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火车站到徽州古城徽州路84一22号属哪个市

黟县_百度百科
本词条已参考进行整理;如果您有建议或想参与整理,欢迎您与一起交流。
黟县(音yī),隶属于安徽,六县之一,位于安徽省南端、黄山风景区西南麓,距离黄山风景区30余公里、黄山机场61公里,皖赣铁路、黄祁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黟县因黟山(黄山)而得名,建置于公元前221年,总面积857平方公里,总人口9.45万,辖4镇4乡、4个社区、66个行政村。黟县是“徽商”和“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安徽省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境内存有大量的明清民居、、、园林,更有世界文化遗产、古村落,黟县又被称为“中国画里乡村”、“桃花源里人家”。西递、宏村2000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5月成功晋升为国家5A级景区。黟县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省能源沼气建设先进县”、“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全省平安县”等称号。2007年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全国17个首批“中国旅游强县”之一,正由一个传统的山区农业县向新兴旅游强县跨越,正成为安徽省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之一。
黟县建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原称黝县。宋淳熙《新安志》、明嘉靖《徽州府志》载:“秦并天下置黝、歙二县,属鄣郡。”
汉高祖六年(前201年),黟县属,后改属、江都国、。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置,隶属扬州,黝县属丹阳郡。成帝鸿嘉二年(前19年),黝县建,立中山宪王弟孙云客为广德王,鸿嘉三年逝世,无子继承,国遂废。平帝元始二年(2年)四月,复以广德故国(黝县)立广川惠王曾孙伦为王,传子赤。
王莽篡位,贬赤为公,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废,改黟为愬卤。
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将原划分为歙、休阳、新定、黎阳四县,加上黟县、始新共六县从丹阳郡分出,置新都郡,从此改黝字为黟。
晋灭吴,新都郡更名。黟县属新安郡。
隋朝改郡为州,开皇九年(589年)黟县并入海宁,属婺州。十一年复置黟县,属宣州。十二年置歙州,州治设在黟县,领黟、歙、海宁三县。大业三年(607),改州为郡,更歙州为新安郡。十二年,歙人汪华据黟,称吴王,增置黟州于黟县。
唐武德四年(621年),改新安郡为歙州,黟县属歙州。天宝元年(742年)改歙州为新安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新安郡为歙州,黟仍属歙州。永泰二年(766年)划黟县的赤山镇及其六乡和饶州的地置,次年,又划黟县、秋浦、浮梁一部分置石埭县。
宋宣和三年(1121年),改为徽州,黟县属徽州。
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改州为路,黟属徽州路。
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改徽州路为兴安府,二十四年改为徽州府,黟县属徽州府。直至清朝,沿袭不变。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元月,废府留县,黟县直属安徽省。民国3年6月,划归安徽省。民国17年8月废道,直隶安徽省。民国21年,划属安徽省第十行政督察区。民国27年4月,属皖南行署第十行政督察区。民国29年3月,直隶国民政府皖南行署,8月,划属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区。
日,黟县解放。5月13日,黟县划属皖南行署徽州专区。1950年,将石台县的、,太平县的划入黟县,日,属安徽省专区。日,撤销徽州专区,属安徽省芜湖专区。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决定:黟县并入。
日,国务院批准,复置黟县,属安徽省徽州专区。日,属安徽省徽州地区。[1]
现为黄山市(原徽州地区)所辖。
黟县地处安徽省南端,位于东经117°38′30″至118°6′,北纬29°47′至30°11′30″之间。东自兴岭、罗岭、三府尖到阜岭与、为邻,南以、楠玛岭、霸王尖、至陶岭与休宁县、祁门县相接,西起西武岭、沿钓鱼岭、黄金尖到琅山与祁门县毗邻,北自石门坑、犁壁拱、佘岭、殷溪岭至棠棣岭与、黄山区相依。县城距黄山市府屯溪54KM,距省会合肥463KM。县城南北最长距离47.8KM,东西最宽44KM,总面积857.8182平方公里,折合128.6727万亩。[2]
黟县地域处在黄山山脉及其南北两坡上,境内峰峦绵延,山高谷深,具有明显的皖南山区特点。  黟县地貌的发育形态,是在地壳变动和外力作用下发展演化的结果。约在距今八亿五千万年左右,经晋宁运动使前地层全面褶皱,构成了黄山山脉的基本地貌轮廓,以后大部处于上升时期。约在距今三亿五千万年至四亿一千万年间,加里东期表现为大幅度的上升运动。大约到了距今一亿九千五百万年至二亿八千万年的时期,印支运动形成北东向的线性褶皱,构成北东向延伸的山体,从此,黟县地貌形态趋于基本定型。由于黄山山脉的影响,黟县分割为南北二块丘陵地。当到了八千万年前的,主要表现为断裂运动和频繁的活动,此时孕育了拜年山、大佛堂、三府尖、芳茅岭、兴岭等五大高峰的胚胎,以及渔亭的古陆内的凹陷带,继承性地发展了该县地貌。八千万年以来的燕山运动,尤其是近二百万年来的第四系期间,表现为强裂的间歇性上升,侵蚀构造地形发育,河流向源侵蚀和下切作用强烈,发育侵蚀阶地和基座阶地。[3]
黟县,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冬、夏季长,春、秋季短,年平均气温15.5℃,年平均最低气温15.4℃(年),年平均最高气温16.4℃(1978年)。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7.1℃,最冷
月(1月)平均气温3.7℃;极端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均出现在1967年的7月和1月,分别为40.0℃和—12.2℃。≥0℃活动积温年平均5784.9℃。≥10℃活动积温年平均4948.7℃。&10℃的有效积温年平均2638.7℃。春季气温上升快,秋季气温下降快,冬秋和盛夏气温变化小。县内中部中山的南坡比北坡平均气温高0.6℃,≥10℃活动积温多184.8℃。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递减,海拔每升高100米,年平均气温降低0.5℃。≥10℃活动积温减少170℃。  3月下旬和4月上旬,常出现“倒春寒”,日最低气温小于O℃;日平均气温连续三天小于10℃,连阴雨3~4天或4天以上,日照时数连续4天小于2小时,出现机率达58%。秋季常出现“秋分寒”,连续3天的平均气温低于20℃,9月中旬以前出现机率达50%。[4]
黟县河流均发源于境内中部中山,分属于和两大水系。北水入石台县境,经黄山市过太平湖汇入青弋江;南水经横江过屯溪汇入新安江。  县内河流,发育方向一般多为310°~340°,局部为南北向,水系型式有三种:放射状,以强烈侵蚀的中山区较常见,尤其是三府尖、拜年山、大佛堂地区最为明显;树枝状,是黟县最常见一种水系型式,主要分布在低山与高丘陵地区;网状,主要分布在低丘陵地区和县境盆地中。山区和高丘陵区的河流河床狭窄,比降大,流速快,河水浅,礁石多,水位随降水而频繁升降,暴涨暴落,除清溪河、旋溪河、漳溪河可放运木排外,一般均不通航。除清溪河、柯村河、漳水各有一支流发源于境外。皆发源于黟县境内,河水全部外流出境。全县主要河流有漳水、虞山溪、漳溪、清溪4条,10公里以上河流12条,10公里以下的河流共117条。[5]
全县有175科,751属,1522种,11亚种,170变种,16变型(共1719种)。其中25科,
45属,58种,3变种;裸子植物3科,19属,21种,7变种;被子植物142科,687属,1433种,11亚种,170变种,16变型。县内有乔、灌木树种700多种,属国家保护的二、三类珍稀树木10多种。  优良用材林树种有银杏、杉木、、金钱松、马尾松,柏木,鹅掌楸、厚朴、青钱柳、黄檀、樟、檫、青冈栎、紫楠、红楠、苦槠、绵槠,甜槠、枫香及毛竹、短穗竹等。  经济林树种有、、,山苍籽、三桠乌药、薄荷、留兰香、猕猴桃、栓皮栎、板栗、青檀、桑、天竺桂等。  药用植物已知中草药680种,其中珍贵药材20种,有黄连、皖贝母、鲜石斛、明党参、西芎、梭罗子、栀子、枳壳(实)、木瓜、金银花、望春花、梅花、红花、半夏、贡菊花、黄山前胡、天门冬、钩藤、杜仲、厚朴等。[6]
兽类有豹、豺、狼、野猪、、鹿、獐麂、短尾猴、狸、豪猪、獭、野兔、穿山甲、松鼠、黄鼬、香灵猫等。  鸟类有、鹁鸪、、鸬鹚、白鹇、白头翁、山雉、虎皮鹦鹉、黄鹂、画眉、绶带鸟、相思鸟、八哥、乌鸦、麻雀、喜鹊、灰喜鹊、杜鹃、草鸮、猫头鹰等。  鱼类有荷包鲤、鳊、鲶、乌鳢、鳗、、、鲫、青、草、鲢、鳙等。  非鱼类水生动物有、龟、鳖、虾、螺、棘胸蛙等。  动物药材共68种,其中珍贵药材21种,有、、鹿筋、、、牛黄、干蟾皮、蟾酥、蝉蜕、水獭肝、鳖甲、僵蚕、鸡内金、穿山甲、蕲蛇、乌蛇、白花蛇、蛇蜕、香灵猫等。[6]
黟县境内矿产资源比较丰富。金属矿产有、、钒矿、、铅锌矿;非金属矿产有石煤、石灰石,瓷土、大理石、花冈岩、萤石、粘土等16个矿(床)点。主要分布在县城南部和北部洪星乡等地。另外在泗溪乡、东源乡一带,有砂金、辰砂异常区分布。  金属矿产——宏潭褐铁矿,矿化产于寒武系华严寺组中,矿体长3至4米,宽0.5至1米。矿物成份有褐铁矿、黄铁矿等,目估含铁15%。成因属于风化淋虑型。[6]
1950年改设5个区:碧阳为第一区,渔亭为第二区,际村为第三区,丰口为第四区,美溪为第五区;下设79个行政村。1952年,划乡建政,全县建41乡l镇:一区辖龙江、汤蜀、紫溪、屏山、三集、横冈,柏山7个乡及碧
阳镇;二区辖渔亭、西递、霭峰、桃源、楠玛、潭虞、叶源、李联8个乡;三区辖宏际、雉山、横川、瀚山、泗溪、梓坑、牛泉、岩溪8个乡;四区辖古黄、西陶、翼屏、碧山、石枧、丰梧、洪星、主丈、奕河、东长10个乡;五区辖三合、江柯,联合、美兰、竹佘、宏潭、黄姑、翠宝8个乡。1956年2月,撤区并乡,全县分为西武、和平、际联、渔亭、民主、东源、美黄、洪星、团结、高潮、泗溪11个乡和碧阳镇。
1959年4月,黟县与合并,原黟县辖黟城、东风、美溪3个公社,渔亭乡并入祁门县金字牌公社。1961年4月,恢复黟县建制,全县划分为城关、阳光、碧山、西武、渔亭、东源、际联、红星、美溪、柯村、宏潭11个公社。
1964年3月,设向阳镇,城关公社改称高歧公社。1972年3月,甲溪、一心、双联三个大队从际联公社划出,设立泗溪公社,全县共有12个公社1个镇。
1983年至1984年,农村体制改革,恢复乡(镇)人民政府。渔亭改乡为镇,全县行政区划至此稳定为11个乡两个镇,向阳镇复称碧阳镇,红星乡复称洪星乡,阳光乡复称龙江乡。原生产大队改称行政村,建立村民委员会,生产队改称村民小组。碧阳镇为黟县县城所在地,是黟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7]
2011年辖四镇四乡(、、、、、、柯村镇、)、4个社区、66个行政村。
2012年末,黟县户籍户数35293户,年末人口94551人,比上年减少954人。其中:农业人口74248人,非农人口20303人;当年全县出生522人,人口出生率为5.49‰,比上年下降1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26‰,比上年下降2.01个千分点。全县外出务工经商人员21660人,比上年增加6233人。2012年全县人口为95028人,比上年减少595人。
黟县公路四通八达,乡乡通车,总长599.6公里。
黟县交通导游图
安徽省中部南北贯通线的组成部分的黟太公路于1988年10月正式通车;位于黟太公路上的羊栈岭隧道,全长372米,高8米,宽6.5米,是安徽省第一条公路隧道,于1984年12月建成。于县城区外围13公里处经过,与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宏村)近而不进;铁路黟县站,原名渔亭站,站址在安徽省黟县,现为五等站。
2012年,黟县公路密度达66.5公里/百平方公里,两条省道(S326和S218线)46.7公里成“丁”字形穿过黟县,有县道161.5公里,乡、村级公路391.4公里。黟县境内有省二级一个,社会客运站7个,拥有65台,其中专业旅游车辆12台(大中型12台),全县已有跨省客运线路5条,省内客运线路23条,县内客运线路24条,日发班车160多台次,可直达上海、杭州、江苏等长三角地区和黄山、、、等旅游景区。
2009年,黟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78亿元,比上年增长12.1%;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706万元,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59亿元,增长37.5%。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9.4:41.4:39.2,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7%、55.7%、40.6%。
2012年,黟县地区生产总值20.8亿元,同比增长9.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亿元,增长3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8亿元,增长15.1%;固定资产投资24.2亿元,增长20.3 %。全县三次产业结构为15.7:48.5:35.8。
黟县省级经济开发区2012年已建成面积1.9平方公里,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8亿元,入园企业58家,提供就业岗位4000余个,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75.4亿元,基本形成了以茧丝绸、果蔬食品、、机电制造、高档纺织、木竹精深加工为主的特色工业体系。
建国前,黟县工业基础薄弱,城镇以“三坊一店”(、酱坊、炉坊、糕饼店)为主体、其次是铁、木、竹、棕、缝纫、粮油(水碓、油榨)、织苎麻布加工业及石灰窑、纸槽等。焦福泰油纸伞、源头苎布、胡永兴蚊香、程三元毛笔为黟县较有特色的产品。民国14年(1925年),培本布厂开始使用人力铁木织布机。民国20年,城区创办私营光寰电气厂。民国31年县政府开办民生染织布厂,为黟县唯一的官办工厂。至解放前夕,全县没有一个烟囱,没有一台动力机。但县人旅外办实业、从工者很多,江西景德镇市就有11家工业企业为黟县人开办。
1952年,全民所有制的黟县酒厂和公私合营企业黟县电灯厂建成投产。同年,8名铁匠组成黟县铁业生产小组。1956年,全县35个手工业行业852人,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组成8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和12个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成立黟县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联合社,逐步把手工业的经济纳入国家计划轨道。1957年,全县工业总产值267.6万元,比1949年增长8倍。1958年,为追求高级形式,把全县手工业按一行一业组建规模较大的生产合作社,拆点搬家,集中生产,统一核算,在大办工业的号召下,采掘、冶炼、机械、化工、轻工、纺织等工业企业竞相上马,计划比例失调,出现工业增产,商业积压的畸形现象。其间大办钢铁,县财政支出13.5万元,毫无效果。同时,西武、和平、东源、洪星、际联、渔亭、美黄7个乡的铁、木、竹、缝、棕5个行业的28个手工业单位281人,与各乡信用合作社、供销合作社、农业生产合作社实行“四社合一”。县手工业联合社的农具厂、木器厂、机瓦厂、竹器厂、石灰厂和缝纫、五金、皮革、棕业、钟表等10个合作工厂(社、组)及美溪综合厂共393人,全部下放到公社。1959年,黟县、祁门县并县时,黟县手工业联社因所属10个手工业企业455人下放到黟城公社而全面解体。
1961年后,关闭了全民所有制碧山野生植物油厂、黟县陶器厂;县办的石山砖瓦厂、雨伞厂转为集体所有制企业;成立集体所有制铁业、木业、工艺生产合作社和白铁小组,缩小了黟县纺织厂生产规模;收回乡间名师巧匠396人,重新组建城乡手工业生产合作社17个。1962年,全民所有制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为1311元,1965年为3423元,年递增28%。1970年起,开始发展“五小”(小煤窑、小钢铁、小化肥、小水泥、小农机)工业,小型工厂应运而生。至197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年递增15.8%。
1979年,停办农药厂,新建黟县轴承厂;农村10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从二轻系统划归社队企业系统,乡镇工业异军突起。工业企业经营由单一的生产型转为生产经营型。同年,在石煤综合厂和五金厂试点推行工业企业经济责任制。1980年增加轴承厂、轻机厂为试点企业,1981年在全县工业企业中推开,取得显著效果。到1983年,黟县工业总产值达1310万元,比1980年翻了一番,扭转了黟县预算内工业利润倒挂,依靠财政补贴的被动局面。
1984年,全县工业企业整顿结束,企业素质提高,黄山轴承厂202型轴承获1984年安徽省优质产品证书,县电力公司获安徽省电力系统1984年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称号,黟县酒厂吉阳牌白酒获1985年徽州地区酒类评比第一名。
1985年,全县有电力、机械、电镀、轴承、石煤利用、汽车修配、五金、建材、森工、酿造、粮油、食品、饲料、制茶、印刷、塑料、造纸,制鞋、服装、缫丝、纺织、林化等20多个行业,79个工业企业(其中全民所有制15个,集体所有制24个、乡镇工业40个)。全民所有制职工1280人,集体所有制职工765人,乡镇工业从业人员650人。工业企业有中、初级技术职称人员39人(其中工程师4人)。固定资产净值865万元(其中:全民所有制635万元,集体所有制87万元,乡镇工业143万元)。机械总能力19114千瓦(其中全民所有制16558千瓦,集体所有制639千瓦,乡镇工业1917千瓦)。工业总产值2047万元,为1949年的27倍。1985年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49年的19.02%上升为42.37%。[8]
2012年,全县全部工业增加值实现7.47亿元,比上年增长12.9%,规模以上工业30家,比上年增加4家,实现增加值3.69亿元,同比增长13.7%。
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生产:轴承380万套,下降51.6%;罐头5220吨,增长22.7%;白厂丝599吨,增长8.8%;纤维板4951平方米,下降32.1%。工业经济效益有所下滑。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效益综合指数为189%,同比下降54.3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9109万元,增长4.6%;实现利税9017万元,下降12.7%;实现利润总额5505万元,增长6.8%。
2012年巩固扩大“12555”重点企业培育成果,中绣飞梭、新达机械、金坑源纸业等企业加速发展,特色工业初具规模。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户,,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亿元、增长12.5%。工业招商取得新成效,新签康师傅瓶装水、LED灯具、汽车配件等项目10个,协议投资4.2亿元。
茧丝绸产业是黟县经济的又一支柱产业。八十年代初,从一个镇办集体缫丝厂起步,二十年后,黟县已发展有桑园4.5万亩,年产2000吨;2013年有规模以上缫丝企业两个,年缫白厂丝400吨,其中华盛丝绸集团的生产规模名列安徽省第二;一个规模以上捻线企业,年产捻线丝260吨,名列安徽省第一。
黟县耕地面积8249.2公顷,占国土面积的9.62%。农村经济以传统的林、桑、茶为主,粮食自给。桑、茶、果、竹、木等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基本形成以叶村为代表的蚕桑基地、以溪下村为代表的有机茶基地、以五里村为代表的桃业基地、以胡门村为代表的皖南花猪养殖基地。华盛丝绸、惠达食品、桃源罐头、千磨竹业、杉森木业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壮大,竹针全国市场占有率70%以上,白厂丝产量居全省县域前列,五溪山毛峰、“AH2糖水板板栗罐头”等荣获安徽省名牌产品称号。黟县先后荣获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和全国重点产茶县称号。2012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902元,增长15.5%。
黟县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较多,有以生产糖水板栗、、微菜干、竹笋罐头等系列产品的食品企业,其糖水板栗产量在全国同行中名列第一,产品95%以上出口海外。黟县腊八豆腐、宏潭豆腐乳等传统手工艺制作的产品,也从手工作坊里走进大型超市。黟县的茶叶制作久负盛名,其中以黄山毛峰、五溪香芽、西递翠眉等品种尤为出名。
建国前,由于封建制度的限制,官、商的盘剥,生产方式的落后和自然灾害的侵袭,黟县的粮食单产只有100多公斤。清同治十年(1871年)出版的《黟县志》载:“岁收不给三月”。民国23年(1934年)资料记载,全县粮食总产1262万公斤。1949年,全县粮食总产仅1079.18万公斤,单产100.5公斤;油料总产36.27万公斤,单产16公斤。农业总产值为634万元。
建国后,黟县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生产,采取各种改革措施,促使农业生产稳定增长。1949年,实行减租减息,1950年至1951年,进行土地改革,农民分得了土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1952年,总产上升到1625.61万公斤,1953年至1957年,实现农业合作化,农民依靠集体力量,开展农田建设,提高了抗御灾害能力,使粮食产量稳步上升,1957年,粮食总产达2036.07万公斤,1958年,由于左的思想路线的影响和工作上的失误,粮食生产下降,1960年,粮食总产只有1623.14万公斤。1962年开始,经过三年的恢复调整,粮食产量有了回升,1965年,总产达2296.13万公斤。“文化大革命”期间,粮食总产增长缓慢。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进行农村体制改革,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5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29533亩,单产302公斤,总产上升到3908.07万公斤,比1949年增长2.6倍,油料总产147.71万公斤,比1919年增长3.1倍;农业总产值达3266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为1949年的6.38倍;茶叶、蚕桑、畜牧、水产及其他农副业生产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黟县从1953年起,粮食、油料自给有余,1953年至1985年,全县农民向国家提供商品粮食共26827万公斤,食用油脂297.84万公斤,和大量的猪肉、禽蛋、鱼、茶叶、蚕丝、苎麻、香菇等农副产品。[9]
2012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价)完成56608万元,同比增长3.4%,其中:农业产值21832万元,增长4.5%;林业产值13899万元,增长2.7%;牧业产值17543万元,增长1.3%;渔业产值519万元,增长117.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815万元,增长2.2%。农、林、牧、渔及农林牧渔服务业的产业构成由2011年的37.8:24.7:32.1:0.4:5.0调整为38.5:24.6:31.0:0.9:5.0。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达9950公顷,同比增长0.8%,其中:粮食种植面积5089公顷,增长0.5%;油料种植面积2890公顷,增长0.5%;蔬菜种植面积1444公顷,增长1.8%。主要农产品产量增多减少。其中:粮食总产量27001吨,增长4.7%;油料产量4001吨,增长3.9%;茶叶产量1535吨,增长3.6%;蔬菜产量20048吨,增长1.9%;药材产量91吨,下降4.2%;瓜果产量1480吨,增长1.6%;糖料产量714吨,增长2.0%;水果产量2097吨,下降0.3%;肉类总产量5240吨,增长1.7%;蚕茧产量1759吨,下降4.5%;禽蛋产量663吨,增长1.4%;水产品产量560吨,增长16.2%。
2012年黟县连续四年荣获“全国重点产茶县称号”。五里桃业协会被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集体”,宏村镇、洪星乡竹笋基地被认定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毛竹笋)标准化基地”。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市级7家,省级专业合作示范社2家、市级示范社4家。实现农业总产值5.7亿元。新增新农村建设“十有”达标村5个、基本达标村6个。
黟县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优秀文化遗产,旅游业已逐渐成为黟县经济的主导产业。
全县共有景区景点13处,其中5A级、4A级、3A级景区各2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省级农家乐旅游示范点4个、星级农家乐示范户19家市级、旅游专业村8个,三星级以上饭店4处。拥有国家级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2家,省级1家;旅游商品个体私营作坊150多个,形成4大类、1200多个品种的旅游商品系列,多种旅游商品在国家、省级旅游商品博览会和工艺品设计大赛上相继获得100多个大奖。先后荣获首批“中国旅游强县”、“全国文化旅游示范县”、“中国最具文化魅力旅游名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十大县域旅游之星”等称号。
2009年,旅游接待403.16万人次,实现旅游直接收入1.63亿元,旅游商品购物市场营业收入达6000多万元,旅游对财政收入贡献率超过20%。2012年旅游接待量完成1010万人次,增长31.7%;实现旅游总收入75亿元,增长32.5%。
宋、元以后,由于取士及新安理学影响,黟县读书之风较盛。清雍正元年(1723年),全县应童子试的多至千人。徽商经济的兴盛,进一步促进了儿童启蒙教育的普及。清光绪年间,县内开设的私塾很多,志书有“十户之村,不废诵读”的记述。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10月,黟县成立劝学所,为县教育行政机构。同年,首创公立碧阳高等小学堂。此后,各地初等小学堂相继设立,到宣统三年(1911年),有高、初等小学堂22所。民国元年(1912年),撤劝学所,设立黟县学务公所。民国4年,改初等小学堂为国民学校。民国5年,全县有小学24所,学生796人。民国7年,恢复县劝学所。民国12年,将劝学所改为教育局。至民国20年,有小学29所,学生1169人。多以私人办学为主,如横冈村吴子敬,于民国12年捐资创办私立敬业小学;柏山村范蔚文,于民国18年捐资创办私立蔚文小学。民国24年,裁局设科,教育由县政府第三科管理。民国29年,国民政府颁布《国民教育实施纲要》,实行政教卫合一的国民教育制度,至民国31年,全县小学增至54所,学生3750人。民国33年,小学为70所,学生4175人。当时,黟县初等教育虽有发展,中等教育却很落后,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至1945年),东吴大学附中及复旦大学附中皖校,先后在黟县办学,到1944年8月,才开办黟县县立初级中学1所。1949年解放前夕,全县有国民小学24所,私塾40所,学生3047人,专职教师143人,县立初中仅3个班,学生122人。
建国后,黟县教育事业迅速发展。1949年10月,设立黟县人民政府教育科,1971年,改称黟县革命委员会教育局,1984年,改名黟县教育局。到1985年,全县小学增至232所,在校学生9506人,教师554人;中学13所,学生4802人,教职工294人,高级职业中学1所,学生324人;教师进修学校1所,两校共有教职工36人。同年,全县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6%,普及了初等教育,受到安徽省人民政府表彰。幼儿教育和工农业余教育相应发展,1985年,3至6周岁的幼儿,入幼儿园(班、组)的有3878人,入园率达69.2%,由于成绩显著,被评为安徽省少年儿童工作先进县。全县少年、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11.6%,达到了安徽省人民政府规定的基本扫除文盲县标准。[10]
2012年,全县现有完中1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独立初中3所,完小以上小学12所,教学点21个,公办幼儿园4所、民办幼儿园1所。全县现有教职工755人,其中专任教师668人(其中高中77人、中职30人、初中221人、小学299人、幼儿园41人)。全县在校普通高中学生1100人,中职生1338人,初中生1939人,小学生3841人,在园班适龄幼儿童1783人。2012年,全县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在校生年辍学率0;初中在校生年辍学率0.62%;幼儿学前一年入园(班)率100%,学前三年入园(班)率98.89%;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留守儿童960人;初中毕业生综合升学人数占毕业生总数比重达94.7%以上。
2012年教育质量稳中有升,全县高考成绩有所提高,高考本科达线共176人(其中应届152人、历届24人;一本33人,二本三本合计143人),专科以上达线424人,达线率为96.8%;县职高对口升学66人报名,37人参加考试(其中已有29名学生参加了省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并全部录取)并全部达线。中考成绩总体保持稳定,全县文化课成绩600分以上考生167名。
建国前,黟县没有设立科技机构,科技工作基础很薄弱。但民间手工业者的生产工艺技术如:东源苎麻布、焦复泰雨伞、张小泉剪刀、胡永兴蚊虫香及余干臣创制红茶等方面均取得一些成果。
1955年,成立黟县科学技术普及协会,群众性的科普宣传和活动,比较普遍地开展。1959年,成立黟县科学技术委员会。1961年,成立县农业科学研究所。1963年,县科普组织撤销。“文化大革命”期间,不少科技人员遭受打击迫害。
1978年5月,恢复黟县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79年成立黟县科学技术协会,科技工作者受到多方面的关怀和重视,乡镇科普协会也相继成立,全县科技人员,由1965年的69人发展到148人。有105名学非所用的专业人员已对口安排工作;443名科技干部评定职称,给予岗位津贴等待遇;有116名中青年技术骨干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有104名专业人员,在体制改革中选拔担任县级、科局和乡镇党政领导职务;并选送50多名专业人员至大专院校对口深造。1983年,西武、碧山、龙江三乡代表,出席安徽省科普红旗竞赛表彰大会受到奖励。1985年,全县已有各类专业科技人员632人。
在经济改革中,黟县科技工作者,在各自岗位上努力做好科技推广、科技咨询、信息服务,以及协助老、山、边、穷地区进行科技扶贫和人才培训工作。几年来,完成了50项科技试验与推广应用项目,15种专业区划和资源普查。其中,林业区划获安徽省一等奖,中国三等奖。蚕桑区划获安徽省二等奖,土壤普查获省二等奖。[11]
2012年,黟县财政用于科学技术的经费为1478万元,比上年增长14.2%。全年共申报各类科技项目8项,其中6个项目获得国家、省市科技项目立项,获得项目资金近500万元。全年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其中2家已经通过科技部委托省级专家评审并通过认定。知识产权意识增强。全县专利申请51件,比上年增长54.5%,其中发明专利9件,增长200 %,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42件,增长40%。
2012年末黟县共有卫生机构13个,其中,医院、卫生院数10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站1个。卫生机构床位数199床,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199床。卫生机构人员数29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71人;医生数127人;执业医师(助理医师)111人;注册护士81人;卫生防疫人员24人。全年婴儿死亡率为0.006%,比上年下降0.425个百分点。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0.01%,比上年下降0.565个百分点。产妇住院分娩比率继续保持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推广,全年农村合作医疗参加人数达74385人,参合率为99.03%,比上年提高了0.16个百分点,全年享受新农合就诊补偿90367人次,补偿金额1683.5万元。
2006年黟县开始集中实施城镇突破战略,2012年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扩大到5.5平方公里,比“十五”末扩大近一
倍,城区路网、管网、车站、公园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城镇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城镇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先后荣获2011中国最具幸福感休闲城市、安徽省文明县城称号。
2012年黟县完成城镇建设固定资产投资18.5亿元,其中县城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9.9亿元,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投资9000万元改善交通基础设施,黄祁高速公路黟县段、太平湖至牯牛降公路黟县段、赛宏公路二标段等工程顺利实施。投资5615万元建成56个绿色质量提升点,旅游公路沿线、重要节点的生态绿化水平迅速提高,环宇红豆杉苗木基地被评为“全市最佳观摩点”。投资7703万元掀起重点村镇环境风貌整治高潮,完成537幢非徽派建筑改徽。“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扎实推进,对3个古村落、50幢古民居实施保护利用。
2012年黟县发放职业培训、社会保险、公共就业服务等补贴532万元,小额担保贷款1722万元,扶持自主创业和带动就业891人。完成200 套公租房建设,安排实物配租22户、公租房117 户,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848户。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为12188名年满60周岁居民发放养老金730万元。新农合参合率达99.03%。投入扶贫资金4800万元,实施扶贫项目51个,建成产业基地11个,1500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黟县建制于秦朝,自宋隶属古,是“徽文化节”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浓厚的文化积淀形成了极具浓厚地域文化色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州篆刻、徽州、徽州彩绘壁画、余香石笛制作技艺、利源手工制麻技艺、徽州楹联匾额等已成功入选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九名民间艺人成功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黟县,历史悠久,清代著名学者的《癸巳类稿》、《癸巳存稿》,被誉为名著;“西泠四家”之一奚冈的金石书画,“黟山派”篆刻鼻祖黄士陵的篆刻艺术,也相当有名。  民国时期,黟县先后曾设立过民众教育馆、青年图书馆、县立图书馆等文化机构,规模很小,设备简陋。  建国后,黟县的文化工作,由县人民政府文教科领导。1956年6月,成立黟县人民委员会文化科。1957年4月,
复与教育科合并为文教科。1968年,文化单位改由县革命委员会政工组宣传小组领导。1977年3月,成立黟县文化局至今。  黟县的文化工作,在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方针指导下,建立了文化、新闻、电影、戏剧及图书等机构;戏剧、文学、美术、摄影等方面,出现了一批较优秀的作品。五十年代挖掘整理的民间舞蹈“凤舞”、“跳童”(又名“游太阳”),被列为安徽省优秀民间舞蹈节目;六十年代,县创作的现代黄梅戏《翠林春潮》剧目,参加了华东现代戏会演;七十年代创作的现代黄梅戏《高山红医》、《起点》等剧本,代表徽州地区参加安徽省现代戏创作剧目的调演、会演。1982年创作的黄梅戏剧本《幽兰吐芳》,被选为安徽省和全国戏剧调演节目,并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代表演出;黄梅戏讽刺喜剧《母老虎上轿》,在1984年安徽省戏剧节调演中,获创作一等奖和文明演出奖,长春电影制片厂又将此剧拍摄为戏曲故事片。《海外赤子爱故乡》长篇通讯,1980年评为省级好新闻稿,获二等奖;《县长插禁牌》报道,1983年被评为省级好新闻稿,获一等奖。摄影作品《山乡秀色》选入全国林业系统摄影展览。[12]
2011年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实施了“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县级分中心工程,建成8个乡镇文化站,66家农家书屋,县图书馆成功入选国家三级馆,被列入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和“国家十二五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荣获“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2012年《宏村阿菊》实景演出正式公演,秀里影视村、碧山文化创意产业园等文化产业项目加快推进。基层文化事业不断发展,碧山村农家书屋荣获“全国示范农家书屋”称号,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被命名为“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示范点”。《出地方》民间舞蹈荣获“第九届浙闽皖赣四省四市民间艺术节”唯一金奖。新版《黟县志》出版发行。基层医改巩固完善,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得到提高。
2012年末,全县共有公共图书馆1家,拥有图书藏量6.21万册,文化馆1家,并新增美术馆1家,电影院1家,网吧13家,歌舞娱乐厅9家,音像制品经营2家,图书出租经营3家,打字复印15家,印刷厂4家。图书馆、文化馆均成功入选国家三级馆。当年新建成农家书屋4家,全县各行政村、社区及2个村民组均建立了农家书屋,总共72家,有力推动了黟县农村农民文化健康发展。
黟县民谣很多,代表有:
1.十二月花名歌(山歌)
3.卜宅[13]
黟县古民居的建筑结构,明朝跟清朝各有特点:明朝一般是五间式的,厅堂两侧有连珠房,还有梭形月梁、丁头拱、梭形柱,装饰古朴;清朝一般是三间或四合式的,稍大的二进或三进,前后序列,房侧设有偏房、跨院。[14]
些年来,上级宣传部门为宣传黟县而拍摄的电影、电视有:《小桃源黟县》、《古黟》、《雕栏玉砌今犹在》、《黟县三雕》、《中国画里的乡村》、《百岁健康老人》等。[14]
《母老虎上轿》是黟县人余治淮创作的黄梅戏剧本,被搬上了银幕,于日在黟县举行首映式,然后在全国上映,并向东南亚国家发行。[14]
黟县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县之一,是“徽商”和“徽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也是安徽省。历史上名人荟萃,汪勃、张小泉、俞正燮、赛金花、黄士陵、汪大燮、舒绣文等均出自于此。西递、宏村、南屏先后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屏山和赛金花故居被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递、宏村、南屏、屏山、关麓被列入全国历史文化名村, 9名民间艺人成功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黟县山场面积7.28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85.27%,森林覆盖率达84.6%,生态环境、田园风光十分优美,有“桃花源里人家”、“中国画里乡村”的美誉,先后荣获全国首批“绿色小康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等称号,五溪山、木坑竹海入选省级森林公园。
全县共有景区13个:西递(世界文化遗产、AAAAA级景区),宏村(世界文化遗产、AAAAA级景区),、南屏景区、景区(AAAA级景区),木坑竹海、龙池湾农耕文化园(AAA级景区),屏山、关麓、木雕楼、十里桃花长廊、深冲、五里等。
西递村位于皖南黟县东南部,处于皖南“两山一湖”旅游经济圈内,距县城8公里,离黄山火车站52公里,50公里,距黄山南大门43公里。西递保存有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建筑124幢、祠堂4幢、牌楼1座,素有“明清古民居博物馆”和“里人家”之美誉。鸳鸯谷自然风景区,位于西递古民居东北方向4公里处,鸳鸯谷曲折幽深,千姿百态。河滩多潭池,绝壁多深洞,大小池潭、山洞各有二、三十余个。
西递古民居,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
日西递作为“中国古村落的杰出代表,徽文化和典型地方文化特色的具体体现,中国民间建筑艺术的宝库”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日,西递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继荣获了“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等诸多荣誉称号。
,位于黄山南麓,以其田园风光、古村落形态、工艺精湛的徽派民居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
宏村南湖,水面如镜
涵而闻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给予其高度评价:“像宏村这样美丽的乡村水街景观可以说是举世无双”。作为皖南古村落的杰出代表,宏村于2000年11月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并先后荣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安徽省文明风景区”等诸多殊荣。
随着2005年前后自驾游的逐渐升温,许多原本小而散的绝美景点也越来越多被驴友们发现和传播开来。
隶属于黟县宏村镇的塔川村,它位于黟县桃花源著名旅游景点--宏村到木坑竹海景点途中,距宏村仅2公里,是黟县小桃源众多美丽富绕的自然村落中一个独具魅力的山间村落。漫步于村中,既可以领略到山间村民
塔川红叶秋韵浓
古朴纯情的生活乐趣,又可以观赏到“溪绕前屋”、“竹山莺啼”’、“塔川洞天”等绝妙景观。尤其是塔川秋色,是众多画家、摄影家创作的基地。
塔川村又名塔上。塔川村依山而建,飞檐翘角的古民居,层层叠叠,错落有致,远远望去,就好象一座宝塔矗立在山谷之中,此为“塔”之来历; 一条清澈的小溪穿村潺潺流过,给小村带来无穷灵气,此为“川”之来历。合起来,即为“塔川”。[15]
“腊八豆腐”是安徽黟县民间风味特产,在春节前夕的腊八,黟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
豆腐,称作“腊八豆腐”。成品色泽黄润如玉,入口松软,味咸带甜,又香又鲜。如在晒制时加入虾米等配料,味则更好。“腊八豆腐”平时用草绳悬挂在通风处晾着,吃时摘取,一般可晾放三个月不变质、变味。它既可以单独吃,也可与肉类同炒、同炖。招待贵宾时,黟县人还将其雕刻成动物、花卉,浇上麻油,拌上葱姜蒜等佐料,配成冷盘。
黟县民间,每年寒冬腊月,家家户户都遵照习俗蒸“食桃”,是用优质籼米掺入一定比例的糯米机成米粉,用水和粉,揉成粉团,压入模中成型,蒸熟即可食用。食桃模多用枣木、桃木精制雕刻而成,外形为桃的形状,上面图案各异,有、寿星福星和元宝等。食桃冷却后浸入水中,久存而不变质。可整个烘烤吃,也可切片用肉丝炒,鸡蛋炒,虾米炒以及青菜炒。其味鲜美,耐饥饿。古时黟县人外出经商,多带食桃。
野生苦丁茶
黄山市黟泗古黟,采用深山天然野苦丁茶叶精制而成,采摘精细,加工技术精湛、产品外形乌绿,茶汤杏绿,爽口耐泡,先苦后醇、经科研单位测定,苦丁茶富含多酚类、三萜类、、皂甙、熊果酸、蛇麻脂醇、蒲公英赛醇及多种无机盐、氨基酸、维生素,营养与药理成分丰富。苦丁茶茶药兼用。对防治心脑血管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苦丁茶有着“天然保健美操茶”、“益寿茶”、“减肥美容茶”的美称。
黄山香榧是
中国的珍稀干果,黄山市黟县泗溪乡是全国闻名正宗香榧产地。它早就以壳薄、肉满、味美、香脆可口,品质特佳、深受消费者欢迎。早在明朝时期被精选为皇宫“贡榧”,黄山香榧除畅销国内各大中城市外,还远销日本、港澳及东南亚各国。泗溪乡栽培香榧树已有千年历史,素有“千年榧树三代果”之称。香榧仁肉有丰实的脂肪、蛋白质、糖份及碳水化合物,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不饱和脂肪酸,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泗溪乡深处高山密林,云雾缭绕。生长于高山上的野生葛草经科学加工后的是一种天然保健食品,所加工的野生葛粉呈白条状,无污色,营养价值高,食法简单,是清热毒的理想食品。
苦丁茶、香榧、葛粉就生产在此地,被当地人们称为“”。
,字理初,黟县城中人。著述还有《续行水金鉴》156卷、《说文部纬》、《校补海外纪闻》、《顾氏方舆纪要》等10余种。还参加了《两湖通志》的撰修,并编撰了嘉庆版《黟县志》。
,中国晚清时期成就很高的书画篆刻家。黄士陵的篆刻从浙派入手,师承皖派邓石如,融皖、浙两家之长为一体,形成了独具风格的“黟山派”。
,晚清名妓,原名郑彩云,黟县二都上轴郑村人。
,明末黟县会昌乡人。其父张思家,自幼在以“三刀”闻名的芜湖学艺。后在黟县城边,开了个张大隆“剪刀铺,前店后家。1910年在南洋“劝业会”获得银牌奖;1915年在美洲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又获奖。解放后张小泉剪刀,在全国三次民用剪评比中均获冠军。
.安徽地方志[引用日期]
黟县地方志编撰委员会.黟县志-黟县简介: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年
.安徽地方志[引用日期]
.安徽地方志[引用日期]
.安徽地方志[引用日期]
.安徽地方志[引用日期]
.安徽地方志[引用日期]
.安徽地方志[引用日期]
.安徽地方志[引用日期]
.安徽地方志[引用日期]
.安徽地方志[引用日期]
.安徽地方志[引用日期]
.黟县旅游网[引用日期]
.中国旅游信息网[引用日期]
.金旅雅途旅行社.[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歙县九月徽州客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