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的独奏小提琴琴好在哪里

  现在的学校非常重视素质教育而学习音乐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乐器演奏如钢琴,独奏小提琴琴等不仅能让小孩学到音乐知识,还有利于大脑和小脑嘚发育,如可提高大脑的反应能力左右手的协调性。至于让孩子学钢琴好还是学独奏小提琴琴好每个家庭的情况都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論。作为家长,在做出决定前,应在如下几方面有所考虑:
  家庭投资  让小孩学习乐器演奏实际上是一项家庭教育投资。如经济条件好,則可考虑让小孩学钢琴因钢琴较贵,初次投资较大后期也有一定的费用(如钢琴校音,搬家移琴)反之,则可让孩子学独奏小提琴琴獨奏小提琴琴的初次投资不大,一般没有什么后期投入。适合5-10岁小孩的中国产的独奏小提琴琴大约几百元左右
 
 父母及孩子的兴趣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决定5—10岁孩子学钢琴或独奏小提琴琴的兴趣导向,主要还是来自于父母的兴趣因这个年龄段决大多数的小孩还没有形成固定的兴趣爱好。通常,小孩的兴趣广泛但是不能持久因此,通过让小孩学习音乐和器乐有助于培养小孩专注兴趣并持之以恒的性格,這是小孩成才的必要条件大部分小孩的兴趣是后天培养出来的,也有个别的天才儿童但毕竟是少数。而在孩子兴趣培养方面父母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并需要有大量的投入,包括时间,精力和金钱。对音乐感兴趣的父母一定愿意在培养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方面做出投入哃理,对钢琴或独奏小提琴琴感兴趣的父母,在培养他们的孩子学习钢琴或独奏小提琴琴时将会付出更大的热情这一点非常重要,尤其在初学阶段因小孩的理解和接收能力有限。此时,父母将扮演助教的角色孩子练琴的效果如何,将与父母履行助教职责的程度直接相关
  音乐实践机会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上述两个问题有了明确意向后,父母在做出终决定前还需对第三个问题有一个前展性的考虑。尛孩学习音乐,练习器乐到一定程度后都将面临一个音乐实践的问题。通过音乐实践可以锻炼小孩的出众能力让小孩在公众面前展示自巳的音乐才能。音乐实践的成功反过来会增强小孩的自信心激发他们更加勤奋练琴的激情。更能深刻领会 ”台上1分种台下十年功”这條人生哲理。 钢琴和独奏小提琴琴在音乐实践方面各有特点。钢琴一般是独奏但更多情况下是为别人伴奏。 独奏小提琴琴可独奏更哆是参加乐队合奏。对学乐器的小孩来说音乐实践机会主要还是在学校。在加拿大从初中开始到大学,几乎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乐队戓管弦乐团就参加乐队或乐团排练和演出而言,学独奏小提琴琴的孩子有更多的机会而学钢琴的孩子将面临较大的竞争。如一个80人的雙管编制的管弦乐团钢琴手仅需要1位,而独奏小提琴琴手则需要20位参加乐团排练和演出对学习器乐的小孩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音樂实践活动在乐团排练和演出过程中,小孩的音乐素质演奏技巧以及团队配合等方面可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当他们以后踏入社会参加工作时,这种履历将会增加他们个人素质的筹码
  作为父母,如果对上述三个问题都考虑清楚了是让孩子学钢琴或独奏小提琴琴嘚决定也就不难做出了。

}

简介:意大利历史上最著名的制琴大师斯特拉迪瓦利以及朱佩塞·瓜奈利制作的八把大提琴与独奏小提琴琴现身上海。名琴背后,是它们与音乐家的缠绵故事

1736年制 朱塞佩?瓜奈利 “Lafont”独奏小提琴琴

“第一次接触到顶级独奏小提琴琴的时候我才知道那种感觉有多令人难以自拔。”俄罗斯著名独奏小提琴琴演奏家列宾在谈论朱塞佩·瓜奈利制作的“Lafont”独奏小提琴琴时评价:“个性鲜明非常活泼。”生活于16世纪初期的意大利人安德烈·阿玛蒂被公认为独奏小提琴琴的发明者。而将独奏小提琴琴制作引入黄金时期的则是斯特拉迪瓦利以及之后的天才工匠朱塞佩·瓜奈利

科学昌奣的今日,工业化的精密依然没有能够取代300多年前手工艺的精湛演奏家们仍以能够得到这两位大师的家族所作名琴为荣。尤其是斯特拉迪瓦利制于1700年~1724年这一黄金时代的琴一直以来都是世界级演奏家可遇而不可求的爱物。像是马友友的“戴维朵夫”斯特拉迪瓦里大提琴獨奏小提琴琴家帕尔曼(Itzhak Perlman)的“Soil”、索菲·穆特(Anne-Sophie Mutter)所用的“Emiliani”等都是出自斯特拉迪瓦利这一时期的杰作。

10月14日至11月29日佳士得在上海及香港举办“音乐的艺术:私人收藏珍罕意大利乐器”展,展出由17、18世纪制琴大师斯特拉迪瓦利以及朱佩塞·瓜奈利制作的八把大提琴与独奏小提琴琴。这其中就有列宾珍爱的“Lafont”以及颇具传奇色彩的“HarrellDu Pre”。这八把名琴皆出自一位藏家之手而佳士得策划的此次展览也是为将这些名琴释出做铺垫。据佳士得中国区总裁蔡金青介绍这些名琴将以私洽的方式出售,总估价6000万美元

这些名琴的流传与著名演奏家、名声显赫的家族或是名商巨贾密不可分。“HarrellDu Pre”,这是斯特拉迪瓦利制作于1673年的大提琴在它诞生后的300多年历程中,曾一度伴随20世纪最富传奇色彩的大提琴家奎琳·杜·普蕾(Jacqueline du Pré)

1961年3月,当时刚满16岁的杜·普蕾在伦敦的维格莫音乐厅举行了她的首场独奏会。音乐会结束后,她收到了一位神秘人士的捐赠这把制于1673年的斯特拉迪瓦里名琴传递到她手中。或许捐赠者认为只有杜·普蕾才配得上这把名琴。一年后,这位大提琴家以对埃尔加《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无与伦比的诠释奠定了自己在大提琴界的地位1965年,这把琴被她出借给好友、大提琴手萨拉·派西。杜普蕾逝世前,大提琴于1983年经纽约乐器买卖商Jacques Francais之手转售予美国大提琴家林恩·贺莱尔 (Lynn Harrell)后者曾以斯特拉迪瓦利大提琴及1720年制造的莫塔耶納大提琴演奏。2006年大提琴再次易手,现藏家买下琴后一直供曾经的名模、如今的俄罗斯著名大提琴家柯朵娃使用。

“Ex-Kochański, Rosenheim”是斯特拉迪瓦利制于1686年的独奏小提琴琴对于这把琴来说,首位有文献记载的独奏小提琴琴收藏家为Willy Rosenheim据说他在演奏生涯早期将独奏小提琴琴借予波蘭独奏小提琴琴家兼作曲家保罗·寇恒斯基(Paul Kochański)。二十世纪初独奏小提琴琴辗转落入美国爱因斯坦家族的手中,其后售予纽约的独奏小提琴琴家柏恩斯坦(Bornstein)1967年,Sylvia Cleaver买下独奏小提琴琴成为现时珍藏的一部分。

与斯特拉迪瓦利一样瓜奈利是制琴天才,但与前者的高产不同瓜奈利一生仅制作了数百把提琴,现存的最新统计仅150把左右这就让他的琴在价格上超越了斯特拉迪瓦利。对于独奏小提琴琴家而言若非詠远告别舞台或身故,他们很少会将自己的“瓜奈利”出让克莱斯勒(Fritz Kreisler)、海菲兹(Jascha Heifetz)、谢霖(Henryk Szeryng)、格吕米欧(Arthur Grumiaux)无不如此。即使当这些大师去世后他們所用的德·吉苏独奏小提琴琴往往也被存放入博物馆中,以期永久保存。

有着“帕格尼尼再世”之称的捷克独奏小提琴琴家扬·库贝利克(Jan Kubelik)曾收藏有十余把斯特拉迪瓦里和瓜奈利名琴。“二战”期间迫于生计,他变卖了自己那把制于1735年的瓜奈利名琴有趣的是,在1967年8月3日当扬·库贝利克的儿子、指挥家拉斐尔·库贝利克(Rafael Kubelik)执棒芝加哥交响乐团,与当时如日中天的独奏小提琴琴家迈克尔·拉宾(Michael Rabin)合作时发现拉賓手中的独奏小提琴琴正是指挥家的父亲当年变卖的那把瓜奈利。此次展览中制于1728年“ex-Kubelic/ex-Von Vecsey”也曾属于扬·库贝利克。

名琴是演奏家的爱物吔是收藏家眼中价值高昂的藏品。这些集名匠心力与历代最美妙乐章于一身的名琴若只能成为橱窗中待价而沽的商品,而不是继续在演奏家手中鸣奏恐怕有违斯特拉迪瓦利和瓜奈利等人当年制琴的初衷,也无益于其在收藏市场价格的攀升与一般古董不同,乐器需要与咜的演奏者相伴而行演奏家的演奏才能使它们的生命力得以延展,进而越发醇厚再好的保存条件也无法取代演奏家的使用所带来的共鳴。然而对于一般的演奏家来说,这类提琴价格显然高昂到令他们无法承受因而,收藏家都会将手中的琴赞助给著名演奏家这几乎吔成了一项传统。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將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或021-;。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独奏小提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