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祭坑一个dnf机械牛三件套改版个鹿什么级别

读史通达----3月1日逛中国国家博物馆_邀游_邀游客_
读史通达----3月1日逛中国国家博物馆
发表于: 日 10:3607
中国国家博物馆开放时间:9点-17点(15:30停止领票,16:00停止入馆,17:00闭馆)&&&&&&周一闭馆参观门票:&凭本人身份证免费领票。&日,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新馆正式开馆仪式。&&&&&&&&中国国家博物馆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与人民大会堂遥相呼应。2003年2月在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两馆合并的基础上组建成立,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是以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博物馆。馆舍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硬件设施和功能为世界一流。藏品数量近120万件,展厅数量为48个,设有“古代中国”、“复兴之路”两个基本陈列,设有十余个各艺术门类的专题展览及国际交流展览。&&&孔子塑像&&挺豪华的&&&&&古代中国&&&&&&&地点:地下一层展厅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之一,&古代中国陈列&共10个展厅,以珍贵文物为主要见证,系统展示中国从远古时期到清末的漫长历史进程,全面展现中华文明持续不断的发展特点和各族人民共同缔造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彰显中华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在17000平方米的展厅内,2500余件珍贵文物为您清晰地勾勒出中国古代文明的架构,其中不乏在历史课本中出现过的经典文物。&&鹳鱼石斧图彩陶缸&&&&新石器时代前期&仰韶文化&&&&&&&1980年河南省临汝县阎村出土。高47厘米、口径32.7厘米、底径20.1厘米。此彩绘陶缸外表呈红色,作直壁平底圆筒状。陶缸外壁有彩绘一幅。画面左侧为一只站立的白鹳,通身洁白,圆眼、长嘴、昂首挺立。鹳嘴上衔着一条大鱼,也全身涂白,并用黑线条清晰描绘出鱼身的轮廓。画面右侧竖立一柄石斧,斧身穿孔、柄部有编织物缠绕并刻划符号等。白鹳的眼睛很大,目光炯炯有神,鹳身微微后仰,头颈高扬。鱼眼则画得很小,身体僵直,鱼鳍低垂,毫无挣扎反抗之势,与白鹳在神态上形成强烈的反差。人们将这些事迹寓于图画当中,记录在首领本人的瓮棺上,通过图腾形象与御用武器的顶级组合来表现重大历史事件,以纪念首领的英雄业绩。&陶鹰鼎:新石器时代后期&仰韶文化&&&&&&&1958年陕西省华县太平庄出土,高35.8厘米,口径23.3厘米。&&&&&&&此陶鼎采用伫足站立的雄鹰造型。鹰体健硕,双腿粗壮,两翼贴于身体两侧,尾部下垂至地,与两只鹰腿构成三个稳定的支点。鹰眼圆睁,喙部有力呈钩状,结构简洁,威武雄壮,彰显出一种强大的张力。鼎口设置于背部与两翼之间,紧密结合似背抱状,将鼎形器物特征与鹰的动物美感巧妙地融为一体。鹰形陶鼎是原始艺术与实用功能完美结合的典范,是远古时期不可多得的雕塑艺术珍品。该鼎周身光洁不加纹饰,粗大鹰腿与尾羽巧妙地分为三个支点,成鼎足之势。既强化了雄鹰固有的形神特征,又与陶器的工艺造型取得了和谐统一。仰韶文化以精美彩陶而著称,鹰形陶鼎的问世表明此时的人们不但擅长彩绘图案的创作,在造型艺术方面也有很强的实力。&&&玉龙&&&&&新石器时代后期&红山文化1971年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塔拉出土,高26厘米。&&&&&&&玉龙由墨绿色的岫岩玉雕琢而成,周身光洁,头部长吻修目,鬣鬃飞扬,躯体卷曲若钩。造型生动,雕琢精美,有“中华第一龙”的美誉。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裸体双性浮雕彩陶壶&&&&&&&新石器&新石器时代后期&马家窑文化1974年青海省乐都县柳湾出土,高33.4厘米,口径9.2厘米。此彩陶壶呈小口鼓腹造型,腹部两侧有对称的双环形耳。上腹部装饰黑彩图案纹饰,特征和同时期常见的马家窑文化彩陶壶装饰差别不大。与众不同的是它的颈部略高,口沿外侈,在壶身彩绘之间还捏塑出一个裸体人像。人像站立,头位于壶的颈部,五官俱备,身躯和四肢位于壶的腹部。双手置腹前,乳头用黑彩加以点绘,在人像下腹处夸张地塑造出生殖器的形象。此外,在壶的颈部背面绘有长发,长发下绘出一只大蛙,在人像两腿的外侧也绘着蛙纹。一般认为这是一个集男、女为一体的两性人,是一种男女同体的崇拜物,与远古时期的萨满有关。在萨满教信仰中,两性人往往是天和地、神与人的中介,具备沟通天地、人神的能力,可以将人的祈求、愿望转达给神,也可以将神的意志传达给人。此外,关于人像也有单一女性或男性的不同说法,分别寓意女性崇拜、生殖崇拜或父权制度下男性崇拜的象征。&利簋&&西周&&&盛食器&&&&&&&&&1976年陕西临潼零口出土&&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方座长、宽20.2厘米&&&&&&&器侈口,兽首双耳垂珥,垂腹,圈足下连铸方座。器身、方座饰饕餮纹,方座平面四角饰蝉纹。此种方座青铜?始见于西周初年。器内底铸铭文4行32字,记载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利簋为圆形两耳方座,这是西周出现的新式样。利簋铭文内容与中国古代文献记载完全一致。作器者名“利”,他随武王参加战争,胜利后受到奖赏,铸造这件铜器以记功并用来祭奠祖先。利簋是目前能确知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乳丁纹青铜方鼎&&&商&商前期&(前1600-前1300年)&1974年河南郑州杜岭出土&&&&&&&通高100厘米、口长62.5厘米、口宽61厘米,重86.4千克&&&&&&&此鼎是目前已发现的商代前期青铜器中体积最大。器立耳,口近正方形,折沿,腹部呈方斗形,壁微斜,平底,下承四柱足,中空。腹部四壁两侧缘与下缘饰乳丁纹,上腹部与四足上部饰带状饕餮纹。&&&&&&&商代早期的铜鼎,有圆鼎和方鼎,器壁较薄,圆鼎为锥足,方鼎为柱足,足中空,与腹腔相通。商代晚期,方鼎的鼎腹发展为长方形,耳有立耳和附耳,柱足。圆鼎的锥足变成圆柱形足,三足与两耳对称,器身多有富丽繁缛的纹饰。西周早期的方鼎基本沿袭商鼎形式,到西周中期以后被淘汰。西周的圆鼎,其柱足向蹄足演变,器体加宽,最大腹径由中部逐渐下移,并多见长篇记事铭文。&(撰文:于成龙)&“妇好”青铜偶方彝&&&&商&商后期&约公元前14~前11世纪&&&盛酒器&&&&&&&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通高60厘米、口长88.2厘米、口宽17.5厘米、重71千克彝为盛酒器,流行于商代后期至西周早期,形制通常为纵短横长,有屋顶形盖,方腹或曲壁鼓腹,腹下为圈足。该方彝器型特异,形似两件方彝的联体,故名。口、腹、足、盖截面皆呈长方形,方唇,折肩,鼓腹,腹壁近直,腹两侧有对称的附耳。平底,长方形高圈足微外张,圈足四面中间各有一缺口。器体四面中部、四隅和圈足的相应部位均有突起的扉棱,长边两侧各有七个方形槽和七个尖形槽。口下两面正中各有一个突起的牺首,牺首两侧饰小鸟纹。两长边腹中部各饰一个大兽面纹,以扉棱为鼻,圆眼突出,小耳弯角,阔口。口两侧饰龙、鸟各一,两端又分饰头向上的卷尾夔纹。短边两面附耳上各铸一浮雕象头,象头两侧各有一鸱鸮纹。象头之下饰一大兽面纹。&盖似四阿式屋顶,两端有对称的柱钮。盖面中脊、四隅和四面中部均有突起的扉棱。长边各有七个方形盖和七个尖形盖,与器身槽口相合,盖下短边两端各有一条长条形子口可与器口相合。盖面长边中部各有一突起的鸱鸮面纹,鸮面两侧各饰一站立的钩喙卷尾鸟纹。短边两面各饰两条倒置的夔纹。柱钮饰三角纹和人字形纹。圈足两长边的中部饰相背的两条蟠虺纹,长边及短边两端均饰兽面纹,以扉棱为鼻,T形角,“臣”字形目,阔口,卷尾。底内中部有铭文“妇好”两字,为器主名。&这件大型商代容酒器,是殷墟青铜礼器中的精品之作,庄严典重,盖合之后,上部近似一座殿堂的屋顶,排列规整的7个方槽,宛如屋椽,应是模仿当时的大型宫殿建筑。(撰文:苏强&于成龙)&&“后母辛”青铜觥&&&商&商后期&约公元前14~前11世纪&&&&盛酒器&&&&&&&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通高36厘米、长46.5厘米、宽12.5厘米、重8.5千克&&&&&&&&铜觥最早见于商代,盛行于商和西周前期。形制可以分为四足兽形觥、圈足觥、方觥等。此器由器盖与器身两部分组成,器身内底中部与器盖内均铸铭文“后母辛”,“后母辛”是妇好的庙号。整器为扁长体,前窄后宽,为一站立状四足兽。首似马,上有一对卷角,“臣”字状目,前两足为兽类奇蹄,长于后足,后两足状如鸟爪,有四趾,尾部作兽首鋬。器纹饰精美,通体以云雷纹为地,器盖饰一龙,身尾较长。前胸两侧与腹前端两侧各饰一夔龙,夔首向下,身尾上竖。前足外侧饰夔龙纹,腹后端饰有并拢的双翅与下垂的短尾,后足饰羽翎纹,两者应为一整体,以示禽属。此器造型奇特,寓意神秘。&铜瓿&&商&&盛酒器&&1976年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通高34.2厘米,口径21.8厘米青铜铸成,敛口窄沿,带盖,短颈,圆肩,鼓腹下内收,近平底,有高直圈足。口沿下饰夔龙纹,腹部饰饕餮纹三组,饕餮两侧各有一侧夔龙,圈足饰夔龙纹三组,内底有铭文“妇好”二字。&铜方斝&&商&公元前14-前11世纪&&&盛酒器或温酒器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废墟妇好墓出土&&通高67厘米,足高25厘米,重18.45千克&妇好墓同出3件大方斝,形制、花纹基本相同,底里中部均有“妇好”2字铭文。商代早期斝口外侈,颈和腹多为分段式,两柱较短小,平底,锥足中空外撇。商代后期则双柱明显加高,还流行腹部不分档和突底,三足也有所提高,除锥足外还有“丁”字形足。商周之际多为兽蹄足,西周以后渐渐消失。鸭尊&&&西周&(约前11世纪-前10世纪)&&盛酒器&&&&&&&1955年辽宁省凌源市出土,高44.6厘米、口径12.7厘米,长41.9厘米,重6.6千克。&&&&&&&这件青铜酒尊通体做成鸭形,尊口开于鸭背。鸭的双脚在前,后腹另出一足,与双脚共同支撑全体。商周时期的青铜酒尊常常做成动物的样子,有象、犀、虎、牛、羊、凤、怪兽等形状。&玉龙玉凤佩&&&&&商&商后期&约公元前14~前11世纪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长13.8厘米、宽3.2厘米、厚0.8厘米。&&&&&&&黄褐色,镂空雕刻。形状为侧首回身状,头似公鸡,头顶有齿脊状冠。圆眼,尖喙,胸部向外凸起,与尾连成弧线形。短翅长尾,尾翎分开两叉。爪卧胸下,背中间有一突,突中有一小圆孔,可佩带。翅膀上雕刻四条阳线以饰翎纹。造型优美,线条流畅,制作精细。&&&玉刀“颂”青铜壶&&&&&西周晚期&&&盛酒器&&高51厘米&器口、颈、腹部均为圆角扁方形,颈部收敛,两侧置兽首衔环耳,腹部庞大而下垂,圈足高且厚。颈部饰波曲纹,腹部饰蛟龙纹。器颈内壁铸铭文21行152字,记述了周王“册命”颂之事。&西周时期,职官任命需举行隆重典礼,即“册命”,“颂”青铜壶铭文较完整而详细记录了这一仪式。&&青铜斝(jia)&&商&&&&酒器&&&&1957年安徽省阜南县出土,高46.5厘米,口径22.2厘米。&&&&&&&铜斝器身呈圆形,一侧有鋬,腹壁饰有兽面纹,口沿有两柱作为装饰。&作为酒器,在中原商文化中发现很多。在淮夷聚居区的安徽省境内发现的这件铜斝与中原极其相似,表明了当地文化与商文化之间的亲密交流和融合,并已达到高度发达的青铜时代。&铜人头&商&蜀1986年四川省广汉县三星堆出土,高37.5厘米、重0.6千克。&&&&&&&铜人头的面部方正,顶部平展,铸有子母口,以便戴冠。面部表情粗放,双眼圆睁,阔鼻,鼻梁突起,双唇紧闭。双耳垂穿孔,并以云雷纹为饰,脑后铸有长辫,发丝根根可见,颈部可接插木柄,其形象当与蜀人中的巫师有关。&曾仲斿父壶&&&&春秋&&盛酒或盛水器&&&&1966年湖北省京山县出土&&高66.7厘米&&&&&&&这件青铜壶由壶盖和壶身两部分组成,器体横截面呈圆角长方形。盖身上宽下窄,下有子口以纳入壶体中,上有波带“莲瓣”状捉手(共有10个波带),盖面中空。壶侈口、方唇,束颈,颈两侧有立角兽首衔环耳;鼓腹略下垂;底部圈足外侈。壶盖缘和颈部各饰一周“S”形穷曲纹,口颈间饰一周波带纹,腹部上下饰两周波带纹,圈足饰一周垂鳞纹。器盖内和壶内壁均铸有铭文12字:“曾〔仲〕斿父用吉金自作宝尊壶”。显示此壶为曾仲斿父所作。蔡侯申方壶&&&&&春秋&&&&盛酒或盛水器。&&&&&&&1955年安徽省寿县蔡侯墓出土。高79.8厘米,口长18.5厘米、口宽18.3厘米。&&&&&&&这件青铜方壶是盛酒或盛水器,有盖,盖上为镂空的莲瓣状装饰。长颈,颈部有两个大兽耳;腹部作十字分栏装饰。颈部和腹部的上半部有细小的蟠螭纹,底有4个动物形足。壶颈部内侧有铭文6字:“蔡侯申之用壶”。&&&铜匜兽形铜鎛&&&春秋&&&乐器&&&传1923年河南省新郑县李家楼出土。高86.2厘米。&&铜编钟&&&&战国&楚&&&&乐器&&&&&&&1957年河南省信阳市长台关出土。&&&&&&&这套编钟共13件,附铜辖(悬挂编钟的钩鞘)13个。13件编钟的高度依次是30.5厘米、25.7厘米、24.5厘米、23.4厘米、21.8厘米、21.4厘米、20.3厘米、19厘米、17.6厘米、16.6厘米、15.9厘米、15.5厘米、13厘米。最大一件钟的两面铸有铭文12字,记载楚历屈之月,晋国救戎于楚的事件。经试音发现这组编钟音阶准确,音质优美,每枚钟都能发两个乐音,两音之间为大三度关系,符合现代声学原理。该编钟音律准确、声音悠扬。&&&&&&&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遨游太空携带的乐曲《东方红》就是用这组编钟演奏的。&“王命传”青铜虎节(战国楚),此节是入关驿的一种凭证。&&鼍龙纹提梁卣&&&春秋&&&越&&&&盛酒器。湖南省湘潭市出土,高49厘米,口长27.2厘米,口宽19.5厘米。&&&&&&&这件提梁卣器身呈壶形,带盖,扁腹,圈足。器盖及器身都铸有鼍龙紋、蛙纹、蛇纹相互混杂的图案。这些图案与云雷底纹相交织,构成一幅具有浓厚南方水乡地域色彩的图景。鼍龙,即扬子鳄,与蛇、蛙等相同,多见于南方潮湿多水的地区,以其形象为纹饰的器具当时很常见。&人形铜灯&&&战国&&&齐&&&&&&&1957年山东省诸城县葛埠口村出土,高21.3厘米、盘径1&1.5厘米。&&&&&&&这件青铜灯整体造型为一男子双手分别托举竹节形灯盏,盏盘下有子母口与盘柄插合,可根据需要拆卸。男子身着短衣,腰束宽带,脚踏盘龙形底座,形象威武,底座旁还附有一个添油用的长柄青铜勺。青铜灯造型新颖,构造精巧,可能是齐国宫廷中的器物。&&青铜罍(lei)&&战国&&蜀&&陶马、陶俑&&&&秦&&&&明器&&&&&&&1974年陕西省临潼市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陶俑高度一为188.57厘米、一为190厘米,陶马长215厘米、通首高163厘米。&&&&&&&&此陶俑头戴单版长冠,&上身穿长襦,外披铠甲,足登方口齐头履,右手半握,原本握有长柄兵器,左手自然下垂,&神情威严地立于长方形踏板上,&是典型的秦代中下级军吏俑的形象。整件作品气宇轩昂,使人仿佛感受到“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壮举。&&&&&&&此马作伫立状,昂首挺胸,四腿如柱,双耳前倾,目圆似铃,显得机警沉稳,神骏欲驰。秦始皇兵马俑坑出土的陶马有两种役使方式,一种是用作挽拽战车的,即车马,另一种是披有鞍鞯、用作骑乘的,即乘马。此马当属前者。彩绘雁鱼青铜釭灯&&&&汉&&西汉&&&1985年山西省朔县照十八庄出土&&高53厘米釭指的是导烟管,釭灯就是带导烟管的灯,是汉代新创制的一种灯具。汉代釭灯通常被做成人形、动物形和器物形,其导烟管有单管和双管两种,都能将烟气导入灯腹内,使室内减少烟炱而保持清洁。构思设计巧妙合理,达到了功能与形式的完美统一。这件彩绘铜雁鱼灯采用传统的禽鸟衔鱼的艺术造型。此釭灯整体作鸿雁回首衔鱼伫立状,由雁衔鱼、雁体、灯盘和灯罩四部分分铸组合而成。雁颈修长,回首衔一鱼。雁体肥硕,其身两侧铸出羽翼,短尾上翘,双足并立。灯盘带柄,位于雁背。灯罩为两片弧形板。灯盘、灯罩可转动开合以调整挡风和光照,鱼身、雁颈和雁体中空相通,可纳烟尘,各部分可拆卸以便清洗,构思设计精巧合理,达到了功能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汉&&西汉&&&&&&&年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高34.1厘米、长58.1厘米这件铜尊采用犀牛的造型,犀牛昂首伫立,肌肉发达,比例准确,体态雄健,为古代生息在中国的苏门犀的形象。此尊呈犀牛形,犀牛昂首伫立,身体肥硕,四腿短粗,皮厚而多皱,两角尖锐,双眼镶嵌黑色料珠。尊腹中空,用来盛酒。尊背有椭圆形口,口上有盖。犀牛口右侧有一圆管状的“流”。通体饰细如游丝的错金银云纹,熠熠生辉,华美无比。虽为实用重器,却又洋溢着充沛的活力,堪称汉代青铜器中的奇葩。&&龙纹空心砖&&&秦&&年陕西省咸阳市东郊秦1号宫殿遗址出土。长100厘米、宽38厘米、厚16.5厘米。此砖呈长方形,一面模印首尾相衔、相互交织的两条巨龙,一龙身饰鳞纹,另一龙身饰三角纹,双龙环抱三个璧形图案,图案内饰圆圈纹,龙身上下对称装饰着卷云纹和圆圈纹。该砖用来铺设踏步。&&&&&&&中国古代有“五德终始说”,认为夏朝是木德,商朝是金德,周朝是火德。商取代夏是金胜木,周取代商是火胜金。秦始皇根据秦文公狩猎时曾获一条黑龙的传说,作为秦得水德的象征;秦灭六国,就是秦朝代替周朝,也就是水胜火。此砖上的龙纹装饰正是秦朝尚水德的表现。&辎车画像砖&&汉&东汉&&&&&&&&&1953年四川省成都市扬子山出土。宽46.5厘米、高39厘米、厚5.4厘米。此画像砖描绘了汉代妇女乘辎车出行的场面。画面中,辎车车盖呈椭圆形,顶部隆起,车厢为重舆,分为前、后两部分,女主人坐于后舆,御者在前舆中执策驭马。车前驾一马,正扬蹄飞奔。车右一人持杖前驱,后一侍婢手执花状物跟随。辎车多为汉代妇女所乘坐。其最大特点是车厢与车盖相连接,将车厢屏蔽,车厢两侧开窗,后方开门,车厢内可坐卧休息。对于讲究身份及仪态的显贵男子来说,一般不会乘坐辎车。汉代辎车的车箱很严密;两侧开窗;后方开门,车盖多呈蓬形。车箱分为前、后两部分,主人坐在后舆,御者在前舆中执马。汉代辎车主要供妇女乘坐,史书中多处记载皇帝的母亲、皇后或后妃出门必乘辎车、(车并)车。&&平索戏车车骑出行画像砖&&&&汉&&&&&&&&1984年河南新野樊集村征集。高35.6厘米,宽105.5厘米。&此画像砖中部为一拱桥,桥下一人荡舟,水中鱼、龟游动。桥上两车、两骑吏向右行驶,有两人恭立桥头,候迎车骑。车骑上方为一猎手狩猎和两武士格斗的场面。桥左端为两辆奔驰的戏车,车上各建一橦。前辆戏车橦顶蹲一伎,左手拉一与后辆戏车橦顶相连的软索,右手执一身体悬空之伎之足;另一伎则双手握橦,身体悬空呈水平状。后辆戏车有一伎正缘橦而上。在连接双橦的软索上,一伎作倒悬跟挂动作。整块画像砖生动展示了汉代平索戏车的杂技场面。击鼓说唱陶俑&&&&&汉东汉&&&明器&&&&&1957年四川省成都市天回山出土&&&&&&&高56厘米&汉代民间极为盛行说唱表演。此俑头上戴帻,额前有花饰,袒胸露腹,两肩高耸,着裤赤足,左臂环抱一扁鼓,右手举槌欲击,张口嘻笑,神态诙谐,动作夸张,活现一俳优正在说唱的形象。是一件富有浓厚民间气息和地方风貌的优秀雕塑作品。&&五牛铜枕&&&汉&西1972年云南省江川县李家山出土。长70厘米、宽13厘米、高36.4厘米。&&&&&&&形似马鞍,左右两端上翘,各铸一圆雕立牛,体态雄健,肌肉饱满,犄角挺立。枕面平滑,在铜枕一侧浮雕立牛三头,间隙处饰有蛇纹及姿态各异的虎纹。青铜枕是滇国特有的器物,在此次古墓群发掘中共出土6件,均位于骨架头部,有的枕上尚留有头骨残片。&&五铢钱纹铜鼓&&汉&&&&&&&195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县出土。通高57.2厘米,面径90厘米,底径87.5厘米。&&&&&&&此鼓由鼓面、胸、腰、足4部分组成。鼓面大于鼓腰,有面檐伸出鼓胸之外,腰部收束,以一道突棱与足部分界,足部略向外扩张。胸、腰间铸有鼓耳,可系绳悬吊。鼓面边缘环铸6只蹲着的青蛙,中心有12角光芒体。鼓面和周身间饰五铢钱纹、水波纹和云纹。&&&&&&&&&&青铜鼓是中国古代南方和西南少数民族象征财富和权力的重器,可作典礼乐器、战争军鼓,也可用于贮存财物和放置尸骨。此青铜鼓鼓面及周身所饰五铢钱纹,系汉代中原地区青铜器上的常见纹饰,表达了人们祈求富贵的美好愿望,说明当时西南各族和汉族在经济交往、文化融合上的密切关系。&&&&青铜镜&&&&骑驼乐舞三彩俑&&&&唐&&&&&明器1957年陕西省西安市鲜于庭诲墓出土,骆驼头高58.4厘米、首尾长43.4厘米。舞俑高25.1厘米。骆驼昂首挺立,驮载了5个汉、胡成年男子。中间一个胡人在跳舞,其余4人围坐演奏。他们手中的乐器仅残留下一把琵琶,据夏鼐先生研究,应该是一人拨奏琵琶,一人吹筚篥,二人击鼓,均属胡乐。骆驼载乐陶俑巧妙地夸张了人与驼的比例,造型优美生动,釉色鲜明润泽,代表了唐三彩的最高水平。&&鎏金铜铺首&&&五代十国&十国&前蜀&&&&门具&&&&&&&&年四川省成都市王建墓出土。高37.8厘米、兽面直径29.4厘米。&&&&&&&&兽面衔环,通体鎏金。底盘为龙首,上有角,怒目圆睁,露齿衔环,神态极为威猛。环为圆形,作两鱼吞珠的形象。&&&&&&&&铺首是中国古代建筑物门上的构件,通常以铜、铁做成圆形底盘,上置门环,用来启闭门扉或叩门。其底盘一般制成兽面,多为椒图、饕餮、狮、虎、螭龙等凶猛兽类,兽口有衔环,也有不衔环而仅作装饰用的,亦有用于青铜器、陶器等器物上以为提手。中国古代文献中对铺首的记载基本上为门上所用,如《说文解字》说:“铺首,附着门上用以衔环者。”又如清代《字诂》所说:“门户铺首,以铜为兽面御环著于门上,所以辟不祥,亦守御之义。”&&&&&&&&关于铺首的起源,东汉应劭的《风俗通》声称,铺首为春秋时期的鲁班仿照蠡的形象而发明的。但实际上在商周时期的陶器和青铜器上就有铺首衔环了。《后汉书》记载,商朝人以螺蛳头挂在门上,以期门户如螺蛳壳般紧闭,远离凶险。明朝人杨慎据此认为,椒图形状像螺蛳,就是起源于商朝以螺蛳挂门的传统。根据考古发现,殷墟青铜器第三期偏早和第二期晚段器物中就已经出现了铺首衔环。&&&&&&&王建是前蜀皇帝,他墓门上的这件鎏金铜铺首,装饰富丽而繁复,显示了较高的工艺水平。&&彩绘浮雕武士石刻&&&&&&&&五代十国&五代&后唐&同光元年(公元924年)墓室装饰图像&&&&&&&&1994年河北曲阳王处直墓出土&高113.5厘米、宽58厘米、厚11.7厘米&&&&&&&&2000年美国纽约安思远先生&捐赠&&&&&&&&这件彩绘武士像是在长方形汉白玉上高浮雕而成,身着盔甲,手持宝剑,立于麋鹿之上,肩上立一龙,应是佛教护法神的天王形象。其艺术风格上承唐代之遗韵,下开宋元之先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王处直其人在《旧唐书》、《旧五代史》均有传,生前官拜义武军节度使,节制易、定、祁三州,为河北地区的重要藩镇将领。后其养子王都发动兵变,王处直被软禁,忧愤而死。夺权后,为了脸面和名声,王都请来了最好的工匠为其养父修建陵墓,进行厚葬。王处直的墓葬保存了大唐遗风。墓室修建在一块三面环山的风水宝地之中,为前后两室的双室墓,以青石砌筑,整个墓室绘满了奉侍、山水、花鸟、云鹤、星象等内容的精美壁画。尤其用18块曲阳汉白玉石浮雕出了武士门神、生肖、散乐、奉侍等几组雕刻,装饰于墓室各壁。墓门后的甬道两侧正是两块威严的彩绘武士雕像;前室四壁上方有惟妙惟肖的12生肖像;在后室的东西两壁,则用两块浮雕表现了列队侍候主人和乐队吹奏的场面,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1994年5月,王处直墓中镶嵌在甬道和前室四壁的10块浮雕被盗走。2000年,一件被盗的彩绘浮雕武士石刻出现在美国纽约的中国文物拍卖会上。该武士一身戎装,头顶凤鸟含珠,脚踏牛形怪兽。经中国政府多方交涉,2001年5月,美国海关总署在纽约世贸中心将其归还中国。同时,纽约大收藏家安思远先生将这块肩卧青龙的武士石雕捐献给中国。历经重重磨难,这对彩绘武士石刻终归团聚。(?撰文:赵永?)&&金扣玉杯&&&隋1957年陕西省西安市李静训墓出土,高4.1厘米、口径5.6厘米、底径2.9厘米。此杯由上等的和田玉雕琢而成,敞口,口沿镶金带一周,深腹,假留足,平底,通体光洁无纹饰。其柔和的玉质、凝练的造型使得这件玉器虽小却显得高贵典骓、气宇不凡,成为隋代玉器的一件代表作品。&&花鸟人物螺钿青铜镜&唐&至德元年(公元756年)&&&&&&&1955年河南洛阳涧西唐墓出土&&&&直径23.9厘米&&&&&&&圆形,圆钮,纹饰华美,以螺钿镶嵌而成,螺片光泽莹润。镜钮上方正中位置是一棵花树,右边树梢上悬一轮明月。钮两侧各有一位身着宽袍大袖的男子坐于树下,他们伴着清风明月、落英缤纷、禽鸟啾啾,一人弹阮,一人把酒欣赏。执杯人面前有一盆一壶,身后立有侍女。在钮的下方,山石、水池错落,并有禽鸟起舞。螺钿人物的衣饰、禽鸟的羽翼刻画细致清晰。钮上所嵌螺钿已失。&&&&&&&&螺钿镜是唐代特种工艺镜,即在青铜镜的背面用漆粘贴螺蚌贝壳薄片,然后打磨刻画出各种纹样。螺钿镜流行于盛唐及稍晚时期,《安禄山事迹》记载唐玄宗曾赏赐安禄山“宝钿镜一面”。肃、代两朝整饬奢侈之风,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曾“禁珠玉、宝钿、平脱、金泥、刺绣”,大历七年(公元772年)又“诏诫薄葬,不得造假花果及金手脱、宝钿等物”。此物年代正与上述文献记载相吻合。“宝钿”包括螺钿,但这种工艺并非专指镶嵌贝壳饰片,在日本正仓院收藏的一面螺钿八菱镜中,除了粘贴贝壳薄片外,其它地方还镶嵌有青金石、绿松石和孔雀石等,也有镶嵌琥珀、玳瑁和水晶等的。&&&&&&&此镜人物的衣饰、禽鸟的羽翼都刻画得极为清晰,加之螺片本身光泽莹润,艺术效果十分别致,是唐镜中难得的精品。&(撰文:梁丰)&&&&白瓷长颈瓶&&唐&&&盛器&&1957年河南省陕县唐墓出土&&高22.2厘米、口径6.9厘米、底径7.2厘米唐代白瓷生产以北方地区为盛,邢窑在今河北省临城县、内丘县一带,其产品色泽如雪似银,叩之铿锵有声,代表了当时白瓷的最高水平。此外,河南巩县窑烧造白瓷的时间长,产量大,品种多,公元8世纪是其高峰,西安市唐大明宫遗址和西市遗址曾发现巩县窑的产品。河北曲阳窑烧造白瓷的时代较晚,但其产品胎质洁白,釉色白净光润,晚唐时已取代了邢窑的地位。这件白瓷长颈瓶的造型,在唐代瓷器中实属罕见。&白瓷砚&&&&唐&&&文具&&&&&&&&1957年河南省陕县唐墓出土&高7.2厘米、径14.8厘米&&&&&&&&此砚圆形,砚面突出、无釉,以利研磨,周围是一圈存储墨汁的凹槽。砚底部由21个兽蹄形组成镂空圈足,因这种形制好似古代四面环水的辟雍,故名“辟雍砚”。&&&&&&&&砚是书写绘画研磨色料的工具,刘熙《释名·释书契》说:“砚,研也;研墨使和濡也。”许慎《说文解字》:“砚,石滑也。”陕西宝鸡北首岭仰韶文化遗址曾出土一件双格石研磨盘,同时还出土有红、紫两种颜色的颜料,并做成了彩锭。甘肃兰州出土有马家窑文化的双格陶调色盒,应该是砚的祖型。根据战国墓出土的毛笔、墨以及墨书帛画和竹简来看,当时应已有砚。迄今所知最早的砚应该是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一方石砚。汉代的砚发现很多,有石砚、陶砚,还有漆砚。魏晋南北朝除继承石、陶砚外,由于瓷业的渐兴,故多瓷砚,大都以青瓷制成,同时出现铜砚。隋唐砚材的种类及形制较前代更为多样,石砚、陶砚尤流行后部二足、砚面作箕形的所谓风字形砚。瓷砚除圆形三足砚外,多足辟雍砚很多,同时,唐代开始烧制三彩砚、澄泥砚。(撰文:梁丰)&彩绘釉陶武官俑(左)&唐&&明器&&&1972年陕西省礼泉县郑仁泰墓出土此俑则头戴兜鍪,身着明光铠,绿地宝相花战裙垂至靴面,足蹬黑靴,肩部披膊上层作虎头状,从虎口之中吐出饰金边的绿色披膊。右臂前屈,手中似握有武器。表情威严恭谨。两俑均彩绘贴金,立于黑色台座之上彩绘陶贴金仪卫俑&(右)唐&&明器&&&1972年陕西省礼泉县郑仁泰墓出土此俑头戴进德冠,容貌清秀,有髭须。上身穿红色阔袖短袍,领、袖与下襟均饰织锦花边,外罩裆,下着白色裳,足蹬黑色如意云头履。文雅斯文,含蓄而不失威严。郑仁泰墓发掘于20世纪70年代初,出土了大量罕见的精美文物,从内容到数量等方面都大大超越了有关规制,尤其是墓中随葬了石椁。唐代明文规定禁止使用石质棺椁或石室。《唐六典》载:“凡葬禁以石为棺椁者。其棺椁禁雕镂、彩绘、施户牖栏槛者,棺内禁金玉而敛者。”但考古发掘中有不少出土石椁的实例,这些墓主人的等级地位非常高,其使用应是皇帝的一种恩典,是“事出特制”。郑仁泰初为李世民的亲兵,并参与了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玄武门之变”,后随李世民多年征战,荣立战功,到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已是十六卫大将军之一。他卒于龙朔三年(公元663年),作为有“拥立之功”的“第一等功臣”、硕果仅存的开国元老,受到了极高的礼遇,得以陪葬昭陵。&彩绘釉陶以绘画方式作为装饰,而当时在釉陶上彩绘工艺难度极大。古代绘染都用矿物质颜料,如朱砂、石绿等,这些颜料在使用时必须经过细心研磨,再调入粘性剂才能附着于器物上。在釉面要敷绘这种颜料,必须先用胶粉打底,同时,敷彩要用多种颜料来描绘,诸如衣裳的皱褶、花饰等,在用色、绘画技巧等方面对工匠的要求很高。由于其彩绘工艺的复杂繁难,当三彩器物出现后,就再也见不到它了。(?撰文:赵永?)男装女陶俑&&唐&&明器&&1958年陕西省西安市杨勖思墓出土。高51厘米&&&&&&&俑体态丰腴,头梳双股高髻,身着圆领袍服,腰束带,足穿靴,双手抱于胸前。除未戴幞头外,余皆男装,并展现出一种自信、从容的仪态。&女着男装的风气尤在大唐开元、天宝年间盛行。《中华古今注》记:“至天宝年中,士人之妻,著丈夫靴衫鞭帽,内外一体也。”《新唐书·李石传》记:“吾闻禁中有金鸟锦袍二,昔玄宗幸温泉与杨贵妃衣之。”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女子仿制男装,穿着男装相当普遍。(?撰文:赵永?)&&双鱼金花银碗&&&&&唐&&&&1970年陕西省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高3厘米、口径11.5厘米、底径5.8厘米。碗内底心有双鱼同向浮游。&花鸟纹金花银碗&&&唐&&&&高4.3厘米、口径11.5厘米、重203.1克&&&&&&&此银碗为葵瓣形口,平腹圈足,内壁及底部錾花鎏金。其底部为二鸟展翅于花丛中,外围弦纹、绳纹和花瓣纹,内壁饰有两两相对的璜形图案,錾有花叶。边缘花瓣纹正反相间环列一周。&&陶俑骑卧驼三彩俑&&&&唐&&&&明器&&&&1957年陕西省西安市鲜于庭诲墓出土,高39.4厘米、长47厘米&&&&&&&此俑作一胡人骑于卧驼上牵缰起身状,是当时现实生活的写照,而驼首高昂也是唐代骆驼雕塑的典型特征。此俑造型饱满生动,釉色瑰丽,是艺术效果极佳的三彩精品。唐代陶俑的施彩方法,有的是素烧后于表面先施一层白粉,再精工彩绘;有的是先彩绘,再烧制。烧制三彩釉陶时唐代新出现的工艺,以其釉色莹亮、斑斓绚丽而倍受喜爱。&&&鎏金铜观音造像&&&五代十国&十国&吴越&&&佛教造像&&&&&&&&1958年浙江省金华市万佛塔塔基出土&&高53厘米&&&&&&&&观音头顶花冠,冠前正中为化佛,头微低,右腿抬起,置于石座之上,左腿自然垂落。右侧石座下置一净瓶。身后圆形背光,外缘上、左、右各饰一火焰。&&&&&&&&这类观音造像又被称为水月观音,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东千佛洞以及四川地区的石窟存有大量唐、五代、宋、西夏时期的水月观音造像,其中有壁画、绢本、纸本与版画题材。大英博物馆、卢浮宫博物馆、吉美博物馆及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等处也藏有敦煌藏经洞出土的唐、五代、宋时期水月观音图数幅。&&&&&&&&唐代出现了与法相庄严观音像风格迥异的普陀落迦观音造像,这类图像出自《华严经·入法界品》。观音以自然舒适的姿态坐于岩石上,表现了他居住在落迦山谷中的形象。生活在8世纪末的画家周昉在普陀落迦观音图像的基础上创作了水月观音,以水、月、圆光、竹及思维相的观音为主要元素。水月观音又可分为两种基本样式,常见于石窟造像和石窟壁画的是一手抚膝、不持物的造型,另一种是手持柳枝、净瓶的形象,多见于绢画。(?撰文:王义康?)绿釉鸱吻&&&&&&&宋&西夏&&&&&建筑构件1974年宁夏银川西夏皇陵西碑亭遗址出土,高152厘米、宽92厘米、厚32厘米。&此物为建筑构件,形体高大,呈龙首鱼身状,龙首与鱼身系分别烧制成型,通体饰鳞纹,施绿釉,釉面光亮,威猛生动。&&&&&&&西夏陵出土的鸱吻有琉璃和灰陶两种,造型均呈龙首鱼身、张口吞脊状。汉代以前的宫殿正脊两端高高翘起,其形状似凤鸟展翅,后来演变成鱼身状,名“鸱尾”。在南北朝至隋唐的石窟壁画中,受印度“摩羯”鱼形象的影响,鸱尾造型作月牙形。到了唐代,鸱尾造型逐渐突出吻部,张开大口吞咬屋脊,因此多叫做“鸱吻”。在宋代,鸱吻龙首鱼身、张口吞脊的形象被固定下来。这些构件无论是灰陶,还是琉璃制品,都是先泥塑模制后再用手工细雕花饰成形,放入窑内焙烧而成。&铜壶滴漏&&&&&元&&&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通高264.4厘米此件滴漏是中国古代的计时工具,由广州人冼运行、杜子盛等铸造于元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整件滴漏由四个铜壶组成,分别是日壶、月壶、星壶、受水壶。也有一种说法称为日天壶、夜天壶、平水壶和受水壶。日壶壶壁铸有圆形太阳图,月壶壶壁铸有月形图,星壶壶壁铸有北斗七星图,受水壶壶壁铸有八卦图。使用时四壶自上而下依次安放,最上为日壶,最下为受水壶。在日、月、星壶的底部各有一个出水的龙头。受水壶壶盖正中立一铜表尺,上有时辰刻度,自下而上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铜尺前放一木制浮箭,木箭下端是一块木板,称作浮舟。壶身刻有关于制作年份和人员的文字。&&&&&&&&这是一件浮箭法复式漏壶,使用时,日壶的水以恒定的流量滴入下层的月壶,月壶之水滴入星壶,星壶上部有一个小洞,如果月壶滴下的水多了,多余的就会从这里流出,使星壶的水量保持恒定,以便均匀地滴水给受水壶。受水壶中的水逐渐增加,浮舟便托起木箭缓缓上升。将木箭的顶端与铜表尺上的刻度对照,就可知道当时的时间。这件铜壶滴漏从制成之日一直被使用到公元1900年前后,历时将近700年,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大、最完整的铜壶滴漏。&&褐釉剔刻花瓷扁壶&&&&&宋&西夏&公元1038年-1227年&&&&198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征集。高33.3厘米、口径9厘米、腹径32厘米。&&此扁壶小口,卷沿,口沿一侧有堆刺纹,短颈,双系,腹部扁圆,正面饰两组褐釉剔刻牡丹花纹,背面置圈足。这类瓷扁壶是由皮囊壶发展而来,边缘附加的堆刺纹则逼真地再现了皮条缝制的痕迹。&&西夏瓷器的烧造受定窑和磁州窑等北方窑系的影响较大,但与同时期的宋、辽瓷器相比,在胎质和釉色方面还有一定差距。西夏瓷器虽然深受中原瓷器的影响,但在造型风格和装饰方面却具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特色,创制了一些独具本民族特色的器型,扁壶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西夏扁壶的装饰主要以植物纹为主,也有动物纹。植物纹中有莲花纹和牡丹纹,以牡丹纹为多,主要有缠枝牡丹、串枝牡丹、折枝牡丹三种。动物纹有鱼纹和鹿纹。&&&龙泉窑青釉贯耳壶&&宋&盛水具&&高33.3厘米、口径11.1厘米、足径12.7厘米龙泉窑遗址在今浙江省龙泉县,是宋代南方重要产瓷区,以烧制民间生活用具及各类文具为主,也烧制香炉、塑像等。龙泉窑属南方青瓷,北宋时釉色艾绿,多用刻花、蔑划的技法表现各种花纹;南宋中期以后釉色粉青,多采用划花、堆花装饰。女真人和蒙古人占据北方大部分地区后,定窑、汝窑、钧窑、耀州窑等名窑相继衰落,龙泉窑的地位更显突出,人们普遍使用龙泉窑的青瓷。浙江、福建、江西等地制监业受其影晌,也纷纷烧制与龙泉窑风格相同的青瓷,形成特有的青瓷窑系。龙泉窑青瓷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到东亚、东非、阿拉伯各国。&&&&官窑贯耳瓶&&&&宋&&南宋&&&&高22.8厘米、口径8.3厘米、足径9.6厘米&&宋代瓷器的质地、釉色、式样、产量都远远超过前代,钧窑、汝窑、哥窑、官窑、定窑被誉为当时的五大名窑。官窑是指由中央官府开设的窑场,专门烧制御用瓷器,其中有不少是仿古造型的陈设品。这件官窑贯耳瓶即仿自古代青铜投壶造型,直口阔腹,瓶侧筒状贯耳与足部两侧长方孔相对应,可以穿系绳带。此瓶釉色厚润,端庄典雅,是宋代瓷器中的珍品。&&&白釉长颈铺首衔环注子&&&宋&南宋&(1127&-&1279年)&&&&&&&&2003年广东省阳江市海域出水&&高25厘米、口径7.5厘米、底径8厘米&&&&&&&&五代时已盛行注子、温碗,宋墓出土青白瓷器物中有不少注子、温碗,其造型多仿金银器,瓜棱形器身比较常见。这种器具使用时将注子置于温碗中,温碗内盛热水用以温酒。南方瓷窑普遍烧制注子、温碗,其中以景德镇制品最为精美。(撰文:王义康)&&&&&青花海水云龙扁瓶&&&&明&&&高45.8厘米、口径8.1厘米、足径14.8厘米。这件青花瓷器,圆口、长颈,扁圆腹,平底,腹的两侧饰满青花海水,各有一条白龙,扬爪腾身,似出没于惊涛骇浪之中,颈部饰有卷草纹和缠枝莲纹。此瓶是由景德镇御窑厂制造的。它圆口、长颈、扁圆腹、平底,腹的两面饰满青花海水,各有一条白龙,扬爪腾身,出没于惊涛骇浪之中,颈部用青花饰以卷草纹、缠枝莲纹各一道。这是宣德年间(公元年)青花瓷器中的典型产品。&明代是中国青花瓷器发展的黄金时代,其中以永乐、宣德两朝最盛。由于这两朝所使用的钴料都是“苏勃泥青”,&釉层晶莹肥厚,色泽浓艳,蓝中泛有黑斑,黑斑和浓艳的青蓝色相映成趣,颇具水墨画般的美感。永、宣两朝的青花瓷不论是在器型上,还是在釉面和纹饰上都很相近,因此有“永宣不分家”之说法。明永乐、宣德年间是中国青花瓷器生产的成熟阶段,其产品以造型清秀典雅,胎体薄,纹饰凝重,青花颜色鲜艳而著称于世。&&&明神宗孝靖王皇后凤冠&&&&明&(年)&&&&&&&&1957年北京市昌平县定陵出土&&&通高48.5厘米、冠高27厘米、径23.7厘米,重2320克&&&&&&&&这件凤冠用漆竹扎成帽胎,以丝帛为面料,前部饰有9条金龙,口衔珠滴,下有8只点翠金凤,后部也有一金凤,共9龙9凤。后侧下部左右各饰点翠地嵌金龙珠滴三博鬓。此冠共嵌未经加工的天然红宝石100余粒,珍珠5000余颗。&&&&&&&&凤冠的主人孝靖太后王氏原是万历后宫的宫人,万历皇帝私幸怀孕,被封为恭妃,生皇长子朱常洛。朱常洛被立为皇太子后,恭妃并没有得到进封。直到皇长孙朱由校出生后,才被进封为皇贵妃。万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皇贵妃先于万历皇帝病薨,葬东井的平冈地。万历皇帝驾崩后,皇贵妃之孙天启皇帝追封她为“孝靖皇太后”,并将她迁葬到定陵,与万历、孝端皇后合葬一处。1957年,考古工作者发掘定陵,出土了孝端、孝靖凤冠各2件,分别为3龙2凤、12龙9风、9龙9凤和6龙3凤。随葬时装在八角形的朱漆匣内,然后分别装入4个随葬的器物箱中。根据洪武、永乐定制,皇后凤冠为9龙4凤,而从出土实物与定制均不符,可知万历时冠服制度已有所变化。&&&&&&&明神宗孝靖王皇后凤冠,以漆竹扎成帽胎,覆以丝帛面料。凤冠正面最上一圈饰9条等大的腾云金龙,均口衔珠滴,珠滴由两颗珍珠与两颗宝石穿插而成,龙脚下镶嵌一排8颗宝石。与金龙穿插对应的为8只金凤,金凤亦口衔珠滴,凤下镶嵌四排宝石,三排在冠盖,一排在前沿,上两排嵌宝石8颗,下两排嵌宝石7颗,宝石周边均以珍珠圈成花纹。凤冠后侧正中亦有衔珠滴金凤一只,两侧各嵌1颗宝石,下嵌5颗,底部左右各饰点翠地嵌金龙珠滴三博鬓,共六扇,每扇博鬓嵌有龙2条,宝石3颗,行走时博鬓会展开。冠后沿有5颗宝石,冠顶有7颗。定陵出土的凤冠共四件,三龙二凤冠、九龙九凤冠、十二龙九凤冠和六龙三凤冠各一顶,冠上饰件以龙凤为主。龙用金丝堆累工艺焊接,通体镂空,富有立体感;以珍珠串接装点宝石和勾勒花纹,可谓琳琅满目,熠熠生辉。而这件凤冠以绿色为底,红色为边,缀以蓝色流云和凤凰,尽显光彩,富丽堂皇。&&&雍正斗彩海水江山团花天球瓶&&&&高52.2厘米、口径11.5厘米、底径16.5厘米人们把敛口短颈,上阔下敛,腹大而扁,砂底微凹的瓷器,称之为天球瓶。斗彩又名逗彩,是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绘相结合的一种装饰艺术。明宣德时景德镇始创,成化时非常发达,清雍正时有进一步发展。斗彩先以釉下青花在坯上描绘勾勒,上釉烧成后再用釉上彩填涂或点涂成完整的花纹,使用的彩料主要含铁、铜和钴,成品色彩丰富、鲜明,绘画内容亦多种多样。&&&&&天球仪&&&“古物存,可令国增文明。古物存,可知民敬贤英。古物存,能令民心感兴。”(康有为语)《中国古代玉器艺术》&&&&&都是很精美的玉器&&&《中国古代佛造像艺术展》地点:三层二号中央大厅&展品充分展示了佛造像产生与发展的历程,体现了中国古代佛造像艺术的文化内涵、地方特色和时代特点。观者既可领略到佛造像的艺术风采,还可从心灵深处感受到佛造像艺术所蕴涵的深邃的佛教哲理。&&彩绘木雕菩萨立像&&&&宋&960—1279年&&&&菩萨头戴花蔓冠,冠表面贴金,雕刻精美,正面中间置阿弥陀佛。面相方圆丰满,长眉细眼,双目嵌宝珠。&彩绘贴金石雕佛菩萨三尊立像&&&&&南北朝&北朝&北魏&&&1994年山东青州酒厂工地出土,高134厘米,宽92厘米。&此像主尊为彩绘佛立像,头略向前倾,头后为莲花式头光,高肉髻,面部贴金,略带微笑。内着僧祇支,外披褒衣博带式袈裟。两位胁侍菩萨以缯带束发,面相清秀,呈微笑状。菩萨的帔帛下垂,略带动感,下着彩绘长裙,裙结系于腰部,裙摆重叠。这类带有背屏的一佛二菩萨造像样式是青州地区北魏晚期到东魏时期的主要造像风格:舟形背屏高大,背屏顶部是宝塔或龙,两侧有&飞天环绕;主尊多为彩绘佛立像,穿褒衣博带式袈裟,跣足立于莲座上,左右胁侍菩萨立于莲叶托起的莲座上。&&彩绘贴金石雕佛立像&&&&北魏&彩绘木雕观音菩萨头像&&&&&宋(960----1279年)&高109厘米菩萨头戴花蔓冠,&冠表面贴金,&雕刻精美,&正面中间置阿弥陀佛。面相方圆丰满,长眉细眼,双目嵌宝珠。南北朝时期,观音信仰流行,但当时观音菩萨的冠上没有化佛。隋代以后,头冠上带有化佛的观音菩萨像出现,成为此后观音菩萨的重要特征。&&彩绘木雕菩萨坐像&&&宋(960----1279年)&彩绘木雕观音菩萨坐像&&&宋&(960—1279年)&&&高200厘米&菩萨头戴高花冠,面目清秀,神态安详,双目下视,似以无限悲悯的神情关注着人间。身披帔帛,帛带绕臂飘逸身边。胸饰璎珞,下着长裙,长裙色彩鲜艳,覆座垂地。裙腰结带,腰带饰宝珠花饰。菩萨右手持莲花,左腿下垂,足踏山石,极富生活情趣。她不再是高居神坛的神,而是可亲近、可交流的一位心灵使者,是善的代表、美的化身。观音信仰中国化的轨迹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表现。&&&&彩绘贴金石雕佛坐像&&彩绘贴金石雕佛菩萨三尊立像&三彩菩萨坐像&&明&年&&高118厘米&&&&鎏金铜弥勒菩萨坐像&&16世纪&&&高19.6厘米&弥勒着菩萨装,高束发,发髻上置宝塔,头戴宝冠,双手胸前结说法印,结跏趺坐于束腰莲座上。袒上身,下着裙,裙摆宽大多褶,散铺台面。左肩花上托一宝瓶,右肩花上置法轮,这是弥勒菩萨的标识。这尊造像装饰华丽,工艺精湛,其细长莲瓣乃是仿照明朝永乐时期莲瓣的样式。&&&铜观音菩萨坐像&&&&8世纪&&&&高24厘米此尊造像为高束发,&头后是椭圆形火焰纹头光。袒上身,&饰项链、臂钏。右手持莲苞,左手支撑于体侧。圆形莲座,莲瓣宽厚,&叶面刻三道叶筋。这种莲座、头光形式常见于8&-&9世纪的尼泊尔造像中。观音菩萨,也译作观自在菩萨、观世音菩萨,其以宽广的慈悲胸怀救济众生,是佛教中最重要的神祇,也是信仰最为广泛的尊神。观音菩萨的形象很多,有持莲花观音、狮吼观音、四面观音、十一面观音、千手千眼观音等。西藏吐蕃王朝的创立者松赞干布和历代达赖也被视为观音菩萨的化身。&&&铜释迦牟尼佛坐像&&15世纪&&&高18厘米此像样式古朴,制作精致。火焰形头光,简化的拏具背光,高大的折角台座是波罗风格特点,这是西藏地区造像工艺成熟以后模仿古印度风格的作品。&&鎏金铜双身金刚持坐像&&&清&乾隆(年)&高30厘米你&&&此像主尊两手分持金刚铃和金刚杵交叉于胸前,抱明妃。明妃为般若佛母,佛母双手分持鼓与嘎巴拉碗。&&&鎏金铜千手千眼观音菩萨立像&&&&18世纪&&&&&高84厘米&此尊造像为十一面,由下而上共分五层。第一层至第三层各三面,第一层是慈相,面相平静,见众生而生慈悲;第二层是悲相,怜悯众生;第三层是喜相,劝进佛法之相;第四层仅一面,为忿怒明王相;最高的一面是主尊阿弥陀佛。身前有八臂,两主臂在胸前合十,另六手结不同手印。其余各手在身后呈扇形展开,每手掌心有一眼,每只眼代表二十五因果,二十五乘四十为一千,从而成千手千眼观音。在密教中,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具有很高的地位。&&铜普贤菩萨坐像&&&明&正德(年)高69厘米&&&&&&&&&普贤菩萨坐于白象身上,莲花座背面刻有题记。普贤菩萨与文殊菩萨的面相、装饰和坐姿都十分相似,完全遵循佛像量度的规定和时代审美的要求。&&地点:三层二号中央大厅票务:免费&《中国古代青铜艺术》是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完毕,重新开馆之际举办的重要专题展览之一,旨在通过本馆所藏的一批古代青铜器以展示我国古代青铜艺术之美轮美奂。&&&早在5000多年前的马家窑文化时期,我们祖先即开始使用青铜制品。夏、商、周是中国的青铜时代。在夏代纪年范围内,青铜铸造已较为发达,不仅冶铸武器、工具、装饰品&,而且铸造了鼎、斝、盉等礼器群,后经商、周礼制所继承、发展,成为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的核心。商、西周时期,青铜铸造作为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标志而达到顶峰,创造了辉煌灿烂的青铜文化。春秋战国时期,列国青铜文化异彩纷呈,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同时,这一时期的许多青铜器又是做工精湛的工艺美术品。这些器物的造型、装饰与铭文书法是当时社会的审美所在,汇聚了造型艺术、装饰艺术与书法艺术的结晶。&&后母戊鼎&&商&商后期&约公元前14~前11世纪&&“子龙”青铜鼎&&&&&&&&商&商后期&商末周初&&&&&&方彝&&&&商&商王武丁时期&&&&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青铜鼎&&&&商&商后期&(约公元前14世纪——前11世纪)&&&&观赏完毕&&
关注信用等级: 五星(8000分)
Ta的邀游Ta的求游Ta的游记Ta的动态
1124 暂无其他邀游
1124 暂无其他求游
同城邀游同城求游
1124 暂无其他邀游
1124 暂无其他求游
同城游记同城景点
以下是您专属的此页推广地址,请复制后推荐给好友。/app/travel_show.htm?id=7521复制也可直接选中推广地址使用鼠标右键或Ctrl+v进行复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dnf机械牛三件套改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