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春和展昭谁利害香的名字特色怎么写?

本报记者 欧阳春香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董事长胡问鸣近日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

本报记者 欧阳春香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董事长胡问鸣近日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详解集团改革路线图。他表示,中船重工集团将按照军民融合、产研结合、专业分类原则,“分板块”加快推进集团军工资产证券化,深入推进资本层面的军民融合,以实际行动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央企要发挥脊梁作用 军工股作为A股的热门板块,在6月底至7月初的股市断崖式下跌过程中,也成为下跌最为严重的板块之一。谈起6月底至7月初的这轮“股灾”,胡问鸣仍然历历在目。股价的急速非理性下跌使他认识到资本市场问题的严重性。 “再这么跌下去,不仅仅危及市场中全体投资者的财产安全,同时也危及中国军工集团借助证券市场推进深化改革,更危急国家金融安全。”胡问鸣说,“平时大家经常说央企是共和国的脊梁,脊梁的作用就要在这种关键时刻显现出来。” 7月8日上午,国资委发布通知,要求所有中央企业应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在股市异常波动期间,不减持所控股上市公司股票。同时,支持中央企业增持股价偏离其价值的控股上市公司股票,努力维护上市公司股价稳定。 当天下午,中船重工等111家央企集体发布承诺书,响应国资委的要求。紧接着,中船重工集团承诺,将在公司股价偏离价值的情况下,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公司股票。随后,A股股价于7月9日开始企稳回升。 在胡问鸣看来,国资委通知里关于进一步推动中央企业深化改革,加快企业重组整合步伐,提高市场化资源配置效率的要求是稳定股市的根本措施。“各集团公司如果能加快把优质资产装进上市公司,令央企上市公司质量、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则股市的价值投资趋向更为明显,对股民来说才是最根本的一针稳定剂。”他说。 胡问鸣介绍,目前中船重工集团正在按照中央要求,着手加快推进集团优质资产证券化,积极实施中船重工动力板块的专业化重组,以实际行动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同时,他也建议,主管部门要积极为在这种时刻向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的公司开设绿色通道。 分板块推进资产证券化 中船重工集团在推进军工资产证券化改革方面一直走在行业前列。继2013年中国重工收购军工重大装备总装业务资产实现核心军工资产证券化后,目前,中船重工旗下的风帆股份也因重大资产重组处于停牌之中。 胡问鸣介绍,中船重工集团除了大家熟知的海洋防务装备、海洋运输装备、海洋开发装备和海洋科考装备四大类海洋装备外,还有动力、电子信息、水中兵器、军贸物流、新材料、清洁能源、特种装备等四大领域十大产业板块。未来这些产业都将按照专业化板块划分,分板块推进资产证券化。每个板块都要有自己的资本运作平台,通过IPO或者借壳的方式实现,利用股票市场依法规范实施资产证券化,实现国有军工资本与社会资本的军民融合。胡问鸣认为,资本层面的融合是更深层次的军民融合。 其中,中国重工将作为集团四大类海洋装备的专业化平台;据此前公告透露,中船重工及中国重工拟将相关动力资产注入风帆股份,将其打造成集团专业的动力业务平台公司。 有业内资深人士分析,中船重工集团旗下有28个军工研究院所,2014年总资产已达4100多亿元,列世界500强第371位。若按分板块资本运作思路,则中国重工尚有核潜艇、海洋工程装备和701所、719所等研究设计院所等优质军、民资产可以陆续装入;中船重工动力板块则拥有涉及航母、核潜艇、驱护舰、常规潜艇、鱼雷等海军装备使用的核动力、燃机动力、柴油机、热气机、综合电力、燃料电池、铅蓄电池等七大类优质动力资产可以装入风帆股份,这些优质资产分布在多个研究所和企业中。 此前,中船重工资本运作遵从“一大多小”的思路,在胡问鸣出任中船重工董事长后,一如其在中船工业打造“中船防务”的思路,中船重工资本运作方面的思路发生变化,“分板块”的思路成为未来的改革方向。 对于这种变化的原因,胡问鸣解释说,集团任何一个板块都是一个行业、一个产业,其市场都是面向全世界、全行业的,都可以“独挡一面”,如果不分专业全放在一个资本平台里面,别人会误以为其他板块只是为这个平台所属的舰船或海洋装备配套,市场空间将会变得狭小、产业就难以做强做优做大。而通过专业板块划分,分散在集团的各个产业分别整合上市,将催生巨大的市场空间。 业内人士估计,作为中国最大的造修船集团之一,中船重工集团目前的资产证券化率仅有40%左右,未来还有巨大的资产证券化市场空间。而作为贡献了中船重工集团30%利润的28家科研院所,其改制工作也一直备受市场关注。 胡问鸣表示,目前集团正在按照国家政策推进科研院所分类工作。另一方面,在推进集团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中船重工集团将积极创新,将科研院所下属的产业部分率先剥离,按专业化原则与其他公司同步实现资产证券化。“我们将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勇于创新、主动改革、积极改革,用实际行动支持科研院所改制。”胡问鸣说。 海洋战略成未来发展重点 今年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海洋强国战略的地位不断凸显。在这个大背景下,近期中船重工集团建工作会议确定了新的战略目标——建成军民融合、技术领先、产融一体的创新型企业集团。 胡问鸣认为,船舶行业是军工行业中军民融合程度最高、军民互动、产业崛起最好的。目前中船重工的民品产值已占到总产值的80%左右,旗下大部分企业、院所达到了“能军能民”的要求,近80%的产品实现了军民两大领域开放共享,互通互融。“下一步,我们将加快借助资本市场,使已经充分融合的集团资产揭开神秘面纱,尽快和公众见面。从资本层面推动国有军工资本和社会资本层面的军民融合。”胡问鸣表示。 国家对海洋战略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则为中船重工集团的未来发展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十八大以来,中央首次提出海洋强国战略,今年5月中国政府发布的《中国的军事战略》白皮书中,首次公布海军战略转型。 胡问鸣表示,我国海洋疆域辽阔,海底油气资源和矿业资源都非常丰富,远洋运输和远洋渔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中国要走向海洋、开发海洋、利用海洋首先要靠海洋装备,这为集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他介绍,今年中船重工集团虽然新船订单的国内份额在提升,但常规船舶订单在减少,呈现新型的海洋防务类、海洋开发类订单、高技术新型船舶订单增长的特点。“我们将积极把握海洋战略发展机遇,未来将重点发展海洋空间站、深海潜器、海上浮式核动力平台、核动力破冰船、海岛开发设施、岛际邮轮和海洋钻井平台及生活平台等一系列海洋装备及其配套设备,为建设海洋强国做出积极贡献。”胡问鸣说。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本报记者 欧阳春香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董事长胡问鸣近日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详解集团改革路线图。他表示,中船重工集团将按照军民融合、产研结合、专业分类原则,“分板块”加快推进集团军工资产证券化,深入推进资本层面的军民融合,以实际行动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央企要发挥脊梁作用 军工股作为A股的热门板块,在6月底至7月初的股市断崖式下跌过程中,也成为下跌最为严重的板块之一。谈起6月底至7月初的这轮“股灾”,胡问鸣仍然历历在目。股价的急速非理性下跌使他认识到资本市场问题的严重性。 “再这么跌下去,不仅仅危及市场中全体投资者的财产安全,同时也危及中国军工集团借助证券市场推进深化改革,更危急国家金融安全。”胡问鸣说,“平时大家经常说央企是共和国的脊梁,脊梁的作用就要在这种关键时刻显现出来。” 7月8日上午,国资委发布通知,要求所有中央企业应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在股市异常波动期间,不减持所控股上市公司股票。同时,支持中央企业增持股价偏离其价值的控股上市公司股票,努力维护上市公司股价稳定。 当天下午,中船重工等111家央企集体发布承诺书,响应国资委的要求。紧接着,中船重工集团承诺,将在公司股价偏离价值的情况下,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公司股票。随后,A股股价于7月9日开始企稳回升。 在胡问鸣看来,国资委通知里关于进一步推动中央企业深化改革,加快企业重组整合步伐,提高市场化资源配置效率的要求是稳定股市的根本措施。“各集团公司如果能加快把优质资产装进上市公司,令央企上市公司质量、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则股市的价值投资趋向更为明显,对股民来说才是最根本的一针稳定剂。”他说。 胡问鸣介绍,目前中船重工集团正在按照中央要求,着手加快推进集团优质资产证券化,积极实施中船重工动力板块的专业化重组,以实际行动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同时,他也建议,主管部门要积极为在这种时刻向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的公司开设绿色通道。 分板块推进资产证券化 中船重工集团在推进军工资产证券化改革方面一直走在行业前列。继2013年中国重工收购军工重大装备总装业务资产实现核心军工资产证券化后,目前,中船重工旗下的风帆股份也因重大资产重组处于停牌之中。 胡问鸣介绍,中船重工集团除了大家熟知的海洋防务装备、海洋运输装备、海洋开发装备和海洋科考装备四大类海洋装备外,还有动力、电子信息、水中兵器、军贸物流、新材料、清洁能源、特种装备等四大领域十大产业板块。未来这些产业都将按照专业化板块划分,分板块推进资产证券化。每个板块都要有自己的资本运作平台,通过IPO或者借壳的方式实现,利用股票市场依法规范实施资产证券化,实现国有军工资本与社会资本的军民融合。胡问鸣认为,资本层面的融合是更深层次的军民融合。 其中,中国重工将作为集团四大类海洋装备的专业化平台;据此前公告透露,中船重工及中国重工拟将相关动力资产注入风帆股份,将其打造成集团专业的动力业务平台公司。 有业内资深人士分析,中船重工集团旗下有28个军工研究院所,2014年总资产已达4100多亿元,列世界500强第371位。若按分板块资本运作思路,则中国重工尚有核潜艇、海洋工程装备和701所、719所等研究设计院所等优质军、民资产可以陆续装入;中船重工动力板块则拥有涉及航母、核潜艇、驱护舰、常规潜艇、鱼雷等海军装备使用的核动力、燃机动力、柴油机、热气机、综合电力、燃料电池、铅蓄电池等七大类优质动力资产可以装入风帆股份,这些优质资产分布在多个研究所和企业中。 此前,中船重工资本运作遵从“一大多小”的思路,在胡问鸣出任中船重工董事长后,一如其在中船工业打造“中船防务”的思路,中船重工资本运作方面的思路发生变化,“分板块”的思路成为未来的改革方向。 对于这种变化的原因,胡问鸣解释说,集团任何一个板块都是一个行业、一个产业,其市场都是面向全世界、全行业的,都可以“独挡一面”,如果不分专业全放在一个资本平台里面,别人会误以为其他板块只是为这个平台所属的舰船或海洋装备配套,市场空间将会变得狭小、产业就难以做强做优做大。而通过专业板块划分,分散在集团的各个产业分别整合上市,将催生巨大的市场空间。 业内人士估计,作为中国最大的造修船集团之一,中船重工集团目前的资产证券化率仅有40%左右,未来还有巨大的资产证券化市场空间。而作为贡献了中船重工集团30%利润的28家科研院所,其改制工作也一直备受市场关注。 胡问鸣表示,目前集团正在按照国家政策推进科研院所分类工作。另一方面,在推进集团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中船重工集团将积极创新,将科研院所下属的产业部分率先剥离,按专业化原则与其他公司同步实现资产证券化。“我们将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勇于创新、主动改革、积极改革,用实际行动支持科研院所改制。”胡问鸣说。 海洋战略成未来发展重点 今年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海洋强国战略的地位不断凸显。在这个大背景下,近期中船重工集团建工作会议确定了新的战略目标——建成军民融合、技术领先、产融一体的创新型企业集团。 胡问鸣认为,船舶行业是军工行业中军民融合程度最高、军民互动、产业崛起最好的。目前中船重工的民品产值已占到总产值的80%左右,旗下大部分企业、院所达到了“能军能民”的要求,近80%的产品实现了军民两大领域开放共享,互通互融。“下一步,我们将加快借助资本市场,使已经充分融合的集团资产揭开神秘面纱,尽快和公众见面。从资本层面推动国有军工资本和社会资本层面的军民融合。”胡问鸣表示。 国家对海洋战略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则为中船重工集团的未来发展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十八大以来,中央首次提出海洋强国战略,今年5月中国政府发布的《中国的军事战略》白皮书中,首次公布海军战略转型。 胡问鸣表示,我国海洋疆域辽阔,海底油气资源和矿业资源都非常丰富,远洋运输和远洋渔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中国要走向海洋、开发海洋、利用海洋首先要靠海洋装备,这为集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他介绍,今年中船重工集团虽然新船订单的国内份额在提升,但常规船舶订单在减少,呈现新型的海洋防务类、海洋开发类订单、高技术新型船舶订单增长的特点。“我们将积极把握海洋战略发展机遇,未来将重点发展海洋空间站、深海潜器、海上浮式核动力平台、核动力破冰船、海岛开发设施、岛际邮轮和海洋钻井平台及生活平台等一系列海洋装备及其配套设备,为建设海洋强国做出积极贡献。”胡问鸣说。

}

8月16日晚,先河环保发布公告,拟使用不超过5000万元且不低于3000万元回购股份,用于后期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或注销。公司成为此轮回购队伍中新的一员。

市场大幅调整,上市公司扎堆推出股份回购计划。数据显示,今年以来,437家上市公司实施了股份回购,回购金额达204.5亿元,较2017年全年高出逾一倍,创A股市场历史纪录。此外,今年以来275家公司发布了股份回购预案,拟回购金额上限约为618亿元。仅8月份以来就有24家公司发布了回购预案。

业内人士指出,上市公司实施股份回购,是其价值被低估的信号。但有的公司空喊回购,却没有资金实施,“忽悠式”回购需警惕。

从股份回购完成金额看,永辉超市、均胜电子和美的集团排名居前,回购金额分别为16.26亿元、13.64亿元和12.67亿元。从行业情况看,商业贸易、医药生物、化工、传媒和计算机回购规模排名前五。

7月5日,美的集团发布40亿元大手笔回购计划,将这一轮回购潮推向新的高度。根据预案,拟回购价格不超过50元/股,较当日收盘价45.11元/股溢价10.84%,预计回购股份数量不低于80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约1.2%以上。

美的集团董事会秘书江鹏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市场波动比较大时,回购是保护投资者的一种手段,也是对公司价值的认同。美的近些年经营稳定,回购也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对于市场关于回购实施效果的疑虑,江鹏说,“回购实施将根据市场情况,肯定要实施。”

公司回购方案很快就开始实施。7月27日,首次回购实施,至今累计回购股份数量为2701.86万股,回购金额达12.75亿元,占公司回购计划的34%。

不少公司在完成前次回购的基础上,追加新一轮回购。长海股份7月10日公告,截至7月6日,公司完成了2月份发布的股份回购计划,累计回购股份数量930万股,支付总金额为1.0亿元。为增强投资者信心,进一步完善公司长效激励机制,公司计划以自有资金继续进行股份回购,拟斥资0.5亿至1.5亿元回购股份。

招商证券策略分析师张夏认为,今年以来A股市场再现回购潮,有助于改善市场资金面,并对股价具有提振作用。但实施回购并不能直接改善上市公司基本面。同时,股票回购不能一概而论,要区分回购类型并结合公司基本面综合判断,应重点关注开展普通回购且估值低于合理价值的公司。

东北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认为,大规模股票回购主要集中在市场处于较低位置或市场连续下跌的时候。今年上半年,在市场大幅回调背景下,股票回购规模明显扩大。

2009年以来,A股市场出现过三轮上市公司回购潮。2012年10月至2013年6月,17家上市公司实施普通回购,回购总规模为70.5亿元;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53家上市公司开展普通回购,回购总规模为77.6亿元;2017年11月以来,489家上市公司实施了股份回购,回购金额达225亿元。

广发证券认为,本轮回购规模超过前两次,且此前的股票回购以股权激励回购为主,而本轮普通回购占比明显提升。

对于上市公司扎堆回购的原因,张夏认为,通过股票回购,可以向市场传递出企业股价被低估的信号,增强投资者信心,使得股价能够回归合理价值。同时,股票回购可以减少相关公司流通股份,在利润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提高每股收益,有利于公司股价提升。

张夏指出,当现金流足够多时,与其投资一些价值不高的项目,利用这些资金回购股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股票回购需要掏出“真金白银”,但不少推出回购预案的公司并不具备实施条件。某上市公司董秘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回购股份需要资金条件。今年以来,市场融资趋紧,不少公司现金流不充裕。另外,股份回购流程较长,需券商出意见书,也需在监管部门备案。这也使得一些公司推进股份回购动力不足。

对于今年以来出现的回购潮,付立春指出,不排除有些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逼近平仓线,现金流出现问题,公司通过回购进行市值管理的情况。

统计数据显示,在近期一些推出回购预案的公司中,多存在股东股权大比例质押的情况。在7月份以来公布股票回购预案的74家上市公司中,13家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比例超过90%。其中,易世达、利德曼、*ST东陵的大股东股权质押率达100%。

7月18日,易世达公告称,拟使用2000万至5000万元资金,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17.5元/股。本次回购的股份将用于员工持股计划、股权激励计划或减少注册资本。

某私募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有的公司公布回购计划只是权宜之计,有的公司在股价大跌时发布股票回购计划,在股价企稳后又借各种理由终止计划。

今年2月13日,赛轮金宇发布了回购预案,拟斥资1亿-3亿元回购股份,预计最大回购股份数量为8333万股。3月20日,公司公告终止实施回购股份。公司表示,鉴于已发行的债券规模远大于拟回购股份的金额,继续推进回购股份事宜,可能引起相关债权人要求公司提供额外担保或履行提前清偿债务的义务,将对公司的资金安排、使用以及业务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有的公司公布股票回购预案后就再无下文。海宁皮城今年1月公布了回购预案,预计回购股份数不超过888万股,回购金额不超过1.06亿元。截至目前,公司未有关于回购实施的公告。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欧阳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