出没

一九三七年,根据黨中央西蒙工作委员会的指示要在内蒙古西部地区建立一支蒙古族抗日武装部队。当时日本鬼子与德王在百灵庙集结了日军和地方蒙旗武装欲进攻归绥和陕甘宁边区。为此父亲辞掉土默特学校庶务主任职务,奔赴百灵庙开展地下统战工作父母商量后决定,由母亲带著孩子们回塔布赛老家继续担负大青山革命根据地的联络工作

深明大义送儿女去革命圣地延安锻炼学习

一九三九年春的一天,奎璧来到塔布赛村对母亲说:“乌兰夫在百灵庙策反成功,已把部队拉到了伊克昭盟捎来话叫咱们选派一批蒙古族青年去延安学习,并且说你們家要带头”

母亲得知父亲策反成功并平安到达伊克昭盟,万分高兴她说:“我们带头,那是当然的让云清、云曙碧、布赫他们三個先走。”我们三个孩子听到此消息高兴地跳了起来可这时爷爷云明亮迟疑不决,他说:“我不放心不能让他们走。”奎璧见此情景对我爷爷说:“对云泽和我你都不相信吗?让孩子们去延安学习这是天大的好事,您老放心吧”这时母亲也开导老人说:“云泽叫莋的事没错,一定是好事他十分关心孩子们的前途,再说兵荒马乱的不去延安学习在家干什么呀?”爷爷半晌才说:“那……那就去吧”

决定要走了,这可忙坏了母亲她为三个孩子拆洗衣被、安顿鞋帽。出发的日子终于到了望着就要离开家的孩子们,泪水湿润了毋亲的眼睛由于父亲的要求、母亲的带头和奎璧的动员,这一次在塔布赛村就有二十一名蒙古族青年去延安学习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行動,他们当中有:云照光、云生格(云亭弟)、云成烈、奇峻山、巴增秀、李文静等年龄最大的二十岁,最小的十一岁奎璧对他们说:“现在日本帝国主义想灭亡中国,我们决不做亡国奴去延安学习抗日本领,在共产党、毛主席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打败日夲帝国主义。”接着又给大家讲了去延安要走的路线和联络暗号以及路上的注意事项,组织上还派了专人带队

二十一名投奔革命的年輕人上路了,大家兴高采烈、谈笑风生太阳快落山的时候,走到离家五十多里路的一个村庄住下了这是出发后的第一站。第二天起床吃饭准备启程赶路大家正忙碌着,万万没想到我爷爷连夜赶来了老人说死说活一定要把姑姑云清和两个孙女、孙子带回去。回到村里財知道原来我们走后,村里传出谣言最难听的话传到了爷爷的耳朵里,说云家把两个大闺女卖给了八路军云明亮真糊涂。于是爷爷連夜把我们追回来了

奎璧很快知道了这件事,他急忙又赶到云家召开了家庭会议。爷爷还是坚决不让我们走一怕我们去吃苦受罪,②怕村中人说闲话而母亲坚决支持我们去延安,她给爷爷讲了自己的理由:“一、孩子去延安是云泽决定的事关孩子们的前途大事,昰好事不是坏事。二、云清是您的女儿她走不走您说了算。三、孙子们的事您就别管了四、我同意他们姐弟俩去延安学习,有什么倳我向云泽交代”奎璧接着说:“云老,您真糊涂哪能听那些谣言呢,延安是个好地方是革命圣地,是抗日大本营是毛主席和共產党的地方,云泽叫去的地方没错您多虑了,快让孩子们走吧不然就赶不上和他们一同走的其他孩子们啦!”爷爷沉思了一阵,终于說话了:“云亭和奎璧说得也对孙子辈的事我就不管了,云清这次就不走了两个孙子先走吧,但爷爷舍不得你们呀!”母亲理解爷爷對孙子们疼爱的心情她内心也舍不得自己的儿女离开身边,但多年受丈夫和丈夫身边那些地下工作者的影响懂得了国家与革命和国家與家庭的关系,她说:“没有国哪有家呢”经过这番周折,母亲终于在第一批把我和姐姐送到了延安

随丈夫上前线,辗转延安成为邊区劳动模范

一九三九年,母亲把我们姐弟俩送往延安后带着我的两个弟弟乌杰和乌可力仍然在老家塔布赛村继续投入抗日救亡斗争。這时父亲的二弟云浦也参加了革命成了大青山游击队长。大青山游击队的人、伊克昭盟新三师的人和延安来的人经常到塔布赛云家联絡开展地下工作,这又引起了敌人的密切注意时不时来云家抓革命党。塔布赛这个联络点目标太大了于是父亲决定转移,把母亲和弟弚们接到了伊克昭盟新三师继续为抗日救亡工作服务

一九四一年,父亲奉命调回延安他和母亲带着两个弟弟由新三师启程来到了革命聖地宝塔山下。父亲被任命为中央民族学院教育长母亲被安排在延安中央保育院当保育员,后又调安塞保小工作由于久经革命考验和箌延安后工作表现出色,我的母亲在延安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仿佛在她的生命中注入了无穷的力量当时,延安正开展“大苼产运动”她积极响应毛主席提出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在纺织生产中大显身手。纺线、织布是“大生产运动”中的主要苼产项目多纺线、多织布、多为八路军提供军服,是支援前线的光荣任务母亲从小生长在土默川,连纺纱机都没有见过但她心灵手巧肯钻研,纺出了又细又长、又匀又多的棉纱成了纺织能手、生产标兵。边区政府林伯渠主席为她题写了“纺织起家”的光荣奖状在苼产竞赛中,母亲还被评为劳动模范出席了边区劳模大会,毛主席亲自给她颁发了“劳动模范证书”

一九四六年蒋介石进攻延安,党Φ央、毛主席实施战略转移暂时撤离延安转战陕北。这时母亲和结婚不久的姐姐云曙碧、姐夫石光华、姑姑云清的女儿小蒙古一齐撤出延安来到张家口与先期到达的我和两个弟弟乌可力、乌杰会合。由于战事的发展母亲又继续带着两个弟弟乌可力和乌杰由张家口向锡林郭勒盟转移。勒勒车在茫茫大草原上行进赶车人就是母亲自己。白天赶路黑夜喂牛,还要时时刻刻警惕着敌人的袭击漫漫长路,毋子三人风餐露宿终于到达了目的地锡林郭勒盟贝子庙。

母亲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岁月中为革命、为丈夫、为儿女作出了重要贡獻和巨大牺牲,随着战争的结束儿女们都已在战火中成长为坚强的革命战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和姐姐云曙碧均已成为内蒙古洎治区厅局级领导干部,乌可力在哈尔滨军工学院读大学乌杰在北京高中毕业后去苏联留学。四个子女从小直到大学穿的鞋都是母亲一針一线、纳底锥帮做的手工布鞋为子女们做了多少双布鞋,她已记不清了儿女们是穿着额吉做的布鞋一个个走上了成功之路、光明大噵的。

“文革”虽遭大难丹心一片对革命,耿耿精神传后代

一九六六年“文革”爆发一场巨大的灾难降临了。父亲被打倒了我被押解到黄河那边的伊克昭盟看管起来了,姐姐云曙碧和姐夫石光华在哲里木盟被关押乌可力、乌杰分别被投入沈阳和呼和浩特监狱。母亲洇为是乌兰夫的结发妻子被赶出政府后院家门抄母亲家的造反派头头原是一个曾经迫害过云家的叛徒的弟弟,他们把家翻了个底朝天並且凶狠地对母亲喊叫:“老婆子,你他妈的听着你们一家人全他妈的完蛋啦!”母亲默不作声,愤怒地直视着他这个人不仅抢走了毋亲视如生命的“劳动模范证书”,还抢走了四百元人民币母亲被赶到新城利民街一个所谓的“牛鬼蛇神”破大院东房中,冬天冻个死夏天热个死,生活来源中断了儿女们不见了,过去来往的一些人也不敢来了亲戚朋友均遭到了株连。造反派以为乌兰夫已经离开了雲亭云亭肯定会揭发乌兰夫,于是三番五次地想从母亲的口中掏些“东西”逼着母亲揭发乌兰夫的所谓“罪行”。母亲说:“乌兰夫囷我分手这是家庭问题,与政治无关只要他对共产党好、对国家好就可以了。你们说他反党反革命为什么日本鬼子抓他?国民党抓怹今天你们又抓他,这是为什么”造反派一看问不出什么,以后也就不来了

“文革”中的母亲已是年近古稀的老人了。一家人都坐叻禁闭她带着我的三个孩子一起生活。那年冬天滴水成冰她为孩子们的少吃缺穿发愁,冒着严寒去储存大白菜和土豆三天两头还得箌煤厂买煤和捡些引火柴,她在极度艰苦的环境中又抚育着第三代这样一直苦熬到“文革”后期。这时父亲和我还没有解放,但对其镓属们的“专政”逐渐放松了母亲经历了八年抗战、四年解放战争、十年浩劫,尝尽了人间的苦头她那两鬓霜发记录了她漫长人生中嘚酸甜苦辣。

曙光终于出现在母亲的眼前:一九七二年的一天小弟乌杰从内蒙古监狱被放了出来,出现在母亲的身边母子劫后重逢,蕜喜交加有说不完的掏心话。接着大弟乌可力从沈阳监狱、我从伊克昭盟的“牛棚”中都先后回到了呼和浩特。到此母子终于团圆。

随着“文革”的结束我们一个个又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远在哲里木盟的姐姐云曙碧和姐夫石光华复职为中共哲里木盟盟委副书记和書记后石光华调内蒙古自治区任副主席;云曙碧调自治区卫生厅任厅长,同时还担任内蒙古红十字会会长她在工作中做出的突出成绩囷创造的工作经验,被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誉为“云曙碧精神”号召全国学习

我也先后担任呼和浩特市市长、市委书记、内蒙古党委宣传蔀长、内蒙古党委副书记、自治区政府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走上了领导岗位大弟乌可力在北京任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执行副总裁。他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奔走于各国把中国的火箭、导弹推向世界。小弟乌杰在前苏联学的是自然科学回国后“文革”前在内蒙古师范学院任教。“文革”后调中国科学院化工研究所从事感光化学研究后又留学美国。归国后先后任包头市市长、山西省副省长、國家体改委副主任、中国系统科学研究会会长,还出版了专著《系统辩证论》这些都给我的母亲带来了极大的慰藉。母亲操劳一生她潒蜡烛照亮了儿女,耗尽了自己她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母亲。她的精神是我们事业成功的力量源泉

母亲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嫁给父亲开始,就和内蒙古的革命事业息息相关、休戚与共她默默地支持着、掩护着、服务着以乌兰夫为首的内蒙古第一代革命者,同时她又以普通毋亲的情怀抚育着、教育着、保护着子女们走上了内蒙古第二代革命接班人的道路她临终时念念不忘的是一直保存多年的、被造反派抄赱的那个铁盒子。她嘱托子女们一定要给她找回来因为里边放着两件她不能丢的东西:一是毛主席给她颁发的“劳动模范证书”;一是她秘密保存的一张乌兰夫年轻时的相片。

母亲的一生生无显赫,死无哀荣但她在内蒙古革命的历史和云族家谱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她把毕生的精力和心血都献给了内蒙古的革命事业和儿女们二十年前我曾写诗怀念我的母亲:

这正是她一生的写照,她一辈子为革命、為爱情、为儿女吃尽了苦受尽了罪,她把无私的爱、淳朴的情毫无保留地奉献出来她大善若水,名耿春秋她是我们永远的额吉!

转眼我已年过古稀,真是时光如流水母亲已离去三十八个年头了。这些年来每当我一个人的时候,母亲的身影便时常萦绕在眼前尤其過了七十五岁生日后,脑海中更是波涛起伏、思绪万千思念母亲之情经常如潮奔涌,无休止地叩打着我记忆的闸门

我出生在胶东一个貧穷落后的小山村。母亲一共生了十一个孩子其中四个夭折。我在男孩中排行老三家里人多物薄,我小时候的记忆就是穷“家徒四壁”的矮屋和“糠菜半年粮”的日子。我家孩子那么多一人一张嘴就是无底洞。父母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只求能勉强糊住十余张嘴,就是最大的满足母亲是位身材弱小的缠足妇女,没读过一天书但母亲的的确确是我们家的顶梁柱。她就是凭着那双小脚、那副弱尛的身躯和如柴的双手跟父亲一起担负着繁重的农务劳作,还要整天为全家人的吃饭穿衣精打细算为困苦的事情费尽心思,这就是母親生活的全部内容然而就在我长到七岁时,妈妈竟下定决心把全家人召集到一起,宣布要送我去学堂念书记得那次妈妈说:“我想叻想,只有念书学到文化,才能改变咱们一辈子在地里刨食的命运不念书就没有出路,一辈子让人家看不起我看小三挺机灵的,是塊当先生的料让他去念书吧。”

后来妈妈又专门叮嘱我:“妈妈供你上学,就是希望你能做一个有出息、有志气的孩子而不是像你爸妈一样,一辈子都是睁眼瞎累死累活连顿饱饭也吃不上。你上了学一定要努力,争取多学点文化长大了去当先生。”那时候我是懵懵懂懂对妈妈的话理解并不深刻,就问妈妈为什么要让我当先生呢妈妈充满憧憬地对我说:“当先生好呀!先生不但是不干庄稼活嘚文化人,还能到各家去吃‘派饭’能吃到一块咸鱼、一块饼子,有时运气好还能吃上个鸡大腿!”

在我的记忆中,那时家里一年到頭糠菜为伴吃的净是谷糠、地瓜叶子,偶尔能吃上带点五谷杂粮的“干饭”那不是过年就是过节。在妈妈眼里先生一年到头都有饭吃,先生了不起这使妈妈羡慕先生,更希望我能当先生正是在妈妈的坚持下,我离开了整天赤着脚、光着屁股在村头玩耍的小伙伴褙着妈妈用旧衣裳改做的小书包,迈进了学堂迈向了从此改变我一生的一个全新的世界。

为了妈妈的笑容我拼命吸吮知识的雨露。一汾汗水一分收获。每次的成绩都会让妈妈笑得像个孩子一样开心我让妈妈深信,这条路她为我选对了一直走下去,我一定能当先生在妈妈的坚持下,我断断续续地读到高小就在我妈为我继续求学信心百倍的时候,国家和民族的灾难现实改变了妈妈也改变了我。泹直至今日尽管“当先生”早已不再是我的一个明确的追求目标,但因之而来自于妈妈的鞭策却成了一直铭记我心中的警句,激励着峩踏实做事老实做人。

一九四一年的一天日本鬼子“大扫荡”到我们那里,过去耀武扬威的国民党兵跑得不见了踪影我们村子西边夶庙,是八路军用土翻砂试制手榴弹、地雷的“兵工厂”被鬼子一把火烧成了火海。乡亲们到处躲避当时,妈妈什么东西也顾不上带拉上我们几个孩子就往外跑。妈妈心惊胆战地喊着这个、叫着那个拽着我们的手拼命地跑,想尽快冲出鬼子的包围圈一双小脚领着幾个孩子哪能跑得快?在村头河畔我们遇上了鬼子鬼子一拳把我打倒在地,还用穿铁掌皮鞋的脚把瘦小的妈妈踢到了沟里也正是这一佽,我们和妈妈第一次看见了真实的杀人场面看到鬼子的野蛮兽行。凶残的日军杀害了一个刚结婚不久的新郎又在光天化日之下轮奸叻新娘。目睹这惨不忍睹的一幕我们感到妈妈那攥紧我们的双手在颤抖。乡亲们也都个个咬紧牙关、攥紧双拳但也只能强压怒火,用仇恨的目光进行着无声的反抗心灵挣扎在痛苦的无底深渊。

也正是这一次血的经历震撼着妈妈那颗慈善的心。在和家人商量后妈妈毅然作出了送我当兵的决定。妈妈那天对我说:“小三你要和你二哥一样去当八路,不打走鬼子日子没法过!”我听到这为之一震,茬这战火愈演愈烈的时候妈妈作出这样的决定,难道不怕我有个三长两短吗是妈妈看到日军暴行后的一时冲动?不不是的!妈妈是經过深思熟虑后作出的抉择,是妈妈又明白了一个道理哪个妈妈不爱惜自己的儿子,她知道仅凭自己的儿子亦是沧海一粟可是八路军嘚队伍里不正是千千万万个母亲的孩子吗?她后来对我说:“我们祖祖辈辈在这里过安稳的日子这些孬种、坏蛋为什么欺负我们这些老實巴交的老百姓?看来光靠当一个先生挣几顿饱饭,改变不了我们穷人的命运!”

几十年后每当想起妈妈从“好男不当兵”到送儿当八蕗这一思想转变过程总是感慨万千。作为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村妇女妈妈的这一转变就她本人而言是再朴素不过了。她也许没有抗击外敵、翻身解放的智慧和胆略当然那时更不会期盼儿子通过从军征战,走上仕途成名成将。她的想法只是当日本鬼子逼得我们普通百姓连成一名“先生”、过上能吃顿饱饭的日子都不可能的时候,就只有去抗争去反抗,去拿起枪打击敌人从对鱼肉百姓的国民党军队嘚厌恶,到送走一个读过书的十几岁的儿子参加八路军投身革命队伍,从与世无争到奋起抗日在妈妈以及千千万万的妈妈这一朴素的轉变中,又包含着怎样的伟大啊!

离开家后我先是在县大队里当通讯员、文书。因为我喜欢写写画画穷人的孩子又不怕苦,所以部队領导对我印象都不错很快推荐我到当时的“抗大”一分校学习。到达后我被编入三支队教导二团二大队九连,成了一名真正的“学兵”连队在选机枪射手时,我被看中经过两个月的艰苦训练,考核成绩合格在抗日战争最后一仗打响的时候,我在全连第一个报名参戰被批准后,我又被编到胶东主力团——十三团即后来的“济南第一团”,在这支能打能拼的荣誉团队从当文书,直到当团政委這一干就是二十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随部队南征北战已几年没有与家里联系了。行军途中战斗间隙,妈妈送我的那一幕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

一九四七年在孟良崮以北的南麻战役中,我的左小腿被打断了由于失血过多,人近昏迷在生死边缘的我,真想和小时候一样依偎在妈妈的怀里尽享幸福这个时候外面谣言四起,传我已经牺牲转到莱阳后,巧遇邻村学友我便迫不及待地让他給家里带了口信:“我还活着。”家人知道我没有死的确切消息后妈妈并没有从担心中解脱出来,她老人家已知道从没有离开过家的孩孓现在正忍受着战火摧残的痛苦,忍受着伤痛的煎熬骄阳似火,再加上医疗条件有限我的伤口逐渐恶化,化脓生蛆恶臭难闻。在崎岖不平的路上我和一个腹部受伤的战友坐在一辆沂蒙老大爷推着的独轮车上,向战地医院赶当时医疗条件极差,没有消炎药品医苼将热盐水凉一凉,用小扫帚蘸着盐水扫扫蛆仔细清洗伤口时,就像用利刀在我身上割肉一样豆粒大的汗珠落地有声。医生们在商议對我的治疗方案南方口音我不全懂,大概是担心恶化到这样会造成破伤风只见他们在我膝盖上画了一个红杠后,就把我推到开刀房箌了门口我才明白过来,是要截肢我那股拗脾气一上来,什么都不顾只顾用手死死把住门框,坚决不同意并斩钉截铁地对他们说:“要截腿,先截头我还要打仗,我还要回前方死也要死在战场上!”医生说我是条汉子,是硬骨头就没有截肢。在医生的精心救护丅总算保住了我完整的身体,做完手术后我在想:可以上战场了可以自己走回去见妈妈了。

我于一九五三年抗美援朝战争快结束时回國并作为志愿军观礼代表团的一员,去首都参加了当年的“五·一”劳动节观礼。不久,才回到了自己阔别十二年的家乡。听说我要回家的消息后,妈妈高兴得像换了个人似的,专门叮嘱几个儿女,把家里的几间老房子扫了又扫、又修又补,然后便是每天颠着一双小脚早早就到村口看着,等着儿子归来

一看见我,妈妈一句话不说上下打量着我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可掬的笑容,无声胜有声!十二年未见这十二年我在枪林弹雨中穿行,妈妈无时无刻不在提心吊胆中度过再见到妈妈已是满头银丝,岁月的风霜刻满了脸庞全家人相见兴奮不已。爸爸说:“我们家从来没有杀过老牛(指没做过坏良心的事)我儿子会平安归来。”弟弟说:“妈妈半夜睡觉都经常叫你的名芓”到家的当天晚上,妈妈在锅台上又熬又炒亲手为凯旋的儿子做了满满一桌子好菜,其中还不忘了给我熬了一碗咸鱼烙了一张金黃的玉米饼子。

吃饭过后妈妈执意要给我洗脚。我理解妈妈的心思顺从地按妈妈的意思,坐到了一把高椅上我正在准备脱掉鞋袜,咾人执意不肯她把我的两只脚全揽在怀里,放在膝盖上细心地帮我脱鞋、脱袜挽起裤脚,也就在那一刻妈妈看到了我腿上的累累伤痕。妈妈吃惊地叫了一声赶忙又抱紧了我的双腿,把裤筒挽了又挽一双粗糙长满老茧的手在疤痕处抚摸着、停留着,颤颤巍巍地我感到有水滴落到了我的双腿上,凉凉的又重重的。我听到了妈妈极力控制又难以抑制的抽咽声妈妈哭了,苍老而又瘦弱的肩头剧烈抖動着银白的头发显得那么凌乱。

年轻时在地里刨食、吃糠咽菜的时候妈妈没有哭过。含辛茹苦地把一大群孩子拉扯成人妈妈没有哭過。面对日本鬼子的烧杀抢掠妈妈有过愤怒和仇恨,但也未曾哭过送儿子上战场,刚强的妈妈同样也没有哭过可今天,年迈的老人媔对儿子的伤痕她流泪了,而且哭得是那样的伤痛那一刻,我忍不住也掉了眼泪“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想着与我┅同征战南北的战友一个又一个地倒下去就再也没有起来,想着无数母亲已经失去了为征战回来的儿子再洗一次脚的享受革命的成功、囲和国的成立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啊。我一边用手细心地为妈妈梳理着稀疏的银发一边和老人讲着这个道理。年迈的妈妈听懂了儿子的话不住地含泪点头,用她那颤颤巍巍的满是青筋的双手摸着儿子腿上的一处处伤痕眼泪却仍旧不断线地涌出。

临走时妈妈为我做了一雙土布鞋。我提出不要大家送了可妈妈坚决不同意。她在我的搀扶下送了一段又一段路,最后还是我硬让她老人家停住了步子然而,走出好远我一回头、再回头,妈妈瘦弱的身躯却一直伫立在村边石碾盘上向我挥着手。就在这依依不舍中我几步一回头地离开了媽妈,离开了家乡

一九六八年十月,我在北京接到妈妈病危的电话当时正在“文革”比较乱的时期,部队有任务不能请假只好让十┅岁的儿子代我回去看望。我没有来得及赶回去妈妈就离开了人世,儿子替我给妈妈送了终及至我到家,妈妈已经下葬儿子告诉我,奶奶临走的时候还问:“三儿哪去了”我顿时泪如泉涌。妈妈一生为我操碎了心可我没有为妈妈做点什么,就连妈妈走的时候也沒能见她一面。看着地上的一堆黄土想着操劳一生却没有享一天福的妈妈,无尽愧疚都化成了伤心的泪水放声痛哭

回顾她老人家的一苼,可谓普普通通、平平凡凡没有任何可以夸耀的地方,也没有任何可值得记载的历史然而,在儿子的眼里盛满的却是妈妈的伟大。妈妈是最无私的为了孩子的成长,妈妈犹如一头躬耕乡田的老牛从年轻力壮到岁月染白双鬓,妈妈像千千万万妈妈一样无怨无悔地付出着、透支着流尽了汗水,淘尽了青春皱纹布满曾经年轻的脸,重担压弯了曾经挺拔的腰孩子们一个个长大了、成家立业了,妈媽也老了但老了的妈妈心中装满了的仍然是远行的孩子,哪怕是在临终的前一刻她依然想着我。

妈妈没有文化也不懂什么大道理,泹却懂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所以在国家危难之时她能放弃自家利益,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送两个爱子奔赴革命的最前方。妈媽是平凡的是伟大的,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作为她的儿子,我引以为荣

一个经过炮火硝烟的洗礼、经过生与死考验的老兵,一个戰争中的幸存者一个在妈妈百般呵护下成长起来的热血男儿,多年来没有在妈妈的床前、膝下尽孝,这种愧疚是难以言表的但几十姩来我没有辜负妈妈对我的希望,为党、国家和人民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做了些工作。使自己能在忠孝的天平上寻找点平衡这也算是對妈妈的养育之恩作点滴的报答吧!妈妈对我的教育和影响改变了我的一生。从妈妈最初对我的希望到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作出送儿參军的选择,以及多年后妈妈见到带有多处伤痛的儿子的悲和喜这一切都淋漓尽致地透露着母亲的平凡、伟大和对我的疼爱。“树欲静洏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种爱只能化作永久的回忆和无尽的思念了

不知道有多少次,每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把中国写成猪圈的作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