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南诏国和大理古城到南诏风情岛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历经500多年的历史,为什么不写进24史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云南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城市文化建设——以曲靖为例
下载积分:1998
内容提示:云南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城市文化建设——以曲靖为例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34|
上传日期: 16:09:00|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云南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城市文化建设——以曲靖为例
官方公共微信南诏大理国国王神秘的墓葬 山洞藏金瓶之谜(图)
  10:48:49 来源: 新华网   
考古发掘现场
1000多年前,大理地区曾有过两个地方王朝,它们的都城就建在了苍山脚下。但有关这两个王朝的文字记载却寥寥无几。
采访:在明朝,朱元璋派当时的傅有德平云南后,记载就是把所有在官典籍都全部烧毁了。
朱元璋所毁掉的正是大理地区两个古王朝的历史文献,它们就是南诏国和大理国。这两个王朝先后存在了500多年,但灭亡已有近一千年的时间,再加上后人毁灭性的破坏,地面上已经没有了王朝的踪影,只有地下还可能埋藏着都城的废墟。如今这里的公路要扩建,人们必须先探明地下是否有古代建筑,才能动工修路。当然,考古人员更希望能够在此地发现南诏大理国的遗迹。
如果金瓶中是国王们的遗骸,它们有理由被存放在苍山脚下的某个洞穴里,因为那里曾有着古老王国的都城。但为什么在巍山县的大山中也有着神秘山洞的踪影,而这里和苍山远隔100多公里。
在巍山县的巍宝山下,有一座小小的庙宇,这里供奉着一位特殊的人物。他就是南诏国的创始人名叫细奴罗。
根据有限的历史资料,人们了解到,早在公元六百多年时,细奴罗曾是巍山地区的一个种田人。那时的大理地区只有一些部落分布在洱海一带,细奴罗就是其中一个被称为南诏的部落首领。
后来他所带领的部落在唐王朝的扶持下,打败了当时洱海一带其他的五个部落。
细奴罗统一洱海地区后,在家乡的一座山上建造了自己的都城。南诏曾有过三代国王都生活在这个叫龙于图的都城里。
那么,他们很有可能把自己的归宿选在巍山,而老汉发现的那个山洞也就有可能真的存在。
九十多年后,南诏的第四代国王将都城迁到了苍山脚下,随着势力的不断扩大,南诏成为了云南一带强盛的地方王朝,历时一共两百五十多年。
当南诏国的时代过去后,大理国立国并沿用了南诏的都城。在苍山洱海一带大理国的都城又伫立了三百多年。直到公元1253年,忽必烈攻占云南地区,南诏和大理国500多年的历史才最终结束。所以在苍山脚下有着神秘山洞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经过一个多月的发掘,考古工地的现场有了明显的变化。一些大大小小的土坑被专门清理了出来。人们发现在每一个土坑中都埋放着一块大石头。
黎所长和考古工地的领队,对这些土坑异常关注。他们认为土坑中的大石块呈现了一种古人特殊的建筑手段。那就是在坑中先放上石块,然后在石块上树起木柱。用这样的办法建筑房屋,正是南诏大理时期建筑的特点。
在文献中记载,历史上这一带曾是南诏大理国的都城。这次为了扩建公路而进行的保护性考古发掘,果然探察到了南诏大理国的踪迹,这时在黎所长心中也随之升起了希望,那个藏着金瓶的山洞会不会真的存在,而且也能被发现。
从细奴罗创建南诏,到南诏国消失,一共有263年。在这期间,南诏曾有十几代君王即位。而其后的大理国存在的时间更长,延续了308年,即位的国王也应该更多。500多年里,两个地方王朝皇室的人数加和起来应该是个不小的数字。但这些君王的陵墓不仅始终没有被找到,甚至连一点点的蛛丝马迹也无从发现。
对此人们有着各种各样的推测。有人认为,由于南诏大理只是两个地方王朝,他们的国力无法和中原王朝相比,没有足够的实力为每一位国王修建大型的王陵。也有人认为,南诏大理远离中原内地,其丧葬习俗与中原地区完全不同。他们信奉佛教,时兴火葬,所以无须为保存尸骨大兴土木。
但从大理地区保存下来的这些火葬墓中,我们看到,即便是普通百姓,实行火葬后,死去的人也还是要有一个墓碑的。
或许因为帝王本来就不能和百姓同归一处,所以南诏大理的国王们将归宿选择在了山洞里。
在大理州的剑川县,人们传说这里的石宝山上也有一个神秘的山洞,和巍山、苍山脚下的洞穴一样,存放着南诏大理国国王们的金瓶。
从南诏时代,剑川县的石宝山就成为了佛教胜地,南诏大理国的国王们曾命工匠在这里开凿石洞,修筑佛像。至今山上依旧保留着很多的佛教造像。
但与其他信奉佛教的地区不一样的是,南诏大理国的君王们在为神仙打造石像的同时,却将自己的石像也置于其中。甚至连同他们的家人。这就是南诏创始人细奴罗的全家福。
这也是一位南诏的国君,在他的身旁,还坐着一位出家的僧人,人们推测,在南诏时期,不仅国王信奉佛教,就连国家大事的制定也会有僧人来参与。
在石宝山上的佛教雕像中,人们一共找到了三位南诏国的国君。
早在南诏国创建初期,佛教就被确定为南诏国的国教。包括后来的大理国,也沿袭了这种宗教信仰。从保留下来的一幅国王理佛图中,我们更能看到南诏大理国信奉佛教的盛大场面。
尽管石宝山也远离南诏大理国的都城所在地苍山,但从国王的雕像可以看出,南诏的国君似乎对这里更加情有独衷,那么国王们将最终的归宿选择在这里也是很有可能的。
采访:南诏有13代王,大理国有22代,这三十多代的王、后、妃等等这些墓,对大理人来说,这个是个谜。
在大理地区,人们在以往的考古发掘中,曾发现过大量的火葬墓。这些墓穴中只有一个装着死者骨灰的火葬罐。但随着死者身份的不同,火葬罐的材质也不同。普通百姓也就是一个陶土烧制的罐子,只有在贵族的墓葬中人们才能见到这样精致的火葬罐。难道在南诏大理时代,这一带的人们真是像推测的那样,因为信奉佛教而选择了火葬。
采访:南诏大理国以前,这墓葬,砖石墓、土葬墓出土了很多,跨过南诏大理国五百多年以后,明代,这个墓葬,砖石墓土葬墓都有很多发现,唯独南诏大理国时期,这500多年,就是土葬墓没有(发现),都是火葬墓。
看来正是因为南诏大理国的人们信奉佛教,相信人来于尘也归于尘,所以选择了火葬。而那些国王们因为身份显贵,他们的火葬罐则应该是用黄金打造的。
人们有理由相信,那些传说中的金罐子很可能就是南诏大理国国王们的火葬罐。而彝族老汉发现的山洞也因为巍山县是南诏的发祥地显得更加可信。
那么在大理剑川县的石宝山中,既然南诏的国君们能把自己的雕像留在那里,也有可能会在山中的某个地方选择一个安息之地。
而作为南诏大理国都城所在地的苍山脚下,更是国王们最好的归宿。
这三座山都在大理州境内,究竟那一处才会是真正的王陵。
瓦片上的纹路表明其大理国身份
在苍山脚下的工地上,人们依旧在进行着考古发掘。根据记载,1000多年前,南诏大理国的都城就建在了这一带。尽管考古工地所在的位置,并不是记载中当年都城的中心地带,但在地下人们还是发现南诏大理时期留下来的建筑遗迹,证明这里的确有都城建筑存在。这便从考古发现的角度,找到了南诏大理国存在的证据。
工地上到处都堆积着小山般的瓦砾,工人们对它们已经司空见惯。只有黎所长格外关注,他希望能从这里面找到南诏大理国王陵的信息。因为这些建筑残片上都有着南诏大理国的痕迹。
几天以后,黎所长和同事再次来到苍山脚下传说中有山洞的地方。在以前的勘察中黎所长就发现,这里有着两个大平台,地形很像是举行大型祭祀的场所。他推测这两个平台有可能是人工建造的。
黎所长从第一阶平台的地上取下了一块泥土,果然泥土中显现出了一层层不同的土质。
从事考古发掘的人都了解只有人工夯筑的土层才会有这样的痕迹。
如果这里是南诏大理国为国王的灵魂举行祭祀的地方,当年人们除了要夯筑起一个平台,平台上还应该有相应的建筑。
黎所长来到了第二阶平台,这里的地面上散落着许多瓦砾。但只有找到有着南诏大理国特征的建筑残片,才能确认平台上曾有过那个时期的建筑。
黎所长在泥土里挖出了一块瓦片,经过仔细辨认,他发现瓦片上隐约有些纹路。
带着从苍山脚下挖出的瓦片,黎所长回到了办公室。
在这里黎所长曾反复查阅资料,寻找南诏大理国王陵的踪迹。但因为那个时期的历史文献几乎全部被后来的明代人所焚毁,在仅存的文字中查找始终没有收获。
这回黎所长采取了实物对比的方法,他找出了从考古工地带回的瓦片。人们已经确认考古工地中发现的建筑遗迹就是南诏大理国留下的,而这块瓦片上的纹路,正具有着那个时代的鲜明特征。
再将平台上挖出的瓦片和它放在一起,黎所长看到两块瓦片上的纹路有着同样的特征。
在随后对平台的勘察中,人们有了更多的发现。
采访:在这个遗址里面,发现了南诏有字瓦,铺地砖,是一尺见方的,铺地绿釉砖,(从)等等这些构件来说,毫无疑问这个地方,按照大理时期这个地方就有官方建筑,根据各方面的综合分析,这应该是我们王陵探查的一个重点。
如今各种迹象都表明,南诏大理国的王陵是存在的,国王的金瓶也是存在的。而苍山脚下那个深藏不露的洞穴比起其他传说中的洞穴更可能是王陵的所在地。
尽管这些王陵也许就是一个普通的洞穴,也许洞穴中就只有些国王们的黄金火葬罐。但这对人们了解那个带着500多年神秘历史的古老王朝,却是异常重要的。
·每日关注·
·最新评论·
人气评论TOP 5
评 7654 条
评 9896 条
评 3734 条
评 1318 条
评 1318 条
热 点 推 荐
网 易 无 线
频 道 精 选历史上的南诏国和大理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历经500多年的历史,为什么不写进24史_百度知道
历史上的南诏国和大理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历经500多年的历史,为什么不写进24史
我有更好的答案
  你好 关于此问题 我们得从二十四的由来和定义谈起
  南诏国不写进24史主要原因如下
  24史是正史,而史书未经皇帝批准,不得列入正史,可见元朝统治者在编史书时没有将南诏以及大理历史当作正史。
  由下面编史人名表我们可以清楚了解到,史书通常都是由下一个朝代来编制上一个朝代的历史的,当朝当代很少写自己本朝的历史的。
  因而得出结论,上一个朝代能否被承认为正史,其决定权在下一个朝代的统治者手中。
  而一般正史被确定后,后人就不会再更改其地位。
  由此可见南诏历史是不被后来的统治者承认为正史的(至于为什么不被承认嘛,想想看南诏是被大理取而代之的,而大理是元朝比较轻而易举灭掉的其中一个小国,比它繁华富强的又被灭的国家多的是,莫非元朝得为个个都编史?这...
南诏(738年-937年)是中国唐朝时代的国家,国境包括今日云南全境及贵州、四川、西藏、越南、缅甸的部份国土。由蒙舍诏首领皮罗阁在738年建立,直到937年被段思平所灭,建立大理国。
什么幅员辽阔不过就是比现在的云南省大些而已,怎么能跟中原的唐、宋和少数民族的辽、金乃至后来的蒙古相比。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诏大理国历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