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本区县拆迁家庭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怎么入学

&&&&&& 北京30多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6月前将完成拆迁,涉及2.1万名学生
城市拆迁,流动学生如何上好学
  对于来自湖南邵阳12岁的袁彤艳和她的弟弟来说,这已是上学后的第七次转学了。今年春季开学时,由于原来就读的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乡桃园学校拆迁,她和弟弟一起转学到了昌平区东小口镇经纬学校,这同样是一所民办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
  袁家姐弟俩转学的背景是北京市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带来的部分区县土地大拆迁。今年6月前,北京市朝阳、石景山、昌平、丰台等几个区县将完成面积不等的拆迁。全市被拆迁的学校中既有公办校,也有30多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涉及义务教育阶段约2.1万名学生。北京市教委表示,绝不让一个孩子中断学业,相关区县都将按&就近入学&原则,以公办校为主妥善安置受影响的学生。
  到目前为止,分流学生是否得到了妥善安置?记者进行了采访。
  民办学校迎来大量分流学生
  据了解,此次拆迁所涉及的腾退学生,很多都选择了新的民办学校。经纬学校校长李俊山介绍说,经纬学校现有学生700多名,有100多名从北皋实验学校转来,还有五六十名从其他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转来。学生增多后,每天做操时,不算大的操场上更站不开了,学生只好分年级隔天出来做操。由于学校的经济能力有限,师资不太充足,有的美术教师就代教体育和电脑,数学教师还兼教英语。
  和经纬学校一样,不少拆迁的民办学校都迎来了大量分流学生。朝阳区来广营乡红军营希望学校700多名学生中,有100名左右是这次拆迁分流来的。朝阳区马各庄文武学校洪主任介绍说,该校也有150个左右从其他学校转进来的分流学生。皮村同心实验学校校长孙恒介绍说,附近几个村子都受到了拆迁影响,学校新增了七八十个拆迁分流来的学生,不大的教室也已挤得没有空地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兴区拆迁涉及旧宫新苑学校等校2300多名学生;昌平区回龙观村向上学校拆迁后,原来的1500多个学生不得不各找出路&&这些学生大部分选择到新的民办学校就读。
  频繁搬迁影响儿童成长
  刚刚12岁,袁彤艳已换了7次学校。在老家读了半个学期后,她到北京的英杰小学上学前班、一年级,接着转到了育英小学、阳光实验小学、春风学校,此后又转到了桃园学校和经纬学校。&基本都是因为学校要拆。&袁彤艳说。
  长期研究流动人口教育问题的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韩嘉玲说,学校里的老师、同学以及社区里的好友、伙伴关系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而拆迁会使孩子离开好朋友。频繁搬迁会影响儿童的成长,也可能导致儿童的适应障碍。
  这些孩子还不得不面临更多的新变化。经纬学校教学主任袁海涛介绍说,由于学校流动性大,该校小学有530多人,但初中只有两个班,共50多人。&一到初中,许多学生为了上高中、考大学就只能回老家,还有一些读了技校。&皮村同心实验学校这学期也流失了近100个孩子。流失原因主要是周边村子拆迁,一些家庭带着孩子搬迁,有的孩子干脆回老家上学了。
  &现在很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都搬到六环外了,再搬就到河北了。对这样的学校而言,选任何地方其实都没有稳定感。&孙恒希望教育部门能通过降低民办校办学门槛、利用闲置校舍等方式,提供更多的入学机会,让孩子有稳定的教育环境,这样会有利于流动学生成长。
  公办校扩容缓解入学难题
  原校拆除后,小男孩王延涛的父母就带着他找到了朝阳区东坝中心小学,这是一所公办校。在学校和乡政府登记、区教委统一研究后,他被顺利安排到了东坝中心小学。
  校长肖海岩介绍说,区教委要求公办校每班增加5个学位容纳分流学生。该校原有22个班,一个班35人左右,每班增加到40人就需要把教室后面的柜子撤出去,挤着坐。&这样一来,每学期安全疏散演习的时间就长了,安全达标就困难了,教师工作量也随之增加。&
  据了解,在此前接收了3名分流学生后,该校已按照区教委安排,将附近一所有400多名学生的公办校&&驹子房小学合并进来。肖海岩说,驹子房村已全部拆迁,为容纳更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驹子房小学原校舍得以暂时保留,专门用于接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然而,在公办校容量有限的现状下,能像王延涛这样幸运地进入公办校的孩子毕竟是少数。
  北京市教委表示,一套分流学生登记、汇总的程序已在朝阳区等地进行试点,将在全市推开。目前,朝阳、海淀、丰台、大兴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数量较多的区县已开始制定规划,通过扩充公办校班额、提高校舍使用率等方式,逐步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公办校就读的比例。
  &解决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需要流入地教育主管部门以区或以学区为单位统筹考虑,整体调配资源。&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室主任汪明认为,政府部门要对流动子女的数量变化进行动态监测。此外,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问题可以有多种形式。在一些公办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区域,符合办学资质的民办学校也可以成为流动学生就读的重要补充。  ■本报记者 高伟山
上一篇:   下一篇:
名校建设工程 励耘计划&&&&&& 北京30多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6月前将完成拆迁,涉及2.1万名学生
城市拆迁,流动学生如何上好学
  对于来自湖南邵阳12岁的袁彤艳和她的弟弟来说,这已是上学后的第七次转学了。今年春季开学时,由于原来就读的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乡桃园学校拆迁,她和弟弟一起转学到了昌平区东小口镇经纬学校,这同样是一所民办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
  袁家姐弟俩转学的背景是北京市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带来的部分区县土地大拆迁。今年6月前,北京市朝阳、石景山、昌平、丰台等几个区县将完成面积不等的拆迁。全市被拆迁的学校中既有公办校,也有30多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涉及义务教育阶段约2.1万名学生。北京市教委表示,绝不让一个孩子中断学业,相关区县都将按&就近入学&原则,以公办校为主妥善安置受影响的学生。
  到目前为止,分流学生是否得到了妥善安置?记者进行了采访。
  民办学校迎来大量分流学生
  据了解,此次拆迁所涉及的腾退学生,很多都选择了新的民办学校。经纬学校校长李俊山介绍说,经纬学校现有学生700多名,有100多名从北皋实验学校转来,还有五六十名从其他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转来。学生增多后,每天做操时,不算大的操场上更站不开了,学生只好分年级隔天出来做操。由于学校的经济能力有限,师资不太充足,有的美术教师就代教体育和电脑,数学教师还兼教英语。
  和经纬学校一样,不少拆迁的民办学校都迎来了大量分流学生。朝阳区来广营乡红军营希望学校700多名学生中,有100名左右是这次拆迁分流来的。朝阳区马各庄文武学校洪主任介绍说,该校也有150个左右从其他学校转进来的分流学生。皮村同心实验学校校长孙恒介绍说,附近几个村子都受到了拆迁影响,学校新增了七八十个拆迁分流来的学生,不大的教室也已挤得没有空地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兴区拆迁涉及旧宫新苑学校等校2300多名学生;昌平区回龙观村向上学校拆迁后,原来的1500多个学生不得不各找出路&&这些学生大部分选择到新的民办学校就读。
  频繁搬迁影响儿童成长
  刚刚12岁,袁彤艳已换了7次学校。在老家读了半个学期后,她到北京的英杰小学上学前班、一年级,接着转到了育英小学、阳光实验小学、春风学校,此后又转到了桃园学校和经纬学校。&基本都是因为学校要拆。&袁彤艳说。
  长期研究流动人口教育问题的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韩嘉玲说,学校里的老师、同学以及社区里的好友、伙伴关系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而拆迁会使孩子离开好朋友。频繁搬迁会影响儿童的成长,也可能导致儿童的适应障碍。
  这些孩子还不得不面临更多的新变化。经纬学校教学主任袁海涛介绍说,由于学校流动性大,该校小学有530多人,但初中只有两个班,共50多人。&一到初中,许多学生为了上高中、考大学就只能回老家,还有一些读了技校。&皮村同心实验学校这学期也流失了近100个孩子。流失原因主要是周边村子拆迁,一些家庭带着孩子搬迁,有的孩子干脆回老家上学了。
  &现在很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都搬到六环外了,再搬就到河北了。对这样的学校而言,选任何地方其实都没有稳定感。&孙恒希望教育部门能通过降低民办校办学门槛、利用闲置校舍等方式,提供更多的入学机会,让孩子有稳定的教育环境,这样会有利于流动学生成长。
  公办校扩容缓解入学难题
  原校拆除后,小男孩王延涛的父母就带着他找到了朝阳区东坝中心小学,这是一所公办校。在学校和乡政府登记、区教委统一研究后,他被顺利安排到了东坝中心小学。
  校长肖海岩介绍说,区教委要求公办校每班增加5个学位容纳分流学生。该校原有22个班,一个班35人左右,每班增加到40人就需要把教室后面的柜子撤出去,挤着坐。&这样一来,每学期安全疏散演习的时间就长了,安全达标就困难了,教师工作量也随之增加。&
  据了解,在此前接收了3名分流学生后,该校已按照区教委安排,将附近一所有400多名学生的公办校&&驹子房小学合并进来。肖海岩说,驹子房村已全部拆迁,为容纳更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驹子房小学原校舍得以暂时保留,专门用于接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然而,在公办校容量有限的现状下,能像王延涛这样幸运地进入公办校的孩子毕竟是少数。
  北京市教委表示,一套分流学生登记、汇总的程序已在朝阳区等地进行试点,将在全市推开。目前,朝阳、海淀、丰台、大兴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数量较多的区县已开始制定规划,通过扩充公办校班额、提高校舍使用率等方式,逐步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公办校就读的比例。
  &解决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需要流入地教育主管部门以区或以学区为单位统筹考虑,整体调配资源。&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室主任汪明认为,政府部门要对流动子女的数量变化进行动态监测。此外,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问题可以有多种形式。在一些公办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区域,符合办学资质的民办学校也可以成为流动学生就读的重要补充。  ■本报记者 高伟山
上一篇:   下一篇:
名校建设工程 励耘计划人民网―拆迁户子女转学禁收赞助费
2004年南京市小学新生入学解惑
拆迁户子女转学禁收赞助费
  本报讯(记者&&王琦&&通讯员&&施焦)&&随着小学新生入学日益临近,不少市民就小学新生入学、小学生转学、借读、购买二手房选择学区等问题提出疑问,记者昨日就有关问题采访了市教育主管部门,现将相关问题回答如下:&&&&疑问一:小学新生如何入学&&&&答:接受义务教育的起始年龄为6周岁;没有丧失学习能力和自理能力的残疾儿童为正常招生对象,其入学年龄可针对具体情况放宽到7周岁或8周岁。  适龄儿童入学应具有所在施教区家庭正式常住户口,其户口原则上应随父母(法定监护人)在同一户籍,户籍与实际常住地、产权证(产权证是指房屋所有权证,持有者是适龄儿童的法定监护人)一致。属下面情况之一的适龄儿童,并持有相应的证明,按正常入学办理。  儿童户口随父母一方在施教区常住,父母中的另一方是不在南京地区工作的现役军人(含武警)、在外地工作、务农或出国定居;父母离异,儿童户口随法定监护人在施教区常住的。  儿童户口随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施教区常住的,其父母双方都不在南京地区的现役军人(含武警)及公派出国工作的专家、技术人员。适龄儿童随父母户口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处落户的,其父母双方均未购买或分配住房并实际常住且户口从未迁移过的。儿童户口单立,其父母是不在南京地区的现役军人(含武警),且户口应与实际居住地一致。&&&&疑问二:户口因家庭住址变动如何入学&&&&答:小学生户口因家庭住址变动迁移的,父母(法定监护人)可持有关证明,到户籍所在地学校联系转学,经转入地学校同意后,再办理有关手续。学校对符合条件的转学学生,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转入学校如班生人数确已满额,也应先予登记,并向家长说明情况,做好思想工作,再由应接受学校与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协调处理,安排到相对就近并有学额的学校就读。转学不得进行入学考试,不得变更就读年级。&&&&疑问三:非户籍所在施教区如何借读&&&&答:学生在非户籍所在施教区入学作为借读处理。凡是因故要到施教区外借读的新生,也应先在户口所在地小学办理报名手续,取得学籍后,才能办理借读手续,到借读学校就读,并注明借读年限。学生家庭住房变更,未办理转学,仍在原学校就读的,按借读处理。&&&&疑问四:“二手房”购买者子女如何入学&&&&答:一年级新生入学,其父母(法定监护人)应在小学招生报名前办好二手房的产权证及户口迁入手续,并实际居住。凡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中途购买二手房的,根据该学区学额情况安排入学,如施教区内的学校学额已满,本着相对就近的原则,由区教育局统筹协调安排学生就读。学校对施教区内购买二手房的每套住户,只能同时安排一名学生在相应学校就读(非独生子女家庭除外)。&&&&疑问五:拆迁户子女如何入学&&&&答:拆迁户在分配或购买新房后,不得以任何借口让其子女留在原学校或借读学校就读,应按新的居住地,到施教区的小学办理就读手续。有困难的拆迁户子女可以在原施教区入学就读。拆迁户在过渡期间,确因暂住地与原户口所在地较远,无法在原施教区就读的,持户口簿、拆迁证、暂住证等有关证明到暂住地所属学校办理借读手续,如学额已满,则由教育行政部门根据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安排到有学额的学校借读。按规定缴纳借读费。所有学校必须严格执行省有关借读的收费标准,按学期收取借读费。不得按学制一次性收取,不得强行要求学生家长另行交纳赞助费或另立名目收费,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接收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的拆迁户子女入学。&&&&疑问六:如何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答:民工子女在南京市读书,应持父母户籍所在地人民政府出具的户籍证明、由原户籍所在地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出具借读证明以及南京市公安部门出具的暂住证。&&&&《江南时报》&(日&第五版)
热门评论文章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人民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您在人民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人民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或反映。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2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2015海淀区幼升小外地户籍“五证”(最全,孩子已被顺利录取)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2015海淀区幼升小外地户籍“五证”(最全,孩子已被顺利录取)
上传于||文档简介
&&五​证​,​北​京​,​幼​升​小​,​海​淀​,​北​京​幼​升​小​,​海​淀​幼​升​小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师子女入学政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