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氯化钛密度溶液高温恒重后产物是什么?

(1)NH4+ + NO2- &N2↑+2H2O& (2分)(2)赶走装置中的空气& (2分)(3)有白色浑浊出现& (2分)(4)取步骤三所得溶液少许,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不显红色,再向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溶液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中只含有Fe2+,则黑色固体中铁的化合价为+2价。(3分)(5)防止未反应的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e2+干扰实验&(2分)(6)除去未反应的硫&(2分)(1)氮元素发生了归中反应:NH4+ + NO2- &N2↑+2H2O(2)防止铁粉或硫粉被氧气氧化(3)固体溶液产生的铁离子与硫化氢生成硫单质:2Fe3++H2S=2Fe2++S↓+2H+,有淡黄色或乳白色浑浊出现(4)也就是亚铁离子的检验(FeS+2H+=Fe2++H2S↑):取步骤三所得溶液少许,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不显红色,再向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溶液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中只含有Fe2+,则黑色固体中铁的化合价为+2价(5)在步骤三中固体中加酸,需要通过对Fe2+的检验来判定FeS,而铁可以与酸产生Fe2+,所以必须使硫粉过量(6)过量的硫可溶于碱液:3S+6OH-=S2-+SO32-+3H2O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13分)无水氯化镁是制备某种催化剂的中间体。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制取无水氯化镁等实验。请填写下列空白。 [实验一]利用下图实验装置(夹持和加热装置省略),在HCl气流中小心加热MgCl2·6H2O晶体制取无水氯化镁(无水氯化镁易吸水)。烧瓶中发生的反应为: NaCl+H2SO4(浓)===NaHSO4+HCl↑(1)试剂X是&&&&&&&&&。第二个洗气瓶中的浓硫酸的作用是&&&&&&&&&&&&&&&(2)该实验装置存在一个缺陷是&&&&&&&&&&&&&&&&&&&&&&&&&&&&&&&&&&&&&&&&&。 [实验二]通过下列步骤,测定实验一所得产物中氯元素含量以确定产物是否含有结晶水:①称取m1g样品置于烧杯中,充分溶解;②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③洗涤沉淀,干燥至恒重,称得沉淀质量为m2g。(3)若步骤③的操作中未洗涤沉淀,将导致测得的氯元素含量&&&&&&&(填“偏高”或“偏低”)(4)若测得m1=10.40,m2=28.70,则所得产品MgCl2·nH2O中n的值为&&&&&&。 [实验三]一定条件下,氯化镁与四氯化钛的混合物可作烯烃聚合反应的催化剂。为了探究温度、氯化镁固体的含水量以及粉碎方式对该催化剂催化效果的影响,设计如下对比实验:实验序号氯化镁固体中氯元素含量/%温度/℃粉碎方式催化效果/g·g-1170.9720滚动球磨3.9×104274.4520滚动球磨5.0×104374.4520振动球磨5.9×1044ω100振动球磨&&&&&&&&注:催化效果用单位时间内每克催化剂得到产品的质量来表示(5)表中ω=&&&&&&&&&&&&&&&。(6)从实验1、2可以得出的结论是&&&&&&&&&&&&&&&&&&&&&&&&&&&&&&。(7)设计实验2、3的目的是&&&&&&&&&&&&&&&&&&&&&&&&&&&&&&&&&&&&&。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在进行某实验探究过程中,一些学生发现等质量的铜片分别与等体积(均过量)的浓硝酸和稀硝酸反应,所得溶液前者为绿色,后者为蓝色。针对这种现象,学生们进行了讨论后,出现了以下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这可能是Cu2+浓度的差异引起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填“同意”或“不同意”),原因是&&&&&&&&&&&&&&&&&&&&&&&&&&&&&&&&&&&&&&&&&&&&&&&&。另一种认为,呈“绿色”是Cu2+与NO2混合的结果。请你设计出一个实验方案证明之,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已知0.3mol Cu与足量的稀硝酸反应,则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是&&&&mol。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同学想通过下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研究推断SO2与Na2O2反应的产物。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B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D除了吸收过量的SO2外还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何检验反应中是否有O2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假如Na2O2已反应完全,为确定C中固体产物的成分,甲设计如下实验:得出结论:产物是Na2SO4.该方案是否合理_____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16分)过氧化钙(CaO2)常用作种子消毒剂、药物制造、油脂漂白及高温氧化剂,还可以作为鱼池增氧剂。将SO2通入过氧化钙固体粉末中有气体生成。有人提出:CO2、SO2与过氧化钙的反应原理相同;但也有人提出:SO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CO2无强还原性,反应原理不相同。据此设计如下实验操作进行判断。实验一、通过气体体积的测量判断发生的化学反应,实验装置如下:(1)试剂A可以选用&&&&&&&&,试剂B为碱石灰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装置E用于测定氧气的体积,请在框中画出装置图。(3)实验测得装置C增重m1 g,装置D增重m2 g,装置E中收集到V L气体(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用上述有关测量数据判断,当SO2未氧化时,V与m1或m2的关系式为_________。若SO2完全氧化,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二、向一定量的过氧化钠固体中通入足量SO2,取反应后的固体进行实验探究,以证明过氧化物与SO2反应的特点。提出假设:假设1:反应后固体中只有Na2SO3,SO2未氧化;假设2:反应后固体中只有Na2SO4,SO2完全氧化;假设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探究:(4)设计实验证明假设3是正确的,简要回答实验过程、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评价:(5)实验过程中SO2的通入量直接影响探究实验结果的科学性,请简要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12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制取氨气和探究氨气的有关性质,进行了下列实验。(1)根据图A氨气的制备装置制取氨气,试回答:收集氨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装置中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2)甲、乙两组同学用干燥的圆底烧瓶各收集一瓶氨气,根据图B喷泉实验的装置进行实验,都观察到美丽的红色喷泉。根据实验现象说明氨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甲、乙两组同学完成喷泉实验后,圆底烧瓶中所得溶液如图C所示。请通过分析确认:甲组同学所得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组同学所得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10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Cu(OH)2受热分解产物及产物性质,设计如下实验。(1)取0.98 g Cu(OH)2固体加热,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1所示,产物A、B的化学式分别为&&&和&&&。(2)取少量产物B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得到蓝色溶液,同时观察到容器中还有红色固体存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为证明产物A在加热时能与NH3反应,某同学设计了如图Ⅱ(夹持装置未画出)所示实验装置。①简述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②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两个明显现象: i直玻璃管中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ii装置乙中固体由白色变为蓝色。能证明产物A与NH3发生了反应的判断依据的是&&&(填选项字母)。a.只有i可以&&& b.只有ii可以&&& c.i或ii都可以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9分)某小组同学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情况,并收集一瓶反应产生的气体,设计了如右图所示装置。实验中他们取6.4g铜片与12mL 18mol/L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加热,直到反应完毕仍发现烧瓶中有铜剩余。(1)为防止空气污染,请补画右图虚框中的实验装置,并注明所需要的试剂名称。(2)写出铜跟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该小组认为铜片未完全溶解,则瓶中可能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其原因是:&&&&&&&&&&&&&&&&&&&&&&&&&&&&&&&&&&&&&&&&&&&&&&&&&&&&&&&&&&&&&&&&&。(4)为证明反应结束后的烧瓶中确有余酸,可选用下列药品中的&&&&&&&&&&&(填写字母序号):A.铁粉B.BaCl2溶液C.银粉D.Na2CO3溶液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已知1,2-二氯乙烷常温下为无色液体,沸点为83.5 ℃,密度为1.23 g·mL-1,难溶于水,易溶于醇、醚、丙酮等有机溶剂。乙醇的沸点为78.5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为探究1,2-二氯乙烷的消去反应,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加热装置略去)。(1)如图所示,连接好仪器装置之后,首先需进行的操作是&&&&&&&&&&&&&&。(2) 向装置A中大试管中加入1,2二氯乙烷和&&&&&&&&&&&&&&(写名称);并向装置C中试管里加入适量溴水。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与装置A中大试管相连接的长玻璃管除导气外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装置B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4)证明1,2-二氯乙烷已发生消去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还可通过什么实验加以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文同义词
英文同义词
1.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加热至560℃时,能被镁、钙、锂和另外一些金属所吸收。在更高温度下能直接与氧和氢化合。溶于水(0℃时2.33cm3/100ml水,40℃时1.42cm3/100ml水),微溶于醇。液化温度77.35k,固化温度63.2k。无色无嗅的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在室温下化学性质为惰性,但可被碳吸收。
2.稳定性[11]& 稳定
3.聚合危害[12]&不聚合
1.用于合成氨、硝酸、氰氨化钙、氰化物、过氧化氢等生产。纯氮气用作防止氧化、挥发、易燃物质的保护气体、灯泡填充气。液氮主要用作冷源,用于仪器或机件的深度冷冻处理及食品速冻。也用于低温微粉碎用及电子工业等。
2.主要在集成电路、半导体和电真空器件、彩色显像管制造中用作保护气和运载气,化学气相淀积时的载气,液体扩散源的携带气,高温扩散炉中器件的保护气,还可用于石油、化工和氮分子激光器的生产中,且可作分析仪器载气,如标准气、校正气、平衡气及在线仪表标准气等。
3.纯氮用于化工、冶炼及电子工业,用作置换气、保护气。高纯氮用于标准混合气制备及电子工业中用作保护气、置换气、运载气及反应气。
4.用于合成氨,制硝酸,用作物质保护剂、冷冻剂等。[14]
采用全低压流程,首先清除空气中灰尘和机械杂质,然后在压缩机中压缩,清除压缩空气中二氧化碳,干燥压缩空气,经液化、精馏,分离成氧和氮气。氮气贮藏在氮气柜;液氮送入贮槽,压缩的氮气充填氮气瓶中。
图XV-1 NaN3分解装置 利用活性铜提纯氮气装置
2.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向长为40cm,直径为2cm的玻璃制分解管中装填数毫米厚,经重结晶并干燥的NaN3。磨口接头用湿布包裹使之冷却。用高真空泵将整个装置抽成真空,在保持真空下进行加热干燥。但装有NaN3的那根玻璃管不能加热到NaN3分解的温度。用高频真空检漏器检测系统是否漏气。这样做之后,用火焰均匀地加热管1。关闭活塞3,从一头依序将NaN3加热至开始分解。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关闭活塞4和5,打开活塞3后,当确定压力计6的压力在增加,说明气体还在继续生成,当压力增加缓慢时,应再加热。如此继续操作直到在压力计上可以看到烧瓶中有了一些压力,制取了足够量的气体为止。当钠的细尘在烧瓶7中落下后,就可让气体进入烧瓶8。不要用玻璃棉来挡住钠的细尘。此操作不会有爆炸的危险,因为即使压力突然增加,最坏的结果也只不过是在2处将磨口冲开而已。此法制得的氮气已经很纯,无需再加纯制。NaN3的分解温度为280℃,KN3为360℃。
3.由钢瓶氮气纯制:钢瓶氮气中的水蒸气和CO2等杂质可用通常的洗涤剂除去,但除去痕量的氧气很困难。如需要高纯度的氮气最好选用下述的方法:装置如图,将长度为10m,电阻为64Ω的电热线直接缠绕在一根长75cm,直径4cm的玻璃管上。利用调压变压器将管子内的温度调节到约170℃。内管的外面再套上一个玻璃管以减少热量损失,同时试验时也可以观察内管中的现象。在内管中密封填充物,然后从内管的上面通入氢气,确认其中的空气被驱净后,即可通电加热。把还原CuO所生成的水从活塞中放走。当填充物全部变成暗紫色后,即可停止氢气,通入待纯制的氮气,填充物可用下列方法制得:
Cu(OH)2CuCO3溶于2L浓氨水中,加入用盐酸洗过并经灼烧过的硅藻土420g,在水浴上蒸干。将其粉碎成3~5mm大小,在150~180℃彻底干燥至颗粒呈现棕色光泽。筛去细粉,得到产品。
图NaN3分解装置利用活性铜提纯氮气装置
1—加热管;2—磨口活塞;3,4,5—活塞;6—压力计;7,8—烧瓶2?将250g CuCl2·H2O(或366g
CuSO4·5H2O)溶于2L水中。加入用盐酸煮过并经过灼烧的硅藻土250g,加热至60℃,并在猛力搅拌下,将200g
NaOH溶于500mL水的60℃溶液加入,10min后,将它倾入10L蒸馏水中。放置沉降,倾去上层清液,用蒸馏水用倾析法反复洗涤多次后抽吸过滤。将滤饼在螺旋手压机中压成3~5mm的细条,晾至半干后切成5~10mm细段,在180℃下烘干至恒重。
高纯氮一般以空气分离装置生产的氮气作为原料,通过化学法、吸附干燥法、变压吸附法及膜分离法等净化制成。
储存注意事项[13]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不燃气体专用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S38通风不良时,须佩戴适当的呼吸器。
危险品运输编号
其他相关数据
深圳市宝凯仑科技有限公司
阿拉丁公司
氮标准溶液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四氯化钛冶炼技术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氯化钛水溶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