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叶叶梧桐坠铁肩担道义的相似词句的词句

点击上方诗词自有痴情客,关注最顶尖的诗词公众号。子夜歌南朝乐府民歌夜长不得眠,明月何灼灼。想闻散唤声,虚应空中诺。子夜四时歌南朝乐府民歌《春歌》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夏歌》青荷盖渌水,芙蓉葩红鲜。郎见欲采我,我心欲怀莲。《秋歌》凉秋开窗寝,斜月垂光照。中宵无人语,罗幌有双笑。《冬歌》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西洲曲南朝乐府民歌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木兰诗北朝民歌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长干曲南朝乐府民歌逆浪故相邀,菱舟不怕遥。妾家扬子住,便弄广陵潮。折杨柳枝歌北朝民歌门前一株枣,岁岁不知老。阿婆不嫁女,那得孙儿抱。敕敕和力力,女子临窗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阿婆许嫁女,今年无消息。华山畿之一南朝乐府民歌华山畿,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生为谁施?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陇头歌辞北朝民歌陇头流水,流离山下。念吾一身,飘然旷野。朝发欣域,暮宿陇头。寒不能语,舌卷入喉。陇头流水,鸣声幽咽。遥望秦川,心肝断绝。那呵滩南朝乐府民歌离欢下扬州,相送江津湾。愿得篙橹折,交郎到头还。篙折当更觅,橹折当更安。各自是官人,那得到头还。真情回馈为感谢各位好友一直以来对《诗词自有痴情客》的关注,特将本人从2008年珍藏至今的武汉大学王兆鹏教授《诗词格律》视频教材无偿奉献给大家,该教材为MP4文件格式,时长2个多小时,深入浅出,非常详尽。可储存在电脑或手机上,无须耗费任何流量,可随时随地学习。有需要的朋友,请向公众号后台发送070查看获取方法。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点击上方诗词自有痴情客,关注最顶级诗词公众号。对喜欢的人,心中蠢蠢欲动,但又不知道对方是否喜欢我们,该点击上方诗词自有痴情客,关注最顶级诗词公众号。作者简介:作者:远古的骆驼,七十年代出生于福建漳平农村,点击上方诗词自有痴情客,关注最顶级诗词公众号。一个盛产诗词歌赋、书法绘画的国度,同样盛产它们的承载物,点击上方诗词自有痴情客,关注最顶级诗词公众号。在科学的世界里,数字的功能是计算,秩序严谨,职司分明。在点击上方诗词自有痴情客,关注最顶级诗词公众号。小门深巷巧安排,没有尘埃,却有莓苔。自然潇洒胜蓬莱,山也点击上方诗词自有痴情客,关注最顶级诗词公众号。点击上方诗词自有痴情客,关注最顶级诗词公众号。世上最牢固的感情不是“我爱你”,而是“我习惯了有你”。彼此依赖点击上方诗词自有痴情客,关注最顶级诗词公众号。晏几道现代的宅男宅女每天喜欢窝在屋子里,沉迷于玩电脑游戏、网络点击上方诗词自有痴情客,关注最顶级诗词公众号。作者简介:刘凤斌,东台市安丰中学教师,高中语文教学能手,业余发点击上方诗词自有痴情客,关注最顶级诗词公众号。看图猜诗句这张图代表了哪两句诗?欲知答案,请关注公众号之后输入点击上方诗词自有痴情客,关注最顶级诗词公众号。来自:禅茶一味导语:中国最新姓氏人口数目的排名,由国务院众所周知,把书信简称为“信”,那是近代才有的事。而在古典文学里,书信又有许多别名和美称,主要有以下几种称谓:点击上方诗词自有痴情客,关注最顶级诗词公众号。来自:每日一禅有人说,人一辈子只做三件事:自己的事,他人的事,点击上方诗词自有痴情客,关注最顶级诗词公众号。文|小愚先声年岁渐长,身边的“热心人”越来越多,从同学、点击上方诗词自有痴情客,关注最顶级诗词公众号。作者简介:云中飞龙,系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侗族人,酷爱诗点击上方诗词自有痴情客,关注最顶级诗词公众号。第一套 胜战计第一计:瞒天过海备周而意怠,常见则不疑,阴点击上方诗词自有痴情客,关注最顶级诗词公众号。点击上方诗词自有痴情客,关注最顶级诗词公众号。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男女授受不亲”是古装剧中经常出现的台词。这点击上方诗词自有痴情客,关注最顶级诗词公众号。我爱过,所以我活过张小娴有人说,人没有爱也能活着。那当然了。没点击上方诗词自有痴情客,关注最顶级诗词公众号。注重诗的修改,是我国诗坛的优良传统,流传的佳话很多。诗人贾岛和点击上方诗词自有痴情客,关注最顶级诗词公众号。那一年,雪花漫天舞文/林四海一收到一张贺卡,封面没有署名点击上方诗词自有痴情客,关注最顶级诗词公众号。秋风拂面,微凉,却很干净,没有夏日的粘腻,没有冬天的刺骨。行走点击上方诗词自有痴情客,关注最顶级诗词公众号。诗词自有痴情客 sczycqk长按指纹,识别二维码关注公点击上方诗词自有痴情客,关注最顶级诗词公众号。文 | 余儒海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长大是世界上最残忍的事件之一,但点击上方诗词自有痴情客,关注最顶级诗词公众号。中国十大禁书是中国民间长期流传,最具神秘色彩的十部屡遭禁毁的小点击上方诗词自有痴情客,关注最顶级诗词公众号。来自:佛道禅缘1一夕之间季节转换冷暖心事还在盛夏的夜里辗转眼前点击上方诗词自有痴情客,关注最顶级诗词公众号。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如果天黑之点击上方诗词自有痴情客,关注最顶级诗词公众号。追随时光的步履,踏进五月的水岸,轻暖的阳光微风里,携来这一季的点击上方诗词自有痴情客,关注最顶级诗词公众号。诗词自有痴情客 sczycqk长按指纹,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点击上方诗词自有痴情客,关注最顶级诗词公众号。风扶绿柳弄轻柔,细雨含烟织旧愁,把盏西楼思往事,天涯望断点击上方诗词自有痴情客,关注最顶级诗词公众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北宋·秦观·满庭芳】长恨此身非我有何点击上方诗词自有痴情客,关注最顶级诗词公众号。我们总是以为,我们会找到一个自己很爱很爱的人。可是当我们回首,点击上方诗词自有痴情客,关注最顶级诗词公众号。比小人更不耻的是显摆的人作者:喇嘛哥导读:显摆的人有时候比小人点击上方诗词自有痴情客,关注最顶级诗词公众号。导言古龙说过:爱笑的女孩子,运气不会太差。每个女人都能掌点击上方诗词自有痴情客,关注最顶级诗词公众号。歌厅,闪烁的五彩灯光,辛辣的因雾吸进肺内,有着隐约的窒息点击上方诗词自有痴情客,关注最顶级诗词公众号。
《你是我今生最难的修行》作点击上方诗词自有痴情客,关注最顶级诗词公众号。问刘十九生活在现代都市的我们,面对这充满诱惑的夜晚,早已习惯了点击上方诗词自有痴情客,关注最顶级诗词公众号。文/李尚龙那年我一个人来到北京,带上父亲跟我说的一句话:点击上方诗词自有痴情客,关注最顶级诗词公众号。看图猜诗句这张图代表了哪两句诗?欲知答案,请关注公众号之点击上方诗词自有痴情客,关注最顶级诗词公众号。在古诗词中,有一种植物的叶子出镜率非常高,但每一次出场代表的意点击上方诗词自有痴情客,关注最顶级诗词公众号。来源:核桃林(ID:hetaolin2005)作者:小来点击上方诗词自有痴情客,关注最顶级诗词公众号。据说这17个汉字,认得5个以上的,基本上是学霸;认得10点击上方诗词自有痴情客,关注最顶级诗词公众号。近代以来,中国饱受外国列强欺凌,国仇家恨屈辱深重。与此同点击上方诗词自有痴情客,关注最顶级诗词公众号。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作为尘世中一俗人,我不点击上方诗词自有痴情客,关注最顶级诗词公众号。想来,若是于这烟火浮生中偷得半日清闲,或者,能以一把茶钱sczycqk以爱情诗抄为主线,内容贯穿古体诗、近体诗、词、曲、以及现代诗,同时与你分享微友原创作品,含诗词、美文,并有精彩的赏析和点评,可谓“纵横八万里,上下五千年”。 诗词自有痴情客,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热门文章最新文章sczycqk以爱情诗抄为主线,内容贯穿古体诗、近体诗、词、曲、以及现代诗,同时与你分享微友原创作品,含诗词、美文,并有精彩的赏析和点评,可谓“纵横八万里,上下五千年”。 诗词自有痴情客,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叶嘉莹:晏殊词作写富贵而不鄙俗 写艳情而不纤佻
[摘要]《唐宋词名家论稿》分别论述了温庭筠、韦庄、李煜、晏殊、欧阳修、柳永、晏几道、苏轼等十六位名家的词作,既揭示各家词作的精微品质、在词史中的地位,又寻绎其间纵横交织的联系与演进。 《唐宋词名家论稿》,叶嘉莹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本文摘自《唐宋词名家论稿》,叶嘉莹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10月。一临川珠玉继阳春,更拓词中意境新。思致融情传好句,“不如怜取眼前人”。昔况周颐《蕙风词话·续编》曾称:“《阳春》一集为临川《珠玉》所宗。”前论冯延巳词时,亦曾引刘攽《中山诗话》之语,云:“晏元献尤喜江南冯延巳歌词,其所自作,亦不减延巳。”而冯词最值得注意之成就,盖在其词中意蕴之深厚,可以引起读者极丰富之感兴与联想,晏殊词之成就,亦颇有近于是者。昔王国维《人间词话》即曾称冯词《鹊踏枝》之“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数句,以为有“诗人忧世”之意;又曾称晏词《蝶恋花》之“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数句,以为有合于“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之“第一境”。夫冯、晏二词之所写者,自其表面观之,原亦不过为伤春、悲秋、念远、怀人之情思而已,然而却有足以引起读者较深远之联想者,私意以为其主要之原因,盖有以下数端:二人词作中之所叙写者,皆带有鲜明之主观感情,在叙写之口吻中,极富于感发之力量,此其一;二人对于所叙写之情事,又并不喜作直言确指的说明,故而易于使读者产生多方面之联想,此其二;二人之学识、志意及其在政治方面之经历,又皆足以在其内心酝酿为一种较深厚之意蕴,此其三。是则晏词与冯词在作者之本质方面,固早有相近之处,何况冯氏一度罢相出镇抚州有三年之久,而晏氏则正为抚州之临川人,其词风曾受有冯氏之影响,亦正有地理方面之因素在。故世之论词者,多谓晏词出于《阳春》,斯固然矣。然而凡文学艺术之创作,又多贵在其能于继承之外,别有开发。晏词之所以可贵,即在于其能在继承冯词之风格以外,更有属于一己之特色多端。关于晏词之特色,如其闲雅之情调、旷达之怀抱,及其写富贵而不鄙俗、写艳情而不纤佻诸点,固皆有可资称述者在(可参看拙著《迦陵论词丛稿》中《大晏词的欣赏》一文)。然而其最主要之一点特色,则当推其情中有思之意境。盖词之为体,要眇宜修,适于言情,而不适于说理,故一般词作往往多以抒情为主,其能以词之形式叙写理性之思致者极为罕见。而晏殊却独能将理性之思致,融入抒情之叙写中,在伤春怨别之情绪内,表现出一种理性之反省及操持,在柔情锐感之中,透露出一种圆融旷达之理性的观照。如其《浣溪沙》词之“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及其“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诸句,便都可以为此一类作品之代表。前者在认知了“念远”与“伤春”之徒然无益以后,乃表现出“不如怜取眼前人”之面对现实的把握;后者在对于“花落”之“无可奈何”的哀悼以外,也表现了“似曾相识燕归来”的一种圆融的观照,遂使得这两句词在“自其变者而观之”的哀感以外,也隐然有着“自其不变者而观之”的一种哲思的体悟。这实在是晏殊词最值得注意的一种特美。如果以晏词与冯延巳词相比较,则二人之词,固皆足以于其表面所叙写之情事外,更使读者体悟出一种感发之深意。然而其所以使人感发之本质,则实在又并不尽同。冯词是以其盘旋郁结的深挚之情取胜,而晏词则别有一种理性清明之致。即如冯词《鹊踏枝》之写情,则有“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及“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之语,其叙写之口吻,如“每到”“依旧”“日日”“常”“不辞”等字样,其所表现之感情,皆极为热烈执著,有殉身无悔之意;至于晏词,则如其《浣溪沙》之“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二句,其叙写之口吻,在上一句之“空”字与下一句之“更”字的呼应之间,则表现了虽在伤感中,也仍然具有一种反省节制的理性,因为其下句之“更”字所写的虽是“念远”更加上“伤春”的双重哀感的结合,但其前一句之“空”字,则是对于“念远”及“伤春”之并属徒然无益的理性之认知,于是遂以第三句之“不如怜取眼前人”作了一种极为现实的处理与安排。再如其另一首《浣溪沙》词之“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二句,则在伤春之哀悼中,却隐含了对于消逝无常与循环不已之两种宇宙现象的对比的观照。像这种富于理性与思致的词句,在一般词作中,是极为罕见的。而晏殊则不仅能将理性与思致写入词中,而且更能将理性和思致与词之“要眇宜修”的特质作了完美的结合,使其词之风格,在圆融莹澈之观照中,别有一种温柔凄婉之致。晏殊词集以《珠玉》题名,这与他的词珠圆玉润的品质和风格是十分切合的。二诗人何必命终穷,节物移人语自工。细草愁烟花怯露,金风叶叶坠梧桐。一般说来,在中国文学之传统中,常流行有一种“文章憎命达”及“诗穷而后工”的观念,早在《史记》的《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迁就曾经说过“《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的话。此种说法原有相当之真实性。我在《〈人间词话〉境界说与中国传统诗说之关系》一文中(见《迦陵论词丛稿》),便曾谈到“由外物而引发一种内心情志上的感动作用,在中国说诗的传统中,一向被认为是诗歌创作的一种基本要素”。至于可以引起内心之感动的外物,则大约可以分为两种来源,其中之一种即为人事方面的感动。如钟嵘在《诗品序》中所说的:“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所以生活上所遭遇的挫伤忧患,常可以使诗人在心灵中受到一种感发刺激,因而写出深挚动人的诗篇,这其间自然有一种密切的因果关系在,所以“诗穷而后工”的说法,并非无稽之论。而如果持这种观念来衡量晏殊之词,则晏殊之富贵显达之身世,却既不能满足读者对诗人之“穷”的预期,也不能使读者因诗人之“穷”而获致一种刺激和同情的快感。因此一般读者对于晏殊之词都往往不甚予以重视。然而晏殊的词作中,却实在极富于诗歌感发的质素。盖以诗人自外物所获得的感发,除去源于人事界者以外,原来还可以有源于自然界的一种感发。钟嵘的《诗品序》,对此更是在一开端便有所叙及,云:“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其后又引申其义云:“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而早在钟嵘《诗品》以前,陆机之《文赋》便亦曾有“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之言。可见对于一个真正具有灵心锐感的诗人,纵使没有人事上困穷不幸之遭遇的刺激,而当四时节序推移之际,便也自然可以引起内心中一种鲜锐的感动,而写出富于诗意之感发的优美的诗篇。而晏殊便正是禀赋有此种资质的一位出色的诗人。如其《踏莎行》词之“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凭栏总是销魂处”及“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等句,便都写的是对自然界景色节物的敏锐而纤细的感受,而此种敏感往往又可以触引起诗人一种深蕴的柔情,故前一首之后半阕,便写有“带缓罗衣,香残蕙炷,天长不禁迢迢路。垂杨只解惹春风,何曾系得行人住”之语,而后一首在后面也曾写有“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之语,都表现了由锐感所触引起的一种缠绵深蕴的柔情。再如其《清平乐》词:“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栏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则较之前二词所透露之感情更少,几乎全首都是写对于节物气候的锐感,仅在结尾一句之“银屏昨夜微寒”的叙写中,隐约表现出一种凄寒怅惘之情而已。像这一类词,既没有悲慨奋发的内容,也没有激言烈响的气势,所以很不容易获得一般读者的赏爱,然而这一点凄寒怅惘之情却实在具有使人心动的感发。古人有云,“哀莫大于心死”,能引发读者一种多情锐感的诗心,这正是晏殊这一类词的可贵之处,颇近于王国维所谓“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之“第一境”的境界。因为善感的诗心,才是一切好诗的基本根源之所在。而晏殊则正是把这种诗感表现得极为敏锐精微的一位作者,这是我们在欣赏晏殊词之时,所最不当加以忽略的。(本文为腾讯文化独家签约的合作方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每日微信 | 如果爱打牌的胡适也有朋友圈
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一度痴迷打牌你信么?不信就一起围观胡适的“朋友圈”吧。
←扫我订阅腾讯文化,每天至少一篇品味文章,让你的生活更充实
[责任编辑:smilechen]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少年天才的淡定之风——品读宋代晏殊的醉卧金风词
少年天才的淡定之风&&品读宋代晏殊的醉卧金风词
作者:倩茉
《清平乐&金风细细》晏殊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
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栏杆。
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清平乐》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双调四十六字,上阙四仄韵,下阙三平韵。
金风,是秋天的风,所谓金色秋天,也便取自这个意思。秦观也曾有:&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那是后话。
人们对白酒、红酒、黄酒并不陌生,但对于绿酒却知之甚少,没有多少人听说过。据史料记载,绿酒是用优质的泉水,上等的高粱、小麦、玉米、糯米等粮食作物为原料,先酿制为醇厚的小曲酒,再配上党参、丁香、蜂蜜、拐枣(云南出产的一种可以食用的植物药材)等十多味中药,酿出的酒颜色碧绿,其味道绵软醇香,却没有药味,喝起来不觉得烈,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容易醉倒。
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白居易曾有诗曰:&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五代的冯延巳在《长命女》中写道:&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
古代著名的绿酒有&醽醁&、&程酒&等,现在大多已经失传而鲜为人知了,只留下一句&灯红酒绿&,便可知绿酒的甘醇芳香和浓厚美味了。
晏殊是个神童天才,七岁能文,十四岁以神童召试,因才华横溢被朝廷封为进士。
这是个金色的秋天的傍晚,风轻轻地吹拂着,院中的梧桐树叶已经微微泛黄,一片一片,随着秋风翩翩起舞,有些飘零的样子,落在地上,石凳上。陈年的绿酒,那味道浓厚香醇,刚刚尝了一口便让人心醉不已,再斟两杯更有些飘飘的醉意。斜倚在窗前,竟剩蒙蒙的睡意,渐渐地便沉沉入梦。墙边的紫薇花、朱槿花已过了盛开的时节,正在慢慢凋残。夕阳映照在窗外的栏干上,忽见一对燕子双双掠过屋檐,才想起该到了它们将要南飞的时候了,那嵌着银丝、雕花精美的屏风也已经透露着点点寒意来。
起首二句&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在描写景物的同时表明了词意的时间,正是秋风乍起的时分。金风,即秋风。《文选》张协《杂诗》&金风扇素节&中,李善注曰:&西方为秋而主金,故秋风曰金风也&,此时庭院内是西风落叶,画堂前的词人因饮了绿酒,一会儿便醉眠了。词人用笔轻灵,用色调淡雅语气、平静祥和的姿态娓娓道来。其中两组叠字,首尾相接,音律谐婉。以&细细&状的柔和金风来描绘,不仅没有了以往诗词人描写秋风所惯有的那种萧瑟之感,反而显得平静、悠闲。&叶叶&这两个名词连用,展开一片片叶子飘落的景象,并使人感到很有次序、有节奏。而下面的&绿酒&一句,则用了&初&和&易&字,就觉得酒酿的浓郁和甘纯绵厚,虽是浅尝,却已微酣。紧接着,词人才用了较重的笔墨:&一枕小窗浓睡&,这绿酒显然还是很有劲道的,与&浓睡不消残酒&如出一辙,更加强调那酒的力度,作为陪笔解说。&一枕&句,更显得随意、慵懒和洒脱。小饮何以易醉?浅醉何来浓睡?看来词人到底还是有一点点淡淡闲愁,故借酒浇愁,只是因愁而易醉,因醉而睡浓,尽显词人的伤秋的感性,却由于性情的内敛而表现出来的淡定和从容。
下片则是写薄暮酒醒时的感觉。或许词人是一觉就睡了整整一个昼夜,真可谓睡其浓也!浓睡中无愁无忧,酒醒后是什么样的情绪?词人没有言说,而是通过他眼中所见的景象,寄情于景,折射出彼时彼刻的心情和神态。凋零的花瓣,斜照的夕阳,都给人以淡淡忧伤之感,而在结句中更加重复着这一点淡淡的哀愁。紫薇、朱槿,都是夏季和初秋间开放,上片说的金风吹得梧桐叶字片片坠落,显然如今已经是深秋了,所以词人从小窗望出去,这两种花也都已经凋残。值得注意的是:上片的梧桐叶坠,为耳中所闻;下片的两种花残,乃眼中所见。词人正是通过对周围事物的细微感觉,来表现他此时的情怀。&斜阳却照阑干&,紧承前句&紫薇朱槿花残&,描写的都是秋天里的静物景象,而紧接着的一个&残&与&斜照&,一静一动,把眼前的景象镶嵌上时光流逝的凋零。与晏殊的另一首《踏莎行》中:&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词境颇为相似。
日暮了,斜阳正照着阑干,又正是&双燕欲归时节&,此意虽平平说来,看似清幽,但实际上,却用这样的语言来调和气氛,缓冲节奏,烘托情感,再述秋已深、燕欲归的闲愁。吴衡照《莲子居词话》云:&言情之词,必借景色映托,乃具深婉流美之感。&&燕子欲归&,乃系景语,它对下句&银屏昨夜微寒&,正好起了一个铺垫和烘托的作用。双双紫燕即将归巢南飞了,这个景象便兴起词人独居无聊之感,于是他想到昨夜酒醉后原是一个人在独宿。一种凄凉意绪、淡漠愁情,不禁流于言外。但他没有用&枕寒&、&衾寒&那些用熟了的字面,却偏偏说屏风有些微寒,方显出词人活跃的思路和内敛的性格。寓情于景,含蓄蕴藉,令人读来低迴不尽,正像那绿酒的回味,醇厚悠长。
这首《清平乐》词抒发深秋时节淡淡的哀愁,语意含蓄,字句清丽,词风委婉,韵调闲雅,描写述说都极有分寸,作者只从景物的变易和主人公细微的感觉着笔,而不正面写情,写悲秋,品读来却使人在弦外之音中深深体会到句句寓情、字字含愁。这首词所表现出来的含蓄淡定的词风,正是词人的独特形象和个性的艺术风格。
晏殊以相位之尊,间为小词,又得花间遗韵。刘攽《中山诗话》说:&无献尤喜冯延巳歌词,其所自作,亦不减延巳乐府。&也就是说他的词风酷似冯延巳。但从这首词来看,它的闲雅风调虽似冯词,而其华贵气象倒有点像温庭筠的作品。不过温词的华贵,大都表现在词藻上的镂金错采上了,故王国维以&画屏金鹧鸪&状其词风。晏殊词的华贵却不专主形貌,而在于精神。&每吟咏富贵,不言金玉锦绣,而惟说其气象,若&楼台侧畔杨花过,帘幕中间燕子飞&,&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之类是也。&(吴处厚《青箱杂记》)。这首词中所写的风,也正与上举两例相似。它所塑造的形象,借用晁补之评论其子晏几道词的说话,一看就知道&不是三家村中人&,而是一个雍容闲雅的士大夫。
向来写梧桐落叶之秋都是较为凄厉、零落的,如温庭筠的《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李煜的《乌夜啼》:&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经过一代又一代词人的染笔,以至于使人一听到秋风吹拂的梧桐,就会产生凄凉况味。而像晏殊所写的如此平淡幽婉、细腻随意、含蓄内敛的,却极为少见。
晏殊在文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和贡献,是北宋文坛上地位很高的文人,《宋史》说他&文章赡丽,应用不穷。尤工诗,闲雅有情思&。他能诗、善词,文章典丽,四六、书法皆工,而以词最为突出,有&宰相词人&之称。他的词,吸收了南唐&花间派&和冯延巳的典雅流丽词风,开创北宋婉约词风,被称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他的词语言清丽,声调和谐,写景重其精神,赋予自然物以生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鹊踏枝》)、&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撼庭秋》)等佳句广为流传。尤其是他淡定从容、城府含蓄的词风,奠定了他的鲜明特色,那种看似无意,言似无愁的喻景诗词文章,深读起来总是能够感悟出点点的伤情与无奈。
晏殊是位高产诗词人,他在一生中写了一万多首词,可惜的是大部分都已散失,仅存《珠玉词》136首。他既是导宋词先路的一代词宗、江西词派的领袖,还是中国诗史上的一位多产诗人。《全宋诗》中收其诗160首、残句59句、存目3首。在《全宋文》中仅存散文53篇。
晏殊和北宋前期大多数文人的作风一样,晏殊的诗文词都是继承晚唐五代的传统,他&赡丽&之中有沉着的内容,所以不流于轻倩、浮浅,故为当时所重。风格上既吸收《花间》温庭筠、韦庄的格调,也深受南唐冯延巳的影响。他一生显贵,尤其善于写旖旎风光,欢愉情趣,但他的作品并不单纯如此,同时也孕育着深厚的悲戚之感。如他的名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种人的意志所不能挽回的情景,即使只是个人一时的无名的悲感,也蕴含着人类永恒而无可奈何的悲戚,由此而感到人类普遍的永久的无可逃避的命运。由这种主观的悲哀推而至于客观世界的运转,又何尝不如此。&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这就不能不得出&珍惜现在&的结论:&不如怜取眼前人。&(《浣溪沙》)这比起《花间》温、韦的清词丽句来,就不难看出&青出于蓝胜于蓝&了。
晏殊填词,纯为抒写自己的性情,不是为应酬而作,故有真性情。他一生富贵,官居高位,自然不会羁旅愁苦如柳永、张先等人,但他也并非全无悲戚,不过他所悲所戚的是人生中共有的&无可奈何&的共悲,而非个人的小悲小痛,又因为他一生历任各级大官,深谙世事,便纵有儿女之情也不能像柳永、秦观那样轻易表达出来,因此在他词中又似乎有一种潜在的风情,却不能淋漓尽致地倾泻出来,一吐为快,而只能暗指隐约地表达,适可而止。从这点上可以看出,他的城府之深,含蓄之源。
《宋史》本传说晏殊&文章赡丽,应用不穷。尤工诗,闲雅有情思。&间或流露出旷达的情怀,概括出对人们有启迪的人生哲理。艺术风格和婉明丽,清新却含而不露。善于即景抒情,以鲜明生动的形象,构成形神兼备的意境,写景重其精神,被后人评为&更自神到&。语言精炼浑然天成。他&赡丽&之中有沉着的内容,不流于轻倩、浮浅,故为当时所重。正是:
平生显贵,得志青年岁。
浓酒花飞人似醉,却搅幽肠难睡。
神闲忍对秋残,紫烟轻抹阑干。
素笺哪堪心事,小词聊寄清寒。
中平中仄(韵),中仄平平仄(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仄中平中仄(韵)。
中平中仄平平(韵),中平中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韵)。&&&&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意境最美33句诗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