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几棵大海棠花落粉满地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改为缩句树开花

HTTP/1.1 服务器太忙您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当前位置:&>&&>& > s版语文第八册教案
s版语文第八册教案
导读:第一单元教学要求:1.学会本单元的24个要求认识的生字,26个会学的生字。掌握常用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领悟事理。4.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5.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练习。教学重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做事、做人的道理。教学难点:学习抓住人物
教学要求:
1.学会本单元的24个要求认识的生字,26个会学的生字。掌握常用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领悟事理。
4.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5.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练习。
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做事、做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 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15课时
教学目标:
1.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认识“槐、掺、涩、撩、俊”等5个生字,会写“掺、涩、裤、兜、愧、俊、撑、掠、惟、恐”等词语,并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5.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教学重点:
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
教具:生字卡,挂图
教学时数:2课时
一、谈话引入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提醒学生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学习生字、新词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同桌合作识字。
3.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针对学生容易读错和认错的字作适当指导。
4.认读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掺杂 羞涩 惭愧 凝望 惟恐 小心翼翼
四、练习朗读,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1.根据出示的内容,练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用归并自然段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投示出示:根据下面的意思把课文分成三段。
(1)望着交上来的树种,我想说点什么。
(2)小女孩交的树种不多,却是经过精心挑选的。
(3)“我”深受感动。
各组讨论后,在全班汇报。各组派代表发言,如果有意见分歧,老师可以适当点拨:先找出重点段,即哪几个自然段是描写小女孩交树种的?让同学再讨论。
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将课文分为三段。
五、练习朗读课文
1.轮读 2.自由练读 3.同桌互读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把学会的新词放入“词语花篮”。
2.继续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一、谈话复习导入
二、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2)见到同学们交上来很多树种,我准备说点什么,老师会说什么呢?为什么?
2.学习第2—8自然段。
(1)默读,思考:小女孩交的树种和大家的有什么不同?
(2)默读课文第二段,思考:从书中找出描写小女孩的外貌、动作、语言 的句子,谈谈你的感受,同学边说教师边板书:
外貌:略带羞涩、低下头(感到愧疚)脸刷地红了站着(深深自责)
动作:掏出、展平、凝望、抖(认真专注)
树种:一般大小、饱满、乌黑光泽(精心挑选)
(3)你们喜欢这位小女孩吗?为什么?有感情地朗读。
(4)为什么小女孩的种子少,却令我很感动?用“因为??所以??”说说。
3.学习最后一段
(1)有感情地朗读。
(2)说说从全班同学的神态和那位老师的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三、积累语言
1.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段落多读几遍。
四、巩固生字、新词,指导书写
1.读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2.指导书写。
五、总结全文,深化体会:如果你是这个班集里的一员,你会对小女孩说些什么?
六、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后记:
2只拣儿童多处行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这句诗的意思。
4.通过朗读训练,感受到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
5.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体会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引导学生体会祖国山河无比壮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的意思,理解诗句内容。
教学难点:感受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那么令人快乐。
教具准备:生字卡、挂图
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时数:2课时
一、导入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1.出示春景图:谈话:每年春天,我们都要去春游。谁能给大家描绘一下春游时的情景?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春天的文章。
2.板书课题:22 只拣儿童多处行
3.简介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她的作品大多书写童心的 4导读:纯真和母爱的深挚,情真意切。4.读题质疑:题目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只拣儿童多处行”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二、学生自学课文,学习生字新词1.明确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顺句子,圈出不理解的词语。2.学习生字。3.学生质疑。联系上下文理解:座无隙地忸怩烂漫查字典理解:成千盈百儿童不解春何在使出浑身解数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指名分段读文,思考
纯真和母爱的深挚,情真意切。
4.读题质疑:题目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只拣儿童多处行”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
二、学生自学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明确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顺句子,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习生字。
3.学生质疑。
联系上下文理解:座无隙地 忸怩 烂漫
查字典理解:成千盈百 儿童不解春何在 使出浑身解数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指名分段读文,思考: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画出表述作者行踪的词语。
2.交流画出的词语。
颐和园门 知春亭畔 湖边 玉澜堂
3.安作者游览路线,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4.练习有感情朗读。
四、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画出表述儿童多的句子。
2.交流出示句子。
“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即出来,就像从一只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3.说一说这句话应该扣住哪些关键]词语来读,在下面画上记号。 成千盈百闹嚷嚷挤飞涌出小天使
4.指名读然后齐读。
5.完成课后练习5第一小题:这句话用“魔术匣子”比喻什么?“小天使”比喻谁?这样写你觉得怎样?
6.教师引读第二自然段。
五、学习第二段
1.这一段与第二段一样,也是些许多儿童在热热闹闹地赶春。我们应该怎样来学习呢? 2.学生按照上述步骤自学课文。
(1)自由读,画出表现“儿童多”的句子。
(2)交流画出的句子,并说说应该扣住哪些关键词语来读。
出示句子: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座无隙地!??东一堆,西一堆,叽叽喳喳,也不知说些什么,笑些什么,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散发着太阳的香气息。
湖面无数坐满儿童的小船,在波浪上荡漾,一面一面鲜红的队旗,在东风里哗哗地响着。??在转弯的地方,总和一群一群的孩子撞个满怀,他们匆匆地说了声“对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
(3)反复朗读这些句子,读中感悟。
(4)学生畅谈体会。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
一、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寻找春天。
二、学习第三第四段。
1.自由读第5自然段,提问:你们找到春天了吗?春天在哪里?
2.指名回答:春天在玉澜堂的院落里,在玉澜堂庭院的几棵大海棠树上。 春天是什么样子?
出示句子,学生圈出关键词语,反复朗读。
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3.完成课文后的练习5(2):这句话中用“喷花的飞泉”比喻什么?这使你觉得怎么样?
4.学生交流。
5.教师范读第6自然段。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6.指名尝试背诵。
7.指名读第7自然段。分角色读。
8.教师范读第8自然段。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9.提问:“朋友,春天在哪里呢?”你有没有新的发现?
10.齐读第四段。
(1)进行句式变换,理解句意。
(2)出示句子:当你春游时,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你能把句子换个说法,不改变原意吗?
11.完成课后练习5(3):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
12.学生讨论交流。
13.练习背诵第7——9自然段。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7——9自然段。
2.默写词语。
板书设计:
2 只拣儿童多处行
儿童到处总是春
教学后记:
3 钓鱼的启示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仔细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3.从作者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纪的人。
4.通过理解课文,教育学生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的勇气和力量,从而严格要求自己,做个有道德的人。
1.引导学生理解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的原因。
2.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从这件事得到的启示,体会表达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等。
教具:生字卡,挂图
教学时数:2课时
一、阅读“单元导读”,引入新课
读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教师归纳:“启示”是什么意思?课文中作者受到了什么启示?为什么钓鱼会使我从中受到启示?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大家提出的问题阅读课文,解决疑问。
二、初读理解
1.“启示”的意思是:
2.再读课文,作者受到了什么启示,画出有关语句?(“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3.在我钓到鱼、放走鱼的过程中受到启示。
1.认读生字、词语:捕捞、鱼饵、溅起、鱼钩、小心翼翼、操纵、鱼腮、皎洁的月光、嘴唇、 8导读:语文百花园一,沮丧、诱惑、告诫、实践、抉择、翕动。2.谁还记得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书写生字词第二课时一、情景导入,细读感悟我十一岁那年的一个夜晚,和往常一样我和父亲来到了附近湖中的小岛上钓鱼,而三十四年前的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却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这是为什么呢?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1)“我”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诱人的大鲈鱼:(2)分别
沮丧、诱惑、告诫、实践、抉择、翕动。
2.谁还记得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书写生字词
一、情景导入,细读感悟
我十一岁那年的一个夜晚,和往常一样我和父亲来到了附近湖中的小岛上钓鱼,而三十四年前的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却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这是为什么呢?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1)“我”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诱人的大鲈鱼:
(2)分别指导朗读相关句子,体会鲈鱼的来之不易和诱人。
(3)整读第三自然段。
2.多诱惑人的鱼呀!我和父亲是多么兴奋、得意呀!可父亲却让我把这条鲈鱼放回湖里去。请默读第4自然段,同桌说说这是为什么?
3.读5至8自然段,思考:11岁的我好不容易钓着了一条漂亮的大鲈鱼,父亲却要我放回湖里去,假若你就是文中的“父亲”和“我”,请你们讨论讨论“这条如此诱惑人的‘鱼’该不该放”?各说出自己的理由请联系上下文,与周围的同学合作、讨论!
小组汇报,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找到描写我心情的词语,一起来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4.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任何人的影子,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距捕捞鲈鱼还有两个小时的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在父亲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依依不舍地把鱼放回到湖中。对读第3.9段。
5.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沮丧的我,已经成为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我对父亲当年的举动有了新的理解。
(1) 出示:“我再也没有钓到像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所钓到的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2)默读感悟:这里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究竟指的是什么呢?结合父亲告诫 9
我的话谈感受:放不放鲈鱼只是个简单的对与错、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做起来却是那样的艰难!
(3) 齐读“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板书设计:
钓鱼------放鱼-------启示
教学后记:
4*爷爷的芦笛
教学要求:
1.认读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7~~13自然段。
3.了解环境描写对人物心理的衬托作用,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等句子的意思。
4.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通过本课教学,教育学生要健康成长,要接受考验,经受锻炼,做个坚强的孩子。 教学重点、难点
明白课文经风雨、见世面,接受实际锻炼,对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
教学方法:讨论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等。
教具:挂图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
二、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
三、检查初读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正音。
2.指名说说新词的意思。 翱翔、 婉转、 温润、 驱赶。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可分几段,每段写了什么?
2.指名说分段情况及段意。
3.分段朗读课文。
4.试说课文主要内容。
四、复习检查: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五、精读第一、二段
1.自由读这两段,想想你能从中读懂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指名说读懂了什么。
3.指名说不懂的句子。通过朗读,相互启发解决疑难。
4.指导朗读。
过渡:看到了海边美丽的景色,听到了爷爷清脆的笛音,有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这是否就是强强此行的收获呢?
六、精读第三、四段
1.自由轻声读这两段,想一想:“放心吧,爷爷,我不怕”与“悠扬的芦笛声将他的恐惧驱赶得一干二净”这两句话分别出现在什么地方?这样写,是不是前后矛盾?
2.指名说。
3.默读这两段,用“~~~~”画出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用“——”画出能表现强强心情的句子。
4.指名读有关句子。
5.默读课文,画出你仍然不懂的语句。
6.指名说。
7.指导朗读。
三、有感请地朗读课文
四、总结课文:学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4*爷爷的芦笛
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长不结实
(只有经受风雨,接受锻炼,才能健康成长。)
教学后记:
语文百花园一
教学目标:
1.能够分类积累词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内涵与底蕴。
2.运用已有的阅读文章的方法,自己独立阅读理解现代诗。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能围绕一个主题条理清楚地说一段话。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能把自己假期中最快乐、最精彩或最让人感动的一件事写清楚。
教学重点:
1.分类积累词语。
2.能围绕一个主题条理清楚地说一段话。
教学难点:
1.把句子写具体。
2.能够有顺序的、语言具体的围绕主题写一件事。
教具:小黑板
教学方法:讨论法、练习法、游戏法等。
课时安排:3课时
一、谈话导入
二、出示词语
瞧 看 瞅 扫 视 盯着
12导读:讲说商量告诉劝告1.寻找规律:(1)从词语的意思来归类记忆。(2)从词语的结构来分类记。2.夺红旗:比一比,谁记得又快又准。3.比一比,谁的词语多?照样子再说几个。三、认识AABC的词语1.自由轻声朗读词语。2.你发现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点?3.口头说词,必须用上AABC式。四、将句子补充完整1.学生同桌互相朗读课文中的句子。2.你注意到了画线的部分了吗?在句
讲 说 商量 告诉 劝告
1.寻找规律:
(1)从词语的意思来归类记忆。
(2)从词语的结构来分类记。
2.夺红旗:比一比,谁记得又快又准。
3.比一比,谁的词语多?照样子再说几个。
三、认识AABC的词语
1.自由轻声朗读词语。
2.你发现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点?
3.口头说词,必须用上AABC式。
四、将句子补充完整
1.学生同桌互相朗读课文中的句子。
2.你注意到了画线的部分了吗?在句子中有什么作用?
五、读读背背
1.出示文中《四时田园杂兴》
2.全班齐读。同桌互相抽查,熟读成诵。
3.全班齐背诵。
六、作业:
学习表示同一个意思的词语。背诵《四时田园杂兴》
一、复习导入新课。
1.指名口头说AABC的词语。
2.指名背诵《四时田园杂兴》
二、阅读平台----《葡萄叶的梦》
1.指名分段朗读诗歌《葡萄叶的梦》,要求读得通顺、连贯。
2.你读懂了什么?
3.那么,葡萄也得梦是什么呢?
4.学生自由发言,要求说出由来。
5.知名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要读出对葡萄叶喜爱的情感。
6.全班一起朗读这首儿童诗歌。
三、能说会道-----话说寒假生活。
1.教师读题题目的要求。
2.本次的练习对我们有什么要求?
3.出示基本要求:
(1)让我们在小组里交流,共同分享那美好的时光。
(2)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推选一个代表,向全班转述组内每个人发言中最精彩的内容。
(3)看那个组的代表说得好,大家评一评。
(4)各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发言,各个小组进行评价:是否讲得清楚明了,是否语句通顺,是否达到本次练习的要求。
四、写一写:寒假里的见闻或寒假里发生的一件事
五、学生作文,老师巡视指导
六、把自己的作文读给同学们听。
教学后记:
教学要求:
1.重视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品味来理解课文内容;
2.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感悟自然景观,体会语言文字,让学生感受山水之美,语言之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学习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4.会认23个生字,会写26个字,掌握常用词语。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学习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课时安排:13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2.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而体会古诗的意境,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与熏陶。
3.会认“畔、御、侯”等3个字,会写“畔、莺、”等7个字。
教学重点: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小黑板,挂图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时数:2课时
一、导入解题
寒食是古代一个传统节日,清明前的一两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我们一起来看看当年寒食节时的长安城什么样?
二、学习《寒食》一诗
1.自读,读准字音
2.指导学习第一句
出示:春城天处不飞花
(1)把诗句划分成词语
春城/无处/不/飞花
(2)想想每个词的意思,不会的怎么办?(查字典、看注释)
(3)把词语连成句子,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3.照样子自学后三句
4.检查出示(斜??御柳??汉宫??)
5.指导朗读
(1)想象一下,春天满城飘柳絮什么样?
(2)举国上下都在过寒食节而皇宫又在干什么呢?如果你是长安的百姓看到这些你会有什么感受?
6.有感情地朗读。
三、学习《泊船瓜州》
1.回顾上首诗的学习方法。
2.分小组学习
3.汇报交流
4.指导朗读
出示课件:在这样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你独自一人在外漂泊,心里会怎样想?(回家)带着这样的思乡之情再读。
今天我们是怎样学习古诗的?
五、布置作业
背诵《泊船瓜州》、《寒食》。
一、复习检查
1.解释诗句。
2.背诵《寒食》《泊船瓜州》
二、学习《江畔独步寻花》
16导读:科目:语文,河水流到绿油油的田里。C烈火熊熊地燃烧。烈火烧着两间砖木结构的楼房。烈火很快地把楼房烧了个精光。2.照例说他很急。他急得一时说不出话来。A路很宽。B天上的星星很多。C今天很冷。3.把果因句改成因果句。A小方很高兴,因为她这次考试得了第一名。B小霞感到十分遗憾,因为她不能参加这次歌咏比赛。C文艺汇演推迟到下月举行,因为新剧院还未装修好。4.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河水流到绿油油的田里。
C 烈火熊熊地燃烧。
烈火烧着两间砖木结构的楼房。
烈火很快地把楼房烧了个精光。
他急得一时说不出话来。
B天上的星星很多。
C今天很冷。
3.把果因句改成因果句。
A小方很高兴,因为她这次考试得了第一名。
B小霞感到十分遗憾,因为她不能参加这次歌咏比赛。
C文艺汇演推迟到下月举行,因为新剧院还未装修好。
4.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A大雁在天空中编队南飞,不就像个人字吗?
B不是自家人,就不该互相关心吗?
C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D当农民,难道就不需要文化知识吗?
5.把两句变成一句,意思不变。
A李老师教学认真。李老师关心同学们的思想和生活。
B他不愿意去。你就不必勉强他。
C同学们听到上课铃声。同学们跑进教室,准备上课。
D他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他得到了大家大家的好评。
E他每天放学后看书。他每天放学后打乒乓球。
不但??还??
即使??也??
虽然??但是??
如果??就??
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
尽管??还是??
不仅??还??
7.名人名句:
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毛泽东: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第六节 阅读
一、复习要求:能按照分段的几种方法来给文章分段,完成阅读的要求。
二、复习过程
1.讲述分段的几种方法
段是篇的组成部分,一般来说是若干句子组成的。一篇文章包括一个内容,一层意思,这构成篇章的一个个内容,一层层意思,就是一个个段落。
2.分段的方法有下列几种:
(1)按抓重点段分段
(2)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分段
(3)按时间的顺序来分段
(4)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分段
(5)按地点分段
(6)按总分关系分段
(7)按主次关系分段
3.结合课文让学生说说课文中哪几课是按以上几种分段方法分段的。
第七节 阅读
一、复习要求:训练学生提高概括段意的能力。
二、复习过程
1.讲述概括段意的方法。
(1)在先总叙后分叙,先概括后具体或先泛写后特写的段落中,一般都有总起句,它往往概括这一段的主要内容,可以作为段意。
(2)有的段落实先分后总,他们的段尾的一些句子往往体现这一段的段意。
(3)有的过渡句或过渡段的段落,过渡句和过过渡段里的承上句和启下句往往揭示了这一段的段意。
(4)概括内容的中心句比较明显得段落要抓住中心句归纳段意。
(5)归纳有几个自然段的段落的段意要分清段的几层意思,再加以归纳。
(6)具体叙述一件事的段落要看清是写谁,在何时何地干什么,然后归纳段意。
(7)每篇文章开头段往往要作些交代,要找出哪些交代是和文章中心有关的,哪些时关系较大的,然后归纳出自然段段意。
2.阅读文章《恐龙》让学生默读课文,回答问题。
A给文章分段,写段意。
B全文写了哪些恐龙?其中哪些恐龙写得较详细、具体?
C找出第二自然段中的中心句。
3.检查结果,评讲
浈江区赖新小学
(学年度第二学期)
132导读:1.解题:读题目,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2.自读古诗读准字音3.小组自学4.交流汇报(1)检查出示词语(2)谁来说说这首诗的意思。三、启发想象,指导朗读1.读了这首诗,你眼前会浮现出哪些景物?(鲜花、小路、蝴蝶、娇莺)2.你能结合诗句想象一下什么样吗?(学生描述)3.当我们自己融入这花的海洋,闻着沁人心脾的花香,听着悦耳的鸟鸣,你想说什么?4.带着
1.解题:读题目,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3.小组自学
4.交流汇报
(1)检查出示词语
(2)谁来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三、启发想象,指导朗读
1.读了这首诗,你眼前会浮现出哪些景物?(鲜花、小路、蝴蝶、娇莺)
2.你能结合诗句想象一下什么样吗?(学生描述)
3.当我们自己融入这花的海洋,闻着沁人心脾的花香,听着悦耳的鸟鸣,你想说什么?
4.带着对春天的热爱来读。
四、背诵练习
五、布置作业:改写《江畔独步寻花》
板书设计:
江畔独步寻花
教学后记: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言,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秀丽,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进而教育学生要增强环保意识。
2.学习“从中心句入手”学课文的方法。通过自学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加深对桂林山水的特点的了解。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等。
教具准备: 挂图、投影或电影、录像;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时数:2课时。
一、引导学生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
二、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
找出来读一读,导入学习第一自然段。“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既然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我们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
三、观赏漓江的水(学习第二自然段)。
1.观察图画或投影、录像中的漓江水
问:漓江的水与别处的水有什么不同,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2.归纳漓江水的特点自读课文,画出漓江水的三个特点,想想课文是怎样分别描写的。
( “静”“清” “绿”。)
3.体会最后一句
4.练习朗读,读出漓江水的静、清、绿,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
四、观赏桂林的山(学习第三自然段)
1.观察图画
问:桂林的山与别处的山有什么不同,有哪些显著的特点?
2.归纳桂林山的特点自读课文,画出体现桂林山特点的三个词,想想课文是怎样分别描写这些特点的。( “奇”“秀””险”)
3.练习朗读,读出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的喜爱之情。
五、我们观赏了漓江的水,观赏了桂林的山,总的有什么感觉?作者又有什么感受?(学习第四自然段)
1.看图或投影,启发学生把山、水联系起来读感受2.看看作者有什么感受?
(1)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2)理解“画卷”“连绵不断的画卷”及“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3.练习朗读第四自然段读出荡舟漓江,被桂林山水所陶醉的感情。
六、朗读全文
1.朗读课文
2.识记生字
一、指名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然后讨论
1.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的内容和开头的“桂林山水甲天下”有什么关系?
2.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想象“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一种景象,体会“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觉,然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三、识记生字,练习书写
四、指导背诵
1.在了解句与句关系的基础上,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练习背诵。
2.在了解自然段之间的关系及自然段与全文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全文。
五、完成“思考?练习3”抄写句子,注意分号的用法
六、全班背诵课文
1.背诵课文
2.抄写字词
板书设计:
6 桂林山水
漓江水:静、清、绿
桂林山水甲天下
桂林山:奇、秀、险
教学后记:
教学目标: 7走进丽江
1.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从而产生爱国的情感。
2.体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认识11个生字。
3.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4.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从小养成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丽江古城的特点和丽江神奇的自然景观。 教学难点:体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数:2课时
一、导入:今天我们一起去游览美丽的漓江。
二、初读课文
1.自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词语:雄伟 城镇 纯朴 下旬 纺织 百货 绵延
3、检查朗读(指名分段读)
4.自己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些丽江的景点?)
三、练习朗读
1.边读边画出自己不懂的词句。
2.同组互读。
3.小组内交流,试着解决不懂的问题。
四、布置作业
1.抄写优美的词句。
20导读:语文百花园二,2.收集有关丽江的图片。第二课时一、导入: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滇西北高原之上的漓江古城。二、深入学习课文1.读全文,说说丽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默读课文思考:我们都到达了哪些地方?谁能用书上的句子把这些景点连起来说说。3.自读自悟。(1)自由读,用一句话概括出丽江的特点。(2)默读课文。把体现丽江神奇而美丽的句段画出来。(3)练习朗读。4.指导朗读第一自然
2.收集有关丽江的图片。
一、导入: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滇西北高原之上的漓江古城。
二、深入学习课文
1.读全文,说说丽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默读课文思考:我们都到达了哪些地方?谁能用书上的句子把这些景点连起来说说。
3.自读自悟。
(1)自由读,用一句话概括出丽江的特点。
(2)默读课文。把体现丽江神奇而美丽的句段画出来。
(3)练习朗读。
4.指导朗读
第一自然段:
用一句话概括地说说,你读这段的感受。
第三、四自然段:
(1)出示图片,引导学生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
(2)带着赞赏的感情读。
第五、六自然段:
(1)想象读。
(2)集体交流,评读。你认为他哪儿读得好,为什么?
(3)出示图片,看到这么美的玉龙雪山你想说什么
5.揭示中心:文中的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7 走进丽江
街道-----色彩斑斓
古城-----城依山存
雪山-----昂然屹立
景观-----文明遐迩
教学后记:
教学要求:
1.学习本文,了解四川藏龙山五彩池的奇异景象及其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能力。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摘录积累描写五彩池形状和颜色的词语。
3.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大到熟读课文的目的,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了解五彩池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五彩池水的“奇异”之处。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讨论法等。
教学时数:1课时
1.板书课题:8 五彩池
2.齐读课题。本文是一篇游记。这个五彩池在四川省的藏龙山上,那里的景色既奇异又美丽,我们一起来欣赏五彩池的美景。
二、熟读课文
(一)读通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给小节标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请个别同学分节读课文,注意“一亩”和“漫山遍野”两词的读音。 3.谈初读感受。
(1)五彩池给去游览的人们留下什么印象呢?同学们能不能用一个词来说一说?(奇异、美)
(2)这儿的“异”什么意思?(特别)
(二)熟读课文
1.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两方面来反映五彩池的奇异和美的呢?如何给课文分段呢?分小组讨论
2.指名1人读第1节,1人读2、3节,1人读第4节,交流问题。
三、精读课文
(一)提出突破口,重点分析第二节,自读,分小组讨论。
1.这节共有几句,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2.作者是怎样吧“大大小小、形状各异”写具体的?板书:大大小小 形状各异
(先总后分,列举具体数字,对比,比喻)
3.默读课文,摘录描写五彩池形状的词语。
4.自读第二节,指名读,体会五彩池景象的奇异。
(二)自学第三节
1.第二节主要写了五彩池的形状,第三节主要写了五彩池的什么呢?
2.默读,找出五彩池的颜色有些什么特点?
3.分小组讨论这节怎么把五彩池的特点写具体的?指名说。
造成五彩池鲜艳多彩,变幻神奇的原因是什么?读句。
4.读课文第二段,归纳段意(摘词连句法)
(三)略读一三段
1.自读第1、3段,归纳段意并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概括的。
2.齐读1、3段。
四.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
2.我们学了四川藏龙山五彩池的奇异景象及其产生的原因后,你有什么感想?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熟读课文;
3.课外阅读。
板书设计:
8*、五彩池(游记)
大大小小、形状各异:
鲜艳多彩、变幻神奇
教学后记:
语文百花园二
教学目标:
1.能够分类积累词语。运用已有的阅读文章的方法,自己独立阅读理解现代诗。
2.能够清楚、明白地把一件事介绍清楚。
3.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选择一件寒假中的事记叙,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4.通过本次训练,教育学生不断积累祖国语言文字,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通过积累古诗,感受祖国文字的内涵和底蕴。
教学重点:
1.分类积累词语。
2.能够清楚、明白地把一件事介绍清楚。
教学难点:
1.练习把句子写具体。
2.能够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选择一件寒假中的事记叙,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4导读: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讨论法、练习法等。教学时数:3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二、出示词语1.找姐妹想一想,下面哪些字可以和以上的字音搭配组成词语,试着把这些词语写下来。()蝶()水()驶衣()山()()才炼()()色()布()碑2.出示:千山万水千言万语千变万化千姿百态千差万别千丝万缕千真万确千奇百怪三、丰收园来到这个园子你们肯定能猜到,这里会有很多知识等着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时数:3课时
二、出示词语
想一想,下面哪些字可以和以上的字音搭配组成词语,试着把这些词语写下来。
2.出示: 千山万水 千言万语 千变万化 千姿百态
千差万别 千丝万缕 千真万确 千奇百怪
三、丰收园
来到这个园子你们肯定能猜到,这里会有很多知识等着你来收获。出示:百花图 谁先背下来,百花园的花就会为你开放一次,看谁背得快。
出示古诗、诗歌
同学们背诵得很快,百花园不仅为你们开了花,看还有很多硕果等着你们拿.看看这些诗歌中有哪些你喜欢的词语,把它写在卡片上的小花篮里。
四、妙语堂(练习句、段、篇)
介绍:在百花园里我们有很多收获,妙语堂里更是妙语连珠,我们将在这里有什么发现呢?还是进去看看吧!
同学们每天都在学校学习,校园里有你喜欢的地方吗?是什么样的?你心目中的学校是什么样?小组同学互相说说。练习说, 小组推荐说
今天我们在知识花园中畅游了一番,希望同学们以后能在知识的海洋中,有更多的收获。
六、作业:把你们今天说的写在本上。
第二、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背诵《渔歌子》
二、能说会道----我心中的校园风景线
1.教师读题目要求。
2.本次的练习对我们有什么要求呢?
3.展示学生自己的照片并先在小组内进行归类,分组,推选出发言代表。
4.各个小组派代表发言。
三、笔下生辉------描写心中的校园风景线或将来的校园
1.指名读题目,其余思考:题目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2.反馈思考情况。
3.幻灯出示要求:
(1)想一想:怎样把校园美丽的地方写具体呢?。
(2)怎样把你的真实感受写出来。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四、学生写作文,教师随堂指导
1.完成习作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习作。
3.将自己写的文章展示给同学看。
教学后记:
教学要求:
1.重视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品味来理解课文内容;
2.阅读时注意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各部分讲述的主要内容。
3.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注意导语和情景图,激发学生阅读和思考的兴趣,指导学生的学校实践。
4.会认31个生字,会写29个字,掌握常用词语。
教学重点: 阅读时注意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各部分讲述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注意导语和情景图,激发学生阅读和思考的兴趣,指导学生的学校实践。
课时安排:13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拐、循”等8个生字,会写“培、训”等10个生字。
2.理解内容,知道课文介绍了哪几种人造地球卫星,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和功能。
3.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卫星比武的情景。
4.教育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
5.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2.理解五种卫星的特点和功能。
教具:挂图,小黑板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等.
教学时数:2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卫星图片。你喜欢他们吗?能不能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2.板书课题。卫星比武
3.学生齐读课题,质疑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1.轻声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漏字。
2.提出自学要求。
(1)轻声读课文,标出本课生字,标出自然段序号。
(2) 借助拼音读生字,查字典,理解生字生词。
(3) 课文主要是些什么事情?
(4) 你读懂了什么?再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检查学习情况
(1)指名分段朗读
(2)师生共同评价学生朗读情况.
(3)幻灯出示本课生字.指名认读生字.
(4)学生轻声自由朗读课文,找出你最感兴趣的句子,并在句子旁加上自己的感受.
(5)课文向大家介绍了什么?
四、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以小组为单位,小组讨论: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2.各小组在小组内先互相交流,进行改进。并推荐代表准备发言。
3.各小组互相修改自然段的段意。
4.给课文分段。
1.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回去后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卫星的构造、作用。
六、布置作业。
书写生字词,朗读课文。
28导读:佯()劲()臂()砌()核()糊()吭()碗()傍()旷()蝴()抗()婉()膀()扩()掏()竞()瞒()嘲()挪()淘()竟()满()潮()哪()已()凸()折()候()哀(己()凹()拆()侯()衷((2)让学生区别这些形近字的音、形、义。(3)指名口头组词,再做下来。(4)检查订正。2.复习音序、部首、数笔画三种查字法。(1)指名说说音序,部首,数笔
(2)让学生区别这些形近字的音、形、义。 (3)指名口头组词,再做下来。 (4)检查订正。
2.复习音序、部首、数笔画三种查字法。
(1)指名说说音序,部首,数笔画三种查字的方法。 (2)练习:
A、音序:卷、挪、束 B、部首:探、听、裹、誓、翼 C、数笔画:凹、裹、延、央、凸 (3)检查,总结
第三节 词语
一、复习要求
1.能熟练地进行词语配搭。
2.正确地找出近义词,反义词。找出不同一类的一个词。 二、复习过程
1.把下列的词语恰当地用直线连起来。
太阳 2.写出下列各词的近义词。
) 3.写出下列各词的反义词。
) 4.下面各组的五个词中,有四个是同类的,找出不是同类的一个打“×”。 (1)中国
德国 (2)阳台
房子 (3)上海
广东 (4)冬瓜
茄瓜 5.成语。
废寝忘食 目瞪口呆
左膀右臂 指手画脚
斗志昂扬 短兵相接
快人快语 长治久安
胸有成竹 怒气冲冲
恼羞成怒 6.按要求写词语。
(1)写出含有“不#不#”成语十个。 (2)写出含有“成”字的四个成语。 (3)写出含有“熟”字的四个成语。
(4)写出含有“ABB”字的四个成语。如“红通通”
各抒己见 肺腑之言 扬长避短 语重心长 心安理得 暴跳如雷
(5)写出含有“AABB”字的四个成语。如“平平安安” (6)写出含有“ABAB”字的四个成语。如“研究研究” (7)写出含有“ABCC”字的四个成语。如“洋洋得意” (8)写出含有“AABC”字的四个成语。如“小心翼翼” (9)写出含有反义词的四个成语。如“博古通今” (10)写出含有“动物”字的四个成语。如:“狐假虎威” (11)写出含有“身体器官”的四个成语。如“肝胆相照”
第四节 句子
一、复习要求
能用学过的知识去扩充、缩写句子,修改病句,把句子换个说法。 二、教学过过程 1.复习扩句
(1)扩句就是把简单的句子,扩写成比较具体、生动、形象的句子。也就是在原句主要成分增加一些成分,但又不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 例:(火红的)太阳(慢慢地)下山了。 (2)照样给下面的句子加上适当的词语。
)孔雀睁大了(
)眼睛。 B、(
)泉水。 2.复习缩句
(1)缩句与扩句相反,是把写得比较具体、生动、形象的句子,概括为简单的句子,但不改变句子的基本意思。
例:我冒着严寒,快步来到了展览馆。
我来到了展览馆。 (2)练习
A我们在教室里聚精会神地做作业。
B全校同学排着整齐的队伍,穿过马路,来到了影剧院。 C四年级的男同学在球场上高兴地踢足球。 3.仿照例子,写句子。 例1.你收拾一下房间吧! 你把房间收拾一下吧!
练习1.我小心翼翼地用纸包好这本新书。 练习2.雷锋叔叔送老大娘回到家里。 例2.太阳晒干了地上的水。 地上的水被太阳晒干了。
练习1.西门豹破除了河伯娶媳妇的迷信。 练习2.科利亚挖到了木匣子。 4.修改病句
围出下面句子中用得不恰当的词语,把恰当的写在括号里。 (1)小明的成绩大大增添了。
) (2)海底隐藏着丰富的矿藏。
) (3)如果我们犯了错误,就要下决心改进。(
第五节 写句子
一、复习要求
会用本学期要求照样子改写句子。 二、教学过程
1.把几句话合成一句话。 A 飞机发生了故障 飞机掠过一座座山峰。 飞机眼看要撞着山尖了。 B 河水绕过山林。 河水哗哗地流。
128导读:语文百花园八,老师要带领大家走进本学期的最后一个“语文百花园”,皮而又富有正义感的男孩,而且喜欢冒险。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直接写出了这一特点。)(3)你又是通过哪些事情体会到的呢?三、课堂小结,置留问题通过同学们自己的阅读,我们知道了汤姆?索亚这个男孩的特点,那么他的聪明、调皮、正义感、冒险,课文又是如何具体来写的呢?下节课,我们再来仔细研究。四、布置作业: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
皮而又富有正义感的男孩,而且喜欢冒险。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直接写出了这一特点。)(3)你又是通过哪些事情体会到的呢?
三、课堂小结,置留问题
通过同学们自己的阅读,我们知道了汤姆?索亚这个男孩的特点,那么他的聪明、调皮、正义感、冒险,课文又是如何具体来写的呢?下节课,我们再来仔细研究。 ??
四、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还记得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笔下的那个小男孩吗?他有什么特点呢?说一说。
2.这节课,我们就来仔细地学习课文,相信这位小男孩就会留在你的记忆里。??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汤姆?索亚的聪明、调皮、正义感、冒险,在文中又是如何具体的描述的呢?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你认为哪些情节写得精彩或者哪个地方最能打动你,多读几遍,从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呢?
(1)生自读课文。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
(3)汇报小组学习所得,教师点拨指导。
①汤姆?索亚和哈克贝利半夜到坟场去练胆,目睹了一起凶杀案。
②山洞“谁也不知道里面有多深”,通道“黑乎乎的”说明山洞很危险。但汤姆?索亚和蓓姬“走在最前面”“津津有味地欣赏洞里的景观”“不顾同学们的劝阻,一直往前走”,从这里可以体会到汤姆?索亚喜欢冒险。
正义感: ①汤姆?索亚开始出庭时,看到乔铁青的脸,“心里害怕得要命”,说话“有点吞吞吐吐”后来他“话越来越多,声音也越来越大,越来越自然了”,他讲出了事情的经过。汤姆?索亚觉得不去作证,波特就会受到冤枉,他良心不安。最后他打定主意决定出庭作证。从这里可以看出汤姆?索亚富有正义感。②当汤姆?索亚从山洞中脱险后,他告诉撒切尔法官,乔还在山洞里,应该把他救出来审判他。这进一步说明了汤姆?索亚是一个有爱心、富有正义感的孩 117
子。坚强: 汤姆?索亚和蓓姬在迷路后,没有找到回去的路,带的食物已经吃完了,蜡烛也快用光了,两人又累又恶,蓓姬越来越觉得没有希望了,但汤姆?索亚知道不能泄气,安慰蓓姬一定会找到出口回到父母的身边,这些说明了汤姆?索亚是个坚强、关心他人的好孩子。
三、练习复述课文
1.说说你读了汤姆?索亚历险记的故事后有什么感想。
2.简要复述课文。先自己简要说说汤姆?索亚的故事,再在小组里说说,最后面向全班说。教师在学生复述前要给予必要的指导。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学习了本篇课文,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把汤姆?索亚历险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其他人听。
板书设计:
32* 汤姆?索亚历险记
调皮、冒险——坟场练胆山洞探险
??汤姆?索亚
??有正义感——出庭作证 救乔出来
教学后记:
语文百花园八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体会词语构成的趣味性。
2.让学生体会“忽然、竟然、依然、仍然、不然、显然、当然”等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的不同。
3.引导学生体会反问句的表达效果。积累语言,丰富知识。
4.运用已有的读书方法,阅读理解诗及短文,提高阅读能力。
5.对学生进行民间文化传统教育,并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6.写出自己在某个节日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词语的构成、用法及句式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写出自己在某个节日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自制的简单课件。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讲授,讨论等
课时安排:4课时
一、导入: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走进本学期的最后一个“语文百花园”,相信大家在这里会收获更大的知识硕果。
二、分项训练
1.词语真有趣(课件出示)
鸟兽虫鱼 梅兰竹菊 亭台楼阁
琴棋书画 笔墨纸砚 喜怒哀乐
衣食住行 柴米油盐 酸甜苦辣
(1)请同学们读读这些词语,你发现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吗?(每个词语的四个字分别表示一种事物,而这四种事物同属于一类,它们的构成属于并列式)
(2)动动脑筋,你还能说出类似的词语吗?
(3)教师再出示一些词语,让学生读读。
2.读一读,填一填。(课件出示)
忽然 竟然 依然 仍然 不然 显然 当然
(1)请同学们读读这几个词语,它们有什么特点?你能说出这几个词语的意思吗?
(这些词语都带有一个“然”字,但意思却有所不同。)
(课件出示)夏天还没到,天气 热起来了。
花落了一地, 昨夜刮了大风。
端午节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 保留了下来。
西门豹及时巧妙地揭穿了巫婆和地方官员骗钱害人的把戏, 村民们还会上当受骗。??
(2)同学们读读这几个句子,想一想,应该怎样填呢?
(3)学生试填,并说明理由。
夏天还没到,天气 忽然 热起来了。
花落了一地, 显然 昨夜刮了大风。
端午节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 竟然 保留了下来。
西门豹及时巧妙地揭穿了巫婆和地方官员骗钱害人的把戏, 不然 村民们还会上当受
骗。(“忽然”表示来得迅速而又出乎意料;“显然”是容易看出或感觉到,非常明显的意思;“竟然”是没想到,出乎意料之外的意思;“不然”表示如果不是上面所说的情况,就发生或可能发生下面所说的情况。)
3.读读比比,说说哪句好,为什么。(课件出示)
这些年来,你们为非作歹,不知害死了多少姑娘,骗了百姓多少钱财,我怎么能饶你们呢?
?这些年来,你们为非作歹,不知害死了多少姑娘,骗了百姓多少钱财,我不能饶你们。
??孔子摇摇头说“我还没有真正领会这首曲子的思想内容,这样弹奏怎么会使人感动呢?
孔子摇摇头说“我还没有真正领会这首曲子的思想内容,这样弹奏不会使人感动。
(1)请同学们分别比较着读读每组中的两句话,哪种句式表达的感情更强烈一些呢?为什么?你是怎样体会到的?
(2)学生反复品读、体会后汇报。(每组中的第一句是反问句,比第二句陈述句表达的感情更强烈。)
(3)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读出反问句所表达的强烈感情。
(4)你还能从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找到反问句吗?读一读。
三、课堂总结
看来,无论是“字”“词”“句”都有它的奇妙之处,只要同学们仔细的去学习和探索,就会知道得更多。
一、导入:
二、分项训练
120导读:今天的“语文百花园”,我们结束了本学期的最后一个“语文百花园”的畅游,1.积少成多读读背背(课件出示)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1)请同学们来朗读这首诗,你能说出诗的大意吗?(2)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3)反复练读(4)背诵2.阅读平台(1)简介俞伯牙(2)请同学们仔细读文,想一想,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3)再读短文,说说短文中的
1.积少成多
??读读背背 (课件出示)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王昌龄)
(1)请同学们来朗读这首诗,你能说出诗的大意吗?
(2)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
(3)反复练读
2.阅读平台
(1)简介俞伯牙
(2)请同学们仔细读文,想一想,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再读短文,说说短文中的“知音”是什么意思。你知道现在我们说的“知音”是什么意思吗?学生讨论交流后汇报。
(4)你有知音吗?
三、课堂总结,置留作业
1.谁来说说,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了解家乡的一些习俗。
第三、四课时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在你的家乡有着特定的习俗,在那些特别的日子里一定有令你难忘的事。今天的“语文百花园”,就给了你一个畅所欲言、尽情书写的机会,赶快展示自己的才华吧!
二、分项训练
1同学们,你还记得《端午节的由来》这篇课文吗?谁来说说文章主要内容。
2是啊,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习俗。在你的家乡有哪些习俗呢?他们都有哪些特殊的意义呢?
3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家乡的习俗。
4哪个小组愿意在班级交流?把你了解的家乡习俗讲给大家听。
5看来,同学们了解得还真不少!在这么多的习俗中,你最喜欢哪一个?说说你的理由。
6你对哪些习俗还有自己的看法呢?又有哪些建议呢?
[学生小组内讨论交]
7谁来说说你的建议?
1.同学们知道的节日很多,既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这样的民间传统节日,又有妇女节、劳动节、儿童节这样的现代国际节日,还有一些特殊的节日,如国庆节、教师节、植树节,等等。节日里的事情往往令人记忆犹新。这次习作,就写某个节日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事吧!
(1)你想写什么节日?这个节日有什么特点?
(2)在这个节日里什么事情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是这件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怎样写才能表现节日的气氛呢?
2.读了这些内容,你又明白了什么?
3.下面就请同学们回忆,在小组内说一说。
4.想好了,就把它写下来。
5.写好后,学生自读自改。
三、课堂总结,置留作业
1.本节课,我们结束了本学期的最后一个“语文百花园”的畅游,相信同学们都会有自己的所得,只要你努力,就会有更多的收获。
2.继续完善自己的习作。
教学后记:
期末总复习
第一节 汉语拼音
一、教学目的
1.熟记拼音字母表,掌握大小写字母。区别易混淆的声母。
2.会给学过的音节补充完整(加上声母或韵母和声调)。
3.能较熟练地读拼音,写词语和句子。
4.会用多音字组词。
二、教学过程
1.辩析下列每组小写字母,并写出对应的大写字母
2.复习音节标调
(1)出示音节xiang详jiu纠shui睡
(2)问以上的音节怎样标调?
(3)请同学到黑板上标。
(4)检查订正。
(5)总结标调方法。
出示:有a不放过,无a找o e, iu并列标在后。
3.j,q,x与? 相拼的规律
j q x 与? 相拼,? 上两点省略不写。因为j q x永远不和ǖ 相拼
4.读拼音,写词语
5.用下列的多音字组词。
ne(好呢 )
zhù (著名)
shang(盛开)
ní (呢喃)
zhu? (穿著)
ch?ng(盛满) zyng(姓曾)
mú (模样)
lún(论语)
c?ng (曾经)
m? (模范)
lùn(讨论)
第二节 识字
一、复习要求
1.使学生巩固本册所学的形近字和以前学的字并能用这些形近字组词。
2.能熟练地用音序、部首和数笔画的查字方法查字。
3.能结合词句准确地理解这个字。
二、教学过程
1.复习形近字。
(1)出示形近字。
124导读: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新课。二、情境导入三、整体感知1.指名朗读课文。2.学生评价朗读情况。3.学生自主学习课文。4.反馈学习情况:你读懂了什么?你有哪些质疑呢?四、学习课文1.默读全文,思考:你从文中知道了哪几种卫星?卫星的什么知识?2.学生交流汇报,你最感兴趣的是介绍卫星的什么知识?(样子、用途)3.自由朗读你喜欢的部分,想想: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4.初
一、复习导入新课。
二、情境导入
三、整体感知
1.指名朗读课文。
2.学生评价朗读情况。
3.学生自主学习课文。
4.反馈学习情况:你读懂了什么?你有哪些质疑呢?
四、学习课文
1.默读全文,思考:你从文中知道了哪几种卫星?卫星的什么知识?
2.学生交流汇报,你最感兴趣的是介绍卫星的什么知识?(样子、用途)
3.自由朗读你喜欢的部分,想想: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4.初步交流。小组成员互相讲述在自己喜欢这部分知识中,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5.评议充分。小组成员互相肯定意见,并补充自己的意见。
6.师生交流,通过读议学习并结合实际体会拟人等说明方法。
五、探究学习
1.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关于其他卫星,你有什么问题吗?
2.激励评价,上网查寻资料。
六、总结全文
1.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3.谈谈你今后在保护动植物方面要怎样做?
七、作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收集有关卫星的资料和图片。
板书设计:
9 卫星比武
侦察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通信卫星、资源卫星
教学后记:
10巴斯德征服狂犬病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造福人类的崇高品质。
2.了解巴斯德征服狂犬病的原因和过程,体会巴斯德在给小孩治疗过程中的心情,进而体会科学家崇高的责任感。
3.认识9个字,会写13个字。理解带有生字的词语。
4.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品位、感悟巴斯德在给小孩治疗过程中的心情,进而体会科学家崇高的责任感。
2.了解课文的结构,学习按时间顺序叙事的写作方法。
1.理解、体会巴斯德征服狂犬病过程中的情感变化,感受他崇高的品质。
2.“搏”的右上最后一笔是横折,不是横着钩;区别“搏”与“博”
3.了解课文按时间先后顺序叙事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具:1.巴斯德的有关介绍资料 2、生字、词语卡片
一、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查找有关巴斯德与狂犬病的资料。
二、谈话引入、了解巴斯德与狂犬病、学习第一自然段。
1.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闻名世界的人物,他就是——
2.板书课题:巴斯德
3.课件出示链接资料:
4.课文中第一自然段也简单地介绍了巴斯德。打开书,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6.今天我们要学的内容主要介绍巴斯德的什么事?
7.板书:征服狂犬病
8.齐读课题:
9.理解:征服
10.引导质疑:你对题目中的哪个词最感兴趣?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用适当的方法认识生字、理解词语。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指名分部分朗读课文,正音。
(2)板书字音不准确的字的音节:如:潜、孜、靡??、
(3)课件出示会认字:齐读正音。
3.学习生字
(1)自学生字,质疑、解疑、指导书写。
(2)重点指导“博”、区分“博”与“搏”
(3)书写生字。
(4)布置作业:抄写生字、新词。
一、复习生字、新词:
二、整体感知,理解“征服”
1.自由读课文,继续思考课题中“征服”一词说明什么?
2.交流认识。
3.理清文章写作顺序:课文按什么顺序叙述巴斯德征服狂犬病的经过的?
4.默读课文,划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5.小结:课文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巴斯德征服狂犬病的经过。
三、研读课文2、3自然段:
1.读了这两个自然段,你了解到了什么?(狂犬病很可怕)
2.指导学生朗读出狂犬病的可怕。
(1)抓住重点词语理解:“一旦”“数日之内便会死亡”、“极为罕见”、“无数人”、“谈‘犬’色变”。
(2)学生互相评读。
3.引导学生体会巴斯德研制出狂犬病疫苗的艰难和是否适用于人体的疑虑,并读出感情。
(1)自由读,感悟巴斯德的情感变化。
(2)指名对比读,引导学生听读、评议:他们读得是否一样?你听出怎样的感情?
(3)你想怎样读?
(4)再评议、朗读过程中理解“五年”、“孜孜不倦”、“终于”,感受征服狂犬病的艰难;同时体会巴斯德为疫苗能否使用于人体的焦虑、疑惑,理解其崇高的责任心。
4.小结:巴斯德经过长达五年的时间,经过艰辛的努力,终于在征服狂犬病的道路迈出了成功的一步,但是强烈的责任感却是他对如何驱除狂犬病对人体的危害而忧虑不安。接着发生了怎样的事情使他最终征服了狂犬病?我们接着看课文。
四、研读课文4—12自然段
1.整体感知:自由读4—12自然段。
思考:这部分内容讲述的是一件什么事?从这件事情经过中你感受到巴斯德是一个怎样的人?
2.研读感受:
课件出示自学提纲:
(1)默读课文,划出表示巴斯德情感的语句
(2)反复品读感悟:从这些情感变化你中体会到什么?
(3)怎样读好这些语句?
3.小组交流自己的感受。
(1)代表汇报本组对某一语句的理解。
32导读:(2)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相关语句。(3)其他组评议、补充。4.朗读自己最感动的句子。五、总结:“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的唯一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巴斯德六、布置作业:继续查找、收集有关巴斯德的资料,有关动物病毒对人体的危害及预防把办法。板书设计:10.巴斯德征服狂犬病科学研究孜孜不倦极度忧虑挽救孩子惊魂不定惊心动魄筋疲力尽征服狂犬病教学后记
(2)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相关语句。
(3)其他组评议、补充。
4.朗读自己最感动的句子。
五、总结:
“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的唯一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巴斯德
六、布置作业:继续查找、收集有关巴斯德的资料,有关动物病毒对人体的危害及预防把办法。
板书设计:
巴斯德征服狂犬病
惊魂不定 惊心动魄
征服狂犬病
教学后记:
11小树死因调查报告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教育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自觉保护环境。
2.继续练习默读课文,理解内容。弄清文章的结构,说说各部分的联系,初步学习写调查报告的方法。
3.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字。学习用“并且”造句。
4.通过本课教学,教育学生体会调查研究必须具备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初步形成研究调查的概念。
教学重点:
1.了解调查报告的写法。 2.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
1.了解报告文学各部分间的联系,
2.“宜”、“订”的字音掌握和“圾”、“贸”、“摊”的自行掌握。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具:字词卡片、相关资料
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出示课题,谈话导入:
1.老师板书课题
2.学生齐读课题
3.提问: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课文的体裁是调查报告、内容是关于小树死因的。)
4.引入:什么是调查报告呢?
二、默读课文,读准字音,整体感知调查报告的结构,学习生字。
1.学生默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认会。
2.浏览课文,看看课文分为几部分。
3.指名部分朗读课文,正音。
4.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认读:步量法、人为、订立、国槐、枯萎、集贸市场、适宜、垃圾、树坑、罚等
5.理清文章结构:
6.小组合作自学生字。
7.小组间互相检查识字效果,采取点将提问(板书)的方法巩固识字。
四、作业:抄写生字。
一、谈话引入:
二、复习生字、词
三、理解感悟课文
1.回顾调查报告的结构组成:
(1)浏览课文,看看调查报告由哪几部分组成?
(2)板书:原因——调查——分析——结论——建议
(3)引入学习:下面我们分别看看个部分都写了什么内容?
2.指名朗读课文1、2自然段,思考:作者写调查报告的原因是什么?
(1)学生回答后板书: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出情感变化。
(3)导入:看到春天还嫩叶满枝的槐树,到了本该枝繁叶茂的盛夏竟悄然枯死,怎能不令人或不解呢?这正是作蛇蝎调查报告的原因。,接下来我们看作者开始做了哪些事?
3.学习“调查”部分。
(1)默读这部分中1自然段,并划出作者调查过程中有哪些做法?
(2)默读这部分中2自然段,并划出表示数字的词语。
(3)学生汇报所划内容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4)老师根据学生体会归纳板书:步量统计考察、拍照、画图、列举数据。——摆事实
4.学习“分析”部分。
(1)默读这一部分,思考:作者进行了哪些方面的分析?为什么要考虑这些?
(2)分析过程中有什么发现?
5.学习“结论”部分
(1)小组讨论:作者得出的结论对吗?为什么?
(2)小组合作朗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要读得具有说服力。
6.学习“建议”部分
(1)齐读这一部分。
(2)你还有什么更合理的建议?
(3)写一写,读一读,议一议。
①自由读,思考:个部分间改变顺序行吗?为什么?
②拓展学习:介绍关于调查报告的常识(什么是调查报告?写作方法等)
五、学习用“并且”造句:
1.指名读课后练习的两个句子。
2.分析“并且”前后两部分之间的关系。
3.仿照例句说句子。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收集一些调查报告,学习其结构。
3.收集关于环保的一些资料。
板书设计:
11.小树死因调查报告
原因—调查—分析—结论---建议
教学后记:
12*绿色的记事本
教学目标:
1.认识“供、耗”等7个生字。
2.理解小奥茨和他同学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的内容。学写环保日记。
3.教育学生保护环保要从小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小奥茨和他同学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的内容,知道孩子们在保护环境方面做了些什么,有些什么感想。激发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等。
教具:挂图,环保知识
教学时数:1课时
36导读:语文百花园三,4.语文大课堂----让学生进行一次社会调查,(3)语文大课堂----让学生进行一次社会调查,三、语文大课堂-------让学生进行一次社会调查,“语文大课堂”是一次学以致用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3.引导学生学习字、词、句等语文基础知识,一、谈话引入新课。二、检查预习情况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2.师生共同评价学生朗读情况。3.幻灯片出示本课生字词。4.指名认读生字,并做到口头组词。
一、谈话引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师生共同评价学生朗读情况。
3.幻灯片出示本课生字词。
4.指名认读生字,并做到口头组词。
5.学生轻声自由朗读课文,找出你最感兴趣的句子,并在句子旁边写生自己的感受。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以小组为单位,小组讨论: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事什么事?
2.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反馈学习情况:你读懂了什么?你有哪些质疑呢?
四、学习课文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师生共同评价朗读情况
3.出示学习提纲
(1)什么是“绿色记事本”?,它有什么作用?
(2)小奥茨的绿色记事本里记录了些什么?
(3)你认为他做的最“与众不同”的事情是什么?
(4)小当娜煮鸡蛋的新方法你了解了吗?
(5)费格小朋友的什么做法让大人们都肃然起敬?
(6)学习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4.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自学,小组内先互相交流。
5.反馈学习情况。
绿色记事本是用再生纸制成的,原料是废纸和垃圾,因而不用耗费大量的木材。作用:给学生专门记录环保行为和想法。
板书设计:
12*绿色的记事本
材料:废纸
作用:给学生专门记录环保行为和想法
教学后记:
语文百花园三
教学目的:
1.语海畅游-----读对联,辨字音和读句子,用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既??又”造句等内容。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底蕴和内涵。
2.积少成多---读背中外科学家的名言。
3.阅读平台---科学小故事《用冰取火》,让学生知道遇到困难要勤动脑筋。
4.语文大课堂----让学生进行一次社会调查,再小组交流,然后写一篇调查报告。锻炼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从小养成懂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的良好品质。
5.指南针----
介绍的是在写调查报告时,怎样使用搜集到的资料。
6.教学重难点:
(1)阅读平台---《用冰取火》
(2)能说会道----讲述我家的故事。
(3)语文大课堂----让学生进行一次社会调查,再小组交流,然后写一篇调查报告。 教具:小黑板
教学方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时数:3课时
一、学习“语海畅游”。
1.出示:板书有课本中的例子。
2.认真读读以下字,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组内讨论,交流注意点。
(1)读对联,辨字音和读句子,
(2)用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既??又”造句。
4.出示课本例子
5.学生做练习,教师反馈做练习情况。
6.(1)出示课外练习,学生做练习。
(2)学生做课本中的练习。
7.反馈练习情况。
二、积少成多
1.出示:中外科学家的名言。学生读这组名言。
2.你还知道那些中外名言。学生反复读诵及至能背。。
3.全班齐读,同桌互相抽查,熟读成诵。
4.各个小组内交流对名言的理解。
5.各个小组推荐代表发言,教师适时点拨。
三、阅读平台-----《用冰取火》
1.指名分段朗读短文《用冰取火》,要求读得流利、连贯。你读懂了什么?
2.作者在这篇短文中告诉了我们什么?
(1)自渎短文,想一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2)你喜欢科学小故事吗?为什么?
(3)学生自由发言,要求说出理由。
3.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话要对大家说的吗?
四、作业 背诵默写中外名言。
第 二、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背诵、默写中外名言。
二、指南针介绍的是在写调查报告时,怎样使用搜集到的资料。
1.教师读题目要求。
2.本次的练习对我们有什么要求呢?
3.各个小组派代表发言。
三、语文大课堂-------让学生进行一次社会调查,再小组交流,然后写一篇调查报告。
1.指名读题目,其余思考:题目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2.反馈思考情况。
3.出示要求:
“语文大课堂”是一次学以致用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交际、分析、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学习《小树死因的调查报告》的写作方法,写一篇调查报告。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做好活动准备:确定调查主题,选择调查方法;进行实地调查:落实调查任务,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做好课堂交流;写出调查报告。
4.想一想:怎样把收集材料呢?。
5.怎样把你你手机的材料进行整理。
6.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五、学生写调查报告,教师随堂指导
六、作业:完成习作
教学后记:
目的要求 :
1.随文认识30个生字、会写31个字;
2.引导学生通过读书,理解和感悟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爱国情感
3.引导学生学习字、词、句等语文基础知识,感悟语言规律,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点: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新词;2.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1.口语交际练习2.习作
40导读:(1)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看看这篇课文有哪些特别的地方?(2)学生交流汇报。①课文的开头列出了时间、地点和人物。②整篇课文以对话的形式展开故事情节。③课文的中间用括号的形式提示当时的情景,人物的动作、神态等。(3)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概括课文的特点,引出新的文体——剧本。3.了解大意(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2)读后交流。(主要讲
(1)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看看这篇课文有哪些特别的地方?
(2)学生交流汇报。
①课文的开头列出了时间、地点和人物。
②整篇课文以对话的形式展开故事情节。
③课文的中间用括号的形式提示当时的情景,人物的动作、神态等。
(3)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概括课文的特点,引出新的文体——剧本。
3.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读后交流。 (主要讲了西门豹将计就计破除河伯娶媳妇的迷信、惩治坏人的故事。)
三、课堂小结,置留问题
通过同学们的认真读书,我们不但认识了一种新的文体-——剧本,还知道了西门豹破除迷信、惩治坏人的故事。那么西门豹是如何将计就计的呢?下节课,你就会明白。
四、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复习引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西门豹是如何将计就计破除迷信、惩治坏人的呢?下面,我们来仔细阅读课文,你就会体会到西门豹所用方法的巧妙。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边读边探究:
西门豹是怎样一步一步地揭露巫婆和官绅骗钱害人的把戏的?他是怎么说的,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说,这样做?其他人又有什么表现呢?
2.学生读文,交流讨论。
3.汇报学习所得,教师引导点拨。(引导学生把握好人物的特点,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西门豹破除迷信、惩治坏人方法的巧妙。)
语言: “听说??我特地过来看看。”
?“哦,??让我瞧瞧。”
(看姑娘是假,破除迷信、惩治坏人是真。)
?“这个姑娘太丑了,怎么可以献给河神呢?”
?? (为惩治巫婆以姑娘不“漂亮”为由,不能献给河神)
?“我看这么办吧,麻烦您老人家去向河神通报一声,?? 送巫婆见河神”
??(把巫婆投进了河里,救了那位姑娘。)
?“去了这么久,??这点小事都办不成,麻烦你们去催一催。”
(把官员投进河里,惩治了官员)
“要不,你去催催。”
“你们一定??你俩去帮帮他们吧!”
“这些年来,你们为非作歹??我怎么能饶你呢?” (使官员说出了真相)
“今天先留下??就别怪我手下无情”
“大家看到了??问题就能解决了”(使老百姓明白了事情的真相,除迷信。)
动作:“看了一眼”“来回走了几步”
神情:“假装相信”“生气”“高声对百姓”
其他人物:
语言:“天灵灵??保太平??”“河神?? 要发大水的”“可是??可不是闹着玩的”
“啊!??救命啊1”
神情:惊慌
?(从巫婆的语言及神情,体会出这也是个骗局。)
语言:“大热的天,大人辛苦了。”“我们?大人??”“不,不??救命啊!”
?“大人,饶命啊!”“这些都是??被巫婆骗了。”“我们都被巫婆骗了。”
神情:惊慌
动作:跪在地上
(从地方官的表现,百姓看得清清楚楚,“河伯娶媳妇”的迷信也就彻底地破除了。)
4.西门豹就这样一步一步地破除了迷信,惩治了坏人,让百姓明白了事情的真相。
此时,你觉得西门豹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其他的人呢?如果是你,还可以想出什么办法来破除迷信?
(1)学生再次通览全文,仔细研究。
(2)学生汇报。
西门豹:主持正义 为民作主 疾恶如仇 有计谋
巫婆和地方官员:贪图利益 坑害百姓 面目丑恶
四、拓展练习
同们想不想根据剧本的内容来演一演西门豹惩治坏人的这一幕呢?如果想演好,你应该怎样去做呢?
1.自己伴组小组练习表演,师巡视发现表演好的。
2.选小组表演。
五、总结全文,置留作业
1.同学们,你们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西门豹治邺,“民不敢欺”了吧。
2.学了课文,演了课剧本,你有什么感受,学到了什么?想不想把这些记下来?拿出你的笔,写出你心中的真实体验吧。
板书设计:
31* 西门豹
??摸清底细----善于调查,认真研究
破除迷信----聪明机智,神机妙算
兴修水利----利国利民,安居乐业
教学后记:
32*汤姆?索亚历险记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词。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复述课文。
3.体会汤姆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教育学生做一个勇敢、富有正义感的人。
4.扼要分析人物形象,指导学生略读和精读的方法。
5.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体会小说中包含的寓意。
教学重点:复述故事情节,理解汤姆?索亚是一个调皮、喜欢冒险,而又十分勇敢、富有正义感的孩子。
难点:复述课文。学习用略读和精读的方法读小说。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讲授,讨论等
教学准备:1、收集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资料。
2、教师自制简单的课件。
教学时数:2
一、导入新课,激发阅读兴趣
1.贪玩、渴望冒险,不喜欢被约束,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部美国同名长篇小说中的节选内容,(板书课题:《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书是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之一。(板书:马克?吐温 美国作家)
2.(出示汤姆?索亚的插图)这个小男孩叫汤姆?索亚他惊心动魄的历险连大人都称羡不已,今天,我们一同来认识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学生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拼音或工具书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2)检查学生生字掌握情况。
①读词语:恐怖 吱声 发誓 轻蔑 津津有味 蔚蓝本 无所
②理解词语:不假思索:
?毛骨悚然: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思考:(1)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2)你觉得汤姆?索亚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文中哪部分内容直接写出了这一特点?
(汤姆?索亚是个聪明、调 116导读:第八单元,2.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基本知识,第八单元教学要求:1.认识23个生字,会写16个字,掌握常用词语。2.学习孔子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3.用自己的话说说端午节的由来。教学重点:1.学习复述课文2.分角色朗读课文,演义演课本剧。3.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1.让学生感悟中华传统文化,了解外国优秀文化,并从中汲取营养。2.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引导学
教学要求:
1.认识23个生字,会写16个字,掌握常用词语。
2.学习孔子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
3.用自己的话说说端午节的由来。
教学重点:
1.学习复述课文
2.分角色朗读课文,演义演课本剧。
3.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让学生感悟中华传统文化,了解外国优秀文化,并从中汲取营养。
2.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基本知识,丰富语言积累。
3.增强学生阅读实践,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课时安排:12课时
29 孔子学琴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7个字,掌握“厌倦、洋溢、炉火纯青”等词语。
2.默读课文,抓住描写孔子学琴的语句,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
3.学习孔子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优秀品质。
4.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达到熟读的目的,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教学重点:默读课文,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体会孔子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抓住描写孔子学琴的语句,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讲授,讨论等
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利用网络、课外书籍等收集孔子的资料。 2.自制的简单课件。
教学时数:2
一、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孔子的画像)这个人你们知道是谁吗?
2.这就是在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课前大家都搜集了相关的资料,你愿意把你眼中的孔子介绍给其他同学吗?
3.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关于他的一个小故事《孔子学琴》(板书:孔子学琴)我想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对他会有更深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检查学生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
(1)出示生词,引导学生边读边记住生字。
(2)理解词语:琴 瑟 笙 磬
?毕恭毕敬:??戛然:
3.自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呢?你觉得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4.学生读文,动笔画出有关的句子,讨论交流。
5.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1)课文主要讲了讲述了孔子不仅是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还是一位音乐行家,尤其弹得一手好琴,但他还不满足,50岁那年还向鲁国著名的音乐家师襄学习弹琴。孔子勤学苦练,最后琴艺达到炉火纯青
(2)课文是按时间顺序写记叙的。
(3)孔子是个做事认真、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人
三、课堂小结,置留问题
同学们读书真的很仔细,不但了解了文章的记叙顺序,而且对孔子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那么文中是如何具体描写孔子学琴的呢?下节课,我们再来研究。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继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复习导入
1.还记得上节课的内容吗?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什么呢?
2.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文本走近孔子,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中,继续体会这位伟人的优秀的学习品质。
二、细读课文,理解品悟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并思考:从哪可以看出孔子是个做事认真、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人?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高超水平的?他在相关的语句下划上线,并想一想为什么?
2.学生先自学,然后小组内讨论交流。
3.全班汇报,教师点拨,进行朗读指导。
(1)??他样样都会,尤其是弹得一手好琴。但孔子从不满足。50岁那年,他还特意向著名音乐家师襄学弹琴。(&精通音乐&、&尤其弹得一手好琴&&五十岁那年&还特意向鲁国的著名音乐家师襄学弹琴&。可以看出孔子从不自满、谦逊好学。)
(2)??只见孔子毕恭毕敬地盘坐着弹曲子,弹完一遍又弹一遍,丝毫没有厌倦地样子。(从&毕恭毕敬”、&弹完一遍又弹一遍,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可以看出孔子做事很踏实,&弹完一遍又弹一遍&说明孔子已经学会了曲谱,正在揣摩弹奏的技巧,所以师襄劝他学习一首新曲子时,孔子表示自己还要练习练习。可通过分角色朗读来指导学生朗读对话)
(3)??他看到孔子的手指运用自如,乐曲弹奏得像小溪流水一样顺畅自然、悦耳动听。??(从&手指运用自如,乐曲弹奏得像小溪流水一样顺畅自然,悦耳动听&可以看出孔子已经掌握了弹奏的技巧,但孔子仍不满足,师襄劝他学习一首新曲子时,孔子回答自己应该认真体会曲子的思想内容,只有这样,弹奏起来才能感人。)
(4)??刚一进门,他就被激情洋溢的乐曲声迷住了。师襄听得如痴如醉,仿佛被带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境地。??
(从&激情洋溢的乐曲声迷住了””听得如痴如醉,仿佛被带到了一个从未到过的境地&可以看出孔子的弹奏已经能够很好地表现乐曲的思想感情,但是,孔子仍然不满足,因为他要研究、发现更深层的东西,即从乐曲的内容与风格中体会乐曲的作者, 107
这是音乐鉴赏的更高境界。这部分可通过指导学生朗读体会孔子的弹奏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境界了)
(5)??突然,琴声戛然而止,孔子激动地站起来,大声说“我已经知道作曲者是谁了。 ??”
(从孔子“激动地站起来,由琴音感受到曲子的作者”体会到经过孔子的不懈努力,终于成功了。师襄评价孔子已达到了炉火纯青。
三、教师小结, 拓展延伸
1.孔子学琴共经历了四个层次,由师襄四看孔子弹琴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是学曲谱;二是练技巧;三是领会内容;四是体会作者,最终达到&炉火纯青&。
2.孔子确实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小小的一件学琴的事就让后人们如此赞叹不已。那么,从今天孔子学琴这件事来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自己做事时是一种怎样的态度,你是如何对待学琴这件事儿的?
四、课堂练习 :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
五、布置作业 :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29 孔子学琴
? 不断进取 练技巧
?? 精益求精 领会内容
体会作者 炉火纯青
教学后记:
30 端午节的由来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字,会写9个字,掌握“佩带、”等词语。
2.用自己的话说说端午节的由来,学习复述课文。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引导学生体会屈原为了楚国的安危,为了百姓的疾苦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同流合污的高洁精神,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人生态 108导读:度。教学重难点:1.学习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2.用自己的话说说端午节的由来。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阅读有关书籍或访问家长,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及屈原这个历史人物。2.自制的教学课件。教学方法:自主合作学习,讲授,讨论等教学时数:2第一课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同学们,你知道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都有哪些习俗吗?你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教学重难点:1.学习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2.用自己的话说说端午节的由来。?
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阅读有关书籍或访问家长,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及屈原这个历史人物。
2.自制的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学习,讲授,讨论等
教学时数:2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知道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都有哪些习俗吗?你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端午节的由来》这篇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学生字。 ??
2.检查自学生字情况。
(1)读词语:佩带、爱戴、措施、诬陷、传颂、驾船、尸体、习俗
(2)理解词语:
3.学生自由读文,把课文读通读顺。你都知道了什么呢?
4教师引导学生从两方面来汇报
(1)端午节的由来。
(2)爱国诗人屈原。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呢?是由何而来的呢?课文的中的哪部分作了简要的说明呢?
2.学生自由读文1——2自然段,想一想,画一画。
3.学生汇报。习俗: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插艾叶等。
由来:纪念屈原,至今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4.感情朗读。
四、课堂小结,置留问题
为了纪念屈原,这些习俗以有两千多年,那么课文是如何细致的来记叙端午节的由来的呢?相信在下节课的学习中,你就会找到答案。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继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复习导入
1.读词语:佩带、爱戴、措施、诬陷、传颂、 驾船、尸体、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对端午节的由来你了解了多少呢?谁愿意说一说。
二、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默读课文,屈原是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要投江?投江后人们是怎样做的?人们为什么要向江里投粽子?想一想、画一画,并做好批注。
2.围绕上面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学习。
3.组织全班讨论。[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同时抓住重点词句,感悟屈原忧国忧民的爱国思想和老百姓对屈原的爱戴、怀念之情。
4.学生汇报,教师引导点拨。
屈原: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引导学生通过3自然段的内容来理解。)
(1)他忠诚爱国,很有才干。在他的辅佐下,楚国??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百姓对他十分爱戴。(从这句话中不但要体会到屈原的才干,而且要让学生知道他爱国爱民,并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2)??最后把他流放到南方去了。但是,屈原依然热爱自己的祖国,关注人们的疾苦, 他写了很多爱国诗歌,并被人们广泛传颂。
投江原因: (引导学生通过4自然段的内容来理解。)
因秦国占领了楚国的首都。屈原悲愤万分,在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
人们的做法:(引导学生通过5自然段的内容来理解。)
(1)楚国的百姓知道后??想去就他。
?(通过“放声大哭”“像潮水一样”说明百姓十分爱戴屈原,来就他的人很多。)
(2)他们把船上的大米??想药昏江中的蛟龙,使它们无法张口。 (这些也都体现了对屈原的爱戴,指导学生读出百姓的悲痛之情。)
投粽子的原因:引导学生通过6自然段的内容来理解。)
(1)因有人梦见“屈原的容颜十分消瘦”,大家想出了往江中投粽子的办法,让屈原能够吃到。
(2)??那怎么办呢?大家想啊,想啊,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这一句说出了人们是怀着美好的愿望想找出一个办法让屈原能吃到食物。“想啊想啊”“终于”说明大家动了很多脑筋,想了很多办法,最后才找到一个好办法。要指导学生朗读,体会出这一点。)
小结:从此,每年五月初五祭奠屈原的时候,人们都往水中投粽子。这一天也逐渐成了我国的传统节日。
5.全班有感情地齐读7自然段。
三、课堂小结,拓展练习。
1.通过同学们的理解与分析,我们认识了一个忧国忧民诗人——屈原,还知道了端午节的由来,收获真是不小。那么你能把端午节的由来复述出来吗?
2.学生在小组内练习复述。
3.指名在全班复述。
四、总结全文,置留作业。
1.师生总结学习本课的收获。
2.把端午节的由来说给家长、好朋友听。
板书设计:
30 端午节的由来
屈原——忧国忧民——投江自尽
百姓——爱戴——纪念屈原
教学后记:
教学目标:
1.会认“巫、乙、娶、歹、诲”5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演一演课本剧。
3.默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棠酒满简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