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来到山区说说一个山区,看见学堂里没有老师,但还是还是井然有序,于是陶行知说:“大孩自动教小孩”,然后

陶行知是一个教导学生怎样的良师_百度知道
陶行知是一个教导学生怎样的良师
我有更好的答案
[编辑本段]
1. 陶行知与育才学校
●“手脑相长歌”
所谓手脑相长,即手脑并用、手脑皆强。
陶行知为什么要写这首歌呢?
旧中国漫长的历史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由此形成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
从教育方面说就要培养手脑并用、手脑双敲的人。要劳力者劳心,劳心者劳力,这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最根本的问题。
●育才学校
“人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
陶行知这句话正是他为人类、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宣言。
1939年,陶行知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
育才学校是陶行知创办的成绩最大的学校,学生主要是保育院的难童,对学生不收学费和生活费,因而经费非常困难。有人问陶行知“你何必背着石头过河呢?”,陶先生说“我背的不是石头,...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陶行知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新华网评:陶行知,不应被我们遗忘_时政频道_新华网
新华网评:陶行知,不应被我们遗忘
日 08:44:14
 来源: 新华网
【字号 】【】【】【】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家,再过几天就是他诞辰120周年。
今天的人们对陶行知不太熟悉,即便在教育界真正知道陶行知的人也不多。然而,他不应被我们遗忘。
陶行知有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已经被教育界的同仁们引用或传诵了多少遍多少年,但是能切切实实地去体悟其中丰富的意蕴者又有几人,能落实到实际行动的又有几人?也有不少学校将它挂在墙上,事实上是将它束之高阁了。
时下流传一句歇后语:“谁在教中国人说假话——语文老师”,这话可能冤枉了一些语文老师,但说明确实有人在教孩子说假话。而陶行知所主张的“教人求真”的教育,其本身一定是求真的。以“求真”为办学灵魂的学校,其校长和教师是一定不能说假话的,更不能教学生说假话,需要以真诚与智慧导引学生追求真理做真人,不能掺拌点假,莫以假少而为之。
在学做真人上,陶行知曾做出自己的选择,他的儿子因找工作需要学历证明,曾背着他到他所办的学校开了一张与事实不符的学历证明,陶行知得知后立即写了封长信给儿子,讲明“宁为真白丁,不做假秀才”道理,追回那份假证明。而时下一些人以作假为自己的能耐,尚觉得十分荣耀!学做真人就是要做以真善美为人生之乐事、以假丑恶为苦事的人。
现实当中与“学做真人”直接冲突的东西还有一种意识,以为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拿到名列前茅的考分去换张炫目的文凭,在于满世界的PK中去搏杀出出人头地的风光,去占据位高权重待遇好的工作岗位。
事实上,一个人是否真人与他的地位高低、职权大小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学做真人就是要学会做一个敦厚正直的人中人,做一个有着现代文明素养的公民,做一个具有宽阔胸怀的自立立人的人!
不在“真”字上下功夫,不只学不好陶行知,整个教育的品质也好不了,整个社会的根基也不牢,陶行知胸襟中的“真”正是当下社会众多人所缺失的,真切理解陶行知“追求真理做真人”的教诲,个人与社会都受用无穷。
) 【字号 】【】【】
请点击进入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陶行知眼中的好教师
陶行知一生献身教育事业,做过各个层次的教师,举办过多种形式的学校,不但以自己的教育实践树立起高尚师德的典范,被尊为“万世师表”(宋庆龄语),而且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和学识修养有深刻的认识和研究。具体而言,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一)教师应有良好的师德
陶行知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和其他职业相比,教师师德的作用更加重大。他说:“教育就是教人做人”。“在教师的手里操着幼年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所以,他认为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成长有重大影响。因此,教师应“最注重以人教人”,注重以身作则。在他的著作里经常出现“自警警人”、“自立立人”、“自化化人”、“自勉勉人”的字句,这些都表达了他对教师表率作用的深刻认识。在这种深刻认识基础上,陶先生主张教师“要修养到不愧为人师的程度”,“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首先师自重”。
陶行知认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具备下列思想道德。
第一,献身教育,热爱学生。陶行知认为,教师首先要有献身教育的品德,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前提,是“教育的命脉”。陶行知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做教师就要有“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献身教育的精神。他多次谈到:“教师之服务精神,系教育之命脉,金钱主义,是足破坏教师职业之可贵”。“教育者应知道教育是无名无利没尊荣的事,教育得到的机会纯系服务的机会,贡献的机会,而无丝毫名利尊荣之可言。”他告诫从事乡村教育的同志,要把“整个心献给三万万四千万农民”,“这样才配担负乡村生活的新使命”。陶行知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放弃了许多升官发财的机会,穿上布衣和草鞋,从事民众的教育事业。在屡屡受挫的情况下,他依然坚守着自己的教育信念,克服重重困难,实践着自己的教育主张,真正体现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
献身教育,需要教师以“爱满天下”的情怀去倾心培育“真人”。陶行知把“爱满天下”、“乐育英才”作为自己的崇高理想,告诫教师要“爱生如子”。他深信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教师的爱是培育“英才”的源泉和动力。有了这种爱才能为民族教育的振兴做出积极贡献。热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严格要求学生,用真心、真情去爱学生。在尊重学生这一点上,陶行知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在办学实践中,陶行知非常注意尊重学生意见,倡导敞开思想,各抒己见。比如晓庄师范停办,教师不能回校任职,学生自动组织“儿童自治学校”。陶行知异常高兴并写诗恭贺:“有个学校真奇怪,大孩自动教小孩。七十二行皆先生,先生不在学如在。”当时自治学校的学生提出这首诗中“大”字需要改动,因为小孩子也可以教小孩,小孩也可以自动。陶行知认为言之有理,马上改为“小孩自动教小孩”,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第二,以身作则,为人师表。陶先生不仅自己是集言教身教于一身的教育实践家,而且他也是主张言教与身教结合并强调“身教重于言教”的教育思想家。陶行知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自化化人的”,因此,“教师应当以身作则”。他在《南京安徽公学创学旨趣》一文中进一步指出:“我们最注重师生接近,最注重以人教人。”强调“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真教师才能培养真人才。”
教师怎样才能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呢?首先,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比如,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自己首先就要有创新精神;教师要使学生成为热爱真理、为真理献身的人,自己就应该有“真知灼见”、“敢说真话,敢驳假话,不说诳话”;要使学生成为品德高尚的人,教师就应该有高尚品德,时时躬身实践,处处严以律己,给学生做出表率。其次,教师要有民主作风,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要“共学、共事、共修养”,这样才能渐渐地培养起心心相印的师生关系。
第三,友爱同事,团结协作。陶先生对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也非常重视。他在拟订《育才创造年计划大纲》里,明确地把“以互助合作精神相待”作为一项师德规范规定下来,他指出“中国的通病就是没有组织力”,也就是不能“谋充分之协作”,这一问题首先应当在我们教育界得到克服。他反对教师之间的“知识封锁”,十分痛恨“守知奴”,他希望在教师之间创造起“精诚团结”、“同心协力”的境界。只有这样,“才能完成人才幼苗之培植”的任务。在《创造宣言》中,陶行知曾经用过一个生动而贴切的比喻,即把教育要培养学生成为真善美的活人比作塑像,指出:“在一个集体当中,每一个活人之塑像,是这个人来一刀,那个人来一刀,有时是万刀齐发。倘使刀法不合于交响曲之节奏,那便处处是伤痕,而难以成为真善美之活塑像。在刀法之交响中,投入一丝一毫的杂声,都是中伤整个的和谐。”
(二)教师应勤奋好学,勇于创新,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陶行知要求教师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常教常新,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他认为“惟其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如果天天卖旧货,索然无味,要想教师生活不感到疲倦是很困难的”。他认为,要想学生学好,必须先生先学好。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在他看来做教师的“必须好学”必须“力求上进”不断追求新知。早在19l9年,陶先生就指出“现在教育界的通病就是各人拿从前所学的抄袭过来,传给学生”。这类教师是“教育界的败类”,“真不知害了多少青年”。那么,如何才能不断地获得新知识呢?陶先生认为“虚心,虚心,虚心,承认一无所知,一无所能,学习,学习,学习,学到人所不知,人所不能”,只有虚心学习将“骄”字这一“阻碍我们进步的最大敌人”拔掉,才能获得新的科学知识。
陶行知认为,一个好教师不仅应该有广博的知识,不断地追求新知,而且应该不拘泥于传统,勇于创造革新。他说,“第一流的教育家”要“敢探未发明的真理”,具有创造革新的品德。他特别重视教师的“创造”与“革新”,认为教师是改造生活的灵魂,“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他说,“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这乃是“先生之最大快乐”。他认为创造是学习的目的,他曾勉励育才学校的师生要“为科学创造而学习”。在他看来,教师要敢于“通过自己的实验、发明创造新学理”,只有这样才能“民气张,国魂振”,因循守旧是不会使教育事业兴旺发达的。
【案例3】 大成若缺认识“圆”(作者:华应龙《人民教育》2008年第3-4期)
【课前慎思】
《圆的认识》一直是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内容,几乎所有小学数学教学领域的名师大家都用过这节课来“吟诗作画”,各领风骚;后生新秀们更是频频用这节课来“小试牛刀”,异彩纷呈。
我在欣赏品味之余,发现我们对于“圆的认识”这节课教学内容的处理,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注重组织学生通过折叠、测量、比对等操作活动来发现圆的特征,不重视通过推理、想象、思辨等思维活动来概括出圆的特征;第二,注重让学生学会“用圆规画圆”,不重视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用圆规可以画出圆”;第三,注重数学史料的文化点缀,不重视数学史料文化功能的挖掘。
我思考——“圆的认识”这节课究竟要讲什么?
我思考——“特征”是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别显著的征象、标志。”(《辞海》)那么,圆的特征究竟是什么?曲线围成、没有角、半径是直径的一半,是不是特征?“一中同长”的特征是不是需要下发空白研究报告,组织学生小组合作研究?这是不是为了“研究报告”而组织研究?这是不是教学上的形式主义?
我思考——半径和直径是不是应该“浓墨重彩”去渲染?
“圆”的概念都没有给出,是否需要咬文嚼字地概括出“半径”和“直径”的概念?揭示两者概念后,让学生从一个圆内各个不同的线段中挑出“半径”和“直径”,有没有哪位老师见过学生有错?学生都不会有错的活动,要不要组织?这样的活动是不是教者自作多情、自娱自乐?
我思考——半径和直径的关系是不是教学难点,要不要研究,是否“顾名思义”就可以理解?得出关系后的填表练习,究竟是练习的两者关系,还是练习的乘以2和除以2的口算?我们是不是总是好为人师,以为我们不讲学生就不会?是的,熟能生巧,但熟还能生厌,那熟是不是还能生笨呢?现在的学生在课堂上是不是很少“不懂”装“懂”,而更多的是不是精明地“懂”装“不懂”?
我思考——量出半径都相等,就科学、深刻吗?在一个圆内,半径和直径真的画不完吗?画不完就能说明“半径有无数条”吗?
“半径都相等”和“直径都相等”要不要加上前提条件“在同一个圆中或等圆中”?我们说“正常人的两条腿是一样长的”,怎么不加上前提条件“在同一个人身上”?以后再说“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还要不要加上“在同一个正方形中”呢?数学上的严谨就是这样的吗?要加上前提条件“在同一个圆中或等圆中”,这是不是教学内容上的形式主义?
我思考——圆的画法是应该教,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但应该一、二、三地教吗?是不是在学生容易疏忽的两个地方“手拿住哪里”、“两脚之间的距离是直径还是半径”点破就可以了?学生抑或老师画出的不圆,是否就该随手擦掉?那些“不圆”的作品,是不是课堂中的生命体?是否应该珍惜?
我思考——
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是否应该不仅关注“是什么”和“怎样做”,还应该引导学生去探究“为什么”和“为什么这样做”?这样是不是才凸显出“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这一学科特色?是不是应该带领学生经历从现象到本质的探究过程,促使学生养成研究问题的良好意识?“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我们数学老师是否可以给学生一个问题模式,让学生“知道怎样思维”,让学生掌握作为一种“非言语程序性知识”的思维?
我思考——“圆”的意蕴实在是丰富,借着这么“圆满”的素材,我们是否可以在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突破常规的创新思维上做些文章,引导学生思考“一定这样吗”?柳暗花明、曲径通幽、殊途同归的心理体验,是否更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我思考……
经过一段时间的慎思明辨,我认识到“圆”这一节课应该讲的有价值的东西实在是太多,有舍才有得,一课一得足矣!
【教学目标】
1.认识圆的特征,初步学会画圆,发展空间观念。
2.在认识圆的过程中,感受研究的一般方法,享受思维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情景中创造“圆”
1.课件创设问题情景。
2.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3.展示学生的作品。
二、追问中初识“圆”
1.结合学生作品,追问:是什么?为什么?
2.课件动画演示。
3.研讨圆的特征。学生说,古人说。
4.质疑古人说法。“大方无隅”。
三、画圆中感受“圆”
1.画一个直径为4厘米的圆,并标上半径、直径。
2.从不圆中,感悟圆的画法。
3.追问“为何这样做?”
四、球场上解释“圆”
1.出示篮球场。
2.播放篮球开赛录像。
3.探讨大圆的画法。
4.追问大圆的画法。
五、回归情景突破“圆”
1.出示爱因斯坦的名言:“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
2.追问中提升认识。
六、课后延伸研究“圆”
1.依一天时间顺序,配乐出示各种各样的圆。
2.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追问研究。
【试教后的反思】
非常成功,非常享受!已经拖课了,学生还是不愿意下课。
师父张兴华满意地对我们几个徒弟说:“应龙的这节课,我就七个字——浑然大气铸成圆!”
认识决定行为。已有的会成为包袱。备课时,我就觉得半径、直径不要像原来那样教,一问学生“这是一个多大的圆”,学生就会说出“半径、直径”。课堂事实也是这样,就让自己不再思考了。试教后一反思,才发现“宝物在哪儿呢?”是个更妙的问题,首先是回答了探讨的问题,其次是凸显了圆心定位置,半径定大小。现在想来,这样问,味道好极了!
正像电影《阿甘正传》中,阿甘妈妈对阿甘说的:“要想往前走,就得甩掉过去。”是啊,我今天的教法不就是想“甩掉过去”吗?但甩掉别人的过去容易,甩掉自己的过去就难了。否定别人容易,否定自己难。我是这样,听课老师会不会也是这样,而不肯接受我这节课呢?应该坦荡荡,何必长戚戚,“我的地盘我作主”,30年后再说吧。哦,我不该这样想,数学研究者往往是孤傲的,认为只有自己发现的“1”才是对的,我应该再思考,再否定自己,就像硬汉海明威说的“比别人优秀并无任何高贵之处。真正的高贵在于超越从前的自我”。
顿悟:几何画板上显示“正多边形和圆的关系”应该从正六边形开始,这样暗合了刘徽割圆术也是从正六边形开始的,并且解决了几何画板上正三角形不正、看着不舒服的问题,还解决了与前面研究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一中同长”重复的问题。哈哈,反思真好!
课上学生画出的“不圆”的资源化运用,感觉真好:有方法上的启迪、情感上的善意、借走橡皮的回应,那意境真有林黛玉说的“留得残荷听雨声”的美妙。
在完成了为什么没有规矩也画成了圆的追问,我说——是啊,圆心只能“一中”,半径一定“同长”。当我们真正理解了祖先的“圆,一中同长也”,才知道以前听说的“圆心”、“半径”
是多么重要的两个词啊!——之后,看到学生闪亮的眼睛,我心里真舒畅。这样不就把经验、直观与抽象结合起来了吗?数学的抽象首先是一个过程,其次不就是建立一套术语概念系统吗?
……& ……
整体感受——在学生需要教的时候再教,效果就是好。看来我说“教是因为需要教”,没错!
自己以前也教过《圆的认识》,为什么没有今天这么享受呢?莫名地,我想起《老子》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这几句话的意思是:完全做成的东西,看上去好像缺了些什么,但用起来却一点也不差。完全装满水的容器,看上去好像是空的,但用起来却一点也不少。非常直的东西看上去却好像是弯的,大的机巧看上去倒好像很笨拙,特别善辩的人看上去倒好像不会说话。
那,我“成”在哪呢?在没有增加新知识点的情况下,上得学生不愿意下课。让学生体验到不同现象背后的本质是一样的,让学生体验到认识事物“特征”的价值,让学生认识圆的“规矩”的同时感受了研究问题的“规矩”,让学生体验到追问“为什么”是一件很有意味的事情……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这样的话:“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学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社会伦理准则)有了理解并产生出热烈的情感,那才是最基本的。”
那,我“缺”在哪呢? 这一节课,对原来所重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淡化了,学生发展的情况究竟如何?
以前,我教《圆的认识》时,总是觉得这不能丢,那也不敢掉,把自己扣牢在自己和他人一起画就的小圆里……
哈哈哈,现在的我真是在理想“圆”里!
为什么以前的我没能、没敢这么上?教学的能力不到, 教学的勇气不够,教学的追求没有……
为什么今天的我能这么上、敢这么上?课程改革的深入,百花齐放的氛围……大抵还源于自己对自己和他人教育实践的过程和结果的意义和价值的哲学之思。
“花未全开月未圆”,大成“有”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拖课了,总是不好,如何在40分钟内和学生交流?要舍什么?
这节课,多处引经据典,是否过“度”了?“度”是几处呢?数学味淡了?那我们的课堂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还是为了上出一堂“数学的课”?话又说回来,哪一处又是与“数学”无关呢?是否只是“顺手一投枪”(鲁迅语)?那老师“顺手”多了,学生是否会目不暇接、“审美疲劳”?
评析:华应龙,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特级教师。他在设计和执教《圆的认识》一课时,既没有卖自己的旧货,也没有卖他人的旧货,他以一颗永不满足、勇于超越的专业精神,认真反思,深入追问,大胆创新,终于为学生、为同行奉献了一节“浑然大气铸成圆”的好课,而他自己也享受到了自身成功的喜悦与美妙。在教师专业成长的今天,陶行知的“如果天天卖旧货,索然无味,要想教师生活不感到疲倦是很困难的”是发人深省、振聋发聩的。
【案例4】 陶行知的“四块糖果”
育才学校的校长陶行知在校园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同学,当即制止了他,并要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
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陶行知没有批评他,却送了一块糖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地接过了糖果。接着,陶行知又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糖给王友,说:“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王友迷惑不解地接过了糖。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听到这里,王友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递给王友:“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待王友接过糖,陶行知说:“我的糖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完了吧。”
评析: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教师需要知识,更需要爱心和智慧。面对犯错的学生,教师既要严格要求,批评教育,也需要用爱心去召唤,用智慧去引导。可以说,在这一经典故事中,陶行知把肯定、表扬的手段用到了极致,也收到了绝佳的教育效果。它启发我们:教师始终要有一颗热爱学生、相信学生的心,还要不断修炼自己的教育智慧,以爱为动力,以智慧为手段,走进学生,培养学生,和学生共发展。
1932年旧中国开始实行会考制度,要求中学应届学生,先经学校毕业考试,然后参加各省市举行的会考,会考及格才算毕业。对此,陶行知深恶痛绝,并撰文《杀人的会考与创造的考成》一文进行抨击。请结合下文,联系当前中国教育的现状,谈谈自己的想法。
陶行知批“会考”
自从会考的号令下了之后,中国传统教育界是展开了许多幕的滑稽的悲剧。
学生是学会考,教员是教人会考,学校是变成了会考筹备处。会考所要的必须教,会考所不要的就不必教,甚至于必不教。于是唱歌不教了,图画不教了,体操不教了,家事不教了,农艺不教了,工艺不教了,科学的实验不做了,所谓课内课外的活动都不教了。所教的只是书,只是考的书,只是《会考指南》!教育等于读书;读书等于赶考。好玩吧,中国之传统教育!
拼命的赶啊!熄灯是从十时延到十一时了。你要想看压台戏还必须等到十一时以后。那时你可以在黄金世界里看到卓别林的化身正在排演他们的拿手好戏。茅厕里开夜车是会把你的肚子笑痛,可是会考的呆子会告诉你说:“不闻臭中臭,难为人上人。”
赶了一考又一考。毕业考过了,接是就是会考;会考过了接着就是升学考。一连三个考赶下来,是会把肉儿赶跑了,把血色赶跑了,甚至有些是把性命赶掉了。
不但如此,在学生们赶考的时候,同时是把家里的老牛赶跑了,把所要收复的东北赶跑了,把有意义的人生赶跑了,把一千万民众的教育赶跑了(原注:中学生赶考旅费可供普及一千万民众教育之用)。换句话说,是把中华民族的前途赶跑了。
奇怪的很!这样大规模的消灭民族生存力的教育行政,不是出于信仰而是出于敷衍,不是出于理性而是出于武断。我所接谈过的主考官是没有一个相信会考。他们是不信会考而举行会考。
就表面的成绩看,广东会考几乎全体及格,广西会考是几乎全体不及格。广东对呢?广西对呢?谁知道?浙江会考,绍兴中学第一次是背榜,到了第二次竟一跃而为第一。绍兴中学第一次的整个成绩果真坏吗?第二次的整个成绩果真好吗?真成绩之好坏是这样的容易调换吗?谁敢说?
这把会考的大刀是不可以糊里糊涂地乱舞了。考官们所自毁毁人的生活力已经太多了,我们现在要求的是:停止那毁灭生活力之文字的会考;发动那培养生活力之创造的考成。
【附录1】陶行知名篇欣赏
(一) 生活教育之特质
你如果看过《狸猫换太子》那出戏,一定还记得那里面有一件有趣的事情,就是出现了两个包龙图:一个是真的,还有一个是假的。我们仔细想想,是愈想愈觉得有趣味了。世界上无论什么事,都好像是有两个包龙图。就拿教育来说罢,你立刻可以看出两种不同的教育:一种叫做传统教育;另一种叫做生活教育。又拿生活教育来说吧,你又可以发现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主张“教育即生活”;另一种是主张“生活即教育”。我现在想把生活教育的特质指出来,目的不但要使大家知道生活教育与传统教育不同,并且要使大家知道把假的生活教育和真的生活教育分别出来。
(一)生活的生活教育第一个特点是生活的。传统的学校要收学费,要有闲空功夫去学,要有名人阔老介绍才能进去。有钱,有闲,有面子,才有书念,那末无钱,无闲,无面子的人又怎么办呢?听天由命吗?等待黄金时代从天空落下来吗?不!我们要从生活的斗争里钻出真理来。我们钻进去越深,越觉得生活的变化便是教育的变化。生活与生活一磨擦便立刻起教育的作用。磨擦者与被磨擦者都起了变化,便都受了教育。有人说:这是“生活”与“教育”的对立,便是“生活”与“教育”的磨擦。我以为教育只是生活反映出来的影子不能有磨擦的作用。比如一块石头从山上滚下来,碰着一块石头,就立刻发出火花的。倘若它只碰着一块石头的影子,那是不会发出火花的。说的正确些,是受过某种教育的生活与没有受过某种教育的生活,磨擦起来,便发出生活的火花,即教育的火花,发出生活的变化,即教育的变化。
(二)行动的生活与生活磨擦,便包含了行动的主导地位。如果行动不在生活中取得主导的地位,那末传统教育者就可以拿“读书的生活便是读书的教育”来做他们掩护的盾牌了。行动既是主导的生活,那末,只有“为行动而读书,在行动上读书”才可说得通。我们还得追本推源的问:书是从哪里来的?书里的真知识是从哪里来的?我们是毫不迟疑的回答说:“行是知之始”,“即行即知”,书和书中的知识都是著书人从行动中得来的。我要声明著书人和注书人抄书人是有分别。人类和个人的知识的妈妈都是行动。行动产生理论,发展理论。行动所产生发展的理论,还是为的要指导行动,引着整个生活冲入更高的境界。为了争取生活之满足与存在,这行动必需是有理论,有组织,有计划的战斗的行动。
(三)大众的少爷小姐有的是钱,大可以为读书而读书,这叫做小众教育。大众只可以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当大众没有解放之前,生活斗争是大众惟一的教育。并且孤立的去干生活教育是不可能的,大众要联合起来才有生命可过;即要联合起来,才有教育可受。从真正的生活教育看来,大众都是先生,大众都是同学,大众都是学生。教学做合一,即知即传是大众的生活法,即是大众的教育法。总说一句,生活教育是大众的教育,大众自己办的教育,大众为生活解放而办的教育。
(四)前进的有人说,生活既是教育,那末,自古以来便有生活,即有教育,又何必要我们去办教育呢?他这句话,分析是对的,断语是错的。我们承认自古以来便有生活即有教育。但同在一社会里,有的人是过着前进的生活,有的人过着落后的生活。我们要用前进的生活来引导落后的生活,要大家一起来过前进的生活,受前进的教育。前进的意识要通过生活才算是教人真正的向前去。
(五)世界的课堂里既不许生活进去,又收不下广大的大众,又不许人动一动,又只许人向后退不许人向前进,那末,我们只好承认社会是我们惟一的学校了。马路、弄堂、乡村、工厂、店铺、监牢、战场,凡是生活的场所,都是我们教育自己的场所。那末,我们所失掉的鸟笼,而所得的倒是伟大无比的森林了。为着要过有意义的生活,我们的生活力是必然的冲开校门,冲开村门,冲开城门,冲开国门,冲开无论什么自私自利的人所造的铁门。所以,整个中华民国和整个世界,才是我们真正的学校咧。
(六)有历史联系的这里应该从两方面来说。第一,人类从几千年生活斗争中所得到,而留下来的宝贵的历史教训,我们必须用选择的态度来接受。但是我们要留心,千万不可为读历史而读历史。我们必须把历史的教训,和个人或集团的生活联系起来。历史教训必须通过现生活,从现生活中滤下来,才有指导生活的作用。这样经生活滤过的历史教训,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倍上加倍的丰富起来。倘使一个人停留在自我或少数同伴的生活上,而拒绝广大人类的历史教训,那便是懒惰不长进,跌在狭义的经验论的泥沟里,甘心情愿的做一只小泥鳅。第二,中国已经到了生死关头,争取大众解放,它必须要争取中华民族的解放;为着要争取中华民族的解放,它必须教育大众联合起来解决国难。因此,推进大众文化以保卫中华民国领土主权之完整,而争取中华民族之自由平等,是成了每一个生活教育同志当前所不可推却的天职了。(原载1936年3月有6日《生活教育》第3卷第2期)
(二)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节选)
什么是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它不是要求教育与生活联络。一提到联络,便含有彼此相处的意思。倘使我们主张教育与生活联络,便不啻承认教育与生活是两个个体,好像一个是张三,一个是李四,平日不相识,现在要互递名片结为朋友。联络的本意原想使教育与生活发生更密切的关系,不知道一把它们看作两个个体,便使它们格外疏远了。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在生活教育的观点看来,它们是一个现象的两个名称,好比一个人的小名与学名。先生用学名喊他,妈妈用小名喊他,毕竟他是他,不是她。生活即教育,是生活便是教育;不是生活便不是教育。分开来说,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康健的生活便是受康健的教育;过科学的生活便是受科学的教育;过劳动的生活便是受劳动的教育;过艺术的生活便是受艺术的教育;过社会革命的生活便是受社会革命的教育。以此类推,我们可以说:好生活是好教育;坏生活是坏教育;高尚的生活是高尚的教育;下流的生活是下流的教育;合理的生活是合理的教育;不合理的生活是不合理的教育;有目的的生活是有目的的教育;无目的的生活是无目的的教育。反过来说,平日过的是少爷小姐的生活,便念尽了汗牛充栋的劳动书,也不算是劳动教育;平日过的是奴隶牛马的生活,便把《民权训步》念得透熟,熟得倒过来背,也算不了民权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先生是先死,学生是学死!先死与学死所造成的国是死国,所造成的世界是死世界。
什么是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是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而不是三个不相谋的过程。同时,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它的涵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在这个定义下,先生与学生失去了通常的严格的区别,在做上相教相学倒成了人生普遍的现象。做既成了教学之中心,便有特殊说明之必要。我们怕人用“做”当招牌而安于盲行盲动,所以下了—个定义:“做”是在劳力上劳心。因此,“做”含有下列三种特征:
(一)行动;
(二)思想;
(三)新价值之产生。
一面行,一面想,必然产生新价值。鲁滨孙在失望之岛上缺少一个放水的小缸。一天烧饭,他看见—块泥土被火烧得像石头样的硬。他想,一块碎土既有如此变化,那么用这土造成一个东西.或者也能如此变化。他要试试看。他动手用土造成三个小缸的样子,架起火来把它们烧得通红,渐渐地冷下去,便成了三只坚固而不漏水的小缸。这里有行动,有思想,有新价值之产生——泥土变成水缸。这是做。这是教学做合一之做。
做是发明,是创造,是实验,是建设,是生产,是破坏,是奋斗,是探寻出路。
是活人必定做。活一天,做一天;活到老,做到老。如果我们承认小孩子也是活人,便须让他们做。小孩子的做是小发明,小创造,小实验,小建设,小生产,小破坏,小奋斗,探寻小出路。小孩子的做是小做,不是假做。
“假做”不是生活教育所能允许的。
我也不是主张狭义的“做”,抹煞一切文艺。迎春姊妹和宝玉在荇叶渚上了船,跟着贾母的船撑向花溆去玩。宝玉说:“这些破荷叶可恨!怎么还不叫人来拔去?……”黛玉说:“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欢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宝玉说:“果然好句!以后咱们别叫拔去了。”这里也有行动,有思想,有新价值之产生——破荷叶变成天然的乐器!领悟得这一点,才不致于误会教学做合一之根本意义。
既是这样,那么我们可以说:不做无学;不做无教;不能引导人做之教育,是假教育;不能引导人做之学校,是假学校;不能引导人做之书本,是假书本。在假教育、假学校、假书本里自骗骗人的人,是假人——先生是假先生,学生是假学生。假先生和假学生所造成的国是假国,所造成的世界是假世界。(原载1931年8月《中华教育界》第19卷第4期)
(三)创造宣言
创造主未完成之工作,让我们接过来,继续创造。
宗教家创造出神来供自己崇拜。最高的造出上帝,其次造出英雄之神,再其次造出财神、土地公、土地婆来供自己崇拜。省事者把别人创造的现成之神来崇拜。
恋爱无上主义者造出爱人来崇拜。笨人借恋爱之名把爱人造成丑恶无耻的荡妇来糟踏,糟踏爱人者不是奉行恋爱无上主义,而是奉行万恶无底主义的魔鬼.因为他把爱人造成魔鬼婆。
美术家如罗丹,是一面造石像,一面崇拜自己的创造。
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是我们的石像,是我们的爱人。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倘若创造出丑恶的活人,不但是所塑之像失败,亦是合作塑像者之失败。倘若活人之塑像是由于集体的创造,而不是个人的创造,那末这成功失败也是属于集体而不是仅仅属于个人。在一个集体当中,每一个活人之塑像,是这个人来一刀,那个人来一刀,有时是万刀齐发。倘使刀法不合于交响曲之节奏,那便处处是伤痕,而难以成为真善美之活塑像。在刀法之交响中,投入一丝一毫的杂声,都是中伤整个的和谐。
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以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
有人说: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八大山人挥毫画它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平凡也无过于一块石头,到了菲狄亚斯、米开朗基罗的手里可以成为不朽的塑像。
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单调无过于坐监牢,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之卦辞,产生了《正气歌》,产生了苏联的国歌,产生了《尼赫鲁自传》。单调又无过于沙漠了,而雷赛布(Lesseps)竟能在沙漠中造成苏伊士运河,把地中海与红海贯通起来。单调又无过于开肉包铺子,而竟在这里面,产生了平凡而伟大的平老静。
可见平凡单调,只是懒惰者之遁辞。既已不平凡不单调了,又何须乎创造。我们是要在平凡上造出不平凡;在单调上造出不单调。有人说:年纪太小,不能创造,见着幼年研究生之名而哈哈大笑。但是当你把莫扎尔特、爱迪生,及冲破父亲数学层层封锁之帕斯卡尔(Pascal)的幼年研究生活翻给他看,他又只好哑口无言了。
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但是鲁钝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不识字的慧能,传了黄梅的教义。慧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我们岂可以自暴自弃呀!可见无能也是借口。蚕吃桑叶,尚能吐丝,难道我们天天吃白米饭,除造粪之外,便一无贡献吗?
有人说: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但是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仑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特,毕竟写了《安魂曲》。绝望是懦夫的幻想。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这只是一半真理,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古语说:穷则变,变则通。要有智慧才知道怎样变得通,要有大无畏之精神及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变得过来。
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
像屋檐水一样,一点一滴,滴穿阶沿石。点滴的创造固不如整体的创造,但不要轻视点滴的创造而不为,呆望着大创造从天而降。
东山的樵夫把东山的茅草割光了,上泰山割茅草,泰山给他的第一个印象是:茅草没有东山多。泰山上的“经石峪”、“无字碑”、“六贤祠”、“玉皇顶”,大自然雕刻的奇峰、怪石、瀑布、豢养的飞禽、走兽、小虫和几千年来农人为后代种植的大树,于他无用,都等于没有看见。至于那种登泰山而小天下之境界,也因急于割茅草而看不出来。他每次上山拉一堆屎,下山撤一抱尿,挑一担茅草回家。尿与屎是他对泰山的贡献,茅草是他从泰山上得到的收获。茅草是平凡之草,而泰山所可给他的又只有这平凡之草,而且没有东山多,所以他断定泰山是一座平凡之山,而且从割草的观点看,比东山还平凡,便说了一声:“泰山没有东山好”。这话被泰山一棵树苗听见了,它想到自己老是站在寸土之中,终年被茅草包围着,徒然觉得平凡、单调,烦闷、动摇,幻想换换环境。一根树苗如此想,二根树苗如此想,三根树苗如此想,久而久之成趋向,便接二连三的,一天一天的,听到树苗对樵夫说:“老人家,你愿意带我到东山去玩一玩么?”樵夫总是随手一拔,把它们一根一根的和茅草捆在一起,挑到东山给他的老太婆烧锅去了。我们只能在樵夫的茅草房的烟囱里偶尔看见冒出几缕黑烟,谁能分得出哪一缕是树苗的,哪一缕是茅草的化身?
割草的也可以一变而成为种树的老农,如果他肯迎接创造之神住在他的心里。我承认就是东山樵夫也有些微的创造作用--为泰山剃头理发,只是我们希望不要把它的鼻子或眉毛剃掉。
创造之神!你回来呀!你所栽培的幼苗是有了幻想,樵夫拿着雪亮亮的镰刀天天来,甚至常常来到幼苗的美梦里。你不能放弃你的责任。只要你肯回来,我们愿意把一切--我们的汗,我们的血,我们的心,我们的生命--都献给你。当你看见满山的幼苗在你监护之下,得到我们的汗、血、心、生命的灌溉,一根一根的都长成参天的大树,你不高兴吗?创造之神!你回来呀!只有你回来,才能保证参天大树之长成。
(原载1951年4月《育才学校》)
【附录2】陶行知名言警句
1.教育是立国之本。
2.教育就是生活改造。我一提及教育便含了改造的含义。教育好比是火,火到的地方,必使这地方感受他的热,热到极点,便要起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育有这样的力量。
3.教育是什么?教人变!教人变好的是好教育。教人变坏的是坏教育。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不教人变、教人不变的不是教育。
4.教育必须是战斗的。教育不是玩具,不是装饰品,不是升官发财的媒介。教育是一种武器,是民族、人类解放的武器。
5.爱满天下。
6.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你们抱着这种精神去教导小朋友,总是不会错的。
7.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事人。”
8.人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
9.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求,便是盲目的教育。倘使我们认定社会就是一个伟大无比的学校,就会自然而然的去运用社会的力量,以应济社会的需求。
10.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
11.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12.我们的理论应该是这样: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13.教育必须是科学的。这种教育是没有地方能抄袭得来的。
14.逃避现实的教育不是真教育。
15.新教育和老教育不同之点,是老教育坐而听,不能起而行,新教育却是有行动的。
16.有钱办学不算希奇,我们要把没有钱的学堂办得有精彩,才算真本领。
17.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管众人之事者,拜众人为老师。
18.我的主张是:有书读的要做事,有事做的要读书。先生不应该有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19.为了苦孩,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
20.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把你和你的学生的生命放在大众的生命里,这才算是尽了教师的天职。
21.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来到山区说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