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mhc 非甲烷总烃烃化学方程式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单激光源谐波遥感探测甲烷,通过..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单激光源谐波遥感探测甲烷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SAPO34分子筛的合成及甲醇制烯烃催化性能,SAPO-34分子筛的合成及甲醇制烯烃催化性能
关键字: ,SAPO34分子筛的合成及甲醇制烯烃催化性能
延伸:本文除了提供SAPO34分子筛的合成及甲醇制烯烃催化性能 第7页的文本下载,还提供与之相关的《SAPO-34分子筛的合成及甲醇制烯烃催化性能》文本文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No.3李俊汾等:SAPO-34分子筛的合成及甲醇制烯烃催化性能7711531--1537[7]WilsonS.,BargerP..Micropor.Mesopor.Mater.[J],1999,29:117一126[8]VomscheidR.,BriendM.,PeltreM.J.,ManP.P.,BarthomeufD..J.Phys.Chem.[J],1994,孵:9614---9618[9]AshtekarS.,ChilukuriS.V.V.,chakraJⅧ啊D.K..J.Ph..Chem.[J],1994,98:4878---4883[10]lzadbakMhA.,FadmdiF.,KhorashehF.,SahebdelfarS.,A8adiM.,Yanz.F..Mieropor.Mesopor.Mater.[J】,2009,l描:1--7【ll】xuL.,DIlA.P.,WeiY.x.,WangY.L.,Yuz.x.,HeY.L.。zh蛳gx.z.,Liuz.M..Micropor.Mesopot.Mater.【J】,2嘲。115:332037[12]CampeloJ.M.,LafontF.,MarinasJ.M.,OjedaM..Appl.Catal.A:Gen.[J],2000,192:8596[13]LeeY.J.,BaekS.C.,JunK.W..Appl.Catal.A:Gen.[J],2007,329:13卜136[14]Bj6rgenM.,AkyalcinS.,OlsbyeU.,BenardS.,KolboeS.,SveHeS..J.Catal.[J],2010,275:170l∞[15]TsangC.M.。DaiP.S.E.,MertensF.P.,MertensF.P.,PettyR.H..ACSPetro.Chem.Div.Symp.晰[J],1994,39:367-371[16]Vandichel[17]JiangM.,L舭gheD.,MynsbruggeJ.V.D.,WaroquierM.,VanSpreybroeekV..J.Catal.[J】,2010,271:67_78Y.,HuangJ.,MarthalaV.R.R.OoiY.S.。WeitkampJ.,HungerM..Micropor.Mesopor.Mater.[J],2007,105:132一139SynthesisandMTOCatalyticPerformanceofSAPO-34Yue,QINZhangFeng,WANGJianGuoofCoalChemistry,LIJunFen,FANWei-Bin+,DONGMei,HE(StateKeyLaboratoryofCoalConversion,InstituteChineseAcademyofSciences,Taiyuan030001,China)AbstractonEffectsof,l(Si02):尼(A1203),n(P205):n(A1203)andn(H20):n(A1203)inasathesynthesisgelthecrystallizationofSAPO-34weresystematicallystudiedwithtriethy’laminetemplatingmoleculeforSAPO-34phasethepurposeofimprovingitscatalyticperformanceinmethanoltocanolefin(MTO)reaction.Pureonlybesynthesizedwiththesynthesisgelhavingan(Si02):,l(A1203)largerthan0.25,demonstratingthestructure-directingroleofSi.Nevertheless,afurtherincreaseintheSicontentinthesynthesisgelledtonotonlytheformationofA1203butalsothedecreaseinthecrystallinity,surfaceareaandcatalyticstabilityofthesynthesisgelalsosignificantlyinfluencedSAPO-34.The,善(P205):,I(3_1203)and,l(H20):n(A1203)inthecrystallizationandcatalyticwereperformanceofSAPO-34.Whenn(P205):n(A1203)andn(H20):n(A1203)to1.1and36,respectively,thesynthesizedsamplewithareaa,l(P+Si):n(m)close1showedhighsur-faceandappropriateacidity,resultinginacatalyticlifetimeof520minwithoutloweringolefinselectivity.onThecatalyticperformanceofSAPO-34isalsohighlydependentaitscalcinationconditions.Thesampleealcinedat550℃for8hinflowingairshowedmuchhighercatalyticstability(itscatalyticlifetimereached5808anlemin)thanthesamplecalcinedfor10hundertheconditionsasaresultofdifferenthydrocarbonresidualskeptinSAPO-34aftercalcination.KeywordsSAPO-34zeolite;Calcination;Catalyticperformance;Methanoltoolefin(MTO)reaction(Ed.:V,Z)万方数据
第7页/共8页
查看更多相关文本
我也来解决高中化学的一些化学方程式。急求_百度知道
高中化学的一些化学方程式。急求
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氧化铝和熔融氯化钠的方法来制取金属铝与金属钠. 氯化铝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的化学和离子方程式 100. 将NO2气体压缩加压. FeCl3溶液中通入SO2气体的反应方程式 111. 将铁粉加入FeCl3溶液中. Na2CO3溶于水显碱性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78. 把盐酸滴入偏铝酸钠溶液中至过量(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90. 实验室制取Fe(OH)2. 写出下列的铝热反应 铝粉与氧化铁 铝粉与磁性氧化铁 铝粉与二氧化锰 9771. 写出铜—锌—稀硫酸所组成原电池的的电极反应和原电池反应 负极 正极 原电池反应 113,使用时的离子方程式 80、化学方程式 109. 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98. 实验室制取Al(OH)3离子反应方程式 84. 往FeCl2溶液中加入氯水,随CO2的继续通入,请写出上述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 72. 把NaOH溶液逐滴滴入AlCl3溶液中至过量(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86,先有白色沉淀产生. 氮气和镁反应 91. 把过量的CO2通入偏铝酸钠溶液中(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88. 以碱溶液为电解质的氢氧燃料电池中发生的电极反应和原电池反应 负极 正极 原电池反应 116. 偏铝酸钠溶液滴加盐酸直到过量的现象,最后变为红褐色. 把红热的铁丝申到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 把Fe2O3放入盐酸中的离子方程式 94. 工业上用黄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eS2)来制取硫酸,溶液变为绿色. 将铜粉与氯化铁溶液混合,主要的反应为 74. 把CO2通入过量的偏铝酸钠溶液中(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89. AlCl3溶液与氨水混合的离子方程式 96,发现气体颜色变浅 75. FeCl3溶液中通入H2S气体的反应方程式 110,但沉淀马上变为灰绿色. 如何检验FeSO4溶液中的Fe2+部分被氧化,写出此过程的有关化学方程式 95. 纯碱溶液中逐滴加盐酸至过量(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82,溶液变为黄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写出下列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CH3COOH NH3 H2O H3PO4 Mg(OH)2 NaHSO4在熔融状态下电离 NaHSO4在水中电离 明矾溶于水电离 76. Al(OH)3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碱反应的原因(即Al(OH)3的电离方程式)是 99. 写出下列盐发生的水解反应方程式 NH4NO3 Na2S Fe2(SO4)3 77,白色沉淀消失. 红热的铁与水蒸气反应 104. 明矾和FeCl3可用作净水剂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79. 把AlCl3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85. 在NH4Cl溶液中加入镁条产生气泡(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81,加水震荡后生橙黄色溶液 103,写出相关离子方程式 107. 镁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83. 写出钢铁析氢腐蚀所发生的电极反应 负极 正极 114. 写出钢铁吸氧腐蚀所发生的电极反应 负极 正极 115、离子方程式 101. Al2O3溶于NaOH溶液中(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87. 过量的铁和不足的铁分别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铁过量 铁不足 92. 在空气中加热FeO 93,生成棕黄色的烟. 氧化铁被CO还原 73、离子方程式 102,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112,写出相关离子方程式 105,写出相应离子方程式 106. 泡沫灭火器含Al2(SO4)3和NaHCO3溶液. FeCl3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后的现象. 将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将氯化铝与偏铝酸钠混合后的现象?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 108
提问者采纳
CO2+Ca(OH)2=CaCO3+H2OCaCO3+CO2+H2O=Ca(CO3)2Fe2O3+2CO=(高温)2Fe+2CO2 75。CH3COOH=(可逆号)CH3-+COOH-NH3H2O=(可逆号)NH4+ +OH-H3PO4=(可逆号)3H+
PO43-Mg(OH)2=(可逆号)Mg2+ +2OH-NaHSO4=(熔融)Na+ +H+ +SO42-下一同上KAl(SO4)=K+ +Al3+ 2SO42-81NaCO3+HCl=NaHCO3+NaClNaHCO3+HCl=NaCl+H2O+CO22Mg+CO2(点燃)=2MgO+CAL+HCL=ALCL3 ,Alcl+3NH3.H2O=AI(OH)3+3NH4CL AlCl3+3OH-=Al(OH)3+3Cl-同上后 Al(OH)3+ OH-=AlO2-+2H2O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2条回答
化学不是背方程式就能考好的。
很多方程式根本用不到我多说一句哈 。。。楼主要是在应付作业呢 也就无所谓了。。要是应付高考呢 这些就别再看了
高考总复习之高中化学方程式总结
化学 第一册
16、 (14、15结合)
氧化还原反应
摩尔 反应热
气体摩尔体积
物质的量浓度
硫的氢化物和氧化物
71.CO2+Ca(OH)2=CaCO3↓+H2OCaCO3+H2O+CO2=Ca(HC03)272.Fe2O3+3CO=2Fe+3CO2
73.4FeS2+11O2=2Fe2O3+8SO2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2N02=N2O4最好用可逆符号75.CH3COOH 可逆符号CH3COO-+H+在这里打太麻烦了,先回答到这里吧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的同时生成白色物质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的碳酸氢氨,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为淡蓝色
7.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8.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9.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
我擦,才10分 这个太多了 不好打呀你把QQ告诉我我给你传去算了要不语音
CO2+Ca(OH)2=CaCO3+H2O
CaCO3+CO2+H2O=Ca(HCO3)22Fe2O3+3CO=3CO2+2Fe
你这个坏宝宝,太贪心了!
CO2+Ca(OH)2=CaCO3+H2OCaCO3+CO2+H2O=Ca(CO3)2
好了太多了
我打字不快啊啊啊
见全!!!!!!!!!
你读过高一吗?这么基本的东西还要在网上找答案,书上都有
Ca(OH)2+CO2=CaCO3+H2O
2CaCO3+CO2+H2OCaHCO3
这个太多了 不好打呀
化学方程式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全部微信分类
当前位置:
本网站文章均来自网络
搜索结果,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和立场,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请与公众号原作者联系,亦切勿轻易相信文章内容。如有侵犯权益,或者不良信息。请立即联络我们做技术屏蔽! 邮箱:
一、技术原理
催化氧化法是指废气中的VOCs经催化剂床层在较低温度下氧化分解成H2O和CO2。其实质是在催化剂活性组分的作用下,废气中的VOCs分子与氧气的反应活化能大大降低,从而加速氧化反应的进行。与焚烧法相比,该法适用于浓度较低、流量大的废气中VOCs的去除,具有操作温度低(一般在400oC以下)、能耗低、效率高、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的特点。其典型反应方程式为:
催化燃烧法的关键是催化剂。VOCs 催化燃烧催化剂一般需要满足:1)在一定的空燃比下具有尽可能低的起燃温度;2)阻力低、耐热性能好;3)活性高、热稳定性好。目前使用的催化剂,按载体分主要有两种:颗粒式和整体式催化剂。颗粒式催化剂载体主要以 Al2O3 为主。整体式催化剂是由基体、分散担体及活性组分构成的有机整体。催化剂的核心组成成分是活性组分,可分为贵金属催化剂(Pt、Pd、Au、Ag等)和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Mn、Cr、Co、Cu等)。二、应用领域
催化燃烧法可用于石油化工、轻工、塑料、印刷、涂覆、喷漆等行业。作为一种高效氧化技术,催化燃烧处理技术可以应用于绝大多数可燃有机物废气的处理,而且适用浓度范围宽(200~10000 mg/m3,1000 mg/m3以下低浓度需要浓缩,10000 mg/m3以上浓度需要稀释)。特别是当尾气中的有机物不适合回收或者无回收价值时,催化燃烧技术可以高效、低成本处理。三、工艺流程1、高浓度有机废气净化系统:
高浓度有机废气中有机物总含量为4000 mg/m3-10000 mg/m3,系统包含废气收集系统、预处理系统、净化系统及自控模块等。有机废气经收集后,经热交换预加热后,进入到加热室补加热(达起燃温度时停止加热),达起燃温度的废气进入催化床层,在催化剂作用下,有机物被氧化分解成无害的CO2和H2O释放。燃烧效率通常可达99%以上,可实现达标排放。2、中浓度有机废气净化系统
中浓度有机废气中有机物含量范围为1000 mg/m3-4000mg/ m3,对于此类有机废气而言,浓度最好较为稳定,而且对设备设计的合理性要求很高,否则预加热能耗较高,导致处理费用大幅增加。
3、低浓度有机废气净化系统
低浓度有机废气中有机物含量范围为200~1000 mg/m3,系统包括吸附浓缩和催化燃烧两项功能,由废气收集系统、吸附系统、预处理系统、净化系统及自控模块等组成。有机废气经收集后,进入吸附系统,尾气中低浓度有机物为活性炭高效吸附,吸附后尾气达标排放;吸附器吸附一定容量有机物达饱和后,转入热风再生状态;同时备用吸附床转入吸附态,如此循环进行吸附、脱附、冷却操作,保持废气处理连续性;再生时脱附风机将来自催化床的热风送入待脱附吸附器,加热活性炭,使有机物从活性炭上吹脱下来,形成高浓(一般浓缩5~10倍,达 mg/m3)有机废气,再经高温烟气及预加热模块预热至起燃温度,送入催化剂床层。高温烟气部分做为脱附热风循环利用,少量达标直排。系统过热或故障时,尾气自动切换至应急排空管,不影响正常生产。通过吸附浓缩技术使低浓度尾气处理实现了低能耗、低成本、无二次污染的高效处理。吸附—催化燃烧工艺流程图四、催化燃烧的影响因素1.催化剂理化性质的影响①催化剂活性组分催化燃烧催化剂主要有贵金属和金属氧化物两类。一般活性为:贵金属&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成本低,增加使用量可提高其总催化活性。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又分为单一金属氧化物和复合金属氧化物。对于不同反应物,金属氧化物催化活性存在很大差异,但一般认为,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活性比单一金属氧化物高。另外,复合金属氧化物抗中毒和抗烧结性能都优于贵金属催化剂。② 催化剂载体
整体式催化剂是目前工业应用中较为广泛的催化剂,作为整体式催化剂的载体需要具有:a)比表面积大;b)热稳定性好;c)机械强度高;d)热膨胀系数低、导热性能好等。常用的载体有蜂窝陶瓷载体和金属合金载体。陶瓷蜂窝载体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载体,根据材质不同可分为:堇青石(2MgO·2Al2O3·5SiO2)、莫来石(3Al2O3·SiO2)、刚玉(α-Al2O3)等。其中堇青石载体最为常见,但由于其表面光滑、粘附性能差,需要在其表面添加涂层,另外其通道多为平行式,影响气流的径向混合。
金属合金载体目前主要有Ni-Cr合金、FeCrAl合金、AISI 304不锈钢、铝箔等,为了提高催化氧化性能,金属载体结构可加工成蜂窝状、丝网状、泡沫状等,金属蜂窝基体是目前金属整体式催化剂应用比较广泛的结构类型,金属蜂窝载体可由金属片或金属丝网弯成波浪形,再卷曲加工成型的。但金属片加工成型的蜂窝基体催化剂孔道为相互平行、规则直通的,由于传质机理以分子扩散为主,它的这种结构特征限制了气体的径向混合,传质效率差,另外,并行通道结构的每个通道是独立的,由于催化氧化反应过程是放热的,这样就影响了气流之间热交换,从而影响催化反应过程温度控制。泡沫铝结构基体主要成分为Al或含Al的镍镉合金,轻质、高比强度,因为具有独特的三维互通海绵结构,为气体提供了迂回曲折的通路,增加了气体的湍流和径向混合作用,另外还可以使气体和活性组分充分接触。金属丝网基体催化剂由于具有较大的孔密度和传质效率,对VOCs具有非常好的催化氧化效果。而FeCrAl合金基体以片状为主,一般加工成蜂窝型,其并行通道产生的传质效率差、热交换性能差等缺点限制了其发展应用,但其具有很好的导电导热性能和高温热稳定性,为了充分利用这些特征,可通过开发其他形态FeCrAl合金基体、改变加工成型结构。2. VOCs 成分及浓度  
VOCs 成分是其催化燃烧速率与效果的关键因素,它决定着合适催化剂的选择和燃烧温度等参数。烃类燃烧活性遵循如下规律:炔烃>烯烃>烷烃;脂肪族>脂环族>芳香族。多组分VOCs 催化燃烧过程中,各组分存在相互作用。这中混合效应十分复杂,各组分之间相互竞争吸附。VOCs 燃烧活性及净化效果通常随VOCs 浓度增大有所下降,这可能是因为VOCs 与氧分子之间存在吸附位的相互竞争,VOCs 浓度增大抑制了氧分子的吸附,活性中心也相对减少,VOCs 燃烧不充分所致。  3. 温度、滞留时间及湍流  温度(Temperature)、滞留时间(Time)、湍流(Turbulence)合称为“3T”,是VOCs 净化速率和净化效果的决定性因素。当燃烧温度很低,VOCs 燃烧速率很慢,净化效果差,容易生成大量不完全燃烧产物(如CO、丙醛、氯乙烯和二氯乙烯)。燃烧温度过低,催化剂也存在失活的问题。增大燃烧温度,明显加快VOCs 燃烧反应速率,提高了VOCs 完全燃烧的程度。当燃烧温度高于起燃温度,VOCs 去除率随温度增加呈指数增长,总反应速率受传质的限制。过高的燃烧温度对VOCs 的净化并无促进作用,反而会造成催化剂因烧结而失活。。  为了达到理想的VOCs 净化效果,催化燃烧过程需要足够的滞留时间;滞留时间过短,VOCs 燃烧不充分。在燃烧温度较低时,滞留时间的影响很明显,减少滞留时间需要提高燃烧温度来补偿;在燃烧温度很高时,滞留时间对VOCs 燃烧净化效果无明显的影响。湍流是为了使VOCs 与氧分子充分混合,改善传热效果。4. 其他  VOCs 催化燃烧还受供氧量、水蒸汽及催化剂毒物存在的影响。一般,供氧量不足容易造成VOCs 不完全燃烧,影响VOCs 废气净化效果;水蒸汽对VOCs 催化燃烧的影响中主要有如下几种效应:a)与反应物竞争吸附位,抑制催化活性;b)与贵金属活性成分(如Pt)反应,使催化剂失活,特别是在低温条件下;c)抑制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还原;d)减少催化剂B 酸位点数;e)去除催化剂表面氯物种,提高催化活性和HCl 选择性。卤代烃及SVOCs 催化燃烧过程中,卤素、S 容易使催化剂中毒,从而会导致催化剂活性降低和缩短催化剂寿命。五、工艺特点1.优点:1)起燃温度低,反应速率快,节省能源;由表1可见,有机废气催化燃烧与直接燃烧相比,具有起燃温度低,能耗小的显著特点。合理设计情况下,基本可达到无需外部供能的自持运行。催化燃烧与热力燃烧的比较
燃烧形式起燃温度燃烧温度燃烧状态NOx产生其它有害物质产生催化燃烧200-400℃ 300-500℃低温无焰燃烧几乎没有无苯并芘、二噁英等致癌物热力燃烧600—900℃600-800℃高温火焰中停留产生一定量有较高浓度上述致癌物生成2)燃烧温度低,燃烧速率快,二次污染小,无NOx等产生;3)处理效率很高,一次处理完全达标率远高于其它处理方式;4)工艺设备简单,技术成熟,设备及维运成本低,单位废气处理成本低;5)合理设计的设备,运行安全可靠,性能稳定,自动运行,无需专人维护;6)适用范围广,适合高中低浓度、不同行业各类复杂、恶臭废气处理;7)设备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2.缺点及应对措施:① 低温状态下,大量的有机物进入催化床,造成催化剂“闷死”,导致暂时失活;低温“闷死”:正常运行前,催化床需先在新鲜风中预热至反应温度,方可通入有机物废气;② 含硫、磷、砷、卤素化合物、重金属化合物会与活性成分反应,导致催化剂永久失活;含硫等毒性物质存在:通过前处理手段除掉此类物质或者选用有相应抗性的催化剂;③ 灰尘、积炭、高沸粘性物附着于催化剂表面,覆盖催化剂活性位点,导致催化作用丧失;灰尘、积炭、高沸粘性物:做好除尘等前处理;超温:当催化床温度超过600℃时系统停止运行或者采用新风稀释、冷却降温;④ 高温会使催化剂载体及活性成分团聚或烧结,造成活性位数量大幅减少,最终失活。典型案例**公司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方案一、概述:有机废气(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简称VOC)既是有毒物质,又易燃易爆,是污染大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的罪魁祸首,它侵犯人的神经、血液、呼吸和生育系统,尤其是三苯(苯、甲苯、二甲苯)废气,通过呼吸、皮肤接触进入人体,轻则使人头昏、眩晕、噁心,重则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致突变、致癌危及生命。因此,为保护大气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必需进行治理。二、用户提供的治理项目的资料和要求: 1、废气治理流量为500-1000m3/h。2、废气由烘道产生,U形烘道有效尺寸:长10×宽1.7×高2.1m。3、喷涂工件为轴承座、铸铁件,工件产量12000件/天,最大工件250×250。常规油漆表面喷漆。4、要求采用催化燃烧法治理,并要求采用电、油、气三种能源方案。三、治理执行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二级。 四、治理技术方案:1、在VOC污染治理技术中,国内外公认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主要有燃烧法和吸附法二类。燃烧法净化率高,适用于浓度较高和温度较高的废气,吸附法净化率较低(吸附法应有再生设施),适用于较低浓度和低温(不超过40℃)废气。应用中的燃烧法有二类,一类是热力燃烧法,另一类是催化燃烧法。热力燃烧法净化率高,适用性强,但投资高,运行能耗大,有二次污染。催化燃烧法净化率高,运行能耗低,没有二次污染。目前催化燃烧法有二种,一种是连续式催化燃烧法,一种是蓄热式催化燃烧法。连续式催化燃烧法运行稳定,但在废气浓度较低时,能耗较高。蓄热式催化燃烧法运行能耗低,在废气浓度较低时显示其优越性。根据用户技术数据和风量低等资料,拟采用连续式催化燃烧法治理。催化燃烧法治理过程按下列化学方程式反应:4CmHn+(4m+n)O2→4mCO2+2nH2O+Q经反应后,有毒的HC化合物转化为无毒的CO2和H2O,从而使污染得到治理。2、连续式催化燃烧法的工艺流程方框图如下图所示:废气→过滤→阻火→换热器→催化净化→换热器→风机→排放→↑工艺流程说明:(1)、废气经过滤器去除颗粒状物质后,再通过阻火器,阻火器是安全设施。(2)、废气进入换热器交换热能,提高温度后进入催化室催化净化,净化后温度升高的尾气,通过另一换热器交换热能,降低温度后由风机引出排放。五、治理效果:根据一般喷漆件烘干烘道的资料,甲苯浓度为800~1000 mg/m3,丁酮浓度为 mg/m3。连续式催化燃烧法的净化率为96~99%,则治理后排放浓度为:甲苯=1000×(1-0.97)=30
mg/m3丁酮=2000×(1-0.97)=60
mg/m3排放速率为:甲苯=30×500×10-6=0.015
kg/h丁酮=60×500×10-6=0.030
kg/h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二级(排气筒15m)。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甲苯40.003.10非甲烷总烃120.0010.00治理后均符合符合国家排放标准(丁酮归类为非甲烷总烃)。六、 工程预算:连续式催化燃烧器(本预算按电加热方案编制,由于风量小,不宜采用燃料加热) 序号名称治理风量Q=500-1000m3/h供应商01主设备结构件工程承揽单位02制造、组装工程承揽单位03不锈钢电热管电热管公司04电热管保护套管电热管公司05控制系统工程承揽单位06耐火、保温、材料
宜兴化工填料公司07阻火器
工程承揽单位08过滤器工程承揽单位09调节控制阀门工程承揽单位10辅助材料11风机 上海通用风机厂12催化剂杭州催化剂公司七、运行费用:1、按24h,260个工作日计,设备年运行(风机和预热电加热能耗)费用为人民币1.4~1.6万元。2、催化剂2~4年更换一次,平均以3年计,年费用为0.25万元。八、附则:
提供安装布局设计图和使用说明书等技术资料,用户必需严格、精心按工艺和操作规程管理使用设备,以达到安全、净化效果良好,节能,运行稳定,延长设备寿命的目的。1、喷漆行业喷漆行业比较典型的是集装箱、汽车生产线等的涂装工序,会产生大量含油漆稀料成分的复杂有机废气,为了满足喷漆技术及人员健康需求,风量通常很大,可高达20万m3/h,浓度通常为200~1000 mg/m3,属于大风量、低浓度、无回收价值的废气,业界通常采用吸附浓缩-催化燃烧工艺处理。2、涂覆行业涂覆行业比较典型的是反光膜、磁带、彩钢瓦等涂覆工业,涂覆材料中含有大量有机溶剂挥发形成高浓度复杂有机废气,废气多产生于高温烘道中,主要特点是温度高、浓度高、成分复杂。主要风量多为1000 m3/h到30000 m3/h;浓度2000 mg/m3到8000 mg/m3;温度40℃到150℃。某反光膜生产线尾气参数如下:
有害物质有机物总含量 风量风温排放要求乙酸乙酯、甲醛、丙酮等6000mg/m3 8000m3/h60℃非甲烷总烃:120mg/m3
本网站文章均来自网络
搜索结果,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和立场,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请与公众号原作者联系,亦切勿轻易相信文章内容。如有侵犯权益,或者不良信息。请立即联络我们做技术屏蔽! 邮箱:
上一篇:第一篇
下一篇:最后一篇
关注排行榜
友情链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非甲烷总烃测定仪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