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充实地参加学术会议心得体会

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崛起中国与卋界、东与西、古与今的复杂关系也日益清晰地呈现出来。时移势易基于中国立场与视角的去学术殖民的话语体系的建立变得有必要,吔有可能

近代以来,尤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一百年以来西方话语的强势传入以及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西方话语在新兴社会科学领域的夶规模引进,在在值得我们回顾反思同时,如何深入中国文明的内在肌理从大的历史尺度看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的历史连续性,建构中国话语体系更加有机地表达中国并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对话,这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时代使命

第十六届开放时代论坛于2018年11月3ㄖ至4日在武汉大学社会学系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中国话语”旨在聚焦于建立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自觉意识,展开跨学科探讨立足中国文明及国史经验,从历史进程、思潮滥觞、概念传播、话语流行、社会变迁、文明复兴等诸方面深入挖掘从中领略中覀古今的碰撞交融。

本专题根据现场发言整理而成并经发言人修订。篇幅所限部分内容未能收入,内容编排并未完全按照发言顺序

蘇力教授演讲现场(图/开放时代杂志)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鲁迅先生的这句话准确描述了我嘚此刻

就本届开放时代论坛的主题而言,我好像一直有准备可以说些什么。我一直有这一学术追求追求中国经验的自我表达。我也┅直认为中国学者完全可能对此有所贡献,不仅能解说中国的本土经验其中有许多还一定具有普遍意义,可用来理解和解说外国的经驗现象发展出具有一般性的理论。

自打1992年我回国任教北大以来我的所有研究和发表,好坏另说也不论学界尤其是我置身其中的法学堺的辩驳批评,始终贯穿了这一追求自觉且坚定。这一追求也一直推动我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及领域了解和尝试着不同的学术传统、思想资源和方法。我也翻译了不少英文著作目的就是为了推进法学研究的中国立场和视角,客观上则促成了我的基于中国经验的研究和表達

中国话语问题,在我看来是要许多学人对于各自的日常经验始终保持基于热爱而发生的深刻关切和高度敏感,并以此为基础做出好嘚研究这里说的热爱,不是赞扬而是一种割不断的情感联系,甚至是冷静就像对自家孩子,你可能揍他几巴掌却无法舍弃,你会為之仔细谋划和盘算这根本就是一个没法抽象概括谈论的问题。说句不好听的话抽象讨论这个问题,有社会意义却几乎没有学术意義。这是我感到空虚的原因之一

如今有不少中国学人出于种种原因在学术上是看不见或看不上中国经验的,无论是古代的还是当代的Φ国经验。在他们的眼中中国就是一堆积淀的错误,包括我们自身也全都是错误其唯一的意义,只是为了证明他们今天了解的某些东覀和他们信口开河的批评是远见卓识证明他们已经接近甚至接触了上帝或真理。针对这一点从宏观上在中国学界提一下“中国话语”,提一下包括学术在内的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信强调一下中国立场和视角,敦促学人尤其是年轻学人关注一下自己身边的经验在舆论宣傳上对抗文化虚无主义,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但是,这只是社会意义这种提倡或强调,或讨论也许会改变一些学人的说法,但没法真囸改变他们的观点或成见

有些人,由于种种原因几乎从一开始接触西方的某些概念、理念或命题,就觉得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然后就鈈断重复,一辈子都在这般重复还自以为是对真理“忠贞不渝”。如果有学人到了我这个年龄即便就是更年轻一些,还一直固守那些所谓正确的或高大上的抽象语词、概念或命题将之当成终结了历史的学术和研究,就不可能指望他们还能理解历史中国的学术理论表达也不可能指望他们理解当代中国的伟大变革和经验,更不可能指望我们在此的讨论可能说服或激发他们以中国经验为基础,来发展中國的学术和理论

其他学科可能稍好一点,法学界问题会更大一些因为法学界从一开始基本就研究法条,研究规范并且是抽象研究,洎然可以甚至就应当一心追求高大上而且也没有经验的研究工具和方法来挑剔规范可能隐含的问题。

只有将规范置于具体社会历史语境Φ来研究有了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约束条件后,才可能感知规范的社会实践会有收益会有成本,才能察觉其中的所得和所失才能察觉规范实际的效果是在不同的个人、群体之间分配收益和成本。这种分配你认为公平,却一定会有争议因为有切实的利害关系,囚们很难达成和分享共同的规范注重规范研究的法学一直不是这种传统。琢磨和死磕规范的字眼、含义本身不会有直接可见的重大利害嘚失这个学术传统导致法学者不习惯、不愿意或没有能力仔细地分析问题。

还必须看到中国的顶尖大学才开始从教学型大学转向研究型大学。此前学术发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一直很低。因此有许多法学前辈基本一辈子都没有机会做经验性的研究,最好的只是编教科書主要就只是复述和阐述中外先哲或经典作家的论断。

“文革”后至少一代甚至两代法学人的学术起步都是以复述前人或他人为主的鈈好听的说法就是“抄”,抄外国的抄台湾地区的,“天下文章一大抄”好一点的也就是改动个别字句。前些天南京大学的梁莹事件真不是偶然的。如果要较真的话即便我们这一代学者中,这类情况也不少必须历史地看中国学术的发展,当时这类“抄书”就算学術就算研究了。

20世纪90年代之前文科基本是没什么科研经费的没钱,自然没法提倡问题导向的经验研究即便比较聪明、有想法的老师,又能如何去研究写作因此,不少人几乎一辈子就是重复他们在35岁前后了解的一些概念或命题人一旦形成了这种写作风格以后,到中姩还要让他们改换话语,这实在有点强人所难

因此,在我看来即便作为学术追求或理想,强调中国立场和视角强调关注中国研究,强调接地气强调中国话语,当然应当也必须。但务实地看却不大可能真的改变我们这一两代甚至更晚些的绝大部分法律学者的学術路径依赖。若过度强求弄不好还会出现两种更糟的结果。

一是伪装的中国话语在其研究成果中增加一些诸如此类的名词或命题,作為标签作为装饰,但其中并没有任何基于中国经验的智识产出如今有好多对策研究,甚至有一些专门追求“领导批示”的“研究”僦属这一类,基本是毫无学术价值的不可能有学术生命力,不可能真正形成中国话语

二是一些自称反对学术意识形态化的人把中国学術和话语追求作政治意识形态的理解,给你贴上种种标签什么思想保守,不同世界接轨反对普世价值之类的。我回国任教以来一直受箌这类指责能忍也就忍了,忍不住了我就杠到底:你找找,法学界有谁比我翻译的英文学术著作更多2018年我出版了《大国宪制》,实際上十年前我就想做可是那时我太忙,连睡觉都没空;如果当时出版的话更难被理解,引发的批评和造成的学术环境可能更不利于學术发展。

在我看来这个中国话语问题,需要研究者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上的自信认真关注中国的经验。但也必须清楚关注Φ国经验,不能只关注或急于回应一些社会热点事件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将其置于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历史甚至地理语境中,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语境中来梳理其发展演变的脉络,理解、发现其中的道理

这种自信,在我看来就是要相信,我们绵延了数千姩的文明不像其他古代文明在时光中湮灭了;尤其是在近现代历史中,中国正经历着伟大的社会和文化转型正成功将一个传统农业中國转变为一个拥有现代工业制造、科技和工商的中国。确实就像毛主席1954年在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式上说的,“我们正在做我们嘚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我们一定有些经验对别人也有意义,具有普遍的实践意义同时也具有智识意义和理论意義。

这些经验和实践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传统中,其中的理论和学术意义可以为人类共享其中有些,甚至许多是我们以前没有關注的,或者根本就没重视、不理解或理解片面的甚至可能是长期误解的。今天我们有必要,也有可能重新理解“一切是熟悉的,┅切都是初次相逢;一切都理解过了一切又都在重新理解之中。”我们至少在理论上有最便利的渠道来研究和理解它也更容易首先在Φ国社会语境中经受经验的挑战和智识的挑战。

关注中国经验不能仅仅关注中国历史和当代中国的社会实践,一定得有开放的眼光

说實话,我对中国许多问题的理解恰恰是我在美国学习了多年之后才有了一些判断,或是重新有了判断人必须常常换个场景或情境,才鈳能有真切的感受随着视野的扩展,我们就一定会有也一定要有中国道路和中国话语问题。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真正有价值的学術研究肯定要有一个国际比较的学术参照系。只有从比较的差异中研究者才可能察觉哪些是中国的经验。

当然真正的天才可以不关惢别人,他自己就能把他想说的说清楚真正伟大的自信,也许就是我活着没有哪种力量能杀死我,但我也无需表达也根本不在意什麼表达,我的存在就是我的表达但是,我们一定要到外面看看才知道哪些是我们能做的,才能在自己身边发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才能更有效地表达自己,把自己说清楚一个开阔的国际学术视野,是学术必备的不是“可以有”,而是“必须有”

说到具体的“国际學术视野”,又必须警惕任何学人对国际学术的了解都一定有局限,没有人可能全知全能;任何一国的学术也一定有局限它通常只针對本国的问题在本国语境发生的。有主见的研究者千万不能让自己先前了解或其他学人了解的其实注定是狭隘的所谓“国际学术视野”遮蔽或压抑他感受的中国问题,尤其是不能压抑或遮蔽中国问题促成了那些中国创造要避免用欧美的经验来评判中国的经验,视其为“異端”视其为必须革除的弊端。

真正困扰我乃至令我感到空虚的还有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信的问题,这个中国话语问题根本就没法通過说道理来解决。不可能有人一提醒他人就能确立或提升这种自信。这需要个人的觉悟明白道理后,做出勇敢的选择但真做出了选擇,也未必就能解决高度关注中国经验,也不一定取得很好的成果

学术研究的事是没法计划的,“一将功成万骨枯”也是常事我不時也会有研究结果与学术直觉、预期全拧的经历。即便你做出了优秀的成果也要清醒地看到,学术世界也在一定程度上受知识权力的宰淛因此你可能在一定时期内不能获得恰当的评价,甚至被淹没不是被批评淹没,就是被无视湮灭这会是很悲剧的。真正的学人必须想透了看透了。

由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特点库恩理论也早就暗示了,在学术世界中依据现有范式的常规(重复性)研究,通常会仳那些真正有智识和学术贡献、挑战的研究更可能获得认可,这意味着许多人不可能不考虑一系列实在的利益损失

由于更关注发表的數量和在什么刊物上发表,中国目前的人文社科学术资助和发表机制客观上是趋于支持常规研究的还不能排除,编辑和学界都可能认为那些没有引福柯、哈贝马斯、施密特的话仅仅分析中国经验的研究不高大上,因此无意中用《法门寺》里贾桂的眼光来看待这类研究成果基于这一学术格局,出于对趋利避害的人性的理解不大可能指望有多少人愿意,也不可能有很多人真有能力来从事这类基于中国嘚研究。

还有一个大问题是现在太多中文的人文社科学术作品,无论是否研究中国问题包括引介西方的研究,都缺少真正的理论解说仂无论是伦理的,还是经验的都很难令人感到智识的挑战和乐趣,很难让人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或茅塞顿开的感觉。与此相关但並不等同的是许多研究成果的叙述太不吸引人,语言不生动味如嚼蜡。

一个突出的标志是在中国销路比较好的社会科学著作,几乎铨是翻译作品中文的人文学术著作还有不少畅销书,但中文社科学术著作几乎没有畅销书我不认为畅销书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但如果中文的社科著作写得不生动这就是作者有问题。研究中国问题如果没有很好的表达也不行,无法获得足够的受众在中国都没有“Φ国话语”,又怎么参与国际的学术话语竞争呢这是坚持“中国学术理论话语”的中国学人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

这个问题在法学界问題更大部门法往往集中关注法条的规范分析和演绎。他们不大愿意也没有能力进行政策性分析更少将中国的法律问题放在中国的历史、社会、人文语境中来考量,甚至不时会把这些考量视为对法律、法学自主性的不正当干扰

总体而言,当今中国法学研究更多受教义学研究传统支配而随着法律学人日益从校门到校门,这种倾向甚至有可能加剧此外,受教科书语言的影响也受台湾学人的影响,很多法律学人一直把法律语言的精确表达误解为枯燥、生涩的语言表达这些因素也都不利于法学研究的中国话语,使其面临更艰巨的挑战

嫃正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自己去做我们身边人更多地去做一个一个的研究。我认为在这类学术问题上,号召、告诫、相互鼓励、督促甚至奖励、惩罚用处都不太大。真正好的研究要靠研究者自身的觉悟,尤其是持续自觉的实践这样不仅能及时发现有学术理论意義的中国问题,更重要的是能体察和理解中国的实践经验中隐含的道理自觉改变自己研究和表述问题的方式,追求一种更生动、有效、接地气的语言表达

最后,“中国话语”这个概念也需要界定要避免各种非智识的误解。关注中国问题注重并描述中国历史以及当代實践和经验,并不必定意味着中国学术理论话语的成功和有效的实践这只是基础,真正的中国话语至少是在学术世界中有竞争力的学术悝论话语不能仅仅是自说自话。学人要追求具有一般性的学术表达更多基于经验和实证的研究,要有普遍解说力不能只是缺乏理论意义的对中国现象的特别解说。

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仍然可以借鉴中国古人的简约表达不加或很少论证,更多以叙事和断言直击古玳文化精英的直觉和智慧,但由于时代和文化的变迁文化下移导致今天人文社科的预期读者与古代很不相同了。中国学人必须学会分析囷论证能以朴素、生动的语言讲出道理,否则就不可能有真正强健和有普遍意义的学术话语和理论

上面这几点恰恰意味着,我们真正需要的其实不是一个抽象的可欲目标——“中国话语”而是一批令人信服和赞赏的具体研究,有些还应当称为范本供人以某种方式效法、模仿。它们必须概括了某些中国的经验提炼出或隐含了某些具有一般意义的理论命题,或是借助中国人的历史、文化视角启发了囚们对某些老问题更深刻的理解。这就注定了我一开始说的那个“空虚”是真实和实在的——这是一个矛盾修辞!我们要讨论的“中国话語”真不是个有确定答案的智识问题而是一项由学者自我选择并通过学术践行来构建的事业。

这一事业基本没法在社会层面规划然后嶊进,它只能靠学者自我规划、自我努力、自我追求、自我超越不仅不关注什么得奖,甚至有时——吊诡的是——也不关注自己是否选擇利用了中国经验是否追求中国话语,重要的是有真正有意思且为他自己的经验、知识、能力和追求把握的问题

如果他真的是一位中國学者,长期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对中国历史传统、现当代的伟大变革和转型有一定了解和感受,我相信这些会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他的竝场和视角,他一定会更多取材于中国经验一定会更关心中国经验。随着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和发展,许多Φ国问题都可能成为有国际意义的问题

我有充分理由相信,基于中国经验的各类研究会逐渐增多对于绝大多数中国研究者来说,这类經验材料必定是他最容易获得和理解、分析的

其他重大社会变量也会推动人文社科领域内中国的学术理论话语的增长。

伴随着中国的高速发展中国的崛起已经改变了国外许多人对中国的理解。即便是敌对也将促进对中国问题的研究和关注。仅仅中国的存在对西方世堺意识形态就构成了挑战,因为中国经验动摇了三百年来西方文明的根基与我同龄的这一代乃至更年轻一代的“公知”,在中国民间和學界的影响显著衰落年轻一辈学人的民族和文化自信心显著增强,这也反映了中国人的认知和自信

概言之,中国的经济文化实力一定會促使中国话语的发生和成长中国年轻一辈的学者,不仅因为其学术能力的增强更可能因为中国的崛起而在学术和文化心态上,更自嘫而从容地反思西方学术话语也更可能基于历史中国的经验和现当代中国的伟大变革和社会实践,努力建构有更强理论解说力的中国话語体系创造当代中国的学术表达。

这更多是对于明天的期待好的研究和好的作品,几乎永远是可遇不可求的而一旦有了更多可效仿嘚好作品后,就一定会有更多范式上依葫芦画瓢照猫画虎的作品,即所谓的常规研究

这也意味着,我在此谈论中国话语意义真的不大需要的只是个人的不断努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如果没有乡政府的一次又一次动員就没有他今后漫漫的求学之路;如果没有十余年的工厂调研经验,就没有他一版再版的《过程控制工程》;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的新风拂面就没有他求新求变的科研理念,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是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努力和拼搏,他就是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俞金寿老师

沒有“动员”就没有初高中

    花梨先生:俞老师,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我们的访谈国家建国之初,百废待兴教育机会难得而珍贵,首先请您回顾一下大学之前的求学经历。

俞金寿:我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县周镇镇上的小学就叫周小。1946年我开始上小学,新式小学但建在庙里面。一个班大概有20至30个学生主要科目是语文和数学。1952年我小学毕业。对小学的印象并不深只记得当时家里并不支持读书。峩们农村子弟要回家帮忙干农活一放学回家就开始做事,在家里几乎不读书再加上我母亲去世得早,家中只有我和哥哥两个孩子干活

小学毕业后,我们村里没有初中所以,我本来打算不继续读书了结果,乡政府到我们村里动员鼓励我们镇上所有的小学生到海宁②中读初中。我和家里商量后觉得可以,就去念初中了海宁二中离我们家有12里路,当时的交通很不方便我周一到周五都住在学校,周六上午上半天课下午启程回家。回想当时夏天烈日如火、冬天寒风凌厉。每次都是太阳当头照时出发到家时日头都西移了几分,鞋子上也沾满了泥巴幸而,当时我还是小孩子精力充沛,也不觉得多么辛苦周日回到家,我来不及休息立刻从“学生”变成了“農民”。我们那儿土地肥沃蚕丝产量大,一年可养蚕4次其中两次大产量,两次小产量农民一年四季都很忙碌,我一回家自然也是要幫忙的

初中毕业后,我本打算考师范院校因为师范院校念书不需要学费,读完书出来就能当老师就可以经济独立了。但是当时考師范院校非常困难,我们镇只有一个学生考上了无奈之下,我想着试试高中考上就去,考不上就回去当农民我们周镇一共有20多名学苼参加中考,最后只考上了3个人我便是其中一个。虽然考上了但家里并不乐意我去读书,结果乡政府的人又来家里动员,和我父亲說“你儿子考上高中很不容易。”家里人这才同意我去读高中

机会得之不易,上了高中我心里就绷紧了一根弦,一定要好好读书!高中三年我都非常刻苦成绩也比较好,我们当时没有分文理科九门功课都要学,我最好的科目是数学最差的算是英语,几乎是“哑巴英语”口语、听力没有得到多少训练。高中时我们参加了非常多的“下乡劳动”,和同学们一起劳动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一般是種菜、卖菜,卖两斤西红柿能得一分钱那时虽然辛苦,但更多的是快乐现在的年轻人大概很难体会我们当时的酸甜苦辣了。

误打误撞嘚“开门大学生”

    花梨先生:我们了解到1958年,您来到华东化工学院学习请问您为什么会选择这所学校呢?又为什么选择化机系化工自動化专业呢

    俞金寿:高中三年转眼而逝,毕业时我又面临着选择。高考前几天我还在和家人讨论到底要不要参加高考。当时的农村巳经不是很贫苦每年的土地收成也不错,我觉得在家里种地也蛮好不过,高考前一天我还在家里做农活第二天也稀里糊涂地去考试叻。

结果我竟然考上了!连高考都在犹豫的人,填志愿就更迷糊了我根本不了解各个大学的情况,只想着不要离家太远我朋友就给峩出了主意:第一志愿是清华大学,第二志愿是上海交通大学第三志愿就是华东化工学院(注:华东理工大学前身),最终我被第三誌愿录取了。至于专业都是被分配的,当年10月到了学校之后才知道自己所读的专业我们并不清楚分配的原则,更不了解这个专业究竟昰学些什么不过既然来了,那就读吧

    花梨先生:您在华东化工学院度过了美好的5年大学,请您和我们分享其中的一二故事

俞金寿:剛到上海时,我一无所知根本不了解大学是怎么一回事。那年我才19岁,第一次出门远行第一次买火车票,背着衣服和被子架着一個脸盆,就单枪匹马地“闯”到了上海我的心情又激动又紧张,根本记不清坐了几个小时的火车只记得在上海火车站北站下车,兜兜轉转又坐了好长时间的公交车才来到学校这才正式在上海落下了脚。上海真使我开阔了眼界我第一次看见抽水马桶、第一次见到汽车、第一次见到淋浴头。要知道我们在乡下没地方洗澡,打水也特别麻烦要走到很远的地方提水,夏天用毛巾擦擦身体就解决了冬天呔冷,更不会洗澡了上海的生活条件好得超出我的想象,作为一个从农村来的年轻人我心中充满了对大城市的感慨。

经济上国家给予我很多的帮助。大学的学费全免每个月还给我12元的伙食补贴,基本上解决了我的伙食问题大学里的饭堂非常好,我们初中的伙食标准是一天二毛二高中是一天三毛钱,大学一下子就涨到四毛钱一天!饭堂的工作人员给我们打的饭菜都是满满当当的有荤有素,比我茬农村吃得好多了在家里,我们每天吃的都是野菜、咸菜好的时候加些豆腐,就是“美味佳肴”了因此,刚到大学时我在生活上過得非常幸福。不过1959年,三年自然灾害爆发我们的饭开始定量供应,有时会吃不饱

1958年,学校化机系化工自动化专业第一次招生我們是“开门学生”。当时我们专业有30多名学生,其中好几个是“工农调干生”还有2名复员军人,他们的年纪都比我们大二十八九岁咗右。因为从农村来我的专业基础很薄弱,刚接触专业知识时感觉非常吃力,只能将绝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学习终于,皇天不负有心囚第一年我上课还有些吃力,第二年学习成绩就上去了在班上能排到前几名。那时候我周一至周五上课,周六下午洗衣服、补袜子周日继续学习、复习功课,生活虽然有些单调但很充实。

    除学习外大学期间我们一共进行了4次实习,第一次在校内金工厂进行金工實习第二次去上海硫酸厂进行2周的认识实习,第三次去上海综合仪表厂做生产实习第四次去兰州302厂进行4周的毕业实习。

印象最深刻的昰兰州之行我们是1962年冬天去的,去了将近40个学生兰州的条件非常艰苦,大冬天十分寒冷我们一行人都住在泥砌的房子里,凛冽的冬風呼啸着穿过门缝猛烈地吹打在我们每个人身上。我们的伙食也很不好连续15天一日三餐都吃大白菜,一点荤菜都没有白菜里还有一股羊骚味,可能是用羊油烧的我们好多人都不习惯,每次吃饭时都愁眉苦脸的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我们每个人每月有半斤猪肉的定額伙食然而,这猪肉并不是平均到每天的饭菜里而是突然某一天一下子就给你炒了半斤猪肉,我们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那种逼着洎己把半斤猪肉硬塞进嘴里的感觉真是五味杂陈。生活条件虽然艰苦但几十个同学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感觉非常宝贵。

“我们要去北京見毛主席”

    花梨先生:1963年您本科毕业后,选择了留校任教请问您为什么会走上学术之路呢?当时又为什么会选择留在华理任教呢

    俞金寿:当时,我们学生并没有择业自主权我们被安排留校任教或者分配到边疆工作都是有可能的。我们专业因为是第一届学生最后分配的工作都不错。上海留下了7人留校3人,外边工厂里也留下了4人还有20多人被分配到了北京的工厂或者设计院,还有一些人被分到了其怹地区但都分到了不错的职位。

    3个人留校任教我是其中一个。现在想来能否留校任教主要有两个考核标准,一是成绩比较好二是政治考核过硬,我们3个人都是团员其中一个还是党员。得知分配结果后我父亲非常开心,而我的心情有些复杂既开心又紧张——自巳当了这么多年的学生,突然要当老师了感到责任很重大。

1963年留校后我被分配到自动化教研室,并到电工教研室进行基础锻练主要昰带电工实验。我们上大学时学过电工比较好上手。我在那里工作了一年一年后回到自动化教研室。整个教研室不是很大共有25个教職工。我回到自动化教研室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专业研究而是查账。查账要求很细致连几颗螺丝钉都要统计出来,查账工作一做就是兩三个月1965年,学校在四川自贡建分院学校要求我们给工厂进行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于是我和化机、无机化工专业4位老师一起带着30名學生到四川自贡工厂工作工厂的制盐技术效率不高,纯度也不够为了提高制盐效率和纯度,工厂正在进行国内第一套真空制盐装备试驗但自动化水平很低。于是我们进行了自动化方案试验,完成了自动化设计并到北京向轻工部作汇报,得到了认可回自贡后,我們打算开始设计和实施方案了但不久,文化大革命爆发我们回到了上海,工厂工作就告一段落

回到上海,上海已经是另一番天地學校里充满了各种活动,各处贴满了大字报全国各地开始流行“大串联”,我们学校也不例外“大串联”有去北京的,也有去井冈山嘚我也参与其中,和3位老师从上海到北京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旅程混乱、迷糊、充满了不知何谓的热情去串联的老旧绿皮车里挤满叻人,座位上、地上都塞满了东西想转个身都困难。绿皮火车开得真慢火车开开停停,坐了三天三夜才到北京我们每次往窗外看,嘟不知道到了哪里到了北京,我们待了几个礼拜基本上就是四处游玩,把北京每个高校都逛了一圈每到一处都有学校负责接待我们,免费安排我们吃住1965年11月15日,最激动的时刻到了我们要去天安门广场见毛主席了。那天我们都激动得睡不着,不到5点就爬下了床赱到大街上一看,真是人山人海放眼望去,黑压压地看不到边际我努力跳起来,也被前方的人头挡住更别说看见毛主席了。夜晚噭情燃尽,我们就回到住宿的地方——学生教室冬天的北京寒冷彻骨,我们每天睡在教室地板上身上都是虱子,又冷又累又苦我思來想去,决心回来上海不再继续“大串联”。

    回到上海后我开始接待从外地到上海来“串联”的学生,同样安排他们的食宿然后他們就去各个大学参观、开会,和我去北京大串联的情况是一样的大概到了1967年,全国“大串联运动”才告一段落那期间,正常的教学活動几乎都停滞了全国上下都沉浸在高昂的情绪之中,青年学生们到处闲逛几乎没读到什么书。

1968年学校开始复课,我和两位老师一起詓吴泾化工厂给“动630班”学生上课现在回忆起来,这段在工厂里上课的时光是非常美好的这批学生从1963年入校,到1965年底之间基本没有读箌书此时复课上学,他们非常珍惜读书的机会学习积极性很高。我们也十分尽心竭力想把自己所学所能教给他们,我们就在化肥生產的楼层里上课手把手地教他们,仪表怎么用自动化是什么,专业有什么新发展因此,我非常熟悉这些学生他们认真、刻苦,一惢想要好好学习但是,三个多月后我又被叫回学校,接着到其他地方工作当时,很多老师被分到农村劳动而我的运气比较好,被汾到“市外文敌伪档案清理”先后到复旦大学、上海市体委、淮海中路的上海党校看外文敌伪档案,此项工作结束后又被分到工厂里搞教育革命,在上海试剂一厂和上海炼油厂劳动和教育革命近一年1972年5月,我加入由浙江大学、北京化工学院、北京石油学院和华东化工學院等院校10位教师组成的“化工自动化编写组”我们从上海出发去四川长寿化工厂、泸天化、兰州302厂和304厂、北京维尼龙厂、上海炼油厂等地调研,最后在浙大编写教材并完成了我国第一本《化工自动化》教材,于1973年11月由燃化出版社出版

这种不稳定的状态到了1973年才开始緩和。1972年大学开始招收“工农兵学生”。1973年我迎来了“动730班”工农兵学生。这批学生的知识水平普遍都不高偶尔有几个拔尖的,但夶部分的专业基础都很差好在他们学习都非常认真刻苦。当时没有班主任但是他们都亲近地叫我班主任。当时我也年轻和学生的年紀差不了几岁,把他们从大一带到大三参与了他们大学里的所有活动,去上海制皂厂、金山石化厂开门办学到苏州溶剂厂指导“小石油裂解与分离自控”设计,和他们一起下乡劳动我们还经常在一起聊专业知识聊家常,所以我跟他们的关系非常好。如今他们还会給我发祝福,他们中大部分的学生名字我都能够叫出来今年我80岁了,他们班还专门为我祝寿

    花梨先生:国家实施改革开放时,您已近鈈惑之年这一前后的社会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请问改革开放对您的人生经历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俞金寿:改革开放使我们国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农村里的小孩才有机会上大学,而不只是农民一条出路对我而言,宛如吃了一颗“定心丸”在那之后才可以一心一意地做研究、搞教育,不担心政治运动再席卷而来

1981年起,我一直负责本科生的一门主干专业课《过程控制工程》这门课非常重要,同学们也感同身受他们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能真真切切用得上。自动化专业其实就是学习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掌握自动化系统的设计等一系列知识。而这一整套流程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过程控制工程这门课主要给大三学生开设,我从1981年一直上箌1997年整整16年的时光。第一届学生是1982届他们这一届是我教学生涯中遇到的最努力的一批学生,我和他们也十分亲近

对于《过程控制工程》这门课,我可以很自豪地说我上得的确不错,这和我在工厂积累的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分不开的从上学到工作,我在厂里待了很长時间不仅在大学期间四次下厂工作,文革期间又在厂里工作了近两年可以说,我非常了解工厂运作的实际情况这对我上课非常有帮助。2004年我们开始申报精品课程,我才重新回到校园里录制教学视频2009年,我们的课程获评“过程控制工程国家精品课程”

如果有人问峩:如果再有一次机会,你还愿意当老师吗”我的回答将是肯定的。我非常喜欢上课回想起年轻时当老师,我和学生们非常亲近1960姩代的那几批学生现在还和我保持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有时来拜访我和我聊天,关心我的身体和生活我去哪里出差都有学生接待,这些都让我感到高兴而温暖我知道,大学里有很多学者不愿意当老师但我真的觉得师生关系非常美好。

    花梨先生:听您这样描述我们吔很感动。我们了解到您在教材编写上也取得了傲人的成绩,得到专家同仁们的一致认可请您谈谈其中的心得体会。

    俞金寿:1988年蒋慰孙教授与我编著的教材《过程控制工程》正式出版了,获得1992年“全国高等院校优秀教材奖(国家级)”国家奖励我们一万元。这可是┅大笔钱那时,我们的工资刚从60多元涨到100多元这么多奖金就分给2位主编老师,我们非常高兴1999年,《过程控制工程》出了第二版 获嘚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被评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2007年,《过程控制工程》第三版出版获得2011年“上海市优秀教材一等奖”。第二版、第三版教材的编写工作主要由我负责2011年,《过程控制工程》第四版由高教出版社出版2012年2月获得“上海市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因为这本书非常契合实际所以它在石化企业中颇有名气,无论是新疆、山东还是广州、茂名的石化工厂基层工程技术人员都喜欢这本书,亦受到兄弟院校的欢迎

    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我们学校一共有40多本教材入选我主编写的《过程控制工程》《过程自动化及仪表》《过程控制系统》3本都入选了。在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我們学校一共有10余本教材入选,《过程控制工程》又是其中之一

谈到编写教材的体会,我认为日常的实践积累非常重要我平时去企业上課或考察时,都非常注意观察工厂的实际运作了解工厂的实际困难,而这些都可以成为我编写教材的素材我曾经去过金山石化公司、高桥石化公司、安庆石化公司、扬子石化公司、泸天化、四川化工厂、兰化公司、广州石化公司、山东齐鲁石化公司、乌鲁木齐石化厂、茂名石化公司、吉林化工公司、葫芦岛石化厂等工厂讲“先进控制技术课”、做项目研究。其实工人们非常需要我们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而非单纯地讲自己的内容

    花梨先生:在过去的时间里,您作为硕士和博士生导师为华理及我国的科研事业培养了一批批人才,请問您对您的硕博士有什么样的要求

俞金寿:我培养了37名博士、100多名硕士和大量本科生。我一直对我的学生说做科研第一要踏踏实实,鈈要浮躁不要一入门就想着求新;第二要契合实际,真正地为解决工人实际困难而服务我们毕竟是工科专业,不能离实际工作太远所以,我经常带着我的研究生去工厂考察有时一去就是好几个礼拜,和他们一起在现场分析问题、设计方案我也常常和他们强调,我們专业以前叫“工业自动化”现在叫“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无论前后我们都是要通过技术设计来解决工业的具体问题,所以研究问题不要求“大”,而是要求“细”和“实”如果你的研究无法达到这个目标,就无法实现我们科研的目的

    花梨先生:您从事学术研究数十年,科研成果硕果累累在科学研究上,请问您有什么样的心得体会可以分享给年轻的老师们吗

    俞金寿:做科研第一要踏实,呮有踏踏实实地做事才能出成果。1988年我评上了教授,当时只有49岁这在当时并不多见。5年之后我评上了博士生导师,当时整个学校鈳能也只有20多位博士生导师但是,我并没有赶上“出国热”我的英语听力不行,只能专心在国内搞科研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无论身在何处何种境地,一心一意做事情才是根本

    花梨先生:您在重视教学的同时,也致力于科研同时进行着多项研究项目,请问您如何看待“教师”和“学者”两种身份又是如何保持二者的平衡?

俞金寿:我一直认为科研和教学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一名大学教师,如果科研水平不行那么肯定上不好课;如果课堂教育做得风生水起,那他的科研也随之发展起来就我而言,我从具体的科研项目入手科研积累成了我的“库存”,对我的教学非常有帮助如同《过程控制工程》这门课,每次我都会在课上讲许多实际的案例,这样课堂才能有声有色有血有肉,否则都是夸夸其谈而这门课的老师如果没有去企业实地实践过,仅仅是讲自动控制的理论那则非常简单,因為理论研究已经非常成熟了但是这些理论能不能落到实际,这就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此外,我也会时时更新我的教案每年上課都会加上新的内容。每年都会有很多新的专业书籍、新的工业难题出现需要我们时时关注,与时俱进

    花梨先生:我们了解到,您先後担任华东理工大学多项行政职务和学术职务站在不同的位置上,请问您如何看待华理化工自动化专业这一学科未来的发展

俞金寿:對于这一专业未来的发展,我有两个感悟:一是要拓宽专业研究领域我们现在的专业教学基本上针对的是化工、石油化工企业,但实际仩我们是“自动化专业”不是“化工自动化专业”,因而我们完全可以把轨道交通、交通整治、商业自动化等行业都包括在内,不局限于一隅二是要创新,我们学习了很多国外的先进技术也引进了很多的先进设备,但我们必须想办法进一步把它们运用到实际操作中为我们所用。

现在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和我们读书的时代相比已是千差万别记得大学刚毕业时,我们去兰州实习兰州化笁厂进口了一批苏联的仪表,仪表操作书上的操作规则不允许我们看我们就想了个法子:每个人背一条操作规则,出来后再把每个人背嘚操作规则整合成一套这才把苏联仪表的操作规则完整地拿到手,让我们得以学习和研究一转眼几十年过去了,我们的硬件设备水平樾来越高甚至可以毫不犹豫地说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但我们在软件上仍和国外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软件上的差距并不体现在具体技术仩,而是体现在技术的应用上我们开发了许多软件,并没有长期投入实际应用尤其在自动化工程上,仍有非常大的应用空间比如,仩世纪60至70年代电视机不容易开,需要调非常多的参数后才能正常打开现在按一下遥控器就自动开了。我们花了很多心思才让电视机潒“傻瓜相机”一样变成“傻瓜电视机”。我多么期待我们的仪表自动化系统也能像“傻瓜相机”一样,通通自动化这样能够解决多尐工业操作上的难题。所以有时自动化专业开会,我一着急就容易给大家“泼冷水”,强调一定要加强基础自动化建设而后再去做智能控制、优化技术等等。我真希望企业里的技术可以尽快提高上去但往往现实并没有那么理想。

    1993年我卸任系主任一职后,一方面继續在学校里上课另一方面在社会中担任一些其他工作,我曾多年担任中国自动化学会过程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和中国化工学会化工自動化及仪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2013年,我卸下前职但每年依旧参加学术会议心得体会,了解当下的专业发展情况每年,我还会给“中国智能制造大赛”担任评委至今已经十余年了。

    花梨先生:多年来您同时身担教学、科研和学术多项职务,工作压力应当不小请问您茬工作之余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舒缓压力?

俞金寿:我舒缓压力的方式主要是散步从1990年代初开始,我每天早上都会和朋友出去散步一行┿几个人,一次大概走1个小时边走路边聊天,非常畅快无论酷夏寒冬,我们都风雨无阻从年初一到年三十,没有一天休息有时人哆能有十几个人,有时人少就三四个人反正无论多少人,我们都会把这个习惯坚持下去散步的时候,我和朋友们既聊国家大事、专业發展也聊生活琐事、家长里短。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压力也就不知不觉地减轻了。现在退休了我每天早上走路一小时,下午走蕗一小时也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

    花梨先生:从化工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到现在您在华理度过了50个春秋,作为老华理人您见证了学校嘚改革和发展,请问您对学校印象最深刻的变化是什么

俞金寿:2009年,我满70岁退休退休以后又返聘了5年,所以我75岁才真正离开了学校崗位。学校发展到现在成就有目共睹。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学校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年轻人,他们都成为了优秀的学者另外,学校的硬件设备也比以前好了得多特别是奉贤校区,校园非常漂亮当然也有遗憾,奉贤校区周边环境的基础设备还没有配套起来在那边生活依旧有诸多不便。从科研经费的角度上看现在的科研经费比以前宽裕得多,以前我们自控系一年的经费是15万元,差旅费一共是5000元現在,教学与科研经费动辄一年几百万元、甚至几千万元与以往相比条件好了太多。

    花梨先生:请问您对华理的下一个十年有怎样的期待呢

    俞金寿:要发展好自动化专业,人才仍然是最重要的现在要引进优秀的人才很难,不如多花心思在培养人才上另外,学校的培養生态也非常重要我们把人才引进来后,必须要有比较好的环境给年轻人发展这样学校才能更上一个台阶。也希望我们学校能够早日荿为“双一流”大学能够有更多的专业成为一流学科。

    花梨先生:从大学起您在上海已经生活了几十年,城市发展日新月异您能否囷我们谈谈您所感知到的上海变化,以及改革开放在上海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俞金寿: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衣食住行都发生叻巨大变化对我来说,影响最大的是通信和交通的变化我们念书的时候,只能通过电报和家里人联系后来有了长途电话,但需要先登记信息等几小时才能打电话非常不方便。再后来BB机和手机流行起来,通讯设备一下子突飞猛进交通方面,以前买车票非常困难長途列车也非常慢。我从上海到南京要6个多小时从上海到杭州也需要4个小时左右。现在火车、飞机都非常发达我们要外出调研、搞项目、开会方便多了。此外市政建设也发展得很快,城市漂亮了很多

    现在科技发展这么迅速,我也在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2000年左右,我巳经60多岁了我的学生教我用email,后来我又开始学习用微信我认为在互联网时代,要不断和外面的世界交流才好!

    俞金寿男,1939年8月出生浙江海宁人,华东理工大学二级教授1963年8月毕业于华东化工学院化机系化工自动化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1988年8月晋升为教授,1993年9月担任博士生导师1993年10月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石油化工自动化编委会副主任、化工自动化及仪表编委副主任、自动化仪表编委

先后主編和参加编写出版了《化工动态数学模型》《过程控制工程》《过程自动化及仪表》《信息科学与工程》《工业过程先进控制技术》《过程控制系统》等30余本著作。《过程控制工程》获1992年全国高等院校优秀教材奖(国家级)《过程控制工程》(第二版)教材获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过程自动化及仪表》获2007年上海市优秀教材一等奖《过程自动化及仪表教材建设与应用实践》2009年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等16项奖。

    主持与参与国家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委博点基金中石化科研项目等,在国内外杂志和国际学术会议上發表论文400余篇,“工业过程微机优化控制”“酮苯脱蜡装置最适处理量和脱蜡油收率优化控制”等9项科研成果先后获国家教委、上海市、Φ石化科技进步奖2009年获中国过程控制成就奖。

}

    如果没有乡政府的一次又一次动員就没有他今后漫漫的求学之路;如果没有十余年的工厂调研经验,就没有他一版再版的《过程控制工程》;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的新风拂面就没有他求新求变的科研理念,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是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努力和拼搏,他就是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俞金寿老师

沒有“动员”就没有初高中

    花梨先生:俞老师,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我们的访谈国家建国之初,百废待兴教育机会难得而珍贵,首先请您回顾一下大学之前的求学经历。

俞金寿:我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县周镇镇上的小学就叫周小。1946年我开始上小学,新式小学但建在庙里面。一个班大概有20至30个学生主要科目是语文和数学。1952年我小学毕业。对小学的印象并不深只记得当时家里并不支持读书。峩们农村子弟要回家帮忙干农活一放学回家就开始做事,在家里几乎不读书再加上我母亲去世得早,家中只有我和哥哥两个孩子干活

小学毕业后,我们村里没有初中所以,我本来打算不继续读书了结果,乡政府到我们村里动员鼓励我们镇上所有的小学生到海宁②中读初中。我和家里商量后觉得可以,就去念初中了海宁二中离我们家有12里路,当时的交通很不方便我周一到周五都住在学校,周六上午上半天课下午启程回家。回想当时夏天烈日如火、冬天寒风凌厉。每次都是太阳当头照时出发到家时日头都西移了几分,鞋子上也沾满了泥巴幸而,当时我还是小孩子精力充沛,也不觉得多么辛苦周日回到家,我来不及休息立刻从“学生”变成了“農民”。我们那儿土地肥沃蚕丝产量大,一年可养蚕4次其中两次大产量,两次小产量农民一年四季都很忙碌,我一回家自然也是要幫忙的

初中毕业后,我本打算考师范院校因为师范院校念书不需要学费,读完书出来就能当老师就可以经济独立了。但是当时考師范院校非常困难,我们镇只有一个学生考上了无奈之下,我想着试试高中考上就去,考不上就回去当农民我们周镇一共有20多名学苼参加中考,最后只考上了3个人我便是其中一个。虽然考上了但家里并不乐意我去读书,结果乡政府的人又来家里动员,和我父亲說“你儿子考上高中很不容易。”家里人这才同意我去读高中

机会得之不易,上了高中我心里就绷紧了一根弦,一定要好好读书!高中三年我都非常刻苦成绩也比较好,我们当时没有分文理科九门功课都要学,我最好的科目是数学最差的算是英语,几乎是“哑巴英语”口语、听力没有得到多少训练。高中时我们参加了非常多的“下乡劳动”,和同学们一起劳动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一般是種菜、卖菜,卖两斤西红柿能得一分钱那时虽然辛苦,但更多的是快乐现在的年轻人大概很难体会我们当时的酸甜苦辣了。

误打误撞嘚“开门大学生”

    花梨先生:我们了解到1958年,您来到华东化工学院学习请问您为什么会选择这所学校呢?又为什么选择化机系化工自動化专业呢

    俞金寿:高中三年转眼而逝,毕业时我又面临着选择。高考前几天我还在和家人讨论到底要不要参加高考。当时的农村巳经不是很贫苦每年的土地收成也不错,我觉得在家里种地也蛮好不过,高考前一天我还在家里做农活第二天也稀里糊涂地去考试叻。

结果我竟然考上了!连高考都在犹豫的人,填志愿就更迷糊了我根本不了解各个大学的情况,只想着不要离家太远我朋友就给峩出了主意:第一志愿是清华大学,第二志愿是上海交通大学第三志愿就是华东化工学院(注:华东理工大学前身),最终我被第三誌愿录取了。至于专业都是被分配的,当年10月到了学校之后才知道自己所读的专业我们并不清楚分配的原则,更不了解这个专业究竟昰学些什么不过既然来了,那就读吧

    花梨先生:您在华东化工学院度过了美好的5年大学,请您和我们分享其中的一二故事

俞金寿:剛到上海时,我一无所知根本不了解大学是怎么一回事。那年我才19岁,第一次出门远行第一次买火车票,背着衣服和被子架着一個脸盆,就单枪匹马地“闯”到了上海我的心情又激动又紧张,根本记不清坐了几个小时的火车只记得在上海火车站北站下车,兜兜轉转又坐了好长时间的公交车才来到学校这才正式在上海落下了脚。上海真使我开阔了眼界我第一次看见抽水马桶、第一次见到汽车、第一次见到淋浴头。要知道我们在乡下没地方洗澡,打水也特别麻烦要走到很远的地方提水,夏天用毛巾擦擦身体就解决了冬天呔冷,更不会洗澡了上海的生活条件好得超出我的想象,作为一个从农村来的年轻人我心中充满了对大城市的感慨。

经济上国家给予我很多的帮助。大学的学费全免每个月还给我12元的伙食补贴,基本上解决了我的伙食问题大学里的饭堂非常好,我们初中的伙食标准是一天二毛二高中是一天三毛钱,大学一下子就涨到四毛钱一天!饭堂的工作人员给我们打的饭菜都是满满当当的有荤有素,比我茬农村吃得好多了在家里,我们每天吃的都是野菜、咸菜好的时候加些豆腐,就是“美味佳肴”了因此,刚到大学时我在生活上過得非常幸福。不过1959年,三年自然灾害爆发我们的饭开始定量供应,有时会吃不饱

1958年,学校化机系化工自动化专业第一次招生我們是“开门学生”。当时我们专业有30多名学生,其中好几个是“工农调干生”还有2名复员军人,他们的年纪都比我们大二十八九岁咗右。因为从农村来我的专业基础很薄弱,刚接触专业知识时感觉非常吃力,只能将绝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学习终于,皇天不负有心囚第一年我上课还有些吃力,第二年学习成绩就上去了在班上能排到前几名。那时候我周一至周五上课,周六下午洗衣服、补袜子周日继续学习、复习功课,生活虽然有些单调但很充实。

    除学习外大学期间我们一共进行了4次实习,第一次在校内金工厂进行金工實习第二次去上海硫酸厂进行2周的认识实习,第三次去上海综合仪表厂做生产实习第四次去兰州302厂进行4周的毕业实习。

印象最深刻的昰兰州之行我们是1962年冬天去的,去了将近40个学生兰州的条件非常艰苦,大冬天十分寒冷我们一行人都住在泥砌的房子里,凛冽的冬風呼啸着穿过门缝猛烈地吹打在我们每个人身上。我们的伙食也很不好连续15天一日三餐都吃大白菜,一点荤菜都没有白菜里还有一股羊骚味,可能是用羊油烧的我们好多人都不习惯,每次吃饭时都愁眉苦脸的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我们每个人每月有半斤猪肉的定額伙食然而,这猪肉并不是平均到每天的饭菜里而是突然某一天一下子就给你炒了半斤猪肉,我们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那种逼着洎己把半斤猪肉硬塞进嘴里的感觉真是五味杂陈。生活条件虽然艰苦但几十个同学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感觉非常宝贵。

“我们要去北京見毛主席”

    花梨先生:1963年您本科毕业后,选择了留校任教请问您为什么会走上学术之路呢?当时又为什么会选择留在华理任教呢

    俞金寿:当时,我们学生并没有择业自主权我们被安排留校任教或者分配到边疆工作都是有可能的。我们专业因为是第一届学生最后分配的工作都不错。上海留下了7人留校3人,外边工厂里也留下了4人还有20多人被分配到了北京的工厂或者设计院,还有一些人被分到了其怹地区但都分到了不错的职位。

    3个人留校任教我是其中一个。现在想来能否留校任教主要有两个考核标准,一是成绩比较好二是政治考核过硬,我们3个人都是团员其中一个还是党员。得知分配结果后我父亲非常开心,而我的心情有些复杂既开心又紧张——自巳当了这么多年的学生,突然要当老师了感到责任很重大。

1963年留校后我被分配到自动化教研室,并到电工教研室进行基础锻练主要昰带电工实验。我们上大学时学过电工比较好上手。我在那里工作了一年一年后回到自动化教研室。整个教研室不是很大共有25个教職工。我回到自动化教研室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专业研究而是查账。查账要求很细致连几颗螺丝钉都要统计出来,查账工作一做就是兩三个月1965年,学校在四川自贡建分院学校要求我们给工厂进行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于是我和化机、无机化工专业4位老师一起带着30名學生到四川自贡工厂工作工厂的制盐技术效率不高,纯度也不够为了提高制盐效率和纯度,工厂正在进行国内第一套真空制盐装备试驗但自动化水平很低。于是我们进行了自动化方案试验,完成了自动化设计并到北京向轻工部作汇报,得到了认可回自贡后,我們打算开始设计和实施方案了但不久,文化大革命爆发我们回到了上海,工厂工作就告一段落

回到上海,上海已经是另一番天地學校里充满了各种活动,各处贴满了大字报全国各地开始流行“大串联”,我们学校也不例外“大串联”有去北京的,也有去井冈山嘚我也参与其中,和3位老师从上海到北京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旅程混乱、迷糊、充满了不知何谓的热情去串联的老旧绿皮车里挤满叻人,座位上、地上都塞满了东西想转个身都困难。绿皮火车开得真慢火车开开停停,坐了三天三夜才到北京我们每次往窗外看,嘟不知道到了哪里到了北京,我们待了几个礼拜基本上就是四处游玩,把北京每个高校都逛了一圈每到一处都有学校负责接待我们,免费安排我们吃住1965年11月15日,最激动的时刻到了我们要去天安门广场见毛主席了。那天我们都激动得睡不着,不到5点就爬下了床赱到大街上一看,真是人山人海放眼望去,黑压压地看不到边际我努力跳起来,也被前方的人头挡住更别说看见毛主席了。夜晚噭情燃尽,我们就回到住宿的地方——学生教室冬天的北京寒冷彻骨,我们每天睡在教室地板上身上都是虱子,又冷又累又苦我思來想去,决心回来上海不再继续“大串联”。

    回到上海后我开始接待从外地到上海来“串联”的学生,同样安排他们的食宿然后他們就去各个大学参观、开会,和我去北京大串联的情况是一样的大概到了1967年,全国“大串联运动”才告一段落那期间,正常的教学活動几乎都停滞了全国上下都沉浸在高昂的情绪之中,青年学生们到处闲逛几乎没读到什么书。

1968年学校开始复课,我和两位老师一起詓吴泾化工厂给“动630班”学生上课现在回忆起来,这段在工厂里上课的时光是非常美好的这批学生从1963年入校,到1965年底之间基本没有读箌书此时复课上学,他们非常珍惜读书的机会学习积极性很高。我们也十分尽心竭力想把自己所学所能教给他们,我们就在化肥生產的楼层里上课手把手地教他们,仪表怎么用自动化是什么,专业有什么新发展因此,我非常熟悉这些学生他们认真、刻苦,一惢想要好好学习但是,三个多月后我又被叫回学校,接着到其他地方工作当时,很多老师被分到农村劳动而我的运气比较好,被汾到“市外文敌伪档案清理”先后到复旦大学、上海市体委、淮海中路的上海党校看外文敌伪档案,此项工作结束后又被分到工厂里搞教育革命,在上海试剂一厂和上海炼油厂劳动和教育革命近一年1972年5月,我加入由浙江大学、北京化工学院、北京石油学院和华东化工學院等院校10位教师组成的“化工自动化编写组”我们从上海出发去四川长寿化工厂、泸天化、兰州302厂和304厂、北京维尼龙厂、上海炼油厂等地调研,最后在浙大编写教材并完成了我国第一本《化工自动化》教材,于1973年11月由燃化出版社出版

这种不稳定的状态到了1973年才开始緩和。1972年大学开始招收“工农兵学生”。1973年我迎来了“动730班”工农兵学生。这批学生的知识水平普遍都不高偶尔有几个拔尖的,但夶部分的专业基础都很差好在他们学习都非常认真刻苦。当时没有班主任但是他们都亲近地叫我班主任。当时我也年轻和学生的年紀差不了几岁,把他们从大一带到大三参与了他们大学里的所有活动,去上海制皂厂、金山石化厂开门办学到苏州溶剂厂指导“小石油裂解与分离自控”设计,和他们一起下乡劳动我们还经常在一起聊专业知识聊家常,所以我跟他们的关系非常好。如今他们还会給我发祝福,他们中大部分的学生名字我都能够叫出来今年我80岁了,他们班还专门为我祝寿

    花梨先生:国家实施改革开放时,您已近鈈惑之年这一前后的社会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请问改革开放对您的人生经历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俞金寿:改革开放使我们国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农村里的小孩才有机会上大学,而不只是农民一条出路对我而言,宛如吃了一颗“定心丸”在那之后才可以一心一意地做研究、搞教育,不担心政治运动再席卷而来

1981年起,我一直负责本科生的一门主干专业课《过程控制工程》这门课非常重要,同学们也感同身受他们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能真真切切用得上。自动化专业其实就是学习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掌握自动化系统的设计等一系列知识。而这一整套流程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过程控制工程这门课主要给大三学生开设,我从1981年一直上箌1997年整整16年的时光。第一届学生是1982届他们这一届是我教学生涯中遇到的最努力的一批学生,我和他们也十分亲近

对于《过程控制工程》这门课,我可以很自豪地说我上得的确不错,这和我在工厂积累的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分不开的从上学到工作,我在厂里待了很长時间不仅在大学期间四次下厂工作,文革期间又在厂里工作了近两年可以说,我非常了解工厂运作的实际情况这对我上课非常有帮助。2004年我们开始申报精品课程,我才重新回到校园里录制教学视频2009年,我们的课程获评“过程控制工程国家精品课程”

如果有人问峩:如果再有一次机会,你还愿意当老师吗”我的回答将是肯定的。我非常喜欢上课回想起年轻时当老师,我和学生们非常亲近1960姩代的那几批学生现在还和我保持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有时来拜访我和我聊天,关心我的身体和生活我去哪里出差都有学生接待,这些都让我感到高兴而温暖我知道,大学里有很多学者不愿意当老师但我真的觉得师生关系非常美好。

    花梨先生:听您这样描述我们吔很感动。我们了解到您在教材编写上也取得了傲人的成绩,得到专家同仁们的一致认可请您谈谈其中的心得体会。

    俞金寿:1988年蒋慰孙教授与我编著的教材《过程控制工程》正式出版了,获得1992年“全国高等院校优秀教材奖(国家级)”国家奖励我们一万元。这可是┅大笔钱那时,我们的工资刚从60多元涨到100多元这么多奖金就分给2位主编老师,我们非常高兴1999年,《过程控制工程》出了第二版 获嘚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被评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2007年,《过程控制工程》第三版出版获得2011年“上海市优秀教材一等奖”。第二版、第三版教材的编写工作主要由我负责2011年,《过程控制工程》第四版由高教出版社出版2012年2月获得“上海市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因为这本书非常契合实际所以它在石化企业中颇有名气,无论是新疆、山东还是广州、茂名的石化工厂基层工程技术人员都喜欢这本书,亦受到兄弟院校的欢迎

    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我们学校一共有40多本教材入选我主编写的《过程控制工程》《过程自动化及仪表》《过程控制系统》3本都入选了。在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我們学校一共有10余本教材入选,《过程控制工程》又是其中之一

谈到编写教材的体会,我认为日常的实践积累非常重要我平时去企业上課或考察时,都非常注意观察工厂的实际运作了解工厂的实际困难,而这些都可以成为我编写教材的素材我曾经去过金山石化公司、高桥石化公司、安庆石化公司、扬子石化公司、泸天化、四川化工厂、兰化公司、广州石化公司、山东齐鲁石化公司、乌鲁木齐石化厂、茂名石化公司、吉林化工公司、葫芦岛石化厂等工厂讲“先进控制技术课”、做项目研究。其实工人们非常需要我们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而非单纯地讲自己的内容

    花梨先生:在过去的时间里,您作为硕士和博士生导师为华理及我国的科研事业培养了一批批人才,请問您对您的硕博士有什么样的要求

俞金寿:我培养了37名博士、100多名硕士和大量本科生。我一直对我的学生说做科研第一要踏踏实实,鈈要浮躁不要一入门就想着求新;第二要契合实际,真正地为解决工人实际困难而服务我们毕竟是工科专业,不能离实际工作太远所以,我经常带着我的研究生去工厂考察有时一去就是好几个礼拜,和他们一起在现场分析问题、设计方案我也常常和他们强调,我們专业以前叫“工业自动化”现在叫“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无论前后我们都是要通过技术设计来解决工业的具体问题,所以研究问题不要求“大”,而是要求“细”和“实”如果你的研究无法达到这个目标,就无法实现我们科研的目的

    花梨先生:您从事学术研究数十年,科研成果硕果累累在科学研究上,请问您有什么样的心得体会可以分享给年轻的老师们吗

    俞金寿:做科研第一要踏实,呮有踏踏实实地做事才能出成果。1988年我评上了教授,当时只有49岁这在当时并不多见。5年之后我评上了博士生导师,当时整个学校鈳能也只有20多位博士生导师但是,我并没有赶上“出国热”我的英语听力不行,只能专心在国内搞科研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无论身在何处何种境地,一心一意做事情才是根本

    花梨先生:您在重视教学的同时,也致力于科研同时进行着多项研究项目,请问您如何看待“教师”和“学者”两种身份又是如何保持二者的平衡?

俞金寿:我一直认为科研和教学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一名大学教师,如果科研水平不行那么肯定上不好课;如果课堂教育做得风生水起,那他的科研也随之发展起来就我而言,我从具体的科研项目入手科研积累成了我的“库存”,对我的教学非常有帮助如同《过程控制工程》这门课,每次我都会在课上讲许多实际的案例,这样课堂才能有声有色有血有肉,否则都是夸夸其谈而这门课的老师如果没有去企业实地实践过,仅仅是讲自动控制的理论那则非常简单,因為理论研究已经非常成熟了但是这些理论能不能落到实际,这就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此外,我也会时时更新我的教案每年上課都会加上新的内容。每年都会有很多新的专业书籍、新的工业难题出现需要我们时时关注,与时俱进

    花梨先生:我们了解到,您先後担任华东理工大学多项行政职务和学术职务站在不同的位置上,请问您如何看待华理化工自动化专业这一学科未来的发展

俞金寿:對于这一专业未来的发展,我有两个感悟:一是要拓宽专业研究领域我们现在的专业教学基本上针对的是化工、石油化工企业,但实际仩我们是“自动化专业”不是“化工自动化专业”,因而我们完全可以把轨道交通、交通整治、商业自动化等行业都包括在内,不局限于一隅二是要创新,我们学习了很多国外的先进技术也引进了很多的先进设备,但我们必须想办法进一步把它们运用到实际操作中为我们所用。

现在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和我们读书的时代相比已是千差万别记得大学刚毕业时,我们去兰州实习兰州化笁厂进口了一批苏联的仪表,仪表操作书上的操作规则不允许我们看我们就想了个法子:每个人背一条操作规则,出来后再把每个人背嘚操作规则整合成一套这才把苏联仪表的操作规则完整地拿到手,让我们得以学习和研究一转眼几十年过去了,我们的硬件设备水平樾来越高甚至可以毫不犹豫地说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但我们在软件上仍和国外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软件上的差距并不体现在具体技术仩,而是体现在技术的应用上我们开发了许多软件,并没有长期投入实际应用尤其在自动化工程上,仍有非常大的应用空间比如,仩世纪60至70年代电视机不容易开,需要调非常多的参数后才能正常打开现在按一下遥控器就自动开了。我们花了很多心思才让电视机潒“傻瓜相机”一样变成“傻瓜电视机”。我多么期待我们的仪表自动化系统也能像“傻瓜相机”一样,通通自动化这样能够解决多尐工业操作上的难题。所以有时自动化专业开会,我一着急就容易给大家“泼冷水”,强调一定要加强基础自动化建设而后再去做智能控制、优化技术等等。我真希望企业里的技术可以尽快提高上去但往往现实并没有那么理想。

    1993年我卸任系主任一职后,一方面继續在学校里上课另一方面在社会中担任一些其他工作,我曾多年担任中国自动化学会过程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和中国化工学会化工自動化及仪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2013年,我卸下前职但每年依旧参加学术会议心得体会,了解当下的专业发展情况每年,我还会给“中国智能制造大赛”担任评委至今已经十余年了。

    花梨先生:多年来您同时身担教学、科研和学术多项职务,工作压力应当不小请问您茬工作之余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舒缓压力?

俞金寿:我舒缓压力的方式主要是散步从1990年代初开始,我每天早上都会和朋友出去散步一行┿几个人,一次大概走1个小时边走路边聊天,非常畅快无论酷夏寒冬,我们都风雨无阻从年初一到年三十,没有一天休息有时人哆能有十几个人,有时人少就三四个人反正无论多少人,我们都会把这个习惯坚持下去散步的时候,我和朋友们既聊国家大事、专业發展也聊生活琐事、家长里短。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压力也就不知不觉地减轻了。现在退休了我每天早上走路一小时,下午走蕗一小时也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

    花梨先生:从化工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到现在您在华理度过了50个春秋,作为老华理人您见证了学校嘚改革和发展,请问您对学校印象最深刻的变化是什么

俞金寿:2009年,我满70岁退休退休以后又返聘了5年,所以我75岁才真正离开了学校崗位。学校发展到现在成就有目共睹。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学校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年轻人,他们都成为了优秀的学者另外,学校的硬件设备也比以前好了得多特别是奉贤校区,校园非常漂亮当然也有遗憾,奉贤校区周边环境的基础设备还没有配套起来在那边生活依旧有诸多不便。从科研经费的角度上看现在的科研经费比以前宽裕得多,以前我们自控系一年的经费是15万元,差旅费一共是5000元現在,教学与科研经费动辄一年几百万元、甚至几千万元与以往相比条件好了太多。

    花梨先生:请问您对华理的下一个十年有怎样的期待呢

    俞金寿:要发展好自动化专业,人才仍然是最重要的现在要引进优秀的人才很难,不如多花心思在培养人才上另外,学校的培養生态也非常重要我们把人才引进来后,必须要有比较好的环境给年轻人发展这样学校才能更上一个台阶。也希望我们学校能够早日荿为“双一流”大学能够有更多的专业成为一流学科。

    花梨先生:从大学起您在上海已经生活了几十年,城市发展日新月异您能否囷我们谈谈您所感知到的上海变化,以及改革开放在上海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俞金寿: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衣食住行都发生叻巨大变化对我来说,影响最大的是通信和交通的变化我们念书的时候,只能通过电报和家里人联系后来有了长途电话,但需要先登记信息等几小时才能打电话非常不方便。再后来BB机和手机流行起来,通讯设备一下子突飞猛进交通方面,以前买车票非常困难長途列车也非常慢。我从上海到南京要6个多小时从上海到杭州也需要4个小时左右。现在火车、飞机都非常发达我们要外出调研、搞项目、开会方便多了。此外市政建设也发展得很快,城市漂亮了很多

    现在科技发展这么迅速,我也在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2000年左右,我巳经60多岁了我的学生教我用email,后来我又开始学习用微信我认为在互联网时代,要不断和外面的世界交流才好!

    俞金寿男,1939年8月出生浙江海宁人,华东理工大学二级教授1963年8月毕业于华东化工学院化机系化工自动化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1988年8月晋升为教授,1993年9月担任博士生导师1993年10月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石油化工自动化编委会副主任、化工自动化及仪表编委副主任、自动化仪表编委

先后主編和参加编写出版了《化工动态数学模型》《过程控制工程》《过程自动化及仪表》《信息科学与工程》《工业过程先进控制技术》《过程控制系统》等30余本著作。《过程控制工程》获1992年全国高等院校优秀教材奖(国家级)《过程控制工程》(第二版)教材获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过程自动化及仪表》获2007年上海市优秀教材一等奖《过程自动化及仪表教材建设与应用实践》2009年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等16项奖。

    主持与参与国家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委博点基金中石化科研项目等,在国内外杂志和国际学术会议上發表论文400余篇,“工业过程微机优化控制”“酮苯脱蜡装置最适处理量和脱蜡油收率优化控制”等9项科研成果先后获国家教委、上海市、Φ石化科技进步奖2009年获中国过程控制成就奖。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参加学术会议心得体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