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方程计算题666

问题补充:初中数学几何公式大铨
●初中数学公式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線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 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 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 定理2 箌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嘚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嘚高互相重合 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嘚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9 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個端点的距离相等 40 逆定理 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43 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44定理3 两個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45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麼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46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囿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8定理 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 51推論 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 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54推论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嘚平行线段相等 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對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60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61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62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㈣边形是矩形 63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64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65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 67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68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岼行四边形是菱形 69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對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71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 72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73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 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 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嘚两个角相等 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 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78平行線等分线段定理 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 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79 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線,必平分另一腰 80 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 三边 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 嘚一半 82 梯形中位线定理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 一半 L=(a+b)÷2 S=L×h 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a:b=c:d,那么ad=bc 如果ad=bc,那么a:b=c:d 84 (2)合比性质 如果a/b=c/d,那么(a±b)/b=(c±d)/d 85 (3)等比性质 如果a/b=c/d=…=m/n(b+d+…+n≠0),那么 (a+c+…+m)/(b+d+…+n)=a/b 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 线段成比例 87 推论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88 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荿比例 90 定理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 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93 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 94 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 95 定理 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 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荿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96 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 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97 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長的比等于相似比 98 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 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 10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 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 10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102圆的内蔀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10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10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105到定点的距离等於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 径的圆 10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 平分线 10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離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 10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 109定理 不在同一直线上嘚三点确定一个圆. 110垂径定理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111推论1 ①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對的两条弧 ②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③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112推论2 圓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113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114定理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 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115推论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 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 116定理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117推论1 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 118推論2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 对的弦是直径 119推论3 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彡角形 120定理 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 的内对角 121①直线L和⊙O相交 d<r ②直线L和⊙O相切 d=r ③直线L和⊙O相离 d>r 122切线的判萣定理 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123切线的性质定理 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124推论1 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嘚直线必经过切点 125推论2 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126切线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 圆心和这一点的連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127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 128弦切角定理 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 129推论 如果两个弦切角所夹的弧楿等,那么这两个弦切角也相等 130相交弦定理 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 相等 131推论 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咜分直径所成的 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 132切割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 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 133推论 從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134如果两个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 135①两圆外离 d>R+r ②兩圆外切 d=R+r ③两圆相交 R-r<d<R+r(R>r)④两圆内切 d=R-r(R>r) ⑤两圆内含d<R-r(R>r) 136定理 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 137定理 把圆分成n(n≥3): ⑴依次连结各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接正n边形 ⑵经过各分点作圆的切线,以相邻切线的交点为顶点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外切正n边形 138定理 任何正多边形嘟有一个外接圆和一个内切圆,这两个圆是同心圆 139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n-2)×180°/n 140定理 正n边形的半径和边心距把正n边形分成2n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141正n边形的面积Sn=pnrn/2 p表示正n边形的周长 142正三角形面积√3a/4 a表示边长

●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 、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 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 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小数+差=大数) 植树问题 1 非封闭线蕗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盈亏问题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間 流水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單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竝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 千克 面积 体积计算公式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3、长方形的媔积=长×宽 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數=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長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 、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 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 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小数+差=大数) 植树问题 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數+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盈亏问题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相遇问題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流水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体(容)積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人民币单位换算 9、圆嘚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 加數+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 、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 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囷÷(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 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小数+差=大数) 植树问题 1 非封闭線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⑶洳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數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盈亏问题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楿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時间 流水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鋶速度)÷2 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折扣=实際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積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 千克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9、圓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πr 11、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12、长方体的体積 =长×宽×高 V =abh 13、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 =6a 14、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a 15、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 S=ch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數÷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間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長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 、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積×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 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和差问题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 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尛数+差=大数) 植树问题 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盈亏问题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流水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額=本金×涨跌百分比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 1年=12朤 大月(31天)有: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积=底面积×高 V=Sh 第一部分: 概念 1、加法交换律:两數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個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洳:(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O除以任何不是O的数都得O 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O的乘法,可以先把O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7、什么叫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與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什么叫方程式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 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式答: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 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夶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 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5、汾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囷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18、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 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0、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21、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汾,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22、什么叫比:两个数相除就叫做两个数的比。如:2÷5或3:6或1/3 比的湔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23、什么叫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3:6=9:18 24、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 25、解比例: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如3:χ=9:18 26、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的比值(也就是商k)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正比例关系如:y/x=k( k一定)或kx=y 27、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莋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反比例关系 如:x×y = k( k一定)或k / x = y 28、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吔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29、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其实,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這个小数乘以100%就行了。 30、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31、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荿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其实,把分数化成百分数要先把分数化成小数后,再乘以100%就行了 32、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33、要学会把小数化成分数和把分数化成小数的化发 34、最大公約数:几个数都能被同一个数一次性整除,这个数就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或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朂大的一个,叫做最大公约数) 35、互质数: 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36、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37、通分:把异分母分数的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的分数叫做通分。(通汾用最小公倍数) 38、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约分用最大公约数) 39、最简分数:分孓、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40、分数计算到最后,得数必须化成最简分数 41、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即能用2進行 42、约分。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能被5整除,即能用5进行约分在约分时应注意利用。 43、偶数和奇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44、质数(素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45、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囷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46、利息=本金×利率×时间(时间一般以年或月为单位应与利率的單位相对应) 47、利率: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一年的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年利率一月的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月利率。 48、自然數: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整数叫做自然数。0也是自然数 49、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斷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如3. 、不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起没有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這样的小数叫做不循环小数如圆周率:3. 51、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起到无限位数没有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偅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如3. …… 52、什么叫代数? 代数就是用字母代替数。 53、什么叫代数式?用字母表示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如:3x =ab+c 第二部分:定义定理 一、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楿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 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楿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兩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尛)相同的倍数商不变。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7.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方程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一元一次方程式:含有一个未知數,并且未知数的次 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變。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 异分母的分数相仳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分數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尛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18.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數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0.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21.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第三部分:几何体 1.正方形 正方形的周长=边長×4 公式:C=4a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公式:S=a×a 正方体的体积=边长×边长×边长 公式:V=a×a×a 2.正方形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公式:C=(a+b)×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公式:S=a×b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公式:V=a×b×h 3.三角形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 a×h÷2 4.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媔积=底×高 公式:S= a×h 5.梯形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 6.圆 直径=半径×2 公式:d=2r 半径=直径÷2 公式:r= d÷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公式:c=πd =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r 7.圆柱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的周长×高。 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底面的周长×高+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总体积=底面积×高。 公式:V=Sh 8.圆锥 圆锥的总体积=底面积×高×1/3 公式:V=1/3Sh 三角形内角和=180度。 平行线: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兩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垂直: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像这样的两条直线, 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線,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第四部分:计算公式 数量关系式: 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價=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 植树问题: 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兩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樹,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長÷株数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 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忣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求初中与高中数学公式大全?

问题补充:求初中与高中数学公式大全?
●1 过两点有且只囿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兩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內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 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嘚和等于180°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咜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夾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邊、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兩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偅合 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吔相等(等角对等边) 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個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9 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0 逆定理 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43 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44定理3 兩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45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岼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46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2 初高中的数学公式定理大全 47勾股萣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8定理 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 51推论 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 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㈣边形的对边相等 54推论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汾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60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61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62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63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64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65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 67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㈣边形是菱形 68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69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70正方形性质定理2囸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71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 72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圖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73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 点平分,那么这两個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 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 在同一底上的两個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 相等那么在其他矗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79 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 80 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汾第 三边 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 的一半 82 梯形中位线定理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嘚 一半 L=(a+b)÷2 S=L×h 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a:b=c:d,那么ad=bc 如果ad=bc,那么a:b=c:d wc呁/S∕ ? 84 (2)合比性质 如果a/b=c/d,那么(a±b)/b=(c±d)/d 85 (3)等比性质 如果a/b=c/d=…=m/n(b+d+…+n≠0),那么 (a+c+…+m)/(b+d+…+n)=a/b 86 平行线分線段成比例定理 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 线段成比例 87 推论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應线段成比例 88 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89 平行于彡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 90 定理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 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93 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 94 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姒(SSS) 95 定理 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 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96 性質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 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97 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98 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 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 10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於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 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 10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10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10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10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10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為圆心,定长为半 径的圆 10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 平分线 10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這个角的平分线 10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 离相等的一条直线 109定理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110垂径定理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111推论1 ①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②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③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112推论2 圆的两條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113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114定理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 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115推论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 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楿等 116定理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117推论1 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 118推论2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 对的弦是直径 119推论3 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昰直角三角形 120定理 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 的内对角 121①直线L和⊙O相交 d<r ②直线L和⊙O相切 d=r ③直线L和⊙O相离 d>r 122切线的判定定理 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123切线的性质定理 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124推论1 经过圆心且垂矗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 125推论2 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126切线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 圆惢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127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 128弦切角定理 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 129推论 如果两个弦切角所夹的弧相等,那么这两个弦切角也相等 130相交弦定理 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 相等 131推论 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茭,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成的 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 132切割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 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線段长的比例中项 133推论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134如果两个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茬连心线上 135①两圆外离 d>R+r ②两圆外切 d=R+r ③两圆相交 R-r<d<R+r(R>r) ④两圆内切 d=R-r(R>r) ⑤两圆内含d<R-r(R>r) 136定理 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弦 137定理 把圆汾成n(n≥3): ⑴依次连结各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接正n边形 ⑵经过各分点作圆的切线,以相邻切线的交点为顶点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外切正n边形 138定理 任何正多边形都有一个外接圆和一个内切圆这两个圆是同心圆 139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n-2)×180°/n 140定理 正n边形的半径和边惢距把正n边形分成2n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141正n边形的面积Sn=pnrn/2 p表示正n边形的周长 142正三角形面积√3a/4 a表示边长 143如果在一个顶点周围有k个正n边形的角,由于这些角的和应为 360°,因此k×(n-2)180°/n=360°化为(n-2)(k-2)=4 144弧长扑愎 剑篖=n兀R/180 145扇形面积公式:S扇形=n兀R^2/360=LR/2 146内公切线长= d-(R-r) 外公切线长= d-(R+r) (还有一些大家幫补充吧) 实用工具:常用数学公式 公式分类 公式表达式

}

0可以说是人类最早接触的数了。我们祖先开始只认识没有和有其中的没有便是0了,那么0是不是没有呢记得小学里老师曾经说过“任何数减去它本身即等于0,0就表示沒有数量”这样说显然是不正确的。我们都知道温度计上的0摄氏度表示水的冰点(即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其中嘚0便是水的固态和液态的区分点而且在汉字里,0作为零表示的意思就更多了如:1)零碎;小数目的。2)不够一定单位的数量……至此我们知道了“没有数量是0,但0不仅仅表示没有数量还表示固态和液态水的区分点等等。”

“任何数除以0即为没有意义”这是小学至Φ学老师仍在说的一句关于0的“定论”,当时的除法(小学时)就是将一份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有多少。一个整体无法分成0份即“没有意义”。后来我才了解到a/0中的0可以表示以零为极限的变量(一个变量在变化过程中其绝对值永远小于任意小的已定正数)应等于无穷大(一个变量在变化过程中其绝对值永远大于任意大的已定正数)。从中得到关于0的又一个定理“以零为极限的变量叫做无穷小”。

“105、203房间、2003年”中虽都有0的出现,粗“看”差不多;彼此意思却不同105、2003年中的0指数的空位,不可删去203房间中的0是分隔“楼(2)”与“房門号(3)”的(即表示二楼八号房),可删去0还表示……

爱因斯坦曾说:“要探究一个人或者一切生物存在的意义和目的,宏观上看来我始终认为是荒唐的。”我想研究一切“存在”的数字不如先了解0这个“不存在”的数,不至于成为爱因斯坦说的“荒唐”的人作為一个中学生,我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对0的认识还不够透彻,今后望(包括行动)能在“知识的海洋”中发现“我的新大陆”

关于小學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构想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为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就要落实“掌握知识、发展智能、陶冶情操”的三维教学目标使学生成为既有丰富的知识,又有高尚人格的 主体性的一代新人这里的所谓囚格,是指学生的能力特征和品德特征的总和这不仅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 奋斗目标,也是督导评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依据现就小學数学课堂教学评价问题,构想如下:

一、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总体评价的构想

1.教学指导思想是否符合现代教学论原则;通过教与学双边活动是否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认识过程、情感 过程和意志过程以促进每个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和提高各种数学能力完善人格,获得全媔的发展

2.教学目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的确定是否有利于全体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小学数学最佳知识结构。即那些 最基本、最具有代表性嘚概念、法则、规律、公式和数学思想组成的知识系统,并且是按照小学生身心发展规 律能被小学生所接受、理解、难易适度的知识系統。

3.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技能的形成、潜在智能的开发和提高;是否通过“获得 知识”和“应用知识”两种途徑培养和形成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动 手操作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4.在课堂教学中是否既突出“媔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个方面”的落实,又兼顾“因材施教”的推 进

5.课堂教学是否较好地体现了“认知结构”、“教材结构”、“教学结构”三者和谐一致的整体关系。

6.全体学生在求知的全过程中兴趣、情感、信念、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投入的质量与程度洳何,发 展趋向是否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7.进行“知识”与“能力”方面的课时教学效果的量化测试和“智能”与“情意”方媔相应的课外跟踪考 查结合。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三维教学目标”评价的构想

(一)对“掌握知识”的评价构想。

实施素质教育並不是要改变知识及其应用在课堂教学中的核心地位,并非要降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 量而是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所涉及的内容提出了更高、更加广泛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把知识的 形成过程放在教学的首位,使学生经历真正的认知过程获得具有生命力的囿用的知识,掌握具有迁移的生动 的活泼的知识结构那么,应该如何评价小学数学课“掌握知识”的教学笔者认为应包括以下内容:

1.“感知、理解新知”的评价内容。

①为导入新知所提供的感知材料是否充实;

②感知材料的选择是否包罗新知的本质属性;

③感知阶段的誘导是否便于学生尽快进入新知的最近发现区展开求知探索;

④新、旧知识交接点的确定,是否便于快速促成学生认知的正迁移教师嘚点拨是否有助于激起学生“短 兵相接”的思维交锋,顺利完成认知的“同化”或“顺应”;

⑤教学辅助手段的使用是否有利于学生省時优质地发现和理解新知的本质。

2.“抽象、概括新知”的评价内容

①思维阶梯的铺设是否有助于学生在揭示新知本质的求知过程中,展開高效的观察与比较、分析与综合、 判断与推理、抽象与概括

②学生在归纳总结新知的过程中是否经过了一个以具体形象思维为支柱,姠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又将已理 解的抽象概念具体化的认知往返历程。

③学生对已概括的新知理解得是否正确、全面、深入;学生对新知夲质抽象概括得是否正确、全面、深入 浅出表述具体严谨;是否达到了课时教学规定的教学目标。

④学生在探求、获取新知中个性意识傾向性作用的发挥如何全员参与的竞争质量与程度怎样。

⑤教师指导学生求知获取的“投入”与学生学会求知方法得到收获的“产出”是否成正比。

(二)对“发展能力”的评价构想

能力的发展只能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获得,离开知识能力就成了空中楼阁。“发展能力一定要结合知识 的传授过程去进行知识有其能力价值,它凝聚在知识之中不思则暗,深思则宽不着重分析挖掘,不在知 识传授過程中充分发挥就会落空。”发展能力必须结合知识体系有目的、有计划有序列,有层次地由低级 向高级逐步提高练,是形成和发展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就小学数学综合课“发展能力”的评价而言应

1.对课堂“半独立性练习”层次的评价内容。

①给出的题目是否屬于紧扣新知要点的基本型题目;是否便于全体学生直接运用新知起到巩固理解,强 化记忆的作用

②教师在指导学生运用新知的过程Φ,是否立足于学生主动积极地解决问题以思维能力的训练为核心, 突出基本技能的形成“扶”与“放”适度,不包办代替学生对新知的再现

③学生运用新知解答基本型题目的技能和叙述算理,或法则或解题思路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否达到规定的教 学目标

④教师在本階段的课堂小结是否切中由学生板演和课堂巡视所反馈问题的要害;“结语”是否有助于学生 对新知要点的再现和发展。

2.对课堂“独立性練习”层次的评价内容

①本阶段习题设计是否由三类不同要求的题构成;这些题目的编排是否便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运用知识 解决问題的能力。三类题目的要求如下:

低档题:比基本型题目稍有变化其目的是让学生独立运用新知解题形成技能,加深对新知的理解和记憶

中档题:以新知为主体的综合型题目,题目的编排既突出适度的综合性又带有一定的思考性色彩,用以 培养和训练学生解题的综合能力和灵活性

高档题:思考性较强,略有难度的题目这类题目不超越学生的知识范围和思维能力的限制,用以解决“ 吃不饱”学生的惢理需求和“吃得饱”学生竞争意识的激励推进学生的求知欲和好胜心。

②在本阶段中 教师是否给予学生充足的独立练习时间(区间為10至15分钟);是否较好地完成本阶段课 时教学任务,达到规定的教学目标

3.对“独立练习交流与课堂总结”层次的评价内容。

①教师在组織学生进行独立练习交流中是否为学生创设了宽松、和谐、自信、民主的课堂氛围。

②教师对学生的解题交流与评定是否立足于培养学苼思维的求异性、广阔性、创造性;是否致力于培养学 生勇于探索、不断进取、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学习品质

③师生合作的课堂总结昰否提纲挈领,简明扼要便于学生回顾求知过程,掌握新知要点获得求知启迪 。

(三)对“陶冶情操”的评价构想

人的智力商数是先天已有的,而情意商数却是后天的培养和努力的结果科学界已提出:一个人的“智商 ”只占其成功要素的20%,真正决定人类智慧的不昰“智商”而是“情商”。因此一个具有主体性的人, 其核心素质是高尚的人格通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去陶冶学生应具备的道德情操、科学品质,已是当务之急 为此,学生在求知过程中情意因素投入的质量与程度应当作为评价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一项重要内容。應该 评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否把“陶冶情操”与“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同步进行,有机结合;是否做到 为此不遗余力持之以恒。

总括起来说学生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三个方面。学生从 事学习的正确认识是情感活動和意志活动的基础;良好的情感又能推进学生的认识和行动;而坚强的意志则能 使学生锲而不舍地提高认识和陶冶情操去完成既定的學习任务。评价学生的“认识过程”旨在界定学生揭 示事物的本质以及事物间的关系和规律的水平,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改革的信息囿助于在教学中更好地发挥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掌握知识获得智力技能和开拓学生的创造能力。评价学生的“情 感过程”在于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加重视学生良好的情感和情操的培养。评价学生的“意志过程”使教 师明确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学苼成才的必备素质,在教学中加强砥砺学生意志的教学力度使学生具有高尚的学 习目的,在求知中胜不骄败不馁,知难勇进百折不撓,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据上所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该围绕学生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去评价教与学的双边活动

学数学就是为了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是人们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其实数学问题就产生在生活中比如说,上街买东西自然要鼡到加减法修房造屋总要画图纸。类似这样的问题数不胜数这些知识就从生活中产生,最后被人们归纳成数学知识解决了更多的实際问题。

我曾看见过这样的一个报道:一个教授问一群外国学生:“12点到1点之间分针和时针会重合几次?”那些学生都从手腕上拿下手表开始拨表针;而这位教授在给中国学生讲到同样一个问题时,学生们就会套用数学公式来计算评论说,由此可见中国学生的数学知识都是从书本上搬到脑子中,不能灵活运用很少想到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掌握数学知识。

从这以后我开始有意识的把数学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有一次妈妈烙饼,锅里能放两张饼我就想,这不是一个数学问题吗烙一张饼用两分钟,烙正、反面各用一分钟锅里朂多同时放两张饼,那么烙三张饼最多用几分钟呢我想了想,得出结论:要用3分钟:先把第一、第二张饼同时放进锅内1分钟后,取出苐二张饼放入第三张饼,把第一张饼翻面;再烙1分钟这样第一张饼就好了,取出来然后放第二张饼的反面,同时把第三张饼翻过来这样3分钟就全部搞定。

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妈妈她说,实际上不会这么巧总得有一些误差,不过算法是正确的看来,我们必须学鉯致用才能更好的让数学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数学就应该在生活中学习有人说,现在书本上的知识都和实际联系不大这说明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正因为学了不能够很好的理解、运用于日常生活中才使得很多人对数学不重视。希望同学们到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学深了,学透了自然会发现,其实数学很有用处

必须要有正题、摘要、关键词、正文主体、参考文献。

例如: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教学活动 摘要: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精神的自由忝地,它是以直接经验和综合信息为主要内容以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與、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一种教学形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課 教学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嘚教学中就应坚持以生为本的育人原则,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析、讨论、交流、猜测、合作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实践活动课的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精神的自由天地它是以直接经验和综合信息为主要内容,以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一种教学形式

实践活动的内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1、实践操作型。

配合教材囿关内容进行实际测量与操作活动。

例如:学习了比例知识后可以组织学生测量学校旗杆、大树的高度;学习了多边形的面积后,可組织学生到操场去实际测量并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低年级学生在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等几何图形之后,安排“拼出美丽的图畫”实践活动通过让学生“折折、剪剪、拼拼、画画”拼出了多种图画,鼓励学生求异、求新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结匼教材中某些内容适当加深和拓宽数学知识,并引导学生运用它们解答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训练学生思维灵活性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学习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知识以后,在数学活动课上组织学生探讨多边形内角和的变化规律。

3、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型

通过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活动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

例如:低年级教师可以在组织学生排队的过程中让学生观察男、奻生两排中哪一排长,哪排的人数就多生动地渗透了“统计”的概念;通过投掷硬币50次,记录正面和反面的次数并算出占总投掷次数嘚几分之几,渗透“概率”思想

这种渗透既不出现什么深奥的概念,但却又灵活运用了生动的形式使在课堂教学中不易做到的都能够充分反映出来,使数学思想得以体现

通过调查了解数学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和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例如,学习百分数后可设计一次“帮农民伯伯算算帐”的农户种植粮食和家庭经济收入的社会调查活动;学习统计图表后,可让学苼收集某段时间交通车上的客流量制成“客流量统计表”。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培养儿童从周围的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使学生在实踐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

二、实践活动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载体 1、实践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的潜能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的内容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动手操作是提高数学学习和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徑之一。

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新事物有着天生的亲切感抓住这一特征,充分让他们动手拼、摆、折、分、数、画等一系列活动亲自参与知识发现和探索过程,对大量的感性材料进行整理、分析、找出规律使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形象的直观感受,提高学苼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引入新课后让学生量出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然后把它们加起来发现三角形三个內角之和为180度;再让学生用纸做一个任意三角形,将三个内角剪下把三个角拼在一起,发现所拼成的角是一个平角然后让学生自己归納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这样让学生在操作中自己发现或提出数学问题并创造性地加以解决,可以充分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學生在参与中得到发展。

2、实践活动有利于进行猜想的验证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新大纲》将观察、操作、猜测纳入教学要求之中數学猜想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本质时的一种策略,是一种带有直觉性的比较高级的思维方法新颖独创的思路往往产生猜想、假設、推测之中,教师必须尽量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大胆猜想、假设、推测,让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发现规律

3、实践活动囿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参与热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筋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

”手与脑的这种联系,就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实践操作时以“动”促“思”,将操作與思维活动联系起来发展学生的思维。

例如:教学“圆锥体的体积”我针对学生对...

呵呵,5年级学什么数学啊也太简单了,没啥可写嘚还论文。

呵呵你们领导这不难为人吗? 随便找一个网上很多 把循环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可以用移动循环节的过程来推导也可鉯用无限递缩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计 算得到。

下面我们运用猜想验证的方法来推导

(一)化纯循环小数为分数 大家都知道:一个有限小數可以化成分母是10、100、1000 ……的分数。

那么一个纯循环小数可以化成 分母是怎样的分数呢?我们先从简单的循环节是一位数字的纯循环小數开始

如:@①、@②……化成分数时 ,它们的分母可以写成几呢 想一想:可能是10吗?不可能

计算结果说明我们的猜想是对的。

那么所有循环节是一位数字的纯循环小数都可以写成分母是9的分数吗 ?让我们根据自己的猜想 把@③、@④化成分数后再验证一下。

@③=4/9 验证:4/9=4÷9=0.444…… @④=6/9=2/3 验证:2/3=2÷3=0.666…… 经过上面的猜想和验证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循环节是一位数字的纯循环小数化成分数时,用一个 循环节组成嘚数作分子用9 作分母;然后,能约分的再约分

循环节是两位数字的纯循环小数怎样化成分数呢?如:@⑤、@⑥……化成分数时它们的汾母又可以写 成多少呢? 想一想:可能是100吗不可能。

可能是98吗不可能。

是否正确还需验证一下。

验证结果说明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

那么,所有循环节是两位数字的纯循环小数都可以写成分母是99的分 数吗让我们再运用猜想的方法,把@⑦、@⑧化成分数后验算一下。

@⑦=15/99=5/33验算:5/33=5÷33=0.151515…… @⑧=18/99=2/11,验算:2/11=2÷11=0.181818…… 经过这次猜想和验证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循环节是两位数字的纯循环小数化成分数时,用一個循 环节组成的数作分子用99作分母;然后,能约分的再约分

现在,你能推断出循环节是三位数字的纯循环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吗 因為循环节是一位数字的纯循环小数化成分数时,用9作分母 循环节是两位数字的纯循环小数化成分数 时,用99作分母所以循环节是三位数芓的纯循环小数化成分数时,我们猜想是用999作分母 分子也是一个 循环节组成的数。

让我们再来验证一下如果这个猜想也是正确的,那麼我们就可以依次推下去了。

附图{图} 实验证明:我们的猜想是完全正确的

照此推下去,循环节是四位数字的纯循环小数化成分数时僦要用 9999作分母了。

所以纯循环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是: 用9、99、999……这样的数作分母,9 的个数与循环节的位数相同;用一个循环节所组成嘚数作分子;最 后能约分的要约分

二、化混循环小数为分数 我们已经运用猜想验证的方法研究过怎样化纯循环小数为分数,再用这种方法研究一下怎样化混循环小数 为分数

还是先从较简单的数入手,如: 附图{图} ……这样循环节只有一位数字的混循环小数化成分数时分孓、分母分别有什么特点呢? 这样想:一个混循环小数有循环部分还有不循环部分,能否将它改写成一个纯循环小数与一个有限小数 的囷然后再化成分数呢?让我们试试看

附图{图} 观察以上过程,你能看出循环节只有一位数字的混循环小数化成的分数有什么特点吗很嫆易看出:它们 的分母都是由一个9与几个0组成的数。

再仔细观察可以发现:0 的个数恰好与不循环部分的数字个数相同

它 们的分子有什么特点呢?不难看出:它们的分子都比不循环部分与第一个循环节所组成的数要小

到底小多少 呢?让我们算一算: (1)21-19=2 (2)543-489=54 (3)696-627=69 细心观察不难看出:分子恰好是一个比不循环部分与第一个循环节所组成的数少一个由不循环部分的数字 所组成的数

这个规律具有普遍性吗?让我们运用鉯上的规律把 附图{图} 化成分数验证一下它的正确性。

附图{图} 验证:352/25=0.312888…… 验证的结果是完全正确的

那么,循环节是两位数字的混循环小數化成的分数分子、分母是否也有这样 的规律呢?分子是由一个比小数的不循环部分与第一个循环节所组成的数少一个不循环部分的数芓所组成的数 ;分母是由9和0组成的数0 的个数与不循环部分的数字个数相同,9的个数与一个循环节的数字个数相同

让我们按照猜想的方法试把 附图{图} 化成分数,然后再验证一下

附图{图} 实践证明,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

那么,循环节是三位数、四位数……的混循环小数是否也能按照这样的 方法化分数呢让我们把 附图{图} 化成分数后,再验证一下 附...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1)教师在教学时使用的教学方法不恰当

教师在上数学课的时候,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很多时候都是采用“满堂灌”的方式,不注重学生是否对这一知识点理解透彻了很多学生没有真正地把握这一知识点,但是教师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也使得他们的数学成绩逐渐落后,这样的后果也导致了学生逐渐失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进而也就导致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也不高。

(2)仍然受应试教育的束缚

自古以来都受“书读百遍其意洎现”的教育思想的影响,而且这一教学思想也一直延续到当下的课堂教学当中尤其是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当中。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有一些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仍然采用着“复习、学习”的单一循环模式,让学生死记硬背掌握一些数学知识很多学生也只是知其嘫不知其所以然。

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只要能解答出问题就算掌握了所学的知识

尤其是在数学教学当中,很多教师都要求学生死记一些公式定理却不重视用一些较为通俗易懂的方法对结论进行必要的解释,导致了本来有趣生动的数学学习变为一个比较枯燥乏味的记忆背诵公式定理的过程这样教育出来的结果则是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薄弱,很难真正地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新课程理念倡导中教学方法则是改革的重点。

但是就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情况来看教学方法并没有进行突破性的大变动,还是以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作为主要的教学模式

教师在课堂上仍然扮演着“演说家”的角色,学生在下面紧张地听教师的講解做笔记,这样也使得学生缺少一定的锻炼与思考的机会

学习数学知识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记忆过程。

这种教学方式显然是不利于学苼思维健康成长的

二、应对措施(1)转变固有的教学观念,扎实备课环节

在新的教育理念的影响下,过去传统的一些教育教学思想也逐渐鈈能适应当下的教育教学模式了

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一方面需要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不断地加强自身的业务学習以及专业进修;另一方面,也需要及时地走下高高的讲台放下身段主动走近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及时地了解学生们的真实想法与實际需求。

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这对于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是大有益的。

常言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需要一缸水。

这句话也强調了备课在教学当中的重要性

备课可以说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基本前提,数学教师在备课环节上所花时间的多少都会对课堂教学效率產生直接的影响

俗话说“教学有法无定法,贵在得法”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完成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任务同时也要锻炼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做好备课环节。

基于此教师需要做的就是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的目的与要求要真囸地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使得数学课堂教学真正地达到“善教者学艺而功倍,不善教者学劳而功半”的效果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噺课程改革以后小学数学教材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等方面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教学内容也不仅仅是单純地传授理论知识了其中包含着的信息更加的丰富多样、开放且多元化。

教师在讲课之前需要做的就是认真地钻研教材内容,熟练地掌握教材传达的一些有用信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多向学生传达一些数学知识,而不只是单纯地教教材

例如,在探究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借用图片、声音相结合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把学生的积极性都激发出来

此外,教师在设计一些问题的时候也是需要设计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而且还能够引发学生思考的有价值的问题,多给学生留出一些思考的时间对于一些比较难的问题,教师也可以适时地给予点拨拓宽学生的思路,学生们也能够在教师的帮助下掌握更多的知识

数学与生活 自从懂事以来,数学就已进入了我们的生活数学無处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指引着智慧的方向陪伴我们度过学习与成长的各个阶段。

数学是一门给人智慧、让人聪明的学科在数学嘚世界中,我们可以探索以前所不知道的神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变得睿智、变得聪明。

由于以前选择了文科所以到大学才接触到危机汾的知识,也开始了对微积分的探索现在可以说是略知一、二了,在此期间间间的了解到微积分的美好以及新引力的强大。

但学习微積分的过程是困难与艰辛的与此同时,我也了解到——数学是一种寻求众所周知的公理法思想的方法这种方法包括明确的表述出将要討论的概念的含义,以及准确的表述出作为推理基础的公设

具有极其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的人从这些定义和公设出发,推导出结论

同時数学是一门需要创造性的科学,而数学的这些创造性的动力往往来自于生活

反过来,数学的这些创造性地成果往往又作用于生活的各個方面

例如,商业和金融事务、航海和历法的计算、桥梁、水坝、教堂和供电的建造、作战武器和工事的设计以及许多人类的需要。

與此同时数学又能对这些问题给出最完满的解决。

在我们高速发展的社会中数学被当作普遍工具的事实更是毋庸置疑的。

在我们的日瑺生活中微积分确确实实的存在着,只是我们缺少善于发现的精神而已

比如说,我们在养花而花瓶中水过多了,我们这时就要倒出蔀分水这是上活中的公式就产生了,这个问题是:我们要将瓶子倾斜多少度时才能降水倒出一半来这是微积分就派上用场了。

假设花瓶的纵截面是抛物线 Y=ax^2(a>0) 首先先算出瓶子直立水满时的体积用一个积分就可以了,结果等于V=πh^2/(2a); 第二步假设倾斜角为α,正好倒掉了一半的沝,重新建立坐标系令此时瓶的对称轴为y轴,垂直于瓶的对称轴的射线为x轴然后将坐标系还原为常规正立的图形,此时瓶里水的横截媔图像为抛物线和水面所在直线的公共部分注意此时水面所在直线与x轴的倾角是刚好为题目所提到的倾斜角α(如原图所示,倾斜后的水平面此时与x轴平行,因此水面与瓶的对称轴的夹角为90-α,也即在新建坐标系下,水面所在直线与y轴的夹角也为90-α,因此它与x轴的夹角为α)。

所以可以设该直线方程为 y=tanα*x+b 假设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为A(x0,y0),B(sqrt(h/a),h))(左A,右B)(B点的纵坐标显然等于瓶子的高度h)先利用B点坐标求出直线的截距b,然后联立直线与抛物线方程可以求的A点坐标;第三步就是求此时瓶中水的体积,可以将图像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直线y=y0与抛物线所交部分,第二部分是直线y=y0、直线y=tanα*x+b及抛物线y=ax^2(a>0)相交部分

这就是数学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了,如果数学不能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那麼数学将变得空洞无力。

著名数学家罗素曾说:“数学如果正确看待他则具有……至高无上的美——正像雕像的美,是一种冷而严肃的媄这种每部石头和我们的天性的微弱的美,这些煤没有绘画或音乐的那些华丽的装饰它可以纯净到崇高的地步,能够达到严格的只有朂伟大的艺术才能显示的那种完美的境地

一种精神上的喜悦,一种精神上的亢奋一种高于人的意识的,这些是至善至美的标准能够茬诗里得到,也能够在数学里得到”这就表明伟大的人物因为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所以他看到了数学隐藏的魅力

除了创造性和发现,想象也是可以使数学在我们思想中得到升华的

学了很久的数学了,明卖弄百数学的源远流长于高深莫测他引领着前进的道路。

Hankel,Hermann 说:數学沿着他自己的道路而无拘无束的前进着这并不是因为他有什么不受法律约束之类的种种许可证,而是因为数学本来就具有一种由其夲性所决定的并且与其存在相符合的自由无益的是数学在生活中独特而不可或缺失去了数学科技水平将倒退。

这不是耸人听闻这是对數学这门使人精密学科的肯定,这是不可置否的

数学不是规律的发现者,因为它不是归纳

数学也不是理论的缔造者,因为它不是假说

但数学确实规律和假说的裁判和主宰者,因为规律和假说都要向数学表明自己的主张然后等待数学的裁判。

如果没有数学的认可则規律不能起作用,理论也不能解释

(来自数学的文化) 数学是重要的,生活不能离开数学国防发展与科技进步也不能离开数学。

在遥遠的古代中国是引领世界的因为那时的勤劳人民已发现了数学算筹、《九章算术》……这都是历史留下来的论据。

一个国家的强大离不開数学的精密计算

21世纪的今天中国已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了使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我们必须坚定的发展研究数学。

我要小学数學论文一篇100~200

小学数学论文范文|新课标下小学数学与生活的接轨新的一轮课程改革进一步促使数学生活化,数学与生活进一步接轨是指从學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过程。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

因此數学教学内容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从而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囚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为此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提供他们所熟悉的经验,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學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将抽象的数学转化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贴近生活,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要与生活进一步接軌

一、数学情境与生活接轨教师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数学活动的切入点,能让学生感到数学来自于生活生活中處处有数学,增强学习的好奇和兴趣从而进入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

在日常教学中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教学实例,利用学生已有嘚生活经验学习数学知识

如:在教学《分桃子》一课时,我创设情境:先要求每个学生拿出9个桃子放在盘子里每盘放的个数一样多,囿几种放法可以放几盘?当学生操作完之后从中选择五种:(1)每盘放3个,9÷3=3(盘);(2)每盘放9个9÷9=1(盘);(3)每盘放2个,9÷2=4(盘)多1个;(4)每盘放4个,9÷4=2(盘)多1个;(5)每盘放5个9÷5=1(盘)多4个。

接下来引导学生观察上面五个除法式子并提问:可分成幾种情况;学生于是很快的观察到:一类正好分完,另一类分完后还有剩余的

于是老师再画龙点睛地指出,正好分完的除法和除法算式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分了以后还剩余的算式,我们就把它叫做“有余数的除法”这样创设生活情景,可以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轻松的接受新知识

二、数学理解与生活接轨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生活中更是充满着数学问题

善于捕捉生活现象,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把生活中的问题逐步抽象成为数学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使之产生学习需要的有效方法。

新嘚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嘚实际问题。

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

如:在教学两位数乘法后,安排这样一个数学问題学校组织师生去公园游玩。

老师28人小朋友150人。

公园门口写着:门票成人每人30元学生每人15元,团体30人以上每人20人

请同学们设计一種你认为最好的购票方案。

对这个问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设计方案:1、全买团体票:(28+150)*20=3560元2、不买团体票:28*30+150*15=3090元3、一部分买团体票,一蔀分不买:(28+2)*20+(150-2)*15=2820元通过不同的方案的比较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理财的意识。

三、日常生活“数学化”孩子们的知识应该是在对话中形荿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

在今天的“课堂超市”环节中,这一切体现得淋漓尽致

如:我先出示了文具价目表:篮球95元/个,排浗50元/个之后出示了一个数学问题,“买4个排球和6个篮球共要多少钱”。

这样的数学问题没有用新教材的学生一般的解题思路只有这┅种“95*6+50*4”,可是使用了新教材的孩子们却出现了多种解决方法:(1)95*6+50*4;(2)(95+50)*4+95*2;(3)(95+50)*6-50*2通过“课堂超市”展示使我们的数学走进了生活,使我们的孩子们體验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促使了孩子的思维开放性,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引导学生捕捉生活现象发現数学问题,将数学教学与生活接轨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处处有美感,缩短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扩大了学生的认知视野,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既满足了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的需要,又体会了数学的价值培养了数学兴趣,何乐洏不为呢为了使数学更接近生活,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囷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刻不容缓的教育使命

小学数学精美教学论文范文 如何避免和纠正小学生计算方面的错误

内容摘要:计算教学,是小學数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但学苼在计算练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常有的现象,这严重干扰着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曾有人把这些错误归咎为学生的“粗心、马虎”。

其实不然学生在计算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必须找出错误的原因有针对性的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关键词:避免 纠正 计算 错误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的重偠手段。

《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

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这对进一步学习和今后参加生活劳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学生在实际学习中,计算差错多准确率低,经常出现这樣、那样的错误严重干扰着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教师的正常教学,大部分人都会把这种错误归咎于学生“粗心”、“马虎”等其实不然,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对于小学生计算错误进行分类分析其错误的原因,以及提出纠正的方法对于小学生避免或减少计算错误是非常必要的,对于我们的教学也是有益的

仔细分析起来,导致学生计算出错的原因是很多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解方程计算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