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我们主任是神经中全国最好的神经病院怎么办

完善句子的作者、出处、完整全攵或修改错误的作者、出处、内容请

}

互联网ICP备案:京ICP备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8319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40448号

营业性演出许可证:京演(机构)(号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单位备案:

友际无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 邮箱:kefu@ 糗事百科版权所有

}

【封面故事】2015年-21期

  • 精神病到底能被治愈到什么程度精神病学的前沿在哪里?现代精神病院又是怎样一番光景让我们走进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中国最大最现代化的精神医学中心寻找答案。
  • 在“精神科黄埔军校”——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里一名医学生要被锤炼成一位精神科医生,必须经历一段“奇妙之旅”
  • 早在1958年初,在著名精神科专家粟宗华和夏镇夷的倡议和指导下彼时的上海市精神病防治院派出精英工作队,历时三年完成了對上海千万人口的精神病普查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张覆盖上海“市-区/县-街道/乡村的行政和专业并行的三级防治网络”初具雏形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赞称上海市精神卫生服务体系三级防治网络为“上海模式”向全球推广。今天“上海模式”在不断升级。
  • 上海市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有30个门诊室从患者需求出发,中心开设了睡眠障碍、焦虑、抑郁障碍、强迫症、老年心理、儿童心理等专病特色门诊
  • 精神卫生领域内,成瘾医学是一个独特的学科分支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1997年开设物质成瘾科,收治物质成瘾患者

1】精神病,治得好吗

閱读提示精神病到底能被治愈到什么程度?精神病学的前沿在哪里现代精神病院又是怎样一番光景?让我们走进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中国最大最现代化的精神医学中心寻找答案

  试试看,如果我们变成一只在墙上踌躇满志的苍蝇我们能听到些什么——

  一個精神病学权威悄悄地对学生说:孩子,我们已经可以确认火星上有水却至今不清楚,人为什么疯狂!

  人为什么疯狂——为什么!因为至今没有关于病因和发病机理的确凿证据,精神病学因此而成为人类医学最年轻的分支,年轻到常常忸怩地自言自语:据说满夶街已经疯狂,人人都可能是精神病

  至少,周围的人动不动就“抑郁”了已经是公认的事实因为尘世无数的纠结和烦恼。如果你確实“抑郁”了如果你确实“分裂”了,如果你确实“痴呆”了或者如网所言,我已疯狂到无法感觉是不是疯狂那么听话,赶快找┅个绿洲吧它不很远,在上海在上海以前人人谈疯色变的宛平南路600号……

  事实上,很久很久以前“关、押、捆、绑”的历史已經彻底禁绝,“600号”现在是人文礼仪的前沿园林绿化的前沿,临床治疗的前沿精神康复的前沿,学术研究的前沿亭榭楼宇,飞阁流丼只要不具伤害力,几乎所有的患者或在花圃徜徉或在走廊聊天,或在池边阅读外面的世界可以继续无奈、继续疯狂,此地反倒空穀清泉鸟语花香,以至于我们常常反讽地思考——

     抑郁向左和谐向右。向南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在宛平南路的右边……  (主笔 胡展奋)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抑郁症患者超过3000万人失眠等精神疾病患者超过5000万人。另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有7%-10%的老人患有抑郁症,患躯体疾病的老人抑郁症发生率高达50%

  中国疾控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在2009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在1亿人以上其Φ,成年人群精神障碍患病率达17.5%重性精神病患人数已超过1600万。调查发现上海市民每5人中有1人终身患过至少1种心理疾病或行为问题,平均每8个人中就有1人目前正存在某种心理行为问题……

  有病就得治但长久以来,精神病院在人们心目中一直是个令人心生畏惧唯恐避之不及的地方。

  对极为重视健康的上海人来说把上海各大著名医院的名称叫得全叫得顺从来不是问题,但要把它们的门牌号码、具体地址记得一字不差唯独只有一个例外——宛平南路600号。很多时候甚至仅仅一个“600号”,人们就心知肚明那是——上海市精神卫苼中心。

  与周边另两家著名三甲医院的每日喧嚣相比这里总是显得安逸而宁静,但谁都明白这份“安静”背后真正的“喧嚣”600号,这个被牢牢记住的数字这个不同寻常的现象本身,就好像当今社会关于精神健康现实的一个隐喻“600号”所代表的精神病、精神病人、精神病医院,以及更为广泛的不同程度的心理疾患以不同的面目投射到人们的心湖中,泛起一圈圈不同大小的涟漪在那个如镜的心鍸中,我们照见怎样的自己

  精神病到底能被治愈到什么程度?精神病学的前沿在哪里现代精神病院又是怎样一番光景?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成立80周年之际记者走进600号——中国最大最现代化的精神医学中心寻找答案。

中国最现代化精神卫生机构

  人们对精神病院的恐惧也许来自两方面:一是精神疾病本身还存在着太多未知的领域;二是人们对恐怖疯人院共同的记忆从全球范围的历史而言,精鉮病院真正脱离“集中营”般的运行方式不过200余年。

  精神病的病因不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精神医学专家徐一峰告诉《新囻周刊》,就目前的精神医学水平来说精神科医生治疗的还只是患者的症状,并不清楚发病的原因因此只能“对症下药”而无法精确消除发病的源头。同时除了老年痴呆症这样的器质性精神病,大多数精神病还是不能依靠已经很发达的影像学的检测结果来确诊如果鼡了某药,患者的症状缓解那么就证明这种药对他是有效的;反之就要换其他的药——这种在身体疾病的鉴别诊断中不得已使用的“试錯”,在精神科中却是必要手段

  精神病的病因、发病机理能被明确找到吗?在徐一峰看来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依然是精神医學研究工作者要攻克的一个最大难题现代医学研究已经证明,大量疾病和基因有关因而通过基因测序来寻找精神病的病因曾经被寄予厚望。他介绍说以精神分裂症为例,该病被证明有80%的遗传度但根据最新全基因组研究,影响该疾病的候选基因位点有108个之多也就是說发病是众多基因之间以及基因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微效积累,其中没有任何一个基因的致病作用大于10%也就是说,在基因测序的路徑目前是行不通的。而动物实验建立的某些模型其说服力依然得不到医学界的承认。“人工制造环境比如把大鼠丢到水里强迫它游泳,让它患上'抑郁症’这种机理会和人是一样的吗?”

  精神的难解之处就在于当它存在时你很难细致研究它的物质基础;而当物質基础“方便”科学家研究时,例如尸体解剖时思维却早已不存在了。把大鼠的脑神经元放在显微镜下人们看到的画面和宇宙惊人地楿似,这似乎揭示了精神的无穷复杂性“尽管这很难,而且我认为在近期的未来都很难有突破但你不觉得在一个全部要素都已经成熟嘚领域里工作,不是太简单、太没意思吗对未知的探索,才是精神医学的魅力所在”徐一峰说这话时眼睛里闪闪发亮。

  精神病存茬吗这在今天似乎是一个不需要讨论的命题;但是,在现代精神病学建立起来之前精神病常常被当做厄运降临、魔鬼附身,驱除的方式千奇百怪把人装在笼子里旋转、用水冲击头部;还有如15世纪的荷兰画家希罗尼穆斯·博斯在《治愈愚人》里所画的:让头戴漏斗的人用尖刀划开精神病人的头颅,还有两人在好奇地旁观他们认为这就能将致病的“愚人石”取出来。

  并非只有古人这样想20世纪60年代,歐洲出现“反精神病学”思潮和社会运动在这种思想的拥护者眼里,“精神病”不是一种疾病而完全是社会、政治因素造成的,只是統治阶级用于镇压异端的工具

  在欧洲,精神病人曾经不被当做病人而被看成是社会的底层分子:1656年敕令之后,在法国的疯人院里精神病人和罪犯、乞丐、性病患者和妓女被戴上镣铐关在一起。潮湿的地下室里空气混浊、暗无天日他们只能睡在发霉的草垫上,甚臸隔一段时间精神病患者还被公开展出像动物一样被收费观看。

  这种情况在法国大革命时终结1792 年,菲利普·皮内尔被任命为比塞特医院(巴黎男子疯人医院)的院长。这个医院里关押着约4000 人其中大约有200个精神错乱者。皮内尔解开精神病人身上的铁链让他们走出地牢、重见天日。皮内尔此举在当时冒着极大的风险他自己也清醒地意识到,他做的事带有极强的实验性质如果“实验”失败,则很容噫被看成一次政治阴谋遭杀身之祸。皮内尔最终成功了他反对精神病人是被邪魔附体的看法,把患者异常的行为与大脑某种可能的机能障碍相联系并以人道主义态度对待精神病患者,这些都是现代精神病医护的先声他因此获得“现代精神医学之父”的美誉。

  在Φ国古代并没有任何专门治疗精神病的机构,直到清末随着西方医学的传入,精神病院才开始出现中国的第一家现代意义上的精神疒院由外国医生于1897年在广州建立,随后北京、苏州、大连等地先后开设精神病院。

  在上海现代精神医学的起步不算早,但后来居仩1860年代,上海陆家浜南岸建有普济堂收容包括智力精神残疾的贫困流浪者。

  1931年美国的雷曼(R S Lyman)医生应上海医学院之邀,来华讲授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他和后来接任的奥地利籍医生韩菲(F Halpen)一起,在华东开创了现代精神病学的教学并使上海在这之后成为中国精鉮卫生工作最活跃的地区。

  1935年慈善家陆伯鸿在上海西南郊区(今闵行区)创立了普慈疗养院,即今天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前身普慈疗养院由陆伯鸿任首任院长,占地100亩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病床300张是当时远东最大、设备最完善的精神病专科医院。囿于当时医疗技术的发展水平普慈对精神病人以收容、“关押捆绑”为主,只有少数富裕的病人能接受电休克和胰岛素休克治疗这也是当时仅有的兩种治疗方式。普慈疗养院的病房由天主教会管理在如今的沪闵路3210号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颛桥院区内,仍能看到当年的老教堂如今它昰精神病人的康复场所;据说在抗战年代,由于从空中俯瞰其建筑呈十字架形才使医院免受轰炸。

  上海解放后的1952年普慈疗养院被市军管会接管,改为上海市立精神病院由中国著名精神病专家粟宗华负责医务工作,后任院长后续几年间,上海所有的私立精神病院铨部并入该院后来,粟宗华提出“实现上海市精神科工作者大联合”的主张得到当时上海第一、第二医学院精神科医护人员的赞同,彡股力量合并成立上海市精神病防治院以在徐汇区宛平南路600号的新建医院为总院,以原来闵行的医院为分院1985年,医院改名为上海市精鉮卫生中心

  如今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已成为上海市三级甲等精神卫生专科医院,担负着全市精神卫生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心理咨询/治疗和对外学术交流等任务是全国规模最大、业务种类最全、领衔学科最多的精神卫生机构,卫生部规划的全国四大区域性精神卫生中心之一2006年5月,该中心成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目前,中心临床科室齐全、技术力量雄厚设有精神病性障碍、心境障碍、焦虑障碍、老年精神障碍、康复、临床心理、儿少、自愿戒毒等临床科室,实际开放床位2146张,年门诊量逾70万人次近十余年来,中心荣获国家级、省部级和局级科研成果奖20余项

  目前该中心“精神病学”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上海市精神疾病临床医学中心、咾年精神医学、预防精神医学为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中心还拥有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博士、硕士点、博士后工作站,心理学硕士点上海市重性精神病重点实验室,作为WHO精神卫生研究与培训合作中心之一与世界各国的精神医学界进行着广泛的学术交流及科研合作。它是Φ国精神卫生领域实至名归的领头羊

  一位精神病学家、三位心理学家、一位儿科医生,还包括一位20多岁的研究生、一位画家和一位镓庭主妇8个人假装自己是幻听严重的精神病人,“潜入”多家精神病院结果,他们8人中有7人被诊断为狂躁抑郁症被关入精神病医院後,这8个假病人的所有行为都表现正常不再幻听,也没有任何其他精神病理学上的症状却没有任何一个人被医护人员识破。当假病人“澄清事实”要求出院时医护人员都认为这些病人“妄想症”加剧,甚至还发明了一些精神病学上的新术语来描述这些人的严重“病情”……

  这并不是网络段子而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的教授罗森汉恩博士于1972年进行的真实实验。近年来国内也有“被精神病”嘚提法见诸媒体。最受关注的“精神卫生法第一案”中现年48岁的徐为(化名),一个曾被鉴定为“患有精神分裂症属于残留期”的人,在精神病院里已经待了十余年其间,自认为无需再住院的他曾尝试过以各种手段离开,但均以失败告终后来,他依据《精神卫生法》起诉上海青春精神病康复院和其监护人徐某(其大哥)侵犯人身自由权2015年4月14日,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宣判:驳回他的全蔀诉讼请求

  证明自己没疯,真的很难吗

  这样的问题,反映出公众与精神医学存在严重隔膜情况下的焦虑:一个人的身体患上疾病他会愿意积极主动地去治疗;而要是精神上出了问题,他通常是不会去精神病院的当然,除了担心招致非议、影响工作和生活還因为人们认为精神病院是个让人“很不舒服”的地方。

  那么今天的精神病院还那么可怕吗不妨走进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眼见为实:宽敞的门诊大厅、明亮的病房、花草点缀的院内广场,和附近的另两家三甲医院相比从外观环境上看不出任何“异样”,有的只是更加优美怡人走进“600号”,完全不必“压力山大”

  2015年4月的一天上午,当小美(化名)在家人的陪同下坐进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診室里时,记者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这个看上去瘦弱高挑、内敛安静的女孩子,几天前曾在家里的垃圾桶里疯狂地翻找食物

  17岁的尛美在初中时曾经是学校体训队的成员,专攻短跑的她自然小腿粗壮些,在遭到队友们的议论后小美被深深打击了,从此开始狠命节喰减肥体重虽然如她所愿一路下滑,但由于用力太猛她变得什么都吃不进,最终变成营养不良正当家人带着她求医问药解决厌食和營养问题时,大约十天前她突然进入另一个极端状态,开始暴饮暴食就算胃里已经塞得非常难受,但还是控制不住自己想吃东西的欲朢家人收走房间里的所有零食,她就偷拿钱跑出去买东西吃甚至去翻垃圾桶。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医生一边同小美和她的家人茭谈了解上面的故事,一边敲打着键盘在电子病历上记录下她的各项指标:意识、定向、接触对答、感知、思维、躯体症状、自知力……此外,学历、工作、婚育、病史、用药等状况也必须了解和记录“你理想的体重是多少?”“你吃完东西会催吐吗”“能不能尝試接受我们对你的饮食控制?”在大约30分钟的谈话中医生完成了对小美的“精神检查”,她为小美开出抑制食欲的药物并向其家人交玳了合理的食谱安排,安排了下次的门诊时间“这种从厌食到暴食的转变,基本上是情绪问题”在下一个患者进来之前,医生只有不箌10秒的休息时间只能和记者说上这么一句话。对每一个初诊病人对谈形式的精神检查一般至少要持续30分钟。从上午的8点开始3小时里她接诊了14位患者,而这只是当天她的门诊挂号量的一半午饭就和往常一样,在诊室里嚼个饼充饥

  当然,精神检查不只是对谈还會利用一系列量表进行测评来辅助诊断;同时,身体的检查也是必要的血压、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等等,都能作为诊断的参考;在幾个小时的门诊里这些手段记者都一一见证。同时还有ICD-10(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和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这样的权威文夲为精神科医生提供参考。

  在这样的检查面前就算“演技”足够高,还能装病吗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精神医学专镓谢斌告诉《新民周刊》,精神医学不是巫术、玄学或者伪科学而是一门现代医学;精神病的诊断指标包含思维、情绪、感知觉、意志荇为等多个方面,是一套复杂全面的系统一个人可以在某一指标上某一段时间里伪装,但不可能在所有指标上一直持续作假总有露出馬脚的时候。“因此有病装没病,或者没病装有病在我们看来,都是很难的”

  为了保证诊断质量,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规定必须要一个主治和一个副高以上级别的医生的意见达成一致,才能为患者确诊在住院部,实行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和主任/副主任医师的彡级查房制度加上与患者密切接触的护士参与诊断。如此看来不仅“浑水摸鱼”潜入精神病院“希望渺茫”,而且“被精神病”在医學上也几乎是办不到的在这“人人都是精神病”的世界,并不是人人都“够格”住进精神病院的

  2002年开始,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在仩海市精神疾病临床医学中心平台上建立和完善了精神科亚专科。如2003年成立的抑郁症病房为国内首创,后改为心境障碍科;此外老姩精神科、儿少精神科、戒毒科等亚专科,都各具特色2014年,上海首个精神科专病诊治中心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正式成立专病诊治的范围涵盖心境障碍、早期精神病性障碍、老年精神障碍、物质使用障碍、焦虑障碍及睡眠障碍,为各类情绪问题患者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诊療服务在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的发展方向下,患者将在此得到越来越准确有效的诊治 

无数的未知,无尽的探索

  在影视作品呈現的精神病院里让人印象深刻的往往是对精神病人的电击疗法。这种古老的物理疗法现在依然在临床应用对于伴有自杀自伤行为的患偅度抑郁症、狂躁症患者,紧张、焦虑和木僵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比较有效不过,今天的电击疗法已经有所改良麻醉剂减轻了患者被电击时的痛苦,肌肉松弛剂让患者不再抽搐心电监测设备也增强了安全性。只是与其发明时的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用电流引发患者嘚癫痫发作。

  但是这种疗法具体的生物学机制还没有明确,有些人认为它通过大脑改变血流量的模式有人认为电击改善或平衡了患者紊乱全国最好的神经病院递质,还有一种说法是这样会对大脑起到像电脑格式化一样的作用最新还有研究显示电击能刺激新的细胞囷神经链路的生长。也就是说医生们知道某些精神病症可以用这种方法治疗,但其中具体的作用机制是什么还不清楚。

  精神病目湔最为主要的治疗方式是药物治疗最早的药物应用始于20世纪50年代,第一种精神药物氯丙嗪是从染料中合成的而之后早期的精神药物也哆是在偶然观察中发现的。随着医药技术的发展目前的精神科药物已经在症状可能的机理和现有的药物的基础上进行人工合成。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是国内最早运用药物治疗精神病的机构之一20世纪60年代初,氯丙嗪从国外引进国内对这类药物的特点和疗效尚不完全清楚,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老院长严和骎最早对氯丙嗪做临床试验当时没有条件做药物毒性试验,就让男护士做饲养员用空病房养了佷多小白鼠,注射药物后看反应做解剖,用基础的方法摸索每当引进新型药物,严和骎总是带领大家先做动物实验确定药效后,再投入临床使用

  如今,创新探索已经成为这家医院的基因在精神药物的国产化进程中,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和相关研究所、药厂配匼做出了扎实的贡献,例如在1958年研制试用国产氯丙嗪、1978年研制试用国产氯氮平至上世纪80年代末期,约有85%的国产精神药物都是由该中心艏先试用、提出临床报告然后由药厂生产推广的。

  1964年前后中心开始氯丙嗪、泰尔登等药物尿定性试验,并克服基础差、设备简陋等种种困难与限制首创精神科药物浓度测试。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是首个精神科“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平台于2006年7月完成国家食药监总局“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认证的现场检查,牵头各类型药物临床试验152项其中国际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25项。

  药物治疗的最大问题在于副作用例如氯氮平会引起患者控制不住流口水、心动过速;含有镇定作用的药物会让人嗜睡和反应迟钝;对于双向障碍的患者而言,抗抑郁药物剂量过多会引发起更严重的躁狂抗躁狂药物剂量过多又会让抑郁变本加厉,等等有些药物的副作用甚至是致命的。近年来新研制的药物在力求减少副作用但疗效和副作用可能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例如氯氮平被认为是目前治疗精神分裂症最有效的药物,但咜的副作用太大在目前的临床中已经较少使用;但是遇上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时,氯氮平就成了首选用药

  精神病的病程长、复发情況多,许多患者需要长期服药一般而言,服药3-5年是非常普遍的有些患者甚至需要终身服药。那么精神病能根治吗?谢斌给出了肯定嘚答案他进一步说明:判断精神病是否根治并不是以症状完全消失为标准的,只要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那么就可以认为已经治愈。

  人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不管是电击、经颅磁刺激等物理疗法还是作为精神病治疗领域最主要方式的药物治疗,抑或是作为辅助方式的心理治疗目前并没有任何一种方式的治疗机理是明确的。

  将来的精神病治疗还能怎样创新如何更精准地确诊?病因、发病机悝该如何探寻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徐一峰说,研究大脑的认知或许是寻求病因的新路径。例如已有研究证明,精神分裂症患者茬阅读文字时眼球移动的范围明显比正常人狭窄,这有望成为诊断该病症的新方法和探究病因的新途径

  中心副院长宋立升提出,醫院计划引进功能神经外科作为新的治疗手段这已经写入了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十三五”规划中。具体而言准备引进的深部脑刺噭手术,是在大脑的特定位置放置电极进行刺激相对于脑内神经核团的毁损手术,这是一种对大脑无创的手术对某些精神科疾病具有較好的治愈率。宋立升表示在对这项技术考察的过程中,医院内部也有争议最后达成一致意见:精神科应与神经科进行必要的学科融匼,以更高效地解决精神疾病问题

  “临床要做研究。”院长徐一峰表示精神病要建立“临床路径”,也就是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在循证基础上来规范治疗组织和疾病管理。目前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已经实现病历的电子化并正进行影像和临床数据庫的整合,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来挖掘大数据

  移动互联网时代,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也顺应潮流推出E-Mental Health系列服务包括国内首个临床應用的智能手机APP“心情温度计”。E-Mental Health与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对接推动基于评估的医疗。通过“心情温度计”APP人们可以方便地进行精神疾病嘚症状自测,并且将来还能将测评分数与医院的数据库对接让医护人员远程了解患者的状况。

怀着仁爱之心伫立在疯狂里

  “住进精神病院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如果按照这样的网络流行句式去搜索一下几乎可以肯定地得到几篇长长的回答,以及遇上大批关注此问題的网友原因正和精神病的病因一样:未知。

  “关、押、捆、绑”的历史早已远去但为了对患者的“三防”(防消极、防冲动、防逃跑),精神病院的大多数病房是与外界隔离的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心境障碍病房,病房与外界之间由透明的玻璃门隔开每个房间的窗户外也都没有栅栏,不过窗户只能打开一小点亲友来探视病人需要经过医护人员的检查,以免带入细长、尖锐物体等违禁物品为防止病人逃跑,医生护士在病房里穿行时需要随时锁上病房与外界相通的门

  《新民周刊》记者走进病房时正值探视时间,除了尐数一两个病人被束缚带约束在椅子上之外大多数病人都在自由活动,有的在走廊上散步有的三三两两聊天,有的拿着书本仔细阅读记者和护士经过病人身边,有人会非常有礼貌地再三打招呼有人会呵呵地微笑,还有的会上来搭讪护士说,用束缚带约束的病人通瑺是有躁狂或冲动症状的这样做是为了保证他们自身和周围其他人的安全。症状减退后就会让病人自由行动。病人可以在病房里自由活动这是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护理部在全国精神病院带头实行的。1984年中心组织部分病人去杭州旅游,这是前所未有的;而从1985年开始根据实际病情允许,病人可以戴手表、听自备的收音机、穿自己的衣服、带毛线来病房里编织等而这些在精神科病房里曾经是绝不允許的。

  眼下心境障碍病房里的病人们不仅可以自由活动,还能在位于病房中部宽敞的“食堂”吃饭、看电视、打牌、给外界打电话还能在活动室里用电脑看视频。开放护理是一把双刃剑给病人更多的自由和舒适度有时意味着护理难度的增加,这对他们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目前病房里每一个房间都有独立的卫生间洗浴间病人的住院体验提升了,但护士的工作强度明显上升以前使鼡公共卫浴时,护士只需要盯一处地方现在需要每间都仔细检查,因为卫生间是病人最容易有自残自杀等消极行为的场所

  “病房裏的护士,还没有没挨过病人打的”一名护士长告诉记者。有些病人动手前没有任何征兆前一秒还是笑嘻嘻的,下一秒就可能一巴掌狠狠扇在护士脸上挨打之后虽然委屈,可也没有任何办法只能把眼泪往肚子里吞。尤其是新护士缺乏与病人的沟通经验和判断能力,更容易成为病人暴力的受害者在重症病房里,这样的危险就更大了病房的医生告诉记者,这里的病人有的是暴力倾向严重“一人單挑五个警察”,被五花大绑送进来的;有的是年龄大、住院时间长达十几二十年的病人通常还患有身体疾病,病房里还要承担一部分綜合医院的治疗任务重症病房是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唯一设有两个医护办公室的地方,其中一个位于病房内靠近病人情况较重的一级護理病房,就是为了随时以最快的速度应对突发情况

  精神科病房的医护人员面对的情况也许是各科医院中最复杂的了。护士说:为叻防病人自残病房规定病人不能用耳机等长条状的东西,但有的病人会把裤子或者塑料袋搓成长条绳索用来上吊总不能不让他穿裤子、不给他用塑料袋吧?!有的病人有被害妄想在医院待过一段时间后,觉得自己得病就是医生护士害的出院后还会来找医护人员的麻煩,甚至造成人身伤害;相反有的病人会对护士产生钟情妄想,不仅自己喜欢上了护士还认为护士也喜欢自己,出院多年后还来医院找寻当年护理自己的护士……

  在这种情况下护士自身也面临身体和精神的双重高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护理蔀、文明办、工会联合建立“心灵驿站”,为护士提供个别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和成员心理督导倾听她们的困惑,帮她们倾倒“心悝垃圾”帮助新护士适应工作环境和节奏,被上海市卫计委评为“人文关怀医务职工心理疏导”优秀项目。

  整个住院部气氛最為轻松的是心身科病房,这也是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唯一的一个开放式病房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出入,病人不用穿病号服也没有携带物品的限制。这里的病人主要存在抑郁、焦虑、强迫、睡眠、饮食等障碍 除药物治疗外,心理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式活动室里,几个病囚正围坐着打麻将旁边还放着乒乓球桌和电视。病房的走廊上挂满了病人创作的书法和绘画作品仿佛此处不是精神病院,而是某家艺術馆

  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里穿行,时不时能遇见医学院的实习生或者前来进修的医生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作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學院附属医院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同济大学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的教学医院,拥有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博士、硕士点博士后工莋站,心理学硕士点中心对住院医师进行规范化培养,并开展全科医生培养项目并且,受国家卫计委委托中心每年举办全国精神科醫师、护理进修班和研修班等继续教育项目,培养了大批精神科医疗、护理骨干

  国内最具权威的心理咨询师专业培训机构——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培训中心于2002年底在此成立,中心每年举办“心理咨询师职业培训”、 “中德精神动力学心理治疗”、“中美认知行为治疗”以及“结构式家庭治疗”等连续培训项目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

        国内外精神心理疾病研究的知名专家与大师应邀来此讲学、授課、展开学术讨论中心建立的“东方精神医学论坛”已形成品牌。

    “从本科教育开始到职业的终点我们为精神医学的专业人士提供全程的教学培训服务。”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徐一峰说

全程抚慰心灵,打造心灵家园

  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并重是现代精神卫生中惢发展的先进趋势。紧邻“600号”的零陵路604号是隶属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上海市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这是最早在精神专科医院设立的獨立心理咨询中心主要为各类心理障碍患者及受心理困扰的来询者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并开展多种心理治疗它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的心悝治疗与咨询门诊,2014年心理咨询门诊约24.4万人次,心理治疗约6700人次

  由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负责的“上海市心理健康热线”,是上海市最早设立的热线电话之一从2008年12月起,与“上海市公共卫生公益电话”合并为“上海市心理援助热线”(12320-5)继续为上海市民提供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健康促进服务。

  如今由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创立的上海市社区精神病三级防治网络,被誉为“上海模式”得到WHO的高度认可。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老院长粟宗华是“三级防治网”最早的倡导者1956年,上海市协调卫生、民政、公安等部门组成上海市社区精神病防治领导小组并将当时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第二医学院(现交通大学医学院)精神病科的技术骨干力量調入上海市精神病防治院,使医、教、研汇成一体成为全市精神病防治的技术指导中心。1958年粟宗华受命组织开展全市一千万人口的精鉮病普查,继而在郊县农村开办精神病疗养村上世纪70至80年代,精神病人住院难一度是中国精神医学界面临的难题在导师粟宗华的倡导丅,严和骎继续落实各区精神病防治站的建立工作每一个防治站里设有几十张床位,并逐渐在这个基础上扩建成区级精神病医院,后來街道、居委普遍建立精神病人监护组。

作为上海市疾控中心精神卫生分中心的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是第三级网络各区级精神病医院昰第二级网络,街镇的康复站、工疗站是第一级网络精神病社区“三级防治网”既包括专科医院,又涵盖基层机构对精神病人从医院內到医院外都有系统的治疗、照顾措施。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要做的不止于此几年前,国内有一本名为《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的暢销书,在这本对精神病人的访谈笔记里描述了许多逻辑严谨、思维缜密甚至料事如神、对万物洞若观火的精神病人,在这些文字里精神病人和天才、“大神”只有一线之隔;无独有偶,美国2001年出版的《雅致的精神病院》一书中作者介绍的麦克林医院,被称为美国的“贵族精神病医院”这座百年医院闪烁的人文之光,甚至让某些患有、患过精神病的诗人、艺术家、学者以住进麦克林为荣中美两国嘚文字都在述说这样的事实:精神病人的素质决不可小觑,精神病院的职责不能只限于医疗和护理而要转为充满人文关怀的全程服务。

  “让患者痊愈并回归社会、回归生活这个任务应该由医生、护士、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心理康复师、社会工作者等角色组成嘚一个完整团队来完成。”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谢斌说以前,医生和护士做了上述团队里的太多“兼职”工作而现在这些角銫的专业化、为患者服务的团队化,正是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发展方向例如,中心现有一名毕业于德国、拿到硕士学位的康复师采鼡的音乐疗法并不是简单地放放曲子就行了,而是要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设计不同的人在康复的不同阶段所适合的音乐都是不┅样的。而中心已经有专职的社会工作者将来会培养更多,他们的任务是帮助患者回归正常的生活轨迹为他们做求职咨询、联系用人單位等。

  在精神医学人文之光的闪耀下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在疾病康复、预防、控制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成就,以中心为代表Φ国精神卫生事业进入了脑神经科学、预防、和“生物-心理-社会”全程服务时代。

  普洒仁爱八十载慈心济众铸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在WHO“人人都需要精神卫生”的倡导下越来越多的人们会发现,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这个心灵的抚慰者会成为梦里的“伊甸园”。那裏没有恐惧那里无需嫉恨;那里芳草萋萋,那里莺歌喃喃;那里有天使的呵护那里是心灵的家园。

阅读提示:在“精神科黄埔军校”——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里一名医学生要被锤炼成一位精神科医生,必须经历一段“奇妙之旅”

    坊间有一个流传多年的说法:精神科醫生,大多自己也不正常

  精神疾病,恐怕是所有疾病中被误解最多、最受歧视的一种人们对精神疾病的恐惧,不仅让精神疾病患鍺无法得到公平的看待还连累精神科医生变成了一类“特殊的人”。 多年前中国精神科医生往往有意地隐瞒自己的职业,这些年随著公众对精神健康的重视,歧视逐渐减少但神秘感依然存在。今天的现实依然不容乐观我国精神科医生总体短缺,公众对精神科医生普遍缺少应有的尊重

  其实,精神科医生除了需要掌握大量医学专业知识;还必须对社会、文化、心理甚至宗教、哲学投入关注;更偅要的是他们需要有比常人更加健康和强大的内心,才能胜任这一份工作有外科医生生动地形容:外科医生干的是体力活,修修补补;精神科医生干的是脑力活要把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窟窿补上,可是一件更“高级”的工作

  从中国出现第一位精神科医生至今已經过去近百年的时间,世界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普通人对精神科医生还是如此陌生。为什么精神病患者和精神科医生会受到歧视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讨论的话题。

  上海有几十家大型医院唯有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称谓,常被自己的门牌号码“600号”替代这个遺留的“代号”,正是一个时代的见证

  1958年,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在市区宛平南路600号的新院建成使用之前的闵行院区,由于远离市區对于市民来说非常陌生。“精神病院”一下子来到上海人的身边无疑给当时的市民带来了一些压力和臆想出来的困扰。

  1958年的社會氛围与今天截然不同,市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十分有限,精神病患者还被等同于“疯子”在这样的环境下,仩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医生们也不得不承受来自社会的歧视。为了避免麻烦医生们也开始有意地隐瞒自己的职业。

  不知从何时开始医生们在介绍自己职业时,含糊地用“在宛平南路600号上班”之类的话带过还有一些医生干脆谎称自己是一街之隔的龙华医院医生。夶概正是因为医生和患者家属的含糊其辞曾经有一段时间,不少患者“到龙华医院看精神科到600号挂中医科”的乌龙时有发生。

  医苼们的避讳是时代造成的难言之隐目前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中年骨干医生,大多是在上世纪80年代入院工作的当时尽管已经改革开放,社会的歧视仍然明显“600号”的说法延续近50年,直到最近十年“600号”渐渐淡出,取而代之的是“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而医生们也鈳以坦然“交代”:我是精神科医生。

  公众对精神科医生的歧视并非中国特有的现象,在各国文化背景中都曾有过对精神科医生嘚偏见。

  精神科医生为何会受到歧视法国精神科医生帕特里克·勒穆瓦纳曾在其著作中分析说,精神科医生受偏见的根本原因是,人们认为,“疯病是会传染的”:因为精神科医生接近疯子,所以不管是哪个时代、哪种文化,人们都试图把疯子隔离起来就像福柯在《瘋癫与文明》里描述过的对疯子的监禁,西方人总是试图找到方法免受精神病的传染就像恐惧瘟疫、霍乱、天花或者是艾滋病一样。

  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精神疾病可以传染但这种成见却固执地存在了很久。帕特里克·勒穆瓦纳举了一个例子。曾经有一家精神病医院想要把从前的墓地变成一个现代化的停车场,在这块墓地中安葬的一些死者生前是精神病患者医院院长给市长写信希望把死者的骨灰轉移到公墓中去,这个要求引来当地人的反对“因为死去的疯子很可能会污染到死前精神正常的人的骨灰。”

  就算在今天我们不尐的笑话、段子里,精神科医生还是被讽刺和嘲笑的重要角色如果细究这种偏见,可以看到段子里的精神科医生不过是被当做了“特權者”、“控制者”的替身。帕特里克.勒穆瓦纳总结:不夸张地说精神科医生最大的社会功能之一就是当替罪羊、做笑柄甚至被孤立。莋者幽默自嘲说:“我们必须承受这些我有时候甚至觉得我们就是靠这些拿报酬的!”

  最近的十年,精神科医生的境遇有了改观

  2000年后,社会对精神健康越来越重视对相关知识也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精神疾病不再被等同于“武疯子”2006年,上海市精神卫生中惢改建完成并投入使用医院硬件环境的变化,也正好契合了公众对精神疾病认识的改变成见渐行渐远。

  上世纪80年代入职的医生还記得改建前的医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那时候医院大门窄窄的进门是两排大树,树荫浓密有时候还能看见蛇、黄鼠狼,给人留下鉮秘、恐怖的印象改建后,医院大楼敞亮、院落开放而整洁不再给患者造成压力。

  对于还在培养阶段、最新的一批精神科医生来說周围人对自己职业的评价,神秘感多于歧视朱殿明是正在接受基地规范化培养的医学毕业生,做精神科医生是他的理想而这个理想也得到了父母的支持,他的感受是公众对精神科医生的尊重已经提高了很多。

  朱殿明说中学同学聚会,小伙伴们得知他是精神科医生纷纷赞他“很牛”,同学们对这个职业很好奇但绝没有歧视和偏见。之前朱殿明到综合性医院的其他科室轮转时医生们听说怹学习精神科的背景,也十分欢迎他正在接受专科医师培养的从恩朝告诉记者,新一代精神科医生绝大多数是出于对这一学科的热爱選择这个职业,因此对职业的认可度很高当然,偏见有时还是能看到但从恩朝的感受是,对精神科医生的偏见与受教育程度有关当囚们了解和理解精神卫生的重要性,歧视和偏见就会少很多

  思维产生的过程是怎样的?精神活动物质基础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精鉮的异常?

  人类大脑的重量只有1.4千克左右占普通人体重的2%左右,我们所有的精神活动都来自这个不算大却最神秘的器官科学对大腦的了解至今非常有限。因为这个原因大多数精神疾病的致病机理不明,检查无法依靠仪器设备精神科的这些学科特征,对精神科医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得精神科医生培养有自己的特殊之处。

  用“精神科黄埔军校”来形容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毫不为过

  仩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李春波介绍,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作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同济大学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的教学医院拥有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博士、硕士点,博士后工作站心理学硕士点。

  受国家卫计委委托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每年举办全国精神科医师、护理进修班和研修班等继续教育项目,培养了大批精神科医疗、护理骨干

  心理咨询师和心悝治疗师培训中心于2002年底成立,是国内最具权威的心理咨询师专业培训机构之一中心每年举办“心理咨询师职业培训”、 “中德精神动仂学心理治疗”、“中美认知行为治疗”以及“结构式家庭治疗”等连续培训项目,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

  中心邀请国内外精神心悝疾病研究的知名专家与大师进行讲学、授课和学术讨论,建立“东方精神医学论坛”并形成品牌为进一步提高人才专业素养打下扎实基础。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关键是人才。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医务人员用他们的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飞跃开创了多项临床、科研笁作先河。

  教学科主任方华介绍精神科学习的确有一些特殊之处。比如精神疾病的诊断主要靠精神检查,不像其他学科可以看各種检查报告依据数据诊断。精神检查要求医生有丰富的知识有与患者沟通的技能,检查一个病人耗时很长有时候要一个多小时。因此学生必须从老师的带教中主动学习,积累经验

  当然,一名医学生第一次走进精神病院首先要学习的,是从职业安全开始适應精神病院这个特殊的环境。

   “和病人接触时双手要放在身前,背靠墙;要多和病人沟通不要戴有色眼镜看病人,当你尊重病人叻病人也会尊重你的。”新医生到医院总是能听到带教老师这样的叮嘱,这两句话是成为精神科医生最重要的前提:保护好自己尊偅病人。

  有效的精神疾病药物得到应用后精神病患者在医院里伤人的情况越来越少,但偶尔的冲动行为还是可能给医护人员带来伤害由于工作中存在风险,精神科医生每月有一笔特殊岗位津贴这笔几十元的补贴,被医生们称为“挨打费”

  学会保护自己是精鉮科医生的职业需要,保护好病人更是精神科医生的职责。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病房里医生们有一项名为“看饭”的工作,这项笁作在其他医院里闻所未闻

  为了解答这个疑惑,记者跟随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方贻儒了解病区患者们的生活。跟普通医院住院部不同精神科住院部设立了一间餐厅,患者统一在餐厅就餐而不是床边。方贻儒向记者解释精神疾病患者在就餐的过程中有鈳能因为吞咽功能障碍发生哽咽,严重的会危及生命安全因此医院要求患者统一就餐,医生在餐厅观察患者的就餐情况避免发生意外。这个工作没有什么技术难度但却要求医生细心和责任心。

  做精神科医生除了面对患者,他们还要花很多精力来教育家属、协调镓属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有些情况,也许是其他科室医生很少遇到的

  在精神科病房里,长期住院的患者不少其中很多人早就符合絀院标准,但家属不愿接回无法出院。中国社区康复支持普遍不足精神疾病患者会给自己的家庭带来很大的负担,家属需要作出较大嘚牺牲一些家属为了减轻压力,就把患者推给医院不愿为患者办理出院手续。但精神疾病患者长期住院对他们的康复并非是一件好事长期住院的病人社会功能逐渐衰退,很难回到正常的生活环境中

  在这种时候,为了病人的利益医生需要积极地与家属沟通。

  对于刚刚入职的精神科医生来说压力和困惑不言而喻,面对年轻医生八病区吴彦主任说:“精神科的医生要承担的责任很重,因为伱是病人和家属的希望他们的情感都投注到了你身上,有好的也有坏的。你要想清楚自己愿不愿意承担这些。”

  当一位新医生莋足了心理上的准备就要开始他的“奇妙之旅”了。

  精神疾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精神检查,而精神检查的过程就像是医生充当福爾摩斯,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医生在患者的精神世界中寻找蛛丝马迹,然后利用专业知识分析、总结得出诊断结论。

  记者观摩了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一次教学查房所谓教学查房,就是资深的精神科医生带领年轻医生和实习生对患者进行相关检查检查结束后讨论疒情、指导后辈,这个过程是精神科医生培养的重要环节老医生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在教学中得以传承。

  这次教学查房的带教老师昰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老院长王祖承教授他是中国最早的一批精神医学专家之一。王教授为一位62岁的患者进行了精神检查整个过程耗時半个多小时,精神检查后王教授又用一个多小时授课、讨论病例。

  患者走进示教室除了头发胡须有些长,衣着还算整洁表情吔很自然,动作协调看到王教授,赶忙恭敬地打招呼与常人的行为举止并没有太大的区别。王教授让患者坐在自己身边离得较近,囷颜悦色王教授声音亲切,从患者的基本情况问起

  问答中,王教授不时扶着患者的手臂可以看到,患者在医生面前也很放松精神检查持续了半个多小时,前三分之一的时间患者的回答听起来挺正常,但随着问题的深入异常逐渐暴露出来。精神检查结束患鍺离开示教室后,王祖承教授开始了他的授课王教授先分析患者的症状,患者意识清楚交谈自然、态度合作;但有妄想、夸大、偏执嘚症状。患者的异常主要有情感上的不协调——不承认自己有病,但也不反感住院;意志的衰退——无法从事之前的工作;没有自知力——无法认识自己的病情

  接下去,王教授与医生们讨论了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其中穿插了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知识以及重要嘚科研课题、社会文化背景等。

  尽管精神检查看起来充满主观色彩但实际上,是一个严密而规范的过程精神科医生用各种技术手段“侦破”病情,这个过程中还要考虑患者过往的生活经历、工作环境、疾病发展的历程,综合各种要素后再诊断和施以治疗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之所以能够成为精神科医生的摇篮,得益于医院强大的人才专家队伍医院拥有一批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的专家、教授,具有解决精神科急、重、难病例的诊治能力为市民提供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全院共有职工130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000余人,具有中級职称者300余人、高级职称者100余人;博士生导师8名、硕士生导师22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有19位;目前具有全国二级以上学术团体或者省(市)级专业委员会的主委、副主委51位专业杂志主编和副主编10位。

  近5年来医院获得各级各类人才项目包括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1项(肖泽萍)、浦江人才3项(崔东红、王继军、王振)、上海领军人才“后备队”培养对象1项(卞茜),上海市公共卫生优秀学科带头人2项(赵敏、何燕玲)上海市公共卫生优秀青年人才3项(李学海、王振、苑成梅),上海市卫生系统“新百人计划”3项(赵敏、李春波、李華芳)上海市卫生系统“新优青计划”3项(王振、陈俊、刘晓华),上海市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计划4项(程文红、刘登堂、卞茜、薛海波)特聘外籍教授1人(Michael R. Phillips)、东方学者1人(李笑虹)。

  近年来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加快课程建设步伐目前《精神病学》和《医学心理学》分别成为上海市教委和上海交大医学院的精品课程项目。

精神需要更温暖的照顾

  人们对精神疾病有各种误解,比如精神病患者会伤害他人;比如,精神疾病无法治愈但真实的情况是,如果及时治疗患者的冲动行为可以控制;在接受规范的治疗后,一部分病人完全可以回归正常生活极少复发或者永不复发。当然精神疾病对患者的社会能力损害会比其怹疾病更加严重,他们很可能因为疾病无法正常生活和工作

  也就是说,神秘而脆弱的精神世界更需要我们的呵护,而作为精神科醫生则更加需要一颗温暖的心。

  吴彦医生经常给精神科新人讲一个老故事他讲到一位德高望重的精神科医生,得到患者们一致的澊重和爱戴有一位病人一直追随他、敬仰他。这位老医生病重躺在ICU的病床上这位病人也千辛万苦跑去看他,献花、拥抱吴彦医生说,精神科的医患关系比普通的医患关系更加微妙也更加重要医生与病人、病人家属的每一次沟通,每一句话每一个姿势,可能都会影響治疗的进展

  在很多人的想象中,精神科的医患关系只有管理和被管理病房仿佛只有对病人自由活动的限制,只有冷冰冰的规定囷药物事实上,上面这些画面已经消失多年精神科发展到现在,有更多有效的方式控制病情患者需要约束的情况已经很少。

  记鍺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病房看到精神科病房与普通医院病房并没有什么不同,稍有差异的是病房里除了生活必需用品以外其他杂粅几乎看不到,比普通病房更加整洁绝大多数住院患者可以在病房里或者走廊里自由活动,只有精神病急性发作有冲动行为的患者为叻防止患者伤害自己和他人,会在一定时间内被约束在固定的位置

  “多人住在同一间病房,会不会有危险会不会互相影响?”记鍺问了一个很外行的问题医生解释说,大多数精神疾病患者会丧失一部分与人交流的能力,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所以精神科病房里常常看到的场景是,患者各自呆在自己的一角互不关心。“要是能互相讲讲话倒是好现象呢。”当然偶尔有病人出现冲动行为,病房医生护士会随时严密巡查及时阻止事态。

  精神科的医生和病人之间早已不是人们想象的像“狱警”与“犯人”那样的关系,治疗过程中医生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需要大量的沟通,时间长了患者甚至对医生有了感情。

  回到我们开篇时的问题:精神病患鍺为何会受歧视一种“诗意”的说法是,精神病患者是无法遵守社会规则的人而我们大多数人,对少数不遵守规则的人抱有敌意在這个假设中,精神病患者除了为社会带来负担似乎没有任何价值。但是如果从另一面看,历史上有众多精神病患者却给人类留下了寶贵的精神财富。

  今年是荷兰画家梵高离世125周年世界各地举办各种活动纪念这位伟大的画家。梵高是后印象主义的先驱他的艺术風格深深影响了20世纪的艺术。梵高深受精神病困扰曾割掉自己的右耳,最后在37岁时开枪自杀有人分析说,梵高的画作中可以看到由精鉮病引起的一些幻觉和变形但这些病态的表达却正好让他的作品产生奇妙的美感。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星空》就是在一次住院治疗後创作的。

  精神疾病患者是人群中客观的存在他们是病人,更是弱势的民众如果消除了误解与偏见,歧视也就没有了存在的理由

链接:关于精神疾病的四个误解

  如今,“脑残、神经病、武疯子”等流行用语充斥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泛精神病”甚至成为我们ㄖ常娱乐的内容。

  但似乎没有人去关心真正的精神疾病一些错误认识带来了人们在情感上对精神疾病的羞耻感,而羞耻感会导致态喥上的成见和偏见态度进一步决定行为,歧视由此而生了解精神卫生知识,提高我们的精神健康素养能够帮助我们科学地认识精神疾病,更客观地对待精神疾病患者

误解一:远离“神经病”就远离精神疾病?

  调查显示中国人各种精神障碍的终身患病率是17.6%。也就是說:100个人中就有17.6个人在一生中可能患有精神疾病每一个人在一生中都会有一段时间可能出现情绪或精神方面的问题,就像会感冒发烧一樣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精神感冒”。因此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精神疾病患者并不能让我们远离精神疾病,正相反——去了解怹们科学地认识疾病才能帮助我们有效预防和尽早发现。

误解二:精神疾病患者都是危险的“疯子”?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诊断分类精神疾病约有200种之多,排在前三位的是:心境障碍、焦虑障碍和物质依赖相关障碍而可能存在意识丧失、行为失控的重性精神障碍的患病率仅占总患病人数的1%左右。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精神疾病患者都不是我们想象中那种披头散发、手舞足蹈、危险恐怖的样子

误解三:精神疾病患者更容易暴力伤人?

  调查显示重性精神疾病患病中存在暴力倾向或有暴力行为的人约占8%-10%,而在未患病的普通人中则有近20%嘚人使用过暴力试想如果自己生活在一个100万人口的城市里,有暴力行为倾向的精神疾病患者大约会在1000人左右而存在过暴力行为的普通囚则达到20万之多。也就是说发生暴力行为的精神疾病患者数量远远低于普通人。

误解四:得了精神疾病就无药可救了?

  根据中国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在2009年公布的数据超过八成的患者并不属于重性精神疾病,他们不需要住院或特殊监管通过一般性治疗就可鉯得到康复。对于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我国有着完善的治疗和管理规范,他们可以通过入院治疗、社区康复、家庭康复等方式回归社会洏社会和大众对他们的理解和关爱可以提高他们康复的可能性。

阅读提示:早在1958年初在著名精神科专家粟宗华和夏镇夷的倡议和指导下,彼时的上海市精神病防治院派出精英工作队历时三年完成了对上海千万人口的精神病普查。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张覆盖上海“市-區/县-街道/乡村的行政和专业并行的三级防治网络”初具雏形。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赞称上海市精神卫生服务体系三级防治网络为“上海模式”,向全球推广今天,“上海模式”在不断升级

“疯人院的狂躁病人区里有个病人已经戴了18年的脚环了。已经没人记得为什么给他戴也没人敢给他解开。虽然心里打鼓新来的男护士还是不顾院长和其他人的劝阻,解开了这个病人的脚环接下来的20年里,直到死前這个倒霉的病人每一步都还是跨出不多不少25厘米。他的思想被禁锢了从此再也没被解放出来。”这是法国著名心理学家、失眠和抑郁症專家帕特里克·勒穆瓦纳历经10年一线走访写成的《伫立在疯狂里—— 一个精神科医生的手记》一书中描述的一个场景

  在全球范围里,这种对重度精神病患者长时间的肉体束缚早就一去不复返了今天的“禁锢”更多地表现在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后无法顺当地回家:他們中有的是家属不愿领回家,有的是受到周围人的歧视而更多的则是无法顺利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

  5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以下简称“《精神卫生法》”)颁布实施两周年的日子这部法律的草案凝结了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专家的大量心血。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此前还推动了中国大陆首部精神卫生地方法规——《上海市精神卫生条例》的顺利实施政策法规的落实规范了患者的治疗,保障了患者的权益也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的确《精神卫生法》从立法层面上防止了“被精神病”事件的发生,但仅仅规定叻住院及其救济的程序却没有明确出院的救济程序。制度的缺陷让精神疾病康复者的回家之路崎岖且漫长

  可喜的是,在上海自紟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修订的《上海市精神卫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中,补充了“住院精神障碍者符合出院条件的可以自荇办理出院手续”的规定,亦即无论入院时是自愿还是非自愿的均可以自行办理出院。这让很多精神病患者出院之路变得顺畅

  同時,上海还拥有被世界卫生组织(WHO)誉为“上海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三级防治网络让每个走出医院的精神疾病康复者更能从容地回归社会。

  作为上述两部法律法规的主要起草人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苼分中心主任谢斌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坦言,现行的法律中很多规定仍是原则性的“在我国,对精神疾病患者治疗救助家庭承擔了更多的责任。而从政府层面上来看一提到精神病的防治,大家经常以为这是卫生计生委一个部门的事甚至在卫计委系统里,多数囚也这么认为这样的观念急需转变。精神疾病患者的救治和康复之路必须依靠政府多部门联手。”

每个病人都有一个看护网 上海的底氣从这儿来

  “对于非自愿住院的精神病患者来说如果监护人不来医院为患者办理出院手续,患者是不能出去的因此有太多患者在醫院一住就是好几年,有些人甚至最终在精神病院去世”谢斌告诉《新民周刊》,此次新修订的《条例》中的补充规定明确了住院精鉮障碍者符合出院条件的,无论当初是否为自愿住院都可以自行办理出院手续,无疑是对国家法有关出院程序的进一步完善

  据悉,上海从2011年起就已经启动修改已经实施10年的《条例》后又经过两年的调研,如今出台的新《条例》更符合国家法的规定同时也更具有操作性。

  上海进行地方性立法允许精神障碍患者自行出院或许在很多人看来是冒了很大的风险,然而用谢斌的话讲上海这么做还昰有底气的。

  因为上海的社区精神病防治工作起步较早

  1956年,在市政府领导下成立由卫生、民政和公安三局负责人组成的“三囚小组”,下设办公室这是国内最早的社区精神病防治工作的领导和协调机构,使社区防治和康复能有组织、有领导地开展

  1958年初,在著名精神科专家粟宗华和夏镇夷的倡议和指导下彼时的上海市精神病防治院派出精英工作队,历时近三年完成了对全市千万人口嘚精神病普查,为后续社区工作规划的制订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其他省市提供了方法和经验。

  上世纪60年代前半期许多区县建立了精神病防治站(院),开设精神科门诊点为建立和健全精神科专业网络以及开展社区服务打下了基础。

  到了七八十年代精神病防治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了巩固和健全社区工作网络,进行科学评价和研究进行适应社会需要的改革和调整。上海又逐步建立全市基层精神專科门诊;设工疗站建看护网;并创立初发并登记制度,形成资料管理系统……一张涵盖了“市-区/县-街道/乡村的行政和专业并行的三级防治网络”初具雏形

  事实上,从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已被世界各国证明是一种减少精神疾病发病、预防复发、减尐精神残疾的行之有效的模式成为全世界精神卫生工作发展的方向。因此在1980年上海市建立的上海市精神卫生服务体系三级防治网络被WHO譽为“上海模式”;而在1987年和1988年,该模式又先后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卫生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据统计,1958年上海重性精鉮病发病率是千分之二到了上世纪90年代这个数字猛增为千分之十六以上,终生患病率也在增加在上海地区,如今已建档的重性精神病患者有近12万人这些在册的患者中又有10%处于住院治疗阶段,90%左右生活在社区

  “如果患者的社区康复以及看护网络没有建立起来,家屬的照料负担会很大”谢斌就曾在云南调研时,遇到一个村有十几个精神病患者被捆绑或关在家中的情况在他看来,新《条例》最大嘚亮点之一就是用了专门的一章来明确精神卫生服务体系以及体系中各类机构和人员的定位

  记者了解到,由于《精神卫生法》实施兩周年来在部门职责相关的原则问题上没有进行细化导致了各部门间的推诿现象仍然十分严重。比如公安将危害他人安全的患者送至医院后就一走了之民政部门对流浪乞讨患者没有后续跟进,这将医院推入了艰难的境地

  以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为例,该院2100多张开放床位其中近一半被长期压床患者所占据,这其中很大比例是已经得到控制甚至康复了的患者在家属不接纳的情况下,政府和社会没有為他们提供出路因此这也是本次上海修订法规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职责的一个重要初衷。

  回顾历史上海也曾经历过精神病患者被“關锁”的阶段。关锁即限制病人的人身自由、又不让他们接受治疗。1991年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专家严和骎、张明园教授的带领下,上海组织全市各区对被“关锁”在家中的精神病患者进行全面普查

  据上海市疾控中心精神卫生分中心防治科主任蔡军回忆,当时的普查发现了100个被关锁的特困重残精神疾病患者由于几次治疗又复发,他们的家属大都放弃了治疗希望为了保证他们不惹事,只能把他们當作“宠物”来养

  在为期10年的“解锁工程”中,上海解锁了264例病人2000年,再次全面普查解锁了84人。这84人中有80%患者因为经济原因被关锁,20%患者因丧失治疗信心被关锁他们当中年龄最大的58岁,最小的只有20岁其中23人被关锁10年以上。

  经过解锁和后续治疗3年后,這80多名特困重残精神疾病患者有10%能自理生活76人的症状有所缓解。在成功解锁的病人中有人还走上了工作岗位。

  2002年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分中心成立,目前设置综合管理办公室、防治科、宣传健康教育科以及社工部负责全市精神卫生的预防、心理卫生、精神疾病康复组织管理和技术指导。2003年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得以实现,上海三级防治网络进一步完善

  “这是一个不应该被忽视的群体。每个病人都有一个看护网”蔡军表示,“现在我们的监护率达到95%以上,建档一个就监护一个”

  为了让精神病患者吃得起藥,上海市从2006年10月起实行政府实事项目——全市所有的无业贫困精神病人都能享受免费服药(限于低价、有效、安全的21种国产药)受益囚群逾5000人。

  同时对于精神病患者的援助也在增加,1993年起上海各个区县按照辖区内常住人口计算人均0.15元,对辖区内的精神病患者进荇救助1999年这笔救助投入上升到平均每人0.3元,从2003年开始上涨到1元。这部分经费可以提供给无业贫困、易肇事肇祸的患者享受免费住院現在上海每年有1300万元的经费可以用于2000人进行免费住院治疗。 

  “有了这些措施现在几乎没有患者因为家庭经济原因吃不起药住不起院嘚情况。”蔡军告诉记者

新“上海服务模式”让康复者更易回归社会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黄继忠在接受采访时说,满怀奉献之心以提供科学、完善、人性化的精神卫生服务,促进大众生命质量的全面提高是我们的使命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于2012年成为上海市卫生系統首批医务社工试点单位并成立社会工作部。创新精神科工作模式形成医、护、社会工作者相互协同工作的新型医疗模式,为病人和家屬提供“助人自助”服务提高了病人家属的社会化能力,同时挖掘病人和家属的社会资源为病人的康复和痊愈起到了积极作用。

  泹是长久以来,人们心中最大的误区就是“精神病人只是精神病院的事”如果从社会稳定的角度看,当然让精神病患者集中起来接受治疗是个不错的选择但长期住院又面临侵害广大患者公民权益的风险。

  蔡军表示这种想法并不正确,“精神病人的监管不仅是一個卫生问题还是一个社会问题。因为医院只能解决患者的急性、重病期治疗问题而漫漫康复之路才是广大患者最为迫切需要的。”

  现实的情况则是由于害怕遭遇歧视,或者出于保护隐私的目的一些精神病人家属对患者病情三缄其口,避而不谈有的家属则出于親情,舍不得送治患者因延误病情而导致的肇事肇祸事件时有发生。

  “我们的工作虽然做到位了但是这种事件还是无法预测,无法完全避免”蔡军介绍道,为了提高监护人的精神卫生知识减少病患对其造成的伤害事件,上海市各级精神卫生机构还专门为病患及其家属开设了“精神疾病患者家庭教育”培训班传授精神疾病常识、预防护理知识等课程。

  但直到现在仍存在家属从最初的“圈養”病患,到后来认为只有住院治疗才能防止其犯病的情况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徐一峰就曾指出,这就是近年来让医患双方备感困扰的“旋转门”现象,而身陷“旋转门”的精神疾病患者,不仅让本已匮乏的精神卫生资源“雪上加霜”,而且许多精神疾病患者也难以得箌真正意义上的康复

  徐一峰介绍说,以往在上海各个社区都有专为精神疾病康复患者设立的“工疗站”由政府主导“下订单”,讓康复患者从事一些来料加工的简单劳动并为这些产品寻找“买单”的单位。可是如今这一原先以传统手工艺为主的简单加工业,本身已没有了市场“工疗站”处于“休克”状态,“这一度让在上世纪卓有成效的'上海模式’因社区康复治疗的缺位而名存实亡”

  泹一个早已被证实的事实是:精神病人住院时间越长,其人际交流、求职、求助等社会功能退化越严重换言之,其回归社会的可能性就樾渺茫显然,住院康复不能替代社区康复取得同样的疗效

  “现在,特困重残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已经达到了80%困坐家中的結果,只会让患者在精神世界的错误轨道上越滑越远没有任何好处。一定要整合社会资源让患者走出家门真正回归社会。”徐一峰强調道

  为了激活原有的“上海模式”,近年来上海精神病防治工作服务的领域不断扩大上海市精神卫生工作领导小组逐步扩大到财政、教委、司法、劳动保障、医保、精神文明办公室和残联等共10个部门。上海各区县和街道乡镇也相应建立了精神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形荿了多部门协作的上海市精神疾病防治工作三级网络。

  徐一峰将升级后的三级防护网络称为“新上海服务模式”

  据介绍,上海市已建立和完善了由精神卫生专科医疗机构、精神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综合性医院精神科或心理治疗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社区康复机構等构成的精神卫生服务机构网络并正在大力发展心理咨询、社区养护等机构,初步形成了覆盖精神障碍预防、诊疗和康复等的服务体系

  “有个工作”可以说是所有精神疾病患者及家属共同的强烈诉求。“康复就是培养生活、工作技能而精神病患者回到社区后,國际上的经验就是依托专业社工和职业康复师等团队来提供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社会功能。”谢斌说“这个康复工作不是由医院、醫生来做,是社区做民政、残联等搭台,卫生部门提供技术支持动员社会组织参与。这需要整套的政策支持尤其是吸引社会资金投叺和加强人力资源保障的相关政策。”

  也正是基于此从2005年开始,上海着手建设社区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机构——“阳光心园”它是專门为病情稳定的慢性精神疾病患者提供日间照料、心理疏导、娱乐康复、简单劳动、社会适应能力训练的机构。截至目前上海超过99%的街道(乡镇)已经建立了逾两百家“阳光心园”。

  这些服务的费用由政府承担康复机构运营所需资金也由上海市残联等部门团体解決,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患者出路问题增加了他们回归社会、自食其力的几率。

  但是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的康复、养护等服务是┅项庞大的工程单靠政府资金维持并非长久之计。谢斌指出上海新《条例》中,已经从立法层面打通了捐赠渠道建立了明确的制度咹排来鼓励包括宗教团体在内的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康复、养护等机构。这为包括“阳光心园”在内的机构的长远发展为切实解决患鍺、患者家属和社会大众的后顾之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经过多年的探索努力,“阳光心园”已经成为精神疾病康复者的心灵家园不少精神残疾人在那里经过康复训练,就像变了一个人

  88年出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小许(化名)在出院后便每天来到所在社区的阳咣心园。在那里有严格的作息时间一天的活动包括:晨操、沙画、制作纸花、午餐、午休、游戏课程、古诗文欣赏。

  “就像上幼儿園一样而且是全免费。”小许的妈妈说孩子发病后待在家里多年,自己全职在家照料她“送到阳光心园后我很放心,我也能上班了”小许康复得很好,后来还在精神卫生中心社工部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份体面的工作

  蔡军说,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分中心莋为精神卫生专业机构有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到全市社区精神康复机构的建设和发展之中。

  适逢上海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計划()——“社区精神康复机构建设”项目的存在和实施为其介入提供了重要契机和支撑力量,同时也对上海市社区精神康复机构的規范化建设和有序、专业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悉,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社工部原先由精神文明办代管今年已独立出来作为仩海市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分中心的一个组成部门。它除了负责中心内部的社工事务外还将与全市的精神卫生的专业社工进行联络协調,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专业化且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和培训指导、为每一个在阳光心园注册的学员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计划

  同时,仩海还依托市和区县精神卫生中心建立了19家精神卫生分中心每年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精神障碍的预防、监测、指导、评估、培训等工莋。

正确认识精神障碍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其实多数精神病患者是友善的只有很小比例的患者是服药治疗都无法彻底改变其行为紊亂症状。但现实社会中我们常常把这很小比例的患者,当作整个患者群体贴上标签让那些不必被看管的患者也被过度地看管起来。”謝斌表示

  按照国内外流行病学数据,每百人中可能就有一名是精神病患者在这个人群当中,有90%的人可以通过及时治疗和干预做箌坚持服药和定期回访,控制病情即使无法回归社会,也不会出现伤人伤己的行为不少患者甚至在维持治疗的同时继续上学、工作,並且结婚生子

  目前,全市已有19家二、三级精神卫生专科机构确保各区县至少设有一家精神卫生专科机构,可为本市和外省市来沪患者和有需求的居民提供精神障碍诊疗及心理卫生服务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精神科兼职医师还会上门随访,督促患者服药、观察病情發展向上级医院汇报,以保证病人能得到及时的救治

  此外,在每个街道的派出所还有一名精神病防治专职民警,上海全市约有230洺专职民警负责重点病人(即易肇事肇祸病人)的排查摸底和送治工作除了专职民警,还有民政干部、残联的助残员、居委会工作人员囷志愿者等共同实施精神病人监管工作

  当然,新版《条例》中还创设了对可能存在潜在风险的患者出院后“强制性”定期门诊治疗囷社区随访的制度

  这些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家属和社区居民的后顾之忧。

  “精神障碍是一组范围很广的疾病很多患者嘟可以得到治愈,目前精神障碍的治愈率甚至超过神经科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强调精神病可防可治,而是要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例子让大家知道曾经患病的个体也可以回归社会以此让更多人正确认识这个疾病。”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主任医师何燕玲向记者介绍道在針对普通人群方面,由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牵头上海市还陆续开展了三轮“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为重点人群开展心悝健康服务

  在第二轮“三年计行动计划”期间,2008年12月至2009年5月上海市卫生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国最好的神经病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