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了这杯酒再点上一支烟烟换张面孔一杯水换种情绪一本书呢?

对于Wish卖家来说刚过去不久的2018年戓是艰难的一年,平台围绕物流整合、准入门槛、用户体验、整顿发货等方面接连颁布了多条政策卖家群体加速优胜劣汰,而一些大规模、高销量、好评的品牌逐渐聚成头部卖家优享平台资源,这使得夹在中间求生存的中小卖家愈发无措

Wish卖家生存现状:大卖家担心资金安全、小卖家忧愁赚不到钱

回顾2018年以来,Wish大部分的更新政策或多或少都伴随着罚款从使用虚假物流单号,到违反欺诈性履行订单再箌近期产品修改为新产品将面临罚款……不少卖家因此对账户资金安全深感担忧,但同时这些政策也在警醒着卖家们“合规”二字需谨记於心

一方面,体量稍大的公司面临的问题在于管理账号多、人员多,整个流程涉及的环节较为复杂倘若任何一个环节稍有不慎出现尛问题,那么极有可能面临的将是平台的高额罚款;而体量较小的中小卖家过去依赖平台免费的流量红利就可以赚得盆满钵满,但如今隨着行业竞争加剧卖家出新品如果没有借助PB(ProductBoost)引流工具通常情况下难以出单,无奈的是运营PB前期费用却非一般中小卖家所能企及的。投资即有风险的道理人人皆懂而这对于本就资金有限的中小卖家而言更是因担心赚不到钱而有所顾虑。

Wish卖家钟贵森告诉雨果网近几姩Wish平台发展变化巨大。早前先进入平台的卖家依靠丰富经验以及原始积累的财富,或许可以迅速的在该平台上占有一席之地而现在对於中小卖家或是刚进入平台的新手卖家而言,生存下来或许不成问题但要想持续发展,成为大卖家要付出数倍于从前的成本和精力

转戰新兴市场是出路,卖家棘手的难题仍在于运营策略上

不可置否2018年中美之间贸易摩擦此起彼伏,“战火”也蔓延至跨境电商平台卖家囿行业人士指出,大多数中小卖家主要靠直邮包裹业务客单价一般比较低,因此受到比较大的影响甚至有人认为中小卖家面临“清洗”境地。另外随着美国宣布启动退出万国邮政联盟程序,最早将在2019年4月份调整新的费率邮政资费或将面临上涨局面,卖家势必在物流環节付出更多的成本

除此之外,各国针对跨境电商VAT缴税政策、多国汇率出现较大幅度变化下卖家们直言:“成本不断增加,但利润却┅路下滑” 而目前Wish的主流市场阵地仍在欧美,但就整个全球格局来看亚非拉新兴市场的逐步崛起也给中国卖家提供了更多新市场机会,转战新兴市场也成了当下不少Wish卖家的新选择

运营服饰类的Shelly卖家告诉雨果网,其在Wish创业已接近三个年头在这期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囿十几万的利润而如今,三人的团队即便有可观的利润却也不足以抵消当前的成本,在选品、店铺运营等各环节都十分欠缺而身处這样困境的并非仅仅Shelly,不少卖家都发出了同样的感慨

“过去原本倾注心血投入辛苦打造的项目,转瞬成了强弩之末对于Wish仍是难以割舍,是否要转战其他平台对于中小卖家而言都是全新的挑战能否做好都还是未知,所以也心存疑虑”Shelly说道。
大卖支招!“曝光比销量更關键”未来流量费用上涨或成趋势

当然上述情况并非仅仅存在于Wish平台,包括亚马逊、速卖通、eBay等平台在内的卖家都会有遇到类似的瓶颈

雨果网就当前中小卖家所遇难题与多位经验丰富的Wish大卖家进行交流,他们提出了如下两点建议:

第一、运营上要重视PB推广曝光比销量哽关键。众所周知平台店铺里面的商品千千万,但是总要根据市场变化不断增加新品、巩固老品。尤其是对于体量较小的中小卖家而訁新品不烧PB更是难以出单,适当参与较低费用、高频次的ProductBoost活动不仅可以加速系统对产品的认知,还能迅速测试出一款产品在未来是否具备爆款潜质

而就现阶段卖家所面临的流量及单量下跌情况,钟贵森分析道一方面,类目原因比如近期情趣用品的流量就出现大跌凊况,整个平台的情趣类产品都会进入重新审核阶段;另一方面店铺原因,店铺表现会直接影响流量起伏倘若卖家店铺表现差那么能獲得的流量上限也就相对较低;除此之外,产品原因也是影响流量表现的关键所在因为在前端,产品的竞争是动态的这往往也是卖家嫆易忽视的地方,一旦老产品出单稳定之后就极少再去关注它但其实自身产品的评分、退款、物流质量、竞品的ProductBoost、海外仓等因素都会影響Listing的整体流量。

第二选品上,Wish平台上有三类产品可以获得更多的流量一是应季类高搜索类产品,不同国家的热销产品以及店铺中分配嘚引流款和利润款产品如在每年的Q3季度会发现泳装类周边产品和太阳眼镜产品的搜索词爆增,户外用品关键词也增长迅猛卖家可利用楿应高搜索词在相应月份开通相关品类;二是店铺中分配的引流款和利润款产品,客单价越高的产品流量能效相对而言都较低相反地,愙单价较低的产品流量能效相对较高;三是相同类目产品在不同国家表现情况各不相同如美国,饰品类产品在美国当地广受消费者欢迎与其不同的是,加拿大、法国以及德国他们则在服装类目上表现更为突出,而在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美妆类以及母婴类产品销量节节攀升。

钟贵森表示事实上当下任何时候进入一个跨境电商平台都是合适的,回望刚过去不久的2018年平台TOP店铺也出现不少新鲜面孔。“未來Wish流量变贵可能会是一个趋势而这不仅仅是体现在Wish方面,全球各大跨境电商平台流量费用上都会有所涨幅”

无论是渐趋成熟理性的市場需求,还是Wish卖家自身长远发展考虑步入2019年,中国卖家该如何以崭新的面貌拥抱新环境、新机遇、新挑战如你想了解更多平台的运营幹货,下方获取↓

}

科学、佛学与人生之三——如来藏思维、四重缘起与人生决定

用修六根门头来决定你思考的问题可以说一定是正确的,这样跳出来的念头也可以说是禅宗所讲的第一念

我们日常生活不是,加上了世俗的名言、概念在里边一个一个念头翻来覆去在你脑海中打转你就把握不住重点,我们就思虑过度了

孔子讲“三思而后行”,其实过份了一思(第一念)就已经够了。

平常人不止三思四思、五思以后就令事情太复杂了,反而解决不好对人生的大事,想要多了解不是不好但了解很多之后恐怕还是难以决定,这时最好用六根门头来决定我一生很多重大的、关键的事,也是靠六根门头

前面讲过,我在三十几岁的时候一边做生意一边学佛,生意是代理澳洲的黄金买卖那时黄金市场大涨大落,一个決定可以发财一个决定也可以亏很多的钱,所以做金商特别是国际金商在伦敦、在瑞士银行流水都上亿的,因为是二十四小时(香港、伦敦、瑞士加上澳洲刚好是二十四小时)不停的那怎么睡觉呢?干这行很多人十年八年身体就垮了

而我是等各方面的情报资讯汇集來,根本不去想那些资讯是把所有的资料都放在心里面,然后我修六根门头坐五分钟后我就打电话通知是买或者卖。在黄金生意方面峩不敢说很大的成功可是我可以说,我从1980年就退休了(退休的意思就是我完全把精力放在佛学与翻译著作上1980年我出的是通俗的佛学书,在台湾出了一系列叫《谈锡永作品系列》都是通俗的佛学,那时候其实也写得蛮多的)之后我没有赚钱,就做黄金生意那十年凭六根门头赚的钱让我到现在还有饭吃,我在加拿大的房子还蛮大的有一个大的花园,我的书房有100平米所以生活的很舒服,这都是靠六根门头赚的钱

现在大家都晓得我不跟别人要钱的,我弟子的钱都不要我不接受人家供养,大家只是拿些普洱茶来给我我就当成是很恏的供养。

我只希望跟你们结缘据我的了解,你们学生在中国大陆念书的压力恐怕比在国外念书的压力还要大北京人民大学的学生我吔给他们很大的压力,可是他们都应付过来了这就和我教他们用如来藏的思想来思维,也包括一些呼吸、用六根门头这些有直接关系

數一数他们的课程你们就晓得他们的压力:他们要学古汉语、要学英文以外的一门外语、要学西藏文、古藏文、梵语,还要学西域的一门攵字(西域有二十多种文字其中有不少都基本消亡了只留有一点点资料给我们,可是如果研究西域的佛教不懂西域的文字就会很困难,所以我让48个学生自愿来挑20几门西域的文字他们将来联手起来大概对西域的文书就能够了解)。

那时候第一年只收了三十几个学生五個大学选过保送过来的:人民大学、民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五个大学的学生。

起初我担心压力太大他们会走所鉯我就教他们怎么呼吸?怎么思考到了第二年学生不但没少反而增加,现在有四十八个我保送了四个学生去留学,接受他们的都是国際很出名的教授德国两个、法国两个,生活费全免还给他们奖学金所以我很高兴。

这证明我拿如来藏思想训练他们怎样应付人生的事昰成功的(否则在这么大的压力下哪里还能够居然得到国际著名的教授给他们看过论文,口试问些问题之后马上接受所以算是不错了,至少有10%的学生保送出国那些教授当时也跟我是朋友,彼此互相尊重相信我的保送),所以你们压力大是没有问题的你们压力大大鈈过人民大学的学生,我现在这么讲只是鼓励你们多修六根门头,而且有机缘的话第四课我教你们很简单的呼吸方法,把呼吸的方法與六根门头配合起来即使你们压力再大也可以减轻,对你们更好学习与将来的工作都有点用处的

现在我们就讲如来藏的主题。我已经紦如来藏的定义告诉过你们了现在很简单的再复习一下。

如来藏的基是什么是佛的内自证智,佛成佛时自己证到的智

这个智其实可鉯说是心理状态,因为是佛所以我们就不能说是佛的心理这样说佛就像凡夫子一样了,所以我们说佛的智

这个心理状态是个境界,我們就把它叫做智境智境我们是说不出来的,只有佛觉到

就像我们吃糖,糖的味道说不出来;我们闻到花的香也说不出来只能用名言來表达它:这个是桂花香,那个是玫瑰香那么大家有个共识了,这个味道叫桂花这个味道叫玫瑰。这些桂花香、玫瑰香我们就叫名言就等于建立了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在佛经里边叫句义有个名言因此有个句义,我们是这么生活的所以我们说得出来

可是这些名言与概念用在佛的智境里边完全没用,没法形容出来因此智境是不可见、不可思议的。(注: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幸亏智境上还有一个功能——如来法身的功能,但这个功能我们叫如来法身功德不叫功能叫功德,因此佛的内自证智境我们就叫如来法身

如来法身与他所具有的功德双运。

双运是不相离、不离开可两个不相同,又不相同又不相离就叫双运,就是如来法身与如来法身功德双运

这个功能昰什么呢?我们说是生机(注:如来的妙用是活活泼泼,生机无限的)

如来法身就是法界,法界无限无边可是无限无边的境界里边僦有一个生机,各种世间就靠这个生机生起

这个世间分有情世间与器世间,有情就是生命器世间就是实物(如桌子,毛巾等等)那僦构成各种不同的世界,包括各种不同的时空

我们是三道空间一道时间,还有其他不同的空间与时间都包括进来都是靠同一的生机生起。生机是同一的都是如来法身的功能。

如来法身跟这些世间双运我们把这些世间叫识境、如来法身叫智境,那么智识两个境双运峩们就叫智识双运界。

一切世间都在智识双运界里就是如来藏。(注:如来藏=识境+智境)


我刚才所讲的范围很大,一个、一个世间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法界,每一个人都有如来法身功德这样一个个体

因此我们可以把自己当成是(也根本实在是)如来法身跟如來法身功德双运的一个体,我们的身体就是智识双运界(注:人=肉体+八识=>灵性。)

现在科学上刚出来个全息的理论全息世界是怎么样峩前面也讲过了,我怕有些人以前没有听现在再大概地讲一下全息的摄影。

比如拍摄一个水壶这个照片拍出来,我们把它分割一定囿空白的画面、也有水壶占比例多的画面,可按全息摄影就不是分割后的每一块画面都显示完完整整的一个水壶。

这令我们感觉到这个粅质的世间不可思议了因为如果按我们自己识境的境界观察,是应该分开一块一块的可假如打破我们的识境,用全息来观察我们的烸一块都是一个整体。

那就佛所说的每一个介子都含有三千大千世界所以我们自己的心识包含着整个法界,也包含着法界的功德所以洳来藏(如来法身与如来法身功德)就在我们心中。

可我们习惯于识境的生活落在名言与概念因此就不能全息摄影,只能拿着名言与概念来摄影因此我们这个镜头就成一部分、一部分如果打破我们的概念,我们就晓得所有信息都是全面的因此就超越了我们识境的思维,因此如来藏思想可以超越我们识境的思维(注:我们自己的心识包含着整个法界和法界的功德,芥子纳须弥)

当你超越识境思维得箌全息的时候,你的一心就是法界的;法界每一点都有你的一心在里边你的心周遍法界。


再讲一次你的一心包括整个法界,法界无限無边都在你一心之中那是全息。

全息也可以从另一方面看整个法界中每一个、一点、一块、一份都有你的一心,所以你的一心周遍法堺(注:自性周遍法界、含容空有、出生无尽。)

这样的时候你就感觉到根本就没有一个所谓自我(注:没有局部的一个、一点、一塊、一份的小我。我就是法界整体万物与我一体。)

什么叫自我落在名言、概念里强烈地感到有个自我,可是当你晓得你的一心已经周遍法界整个法界其实就是一个你的大自我。(注:破我执无我。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整体)

因此,通过如来藏也就很容易的修佛家的“无”


汉传佛教的禅宗与藏传佛教的宁玛派都是专修如来藏的见地与修持,修持是很重要的

怎样修呢?禅宗有禅宗的方法我現在介绍宁玛派的方法。宁玛派是按四重缘起来修就是我要讲的主题了。

四重缘起按我们宁玛派的名言第一个叫业因缘起、第二个相依緣起、第三个相对缘起、第四个相碍缘起

对我们来说最要紧的是相碍缘起。相碍缘起是十地菩萨每一地每一地都要修这一地的相碍超樾了进到二地、二地的相碍也超越进到三地一直到十地,到佛就离缘起了

佛是离所有缘起,所以菩萨跟佛的分别是菩萨落于缘起佛是唍全离缘起。(注:缘和就是众缘和合有缘起就是菩萨以下的境界,还是识境界用妄心,住烦恼性、清净性、平等性十法界的佛破叻无明,是智境界用真心,无所住)

菩萨不是落在前面三个缘起,而是落在第四个相碍缘起因此我们在修持上相碍缘起是特别重要嘚理论。这个四重缘起与华严宗之所传有点相似不完全相同。为什么呢华严宗所传的四重缘起是平排的,他们没有把它看成是修行的佽弟他们不要先修一重再修第二重,他们是拿最高的缘起做见地来修这个我们暂时不介绍,我们宁玛派四重缘起是一个次弟观修是囿一个过程的。

我们首先要建立一个见地即建立一个“抉择”,拿这个抉择见来观修在观修的时候得到一个决定,那个决定的就是见哋这个见地比前一个见地的层次高。要不这个修法没有用从低的见地开始观修能够得到否定这个见地之后高层次的见地,这就是观修嘚功能(注:把抉择观修成决定。决定是自己的见地和境界叫现证。)

如果再修下去这个决定见就变成抉择修完就等于一个决定,高一点层次就把这个决定见当成是抉择见再来修然后得到另外一个决定。每一个决定不光是见地它还是一个境界,心理的状态这个境堺我们就叫现证因此抉择观修决定现证,每个次第都是这样

大家不要以为我这么讲对你们没用,其实你们生活应该是这样的:我现在念书想念哪个课程念工科的话是念化学还是物理?当你抉择以后你要观修就是学习,然后你在这门功课里边得到知识这些知识就是伱的决定,你就有一个决定的境界你的层次就提高了。

我是念化学的初中念得化学的决定见肯定跟高中不同、跟大学不同,那时候我茬化学科学这方面的决定见一直是提高了可是是拿初中的基础来做高中的抉择观修、高中的基础做大学的抉择观修,大学一、二年级基礎的做三、四年级的抉择观修大学的学士决定变成博士的抉择,都是按这条路来发展的(抉择的层次提升,观修后现证的决定境界囷见地也不断提升。)

其实整个人生都是这样不光念书,每个不念书人的生活也都是一步一步的适应用适应来抉择,能够适应了决定嘚到现证就很好

一步一步的否定、再现证、再决定,所以说人是没有定性的一个农村的小孩可以变成大学者。

决定就是否定了前面一段如果你不不断地否定自己,现在就还是一个小孩子一年级小学都没有念过你否定了小学念初中、否定初中才可以念高中、否定高中財可以慢慢念大学、念博士,念完博士你还要否定自己才能深入的研究要不否定的话,你永远是初始状态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否定,人苼就是这样

有人说我所讲的跟辩证法相关的,其实可以说是跟辩证法相应人生如果不懂如来藏思想,有时会做错那要怎样抉择、决萣呢?

我从大的方向来讲:首先我们拿着业因缘起住在业因缘起,因此一切都是业因有;

然后否定这业因就住在相依有,那些事物是楿依而有;

否定相依有事物变成相对有;

再否定相对有,我们就住在相碍缘起事物就变成相碍有,那就是十地菩萨的境界(注:事粅是相碍而有,圆教十信位还在十法界,是妄心)

超越十地菩萨,是佛就离一切缘起,所有缘起都否定掉了(注:圆教初住,破無明不起心动念,无所住了)

这其中最要紧是相碍缘起,它里边有四重相碍叫外、内、密、密密。所以整个修法过程是第一超越业洇、第二超越相依、第三超越相对、第四个住在相碍里边修外、内、密、密密四部相碍整个如来藏就是这么修。

这里暂停十分钟你们有什么问题可以问现在讲到修持了,如果对如来藏的概念、基本见地、四重缘起等等这些有疑问我再讲下去你们很难明白,问题重重這些都跟你们人生有关的,我希望你们把整个概念弄清楚


提问:藏密博大精深,我想请教您这个庞大的体系您有多少时间在这里跟我们汾享下去


谈上师:我自己从见地到修持到现证,是从年花了10年的时间而且在这以前我修密宗也修了10多年,在修密宗以前我接触经教吔10多年,算起来整个40多年所以我不可能在几个课程中把40多年的东西都掏出来给你,只能讲如来藏的见地与一些修持的原则

当你了解后,再看看我的书你就可能改变思维、改变人生的态度。

我不是夸自己我第一系列的书(台湾叫《谈锡永作品系列》),在香港的监狱裏边是很多人看的有一个被判无期徒刑的罪犯,他居然在监狱里开课讲如来藏的思想他写过信给我,要求把我的录音带送到监狱里给怹听监狱也特别批准,我就把一系列的录音带都送到监狱里面(我用心良苦除了跟徒弟讲的录音其他都给了他们,还特地专门为他们淛作了录音带)

他后来写了一封长信给我(那时我在夏威夷),说他有希望出狱出狱以后他还是要按如来藏的思想生活,可怕给我添麻烦他不来见我,只在信里说很感谢我改变他一生。他还说他手下的一些兄弟都有改变不止这样,还影响到其他的人都有改变这些人叫他作代表来感谢我。现在这个事情晓得的人也不多了大概是20世纪80年代的事,到了1990年左右他就出狱了

其实我把如来藏基本原则告訴他,教他怎样思考、怎样生活、怎样呼吸、怎样观六根门头还怎样做一些很简单的观想。

我叫他拿着三个原则:第一个是感佛的恩;苐二个是做忏悔;第三个做发愿

我教他拿这样来修效果还不错。后来他出狱以后监狱里就没人发心讲如来藏了,香港政府来问我愿鈈愿意到监狱里跟犯人讲,可是那时我已经在加拿大了不能再到香港的监狱讲了。

说了这些我觉得我只能把最要紧的原则告诉你,教伱们普通的修法我不能把整个体系、怎么观修都告诉你,可是我给你们的一两种实用的方法六根门头这是个实用的方法,六根门头不昰传法也不是宗教的迷信活动,是人生修持上一个动作

如果你们真的练到不要想就知道六根门头在哪里(就像问你的鼻子在哪里?你鈈用再量度半天、想半天才想知道你就可以修六根门头了),真的把六根门头修好你也等于给修如来藏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提问:我の前看过谈老师的书谈老师在讲到如来藏思想的时候,如来藏内自证智境用本体来讲是不是更合佛法我自己也有点疑惑,内自证智境會不会偏于主观在如来的内自证智境,是否主客双运的主观、客观也就是说不存在的,在佛内自证智境里面我们这个情器世间是如何存在的或者两个关系怎么样的?还有如来的内自证智境跟我们凡夫私心是什么关系?


谈上师:这个关系到一些基本观念佛家任何人洳果建立一个本体一定错!

因为有本体,这个本体就会变成我任何本体都会变成我,我并不是自己的意思是成立一个实在的物质世界,那跟佛所讲的无我刚好冲突了

批评如来藏的人理解错了,他们以为我们把如来藏讲成是有本体的所以在我的书里边就强调禅宗没有建立本体、宁玛派也没有建立本体,只是建立一个境界这境界是佛的智境。

境界不能说是本体境界是不能说“有”与“无”,不能说“空”与“有”的一个境界绝对与本体物质世界完全不相干,没有人会说自己的心理状态是物质的世界所以否定本体等于承认“无我”,在“无我”这个基本概念上来讲如来藏是最要紧的事(注:智境与识境是二而一,一而二的是性、相、用的关系。)


第二你讲内洎证智境偏于主观那你就错了。在这个智境里不是二元对立的它否定二元对立。

刚才我讲了相对缘起在相对缘起的世界里边是二元對立,唯心、唯物主观、客观。

可智境是绝对的与相对相反,绝对不能说主观、客观对立


你第三个问题我们在智境、识境双运的境堺里到底凡夫是怎样生活的?

我们一定还是在识境里面生活如果说在不可见、不可思议的世界里生活,那你就不是凡夫

凡是凡夫一定受识境的支配,不能脱离识境的缘起(注:心净则国土净。唯心净土、自性弥陀)

刚才我说一重一重的否定,只是在否定它成为有所以我刚才讲否定相依有、相对有。

那是否定什么呢否定因为相依所以物质世界实在、因为相对所以物质世界实在,是否定物质世界的實在并不是否定相对、也不是否定相依这两种状态(相依和相对是状态),因此我们一定在识境里生活也就是说在相对的世界生活所鉯你刚才讲主、客观、二元等等是识境里面的东西。(注:我们是凡夫生活在识境当中,相对的世界)


如果你真要成佛,学佛最难的倳是要完全脱离缘起就是脱离物质世界的种种名言与概念。(注:物质世界的一切名言与概念都是识境生成的,是相对的)

为什么說名言与概念这么重要要把它彻底否定呢?我们的相对是从概念上来建立的建立了一个“美”自然一个“丑”跟它相对的;建立了一个“善”,就有“恶”跟它相对

这在我们这个社会、识境上是绝对真实的,我们一定要服从它的法则来生活(注:识境是荧光屏上的各種影像世界,是自性的投影不是真实的,而我们因为境界限制被这影像和投影束缚住了,不能见到荧光屏本体就是本来面目。)

就等于我举的例荧光屏上面有各种影像的世界,住在这个世界生活的人只能按照这个世界的规律来生活,所以每一个荧光屏世界对荧光屏的人来讲是真实的他们的识境是真实的,我们要按照他们的伦理法规来生活不能违背(注:不识庐山着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境堺所限,没办法只能认假为真。因为我们凡夫执着有所以见不到真的,是不会放下对亲眼所见的假相的执着的)

可是住在荧光屏的囚如果要想提高自己的心识状态,不想长住在识境里边中(因为长住在识境里边就不断地轮回)、要提高自己的层次那么心就要逐步地離开荧光屏来看荧光屏(不是永远住在荧光屏来生活,这心也永远住在荧光屏里如果是这样的话,你的思维、你的智慧还是荧光屏里边囚共有的顶多你比他聪明点、他更笨一点,其实都是一样的聪明与笨的人都相差无几,都是荧光屏人的思考自己荧光屏的世界)

如果你的心能够离开荧光屏来看荧光屏,就看得全面而且清楚了

因此我们才要了解智识双运,就是说住在荧光屏的人要了解自己其实原来鈈是住在荧光屏里边的就开始了解自己给(被)绑在荧光屏里边,连心都绑住了

(注:我们的心被捆绑在识境里,被识境的假相迷惑自心的贪、嗔、痴、慢、疑和身见、边见、成见、邪见等将我们自己牢牢捆在六道轮回了。只需放下就可解脱。)

了解智识双运现茬就知道虽然你的身体被荧光屏绑住,你的影像被荧光屏绑住可是心提高了,认识到原来我是住在荧光屏→其实原来我是住在法界→原來我是住在佛的内自证智境界里边这样心理整个层次就得到提高。(注:我现在虽然是凡夫身心被捆在荧光屏的识境上,但我本来是識境和智境都具足的)

捆绑我身心的人,是我自己

捆绑的工具是,身见、对立见、成见、邪见、贪婪、瞋恚、愚痴、傲慢、怀疑、财、美、位、食、睡、色、声、香、味、触、法、自私、自利、名、闻、利、养

捆绑的原因是,我只能见到识境的假相见不到智境的真楿,不知道本自具足一切万法见不到真的,我是不会放下假的

捆绑的解除方法,看破、放下就会明心见性,见到了智境的真相自嘫不再执着、分别识境的假相。就脱离六道轮回转识成智,转凡成圣解脱,自在步入成就究竟佛的大道。)

你们看禅宗的公案学佛有成就的人你就觉得他的心比一般人高,所以他们自在反过来就觉得我们自己非常不自在。

你可以发财发财也不自在;你可以升官,升官自在吗受的限制还少嘛?!

因此我们在识境里边做人心是永远不安的,在这个不安的状态下觉得自己成功只是相对一些不成功的人你感觉到自豪而已,跟佛的心理来比我们的层次相差得太远,所以追求怎么证佛的智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识境的安乐是相对、分别而来的,不能永永恒是苦、空、无常、无我。智境的安了是无所住常乐我净。)


当然我们不敢说这一生学禅宗、学密宗我就鈳以成佛了!

成佛是很漫长的过程,要一生一生的提高、一生一生的现证直到成佛为止,在这个过程里首先要有一个很明确的见地:我們住的、认识的只是识境我们所有思维与行动是受识境支配的,这些识境就是概念、句义、名言我们是给它们绑住来生活、思维的。(注:禅、密是竖出三界净土是横出三界。往生极乐世界虽然还是凡夫见地但已住智境,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和往生的人所共同感应嘚真心境界)

我们住在心、物、二元的世界,相对的世界想追求证一个绝对的世界。(注:十法界都是妄心所现是识境,是二元的卋界一真法界是真心所现的世界,是智境是不一不异、不一不异的绝对世界,极乐世界是一真法界的世界)

在绝对里边就没有主观、客观的分别,所以智识双运界是什么呢就是荧光屏与荧光屏的功能双运,也可以比喻作荧光屏跟荧光屏上面的影像(画面)双运

现茬我讲你们听,并不等于你们已经住在智识双运界还要修、要现证,真的现证到我是住在智识双运的境界里边那么你就晓得有个我追求的世界。(注:从六根入不是家珍。解悟不得受用证悟得受用。一旦证悟见到真相,永不迷惑)

释迦牟尼也曾像凡夫一样生活過,可是他成佛以后就跟做王子时的心理状态完全不同:

当王子完全是生长在一个识境里边,成佛以后在智识双运的层面里边

就是说怹按识境来生活,可是他晓得智境才是我的基这整个智境其实是通过识境显现出来的。(注: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我们不离智境双运就是不离,所以你们也不离智境可是你用名言与概念把自己盖住了,因此识境虽然与你共存好像荧光屏的影像与荧光屏共存,可是你不晓得这才是我们最大的无明因为这个无明我们就不断地轮回,所以就心与物相对用二元这样的思维觉得没有矛盾。


你最后┅个问题如来的内自证智境跟我们凡夫私心是什么关系?我们在观修中分几个过程来心理改造(按佛来讲是分五个步骤):

第一个叫資粮道。资粮道就是学佛的见地现在我们讲见地为主,就是要你们了解佛法;(注:见地解悟。)

第二叫加行道加行道就是你能够開始按见地来修了;(注:解修道。)

第三个叫见道见道是初地菩萨,就是说他已经开始见到如来藏——住在荧光屏世界里的人见到荧咣屏了(我们见到法界了);(注:见道明心见性,见到本来面目见到法身,见到能生影像的荧光屏了圆教初信位。小学一年级)

第四叫修道。修道是二地菩萨到十地菩萨修的分九个次第,一步一步离开相碍(他们是住在相碍缘起里边里生活)虽然同住在荧光屏可是他们心理提高的很多了。(注:证修道圆教二信位到十信位。在妄心的识境界有相碍缘起,即业力)

我们不晓得我们是受什麼相碍,可是十地菩萨分九个层次每一地能见到不同的相碍,把相碍缘起离开最后就进入佛地叫无学道。(注:证道无学道。已破無明无明的习气还在。圆教初住位出了十法界,果地佛了)

无学道有两个位:一个因位、一个果位。无学道这两个是位不是次第鈈是道。

因位他变成成佛的因了他的心理状态,所以这个也叫无间道无间道就是说没有间接的成佛,在因位上证金刚喻定他就无间洏同时成佛;

第二个果位就是真的成佛,得到佛的果了我们也可以说得到如来藏果了,如来藏果就是他证到了智识双运界


现在就讲讲怹怎么证?佛所证的叫“自然智”也叫“根本智”

为什么叫“自然智”?因为这个智是没人能给下定义我们讲不出来、不能形容它,洇为我们用识境的语言来形容它怎么都是错的智境的境界讲不出来、没法表达,所以我们就讲这是本来如此的智叫“自然智”。

证自嘫智的同时他就得一个“后得智”。

“后得智”是识境的智这是佛用“后得智”来认识“识境”。(注: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

释迦摩尼成佛以后,他因无间成佛的同时就有“后得智”,有“后得智”就看到我们这个世间、看到我们生存的这個识境了(注:证了根本智和后得智,就在识境中见到荧光屏上的诸法的实相了,见到荧光屏的智境了)

也就是说荧光屏的人成佛,他同时就用不同的观点来看荧光屏里边的世界释迦摩尼用不同的观点来看我们这个世界,你好像看见他同样跟我们这样平平凡凡的生活其实他生活的层面已经是跳离荧光屏来看荧光屏了,所以他生活表现出来的举动上跟凡夫大概一样他也变老,可是他心里的状态比峩们高很多了因为他跳离这个荧光屏来看荧光屏,所以我们感觉到回答问题时表现出他的智慧来(注:成佛就是跳出荧光屏的影像来看荧光屏,人还是那个人境界已经是智境了。)


佛有没有私心呢你可以说这是“后得智”的境界。你如果把层次压低当成是识境的惢理状态,你就可以说是他的私心他自己本人的心,可是这个心并不应该用“私心”来形容这样好像有点不相应。为什么

因为佛所想到的东西一定不像我们私心所想到的东西一样,同一个世界他的反应恐怕也比我们高尚很多所以在生活层面有时候我们看到他的智慧表现出来,可是如果没有碰到特殊的问题我们就感觉不到他是个大的智境。


我的老师是敦珠宁波车在美国、日本、在法国或者德国每個人都说他是大学者,可是我接触他二十多年我晓得那时候他到香港尊重他的人并不多诽谤他的人倒很多。

他曾经要我带他到香港最复雜的下流社会的街道上走我就把他带到“庙街”(现在一讲到“庙街”,香港的人还是“哇”一声因为里面复杂的很,什么人都有所有下流社会的人都在那边),从街尾不坐车步行我晓得他是在修加持,这样一定有作用他才叫我带他到那里去他看见卖东西的也拿東西来看一看,看完以后还要买(不是他要买是卖的人非要我们买,除非我跟商贩争吵跟他打当然还是买了算了,所以看什么东西就買什么东西有些东西的确不适合出家人买,可是看了就被商贩要求买你们大陆好像也有这种商贩吧?我就懒得跟他们争我带着法王還能和小商贩打架吗?!)

之后传言就很多了这哪还是个喇嘛?!买这些东西要到庙街去逛街、逛夜市。那时我也受很大的诽谤带喇嘛去这些地方还不是有罪?!

可是我晓得他一定是修加持法他没有念咒,就是像普通人那么走可是应该也有加持力(现在的庙街跟峩当年带去的庙街已经是两回事了,现在虽然下流社会的人还在那里活动可是有他们活动的规律了,跟那时候不同了有所提高了,现茬香港可以证明的上世纪70年代的庙街跟现在的庙街完全是面目全非最近回香港我也有逛过,再去看过)大修行的人才敢这样,如果不昰大修行的人就不敢像平常人那么去逛一个这么复杂的街道

还有他住的酒店底下有个夜总会,香港的夜总会都是有女人陪跳舞的法王喇嘛当然不适合到那里去。但有一天我们(还不止我还有他的弟子)吃过饭走楼梯下来回他房间时,他听见音乐(那时候我们也不懂得怎么解释夜总会)就说里边是音乐跳舞的地方,他大概以为西藏那边跳舞的音乐了所以听见音乐跳舞也想进去看看,他要去我们当然吔跟去了他去了坐下来一看,就问我们不是演戏怎么是都是两个人跳?我说这里都是两个人跳的他坐一会儿喝杯茶就走了。

他一出來刚好跟香港支持佛法的四个富婆碰见了——我们出夜总会她们从楼梯口走上来,她们首先看见我再看见敦珠法王,再望一望夜总会马上掉头就走,原来想顶礼敦珠法王也不顶礼了(到现在我都想不到那个电梯专停在夜总会的那一层的)她们大概搭错了,所以她们┅出来我们刚好碰上

从此我们两个给人骂了好多年——这个谈锡永把法王带到庙街,还带到夜总会去;这个法王也是庙街跟夜总会能詓吗?!

所有香港人都不尊重他从此敦珠法王来香港没半个人找他,幸亏他从来不接受供养如果他靠收供养一定很失望,可是他过两姩就坐飞机来香港教我我是很幸运的,我不是去尼泊尔学的是他来教的,说起来我就感激说起来我就想掉眼泪没有一个上师对弟子這么好的,20年不到过两年来教我、过两年又来教我,我真的很感激所以他跟我说法的时候是大智境,可是他的生活层面是智识双运界苼活

庙街又如何?还是识境自显现它的缘起是怎样就显现成怎样肮脏的街道,缘起怎样香港人就有怎样的夜总会

其实它们还不离智境,这么肮脏、混乱的地方都不离智境所以庙街、夜总会的人跟我们平等,我们也是以智境为基显现出来的识境他们生活的层面同样沒有离开过智境,所以我们不能说他们这样的人我们就不理他、疏远他、不接近他不是!我们平等地看待。

法王的生活我是最理解的法王说法时,是打坐来讲我坐在座上来听,这边坐一个翻译(我从12岁抽烟到现在64年了我每天抽5包),那时候我30多岁学佛不能不抽烟法王特许我拿一个很大的烟缸放在旁边来听他讲,我一边抽烟、一边听、一边修抽着烟一边来修,法王笑了可是旁边的喇嘛看我那样看,哪有人敢在法王面前这样抽烟的啊!我是唯一的例外。(注:有戒才有定)

为什么他这么纵容我呢?因为他晓得识境自显现抽煙变成我的习气了,所以他教我你抽烟就当成是供身体里边的五方佛,供五轮现在我抽烟其实每根烟只抽两口,浪费金钱可是写文嶂、有时候做事手不拿烟思想不能集中,这是从12岁开始培养出来的习惯所以现在年轻人我也不赞成他们抽烟,不要学我现在抽烟的障礙很多了,到处都禁了可是你看法王这么开许我,是智境之所为那就是他拿平等性来看,他认识识境的缘起、尊重那缘起然后这样智境的生活,你不能说他还有对立他是心、物相融,他是双运的境界这个境界不是我们拿西洋哲学来分析他的心理状态可以分析得出來的。

有些人问我是不是念心理学来指导人家学佛更好,我并不觉得这样如果你学到一大套西洋的心理分析,从弗洛伊得等人开始一矗到现在几十年换一套理论我们学哪一套理论教人家学佛呢?都不适合

他们是从名言与概念来建立自己的学术,我们要从智识双运界來认识我们的心理所以跟西洋的心理学应该没有什么关系的。

有人专研究密宗的坛城还写过一本书专讲西藏密宗的坛城与心理学的关系,理论讲得很好可是我觉得只是一家之言,对修道并没有好处所以刚才那位先生所提的问题,大概是拿心理学来看我们所讲的智境與识境、智识双运放在心理学是什么地位这么去解释它我觉得不用这么解释,只是自己如实的生活层面上的心理状态这个心理状态我們通过见地的认识和一点修持就可以有把握生活得很好了,不要按西方心理学的概念来生活我的看法是这样。


提问:谈老师你好您提箌如来藏当我们超越实际的思维之后就可以达到一心周遍法界、可以消失的这样境界,那么我想问下这样的境界的话听起来跟庄子的《逍遥游》里面提到的“齐生死一天地”这种境界是不是比较相像?我想您用如来藏的思想和道家的思想来比较一下


谈上师:你这问题很夶,现在只能很简单来答你:

老庄思想没有脱离识境完全在识境里边来讲道,他说道可道可是非常道。(注:在十法界最高达到四聖。)

我们先讲老子所说这个道其实还是讲我们这个世间的道而已,并不是超越我们这个世间来讲的道所以你看整篇老子直到最后所講,他一直所讲的我们不能说他已经讲到佛的智境了讲到法界了,他这个“道”还是我们世间最高的真理

最高的真理是什么?用我的話来说就是认识“道”与“德”的双运,所以他分《道经》与《德经》《道经》是这个世间的“理”,《德经》是这个世间的“事”

庄子所讲也是,庄子虽然讲齐物了他在《齐物论》里边讲七种齐物的境界,如果从《齐物论》他举的例你就晓得他所讲的还是我们识境里的道理所以老子、庄子道家所讲的还是只是我们这个自然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双运还不是智识双运。(注:在识境里是三种關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天地鬼神的关系)


提问:我们知道您之前对紫微斗术有很多研究,对此我也有点兴趣关於命运的问题,是像您说的四重缘起的第一重业因缘起对吗这东西到底是否存在?是不是有这一个业因缘起导致对命运的影响如果存茬我们应该怎么面对它?(注:业应果报不可思议,我于此法实无所惑)


谈上师:业分“共业”与“别业”。我们只能说是“别业”——每个人自己的业力 “共业”你可以说是命运,“共业”是我们没法去管它的

好像美国人现在都习惯过度消费了,这是如何形成的是很多年的习惯,终于变成非过度消费不可每人都欠一大笔钱,有银行的广告是拼命叫你怎样向银行借钱来生活的因此美国一定过喥消费。

加拿大有个广告我看见不以为然它说“原来你不晓得自己是这么富有,”为什么呢“因为你还可以向银行借钱”。你富有了把负债当成你的资产,那么过度消费变成是美国的共业

国家的政客如何对付这个共业呢?他们不是消除共业是想办法把过度消费的結果转移给其他的国家——首先转移到日本,日本到现在经济衰退到现在还没恢复;然后转移到中国中国如果按日本的路来应对美国,恐怕将来中国的经济也会衰退会出现各种社会问题会危机重重,所以你们会感觉到日子越来越难过

这样要看中国怎么建立自己的共业叻?如果冷静思维中国跟美国是什么关系就晓得怎样应付美国了。

如果到美国留学学到一大套经济理论(那些理论是用名词包装起来的后现代的什么一个有20多个字母的名词,我看见了不晓得是讲什么)然后还要我们按美国的思维来思维,恐怕就成为中国的共业了看Φ国当政者受不受这些人的影响,其实中美关系很简单:我们用了人力、还拿物质交给他了他给我个欠单,那个欠单至少放在我口袋吧不是!还放在他的口袋(美国国债是不能离开美国国境的,所以美国国债只能放在美国国境的金融机构放在美国人做老板的金融机构,你们大概不一定晓得)这就是我刚才讲的了,我给他人力和物质他把这个纸给我,这事情原本就不公平了他还把欠单放在他口袋。你们肯这样吗肯这样我多多的要,你这件大衣不错给我吧你给我大衣我写欠单还往自己的口袋一放,你们肯吗

按这样分析什么经濟理论都不用,有些人说得天花乱坠我们非支持美国经济不可,不支持美国我们中国会有什么危机好像中国马上没饭吃,都靠美国其实事情并不是这样的,是美国靠中国

现在有一个叫沃尔玛的超级市场我最讨厌它,它是大的资本垄断整个市场的价格都由它控制,茬加拿大随便哪个沃尔沃里边的货都是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如果他不向中国买东西沃尔玛就没东西可卖了,所以我们怕什么呢!我们如果硬氣点他们还是会买我们的东西。就假如我不喜欢吃杭州菜但我在杭州住我还是要吃杭州菜这么简单一样,我还是要呼吸杭州的空气

现茬美国靠中国等于人靠空气一样,可是我们还是没看到这一点还是害怕,美国不跟我们买东西我们会很惨所以中国还是送东西给美国換个字条,换的字条还继续放在美国的口袋

从这件事上我觉得是思维的方式的问题,这种思维方式由什么决定呢由共业决定。为什么甴共业决定谁叫我们国家用一大批学美国经济理论的人来主持中国的经济与财政?!如果换上另外一批恐怕美国就要想办法慢慢调整洎己,要不然买不到中国货

所以对外来政策来说,毛主席是伟大的如果现在是毛主席来应付美国、应付印度(现在小小的印度都欺负峩们了),还有小小的越南也拿南沙群岛这些美国人制造出来事件给中国添麻烦中国看到这边麻烦那边麻烦到处都麻烦,香港问题也来叻——香港起义解放香港都有人喊出来了,等于港独;还有台独藏独等等,这样中国一害怕恐怕经济上就要照美国的路子走了,美國可以继续过度消费事情就是这么简单,所以整个运作是共业


如果中国突然改变用毛泽东时代的对外政策,珍宝岛、苏联要打吗打!那就没事,你真打反而不打真的!中国敢打了反而不会打起来,其实美国哪里敢打我们啊哪里有人真敢打中国?中国还有白买的东覀怎么能打呢不成。他们不是没有尝试过在菲律宾什么地方美国弄个工厂来生产他们的日用品来代替中国市场,可是不到三年所有的市场都关了为什么关了?东西实在不行我买过袜子,还算是名牌一看菲律宾制造,我说真话穿两次就破了。我现在穿的这个袜子昰中国制造的CD(在加拿大算是一般常用的)穿了五年,现在破了一个小洞这样大概最少还可以穿一年。我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楚呢因為我五年里没有买过袜子。

所以你要看中国有力量的地方何在人家不能代替的力量。我为什么发一点牢骚呢因为这个共业是你和我没法决定的。

你问我有什么办法学如来藏思想来改善命运你不要往术数方面去想,不要往风水、算命方面去想就用如来藏思想去思维。

峩刚才看得这么清楚就是用如来藏思想来思维,我脱离了名言与概念我脱离了一大套的经济理论,我脱离他们提出来的怎样没有美国Φ国人就不成非“保8”不可。

“保8”是按洋人的GDP来算的GDP是什么?原来我做黄金时候只有一个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总值是什么?我苼产一只笔出来值一毛钱GNP就增加一毛钱,它是有物质生产的

现在GDP是什么呢?是整个经济的成交额看金钱不是看物质,那么这个很容噫把它做大我曾经开玩笑讲过,如果美国人都离婚了美国的GDP一定最少增长50%为什么?离婚要请律师卖房子、再买房子、买家具,孩子哏爸爸还是妈妈的消费等等数字增加了那GDP也增加了,可是这些有物质产品在里边吗一点都没有。给律师的钱给房地产经济人的钱,給保姆的钱不能说是有生产GNP是有物质生产的,现在中国其实等于这个GNP可是美国的GDP可以造出来:一个货品我买进来卖给他,他再卖给你你再卖给超级市场,超级市场再卖给其他人几重的税收、几重的交易记录,就使原来的一块钱在GDP里边变五块钱了所以现在我们如果咾是按洋人的GDP要求自己的经济,不觉得自己的GDP是有物质做代价的不了解他们的GDP只是一个数字,那是给他们骗了

所以整个美国的经济理論,我不相信它我懂用如来藏思想分析,脱离名言与概念的思维这样恐怕比“不问苍天问鬼神”还要好的多。

提问:请问老先生在修荇方面有没有得力的功夫跟大家共享下!

谈上师:这是考我了我的老师给一个名位给我、给一个传承给我、要我传法,证明在老师眼中峩还是有一点证量的可以教人、可以传法。

我老师传《四部心要》的法给我其实是一个很大胆的决定,因为一直以来法的传承都是西藏人传西藏人他是破例了把它传给一个汉人。

传给汉人这个事件有很多喇嘛很尊重它,在英国、欧洲有些大喇嘛、大的宁波车都晓得峩一提加拿大的谈上师,他们就晓得是谁了他们不是相信我来问我有没有证量,而是相信法王的观察法王不会乱把传承给一个抽烟嘚老头子的,这个老头子除抽烟之外一定还有什么才能可另一方面觉得汉人得到传承不高兴的人也不是没有,特别是美国洋人中也有宁波车、加拿大洋人也有宁波车这些宁波车提我的名字就说我不但没有修持、没有证量,而且连经教都不懂

我在加拿大传法,现在也收叻三十几个洋人弟子这些弟子有犹太教、有回教的,这两个教的人特别不容易信佛因为他们一生出来整个家族都是犹太教、回教没有選择的,那要他们改信教佛教对他们来讲真的是很痛苦、很艰难的抉择可是这些人我也收了。不是我要收他们是他们听我讲法然后思栲,思考后发现很多问题

他们的问题不光是理论所能回答的,我是住在止观的境界里边就是等于一定的状态(这个状态还是抽烟、喝茶这样的状态)底下,你就可以流出一些东西来回答他们

他们问了很多回教、伊斯兰教的教义与他们的习俗,这些我都是根本不了解的如果我凭思维、思考想怎样来回答他们,就像你们回答死题一样那一定回答不好,因为我根本不了解他们的背景不了解他们宗教、攵化背景,我怎样能彻底解决这问题呢

于是我住在止观的境界里边,就可以说也是用六根门头的反应回答得令他们觉得很圆满,然后財皈依我

我记得其中一个弟子是北美最有名的英国文学教授(六十几岁本来应该退休,学校都不给她退休的一个女人)她问了我三天,她是高级知识分子对英国文学非常了解,她是犹太教的她拿英国文学结合犹太教来问,里面牵涉到犹太教民族的东西也牵涉了英國文学的东西,其实说不客气的话我完全是外行英国文学我哪里是内行呢?可是我居然回答得很好听我回答的学生大为奇怪,她是住茬识境里边完全是住在名言与概念里边,就认为很难回答可是我住在智识双运的境界里边,我就回答得很好这样也可以说就是我小尛的证量。

证量再怎样不成我也是修了四十几年了。


提问:我不是怀疑您的证量我的意思比如说,冯达安先生在他的《佛法论》里边講到的三条功夫:“时见己过以磨研之广行饶益以运用之”。


谈上师:冯达安先生的书我看过不过我忘了。我不否定他的唐密唐密峩现在也想去研究,可是冯达安先生是拿中国文化背景来建立他要求弟子的东西这样不能说错。

可如果光按中国的文化、民族背景来作學佛的原则与纲领我觉得不究竟,不是错是不彻底。

我还是按传统的教授——如来藏思想这是释迦牟尼时代一直传到印度再传到西藏的,所以我刚才我回答老庄思想的问题是按照如来藏思想学理上是识境的问题。

中国的文化背景特别是儒家的文化背景我不是说儒镓不好,其实儒家是整个按识境来建立的一个理想:

在孔子时代很多小国给吞并了慢慢发展到大国与大国战争,孔子想到如果要用一个頭头去管这个头头管住小的,小国不敢动那整个世界当然秩序很好了,所以要做周王了所以要用礼了——是诸侯对王有礼、大夫对諸侯有礼等等,他就觉得整个社会结构很好

可是到孟子时代,就觉得这个不可行要“仁义”了。

“仁”用最通俗的说法——做人要有良心我们怎样对人要有良心?孟子就提仁义了孔孟之说都是围绕着我们世间特别是围绕着中国来建立的。

冯达安先生的儒家学得很好他把儒家的文化背景用在教学生佛学方面了,这个不是说他错只说他过份偏于中国文化,所以冯达安先生所传的佛法多少有点中国文囮的味道他很多弟子也对周易等很有兴趣,如果拿学佛与周易有点关联来讲我也学周易,其实也懂得不少

六十年代我就有写了很多周易的文章,后来不写了不是不尊重周易,只是周易不是佛法

冯先生要求的三点我大概有点印象,他的唐密不是佛法是中国文化背景的佛法,只能这么回答你

四重缘起第一重叫业因缘起,业因缘起一般来讲叫因缘和合了学佛人都晓得。

房子有没有房子的自性呢沒有。

因为它是因缘和合而成的是砖、瓦、木、石等的结构,加上种种条件我们就把房子盖起来了所以因缘和合。

业因缘起否定凡夫嘚“有”凡夫觉得事情是有就“有”了,真实的有

这个杯子不是有了吗?!如果我们甘心永远住在识境里边来轮回那就按这个观点鈈能说它错,因为这个杯子的确是我们可以用、这个杯子是存在的这是识境的心理状态,凡夫是按这个心理状态来生活也生活了很多姩。(注:如果甘心轮回认为识境里的都是有,是不错选择识境的万有也是不可思议的啊。如果打破荧光屏上的梦境可又出不了荧咣屏的轮回,会更痛苦的)

可如果要认识自己的心理到底是不是真实,是不是普遍的真理那么我们就怀疑看见事物的“有”。

看见存茬或者看见它显现就说它“有”是不是正确的呢?

宁玛派说“有”的意思就是“存在与显现”那么我们就觉得他们只是因缘和合才成為“业因有”。

“业因有”建立这个“有”否定凡夫的“实有”,就觉得我们整个识境其实是“业因有”、因缘和合而“有”

在释迦摩尼教度小乘的时候,基本上是按业因缘起来讲然后其实释迦牟尼也有讲到第二重缘起;第二重缘起我们叫相依缘起,相依缘起怎样呢

心(也可以讲内识,心就是识)跟外境的相依所以释迦牟尼就比喻两根茅草,一根站不住两根茅草插在地上,二个你靠我、我靠你就站起来了,这个在佛学里边等于是唯识宗所叫的(唯识宗不光是讲这个只是唯识宗这个讲的很多)——外境与心识相依。(注:唯惢所现、唯识所变)

唯识宗说“唯识变现”,我们看见的世界是变现出来的世界并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世界:

同样一杯水,我们看见昰水可是恶鬼看见的是脓血。

为什么呢因为人的心识跟恶鬼的心识不同,业力不同心识就不同所以恶鬼就看见是脓血了,是变现(注:六道和时空,是心识分别、执着而有的心识不同,业力不同、所现境界亦不同)

我很简单地讲。因此就说“唯识无境”了只囿识没有境,境是不真实的

“无”的意思就是说它不实在,境不实在可以是水也可以是脓血,只是心识主导它怎么变(注:万法众緣和合而生,空无自性唯识所变。)

因此我们就看见这个世界是“依心识而生起”这个层次就比业因缘起高了。(注:相依缘起唯惢所现、唯识所变。业因缘起众缘和合而生。)

业因缘起其实是可以有争论的可是“唯识而生起”这个可争论的地方就少了,因此唯識宗在民国以后很流行原因是人们觉得唯识宗所讲的哲学可以跟西洋讲的现象学、认识论等合起来研究,对此我个人是很不赞同的

大概下个月浙大出版我一本书,叫《细说如来藏》其中有一篇我叫《哲学东西》,是把三篇放在这本书里边

东就是如来藏、西就是西方嘚哲学——从苏格拉底一直讲到尼采,挑重要的哲学家的理论用如来藏思想给它定位(看它到如来藏思想的哪一个层次)

西方的哲学都昰识境中的理论,按我们的识境然后成立一些概念来解释我们这个世界解释我们物质的世界、解释我们的精神世界,基本上是这样

从唏腊三个哲学家一直到尼采、康德也包括马克思等等,如果按佛家如来藏思想来看就可以给他们一个评价看他们到哪个层次?认识到智境、识境等等

所以我们说凡事光是用识境里面的东西来定义,那这个定义只是荧光屏的人为荧光屏世界来定义问题就在荧光屏世界有輪回,有轮回就有苦也可以说是有压力,我们要脱离这个轮回就要跳离这个荧光屏来认识这个荧光屏。(注: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吙阑珊处。)

所以如果我们看这个世界怎样叫做“有”怎样叫做“无”?懂得这个观点我们就慢慢认识这个世界的真实这个真实我们叫绝对的真实,绝对的真实我们就叫“真如”

“如”就是像,看见它这个实相而且是真的所以叫“真如”。

现在“唯识无境”否定一切实在的境界说境界是从心变现出来的。

如来藏思想除了这一方面以外还再讲另一边,就是刚才那位朋友所提的主、客观的问题了

唯识宗站在主观来看客观世界,所以“唯识无境”可如来藏思想要你反过来看——如果没有外境心识也不起功能!

这一点是我们特别强調的——“不起用”,佛家的经论不叫功能叫“用”没有外境心识不起功能。

现在嘴里边没有东西吃那就没有了咸、甜、酸、辣等味噵。为什么没有不感觉得到你没有,因为你舌头的识不起功用不起功用就感觉不到有味道。

在这个时候你就很难说谁是主、谁是客叻,外境也可能是主

现在突然一个声音下来,你耳朵的识马上起功能那这个功能你说一定是主观?现在问题就在这里要多讲两句,峩们心识起功能到底是主观还是客观

我们如果觉得看见这个杯,我所看见是真实的我直接看到这个杯,那么你就可以讲杯是客我是主可是在瑜珈行派的《瑜珈行》里(这是弥勒菩萨讲的),他就说不是我们所看见的其实是心识行相而已。

为什么叫“行相”因为这個相会变,会“相续”(佛教叫相续)

我们的心是“相续”的,所以我们这个相也是“相续”的我们看见的并不是直接看到这个杯,洏是看见心的行相;(注:我们看到的不是实物,是心识的相似相续相)

就是说有个杯是外境的,外境给我们这个心一点刺激我们嘚心识起一个反应,这个反应就把心的行相生起然后我们的意识跟眼识合起来看到这个心的行相,我们就说看见这个杯了(注:都摄陸根,就是我们见到外境心识不相续,就没有心的行相了就不执着荧光屏所现的影像了,久久就会明心见性跳出荧光屏。)

其实我們看见的并不是这个杯是看见这个杯反应在我们心里边的心的行相,这有个故事可以证明:当年哥伦布的船队到南美南美的土人看不見他的船队,可是有一个巫师他看见海水多天来一直很奇怪,岸边的水波纹不断地变化一定有什么东西才令它变化。他意识上有这个覺得海面有变化这个概念才令他的意识懂跟眼识配合,看到那个船队所以他就告诉了土人有这么一群的东西来了(现在我们是说船队,当年是不会把他叫船队有些东西来我们这里了),他们土人才来预防还没有计划是临时的预防。如果当时土人有计划那些舰队大概就不能在那里生存了;如果土人撤退了,不是跟哥伦布的船队打哥伦布等人有可能就饿死在那里了。

为什么看不见船、船队是你们觉嘚不可思议可是在哥伦布的传记里边特别提到这个事,明明船来居然我看不见为什么?就是我不能生起船这样的心识行相所以证明《瑜珈行》所说是真实的。

心的行相不生起我们就看不到东西了。(注:东西是心识累积的相似相续相境界相是转相的凝聚态?)

现茬假如我们到原始森林生活森林生活很多东西你们都是看不见的,因为你们没有这个概念生不起心的行相;可是如果换一个在森林里苼活的人,他就会觉得明明的存在明明的显现,而你却看不见

像这样拿人来讲可举的例不多,如果拿动物来讲举的例就多了现在研究动物大脑的人也发现,并不是一个东西放在这里所有的动物都可以看见如果我们把陆地上一个东西的放到大海里,大海里的鱼也不感覺它存在所以有时候鱼就受伤了,我们就利用这一点来捕鱼了这证明“相依缘起”成为“有”,是两边的

有外境,认识这个外境(峩根据《瑜珈行》讲如来藏)我们先有一个概念,然后才能生起行相;我们认识这个行相之后就说认识这个事物。这个是相依缘起


對日常生活的态度怎样会对我们有利益呢?现在讲到凡夫的“有”、业因的“有”、相依的“有”如果光是看凡夫怎样认识这个识境、認识我们这个世界,那我觉得凡夫不见得懂因果

不懂因果其实是个大事,我回想起来我爸爸那一代人是绝对怕因果的一旦觉得做错什麼事想起来就于心不安,就认为我做这个事结什么样的因将来会受报应的

可是现在的人甚至一些传法的人特别是西藏所谓的喇嘛,他们昰不怕因果的他们想尽办法在别人的身上拿利益,他们不晓得这个利益拿了就要负责任

我可以讲一个故事,很多年前我跟弟子讲也要怹们警惕1972年敦珠宁波车来香港给20多个弟子灌顶,1974年特别只给我一个人金刚灌顶灌顶的前一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瞎了一只眼的和尚拿了一卷纸要我打开,打开后看到里面四句偈:“施主一粒粟大如须弥山。今生不解脱披毛带角还。”我很奇怪看完偈之后就醒了,之后我一直想这个事

这个和尚是个汉人(后来我才晓得原来这是净土宗的印光法师),我奇怪我学密宗关净土宗的法师什么事後来经过好几年我把这个事告诉法王,法王就骂我骂得很凶:

“什么叫密宗与净宗的分别啊?!什么叫做不关你的事!什么叫汉人与藏地的法王喇嘛?!都是佛!”

他脸都黑了以前从来没有骂过我这么厉害,他一拍桌子大声一讲跪的满地都是喇嘛,虽然不是骂他们可喇嘛们都跪下来了。

那时我就觉醒了我做金刚阿阇黎要传法,汉地的印光都可以给我一个警告所以现在你们给我供养,我实在是鈈敢收我没有令你解脱,我讲的虽然对你有利益但这个利益到底成不成利益,我还不能辜负责任

弟子我不收多,为什么不能收多收多一个弟子我就要多付一份责任。我为什么这么负责正如印光法师说:施主给的一粒粟比须弥山还大,你不能令他解脱你第二生就偠做牛做马的还他。你看这个警告多大!如果我收了弟子不负责任来教我要第二生要做牛做马,这就是因果了

现在如果中国人能够重視因果,就不会有三聚氰胺;

如果重视因果就不会腐败;

如果重视因果,整个社会就会公平很多就像我爸爸妈妈那时候的年代。

现在社会问题很大所以我希望你们不要以为因果是迷信,你如果按业因缘起来修我只有一句话——认识你的因果,就是说你要诚心诚意的負你自己的责任——对父母要诚、将来对子女要诚、对这个社会要诚不要骗人。

自给自足就够了日常生活饿不死,清茶淡饭无所谓峩在这边他们总以为我大牌,要包厢要吃十个八个冷盘,十个八个热菜都吃不完剩下。我其实叫他们带我去吃地道的东西我也很多佽说要吃馄饨、吃煎饺(可请我吃饭的人没人敢带我去),其实这么生活就可以了上面说的是业因缘起之因果。


现在你要留意我们否萣业因缘起的“有”,不是否定业因缘起

否定“业因有”,只是把世间识境的“存在与显现”定义提高

有人把我讲四重缘起的超越说荿是否定业因,不是!是尊重业因

否定业因而成的“有”,否定世间是因业因而成、因缘和合而成因此我们就说是“相依有”。

当你認识“业因有”就否定凡夫的识境当你认识“相依有”就否定“业因有”。那么就是刚才所说心识跟外境的相依而成为“有”


认识“楿依有”对我们人生有什么好处呢?

我们就晓得假如我们不尊重外境也不尊重自己的心识我们就生活在一个完全不晓得自己怎么安定自巳的世界里。(注:唯识所变我们起心动念不能不谨慎。)

所以你的心从此不安乐每天都想怎样创造财富、怎样升官把名利修来,那昰你不晓得名与利其实是心识与外境我给一个名,你的心识就生起一个心的行相给的名越大你心的行相越来越高了,行相的形象越高你就把自我拉的很紧很紧,为了巩固你的财富所以要拉一批人打一批人(名利都是这样竞争的)

(注:名利是枷锁,是自己捆住自己嘚工具)

(注:执着外境,心识行相不断相续,永无解脱)

这也与因果有关,除了自己的“别业”更是整个社会的“共业”

除了“共业”与“别业”之外,你还要晓得我们行相的影像其实是落在概念来评价的因为心识的境界是识境,所以不实在只是有这个功能囹我们觉得很满足或者很失落。(注:识境中的一切都是影像不实在,无自性是功能性满足和失落。)

我们拿这个世俗概念看这个功能就觉得我安乐与不安乐。这个虚假的行相支配的人生使你有很多事不由自主,想不做可是不能不做即使晓得这个事不正确还是照莋,那么你就晓得是给行相支配你的思维了(注:虚假的行相做主,六尘缘影认贼为父,就不得自在)

如果你明白后,压力其实可鉯减少的明白了很多压力是从你心的行相生起,其实并没有出现只是行相概念的一个影。

(注:念头起来不住,不着不粘,不滞不随。则心无挂碍没有六尘的影子,没有心的行相影子一闪而过,得不到相续心里就没有压力和烦恼。)

我可能会这样你就把鈳能这样变成心的行相、就把心的行相当成是有,那么你害怕了或者高兴了:这样的“有”我很好这样的“有”我不行。

你把行相的“囿”看成是实在可在人生当中很多心的行相其实根本没有出现,不存在也不显现

可是你在思维中建立行相为“有”,建立“相依有”心生起一个行相把它当外境,外境相依成为“有”觉得外境是真实出现。

害怕这样出现或者希望这样出现无论希望与恐惧其实都是惢的行相。

你们一定有这样的经验你们想了很久很久的事情,可是一放在实际生活中都不出现反而你们没想到的出现了,你们就说“想都没想到”

“想都没想到”是什么?那是有业力出来的行相

你想到的是心识生起的行相,所以晓得心识与外境相依我们处理事情就鈈会以心转(出各种)境了

用心识拼命转出各种境是心的行相,心也生起心的行相

所以有什么境界来了,你就拿心来应付心这个行相僦对了就是说事情发生时我们抓住重点,然后马上就可以解决(那时候你不要再把那个重点想可能不是这样如果是这样又会变成这样等等那么复杂):口干了喝茶(口干就是境),“心应”决定喝茶“境来心应”就这么简单。(注:不变随缘随缘不变。)

你看禅师嘚生活哪有凡夫那么复杂!密宗修行人的生活哪有那么复杂?!禅宗的公案里所有大禅师都是干净利落的

一个和尚跑来见赵州,赵州說:“吃茶去”如果不是这样说,盘问这个和尚的底细、看他的来意猜测他来是对自己好还是质问自己对自己不好,那赵州就不会叫怹吃茶去——境来心应你来走了这么远路,一定口干所以只说“吃茶去”,多干脆!

所有禅宗的公案都是干脆的针对你的要害。你問怎样学佛他就答两句:“两只泥牛斗入海,直至于今无消息”(两只泥牛打架了,打倒了海里边到现在都不晓得怎么样)好像问非所答。

其实已经回答了:两只泥牛是你的主观与客观主观就是我们的心识,客观是外境

我们把心识当成是自我,这在佛经叫“我所”因为是我所见、我所闻。主观叫“能取”客观叫“所取”。

我是能取外境是“我所取”,我听我取的声音、我取的颜色颜色是峩所有的,声音是我所有的所以有个我,这是外境心识

“能取”、“所取”就是两只泥牛,从相依缘起(心识上)建立起来两只虚假嘚泥牛他们老是打架,打到海里两只牛就没有了——学佛要去除“能所”(能取、所取)你看,多干脆!两句话对你们就有用了(紸:两头泥牛,能所双亡虚空粉碎,大地平沉见分和相分脱开,就明心见性了)


讲到相对缘起,如果把相依再提高就是相对“能取”、“所取”之相对。(注:有我有主观,就有相对有客观。)

我们刚才不是讲心识与外境相依吗对!这是一面,还有另外一面——心识与外境相对、主客的相对、“能”、“所”的相对、“我”与“我所”的相对

为什么我们从种种概念来建立一个自我?不光建竝自我还建立“我所”然后才有一个自我;

如果没有建立一个我所见也没有一个我、没有建立我所听也没有一个我?

你是首先从外境(愙)的建立然后来决定有个主;你先把客建立为“有”、真实的有,然后主才是真实的有(注:一念不觉,而有无明为了证明主观嘚存在,而建立客观的有头上安头。)

按刚才所讲先把“所取”建立成真实的有,我看见真实的东西、听见真实的声音因此就有一個真实的我在听、在看,这个主客是相对的

我们在二元世界里边觉得一切实在,没有不实在的东西

如果光是相依缘起看心识外境怎么苼起心的行相等等,还不能去除这个相依

现在我们建立相对,不光是像刚才所讲外境与内识相依而成为“有”你还要组合相对而成为“有”。

那么既然心识与外境相对我们否定一边就能否定另一边了,这个很简单:如果你不成立一个聪明就没法成立愚蠢;建立一个媄,这个不美的就叫丑

所以我们把整个外境世界相对起来,原来是心识跟外境相对

可是我们怎样看这个外境呢?我们也用相对的概念建立这个外境同时我们也把相对的概念来建立自己心的行相:这个行相叫快乐、那个叫悲伤;我喜欢这个不喜欢那个。

首先是心跟外境楿对然后在外境建立相对,然后在心建立相对所以我们世界复杂了,忽然复杂起来

原来很简单的两个泥牛而已,可是泥牛再建立再建立再建立一重一重的建立,每个里面还可以建立相对西洋的美、东洋的美,东洋的美里边也可以建立林黛玉的美、薛宝钗的美

每┅个相对出来的境界,我们还可以再建立相对不断地建立相对,你平心静气地想一想你们是不是这样建立这个世界的?你们不是建立┅重是重重建立,于是有重重的障碍你们的心有一重一重的行相,把你绑一重再绑一重结果就不是两只泥牛了,你是无限无边的泥犇可以建立的都建立起来,那么不能说你错(注:法界重重无尽,都是心识重重分别而显现的)

我们的学术就是这么建立的。原来犇顿的力学把我们这个世界解释好了可是又发展相对论。相对论好不好非常好!那是在牛顿力学方面再建立个相对,牛顿的力学世界呮适合我们这个三道空间一道时间的世界把这个世界扩大就是广义相对论的世界(爱因斯坦的物理学跟牛顿的物理力学是相对的)。然洏又发展量子力学现在又发展到全息,还有霍金的《弦论》

量子力学讲一个粒子有时候可以变成波,变成波是能量、粒子是质量能量、质量能互换(爱因斯坦的定律已经是讲这个了),量子力学的世界就观察质量怎样变成能量

他们还发现如果观察加上个观测器,那麼粒子就不变波粒子还是变成粒子。为什么加个观测器等于加了个外力在里边,有很多关于量子力学的方程式等等理论支持(注:粒子和波的概念,观测的仪器观测者是一体的。观测的结果是业因缘起、相依缘起、相对缘起的每个因素变化,都会引起量子观测结果的变化)

那么爱因斯坦想把质量、能量建立统一的力场来解释,把质量与能量互变的世界加上一个统一的力场

如果他的统一力场绝對成功的话,那么这个世界就把两个相对消灭了可是爱因斯坦没有完成他的研究。

所以现在波跟粒子在物理学上还是相对的没有一个統一力场消灭它的相对,波与粒子相对、能量与质量相对(注:波代表能量,粒子代表质量)

霍金的《弦论》讲,我们生起的东西等於是一条线的震动在这个震动里边有波也有粒子,多数时候出现波、有时候出现粒子

为什么有波、为什么会有粒子是几率的问题,是鈈定的有这样的几率产生波,有那样的几率产生粒子所以它叫《弦论》。

他希望用这个不定来解决这个统一在这个统一里边是不定嘚、是看几率的,那么很复杂《弦论》里边也讲得非常非常复杂。

我们假如用相依缘起来看《弦论》觉得相依缘起站不住脚了。《弦論》的世界既然是几率就不是心识与外境相依我们心识不能说波与粒子是外境决定还是心识决定。

在量子力学世界还可以这么讲当我們加个观察器看是粒子,拿走观察器就变成波那就是观察器决定它是波还是粒子。(注:是波还是粒子因观察器而相依缘起。)

到了《弦论》的世界讲几率那是确定还是不确定?!所以《弦论》也等于把相依缘起而成为“有”的“有”否定掉了可《弦论》里边还是囿粒子与波的相对,所以现在最新的物理还是在相对缘起里边就是说物质是相对缘起成立为“有”,所以是“相对有”那么就提高了,否定了“相依有”这是也等于把牛顿力学否定掉了。(注:玄论还是相对的概念属于相对缘起。)

我们因此要定位了在我们这个卋界我们还是要用牛顿力学来做运作,不能拿《弦论》来运作(如果拿《弦论》来运作我们汽车都开不动)

(注:牛顿力学研究的是三維世界里宏观世界,是粗妄所现的境界是境界为缘所长的六粗。)

可是在另外一个世界呢等于说在量子力学的世界就可以用量子力学嘚法则与《弦论》的法则来看怎么建立一个统一的场。

(注:量子力学研究的是三维的微观世界弦论研究的是多维世界微观世界,是细妄所现的境界是无明不觉生的阿赖耶的三细相。)

从科学方面的发展可以看出其实物理学家们也启图找出一个真理——什么叫做“有”、如何而“有”、如何而有才是实在?但他们永远在识境里运作

(注:科学家是用妄心研究,永远在识境里对外最多缘到宇宙的边緣,对内可缘到阿赖耶量子力学对粒子的研究成果,说明科学家已经发现的阿赖耶三细相中的境界相的奥秘)

等于我刚才答复那个同學:

一切心理学、哲学都是在我们这个识境的世界里运作——物理学是从物质世界、心理学从我们心里思维来建立识境如何运作(如何运莋才是真实、如何运作才是有)。

如果我们落在相对缘起来生活就晓得我们把世界建立得太复杂,重重地建立相对因此我们分析事情時就不晓得住在哪一重相对才是究竟、彻底、真实。

思维的时候假如懂相对缘起,你们的思维就明快了就能很聪明、正确地决定了。

(注:无我就无相对了就能解脱,自在)

(注:圣人,菩萨、佛无我就解脱了业力的束缚,不昧因果了)

我还是举刚才有人问我的這个例。

念人类学对我们这个社会有什么帮助

能够改变这个社会什么?给

佛学能给人带来什么福利

这是我思维的重点。如果你说人类學我学完后懂得怎么样处理问题那不是核心的相对,是外层的相对觉得这个世界不公平,我们有什么行动能改变它吗

直谏是不行了,但是可以尽我的力来改变人的心让人懂得因果、还要让他懂得相依,这个世界就变好了

你一定想问我怎样改变人心?怎么改变高高茬上的人、怎么改变有钱人这些人你直接是改变不了的,可是你可以改变很多平常百姓当平常百姓有反应的时候,不平的现象就会相對减少至少没有现在这么多的不公平。大家看看西方社会的厉害西方懂得掌握传媒,所有传媒都是给财团掌控的

像我前面举过的例:多伦多要研究一个卫生局的电脑系统,就是把所有医生的资料存在系统里按A、B、C这个名字,A、B、C这个名字的档案就出来了;也许A看过5個医生5个医生的名字也显示出来了。你们学过电脑的不会觉得这个系统很复杂可是多伦多花了32个亿加币等于100多亿人民币,做了两年后宣布放弃传媒没有主动报道此事,还是在网上被揭发出来那政府就不能不理了,调查后只有一个中级官员辞职你想一个中级职员有權力用32亿吗?!他能批这个预算吗!他能对整个事情负责吗?!当然不能!可只是一个中级职员自动辞职为这件事负责这事就算解决叻。公平吗不公平!为什么加拿大地税每年都要加税,就是为此买单这就是人心的问题!如果有几十万、几百万网民的反应普遍激烈,当官的下不了台他们就马上动用传媒把事情按下(传媒跟政府配合是个很大的力量),轻描淡写地处理公众的情绪就平静下来了,伱看他们多懂相对缘起

这是相对缘起,不把事情挑出来就等于没事了还不是相对?!有事、没事相对

所以你们不知道时老是觉得西方真的好,其实他们很懂得利用各种手段我在加拿大中文报刊上发表文章没用,对整个主流社会没有影响;如果我写文章到主流社会的報刊他们不会发表的,西方世界也就是这样所以我觉得并不是自由、民主、人权等问题,是心的问题这个心要有诚意来对待,如果惢诚就不会发生加拿大那32个亿打水漂了如果心诚很多不好的社会现象就不会出现了。

那么我跟你们讲佛学你们总有五分之一的人听完後有点感动吧?!如果这五分之一的人以身作则再跟其他人传播(人多慢慢的来)慢慢这个世界总会变得公平的。你说我的理想是拿佛學的原则来做人就只是理想,在现实中不行但理想总有会有作用的,

因此我为什么从1980年到现在一块钱都不去挣而是把所有时间都放茬翻译与著作和讲课上,为什么我虽然只是一滴海水,放在整个大海里边总有我一点点的功能我的每一个水分子都会遍布整个大海。拿出这样的精神你就晓得目前的重点是什么、我们只能做点什么事自己应该做什么事。

如果你把重点放在发财、升官、名利上那是另外┅个相对这要看你住在哪一重的相对缘起上面,这个世界一定是相对才成为“有”的可是这个还不究竟。

如果真的修持你就要懂得修法;想认识如来藏,你就要真的认识相碍缘起了


现在我非常简单地来讲相碍缘起。什么叫相碍相碍就是一个局限、一个条件,能适應相碍(局限与条件)你就变成“有”变成存在和显现。四重缘起(外、内、密、密密)很简单


外相碍是讲外境:为什么这个是声音、这个是颜色?现在一句话就答你在人的眼里这一段波就叫声、这一段波就叫光,这是外的相碍这个波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听见是声、这个我们看见是光,是相碍得来的这是局限。


内相碍也很简单:什么叫耳朵、什么叫眼睛我们也是只能看见一段光、听见一个波,這个叫内相碍


密相碍:心识与外境相对,可心认识外境是心的行相心的行相由什么东西生起?由心生起我们把这个叫心性。

因此无論自己的思维、观察等等内识的行相是心生起外境也是心性也由心生起,也是心性我们生长在这个心性里边,也是生起在心识的境界裏边

当这样的时候,我们没有想到其实我们的心性并不是独立存在的我们心性只是一个识境,识境要依附着智境作为一个基然后才囿识境浮现出来。

识境是荧光屏的影像荧光屏影像一定要依附荧光屏,所以这个心性还是依附荧光屏这个荧光屏我们就把它叫做法性,所以心性与法性不一不异

异就是离,异不是不同心性跟法性当然不是同一个,可心性跟法性永远不相离(心性没有离开法性法性吔不离开心性),所以“不一不异”

怎样来理解“不一不异”?我们原来建立的一个相碍就是心性与法性的相碍我们怎样相碍?我们原来把它看成了相对——智与识相对(不晓得他们是不一不异)因为它们是对立的(我们习惯于建立相对),所以我们把基与影像相对起来那么这个相对是错的,其实它们“不一不异”影像不离荧光屏,荧光屏也不能离开影像可他们是不同的境界,影像有一个影像嘚境界荧光屏有荧光屏的境界。

如果这样认识我们就可以修这个心了。修心不是孤立从人事上(从刚才前面所讲的层面来修什么有誠意之类的)。在这个层次里边是我们这个心性与法性不一不异,因此一切心性的自显现就是法性的自显现当修到这个程度时你就潇灑了,你就是住在法性的境界里边

大的禅师与大的密行人都是住在这样的世界,住在这样的世界里边他们就有各种的业力因果,那些洇果不会令他们没饭吃、不会令他们短命、不会令他们不自在所以我们就说如果能住在认识相对(认识相对的意思就是打破相对)的相礙缘起,已经是住在法性了

认识相对,心性与法性相对这是打破他们把它(心性与法性)建立成相对,才是叫认识如果决定就是落茬那里、住在那里。如果能够这样认识的话我们就住在法性的境界,不是住在心性的境界那时候看事物的观点完全不同,在日常生活裏边也有证量

密密相碍:就是住在荧光屏的人因为不认识荧光屏的功能所以不认识荧光屏,所以住在我们这个世界的人就要认识如来法身功德、认识如来法身的功能,那么我们就能认识如来法身

荧光屏的人先认识荧光屏的功能,然后才认识到荧光屏这样他就认识到熒光屏与自己的世界双运了,那是认识密密相碍了

今天我很简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干了这杯酒再点上一支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