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声,字有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掌握的点辫仔细身旁用来标读音,形旁大多表字义。下面的字各读什么?分别和什么有关?

253被浏览14708分享邀请回答1031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813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404 - 找不到文件或目录。
404 - 找不到文件或目录。
您要查找的资源可能已被删除,已更改名称或者暂时不可用。嗨!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您所熟悉的博客已完成她的使命并升级,现在有了更多选择。有趣的形声字教学
&&&&&&&&&&&&&&&&&&&& &有趣的形声字教学&&& 曾经有一次去参加青阳中心举行的&科学阅读提高学生阅读素养的课题结题&活动。省教委周德藩会长指出:提前识字,加大识字量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种趋势。我也重新认识到了识字教学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有意注意缺乏自觉性,需要他人不断的提醒和关照。思维活动是与具体事物或生动的表象相联系的,因此在识字教学过成程中,要突出直观、形象。要创设多种情境,训练识字记忆力。要注重情感体验,训练识字的注意力。这样的教学效果才好。&& 《识字8》是我在教研组上的一堂公开课。本节课是一年级学生首次接触形声字识字。教学目标要达到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并利用形声字的规律学习9个生字。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发展学生的语言与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与感染。教学重点是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字义,并学习如何正确运用。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是教学难点。&&& 平时在教学中,学生本来就对汉字中形相似、音相似的汉字是最难分辨最容易混淆,常会写错或是运用错,是因为学生还不懂其&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规律,由于学生是初次接触形声字,所以创设各种情境,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树立学生学好汉字的信心是最关键的。要不怎么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呢。整个课堂我以&小青找朋友&这一故事线索展开我的教学,我说:&生字宝宝谁来了?正确大声地叫出它的名字(青)?它最爱交朋友了,它自个儿就有许多词语朋友呢?&媒体出示青的一组词语&青色&青草&青菜、、青山、青石&&青云、青海、青蛙&&青鱼&&青山绿水&&青梅竹马&学生在读读辨辨中了解了&青&的涵义。&看,小青还要和一些偏旁朋友手拉手成为新的汉字宝宝呢,打开转盘认认读读,他们是谁呢?&学生拿出人手一个自制三转盘兴致勃勃地边转边学,边小组讨论,学得是兴趣盎然,趣味横生。我又点击动画大转盘,检查他们自主学习的情况。通过形象生动的大转盘,让孩子沉浸在一种游戏的轻松氛围中,不觉得是种学习,不觉得枯燥,而且利用转盘也直观地呈现了本课生字的特点,都是基本字加上偏旁所组成的形声字。而进行小组转盘的游戏又是注重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让生与生之间有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过程,既是适时的巩固,更是一项提升,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接着我问:&这些字你是怎么记住的?再读读字,想想词,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生讨论后说:晴:与太阳有关系,所以是&日字旁(晴天&&&晴朗&&&放晴&&晴好&&雨过天晴&晴空万里)睛:与眼睛有关系&,所以是&目字旁&(眼睛&&&火眼金睛&&画龙点睛)请:请求时要说话,与语言有关。所以是言字旁。&情&是与人的心情有关系,所以是竖心旁,心里的一种感情。(心情&&&&情况&&&事情&&&&感情)蜻:蜻蜓是一种专吃害虫的昆虫。所以要用&虫字旁&(蜻蜓&&&&蜻蜓点水)师小结:你们看这些字都是由青加偏旁组成的,而且读音与青差不多,这就是&&形声字。&这部分教学是加深了对生字的识记和辨析,通过形象偏旁的个性化的理解,学生对为什么用此偏旁有深刻的感受,而且在辨析过程中学会了学字的方法,可以换偏旁记字,可以基本字加偏旁记字,更可以从生活中识字,突破了难点掌握了重点,掌握了学法也为以后学习同类字打下基础。做到现在的扶是为了以后的放。&&& 在诵读儿歌这一块教学时我创设了优美的画面情境,多媒体出示,让学生边看图边想象说话:&小青和朋友们来到了郊外,看,这里的风景多好呀,他们看到了什么呢?出示图片说:(清澈见底)的池塘、(碧澄澄)的池塘、(清清)的池塘。这时飞来了两只小蜻蜓,蜻蜓长得怎样?你喜爱这美丽的池塘和可爱的小蜻蜓吗?就带着着份心情去读读这首小诗吧。&&天气晴,池水清,小蜻蜓,大眼睛,飞来飞去捉蚊虫。&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读出了事物的特点,读出了儿童的情趣来。在音乐声中、在动作的演示中、读好读美并牢牢记忆在脑海中。&&& 课后老师们在评论这堂课时都说只是容量大,拓展得多,挖掘得较深。教得扎实,学生在实际运用这类形声字时就不大容易犯错。但是我感觉到比较遗憾的是,由于课堂有些地方节奏的拖沓,像转盘识字的反馈认读形式的单一,教师语言的不精炼简洁,导致课堂结构不紧凑。书写生字这一环节没有时间完成。当学生观察到&青&的写法和观察其他和&青&有关的字&情&&晴&时,无情的铃声打断了我的教学,真可惜!我的写字任务没完成,课堂结构也显得不完整了。这样的不足之处是我以后的教学中应引起注意的。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形声字教学问题浅说
【提要】形声字在现在汉字中占90%左右,形声字的教学是对外汉字教学的关键。现代汉字中,形声字的理据性已经大大降低,如何充分利用形声字的有效规则而排除无效规则的干扰,从而提高对外汉字的教学效率,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形声字规则的有限性出发,提出汉字的规律不能代替汉字教学的规律,对形声字的教学应该从更科学的角度去认识、试验、研究。
【关键词】形声字 教学 形旁 声旁
对于现代汉字中形声字所占的数量和比例,一直存在不同的统计结果①。但有一个结论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形声字在现代汉字中占绝大多数。因此,对外汉字教学中,形声字的教学就成了汉字教学的瓶颈。最近有很多文章在谈如何利用好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②,来提高认读汉字、书写汉字的效果,笔者完全同意这种做法。然而,我们对汉字的理据性,对形声字形旁的表义度和声旁的表音度,应该有清醒的认识,汉字的规律不能与汉字教学的规律划等号。
应该说,对于形声字的教学我们还缺乏大面积的试验以及相关的统计数字。形声字教学行为也多局限在单个或单组字的处理上,而并非像小学生集中识字教学那样系统。&按照合体字的构字规律教学&③固然没有错误,问题在于我们对汉字结构规律的系统性还缺乏足够的认识。汉字教学,除了要考虑汉字本身的结构规律,还要考虑汉字习得者的习得规律、认知规律、认知心理等等。如何利用已知的规律,排除汉字结构的不规则性,或者不使已知规律被不规则性的结构所干扰,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形旁表义的有限性和形声字教学
形声字的形旁在多大范围内表义,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有些所谓统计数字并不能成为形旁表义的根本依据。形旁表义所牵涉到的问题至少有:
1. 形旁表义是笼统粗疏和不确定的。形声字表义是靠整体字形提供的。形旁+声旁&语素&字义,形旁只起信息提示的作用。比如:
⑴呕、吐、吃、喝、吸、喷、、吹、嚼、啃、喂、唾、
⑵嗖、哗、啦、叭、哞、哎
⑶咳、嗽、咏、唱、叹、嘟、哝、吆、唬、咆、哮、吼、吵、喧、哗、啼、喊、叫、呼、唤、哼、呜、咽、哇、哄、吩、咐、唠、叨、啰、唣、问、召、吁
⑷咖、啡、啤、咖、喱 、哔
⑸吗、呀、啊、啦、呢、喔、哟
虽然我们大致知道有的是口的动作、有的是象声词、有的是口发出的声音、有的是翻译用字、有的是感叹用字。但对于汉字教学来说,如果再加上含&口&部件的字,像&误、吴、克、如、石、兄&等等,如何让留学生分辨并根据字形记忆这些汉字而不至于混淆,不至于见到具体字的时候张冠李戴,或者不造成记忆负担,就需要进一步研究。
2.形旁与字义有联系的是一部分字,并不是所有的字。关于形旁表义度的分析数据也有不少种,李燕等的统计得出形声字形符的表义度为43.79%④,需要注意是这是对7000通用字中的5631个形声字的研究结果,其形旁知识来自有汉语母语背景的人。即使这样形旁对字义提示作用的效率也只有40%多一点。如:&马&字旁的字,按说都与马有关,可&驳、驸、骄、驻、验、骗、骚、骤&等字,从现代汉字角度来说,其形旁在常用义上的表义度几乎是零。而另外一些字&驾、驶、驭、驰、驯&等虽然可看作和&马&的行为有关,但与&马&的直接联系意义也是应该打折扣的。三点水旁的字也是这样,有些字至少从常用义上失去了与水的联系。如:&沙、漠、法、没、活、消、渐、淡、浓、滞、温、渣、演&。当然有些字可以从俗学的角度去解释,说&活&从水的原因是,动物和植物都离不开水;说&法&从水的原因是&去掉水就没法活&。学生会自然联想到,那&涞&一定是生存的意思了。且不说汉字结构不是严格的科学体系,单就这种解释方法来说,不仅容易产生流弊,同时也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3.之所以有较高的形旁表义率的统计,是因为冷僻字中形旁表义的居多。我们统计了3500个常用汉字中的形声字,同时又统计了7000个通用汉字中的形声字,发现两者相差竟有近20个百分点。而在最常用两千个高频字中,形声字的形旁表义率只有15.3%。这点从汉字字书的演变统计也可略见一斑。《》中,竹字头的字,有161个,其表义度为84%;《辞海》(1979)共288个,其表义度为40%;《新华字典》156个,表义度为33%。
4.有些字形旁的有无并不影响表义度。语言是靠声音辨义的,许多联绵字和地名用字,在造字时没有形旁,或者在使用中脱落了形旁。如:
喽罗&&喽啰 婉转&&宛转 鲨鱼&&沙鱼
老爷&&姥爷 鸧鹒&&仓鹒 罗嗦&&罗索
这些异形词现在都有了规范写法,但形旁的作用以及表义度的高低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5.同一个字因为形旁不同而出现义形并存的现象,造成了形旁表义的复杂性。如:
缥缈&&飘渺 蹁跹&&翩跹
6.测查形旁表义的科学性远比测查声旁表音要复杂。首先我们所依据的调查对象是有母语背景的中国人。这些调查对象语文程度的高低,又直接影响着调查结果。因此,样本选定就存在着极复杂的问题。其次其表义值的确定也应当有所依据。是完全表义,还是部分表义;是种属关系,还是提示意义等等。再次,义的确定也有不同标准。是根据常用义还是本义,是与一个义项相联系就算表义,还是几个义项同时考虑,诸多问题不一而足。而留学生的汉字教学是另外一种情况,他们没有汉语和汉语言的知识背景,也没有任何感性的汉字知识。他们对汉字的所有感觉均是一点一滴习得的结果。对于规律性的东西,他们是可以把握的,但对于不规律性的规则就比较困难了。留学生习得汉字的规律,远远不是汉字规律所可以解决的,形声字的教学也是这样。下面是从留学生的听写和书写中发现的问题:
谦虚&&兼虚 难&&隹 抵达&&氐大
保证&&呆正 温度&&昷度 保障&&保章
佩服&&凧服
出现这种脱落形旁的原因,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受到已有记忆的影响,或者是受到其他字形尤其是含旁字的影响,如:把&抵&写成&氐&,是受了&低、底&的影响。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考察,主体对多项客体的联想反映和记忆程度主要决定于形差度,形差度越小,对记忆的干扰就大。因此,相对于提手旁、三点水、单人旁等统字过多的偏旁来说,&兼、呆、氐&等更容易区分记忆。我们可以讲&纸&在古代与丝有关,所以是绞丝旁,但学生在书写时,首先来自他对字形形状的记忆,而不是首先想到它的意义。况且很多字的形旁与意义的联系并不直接和明显。由此我们怀疑所谓联想记忆法的效果有多大。笔者对100名留学生就&口&字的笔顺做过调查,按照规范书写的只有24%,其他写法五花八门。就&目&字来说,西方学生经常采取画字的方法。一个大O再套上一个小o。这显然是受了联想记忆的影响,没有把字形的记忆和笔画的记忆结合起来,汉字书写的记忆最终要落实到笔画和笔顺上。
二、声旁表音的局限性和形声字教学
汉字有多少形声字的声旁可以真正表音?即有多少形声字的声旁读音和整字的读音完全一致?周有光先生统计的结果是:现代汉字声旁的有效表音率是39%⑤。周先生的数据统计中是以&含旁字&所指,其含义比声旁要宽泛一些。李燕等对7000个通用字中的形声字的统计结果为,声韵完全相同的2285字,占形声结构的比例是40.54%⑥,而事实上,越是生僻字的表音率越高,我们对常用字3500个统计的结果是32%。高家莺对倪海曙编著的《现代汉字形声字字汇》所收5990个正字进行统计,其中一音声旁所组成的形声字中,字音与声旁读音完全相同的1578个,占形声字总数的26.3%⑦。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差距,原因在于所选材料及对材料的限制各有不同。不过,据笔者的统计结果,30%左右的表音率应该说接近汉字的事实。那么我们是把重点放在少数有规律的形声字上呢?还是想法解决那些规律性不强的部分,以便加强对汉字的认识呢?答案显然是后者。
形声字的声旁表音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1. 有些形声字在造字之初,就是省声的。这部分字的表音率是受到很大限制的。如:
疫,从役省。
截,从雀声。
2. 声旁的表调功能是非常微弱的。也就是说,造字的时候没有考虑声旁的调类。因此,很多声旁字是各调皆有的。比如从&分&作声旁的字,&芬、粉、粉、份& 四声都有。留学生认读汉字,不仅要掌握正确的声母、韵母,而且要掌握标准的声调。上述情况对学习和记忆不仅没有帮助,反而干扰学习和记忆的效果。
3. 偏僻声旁。有些声旁不是常用字,对于这类字的教学恐怕不能先去识读声旁,再去识读字音。现代汉字的200多个所谓能准确表音的声旁(或同音声旁)中,大约有60多个冷僻字和非常用字。如:
匝&&砸、咂 冉&&苒 氐&&低、抵、底、邸
敫&&缴、激 牟&&哞、眸 蚩&&嗤
这类声旁有的比它所组成的形声字还要冷僻,如&砸&人们常常见到,而它的声旁&匝&却很少见到。&激&是个常用字,可是当姓氏用的&敫&却极少见到。遇到这类现象,恐怕就不能先识声旁再去推知字音,而是先去学习整体形声字,再去利用右旁,去学习其他字形。或者利用已学过的字去记忆未学过的整字。这是所谓的&声旁&,其作用也就几乎不存在了。比如&激&和&缴&两字的读音差别很大,没有必要再去解释&敫&作为声旁对读音的整体作用了。
4、有些字的音形不是单一的。现在汉字作声旁的字,有120多个是多音的声旁所构成的形声字。由这类声旁构成的形声字,有的不同于声旁的多音,有的又可能同于声旁的多音。
辟 ①p& :僻 譬 壁
②b&: 壁 避 璧 臂(又音bei)
&暴&是一个多读声旁,而由它构成的同声旁的字却不能类推多读。或者间或可以类推多读,那么声旁的多音之间,在表音上的作用只能是相互干扰,相互抵消。其结果增加了干扰,增加了误读率,削弱了表音率。此外,多音声旁和它构成的形声字之间,有的还有可能有异音关系。如:
辟 ①p&: 僻 譬
②b&:壁 臂(又音bei)
②pǐ:癖 擗 劈
在这种&同&、&异&交错重叠的复杂关系面前,利用声旁去记忆汉字的作用究竟还有多大,是可想而知的。
对外汉字教学中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的东西,形声字的认读也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但是,我们需要明白一些教学理念和教学原则,其中一条重要的原则就是不能以汉字的规律去代替汉字的认知规律。
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都是我们可以利用的教学因素,探讨形声字的形旁的教学,离不开汉字的整体教学,不能就形旁而论形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比如从&心&的字都与&心&或思想有关,但具体怎么相关,如何把这种相关转换成记忆规则,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声旁教学也是这样,声旁的利用不仅有限度,而且绝不能以声旁的表音率来代替声旁的认知率,以为40%的表音率,就可以记住形声字的40%。来自非规则性的因素对规则性因素的干扰,使得这种表音率到底能有多大利用率,还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①参见苏培成《现代汉字学纲要》,第76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10月。
②如万业馨《略论形声字声旁与汉字教学》,载《世界汉语教学》2000年第一期。
③郝恩美《现代汉字的教学方法》,载《汉字与汉字教学研究论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
④李燕、康加深、魏励、张书岩《现代汉语形声字研究》,载《语言文字应用》1992年第1期。
⑤周有光《现代汉字中声旁的表音功能问题》,载《中国语文》1978年第3期。
⑥李燕、康加深《现代汉语形声字声符研究》,载《现代汉语用字信息分析》,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
⑦高家莺、范可育、费锦昌《现代汉字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
主要参考文献
1.吕必松主编《汉字与汉字教学研究论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7月第一版。
2.陈阿宝《汉字现状与汉字教学》,载《第一届国际汉语教讨论会论文集》,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6年。
3.杨夷平、易洪川《浅析识字教学的对内对外差别》,载《世界汉语教学》1998年第2期。
4.万业馨《汉字字符分工与汉字部件教学》,载《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4期。
5.王玉新《汉字认知学》,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第一版。
6.高家莺、范可育、费锦昌《现代汉字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4月第一版。
7.苏培成《现代汉字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10月第一版。
(中国人民大学对外语言文化学院 李禄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角形数的规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