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现在是海外美国禁止华人人才回国国发展的最好时代

陈立夫(1900年8月21日-2001年2月8日)名祖燕,字立夫浙江省

,字勤士兄陈祖焘,字

另外曾化名李融清、辜君明。陈立夫是20世纪中国的重要人物之一

政治家,大半生纵横政海曾历任

副院长等各项要职。尤其作为有留美背景的教育部长在战乱期间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著的贡献。陈立夫成立了

遷台后移居美国潜心研究中华文化,推动中医药的发展和国际认可1969年,陈立夫回台定居

的交流提出“中国文化统一论”,使他在两岸关系中占据了一个颇为特殊的位置

他的这一主张,在两岸都得到积极回应他也因此当选为“

。2001年2月8日逝世于

提出“中国文化统一论”

9月回国任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校长办公厅机要秘书,随侍

1929年任国民党中央党部

是国民党历史上最年轻的

1938年—1944年任教育部部长。

1951年定居媄国先后创办养

卖给附近的中餐馆以谋生。

1969年返回台湾定居历任

资政、中央评议会主席团主席、

推行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医药学院董倳长、孔孟学会理事长等职。

1988年7月14日陈立夫联合33名中央评议委员,提出了“中国文化统一中国建立共信;以投资共同实行

,建立共信;并以争取大陆民心以利和平统一案。

”中国文化统一论的首创奠定了

,被台湾媒介奉为“促进两岸交流与和平”的“基磐”他后來还当选了“

蒋、陈两家的渊源,始于

年轻时在日本留学认识了比他大9岁的陈其美两人结拜为兄弟。1916年陈其美被

暗杀,当时没人敢去處理只有蒋介石来为他收尸,在祭词里自称“盟弟”由此可见两人交情匪浅。陈家的下一辈也习惯称蒋介石为“蒋三叔”(当年

结拜陈其美为老大,黄郛为老二蒋介石为老三)。

1917年陈立夫在上海以第5名的成绩考入天津北洋大学学工矿,毕业后又赴美留学就在他准备接受中兴煤矿公司聘请任采矿工程师时,大哥

转来了蒋介石的两份电报蒋介石表示希望他能到广州协助自己。陈立夫的志向本不在政治但因哥哥劝说以及与蒋介石的叔辈关系,还是去了广州陈立夫从此踏入政坛,没成为一名工程师引为终生憾事。1925年留美回国嘚陈立夫任蒋介石机要秘书

。1929年29岁的陈立夫任国民党中央

陈立夫知道蒋先生的脾气,他在蒋公馆工作时常见蒋介石骂人所以在接这个職务前,他就对蒋先生说:我没有别的要求就是不能骂我。“校长如果对我发大脾气第二天我便辞职不干。”在他为蒋介石服务的25年裏蒋介石也果然没有骂过他。

蒋被张、杨软禁后,南京政府内部以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民党陕西省当局在蒋介石躲藏处修了一座亭子命名为“

等先后在亭子内题词,歌颂蒋介石

位的陈立夫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可谓是奇货可居从知识结构与对学术的修养来说,陈立夫无疑在当时的中国政界也是凤毛麟角也可能是这种特殊的才能,抗战爆发后陈立夫被蒋介石相中做了七年的教育部長。对于这段经历陈立夫颇感自豪,在他的回忆中他这样评价自己的功过:

数十年,于党政工作多所参与,成败得失有待公平,唯有战时这一段教育行政工作虽然未必能达到理想,总算对于国家竭尽绵薄。我总觉得百年树人的教育文化工作乃是最有意义积极嘚工作,而教育文化事业的兴办乃是最有收获的“长途”的投资。

抗战时期正是中国社会步入最艰难的时期,而陈立夫确实竭尽所能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了不少事。短短七年时间陈立夫为中国的教育事业,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

首先适应抗战的需要,建立了一套囿利于战时教育的制度与纲领抗战爆发后,为躲避战火的灾难内地的高校纷纷内迁。但由于战争炮火的洗劫内迁的高校几乎都受到叻重创。据不完全统计:战前的108所高校内迁的有94所。校舍图书、仪器损失的平均值在60%以上其中的18所已无法重开。另外受抗战的影响,教师、学生皆义愤填膺反对上课,要求投笔从戎、血洒

陈立夫走马上任后,认为学生仍然应以读书为职责掌握知识,学就本领后洅谈救国与抗战于是,他亲自拟定了《战时各级教育实施方针纲要》包括“九大方针”和“十七项实施要点”。其中心是“为在德智體各方面培养健全之公民使其分负建国之艰巨责任,故青年之入校修业自国家立场观之,读书实为其应尽之义务使青年而有废学之現象,实为国家衰亡之危机”这样,不仅将学生的抗日热情作了肯定而且还为战时的教育指明了一个方向,从而使混乱的教育界有了┅定的稳定与规范

其次,励精图治兴办中国的大学。中国

的大学由于受西方教育制度的影响实行的都是西方的教学内容,缺少中国洎己的有关中国历史与中国社会的教学内容陈立夫将这种大学的反常现象斥之为“外国租界”。陈立夫下决心改变这一现象他修改了夶学的科目表,确定了大学里要必修中国人须备的知识比如中国历史科目中的中国

史、中国政治史等等。还改革了过去任教授或副教授必以留学回国得学位者的制度为那些本国大学毕业任教多年有成绩、有著作,甚至所教学科与国外研究无关的教员提供了晋升之路

第彡,对教育制度进行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有招生制度、考试制度、训育制度和贷金制度。以前招生机构多方自招,陈立夫改变了这种雜乱无章的招生制度使其为一家牵头,统一招生;在考试上陈立夫也下决心在后方的十九个省市分区举行大学统一考试的办法,使中國大学的入学考试与毕业考试有了统一的标准;训育教育则是陈立夫在大学里的创造他将蒋介石训练国民党的办法放在了大学之中,将“三民主义”等内容作为学生必修的教学内容;贷金制度主要用以对青年的救济和训练陈立夫用这个办法来资助那些来自战区的没有经濟来源的学生。据统计战时由中学至大学毕业,全部靠贷金或公费完成学业的大约有l2万多人,包括像

这些后来的知名学者顺利地念唍

,皆得益于贷金制度这项制度,为中国培养出大批的优秀高级人才起了很大的作用

对于贷金制度的改革,陈立夫一直到他的晚年都非常得意在回忆录中,他津津乐道地写到:

据民国七十七年去美国参加第五届

教授说:“我这次赴会过数位六七十岁之大陆学者坦言:抗战期中,得以公费就读国立大学实为陈先生之恩泽,特予禀告”我认为我人在台湾,而在大陆上的学者还怀念着我,这贷金制所产生的久远影响尤使我格外欣慰。

第四推进国民教育运动。国民教育以前皆为地方政府主办这种制度,使得小学不普及学龄前嘚儿

童就学率极低。为了改变这种状况1940年,在陈立夫的努力下国民政府颁布了《国民教育实施纲要》,将

的近期目标具体化章程规萣,国民教育的普及分三期推进第一期自1940年8月起至1942年7月止,目标为:各镇(乡)均应成立中心小学一所至少每三保成立国民学校一所。入學儿童要达到学龄儿童总数的65%以上入学民众总数要达到失学民众总数的30%以上。第二期自1942年8月起至1944年7月止目标为:保国民学校应逐渐增加,或原有的保国民学校增加班级入学儿童要达到学龄儿童总数的80%以上,入学民众达到失学民众总数的50%以上第三期自1944年8月起至1950年7月止,目标为:保国民学校数继续增加以期达到每保一校。入学儿童要达到学龄儿童的90%以上入学民众达到失学民众总数的60%以上。从前四年嘚实施情况来看计划的目标基本实现,遗憾的是在第三期计划实施期间,陈立夫已离开了教育部陈立夫一心想当个采矿工程师,夙願未成终成一生遗憾抚今忆昔,他常常将七年的教育作为自己平衡得失的弥补在自述中他这样写道:“我想我既无机会采煤矿,何不轉而开开‘文化矿’呢”这对国家民族来说,倒是“从根救起”的工作因此,每每忆及七年教育的历史他总觉得“百年树人的教育攵化工作”,是一生中“最有意义”的作为

曾说过:在敌人之中,陈立夫这个人是值得重视的1945年10月,国共两党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周恩来与陈立夫终于有了一次正面交锋的机会,两人唇枪舌剑为了自己的理想与主义,进行了一场激烈的争论 国共两党代表在重庆经過多天的谈判,终于签署了《政府与

》国民党被迫同意中共提出的和平建国方针,承认民主政治化、

及党派平等合法;同意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保证人民的某些民主权利等。

《双十协定》签订以后中国共产党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诺言,着手将长江以南--

、皖南、浙东、浙西嘚新四军撤往江北再次用实际行动向全国人民表明和平建国的诚意。可是签字的墨迹未干,蒋介石就在10月13 日向全国各战区将领下达“剿匪”手令

面对内战阴云密布的险恶形势,中共代表为维护国内和平于12月27日提出了关于无条件停止内战的三条建议,国民党也提出三項办法作为对中共提议的答复 这时,美国政府采取了调解国共两党争端的政策11月27日,美国总统

辞去驻华大使职务并派陆军上将马歇爾为特使,来到中国参加国共停战谈判。

经过商议1946年1月5日达成了《关于停止国内军事冲突的协议》。1月10日又由

、周恩来签署了《关於停止国内冲突、恢复交通的命令和声明》,由双方所属部队发布停战令并规定于1946年1月10日午夜12时停火。1946年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对于召开政协会议

、陈立夫一直有抵触情绪,甚至坚决反对陈立夫多次提醒蒋介石别上了共产党的当。

在这次政治协商会议上陳立夫与中共代表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后人的回忆将这段会议中的辩论具体地描述了下来政治协商会议开幕式在重庆的国民政府礼堂举荇。

签署的好消息已经传开参加会议的38名代表和列席会议的中外记者,个个喜形于色兴高采烈。而致开幕词的蒋介石也发表了诸如确保人民自由权利、释放政治犯等等蒋介石的“诚意”使会场的气氛充满了喜悦。开幕式过后政协会议便开始讨论各项议案。

列入会议ㄖ程表的主要有政府改组、施政纲领、军事问题、国民大会、宪法草案等五大议案。

五大议案一展开讨论立刻

引起了激烈争论,特别昰国共两党的立场不同分歧就更加明显,尤其对一些重大原则问题各方代表争论相当激烈。争论的焦点实际上仍是能不能实现

和军隊国家化及如何实现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

陈立夫踌躇满志地参加了这次会议上次遭受到

、周恩来的驳斥以后,他内心一直窝着火今天,他要力陈自己的观点把面子挽回来,也给中共以有力的回击 会议刚一组织发言,陈立夫首先站了起来慷慨陈词道:“我极仂主张首先军队国家化,然后政治民主化”陈立夫刚说完,还未落座张群也跟着附和。

周恩来站了起来义正严词地对陈立夫说:“現在的政府还是一党专制的政府,把军队交给政府实际是交给了国民党,人民的军队就等于变成国民党的军队故此,中共方面坚持政治民主化是军队国家化的前提条件政治民主化与军队国家化应同时进行,没有先后”

周恩来的话,一些代表们表示赞同陈立夫和张群面面相觑,无话可辩通过激烈的争论,最终达成了折中的协议确定了军队属于国家,军党分立、军民分治的原则以及以政治军公岼合理地整编全国军队的办法。陈立夫要求中共将军队交给国民党的企图未能实现

关于国民大会的问题,围绕十年前国民党包办选出的舊代表是否有效问题

还是多党专政问题,关于宪章问题等会议也展开了激烈的争论。陈立夫刚才在军队问题上被周恩来等击败了现茬到了党的问题,陈立夫感到优势在自己一方所以,他又显得十分活跃

陈立夫说:“拿历史的眼光看,中国必须实行一党专政如果哆党专政,势必造成国家混乱政权无核心无权威性。”陈立夫停了一下又接着说:“我认为,旧代表仍然有效不应有争议。”

周恩來则针锋相对:“陈先生请不要言辞过激,旧代表是国民党一党创办的是在国民党控制之下选举的,这是不合法的更不能代表人民嘚利益和愿望。”

陈立夫辩解道:“有人批评国大选举法有指定代表为不民主我仍有不同意见。其实中国要进入民主,还要相当的时間请各位代表要正确看待。”

陈立夫刚说完中共代表

马上站起来反驳:“中国民主化进程固然要一定时间,但即使是现在的中国指萣代表本身是不民主,也是不必要的”

陈立夫丝毫不让,继续辩解道:“希望中共方面不可忽视这个问题中国的国情是很多有能力有哋位人士崇尚清高而不愿意选,须三顾茅庐去请故指定代表有其必要。”

听不下去了也站起来反驳陈立夫:“陈先生认为,中国人民囿不愿意参加竞选的习惯这在某些老先生中或有些事实,但数量极少相反,

先生昨天就曾说当时青年党是放弃竞选的,中共更是被迫无法参加竞选如果中共有好环境,会不参加竞选吗?要说国情国情主要的是在这里,许多政党都愿竞选满足这一要求很重要。”

面對中共代表的夹击陈立夫无话可说了,他在等待着下一个问题的争论

关于实施政治制度问题,争论仍然十分激烈

陈立夫又首先发言:“国民党以党治国是效仿苏联,今天大家以多党制的理论来批评一党制那是什么也不能解决的,希望大家要充分认识一党制的实际情況”

接着,陈立夫还对中共解放区实行

政权提出指控:“众所周知,相信国民党代表在国大代表中比例甚少比中共方面所说的'三三淛'还要少。”

陆定一又站起来反驳陈立夫:“国民大会旧代表的名单已经发表据说国民党员占半数,加上当然代表与指定代表合计起來,如说国民党代表在国民大会中的数目比‘三三制’下中共党员在民意机关中所占人数还少这是难以令人相信的。”

陈立夫还要说什麼陆定一接着说下去:“我们认为苏联制度的特点是使无数的工农知识分子有权。国民党学习这一制度如能使工农知识分子有权,那僦不胜感激而事实确是大家共见的。不是吗陈先生?”

陈立夫被陆定一驳得无言以对他不得不胡乱为自己辩护:“学习苏联,不也昰中共所推崇的吗”

陆定一打断陈立夫的话,继续道:“苏联并不是一切事情由党包办而是由党领导人民工作。在中国则一党专政這是办不通的,中国应实行多党政治”

陆定一还回顾了过去国共两党合作的历史,指出:“在大革命到抗战中国民党有其功绩,但所能有其功绩乃因实行了两党或多党合作,这一点陈先生不能不承认吧?”

陆定一的发言得到了多数代表的赞同,陈立夫一时无言可辯默不作声。

、无党派人士及国民党内民主主义分子的积极努力下政协会议就大多数问题达成了协议。

陈立夫有些闷闷不乐于是,怹三番五次找蒋介石聆听他的指示。蒋介石命令陈立夫对政协决议“就其荦荦大端妥筹补救”。

6月下旬上海各界人士鉴于蒋介石已決心发动内战,联合发起组织上海人民和平请愿团由

等为代表,于6月23 日赴南京请愿然而,当他们到达南京

时陈立夫早已布置好的CC特務们蜂拥而上,对代表们围攻殴打马叙伦、雷洁琼等多人受伤,陈立夫又酿成了“下关惨案”后来,陈立夫曾对自己的部下说:“对付共产党我什么都不怕!”

由于陈立夫与蒋介石的另一心腹、台湾省主席

不睦,为防止内斗败退台湾之后的蒋介石决定清除陈立夫这塊绊脚石。陈立夫察言观色明白蒋的用意,一次在跟蒋介石谈话时主动表示:“总裁大陆失败,党、政、军三方面都应该有人出面承擔责任党的方面,果夫和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我觉得果夫和我都不宜参加此次党的改造。”蒋介石听后默不作声。陈立夫知道夶势已去不久,陈立夫得到了蒋介石的命令叫他在24小时内离开台湾。1950年8月4日陈立夫带着全家仓促离台。

离台后陈立夫一家先到

,稍事停留之后迁往美国最终定居在

湖林城外的来克坞镇。此时的陈立夫刚年满50岁。虽被称为“

”之一论资产陈家实际上根本不够格稱作“大家族”,因此谋生很快成为陈立夫流亡生活的主题,于是陈立夫决定办个养鸡场当时,在美国定居的江苏医学院前院长胡安萣准备投资办个养鸡场需要合伙人,找到了陈立夫陈立夫与胡安定考察了60个养鸡场,挑一个便宜的买下来成交价为4.7万美元,可先付2萬元剩下的分十年付清。陈、胡二人翻箱倒箧倾尽所有,只凑足8000美元四下里告贷,经朋友援手总算把鸡场盘了下来。

陈立夫的这個养鸡场上上下下只有陈立夫和夫人孙禄卿两人。夫妻二人天亮即起晚上很早就休息。工作都有一定流程除了喂饲料、孵鸡、捡蛋、大小分类、洗蛋、秤蛋、包装和运送外,还得请专家打针这段生活虽然清苦,但一家人却也其乐融融陈立夫的小儿子陈泽宠曾经回憶,陈家当时只有一间房子鸡儿就那么在屋子里大摇大摆地走来走去,家人只好在鸡群里面跑来跑去

那时候很多人去看陈立夫,有人看到陈立夫打着领带在鸡场工作的照片怀疑他养鸡只是“作秀”。作家李敖曾就这个问题问过陈泽宠陈说:“你太不了解我父亲了,怹非常尊重中国传统礼仪他觉得见客人不穿正装很不礼貌,所以平时他就打个领带再带上围兜,如果有客人来他赶紧摘掉围兜,不嘫还要进去换衣服在他的想法里,衣服不见得要华丽但一定要整洁。”

陈家养鸡场最兴隆时养了6500多只鸡陈立夫的儿女曾问他:“你為什么要养鸡?这又不是你的专业”陈立夫无奈地说:“鸡不会像人那么复杂,鸡比人听话鸡比人好管。”为节省开支陈立夫的养雞场全部采用人工饲养,劳力支出很大陈立夫出力最多。三年下来养鸡场利润可观。

好景不长随着横贯美国东西的高速公路通车,覀部地区大量廉价鸡蛋源源而来蛋价暴跌,直接威胁到了陈家养鸡场的生存不幸的是,1964年10月陈家养鸡场附近的森林失火,陈家养鸡場被烧了个一干二净好在陈的长子、次子均在美国获得了博士学位,还找到了不错的工作陈立夫夫妇可以从他们那里得到些接济。

鸡場被焚后陈立夫又把目光投向养鸡业的“下游产业”———鸡蛋加工上面。陈立夫家中有一个做皮蛋的秘方陈立夫按秘方做出的皮蛋,不仅好吃而且好看,在美国的华侨之中人称“陈立夫皮蛋”。中秋节到来之时颇有商业头脑的陈立夫将2万个鸭蛋制成鸭蛋黄供应,着实赚了一大笔钱随后,他又扩大业务做

,陈立夫家制作的辣椒酱也一度成了热销品当时,陈家在美国有很多老朋友经常到陈镓聚会。陈夫人很会做菜大家觉得她做的辣椒酱非常好吃,先是有人来要一罐两罐后来三五罐,越来越多直到有人开始订购。陈夫囚后来说她是盛情难却。这种辣椒酱味道鲜美有人美其名曰“陈立夫辣椒酱”。

立夫开养鸡场、卖皮蛋的消息接二连三地传进了蒋介石的耳朵里在鸡场起火和出鸡瘟的时候,蒋介石还曾秘密通过近臣

给陈家寄钱帮陈家渡过难关。陈诚死后蒋介石派人赴美,让陈立夫准备尽速返台定居并指派专人在台湾为陈立夫督造官邸。当时已任“国防部长”的

亲自出马为陈宅选址1969年国民党开完“十全”会后,陈氏夫妇回台湾定居

远在1973年,陈立夫便满怀热情地在香港《中华月刊》上发表文章呼吁祖国统一文中说:“中国统一

的真正实现,使世界知道中国人是不可欺的。”并尖锐地指出:“没有一个帝国主义者愿中国统一要统一只能靠中国人自己的觉悟。在双方分裂对峙中靠帝国主义在后撑腰,这些撑腰是为中国吗不,是为他们自己这是很清楚的。中国人无论在大陆或在台湾以及海外各地势必額手称颂

为了推动祖国统一,陈立夫先生不断地探求沟通的途径他认为国共两党曾有过两次合作成功的先例。第一次合作促成北伐;苐二次合作,赢得了抗战最后胜利特别是第二次合作,国共两党能从民族利益出发顾全大局,捐弃

的深仇重握合作之手,那么时臸

如今隔绝几十年以后,为了祖国的统一国共两党应能实行第三次合作。1975 年春节后蒋介石秘密找来已经从美国回台湾担任“

”的国民黨元老陈立夫,让他通过在香港的秘密渠道向中共方面表示:可以请毛泽东来台湾访问。陈立夫和谈心切在没有得到回音的情况下,僦在香港报纸上公开发表了一篇题为《假如我是毛泽东》的文章陈立夫在文中欢迎毛泽东或者周恩来到台湾访问,与蒋介石重开谈判之蕗以造福国家和人民。陈立夫特别呼吁毛泽东能“以大事小”不计前嫌,效仿北伐和抗日国共两度合作的先例开创再次合作的新局媔。时值大陆正处于“文革”动乱年月,自然不可能有结果

尽管他发出的信息,如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应,但陈立夫并不悲观仍茬坚持探索祖国统一的途径。这时1976年10月,恰逢中国大陆粉碎了“

”接着召开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全会公报Φ陈立夫先生注意到第一次没有用“解放”台湾一词,而代之以“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实现统一大业”的提法。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臸今二十多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中国领导人

都先后用不同的声音,呼吁国民党能依时顺势负起历史责任,毅然和谈达成国家统一、共同振兴中华之大业。

这一切陈立夫先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对中国大陆对统一祖国做出的不懈努力很受感动。他觉得仿佛看箌了两岸言和的曙光于是他在1988年7月14日,国民党召开的“第十一届中央评议委员会”上联合34名“评议委员”,提出了“以中国文化统一Φ国建立共信;以投资共同实行

实业计划,建立自信并以争取大陆民心,以利和平统一”的提案提案明确指出“中国之统一为台湾海峡两岸及海外全体同胞之共同愿望”,提出了“以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统一中国建立共信”。提案在台湾引起震动不少民众和爱國人士纷纷响应。然而台湾当局却无动于衷 《

》为此发表社论,认为该提案是“顺应两岸人民强烈要求和平统一振兴中华历史潮流的……这种谋求祖国统一的积极态度令人感佩。” 台湾《新新闻》发表题为《反共老人要做联共先锋》一文。文中称这位公众形象是常年滿口孔孟“道贯高中”中华文化教材的89岁反共守旧老人,一下又跃居为“和平统一”的

激进的程度真让国民党以开明自居的当权晚辈們瞠目结舌。

国民党“十三大”后不久在一次会见台湾“

”代表时,陈立夫慷慨陈词他认为,海峡两岸若通过合作而达到中国统一Φ国必将壮大起来,在世界上发挥无比的影响力这位90岁高龄的老人感慨万千,他真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中国的统一

1992年,在接见大陆首批访台记者时他说“若为了国家统一,只要两岸人民需要我我就会去大陆,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国家强盛人民安乐。”

1994年陈立夫曾赠送亲笔书法给前大陆海协会会长

内容是:“求统一不谈小节,为和平先天志成”

1999年在澳门回归的时刻,101岁的陈立夫书写了“雪耻荣归”四个字送给澳门

陈立夫一生历经风风雨雨,却身体安康长寿享年102岁,其中确实有些养生之道

1990年8月27日晚,陈氏家族在美国纽约举行叻一个盛大宴会庆祝陈立夫和夫人孙禄卿90大寿。为了感谢前来祝寿的亲朋好友、校友门生、国民党元老陈立夫以介绍他的养生之道作為答谢致辞。

陈立夫说他的长寿之道分为四个“老”,共32字:“老健:养身在动养心在静;老伴:爱其所同,敬其所异;老友:以诚楿见以礼相待;老本: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在宴会上,陈立夫的致辞如下:

人生活到90岁是一件不简单的事尤其夫妇二人都到90。我紟天答谢诸位第一句话就是“祝诸位全体健康和长寿”同时要乘此机会报告大家,老年人之四大需要以及达到四大条件之要点如下:

咾而不健康,是不幸福的所以要保持健康为最重要。让我奉赠你们八个字:“养身在动养心在静。”

”因为它常动之故。人体亦然多动使其血液流通,增进健康其理

。人都了解自己身体方面的缺点何在就得在这方面多做运动。我每天清早5时半一起身就要淋浴,淋浴时当水冲到哪里就按摩到哪里,从头顶到脚心每处用两手按摩100下,一共需要40分钟连洗脸拭牙等约需1小时。早饭后再散步1000步。如此做来已有28年,决没有一天间断持之以恒为最重要,此之所谓“养身在动”

养心在静。首在不发脾气不寻烦恼,知足常乐峩随蒋公服务25年,从未向他做任何要求故心常快乐。他要我做这事做那事我尽心竭力去做,做不好是非所学(我是学采矿工程的),非我之罪也故心

,所以睡眠甚佳不厌不游,此之谓“养心在静”

中国人的夫妇观念与现代美国不同,是要“白头偕老”的所以偠慎择于始而

至终,惟如何能达到“和顺”二字必须做到下列八字:“爱其所同,敬其所异”须知天地间没有两个全同的人,就是亲兄弟姊妹都是个个不同的,强人同我就是自私,自私是争吵之主因为“老伴”之大敌。所以只要大体相同不必求对方一定要同我,则得之矣大同世界,如何达致亦就靠上述之八个字,国与国、家与家、人与人相处的原理是一样的。我与内人结婚已63年从未吵過架,就是靠上面的八个字夫妇和顺,对于下一代有很大的影响我们的儿孙,似乎亦没有听到有任何问题这八个字是我创造的,谨供大家参考

人不能孤陋寡闻,友直、友谅、友多闻是人人应交的益友。昔人云“

”以友不是酒肉之交,而是道义之交以文会友,茭友辅仁为目的也为欲维持长久友谊,亦有八个字供大家作参考:“以诚相见,以礼相待”

1945年,陈立夫全家摄于公馆

老本者指老洏有储蓄也,亦即经济方面有独立能力而无须求于人(包括儿女在内)也。于此我亦有八字奉献如下:“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以上㈣点仅述以往之经验,仅供诸位之参考仍请指教。

据采访过陈立夫的美国《

的描述陈立夫“身体虚弱,面色清秀”百岁寿诞时,陳立夫写过一篇《我怎么会活到100岁》的长文文章开卷语写道:“长命百岁,是人人所期望的但是非人人所能达到的。其原因甚多:有屬于先天所禀赋、有属于后天的保养、有灾难而能逃过、有俗务而能减少”在《我怎么会活到100岁》的长文中,他谈了自己独到的体会:先天的禀赋人人不同,而最可贵者则具有四种 一、能熟睡。二、不发脾气三、记忆力强。四、有恒心 长寿关键在于后天的保养,有七点为要。

养身在动养心在静。在上海进入中学受学时各种球类运动均好参与。其他如赛跑、游泳、滑冰、打拳等等亦莫不参与。姩岁越老越不中断 养心在静,要淡泊明志

无志于仕途,对于勾心斗角之争决不愿见其出现。

饮食有节起居有时。他的家既非富有亦非贫乏因其二叔

起义上海,事成而家亦不复穷困但不久反袁称帝,又遭迫害复归于贫困。故饮食终归贫乏之其能维持学业不辍,则全赖其三叔在银行服务以协助有以成之也故饮食有节、起居有时二者勉强做到。

多食果菜少食肉类。家贫其能不断餐者因上一玳兄弟友善从不分家,故能免于三餐不断祖母茹素,固然两素两荤家里女人吃素的多,自然适合其实正合乎养生之道。

物熟始食沝沸始饮。吃生

、海鲜等已成为人类之普通习惯认为好吃不问其他。他则认为癌症日见其多其原因可能在此。故终守“物熟始食水沸始饮”,从未破例破例

头部宜凉,足部宜热有一美国老年人活至120岁,究其长寿原因在于:“保持头部冷保持足部暖。”此正与中國老年人睡眠前以热水洗脚非至极寒冷之日,不戴帽子同一理由

知足常乐,无求乃安昔人云:“登天难,求人更难”故常以自立洎强,好学博学诲人“无求于人品自高。”求人常使其心不安而受制于人,不可称为自主欲求心之安乐必从知足无求做起。

减少俗務寻求安宁。陈于80岁生日之起自限“不为”之事如下:不剪彩;不证婚;参加婚礼及寿宴不发言;不任治丧委员会主任委员。如此做法减少年高时之麻烦

陈坦言,他的身体并不特别强壮自58岁起,即患糖尿病亦曾因胆结石及膀胱结石,动过外科手术其他的病亦

过,今居然能活到100岁不亦乐乎。后天的保养是长寿的关键 1949年冬,蒋介石逃到台湾后为保住政权,先拿陈立夫开刀。陈立夫的原则是“不苼气”他去了美国,隐居在

湖林镇埋头研究起《易经》来。 为了维持生计他找

等故人借了近2万美金,买了一个养鸡场没有帮手,怹就自己动手喂食、捡蛋、买饲料、卖鸡蛋、清理鸡粪,肩挑背扛他自学养殖专业知识,很快就学会了给鸡喂药、打针 养鸡不仅让陳立夫摆脱了经济上的困窘,还让他的精神得到了振奋更令他高兴的是,他因多年伏案工作背部肌肉劳损,常年背部疼痛从事体力勞动竟然治好了这个病。陈立夫还在家中制作皮蛋、咸蛋、豆腐乳、粽子为唐人街的中餐馆供货。 闲下来的时间陈立夫和夫人读书、寫字、绘画,还担任了普林斯顿大学的

隔几天就去大学讲课,进入了无忧、无辱、常乐的人生境界

陈立夫在文化上的工作,主要有根據共产党“唯物论”撰写《唯生论》、《生之原理》两书加以阐明并比较优劣。1949年随国民政府迁至台湾后1950年7月,因陈家失势而退出政堺旅居美国近19年(1951年-1969年),并从事《

》一书之写作现已有英、日、韩文译本。1969年返台专事文化工作,任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會副会长兼孔孟学会理事长。还有《孟子之政治思想》、《孟子之伦理道德思想》、《

》并主编《孔子学说对世界之影响》、《中华攵化概述》、《易学应用之研究》三辑,及主持译印英人

所着《中国之科技与文明》此外又主张改良中国医药,曾任台北

董事长撰有《寒风集》、《

》、《八年来的回忆》、《我的信仰和希望》、《中医科学理论基础之发现及中医合作之必然性》与《中华医药专辑》等書。

立夫先生虽无心做书家但自幼爱好书法,几十年临池不辍毕生共创作书法3万余件。1999年百岁生日过后陈立夫宣布正式封笔。台湾島内及美国等地收藏陈立夫先生的书作皆须支付润笔费而对于来自大陆的收藏他都是赠送。

1941年2月时任教育部长的陈立夫在重庆

陈立夫先苼另一个永远值得人们记起的是他在多半个世纪以来对中国中医中药事业的发展方面所做的贡献。他的许多经历与话语今天重温起来仍然十分感人。

陈立夫认为:“真理不分中西文化为世人所共有,”“在医学方面如果中医和西医均有治一种病的特效药和特效治法嘚发明,我们应该使其并存如中医有

发汗,就不必用阿斯匹林来打倒桑叶、薄荷使乡间病者非走十多里路去买西药不可”。他坚决主張“道并行而不相悖”并决心为融合中西医两种医学理论体系而努力。他反对把“中医现代化”看作是“中医西医化”主张中西医各取所长、携手并进。“中西医合作具有远大的前景和意义要在前进的道路上看到光明”。告诫中医界必须虚心学习现代科学知识不要洎我陶醉;并要求西医要相信中医,不要妄自尊大这样“二者如能精诚合作,通力研究对方之所长则能为创新世界上最新之医学奠定堅实的基础”。对临床诊疗疾病的方法陈立夫主张以疗效为衡量标准。“登山千条路同仰一月高”。不管是中医之法还是西医之法無论是药物疗法还是非药物疗法,都必须根据病情之需要而用不要轻视任何一种治病方法。

陈立夫最反对某些人把单味药的某些成份当莋该药唯一功用的做法并猛烈抨击说这样一来只能把中药研究引向没有希望的死胡同。同时他对把动物试验强加于人体的实验方法保留自己的意见,认为动物试验也有许多不科学之处不能以此为借口来否定中医。经几千年对人来做临床实验所得的统计资料就是今日の中医;用老鼠、兔子等动物,经百十次的实验所得到的统计资料再用之于人,就是今日之西医前者缺乏数千年书面的统计,而其实驗对象为人;后者有数百次实验的书面的统汁而其实验对象先为动物再及于人,后者其表面上较为慎重而实际上动物与人究有不同,所以问题在于信仰与否比如人吃少量巴豆必大泻无疑,而

越吃越想吃,若把小白鼠之试验结果用之于人体岂不谬哉!他始终认为,Φ药的药理研究必须从药物配伍入手、从复方研究入手利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手段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研究,从而使中药的现代研究更具有中医特色

“我是采矿工程师,对于科学并不陌生我深恶不学而好武断的人,所以我反对对于未读过一本中医药书籍的人就一口認定中医为“不科学”。科学必须根据事实无事实而遽作结论,其本身头脑就是不科学”如中药的花、叶、根、茎各药用部位的药用效能分得很清楚,这就是科学;又如大黄用得少会健胃轻度利尿,过量又会引起腹泻这些都是累积几千年的人身实验所得到的科学实驗结果。我们老祖宗以生命换取的宝贵经验国人怎可将它看成一文不值,这点我不赞成“中医靠祖宗吃饭,西医靠外国人吃饭”我們要设法创造自己的东西不要仅是靠人家。更切忌拿别人的东西来砸自己的东西这是最不应该,最错误的观念我们千万不要相信西方囚比我们聪明,在人文科学方面我们远超过于他们。在自然科学方面以前认为一切都是西方人的成就,现在经过英国李约瑟博士的发掘证明许多东西,中国人早有发明医学亦然,西人的观念都已经渐渐改变了独有我们的崇洋自弃者还在入迷。中医之复兴是中华攵化复兴之一环,这绝对不是复古或排外但也不同意媚外而排内,而是应融会中西医药学二者之所长以创造世界最新最进步的医药学。真理无中西之分文化成果应为全人类共享,西医今日所用的一切工具和材料大部分为其它科学专家所发明,非西医所可自诩为独有中医尽可使用。

自陈立夫担任台湾“中国医药学院”董事长30年以来大力促进台湾中医中药事业的发展,大力推进海峡两岸中医药学术茭流被誉为台湾中医中药事业的“守护神”。

1947年5月26日 时代杂志封面人物陈立夫

抗战时期陈立夫时任教育部长,建立起贷金制度来资助那些来自战区的没有经济来源的学生像

这些后来的知名学者,顺利地念完

皆得益贷金制度。这项制度为中国培养出大批优秀的高级囚才起了很大的作用。对于这段经历陈立夫颇感自豪,他这样评价自己的功过:“我献身党国数十年于党政工作,多所参与成败得夨,有待公平唯有战时这一段教育行政工作,虽然未必能达到理想总算对于国家,竭尽绵薄我总觉得百年树人的教育文化工作,乃昰最有意义积极的工作而教育文化事业的兴办,乃是最有收获的‘长途’的投资”

陈立夫是20世纪中国的重要人物之一,在100年的漫长生涯中以20世纪50年代成为国民党在大陆失败的替罪羊为界,正好分前后两个50年前50年,他是政治人物;后50年他潜心于研究中国文化,著述甚丰著作等身,再度引起华人学术界重视但他对中华文化的挚爱以及期盼中华文化复兴的殷切情怀,却是当今海峡两岸中国人共同的惢声

有评论认为:“陈立夫众多著述留给人类最有价值的东西,也许是他对

负面的严厉批判他在西方资本主义头号强国美国前后生活叻20年,他对这个

可谓知根知底他认为所谓美国模式决不可以成为世界的样板。他对资本和商人统治这个世界感到忧心如焚在追求最大利润的驱使下,资本和商人是绝对不会考虑我们这个小小地球的承受能力的无限的发展,为发展而发展将把人类带向灾难的深渊。陈竝夫呼吁人类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生存智慧回归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种“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不仅体现在陈立夫的學术思想中,而且在他对人生、对健康养生的态度上也无不闪现着崇仰自然、顺应命运的智慧之光。

陈立夫与孙禄卿结为夫妻育三子┅女,孙禄卿为国画大师

陈立夫子女中唯一留在台湾的只有最小的儿子陈泽宠一家其他人都在美国定居。

立夫医药研究文教基金会董事長2005年8月赴北京旅游,因感冒不适到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检查却被建议切除肝肿瘤,手术中大量出血术后病情恶化,

紧急换肝后仍告不治享年六十四岁。其妻林颖曾为此提出非常多的证据有关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严重失责并试图隐瞒事实,据此提醒中国医疗水平让人堪憂

近来由于被台湾媒体报道注目而又引起一般民众对陈家的好奇。

“养身在动养心在静” ——听陈立夫谈养生之道

国民党元老陈立夫昰2001年2月8日在台中市“中国医药学院”附属医院病逝的,享年一百零二岁一个曾数十年深陷政治漩涡,却能保持身心健康、长命过百岁的囚自然是很有资格谈自己的养生之道的。

县(现湖州市)人北洋大学采矿系毕业,美国

采矿学硕士1925年9月返国,担任黄埔陆军官校校长办公厅机要秘书随侍

左右。1928年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调查科主任1929年出任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时年二十九岁1931年出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蔀长,1934年任国民政府土地委员会主任委员1938年出任教育部部长,至1944年止这位国民党内的重要人物,曾与兄弟陈果夫一同主理国民党的特務机构人称“

”(取两兄弟英文姓名头一个字母的缩写)。陈氏兄弟深为蒋介石器重替蒋介石负责党内外特务工作。他又曾是国民党有史鉯来最年轻的秘书长当时国民党内有所谓的“蒋家军、陈家党”之说。以双陈为首的

还深深影响国民党政策一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权傾一时的陈立夫在国民党派系斗争最严重的失势,是上世纪五十年代被外放美国过了一段养鸡生活七十年代回到台湾后创立“中国医药學院”,开始研究中医并有专著面世。他还身兼孔孟学会荣誉会长九十年代,他对自己基于

和儒家学说的养生之道第一次做了概括,这便是:“养身在动养心在静。”

陈立夫的这八个字是在接受大陆记者采访时公之于众的。当时他已经是93岁的老人了

“1992年9月5日,包括我在内的首批大陆记者抵达台湾进行为期一周的采访八日下午三点,其中的我们五人来到了台北郊区阳明山脚下陈立夫先生的家里

》杂志社任中文版编辑部主任。因为陈立夫曾为我们的刊物创办四十周年题过词还为我们写过文章,所以我很想用这个机会向他表达感謝和问候之意;又因为知道晚年的陈立夫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非常关注也想就此向他请教。但是他应对记者有自己的风格就是见面后铨然不问记者想让他说什么,一下子就先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完不允许记者打断或岔开话题。于是我们只好耐心地听下去好不容易等他停了下来,到预定采访结束的时间只有10分钟了我抢先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请您谈谈自己的日常起居吧!”

当时的陈立夫,步履稳健腰板挺直,别看满头白发却气色极好,真格是鹤发童颜而且,听他谈话可以发现他思维敏捷、条理清晰,对几十年以前的往事仍能如數家珍

“这个我用五分钟就可以说清楚!”老先生刚才一口气说了半小时,但一点倦容也没有听了我的提问,显得更为兴奋一面说,一在举起了右手他说:“我至今不觉得自己老。”他概括为八个字:“养身在动养心在静。”

关于头四个字陈立夫是这样说的:怹每天晚上九点准时上床休息,早上五点就起床起床后先用温水洗澡,同时自我按摩身上穴位水流到哪里就按摩哪里,每个部位反复按摩一百次共计用时四十分钟。他认为这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而血液循环畅通的话,健康便得到了他说:“这件事情看起来简单,泹贵在有恒我已经坚持三十四年了,从没间断过”他这样做,当然和他对中医的认识是分不开的许多人都知道,陈立夫回到台湾后曾致力于中医学的研究。在场者包括更多闻讯赶来的台湾同行在内,听后都表示赞赏

还有人说要马上付诸行动。陈立夫也就在得意當中打住了话语我当然不会忘记他只说了前四个字:“您还有四个字没讲呢!”在嘈杂声中又是秘书一番耳语,他抱歉地说:“我忘了……”接着又重新开讲兴致还是那么高。

对于“养心在静”这个“静”字他着重强调要淡泊名利,就是“不给自己找麻烦”他自己嘚人生观是以创造与服务为中心,并且引以为乐“人生意义何由明?创造牺牲与服务”——在他八十岁生日时他曾以此自勉。平时有親友求字他也常题“创造与服务是人生两大乐事”。服务社会中尤其在政治斗争中,常有风云变幻何以能“静”?他的回答是除叻

、人民安乐,个人别无所求他跟蒋介石二十多年,“从来没有向他要过一个官没有主动向他要过一分钱。”

这次他是真的讲完了,恰巧预定时间已到采访结束。陈立夫站起来主动邀我们到院里大榕树下一一合影。当我在他身边站好后他突然侧过脸来打量着我說:“我好像见过你。”我答道:“那就是神交了!”他笑了我也笑了。这有当时的留影作证

十多年过去了,但他的笑声仿佛还在我耳邊回响更时常想起“养身在动,养心在静”这八字箴言

自从蒋介石兵败到台湾以后,“蒋家江山陈家党”谣言四起而且所有人把一切罪责都怪在陈氏二兄弟头上,陈氏二兄弟成了真正的冤大头和替罪羊忠心耿耿的陈立夫为国民党肝脑涂

地立下汗马功劳,可是此时此刻的蒋介石却不闻不问完全忘记陈立夫的功绩甚至心生反感

当时的陈立夫的处境非常艰难,不但如此他哥哥

还病入膏肓就连医药费都出鈈起之至病死陈立夫还受到极端派的“驱逐令”这无疑是让他更加痛苦,万分沮丧的陈立夫不得不流亡海外背井离乡就连当初陈果夫嘚葬礼都被拒绝赶回,他自己也只好在大洋彼岸遥望心中哭泣可以想象当时这位老人承受了多少打击和苦难但他对所有人毫无怨言。陈竝夫到了美国以后脑子萌动了一个奇怪的想法:“既然人这么难伺候反不如去伺候动物,动物没有任何怨言那么我也再也不会感到龌龊叻!"就因为一个奇怪想法他选择了开办鸡场于是他开始着手去办,首先他找到了旧事同窗胡定安不谋而合俩人合资并向孔祥熙与其他好伖借资,最终鸡场开业并迎来大吉陈立夫非常淡定而且心中充满喜悦和希望,因为细心照料的原故很快就得到了从商的第一桶金3年来ㄖ进斗金可是好景不长因新型的鸡种出现大销

鸡场纷纷倒闭,陈立夫勉强维持蒋介石得知后也非常担心寄了些钱缓解燃眉之急,不料还昰无济于事最后强挺到1961年终

究破产经他人介绍进普林斯顿大学就医学职位因小人搅局始终还失败了,陈立夫再次尝到人间冷暖世态炎凉嘚滋味又经历了一段穷困潦倒的岁月。他决不放弃的精神再次创业与其夫人创立了陈立夫牌食品大获全胜深受广大华人喜爱。

蒋家父孓安定台湾数年突然想起陈立夫尤其是蒋介石感慨万千非常想念陈立夫。这才把漂泊海外陈立夫召来陈立夫一时之间百感交集无比激動的踏上了回国的路上成功返台。后到台湾数日后后

多次邀请陈立夫当联合国大使之类职务都被陈立夫一概推脱了陈立夫晚年的书《

》絀版了,这让陈立夫满心欢喜陈立夫千回百转尝到了人生百味没有什么放不下了,唯独期盼祖国统一最后心愿直到最后他还在说:“如果祖国统一那该有多好哇”!2001年2月8日这位爱国的老人走完了人生最后一段路程逝世后有数万人送行,他的心愿也是所有台湾人民的心愿囷所有中国人民的心愿便是让台湾回归祖国。

  • 朱敬.我国第一个电化教育组织——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 8. .人民網[引用日期]
}

洪秀全于公元1814年出生于广州市花嘟区一个农民家庭在这个传统的广府人聚集之地,洪秀全洪家却是个从梅州地区迁居而来的客家人家境只能勉强够得上温饱。缺乏语訁天赋的洪秀全一辈子都讲一口标准的客家话当然也与周围的广府人格格不入。洪家含辛茹苦供洪秀全读书不过洪秀全的学习天分也算不上出色,一生都只是个童生(类似于小学学历)考了四次秀才(类似于中学学历)都考不过。当然我相当怀疑洪秀全考不过秀才嘚根本原因,在于他连最基本的语言关都过不了考秀才的院试标准考题,须作两篇八股文章与一篇诗词诗词就不说了,八股文章拆开來其实每一句都是讲究严格对仗的诗文,对平仄韵脚有很高的要求广府人讲官话本来就吃亏,智商平平的洪秀全连广府话都学不会悝论上就写不出像样的诗词,当然也更不可能写出有模样的八股文章在这里我很有必要放上一首洪秀全在南京登基之后御笔亲提的诗作:“一眼看见心花开,大福娘娘天上来一眼看见心火起,薄福娘娘该打死”注意,这首诗被正儿八经的收录进了太平天国政权刊发的《天父诗》中充分暴露了这个政权的文盲本色。

1830年代中期之后广州的客家人群体中开始流传起所谓的由洪秀全创造出来的“拜上帝教”教义。在上帝眼中人人生而平等人世间之所以存在种种不平,乃是妖魔作祟上帝会在人间寻找代理人来斩妖除魔。用通俗的话来说也是贫穷的客家人可以有理有据的屠杀广府富人,并心安理得的享有他们的财产这一套宣扬“造反有理”的拜上帝教教义,在广府地區并没能得到很好传播毕竟广府地区商贸发达,老百姓的眼界很高并不容易被糊弄,更关键的是广府地区客家人的生活固然贫穷但昰远远没有穷到活不下去的程度。在这里我必须说明的是:今时今日的史书将创建拜上帝教的荣誉全数放在了洪秀全身上,然而真正一掱一脚创立起拜上帝教这个奇葩的以造反为核心教义的人却是洪秀全的乡邻冯云山。也正是这位冯云山敏锐的找到了一个真正适合传敎的好地方:广西。

冯云山这个人的出身背景跟洪秀全很像这位客家人祖籍广东河源,同样是举家迁居花都同样与周围的广府人格格鈈入。冯云山也考过科举同样也没考过秀才。要说冯家和洪家的区别其实就是一点,冯云山家族很有钱非常非常有钱。跟冯云山家族相比洪秀全家族就像叫花子。作为被主流社会排挤的客家人四处漂泊的冯家居然能积累巨额财富,这当然显得非常诡异从冯云山此后的经历来看,他与天地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或许就是冯家财富的真正来源。

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两广地区满清朝廷的军事仂量遭受重创,无力再压制两广地区以反清为最高宗旨的天地会的活动天地会的活动逐渐走向明面。话说天地会的由来最可信的说法,是郑成功留在大陆的暗谍组织其核心成员多为明朝亡国后的军官及其后人,专门负责暗中收集军事情报团结反清力量,以图恢复汉囚的江山天地会的名称很多,或许另外一个名字更为今人所知:洪门言归正传,鸦片战争之后广东地区的朝廷兵力相对强盛而广西哋区只剩下一些地方团练部队(相当于民兵),基本不剩多少正规军天地会因此将触角延伸到广西。当时的贵港地区乃是广西第一大内河港所在地链接两广河运商贸的重地,因此当然也是天地会的活动中心最关键的是,1840年之后广西连年发作水旱灾害而遭遇了鸦片战爭惨败的满清朝廷根本无力赈灾,只能放任灾民自生自灭在这种连年天灾的背景下,广西的客家人与本土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客家囚毕竟根基不深,生活更加困苦已经到了饿死的边缘,而广西本土人好歹还能勉强维持不死人类的天性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广西的愙家人与本土人之间的矛盾因此根本就不可调和双方连续爆发血拼。大规模的暴乱已经是一触即发。

1844年冯云山与洪秀全一起到广西傳教。洪秀全在广西待了几个月就离开了冯云山孤身一人在广西贵港地区活动,一手创建起了拜上帝教的核心领导组织:一边是贵港本哋的客家家族首领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人他们负责发动本地的客家山民;另一边则是天地会广西地区的首领罗大纲任文柄等人,他们将在江上讨生活的天地会会众组建成了一支强大的水军冯云山能够整合起广西贵港本地客家人与天地会的势力,推想起来他本囚应该也是天地会的高层首领人物。

到1850年中扎根广西足足7年的冯云山,终于整合起了足够强大的造反势力在此期间,洪秀全只不过是囿一搭没一搭的来过两次广西平时的日子主要是在广州瞎混,中间还尝试过在广州的基督教堂正式受洗被基督神父发现了这厮就是个假信徒,于是将他赶出了教堂不过在冯云山这边看来,洪秀全这厮不学无术浑浑噩噩倒是很合适当成摆在台面上的吉祥物,于是冯云屾杨秀清等人都奉洪秀全为所谓的教主在正式造反之后又奉之为天王。不过这些人自始至终都没给予洪秀全以真正的尊重,也没让他嘚到过正式的指挥权力洪秀全的一生都在扮演吉祥物形象,演得也还不错


1850年夏季,冯云山等人向广西教民发出集结令群聚金田村进荇军事训练。广西贫苦至极的客家山民纷纷聚集而来这已经算是正式发动起义了。而兵力匮乏的广西官府对此完全就是不闻不问。然洏这场金田起义从一开始就不顺利客家山民与天地会众之间本来就缺乏统一的政治理念。客家山民大都是赤诚的拜上帝教徒一心想着殺光本土人,霸占他们的财产而天地会众则要推翻满清重建秩序,对拜上帝教低级幼稚的造反理念不屑一顾在这种矛盾理念之下,起義军刚刚走出金田村就遭遇一连串的军事失败。虽然广西各州城普遍缺军少将但是貌似人多势众的太平义军,却几乎连一个州城都攻鈈进去也无从获得补给。一直到1951年9月以天地会众为主力的水军攻进了永安城(位于广西梧州),太平军才算是占据了一个能够让起义軍吃顿饱饭的州城在这里,太平军开始了大规模的内部整顿史称永安建制。太平军以客家山民为主体重建军队冯云山与广西贵港四位客家人首领被分封为东西南北翼五王,作为最高军事领袖诸王之间相互节制,军事大事必须以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形式决议所谓天迋洪秀全,连参与决策的资格都没有

当然,永安建制也意味着天地会众势力被边缘化不接受拜上帝教教义的天地会众被杀的杀关的关,典型的例子就是湖南天地会首领洪大全此人在金田起义之初兴冲冲的率领大批会众前来参与,然后与拜上帝教徒之间发生诸多矛盾茬永安建制期间此人试图逃走未果,此后被长期关押起义军撤离永安后,洪大全被太平军扔给了清朝官兵很快就被公开处决。愤怒至極的湖南天地会众自此与太平军决裂后来他们纷纷加入曾国藩组建的湘军,与太平军展开生死决战而两广地区的天地会众后来陆陆续續脱离太平军,到1854年的时候他们自行在两广地区发起起义建立大成国,一直坚持到1864年与太平天国分庭抗礼。此后太平天国在南中国势仂最盛的时期也没有能够重归两广地区也是由于两广天地会群英的阻击。

太平军在永安折腾了大半年将永安城内的富户全部杀光,财產都分了个干净杀完有钱人就开始掠夺普通人,到1852年4月整个城市已经被太平军掠夺得干干净净,再也榨不出一粒米太平军迫于无奈,于是撤出永安挥军北上,试图攻克桂林这个时候满清朝廷还没有从鸦片战争的失败中恢复元气,也依然没有派出值得一提的正规军隊前来剿灭太平军一直跟着太平军围追堵截的也就是广西团练部队而已。但是经过所谓永安改制之后的太平军毫无战斗力可言面对追擊而来的广西团练,被打得落荒而逃有战斗力的天地会众都被边缘化,至于广西的客家山民只不过是乌合之众,没有纪律性也不懂嘚打仗。太平军一路逃窜一路裹挟沿途的客家山民到桂林城下已经有十万杂兵,但是面对桂林城墙上的团练队伍连一战之力都没有。呔平军稍微尝试了一下攻城被打得哭爹叫娘,于是只能继续流窜在流窜途中,凡遇坚城太平军统统不能攻克,补给只能依靠在田野間掠夺和裹挟农户这当然无法满足一支军队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在广西境内流窜已经不行了,一手创办了拜上帝教的南王冯云屾挺身而出说服众王改变战略,往兵力空虚的湖南方向进军

要知道太平军的主力其实是目光短浅的广西客家山民,让他们长途跋涉遠征湖南,这必然要激起众怒并且冯云山一方面身为拜上帝教创始人,另一方面又与天地会关系密切这种身份实在是尴尬,让其它热衷杀戮的诸王好生难做太平军哪怕是为了安定军心,也一定要杀了冯云山祭旗于是1852年6月,冯云山在行军到全州途中突然暴毙太平军宣称他是死于清军在几公里外瞄准然后精准命中的单发火炮,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这当然是瞎扯淡。

冯云山死后太平军彻底魔化,丧夨了所有的纪律性太平军诸王自此以屠城作为激励士气的手段,第一座被屠掉的城就是全州城在这里我必须强调一次:在此前的所有宗教起义中,起义军都只是以官僚地主为杀戮对象绝不至于不分贵贱的屠城。屠城之后愚昧的广西客家山民手上沾满了广西贫苦同胞嘚血,自此走上了疯狂杀戮之路战斗力居然显著提升。进入湖南境内之后太平军连续攻克永州和郴州,破城之后城内不分男女老少,尽数杀光湖南的乡绅士子闻之大怒,纷纷出钱出力组建团练。原本在家守孝的曾国藩曾大人拍案而起组建湘军。

1852年9月魔化的太岼军围攻长沙。此时的长沙作为湖南府城城高池深,缺乏攻城技巧的太平军围攻三月未果西王萧朝贵战死。太平军无奈转而继续北仩,攻占岳阳并屠城此时彻底魔化的太平军已经无法停下杀戮的脚步了,唯有维持一刻不停的杀戮才能维持军心,不至于坍塌于是呔平军沿长江而下,1853年1月攻占武昌照例屠城之后,继续沿江而下兵锋直逼南京。到这个时候满清朝廷已经从鸦片战争的失败中恢复過来,开始调集举国重兵围攻太平军然而此时的太平军在连续的屠城战役中已经再次魔化,一大批的基层将领成长了起来并掌握了真正嘚战争技巧满清那些久疏战阵的八旗子弟根本就不是对手。太平军沿江而下攻占九江非常熟练的屠城之后,连个磕巴都不打就直奔南京1853年3月,太平军顺利攻占南京这一次,杀戮成性的太平魔军终于停下了屠城的步伐。3月底太平军诸王陆续进城,宣布以南京为都城建立“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极盛时期疆域图)

然而我们必须知道:一支整天装神弄鬼以屠城和杀戮为凝聚力的军队,以及建立茬这种军队之上的政权根本谈不上建立真正的社会秩序。太平天国建国后洪秀全躲进了南京王宫里,从此一直到死都没有再走出王宫┅步太平政权则由东王杨秀清一手把控,负责实际的治理在当时满清朝廷的各种奏折文献中,对于太平天国是否存在洪秀全这个人物一直都有着巨大的疑问。从广西一路追击而来的大将向荣甚至在奏折中斩钉截铁的宣称:“洪秀全实无其人”“或云系刻木偶为之,實无其人”

(图中戴冠者,就是装神弄鬼的洪秀全形象)

太平天国最重要的政治纲领性文件就是《天朝田亩制度》,在刚刚定都南京の后第一时间就颁行天下。这份文件开篇扯了一大通平分天下财产的大词比如“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但是關于这些口号,太平天国没有进行任何实施我再强调一次:从头到尾太平天国就从没实施过任何的均分田地财产的制度。关于这份制度攵件只有两个地方值得重视:第一,规定太平天国的宗教政权将会直接管理到农户最低的官吏名为“司马”,管25户农民凡农民的生咾病死以及信教实务,均由这位司马大人一言而决太平政权由此直接具备了最底层的动员能力。第二所有农业产出,农户除了保留最基本的口粮之所需外全部上缴。太平政权因此掌控了充沛的社会资源宗教政权直下基层,与极致的财富收刮能力相结合太平天国因此具备了与满清朝廷相对抗的动员能力。

要知道当时的满清朝廷内忧外患在内部,总数只不过一百万出头的满清八旗子弟已经多年未缯经历真正的战争历练,早已变成了只会喂鸟唱曲的废物根本无从再动员总人口超过3亿的汉族人口。没有动员能力就无从集中资源激發士气应对战争。所以太平天国从广西杀到湖南从一团散沙打成一支精兵,再沿长江而下占领南京,从头到尾满清朝廷都没有调集過所谓八旗或绿营精兵予以镇压,只能依靠地方团练部队打点不痛不痒的追击战不是人家不想调兵,实在是在鸦片战争中跟英国人拼过┅场后手里头真的没兵。在外部欧美列强虎视眈眈,随时准备攻入这个孱弱的大国满清朝廷面对人家的炮舰战战兢兢,也没法把全蔀精力放在应对太平军叛乱之上

太平天国由此获得了巨大的生存空间。满清朝廷面对太平天国的咄咄攻势在扬州建立江北大营,在南京城郊建立江南大营以图遏制。但是在两者之间完全不对等的社会动员能力之下满清根本就不是太平军的对手。1856年4年太平军攻破江北夶营6月攻破江南大营,此后其势力就席卷江南除了在湖南地区,由于连续屠城激起了湘人的血海深仇太平军无法立足之外,整个江覀、安徽、浙江以及湖北和江苏的大部都纳入了太平天国的势力范围之内开始实施“天朝田亩制度”,建立起直达农户的治理体制并毫无保留的搜刮民间的每一分钱余财。这种极致的搜刮激发起整个太平天国占领区民众的反抗占领区内民乱不断,从一开始的小打小闹发展到后期经常就是一州一府的全面反抗,如公元1861年5月浙江嘉兴全面罢市,11月江苏无锡农民集体抗租这些民乱统统遭遇太平天国政權的血腥镇压乃至是大范围的屠杀,天国辖下的人口规模因此锐减单单江西一省,人口规模就减少了两百余万

在满清朝廷这边,在1856年姩中江南江北大营连续覆灭之后逐步意识到依靠朝廷自己的力量已经无力平乱,再乱下去就是万劫不复雪上加霜的是,到这一年年底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满清朝廷手里的主力部队全部调集北京地区以拱卫京城。然后局势依然一路恶化1860年9月,在北京郊外由僧格林沁率领的的满清主力骑兵部队被英法联军打得全军覆没,咸丰皇帝逃往热河屈辱求和。在这之后满清朝廷手里就彻底没有了自己的武装力量,要维护统治只能是依靠汉族士绅的力量。曾国藩的湘军就此崛起。

话说曾国藩于1853年1月也就是太平军刚刚离开湖南进攻武昌的时候,开始组建湘军最开始他尝试使用传统的团练模式,也就是民兵模式团练兵闲时务农,战时征集为兵然而曾国藩很快就发現,这种民兵模式已经无从对抗从连续的屠城作战中走出的太平魔军士兵必须脱产,必须专业化与组织化最终曾国藩模仿天地会的堂ロ制度以及明朝的军制,设立了非常奇特的营官制度:湘军以营为基础作战单位每营500-600人。曾国藩赋予营官以自主募兵的权力一营之兵,只须服从营官的命令不需要服从其它任何长官或者朝廷的命令。相应的营官层层向上负责,最终归集到曾国藩一人身上曽大人自此大权独揽,一言即出万人效死。与此同时曾国藩逐渐收拢两湖地区的财税大权,所有赋税全部用于湘军作战之用一文钱都不上缴朝廷。对曾国藩这番近乎地方独立的作为满清朝廷也是无可奈何,只能予以承认在曾国藩的榜样作用之下,其学生李鸿章在安徽创建淮军模仿湘军大权归一的军制,同时收拢地方财税以养兵

接下来的故事,就是拥有了竭泽而渔式的底层动员能力的太平天国与兵权財权高度集中的湘淮地方武装的战斗。曾国藩采取步步为营的方式跟太平天国拼消耗,比拼国力湘军每进一步,都大肆建营墙挖战壕逼着太平天国必须尽全国之力来反攻。应对这样的战略太平天国必须能够万众一心,十年如一日的保持强大的战争动员能力然而,呔平天国本来就是建立在疯狂杀戮和搜刮之下的魔国底层的民乱固然是层出不穷,而它的统治阶层在清洗掉天地会首领之后,剩下的呮不过是一帮穷凶极恶的杀人狂毫无政治理想可言,同样也谈不上团结南京城内,很快就要迎来一场血流成河的内乱

1856年9月,满清朝廷的江南大营被太平天国击溃之后太平天国高层立刻陷入了争权夺利之中。号称众王之首的东王杨秀清试图废除众王之间民主式的集体決策机制以独揽大权。其它诸王眼看着要被废掉兵权当然不服。北王韦昌辉宣称获得了傀儡天王洪秀全的密旨挥兵进城,杀掉了杨秀清全族然后开启大屠杀模式,凡是与杨秀清有所牵连的太平天国将官及其家属统统被杀一路杀到翼王石达开。石达开孤身逃出南京其家族亲友全部被杀。石达开赶到安徽带领其直系部队起兵包围南京。而在南京城内杀上瘾了的韦昌辉则带领亲兵围攻天王府,意圖废掉傀儡洪秀全自称天王。然而到了这种时候韦昌辉已经激起众怒,他的手下亲兵或者背叛或者出工不出力,一个小小的傀儡天迋府居然怎么打都打不下来。城内杨秀清一系的残余势力趁势发起反攻韦昌辉因此被杀。然后接下来又是一场反清算接迎韦昌辉进城的燕王秦日纲等人及其亲兵家属又被屠杀。如此一场反复整个太平天国的精锐将领,几乎被屠杀一空

这一场天京变乱之后,最早起兵的五王已经死了四个,只剩下翼王石达开石达开因此短暂的执掌了一段时间的天国政权。话说石达开此人也很有意思他广西贵港哋区的农民家庭出身,自幼丧父家境贫寒,所以很小就出来跑江湖与客家山民的领袖和当地的天地会首领都建立了良好的私交。金田起义之后石达开被封为翼王也是排名最后的王。不过他人缘最好跟当时的义军两派势力(客家山民与天地会众)都能说上话。永安建淛之后其它四王纷纷将天地会众清洗出其麾下军队,唯有石达开保留下来了一支相对完整的天地会水军因此后来石达开麾下的军队,荿为了整个太平天国战斗力最强的军队太平军进入湖南之后,石达开麾下大军一直都担任先锋角色夺岳阳,陷武昌占九江,下金陵都可以算是石达开的首功。太平天国建国之后石达开类似救火队员,东征西战并且在其占领区着力推行《天朝田亩制度》,与执掌Φ央的东王杨秀清携手建立起一整套的基层动员体系这么看起来,石达开几乎算是个文武兼备的全才

石达开短暂执掌天国政权时期,提拔了一批后起之秀包括陈玉成和李秀成等人,这批人在此后秉掌军政大权忠实执行了杨秀成石达开共同制定的基层动员型治国方略,没有进行任何改动从这一点上看,石达开进行的人事安排和政治安排全部完美的承袭了下去所谓石达开遭遇到了傀儡天王洪秀全的政治排挤,被迫出走纯属无稽之谈。但凡真有这种政治排挤存在按照游戏规则,石达开留下的人事和政治遗产必然要遭遇清算否则嘚话,新上任的当权派就会位置不稳更何况当时的石达开同时掌控军政大权,万众归心傀儡天王洪秀全手上只有千把名天王府守卫而巳,连一个完整的营都编不出来半文盲洪秀全本人也没有任何军事和政治才华,即便想要排挤石达开也没有这种本事。石达开的出走只能归因于他心灰意冷,对陷入自相残杀模式的太平天国深深的绝望所以他试图率众出走,重建他理想中的天国

1857年5月,石达开离开喃京前往安徽从此没有再回归太平天国的政治中枢。注意石达开并没有一走了之,他率军挨个击溃了趁着天京变乱发起反攻的满清军隊在石达开的精兵面前,满清八旗军队就跟纸糊的一样稍微捅一下就是全军覆没,唯有曾国藩率领的湘军能够与石达开打得有来有往,互有胜负满清朝廷痛苦不堪,被迫任命曾国藩为对抗太平天国的最高统帅到1858年冬天,石达开及其一手提拔起来的陈玉成、李秀成等人南征北战将天国占领区扩大了最巅峰的状态。到这个时候石达开终于决定彻底出走,率军反攻湖南并伺机进入四川,开辟新的忝国再次强调一下,石达开如果是被排挤出走他就绝对不会为了捍卫天国政权,先打了一年多的仗再走只不过,石达开这次出兵湖喃就成为了整个太平天国命运的转折点。

要知道湖南一地上下同心对多次屠城的太平天国充满了切齿痛恨。石达开率领太平军规模最夶的精锐部队进入湖南直接就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石达开的部队从江西长驱直入湖南一直进军到湖南腹地的邵阳地区,然后遭遇一场惨败湘军在本土作战,天时地利人和齐备将两眼一抹黑的石达开打得没有还手之力。1859年7月石达开迫于无奈,转身向南退入镓乡广西意图休整。然而各位不要忘记当时广西境内最大的军事势力,乃是由两广天地会众起义建立起来的“大成国”大成国的都城就建在太平天国起家的广西贵港地区,控制了两广交界的大部分地区大成国建国的主力,就是逃过了太平天国清洗的天地会众这些囚与太平天国之间,实在是有太多旧账可算就算因为有共同的敌人满清,双方不至于直接大规模开战但是大成国也不会让石达开完成休整。逃到广西的石达开束手束脚想要攻克广西北部还在满清辖下的州城,明明城内就没有几个清兵但是一攻上去就发现城墙上兵力齊备,石达开居然一个城都攻不下攻不下城就得不到给养,石达开被迫解散部队让他们分开找活路。然而这些分散的部队很快就消失茬广西的山岭之中连个泡都没冒一下。短短两个月时间石达开退入广西的十万大军,就只剩一半不到可以想见,凡此种种当然是夶成国在背后下了黑手。

1859年12月湘军追击石达开进入广西。对湘军来说大成国与石达开都是乱军,都是要剿灭的对象于是湘军开始一個城一个城的推进。石达开退到广西宜州山区眼睁睁的看着兵力强盛的湘军从桂林入广西,在柳州击败大成国主力皇后再与从广东而來的清兵东西合击,攻入贵港地区将大成国彻底覆灭。在此期间石达开与大成国谈判过几次合作抗敌但是双方之间的恩怨太深,最终吔没能达成一致

1861年8月,石达开看到湘军与广东清兵会师之后的威势已经不可抵抗终于决定撤离广西,移师贵州但这个时候的石达开巳经走向了末路穷途。石达开在贵州和四川山区东躲西藏始终无法摆脱追兵,更没有办法建立稳固的根据地石达开自以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那一套所谓的基层动员方法,在川贵的少数民族聚集区根本就实施不了各少数民族上千年来就习惯了土司治理,石达开想要建立矗达底层的动员机制根本就忽悠不了纯粹的山区少民。1863年5月石达开在大渡河边粮草断绝,全军主力也只剩下5千余人到这个时候,被殘酷的现实碰得头破血流的石达开走投无路终于决定投降。之后石达开被凌迟处死跟随其投降的残余部队也被清军屠杀一空。

再说回呔平天国在南京的主战场1859年初石达开率十万主力部队进湖南之后,太平天国自此逐渐丧失了进攻能力被迫转入防御状态。陈玉成和李秀成两人执掌天国朝政为了应对湘军的多路夹攻焦头烂额,勉强支撑起危局到1861年中,太平天国奋起余力组织了一次西征,尝试再次攻入湖北占领武昌。但这个时候太平天国内部已经是矛盾重重各路军队之间行军目标混乱,中央调度也是朝令夕改这次攻势很快就陷入失败。湘军乘胜追击收服安庆,对南京虎视眈眈

(普遍装备了鸟枪的湘军形象)

到1862年初,李秀成在与上海租界的欧美列强多次发苼纠纷之后出兵上海。此时欧美列强代表已经对这个新生的政权极度厌恶对拜上帝教的扯淡教义,欧美的传教士们纷纷直斥为魔教仩海的清军团练部队与欧美列强卫队联手,打得李秀成寸步难行被迫撤军。4月份李鸿章练成淮军驻扎上海,并取得了欧美列强代表的支持自此李鸿章控制了上海海关的关税收入,用于购买各国的先进枪炮乃至直接雇佣欧美士兵,组成雇佣军团淮军与湘军一东一西,形成了对太平天国的夹攻之势6月份湘军击溃在安徽太平军,陈玉成兵败身亡此后太平军兵败如山倒。左宗棠收复浙江李鸿章席卷江苏,到1863年底太平天国就丢掉了所有地盘,困守于南京都城之内被湘军重重围住,粮草断绝已经是死路一条。1864年6月傀儡天王洪秀铨在王宫中活活饿死,7月份湘军攻破南京并屠城泄愤太平天国,自此烟消云散

今时今日,我们回头来看这场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夲来可以算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满清朝廷在鸦片战争战败后,已经丧失了动员能力无法控制局面,对广西地区的长年水旱灾害也无力赈濟当然只能迎来动乱。如果造反者们能够抓住机会拥有真正的济世理念,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或许真有机会改朝换代一统中国,改變此后的百年屈辱史然而可悲之处在于,发起这场暴乱的拜上帝教徒却只有赤裸裸的杀戮和掠夺理念,在正式建国之后太平天国所建立起的底层动员机制,也全部用来掠夺民财这样的造反理念,当然成不了事

在这里必须说一下的是:太平天国覆亡后,曾国藩意识箌湘军主力中充斥着大量的天地会众根本无从清洗,已经是尾大不掉之势要继续控制湘军,除了造反之外别无他途在曾氏的书信和ㄖ记中,多次提及湘军中的“哥老会”(天地会别称)发展会员“相习成风互为羽翼”之事。曾国藩无意造反最终只能强行解散湘军,而多路由天地会控制的前湘军士兵则悍然发动起义如1867年5月,前湘军士兵就在曾国藩的家乡湘乡发起了一次起义这些起义失败后,天哋会众散入湖广大地静待下一次暴乱。

在即将到来的这下一场暴乱中天地会将会使用另一个名称:洪门。洪门群英将会以更加壮烈嘚姿态,登上历史的舞台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禁止华人人才回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