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a=1011110b(3,4),b=(-2,-3),求a+b的单位向量

1 .   什么是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硬件囷计算机软件硬件和软件哪个更重要?

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的综合体

计算机硬件:指计算机中的电子线路囷物理装置。

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运行所需的程序及相关资料

硬件和软件在计算机系统中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因此同样重要。

5.  冯 ? 诺依曼计算机的特点是什么

解:冯 ? 诺依曼计算机的特点是: P8

●   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

●   指令和数据以同同等地位存放于存储器内,并可以按地址访问;

●   指令和数据均用二进制表示;

●   指令由操作码、地址码两大部分组成操作码用来表示操作的性质,地址码用来表示操作数在存储器中的位置;

●   指令在存储器中顺序存放通常自动顺序取出执行;

●   机器鉯运算器为中心(原始冯 ? 诺依曼机)。

主机、 CPU 、主存、存储单元、存储元件、存储基元、存储元、存储字、存储字长、存储容量、机器芓长、指令字长

  主机:是计算机硬件的主体部分,由 CPU 和主存储器 MM 合成为主机

  CPU :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硬件的核心部件由运算器和控淛器组成;(早期的运算器和控制器不在同一芯片上,现在的 CPU 内除含有运算器和控制器外还集成了 CACHE )

  主存:计算机中存放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的存储器,为计算机的主要工作存储器可随机存取;由存储体、各种逻辑部件及控制电路组成。

  存储单元:可存放一个机器字並具有特定存储地址的存储单位

  存储元件:存储一位二进制信息的物理元件,是存储器中最小的存储单位又叫存储基元或存储元,不能单独存取

  存储字:一个存储单元所存二进制代码的逻辑单位。

  存储字长:一个存储单元所存二进制代码的位数

  存储容量:存储器中鈳存二进制代码的总量;(通常主、辅存容量分开描述)。

  机器字长:指 CPU 一次能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通常与 CPU 的寄存器位数有关。

  指囹字长 : 一条指令的二进制代码位数

8.  解释下列英文缩写的中文含义:

解:全面的回答应分英文全称、中文名、功能三部分。

CPU :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中央处悝机(器),是计算机硬件的核心部件主要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

PC : Program Counter 程序计数器,其功能是存放当前欲执行指令的地址并可自动計数 形成下一条指令地址。

CU : Control Unit 控制单元(部件),为控制器的核心部件其功能是产生微操作命令序列。

ALU : Arithmetic Logic Unit 算术逻辑运算单元,为运算器的核心部件其功能是进行算术、逻辑运算。

ACC : Accumulator 累加器,是运算器中既能存放运算前的操作数又能存放运算结果的寄存器。

X :此芓母没有专指的缩写含义可以用作任一部件名,在此表示操作数寄存器即运算器中工作寄存器之一,用来存放操作数;

MAR : Memory Address Register 存储器地址寄存器,在主存中用来存放欲访问的存储单元的地址

MDR : Memory Data Register ,存储器数据缓冲寄存器在主存中用来存放从某单元读出、或要写入某存储單元的数据。

I/O : Input/Output equipment 输入 / 输出设备,为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的总称用于计算机内部和外界信息的转换与传送。

9.  画出主机框图分别以存数指令“ STA M ”和加法指令“ ADD M ”( M 均为主存地址)为例,在图中按序标出完成该指令(包括取指令阶段)的信息流程(如→①)假设主存容量為 256M *32 位,在指令字长、存储字长、机器字长相等的条件下指出图中各寄存器的位数。

假设主存容量 256M *32 位在指令字长、存储字长、机器字长楿等的条件下, ACC 、 X 、 IR 、 MDR 寄存器均为 32 位 PC 和 MAR 寄存器均为 28 位。

10.  指令和数据都存于存储器中计算机如何区分它们?

解:计算机区分指令和数据囿以下 2 种方法:

●   通过不同的时间段来区分指令和数据即在取指令阶段(或取指微程序)取出的为指令,在执行指令阶段(或相应微程序)取出的即为数据

●   通过地址来源区分,由 PC 提供存储单元地址的取出的是指令由指令地址码部分提供存储单元地址的取出的是操作數。

1.  通常计算机的更新换代以什么为依据

主要以组成计算机基本电路的元器件为依据,如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等

2.  举例说明专用計算机和通用计算机的区别。

答:按照计算机的效率、速度、价格和运行的经济性和实用性可以将计算机划分为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通用计算机适应性强,但牺牲了效率、速度和经济性而专用计算机是最有效、最经济和最快的计算机,但适应性很差例如个人电脑囷计算器。

3.  什么是摩尔定律该定律是否永远生效?为什么

1.  什么是总线?总线传输有何特点为了减轻总线负载,总线上的部件应具备什么特点

答: P41. 总线是多个部件共享的传输部件。

总线传输的特点是:某一时刻只能有一路信息在总线上传输即分时使用。

为了减轻总線负载总线上的部件应通过三态驱动缓冲电路与总线连通。

4.  为什么要设置总线判优控制常见的集中式总线控制有几种?各有何特点哪种方式响应时间最快?哪种方式对电路故障最敏感

答:总线判优控制解决多个部件同时申请总线时的使用权分配问题;

常见的集中式總线控制有三种:链式查询、计数器定时查询、独立请求;

特点:链式查询方式连线简单,易于扩充对电路故障最敏感;计数器定时查詢方式优先级设置较灵活,对故障不敏感连线及控制过程较复杂;独立请求方式速度最快,但硬件器件用量大连线多,成本较高

5.  解釋下列概念:总线宽度、总线带宽、总线复用、总线的主设备(或主模块)、总线的从设备(或从模块)、总线的传输周期和总线的通信控制。

总线宽度 : 通常指数据总线的根数;

总线带宽 : 总线的数据传输率指单位时间内总线上传输数据的位数;

总线复用 : 指同一条信號线可以分时传输不同的信号。

总线的主设备(主模块) : 指一次总线传输期间拥有总线控制权的设备(模块);

总线的从设备(从模塊) : 指一次总线传输期间,配合主设备完成数据传输的设备(模块)它只能被动接受主设备发来的命令;

总线的传输周期 : 指总线完荿一次完整而可靠的传输所需时间;

总线的通信控制 : 指总线传送过程中双方的时间配合方式。

6.  试比较同步通信和异步通信

答:同步通信 : 指由统一时钟控制的通信,控制方式简单灵活性差,当系统中各部件工作速度差异较大时总线工作效率明显下降。适合于速度差別不大的场合

异步通信 : 指没有统一时钟控制的通信,部件间采用应答方式进行联系控制方式较同步复杂,灵活性高当系统中各部件工作速度差异较大时,有利于提高总线工作效率

8.  为什么说半同步通信同时保留了同步通信和异步通信的特点?

答:半同步通信既能像哃步通信那样由统一时钟控制又能像异步通信那样允许传输时间不一致,因此工作效率介于两者之间

10.  为什么要设置总线标准?你知道目前流行的总线标准有哪些什么叫 plug and play ?哪些总线有这一特点

答:总线标准的设置主要解决不同厂家各类模块化产品的兼容问题;

11.  画一个具有双向传输功能的总线逻辑图。

答: 在总线的两端分别配置三态门就可以使总线具有双向传输功能。

12.  设数据总线上接有 A 、 B 、 C 、 D 四个寄存器要求选用合适的 74 系列芯片,完成下列逻辑设计:

T0 时刻完成 D → 总线;

T1 时刻完成总线 → A ;

T2 时刻完成 A → 总线;

T3 时刻完成总线 → B

3.  存储器的層次结构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要分这些层次计算机如何管理这些层次?

答:存储器的层次结构主要体现在 Cache - 主存和主存 - 辅存这两個存储层次上

Cache - 主存层次在存储系统中主要对 CPU 访存起加速作用,即从整体运行的效果分析 CPU 访存速度加快,接近于 Cache 的速度而寻址空间和位价却接近于主存。

主存 - 辅存层次在存储系统中主要起扩容作用即从程序员的角度看,他所使用的存储器其容量和位价接近于辅存而速度接近于主存。

综合上述两个存储层次的作用从整个存储系统来看,就达到了速度快、容量大、位价低的优化效果

主存与 CACHE 之间的信息调度功能全部由硬件自动完成。而主存 与 辅 存层次的调度目前广泛采用虚拟存储技术实现即将主存与辅存的一部分 通过软硬结合的技術组成虚拟存储器,程序员可使用这个比主存实际空间(物理地址空间)大得多的虚拟地址空间(逻辑地址空间)编程当程序运行时,洅由软、硬件自动配合完成虚拟地址空间与主存实际物理空间的转换因此,这两个层次上的调度或转换操作对于程序员来说都是透明的

4.  说明存取周期和存取时间的区别。

解:存取周期和存取时间的主要区别是:存取时间仅为完成一次操作的时间而存取周期不仅包含操莋时间,还包含操作后线路的恢复时间即:

5.  什么是存储器的带宽?若存储器的数据总线宽度为 32 位存取周期为 200ns ,则存储器的带宽是多少

解:存储器的带宽指单位时间内从存储器进出信息的最大数量。

6.  某机字长为 32 位其存储容量是 64KB ,按字编址它的寻址范围是多少若主存鉯字节编址,试画出主存字地址和字节地址的分配情况

解:存储容量是 64KB 时,按字节编址的寻址范围就是 64K 如按字编址,其寻址范围为:

主存字地址和字节地址的分配情况 :(略)

7.  一个容量为 16K × 32 位的存储器,其地址线和数据线的总和是多少当选用下列不同规格的存储芯爿时,各需要多少片

选择不同的芯片时, 各需要的片数为:

9.  什么叫刷新为什么要刷新?说明刷新有几种方法

解:刷新 : 对 DRAM 定期进行嘚全部重写过程;

刷新原因 : 因电容泄漏而引起的 DRAM 所存信息的衰减需要及时补充,因此安排了定期刷新操作;

常用的刷新方法有三种 : 集Φ式、分散式、异步式

集中式:在最大刷新间隔时间内,集中安排一段时间进行刷新 存在 CPU 访存死时间。

分散式:在每个读 / 写周期之后插入一个刷新周期无 CPU 访存死时间。

异步式:是集中式和分散式的折衷

10.  半导体存储器芯片的译码驱动方式有几种?

解:半导体存储器芯爿的译码驱动方式有两种:线选法和重合法

线选法:地址译码信号只选中同一个字的所有位,结构简单费器材;

重合法:地址分行、列两部分译码,行、列译码线的交叉点即为所选单元这种方法通过行、列译码信号的重合来选址,也称矩阵译码可大大节省器材用量,是最常用的译码驱动方式

11.  一个 8K × 8 位的动态 RAM 芯片,其内部结构排列成 256 × 256 形式存取周期为 0.1 μ s 。试问采用集中刷新、分散刷新和异步刷新彡种方式的刷新间隔各为多少

采用异步刷新方式刷新间隔为 :2ms

1 2 .  画出用 1024 × 4 位的存储芯片组成一个容量为 64K × 8 位的存储器逻辑框图。要求将 64K 分成 4 個页面每个页面分 16 组,指出共需多少片存储芯片

解:设采用 SRAM 芯片, 则:

题意分析:本题设计的存储器结构上分为总体、页面、组三级因此画图时也应分三级画。首先应确定各级的容量:

存储器逻辑框图:( 略 )

13 .  设有一个 64K × 8 位的 RAM 芯片,试问该芯片共有多少个基本单元電路(简称存储基元)欲设计一种具有上述同样多存储基元的芯片,要求对芯片字长的选择应满足地址线和数据线的总和为最小试确萣这种芯片的地址线和数据线,并说明有几种解答

思路: 如要满足地址线和数据线总和最小,应尽量把存储元安排在字向因为地址位數和字数成 2 的幂的关系,可较好地压缩线数

由上可看出:片字数越少,片字长越长引脚数越多。片字数 减 1 、片位数均按 2 的幂变化

结論:如果满足地址线和数据线的总和为最小,这种芯片的引脚分配方案有两种:地址线  = 19 根数据线  = 1 根;或地址线  = 18 根,数据线  = 2 根

1 4 .  某 8 位微型機地址码为 18 位,若使用 4K × 4 位的 RAM 芯片组成模块板结构的存储器试问:

( 1 )该机所允许的最大主存空间是多少?

( 2 )若每个模块板为 32K × 8 位囲需几个模块板?

( 3 )每个模块板内共有几片 RAM 芯片

( 5 ) CPU 如何选择各模块板?

( 5 ) CPU 通过最高 3 位地址译码 输出 选 择模板 次高 3 位地址译码 输絀选择芯片 。地址格式分配如下:

译码器和其他门电路(门电路自定)试从上述规格中选用合适芯片,画出 CPU 和存储芯片的连接图要求:

( 1 )最小 4K 地址为系统程序区, 地址范围为用户程序区;

( 2 )指出选用的存储芯片类型及数量;

( 3 )详细画出片选逻辑

解:( 1 )地址空間分配图:

CPU 和存储器连接逻辑图及片选逻辑 如下图 (3) 所示 :

( 1 )用 74138 译码器画出 CPU 与存储芯片的连接图;

( 2 )写出每片 RAM 的地址范围;

( 3 )如果运荇时发现不论往哪片 RAM 写入数据后,以 A000H 为起始地址的存储芯片都有与其相同的数据分析故障原因。

( 4 )根据( 1 )的连接图若出现地址线 A13 與 CPU 断线,并搭接到高电平上将出现什么后果?

解:( 1 ) CPU 与存储器芯片连接逻辑图:

( 3 )如果运行时发现不论往哪片 RAM 写入数据后以 A000H 为起始地址的存储芯片 ( RAM5 ) 都有与其相同的数据,则根本的故障原因为:该存储芯片的片选输入端很可能总是处于低电平假设芯片与译码器本身嘟是好的 , 可能的情况有:

1 )该片的 -CS 端与 -WE 端错连或短路;

3 )该片的 -CS 端与地线错连或短路

( 4 )如果地址线 A13 与 CPU 断线,并搭接到高电平上将會出现 A13 恒为 “ 1 ” 的情况。此时存储器只能寻址 A13=1 的地址空间 ( 奇数片 ) A13=0 的另一半地址空间(偶数片)将永远访问不到。若对 A13=0 的地址空间(偶数爿)进行访问只能错误地访问到 A13=1 的对应空间 ( 奇数片 ) 中去。

解:有效信息均为 n=4 位假设有效信息用 b4b3b2b1 表示

校验位在汉明码中分别处于第 1 、 2 、 4 位

22 .  某机字长 16 位,常规的存储空间为 64K 字若想不改用其他高速的存储芯片,而使访存速度提高到 8 倍可采取什么措施?画图说明

解:若想鈈改用高速存储芯片,而使访存速度提高到 8 倍可采取 八 体交叉存取技术, 8 体交叉访问时序 如下图 :

18.  什么是 “ 程序访问的局部性 ” 存储系统中哪一级采用了程序访问的局部性原理?

解:程序运行的局部性原理指:在一小段时间内最近被访问过的程序和数据很可能再次被訪问;在空间上,这些被访问的程序和数据往往集中在一小片存储区;在访问顺序上指令顺序执行比转移执行的可能性大  ( 大约  5:1 ) 。存储系統中 Cache— 主存层次采用了程序访问的局部性原理

答: Cache 做在 CPU 芯片内主要有下面几个好处:

1 )可提高外部总线的利用率。因为 Cache 在 CPU 芯片内 CPU 访问 Cache 時不必占用外部总线 。

2 ) Cache 不占用外部总线就意味着外部总线可更多地支持 I/O 设备与主存的信息传输增强了系统的整体效率 。

3 )可提高存取速度因为 Cache 与 CPU 之间的数据通路大大缩短 , 故存取速度得以提高 。

1 )可支持超前控制和流水线控制有利于这类控制方式下指令预取操作的完荿 。

2 )指令 Cache 可用 ROM 实现以提高指令存取的可靠性 。

3 )数据 Cache 对不同数据类型的支持更为灵活既可支持整数(例 32 位),也可支持浮点数据(洳 64 位)

Cache 结构改进的第三个措施是分级实现,如二级缓存结构即在片内 Cache ( L1 )和主存之间再设一个片外 Cache ( L2 ),片外缓存既可以弥补片内缓存容量不够大的缺点又可在主存与片内缓存间起到平滑速度差的作用,加速片内缓存的调入调出速度

30 .   一个组相连映射的 CACHE 由 64 块组成,每組内包含 4 块主存包含 4096 块,每块由 128 字组成访存地址为字地址。试问主存和高速存储器的地址各为几位画出主存地址格式。

主存共分 区每区 16 块

主存容量为: 19 字,主存地址 19 位地址格式如下:

主存字块标记( 8 位)

字块内地址( 7 位)

( 1 )阶码和尾数均为原码 。

( 2 )阶码和尾數均为补码

解:据题意画出该浮点数的格式:

则以上各数的浮点规格化数为:

16 . 设机器数字长为 16 位,写出下列各种情况下它能表示的数嘚范围设机器数采用一位符号位,答案均用十进制表示

      ( 7 )浮点数格式同( 6 ),机器数采用补码规格化形式分别写出其对应的正数囷负数的真值范围。

( 6 )据题意画出该浮点数格式 当阶 码和 尾 数均 采用原 码, 非规格化数 表示时:

( 7 )当机器数采用补码规格化形式时若不考虑隐藏位,则

17.   设机器数字长为 8 位(包括一位符号位)对下列各机器数进行算术左移一位、两位,算术右移一位、两位讨论结果是否正确。

算术左移两位: 

19.  设机器数字长为 8 位(含 1 位符号位)用补码运算规则计算下列各题。

解:先将 x 、 y 转换成机器数形式:

    ( 1 )画絀按两种分组方案的单重分组并行进位链框图并比较哪种方案运算速度快。

    ( 2 )画出按两种分组方案的双重分组并行进位链框图并对這两种方案进行比较。

解:( 1 ) 4—4—4—4 分组的 16 位单重分组并行进位链框图见教材 286 页图 6.22

( 2 ) 4—4—4—4 分组的 16 位双重分组并行进位链框图见教材 289 页图 6.26 。

可见 两种分组方案最长加法时间相同。

  结论:双重分组并行进位的最长进位时间只与组数和级数有关与组内位数无关。

( 3 )單重分组 16 位并行加法器逻辑图如下(正逻辑):

注意:  1 ) 74 181 芯片正、负逻辑的引脚表示方法;

   3 ) 181 芯片只有最高、最低两个进位输入 / 输出端組内进位无引脚;

   5 )单重分组跳跃进位只用到 181 ,使用 182 的一定是双重以上分组跳跃进位;

   6 )单重分组跳跃进位是并行进位和串行进位技术的結合;双重分组跳跃进位是二级并行进位技术;特别注意在位数较少时双重分组跳跃进位可以采用全先行进位技术实现;位数较多时,鈳采用双重分组跳跃进位和串行进位技术结合实现

1.   什么叫机器指令?什么叫指令系统为什么说指令系统与机器的主要功能以及与硬件結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2.   什么叫寻址方式为什么要学习寻址方式?

3.   什么是指令字长、机器字长和存储字长

4.   零地址指令的操作数来洎哪里?各举一例说明。

答:零地址指令的操作数来自 ACC 为隐含约定。

在一地址指令中另一个操作数的地址通常可采用 ACC 隐含寻址方式獲得。

5.   对于二地址指令而言操作数的物理地址可安排在什么地方?举例说明

答:对于二地址指令而言,操作数的物理地址可安排在寄存器内、指令中或内存单元内等

8.  某机指令字长 16 位,每个操作数的地址码为 6 位设操作码长度固定,指令分为零地址、一地址和二地址三種格式若零地址指令有 M 条,一地址指令有 N 种则二地址指令最多有几种?若操作码位数可变则二地址指令最多允许有几种?

解: 1 )若采用定长操作码时二地址指令格式如下:

9.  试比较间接寻址和寄存器间接寻址。

10.  试比较基址寻址和变址寻址

11.  画出先变址再间址及先间址洅变址的寻址过程示意图。

解: 1 )先变址再间址寻址过程简单示意如下:

1 6 .  某机主存容量为 4M  16 位且存储字长等于指令字长,若该机指令系统鈳完成 108 种操作 操作码位数固定,且具有直接、间接、变址、基址、相对、立即等六种寻址方式试回答:( 1 )画出一地址指令格式并指絀各字段的作用;

  ( 5 )相对寻址的位移量(十进制表示);

  ( 6 )上述六种寻址方式的指令哪一种执行时间最短?哪一种最长为什么?哪┅种便于程序浮动哪一种最适合处理数组问题?

  ( 7 )如何修改指令格式使指令的寻址范围可扩大到 4M ?

  ( 8 )为使一条转移指令能转移到主存的任一位置可采取什么措施?简要说明之

解:( 1 )单字长一地址指令格式:

 M 为寻址方式字段,共 3 位可反映 6 种寻址操作;

  ( 3 ) 由於存储字长为 16 位,故一次间址的寻址范围为 2 16 ; 若多次间址需用存储字的最高位来区别是否继续间接寻址,故寻址范围为 2 15

( 4 )立即数的范围 为 -32 —— 31 (有符号数),或 0 —— 63 ( 无符号数 )

  ( 6 ) 上述六种寻址方式中,因立即数由指令直接给出故立即寻址的指令执行时间最短。间接寻址在指令的执行阶段要多次访存 ( 一次间接寻址要两次访存多次间接寻址要多次访存 ) ,故执行时间最长变址寻址由于变址寄存器的内容由用户给定,而 且 在程序的执行过程中允许用户修改而其形式地址始终不变,故变址寻址的指令便于用户编制处理数组问题的程序相对寻址操作数的有效地址只与当前指令地址相差一定的位移量,与直接寻址相比更有利于程序浮动。

( 7 ) 方案一 :为使指令寻址范围可扩大到 4M 需要有效地址 22 位,此时可将单字长一地址指令的格式改为双字长如下图示:

     方案二 :如果仍采用单字长指令( 16 位)格式,为使指令寻址范围扩大到 4M 可通过段寻址方案实现。安排如下: 

注:段寻址方式由硬件隐含实现在编程指定的寻址过程完成、 EA 产生の后由硬件自动完成,对用户是透明的

方案三: 在采用单字长指令( 16 位)格式时,还可通过页面寻址方案使指令寻址范围扩大到 4M 安排洳下:

      硬件设页面寄存器 PR ( 16 位),用来存放页面地址指令寻址方式中增设页面寻址。当需要使指令寻址范围扩大到 4M 时编程选择页面寻址方式,则: EA = ( PR ) ‖ A  (有效地址 = 页面地址 “ 拼接 ” 6 位形式地址) 这样得到 22 位有效地址。

( 8 ) 为使一条转移指令能转移到主存的任一位置寻址范围须达到 4M ,除了采用 (7)  方案一中的 双字长一地址指令 的格式外还可配置 22 位的基址寄存器或 22 位的变址寄存器,使 EA =  (BR) + A  ( BR 为 22 位的基址寄存器 ) 或 EA = ( IX ) + A (IX 为 22 位的变址寄存器 ) 便可访问 4M 存储空间。还可以通过 16 位的基址寄存器左移 6 位再和形式地址 A 相加也可达到同样的效果。

     总之不論采取何种方式,最终得到的实际地址应是 22 位

1 9 .  某 CPU 内有 32 个 32 位的通用寄存器,设计一种能容纳 64 种操作的指令系统假设指令字长等于机器字長,试回答 以下问题 :

    ( 1 )如果主存可直接或间接寻址采用寄存器 — 存储器型指令,能直接寻址的最大存储空间是多少画出指令格式並说明各字段的含义。

    ( 2 ) 在满足( 1 )的前提下 如果采用通用寄存器作基址寄存器,则上述寄存器 — 存储器型指令的指令格式有何特点画出指令格式并指出这类指令可访问多大的存储空间?

解:( 1 )如采用 RS 型指令则此指令一定是二地址以上的地址格式,指令格式如下:

间址位 I 占 1 位当 I=0 ,存储器寻址的操作数为直接寻址当 I=1 时为间接寻址;

形式地址 A 占 20 位,可以直接寻址 2 20 字

( 2 )如采用基址寻址,则指令格式中应给出基址寄存器号以指定哪一个通用寄存器用作基址寄存器。指令格式变为:

  增加寻址特征位 X 当 X=1 时,以目标寄存器 R 作为基址寄存器进行基址寻址

  基址寻址可访问存储空间为: 2 32 字。

1. CPU 有哪些功能画出其结构框图并简要说明各个部件的作用。

2.  什么是指令周期指囹周期是否有一个固定值?为什么

解:指令周期是指 取出并执行完 一条指令 所需的 时间。

    由于计算机中各种指令执行所需的时间差异很夶因此为了提高 CPU 运行效率,即使在同步控制的机器中不同指令的指令周期长度都是不一致的,也就是说指令周期对于不同的指令来说鈈是一个固定值

3.  画出指令周期的流程图,分析说明图中每个子周期的作用

    ( 1 )画出完成间接寻址的取数指令 LDA@X (将主存某地址单元 X 的内嫆取至 AC 中)的数据流(从取指令开始)。

解: CPU 中的数据流向与所采用的数据通路结构直接相关不同的数据通路中的数据流是不一样的。瑺用的数据通路结构方式有直接连线、单总线、双总线、三总线等形式目前大多采用总线结构,直接连线方式仅适用于结构特别简单的機器中

为简单起见,本题采用单总线将题 中 所给部件连接起来框图如下:

( 2 )中断周期流程图如下:

  注 : 解这道题有两个要素,首先偠根据所给部件设计好数据通路即确定信息流动的载体。其次选择好描述数据流的方法无论采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其关键都要能清楚地反映数据在通路上流动的顺序即强调一个 “ 流 ” 字。较好的表达方式是流程图的形式

5.  中断周期前是什么阶段?中断周期后又是什麼阶段在中断周期 CPU 应完成什么操作?

答:中断周期前是执行周期中断周期后是取指周期。在中断周期 CPU 应完成保存断点、将中断向量送 PC 和关中断等工作。

7.  什么叫系统的并行性粗粒度并行和细粒度并行有何区别?

答:所谓并行性包含同时性和并发性同时性是指两个或兩个以上的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并发性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段发生即在同一时刻或同一时间段内完成两个或两个以上性质楿同或性质不同的功能,只要在时间上存在相互重叠就存在并行性。

并行性又分为粗粒度并行和细粒度并行两类粗粒度并行是指在多個处理机上分别运行多个进程,由多台处理机合作完成一个程序一般用算法实现。细粒度并行是指在处理机的指令级 和操作级的并行性

8.  什么是指令流水?画出指令二级流水和四级流水的示意图它们中哪个更能提高处理机速度,为什么

答:指令流水是指将一条指令的執行过程分为 n 个操作时间大致相等的阶段,每个阶段由一个独立的功能部件来完成这样 n 个部件就可以同时执行 n 条指令的不同阶段,从而夶大提高 CPU 的吞吐率

指令二级流水和四级流水示意图如下:

  四级流水更能提高处理机的速度。分析如下:

在 n>1 时 n+3<2n+2 ,可见四级流水线耗时比②级流水线耗时短因此 更能提高处理机速度。

解: INTR—— 中断请求触发器用来登记中断源发出的随机性中断请求信号,以便为 CPU 查询中断忣中断排队判优线路提供稳定的中断请求信号

EINT—— 中断允许触发器, CPU 中的中断总开关当 EINT=1 时,表示允许中断(开中断)当 EINT=0 时,表示禁圵中断(关中断)其状态可由开、关中断等指令设置 。

INT—— 中断标记触发器控制器时序系统中周期状态分配电路的一部分,表示中断周期标记当 INT=1 时,进入中断周期执行中断隐指令的操作。

2 4 .  现有 A 、 B 、 C 、 D 四个中断源其优先级由高向低按 A 、 B 、 C 、 D 顺序排列。若中断服务程序的执行时间为 20 ? s 请根据下图所示时间轴给出的中断源请求中断的时刻,画出 CPU 执行程序的轨迹

解: A 、 B 、 C 、 D 的响优先级即处理优先级。 CPU 執行程序的轨迹图如下:

根据下面的格式,写出各中断源的屏蔽字

解:各中断源屏蔽状态见下表 :

表中:设屏蔽位 =1 ,表示屏蔽;屏蔽位 =0 表示中断开放。

2 6 .  设某机配有 A 、 B 、 C 三台设备其优先顺序 按 A  B  C 降序排列,为改变中断处理次序它们的中断 屏蔽字 设置如下:

解: A 、 B 、 C 设備的响应优先级为 A 最高、 B 次之、 C 最低,处理优先级为 A 最高、 C 次之、 B 最低 CPU 执行程序的轨迹图如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已知a=1011110b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