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箭和复方一枝蒿颗粒是同一种植物吗

&当前位置:&&&&&&
情系土家族医药四十载
——记湖北民族学院医学院教授赵敬华
&&&&&&&&&&
  日,《土家族医药学概论》一书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首发。这本200多万字书籍的面世不仅标志着由湖北民族学院与恩施州卫生局联合
主持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土家族民族医药整理丛书”取得了阶段
性成果,更重要的是,它的出现结束了土家族医药学几千年来仅靠口耳相传的历
史,并且首次系统地构建了土家族医药的理论体系。也正因为这些,该书的主编
——湖北民族学院医学院教授赵敬华也必将在我国民族医药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青山生灵草
  在共和国版图的中西结合部,有一片东西宽220公里,南北长260公里的广袤
地区——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她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北连神农架,长江
从中穿过。这里地处亚热带,地形复杂,山高林密,沟壑纵横,海拔高度相差极
大。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的药物资源,一些在世界其他地方已经灭绝的“
活化石”在此都得以保存下来。恩施州拥有药用植物186科、854属、2088种,比
“药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收录的1892种药材还多。其中“江边一碗水”、
“七月一枝花”、“头顶一颗珠”等名贵药材更为恩施州所独有。这里还是多民
族居住地,土家族、苗族、侗族、回族、蒙古族、彝族、纳西族、壮族、畲族、
僳僳族等28个少数民族和谐共处。也正因为如此,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了独特的
民族医药文化,土家族医药更是在这里生根发芽。
  赵敬华便生于斯,长于斯。长期以来,恩施州由于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等原
因,中医、西医都没有进入,直到解放后政府才在这里建起了中、西医院。当地
群众防病治病很长一段时期内都是依靠民族、民间医药方法。也正因为这样,这
里的少数民族几乎人人认药、户户懂得简单的医药知识。更有许多半农半医的民
族、民间医生活跃在这里。赵敬华的外祖父就是当地一位颇有名望的民间医生。
受到家庭的影响,童年的赵敬华就对这种简便廉验的医疗方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当地的医生往往采用随处可见的草药和简单的手法就解决了患者的病痛。这些生
长在家门口的绿色植物为什么会有这样神奇的效果一直是幼年的赵敬华百思不得
其解的谜团,而他的一次亲身经历更使他终生和土家族医药结下了不解之缘。
  有一次,淘气的赵敬华不小心由高处摔下,腹部被地上一根竖起的木棍戳了
一个大洞,几乎伤及内脏。在不可能外出就医的情况下,没有消毒、没有缝合,
他的外祖父仅仅是用当地常见的一种草药——白三七捣碎外敷就治愈了这个今天
看来也是触目惊心的外伤。成年后的赵敬华每每回想起这一幕,心悸之余,更是
对民族医药的独特疗效赞叹不已。他知道,虽然这种方法现在看来并不可取,但
仍然说明民族医药学宝库有许多值得挖掘的奇珍异宝。
  ■沃土觅佳珍
  赵敬华第一次亲密接触土家族医药是在1969年。当时,自湖北中医学院中医
系毕业的他响应国家号召深入到恩施市郊区的一个土家族聚集区的乡卫生所任所
长。恶劣的医疗条件令他这个刚刚走出象牙塔的大学生傻了眼——既便是最便宜
的药品,当地的群众也难以承担。以咳嗽为例,最便宜的治疗药物甘草片要1角钱
一瓶,而这一数目是当时一个农民一天的收入。巧妇难为无米炊,没有药品,还
要治好群众的病,在这种情况下,赵敬华将目光转向了随处可见的草药,转向了
土家族医药方法。
  赵敬华发现,土家族医生在治疗恩施地区的常见病——咳嗽、风湿病、外伤、
骨伤、蛇伤等方面效验独特。土家族医生用药以新鲜草药为主、药食同源的特点
也使得赵敬华对医药学有了全新的认识。他曾亲眼看到民族医用土家族特有的接
骨手法和外用药物及小夹板治疗骨折和骨折所带来的疼痛,特别是对那些对骨折
后对位不好的畸形进行校正,疗效十分肯定。
  在任乡卫生所任所长的5年时间里,赵敬华踏遍了当地的每一座山梁,走遍
了村村寨寨。每到一处,他都要拜访当地的民族、民间医生,如饥似渴地向他们
学习草药知识。如以恩族州特有的药物矮地茶治疗长期久治不愈的咳喘、板党参
炖猪脚治疗妇女产后少乳、铁马鞭治疗小便不利等“绝活”。看到这个大学生所
长吃得苦、耐得劳,无论刮风下雪还是白天黑夜都肯深入到山寨出诊,当地的民
族医也毫不吝惜地将他们只能师徒相授、父子相传的医药知识讲述给赵敬华。“
蛇咬一枝箭,狗咬一枝蒿,打得满地爬,离不开八楞麻”……这些来自民间的、
最朴素的土家族医药疗法被赵敬华记录了下来。渐渐地,赵敬华可以用民族医药
方法和草药为群众治病,并对这里的大部分常见草药了然于胸。5年间,他共收
集、整理了100多首确有效验的方剂。这为今后他系统整理土家族医药理论奠定
  ■再续未了缘
  虽然对土家族医药情有独钟,但由于工作环境的变化,后来调至恩施医专(
后并入湖北民族学院)任教的赵敬华一直没有机会再接触这一专业,但赵敬华一
直对土家族医药念念不忘。1996年,赵敬华终于迎来了再次与土家族医药结缘的
机会。当时,在国内外重视传统、回归自然的大形势下,国家对民族医药的研究
越来越重视。赵敬华成功申报了湖北省教委资助课题——“恩施土家族医药研究
”,其中的“矮地茶治疗支气管炎研究”还获得了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此后,在他的倡导和努力下,湖北民族学院成立了土家族医学研究中心,并
从2000年开始招收土家族医药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然而,这一系列动作也带来了
一个问题。由于土家族没有文字,其医药知识也一直是以口头相传的形式流传于
民间,因此根本就没有文字资料,没有系统的理论体系。那么,到底要让学生们
学什么教材呢?赵敬华意识到,编写一本土家族医药学概论势在必行。
  2002年,赵敬华提出的这一课题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在州卫生厅的关
注与支持下,对土家族医药全面、系统的搜集、筛选、整理工作开始了。赵敬华
领导的课题组深入到恩施州的8个县市和我国另外一个土家族聚集区——湖南湘西
地区的龙山县、吉首县、凤凰县及邻近的重庆市下辖的黔江县、秀山县、石柱县
等地区调研。每到一地,他们便查县志,了解民族医药情况,深入村寨访问民间
草医。两年间共访问民间医生100余位,采集医疗方法一万多种。
  虽然赵敬华希望尽可能全面地获得第一手的资料,但囿于条件所限,事实也
往往不那么尽如人意。土家族医药的传承方式一直是师徒、父子相授,对于知识
的传授,许多民族医都有严格的要求,一般不肯轻易向外人讲述。这种情况还好
对付,赵敬华采取提上礼物登门拜访,策动亲属进行攻关的方式,往往能获得理
解和帮助。还有的民族医向课题组索取高额报酬,许多有价值的资料也因此无法
搜集上来。曾经有一次,一位民间医生带来了一本家族传下来的有关土家族医药
的手抄本,要求湖北民族学院安排工作。由于这一要求很难满足,课题组最终没
有得到这本有一定价值的资料。
  ■情系武陵山
  虽然遇到了诸多困难,但功夫不负苦心人,赵敬华领导的课题组经过两年多
的时间还是收集了数量浩繁的土家族医药资料。随后,他们对这些原始资料进行
了系统的归纳、规范、筛选、整理。依然是由于以口头形式流传于民间等原因,
土家族医药学知识中虽然有许多独到之处,但也存在着一些封建迷信的糟粕;一
些粗浅的理论也并没有构成体系;方药中存在着许多不规范的地方。赵敬华等人
通过繁重的工作,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对这些资料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并按照
现代中医教材体例对其进行了规范,终于完成了《土家族医药学概论》的编撰工
  这本书首次将土家族医疗方法分为内、外、妇、儿、五官科进行介绍;并且
将土家族医学对人体结构和功能的认识——三元理论规范为孙思邈提出的三元学
说,即将人体内脏概括为上、中、下三元,也称头元、腹元、足元,以自然界的
天、地、水来概括人体的内脏功能;整理了土家族独特的经络理论,规范为阴经、
阳经、手经、足经进行介绍;将其病因学说整理为毒气致病理论,如寒毒、湿毒、
风毒、惊毒等;将土家族医药的诊断学特色——与中医完全不同的脉学整理成篇;
分门别类地介绍了土家族医药学丰富的外治方法,如吸负疗法、封刀接骨等30余
  《土家族医药学概论》的完成填补了我国民族医药学领域的空白,这一成绩
对于62岁的赵敬华来说完全可以成为停歇下来的理由。然而,他仍然锲而不舍地
进行着土家族医药的研究工作,仍然一有机会就深入到土家族聚居的鄂、湘、黔、
渝四省市政交界的武陵山区进行走访调研。虽然两个子女早已都在北京工作,但
赵敬华仍然放不下这块热土。他知道,虽然建国以来,我国对土家族医药的整理
工作已经成绩卓著,但土家族医药知识仍然在流失着,土家族医药的发展前景也
并不乐观。由于后继乏人等原因,许多民族、民间医药知识正在无声地消逝,而
严峻的形势也令土家族医药的发展机遇少之又少。以他自已培养的土家族医药专
业的硕士生为例,毕业后已全部改行学习其他专业。湖北民族学院虽然在中医系
本科生中开了40学时的土家族医药学课程,但不少学生并不愿意学这门“土得掉
渣”的课程。
  赵敬华说,土家医学是几千年来土家族人民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人类
不能任其消亡。只要还有力气,他就还要深入到武陵山,为拯救土家族医药尽一
分微薄的力量。
 文/本报记者 徐亚静
  ■相关链接:土家族医药发展概况
  土家医的起源年代不可考。从汉字记载的土家族史籍中发现,明清年间的地
方志中零星记载了民间医药内容:“民间草医,起之何年,溯源难明,搜集资料
极为有限,故所载欲言不达,后人颇稽考”。
  从土家族医药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可分为秦汉时期及五代以来两个阶段。
在秦汉前后的漫长岁月中,土著先民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尝草识药,治验疾病,
经历了本能经验积累、初期医疗活动及巫医影响的过程;五代以来,由于外来民
族迁徙定居于土家族地区,土家族民间医疗活动较为活跃。五代时期到“改土归
流”前几百年间,基本还是实践知识的累积阶段,尚未形成比较系统的医药体系。
到明清时期,土家族医药经过民间漫长的发展,已比较成熟。明洪武年间,浙江
人金彬随朝廷官军入湘西北大庸行医,始将中医传入湘西土家族地区。中医的阴
阳学说从此被土家族医所引用。清雍正年间,对土家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后,
土人中的有识之士,在前人识药治病,实践知识累积的基础上,进行了理论上的
总结和实践的反复验证,使土家族医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这时期,土家族民间出现了许多医药抄本,如湘西有《七十二症》《三十六
疾》《四惊症》《草医药案》《急救良方》《老祖传秘方》《草药十三反》等。
鄂西州有清末名医汪古珊《医学萃精》一套,共16卷,40余万字。此书是集传统
中医学与土家族医药于一体,突出地方特色的医药专著。特别是我国于1985年发
现的失传已久的医药专著《秦氏玲珑医鉴》原始抄本,共5册26万字,更是其中
  建国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民族医药的挖掘整理,有力地促进了土家族医药
的发展。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卫生管理部门于1985年开始,先后组织了
4次大模的中药资源调查,采集标本,分类鉴定,搜集民间单方验方,同时发动
群众献方献药。在1987年全国民族药调查中,恩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赵昌基教授
主持编写了《鄂西中草药》,书中收载土家族药100种。同时,恩施地区政府成
立中草药研究所。此后,湖北民族学院组织有关专家方志先、赵晖等编撰了《土
家族药物志》,收载土家族地产药物1500种,附图1480幅,基本查清了土家族聚
居的武陵地区药物资源品种及蕴藏量、药物分布规律,澄清了品种混淆,发现了
不少药物新资源和新品种。同时,与恩施州毗邻的湖南湘西土家族自治州民族医
药研究所以田华咏教授为首的民族医药工作者,也进行了大量的土家族医药学的
整理工作,并先后出版了《土家族医药学》、《土家族医学研究》、《传统疗法
集成》等著作。他们在对贵州铜仁地区武陵山主峰梵净山区药物资源进行系统收
集后,编写了《梵净山药物名录》。其他土家族县市也相应地作了本地民族医药
资源调查,并编印成册,如《长阳县中草药资源名录》等。各地在调查中还收集
到土家族民间单验方几千首,民族医药典籍、手抄本多部。
  目前,在土家族地区的州县级医院内,大多都开设了具有土家族医药特色的
痔科、骨伤科和民族医专科。各地民族医药研究机构还筛选出疗效确定的部分民
族药物进行系统的临床研究。如恩施州对矮地茶治疗咳喘的研究,北三七治疗类
风湿病的研究,湘西自治州对水黄连和木瓜抗菌痢、抗肝炎方面的研究。湖北民
族学院赵敬华教授2000年开始招收土家族医药学硕士研究生,在中医学本科开设
了《土家族医药学概论》,使土家族医药学教育走进了大学课堂。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
::推荐商家::
::百度一下::
医药产品大全
郑重提示:本网站只起到信息平台作用,不对交易行为负担任何责任,请自行核实,谨慎行事。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访问统计:狭叶瓶尔小草 - 搜狗百科
狭叶瓶尔小草
该词条缺少基本信息栏,补充相关内容帮助词条更加完善!
又名、、矛盾草、蛇须草等。属多年生小草,蕨类,直立高12~26cm。根状茎短,圆柱形,有一簇细长不分枝的肉质根,向四面横走,在先端发生新植物。适合生长于阴凉潮湿的土壤中。
狭叶瓶尔小草这些不起眼的小草本,是植物中的“小宝贝”,称作狭叶,属中国国家三级保护植物。它属于,这种蕨类植物表现特殊,它的叶具有两种类型,一种宽而长的绿叶能营,制造营养,称为营养叶;另一种叶棒状,外表布两行产生孢子,称为孢子叶。这种同一植株叶的形态不同,功能各异的现象称为二型叶。蕨类植物中原囊蕨纲都具有二型叶的特征,瓶尔小草就是其中一例。因而此植物对研究蕨类植物的有价值。该植物生长环境特殊,温泉附近,这里严寒的气温在-40°C以下,然而散发着蒸汽的水长年累月地流过,水中又富含多种矿物质,特殊的生境形成特殊的,瓶尔小草成为群落中的一员。目睹此,我们不难理解被列为保护植物的理由。
狭叶瓶尔小草狭叶瓶尔小草 : 、学拉丁名:Ophioglossum thermale Kom隶属:-蕨纲-厚囊蕨--瓶尔小草科-瓶尔小草属不育披针形或阔披针形,远高出地面之上。狭叶瓶尔小草具有地下根茎,叶着生于根茎。营养叶具长柄,叶身披针形,长2-6厘米,宽3-10毫米,全缘,先端钝,叶基楔形。叶细长线形,具长柄,两行穗长2-3厘米,孢子囊15-23对,孢子成熟时,淡褐色。
狭叶瓶尔小草,植株高20-70厘米;短,圆柱形,向下生出不分枝的细长肉质根,向上生出具总柄的二型叶或单一的营养叶。单一的营养叶具长柄,叶片长2-6厘米,宽3-10毫米,披针形或倒披针形,先端钝或微尖,基部楔形,全缘,网状,不明显;叶纸质,淡绿色,光滑;从总柄上生出的营养叶较小,无柄;孢子叶出自营养叶基部,具5-7厘米的长柄,叶片狭缩成线形,特化成具两行孢子囊的穗,长2-3厘米,顶端具小突尖,具孢子囊15-23对;孢子圆形,具细网状纹饰。?    根状茎细短,直立,有一簇细长不分枝的肉质根,向四面横走如。叶单生或2-3叶同自根部生出,总叶柄长3-6厘米,纤细,绿色或下部埋于土中,呈灰白色;营养叶为单叶,每梗一片,无柄,长2-5厘米,宽3-10毫米,倒披针形或长圆倒披针形,向基部为狭楔形,全缘,先端微尖或稍钝,草质,淡绿色,具不明显的,但在光下则明晰可见。孢子叶自营养根的基部生出,柄长5-7厘米,高出,孢子囊穗长2-3厘米,狭线形,先端尖,由15-28对孢子囊组成。孢子灰白色,近于平滑。成熟时为淡褐色。
。本种分布广,但植株小而稀少,又为民间,多生于附近或草坡,易受人践踏和采掘,使分布范围日益缩减,数量越来越少。某些产地已陷于濒临灭绝的境地。 分布于,长白山、安图、抚松,靖宇,桓仁,,、、、内乡、西峡,陕西岚产于东北,河北,,四川,,(庐山)及。生山地草坡上,或温泉附近。苏联远东区,朝鲜及也产。用途:主治。
狭叶瓶尔小草瓶尔小草为的小型成员,对研究蕨类有一定价值,同时也是一种中草药。? 保护价值 瓶尔小草为厚囊蕨纲的小型成员,对研究蕨类系统发育有一定价值,同时也是一 种。? 保护措施 本种分布零星分散,有的虽生于内,但由于植株小,容易被人践踏和 采掘,建议将生长集中之地,划为保护点,在有条件的地区,对本种设立固定,加以重点保护。? 栽培要点 目前尚未进行栽培。可试行孢子或,采集成熟孢子,撒播在砂 壤土和的混合基质上,上覆玻璃,置于凉湿地或温室。或于春季分根繁殖,多带宿土栽于半荫的。
狭叶瓶尔小草,植株高20至70厘米。本种分布虽广,但植株小而稀少,又为民间草药,多生于温泉附近,易受人破坏。目前已经陷于濒临灭绝的境地,为渐危种。喜生于气温低、湿度大的环境,并耐,适应性强,石缝中也能生长,在东北可耐零下40度的低温。 分布于黑龙江,吉林长白山、安图、抚松,,辽宁桓仁,内蒙古库伦 旗,河南商城、新县、桐柏、、西峡,岚皋、、周至、,,江西 、永丰、,云南中甸及贵州平伐。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狭叶瓶尔小草本种喜生于气温低、温度大的山地草坡或温泉附近,并具有喜湿和耐 瘠薄等特性,适应性强,石砾地或岩石缝也能生长。在东北可耐-40℃的低温。? 属国家三级保护植物。它属于,这种蕨类植物表现特殊,它的叶具有两种类型,一种宽而长的绿叶能营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称为营养叶;另一种叶棒状,外表布两行孢子囊产生孢子,称为。这种同一植株叶的形态不同,功能各异的现象称为二型叶。蕨类植物中原囊蕨纲都具有二型叶的特征,瓶尔小草就是其中一例。因而此植物对研究蕨类植物的发育有价值。该植物生长环境特殊,温泉附近,这里严寒的冬季气温在-40°C以下,然而散发着蒸汽的温泉水长年累月地流过,水中又富含多种,特殊的生境形成特殊的植物,瓶尔小草成为群落中的一员。目睹此生活环境,我们不难理解被列为保护植物的理由。狭叶瓶尔小草具有地下根茎,叶着生于根茎。营养叶具长柄,叶身披针形,长2-6,宽3-10毫米,全缘,先端钝,叶基楔形。孢子叶细长线形,具长柄,两行孢子囊穗长2-3厘米,孢子囊15-23对,
狭叶瓶尔小草日本瓶尔小草 O. thermale Kom. var. nipponicum (Miyabe et Kudo) Nishida ex Tagawa作为狭叶瓶尔小草的变种,其区别的特征是前者叶较宽,最宽部位在中部偏下,而后者叶较狭,不足1厘米,中上部最宽。通过考察发现许多过渡类型,二者难于区分。但是日本瓶尔小草的个体更为稀少,从保护群体内多样性考虑,对个体稀少的日本瓶尔小草应倍加爱护。由此看来,分类学家区分这个十分临近的种类,对保护有实际意义。
(《》)【异名】(《百草镜》),、单枪一支箭、(《贵州民间方药集》),蛇吐须、蛇咬一支箭、吞弓含箭、独脚黄、矛盾草(《》)。【来源】为瓶尔小植物瓶尔小草的全草。【植物形态】瓶尔小草狭叶瓶尔小草,高7~20厘米,无叶。根茎短,直立;根多数,黄色细长。营养叶1片,狭卵形或狭披针形,少有为矩圆形,长3~12厘米,宽1~4厘米,先端钝或稍急尖,基部短楔形,全缘,稍肉质;叶脉网状,中脉两侧的二次与中脉平行。孢子叶初夏从营养叶腋间抽出;具柄,约为营养叶片的两倍长;孢于囊10~50对,排列为2行,形成穗状,淡黄色;孢子囊无环状盖,熟时横裂;孢子球状四面形,具小突起。生于阴湿的、及沟边。分布东北、陕西、湖北、云南、、广西、台湾及下游等地。 【采集】夏、秋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化学成分】叶含3-o-甲基-7-0-双葡萄糖甙-4&-o-葡萄糖甙。【性味】甘,平。①《纲目拾遗》:&味甘淡。&②《广西药植图志》:&味甘微酸,气平,性凉,无毒。&③《贵州草药》:&辛,平。&【归经】《纲目拾遗》:&入肺经。&狭叶瓶尔小草【功用主治】清热,凉血,镇痛,解毒。治肺热,劳伤吐血,肺痈,黄疸,胃痛,腹痛,,疮毒,蛇,损伤。 ①《纲目拾遗》:&行血凉血,清肺火。治吐血,劳伤,,,黄疸,心疼,跌打,,伤力,咳嗽,咯血,肿毒。&②《贵州民间方药集》:&外敷治,消痈肿疮毒,并治;亦有用为水臌泻后之补剂者。&③《南宁市药物志》:&清热解毒凉血。治蛇伤,淋浊;止吐血,疗劳伤。&④《贵州草药》:&,解毒,。&【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研末。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涂。狭叶瓶尔小草【选方】①治心,顽固久病:一支箭干粉,每服五厘,送下。(《广西药植图志》) ②治痧症腹痛:一支箭三至五钱。煎水兑酒服。(《贵州草药》)③治、:一支箭五钱。水煎服。(《贵州草药》)④治疮毒不清,愈而又发:鲜一支箭一大把。洗净,和炖服。(《贵阳市秘方验方》)⑤治诸咬:独叶一枝枪草,生擦之。(《任城日记》)⑥治蛇咬伤:一支箭三至五钱,煎水服;另捣绒敷患处。又此药含口中,可预防。(《贵州草药》)瓶尔小草科(Opllioglossaceae)植物体小形,根状茎短而直立。叶二型:营养叶为单叶,全缘,叶脉网状,中脉不明显;孢子叶有柄,自总柄或营养叶基部生出。大,扁圆形,陷入子囊托两侧,呈狭穗状,孢子囊横裂;孢子球状四面形。染色体:X=15(45)。瓶尔小草()Ophioglossum vulgatum L. 植株高10-30cm。根肉质。根状茎短而直立。叶单生,卵形或狭卵形,两侧细脉与平行。孢子叶穗自总柄顶端生出,高出营养叶,狭条形,顶端有小突起。分布于东北、陕西、、广西、及等地。生于林下或草地。全草入药,能清热解毒,治蛇咬伤、、肿毒等。尖头瓶尔小草【药 材 名】尖头瓶尔小草【拉 丁 名】Ophioglossllin pedunculo-sum Desv狭叶瓶尔小草【名称考证】有梗瓶尔小草,支箭,小青藤,蛇蚊子,蛇须草,独叶,一矛一盾,蛇吐须,蛇咬一枝箭 【科目来源】药瓶尔小草科植物【药用部位】的全草。【性味归经】甘、苦,凉。入肺、、、四经。【功效分类】,清热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瘀。用于蛇、咬伤、痈肿、、跌打损伤。【用法用量】内服:9一15克,水煎服。【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江西、福建、、广东、四川、、。【古籍考证】始载于。【参考出处】《》【功效分类】清热药 清热解毒药 【关 键 词】解毒 活血散瘀 咬伤 犬咬伤 痈肿 疥疮损伤
狭叶瓶尔小草狭叶与狭叶瓶尔小草十分相似,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将它们混淆! 狭叶益母草种中文名:狭叶益母草. 种拉丁名:Leonurus urticifolius C. Y. Wu et H. W. Li 种别名 : 科中文名: 科拉丁名:Labiatae 属中文名: 属拉丁名:Leonurus 国内分布:产西藏南部;生于林缘,海拔3200米左右。模式标本采自西藏汝嘎附近。 命名来源:[Fl. Reip. . . 65(2): 601. 1977] 中国植物志:65(2):516 英文:17:164 系中文名:欧益母草系 系拉丁名:.Cardiaci 亚属中文名:欧亚属 狭叶瓶尔小草亚属拉丁名:Subg.Leonurus 亚族中文名:野芝麻亚族 亚族拉丁名:Subtrib Lamiinae 族中文名:野芝麻族 族拉丁名:Lamieae 亚科中文名:野芝麻亚科 亚科拉丁名:Lamioideae 纲中文名:植物纲 纲拉丁名:DICOTYLEDONAE 门中文名: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根茎,粗壮,其上密生近水平伸展的侧根。茎直立,高30—50厘米,下部常带紫色,钝四棱形,有细条纹,具沟槽,沿棱上密生余部疏生下曲或有时近平展的灰白色短柔毛,节间在茎中、下部者长过于叶,在上部者比叶短,不明显分枝,但在茎中部中有具小型叶的不育短枝。下部茎叶在花时不存在;中部茎叶具长柄,柄长2.5—5.5厘米,扁平,腹面微具槽,密被灰白短柔毛,叶片轮廓宽卵圆状心形,先端锐尖,基部心形,通常为掌状7浅裂,分裂不达叶片1/3,裂片边缘具不规则的粗大牙齿,草质,上面绿色,疏被灰白短柔毛,但沿叶缘处较密集,下面幼时沿脉上密被老时疏被灰白短柔 狭叶瓶尔小草毛,余部散布淡黄色腺点;茎上部叶渐变小,卵圆形,与茎中部叶相似,较短。腋生,排列于茎上部,多花密集,轮廓近圆球形,花时径不及2厘米,其下承以少数;苞片刺状,平展或向下伸,长达7毫米,基部稍宽,大,带紫色,密被灰白色短柔毛;花梗无。花萼钟状管形,不连齿长约4毫米,上部深紫色,下部麦秆黄色,外面密被灰白色微柔毛,内面无毛,脉5,不明显,口部稍收缩,齿5,宽三角状钻形,前2齿多少靠近,近等大,长约2毫米,均深紫色,向外开张。花冠粉红色,长达1.2厘米,外面在冠筒中部以上被灰白色短柔毛,内面在冠筒中部具斜向灰白柔环,余部无毛,冠筒长约7毫米,微弯,基部宽1.5毫米,在毛环上前方微囊大,至喉部宽达2.5毫米,冠檐二唇形,上唇倒卵圆形,长5毫米,宽约2.5毫米,内凹,向前弯曲,下唇斜伸,长约4毫米,3裂,裂片卵圆形,中裂片较大。雄蕊4,前对较长,均延伸于上唇片之下,花丝丝状,中部以下略被微柔毛,花药卵圆形,2室,室平行。丝状,不伸出于雄蕊,先端相等2浅裂,裂片钻形。杯状,平顶。子房褐色,顶端截平,具柔毛。花期6月。 产地分布:产南部;生于林缘,海拔3200米左右。模式标本采自西藏汝嘎附近。
词条标签:
合作编辑者:
搜狗百科词条内容由用户共同创建和维护,不代表搜狗百科立场。如果您需要医学、法律、投资理财等专业领域的建议,我们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的可信性进行评估,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点击编辑词条,进入编辑页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雪上一枝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