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二年级儿童诗教案语文书二十三课编一首儿童诗

小学低年级儿童诗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1、课题提出的背景
(一)薪火相承的传统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几千年的文学之宗是诗,从《诗经》到《楚辞》,从陶渊明到“建安七子”,从唐诗到宋词到元曲,高潮迭起,名家辈出,精彩纷呈,璀璨夺目。中国也是一个有着悠久诗教历史的国家,诗歌的节奏始终激荡在我们民族的血脉中。三千多年前的孔夫子就十分推崇诗教,创立了诗教的内容和方法,还对诗教作了许多精辟的论述。他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他还亲自编写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诗歌教材《诗经》。之后汉代的董仲舒,宋代的朱熹等人都热衷于诗教。陆游、王阳明、郑板桥为教育子女还专门写下了大量的诗篇。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十分重视诗教。他在育才实验学校当校长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我要把育才办成一个诗的学校,盼望大家帮助我,我要以诗的真善美来办教育。我不是要学生每个都成为诗人,那太困难了,但我却要由我们学校做起,使每个同学、先生、工友都过着诗的生活,渐渐扩大出去,使每个中国的人民,世界的人民,都过着诗的生活。”在教育实践中,他也常常通过写诗来教育学生,可以这么说,在他的教育思想中,诗教思想灼灼发光。
诗让我们脱离愚昧,诗让我们走向昌盛,诗让我们引领风骚。综观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诗教的思想一脉相承。
(二)时代发展的潮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理科课程的建设,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那种以自然科学与技术为代表的工业文明标准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而涉及人的心灵与精神的人文关怀却退却到社会文化的空间边缘。2000年前后,中国学生人格扭曲的非正常现象,不断敲打着沉睡在“GDP”梦想中的中国人,一个个青少年道德危机的个案,让教育家们一次次回忆起爱因斯坦在《纽约时报》上的教育声明:他必须获得鲜明的辨别力,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善,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良好教育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马加爵事件的发生,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学子却丧心病狂地屠戮4名亲如兄弟的室友,不能不让人沉思现代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今年的浙江语文高考试题大作文中提供了这样的材料: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某省公众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总体达标仅为7.5%,与该省的经济发展颇不相称。该调查认为:人文素养反映了一个人的基本修养与品质,体现了人们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价值观;缺乏人文素养、失落人文精神,必然会制约个人乃至社会、国家、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建设物质家国时,同时要建设精神家园。我们都已经认识到,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更需要足够的人文素养,没有足够的人文素养是不可能真正理解科学技术的价值,正确运用科学技术服务与社会与人民的。《中国教育报》(2002年4月25日)曾撰文指出:现代社会要求每个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而诗歌是体现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西方发达国家,每到著名作家、诗人的诞辰日,都会有诗歌朗诵会给予纪念,而反观我国诗界的现状,那写诗人多于读诗人的尴尬局面,都是因为诗歌读者群的萎缩。北京大学著名诗人臧棣直言不讳地说:“现在我们的周围不是缺少好的诗歌,而是缺少诗歌教育,这已经与我们快速发展的时代文化相距很远了。”
如今,从小学阶段开始进行儿童诗的教学已经引起文学界、教育界有识之士的重视,提上议事日程,浙江、上海、江苏、广州、湖北等地的多所学校开始了实践层面的研究,所以进行儿童诗校本课程的开发迫在眉睫。
(三)新课程改革的呼唤
2001年9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历经五年准备后正式实施,本次课改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课程结构的重建。根据我国当前发展差异大、文化多样的国情,课程要实现多样化是改革的必然方向,也就是要走国家、地方、学校共同建设课程的路子。《基础教育课程纲要(试行)》中提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优势、学生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即校本课程。”我们在低年级开发儿童诗的课题研究旨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这不但符合新课程改革发展的方向,也有利于学校特色的形成。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课程改革的目标,这个目标的达成离不开优秀的文学作品的阅读。我们可以发现,苏教版(其实也包括其他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更多地关注文学性,儿童文学作品在其中占了非常高的比例,单第一册教材中,就有4篇儿歌、5首儿童诗(包括古诗)。让孩子多读诗、多读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并籍此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这已成为小学语文课改的共识。
(四)学生发展的需要
“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打了敌敌畏,不知死多少。”“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来到烤鸭店,口水流了三千丈,一摸口袋没有钱。”……目前,类似顺口溜形式的童谣和带有“情色”内容的口袋书在一些校园十分流行,且大有蔓延之势。可是一部获得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的作品印数却不到10000册,这对中国近3亿的少年读者群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学校的教育,目的在于打好人生的底本。这样的底本可以概括为高尚的情操、良好的涵养、坚强的意志、强健的体魄、敏捷的头脑和丰厚的人文底蕴。有了这样的底本,无论经受怎样的磨难,无论经受怎样的风浪,都能昂首挺胸地走出来。小学阶段是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在小学阶段实施儿童诗教学,是学生品德形成和智力发展的有效载体。儿童文学作家、中国儿童文学创委会副主任樊发稼老师说:“诗歌,天然地和儿童有着一种天然的契合关系,它们的想像方式、表达习惯和认知渠道,都有着诗的品质。所以这样的诗句,可以成为儿童内心世界的容器,成为儿童认知世界的道路和拐杖。毫不夸张地说,一首契合心性的好的儿童诗可以为一个人的一生抹上一种色彩,烙上一个印记,带来一种节奏。老诗人圣野说:“一个自幼受过儿童诗熏陶的人,长大肯定是个有是非观,有真性情的好人。”美学大师朱光潜认为:“一个人不喜欢诗,何以文学兴趣低下呢?因为一切纯文学都有诗的特质。”世界本质上是诗的,诗让我们的心灵世界充实,让我们的情感生活丰富,让我们的想像天地广阔。
“少年若天成。”小学阶段学习儿童诗符合学生的生心理特点也一定能为孩子营造快乐的童年,诗意的人生。
二、理论思考
(一)课题的概念界定
儿童诗是指一种特别重视节奏、声韵的美感,文字流利自然,内容生动活泼,情趣昂然,适合儿童念唱或朗诵的诗作。
校本课程开发指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志愿、自主、独立或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过程。
低年级儿童诗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就是从学校诵读古典诗文的特色和低年级学生需求出发,依据学校自身的条件和特点,依靠学校的教师和校外的教学专家共同开发适合本校低年级学生发展的儿童诗校本课程,并通过具体的实施,让学生达到逐渐增长知识、扩大生活经验、启迪心智、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健全人格的目的,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特色的形成。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
1、传统诗教的成功经验
五千年的中国历史,是一部诗教的历史,从文学史上最早记录的文字,到《诗经》《离骚》,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一路走来,传统诗教积累了大量成功的经验。历史上的英杰文豪许多受益于诗教:骆宾王七岁作《咏鹅》诗;白居易五岁开始学诗,九岁就能识声韵,十六岁就写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名句;陆游自小受到父亲的诗教,吟诗、做诗,不但学到了做诗的技巧,更重要的学到了做人的道理,最终成为伟大的爱国诗人。
在我国的台湾地区,七十年代中期就开始了学校中的儿童诗教育,那些从事诗教的老师如黄基博、林武宪等人不但指导孩子写出了大量清纯质朴的诗作,而且自己也成了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大陆的邱易东也在八十年代后期尝试诗教。九十年代后,在诗人圣野、黄亦波的大力倡导、大声疾呼和精心培育下,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地的一大批学校参与儿童诗教学,其中的宁海实验小学、金华环城小学、上海杭州路一小等都取得骄人的成绩,涌现出吴导、曹莽、葛颖莹等多名全国知名的小诗人,相关的诗教课题分获省市教育科研成果奖。
上述的事例足以证明学龄儿童可以学诗,进行儿童诗教学对提高低年级学生的人文素养大有裨益。
2、低年级儿童的认知规律
研究表明:小学生的形象思维的发展远胜于抽象思维,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以直观表象的形式,进行思维的。正因为如此,他们往往只能运用只言片语,却又不乏童真、童稚和童趣,这样的语言犹如沙砾中的珠贝,采集出来都是富有灵性的精美小诗。诗歌短小、精致、富有韵味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语言发展规律。我国台湾地区的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小学低段课文以韵文为主,小学生从写诗到写文,写诗是写文的基础。台湾教育界的人士认为:让孩子学写诗,比学写文更符合儿童年龄的特点。事实上课改后的语文教材中增加了大量的儿童诗(包括儿歌)和韵文,就是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安排的。
3、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
儿童文学能力包括三个层面:生理的感觉—运动层面,心理的意识—符号层面,文化的审美—经验层面。而心理经验必然要伴随着生理过程一同发挥作用。儿童的心理过程(知、情、意)、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等)和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以及逐渐形成的世界观),都势必会逐渐渗透、融合、凝练在每个儿童的文学能力结构中,形成其文学结构能力的独特性。
低年级的孩子天真、质朴、富有幻想,这是儿童诗的教学的基础。事实上儿童诗教学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一是儿童的天性是好奇,好幻想,儿童诗教学能投其所好,最大程度地激发儿童习作的兴趣。二是儿童想像力发展较早,儿童诗教学可以用其所长,把儿童潜在的想像力发展成创造思维能力。三是儿童诗语言的精炼、音韵优美的特点,对于规范孩子的语言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三、实施过程
(一)统一思想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游客会牢牢记住某个旅游胜地的特殊旅游景点和这个地方的特产,同样,我们的教研组也要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进而由此推广而形成学校特色。
为此,我们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了多次的思想统一会,要求组内每位教师参加,使他们建立这样的概念:低年级儿童诗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项重要的改革,需要全员参与,并进行了校本课程开发及具体实施的思想统一。通过一系列的举措,老师们对低年级儿童诗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有了一个完整统一的认识。
(二)培养教师
诗歌教学的真正落实和成功开展,关键在教师,只有建设一支能够胜任诗教的教师队伍,才能保证我们的诗教顺利进行。为此,我们制定了“请、学、研”的教师培养方针。请即邀请在儿童诗教学上有建树的老师到学校进行讲学指导;学则是以个体为单位,进行儿童诗创作理论、教学方法、儿童文学史等的学习;在个体学习的基础上,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共同探讨诗教规律、经验,交流学习、教学心得。以便提高教师的儿童文学理论水平、实践操作能力及相互沟通等能力。
(三)营造氛围
1、开辟班级诗栏
在班级的黑板或墙报中开辟一角为班级诗栏,其上每天更换儿歌、儿童诗,要求学生熟记或有感情地背诵。
2、开设低年级诗歌诵读擂台赛
定期举行以年级为单位的儿童诗诵读擂台赛,评选最佳金牌得主。
3、制作儿童诗手抄报
以年级组为单位举行儿童诗手抄报评比活动,以此促进学生学习、诵读儿童诗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
4、建立诗教网站
在学校网站上逐步建立起儿童诗歌教育专栏,争取成为学校网站上的一大特色。
5、布置童诗画廊
把儿童诗与学校的儿童画特色结合起来,用诗配画或画配诗的形式布置在走廊中,并且定期地进行更换,把这些诗画用数码相机拍摄下来制成光盘可以作为儿童诗与儿童画整合的素材。
(四)立足教研
1、建立诗教教研组
包含低年级语数各教师,用来共同研究、学习、分享诗教的理论、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进行诵读等。
2、开展诗教教研活动
定期开展相互研讨的诗歌教学活动课,积极探索各种形式的诗教课,既可以相互探讨、共同提高,还可以一定程度上起到示范和指导作用。
3、主办诗教研讨活动
由本教研组组织几位老师上诗教探索课,并邀请专家上示范课及进行诗歌讲座。
(五)扎根科研
1、积累诗教教学案例
我们的目标是编一本诗歌教学案例集这样的合适的自编教材,这需要各个老师通力合作才可能达到目标。
2、探索诗教教学方法
通过教学,对诗教中具有规律性的方法进行经验上升,这需要我们老师沉下心来,扎扎实实地进行教学探索,只有这样才能发现本质性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在积累、研究的基础上积极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心得。
3、总结诗教教学经验
这要求老师们随时对自己的教学探索进行反思和总结,把它们整理成文,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汇编成学校诗教论文专集,并鼓励教师向外投稿。
四、课题实施的成果
(1)学生的变化。
1、学生诵读儿童诗氛围浓烈,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经过一学期的儿童诗教学,我们低年级学生对儿童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家你追我赶,争着背诵儿童诗,不少学生背诵儿童诗的数量达到60首以上。有的甚至在边玩游戏边诵着儿童诗。如跳《花房子》:边跳边说:你把花片踢到雪堆上,
我把木片踢到桃花上,你一脚踢出了冬天,我一脚踢出了春天……又如学完了《数数歌》这一儿童诗后,有的学生自发把这首诗编进了拍手游戏中,还加上了表演!看着孩子们张张飞扬的笑脸,我直感受到纯净的诗意像春天捎着桃花吹进了我的心田。
“作文不仅需要我们有一双慧眼去观察、评赏生活,更需要我们日积月累的财富。”这“日积月累”的“财富”就是知识与能力的储备,没有一定的语言功底是写不出好文章的。学生诵读了儿童诗,不知不觉的,他们在平时写文章时由刚开始的干巴巴变成了能运用儿童诗特有的韵律去描述。如在写《秋游》一文时,一名学生描写落山时的太阳时写道:“看那天上的太阳,像爸爸喝醉了酒,满脸通红,跌进了西方的山中……”也许孩子根本不懂什么是“韵律”,但他们听多了,学多了,那些“韵律”的感觉便自然地在他们的血液中流动,艺术的灵感就从这里成长!
2、促进了学生的和谐发展。
美学大师宗白华说过:“我们不一定要做诗,但我们的心中不可没有诗意、诗境。有诗的人生一定会多一点精彩。”
习诗就是学做人,在平时的课题研究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学习了儿童诗之后,渐渐地,他们身上的桀骜不逊少了,自私自利悄悄在逝去,他们的身上、心灵中多了一分对他人的宽容、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学诗,让孩子们学回了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这无数的事实证明,经受儿童诗洗礼的孩子,比其他的孩子更懂得关心人、体贴人,能更多地为别人着想,都有高尚美好的心灵。
3、学生的创造能力不断发展。
创造能力是一个人最难能可贵的能力,它是人类进步的源动力。低年级儿童诗校本课程,无论是阅读赏析、还是思维训练、写作,都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虽然儿童诗的课题教学才一年多,但我们从孩子们平时的言语中、从孩子们的写话本上可以看到:孩子的诗泉已经开启,他们在不知不觉中编织着诗歌的衣裳。一个孩子在《爷爷的皱纹》一文里写道:爷爷的脸上,有一条一条的皱纹,就像大海里的波浪,我总爱摸那些皱纹,心里想着,是不是大海也像爷爷一样老了……
4、学生的个性不断完善。&&
儿童诗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既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又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不同的情况作不同的要求,
分别在实验班设立了班级诗星、诗歌手抄报、诵读诗歌擂台赛、诗画报等载体定期推出学生诵读、练写情况等,在诵读儿童诗擂台赛中,为了对实验班级中学生诵读的诗作有一个具体的评价,我们推出五星评价法,对学生的诵读作量化评定:学生诵读诗作如果语句通顺,无错别字,可得一星;语句通顺,无错别字,诵读完整的可得二星;语句通顺,无错别字,诵读完整,读出一点韵味和意趣可得三星;语句流畅、诵读完整、韵味和意趣较浓的可得四星;语句流畅、韵味和意趣较浓、情感充沛的可得五星。达到四星的可以在班级设立诵读儿童诗金排榜,并且每周评选出一名每周诗星。这样,每一个孩子既可以各尽所能的向自己的最佳发展区努力,又能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儿童诗阅读、背诵,促进了个性的发展。
本学期10月份,我们低年级三个实验班举行了儿童诗诵读擂台赛。实验班学生诵读儿童诗歌的激情高涨,不少学生积累量达到六十首以上。
十一月份我们二(1)、二(2)两个实验班举行了一轮诗歌仿编活动的练习。训练课型可概括为十六个字:“听听”、“想想”、“说说”、“写写”、“读读”、“议议”、“改改”、“评评”。如下面的教学片断是儿童诗的一次仿编练习,重点放在“想想”和“写写”上。(附部分课堂实录)师:出示儿童诗歌《雨姑娘》:“金针针,银线线,雨姑娘,忙得欢。青一片,绿一片,红的绿的当花边,绣出一个好春天”。生:自由读。
师:这首儿歌写了什么?生一:雨姑娘下雨了。生二:雨姑娘给大地洗澡,把春天变得更美。师:真不错。现在小朋友想想:天上为什么下雨呢?生:思考——动笔——发言。生一:天上有两朵云在打架,云弟弟被云哥哥打哭了,云妈妈回来了,他们和好了,雨停了。生二:太阳公公让太阳奶奶做饭,太阳奶奶把水龙头开得大大的,天就下雨了。菜洗好了,太阳奶奶关好水龙头,雨就停了,太阳公公回来吃饭了,天上就有了彩虹。生三:我想天上有一个池塘,池塘底下有个洞,水就从洞里流出来了,后来太阳公公查问:“谁把这个龙头打开的?”云说:“是我不在意,真对不起!我去把它挡起来”。雨就停了。
还有的说卫星撞着飞机就打雷了,说风伯伯打喷嚏就下雨了,水龙在战斗啦,神仙在现魔法啦,等等。一样天真的梦却表达得千姿百态、妙趣横生,童心可爱、可观、可喜!他们对世间万物用稚嫩的眼光去理解、去想像、去创造,如同原始的古人一般,这是人之初最纯真的秉性。如何抓住时机扩展而不抑制这种个性思维,就是想象练习的目的。
& & 去年二(2)班的杨家伟小朋友仿编的儿童诗《小雨点》(雨点,雨点,你可真调皮。一下藏在花园里,让妈妈找也找不着。一下落在鸟妈妈的巢里,呀!吓坏了鸟宝宝。一下钻进泥土里,拼命向外挤着草娃娃。一下又飘向大沙漠,唤醒了沙漠绿州。哎!雨点,雨点,你真调皮!)刊登在《金坛教育》上。
(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1、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随着儿童诗校本课程的开展,我们的诗歌教学活动也随之展开。通过上课、听课、研讨,促进了老师们教学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在课堂中将充盈诗意和人文关怀,诗意将漾荡在我们的课堂,将让课堂焕发出诗性的光华。而去年11月份我组教师周云霞执教的《水乡歌》获金坛市评优课一等奖就是最好的证明。
2、提高了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在教学同时,老师们也自然地会把儿童诗教学与教育科研结合起来,提高他们的教科研能力,推动了我组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带动了我组教师教育科研水平的整体提升。& &
3、增强了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
儿童诗是我们教研组自己开发的校本课程,它的开发,是在专家的指导下凭借教研组老师之力进行的。本学期我组教师合力寻找合适学生的儿童诗教学教材,迄今已经搜集整理了一些儿童诗、编写了一些儿童诗教学教案。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的课程开发意识增强了,课程开发能力获得了提高。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03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备课教案全集(102页)[1],人教版二年级..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03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备课教案全集(102页)[1]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儿童诗二十三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