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现在初二了,想学一下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技巧部分,朋友推荐了精锐的老师,好吗?

推荐学习课程
本周关注度最高
猜你喜欢的内容  将近半年的时间,由于女儿出生,少了很多应酬。许多时候,除了陪着她,没什么事情好做。于是脑子就转转,许多以前家长问我的问题,就一个一个浮现了。看一看,想一想,发现许多时候,家长和老师之间,是相互不满着的。
  这一年里,看新闻,看身边的校园的实际情况,似乎“家校矛盾”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缓解,相反,两个原本应该通力合作的群体,似乎“敌对情绪越来越大了。为什么?作为老师,我见过许多奇葩的家长;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我同样也见过许多的奇葩的老师。
  可奇葩毕竟不是主流,我们如果因为个别的家长或者老师就将责任一股脑儿推脱,这一定是不负责任的事情。那么,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对于当下的教育的这么大的怨气,成因到底在哪里?我们是不是可以心平气和一点看待孩子的教育?
  我试着做一个老师和家长之间的桥梁吧,给家长说说学校和老师,给老师说说家长和孩子,我相信,许多的不满于矛盾,其实归根结底在于相互之间的不理解,不了解,不沟通。其实谁都不是坏人,谁都想孩子好点,只是或许我的“好”和你的“好”,并不一致。
相关阅读:
楼主发言:167次 发图:0张 | 更多
  一, 从学前开始  我是小学老师,所以,我这里要说的,是小学的状况。如果非要有人拿着初中高中职  业学校大学的种种问题来请教我,质问我,那么请原谅,我只能用装聋作哑来掩饰自己的无知了。  家长对于教育的焦虑,大概就是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的。现在大多数幼儿园,按照国家规定,是不能进行文化课教授的——私立幼儿园除外。这其实挺好的,孩子的教育,在幼儿园阶段,除非孩子属于极少数的“天才儿童”,否则,再多的知识教育其实效率都是不高的。这阶段是孩子形成自我意识,训练自己在集体中生活的能力,掌握基本生活和社交技能,培养良好生活和学习习惯的关键期。许多孩子后来在小学中出现的学习问题,追根溯源,其实就在幼儿园阶段。  许多家长很焦虑,现在幼儿园不教东西,但是小学教得又特别快。其实只要你的孩子智力水平再平均水平,有比较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没有学习困难。进入小学后,即使他之前什么都没有学过,跟上整体的水平,还是没有问题的。虽然在一二年级可能他的成绩达不到特别漂亮的水准,可是随着年龄增大,他会慢慢赶上去的,这真不需要焦虑。  至于幼儿园重点要培养的这些——智力水平是天生的,家长无能为力;有没有学习障碍,这点其实在上小学前,基本也就注定,如果发现早,家长可以及时介入矫正(这是一个很专业的领域,不要指望老师来完成,老师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个精力,这需要专业的医生诊断)。  家长其实最应该着力的,是在孩子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培养上。  有家长可能会质疑:不是刚说过,幼儿园不学习吗?是的,不学习,但是要培养学习习惯。  幼儿园里学会多少字,会多少单词,其实不重要,孩子的学习很快,但是遗忘也快,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学的知识越多,用到的比例就越少,所以他遗忘的比例也就越大。孩子的学习,是需要不停地重复的过程。  我很小就让儿子背唐诗,他背得很快。一天一首到两首,跟我以做游戏的形式来完成,他兴趣也高。但是随着时间推移,他很多以前背过的诗,已经完全没有印象了。一些经常会用到的诗,他仍然滚瓜烂熟。妻子有时让我督促他再背,其实没有必要,孩子的记忆特点就是这样的,强扭是没有意义的,而且当你在重复劳动中花费太多的时间了,孩子对于学习的厌恶感会提高的。  那我为什么要让孩子背唐诗?其实,这就是一种学习习惯的养成的方法。因为孩子看不懂文字,所以所有唐诗都是我先背一遍,这样的情况下,孩子必须集中注意力才能挺清楚我背的内容,孩子在听的过程中,会有听不清或者听不懂的地方,他会主动提问,我会对这样的提问进行及时的肯定与回答。这些都是一些必要的学习习惯,如果在学前不养成,到了学校,孩子会出现学习上的种种问题。此外,学习是免不了背诵的能力的,背诵能力是与孩子的语感相关的,这样的训练,是有助于孩子锻炼这样的能力的。  其他的学习习惯也要有侧重的培养,比如自己整理学习用品的习惯;良好的自主阅读的习惯;自我约束的习惯;部分的时间意识;合作与交流的习惯;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些家长可能会头疼了,这么多?我哪教得过来?其实作为一个老师,我可以说,这些真不用家长特别费功夫地去教,只要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准备一个小书橱,鼓励孩子看书,经常和孩子进行语言交流,在日常生活的小细节中多注意……一切,孩子都会达到标准的。  生活习惯更重要,作息、洗漱、自己吃饭、洗澡、穿衣、睡觉……这些习惯的养成,似乎许多家长很不重视,其实这每一件事,都可能影响孩子的自信、社交和学习能力。  语气逼着孩子学多少知识,真不如让孩子学会安安静静地坐下来看看绘本;与其奔波于各种辅导班,真不如你抽出时间带着孩子去公园玩玩,多给他讲讲故事……  小学阶段孩子的学习状况不令人满意,其实跟事先有没有提前学,真没有太大关系,跟这个孩子学习和生活习惯,自我约束能力,才是密切相关的。对于老师来说,为什么不喜欢许多学习差的孩子?并不只是因为学习,而是这样的孩子,有百分之五十以上,基本就是老师说的“双差生”——学习成绩差,习惯差。老师的态度也许是个问题,但是这时家长也应该反省。作为一个家长,一个老师,其实我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孩子,并不会过于苛责,单是如果这个孩子除了学习成不理想,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也一塌糊涂,这是很令我恼火的。没有一个老师能做到对一个经常不完成作业的孩子和颜悦色的——如果那样,这个老师是极不负责任的;也没有老师会喜欢一个经常说谎的孩子——虽然孩子说谎的原因有许多种,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老师面对的是一个班级四十个孩子(我们城市数量),他们不可能去做到矫正每个孩子的行为习惯,这些,必须由家长来做。我一直的观点就是,“把教学交给老师”,教学是老师的事情,但是教育,是大家一起完成的。  许多老师可能工作方法有问题,经常孩子成绩不好,会训斥家长。这首先是不对的,是违背师德规范的。但是家长也应该反思,自己如果没有培养好孩子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真的,有的时候孩子成绩不好,是怪不得老师的。  如果你的孩子还没有上学,希望你能在看完这段后,想想对于孩子习惯的培养的,那样的话,你的孩子和你,都会省力很多。  明天,来说说择校。
  欢迎,支持!
  很有道理!看看明天的择校怎么说  
  赶紧收藏了先。以后回头慢慢看。
  坐等  
  顶一下,学习  
  老师,可以开始上课了。今天要讲择校的。
  期待择校篇,明年小升初  
  好老师说的真的很有道理,期待择校问题开讲。。。  
  静等择校篇。  
  我想请教好老师对于特别不爱开口说话(仅限老师或者大人)的孩子是什么样的感觉?  
  二, 择校那些事上  择校这件事,主要发生在两个阶段——幼升小,小升初。我要说说的,是合法合理的,  利用一些技巧,来选择相对适合孩子,也能令家长放心的学校。如果你说,你具有一张条子打通教育系统的能力,那么,你还择什么校?  现阶段的教育改革,其实说到底,最重要的改革方向,就是所谓的“教育公平”。无论是教育部教育局的领导,还是各种社会上知名人物,似乎只要将这个词语挂在嘴边,就占据了天然的道德高地。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如果新一轮教育改革是以“教育公平”为目的的,那么,这一轮教育改革,就跟前两轮教育改革一样,还没完全展开,就已经注定是失败的了。  为什么?因为所有的关于学校的所谓公平的改革,都是围绕着要将所有学校的教学质量“拉平”来进行的,于是我们看到了大量的关于“教师流动”的政策、建议、方案正在出台。可是越是这么做,其实越说明制定这些政策的人的无知与无畏。因为一个学校的好坏,老师的能力,最多只占三成。剩下的,生源的质量,至少占七成。  这其实可以给家长在择校时有一个启示:不要过多关心学校的名气,师资,可以更多关注一下这个学校的生源。你到任何一个城市去,要知道这个城市最好的公办学校是哪所,其实只要先了解这个城市最贵的楼盘的在哪里,这个城市的领导们的孩子,尤其是教育系统领导的孩子们都在哪几个学校,那么,不用多想,这几个学校一定是这个城市里最好的小学。也许你会说我这种看法带有出身论的论调。其实做过教育的都知道,整体而言,一个孩子的接受能力,学习天赋,确实是跟家庭收入成正比的,这里有很多原因,在这段不是重点,先略过。  好学校往往集中在市中心,这其实并不完全是先天的设计。市中心人群的收入相对高,市中心各种资源相对集中,这在中国任何城市都一样。市中心人群的平均学历,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相对高,这在中国任何城市也是一样的。这种情况下,相对优质的生源,使老师付出同样的精力,可以有更大的收获,那么这里的学校,质量当然就水涨船高。假如能做一个调查,那判断一个城市最好小学的标准就极其简单了,家长平均收入最高的学校,一定是这个城市最好的学校。  所以,家长在选择学校时,不要去过分迷恋这个学校的师资。师资这东西,其实一个地区的学校之间,不会有太大的差距,差距主要就是——生源。  现在惯常的学校宣传,都会强调这个学校的老师,有多少是名牌大学毕业,有多少高级教师。许多家长对这个十分迷恋,好吧,那我来扒扒这些高级教师和名校毕业的皮。  高级教师只是职称,简单来说,比如我所在的城市,大专毕业的话,小学老师工作两年,自动小学一级职称,然后正常的话,再过五年,可以参加小学高级职称的评定。评定的标准而言,就是开课情况,论文发表,还有学校考核……开课的话,学校里大多老师,都是有机会的,大家轮。论文的话,你们也明白,只要出钱,总是会有的,至于考核,只要你不是太让领导不喜欢,这一关,总是过得了的。好了,硬件条件都满足了,接下来,就排队等名额就是了。学校名额多的,可能你一次就能评上,名额少的,可能多等几年。就这样,跟教学水平有什么关系?当然,小学高级教师的话,至少要参加工作已经七年,这点而言,至少他们还是有一定的教学经验的。在我身边许多的老师朋友里,许多都卡在评定的某一个环节,比如英语等级。这些老师都是很好的老师,可是卡在那里了,也就只能一直做小学一级了。所以我一直说,老师职称这件事,看看就好了,真把这个和教学水平练习起来,你就天真了。  当然,如果是特级教师,那么水平还是有保障的。那是不是这个学校里有几个特级教师,就让你有冲动将孩子送过去呢?不要天真了。我常说,假如你孩子的老师是特级教师,那么,虽然不能说那是你孩子倒霉,但至少,也绝对不是幸运。第一,特级教师大多是学校或者教育系统的领导,他们很忙,就算来上课,但是他们相对能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真不如一般老师多的;第二,就算这个特级教师没有领导职务,每个特级教师每年是有课题和科研的任务的,还有各种各样的活动、评比之类,他们同样是无法全心全力投身一线教育的。前不久那个《虎妈猫爸》里家长们集体闹,要一个特级教师接班的行为,我只能说,其实真未必对孩子好。  至于老师的学历。我当初是读的三加二师范大专。我所在城市现在教师的骨干力量,其实就是我们这批人。你不要看老师是毕业于复旦还是清华,术业是有专攻的,一个北大毕业的博士,真要教小学生,教学水平,真不会比一个中师生好到哪里去。因为师范专业毕业的人,当初几年学得就是这个,教学基本功,对于课堂的把握,对于孩子的了解,对于教育的认识……当然,不同的师范学校来说,水平差距也是很大的。  还有就是,许多所谓的名校毕业,其实都是职后培训混到的一张文凭,这文凭有多少含金量,相信大家也是心知肚明的。  师资还是重要的,那么作为家长,怎么来判断这个学校的师资好坏呢?有一个相对简单的方法。你了解一个学校,先去了解这个学校35岁左右的中坚教师,第一学历的主要来源。然后打听一下这个城市里,主要的骨干力量教师毕业于哪个或哪几个师范学校(仅针对小学而言)。不知道怎么了解?问一个有些年纪的老师就行了。  比如我所在的城市的学校,35岁左右的骨干教师,主要来源于a师范,s师范,y师范  E师范……只要你找个40岁左右的老师问问,那么基本他们都会告诉你,y师范和e师范毕业的老师,整体水平要高于其他师范毕业的老师,那么你只要了解一下,你的目标学校,毕业于这两个学校的老师比例,比例高的学校,教学质量就一定会好些,这基本是八九不离十的。  以上这些,基本是针对公办学校的。现在的问题,许多城市里,往往有许多私立和民办的学校,广告声势浩大,而且收费还真是不低。中国人往往有一种“贵的就是好的”的心态,普遍会认为,收费贵了,这个学校当然好。真是这样吗?  许多家长分不清民办学校和私立学校的区别。它们虽然收费都很贵,但是具体到办学性质,其实真是有不小区别的。  私立学校,是一些私人企业办的,为了牟利而存在的学校,这些学校一般会宣扬自己的“贵族化,软硬件,出国便利,双语教学……”之类的所谓优势,往往这些学校,校舍和漂亮,校服也很漂亮,伙食很好,活动丰富。比如以前在全国来说非常有名的南洋和光华学校等。这样的学校,如果你经济条件够,又没有太多时间来管孩子,那么小学阶段,这也是一个不差的选择。但是到小升初的阶段,这样的学校不应该成为你孩子初中的首选,这其中许多问题,有机会再讲。私立学校,一般情况下,教育局只负责教师培训,其他方面,几乎是不插手的。  民办学校有两种,一种低端,是一些城市里还存在的类似于“民工子弟学校”的学校,这些学校相对教学环境差,教学水平也不高,虽然归于教育局管理,但是教育局基本对其听之任之。这不是我要说的学校。  另一种,其实原来就是公办学校,或者是和公办学校联办的。这是当初“教育产业化”大潮中,为了创收而形成的一个“怪胎”,教育局是直接管辖者,有校长的任免权,老师和公办学校老师一样接受培训、考核、职称评定。这样的学校,由于收费高,往往是教育局抓“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这样的学校,一般而言,学生成绩是很好的,对于老师的管理也是很严格的。如果你对于孩子的成绩又要求,自己的经济实力也够,是可以考虑这些学校的。  不过,你必须了解,这些学校的优秀,不在于他们的师资高人一等,而正是在于,他们对于进自己学校的学生,是经过严格的筛选的。还是生源好而已。  有时我也开玩笑,其实各个城市的市重点高中,就算没有老师教,这些学校最终的高考成绩,也是会比郊县一个普通高中高的。原因就在于生源——我没有歧视任何学生的意思,仅是就目前这种教育体制下,说说作为老师的实际感受。  要进这些民办学校,或者一些“顶尖公办学校”,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家长从一开始就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那就是异常残酷的竞争将等待着孩子了。你的神经,你孩子的神经,是否受得了这一切呢?  晚上和朋友喝了点酒,写得有些乱。不过,意思基本表达了。  明天,继续说择校,说一说,家长应该怎样认识自己的孩子,还有就是,怎样合法合理地选择相对好的学校。
  明年儿子小升初,过来取取经,楼主继续...  
  等待后续  
  这得好好学习一下,儿子现在上的正是与公立名校联办的私立,感觉还不错。两年后小升初,还在犹豫是否要直升私立,还是回学区公立?六万多一年的学费,不知值不值得这样投入?看看好老师的后续分析。  
  三、择校那些事下  先说说合理合法地幼升小择校。小升初属于另一个范畴了,以后单讲。  现在大多数城市,入学是按照所谓的“就近入学”原则。一些家长可能会说,既然就近入学了,那我们还有什么合理合法的择校办法呢?其实,还是有的。  这里涉及到不同城市的不同政策,我只以我所在城市为例,希望你能举一反三吧。  这里要讲的,主要是本地人口的择校,如果是外来人口择校,那么,要么选择民办或者私立,要么,只能走不合理不合法途径。否则,要选择,很难。  我所在城市,入学原则,基本以户籍所在地为主,有些地方也能兼顾房产。这里面,实际是由一个比较大的自由空间的。举个特殊例子,我一个朋友,夫妻两人,都来自离异家庭,结合后,生下一个女儿。到了孩子快上幼儿园时,他们忽然醒悟,孩子户口所在地的对应学校,是自己很不满意的学校,怎么办?他们马上了解了孩子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户口所在地对应学校,四个老人四个户口,对应四个学校,加上自家户口,一共五个学校。他们来问我,这五个学校哪个比较好,我给出了自己的意见。然后——他们就立刻,迁户口。对,必须立刻迁。因为许多地方,对于孩子入学,就有落户年限要求的。他们迁得还算及时,等孩子上小学时,如愿进入了那所相对较好的学校。  现在很多小夫妻,和父母是分开居住的,这其实就给了合法择校一个巨大的空间。直系亲属之前的户口迁移,相对是比较容易的,也是合法的。只是一定要记住的是,迁户口要早,最好提前三到五年,因为入学的政策是一直在变的,对于落户时间的要求,也一直在变,你落户时间越早,落户时间越长,相对进入理想学校的可能,自然就越高。  如果直系亲属间对应的学校,没有自己满意的,怎么办?那就是现在房产市场上一直坚挺的一个版块——学区房。同样道理,买学区房,越早越好。只是现在一些学区房的价格已经被炒得很不理性了,这其中的风险,是需要好好衡量的。  这两种方法,其实都是有一定风险性的,因为学区划分,每年都会有微调,如果恰恰你所在的地方被微调掉了,那对于你来说,可能会得不偿失。所以一般而言,如果你下定决心要去一个学校,那原则就是——户口所在地离这个学校越近,你的风险就越小。  还有其他的方法,不普遍,但是也说说。许多重点学校,对于教师的直系亲属,是有入学优惠的。一般这些教师的子女,孙子女入学,是不看户籍的,这是对老师的一种福利。有一些学校,这个政策往往会放宽一些,这取决于相关老师和校长的关系,或者这个学校招生情况。如果你有亲戚或者好朋友在某个学校做老师,可以考虑走走这条线。这条线有成功的可能,但是不要抱太大希望,这几年的城市学生入学高潮,其实是令校长很头疼的一件事情。  还有其他途径吗?其实也有。许多小学,特别是好的学校,往往会招收一些特长学生,这种学校比较少,但是确实存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你以这个学校为目标学校,就需要针对性地早早培养起孩子的特长。这样的话,孩子很苦,家长更苦。如果你没有这样的毅力和决心,我劝你不要轻易尝试。要不然,孩子还没上学,你和孩子对待学习的心态,可能就已经彻底不健康了。这样的情况我看到太多了。  上面说的,都是合法的。肯定有家长说,那么不合法的呢?  不合法的途径其实大家都清楚,找领导批条子。或者找掮客花钱。只是我要提醒家长的是,第一,领导有时不是越大越有用,当然,你能找到市长书记之类,就另说了。有时一个教育口主管的科长,可能反而比税务口的局长更有用。第二,对于掮客,其中不乏骗钱的,如果是先要你交多少多少钱的,基本都是不靠谱的,我认识的做这个的,基本都是事成之后收钱。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既然有能力把你弄进这个学校,就不怕你不给钱。所以就算到了走投无路的时候,也不要病急乱投医。  如果都不成功,或者没有很大把握成功。那么其实去试试一些好的民办学校,也是不错的选择。  说这些似乎有违教师的道德规范,哈哈,好吧,下面说说,其实不是每个孩子,都一定要去名牌小学的。择校,不要片面地理解成,就是选择名牌学校,有时,反其道而行,反而会有不错的效果。  这里,首先有一个前提,你必须对于自己的孩子,有清醒的认识。如果你抱定自己孩子“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来就是好”的心态——这样的心态其实我做老师这么多年,是很常见的。  怎样正确认识自己孩子?其实就是要对于孩子的智力水平,学习能力水平,自控力,社交能力有个大致准确的了解。  你如果认为自己很了解孩子,那么,请回答一下以下这些问题:  1、 你的孩子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吗?  2、 你的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达到了他这个年龄的平均水平吗?  3、 你的孩子专注度持续时间,是长还是短呢?  4、 你的孩子属于偏听力型还是偏视力型学习?(这直接决定孩子的学习方法的养成)  5、 你的孩子对于压力的心理承受度高吗?  6、 你的孩子是否有快速融入同龄人群体的能力?  7、 ……  如果你一心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名牌小学——尤其是一些竞争压力相当大的民办学校。那么,我建议,你在学前,最好带自己的孩子去相关专业的医院或机构,做一个综合测评。说这个可能很多人会反对我,的确,如果你对自己的孩子能保证有相对客观的评价,那么,这样的测评,不做也罢。可是,大多数家长对于自己孩子的评价是无法做到主观的,很多可能在学习上存在一定问题的孩子,你过早将他们送入残酷的竞争中,其实对于他们的自信,他们的学习兴趣,是有毁灭性的打击的。测评主要针对孩子的生理和心智的发育状况,孩子是否存在注意力问题,孩子是否有学习困难存在。有的地方也会测智商,但是这种智商的测定,基本职能做辅助参考。  这样的测评,只是为了让家长做到心里有数,更了解孩子,无论结果如何,请一定不要让孩子知道。  如果评定结果,孩子在学习上存在一定困难,那么对于家长来说,把他送进名牌学校,其实是一种对他,也是对自己的折磨。这时候家长要考虑的,不是孩子进不进名校,而是怎样去帮助孩子矫正存在的问题,提高学习能力,利用小学的五年时间,打好基础,准备小升初再战江湖。这种孩子,家长也需要择校,相对而言,选择一些学习压力不是那么大的学校,对于孩子的成长和未来的学习,是有好处的。不有名的学校不一定学习压力小,只是竞争的压力相对小些。这时候,对于这些孩子,作业量,老师对于成绩的执着度,就是衡量的重要标准了。这些其实稍微打听下,就很容易知道的。  我自学、研究小学生的学习困难已经有些年头了,这些孩子,如果在初识的学习阶段,没有得到适当的引导,其实就算后期再努力,彻底改变的可能都是很小的。所以家长在这方面,是需要引起重视的。如果孩子有语言或走路较同龄人晚很多,容易烦躁,脾气很不好,无法安静阅读,不能很好与同龄人相处等问题时,家长是一定要引起重视的。  还有一种情况,假如家长对于孩子有足够了解,对于自己,对于孩子有足够的自信,那么,不选择名校,有时反而是一种更好的选择。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假如你的孩子有比较好的学习和社交能力,那么,他进入名牌小学,也许无论你们怎么共同努力,他也只能算个中等水平学生,可是在一般的学校,你如果抓得紧些,他很可能就成为优秀的那一批学生中的一个。这有什么好处?说到底,学校还是个凭成绩说话的地方,只要你的孩子成绩足够好,那么,就意味着,等待他的各种展示的机会和各种荣誉,就会多,累积的各种奖状和见大场面的经验,就会多。而且在这样的学校里,意味着你的孩子的学习压力可能相比在名牌小学,要轻松。这就会使他有足够的时间,去阅读,去学习一门特长,这样得情况下,对于他的小升初,反而不一定是坏事。  当然,这一切时建立在你对自己和孩子,有足够的了解和自信的基础上的。  写了这么多,忽然很感慨。其实我本身,是一个不那么强调成绩的有些理想主义的老师。我本身对于所谓的名校,也是很反感的。可是真没有办法,这是现实啊!比如我所在的城市,小升初的时候,除非你有过硬的奖状,要不,很多好的初中,首先要看的,就是孩子来自哪个学校。学习优秀的学生向部分学校的高度聚集,这当然不公平,但这在现在,也真是没有太多办法的事情。许多家长因此责怪学校,责怪老师,其实这真冤枉。这一切的最初肇始,是因为当初世纪之交时的“教育产业化”,为了这个,许多学校不得不办民办,并且将最好的资源,都偏向民办去了。当后来发现这似乎不太好,想要回头时,才发现一切都很难了。  教育公平实施的最佳时机,其实已经错过了。如果字世纪之交时,教育主管部门就能想到并推行这点,那时,城市还没有因为房产的暴涨,而将居民分化。那时,恰逢一个入学低潮,城市里,由于计划生育,生源不足,而外来人口,那时还相对年轻,还没有大量的外来孩子有入学的需求。可是那时,我们教育主管部门在做什么呢?他们没有想到很久以后的事情,其实不是没有人提,我的一个老师就提过,可是……那时的撤停并转各类学校,使得现在的教育在面对大量外来孩子时,彻底失去了应有的宽容和弹性。那时大量的老师下岗,使得现在的师资,出现了严重的不足。那时就有人提出,应该抓住这个机遇……不说了,这些都是马后炮了。面对现实,我只能给家长们,提一些无比功利的建议了。  后面说说小升初吧。
  第4条能不能展开讨论一下?比如何为偏听力型?何为偏视力型?怎样区分?2者之间有何具体区别?又各自应对怎样的学习方法?  
  坐前排认真听小升初择校注意事项。谢谢好老师!
  好帖子  
  说得很好,留名追帖。  
  马一下,还有几年用的上  
  好贴,支持楼主继续写
  写得比较中肯和现实  
  最喜欢看好老师的帖了,小说聪明学生笨老师,家长,你仔细看过孩子的作业吗?已经全部追完了。学到了新的名词,感觉统合失调包换本体感失调、触觉防御、前庭平衡能力等。一语惊醒梦中人了。看的时候激情澎湃,在实际生活中努力做到  
  带好板凳、笔记本,继续学习  
  四、小升初是个无底洞  标题有些哗众取宠了,标题党做派。  这个标题,源自我认识的一个家长,他给我算了一笔账。他为孩子小升初,前后共花费了将近80万——这还不包括置换学区房的费用。当然,他的收入够高。他这样的情况,当然属于比较极端的例子。以下是他告诉我的,他的花费:  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进行课外辅导,因为他当时不认识教育圈的人,一切都比较盲目。孩子妈妈全职在家,基本上就是听说其他孩子学什么,他们就报什么学。英语学的迪斯尼,数学语文的补习班都参加,因为是女孩,学了跳舞,还学了游泳、钢琴,图画……所幸孩子妈妈有时间,基本上惟一的工作,就是陪同孩子了。  之后就一直是报各种补习班,而且肯定是哪里贵报哪里,找他的说法,他以为,贵一定有贵的道理,贵的总会好一些。只有一个孩子,至少不能让孩子长大以后觉得,当初爸妈没有对自己全心全意。  到了孩子四年级,忽然意识到小升初了。他一下子慌了手脚,他到处打听,选定了自己觉得满意的几个学校,这些学校在我们城市都不错,可是因为都是民办,不存在就近入学一说,一切都取决于自主招生。这些学校招生需哟各种奖状,各种能力。他只好带着孩子重头学起,学校重视奥数,就去上奥数,可是孩子之前没学过奥数,那就找专门的老师,一对一地盯着,学校需要特长,就去学围棋,可是零基础学起,就找个职业棋手,手把手教……这样他还不踏实,为了保底,他又看中一所公办初中,于是将原来的房子卖了,买了对口的学区房。  到了五年级,小五班,各种面试,各种托关系,为了这个女儿的学习,他有段时间是天天在外喝酒。回到家,就算有酒精的作用,他也睡不着,满脑子就是万一这些学校都进不了怎么办?失眠,脱发,人一下子瘦了不少。等到终于录取通知书来的时候,他整个人都虚脱了,自己一个人关屋子里,大哭了一场。  是不是像之前那部《虎妈猫爸》的情节?现实中,其实比那电视更过分的场景,其实多了去了。为什么?因为,大多数家长面对小升初的时候,实在太盲目了。  所有家长都想让自己的孩子上最好的学校,可是必须意识到,最好的学校,未必是适合你孩子的学校。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孩子,认识自己的能力,盲目追逐名校,最后付出时间,付出精力,付出金钱不说,可能最后还是一无所获。  先说说这些学校吧。为什么家长那么迷恋名校?  看一组数据:我所在的城市,中考排名前二十的学校,十九所是民办初中(民办和私立的概念是不一样的,私立的初中,成绩一般都很差,私立的高中,基本上就是不要读书的孩子的收留之地了。那里的孩子,不是以将来参加中考高考为目的的)。而排名最高的学校,中考的市重点录取率,是98%,可怕吧!这几乎意味着,只要你的孩子进入了这个学校,就能上市重点高中了。而我家附近一所普通的公办初中,区重点以上的录取率,也只有27%。而这,已经是这学校近几年来的最好成绩了。  初中和小学一样,也是有许多类型的:私立的——私立的小学,因为孩子还没有定性,所有老师还能约束住学生,基本上学校质量还都不错,可是私立的中学,就相对差好多。但是他们天生有一些优势,比如更便捷的留学出国的途径,更宽松的教学氛围,还有就是,这样的学校往往孩子家庭条件都十分优越,孩子家长,许多都是看中,这里能帮助孩子更早地结实一些将来对自己有用得人(很势利,但是也很实际);民办的——和小学一样,大多是当初公办转的,或者是跟公办合办的,这些学校只是挂了个民办的皮,收更高的学费,骨子里,更公办差别不大。但是这些学校,因为可以选择学生,所以他们的质量,基本上是各个城市的顶尖水平;公办学校——这些学校的好坏,有时就取决于学校所处的地段,学校的办学思路,学校的师资力量了。但是这些学校无论如何是无法和民办学校竞争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家长给孩子选择中学,其实还是要明确自己孩子的特点和资质,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潜力,还有,就是要明确自己对于孩子的学习规划。  如果你确定将来是要送孩子出国的,早些确定送出国的时间,是高中,高中毕业,还是大学?要出国的孩子,家长不必在学习上过于苛刻,重点在于,孩子要培养足够的生活自理,与人交往,乐观自信和外语交流的能力,这样的话,送孩子进一些私立的或者民办的双语学校,是个不错的选择。  如果免不了要孩子走上中考高考这条路的,那冲民办学校,尤其是在最近五年中考成绩一直排名前列的学校,是个不错的选择。这条路很苦,家长需要事先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当然,如果你孩子天生是个牛娃,那另当别论。  因为经济实力或者孩子的成绩,上民办基本不可能,可是上普通公办又觉得亏待孩子的——冲一下各个公办学校的实验班,特长班之类(说白了,这些班其实就是明令禁制的快慢班的变种)。公办学校的重点录取率,基本就是这些班级刷的。  再退一步,只能上普通公办的普通班,那么家长如果还对孩子的学习抱有大期望的,那只能牺牲一下自己,通过盯、陪、催来赶着孩子往前,而且这些孩子还必须更多地去参加课外辅导……  似乎很恐怖。真的也就很恐怖。不过这恐怖建立在家长对于孩子的要求是“非名校不可”的基础上的。如果家长不是这样的心态,那么,学习其实还是轻松的。  还是以进入理想的,排名前十的民办中学来说吧。  民办中学的进入,竞争相当激烈,一般来说,基本上是20:1的录取率打底,我所在城市的一所民办初中,据说今年的录取率是,100:1。这些学校,对于孩子的要求极其高,对于家长的要求也很高。下面,就先说说这些学校的一些普遍的要求。  1、 成绩。小学的成绩,基本上如果孩子不是存在学习困难,总不至于太差的。这  时候,这些民办一般会优中选优,将一些孩子的小学期间的成绩,作为“参考选项”。去这些学校面试的大多是学霸,交出去的成绩单,不是全优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这种情况下,学校对于学生的小学时期成绩,并不会特别重视。当然,如果太不理想,那一定是不要的。小学时期的成绩,这些学校主要看的其实就是四下和五上的成绩(六年制的地区,就是重点看五下和六上),再早的成绩,因为时间久,基本失去参考价值,最后一学期的成绩……招生一般都在3、4月就开始了,最后一学期的成绩,来不及看。所以家长如果有志于这些学校,首先要保证孩子这两个关键学期的成绩,特别漂亮。  2、 家庭。这些事学校不会明说的,但是在面试和看简历的过程中,学校往往视的  一个环节。有些学校甚至会设置单独的家长面试环节。家长的职业、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对于教育的重视度,都会影响学校的判断。有些人可能会愤愤不平——难道穷人家的孩子就不能上好学校了吗?说一句特别不好听但是又特别真实的话——这些学校,本身就不是为了穷人家的孩子设置的。这句话一说,估计很多人会在心里骂我了。可是这是现实,我所在的城市,民办学校一年学费动辄两三万,还有餐费、服装、考试……穷人家的孩子,真正承担不起。而且相对而言,穷人家的孩子从小接收的教育观念,眼界和对于这个社会的认识和理解,相对是滞后的,这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能力,这是现实,作为一个老师,觉得心痛,但是,这就是最真实的实际情况。  忘了说一点,这些学校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父母离异家庭,父母长期分居家庭,内心是不那么欢迎的,这对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影响的变数太大。这些学校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会尽可能将一切可能的不利因素排除。如果你的家庭存在这样的情况,第一、不要隐瞒;第二,做一些可能的不久措施,至少要让学校在面试孩子和你时,觉得这一切没有对孩子造成太大的影响。  3、 获奖。别的城市我不是很了解,但是我所在的城市,许多好的学校,对于奥数  的执着,绝不会因为一次又一次的批判而减弱。奥数是个好东西,舆论对于奥数的批判,我一直觉得,是偏执的,以偏概全的。这跟我们对于应试教育的批判是一样的。奥数是一个相对较简便地考察学生智力水平,理解能力水平,学习能力水平的工具。而应试教育,是让大多数孩子能够通过自己努力达到获得好成绩目的的一条途径。他们当然有很大的不足,但是,他们不是一无是处。这我以后再专门说。  奥数的奖状,尤其是一些相对权威的奖状,对于孩子进入这个学校,是很有帮助的。  我所在的城市,小学奥数有三大杯赛,基本上如果孩子能在四、五年级,获得这三大杯赛的二等奖以上名次,那么家长基本就能高枕无忧了。  民办学校选学生的学科顺序,一般是“数学——英语——语文”,先看奥数方面的奖状,再看英语方面的证书和奖状,最后看语文。扯一句,其实对于孩子学习能力的考验,应该是“语文——数学——英语”的顺序。可是语文的考核随机性太强,偶然性太强,因此,学校更看重的是数学。  艺术类,体育类的,放到下一部分。  4、 特长。艺术类体育类你获奖多,用处当然是有的,但是这大多也只是在看完其  他后的一个加分参考,不是主要决定项。有一些学校有特长招生名额,这是另外一回事。
  5、 其他。小五班是现在比较流行的各个学校的招生模式之一,这样的班级,淘汰  率极高,孩子压力极大,我经常看见有孩子上小五班,老师说的,一句都不懂,一边做习题一边痛哭的。许多学校,通过小五班留下的孩子,基本也就二三十个,其余的,基本都要按照上面这些,重来一遍。  简历也很重要,这个基本上各个城市的论坛都有攻略,不详细讲。  面试时候的表现,其实是临门一脚了。面试时孩子表现过于拘束,过于活跃,都会扣分。面试过程中孩子的礼貌程度,遵守秩序的程度,和其他人的合作程度,理解老师要求的能力等等,都是考核的重要手段。  我自己做了一个测评,不权威,可以当游戏一样玩玩。  起始分80.  1、 孩子是否就读于名牌小学?是+5分。不是—5分。  2、 孩子父母是否重视教育,愿意为孩子教育付出?是+3分。不是-3分。  3、 孩子家庭是否圆满,家长学历水平是否在平均水平以上?是+3分。不是-3分。  4、 孩子是否有足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是+3分。不是-3分。  5、 孩子的学习能力和自控能力是否在平均水平以上?是+3分。不是-3分。  6、 孩子在学校是否属于成绩名列前茅的(班级前五水平,可以上下浮动三名左右)?是(名牌小学+5分,非名牌小学+3分。不是,扣10分)  7、 孩子是不是有过硬的奖状或证书?(是+10分。不是,—10分)  8、 孩子是否有一项学得比较专精的特长?(是+5分。不是-5分)  9、 孩子是否有上名校的意愿?是+5分,不是-5分。  10、 你们家庭是不是有足够的经济基础?是不是愿意配合学校的安排?(是+5分,不是-5分)  (上面这表是我个人的想法,欢迎补充,仅作参考)  最后得分如果超过100分,那么,我觉得你是可以考虑冲击一下这些名校,如果不  到60分,那么我劝你,还是考虑一下其他学校吧。  对于家长来说,小升初,其实要做一下事情:  1、 确认孩子的学习能力,不要为了上名校而上名校。这些名校,基本上都是民办,  民办和公办的不同在于,公办属于义务教育,就算你再差,只要不违法,基本都要让你读下去,但是民办学校,是会劝退你的。有些民办学校,会参考每次的考试成绩,进行重新分班,这样的竞争压力,是许多孩子和家长无法承受的,甚至老师都承受不了。我家附近的一所民办学校,三年自杀了三个学生一个老师,你可想而知其中的压力了。  2、 明确目标学校,进行针对培养。不同学校对于目标学生的要求是有差别的。有  的学校是英语特色,那么对于英语好的孩子会适当宽松,有的学校是理科特色,那么对于数学好的孩子有优势。了解你的目标学校的特点,对孩子进行针对性培养。  3、 广泛参赛,广种薄收。除非你的孩子是一击必中的天才。要不然,到了三年级  以后,就要多带孩子参加各种比赛,能多拿奖状就多拿奖状。  4、 了解特长招生,走走捷径。有的学校是会有特长生招收名额的。比如我所在城  市,许多学校会招桥牌和围棋的特长生;现在推广足球,不久一定会有学校招足球特长生。有的学校有名声在外的管乐队,舞蹈队,那么有这方面专长的孩子就有优势,有的学校科技特色,那么有小发明小创造的孩子,就优势巨大了……  5、 归根结底,是成绩。  写到这里有些悲哀了。作为一个一直希望孩子学得快乐一些的老师,现在却在告诉家  长这些了。可是没有办法,为什么家长这么重视小升初?因为名校就在那里!  上不了名校,家长第一要摆正心态,不要去责怪孩子,那会给孩子心理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如果只是差一点,快点行动,找一个公办的“实验班”“特长班”“理科班”(这些班级的要求,一般是对口小学的班级前十五。最好的已经被挑走了)。在那里,如果孩子能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也未尝会比真上了名校差。一般而言,每个学校都会有对口的高中,学校拥有推荐名额。假如你孩子差一点进名校,回头读这样的班级,可能就是学校中的佼佼者了,那么,你得到这个推荐的名额,可能性就会大得多。  补充一:家长在选择初中时,可以优先考虑一些跟当地名牌高中有联系,挂靠的学校。那样的学校,一般来说,初中的教学培养就是根据这个高中对学生的要求来的。而且这些学校每年的推荐、直升之类的名额会多,招生会有照顾。进入相应高中后,孩子适应也快。  补充二:走关系的这条路,不是走不通,而是真正名牌的学校,对于自己的生源质量是有考量的。除非你有绝对过硬的关系,要不然,还是要看孩子的成绩水平的。这两年这方面越来越紧了。  准备好钱,准备好时间,调整好心态,认识清楚孩子和自己,然后,出发吧!
  感觉压力排山倒海扑面而来,我特意不看《猫爸虎妈》就是想回避那种高强度竞争下,大人裹挟着孩子奋争的失常举动。  我们都四年级了,除请了一个上门来教打鼓的老师外,没报过任何一个课外班。没拿到过任何证书。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这年头,如果家长想过陶渊明式恬淡闲适的生活,不想竞争,是不是会害了孩子?  好老师的长篇我读过,想碰上一个庆不厌式的老师咋就那么难?
  现实真实版。
  @好老师不是那样的 跟我们这里的情况一样一样的,真的是及时雨,我们刚上幼儿园,呵呵,理清了好多思路…感谢感谢…  
  你的观点是对的。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的小学数学老师,我在班上是个差生,这个老师非常有责任心,也很耐心,在她的眼里只有“我一定要让我的学生读好书,无论用什么方式方法”几乎都会加班给我们补习,当然她可不像如今的教师这样以利益为中心。后来也是因为她不断支持,成绩也上升。她非常的严厉苛刻,但我就是非常欣赏  同时说下我也只是普通家庭  一个好的老师真的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每个人都是要从自身看起,我自己也不例外
  @尘缘如梦2010
现实中的老师,像我小说中那样的,其实有,而且不少。但是不是每个老师都会这么张扬,这么热血的。而且这样的老师,甚至不需要学校出手,第一个反对他的,往往就是家长们。  其实孩子不上名校,未必没有个好将来,这点大多数人都懂,但是那意味着风险的增大,意味着不可控因素的增加。中国人整体不喜欢冒险,而一路名校,对于孩子来说,是最不冒险的成长轨迹。  如果不走这条路,请务必培养孩子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孩子需要比较好的自控力。现在许多普通中学的校风学风,实际上是非常差的。孩子如果缺乏自控,到了逆反期,容易走偏。  孩子的许多问题,其实不是遇到一个好的老师就能解决的,还有一个孩子与老师的投缘与否的问题。尝试培养孩子的特长是非常好的,只要他喜欢,对于将来的作用,可能比考上名校更大
  作为同行,我说一句不好听的话,你说的经验和大环境都对,但是作为一个教师如何提高成绩,你说的都不靠谱.学校是次要的,家庭和生活环境是第一位的
  老师很重要,接受的教育不同教授孩子的理念就不同,这就是为什么那时候农村出了一大批人才,而现在却越来越少的原因。ps那时候有很多海归及大学生下方到农村
  马克  
  我比较赞同楼主说的,如果孩子成绩不错但心理承受力抗压力都不是很好的话,在普通学校的实验班比名牌学校的普通班好多了。  孩子今年下半年上小学,现在也是一头包,我们是县城的户口不在市区,买的房子还没有交付,想上离自己工作地方近的学校很难很难,回乡下去上学我们自己又不愿意,家乡学校好多老师都是聘请的,自己也就才小学毕业,只有尽可能想办法了,上个小学都这么的糟心。  有时候确实很无语,一边叫着要关注留守儿童,一边城市又很难接纳随迁的孩子上学
  @好老师不是那样的 首先以同行的名义对您和您的观点表示将近100%的支持和赞同。然后也借着您的宝地表达一下自己的想法。  您的话语里对小学阶段和小升初这个重点时期描述的很清楚,我是一名深圳的公办初中的英语老师,我就说说对我比较熟悉的阶段的想法。  第一,学习习惯确实非常重要,重要到极大的影响了孩子在学生阶段乃至未来很多年的成就。因为学习习惯其实是日常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在学习活动中的具体表现,从总体来讲,我们很难想象一个课桌、书包、自己的房间甚至仪容仪表乱七八糟的学生能够很有条理、有清晰的规划和目标地进行学习。  第二、在每三年一轮的循环中,接触过很多次刚刚从小学毕业来到初中的孩子们,很明显的发现很多孩子比如在“背单词”这个问题上很有问题,先不是能不能做到的问题,而是有没有打算做的问题,当然老师可以提供各种方法甚至使用各种手段来要求学生背单词,可是在没有主观意愿的情况下,方法手段这些外因实际上不会有很明显的效果,当然我也经常听到不少别的学科的同事在说字不会写、乘法口诀不记得、各种简单运算做不对等等。  第三、学生在小学高年级到初中毕业这个阶段,也就是所谓的“青春期”,变化相当剧烈,很多原来看起来很“乖”的孩子“突然”变的不一样了,加了引号的“乖”包含两种意思,一个是真的乖,另一个是家长以为孩子乖,加了引号的“突然”也包含两种意思,一种是真的突然,另一种是某个性质严重的问题突然爆发出来了,把家长吓了一跳,孩子怎么成这样了呢。一个本来愿意和家长交流的孩子或者有着良好交流气氛的家庭都很可能在孩子青春期阶段变得不愿意交流、不好交流,更何况那些本来就不太交流或者气氛不太好的家庭呢?  第四、等到了初中阶段,老师其实是很无奈的,时间只有三年,任务和要求非常明确,就是中考的结果,这是现实,请不要用高高在上的“素质教育”来反驳这一点。在面对两个甚至更多个班级,八九十个甚至一百几十个学生的情况下,能有多少时间关注到每一个具体的孩子。其实学生比老师还忙,课时满满,上学放学有时间限制,无法要求老师冒着影响别的学科学习或者学生安全的风险找出足够的时间来和具体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所以习惯好的学生、有良好交流能力的学生或者在管理方面有能力的学生自然会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获得更多的锻炼机会。  楼主在话语中很强调孩子在幼儿和小学低年级培养良好的习惯,这是我最赞同的部分,因为那时养成的好习惯能够受用很长时间,能够让孩子在十几年的学生生涯中比较自然、放松的面对各种知识方面和人际交往方面的要求,不难受、不纠结、才有可能逐渐形成健康的心态和正常的三观。良好的心态和正常的三观不是到临近成年才定型的,而是在成年以前的十多年逐渐积累而成的,就好像我们不能认为只是第三个包子填饱了肚子,而忽略了前两个包子的效果,其实前两个包子比第三个包子更重要。
  说的太好了!!!!
  这个帖子实在太好了。好老师超赞,有思考有责任又很中肯客观。  
  多讲讲幼儿期培养吧?  
  好老师的帖子都是精品。
  好老师:  你好,对于那种自学能力较强,能举一反三的孩子,怎么和老师配合让孩子按照正常的教学进度学习?
  好老师就是好老师这样的!有思考有能力,真实真诚,强顶!
  学习。
  第4条能不能展开讨论一下?比如何为偏听力型?何为偏视力型?怎样区分?2者之间有何具体区别?又各自应对怎样的学习方法?  @好老师不是那样的 好老师您好!我也想再就这一问题请教。这两种类型,我自己就注意到了。基本上,我是视力型,我孩子可能是听力型。因为我的孩子因为从小弱视,我感觉这可能使他视力这一块智力受到了影响。而从小给他听很多很多的故事,包括我自己编的,看英美剧,他基本不看字幕。打小考试就会出很多马虎型错误,字怎么练都不成样子,错字经常会有左右颠倒的情况。小学因为班主任坐班制,管得特别紧,所以孩子考试还没啥大问题,数学满分很多,因为他常常会说检查了20遍。孩子目前初二,在你所说的位于城市最中心的公有民办而改成的民办,成绩中等。主要原因就是审题不清,计算错误等各种马虎。细心是一种能力,他十分缺乏这种能力。姜妈给的一张希望之星初二奥赛复试卷,期中考试过后的周末让他做,他不大情愿,胁迫下做了,只有59分,第二天心情好了,订正,全对。平时的错误全这样,只要你批出是错,他都能独自马订证对。小学老师说他是聪明人,初中老师说他是聪明人堆中的聪明人。就是,成绩始终一般,班级前20。我就感觉,他视觉思维有缺陷,不知对此,老师有没有什么提升的办法?十分感谢!
  儿子今年就要上小学了,正在纠结、矛盾中,看到了好老师的这篇文章,真是受益匪浅。原来生源比师资更重要啊!  还想请教老师:给儿子选择什么特长比较好呢?之前一直觉得男孩子要多运动,所以让他学了轮滑、羽毛球,最近他喜欢上了踢足球。他的性格还好,不是那种特别多动的,也不内向,语言表达能力很好。暑假想让他学一下主持人和英语启蒙,老师觉得可行吗?
  持续学习
  好老师,说说怎么培养幼升小小孩的学习能力培养吧
  说得好,楼主加油。
  ?  
  怎么这么多乱入的?串台了啊?  
  本人也是同行一枚。入职三年,属青年教师一类。  1、我现在教中学物理,正初二下学期。但是我的专业是计算机专业,感觉教计算机没有什么前途和作为副科中的副科的极端不重视,向学校领导申请去教的物理。实际上这个例子应该很多。我感觉知识和能力肯定是没问题的,说实话,我初中升高中全校第二名,上高中时数学感觉到了极限了,不然考个重点大学妥妥的(当年数学没及格仍然超一本线30分)。当然,缺乏在经验上,也就是对课表的把握上。  2、我应该属较为敬业的老师,对于学生一视同仁,不因为他课业成绩差就会把这个学生否定得一无是处。上课语速偏快,但是幽默风趣,始终感觉把课堂守的死死地感觉太压抑。但是还是课堂纪律非常严肃的老师成绩教出来的更好。对待学生较为耐心认真。  3、因为是计算机专业,所以在学校修修电脑,装装系统。感觉有些同事真的很烦,啥都不会,打个电话让你给他装个系统,逼着问你“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来”。我都感觉我去不去是我自己的自由。你为什么不出去装系统,花个几十块钱,找我还不是想省那一点钱,态度还不好,我凭什么把自己的时间花费在讨好你身上。  4、以前感觉进学校当老师,还是比较适合自己的,因为我比较喜欢孩子,现在的性格也有点不是很成熟,喜欢和孩子一起玩。但是来了以后感觉学校也是个官僚风气十分浓重的地方。好多人不以教课为重,反倒以成为领导为能,非要压人一头才能显示出自己的人生价值。当了领导以后,叫你去干活就更加理直气壮了。  5、学校的教务工作是个很重要的部分,但是现在教务工作几乎没有人愿意干。累烦不说,你在教务处干活,领导就把你当成可以随意指使的工具一样。  以上都是一点年轻教师感觉不舒服的地方,愿与君微言剖纤毫
  @夜炽 其实作为年轻教师,有这样的感触是正常的。对于新入行的人来说,其实不要着急短期内出成绩,而是应该静下来,多尝试一下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关键不是去盲目学学别人的,关键是找到自己能轻松把握的。  学校是个讲究等级的地方,这其实也没什么不好,大多数老师,其实不会对你很敌意,任何一个单位,新人难免会多做一些自己不愿意干的活,做还是要做,但是必要的时候,要学会拒绝。  多看些教育学、心理学专业类书籍,对于自己将来一定是有好处的。  官僚的气息其实在中国任何事业单位都存在,有时候不要过多将注意点放在这里,说到底,学校是一个讲自己实力的地方,如果你带的班成绩上去,领导自然会对你客气的。  调整一下上课的方法,有时也可以去你认为好的老师那里请教一下或者“偷师”,不要急,我以前的老师说:“没教过十年书,不要说自己是经验丰富的老师。”这是一个需要时间积淀的职业。  祝你工作愉快。
  好残酷
  五、别把老师当敌人  不知道为什么,我感觉现在的家长中,把老师当成“敌人”的情绪,比较多,也比较普遍。  儿子在离家近的一所小学上课。给他去开家长会,发现他们班家长对于班主任有很大的不满情绪。在我的接触中,这个班主任虽然不能说水平多高超,但是认真负责,对孩子也好,上课水平也可以。家长的意见,集中在这个班级成绩不好,在五个平行班中,一直只是第三第四。还有就是这个老师对于作业要求比较高,字迹、格式之类,如果孩子做不到,会被要求重做……  我试着帮老师辩解,班级成绩的好坏,第一,二年级的成绩,是做不得数的;第二,班级整体成绩,只要不是很其他班级差距特别巨大,其实都是正常的;第三,每个老师有每个老师的标准,更何况她的标准,至少在我看来,没有什么大问题。  你看,就这样一个不错的老师,还是有许多家长会不满,其他那些老师呢?  我也努力去寻找家长和老师的分歧点所在,其实双方出发点,都是希望孩子好。作为家长,我也许希望孩子能轻松些,自由些,作为老师,我希望孩子能在遵守学校规则的基础上,达到令人满意的成绩水平。这其实丝毫不矛盾。  作为一个老师,我承认,现在的教师队伍,确实存在许多不令人满意的地方:一、许多老师并不是科班出身,对于教育,他们其实也是一边教一遍摸索,经验和方法上的欠缺,使他们的工作方式难免有些简单;二、师德不好的老师确实存在,索取财物,嘲讽家长,将自己的情绪无端转嫁到学生身上,这种情况也是时有发生;三、部分老师个人的文化素质不足,在教育孩子时,经常照本宣科,缺乏趣味,孩子不喜欢……  可是我们也必须明白,教师这个行业和大多数行业一样,有优秀者存在,也有败类存在,而大多数,都是勤勤恳恳地苦干者。  许多时候,一些家长是无法平衡自己心中理想教育和现实教育的。电视上电影中那些靠个人魅力,就能完全转变所有学生的老师,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再优秀的老师,也会有失败的教育案例,就像再出色的画家,也会有失败的作品。家长可以对老师有要求,有期望,但是这样的要求、期望,一定要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理想化的教育设想,在今天的中国教育中,是不可能实现的,那样,家长只会产生对于老师和学校的失望,和老师的对立情绪就会增加,这对于孩子的教育,是非常不利的。  家长必须意识到,我们的许多老师,和你所了解的一些西方的优秀教师相比,其实毫不逊色的。逊色的是我们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条件。一些家长言必称西方教育如何如何,但是他们忘了一个重要的前提——西方教育的小班化。  如果让我教一个10到15人的班级,其实我也可以做到让每个孩子热爱学习,每个孩子全面发展,这对于一个有经验的老师,其实一点都不难。可是如果你的班级里有四五十个学生,甚至最过分的时候,有八九十个学生呢?学生的增加就势必导致老师在个体学生身上投入的时间的减少。许多家长习惯对老师说:“老师,请你多关照一下我的孩子。”家长的心情我当然能理解,但是做得到吗?做不到。如果一个老师真的对你的孩子有了多一些的关照了,要么是你孩子特别优秀要么是你的孩子特别差。  去学校,家长就要做好“我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是一样的”这样的心理准备,如果你想努力地让自己得孩子特殊化,那么,这不是在爱孩子,而是在害自己得孩子。  我和妻子接手一个新班的话,第一件事一定是告知家长:“孩子到学校,首先要学的不是知识,而是要学会摔倒,学会牺牲,学会忍让,学会生病,学会受些委屈,学会受伤……”杜威说:“学校就是社会。”在社会中,你不会永远处于被家长保护的状态,那么,孩子在学校的一切,就让他自己去解决。许多家长总喜欢参与到孩子的学校人际关系,恨不得总是陪在孩子身边,生怕孩子吃一点亏,这,其实是老师最厌恶的。  学校的教育模式,决定了老师一定是按照班级的平均标准去进行教学的。你的孩子特别优秀,觉得吃不饱,或者你的孩子成绩差,觉得跟不上,老师如果有空闲,可能会为你开开小灶,但是如果你要求老师为了照顾你孩子,改变教育方法,老师是不可能做到的,因为那对大多数人,不公平。  人和人之间,是需要讲求“缘分”的。有时两个很好的人,就是无法成为朋友,同样,老师和学生,也是需要缘分的。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往与接触,不是单方面的改变,而是需要双方都尽量地做出退让的。你孩子不喜欢的老师,你觉得教的不好的老师,不一定不是好老师,只是可能,他和你的孩子,真的没有缘分。  当然也有许多老师,有做得很过分的地方,这是另一个话题。我也可以支一招,如果老师出现严重的体罚、侮辱学生,出现索取财物或者不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家长是可以投诉的,如果有这样的情况,不要姑息,真的,其实最讨厌这些老师的,恰是其他老师,败坏老师队伍名誉的人,我们其实比你们更讨厌。可是在投诉之前,一定要了解清楚老师这么做的目的,了解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  家长和老师的愉快合作,才能使孩子的小学阶段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家长管习惯,老师管教学。如果你的孩子连上课听讲都做不到,这时,你真不该苛责老师了,还是回家,先努力帮助孩子养好学习和生活习惯吧。  老师容易发火,这点家长是需要理解一下的。其实只要你去教室里当过几天老师,你立马就会明白那种感受。那么多学生,如果不尽快进入状态,其实对于老师来说,上课就是非常累非常折磨的一件事情。许多家长都会拿出一些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来说事。老实说,我认识的上过各种报道的“优秀老师”,比你听说的都多,你如果看过他们在班级中的实际状态,你就会知道,所谓的先进事迹报道,中国的先进事迹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不是说这些老师不好,但是,这些老师真的不是报道中那样的完美的。  我从教16年,打过学生,这点我不否认,早年刚参加工作时,确实无法压抑心中的怒火;打过家长,有时候你看到学生的无助时,是无法压抑对于那些家长的愤怒的;也打过同事……当然,这都是刚参加工作,血气方刚时做的事情,现在呢,我很有经验去调节自己心态,对于孩子,基本能不生气。对于家长,生气就不理他吧,还能怎样?  给几条关于各老师交流沟通的建议:  1、 不要居高临下,摆出一副很懂的姿态。你这辈子看过的孩子,也不会比一个老  师教过的多。而且任何一个正常人,对于别人和自己居高临下的交流,都不会心里舒服的,这就不自然地会在老师心中埋下对抗的种子。  2、 不要过于谦卑。这样的情况,至少我是不喜欢的。  3、 不要在孩子面前说老师的坏话,就算对老师有再大不满,也不要让孩子听到你  对老师的抱怨。让孩子保持对于老师的敬畏感,这对于孩子能愉快地去学校接受教育,是很关键的。  4、 尽量不要让老人和老师进行交流。现在许多家校矛盾,其实就是老师和孩子的  “四大长老”之间发生的。老人总是比较溺爱孩子,对于孩子总是觉得什么都好,这样情况下,对于老师的批评,有时抵触情绪会强,难免言语或行为间会有对抗,这对孩子,对老师,都会有影响。  5、 尽量不要在休息时间去打扰老师。其实家长工作也是一样,你下班到家准备睡  觉了,忽然一个客户电话,你也不会很开心。老师也是一样的。将心比心一下。跟老师的交流,有时候可以通过微信或者qq这类软件,但是必要的面对面沟通一定是不能少的。  6、 询问孩子情况,尽量不要问一些模糊问题。比如我就比较讨厌家长问:“我们  孩子怎么样?”第一,这样的问题我被无数次问过,难免会烦;第二,我听到这个问题,首先会想,你到底想了解孩子哪方面?问题尽量直接,这样可以减少大家在交流中的一些误会。举个例子,有的家长其实看到孩子最近学习有进步,想要了解一下。可是开口就问:“我孩子最近怎样?”老师可能针对这个问题,就会全面跟你说孩子的种种表现,难免会有一些批评,对于孩子的进步,可能就说得不多。这样情况下,家长心情当然会郁闷:我孩子明明在进步,可是老师怎么还是看不见?其实倒未必是老师看不见,如果你问得更直接一些:“老师,我们孩子最近作业自觉多了,在学校里也是这样吗?”或许,效果就不一样了。许多时候,家长和老师之间的矛盾,就是这样的误解中产生的。  7、 老师的类型是不同的,好老师也是千姿百态的。不要因为孩子的老师不是你心  中好老师的模样,就轻易否定,有时候,有些另类的老师,反而会有特别出其不意的效果。  8、 不要迷恋老教师,也不要轻视年轻教师。老师的黄金期在30到45岁之间,这  段时间,老师的经验,精力,情绪都是最好的,这是普遍情况,不绝对。  9、 不要害怕不给老师送礼,老师会针对你的孩子。 不排除确实有索取礼物的老  师。但是大多数老师,不会!以我为例,如果孩子给我送礼物,不超过一定价值范围的,我都会收,并且表示感谢,并且适当时候,我会回送礼物。但是孩子不送呢?不送就不送呗。
  最后说说,一些家长中流传的错误的教育观念,如果你抱持这样的观念去跟老师交流,我可以说,是个老师都会烦躁的:  1、 孩子是不会撒谎的。其实孩子是最会撒谎的。孩子的天性就是趋利避害的,这  是人的动物本性决定的。尤其低年级孩子,是非观念差,对于客观世界的认知会出现偏差。这时,孩子经常会说谎,这些谎言未必是有意的,但是确实是常见的。所以当老师和孩子对一件事的叙述不一致时,先别急着责怪老师或者孩子,先去通过其他孩子,了解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  2、 我是最了解我孩子的。真不是这样。对于孩子,因为你有感情投入,所以你对  他的看法,难免就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家长看孩子要做到客观是很难的。相对而言,反而是老师看的会更客观一些。而孩子在自己在乎的人面前,一定是会表现出许多“你希望他这样”的样子的。这时候,听听老师说的,对于你更全面了解孩子,有益无害。  3、 对孩子要爱,对孩子要鼓励。这话倒没错,但是爱不是无原则的。教育中有正  强化和负强化,都是有效的方法。鼓励没错,但是必须知道,无奖就无罚。必要的惩罚,其实对于孩子的成长,有时比奖励更有效果。  4、 没有学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是老师们最反感的话。其实这话没  错,而且这话还就是我祖师爷陈鹤琴说的。但是在祖师爷的时代,是没有分数至上的,祖师爷说的好,是什么呢?不理解这点,生搬硬套到现在的教育上,觉得只要老师会教,孩子就会好——成绩好,那就大错特错了。  5、 这些都是小问题,孩子大了会好的。这是家长在推诿责任,将希望寄托在明天  的前提,就是今天需要开始努力,要不然只是等着奇迹出现,那……  类似的话语和观念还有很多,这样的话,老师是反感的,当然,有些老师还有自己特别反感的观念。比如你要跟我动辄说《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我一定是不想再跟你多说一句的。因为我知道说下去就是争论,就是不欢而散了。  跟老师探讨教育孩子是可以的,但是不要摆出一副你比他懂的姿态。老师是靠这个吃饭的,任何有职业尊严的老师,对于自己的工作能力都是有一份自信和自豪的,这时你非要去教育他怎么做。就像你到饭店吃饭,非要知道厨师怎么烧菜一样;你做公交车,非要指导司机怎么开车一样……你觉得任何一个对于自己职业有热爱的人,会接受吗?就事论事的讨论,我欢迎,相信许多老师也欢迎的。  跟老师相处,其实并不难。大多数老师其实是出了校园进校园的。他们相比社会上的许多人,其实更单纯些,对于一些热情事故,可能相比社会上的人,也差了些。老师真诚一些,家长也真诚一些,大家都是想让孩子好,何必弄到最后成为冤家呢?你说对吗?
  今天有些乱,想到哪里写到哪里。  明天,说一说小学的学科设置,家长对于孩子学习的着重点
  家长们想了解什么方面的情况,可以留言,我能说的,尽量详尽地说说。
  楼主,我们这里的孩子要打着才学,我半路接班,中学,温柔内向,孩子们不怕我也不学,天天怂恿我打不写作业的孩子,我该怎么办,头发快掉光了,睡眠也不好。  
  我是一个老师 马克慢慢看  
  说得很靠谱。
  好老师能推荐关于儿童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吗?看了一些,但是还是觉得不够,书店里的那些流行书实在没有多大的意思,感觉就是百度编的一本书。说实话对孩子有点焦心,最怕的是上学后觉得学习没意思,太简单,养成上课走神的习惯。一个班学生很多,也没有想过需要老师对孩子要怎么特别照顾,觉得顺其自然最好。您讲的五、别把老师当敌人。我觉得写得非常好,人先责己。您教育了小学生这么多年,对于有点超前的孩子您有什么建议?一直的家庭教育方式是把孩子当朋友看,和由老人带出来的孩子是有点不同的。和他幼儿园老师相处很好,他很幸运,在大班的时候换了老师,换的这个老师是因为爱孩子而当幼师的老师,现在和老师相处很好,我们也鼓励他和老师成为朋友,这样的方式对他进入小学好吗?困惑的太多,写得有点乱。老公觉得还是成绩过得去就好,我是希望他能拿很好的成绩,也不是说我觉得要强迫孩子非要考很好,是因为不想让他跳级,总得找个目标让他去做,但是现在的弊端就是太好胜,不能接受失败,他只能接受不是满分,但是不能接受其他的同学比他考得好,这种孩子您们老师怎么看?
  老师,我想听听关于视觉听觉思维更深入具体的分析,不知道哪有,或者您可以详细说说吗
  其实各个城市的市重点高中,就算没有老师教,这些学校最终的高考成绩,也是会比郊县一个普通高中高的。原因就在于生源
  好贴,记下慢慢看
  好老师:  您好  谢谢您的回复。  对孩子我希望孩子健康成长,这个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都健康,我觉得因为心理健康这方面不是很普及,所以我觉得我更关心心理健康一些。  带大一个孩子,以后能健康,快乐,愉快的融入社会,做他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压力真大啊。
  留着看
  很有现实意义的帖子,感谢楼主的分享。  家有即将即将小四的学生一枚,对小升初有焦虑、有迷惘。  小孩子学校里的学业能完成得很好,从一年级起一直也是作业自己做,书包自己收,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对此低年级的时候我也是引以为荣的。这个学期关注小升初以来,才猛然醒悟对于小升初来说,学校里学的这些根本是微不足道的,要升民办是要有各种获奖证书的,特别是奥数的。  期待能读到更多来自好老师的经验和指导意见。
  “ 老师和学生是讲究缘分的,不是说老师好,所有孩子就都适合。”这句非常赞同。孩子今年换了个语文老师,年龄偏大,孩纸回来说几乎天天占课拖堂,加班补习,弄得孩子现在非常痛恨语文课,作为家长我很钦佩这位老师,也很感谢他无私的付出,但真的有用吗?我觉得这个老师就是和我的孩子没有缘分的那种
  虽然还没有孩子,但真的觉得楼主说的很好。
  很好,赞一个
  Neyy  
  非常好的帖子,受教了。
  现在还有老师家访吗?孩子一有点小事又让家长到学校,家长不对老师好点老师就对孩子不重视,平时节假日没有关照到的也不会对你的孩子上心,把你孩子安排到边角上座……  
  学习  
  看看  
  孩子三岁,在教育方面的确需要用心琢磨  
  支持一个!
  现实!  
  先收藏着。备用!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