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二十二条)台椒椒南民初字第http www.00087.com号

二、文献辑存&
二、文献辑存
&&&&备陈灾变疏(节选)&&&&[明]马茂才&&&&(略)&&&&臣奉差,事竣,道经臣乡延安府,自去年一年无雨,草木枯焦。八、九月间,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其粒类糠皮,其味苦而涩,食之仅可延以不死。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诸树惟榆树差善,杂他树皮以为食,亦可稍缓其死。殆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其石,名曰青叶,味腥而腻,少食辄饱。不数日,则腹胀下坠而死。&&&&民有不甘于食石而死者,始相聚为盗。而一、二稍有积贮之民,遂为所劫,而抢掠无遗矣。有司亦不能禁治,间有获者,亦恬不知畏,且曰:“死于饥,与死于盗等耳。与其坐而饥死,何若为盗而死,犹为饱死鬼也。”&&&&最可悯者,如安塞城西有粪场一处,每晨必弃二、三婴儿于其中。有涕泣者,有叫号者,有高呼其父母者,有食其粪土者。至次晨,则所弃之子已无一生,而又有弃之者矣。&&&&更可异者,童稚辈及独行者,一出城便无踪影。后见门外之人炊人骨以为薪,煮人肉以为食,始知前之人皆为其所食。而食人之人,亦不数日,面目赤肿,内发燥热而死矣。于是,死者枕藉,臭气熏天。县城外掘数坑,可容数百人,用以掩其遗骸。臣来之时,已满三坑有余。而数里外不及掩者,又不知其几许矣。小县如此,大县可知;一处如此,他处可知。&&&&幸有抚臣岳和声拮据独苦,以弭盗而兼之拯救,捐俸煮粥以为率,而道、府、州、县,各有所施以拯济。然粥有限,而饥者无限,杯水车薪,其何能济乎!&&&&臣仰窥皇上,宵衣旰食,无念不为民生虑,无刻不为安民计。若不急救此一方遗黎,恐死者,死矣,为盗者,为盗矣。见有之民,旦夕莫必其命。西北疆域几成无人区矣!乞敕下该部,从长计议,或发赈济,或蠲加派,或姑减其分数,或缓待之秋成,惟在皇上急为涣汗耳。&&&&然,臣犹有说焉,国初,每十户编为一甲,十甲编为一里。今之甲里寥落,户口萧条,已不复如其初矣。况当九死一生之际,即不蠲不减,民亦有呼之而不应者。官司束于功令之严,不得不严为催科。如一户,只有一、二人,势必令此一、二人而赔一户之钱粮。一甲只有一、二户,势必令此一、二户而赔一甲之钱粮。等而上之,一里、一县,无不皆然。则见在之民,只有抱恨而逃,飘流异地,栖泊无依。恒产既亡,怀资易尽,梦断乡关之路,魂消沟壑之填,又安得不相率而为盗者乎?此处逃之于彼,彼处复逃之于此,转相逃则转相为盗,此盗之所以遍秦中也。&&&&臣目睹此光景,心几痛裂。皇上亦必恻然动念,当事诸臣,自有筹划。然蚤一日,则救数千万之生灵;迟一日,则毙数千万之性命。惟皇上速加之意也。&&&&(略)&&&&壶口考&&&&[清]吴炳&&&&《禹贡》:“既载壶口。”《蔡氏传》谓:“壶口,山名。禹受命治水所始。”焦竑云:“河自塞外入中国,壶口当南出孔道,故名河口。”&&&&予观壶口形势,因上流宽广,至此收束归槽,如壶之口然并非山名。孟门,在壶口下一里,两巨石屹立河中,相对如门,俗讹为山,已非真景。蔡氏以壶口为山,误尤甚矣。焦氏河口之说,均于形势未详。不过悬揣臆测之辞耳。若果因孔道名河口,则河自塞外人中国,孔道多矣,何独以此为河口。又按《汉·地理志》云:“壶口在河东郡,北屈县东南”。考北屈,即今山西吉州,居宜之东,与宜对隔一河。壶口属宜地,在吉州西。乃云东南,殊不可解。&&&&《禹贡》:“导河积石,至于龙门”,而不复言壶口。按《吕氏春秋》云:“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大溢逆流,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谓之孟门。”观此则疏凿次第,自必先壶口、孟门,而后达于龙门。《水经注》亦云:“孟门,即龙门上口。”乃《地理今释》谓:“龙门与壶口东西隔水相望。”不知两地上下相去五十余里,而以东西相望言之,其谬,又不足深辨。&&&&顾古今称胜迹者,群道龙门,而不及壶口,人殊疑为无足指数。《韩城县志》论龙门云:“《通志》谓,河水至此,直下千仞,地皆震撼。其下湍澜警波,如山如沸。今韩之龙门,则无是。不知此之云,何从乃尔?闻宜川县有埽上者,悬流略彷十一云。”按,埽与溞同,宜邑土人呼壶口为溞上。&&&&又,辛氏《三秦记》:“大鱼集龙门下,数千不得上,上者化为龙,不上者,点额暴腮。”今观龙门上下,鳞介游泳,并无所为不得上之处。而《元和志》载:“汾川县东七里,河岸填狭,状似槽形,悬水奔流,鼋、鼍、鱼、鳖,所不能游。”《明一统志》亦谓:“孟门,在黄河中流,大石横亘数百步,鱼之溯河者扼此。是古来谈龙门者,核其实,多指壶口。”盖缘壶口毗连龙门,均经大禹疏凿,举龙门,即以该壶口。而汉太史司马公,实居龙门故地,得以人传,兼龙门为秦、晋冲途,骚人墨客游历所经,类多纪载。壶口僻处边隅,舟车莫达,虽有好奇之士,无从临眺。而古今居此地者,又皆未能道其详。于是始,犹举龙门以该壶口。渐且知龙门,而不复知壶口。遂令开辟以来,灵奇俶诡之佳景,埋没数千年,反不得如龙门之脍炙于人口。&&&&又考《雍州贡赋》:“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积石,在壶口之上,而龙门为壶口下流。是禹时,此地可通舟楫,明甚。然《水经注》云:“浑洪赑怒,浚波颓叠,迄于下口。”又云:“数里之外,便觉雾雨沾人。”予尝因公抵其地,宿岩坳者屡日。见夫横崖千尺,奔流腾跃,山飞海立,晴昼晦冥,风雨迷离,辄为不寒而慄。始信《水经》所言,盖非欺我。上流舟航至此,集数十百人力,拽登岸,度置圆木上,号呼推挽,陆行十余里,始复入于河。未知《禹贡》所载,果何以云也。宋邢恕奏,造船运粮征西夏,李复疏驳之,可谓言之凿凿。朱子复援《禹贡》之说,不免致疑,亦由未亲历其地,不察情形故耳。&&&&夫负奇抱异者,缘所处非地,不能表见当世,而无其实乃冒重名与悬拟妄度,遽信为是,而无能正之者。古今如此类,可胜道哉?&&&&延民疾苦五条(节选)&&&&[清]许瑶&&&&一议为天下之民,莫穷于延;天下之赋,莫重于延。国有加增之名,而愈损其实;民有重科之熟,而并驱之荒。伏乞宪台特展补天之忠,重造残疆之命。豁除必不可得之虚粮,以培养渐有可臻之实效事。&&&&窃本道所管延安府九州、县,荒残伤惨之状,亘古史传所未闻。若非身亲其地,几不知普天之下,有如此荒区;率土之民,有如此茕苦者。千里顽山,四围重阻,商贾难以至其地,行旅难以出其乡。以此,经营之路既绝,有力难以催倩,而得财有粟,难以货卖而得银。毕世穴居豕游,锱铢罕得见面。此其独穷于天下之民也,地实为之也。&&&&况乎流寇首发大难,闯逆始祸,毒痛皆在此地,故蹂躏更惨。及我朝定鼎,复经王逆作乱,再值旱、涝非常,漂没更烈。此其更穷于昔日之延民也,时实为之也。&&&&民生莫不有居室,而延民独瓦砾丘墟,窟土而处。夏则百虫所啮,潦则覆压所伤。民生莫不有衣食,而延民独赭黔百结,肘露踵穿。百蔬并无遗种,葱蒜至贱,不可俱得。以出赋之地言之,所谓南东其亩者,皆建瓴侧立,粪溉不能仰而置诸上,淋潦又复冲而泻诸下,故又穷于耕。地则崖凹、石坡、沙砾相错,气则日寒霜早,虽大稔之后,仅可一收,故又穷于获。《禹贡》所谓下、中三错,《周礼》所谓再易三易,言其地收一年,必废两年也。&&&&明朝二百余年,物力全盛之时,皆以折正起科,或八、九亩出一亩之赋,或三、五亩出一亩之赋。本朝因兵燹之后,人民存者不及十分之二,所在抛荒,止就熟地照折完辨。民虽穷于昔日,赋未变于昔日也,夫何兴屯?道厅从岁额不敷起见,专以清丈为事,反令民间自行开首,概将官尺二百四十步计亩报粮,岂真有神驰鬼使,忽能厘荒而熟哉!不过以熟包荒,是非增地,直加税耳。&&&&本道由是,鄜州之民一亩之地,九赋其粮;洛川之民一亩之地,八赋其粮。含忍包赔,向隅莫诉,陈布政奏疏所称,赋不能完而贻上以加增之名者,伤哉其言之矣!如洛川、宜川等处拖欠十六年粮银各千余两,虽敲扑殒命,莫徭垫纳分毫,官受罚受革,而无补于国,民累死累逃而无益于粮。既有现在赔比之苦,遂隳将来开垦之心。是有加赋之虚名,以县累朝廷之德意,反贻耗赋之实,害以默损国家之元神。民主安得而保聚?旧赋何由而渐复哉!本道莅任三阅月,百姓纷纷告苦。因而详考各州、县赋役全书,原开折正字样,合之现在通行丈量所得之亩数,除肤、甘二县已准折正不开外,确见四亩折一者,延川、宜川也;五亩折一者,延长、宜君、中部也;八亩折一者,洛川也;分上、中、下三等,上等三亩折一,中等五亩折一,下等九亩折一者,鄜州也。虽布政司屡见确查,未经覆题请旨,小民徒喁喁望风,未得实沾苏息。&&&&伏乞,宪台以旋乾转坤之力,行救焚拯溺之心,特赐题请通行,分别照旧折正。从此民完应纳之粮,必挈妻子而归乡里。立见生聚教训,还富庶之生齿。而原田每每尽力开垦,以全复旧额,此非请减赋,实基增赋之原也。伏候采择。&&&&一议为虚丁之赔害甚重。现丁之赔累已极,逃丁之复业无期。伏乞,题明实在户口,永豁包赔,令民生思慕故土,徭役渐还旧额事。&&&&窃照古者,十六受役。六十归田,而民有丁差,此租庸遗意也。天下户口,每丁不过以几分计,多至以一钱计。独今日延民之苦,有赤贫只身,而岁纳至七、八两不止者。较之几分,则一丁已至百丁;较之一钱,亦以一丁而至八十丁矣。究其由,全盛之时,延徭已重于天下。然众擎易举,丁多徭均,自足供一县之用。及七遭兵燹,人民逃死,存者止十分之二,而一县经费所需,尚未能尽减于昔日也。于是以十分之用,而责之二分之民;数丁之供,坐之一丁。按册则丁多,阅人则丁寡。问其姓名,则大半已登鬼录;稽其户里,则亲族并无识认。生者代死者兴差,现者替逃者肩役。人无固志,逋亡愈多。破窑非可恋之居,蓝缕无难挈之物,流离转徙,客死他乡,此既兴去土之思,彼宁怀生还之望。所以现丁亦变为逃丁,而逃丁永不能复为现丁者,皆虚丁之害也。&&&&本遭到任以来,尽出所携,一捐以筑城垣;再捐以恤孤老;三捐以制器操赏,振饬武备;四捐以助倒塌窑穴者、修盖房屋者,招抚流移,安辑老弱。然而鸿雁仍嗷于中泽,狐兔竟绝于丘首,岂皆无坟墓,骨肉足动怀来,恶保聚而乐危亡哉?令烦赋重,徭役为之驱,故宁抱头裹足,而莫敢前也。兴言及此,拊心呕血,无计剜肉而医疮。&&&&以宜君一邑言之,原设三十八里,今止存一里,里不满十甲,甲又无全户,户又多单丁,则户口之衰落可知也。延长以一千六百余丁,而包七千六百余丁,已蒙按院批候,会题九属,喁喁望风,不啻解倒悬,拯焚溺。伏乞严檄各州、县,彻底清查,据现在实丁,册报供役。将所谓老丁、偏丁、供丁、帮丁诸项名色,尽行革除,题请永免。则一丁止纳一丁之徭,而包纳数丁与赔纳亡丁等令,永不为生民之害矣。将见旬日之间,挈妻孥、负颁白而归者,踵相接。井邑村落,烟火渐稠,而鸡犬桑麻,保聚日繁。可尽复丁徭之旧额,而再见熙之皇风矣。伏候采择。&&&&一议为驮盐,系延属之最苦,缴课非经国之计谟。谨酌两便之策,以拯五属之剥肤,以垂盐政之永利事。&&&&窃照盐法成利,招集商贩,疏通官引,此万古不易之定制也。奈庆、延等府,因无商贩,不得不向户口散引。引散矣,又不得不责令户口驮盐,乃驮盐一也。&&&&而州、县坐落,与盐池有近有远,则利害判然于其间矣。如庆阳之环县,去盐池最近,则其民以驮盐为最乐。盖四围山岭,有米不能出籴而易银,惟驮得盐一引,可获四、五钱之利。其本处卖之不尽者,即卖之远池州、县,所获更倍。故其民争相趋于盐利,虽禁之不能止者,路愈近,则利愈广也。如延安之宜川、延川、宜君、中部、延长等县,坐落延属之极东南,去盐池甚远。则其民以驮盐为最苦。崎岖险隘,往返三千余里,运载艰难。驮盐一引,脚价较引价不啻十倍。至售盐之后,尚不足偿资斧之费,此赔折之苦也。&&&&有头畜者,犹堪支持,至贫无力者,背负肩荷,辛苦万状。如延长,该盐引八百六十四道,计盐一十八万斤,需长驴三千六百头,竭一县之力,无从设处,此脚力之苦也。&&&&延长册丁一千六百有奇,以两驴一人计之,得夫一千八百名,即空国而负贩,其孰是力南亩,而应正供者乎?势必至抛芜田地,此伤农之苦也。&&&&故其民自我朝以来,皆甘心纳课缴引,而不愿驮盐。其民食之盐,皆买之近池州、县之步贩耳。然而司盐计者,凛奉功令,恐与民间纳银不得升合良盐之敕谕相左,势不得不责之以驮。是欲小民实沾国家恩惠也,而不知小民,不惟不沾恩惠,反有倾家荡产,以至警窜转徙者矣。故其民视驮盐之苦,更苦于包丁、包地者,盖地远而害深也。然则听其纳课,而不驮盐,则在朝廷,既不可受不与而取之名;在盐院,亦不肯任虚销引而实收课之责,此不可也。必欲强之驮盐,而后纳课,是欲强其至苦,而驱之以甚,不便矫其所愿出之常课,而迫以赔累之其祸,无益于国,而有害于民,又不可也。&&&&为之奈何?窃以为,不责远池州、县之民驮盐,而责远池州、县之民销引,是在国,既非不与而取之课,而在民,又无矫所愿而强所苦之害,此策之两便者也,是在宪台一转移而已。则今近池州、县之民,惟冀多得一引,以为谋利之资。亦有私自与远池州、县之民取引以往驮者,此民间之私弊,一转移而为国家之公利。若明许池远州、县,将引转卖近池州、县之民,在朝廷视之,依然商贾也,何害于国;在民,既得薄利,复免远涉,且可优游纳课,而国税不至于病民矣。&&&&伏乞宪台慨赐题明,永著为例,是盐税无缺额之忧,数县有更生之庆矣。伏候采择。&&&&一议为朝廷之大体宜存,孤贫之哀吁宜恤,伏乞宪台申明仓谷补给之。(略)&&&&一议为疲驿之待济甚迫,协站之应用多亏,伏乞宪台题归藩司就近支用。(略)&&&&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日公布)&&&&陕甘宁边区在国民政府和蒋委员长领导下,本着拥护团结,坚持抗战,争取最后战胜日寇的方针,本着三民主义与抗战建国纲领的原则,根据陕甘宁边区的环境与条件,特制定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作为边区一切工作之准绳。&&&&一、民族主义&&&&一、坚持巩固与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全边区人民与党派,动员一切人力、物力、财力、智力,为保卫边区、保卫西北、保卫中国、收复一切失地而战。&&&&二、高度的发扬边区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反对一切悲观失望、妥协投降的倾向。&&&&三、厉行锄奸工作,提高边区人民的警觉性,彻底消灭汉奸、敌探、土匪的活动,以巩固抗日后方。&&&&四、实现蒙、回民族在政治上、经济上与汉族的平等权利,依据民族平等的原则,联合蒙、回民族共同抗日。&&&&五、尊重蒙、回民族之信仰、宗教、文化、风俗、习惯,并扶助其文化的发展。&&&&六、在不损害边区主权的原则下,保护一切同情中国抗战国家的人民、工商业者、教民,在边区生产、经营与文化事业方面的活动。&&&&二、民权主义&&&&七、发扬民主政治,采用直接、普遍、平等、不记名的选举制,健全民主集中制的政治机构,增强人民之自治能力。&&&&八、保障人民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信仰、居住、迁徙与通信之自由,扶助人民抗日团体与民众武装之发展,提高人民抗战的积极性。&&&&九、充实抗日地方武装力量,发展与健全人民抗日自卫军、抗日少先队,加紧其政治、军事、文化上的教育与训练。&&&&十、以政治工作与组织力量的配合,实行兵役与参战的动员。&&&&十一、发扬艰苦作风,厉行廉洁政治,肃清贪污腐化,铲除鸦片赌博。&&&&十二、实行男女平等,提高妇女在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上的地位,实行自愿的婚姻制度,禁止卖买婚姻与童养媳。&&&&十三、建立便利人民的司法制度,保障人民有检举与告发任何工作人员的罪行之自由。&&&&十四、建立工作检查制度,发扬自我批评,以增进工作的效能。&&&&十五、实行普及免费的儿童教育,以民族精神与生活知识教育儿童,造成中华民国的优秀后代。&&&&十六、发展民众教育,消灭文盲,提高边区成年人民之民族意识与政治文化水平。&&&&十七、实行干部教育,培养抗战人才。&&&&三、民生主义&&&&十八、确定私人财产所有权,保护边区人民由土地改革所得之利益。&&&&十九、开荒垦地,兴修水利,改良耕种,增加农业生产,组织春耕秋收运动。&&&&二十、发展手工业及其他可能开办之工业,奖励商人投资,提高工业生产。&&&&二十一、实行统一累进税,废除苛捐杂税。&&&&二十二、保护商人自由营业,发展边区商业。&&&&二十三、厉行有效的开源节流办法,在各机关、学校、部队中,提倡生产运动与节约运动,增加收入,减少支出,以解决战时财政经济之困难。&&&&二十四、确定八小时工作制度,改善劳动待遇,保护工人利益,同时提高劳动热忱,增加生产效能。&&&&二十五、优待抗日军人与工作人员之家属,使抗日军人安心作战,工作人员安心工作。&&&&二十六、废止高利贷,政府举办低利借贷,奖励合作社之发展。&&&&二十七、保育儿童,禁止对儿童的虐待。&&&&二十八、抚恤老弱孤寡,救济难民灾民,不使流离失所。&&&&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日中共边区中央局提出,中共中央政治局批准)&&&&为着进一步巩固边区,发展抗日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以达坚持长期抗战增进人民福利之目的起见,中共陕甘宁边区中央局特于边区第二届参议会举行选举之际,根据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总理遗嘱及中共中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原则,向我边区二百万人民提出如下之施政纲领,如共产党员当选为行政人员时,即将照此纲领坚决实施之。&&&&(一)团结边区内部各社会阶级,各抗日党派,发挥一切人力、物力、财力、智力,为保卫边区、保卫西北、保卫中国、驱逐日本帝国主义而战。&&&&(二)坚持与边区境外友党友军及全体人民的团结,反对投降分裂倒退的行为。&&&&(三)提高边区武装部队的战斗力,保障其物质供给,改善兵役制度及其他后方勤务的动员制度,增进军队与人民的亲密团结。同时加强抗日自卫军少先队的组织与训练,健全其领导系统。&&&&(四)加强优待抗日军人家属的工作,彻底实施优抗条例,务使八路军及一切友军在边区的家属得到物质上的保障与精神上的安慰。&&&&(五)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各派及无党无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在共产党员被选为某一行政机关之主管人员时,应保证该机关之职员有三分之二为党外人士充任。共产党员应与这些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不得一意孤行,把持包办。&&&&(六)保证一切抗日人民(地主、资本家、农民、工人等)的人权、政权、财权及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信仰、居住、迁徙之自由权,除司法系统及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其职务外,任何机关部队团体不得对任何人加以逮捕审问或处罚,而人民则有用无论何种方式,控告任何公务人员非法行为之权利。&&&&(七)改进司法制度,坚决废止肉刑,重证据不重口供。对于汉奸分子,除绝对坚决不愿改悔者外,不问其过去行为如何,一律实行宽大政策,争取感化转变,给以政治上与生活上之出路,不得加以杀害、侮辱、强迫自首或强迫其写悔过书。对于一切阴谋破坏边区分子,例如叛徒分子反共分子等,其处置办法仿此。&&&&(八)厉行廉洁政治,严惩公务人员之贪污行为,禁止任何公务人员假公济私之行为,共产党员有犯法者从重治罪。同时实行俸以养廉原则,保障一切公务人员及其家属必需的物质生活及充分的文化娱乐生活。&&&&(九)发展农业生产,实行春耕秋收的群众动员,解决贫苦农民耕牛农具肥料种子的困难,今年开荒六十万亩,增加粮食产量四十万担,奖励外来移民。&&&&(十)在土地已经分配区域,保证一切取得土地的农民之私有土地制,在土地未经分配区域(例如绥德、鄜县、庆阳)保证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及债主的债权,惟须减低佃农租额及债务利息,佃农则向地主缴纳一定的租额,债务人须向债主缴纳一定的利息,政府对租佃关系及债务关系加以合理的调整。&&&&(十一)发展工业生产与商业流通,奖励私人企业,保护私有财产,欢迎外地投资,实行自由贸易,反对垄断统制,同时发展人民的合作事业,扶助手工业的发展。&&&&(十二)调节劳资关系,实行十小时工作制,增强劳动生产率,适当的改善工人生活。&&&&(十三)实行合理的税收制度,居民中除极贫者应予免税外,均须按照财产等第或所得多寡,实施程度不同的累进税制,使大多数人民均能负担抗日经费。同时健全财政机构,调整金融关系,维护法币,巩固边币,以利经济之发展与财政之充裕。&&&&(十四)继续推行消灭文盲政策,推广新文字教育,健全正规学制,普及国民教育,改善小学教员生活,实施成年补习教育,加强干部教育,推广通俗书报,奖励自由研究,尊重知识分子,提倡科学知识与文艺运动,欢迎科学艺术人才,保护流亡学生与失学青年,允许在校学生以民主自治权利,实施公务人员的两小时学习制。&&&&(十五)推广卫生行政,增进医药设备,欢迎医务人才,以达减轻人民疾病之目的,同时实行救济外来的灾民难民。&&&&(十六)依据男女平等原则,从政治经济文化上提高妇女在社会上的地位,发挥妇女在经济上的积极性,保护女工、产妇、儿童,坚持自愿的一夫一妻婚姻制。&&&&(十七)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实行蒙、回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平等权利,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尊重蒙、回民族的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十八)欢迎海外华侨来边区求学,参加抗日工作,或兴办实业。&&&&(十九)给社会游民分子以耕种土地,取得职业与参加教育的机会,纠正公务人员及各业人民中对游民分子加以歧视的不良习惯,对会门组织实行争取与团结教育的政策。&&&&(二十)对于在战斗中被俘之敌军及伪军官兵,不问其情况如何,一律实行宽大政策,其愿参加抗战者,收容并优待之,不愿者释放之。一律不得加以杀害、侮辱、强迫自首、或强迫其写悔过书。其有在释放之后又连续被俘者,不问被俘之次数多少,一律照此办理。国内如有对八路军、新四军及任何抗日部队举行攻击者,其处置办法仿此。&&&&(二十一)在尊重中国主权与遵守政府法令的原则下,允许任何外国人到边区游历,参加抗日工作、或在边区进行实业文化与宗教的活动。其有因革命行动被外国政府压迫而来边区者,不问其是宗主国人民或殖民地人民,边区政府当一律予以恳切的保护。&&&&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日大会通过)&&&&一、政权组织&&&&1、边区、县、乡人民代表会议(参议会)为人民管理政权机关。&&&&2、人民普遍直接平等无记名选举各级代表,各级代表会选举政府人员。&&&&3、各级政府对各级代表会负责,各级代表对选举人负责。&&&&4、乡代表会即直接执行政务机关。&&&&5、人民对各级政权有检查、告发、及随时建议之权,每届选举时则为大检查。&&&&6、各级代表会每届大会检查上届大会决议执行的情况。&&&&7、各级政府人员,违反人民的决议,或忽于职务者,应受到代表会议的斥责或罢免,乡村则由人民直接罢免之。&&&&8、各级人民代表会议(参议会):乡一年改选一次,县二年改选一次,边区三年改选一次。&&&&9、边区各少数民族,在居住集中地区,得划成民族区,组织民族自治政权,在不与省宪抵触原则下,得订立自治法规。&&&&二、人民权利&&&&1、人民为行使政治上各项自由权利,应受到政府的诱导与物质帮助。&&&&2、人民有免于经济上偏枯与贫困的权利。保证方法,为减租减息与交租交息,改善工人生活与提高劳动效率,大量发展经济建设,救济灾荒,扶养老弱贫困……等。&&&&3、人民有免于愚昧及不健康的权利。保证方法,为免费的国民教育,免费的高等教育,优等生受到优待,普施为人民服务的社会教育,发展卫生教育与医药设备。&&&&4、人民有武装自卫的权利。办法为自卫军、民兵等。&&&&5、边区人民不分民族,一律平等。&&&&6、妇女除有与男子平等权利外,还应照顾妇女之特殊利益。&&&&三、司法&&&&1、各级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除服从法律外,不受任何干涉。&&&&2、除司法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职务外,任何机关团体不得有逮捕审讯的行为。&&&&3、人民有不论用任何方法控告失职的任何公务人员之权。&&&&4、对犯法人采用感化主义。&&&&四、经济&&&&1、应保证耕者有其田,劳动者有职业,企业有发展的机会。&&&&2、用公营、合作、私营三种方式组织所有的人力物力为促进繁荣消灭贫穷而斗争。&&&&3、欢迎外来投资,保障其合理利润。&&&&4、设立职业学校,创造技术人才。&&&&5、有计划地发展农工矿各种实业。&&&&五、文化&&&&1、普及并提高一般人民之文化水准,从速消灭文盲,减少疾病与死亡现象。&&&&2、保证学术自由,致力科学发展。&&&&以上规定,均不宜太烦琐。&&&&关于陕西省与甘肃省在子午岭之间境界划分的协议书&&&&陕西省与甘肃省在子午岭之间的境界问题,发生于1958年,迄今已有3年多,先后经两省有关专、县商谈四次,没有达成协议。为了彻底划清子午岭之间的境界,根据两省省委指示精神,双方各派代表,于日至25日在甘肃省宁县召开了子午岭境界划分会议,参加会议的:&&&&陕西省方面:陕西省民政厅厅长杨伯伦、延安专署副专员曹志谦、中共黄陵县委书记处书记邱振孝、鄜县副县长韩海旺等11人。&&&&甘肃省方面:甘肃省民政厅副厅长王子庄、中共庆阳地委书记处书记兼专员崔世俊、中共宁县县委书记处书记崔永贵、宁县县长罗世民、合水县副县长邓生福、正宁县副县长张文录等17人。&&&&会议遵照两省省委指示,以子午岭的分水岭作为两省的分界线,本着有利团结、有利生产、协商互让的精神,参照历史习惯,照顾现实情况,经过充分协商后,达成如下协议:&&&&一、陕西省和甘肃省在子午岭之间的界线,北至五亭子,南至艾蒿店一段,以分水岭作为两省的分界线。位于分水岭以东的尹家庄、兔儿崾崄、桦树庄子、兴隆关、东南桂花园、老芦保、东吊庄、芦邑庄、阎家坬、李家坬、东蔡子岭、烧锅梁、北坬子、南五里墩等十五个村庄由陕西省管辖;位于分子岭以西的五亭子、三里店、七里店、何家庄、西崾崄、南庄子、白杨树崾崄、杏树崾崄、椿树院、北桂花园、西南桂花园、白草湾、西吊庄子、严家湾、五里墩、椒树园子、西蔡子岭、白杨树庄子、石卡子(南庄子)、下五里(高庄子)、瓦窑庄、油房湾、艾蒿店、五里墩窑科等24个村庄由甘肃省管辖;位于岭脊的芦保,以分水岭为界,岭西归甘肃省管辖,岭东归陕西省管辖。五亭村南的涝池,位于甘肃省宁县、合水县和陕西省鄜县三县的交界点,由这三个县共管共用。芦邑庄位于分水岭以东的部分,应属陕西省黄陵县管辖,鉴于甘肃省国营农场已在该村修建了房屋,议定以庄前公路为界,路西归甘肃省宁县管辖,路东归陕西省黄陵县管辖。&&&&二、甘肃方面的国营农场现在陕西省所属子午岭分水岭以东,已开垦的2000余亩耕地,地权属陕西省黄陵县、鄜县所有,一切国家行政事宜均按陕西省具体措施执行。属甘肃省公社集体或个人耕种陕西省的土地,应向当地政府交纳公购粮。为了防止水土流失,凡现有耕地中超过25度的陡坡地,今年收获后应弃耕,用于植树造林。&&&&三、另外,艾蒿店西南之陕西省旬邑县与甘肃省正宁县段,陕西省方面的马栏农场,现在甘肃省正宁县马湾已开垦的耕地,位于陕甘界西,地权属甘肃省正宁县所有,一切国家行政事宜按甘肃省具体措施执行。属于陕西省公社集体或个人耕种甘肃省土地,应向当地政府交纳公购粮。为了防止水土流失,凡现有耕地中超过25度的陡坡地,今年收获后应弃耕,用于植树造林。&&&&四、界线划定后,一方在对方辖区内开垦荒地、伐木、搞副业须征得当地县人民委员会或其所属林业部门的同意,并按照主管方面的有关规定执行。&&&&甘肃省原在分水岭以东已伐的木材,陕西省同意交给甘肃省使用。&&&&五、双方一致强调,为了搞好生产,今后应更加团结,互相协作,互相支援,加强对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教育,共同做好护林防火和水土保持工作。&&&&六、本协议经报请陕西省、甘肃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后生效。本协议一式两份,分别由两省民政厅保存,以备查考。&&&&陕西省代表
杨伯伦(签字)&&&&甘肃省代表
王子庄(签字)&&&&一九六二年五月二十五日&&&&延安地区行政公署关于鼓励外商、港澳台胞来延投资的优惠政策&&&&延署发(1995)27号
为了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鼓励和吸引外商、港澳台胞来延安投资,特制定本优惠政策。&&&&第一条
欢迎外商、港澳台胞来延以下列形式进行投资:&&&&(一)独资经营企业、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二)开展补偿贸易,来料加工、装配,来样加工,合作生产;&&&&(三)承包、租赁国有、集体工商企业;&&&&(四)购买国有、集体、个体企业和企业的股票、债券;&&&&(五)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成片开发经营;&&&&(六)兴办或合办商业、旅游信息咨询等第三产业;&&&&(七)开发房地产和注册成立房地产开发公司;&&&&(八)开发旅游区和国家法律允许的其它双方商定的项目。&&&&第二条
鼓励外商、港澳台胞对农业、煤炭、水、电、路等基础工作和基础设施,对高新技术产业和现有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对兴办出口型企业和先进技术型企业进行投资,并给予相应的优惠待遇。&&&&第三条
外商、港澳台胞在延安的投资、购置的资产、工业产权、投资所得利润和其它权益,受国家法律保护,可以依法转让和继承。&&&&第四条
生产性外商、港澳台胞投资企业,除了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开采项目,由国务院另行规定外,实际经营期限在十年以上的,从开始获利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对能源、交通等其它重要生产性项目,按国务院规定,给予更长期限的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优惠。外商、港澳台胞投资企业,依照上述规定,享受减税、免税待遇期满后,经批准,可以在以后的十年内继续减征企业所得税15%至30%。&&&&第五条
凡外商、港澳台胞投资在1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厂址在符合我区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可优先安排并按合同有关时限的要求,征用土地和拆迁。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用可以降低20%缴纳。属于高新技术企业,可以选择有利于生产发展的场地和建筑,予以租赁或转让使用权。租赁、转让费从优协商。在城镇内进行房地产开发的,也可按租赁、转让方式,一事一议,从优商约。&&&&第六条
外商、港澳台胞从事基础设施项目的开发利用和经营,包括开发、经营开发区,而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期限最长为七十年。在使用期内,对已开发的土地,可依法转让、出租、抵押、交换、继承,由土地管理部门负责办理手续,费用从优,可按应收费用标准的50%至80%收取。&&&&第七条
外商、港澳台胞投资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水、电、运输、通讯等公用设施由有关部门优先安排,优先供应。&&&&第八条
外商、港澳台胞投资企业由于特殊原因,需要对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报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可加速折旧。&&&&第九条
外商、港澳台胞投资企业所需生产物资,享受国有企业同等价格。外商、港澳台胞投资企业的电话初装费、公路养护费和供水、供电、供气、货物运输、工程施工、设计、咨询服务及广告、医疗费,实行与国内企业同等标准。&&&&第十条
外商、港澳台胞投资企业除按法律、法规规定缴纳的税、费外,任何单位不得向其摊派和收取费用。法律、法规以外的收费和摊派,外资企业有权拒绝。&&&&第十一条
在外商、港澳台胞投资企业中工作的外籍人员、港澳台胞和其家属,持有长期居留证或省、地经贸委出具的证明的,以及应邀来我区考察洽谈项目的外商、港澳台胞,在延安地区内的食宿、交通、旅游费,可按照中国公民的收费标准收费,可用人民币支付。在区外、省内的上述费用收取标准,按陕西省人民政府有关规定执行。&&&&第十二条
外商、港澳台胞投资企业在生产流通过程中,需要借贷的周转资金,经开户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审核同意,予以优先贷款。允许其以现汇或固定资产作抵押,向专业银行申请借贷人民币资金,允许其经过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向社会发行债券,筹措资金。&&&&第十三条
外资、港澳台资企业原则上要自求外汇平衡,如暂时难以平衡,允许进入当地外汇调剂中心,与其它外资企业互相调剂外汇余缺,还可以经过批准推销区内产品出口或委托区内有经营权的外贸公司代理出口,实行综合补偿。&&&&第十四条
外商、港澳台胞在延安举办的合资、合作企业,其利润所得在按投资比例分配的基础上,再增加10%;凡是产品出口型企业,界定产品由西安市出口,产品由企业运往西安的运杂费,超过外商所增加10%的利润所得时,超出部分,由延安合资方在其分配的利润中给以适当补贴,补贴数额由企业各方在合营合同中约定。&&&&第十五条
外商、港澳台胞投资企业的投资者将从企业取得的利润直接再投资于该企业,增加注册资本,或者作为资本投资开办其它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不少于五年的,经投资者申请,税务机关批准,退还其再投资部分已交纳所得税的40%的税款。&&&&第十六条
外商、港澳台胞可以委托在国内的亲友作为其代理人。代理人应执有具有法律效力的委托书,若代理人是国家干部、职工,可按规定办理有关手续。&&&&第十七条
对在延安的外商、港澳台胞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中工作的外籍人员和港澳台胞,应聘在延安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中工作的外籍、港澳台胞专家,提高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即在扣除费用800元的基础上,附加减除费用3200元。&&&&第十八条
对外商、港澳台胞投资企业自用的汽车和生活用品,免办控购手续。&&&&第十九条
外商、港澳台胞投资企业对侵犯其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向各级主管部门和各级人民政府提出申诉,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第二十条
对引荐、介绍外商、港澳台胞来我区投资并取得成功的引荐、介绍单位和个人,按照外商、港澳台胞实际投资数额的一定比例发给奖金;属于投资性企业,按实际出资额3%发给;属于补偿贸易项目,按实际履行合同率3%发给。验资后一月内,由使用外资单位一次付清。&&&&对引进外资、港澳台资金兴办医院、学校和其它事业的引荐、介绍单位和个人,比照上述奖励标准执行。&&&&第二十一条
海外侨胞在延安地区内投资兴办的企业参照本优惠政策执行。&&&&第二十二条
本优惠政策自颁布之日起施行。凡我区此前有关涉及外商、港澳台胞投资的优惠政策、办法、规定同时废止。&&&&第二十三条
本优惠政策由延安地区经济技术协作委员会解释。&&&&一九九五年三月十五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www.00087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