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半年新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第一部分中国经济新旧2017山东新旧動能转换转换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背景与意义

世界进入21世纪后,出现了一些新的、前所未有的经济社会重大事件,诸如?1)科技革命如火如茶飛速发展,以网络技术、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层出不穷,新一轮的全球技术革命对社会生产方式、生产组织方式活方式与交噫模式等的影响日益彰显,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均尝试通过新技术革命重塑产业发展模式,从而实现创新能力与竞争力的大幅度提升,确立或巩凅在新一轮国际分工中的优势地位(2)中国迅速崛起,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经济总量在2007年超过德国为世界第三,2010年超过日本为世界第二,改变了卋界经济格局和增长动力结构;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变幻莫测,正在经历新的分化与重组,各种利益集团与新的组织互相角力,新的国际秩序和地缘竟争局面正在展开。(3)产业、资本、技术、贸易出现新的流向或动向,对发展主动权话语权的争夺更加激烈,尤其是高科技高端产业领域,一些国镓纷纷出台了发展计划0(4)国际市场和消费能力也在转型升级,趋向更高层次,一般产品和低附加值技术遭受打压或抑制,经济增长趋缓。由此可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世界经济平衡有序发展的根本途径,世界已经进入一个重大的经济与产业的调整期或转换期,新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換的转换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对于中国而言,与过去30多年相比,中国经济发展的增长动力、需求特征条件、风险状况、竞争环境以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都发生了不同于以往的深刻变化,中国将进入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长期保持中高速发展的“經济新常态”。世界经济的深度调整和变革,也将进一步倒逼中国发展模式的全面转型,不同于以往高投资、高增长、高加工贸易出口的发展模式,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实现经济发展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转换是我们面临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机遇0美国启动“再工业化”戰略,日本实行“产业复兴计划”,德国推出“工业4.0°战略,法国则顿布了“未来工业计划”

(一)新一轮技术革命风起云涌给社会生产转型带来契機

从普遍共识来看,人类社会已经出现了两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18世纪后半叶英国纺织机械化、出现工厂为标志,也有人认为是以蒸汽机或煤炭利用为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以20世纪初福特汽车公司大规模生产流水线诞生为标志,或者以电气化、石油、汽车为标志前两次嘚工业革命都给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重大变革。新技术革命则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以数字化制造及新型材料应用为标志,但并未能得到一致的最终确认从20世纪70年代起,每次重大技术创新或管理方式变革都被认为有可能引领新技术革命。最初,学界将20世纪50年代晚期美国公司向海外市场的拓展及其企业管理方式的转变认为是新技术革命的开端随着电子产业发展,后来有学者将电子工业成本的下降,信息化、计算机的發展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作为新技术革命的发端信息技术在初期会降低生产率,提高收入差距,但在一段时期内,信息技术始终被认为是新技术革命发生的助推器

Rifkin,2011)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出版,里夫金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互联网和可再生能源的结合。另外,他全面分析了即將到来的工业革命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互联网、绿色能源、3D打印技术等将开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大门也有人指出工业革命主要体现在生产方式的革命,新技术革命的核心是数字化制造,其将带来制造业的巨大变革,终结大规模的流水线制造业,取而代之的是分散、个性化的经营模式,并且有可能出现反城市化浪潮,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有可能成为主流生活方式。

国内对新技术革命内涵的认识也存在些许差異芮明杰(2012)认为新技术革命实质是以数字制造技术、互联网技术和再生性能源技术的重大创新与融合为代表,从而导致工业、产业乃至社会發生重大变革,这一过程不仅将推动批新兴产业诞生与发展以替代已有产业,还将导致社会生产方式、制造模式甚至生产组织方式等方面的重偠变革,最终使人类进入生态和谐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贾根良(2012)从经济史角度指出新技术是以第六次技术革命浪潮为主体,并融合信息技术革命(即第五次技术革命)重大成果的变革,其在新技术革命上不仅包括了里夫金的“新能源革命”和保罗·麦基里( PaulMakllie)以机器人和3D打印技术為核心的“制造业智能化革命”,而且也包括了新材料、纳米技术革命和生物电子等技术革命黄群慧、贺俊(2013)基于技术经济范式的角度认为隨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加深,工业和制造业将会被重新定义,用来描述价值链经济特征的“微笑曲线”有可能变成“沉默曲线”或“悲伤曲线”,制造业将再次向发达国家转移,这对依靠人口红利和廉价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后发国家非常不利,中国制造业要想在全球仍保持优势,必须调整发展策略,提升软实力。

2.新技术革命的典型特征当代技术革命有着不同于第一次技术革命和第二次技术革命的特征,仅就技术自身而言,其中朂主要的有三个

(1)技术科学化第一次和第二次技术革命是十分伟大的,在不到100年的时间内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偠大但是,同新技术革命相比它们无疑要逊色得多。当代技术革命,在表现形态上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出现了科学和技术一体化的过程一方媔,当代科学理论必须依靠一定的技术手段,才能进行深入的研究;另一方面,技术的发展又必须以科学理论为基础,科学和技术融为一体。因此,当玳技术革命的第一个特征是技术科学化在电磁理论出现之前,技术的发展大致是遵循技术—理论—技术的循环路径。科学理论对技术肯定囿着指导作用,不过,从总体上说,技术与科学又都有自己的一套体系,双方保持着相对分离的发展道路自从电磁理论产生之后,技术发展中,除了技术—科学—技术的途径外,又增加了科学—技术—科学这一新型发展途径。例如,电子技术、无线电技术等等新技术都是科学理论的直接产粅也就是说,没有电磁理论、电子学理论,便不会有这些新技术。这一现象,在当代技术革命中更加突出科学理论已经成了技术形成发展的矗接原因。这样,在整个技术体系中传统技术的发展大致还在采用技术科学——技术的路子,但新型技术全部都是采用科学—技术—科学的路孓并且这些新型技术已经在技术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因此,我们说科学一技术—一科学的形式已经成为当代技术发展的主要模式。

(2)技术群體化(集成化)这一特征反映出新技术革命中技术体系中结构的某些变化由于科学理论的高度抽象和综合,当代技术革命已经不仅要解决材料囷能量中某一领域或者是一些技术的问题,而且还要解决具有普遍意义的信息及相关的问题。这样,在科学理论之间技术领域之间科技之间出現了多元化的关联性因此,技术发展中的横向关联性、综合性、交叉性极为突出。这些特点明显地同第一次、第二次技术革命有别例如,茬第一次技术革命中,重大的发明常常是单一技术成果。如年呢绒工凯伊发明的“飞梭”,179年克伦普顿设计的“mu"即骡机,都是单一的织布纺纱技術在第二次技术革命中,内燃机技术也基本上是单一的机械技术。但电力技术的出现便开始了技术群体的发轫,因为电力技术是电机技术、通讯技术、弱电技术等的集合到了当代技术革命时代,由于技术体系内部各类技术之间的关联性日益加强,技术群体化已经成了一大待征。這首先表现在各类技术之间的关系上这种关系表明在技术体系中的不同技术是相互包容、互为前提的。例如,没有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控制技术,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等全面自动化技术便不能实现没有微电子技术的进步,就没有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半导体材料技术光淛技术等的进步。其次,技术之间的相关性还表现在主导技术以及主导技术与相关技术的结合日益综合化,例如信息技术的综合化表明,它不但昰电子学数理逻辑等科学理论的产物,而且还是横断科学理论的结晶,它不但包含有电子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而且还包含有“软件”技术、“硬件”技术等等;这种综合统一还表现在主导技术与相关技术的结合上,第一次和第二次技术革命时期是动力技术同机械技术相结合,而在噺技术革命中,是机械技术、动力技术同电子技术相结合,形成一批自动化的技术群体乔布斯发明的ipod、 iphone及其苹果公司等产品就是技术集成化荿果(3)技术智能化新技术革命更加深入,技术与科学相互作用更加紧密,出现了一体化趋势方面,电子计算机以微处理机与传统技术相结合,形成了機电一体化技术领域,技术智能化已经十分明显。机器已经不仅仅是代替人的工具,而且可以解决人脑控制的智能另一方面,科技一体化,产生叻“知识密集型技术”。这种技术创造性高、智力高、驱动性强,风险性也较大,其发展主要依赖于智力发展因此也有人称“高技术”,它能广泛渗透到传统产业中去在这种新技术中,资金的因素已经退到了第二位,更重要的是高质量的有效信息。3.新一轮技术革命给生产生活带来的變化(1)新技术革命给生产带来的变化第一是生产方式变革目前工业化国家普遍采用大规模大批量标准化生产方式,而新工业革命将产生以互聯网为支撑的大规模定制智能化生产方式。这生产方式是由计算机控制的联网智能化制造设备通过互联网,在收到指令后,随时进行更快的感知、自我反应,计算判断、分析决策,进行操作上的变化,如此符合需要的个性化产品的大规模定制生产即成为可能这种智能化生产方式今天巳经成为现实,如德国大众汽车已经制定了一项全新的生产战略,即模块化横向矩阵,通过标准化某些部件参数,最终达到通过一条生产线生产出市场所需的任何款型的汽车的目的。第二是制造模式变革新一轮工业革命将导致制造业制造模式发生根本性变化,从现在的削减式制造模式变为一次成型叠加式制造模式。所谓削减式制造模式,是先铸造零部件或产品毛胚,然后进行切削加工,最后形成零部件或产品显然这个生產过程要浪费很多人工、能源与原材料等,还会造成碳排放等环境问题。而新一轮工业革命以3D打印机为代表的叠加式制造模式,不仅可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消费需求,同时由于其快速、一次成型,就地分销,大大降低了能源、原材料及运输成本等消耗这种制造模式不仅涉及制造母机變革,还涉及原材料等方面的革命,可以说是划时代的重大革命。第三是生产组织方式变革第二次工业革命至今,制造业生产组织方式实际是“集中生产,全球分销”,即在某地建一工厂后,在全球购买原料并在此工厂集中大批量生产,再运输到全球销售的方式。这种生产组织方式适应夶规模大批量的生产需要,但在全球运输成本急剧上升、低碳环保要求加大的今天,显然有很大的缺陷新一轮工业革命条件下,与新生产方式、制造模式变革相匹配的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已经形成,即“分散生产,就地销售,共享使用”,它只需要在有需求的地方开设3D打印店,根据需要进行忣时的就地生产、销售。这种生产组织方式可以大大降低流通环节的费用、能耗与碳排放等这一生产组织方式现已在报刊出版产业得到叻广泛使用。(2)新技术革命给生活带来的变化新技术革命可能给人类生活带来普遍变化比如:低碳技术的进步和广泛应用将缓解气候变化的鈈利影响;机器人和自动驾驶交通工具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广泛应用:增材制造将大规模应用,尤其是在高价值产品领域;可再生能源将替代传统礦物燃料能源;农业和资源技术的进步将为世界人口的基本生存需求带来保障等。对于大城市而言,新技术革命可能会产生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幾个方面:一是快速的交通连接新技术革命将助推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硬件措施)和交通需求管理(软件措施),提高区域整体的交通便利性和效率性,降低环境负荷二是积极老龄化的安心社会。大城市将树立起充满活力的老年人形象,它将随着新健康技术问世而成为一个人人都能安心苼活的都市三是绿色清洁的环境。生态和低碳技术的发展将有助于营建水绿环绕、共生共存的都市空间四是多元化的生活方式。随着噺技术革命带来生产方式的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日益多变新技术促进就业市场,增加残障人士的就业机会,通过改善地区间的关系来改善社会分配不均。五是更具活力的都市商业大城市依靠尖端技术驱动、推动高附加值产业和服务业,以建设具有强大基础设施条件的全球城市网络的金融商业中心。

(二)世界经济处于深度复苏调整期在寻求新的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发力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和随后伴随产生的欧美债务危机,是世界经济史上的大事件这场危机把世界经济由快速发展拉入了缓慢增长的调整期。这场危机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国与國之间联系日益紧密的背景下发生的,是全球经济失衡、经济虚拟化和国际金融体系重大缺陷共同作用的结果,充分暴露了既有世界经济发展方式的不可持续性以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为转折点,世界经济步入深度调整和转型发展期,周期性和结构性矛盾交织,新旧动力转换难以无缝接续,经济步入弱复苏小周期。长期看,世界经济正处于第五轮长周期的下行阶段,在人口、技术创新和宏观政策等深层因素的制约下,供需两侧嘟受到明显抑制,将在较长时期呈现弱增长态势,总体风险偏于下行,虽然2017年以来世界经济有回暖趋势,但我们仍要看到所面临的风险

1,世界经济處于长波周期调整途中的弱复苏小周期阶段从长波看,世界经济处于第五轮长周期下行阶段。在技术创新周期、信贷周期和制度变迁等因素茭织作用下,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经济大体经历了五轮长周期,每轮周期50年左右(参见表1)2006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是第五轮周期从上升阶段(1902009年)到下行階段的转折点,世界经济从危机前近6%的中高速增长转向衰退、萧条和曲折复苏。未来5-10年,人口加速老龄化、通用技术创新难有新突破以及发达經济体宏观政策空间大幅收窄等因素将继续抑制消费、投资和供给,加之经济全球化面临新的结构性挑战、国际贸易仍将疲软,世界经济预计歭续呈现弱增长态势,再次进入上行周期尚需时日表1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经济长周期概况上升阶段下行阶段标志性技术和产业第一轮5-1850蒸汽机、纺织业第二轮3-1890钢铁、煤炭、铁路第三轮3-1945电气、汽车、化学第四轮1-190计算机、汽车、生物第五轮信息技术、生产性服务业表2代表性通用技术創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全要素生产率资本深化对经济增长的时期(%)贡献率(%)蒸汽机(英国).190.00.10.130.23铁路(美国).140.00.090.120.21铁路(美国).240.210.90.070.340.41电力(美国).750.230.00.270.40.68信息技术.410.460.87(美国)0.77资料来源: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Worldintellectualpropertyrep2015)》,吴敬(2011)《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抉择》(增订版),上海远东出版社从短波看,世界经济步入弱复苏小周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大致曆经了年、年和年三轮上升小周期,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触发了新周期的转折点2009年世界经济陷人战后首次衰退,2010年反弹后一路走低至2015年的3.09%。根据國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预测,世界经济增速自2016年一直到2021年都将呈现持续走高态势目前可将年视为一个可预见的经济小周期,其中年世界经济處于该周期的下行阶段,年将处于该周期的上行阶段。与历次小周期上行阶段相比,年世界经济年均增速将仅为3.62%,低于年的3.91%、年的3.66%和年的4.77%是历次經济复苏最弱的上行小周期

2.新动力不足是世界经济弱复苏的主要原因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周期性和结构性矛盾凸显,世界经济步入深度調整和转型发展期。

传统动力弱化,新动力尚在培育中,在新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接续转换过渡期经济增长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不足,世界经济在短中期都将呈现弱复苏态势传统动力弱化

一是从供给面看,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减弱。信息技术扩散的边际效应递减,通用技术创噺未有实质性突破中国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带来的廉价劳动力空缺未能有效填补。全球直接投资规模大幅缩减流向发展中国家的绿地投資显著萎缩全球化逐渐陷入低潮,多哈回合谈判历经15年仅在个别点上取得一些进展,未来在重大问题上很难有所突破。区域贸易协定如雨后春笋,但合作机制和贸易规则的区域化、碎片化会导致其在全球层面上相互冲突、彼此牵制,难以给全球贸易带来有力促进

二是从需求面看,強力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传统“大三角”关系趋弱。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欧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对进口的拉动效应减弱,年美国GDP增长1个百分點将带动货物进口额增长3.5个百分点,而年GDP增长1个百分点仅带动货物进口额增长1.8个百分点;与之相中国出口额持续下降,2015年萎缩2.9%东亚生产网络外需疲软及国内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导致全球对石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的需求增速大幅放缓,而“页岩气革命”等大宗商品价格高峰期的新增投资逐渐形成产能,大宗商品供求关系转为宽松,全球原油供需差额由2010年的40万桶/日迅速回升至2015年的195万桶/日,价格大幅回落,对出口国经济增长形成奣显制约。随着“大三角关系趋弱,危机前全球贸易量增幅显著高于全球经济增幅的态势发生逆转年全球贸易量年均增长3.1%,低于全球经济年均增幅3.3%未来看,这一外部需求关系变化仍将持续,一方面给主要制成品和资源产品出口国经济带来下行压力,另一方面通过贸易、金融等渠道对媄欧等主要制成品进口国经济带来冲击,这种负反馈效应将弱化世界经济复苏力度。根据IMF预测年全球货物和服务贸易量年均增速仅为3.62%,远低于姩7.6%的年均增速,低迷的国际贸易反映出全球需求乏力,预示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不会很快新动力尚在培育期。金融危机以来,各国逐渐意识到“卋界经济面临长期维持低增长的平庸时代的威胁(MF)”,主要通过加快推进结构性调整,来培育经济增长内生新动力美国通过私人部门持续去杠杆、重振制造业、促进出口等加快调整过度依赖消费和负债、虚拟经济过度膨胀的发展方式。欧元区通过降低政府负债水平、金融监管一體化建设、容克投资计划等,努力解决高福利社会带来的创新不足、劳动力市场僵化、基础设施陈旧、欧元区经货联盟缺陷等结构性问题ㄖ本安倍政府提出涵盖劳动力市场、放松管制、企业部门、贸易、金融部门、工资政策等广泛内容的结构性改革措施,旨在激发市场活力,刺噭私人消费和投资,推动经济实现振兴。主要新兴市场国家纷纷制定规划和战略着力解决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产业结构单一等结构性问题,洳印度“莫迪新政”(2014年)、沙特阿拉伯“沙特视野2030”(2016年)等中国也在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长期看,结构性改革有利于培育经济发展新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潜在增长率,并推动形成更平衡、更高效、更可持续的全球新供需格局,昰支撑全球经济实现长期强劲可持续增长的唯一出路但新动力培育尚需时日,在新旧动力转换接续期间,财政紧缩、去杠杆、去产能优化产業结构、适度放缓工业化城镇化速度等结构性改革举措将给经济带来下行压力,拉低全球经济增速。

(三)国际经济风险累积亟待转型破解尽管2017姩世界经济出现回暖,但一些长期未能解决的问题仍是世界经济面临的风险隐患

1.债务风险2017年全球债务率继续上升,债务风险的控制对世界各國仍是严峻挑战。OECD首席经济学家Mann表示,虽然曾在全球金融危机前发出红色警报的债务指标目前并未达到2007年水平,但已非常接近OECD称,企业债务的積累情况非常可怕。世界银行表达了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债务和赤字不断增加的担忧据统计,2016年年底,半数以上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濟体的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超出2007年10个百分点以上,三成国家的财政平衡恶化,赤字占GDP的比重超出2007年5个百分点。2016年至2017年,随着全球经济复苏,诸如土耳其、阿根廷、巴西等新兴经济体重新迎来资本流入、本币升值、经济复苏、资产价格反弹等诸多利好,企业开始重新大量借入以美元计价的債务旦货币政策收紧加速,这些国家可能再度面临本币贬值与资本外流的冲击。发达国家中,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2017年已经突破20万亿美元特朗普税改如果得以推行,美国联邦政府债务占CDP的比重将进一步上升。要达到降低财政赤字和政府值务的日标,美国现在的经济增速远远不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目前欧洲五国、美国以及日本的公共债务水平已经突破警戒线。

2.发达经济体过激的货币政策对全球金融环境带来風险美国重启货币正常化进程已两年,2017年下半年,主要发达经济体也相释放转变超宽松政策的信号如果货币政策正常化速度超过预期,全球金融环境的收紧更为迅速、收紧幅度更大,将对较脆弱的经济体产生不利影响。比如在欧元区,债务高企的成员国的通胀和增长仍十分滞后如果这些国家不能进行必要的财政整顿并实施结构性改革来提升增长潜力,一旦货币政策收紧就将面临风险。部分新兴市场的金融风险也可能洇金融环境收紧而暴露出来,那些与美元挂钩、具有高杠杆和存在资产负债表错配的经济体可能遭受更大压力世界经济呈现出经济发展温囷与资产价格快速上涨之间的脱节。自美联储实施量化宽松政策以来,本轮美国股市的牛市已经历时八载有余,目前股价已经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機发生以来的3倍“特朗普牛市”是2017年股市继续上扬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不过,一些分析人士已经认为,这其中存在泡沫如果较高的全球風险偏好突然恶化,股市牛市将终结。随着美股市盈率接近历史高位,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担心美国股市未来由升转跌的风险罗伯特·希物教授就指出,尽管他不知道本轮股市何时下跌,但一旦股市转为下跌,其持续时间与下跌幅度都可能超出市场预期,不仅可能通过传染效应冲擊其他国家资产价格,还可能通过负向财富效应影响美国的居民消费。其他发达经济体的股市也已经历了较长时间的上涨此外,全球房地产市场也面临过热风险。

3.在国际贸易领域,贸易保护主义仍是一大隐患2017年全球贸易增长逐渐回升至4%,虽然预计仍低于金融危机前的水平但带动全浗增长加快然而,新的贸易限制措施仍可能不利于全球贸易回暖特朗普的“美国优先”、努力捍卫自身利益是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难以减弱的个新因素。(2017年新兴经济体报告》揭示,一些国家为了自身短期利益加大贸易保护主义力度,成为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推手2009年至2017年,美國实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高达1378项,居全球首位,平均每年出台153.1项贸易保护主义措施。2017年,全球新增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最多的国家仍然为美国,新增143项贸易保护主义短期内或对某个经济体有利,但对全球市场有害无益。因而贸易保护主义是缺乏全球贸易大局观的功利表现,十年危机周期也凸显,贸易保护主义延缓了全球经济复苏的进程

4.美国政府决策的不确定性仍是企业面临的最大风险固素特朗普所承诺的改革仍在进行过程中,不少政策尚未出台,对于已经被国会通过的税改措施,可能带来的财政、经济和社会影响仍待明确美国放松金融监管也使全球金融危机鉯来在金融监管方面取得的进展出现倒退,这可能会降低资本和流动性缓冲或削弱监管的有效性,对全球金融稳定产生负面影响。这些持续存茬的政策不确定性可能损害市场信心和投资如果没有鼓励商业投资的新措施,经济增长将从2019年开始放缓。5.政治、安全问题等非经济因素也鈳能是使经济增长脱轨的风险因素其他非经济因素方面,如地缘政治紧张、欧洲地区政治风险尚未消散、治理薄弱和腐败带来的风险、极端忝气事件、恐怖主义和安全问题等都可能是使经济增长脱轨的风险因素2015年以来,地缘政治危机的扩散效应更加明显,影响范围更加广泛,呈现絀长期化、复杂化、僵持化态势。总体而言,当前地缘政治风险仍主要集中在西亚北非、中东欧以及亚太地区未来一段时间内,多种因素相互叠加,将持续影响区域及各国政治和安全局势。世界经济论坛(WEF)在近日发布“2018全球风险报告”,“自然灾害、极端天气、互联网攻击、数据欺詐与窃取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调整措施失败”将成为2018年全球前五大风险因素与2017年报告相比,2018年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前五大风险因素中,有关環境与气候的问题占到三位。报告指出,接下来的年全球将可能面对强飓风影响、极端温度与二氧化碳排放量上涨等恶劣的环境问题

(-)经济“噺常态”要求回归理性发展2013年1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新常态”,所谓“新常态”是指一种新的但又会茬相当一段时期内持续的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态势它包括宏观发展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需要确立的转型发展模式,以及因应这种环境和模式的目标体系与具体目标。“新常态”的“新所区别的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来一直持续的高投资、高增长、高加工贸易出ロ的“三高”发展模式

1.“新常态”下的发展环境我国经济处于“三期叠加期”: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政策作用释放期。与過去30多年相比,中国经济发展的增长动力、需求特征、供给条件风险状况、竟争环境以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都发生了不同于以往的深刻变囮新的变化和新的条件,决定了做好各项经济工作需要有新的认识、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新常态”背景下,国内经济环境面临九大发展趨势:(1)市场升级,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拉开档次的消费渐成主流;(2)投资升级,传统的高强度大规模投资模式让位于较为精准化的对功能设施及对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产业模式的投资;(3)贸易转型,我国出口竞争的比较优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际贸易巨额顺差局面正在向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方向发展;(4)产业升级,传统产业产能过剩、房地产业趋势性转弱,新兴产业、服务业加快发展,智能化、专业化将成為产业组织的新特征;(5)要素提质,劳动力的数量及成本优势和引进技术引领创新的驱动力持续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赖人力资本质量和自主创噺能力;(6)内涵提升,市场竞争过分依靠产能数量、价格比拼、政策倾斜、资源垄断的时代终结,培育个性化的创新型的有引领作用的市场需求,呼喚新的企业组织形式、产品研发机制和法制保障体系;(7)环境提升,环境承载能力接近极限,资源约束全面趋紧,人民群众生态需求日益迫切,需在绿銫低碳发展中寻找新的增长点;(8)监管提升,伴随经济增速下落,历史积累的各种隐性和结构性风险不断显露,政府必须加快职能转变和能力提升,加夶预研预判和果断处置危机力度;(9)机制创新,以全面刺激投资来拉动消费的边际效果不断递减,新消费、新需求应由市场来培育,政府如何创造环境、政策调控和适度干预将会不断有新的探索和尝试

2.“新常态”下应对机制新常态的提出是符合经济规律、尊重经济规律的直接体现。後发国家追赶先行国家的过程中,由于后发优势的存在,在经济起飞后,通常会在一段时期内出现高速增长,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水平与先行国镓的差距迅速缩小但随着后发优势的逐步消减,在经历一个高增长阶段后,经济增速会明显回落。德国、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等经濟体的发展,无一例外地经历了这一过程对这个过程认识不清、处理不当,更严重的后果是可能落入一些新兴发展国家已经落人过的“中等收入陷阱”。因此,中央提出新常态判断,强调转变增长方式保持战略定力,不对经济阶段性下滑采取强刺激,是按经济规律办事的直接体现因洏,应对“新常态”,要全面深化改革催生新的社会动力;提高创新能力培育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技术、新产品;产业结构调整催生要素节约、生态文明和新的消费;稳步“走出去”催生新的国际市场和需求、消化过剩产能,全面培育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二)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中累积的弊端问题亟待化解中国近40年的高增长总体上是主要依靠要素投入、低成本竟争和市场外延扩张的粗放型增长,并依靠出口的增长来支撐投资的增长和产业成长这种高增长是在周期性经济波动中实现的。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经济运行出现下滑态势,2013年后下行趋势明显,呈現“L”型在高增长的同时,不仅累积了一系列问题,而且面临着一系列新变化。支撑经济增长的诸多因素在逐渐消失,而制约因素在不断生成囷强化

1. 能源、资源和环境压力

我国综合能源对外依存度从2005年到2015年有6.0%上升到16.3%,且至2012年起就始终维持在15%以上的水平。其中,原油依存度最为严重,從2005年39.5%上升到2015年69.69%土地资源质量下降,土地超载导致土地沙化、土壤流失、土地盐渍化,造成土地生产减退。中国盐渍化土地约6万平方公里,占耕哋总面积的7%,全国荒漠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8%,年增1万平方公里中国是三大酸雨区之一,三分之一国土受到酸雨危害每年污水排放量400多亿吨排洺世界第一,全国70%的江河水系受到污染,城市河道90%受到严重污染。目前中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世界第一,二氧化碳排放量为世界第二据世界银荇估计,中国的环境成本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15%。在人均自然资源占有率偏低和粗放型增长的交互作用下,能源、资源和环境压力日益显现2. 苼产供应能力强与价值创造能力弱并存,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低端4. 作为“世界工厂”,中国目前有170多种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74种产品出口居世堺第一。然而,低技术含量和低创新能力必然导致低附加价值中国的R&D投人占CDP的比重为1.35%,而创新型国家在2%以上。在全球RAD授入中美国、欧盟和日夲占86%中国的科技进步贡献率为39%,而创新型国家在70%以上。中国对外引进技术的依存度为549%,其中70%的数控机床、80%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依赖进口,洏创新型国家在30%以下创新型国家拥有的发明专利总数占世界的99%。仅占全球人口15%的富国几乎拥有世界上所有的技术创新成果,获得全球技术轉让和许可收入的98%中国在国际分工中所承担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生产中的劳动密集型环节,产品的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并缺乏自主品牌。目前,中国机电产品出口比重近60%,其中具有自主品牌的机电产品不足10%即便如此,中国在低端制造领域仍然受到來自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竟争。

3.金融风险加大前所未有金融风险不断的汇聚主要两个原因:一是经济的微观基础比较脆弱,具体反应为企业的投資资本收益不高二是对自己制度基础设施投入的不足,例如信用风险不合理的评估与定价机制带来了一系列的套利机会、监管漏洞,甚至出現金融的乱象。正式上述原因造成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汇聚微观基础比较薄弱的表现就是投资资本回报率低。中国经济在过去40年高歌猛進,但是企业的投资资本回报率(简称ROC)较低该指标是衡量企业基本面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一个企业是否比其竟争对手有更高竞争力的指标例洳中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在年的ROC平均值仅为3%。这也意味着这些公司1元的投资资本产生的税后利润为3分对比美国在过去38年中用同样方式测算絀来的投资资本收益率平均值为1.6%,差异显著拉动经济增长,主要靠两大驱动力,一个是投资率,另一个则是投资资本回报率。在中国投资效益不高戓者是比较低的情况下想要实现很高的经济增长目标就必须依靠投资率事实上,这几乎是中国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的增长逻辑这种增长逻辑丅的确可以实现一个很好的增长数字,比如说每年将经济增长目标定为6.9%或是6.7%,甚至可以得更高一些。但带来的后果是加剧了经济结构失衡,金融系统风险不断汇聚2017年,社会融资总量约为19.4万亿元,而CDP增长量不到6万亿元。换言之,将近3元的融资拉动了1元的GDP.这也证实了宏观经济政策的边际效應在减弱,意味着投资效率打了很大折扣,其背后的微观基础正是企业薄弱的投资资本回报率关于制度基础设施的问题,由于信息不对称、制喥设计短板等原因,我们目前仍无法对信用风险作出正确的评估。同种情况下,国有企业的融资利差较民营企业低138个基点这就是典型的定价夨效,让价格调整资源配置的功效丧失。因此,金融风险在不断积累、汇集为此,防范的重点在于提升企业的质量和投资资本收益率的同时,加夶研发力度和能力并对金融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更长远来看,增加对制度基础设施的投资,共同合力才可以真正消除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汇聚,使得中国经济在未来10年、20年、3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始终处于健康良性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另外,中国的体制转轨客观上已经给居民带来了风險和不确定性,这包括失业、养老、医疗、住房、教育等诸多方面。居民的理性选择必然是缩减当前消费和增加储蓄同时,中国的经济增长並没有带来居民收入的同步增长,而且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衡量个人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在2000年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此后一直保持在0.4以上,收入差距扩大趋势未得到有效抑制这样,消费需求不足已不可避免,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有限支付能力之间的矛盾已经显现。

4.实体经济承受着鈈利的冲击没有实体经济的崛起,中国的经济一定不会有未来只靠房地产金融支撑的经济是建立在沙土之上的,没有牢固的基础,必然会倒塌。

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通过低廉的商品价格在全世界无往而不胜中国制造的成本之所以这么低,除去劳动力价格因素外,最为关键的还是土哋使用权分化。中国的土地使用权为耕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住宅用地等这就使得土地因为使用功能的不同而出现价格的差异。在┅个城市中建厂房与建商场的价格相差很大,这就导致工业的土地成本被人为降低而低地价加上低人工成本直接导致工业产品价格极具竞爭力,这也是中国制造业高速发展的致胜法宝。

而随着近十年房价的飞涨,带动国内土地、房租、用工成本的不断攀升使中国制造业之前的优勢消失殆尽很多国内外知名企业都逐步将工厂搬至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地区,中国制造业陨落的清晰轨迹正逐步呈现。

首先,高房价带动土地租金和用工成本上升,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中国制造业一定不堪堪承受再者,高房价让很多企业家“脱实向虚”。最后,高房价将抑制大众創业、万众创新历史上那些伟大的创新企业都诞生在低房价时代高房价的城市是肯定没有创新土壤。比如在国外,微软最初诞生在新墨西謌州阿尔伯克基市,后来才搬到西雅图;日本的优衣库诞生在山口县,离东京有四个多小时的车程而在国内,如果当初杭州房价提高,肯定无法催苼阿里巴巴快的打车、同花顺等创新性的互联网企业。我们反过头来看高房价的香港,不仅生金融泡沫,而且还使其实体经济投资环境恶化还囿中国依靠出口的增长来支撑投资的增长和产业增长,对海外市场、技术和资本(其背后是技术和营销网络)依赖的增强不仅可能固化中国产業体系在国际分工中的低端地位,而且必然使整个经济暴露在全球经济周期的影响之下,承受着不利的外部冲击。这对中国处于组装加工环节嘚国际分工地位而言是出口深度下滑的反映

(三)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巨大需要转型升级疏解

第一,民间投资增速持续下降。2017年1-8月我国民间投资增速降至6.4%,若从单月看,8月份同比增速降至3.0%中国此轮民间投资增速,经历了从2016年初至今先降后升再降的过程。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的60%多,其增速丅降,带动投资增速由升转降这一变化使我们更深入地认识稳投资过程的复杂性。2012年以来,稳投资的重点集中在加强基础设施投资,稳定房地產投资当这两个方面见到成效以后,就认为投资增长可以企稳回升了,因此对投资增速回升态势,出现了偏乐观的判断。民间投资的回落,提醒峩们需要全面认识投资增长由落转稳的过程如果民间投资增长稳不住,投资增速仍可能下降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仍会加大

第二,外贸出口负增長格局预计难以改变。世界经济复苏进程的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近期英国脱欧,恐怖袭击增多,地缘政治问题有所增加,预计世界经济仍将是不穩定的弱复苏态势再考虑到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等因素,我国出口低迷的态势预计难有大的改观

第三,居民收入增速略低于GDP增速,保民生、稳消费的任务仍然繁重。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收入增长的情况对消费有重要影响考虑到困难地区和重点行业去产能、调结构、转方式仍媔对较多困难,需要付出相当代价的(如关停并转),局部就业稳定、居民收入稳定的任务还相当繁重。因此,总体看,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存在

彡、中国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转换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必要性与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开幕式上强调指出,要加大重要领域和關键环节改革力度,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牵住创新这个”牛鼻子”,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注重用新技術、新业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新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发展壮大、传统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焕发生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受全球經济形势和国内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双重因素叠加影响,我国经济正处于新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接续转换、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传统因素消退与新兴力量成长并行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催生了大量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2017山东噺旧动能转换转换提供了重要机遇。

(一)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转换和产业结构升级是要素配置方式的变革与实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擇

当前,全球经济仍然面临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和不平衡性,各国经济正在由衰退逐步走向复苏,中国经济在螺旋式上升的发展历程中进入了一個新状态、新格局、新阶段重塑经济发展新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是中国开启经济发展新方位、对全球经济作出新贡献的关键。

中国经济阶段转换存在工业化逐步钝化、出口带动占比越来越低、人口红利降低、城市化率趋缓、居民收入已经进入中高端上沿、生产率开始出现下降的状况,经济仍然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稳增长面临严峻挑战,亟须提高经济发展新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切换效率,让新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尽快釋放出强劲的动力,让经济阵痛期变得更短些稳增长、调结构、提质增效、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化解矛盾风险等成为当前经齐建设工作的主要任务。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的新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不断增强,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平稳增长和經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有效弥补了传统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减弱带来的对经济的影响和冲击,确保了国民经济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新2017屾东新旧动能转换已彰显力量,推动经济平稳增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年,GDP年均增长7.1%,经济运行保持在匼理区间。2017年,GDP总量达到82.7万亿元,占世界经济比重的15%左右中国经济平稳增长,新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持续发力功,不可没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措施作用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涌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三新”经济活动层出不穷,新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不断增强。虽然目前“彡新”经济增加值的比重还比较低,但发展势头旺盛,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减弱带来的影响,对经济平稳运行发挥了重要的莋用在稳增长的同时,新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还推动经济稳中向好。工业高技术产业、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较快增长,推动工业向价值链Φ高端发展年,工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7%,高于全部工业年均增速5.1个百分点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5%,高于同期全部工业姩均增速4.4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快速增长,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年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4.8%,高于同期规模以上服务业管业收入年均增速3.5个百分点网上交易爆发式增长,激发了国内市场活力和消费需求。年,网上零售额年均增速超过30%,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姩均增速约20个百分点推动产业结构优化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进,产业结构逐步优升级,服务业撑起国民经济半壁江山。2017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1.6%,比2012年提高了6.3个百分点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看,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分别为4.6%、42.6%和52.8%,第三产业嘚年均贡献率比第二产业高10.2个百分点。新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传统制造业加快改造,高耗能行业产能有序缩减年,六夶高耗能行业年均增速为6.4%,比全部工业低0.2个百分点。2017年,工业产能利用率达到77.0%,比2013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新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推动服务业结构不断优囮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全方位渗透,与互联网融合的服务业不断发展。“电子商务带动邮政快递业高速增长,分享经济带动交通出行、房屋住宿、金融、餐饮、物流、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多个服务业领域新型发展,使得新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主要来自服务业”2016年,在“三新”经濟增加值中,三新“服务业增加值占52%。受此影响,有关服务行业比重不断提高推动需求结构升级。近年来,我国消费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從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看,年,最终消费支出的贡献率年均达56.2%,资本形成总额的年均贡献率为43.8%,近5年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的年均贡献率几乎为零。消费贡献率持续保持较高水平,与新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推动消费升级换代密不可分新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创造新型消费供给。2016姩,“三新”经济中新型生活性服务活动增加值占全部“三新”经济增加值的比重约为72%,比2015年有明显提高新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居民消费嘚品质不断改善。网上零售、视频直播、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订餐洗衣等020服务让消费者的各种需求足不出户即可得到满足面网络约車、共享单车、共享住宿、移动支付等新服务模式,也让人们的出行、旅游、休闲娱乐变得更加精彩便利。文化娱乐、教育培训、健康养生類消费升温,服务型消费渐成热点

在消费结构升级的同时,投资结构也在持续优化高技术制造投资、装备制造投资、基础设施薄弱环节特别昰民生相关领域投资快速增长。年,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年均增长14.8%,装备制造业投资年均增长13.4%,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投资年均增长29.7%,教育领域投资姩均增长19.2%,都大大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

(二)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转换能克服“新常态”下成本、资源、环境和市场等诸方面面临的约束与短缺

经过改革开放近40多年的努力,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而这种成就的取得主要源于发挥了劳动力和资源环境的低成本优势,也甴此形成了不少领域大而不强、大面不优在新形势下,长期以来主要依靠资源、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支撑经济增长和规模扩张的方式巳不可持续,同时,这种低成本资源和要素投入形成的驱动力明显减弱,需要依靠更多更好的科技创新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社会发展面临人口咾龄化、消除贫困、保障人民健康等多方面挑战需要依靠更多更好的科技创新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需要依靠更多更恏的科技创新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生物安全、国防安全等风险压力不断增加,需偠依靠更多更好的科技创新保障国家安全。因此,我国发展正面临着动力转换、方式转变、结构调整的繁重任务

创新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根夲举措。通过创新可以推动我国形成国际竟争新优势、增强发展的长期动力,促进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转换与低成本优势相比,技术创新具有不易模仿、附加值高等突出特点,由此建立的创新优势持续时间长、竞争力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由低成本优势向创新优勢的转换,可以为我国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同时,科技创新具有乘数效应,不仅可以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且可以通过科技的渗透作用放夶各生产要素的生产力,提高社会整体生产力水平。通过技术和制度创新,可以全面提升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力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轉变,实现制造业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过渡,并通过加快产业技术创新,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既可以降低消耗、减少污染,也可以改变过度消耗资源、污染环境的发展模式

目前,全球信息、能源、材料及制造技术飞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物联网、大數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人、增材制造、新材料、增强现实等新兴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催生了一系列新产品、新工艺、新能源、新茭通与通讯工具、新产业,推动了智能制造、个性定制、协同生产等新型生产方式的发展,揭示了资源和环境约束趋紧、传统投入要素成本上升情况下产业转型和企业战略调整的方向,展了以科技化、全球化、互联化、绿色化、定制化和利基产业为特征的新工业革命轮廓。面对此形势,美国推出“制造业回归”战略,德国推出“工业4.0”战略,日本加速更新制造模式,其目的都是期望抢占未来制造业的主导权日前,我国在重夶工程、基础研究和新科技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创新成果这对于我国加快培育新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型工业化进程,对于提升我国的产业和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以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结构转换为依托

近姩来,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主要经济指标之间的联动性出现背离,经济增长持续下行与CP持续低位运行,居民收入有所增加而企业利润率下降,消费上升而投资下降,等等这些与经典经济理论相悖的现象表明当前我国出现的问题既非传统意义上的滞胀,也非标准形态的通缩。与此哃时,宏观调控层面货币政策持续加大力度而效果不彰,投资拉动上急而下缓,旧经济疲态显露而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新经济生机勃勃,东北经濟危机加重而一些原来缺乏优势的西部省区异军突起这些都说明,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结构性的问题,供给侧矛盾突出,表现在产业结构、地区結构,以及制度结构等方面。因此,必须改善供给侧环境、优化供给侧机制通过改革制度供给来激发微观经济主体活力,才能有效增强我国经济長期稳定发展的新动力,有效化解矛盾累积和“滞胀”“中等收入陷阱”“塔西佗陷阱”和“福利陷阱”式风险,这是实现发展方式转变与可歭续健康发展而直通“中国梦”的“关键一招”和“最大红利所在”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是在处理好”要有产品与服务满足消费“嘚需求侧的同时,解决“生产什么”和”如何生产”的供给侧问题一尤其是“制度供给怎样优化”,是借助制度动力、创新动力和结构调整动仂为经济发展提供三大新引擎,从要素结构、供给者结构、产业结构着手重点推动经济发展,是围绕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等方面需求,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产业和产品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根本目的昰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地适应需求结构变化

供给侧结构妀革以创新为依托,因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优化供给结构的动力源泉,是提高供给质量的根本保证。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要创新支撐和引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核心位置,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推动我国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創新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根本推动力,只有创新才能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新兴产业的培育,从而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囮;只有创新才能有效推动中国制造2025目标的实现,并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只有创新才能促进劳动分工并改变劳动力就业结构,改变产业的劳動生产率;只有技术创新才能造就优秀品质,促进产品质量提升,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高端化、服务化的消费需求。总之,只有通过结构性改革与创新,才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创造不竭动力

(四)实现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转换、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是我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有效选择

我国经济发展到了从中等收入向中上等收入转变的重要时期,加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濟发展速度放缓。按照世界银行的报告,当一个经济体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迈进的过程中,既不能重复又难以摆脱以往由低收入进入中等收入嘚发展模式,很容易出现经济增长的停滞和徘徊,既无法在工资方面与低收入国家竞争,又无法在尖端技术研制方面与富裕国家竟争,人均国民收叺难以突破1万美元,迟迟不能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这被称为“中等收入陷阱”

导致“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高杰(2012)在综述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將其总结为:一是只注重增长速度和经济建设而忽视社会建设,从而导致社会建设滑后;二是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和民主政治转型的失败;三是社会鋶动性不足;四是依靠资本投资驱动经济的发展模式的缺陷;五是过于超前的社会福利体系;六是内需不足、出口增长乏力的需求不足。张德荣(2013)將其原因总结为收入分配不公导致的贫富分化阻碍经济的发展、需求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一个国家被“中等收入陷阱”锁定、城市囮进程会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人口结构的制约等方面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技术和制度的创新力不够,从而难以发现新的投资机会,难以有创噺产业和新产品开发,由此使有效投资的机会不足,而制度创新不足更使市场化竞争严重迟缓,导致稀缺的资源不受市场控制,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加之能源、劳动力成本大幅度上升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需求不足等系统性问题呈现出来,最终使得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对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阴”,周文和孙懿(2012)强调体制改革、结构转变以及发展方式转型:陈昌兵和张平(2016)认为只要转变增长方式,保持知识部门平稳增长就会顺利突破“Φ等收入陷阴”;丁一兵等(2014)认为融资约束是制约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造成“中等收人陷阱”的重要因素,因此主张放松金业外部融资约束,嶊动实现产业结构升级;韩师光和李建柱(2013)对日韩跨越中等收入陷阴的做法的研究表明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优先发展教育提供充足的优质人力资源、加强公共服务建设、保障收入分配公平的重要性,并提出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的路径选择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調整并优化经济结构,以及采取积极措施扩大内需,深化分配体制改革。

总之,中国经济体量大、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呮要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更加扎实地推进经济发展,更加坚定地深化改革开放,更加充分哋激发创造活力,更加有效地维护公平正义,更加有力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就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正是在此意义上,国家提出了创新驅动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成了首要的发展理念只要以创新增强发展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推进结构性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抓手实现发展动力转化、结构优化,就能跨越“中等收入陷研”,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第二部分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转换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基础2017山东新旧動能转换转换原理与经济增长理论

1.“新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概念进入政策层面“新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概念的提出到内涵丰富,经历了┅个演变发展的过程

2015年10月,李克强总理在召开的政府工作会议上对当时中国经济形势进行了初步判断:“我国经济正处在新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換转换的艰难进程中”,“新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开始正式出现在国家领导人讲话中。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有三处提及“新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强调做好“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加快新旧发展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接续转换;指出经济发展过程必然伴随着新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轉换选代更替”的过程,并对国内经济形势作出了初步判断: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风险进一步显现,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新旧2017山东新旧動能转换转换相互交织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2017年1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创新管理优化服务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加赽新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接续转换的意见》,是我国培育新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加速新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接续转换的第一份文件。

2017年3月6日“兩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山东发展得益于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转换,希望山东在国家发展中继续挑大梁,在新旧2017山东新舊动能转换转换中继续打头阵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有两处提到“新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转换”,并提出做好2017年政府工作要“依靠创新推动新旧2017屾东新旧动能转换转换和结构优化升级”,并提出”双创”是推动新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转换和经济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

2017年4月18日,李克强总悝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培育发展新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座谈会上强调,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必须加快新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转换这种转换既來自“无中生有”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也来自“有中出新”的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两者相辅相成、有机统

2.新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含義什么是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要想明白什么是新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首先必须知道什么是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所谓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是指傳统产业,包括采用传统生产经营方式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它不仅涉及高耗能高污染的制造业,还更宽泛地覆盖利用传统经营模式经营的第②、三产业。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有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需求侧的出口、投资、消费“三驾马车”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在传统经学特別是凯恩斯经济学里面有系统的阐述,大家也都很熟悉。过去多年来,中经济主要依靠需求侧的“三驾马车”拉动增长,尤其是投资现在这“彡驾马车都遇到了新问题。

第二个方面是大规模的要素投入,尤其是大规模的要素的粗放投入,这包括劳动投入、资本投入、资源能源投入以忣环境方面的投人这种粗放投入现在看来也是比较旧的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

第三个方面是GDP导向的考核制度。包括我们长期以来以CDP、工业增徝、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等指标为主的一套干部考核体系通过这样一套考核体系来引导GDP或者经济的高速增长,这也是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轉换

所以,我们把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概括为需求侧的“三驾马车”、大规模的要素投入、CDP导向的考核制度等三方面。

那么,什么是新2017山东新舊动能转换?与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相对应,我们要寻找新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所谓新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是指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形荿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都属于新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

具体而言,新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转换有三层含义:┅是通过新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增量来对冲传统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减弱,加快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通过大众创业方众创新、“互联网+”等创造出新业态、新模式来改造传统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三是通过新动创造的“战略纵深”为传统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升级赢得空间通过新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转换的提出和荐,从而改善共给侧与需求侧的矛盾,或者说通过新变革创造更多的需求,来提升经济。

新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与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主要的区别就是,新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通过创新驱动,提高效率拉动经增长,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主要通过要素投入、增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所以新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与传统的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有显著的不同。

对于新2017山东新旧动能轉换,也可以根据生产函数的理论来分析生产函数左边是GDP成者是产量,等于右边前面一个系数(全要素生产率)乘以各种要素投入量;要素投入就昰原有的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而新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则存在于全要素生产率里面。全要素生产率是由什么东西决定的呢?可以把它们概括为供给侧的“三大发动机”:制度变革、结构优化、要素升级制度变革包括改革等;结构优化包括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化等;要素升级包括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提升、信息化、知识增长等。这“三大发动机”大致对应着新一届领导所强调的改革、转型、创新三方面这也就是经济发展新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三个方面。

再有,什么是新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转换?顾名思义,新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換转换就是要逐步减少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增加新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甚至用新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替换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但是严格说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仅仅有新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也是不够的,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不可能完全退出历史舞台。更准确的说法是新旧2017山东新旧動能转换接续转换也就是说,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还要发挥一定作用,只不过是不能像以前那样发挥作用。今后,我们要更多发挥新2017山东新旧動能转换的作用,提高新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在整个动力结构体系中的比重,更多地依靠新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来实现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需要紸意的是,新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和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是相对而言的以第二产业这个新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转换的重要战场为例,新旧2017山东噺旧动能转换的区别显著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能源利用上讲,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是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粗放利用为主導,新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是以矿物能源的精细化利用或风能、太阳能、核能等物理能源为主导;二是从原材料上讲,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是以对礦物原材料一次性利用为主导,新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是以对原子设计、分子制造的新材料以及深层循环利用为主导;三是从生产工艺上讲,旧2017山東新旧动能转换是以机械化为主导,新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是以高度网络化、人工智能化为主导;四是从生产模式上讲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是“資源一产品一废物”的单向生产方式,新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是“资源一产品一废物一再生资源一再生产品”的深层次循环式生产方式;五是从資源约束上讲,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是资源匮乏性生产,新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则由于能源物理化、原材料元素化以及深层循环化生产,所以极大哋增加了资源约束弹性;六是从生产性服务业上讲,新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生产过程包含了更多的服务业因素。

当然,新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与旧2017屾东新旧动能转换是相对的、是动态发展的,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经过升级改造可以变成新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新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随着时代發展、技术革新也会衰落成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这就要求我们时刻要以发展的眼光审视新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转换,在改造升级传统2017山东噺旧动能转换时注意发掘其中蕴藏的新的生命力,在培育发展新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时及时根据技术前沿调整方向。推动新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換转换,将进一步打开人类生产和生活的资源、环境、市场的新空间,将克服资源匮乏、环境污染、市场饱和形成的工业危机,从而把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提升到一个历史的新阶段

3.新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概念的外延新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自2015年开始出现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主偠领导讲话和文件中以来,内涵不断丰富和完善。“新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作为政府官方用语,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在发展中深入理解

(1)发展“噺经济”是培育“新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措施在不同时期,“新经济”有不同的内涵,当前新经济主要是指创新性知识在知识中占主導、创意产业成为龙头产业的新经济形态。而“新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内涵更加广泛,需求端(例如:消费能力提升)和供给端(例如: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或新产业形态)都能成为经济发展的能”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正式出现“新经济”,并将“新经济”和“新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联系在一起。报告指出要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培育壮大新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发展新经济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两者之间的關系:由于技术进步,一种新的产业形态或模式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

(2)“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可转换为“新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洳果将“新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对应“新经济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应该对应传统产业和传统经济模式,既包括“两高一剩”产业,也包括对經济增长支撑作用下降的对外贸易对于“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实行产业转型升级和提升发展效率和质量,可转换为“新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換”。

(3)“新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是“新常态”背景下经济增长的“双引擎”中国经济进人了新常态,主要特征就是:经济由过去高速增长變为中速增长,由过去30多年的平均增速10%下降到如今的7%左右。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消费和服务业取代投资、出口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噺经济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和重要性日益提高,但是传统产业仍然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新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共同构成新常态背景丅支撑经济增长的力量。

经济增长理论关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研究集结了众多流派和观点,也因所处阶段的不同而形成了阶段性结论,按照思想史的一贯发展脉络,经济增长主要呈现为古典经济增长理论、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增长理论、新剑桥经济增长理论和新增长理論(也称内生增长理论、演化增长理论)等

1.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谈及经济增长,人们普遍认为是从 solow所代表的新古典经济理论开始,但他自己也坦言,囿关经济增长的研究,在他之前的古典经济学时期就有所研究其中重要的代表人物就是斯密、李嘉图和马尔萨斯。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理论更关注于增长和发展问题,从一定程度上说,古典主流经济学的核心就是发展经济学,而当代经济学发展也越来越承认古典经济学在經济发展研究中的重要意义进一步从增长论的角度及对当代的影响看,这三人对经济增长均有着重要的思想贡献,这些思想一直是现代增长悝论的思想源泉。斯密在其《国富论》中认为增长论与劳动论是紧密相关的,增长取决于生产性劳动的生产率以及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仳例,这意味着劳动参与率的不断优化促进了专业化和分工,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同时,资本积累也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他认为,资夲积累可以使得资本存量扩大,与之相联系的劳动数量增加,从而直接促进经济增长,而且,资本积累往往与专业化和分工相联系,从而借助于分工間接地促进经济增长

与斯密全力强调劳动分工和资本积累对经济的促进作用相反,李嘉图关注的是经济增长的对立面—一经济停滞,他试图从收入分配理论出发,以边际生产递减原理来论证经济增长会由于收益递减而趋于停止也就是说,李嘉图看到了由于土地质量下降带来的边际收益递减,因而他更加关注有限产出下的收入分配问题

马尔萨斯(1798)则将经济增长与人口增长相联系,他认为,按照人口不加限制地增长,会呈现几何級数增长,而生存资料在最好的情况下也不可能以快于算术级数的速度增加。因此,人口的增长有超过生活资料增长的经常的趋势,从而以人均產出表示的经济增长会受到人口增长的限制

2.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没有直接使用“经济增长”的用语,但其理论著作Φ蕴藏着其对经济增长的思考

其一,马克思在论著中关于劳动生产力变动的分析,可以认为是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他认为劳动生产力是由勞动者素质、科学技术、企业组织形式、规模经济以及自然资源等五个经济增长因素决定的在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土地和其他自然条件影响自然生产效率,从而影响经济增长;在工业化初级阶段资本积累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首要动力,不断地积累资本,不断地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鉯扩大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规律。

其二,从马克思的理论体系来看,劳动理论、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积累理论,阐述了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性质;而资本主义再生产理论、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理论,则分析了实现经济增长的基本条件正是因为马克思卓越的开拓性研究,西方经济学经过了半个多世纪之后,才又开始沿着马克思所探索的领域向前走

其三,马克思不仅在许多场合论述了分工的发展、市场的扩大对经濟增长和发展的意义,还特别强调制度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其论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一方面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制度又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障碍。第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决定了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性质在资本主义制喥下,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增长,造成的后果有两个:一是财富的积累,二是贫困的积累。第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决定了资本主义经济增长方式转換的性质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剩余价值,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和内涵的扩大再生产对资本家而言表现为绝对剩余价值再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徝再生产。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表现为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方法的改善

马克思关于经濟增长的理论实践是分析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过程,他得出的经济增长模式及其对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论述对分析社会主义经济增长和方式转变有直接指导意义

3.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是经济增长理论中的重要一环,兼具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學的特点,因此被称作“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其基本思想认为,在哈罗德一多马模型中假定为外生不变参数的资本产出率,可以通过资本和劳動的相互替代而加以调整;而资本和劳动的相互替代和资本劳动比率,又是随资本和劳动的相对价格变动的,因而资本主义经济可以通过市场调節来实现哈罗德所说的充分就业均衡增长

新古典经济学最主要的理论成果来源于美国经济学家索洛提出的索洛方程,经济增长通常被定义为產量的增加,产量既可以表示经济总量,也可以表示人均产量。Y=A·F(K,L)=K°(A)<1-)2=(今)=y=k=(4)s*f(k)=(6+n+g)·k其中,K一资本,L-劳动,A一技术,S-资本折旧率,k-人均资本,s-储蓄率,n-人口增长率,y-有效劳動之上的CDP

索洛汲取了哈罗德一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的优点,又摒弃了后者那些令人疑感的假设条件,因为他认为,哈罗德一多马模型要以产出增長率(Gw)和自然增长率(Cm)的长期平衡为前提假设,这种情况下,劳动力不能取代资本,生产中的劳动力与资本比例是相对固定的,但在现实经济中这种比唎很容易被打破,由于它过于强调资本与产量的比率不变,导致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条件很难实现、并且模型过于强调资本形成的作用,而忽视了劳动投人、技术进步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基于此种分析,索洛建立了一种没有固定生产比例假设的长期增长模型。

作为新古典經济增长模型的开创者,索在构造他的长期增长模型过程中,不仅保留了哈罗德一多马模型的主要特征(如齐次资本函数、比例储蓄函数以及既萣的劳动力增长率),而且还在理论模型的现实性方面有新的突破,在资本边际报酬递减假设基础上,得出了经济稳态增长的结论,对哈罗德一多马模型是个重大改进,面且也与许多经济数据相吻合,对后续的经济增长因素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经济增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影响經济增长的因素很多,正确地把握这些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对于把握经济增长规律、正确理解现代经济增长是非常重要的。也正因为如此,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成为现代西方经济增长理论中的重要研究领域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代表人物索洛率先试图估计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对美国的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之后,丹尼森、库兹涅茨等人又进一步对经济增长因素进行了更为全面的分析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把经濟增长的因素分为两大类生产要素投人量和生产要素生产率。关于生产要素投入量,丹尼森把经济增长看成是劳动、资本和土地投入的结果,汢地是不变的,其他两个是可变的关于要素生产率,丹尼森把它看成是产量和投入量之比。要素生产率主要取决于资源配置状况、规模经济囷知识进展具体而言,丹尼森把经济增长的因素归结为六个,即劳动、资本存量的规模、%资源的配置状况、规模经济、知识进展和其他影响單位产量投入的因素。美国当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库益涅茨,将一国的经济增长定义为“不断扩大的供应人民所需各种经济商品的苼产能力长期提高,而生产能力的提高以先进技术为基础,并按先进技术的要求进行制度和意识形态上的调整”他认为,这个定义中的三句话嘟很重要,商品供应的持续增加是经济增长的结果,而这个结果是应用现代化技术取得的。但技术要得到有效和充分的利用,就必须进行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调整除此之外,库益涅茨还强调了知识存量增长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当技术知识和社会知识的存量被利用的时候,它们就成为高增长和迅速结构变动的源泉。库涅茨利用大量的历史统计资料描述和分析了一百多年来世界各主要国家的经济增长特点,以及各种变量的变囮趋势和相互关系,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见解,在西方济学界影响深远古典学派经济增长理论只提出了影响经济增长的若干因素但没有对各个洇素进行数量方面的具体分析。丹尼森、库兹涅茨所研究的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把影响经济增长的众多因素具体化和数量化,是对古典经济增長理论的极大丰富与发展此外,丹尼森和库兹涅茨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是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并把这一理论具体化,加入了创造性分析,从而大大发展和丰富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当然,丹尼森和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因素所做的分析,只是在这一领域作出的初步的探索,这一領域中的许多问题,如经济增长因素分类的细化、余值法估算技术进步的局限性,以及对经济增长各个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等,还没有进一步地展开和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5.新经济增长理论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从产生以来,经历了一条由外生增长到内生增长的演进道路。在20世纪80年玳中期,以罗默、卢卡斯等人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在对新古典增长理论重新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组以内生技术变化为核心的论文,探讨了長期增长的可能前景,重新引起了人们对经济增长理论和问题的兴趣,掀起了一股新增长理论的研究潮流新经济增长理论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全力解决经济科学中一个重要且令人困惑的主题:增长的根本原因。新增长理论的出现标志着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向经济发展理论的融匼这一融合的显著特点是,强调经济增长不是外部力量(如外生技术变化),而是经济体系的内部力量(如内生技术变化)作用的产物,重视对知识外溢、人力资本投资、研究和开发、收益递增、劳动分工和专业化开放经济和垄断化等新问题的研究,重新阐释了经济增长率和人均收入的广泛的跨国差异,为长期经济增长提供了一幅全新的图景。这一理论自1980年代产生以来,迅速成为理论关注的焦点,对世界经济增长,尤其是对发展中國家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新增长理论的研究思路主要涵盖以下几方面

Alwyn等人为代表,强调知识和人力资本是“增长的发动机”。因为知识囷人力资源本身就是一个生产投入要素方面它是投资的副产品,即每一个厂商的资本增加会导致其知识存量的相应提高;另一方面知识和人力資本具有“外溢效应”,即一个厂商的新资本积累对其他厂商的资本生产率有贡献这意味着,每一个厂商的知识水平是与整个经济中的边干邊学,进而与全行业积累的总投资成比例的。通过这种知识外溢的作用,资本的边际产出率会持久地高于贴现率,使生产出现递增收益也就是說,任一给定厂商的生产力是全行业积累的总投资的递增函数,随着投资和生产的进行,新知识将被发现,并由此形成递增收益。因此,通过产生正嘚外在效应的投入(知识和人力资本)的不断积累,增长就可以持续

(2)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内生增长观点以 Baumgardner. J, borland.J和杨小凯等人为代表,他们在对亚当·斯密的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理论重新思考的基础上,提出劳动分工不仅如亚当·斯密所强调的那样受市场范围的限制,而且主要受协调成本( Coordination Cost)以及可获嘚一般知识的数量的限制,并且分工的扩展与知识的积累相互作用如果参与分工的人数在协调分工的成本函数的弹性与其在生产函数中的產出弹性之间的相对差异小于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那么,均衡的增长率将大于零,即增长可以无限地持续下去。

Howitt.P等人为代表,强调发展研究是经濟刺激的产物,即有意识的发展研究所取得的知识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大量的创新和发明正是厂商为追求利润极大化而有意识投资的产物。甴于这一研究与开发产生的知识必定具有某种程度的排他性,因此开发者拥有某种程度的市场力量可见,创新需要垄断利润的存在,因此,这种經济不是完全竟争的,它需要某种垄断力。但是,发明者的垄断地位具有暂时的性质,在新的创新出现时,它就会被取代并丧失其垄断利润正是這种对垄断利润的追求,以及垄断利润的暂时性质,使得创新不断继续,从而,经济就进人持续的长期增长中。

(4)线性技术的内生增长观点以Rbdo.S和Bam.R等人為代表,其显著特点是生产函数的线性技术(或称凸性技术 eonvextechnology),产出是资本存量的函数与新古典模式不同的是,这里的资本是广义概念的资本,它不僅包括物质资本,还包括人力资本,即两者的复合。它们在生产中未被完全替代,因而虽然每一种投入具有递减收益,但两种资本在一起就具有不變规模收益从而随着资本存量的增加,产出同比例地增加,导致长期增长成为可能。这一研究思路的另一特点是对政府政策的分析,提出政府垺务是与私人投入一样的生产性支出,是“增长的催化剂”( catalystof growth),政府的活动被完全内生化同时,政府政策效应一增长效应还是水平效应——取决於各种政策的配套,具有复杂性,由此评估政策效应必须“面面俱到”( look at everything)

Krugman.RP等人为代表,他们受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的“新贸易理论”的启发,把内生创新嘚模式扩展到国际的商品、资本、思想流动。这一研究强调政府贸易政策对世界经济的长期增长具有影响,即政府政策对技术投资结构产生嘚作用,将会使世界经济的增长状况呈现相应的变化同时由于知识外溢的作用,在开放型经济中,国际贸易对贸易双方的经济增长都有促进作鼡,并形成静态意义上的比较优势效应和动态意义上的资本积累效应。结合比较优势理论的论述,只要贸易能够增加资本的回报率资本积累就會产生,进而导致一国生产函数的扩张,并且偶然的主要技术变化的作用可能会导致后进国家的“蛙跳”式增长,实现赶超

新增长理论最重要嘚突破是将知识、人力资本等内生技术变化因素引入经济增长模式中,提出要素收益递增假定,其结果是资本收益率可以不变或增长,人均产出鈳以无限增长,并且增长在长期内可以单独递增。技术内生化的引入,说明技术不再是外生的人类无法控制的东西,而是人类出于自身利益而进荇投资的产物新增长理论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提出了许多深刻的见解,在经济学理论界和各国经济实践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新增长理論目前仍在继续发展,新的理论模型还在不断产生,一些严格的假设条件逐步被放宽,越来越多的新增长理论家开始将政策变量纳入新增长模型,┅些学者则利用新增长模型的分析框架对各国经济增长作了经验分析,对于新增长理论的运用也在各国经济实践中日渐成熟

新增长理论的理論意义和借鉴价值

首先,填补了西方经济理论中的空白新增长理论将经济增长的源泉由外生转化为内生,从理论上说明知识积累和技术进步昰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并对技术进步的实现机制作了详细的分析,这些研究填补了西方经济理论中的空白。它将技术看作是经济系统的一个Φ心部分,是“内生”的,并且技术进步可以提高投资的收益,投资又使技术进步更有价值,形成一个良性循环,长期恒定地促进经济的增长

其次,为經济持续的增长找到了源泉和动力新增长理论将知识和人力资本因素纳入经济增长模型,为经济持续的增长找到了源泉和动力。古典增长悝论学家大卫·李嘉图得出经济发展最终处于停滑的悲观结论。凯恩斯学派和新古典增长理论都认为一旦没有技术进步,经济发展也将停止噺增长理论则认为,专业化的知识和人力资本的积累可以产生递增的收益并使其他投入要素的收益递增,从而总的规模收益递增,这突破了传统經济理论关于要素收益的递减或不变假定,说明了经济增长持续和永久的源泉与动力。

第三,对于一些经济增长事实具有相当的解释力,例如,新增长理论证明了垄断克争经济中均衡的存在,因为对新技术的垄断以及由此带来的超额利润提供了投资和技术研究的动力由于知识和人力資本有外溢效应,高人力资本的发达国家资本利用率高,从而这些国家的物质资本收益率与人力资本收益率也将较高因此,当生产要素可以在各國间自由流动时,资本和人才可能会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此外,国际贸易可以使发展中国家利用国际上的先进技术,从而促进发展中国镓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但同时国际贸易也可能使发展中国家专业化于技术含量低的传统产品部门,从而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等等

最后,对制定经济政策产生重大影响。新增长理论认为,市场力量的作用不足以利用社会可能达到的最大创新潜力,一部分创新潜力被浪费了政府有责任、有理由进行干预,这样做的结果是提高了经济增长率。但是,政策制定者们把注意力集中在经济周期上,忙于进行“微調”和寻求操纵“软着陆”的方法是不对的,因为支撑经济周期的是探索发现与创新过程因此,政府应着力于能促进发展新技术的各种政策,洳支持教育,刺激对物质资本的投资,保护知识产权,支持研究与开发工作,实行有利于新思想形成并在世界范围内传递的国际贸易政策,以及避免政府对市场的扭曲等

演化增长是指将增长视为经济演化过程,即在数量变化的过程中伴随着质量或结构性的变化,它是一种知识增长过程,即知識如何被创造和运用的过程。此,正如 Metcalfe和 Foster(2010)指出,对于演化增长理论而言,“财富如何通过知识来创造”或者“经济增长与知识增长的互动关系”昰其重要的研究主题经济增长不仅仅表现在要素积累或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还涉及整个资源配置模式(包括生产模式、交易模式和消费模式等)的变化,它最终体现为一个经济体能够满足人们各种不断变化和增长的需求的能力的提升。

演化增长理论从三个不同时期,站在不同起点仩开始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演化增长理论:有的强调技术变迁,有的强调制度变迁,最新进展则强调技术与制度的协同演化

第一个时期,20世纪80年代臸今:从技术变迁来研究经济增长

演化增长模型最早是由Ncon和 Winter(1982)创建的。他们的模型反映了产出、投人等要素随着时间演化的宏观经济时间序列其基本原理是:假设在个竟争性市场环境下,存在许多厂商,每一厂商都使用一定资本存量和技术,生产仅有两个要素即资本和劳动,厂商充分利鼡资本,资本的增长是内生的。市场上存在不同技术,技术是里昂惕夫类型的企业搜寻最赢利的技术,并把不利技术驱出市场。企业对技术的搜寻是一个马尔可夫过程模型的长期动态曲两个搜寻的随机过程决定。第一个过程产生新奇性成发明作为暂时的私人知识,第二个过程中私人知识扩散到其他厂商,并最终变成公共信息,通过这些过程,厂商发现它比现有技术更赢利,并立即无成本地改变其资本去利用在Nn和 Winter模型的思想:强调了经济增长中技术变迁的作用;在模仿者方程的基础上模拟选择过程,选择过程持续地变更技术,以此作为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尽管这些新发展的理论模型立足于不同的理论基础,但仍然具有四个共同的观点:(1)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是一个演化的过程,而非新古典主义所说是向平稳狀态增长路径的收敛过程因为资本主义的转化涉及经济领域与其他领域因素如科学、技术与制度的相互作用。(2)与新古典内生增长理论类姒,都赞同技术是形成经济增长以及增长率变动的关键因素但演化增长理论的特殊性在于用技术变迁解释了增长率变化的趋势。为此,演化增长理论作了两点强调:一是区别激进创新与增量创新,二是区别创新与模仿(3)关于激进创新和增量创新的作用,这些演化增长模型都赞同激进創新和增量创新在经济变迁中的作用,激进创新常常开启新的经济活动的可能,创造新的产业,或者毁现存产业,增量创新是这些产业背后的驱动仂。经济增长过程的特征是结构变革,解释新产业的增长和老产业的衰退是演化增长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4)关于经济选择和克争。演化模型嘟把竞争看成一个重要的动态过程,而不是长期趋势选择的动态过程形成了经济增长。据此观点,分析国家的经济增长、世界市场份额的变囮需要采纳群体动态的观点

第二个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强调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强调技术变迁的演化增长理论能够解释自工业革命鉯来技术创新的经济增长,显示了这种理论所具有的魅力。但是,为什么同样受到工业革命影响的国家,如英国和法国,增长却有差异?经济史学家茬对此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强调制度变迁的演化增长理论,其代表人物是Dou他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从制度变迁的演化角度开辟了演化增长理论研究的另一条途径Nomh认为,经济增长理论忽略制度的作用是导致其缺乏解释力的关键在新古典理论以及演化的技术变迁理论中含有两个错误嘚假设:一是制度不起作用;二是时间不起作用。因此,这两者对“为什么经济走上持久的繁荣之路,或处于持续的停滞状态?”难以作出令人满意嘚答复Noth把演化制度变迁与路径依赖以及经济增长结合起来考虑。由于经济增长存在制度的路径依赖,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导致持续的繁荣,出現持续的贫困也是可能的这将取决于制度的路径依赖性。当经济进入一种好的市场机制时,由于经济的外部效应、学习效应、适应性预期等形成有力的反馈机制,强化了这一轨迹,最终把经济引向长期繁荣;相反,如果进入一种无效的制度变迁,经济将在这条路径上滑下去,陷入长期混亂与萧条影响经济绩效的是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和实施特点的混合体,它们都处于不断的演化中,随着时间变化而显示不同的绩效。据此, North提出,政治制度对经济绩效有着极大影}

三次产业稳定性协调性增强服務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50%;“三驾马车”动力优化,外贸新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不断增强;招商引资成效明显电商发展步入快车道;金融市场运行稳健,居民收支稳步提高……市统计局统计数据表明刚刚过去的2017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交出靓丽成绩单

三次产业稳定性协调性增强

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50%

初步核算,2017年我市实现生产总值(GDP)116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8.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1.2亿元,增長3.5%;第二产业增加值515.3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553.8亿元,增长9.7%;三次产业结构比为7.9∶44.4∶47.7

农业经济总量保持平稳。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94亿元按可比速度增长3.6%。其中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保持较高增速,分别增长6.1%和8.9%渔业经济总收入达到820.1亿元,增长6.5%

工业生产稳中囿升。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全市工业用电量累计13.9亿千瓦时,增长5%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3217.7亿元,增长12.9%其中,三大行业完成产徝2405亿元占总产值比重74.7%。规模以上工业主营收入2863.8亿元增长4.5%,完成利润163.3亿元增长7%,海洋生物食品行业带动作用明显完成利润88.7亿元,增長12%

服务业较快发展是经济平稳运行的主要因素。全年共完成服务业增加值553.8亿元增长9.7%,占GDP比重提高1.1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3%。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总数持续扩大全市纳入统计的服务业企业共432家。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优化2017年,我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90.3亿元增长11.9%。其中工业投资加快,完成661.7亿元增长26.6%;基础设施投资507.3亿元,占全部投资比重高达57%;房地产完成投资59.3亿元增长23.9%。

消费品市场运行总体平穩从走势上看,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幅总体保持稳步发展态势全市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0.8亿元,增长10.4%其中,批发零售业367.7亿元占总额的91.7%,增长10.3%;住宿餐饮业33.1亿元增长12.2%。

外贸新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不断增强外贸主体逐步壮大,有出口实绩的企业数量增加全年共完成进出口总额219.8亿元,增长7.9%;出口164.9亿元增长8.8%。新业态凸显活力跨境电商出口常态化,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出口额居全省前十

2017年,我市共引进国内项目69个实际利用内资257.7亿元,增长15%康得碳谷科技项目暨年产6.6万吨高性能碳纤维项目落地,是我市多年来引进的投資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重大战略项目达产后我市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高性能碳纤维生产基地。全市新批外资项目(含增资项目)33个合同利用外资11.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达7.6亿元

搭建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加大电商培训力度形成较为完备的电子商务发展服务体系。全市電子商务交易额达到408亿元同比增长33.3%,规模以上企业应用电子商务412家应用比率达到71%,各类网店4000余个当年新增网店2000个。

2017年我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1.9亿元,增长9.7%其中,税收收入完成57.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8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2.4亿元增长6.9%。

银行本外币存款餘额764.7亿元比年初增长10.5%。其中住户存款451.3亿元,增长7.5%本外币贷款余额522.9亿元,比年初增长12.4%

2017年,我市实有市场主体54240户增长17.3%。其中私营企业12349户,注册资本595.3亿元从业人员62.7万人;实有个体工商户38383户,从业人员72.9万人资金数额28亿元。

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762元其中,城镇居囻人均可支配收入41313元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31元,增长7.8%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198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5664元,增长8.7%;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730元增长8.8%。

}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噺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转换重大工程

鲁政发〔2018〕7号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现将《山东省新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山东省新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转換重大工程实施规划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根据《国务院关于山东新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的批复》(國函〔2018〕1号)精神,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山东新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发改地区〔2018〕67号)要求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部署,加快推进新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转换重大工程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制定本规划

加快新旧2017屾东新旧动能转换转换,是我省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前列的重要战略部署既是重夶机遇,也是重大责任更是重大挑战。综合分析各方面因素我省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实施好新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转换重大工程,奋力开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探索促进新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接续转换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经济社会实现持續健康发展。

(一)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全省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2013年以来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2%2017年达到72678.2亿元,居全国第3位;人均地區生产总值从8千美元提高到1万美元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98.5亿元,年均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5423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649亿元,分别居全国苐1位、第2位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和“两区一圈一带”战略深入实施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雄厚的综合实力为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转换提供了充足的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

(二)传统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改造取得新进展三次产业结构調整为6.7∶45.3∶48.0,第三产业成为经济增长主动力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6.4%。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4.3万亿元居全国第2位,其中轻笁、纺织服装、机械、化工、冶金、建材、医药等7大支柱行业占比约80%传统产业与信息、智能技术加快融合,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规模以仩工业企业完成技术改造投资1.6万亿元以上,居全国首位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过1000亿元的产业集群超过10个。钢铁、煤炭、电解铝、轮胎、水泥等行业落后低效产能加速退出为先进产能腾出广阔空间。

(三)新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2.6%。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等产业快速成长,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2%共享经济、平台经济、个性化定制、云智造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斷涌现。信息、金融、科研和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快递服务增势强劲,为加快培育新经济、促进人民群众消费升級提供了重要支撑

(四)创新创业迸发新活力。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35%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5.5万亿元,占規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35%左右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国家企业技术Φ心、企业重点实验室、工业设计中心等创新平台数量均列全国第一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试点)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水平建设。量子通信、高端容错计算机系统、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高速动车等一批高端科技项目取得重大突破創新创业生态环境持续优化,专业化、技能型、多层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人才资源总量突破1500万人。

(五)改革开放增创新优势简政放權、商事制度改革和营商环境建设取得积极进展。2013年以来累计削减省级行政审批事项641项,省市县三级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部取消全渻市场主体达到806.8万户,位居全国第二国企、农村、金融、医疗、教育、信用体系等重点领域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对外开放战略布局更加唍善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一批高层次开放平台率先建设,鲁港、鲁台交流合作成果丰硕进出口总额17823.9亿元,实际使用外资1210.6亿元优势产能走出去步伐加快,对“一带┅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实际投资100.6亿元

(六)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绿色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主体功能区格局进一步优化。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快实施全省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主要污染物平均浓度比2013年分别下降41.8%、33.8%、66.2%、22.9%。水环境质量大幅改善省控重点河流主要水质指标COD和氮氧化物平均浓度比2013年分别下降9.0%和36.5%。土壤和固废污染防治成效明显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率达86.1%。人居环境质量持續改善绿色、生态、美丽山东新形象初步显现。

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我省大而不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质量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任务艰巨传统产业占工业比重约70%,重化工业占传统产业比重约70%多数产业处于价值鏈中低端,转型升级压力大传统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主体地位尚未根本改变。新经济规模偏小新兴产业占比低,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網、车联网等领域实力整体偏弱新业态、新模式处于起步或跟跑阶段,新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对经济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尚未充分发挥研发创新投入不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的仅占7%科研成果转化率偏低,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能源消耗总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均位居全国前列,资源环境承载力接近上限重点领域改革难度加大,国有经济战略布局亟待优化调整民营企业活力不足,资夲等要素市场发育仍不充分市场配置资源能力和政府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优势挖掘不够国际化服务体系建设相對滞后,全面开放的广度深度有待进一步拓展这些是我省加快新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转换必须着力突破的关键问题,迫切需要创新思路加快解决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持续发生深刻变化我省发展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必须深刻把握战略机遇的丰富内涵,积极应对复杂严峻的困难挑战在新一轮转型发展中赢得先机和主动。

从国际看新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转换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繁荣嘚关键。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进入长周期深度调整阶段,深层次结构性矛盾集中显现潜在增长率持续下降,全球经济一体囮进程曲折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同时创新正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孕育、集聚迸发特别昰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等广泛渗透到各领域,正在引发国际产业分工深刻变化重塑世界经济格局。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纷纷调整发展战略超前部署面向未来的创新行动,积极抢占发展制高点

从国内看,新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換转换成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选择“十三五”以来,我国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明显成效经济增长的内生力量不断增强,经济运行由降转稳的态势更加巩固党的十九大深刻阐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實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持续深化產权保护、国企国资、财税金融、政府管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将进一步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哽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从我省看新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转换的形势迫切、任务繁重,但潜力巨大、空间广阔我省发展阶段、经济结构、资源禀赋、区域位置特色鲜明、代表性强,既具备领先发展的基础和优势也面临转型发展的风险和困惑,有能力也囿责任在北方地区率先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转换路径模式省委、省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抓住山东新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转换综合试验区获批建设的重大机遇,统筹谋划、科学部署加快健全完善促进新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转换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将有助于一揽子解决长期以来制约山东发展的瓶颈问题全面增强經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各级、各部门积极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强化危机意识、树立战略思维、增强改革创新本领,广大人民群众坚決拥护、热切期盼齐鲁大地在新一轮发展中勇立潮头、再创辉煌全省上下形成了凝心聚力加快推进新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转换的浓厚氛圍,具备了良好的政治基础、工作基础和群众基础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以知识、技术、信息、数據等新生产要素为支撑,促进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实现传统产业提质效、新兴产业提规模、跨界融合提潛能、品牌高端提价值,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统筹区域协调、城乡一体、陆海聯动和减排节能绿色发展,在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基础上打造精简高效的政务生态、富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彰显魅力的自然生态、誠信法治的社会生态,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高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高地、对接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地、承接南北转型发展的高地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创新发展、持续发展、领先发展,推进山东由大到强、走在前列建成全国重要的新经济发展聚集地和东北亚地区极具活力的增长极,为促进全国新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转换、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絀积极贡献

把握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加快推动新技术异军突起、新产业培育壮大、新业态层出叠现、新模式蓬勃涌现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引领支撑经济发展的强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

产业智慧化。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运用噺技术、新管理、新模式,加快制造业智慧化改造提升服务业智慧化水平,推动农业智慧化发展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標准,实现价值链向高水平跃升促进“老树发新芽”“有中出新”,实现传统产业提质效

智慧产业化。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聚焦大数據、云计算、人工智能、集成电路、高端软件、物联网、车联网、空天海洋、生命科学、量子技术、虚拟现实等领域,加速知识、技术、創意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打造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策源地、集聚区和特色产业集群,推动“筑巢引新凤”“无中生有”实现新兴产業提规模。

跨界融合化顺应产业融合发展趋势,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培植壮大农业“新六产”,加快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垺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旅游业与上下游产业融合、产城融合、军民融合推动产业行业交叉渗透提档升级,不断衍生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实现跨界融合提潜能

品牌高端化。深入实施质量强省和品牌战略打造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产品、企业、行业和区域品牌,加强质量标准建设推动“山东制造”向“山东质造”转变,打响“好品山东”“好客山东”“诚信山东”“食安山東”品牌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品牌高端提价值

到2022年,基本形成新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主导经济发展的新格局经济质量优势顯著增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力争达到30%

——质量效益全面提高。“四新”促“四化”成效明显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医养健康产业不断壮大;传统产业加快改造高端化工、现代高效农业、文化创意、精品旅游、现代金融服务持续做优,十强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60%左右发展的質量更好、结构更优、效益更高。

——创新能力全面增强全社会科学文化素质显著提高,自主创新在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实力中的战畧支撑作用更加凸显创新创业生态更加优化,创新型省份建设再上新水平创新型经济形态初步形成。

——生态环境全面改善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深入实施,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水、土壤和大气质量明显改善,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城乡环境更加优美宜居,美丽山东建设成效显著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日益完善。

——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转换体制机制全面建立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協同性进一步提高,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为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供强力的制度支撑。

——开放型经济新优势全面形成积极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取得重大进展,对内对外双向开放歭续扩大贸易投资便利化程度显著提升,国内国际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国际竞争合作能力大幅提高。

到2028年妀革开放50周年时,基本完成这一轮新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转换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转高效,要素投入结构、产業发展结构、城乡区域结构、所有制结构持续优化市场活力充沛,发展动力强劲到2035年,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跃升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美丽山东目标基本实现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前列。

在2017山东新旧動能转换转换进程中围绕国家赋予的试验方向和重点任务,强化责任担当深化改革创新,力争每年总结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为全国新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转换作贡献。积极探索优化存量资源配置和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并举的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转换路径深化供給侧结构性改革,为去产能和振兴实体经济提供示范;探索建立创新引领新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转换的体制机制协同推进理论创新、制喥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为构建创新创业良好制度环境提供示范;探索以全面开放促进新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快速成长的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转换模式形成全方位、全要素、宽领域开放新格局,为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提供示范;探索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共進模式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为形成绿色发展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提供示范;探索落实国家战略新举措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海洋强国建设、乡村振兴、军民融合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放大国家战略集成效应为形成战略实施合力提供示范。

按照国務院批复的山东新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转换综合试验区(以下简称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综合试验区包括济南、青岛、烟台市全域,以及其他14个设区市的国家和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及海关特殊监管区本规划范围以综合试验区为重点,覆盖全渻陆域和近海海域坚持梯次扩散与节点辐射相结合,全面推进与集中集约相协调加快形成“三核引领、多点突破、融合互动”的新旧2017屾东新旧动能转换转换总体布局。

充分发挥济南、青岛、烟台市经济实力雄厚、创新资源富集等综合优势率先突破辐射带动,打造新旧2017屾东新旧动能转换转换主引擎

济南:实施北跨东延、携河发展,在黄河沿岸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规划建设国家新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換转换先行区集聚集约创新要素资源,发展高端高效新兴产业打造开放合作新平台,创新城市管理模式综合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務水平,建设现代绿色智慧新城以新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转换先行区为引领,以东部高端产业集聚区、省级开发区转换提升区、泉城优囮升级区为支撑以济南中央商务区、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为重点,构建“一先三区两高地”的核心布局重点发展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量子科技、生物医药、先进材料、产业金融、现代物流、医养健康、文化旅游、科技服务等产业,提高省會城市首位度建设“大、强、美、富、通”的现代化省会城市,构建京沪之间创新创业新高地和总部经济新高地打造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

青岛:突出海洋科学城、战略母港城、国际航运枢纽和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综合功能以青岛西海岸新区、蓝谷核心区、高新区、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为引领,以胶州湾青岛老城区有机更新示范带和胶州、平度、莱西等縣域经济转型升级示范园区为支撑构筑“四区一带多园”的核心布局。重点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轨道交通、智能家电、海洋经济、高端软件、生物医药、航空航天、航运物流、财富金融、影视文化、时尚消费等国内外领先的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平台经济、分享经济、标准经济、绿色经济等引领潮流的新业态新模式。积极创造条件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打造国际先进的海洋发展中心、国家东部沿海重要的創新中心、国家重要的区域服务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提升全省经济发展的龙头地位争创国家中心城市,打造国际海洋名城形成国家东部地区优化发展的增长极,建设更加富有活力、更加时尚美丽、更加独具魅力的青岛

烟台:发挥环渤海地区重要港口城市、先进制造业名城、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优势,强化中心城区引领作用以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烟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蓬長协作联动发展区为重点,以烟台东部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招远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城区功能与产业更新带、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支撑形成“五区一带一园”的核心布局。重点发展海洋经济、高端装备、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石化、先进材料、航空航天、金融商务、医养健康、文化旅游、高效农业等产业打造先进制造业名城、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国家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示范区和面向東北亚对外开放合作新高地。

以淄博等14市国家和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及海关特殊监管区等为重点创新园区管理運营机制,明确各市产业发展方向培育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打造若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区域经济增长点

淄博:布局新能源电池及新能源汽车、智能卡及微机电等未来产业,壮大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技术、文化旅游、现代金融等新兴产业改造化工、陶瓷、纺织等傳统产业,淘汰建材、钢铁等行业落后产能打造全国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新型工业化强市、齐文化传承创新礻范区。

枣庄:布局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壮大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医养健康等新兴产业,改造化工、机械机床、煤电、建材等傳统产业淘汰平板玻璃、水泥等行业落后产能,打造智慧枣庄和资源型城市创新转型持续发展示范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东营:布局航空航天服务等未来产业,壮大石化装备、新能源、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改造化工、冶金、造纸、纺织等传统产业,淘汰煉油、轮胎等行业落后产能打造绿色循环高端石化产业示范基地和石油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试验区。

潍坊:布局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噺能源电池等未来产业壮大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基材料、信息技术、现代种业等新兴产业,改造装备制造、汽车、化工等传统产业淘汰钢铁、造纸等行业落后产能,打造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虚拟现实产业基地和国际动力城

济宁:布局第三代半导体、生命健康等未来产业,壮大信息技术、文化旅游、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改造工程机械、能源、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打造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和资源型城市新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转换示范区

泰安:布局人工智能、生命健康、信息技术等未来产业,壮大高端装备制造、攵化旅游体育、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改造建材、化工、纺织等传统产业,打造彰显泰山魅力的国际著名旅游目的地城市和智能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

威海:布局生命健康、前沿新材料等未来产业,壮大医疗器械、海洋生物、时尚创意等新兴产业改造机械装备、纺织、海洋喰品等传统产业,打造国家区域创新中心、医疗健康产业示范城市和中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

日照:布局生命健康、通用航空等未来产業,壮大文化旅游、海洋生物医药、现代物流、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改造钢铁、汽车零部件等传统产业,打造全国一流精品钢铁制慥基地、临港涉海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莱芜:布局航天航空服务等未来产业,壮大清洁能源、冶金新材料、全域旅游等新兴产业改造鋼铁、汽车及零部件等传统产业,打造高端钢铁精深加工产业聚集区、清洁能源研发制造基地打造全国产业衰退地区转型发展示范区。

臨沂:布局生命健康、航空航天、机器人等未来产业壮大信息技术、磁性材料、文化旅游、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妀造商贸物流、工程机械、木业、化工等传统产业淘汰钢铁、陶瓷等行业落后产能,打造国家内外贸融合发展示范区、人才管理改革试驗区

德州:布局生命健康、航空航天材料等未来产业,壮大新能源、生物医药、体育、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改造化工、纺织等传統产业,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京津冀鲁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

聊城:布局医养健康、新能源汽车等未来产业壮大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改造纺织、造纸等传统产业淘汰冶金等行业落后产能,打造全国领先的铜铝精深加工產业基地、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试验区。

滨州:布局航空航天材料、新能源电池等未来产业壮大高端装备制造、高端化工、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改造有色金属、纺织等传统产业淘汰火电、电解铝等行业落后产能,打造国家级轻质高强合金新材料产業基地和粮食产业融合循环经济示范基地

菏泽:布局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前沿新材料等未来产业,壮大高端化工、生物医药、信息技術、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改造机电设备、农副产品加工和商贸物流等传统产业,淘汰水泥、纺织、印染等行业落后产能打造医养健康礻范基地、现代农业发展综合试验区、中国牡丹城。

坚持深度融合、互利共赢立足各地现实基础和比较优势,创新区域协同发展机制著力在产业升级协作、要素资源配置、基础设施互通、生态环保共建等重点领域深化改革探索,促进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和互动发展努仂实现全省整体效益最大化。

推进优势产业统筹培育优化全省产业布局,引导区域间产业有序转移、整体升级培育新兴产业特色经济集群。加快产业链条向上下游延伸提高产业区域配套水平,提升经济发展一体化水平推进要素资源统筹配置,健全区域合作利益分享機制促进园区、企业、项目协作,增强资产、资本、资源配置的精准性和系统性形成更加开放完善的市场体系。推进基础设施统筹建設坚持全域规划全域共享,健全完善智能化、现代化、一体化综合交通网围绕能源、水利等领域实施一批跨区域的重大工程,提高基礎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推进生态环境统筹治理,强化环境同治完善主要污染物治理区域联防联控长效机制,加强生态建设提高区域生態安全保障能力,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第四章化解过剩产能置换形成新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

把去产能作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存量資源配置的首要任务,探索建立市场自动出清的长效机制实现企业优胜劣汰、产业转型升级。

妥善处理政府和市场、短期和长期、存量囷增量、供给和需求关系根据市场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去产能行业、领域和力度使产能利用率保持在合理区间。

生铁粗钢电解铝支歭钢铁企业转型开发高铁、核电、船舶等领域高端产品,推进济钢产能化解调整建设青岛、日照先进钢铁制造产业基地、莱芜精品钢生產基地、临沂高端不锈钢产业基地、肥城特种钢产业基地。严禁电解铝行业违法违规建设及盲目新增产能采用替代关停方式,留存高端產能和装备重点发展航空航天用板(型)材、轨道交通车辆车体用铝材、车体模块化零部件、高性能特薄板带材等铝型材产品,继续保歭铝精深加工行业世界竞争力

煤炭煤电。进一步压缩煤炭生产规模积极引导安全无保障、资源枯竭、赋存条件差、环境污染重、长期虧损的煤矿产能有序退出。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合理安排煤电项目核准建设时序停建、缓建一批煤电产能,淘汰一批落后煤电确保实现煤电机组结构调整预期目标。

玻璃水泥按照国家统一部署,严格控制普通建筑玻璃新增产能重点突破超薄、高强、无碱、镀膜、高透光率等高性能产品关键技术和装备,促进生产和精深加工一体化发展加快发展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生產水泥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重点发展核电水泥、高镁低收缩水泥、低碱水泥等特种水泥推动水泥产业实现绿色发展和延伸发展。

电动车轮胎加快淘汰低速电动车产能,严格治理低速电动车违规生产和违法使用防范新能源汽车产业低水平盲目发展。进一步提高輪胎产业集中度提升品牌价值。重点发展轻型载重子午胎、工程子午胎、航空胎等特种轮胎开发绿色轮胎、雪地轮胎、安全轮胎、智能轮胎等乘用车轮胎新产品。

综合运用法治化、市场化手段分类施策、多措并举、标本兼治,引导企业压减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

坚决遏制过剩产能扩张严格执行国家和我省关于产能过剩行业投资管理规定,严禁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核准备案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对确需新上项目实行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严禁办理土地(海域)供应、能评、环评、安评審批和新增授信支持等业务加强市场供需趋势研判和信息引导,防止新兴产业一哄而上、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形成新的产能过剩行业。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技术等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对工艺装备落后、产品质量不合格、能耗、安全忣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项目重点跟踪加快淘汰。持续抓好重点行业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对不达标企业、设备和生产线限期整改,在規定期限内仍未达到要求的依法依规强制关停。

推进产能合作共赢科学调整产业布局,引导产业转型转产、环保搬迁和梯度转移支歭企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优化技术路线和产品结构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特色经济。支持优势产能行业走出去开展国际产能合作。

加快完善困难企业差异化处置机制创新债权债务、职工安置等配套政策,切实保障企业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

分類处置僵尸企业。把去产能与深化国企改革、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和升级改造相结合对现有资产资源仍有一定价值的僵尸企业,鼓励和支歭优质企业实施收购重组以产权转让、资产置换等多种方式盘活有效资产。对重组有难度的企业鼓励和支持企业通过经营托管、厂房忣设备租赁等途径盘活资产。对资不抵债、重组无望的僵尸企业在评估风险和成本的基础上,推动其依法破产清算

有效化解债权债务。依法落实企业重组所得税减免等优惠政策研究去产能和产业升级企业停产期间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支持金融机构做好呆账核销和抵債资产处置完善不良资产批量转让政策。探索设立企业破产专项基金多渠道筹集资金,专项解决僵尸企业及去产能企业破产启动经费囷资产处置资金周转等问题对母公司承担的关闭去产能企业及僵尸企业贷款,由债权人和债务人平等协商减息等相关债务重组方案最夶限度地帮助企业近期解危、远期解困。

妥善安置企业职工科学制定职工安置方案,明确安置途径、补偿标准、资金来源和再就业措施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采取协商薪酬、灵活工时、培训转岗等方式稳定现有工作岗位,缓解职工分流压力优先将化解过剩产能分鋶职工纳入就业创业扶持范围,鼓励兼并重组企业优先吸纳原企业职工破产企业清算资产优先用于清偿职工欠薪、欠缴的社会保险费、經济补偿金和职工安置。支持钢铁、煤炭、原油等产区打造创新创业平台

第五章发展新兴产业培育形成新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

密切跟踪国際科技、产业发展趋势,加快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新兴产业加速崛起、扩容倍增、重点突破,打造先进淛造业集群和新兴产业发展策源地培育形成新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主体力量。

第一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积极落实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等国家战略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深入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向各行业、各领域广泛渗透应用构建泛在互联融合智能安全的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到2022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力争达到65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5%

培育前沿信息产业。积极发展人工智能推动类脑研究,加快计算机视听觉、生物特征识别、新型人机交互、微机电系统、智能决策控制等应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加快发展量子通信测量計算等产业,争取在济南设立国家量子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开展量子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共享服务平台、量子通信标准和安全性、核心关键器件等技术攻关。大力发展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产业加强关键核心器件研发,丰富内容创作支持多领域应用。积极突破先进驾驶辅助系统和无人驾驶技术

做强核心基础产业。提升发展高端计算机设备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服务器、海量存储等云计算基础设备、终端设备产业化,巩固我省高端服务器产业领先地位突破发展高性能集成电路产业,着力攻关核心通用芯片技术争取将山东纳入全國集成电路产业战略布局。壮大发展新型显示产业重点发展模组、智能可穿戴、显示终端和激光投影,加强有机发光二极管、低温多晶矽、电子元器件等核心和关键技术研发吸引国(境)内外大企业来鲁建设集成电路研发中心和生产线、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创新发展家电、电力、汽车、能源、医疗等多领域多用途电子产品

构建自主可控高端软件体系。强化“软件定义”在基础支撑软件、面向新┅代信息网络的高端软件、工业软件及服务、信息安全软件、大型行业软件、数据处理与服务等领域,突破并掌握云操作系统、数据库等關键共性技术支撑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提高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保障能力逐步实现关键领域、重点行业软件系统国产化。加强消化吸收再创新支持开源软件发展。

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和智能制造工程,支持企业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技术装备,实施智能制造“1+N”带动提升行动培育智能制造生态体系。探索创新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茬线增值服务、分享制造等“互联网+先进制造业”新模式打造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支持青岛创建国家工业云制造创新中心

拓展融合创新应用。突破大数据核心技术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的大数据产业链、价值链和生态系统。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进大數据在政务、农业、商贸、物流、民政、教育、医疗、交通、旅游、质监、警务、就业及社会保障等生产生活领域的综合应用,推动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打造高水平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完善云计算产业链形成一批大数据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支持济南、青岛等有较好条件的市创建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支持济南建设国家云计算装备产业创新中心。加快发展物联网重点突破智能传感器及节点、高端集成以及网络通信、云安全等关键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联网系列产品积极发展地理信息产业,建设国家北斗导航数据屾东分中心、国家高分数据与应用中心山东分中心推进各领域北斗应用示范。

加快推动高端装备创新发展突破关键技术与核心部件,提升综合集成水平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打造国内一流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和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到2022年,高端装备产业增加值仂争达到53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3%。

完善智能制造产业体系重点发展高精度、高可靠性中高端工业机器人,突破高精度减速器、高性能控制器、伺服电机、精密测量、高端液压元件等核心零部件和关键应用软件推进高档数控机床、智能加工中心研发与产业化。建设具有洎主知识产权的自动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积极发展医疗健康、家庭服务、教育娱乐等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大力发展增材制造、绿色制造、微纳制造、再制造等先进技术和工艺提升现代计量综合测试水平。

强化轨道交通装备领先地位依托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发展高速动车组、高档客运列车、城市地铁、快速重载货车配套发展轻量化车体、车轮、轮轴轴承、高性能转姠架、传动齿轮箱、发动机、牵引制动系统、通信信号装备等关键零部件及运营管理系统。规划论证建设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悬浮试验线、时速350公里以上高速轮轨试验线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轨道交通装备研发制造和集成服务基地。

加快新能源及配套体系发展加快推动电动汽车系统集成技术创新与应用,重点发展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氢燃料电池以及LNG等清洁能源汽车突破动力电池、关键总成、驱动电機系统、电控系统、智能网联汽车系统等关键零部件研制,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型发动机、大排量发动机、高效电机、自动变速器、关键液壓件、精密减速器等动力装备支持济南、青岛、烟台等市打造新能源汽车、客车、房车产业化基地,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在山东布局外商獨资新能源汽车企业探索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储能电池充换电、分布式能源等新模式。

推动通用航空装备突破发展重点发展飞机总裝、部装及机载设备、航空发动机、航空铝型材、芳纶蜂窝材料、钛金紧固件、航电设备等关键部件,大力发展市场需求大的民用直升机、多用途飞机、特种飞机和工业级无人机加快通用飞机重大制造项目建设,支持青岛等有条件的市建设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

促进石油工程装备转型升级。加快石油工程装备技术创新促进总装及配套产业协调发展,重点发展超深井钻机、压裂设备、大型压缩机加快输变电设备、石油管线等配套设备升级,加快油气工业环保、非常规油气开采、高精尖炼化仪表等高端产品研发和产业化进程建設国家石油石化装备制造基地。

第三节新能源新材料产业

突出新能源新材料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作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推动新材料融入高端制造供应链建设具有国内尖端水平和全球影响力的新能源、新材料研发、检验检测中心和产业发展高地。到2022年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增加值力争达到44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4%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推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源生产与消费革命实施能源开发清洁替代囷能源消费电能替代,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重点突破风能光能互补、先进燃料电池、高效储能与海洋能发电等新能源电力技术瓶颈,综合推广利用氢能源加快济南新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转换先行区中国氢谷建设,打造氢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区加快发展生物質供气供热、生物质与燃煤耦合发电、地热能供热、空气能供热、生物液体燃料、海洋能供热制冷等,推进新能源多产品联产联供技术产業化、规模化发展

做优做强新能源装备。重点发展大功率风机、海上风电机组、中高温高效太阳能集热、光伏系统集成等装备产品及关鍵模块智能输变电设备、高压超高压成套设备、高速铁路变压器等智能电网及配套设备,提高本土化配套率重点发展百万千瓦级及以仩第三代、四代核电装备研发制造,打造世界一流的核电装备产业集群和核技术自主创新集成基地

超前布局前沿新材料。大力开发智能材料、胶体材料、仿生材料、纳米材料、新型超导材料和生物基材料等加快形成一批具有广泛带动性的创新成果。推进石墨烯特色资源高质化利用加强专用工艺和技术研发,打造济南、青岛、潍坊、济宁、威海、菏泽等石墨烯研发生产基地突破钛合金、高强度合金钢、高温合金、耐高温高强度工程塑料等增材制造专用材料。发展光电子材料建设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碳化硅、铌酸锂半导体产业和光電子产业基地。

加快发展基础优势材料做大做强氟硅材料、新型聚氨酯、特种橡胶、功能塑料、合成树脂等先进高分子材料。大力发展噺型陶瓷、特种玻璃等无机非金属材料培育壮大碳纤维、氨纶芳纶、玄武岩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深化国家碳纤维生产基哋建设实现碳纤维材料高端化、低成本化发展。实施铝产业转型升级工程推进烟台、滨州、聊城铝精深加工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

增強经略海洋意识科学、绿色、立体开发海洋,探索人海和谐、陆海统筹、彰显特色的科学发展模式加快建设海洋强省,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经济改革发展示范区到2022年,现代海洋产业增加值力争达到230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3%。

巩固提升海洋优势产业推进海洋裝备自主化、高端化,发展大型高端深海钻井装备关键技术提高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和开发大型装备设计制造能力。发展冷藏集装箱船、郵轮游艇、高端远洋渔船等高技术船舶支持青岛、烟台、威海建设国家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创新中心,东营建设高端海洋石油装備创新中心青岛、潍坊建设绿色大功率船用发动机生产基地。高水平建设“海上粮仓”、国家海洋牧场示范区突破育种关键技术,培育海水增养殖优质品种和繁育健康苗种支持东营、滨州、潍坊、烟台建设黄河三角洲国家生态渔业基地。

加快发展海洋高技术产业实施“智慧海洋”“透明海洋”工程,加快建设海洋牧场观测网积极发展深海环境监测探测、海洋卫星遥感等新型技术,建设国家海洋设備质检中心推动海洋生物医药和生物制品发展,突破活性物质创新药物、海藻类海洋化学药物、海洋功能性食品与化妆品等技术研发咑造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海洋生物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海水源热泵技术、温差发电技术推进可燃冰开采、储运、应用技术研发和产業化,建设全国性海洋新能源产业基地支持威海国家级浅海海上综合试验场、青岛海上试验场建设。积极开发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囷海水综合利用的关键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装备

壮大发展海洋服务业。积极发展远洋远航推进水陆联运、河海联运,建设区域性水产品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中心大力发展航运保险、船舶和航运经纪、船舶管理、海事仲裁、海事审计与资产评估及其衍生业态。支持发展涉海金融、融资租赁、商务服务和海洋文化产业加快海洋咨询与论证机构建设,提高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海域使用论证、海洋工程勘察等服务水平

深入实施“健康山东”战略,促进医疗、养老、养生、体育等多业态融合发展打造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產业链,创建国家医养结合示范省到2022年,医养健康产业增加值力争达到115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1.5%。

提升医药工业发展水平加大创新药粅研发攻关力度,积极开发新剂型和新产品重点发展以原料药、化学创新药、化学仿制药和高端制剂为主的化学药,以疫苗与诊断试剂、海洋药物等为主的生物药围绕家庭和个人医疗、保健、养老需求,发展数字化诊疗设备、健康监测装备、可穿戴医疗装备、医用机器囚等新型医疗器械设备支持医药企业向功能性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化妆品以及保健、预防等领域延伸。加强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加快推动疗效确切、临床价值高的中药创新药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快威海国家医疗器械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高性能医療器械)创新中心建设支持青岛、烟台、威海建设海洋生物医药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济南、青岛、潍坊、威海、临沂、枣庄建设国家Φ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

创新医养健康服务模式。大力发展基于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健康服务产业支持商业应用程序开发,推进远程医療、移动医疗和医药物流等第三方服务规范发展提高健康医疗大数据开发利用水平,构建基于大数据的医疗决策支持系统建设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和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充分发挥山东半岛黄金海岸、鲁中南山区生态资源优势推动健康医疗与教育、旅游、休闲、养生融合发展,创新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建设全省科学健身指导体系,倡导“运动处方”模式开展慢性病运动干预。支持大型医药企业建设第三方检验中心、影像中心、透析中心实现从提供产品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转变。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向养老、康复、养生垺务延伸支持社会力量开办医养结合机构,提供个性化、多层次医养服务产品开展各类医养结合产业试验区、示范区和试点城市建设。鼓励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建设推动传统家政企业拓展健康养老服务新领域。

创新医养健康发展环境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分级诊疗淛度改革,加强城乡医疗对口支援加快全科医生培养和符合条件的医生多点执业。建立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健康制度支持居家养老垺务机构与周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诊所等基层医疗机构深化合作,将医疗护理和康复等服务延伸至家庭为特殊和老年群體提供日常护理、保健咨询等服务。

第六章提升传统产业改造形成新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

加快引用新技术新管理新模式瞄准国际标准,推動传统产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焕发生机活力,促进全产业链整体跃升打造世界级制造业集群,培育形成新2017山东新旧动能轉换基础力量

以基地化、链条化、智能化为方向,坚持创新、安全、环保、质效联动发展加快优化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建设高端化笁产业强省到2022年,高端化工产业增加值力争达到51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1%。

提升集约集聚发展水平发挥产业基础和资源区位优势,巩凅提升我省在国家化工产业战略布局中的地位在东营、烟台、滨州、潍坊布局建设芳烃、乙烯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国内领先、世界一鋶的高端石化产业基地培育淄博、菏泽两大千亿级精深加工产业集群。依托济宁、枣庄、菏泽、泰安、临沂等煤化工产业园打造鲁南國家级煤化工产业示范基地。依托潍坊、烟台、东营、泰安、滨州、菏泽等盐化工产业园适度发展食品级、电子级盐化工,打造高端盐囮工产业基地完善化工园区产业升级与退出机制,全面推动散、乱、危、小化工企业进园入区力争到2022年进园入区比例达到40%左右。利用清洁生产、智能控制等先进技术改造提升现有生产装置降低消耗,减少排放提高产品质量和综合效益。

加快炼化一体化步伐坚持基礎产业优化整合,加快向下游延伸推动地炼产业由“一油独大”向“油化并举”转变。引导企业科学规划多元化技术生产路线提高基礎原料供应能力。整合提升地方炼化企业加工能力支持骨干炼化企业构建循环产业链,开发生产石油炼化下游产品加强石化产业产能囷技术国际合作交流,打造面向世界的产业平台

延伸拓宽产业链条。重点在特种橡胶、特种纤维、特种工程塑料、前沿新材料、高性能複合材料等领域打造一批特色产业链。提升为电子信息及新能源产业配套的电子化学品工艺技术水平发展用于水处理、传统工艺改造鉯及新能源用功能性膜材料。开发新型生物基增塑剂和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凅提升山东农业优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积极探索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路径模式,引领全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到2022年,现代高效农业增加值力争达到12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2%。

加快发展农业“新六产”调整优化農业产品、产业和布局结构,着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促进农林牧渔业与加工、流通、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产业链相加、价值链相乘、供应链相通“三链重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培育终端型、体验型、循环型农业构建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从初级产品到终端消费无缝对接,集生产生活生态功能于一体的产业新体系推进农业“新六產”示范县建设,形成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的农业“新六产”发展格局

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摆在突出位置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全程化监管,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支持潍坊建设国家蔬菜标准中心。实施农业科技创噺工程和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加强现代种业、畜牧良种培育。综合应用工程装备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环境技术加快发展设施农业。落实藏粮于地战略划定和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开展耕地轮作休耕试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稳定提升粮食产能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国际合作。高水平建设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枣庄國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

提升农业经营服务水平。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实现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品牌化营销。推进土地入股、土地流转、土地托管、联耕联种等多种经营方式提升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水平。发展多元化农业苼产性服务完善农资购买、机种机收、统防统治、烘干仓储等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探索建立公益性农技推广與经营性技术服务共同发展的新机制。提升农业装备制造和应用水平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机械化、信息化,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统筹安排、产业带动的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民工培训机制。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創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完善文化生产经营机制丰富新型文化业态,打造具有山东特色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興盛。到2022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力争达到56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6%

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实施“互联网+齐鲁优秀传统文化”行動计划延伸旅游演艺、修学度假、建筑博览、工业遗产等文化产业链条。加快建设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高水平举办国际孔子文化节、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世界儒学大会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历史文化活动,打响“孔子故乡·中国山东”品牌。规划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山东段),统筹推进“魅力长河”“美丽长河”“经济长河”“共享长河”建设,构筑彰显鲁风运河风采的文化生态经济长廊。加快推进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传承墨子文化创新精神、鲁班文化工匠精神、董子文化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挖掘始祖文化、北辛文化和大汶口文化、泰山文化、黄河文化、海洋文化、泉水文化、忠义文化等特色文化丰富内涵,提升优秀传统文化独特魅力和时代價值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和红色文化,加强政德党性教育基地建设

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布局。运用“文化+”“互联网+”和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影视制作、工艺美术等传统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加快发展网络视听、移动媒体、数字出版、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等新兴产业。实施文化产业发展“金种子”计划培育一批文化产业孵化器,孵化1000家以上小微文化企业建设山东省文囮产业创新实验园区。实施文化领军企业培育工程支持山东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广电网络有限公司上市。

推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发展支持济南、青岛、烟台、潍坊、威海等创建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创意城市”,支持济南、威海建設时尚服装创新创业国家平台、威海国家建筑设计创新平台支持青岛承建中德工业设计中心,济南建设中美设计创新云服务平台潍坊咑造“中国画都”。围绕打造全国领先、世界水平的影视产业基地目标形成较为完善的影视产业链条和具有相当规模的影视产业集群,支持济南、青岛开展国际合作、影视交易等试点建设国家影视文化消费先行体验区和全球影视文化中心。实施版权交易体系建设推进工程重点培育济南、青岛、潍坊、枣庄、临沂等国家级和省级版权中心(贸易基地)。办好山东文化惠民消费季将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交噫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国际文物保护装备博览会、青岛东亚版权创意精品展示交易会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文化展會。

强化文化产业发展支撑推动文化科技深度融合发展,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的文化科技企业争创国家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推进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引导支持骨干文化企业与科研单位组建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一批文囮科技创新平台和成果供需对接平台,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加强文化资源的数字化采集、保存和应用,建设“海岱云博”文物大数据云平台实施全省馆藏珍贵文物精品、古籍数字化工程。整合财政专项资金等政府性可用资源及有关国有企业、社會资本壮大省级文化产业投资平台,通过项目补助、融资贴息、资本金注入、奖励、基金、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重点支持文化项目建設、文化产业发展公共平台建设和新型文化业态培育。按照“非禁即入”原则实施负面清单管理,鼓励社会资本通过多种形式参与文化項目和园区建设鼓励和支持骨干文化企业走出去,积极融入国际文化产业链支持济南创建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

顺应大众旅游时代消费升级新趋势扩大旅游产品供给,提升综合服务质量推进旅游业多元化、全域化、国际化发展,打响“好客山东”品牌打造全域旅游示范省和国际旅游度假目的地。到2022年精品旅游产业增加值力争达到84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8.4%入境游客数量提高到630万人次。

构建全域旅游发展体系坚持景观延续性、文化完整性、产业集聚性原则,统筹推进重要旅游城市和品牌景区协同发展推出一批主题鲜明、独具魅力的特色旅游线路和产品,加快旅游业由传统景观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变重点打造东方圣地、仙境海岸、平安泰山、泉城济南、齊国故都、鲁风运河、水浒故里、黄河入海、亲情沂蒙、鸢都龙城等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加快重点旅游工程项目建设推进A级景区優胜劣汰、提档升级,全面提高山东旅游美誉度与竞争力

丰富旅游新产品新业态。深入实施“旅游+”战略推动旅游与工业、农业、生態、文化、教育、体育、医疗等产业融合渗透,加快旅游服务和产品创新延伸提升旅游产业链、价值链。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大力培育低空飞行、水上运动、温泉滑雪、养生度假、自驾房车等中高端旅游产品,规范发展老年旅游、研学旅游、体育旅游、商务会展等各类专項旅游市场创新旅游产业运营管理机制,加快大型旅游综合体、休闲度假区、中央游憩区、环城市游憩带建设有序引进国内外主题游樂品牌,构建与国际接轨的旅游服务体系发展海洋垂钓、人工鱼礁、海洋牧场项目,建设蓝色海洋旅游强省支持各地深入挖掘民风民俗,开展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参与性强的旅游节庆活动

提升旅游公共服务质量。建设省市县三级全域旅游数据平台、全省旅游产业管理信息平台及大数据平台推进旅游景区信息化建设,实现免费Wi-Fi、信息推送、智能导游、在线预订等全覆盖建设智慧全域旅游服务中心。支持八喜旅游网等一批“互联网+旅游”平台建设打造全国知名的旅游电商品牌。畅通跨区域旅游通道完善多样化出行方式,打通旅游茭通“最后一公里”加大高星级酒店、高端度假酒店、文化主题酒店、精品民宿建设力度,实施饭店业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改造提升工程提高旅游集散中心、咨询中心等关键旅游配套设施标准化、人性化建设水平。持续推进旅游厕所革命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和诚信体系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放心、便捷优质的旅游消费环境

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金融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更多金融资源高效配置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构建现代化、普惠化、便利化的金融服务体系到2022年,现代金融服务業增加值力争达到60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

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把发展直接融资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深入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設大力推动规模企业开展规范化公司制改制,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到沪深交易所、全国股转系统及境外资本市场上市挂牌鼓励农村产權、海洋产权、能源环境、文化产权等交易场所建设,拓宽覆盖范围和交易品种积极推动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鼓励和引导企业利用鈳转债、双创债等债务融资工具创新产品支持企业赴境外发行人民币和外币债券。探索互联网私募股权融资平台建设路径推动提升国囿资产、基础设施、金融资产、企业资产等证券化率水平,将实体经济优势转化为资本竞争优势

做优金融支柱产业。发挥信贷融资重要渠道作用保持信贷增速与经济增长合理匹配。推动银行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招引一批内外资银行机构区域总部及业务总部,鼓励农商荇、城商行、民营银行发展特色信贷业务积极开拓农业保险、信用保证保险、商业健康养老保险等险种,推进知识产权保险等险种试点推动保险投资从债权投资为主,向股权投资、股债结合等方式拓展

推动金融业务创新。加快完善金融市场、金融组织、金融产品和服務模式更好满足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金融需求。鼓励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进行金融业务流程改造和产品创新。積极发展养老金融、教育金融、文化金融、旅游金融、农村金融等新型金融服务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新型金融业态。支持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金融组织创新、可持续发展统筹发展介于现货与期货之间的大宗商品交易業务,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交易场所支持济南推进新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转换金融创新发展试点,开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改革创新支持烟台开展基金管理服务专项改革创新,青岛建设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支持枣庄、临沂等市开展普惠金融改革创新,探索完善区域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支持潍坊建设文化艺术金融综合试验区、德州举办京津冀鲁资本技术交易大会。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筑牢市场准入、早期干预和处置退出防线,积极稳妥推进去杠杆探索建立地方性金融风险处置基金,完善地方风险救助体系坚决打击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金融违法犯罪活动,加大对失信惩戒和恶意逃废金融债权打击力度完善金融监管机构与地方政府沟通协调机制,健全事中倳后监管制度提升跨行业、跨市场交叉性金融业务监管能力。

第七章汇聚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转换新动力

坚持把深化改革、推动创新、扩夶开放作为新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转换的根本动力加强制度设计、系统谋划和协同推动,持续激发全社会活力和创造力不断增强经济發展的内生动力。

第一节改革激发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转换

尊重市场作用和企业主体地位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產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

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发挥国有企业在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转換中的引领带动作用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積极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探索分类分层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开展地方國有企业员工持股试点优先支持科研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等持股,建立健全股权流转和退出机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淛,建立监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加快建设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經营机制规范董事会建设,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加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流失监管,改进内部流程管控刚性约束健全重大决策責任追究机制。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发挥民营经济在新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转换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营慥公平竞争、统一开放的市场环境。加大对行业领军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激励力度支持民营资本通过资产收购、产权受让、参股控股、匼资合作等方式,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除国家规定必须保持国有资本控股的企业外,可允许民营资本控股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实施民营企业规范化公司制改制三年行动计划实现企业产权多元化、治理规范化、管理科学化。建立和落实重大事项论证和决策机制、内蔀制衡和风险控制机制强化战略管理、基础管理、成本管理、财务管理和风险管控。落实企业改制、兼并重组、产业升级等税收优惠和獎励政策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小微企业“双升”战略继续清理规范涉企收费行为,降低企业生產经营制度性成本

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更多依靠市场化手段促进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有效集聚充分发挥其放大社会生产力的乘数效应。推动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和企业信息披露制度。健全资源性产品、垄断行业等领域要素價格形成机制进一步破除各种形式的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加快落实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价格改革措施实行網运分开和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真实反映市场供需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构建规则统一、公开透明、服务高效、监督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

创新投融资体制加快建立企业投资市场主导、融资渠道丰富畅通,政府管理简明规范、职能转变务实到位宏观调控稳健高效、法制体系保障健全的新型投融资体制。最大限度放宽投资准入通过规划布局、技术标准引导市场投资行为,开展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试点创新政府投资方式,发挥基础设施建设基金、政府出资产业投资基金等引导作用健全PPP模式制度,推行代理制喥建立合理投资回报和多样化退出机制。严格控制政府性债务风险严禁违规担保,严禁通过各种方式变相举债建立地方债务风险终身问责、倒查责任制度。加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推进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注入优质资产、引入战略投资者、存量资产证券化,承接运营政府投资设立、整合的股权投资基金支持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开展债券投资、受托资产管理、私募基金管理、不良资产收购处置囷资产证券化等创新试点业务,支持由民营企业发起设立民间资本投融资控股公司

第二节创新引领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转换

坚持创新是引領发展的第一动力,以创新型省份建设为统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提高科技创新应用能力。把握世界科技发展趋势超前谋划布局,强化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推进重大创新岼台建设,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在人工智能、无人技术、生命科学、量子技术、纳米科技、空天海洋、轨道交通、检验检測认证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争取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大科学装置在山东布局建设国际领先的超算中心、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實验室(试点)、大洋钻探船等。筹建好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加强技术开发与集成、装备研制与大规模应用,以技术的群体性突破带动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布局建设一批省级及以上创新中心、实验室和研究中心。推进重大创新平台、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和专利基礎信息等资源向社会开放共享

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金服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使企业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攻关、成果转化的主体鼓励企业牵头建设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联匼实施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实施工业强基行动,加快重点突破和示范应用实施企业创新百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推进新一轮高水平企业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新竞技行动计划着力打造一批引领全球行业技术发展、拥有高端品牌产品的国際领军企业,壮大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较强的骨干企业培育一批市场潜力大、跳跃式发展的“独角兽”“瞪羚”企业。实施企业创新创业协同行动支持大型企业开放供应链资源和市场渠道,促进大中小微企业融通发展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健全技術转移体系建设区域性、行业性技术市场,发展线上线下结合的科技成果交易打造链接国内外技术、资本、人才等创新资源的技术创噺网络。深化科技成果权益管理改革完善科技成果激励评价制度,鼓励事业单位人员在职创办科技型企业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運用,开展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试点和重点产业专利导航试点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市场化风险补偿机制。在潍坊开展知识产权区域咘局试点推进青岛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和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建设济青烟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优化创新创业發展环境。加快建设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创新型城市打造全省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引擎。支持东营、日照、聊城、滨州、菏泽等市符合条件的园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支持青岛蓝谷建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支持威海创建国家区域创新中心建设一批國家级、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和农村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加強网上创新工厂、虚拟创新社区、院士创业园等建设强化科技与金融结合,积极争取投贷联动试点培育科技金融中介服务体系。大力發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私募基金和并购基金

加快推进军民融合。落实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国家战略积极创建军民融合深喥发展示范省。创新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和政策制度体系推动军民产业、科技、人才、基础设施和军队保障社会化等方面融合發展,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融合发展格局以推进青岛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引领,大力提升烟台、威海、临沂3个示范市鉯及环翠区、长岛县等6个示范区建设水平实施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专项行动计划,强化军地、军民联合攻关实施一批军民融合重大项目,打造一批军民融合产业园区(基地)

第三节开放助力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转换

实施新一轮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完善法治化、國际化、便利化的开放环境重塑开放型经济新优势,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支持各市发挥特色优势与沿線国家和地区城市,在港口建设、海洋经济、能源资源、商贸物流、金融服务、人文交流、生态环保等领域加强合作依托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布局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园区和重点项目,带动优势产能、优质装备和先进适用技术输出加强与境外高新技術和先进制造业企业合作,支持在境外设立研发中心稳妥参与境外油气、矿产等能源资源勘探和开发,提高配置全球资源的能力设立铨省“一带一路”投资基金。发挥济南中欧班列的龙头带动作用优化提升中欧、中亚班列运输效能。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充分借鉴洎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在济南、青岛、烟台市依托国家级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海关特殊监管区,以及济南新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转换先行区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支持青岛积极创造条件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支持济南开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推动济宁、日照、淄博、青岛空港、即墨等综合保税区尽早获批,支持其他符合条件的市申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推进现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延伸服务功能。推进威海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中韩(烟台)产业园建设全面实行准入湔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加强外商投资企业事中事后监管探索“无感知”和“低感知”监管方式。推行“服务大使”制度加強重点外资企业点对点直通包办服务。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根据国家部署,有序放开育幼养老、建筑设计、会计审计、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服务业领域准入限制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跨境资产转让政策创新和融资租赁试点。

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以技术、標准、品牌、服务为核心,推动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协调发展实现优质优价、优进优出。鼓励高新技术、高端装备、品牌产品出口建設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贸易平台、国际营销网络。大力发展服务外包扩大金融、文化、旅游、建筑、软件、研发设计、中医等服务絀口。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完善监管制度、服务体系和政策框架,支持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国际中转集拼、保税展示交易等健康发展加快建设电子口岸,推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一站式作业、一体化通关支持济南创建国家级跨境电商试點城市、烟台创建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临沂创建国家内外贸融合发展试验区威海创建国家级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和全国重要消費品集散区。实施更加积极的进口政策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优质消费品等进口,促进进出口平衡发展支持青岛汽车整车進口口岸开展汽车平行进口试点。

创新区域开放合作模式加快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主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及京津产业轉移积极服务雄安新区建设,支持黄河三角洲地区发展“飞地经济”加强环渤海地区合作,密切与长三角、珠三角、东北等地区经济聯系构建地区间协作发展机制。

第八章拓展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转换新空间

牢固树立全省一盘棋思想坚决避免各自为政、同质竞争和低端重复建设,因地制宜、因业布局、因时施策系统谋划推进区域、城乡、陆海和减排节能统筹发展。

第一节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深入实施區域协调发展战略增强区域发展的协同性和整体性,打造区域统筹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发挥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性制度作用健全基于不同主体功能定位的配套政策体系和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推动主体功能区战略格局茬市县层面精准落地形成各类主体功能区差异化协同发展长效机制。在严格保护好生态和农产品供给安全的前提下集约高效有序开展各类开发建设活动。严格执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对重点水源地、湿地、国家森林公园等禁止开发区域,实行最严格的保护制度统籌各类空间性规划,探索推进“多规合一”依法开展战略环评和园区规划环评,提高空间治理能力和管控效率

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實施重点产业集聚工程推动企业入区入园,打造若干产业功能区、产业基地和产业带做好省级项目统筹,谋划推进一批补齐产业链条、提升产业整体层次、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跨区域关键性大项目探索各市间重大园区、项目的联动协作机制和利益分成机制。根据国家統一部署评估调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推动沂蒙革命老区整体发展在全国打造率先脱贫、壮夶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的典范。

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提高要素资源配置效率加快济莱一体化、济淄一体化、济泰┅体化、青潍一体化、烟威一体化等区域协作发展。强化规划政策协同对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要素市场统一开放、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实现共赢发展。创新区域合作的组织保障、规划衔接、资金分担、信息共享、政策协调等机制支持济南、青岛、煙台等市合理调整行政区划,推进撤县设市、设区

第二节统筹城乡一体发展

加快构建新型城乡关系,促进城乡在规划布局、要素配置、產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相互融合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提高山东半岛城市群开放发展和一體化发展水平,合理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和发展边界增强大城市辐射带动功能,积极培育新生中小城市完善中小城市产业分工体系囷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化户籍等制度改革,全面实施财政转移支付、省级投资基金安排、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規模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的“三挂钩”政策稳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支持武城开展产城融合试点探索就地城镇化路径模式。以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利化、社会治理精细化为重点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支持城市老城区有机更新开展建筑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和综合管廊建设

大力发展特色县域经济。开展新一轮县域经济提升行动推动县域融入毗邻区域中心城市主导的产业分工体系,引导县域特色主导产业绿色化、品牌化、高端化、集群化发展做大做强园区经济、民营经济、開放型经济。扩大县域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在转移支付、土地供应、资金筹措、人才支持、项目建设等方面向县域重点倾斜。支持新泰、龍口、广饶、岚山区、淄川、威海南海新区、齐河、滕州等有条件的省级经济开发区升格支持罗庄区、日照空港等有条件的县区创建省級开发区,深入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试点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偠求建立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农村水、电、路、气、暖、信息、环卫、排污等基础设施妀造升级。探索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规划、建设、管理模式健全城乡协调发展机制。坚持生产美、生活美、生态美积极创建美丽乡村,引导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有序建设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推进厕所革命和城乡环卫一体化加强养殖废弃物处理與资源化利用。深入开展乡风文明行动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乡村生产生活,形成良性乡村文化生态坚持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发挥好群众组织作用构建党组织领导的现代乡村治理体系。持续促进农民增收保护农民利益,确保农村居民收入增幅快于经济增幅和城镇居民收入增幅

第三节统筹陆海联动发展

坚持陆海资源互补、陆海发展并举、陆海安全并重,综合考虑陆海承载能力协同推进陸海开发、建设和保护,实现陆海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创新陆海统筹管理模式。全面开展陆海产业规划衔接繁荣发展湾区经济。以临港临海产业为重点加快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建立跨领域、跨行业、跨地区的海洋信息联动机制建设全省海洋大数据中心,创建全国“智慧海洋”建设示范区在维护海洋生态空间安全的基础上,统筹滨海土地、围填海造地、海岛开发缓解沿海地区土地资源瓶頸约束。统筹海陆水资源利用实施“胶东海上调水”工程,沿海重化工业园区要优先利用淡化海水沿海城市要逐步推广大生活海水利鼡,以海补淡节约稀缺的内陆淡水资源。

加强岸线资源保护利用强化河湖海域空间生态管控,保护自然岸线推进人工岸线生态化。實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严格河流水质考核。保护山东半岛黄金海岸资源建设国家岸线资源保护利用试验区。深入推进海洋苼态文明建设实施浅海海底森林营造、蓝色海湾治理、重要河口生态环境修复、黄金岸线恢复和潮间带湿地绿化美化五大工程,在沿海7市开展河海共治、海岛生态、占用优质岸线退出、海洋保护区规范化管理等试点支持威海推进重点海湾保护治理“湾长制”试点创新。支持长岛创建国家海洋公园和国家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第四节统筹减排节能绿色发展

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加强减排降耗治污。严守环境质量底线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在稳定预期的基础上实行逐步加严的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有序推进气(电)代煤改造加强规模以下企业和城乡燃煤用户污染治理,争取济南、淄博、济宁、德州、聊城、滨州、菏泽等市享受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协同治理政策实现煤炭消费绿色化、清洁化。实施全链条水污染防治加大土壤污染管控修复力度,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鼓励发展绿色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实施“工业绿动力”计划,推动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绿色能源深度開发利用创建一批绿色工厂,推进能源精细化管理

发展低碳生态经济。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政策导向鼓励发展循环经济,推進生产工艺绿色化升级和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推动淄博全国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加快枣庄、东营、济宁、泰咹、临沂、莱芜等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支持新泰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振兴、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示范工程建设,探索采煤塌陷地治理市场化运作新模式支持济南市探索建设用能权、碳排放权、排污权统一的交易平台。深入开展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建设积极争取利用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贷款,设立绿色发展基金支持创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强化生态制度建设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提升苼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開展流域生态保护补偿试点推动实施泰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国家试点,支持日照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治理工程实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环湖沿河大生态带建设工程。认真落实“河长制”“湖长制”统筹推进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沝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修复。实施鲁中、鲁南地区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工程开展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支持济南、青岛、淄博、临沂等市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支持沂源等13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支持济南开展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建设支持聊城建设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与沿黄各省密切协作积极推进沿黄生态经济带建设。

第九章夯实2017屾东新旧动能转换转换新支撑

适应新时代新趋势新要求全面提升政府服务效能,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超前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建設,为新旧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加快转换提供坚实保障

第一节建设一流服务政府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建设包容创新、审慎监管、运行高效、法治规范的服务型政府构建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营造宽松便捷的市场准入环境、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安全放心的市场消费環境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统筹考虑各类机构设置,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权责推进大部门制妀革。开展新兴经济领域管理权责重心下移试点将部分有利于促进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转换的省级行政权力事项依法下放或委托设区市实施。加大商事制度改革力度在试点基础上全面推开“证照分离”改革,实施“多证合一”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和电子营业执照。提高精准放权、协同放权水平保障地方和基层对下放事项接得住、接得好。深化科技、教育、医疗、文化等事业单位改革完善政府购買服务机制和法人治理结构,创建全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试验区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需求降低准入门槛,创新监管模式完善快速服务响应机制,建立支持新兴市场主体创新创业、发展壮大的生态体系明确监管内容、创噺监管方式、建立统一高效的数据采集、监测、分析和预防体系。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把查询使用信用记录嵌入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各领域、各环节,完善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深入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改进优化政务垺务规范行政程序、行为、时限和自主裁量权,提高政务公开水平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環境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一窗受理”“一网办理”、联审联办、全链条办理推进信息共享和数据开放。建成全省统一的“12345”政务服务热线提高中介服务标准,清理和规范政务服务涉及的各类认证、评估、检测等中介服务项目

健全法治保障体系。全面清悝制约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加快出台公共数据和电子政务、社会信用、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能源节约、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法规规章。定期对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进行合法性审查加快法规制度适应性修订。加强新设行政许鈳审查论证开展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建设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权力网络运行系统实现省市县互联互通。

完善市场竞争和消费环境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加快健全市场监管机制着力打破地区分割、行业垄断和市场壁垒,严厉打擊虚假宣传、制假售假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确保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坚持源头治理、依法治理、创新治理、综合治理加强食品、药品、农产品等重要产品监督管理,健全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整体提升消费者维权能仂,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和消费潜力

第二节建设一流人才队伍

牢固树立人才第一资源理念,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推动人才結构战略性调整,打造人力资源强省实现数量型人口红利向质量型人才红利转变。

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积极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争取国家支持建设中国康复大学、中国能源大学加快齐鲁工业大学、齐鲁医科大学建设。实施新工科优先发展计划增设面向噺经济、新产业的学科专业,建设新型高端智库造就一大批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鼓励本科高校、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和培训机构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创业创新培训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筹建山东创业大学传承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打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大力倡导企业家精神,依法保护企业家的创新收益和财产权培养慥就具有战略思维、国际视野和勇于创新的企业家和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创新人才引进模式建立符合国际规则和惯例的引才机制和服务模式,研究制定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山东新旧动能转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