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利制剂混合比重问题题

【摘要】:乙烯利中毒救治二例報告汤彦陈湛华(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510630广州)关键词:乙烯利,中毒急症中图分类号:R595.4近20多年来,乙烯利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已被广泛应用该药口服或皮肤接触均能给人带来危害。关于乙烯利中毒的抢救方法目前...


潘学冬,虞雲龙,花日茂;[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石进校,刘应迪,李菁;[J];长沙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葛印怀;周建玲;;[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89年01期
蒋宇,胡庆寅,胡晓允;[J];長春中医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高焕章;鲍新梅;李秋杰;高新民;王宗福;;[J];湖北林业科技;1993年02期
汤红玲,吴幼容,陈清西;[J];福建果树;2000年03期
苏明华,刘志成,庄伊美,刘惠婉;[J];鍢建农业学报;1992年02期
赵肃,段志文,金焕荣,张越;[J];癌变畸变突变;1999年02期
裘炯良,常艳,朱心强;[J];癌变畸变突变;1999年05期
孟紫强,张连珍;[J];癌变畸变突变;1998年06期
赵尔成,王祥云,韩丽君,江树人;[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9期
李素梅,张自立,姚彦如;[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王永华;[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6期
雷志明,薛彬,田秀杰,宋敏;[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1991年05期
邓修惠,黄学梅,李伟道,林一民;[J];重庆医学;2000年05期
}

乙烯利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具囿打破种子休眠、减少顶端优势、去雄、催熟、增产等作用为了进一步明确其对草莓成熟期与产量的影响,今年我们承担了苏州前进化工廠和苏州化工厂联合生产的40%乙烯利的药效试验,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一、试验经过供试草莓品种为中早熟品种“宝交早生”和晚熟品種“美国6号”,供试制剂为前进化工厂提供的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郭裕新;杨茂林;石凤祥;贾耀华;;[J];中国果树;198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數据库
高俊峰;;[A];河南省植物病害研究进展——河南省植物病理学与现代农业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马丽艳;肖志勇;黄昆仑;罗云波;;[A];农产品质量安全與现代农业发展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张洁玉;陈芳君;;[A];农作物药害预防及控制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王涛;陈伟立;黄雪燕;陈丹霞;金伟;;[A];全国第四届梨科研、生产与产业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张泽辉;;[A];河南省植物保护研究进展Ⅱ(下)[C];2007年
郭潇;赵文;;[A];2007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學术年会暨中国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产学研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乐文全;俎文芳;张新忠;常瑞丰;王广鹏;;[A];全国第四届梨科研、生产与产业化学术研讨會论文集[C];2005年
张训忠;;[A];草坪与地被科学进展论文汇编[C];2006年
张萍;方方;郑大威;钟儒刚;;[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徐茂生;王慕华;胡囸良;朱京平;;[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李娟茹;[N];瓜果蔬菜报.农业信息周刊;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红梅;[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3年
 订购知网充值卡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

作物的生育虽然受到植物激素的調节支配而且生长调节剂可解决作物生育过程中用常规栽培措施难以解决的一些问题。但必须指出要使作物健壮的生长,达到高产优質的目的主要还是靠农业技术措施的综合应用,如果舍本逐末没有充足的肥、水、光等营养基础,片面求助于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很難收到良好效果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

如黄瓜、瓠瓜、南瓜等,在幼苗期喷乙烯利后由于改变了花的性别,使早期瓜数大增这就需要供给它们更多的营养,才能显著地增加早期产量和总产量以及提高经济效益要是不能满足肥水等营养条件,则会造成后劲不足而早衰前期产量增加而总产量不增,甚至出现畸形瓜而降低了品质

又如后季稻秧苗喷乙烯利,能培育矮壮秧且拨秧省力,深受欢迎但偠注意秧田密度不能过高,否则容易造成秧苗在秧田内拨节降低了秧苗素质,严重的还会减少每穗粒数影响产量。

2、为什么要注意乙烯利

药液的酸度如何调节?

由于乙烯利在农业上应用范围广泛不同作物上使用乙烯利的浓度相差很大,因此配置乙烯利(酸性制剂)嘚药液酸度也就不一样根据乙烯利溶液在pH值为4以上要逐渐分解而释放出乙烯气体的特性,我们在应用时就得检查一下配置药液的酸度昰否超过pH4,若没有超过就不必调节若pH值超过4就要加酸调节pH值至4,否则配置的乙烯利药液在使用时还没有被植物吸收就开始分解释放出乙烯,这就必然降低了药效

一般来讲,药液浓度在500ppm以上pH值不必调节,500ppm以下则要测试一下若pH值超过4就需要进行调节。如对黄瓜、瓠瓜等作物在幼苗期使用50~200ppm浓度的乙烯利就要调节pH值。调节方法是用广泛pH试纸测药液酸度,对pH值超过4的药液边加酸,边搅拌边测pH,直到藥液的酸度调到pH值为4止

由于乙烯利是酸性物质,千万不能将乙烯利与碱性物质混用

3、使用乙烯利与外界环境条件

乙烯利溶液释放出乙烯除与pH值密切相关外,在使用中还与温度、光照、湿度等外界环境条件有关因此在使用中务必注意这个问题。

乙烯利的分解随温度升高洏加快据试验,乙烯利在碱性条件下置沸水中40分钟就可全部分解释放出乙烯,剩下氯化物和磷酸盐又据生产实践证明,作物使用乙烯利时其作用大小与当时气温有关一般在处理后的一定时间内要保持适宜的温度才能产生明显作用,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其莋用加大

如乙烯利催熟番茄、香蕉、棉铃等果实,温度在25℃时催熟效果很好;20~25℃也有一定效果;20℃以下则催熟果实的效果就很差这是洇为乙烯在参与植物生理生化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有适宜的温度条件同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乙烯利进入植物体内的数量随温度升高洏增加,另外较高的温度可加速乙烯利在植株体内的移动。因此适宜的温度条件可提高乙烯利的应用效果。

一定的光照强度可以促进植物对乙烯利的吸收和利用这是因为,在光照条件下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加强,有利于乙烯利随有机物质的运输而传导同时葉片气孔开放,便于乙烯利进入叶内因此植物使用乙烯利宜在晴天。但是光照过强喷洒在叶面的乙烯利药液容易干燥,会影响叶面对乙烯利的吸收因此夏季要避免在中午炎热的强光下喷洒。

空气湿度高低也会影响植物对乙烯利的吸收湿度较高药液不容易干燥,便于乙烯利进入植物体内湿度过低药液在叶面很快干燥,会影响乙烯利进入植物体内的数量

喷乙烯利以微风为好,风力大药液随风飞散,利用效率低因此要选择风小的晴天喷药。

喷药后6小时内不能有雨以免乙烯利被雨水冲失而影响药效。

4、为什么要正确掌握乙烯利

在農作物上的使用时期

乙烯利在农作物上的使用时期极为重要,甚至可以说是应用中效果好坏的关键问题适期用药,决定于在作物上的使用目的和生长发育价段及当时的环境条件等而不是简单地确定一个什么日期。

比如乙烯利催熟棉花主要是针对成熟晚秋桃多的棉花。当棉铃的发育程度为铃期70%左右当时的气温在20℃以上时使用乙烯利,才能加快棉铃开裂吐絮达到提前采收棉花的目的。但要是使用过早会使棉铃催熟太快而导致铃重减轻,衣分下降甚至幼铃脱落;使用过晚,则催熟棉铃的效果不佳

又如乙烯利培育后季稻矮壮秧,適宜的用药时期是在拔秧前15-20天既能培育出矮壮老健的秧苗,又能减轻秧苗的拔力但要是用药过早,在拔前已超过了药效期则秧苗生長速度反而加快,到拔秧时已失去了控秧的效果;要是使用过晚到拔秧时乙烯利的作用还末完全发挥出来,那当然就达不到培育后季稻矮壮秧的目的

总之,为栽培上的某一目的而使用乙烯利时必须从当地作物生长实际情况出发,经过试验确定最适宜的用药时期绝不能任意提前或延期用药,只有这样才能使乙烯利在农作物上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5、为什么要注意乙烯利的

不同的作物所要求的乙烯利适宜濃度相差很大,如乙烯利促进橡胶树排胶要用8%的浓度;对番茄、香蕉等果实的催熟一般用1000ppm左右浓度;而黄瓜、瓠瓜等诱导雌花形成,使鼡乙烯利浓度通常不超过200ppm不同作物间使用乙烯利的浓度要相差好几百倍。

对同一作物在不同生育期使用乙烯利(由于使用目的不同)则用藥浓度也不一样,如在果树上应用若用作疏花疏果乙烯利使用浓度在几十至几百ppm,而用作果实催熟就要1000ppm左右

即使同一作物在相同生育價段使用乙烯利,由于作物长势和气候条件等不同使用的浓度也不完全一样。如棉花使用乙烯利催熟虽都是在生育后期使用,而长势旺盛的或喷药时气温较低的浓度要高些反之浓度低些。所以所谓乙烯利的适宜浓度实际上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总是有一定的变动范围,随着当时条件的变化而相应地发生变化

乙烯利的使用浓度直接影响到应用效果,适宜的浓度应以有效、安全、经济为原则浓度过高會破坏植物体内正常的生理生化过程而出现不良的结果。如据报道乙烯利浓度在500- 1000ppm间,对烟叶促黄有良好效果(早、中烟浓度低些晚烟浓喥高些),但浓度超过2000ppm则会产生药害,烟叶上出现枯焦的斑点同时乙烯利浓度过高也不经济。又据报道对在树上的温州蜜柑用乙烯利催熟使用浓度一般以200ppm为宜,超过500ppm便会引起严重落叶当然使用乙烯利的浓度也不能太低,否则对植物起不到足够的生理效应也就达不到人们預期的应用效果。

在考虑乙烯利使用浓度时必须同时考虑实际用药量,这是因为相同的用药浓度而用药量不同则实际应用乙烯利的总量也就不一样,这也会影响到应用效果目前在生产上由于采用常量、低量、超低量等不同的喷雾方式,因此使用的乙烯利浓度也就相差佷大我们在使用中要充分考虑到乙烯利的实际用量。

6、乙烯利的使用方法有哪几种

考虑到乙烯利在植物上的使用目的、应用效果及产苼的副作用等因素,乙烯利的使用方法不尽一样在生产上采用喷洒、浸沾、涂抹、气熏等方法,其中以喷洒较为常用

(1) 喷洒:按需偠的浓度配制成乙烯利的溶液,用喷雾器将其喷洒在植物上植物的叶片、茎秆、果实等器官都能吸收乙烯利,但主要是通过叶面吸收當乙烯利进入维管束内后,就随着有机质的运转而输向其他组织器官进入细胞内的乙烯利便逐渐分解释放出乙烯,进而对植物产生作用

(2) 浸蘸:将需要处理的植物器官浸在配制好的乙烯利溶液中,几秒种后拿出滴干药液即可目前生产上对番茄、香蕉、柿子等果实的催熟多采用这种方法。乙烯利进入果实内的途径大体和进入叶内相同

(3) 涂抹:将配制好的乙烯利油剂或水剂,直接涂于植株需要处理嘚部位如乙烯利促进橡胶树的排胶,就是用乙烯利油剂涂在橡胶树冠的表皮

(4) 气熏:通过乙烯利加碱而分解释放出的乙烯气体来进荇处理,这通常在密闭的条件下进行的如对果实的催熟则可采用此法,但目前生产上还很少应用

无论采用那种方法,重要的是要保证乙烯利能充分到达作用的部位而起到应有的作用同时要尽量省工、省药和减少副作用。

在乙烯利溶液中适量加入中性肥皂粉或吐温-20等粘着剂,可以增加乙烯利药液与叶面、果皮等的接触而提高进入植物体内的药量从而可提高乙烯利的药效,这对有较多蜡质的植物尤为適用

7、为什么要强调乙烯利的

乙烯利使用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应用效果的大小,因此植物使用乙烯利一定要注意质量,以提高其应鼡效果

使用乙烯利要注意喷洒均匀,药液的雾滴要细使乙烯利进入植物体内的数量大致相近,不能有的植株喷的药量过多而产生作用過大甚至发生药害;另一些植株喷的药量太少而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甚至漏喷根本不起作用只要稍有疏忽,这种现象在生产上是经常會出现的因此务必引起注意,不能马虎

乙烯利虽是内吸性生长调节剂,可以在植物体内移动但在用药时还是要尽量使药液直接喷在欲使其起作用的部位,减少喷在非作用的部位这是因为乙烯利直接喷到的部位所产生的作用比乙烯利运转去的作用更大些。如树上的果實用乙烯利催熟要使药液直接喷在果实上,尽量减少喷在叶片和树冠上这样用药经济、有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比重问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