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气瓶用三通同时排气三通,气瓶内会混气吗

集气瓶内充满某混合气体,置于光亮处,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则集气瓶的气体是( )1.co、氧气 2.氯气、甲浣 3.二氧化氮、氧气 4.氮气、氢气A 1和2 B 2和4 C 3和4 D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集气瓶内充满某混合气体,置于光亮处,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则集气瓶的气体是( )1.co、氧气 2.氯气、甲浣 3.二氧化氮、氧气 4.氮气、氢气A 1和2 B 2和4 C 3和4 D
集气瓶内充满某混合气体,置于光亮处,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则集气瓶的气体是( )1.co、氧气 2.氯气、甲浣 3.二氧化氮、氧气 4.氮气、氢气A 1和2 B 2和4 C 3和4 D 2和3此题还有一个配图:一个密封的集气瓶连接了一个滴管和导管,集气瓶内装有液体,导管伸进一个烧杯的液体里为什么?
D1.氧气和CO在常温下不反应,且在水中溶解度不大..所以不会出现这个现象..2.而氯气和甲烷,在光照条件(置于光亮处)下,会发生取代反应,导致集气瓶内气体总量减少..在大气压作用下,水被挤进集气瓶..3.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可与氧化合生成二氧化氮,因此组合三会溶於水,而烧杯水会进去集气瓶4.氮气氢气常温下不反应,难溶於水所以选2.3.即D当前位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除去Cl2中少量的HCl,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除去Cl2中少量的HCl,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饱和NaCl溶液的洗气瓶B.向久置于空气的FeCl2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会产生Fe(SCN)3血红色沉淀C.向某溶液中滴入稀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溶液一定含有CO32-D.实验室可采用分液法直接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的混合液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AHCl易溶于饱和NaCl溶液,而Cl2不易溶于饱和NaCl溶液,可以用饱和NaCl溶液除去Cl2中的HCl,A对;FeCl2溶液久置于空气中,FeCl2容易被氧化为FeCl3,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但不生成沉淀,B错;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可以为CO2、SO2,因此该溶液中可能含有CO32-、HCO3-、SO32-或HSO3-中的一种或某几种,C错;乙酸乙酯和乙醇互溶,不能用分液法分离,D错。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除去Cl2中少量的HCl,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主要考查你对&&物质的分离,离子的检验,粗盐的提纯&&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物质的分离离子的检验粗盐的提纯
分离与提纯的原则和要求:(1)选择分离与提纯方法应遵循的原则 ①不增:指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②不减:指应尽可能减少被分离与提纯的物质的损失。 ③易分离:指如果使用试剂除去杂质时,要求反应后的产物跟被提纯的物质容易分离。 ④易复原:指分离物或被提纯的物质都要容易复原。 (2)分离与提纯操作过程应遵循“三必须” ①除杂质试剂必须过量;②过量试剂必须除尽(因过量试剂会带人新的杂质);③除杂途径必须选最佳。常见的分离与提纯的方法:
(1)物质分离与提纯常用的物理方法
(2)物质分离与提纯常用的化学方法:①加热法混合物中混有某些热稳定性差的物质时,可直接加热,使热稳定性差的物质分解而分离出来。例如:食盐中混有氯化铵、纯碱中混有小苏打等均可直接加热除去杂质。 ②沉淀法在混合物中加入某试剂,使其中一种以沉淀形式分离出去的方法。使用该方法一定要注意不能引入新杂质,若使用多种试剂将溶液中不同粒子逐步沉淀时,应注意后加入试剂能将先加入的过量试剂除去,最后加入的试剂不引入新杂质。例如:加入适量BaCl2溶液可除去NaCl中混有的Na2SO4。 ③转化法利用化学反应将某种物质进行多次转化而分离。例如:分离Fe3+和Al3+时,可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生成Fe(OH)3和NaAlO2,过滤后,分别再加盐酸重新生成Fe3+和Al3+。注意转化过程中尽量减少被分离物质的损失.而且转化后的物质要易恢复为原物质。 ④酸碱法被提纯物质不与酸或碱反应,而杂质可与酸或碱发生反应,可用酸或碱作除杂试剂。例如:用盐酸除去 SiO2中的石灰石,用氢氧化钠除去铁粉中的铝粉。 ⑤氧化还原法 a.对混合物中混有的还原性杂质,可加入适当的氧化剂将杂质氧化为被提纯物质。例如:将氯水滴入混有FeCl2的FeCl3溶液中,除去FeCl2杂质。 b.对混合物中混有的氧化性杂质,可加入适当还原剂将杂质还原为被提纯物质。例如:将过量铁粉加入混有FeCl3的FeCl2溶液中,振荡过滤,除去FeCl3 杂质。 ⑥调节pH法通过加入试剂来调节溶液的pH,使溶液中某组分沉淀而分离的方法。一般加入相应的难溶或微溶物来调节。例如:在CaCl2溶液中含有FeCl3杂质,由于 Fe3+水解,溶液呈酸性,可采用调节溶液pH的方法将 Fe3+沉淀除去,为此,可向溶液中加氧化钙或氢氧化钙或碳酸钙等。 ⑦电解法此法利用电解原理来分离、提纯物质。例如:电解精炼铜,将粗铜作阳极,精铜作阴极,电解液为含铜离子的溶液,通直流电,在阳极铜及比铜活泼的杂质金属失电子,在阴极只有铜离子得电子析出,从而提纯了铜。离子的检验:(1)焰色反应:Na+:黄色;K+: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Ca2+:砖红色; (2)H+:H+酸性。遇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遇湿润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3)NH4+:在试液中加强碱(NaOH)加热,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4++OH-NH3↑+H2O;NH3+H2ONH3?H2ONH4++OH- (4)Fe3+:①通KSCN或NH4SCN溶液呈血红色:Fe3++SCN-==[Fe(SCN)]2+;②通NaOH溶液红褐色沉淀:Fe3++3OH-==Fe(OH)3↓ (5)Fe2+:①遇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在空气中迅速转化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沉淀:Fe3++2OH-=Fe(OH)2↓;4Fe(OH)2+O2+2H2O==4Fe(OH)3; ②试液中加KSCN少量无明显变化再加氯水出现血红色: 2Fe2++Cl2==2Fe3++2Cl-;Fe3++SCN-==[Fe(SCN)]2+ (6)Mg2+:遇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NaOH过量沉淀不溶解:Mg2++2OH-==Mg(OH)2↓,但该沉淀能溶于NH4Cl溶液; (7)Al3+:遇NaOH溶液(适量)有白色沉淀生成,NaOH溶液过量沉淀溶解: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 (8)Cu2+:遇NaOH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加强热变黑色沉淀:Cu2++2OH-==Cu(OH)2↓;Cu(OH)2CuO+H2O (9)Ba2+:遇稀H2SO4或硫酸盐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稀HNO3沉淀不溶解:Ba2++SO42-==BaSO4↓ (10)Ag+: ①加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此沉淀迅速转变为棕色沉淀溶于氨水Ag++OH-==AgOH↓;2AgOH==Ag2O+H2O;AgOH+2NH3?H2O==[Ag(NO3)2]OH+2H2O ②加稀HCl或可溶性氧化物溶液再加稀HNO3生成白色沉淀:Ag++Cl-==AgCl↓ (11)OH-:OH-碱性:①遇紫色石蕊试液变蓝;②遇酚酞试液变红;③遇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12)Cl-:遇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稀HNO3沉淀不溶解:Ag++Cl-=AgCl↓ (13)Br-:加AgNO3溶液有浅黄色沉淀生成,加稀HNO3沉淀不溶解:Ag++Br-=AgBr↓ (14)I-: ①加AgNO3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加稀HNO3沉淀不溶解:Ag++I-=AgI↓;②加少量新制氯水后再加淀粉溶液显蓝色:2I-+Cl2=I2+2Cl-;I2遇淀粉变蓝 (15)S2-:①加强酸(非强氧化性)生成无色臭鸡蛋气味气体:S2-+2H+=H2S↑;②遇Pb(NO3)2或(CH3COO)2Pb试液生成黑色沉淀,遇CuSO4试液产生黑色沉淀:Pb2++S2-=PbS↓;Cu2++S2-=CuS↓ (16)SO42-:加可溶性钡盐[BaCl2或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再加稀HCl或稀HNO3沉淀不溶解:Ba2++SO42-=BaSO4↓ (17)SO32-:加强酸(H2SO4或HCl)把产生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SO32-+2H+=H2O+SO2↑ SO2使品红溶液褪色 (18)CO32-:加稀HCl产生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CO32-+2H+=H2O+CO2↑;CO2+Ca(OH)2=CaCO3↓+H2O (19)HCO3-:取含HCO3-盐溶液煮沸,放出无色无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或向HCO3-溶液里加入稀MgSO4溶液,无现象,加热煮沸有白色沉淀MgCO3生成,同时放出CO2气体。 (20)NO3-:浓缩试液加稀硫酸和铜片加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溶液变成蓝色: Cu+4H++2NO3-=Cu2++2NO2↑+2H2O (21)PO43-:加AgNO3溶液产生黄色沉淀,再加稀HNO3沉淀溶解:3Ag++PO43-=Ag3PO4↓;Ag3PO4溶于稀HNO3酸。 粗盐的提纯:(1)实验仪器和药品 药品:粗盐,水 器材: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药匙,漏斗,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坩埚钳,胶头滴管,滤纸,剪刀,火柴,纸片 (2)实验原理:粗盐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以及可溶性杂质如:Ca2+、Mg2+等不溶性杂质可以用溶解、过滤的方法除去,然后蒸发水分得到较纯净的精盐 (3)实验操作 ①溶解:用托盘天平称取5克粗盐(精确到0.1克)。用量筒量取10毫升水倒入烧杯里.用药匙取一匙粗盐加入水中,观察发生的现象。用玻璃棒搅拌,并观察发生的现象(玻璃棒的搅拌对粗盐的溶解起什么作用?)。接着再加入粗盐,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一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时为止。观察溶液是否浑浊。 在天平上称量剩下的粗盐,计算在10毫升水中大约溶解了多少克粗盐. ②过滤:按照过滤的操作进行过滤,仔细观察滤纸上的剩余物及滤液的颜色。滤液仍浑浊时,应该再过滤一次。如果经两次过滤滤液仍浑浊,则应检查实验装置并分析原因,例如:滤纸破损,过滤时漏斗里的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仪器不干净等,找出原因后,要重新操作。 ③蒸发:把得到的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把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等到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④用玻璃棒把固体转移到纸上,称量后,回收到教师指定的容器,比较提纯前后食盐的状态并计算精盐的产率。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除去Cl2中少量的HCl,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17214355775372525362297376204354661如图所示,集气瓶内充满某混合气体,置于光亮处,将滴管内的 水挤入集气瓶后,烧杯如图所示,集气瓶内充满某混合气体,置于光亮处,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集气瓶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如图所示,集气瓶内充满某混合气体,置于光亮处,将滴管内的 水挤入集气瓶后,烧杯如图所示,集气瓶内充满某混合气体,置于光亮处,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集气瓶
如图所示,集气瓶内充满某混合气体,置于光亮处,将滴管内的 水挤入集气瓶后,烧杯如图所示,集气瓶内充满某混合气体,置于光亮处,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集气瓶气体是&&&&&&&&&&&&&&&&&&① CO、O2 ② Cl2、CH4 ③ NO2、O2 ④ N2、H2&A.①②\x05B.②④\x05C.③④\x05D.②③
D因为1中CO、O2难溶于水,4中N2、H2难溶于水虽然2中CH4难溶于水,3中O2难溶于水,但是2中Cl2溶于水,部分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NO2溶于水,部分与水反应3NO2+H2O=2HNO3+NO因此2、3可以,故选D
高中的?想想看那些气体和水可以发生反应,使集气瓶中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查看: 888|回复: 0
(592415号)
帖数149 个收听数个人主页自我介绍本人应用化学专业毕业,煤化工方向,以后大家多多指教!!精华0听众数相册帖子分享日志好友记录UID592415积分53魅力50 点财富48 点主题威望0 点贡献点0 点阅读权限40注册时间收到鲜花0 朵活动点0 点当月幸运0 点在线时间82 小时最后登录
海川小学4年级, 积分 53, 距离下一级还需 37 积分
升级 
 7.5%
当前用户组为 海川小学4年级升级可点击顶部"财富换魅力升级"链接 把财富换成魅力 1魅力=1积分当前积分为 53,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37 点。
& 帖子魅力50 点财富48 点威望0 点贡献点0 点最后登录
技术交流帖
副标题(可选):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使用方法 一、
使用前准备1、气瓶与背具的安装呼吸器在使用前,检查气瓶内是否有足够的空气(气瓶内的压力一般在28~30Mpa)如果气瓶内内存的空气不足,则应卸下气瓶重新灌充或换按贮存有足够空气的气瓶,气瓶检验按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规定的《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第69条:每三年复检一次。气瓶与背板的安装和卸下为:◆背板水平放置,抬起气瓶捆绑带锁扣,放松捆绑带,不要将捆绑带从锁扣中完全打开,松开能卸下气瓶为准,捆绑带还要保持一个完整的套环。◆将背板竖立起来,用手拧紧气瓶于减压器的连接活帽,然后拉紧捆绑带,使气瓶紧固在背板上,气瓶的卸下于安装相反。注意:在安装前要检查连接活帽处的“O”型密封圈是否在正确的位置,有否受损。2、气密性检查◆先要连接活帽处的“O”型密封圈是否在正确位置,有否受损。3、报警器报警试验◆气密检查正常后,就应进行报警器报警点的试验。用手指挡住供气阀的出气口,按压保护帽的中心按钮,慢慢地移开手指使系统内的气体压力缓慢地降低。◆观察压力表,当达到设定的报警压力时(5~6Mpa)报警器应发出报警声响,从6Mpa~0Mpa◆完成报警器报警试验后,系统内的气体泄放完,然后按压供气阀开头,使其关闭。4、供气阀于面罩连接◆先检查全面罩接口和供气阀上的“O”型密封圈,应保证清洁无损。◆将供气阀插入面罩接口直至锁定。◆检查供气阀的安装是否牢靠(向外拉拽供气阀不应有轴向移动)。二、佩戴操作方法1、背上呼吸器◆将背具中的试肩带、胸带、腰带都放松到最长位置,并将背具中瓶阀向上,两手抓住背具侧面的横梁举过头顶,两臂穿于两肩带中间,送到背部。◆向下拽拉两个肩带直到松紧适度,呼吸器紧贴后背合适为止。◆扣紧腰带卡,将腰带调节到松紧合适位置。◆扣紧胸带卡按体形调整好胸带位置即可。◆将供气阀连接到面罩上,将中压管的快速接头插入减压器中压输出胶管的插座上。◆将气瓶开关打开,是呼吸器系统内充满空气,再次检查整机气密,如无问题关闭气瓶开关。◆按压供气阀中心开关,排除呼吸器系统内的气压,然后使供气阀处于关闭状态。◆完全打开气瓶开关阀门,使呼吸器系统内充满气体,查看气瓶内的气体压力值。2、佩戴面罩◆展开面罩头带或头网,把下巴罩于面罩内下方的凹槽处。◆头带或头网罩于头部,头带或头网的中心带要置于头的后部。◆拉紧上、下部的带子,头网式手头紧下部两个带子即可。◆检查面部的密封情况,如有漏气调整好佩戴的位置,供气阀将在第一次吸气时自动开启,即可进入正常呼吸使用。注意:使用前要进行功能检测3、功能检测:◆进行2~3次深呼吸,吸气时气量要充足,呼气是呼出的气体应很容易的从呼气阀排出,面罩无泄漏声音。◆屏住呼吸,供气阀应停止供气(听不到泄漏声音)。◆按压供气阀保护帽中心按钮或扭动开头,检查辅助供气。关闭气瓶开关,将呼吸系统内的空气用完(压力表指示为零),吸气时面罩体应向人的面部移动,面罩周边无漏气感,同时吸气渐觉困难,表明面罩的佩戴密封良好,如发现泄漏,打开气瓶开头重新调整头带或佩戴位置,然后重新测试气密性。◆测量后一切正常即全部打开气瓶开关,观察压力指示的数值,如压力低应换一个充满28~30Mpa的气瓶。三、佩戴使用及注意事项◆在佩戴使用中,应随时观察压力表的指示值,避免工作中的气瓶压力过低,影响使用时间。◆当压力表的指示值在5~6Mpa范围时,开始报警并能听到警报声音,这时要尽快撤离到安全地区,更换上饱满的气瓶。注意:当听到报警声响后,(气瓶内的气体还能大约使用10~12min)撤离到安全地区更换饱满的气瓶压力应在28~30Mpa◆使用时气瓶开头一定要开到最大,最少也要开到两圈以上,避免瓶阀无意关闭而中断供气影响工作。◆佩戴中感觉呼吸困难行动不便时,要撤离工作区,到安全地区,调整好心态稳定情绪。检查呼吸器是否正常,然后再使用呼吸器装备进入现场。◆出现问题的呼吸器(漏气、缺零部件)绝对不可以使用,待维修后经检验合格,才可以使用,建议每个月进行一次整机性能检测。使用后放松面罩的头带或头网,然后将供气阀置于关闭状态。注意先松头带,后关供气阀。摘下面罩关闭气瓶开关。◆解开腰带和胸带,将肩带放松取下呼吸器,放到干净、无灰尘的场所,切不可随意堆放呼吸器,以免出现损坏面罩的视窗或其它零部件。◆按压供气阀保护帽的中心按钮或侧面开头,排放出系统内的气体后,再将供气阀置于关闭状态。
+1<span class='aboc_digg_num' id='aboc_digg_num_
资料文件共享
帮助他人解决问题
资料文件共享
总评分:&#160;财富 + 24&#160;
1、本主题及回复中所有言论和图片、内容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仅供参考,与本站立场无关
2、本内容由该帖子作者发表,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内容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3、如作者的言论侵犯到任何版权或争议问题 第三方负面信息,请立即告知本站并举证,本站将予与删除 管理员信箱:
4、转载本站内容需注明本站完整出处
尽快升级!!请多帮助~~
Powered by
内容发布人须承担一切因不当内容发表而导致的全部责任
有任何不妥请与管理员
联系,未经本站许可,禁止转载本站内容当前位置:
>>>如图所示,集气瓶内充满某混合气体,置于光亮处,将滴管内的水挤..
如图所示,集气瓶内充满某混合气体,置于光亮处,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集气瓶气体是①CO、O2&&②CO2、CH4③NO2、O2&&&④N2、H2(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①CO、O2&二者相互间无点燃条件不反应且一氧化碳不溶于水,氧气难溶于水,故不符合题意;②二者不反应,CO2能溶于水,可造成瓶内压强变小,水进入,CH4难溶于水;③NO2、O2&&和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硝酸,使瓶内压强变小;④N2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二者不反应,并且N2、H2都难溶于水,所以滴加水压强变化不大.故选D.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如图所示,集气瓶内充满某混合气体,置于光亮处,将滴管内的水挤..”主要考查你对&&二氧化碳的性质&&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二氧化碳的性质
概述:&&& 二氧化碳是空气中常见的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O?,由两个氧原子与一个碳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能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二氧化碳被认为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来源。物理性质:常温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固态的二氧化碳叫做干冰。 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因此当我们进入干枯的深井,深洞或久未开启的菜窖时,应先做一个灯火实验,以防止二氧化碳浓度过高而造成危险 (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O2 + H2O===H2CO3,碳酸不稳定,很容易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红色石蕊试液又变回紫色:H2CO3===H2O + CO2↑ (3)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Ca(OH)2 + CO2====CaCO3↓+ H2O (4)二氧化碳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6CO2+6H2OC6H12O6+6O2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的比较:
干冰: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会变成固体,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可作制冷剂。如果用飞机向云层中撤干冰,由于干冰升华吸热,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冷凝变成水滴,就可以形成降雨。& 二氧化碳不一定能灭火:二氧化碳一般不支持燃烧,但在一定条件下,某些物质也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如将点燃的镁条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镁条能继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2MgO+C,所以活泼金属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来灭火 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鉴别方法: (1)澄清石灰水: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的是一氧化碳。 (2)燃着的木条:将气体分别在空气中点燃,能燃烧的是一氧化碳,不能燃烧的是二氧化碳。 (3)紫色石蕊试液: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是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的是一氧化碳。 (4)还原金属氧化物:将气体分别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出现黑色粉末变红这一现象的是一氧化碳,没有明显现象的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除杂方法: 1.CO(CO2)(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通常将气体通人过量的碱溶液(一般用氢氧化钠溶液而不用澄清石灰水)中,二氧化碳与碱溶液反应,从而达到除杂的目的。 2.CO2(CO)(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通常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从而达到除杂的目的。不能用点燃的方法,因为CO2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 二氧化碳与石灰石的应用: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出现白色沉淀,反应的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该反应及现象有以下儿方面的应用:(1)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2)鉴别NaOH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将CO2气体通入待测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的溶液为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的为NaOH溶液;(3)除去某些气体中的杂质:如除去CO中的CO2 气体,可将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 (4)解释澄清石灰水为什么要密封保存:敞口放置的澄清石灰水会吸收空气中的CO2而使澄清石灰水表面生成一层白膜或变浑浊,其成分是CaCO3; (5)用石灰砂浆砌砖抹墙不久后变白变硬:石灰砂浆的主要成分是Ca(OH)2,吸收空气中的CO2发生反应Ca(OH)2声称白色固体CaCO3固体。 (6)保存鸡蛋:将鸡蛋浸泡在澄清石灰水中,取出来后CO2与石灰水反应封闭鸡蛋壳上的小孔,可以延长鸡蛋的保存时间。二氧化碳肥料: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因而现在在温室大棚内种植蔬菜水果时,经常人为提高温室内CO2 浓度,以增加农作物产员,增大CO2浓度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1)在温室内放置干冰,干冰升华增大CO2浓度。 (2)在温室内放置通过化学反应产生CO2气体的物质,如在塑料大棚顶部的容器内放置石灰石和稀盐酸。灯火实验: (1)二氧化碳本身无毒,但它不供给呼吸,当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超过常量时,也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因而在低洼的地方浓度会增大。在进人久未开启的菜窖或干涸的深井前,应先点燃一支蜡烛用绳放到下面,观察蜡烛能否正常燃烧,若不能正常燃烧,应开启菜窖或深井一段时间后再检验,直到蜡烛能正常燃烧时,才能下去。
发现相似题
与“如图所示,集气瓶内充满某混合气体,置于光亮处,将滴管内的水挤..”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733452223581756681607043173715979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气瓶安全监察规程2014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