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吃夜宵吃什么不会胖到凌晨4点,摊主撵我走怎么办

把你最喜欢的栏目添加到这里来哦
盛夏排档的爱与恨:摊主一晚能卖两千串,周边市民褒贬不一
叶赟/劳动报
入夏以来,晚10点后,上海街头巷尾的夜排档又多了起来。说起夜排档,总是让人又爱又恨。一边是“民心所向”,许多市民享受在街边觅食的轻松与随意;另一边却是占道经营、烟雾缭绕、噪声嘈杂……而劳动报记者发现,今夏,沪上有餐厅也瞄准夜排档商机,在市场需求和市容环境中找到平衡点,推出夏日排挡“正规军”。烧烤摊主一晚能卖两千串烧烤海鲜、柴爿馄饨、炒饭米粉……,晚上近11点,长乐路襄阳路路口三三两两的客人已经不少。排档老板们,开始准备生意。“11点准时出摊,次日凌晨4点收摊,我们夫妻在这里做了9年了,越晚越热闹。”生意刚刚开始,一些摊点在摆,一些则已经顾客盈门。一烧烤摊主夫妻俩忙不迭切菜、配菜、装串,设在人行道上的摆菜桌上放了数十盆半成品。看到记者惊讶的目光,摊主淡淡地说道:“这点东西一会儿就卖完了,不快点准备,晚上来不及。”旁边的摊位上,“招牌”花甲的半成品已搁在大桶里,鲜花甲的酱都是事先配制好,客人点单后只需在热水里烫好就可端上桌。此时,隔壁卖炒饭的摊位前已近聚集了七八位客人,炒锅前,除了米粉、米线、米饭、炒面等主食,香肠、荷包蛋等五六种配菜摆满了小推车。掌勺的是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女子,炒锅翻飞腾出火焰,才出摊不一会儿,炒饭、炒面已接连卖出了10多份。劳动报记者看到,此时人行道上设有的七八张餐桌,已几乎坐满。记者点了些烤串坐下,随后就见识了摊主所说的“越夜越热闹”的场景———不断有人从四周步行、骑车过来,摊位前很快出现了“等座”现象,马路旁甚至还多了好几辆私家车。“专门开车来我们这吃夜宵的大有人在,以前,富民路东湖路这片也有排挡,现在不让摆了,”烧烤摊的摊主已经没空与记者聊天了,不少顾客一点就是二三十串,一次性全部摊开了烤,一个烤炉几乎不够用。他见缝插针地对记者说,生意不错的时候,“一晚上能卖掉2000串。”周边市民褒贬不一又爱又恨一辆推车、一个炒锅、几张桌凳,对于这样“粗放式”的申城夜排档,周边市民的态度堪称“又爱又恨”。“一直是这样,不好管,我们有时候也会去吃。”长乐路附近一便利店老板说,这里的夜排档生意很不错,不然也存活不下去。刚点完单找到座位坐下的王小姐说,在她看来,夜排档是一种城市文化。同桌的黄先生说,经常有人讲,本地人不吃夜排档,但他就是正宗的本地人,由于经常加班,晚上回家的路上,在夜排档顺便买点吃的,已经成为一种习惯。“物美价廉,就在身边,买着方便。”  家住永年路上的陆阿姨晚上也偶尔会去附近吃夜宵。“师傅手势好,味道正宗,价格也实惠,”她说,“这种夜排档蛮好的,又在市中心,吃个夜宵也方便。”但采访中的反对意见也不少。在靠近新天地的顺昌路合肥路附近,居住于此的朱女士意见不小:“三更半夜那么多人在这里烧菜吃饭,吵吵闹闹,让人休息不好。”陈女士觉得,夜排档并非不能有,但“什么事都要讲规矩”,对于居民区附近的夜排档应该规范管理。另一位住在娄山关路玉屏南路附近的居民提出:“近期由于拆违,附近一条街的小吃店都关张了,马路干净了很多,但一些流动小吃摊又冒了出来,对于这些无证摊也应该管理。”  餐厅推出夜排档“正规军”事实上,在不少市民眼中,夜市大排档不再仅是低价、实惠、便利的代名词,而是成为一些人在饮食“氛围”上的追求:盛夏晚间约上三五好友,坐于路边聊天、消遣、吃夜宵,这简直是夏日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劳动报记者发现,在市场需求和市容环境中,也并非没有平衡点。今夏,沪上就有餐厅“投市民所好”,专门推出了夜排档“正规军”以增加其晚间客流量。记者在新天地湖滨路的企业天地内看到,某经营上海传统小吃的知名餐厅,眼下在店门口专门增设了小木推车,模仿夜排档的样式,小推车上只卖两样东西———金鱼小馄饨和鸡鸭血汤。该餐厅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迎合一些客人对于“夜排挡”的向往,今年初夏起,餐厅新增了小馄饨和鸡鸭血汤两样菜品,与此同时,门口新设了小木推车及桌椅营造夜排档氛围,从每晚6点营业至凌晨2点,并专门安排一位店内厨师在推车前掌勺,现煮现卖。记者在现场看到,推车上放着一整盒外皮似金鱼的小馄饨,有了葱花和猪油陪衬,香气四溢。虽然一碗小馄饨38元的价格其实不便宜,但当晚已上10点前后,仍有不少食客陆续进门点单,很大一部分都是冲着推车上小馄饨或鸡鸭血汤而来。“和一般的夜排档比起来,这里是正规餐厅比较放心,”现场多位食客向记者表示,既能在市中心体味到吃夜排档的乐趣,又不用担心卫生、食品安全问题,这是他们最为看重的地方。(原标题为《扰民还是亲民?盛夏排档的爱与恨》)
责任编辑:郑浩澎湃新闻报料:9 &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夜宵,盛夏,扰民,便民
评论(12)
澎湃新闻APP下载行业领先的食品资讯网站
┆┆┆┆┆┆┆┆┆┆┆┆┆┆
站点位置: &
【设置字号:大 中 小】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盛夏排档扰民还是亲民? 烧烤摊主一晚能卖两千串
时间: 10:39:26 来源:劳动报
&&入夏以来,晚10点后,上海街头巷尾的夜排档又多了起来。说起夜排档,总是让人又爱又恨。一边是“民心所向”,许多市民享受在街边觅食的轻松与随意;另一边却是占道经营、烟雾缭绕、噪声嘈杂……而劳动报记者发现,今夏,沪上有餐厅也瞄准夜排档商机,在市场需求和市容环境中找到平衡点,推出夏日排挡“正规军”。
&&烧烤摊主一晚能卖两千串
&&烧烤海鲜、柴爿馄饨、炒饭米粉……,晚上近11点,长乐路襄阳路路口三三两两的客人已经不少。排档老板们,开始准备生意。
&&“11点准时出摊,次日凌晨4点收摊,我们夫妻在这里做了9年了,越晚越热闹。”生意刚刚开始,一些摊点在摆,一些则已经顾客盈门。一烧烤摊主夫妻俩忙不迭切菜、配菜、装串,设在人行道上的摆菜桌上放了数十盆半成品。看到记者惊讶的目光,摊主淡淡地说道:“这点东西一会儿就卖完了,不快点准备,晚上来不及。”
&&旁边的摊位上,“招牌”花甲的半成品已搁在大桶里,鲜花甲的酱都是事先配制好,客人点单后只需在热水里烫好就可端上桌。此时,隔壁卖炒饭的摊位前已近聚集了七八位客人,炒锅前,除了米粉、米线、米饭、炒面等主食,香肠、荷包蛋等五六种配菜摆满了小推车。掌勺的是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女子,炒锅翻飞腾出火焰,才出摊不一会儿,炒饭、炒面已接连卖出了10多份。
&&劳动报记者看到,此时人行道上设有的七八张餐桌,已几乎坐满。记者点了些烤串坐下,随后就见识了摊主所说的“越夜越热闹”的场景———不断有人从四周步行、骑车过来,摊位前很快出现了“等座”现象,马路旁甚至还多了好几辆私家车。
&&“专门开车来我们这吃夜宵的大有人在,以前,富民路东湖路这片也有排挡,现在不让摆了,”烧烤摊的摊主已经没空与记者聊天了,不少顾客一点就是二、三十串,一次性全部摊开了烤,一个烤炉几乎不够用。他见缝插针地对记者说,生意不错的时候,“一晚上能卖掉2000串。”
&&周边市民褒贬不一又爱又恨
&&一辆推车、一个炒锅、几张桌凳,对于这样“粗放式”的申城夜排档,周边市民的态度堪称“又爱又恨”。
&&“一直是这样,不好管,我们有时候也会去吃。”长乐路附近一便利店老板说,这里的夜排档生意很不错,不然也存活不下去。
&&刚点完单找到座位坐下的王小姐说,在她看来,夜排档是一种城市文化。同桌的黄先生说,经常有人讲,本地人不吃夜排档,但他就是正宗的本地人,由于经常加班,晚上回家的路上,在夜排档顺便买点吃的,已经成为一种习惯。“物美价廉,就在身边,买着方便。”家住永年路上的陆阿姨晚上也偶尔会去附近吃夜宵。“师傅手势好,味道正宗,价格也实惠,”她说,“这种夜排档蛮好的,又在市中心,吃个夜宵也方便。”
&&但采访中的反对意见也不少。在靠近新天地的顺昌路合肥路附近,居住于此的朱女士意见不小:“三更半夜那么多人在这里烧菜吃饭,吵吵闹闹,让人休息不好。”陈女士觉得,夜排档并非不能有,但“什么事都要讲规矩”,对于居民区附近的夜排档应该规范管理。
&&另一位住在娄山关路玉屏南路附近的居民提出:“近期由于拆违,附近一条街的小吃店都关张了,马路干净了很多,但一些流动小吃摊又冒了出来,对于这些无证摊也应该管理。”
&&餐厅推出夜排档“正规军”
&&事实上,在不少市民眼中,夜市大排档不再仅是低价、实惠、便利的代名词,而是成为一些人在饮食“氛围”上的追求:盛夏晚间约上三五好友,坐于路边聊天、消遣、吃夜宵,这简直是夏日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而劳动报记者发现,在市场需求和市容环境中,也并非没有平衡点。今夏,沪上就有餐厅“投市民所好”,专门推出了夜排档“正规军”以增加其晚间客流量。
&&记者在新天地湖滨路的企业天地内看到,某经营上海传统小吃的知名餐厅,眼下在店门口专门增设了小木推车,模仿夜排档的样式,小推车上只卖两样东西———金鱼小馄饨和鸡鸭血汤。
&&该餐厅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迎合一些客人对于“夜排挡”的向往,今年初夏起,餐厅新增了小馄饨和鸡鸭血汤两样菜品,与此同时,门口新设了小木推车及桌椅营造夜排档氛围,从每晚6点营业至凌晨2点,并专门安排一位店内厨师在推车前掌勺,现煮现卖。
&&记者在现场看到,推车上放着一整盒外皮似金鱼的小馄饨,有了葱花和猪油陪衬,香气四溢。虽然一碗小馄饨38元的价格其实不便宜,但当晚已上10点前后,仍有不少食客陆续进门点单,很大一部分都是冲着推车上小馄饨或鸡鸭血汤而来。
&&“和一般的夜排档比起来,这里是正规餐厅比较放心,”现场多位食客向记者表示,既能在市中心体味到吃夜排档的乐趣,又不用担心卫生、食品安全问题,这是他们最为看重的地方。
相关搜索: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评论
&热门图片新闻
孕早期孕吐难忍 孕妈妈如何缓解孕吐症状
释迦营养高好处多 释迦可以怎么吃?
秋季泡温泉的好处与注意事项
高血脂患者要少吃或者不吃月饼
糖尿病人过中秋 吃月饼要注意哪些问题?
&更多关于本文的相关文章
本网站内的相关新闻: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
相关热点专题
食品行业相关
中国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 &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TEL.):63
中国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奥体阳光天地G2-1132 邮编:350028拒绝访问 |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a7ac386d50843d1-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天气炎热带“火”夜宵 烧烤摊主四个月收入十万多[图]-烧烤 铁板烧 潮鸣寺巷 杭州天气 收入超 大姐 欧洲杯 热带 竹签子 金针菇-东方财经-东方网
天气炎热带“火”夜宵 烧烤摊主四个月收入十万多[图]
日 10:58 来源:杭州网 选稿:吴逸敏
夏季烧烤火爆
  连续几天,杭城最高气温都在35℃以上,让市民找到了夏天的感觉,也使杭城的夜宵经济逐渐升温。记者走访了大关小区、德胜东(新)村、平海路和潮鸣寺巷附近的夜宵摊点,发现一些铁板烧、烧烤等生意热火朝天,多家摊位都挤满了人。
  通过调查发现,一些卖铁板烧的夜宵摊毛利润可以达到每天三百至四百元,月入可达上万。而一些烧烤摊、小龙虾等摊位的毛利润则更高,每天至少千余元,一整个夏天收入超十万。
  夜宵摊火热的原因就是投入低,易操作,收益丰厚。
  正是这样的天气商机,使得杭城夜宵摊主越来越多,夜宵经济也越来越活跃。
  卖铁板烧年入二三十万 在老家买套房
  记者在大关南四苑附近的一条街道看到,有十多家做夜宵的摊子已经开始搭起棚子,铁板烧、炒面炒饭、龙虾等风味食品应有尽有。
  首先引起记者注意的是一个卖铁板烧的摊位。一位姓宋的大姐是这个摊位的主人,听周围的食客说宋大姐炒的铁板烧在这条街上是最好卖的。
  “我从晚上8点钟开始,就已经推着铁皮车出来做生意了。生意这些天一直都还不错,过来吃的都是老顾客。比如刚下班的白领、小区里的居民,很多都是顺路买份铁板烧回去,每份价格基本在10元左右,价格不算贵。”宋大姐说。
  记者了解到,宋大姐在大关做铁板烧生意已经整整七年。那么铁板烧的利润到底有多少?
  宋大姐告诉记者,自己摊位的蔬菜和荤菜是从杭州粮油市场批发的。蔬菜都是自己买过来串成一串再卖的,每串的成本大致在0.4元到0.9元左右。而荤菜是在批发商处买现成的,价格在0.8元到4元每串。
  然而具体到不同种蔬菜的当季价格,据她向记者透露,比如青菜的批发价是4.5元一斤,白菜是2元一斤,韭菜是2.5元一斤,金针菇20元不到5斤。
  “我摊位上的蔬菜每串都卖1元,每串青菜成本是0.6元,卖的话赚0.4元;白菜每串0.6元,卖的话赚0.4元;花菜每串0.6元,卖的话也赚0.4元;金针菇每串0.5元,卖的话那就赚0.5元。”
  “荤菜也是一样,火腿肠我进价是0.8元一根,卖1.5元;骨肉相连进价是0.8元一串,卖2元;鸡肉进价是1元一串,卖2元;鱿鱼小的进价1.5元一串,卖4元,大的进价3元,卖6元。”宋大姐说。
  为此,记者为宋大姐算了一笔账,记者随意炒了一份铁板烧,青菜、白菜、小鱿鱼、花菜、骨肉相连、金针菇各一串,价格为10元。加上油钱、煤气费还有包装费,宋大姐的成本是5元,利润也为5元,赚了50%。
  宋大姐向记者表示,她每天摆摊的时间为晚上8点到第二点凌晨4点。除去成本和每天卖不掉剩下的,利润大概在总营业额的25%,也就是300-400元的利润,每个月的收入达到上万!
  据她讲,去年她跟哥哥在大关开了一家铁板烧的店,一年收入二三十万,她的哥哥靠卖铁板烧赚的钱在老家安徽买了一套房子。
  小区普通的烧烤摊 一夏可以赚十万多
  在德胜东(新)村,一家烧烤摊的王老板也向记者讲述了他的“赚钱之道”。
  “只要不是阴天下雨,一到晚上六七点钟,周围大大小小的烧烤摊陆陆续续就来客人了。”王老板对记者说。
  每天一大早,王老板就和儿子就跑到批发市场选购一天的菜和肉,一共花费600元左右,而这些都卖出去就会收回1800元左右,仅菜和肉就能赚约1200元。还有啤酒,每箱12瓶,39元进的,一箱能赚9元,一天最多能卖七八箱,能赚70元左右。一个瓶能退5角,一天能退48元左右。如此算来,王老板一天仅啤酒便可赚120元左右。加上肉和菜,一天一共能赚约1300元。
  王老板还给记者算了一下每天大概支出的费用,他说,一天一般能用十三四捆竹签子,每捆100根左右。除了竹签子,还需要铁签子,一天也得用个十三四捆,每捆和竹签子一样也是100根左右,当然铁签子就不需要每天都买新的。竹签子和铁签子每天一共用2800根左右。
  再就是烧烤用的炭。现在一袋炭找熟人买是22元,一袋14斤。一天要用6袋左右,一共就是132元,粗略算来,每天签子和炭大约花费400多元。
  “除去以上的这些费用,一天一般利润有1000元。”王老板说,这1000元也包含了主食、小菜和饮料所赚的钱。
  如果这样算下来,一个夏天(从5月到9月)大概能赚10万多,这对一个小烧烤摊来说收入很可观了。事实上,他家的烧烤还算不上是人气最旺的,可想而知,生意火的烧烤摊利润更可观。
  欧洲杯催热夜宵 营业额疯长十倍
  记者了解到,6月份欧洲杯的到来,更是给这些小的夜宵摊带来了商机。
  卖铁板烧的宋大姐就跟记者表示,6月一整月,来她摊位的食客量就比平常增加了30%。“球赛都在凌晨两点以后开始,来这边吃夜宵的人也很多,利润比平常增加了50%。”宋大姐说。
  烧烤摊的王老板也向记者透露,欧洲杯的时候,摊子的生意忙都忙不过来。营业额每天都在成倍增长,有些市中心位置好的烧烤摊营业额更是疯长近10倍。一两天的营业额抵得上一个月的。
  平海路一家做武汉香辣小龙虾的摊主徐老板告诉记者,平常他从批发市场进的小龙虾是15元一斤,炒好了拿出来卖是40元一斤。一斤的利润就是25元,之前欧洲杯的时候每天可以卖出50-60斤,每天的利润比平常多了50%。
  而在潮鸣寺巷小吃街,以卖扇贝等海鲜为主。作为最畅销的扇贝,一家摊位老板表示他们的扇贝进货一箱在200元左右。但他们的扇贝利润基本保持在营业额的40%到50%。扇贝进价为20元一斤,生蚝为5元一个。烧烤后卖出的价格是扇贝45元一斤,生蚝7元一个。在欧洲杯期间,销售量确实有了大幅的增长。
  夜宵摊为什么这么火 低投入易操作
  “我们的经营成本低,没有转让费,没有装修费,没有租金压力,没有雇员工资压力。可以说几乎没有什么费用产生。所以总体而言,我们的运营成本算是比较低的。”宋大姐告诉记者,她是一名下岗职工,之所以看中这行,就是因为低投入、易操作。
  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和作息时间已经有了很大改变,夜生活也越来越丰富。相当一部分在夜间出没的人群,他们的饮食需要也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像烧烤摊、安徽料理、街边小卖等正好满足了这部分人群的需求。
  正是这样的商机呈现,使得夜宵摊主越来越多,夜宵经济也越来越活跃。
  “经营这行虽然辛苦,但一个月下来,毛利基本都很可观。对于我们这种没有工作的人来说,可以补贴不少家用。”卖烧烤的王老板坦诚地告诉记者,他有一个女儿,明年就要读高中了,他要努力多赚点钱。他每天几乎都来这里摆摊卖烧烤,生意还不错。家人都很支持他,周末忙时,在家里照顾女儿的妻子也会来帮忙。(青年时报)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开警车来吃夜宵 抡啤酒瓶砸摊主_新浪新闻
&&&&&&正文
开警车来吃夜宵 抡啤酒瓶砸摊主
  伤者头破血流,缝了8针。本组图片由深圳晚报记者 刘钢 摄烧烤摊主拿到的警员证。
   深圳晚报讯 (记者 陈章琦) “有个警察喝醉酒把我们的店铺砸了,还把一个员工打得头破血流!”昨日凌晨5时许,有烧烤摊经营者报料称,他们在白石洲沙河步行街的店铺前无故遭打,打人者随后趁乱溜走。由于对方开着警用摩托车,事后他们更从摩托车里搜出一本民警的证件,怀疑对方是派出所民警。报料人称,双方事前并未发生冲突,打人者完全是撒酒疯。
   5人开警用车前来
   陈先生的烧烤摊在白石洲沙河商业步行街路口,他在此经营已有5年时间,一般每天从下午三四点一直营业到次日凌晨4点左右。不过昨天晚上,他却在凌晨1时许便匆忙结束了营业。
   据他介绍,昨天凌晨零时许,5个男子骑着两辆摩托车来到他们的摊位前,其中一辆是警用摩托车,另一辆女式摩托车后面也写着“巡防”两字。当时正是一天中烧烤生意最好的时段,负责摊位的陈先生兄弟俩都在一旁忙碌。见到有人来,陈先生便让他弟弟过去招呼。
   不过,对方并没有点东西,表示先坐一会儿再说。由于当时摊位前还有几个顾客,陈先生兄弟两人也一直在忙,除了招呼的一句,他们与5个人并没有更多的言语交流。来人他们完全不认识,从表情神态判断,几个人都是一副醉醺醺的模样,很可能是喝醉了酒。
   烧烤摊前起纠纷
   陈先生没想到的是,几个人坐了没一会儿,其中一个人就突然发起酒疯。“他把一张桌子掀了,把我们吓了一跳。”陈先生说,见形势不对,他们马上过去问有什么事情,可是对方什么也没说。
   随即对方就开始打人。刚开始只有一个人动手,陈先生的弟弟还过来劝架,其中有一个人本来拿着啤酒瓶想砸到桌子上,没有砸破,一转手就把瓶子砸到陈先生弟弟头上了,把陈先生弟弟当场砸得鲜血直流。见对方人多势众,来势汹汹,陈先生随后到摊上抄起一把刀,装作要砍人,才把5个人赶走。
   “我们自始至终就没跟他们有冲突,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来这里闹事。”事后,陈先生觉得对方的行为不可理喻,并一直坚称没有与其发生冲突。由于弟弟头部被砸伤,他们随即报警并结束了营业,并将伤者送到医院进行救治。
   搜出一本警员证
   前来闹事的5人趁乱逃走时,未来得及将开来的摩托车开走,陈先生随后拿铁链将两辆摩托车锁了起来。撬开警用摩托车后备箱后,他们发现箱中竟然放着一本警员证和一套警服,他们认出,警员证照片上的人就是拿啤酒瓶砸人的那个人。
   陈先生昨日早上向记者出示了这本警员证,证件显示,该证件持有人为罗某国,职称为特勤机动队,职务为队员,发证单位是沙河派出所。
   冲突发生后,陈先生报警,并于昨日上午到沙河派出所做了笔录。向警方出示了这本证件后,警方的态度更让他觉得疑惑重重。“先是有个民警跟我说,他们有这个人,但两年前已经辞职了,现在没在那里,后来又说,他们那里没这个人,这本证是假的。”目前,陈先生还保留着警员证等待调查结果。
   警方已介入调查
   由于头部受伤,陈先生的弟弟被送到南山人民医院缝了8针。记者昨日上午在事发地点看到,烧烤摊前地面上还残留着斑斑血迹。闹事者留下的两辆摩托车已被接警的民警扣留在派出所。
   打人者是否为沙河派出所在职民警?纠纷到底只是因为发酒疯,还是有其他原因?记者昨日下午向南山警方求证,对方回复称,打人者并非民警,只是保安员,事发原因则是双方因口角起冲突。
   据南山警方称,4月14日凌晨1时许,南山保安公司保安员邓某超(男,33岁)、罗某国(男,45岁)下夜班后,回到住处附近吃夜宵。其间,与东方红麻辣烫老板陈某伟(男,20岁)发生口角,并导致打架。双方均有伤情。目前,南山警方已介入调查,将依法处理双方当事人。  (原标题:开警车来吃夜宵 抡啤酒瓶砸摊主)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宵夜和夜宵的区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