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不允许有血腥最暴力的电影中国,而世界其他国家却可以?

港媒:中国电影审查更易接受暴力而不是性(组图)_网易新闻
港媒:中国电影审查更易接受暴力而不是性(组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参考消息网2月26日报道
  香港中美聚焦网2月9日刊登题为《性、暴力与审查制度》的文章,作者是美国康奈尔大学客座研究员菲利普·坎宁安。文章称,中国电影人擅长且酷爱战争片,但在探索涉及性内容的主题上却远远无法与好莱坞相比。
  文章称,好莱坞电影是世界电影业的霸主,在技术、特效、艺术和表演等方面都属一流,同时体现美国的主流价值观,从票房的角度显示什么东西在世界最富的国家畅销。
  因为好莱坞的传奇历史和美国作为超级大国的角色,在美国主体街放映的影片既有象征意义,又有现实的影响。所以,有关《刺杀金正恩》和《美国狙击手》这种没头脑的暴力影片引发的争论超越了电影批评。
  文章称,中国是全世界第二重要的电影市场,不缺乏本土人才,但总体说来仍然难以赶上好莱坞。这是进口片额在自由贸易的今天仍然迟迟没有取消的原因之一。中国自上而下监管的电影业存在促成这种差异的结构性缺陷,但这并不是说政府的参与完全不受欢迎,或者“万事皆可”是一种值得效仿的模式。
  坎宁安在文章中写到,作为在中国电影业工作过并且花了一些时间指导中国严格控制的电视脱口秀的美国人,他常常发现自己搞不懂中国为什么不开放得更多一些,哪怕只为更好地展现自身的人才和多样性。
  文章称,美国政府对好莱坞的影响不容忽视,但与中国政府对电影业的影响相比则是小巫见大巫,后者直接、明显,有时甚至笨拙。回望大众电影的百年历史,太平洋两岸并非没有类似的电影监管与宣传制作。
  文章称,政治家劝说国家电影业制作陶冶性情、有教育意义的作品,或者保持通常的道德标准和政治路线。
  好莱坞当然有过各种规章制度,最明显的就是从1930年至1968年实施的《海斯法典》。法典规定的限制涉及亵渎、裸露、强奸、变态甚至主流性行为—集中体现为强制要求已婚夫妇分床睡。好莱坞在早期相对大胆露骨,不受约束,但在30年代被过度管束而一本正经。二战以后逐渐放宽,接下来是50年代中期的“红色恐怖”,然后是进一步的放宽,最终是60年代美国“文化革命”中“毫无保留,尽情欢乐”的文化自由主义。
  文章称,虽然性方面的过分拘谨已经过时,《海斯法典》思维方式的某些残余如今在美国仍然很有影响,这证明监管有多么重要。《海斯法典》思维方式的残余仍然存在于无线电视(有线电视和流媒体电视没那么羞涩),而几乎所有媒体形式都认同法典中的一个思想:文化产品应当避免冒犯不同宗教或种族的人群。
  此外还有方便的问题。众所周知,一部从积极视角描绘美军的电影将会得到五角大楼的许可,能够实地了解军事场所、设施和武器,并且得到射击许可,给一部好的战争片增添真实性。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在整个电影生涯中表现出毫不掩饰的亲军方态度,因此享受了大量的便利。
  在美国,金融家的政治倾向性和变幻的政治风向也影响到电影的内容。伊斯特伍德本人就帮助带动一股潮流,克服《现代启示录》、《回家》、《全金属外壳》和《野战排》等反战影片代表的“越南综合征”。他导演的《伤心岭》是一部技术上出色但政治上荒唐的电影,展现了全世界最强大的军队如何接管芝麻大的加勒比小岛格林纳达。
  同样,与早先多部对伊拉克战争持批评态度的影片相反,伊斯特伍德的影片使美国军人可以安全地怀旧:他聚焦个人的“故事弧线”,完全忽视美国有什么权力在伊拉克城市的街头杀死伊拉克人以报复与此无关的9·11袭击,他改编自克里斯·凯尔自传的影片《美国狙击手》就属于这种情况。
  文章称,中国电影业因为近些年过度制造的抗日战争剧遭到合理的嘲笑和批评,但或许可以说,尽管“抗日片”存在不必要的刺激性、过度血腥和情节冗长等问题,它至少在历史上是站得住脚的。
  中国是日本暴力侵犯的受害者,这一点毋庸置疑。中国电影人至少从《地道战》(该片是文化大革命时的票房冠军,至今仍然很有可看性)以来就擅长且酷爱战争片,但在探索涉及性内容的主题上却远远无法与好莱坞相比。
  文章称,文革把端庄和正经的价值观具体化,这至今在中国仍然讲得通。作者在80年代参与的两部美中合拍片就曾面临明确的压力,要避免在性的方面过于露骨。贝尔纳多·贝尔托卢奇不得不在《末代皇帝》中淡化涉及同性恋的内容,但他最后用精神分析学的性欲和性变态的抽象意象以迂回手段避开了审查人员。同样,在《太阳帝国》中,当局不允许刻画上海的妓女,但斯皮尔伯格的服装师和化妆师们给歌女们的装扮足以让观众明白她们的身份。
  文章称,就在去年,中国的剧作家发现自己在就性和性别的问题跟审查人员斗争,甚至围绕一点点乳沟这种无伤大雅的东西。湖南卫视首播的《武则天传奇》因为展示了太多的肉体而被迫遭受笨拙的剪辑,尽管你可以说展示丰满的女性符合唐朝艺术的审美。同样,姜文几年前的电影《让子弹飞》也因为所谓有性含义的对话在最后时刻遭遇删剪。
  去年12月,Netflix放映美剧《马可波罗》。因为不受无线电视适用的规范约束,这部迷你剧过火地展露了裸体,或许展示出宋末元初剧情的一丝绝望和不信神的气氛,这在西方可以不引发任何哗然地找到市场。尽管中国是首选拍摄地,该剧最终选在一些偏远的亚洲地区拍摄:马来西亚代替宋朝绿色的南方,哈萨克斯坦代替蒙古沙漠和华北平原。
  文章称,或许是豪华布景的费用刺激制片人签约让功夫场面完全裸体来拍,无视这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剧情。但是,无论如何,这样一部电视剧不能在中国拍摄总是遗憾。《马可波罗》显然受到《末代皇帝》的影响,不仅包括典雅的宫殿布景、华美的服装和宫庭的勾心斗角,而且包括女演员陈冲的精彩表演:她在《末代皇帝》中扮演年轻的皇后,在这部迷你剧中再次扮演一位皇后。
  文章最后称,中国文化似乎更容易接受银幕上的暴力而不是性。大陆的影视作品往往比较克制(抗日剧除外),香港却一直高调展示充斥血腥暴力的作品。最成功的或许要算刘德华主演的《无间道》系列。马丁·斯科塞斯把它改编成获得奥斯卡奖的《无间道风云》。两部更近的作品是《神枪手》和《遍地狼烟》。与伊斯特伍德导演的《美国狙击手》不同,这两部片子根本无意体现香港的形势或中国的外交。像多数虚幻的作品一样,它们完全是童话。
  延伸阅读贺岁片吓哭孩子 中国电影亟须分级规范
  国际先驱网12月19日报
  道 “好饭不怕晚,新鲜出炉更带锅气。”
  12月15日晚,距离《一步之遥》公映日还有三天,姜文、葛优、舒淇、周韵等主创齐齐亮相奥体中心的首映礼。在电影开始前,姜文举起一杯酒对在场的观众说:“酒不多,看之前来一口,待会还能再有,啥都不说了。”姗姗来迟的发布会,让那一夜几乎成了今冬贺岁档电影界最盛大的节日。
  就在一周前,《一步之遥》片方在发布临时取消全球首映礼的通知后,赶在当晚12点之前迅速发表了公开声明。声明称:“因影片审查工作尾声中出现新的情况,只得拿出时间做最后之调整,首映礼因此延期举行。”直到5天后,才拿到通过令惊险过关,甚至不得不采取快递方式递送硬盘。
  其实,临近上映遭遇审查问题的案例并不少见。去年冯小刚执导的《私人订制》原定12月19日公映,却在12月6日爆出部分台词敏感、需临时修改的消息。而这一次“过审风波”一度让《一步之遥》能否在12月18日如期公映成疑,也让“到底如何规范电影”的讨论再一次走进喧嚣之中。
  这些片子适合孩子看吗?
  “真的要再次呼吁电影分级制度了,今晚坐我旁边的一个带着孩子的妈妈,看了没二十分钟就离场了。为什么走?看过这片子的大家心里都清楚,这也不是第一次了。”12月12日,网友潘澍看完《推拿》后在微博上吐槽说。
  他所说的“大家心里都清楚”,正是《推拿》里几段尺度颇大的床戏,还有主角用菜刀剖腹、割喉的暴力场面。事实上,这些都被视为娄烨电影里的“标配”,尽管没有过度渲染,但是直白地呈现在银幕上还是让孩子们难以接受。难怪在一片好评声中仍有不少人质疑“这部片子通过审查真是个奇迹”。
  同样,当日上映的“醉美”恐怖片《花咒》看起来也一点儿都不美。这部讲述鬼魅丛生的古堡里因爱生恨故事的惊悚片,刚一上映就被拉上“不适合未成年人观看”的警报,里面既有酒瓶爆头血溅当场,又有田间“野战”赤裸上身的画面。
  如果一部一部去细究,今年贺岁档影片对于孩子们来说确实有些“惨不忍睹”。
  《太平轮》里吴宇森引以为傲的两场战争,被枪弹击中血流如注的镜头有之,被炮弹袭击整个人炸成粉末的镜头有之,收容伤兵的医院各种断臂残肢有之,画面虽震撼但“逼真的视听效果会使战争血腥情节更加真实,给小朋友造成心理阴影”。
  而彭浩翔的《撒娇女人最好命》更是继承他一贯的风格,各种荤段子台词乱飞,胸、腰、臀、腿大特写,甚至还有性用品展示。
  于是,走出影院的观众尤其是父母们心中都会打上一个问号:这片子适合孩子看吗?
  对于身处中国内地的父母来说,每次遇到国产影片上映时,他们都会遇到同样的困惑。当然也有粗心的父母,带孩子进了影院后才感到后悔。就像在《心花路放》上映时,有报道称家长带孩子去看,孩子反映不太懂剧中人物的昵称。还有些家长没有做功课就带着孩子去看《西游降魔篇》,于是孩子看到了一条怪鱼当着一个小女孩的面吃掉她爸爸,然后又吃掉了那个小女孩的镜头,不少小孩当场吓哭。
  就这样,一方面,影片制作者要在创作中同时考虑少年儿童观众的承受力而在影片表现力上处处掣肘;另一方面,不少真正登陆院线的影片仍因超出孩子的承受力屡遭质疑。电影的尺度问题,成了当下中国电影的一个大问题。
  事实上,当儿童观众的心灵因电影内容受伤害时,一些国家已经有了应对之策。当年,国内小观众因《金陵十三钗》里血腥画面被吓哭退场时,大洋彼岸的美国电影协会(MPAA)将此片定为R级,即限制级,要求17岁以下观众必须由父母或者监护人陪伴才能观看。MPAA给出的评级理由是:强烈的暴力,性侵犯,令人不安的画面和语言。
  “少儿不宜”曾沦为炒作工具
  “早在1989年,我国对电影分级是有过尝试的。”广电总局内部管理部门一工作人员在接受《国际先驱导报》采访时说,他一直从事电影政策方面的研究。
  那一年,当时的广播电影电视部发布了《关于对部分影片实行审查、放映分级制度的通知》,这是中国电影史上首次实行所谓分级,其中规定:对部分影片实行分级制度。明确划定凡有强奸、盗窃、吸毒、贩毒、卖淫等情节的影片;凡有容易引起少年儿童恐怖感的暴力、凶杀、打斗情节的影片;凡表现性爱及性行为情节的影片;凡表现社会畸形现象的影片,都属于“少年儿童不宜观看”。
  据该工作人员介绍,当时《通知》的要求很明确,凡审定为“少儿不宜”的进口及国产影片,均应在片头加印“少儿不宜”的字样,以示区别。各级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和一切放映单位,均不许组织少儿专场放映,不许租供中小学校少儿观看,对少儿一律不售门票,不许少儿入场(售票、入场时需检验学生证或户口本等有关证件),并不得提供电视台播放。
  当年的故事片《寡妇村》就是第一部使用“儿童不宜”字样宣传的影片。但此后,分级不但没收到应有的效果,反而成为商家对电影进行炒作的工具,“儿童不宜”逐渐成为影片的宣传噱头,更撩起了未成年人“一睹为快”的好奇心。就这样,分级制在我国的首次尝试以失败而告终。
  时至今日,这个旧规定已成往事,而新规定也一再难产。在这种情势下,那些不堪入目、暴力血腥甚至连成人都瞠目结舌的镜头屡屡登上大银幕。那么,到底该如何规范这些“少儿不宜”的内容呢?
  “事实上,从世界电影业来说,对电影这种传播范围广、速度快的艺术形式进行检查是一种通例,只不过在慢慢地走向分级。”在这位工作人员看来,目前通过电影审查来规范色情、暴力、恐怖等内容是可行的,“但在实际管理执行的过程中,市场还存在很多难以有效控制青少年观众进入市场、进入影院、进入网络、进入网吧看电影的情况,包括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也遭遇这样的问题。”
  目前,我国有23000多块银幕,比去年增长5077块。而法国总银幕数才5000多块,日本更少,只有3000多块,“所以即便是分级了,在法律环境不够完善的情况下,要执行起来也很困难。”该工作人员说。
  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周铁东在接受《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在电影分级制未出台前,按照《电影管理条例》对电影内容进行审查和规范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从娱乐层面来说,让儿童去观看成年内容是不道德的;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成人和儿童对电影肯定有不同层次的需求,我们不能把这个需求一刀切。”
  核心问题是谁来分级
  进入2010年,有关部门曾公开表示“在中国市场上目前还不适宜推进电影分级制”。但是,关于如何规范中国电影的讨论依然在持续。
  两年前,老导演谢飞还专门在微博上发表了一封关于《呼吁以电影分级制代替电影审查的公开信》,在网上引起强烈反响,但也有专家提出另一种看法。
  “呼吁分级制并不意味着放弃审查,两者既相互联系又有所不同,分级、分类是从播出渠道上进行规范,而审查则管的是内容,它是在排除一些对于儿童来说危险的东西。”北京电影学院科研处处长刘军告诉记者。
  2000年初,刘军曾帮助中国儿童中心探索对现有影片进行分级分类的办法,当时主要是从音像制品上来分级,“家长们都不知道是否该带孩子去看,该不该带老人去看,怎么能让老人和小孩看同一部电影呢?这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
  当时他们那批自愿组织起来的专家借鉴西方的经验把电影分成几级几类,贴上标签并注明了归类原因,以便家长去选择。就在项目几乎快完成的时候,由于某种原因而不了了之。
  在他看来,分级制的核心问题不是如何分级而是谁来分级。
  比如美国,由分级委员会评定分级,美国电影协会主席决定分级委员会的主席人选,但无权干预委员会的决定。分级委员会由8至13位来自于不同社会背景的全职雇员组成,他们必须为人父母,而且都是年龄在5至17岁孩子的家长。分级委员会集体观片,独立评估等级,最后的级别经小组讨论后投票决定。
  “如果它不好好运作违背了社会政府价值观,政府就会处罚它,处罚评级组织毕竟比处罚无数个个人要容易。”刘军说。
  新疆的先行先试
  尽管电影分级制迟迟未出,但已经有相关组织在探索和试水,用前述广电总局工作人员的话说,就是“实践可能走在管理规范的前面”。就像近两年博纳影业和新疆部分影院自发地在电影放映前对观众进行提示是否适合儿童观看,而一些网站也在坚持做周末电影指导,这已经是在探索分类管理。
  今年7月,新疆乌鲁木齐一家影院开始自发实行“电影分级”,当时曾规定13岁以下的观众是不能看《京城81号》的,即使买票,也会被当作退票处理。而近日这家影院也将《花咒》定为辅导级影片,“目前影院的收入等各个方面并未受到影响,也将继续分级下去。”该影院经理告诉记者。
  刘军认为,在审查制不变的前提下,像新疆这种先行先试分级分类管理是可行的,可以在全国推广。
  “真正想要建立起分级制,还需要更多的条件。”他说,比如要有相关的行业组织、公益组织或者是中介机构来评级;还要有非常方便的公众获取信息的平台,在手机、报纸、网络等上面看到影片类别的信息;另外,播出机构必须建立自律制度,无论电视台、电影院、网络游戏等都在片头有警示标志展示。当然,如果发现播放不合规定的内容,观众可以申诉,并且有相关组织来答复和处罚。
  ( 08:39:57)
  延伸阅读广电总局:网络剧、微电影等一律先审后播
  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就《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的通知》答记者问
  新华网北京7月9日电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9日在京就《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的通知》回答了新华社记者的提问。
  问:为什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的通知》?
  答:近年来,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作为一种新兴网络文化业态发展迅速,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方面提供了新的渠道。但是,部分节目出现了内容低俗、格调低下、渲染暴力色情等问题,有的脏话连篇,有的刻意展示低级趣味的场面,有的毫无遮饰地展示血腥暴力动作和场面,等等。对此,一方面是网民反应强烈,要求政府依法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另一方面是致力于制作、播出优秀的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的视听网站反应强烈,要求政府部门及时约束,防止不良节目占据优良节目的时间和空间。根据网民的呼声和业界的要求,依据《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广电总局、信息产业部令第56号),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7月9日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问:如何通过《通知》做到引导和规范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的发展?
  答:作为面向社会大众的文化产品,如何既能顺应互联网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又能坚持正确导向和传播主流价值,这是政府管理部门制定政策的立足点。《通知》明确提出,国家鼓励生产制作优秀的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同时,《通知》也进一步明确了规范发展的措施,一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单位按照“谁办网谁负责”的原则,对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一律先审后播;二是网络视听节目行业协会组织开展行业自律;三是政府管理部门依法对业务开办主体进行准入和退出管理。
  问:《通知》提出了哪些具体要求?
  答:《通知》要求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单位,切实履行开办主体职责,承担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对播出的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负责。在节目播出前,应组织审核人员进行内容审核,审核通过后方可上网播出。《通知》要求网络视听节目服务行业协会,积极开展行业自律活动,组织审核人员培训与考核,抓紧健全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引导会员单位传播健康有益的视听节目,营造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通知》要求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共同负起管理责任,引导和督促辖区内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单位落实管理要求。
  延伸阅读好莱坞关注中国市场 中美电影合作进入蜜月期?
  参考消息网12月1日报道
  外媒称,11月5日,第五届中美电影高峰论坛在美国洛杉矶巴尔的摩千禧酒店举行。好莱坞与中国影视行业领袖齐聚一堂,探讨未来中美电影合拍相关的事宜。
  据美国之音电台11月29日报道,这一民间论坛最初创办时票价只要20美元,到这一届已经涨到250美元一张,而要参与论坛后的晚宴,与行业领袖们共进晚餐,则要额外支付500美元门票。那么中美合拍到底前景如何?
  近年来, 中国元素频繁出现在好莱坞大片中。
  而在北京,重庆,香港等地取景的科幻动作电影《变形金刚:绝境重生》今年暑假在中国取得了 19.78亿人民币(3.22亿美元)的票房,一举超过了其美国票房(2.45亿美元),成为了本年度全球单一影片在单一国家或地区的最高票房纪录。
  多数好莱坞大片的北美票房只占其全球票房的三分之一左右,而如今北美市场已相对饱和,因此国际市场是其主要的增长空间。博纳影业集团首席执行官于冬认为,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是好莱坞寻求合作的主要原因。
  于冬:“中美合拍片是未来的一个出口,因为在2018年以后,中国的市场会成为超过北美的第一大市场。未来的稀缺人才是国际化的制片人,既懂北美市场,也懂得中国市场。”
  曾经担任电影《小时代》制片人的大盛国际总裁安晓芬认为,中美影视行业的合作是各取所需,并且可能成为一种长久的存在。
  安晓芬说:“美方需要我们的市场,我们需要他们的人才和技术,这样的合作未来带来的就是大家都能从中受益。我们会把自己的电影从一个比较低级的水平提高到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那么美国也会从合作中获取商业的收益。”
  目前,外国电影进入中国市场主要有三种方式,一种是进口分账片,制片方分账为25%,但每年只有20部进口片和14部3D与Imax电影的进口配额。第二种是进口买断片,也就是国内片商以固定的价格把影片的放映权从国外片商处买断,而国外片商不参与中国票房分成。第三种就是中外和拍片,通过这种方式制作的影片,可以与国产片同样享受 43%的票房分账比例。
  影视投资人刘晓霖透露他所在的公司未来一两年内将投入10~20亿人民币到电影市场。他说中美合拍存在着很大挑战,但仍然保持乐观态度。
  刘晓霖:“双方的合作沟通中还会出现很多问题,因为比如说,美国有很完善的娱乐法,律师,包括完片担保,它的制作工艺的要求,还有各种工会和法律保障。那中国可能没有这么多的一些环节,相对来讲成本比较低,那么有的时候也意味着风险。但总的来讲,中美合拍片在世界电影市场里,会形成非常强大的一个消费产品,娱乐产品。”
  2004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就已发布和实施了《中外合作摄制电影片管理规定》,但是成功的案例却很少见。原因之一是中外合拍片的条件苛刻,比如需要聘用中方主创人员,并要求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主要演员要是中国演员,在中国取景拍摄等。因此《变形金刚4》《钢铁侠3》《敢死队2》《环形使者》以及《云图》 等多部有着中国元素的好莱坞电影并未达到中美合拍片的所有条件。但好莱坞制片人韩薇女士认为,除了严格意义上的中美合拍片,增加与中方的合作仍然有利于好莱坞影片进入中国市场。
  韩薇说:“如果你一开始就能够拿到正规的合拍资格,那么你肯定会有不同的分账,那还有一种机会就是你可能可以引进。那为什么会有优先引进呢,那就是因为我有很多中国的元素在里面,也许我不能达到合拍片很严格的标准,但是我至少是有在往这个方向走。所以我相信电影局他们也会优先引进。”
  好莱坞历史上曾经有很多与中国题材相关的作品,但对中国和华人社会的描绘几乎都是负面的,近百年来美国主流电影作品中出现的华人角色一直是脸谱化和刻板印象化的形象。如今好莱坞主流电影中虽然加入了中国面孔,但大多数中国演员只是在“打酱油”,扮演一些无足轻重的角色。好莱坞华裔制片人杨燕子说,中美合作的增加将会改变这一现状。
  她说:“在美国长大的任何华人就很敏感,我们确实是一个少数民族,每次看电影或电视你就觉得一个华人就代表我们所有的人。所以如果老是那些没意思的人物,你就会觉得很伤心,你会觉得,哎呦,这会影响别人怎么看我,看所有的华人。所以现在人家(好莱坞)就开始(变得)更敏感,认真地了解中国文化,而且想了解中国人想要看什么东西。”
  杨燕子曾担任《喜福会》《暗物质》《纽约客@上海》等多部移民和美籍华人题材作品的制片人。她认为好莱坞正在经历两场革命,一个是网络数字时代的到来,而另一个则是中国电影市场的崛起。而这对于中国的影视从业者来说,是一个黄金时代。
6月23日,好莱坞大片《变形金刚4》在北京举行首映式场面豪华。(盖帝图像资料图片)  ( 10:12:20)
  延伸阅读中国大力支持电影产业:每年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
  资料图片:6月12日,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黄宏(中)、导演何平(左四)、霍建起(左三)等出席“那些年,错过的好电影”放映活动启动仪式。新华社记者高静摄
  参考消息网6月19日报道外媒称,中国政府19日公布了一系列支持电影产业发展的经济政策,提出每年将安排人民币1亿元电影精品专项资金,并通过财税、金融政策对电影产业予以扶持。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6月19日报道,近期中国密集出台了多项文件鼓励本土文化企业发展,旨在提升中国文化领域的软实力和影响力。
  根据财政部发布的通知显示,中国政府将通过多个专项资金推动电影产业发展,包括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电影精品专项资金、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其中,每年安排1亿元电影精品专项资金,采取重点影片个案报批的方式,用于扶持5-10部有影响力的重点题材影片。
  同时,在金融政策上,将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快推动适合电影产业需求特点的信贷产品创新,支持符合条件的电影企业上市,鼓励电影企业发行公司债、企业债、集合信托和集合债、中小企业私募债等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
  报道说,在土地政策方面,支持影院建设的差别化用地政策,新建单体影院建设用地实行挂牌出让政策,鼓励利用现有工业、仓储等存量建设用地建设影院。
  此外,通知还重申了对电影产业实行税收优惠,对电影制片企业销售电影拷贝(含数字拷贝)、转让版权取得的收入,电影发行企业取得的电影发行收入等,自今年年初起至2018年年底免征增值税。
  报道说,今年3月份,国务院曾发文表示将支持发展对外文化贸易,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4月份,国务院又紧接着发布《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规定》和《进一步支持文化企业发展的规定》两项通知,表态将继续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促进一部分文化单位转制为企业,同时采取措施,从财税、投融资、资产管理等方面为文化企业发展提供支持政策。
  ( 18:07:29)
本文来源: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招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