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第一峰 说明文的说明顺序,运用一种说明顺序和一些说明方法

《说明文阅读&&明确说明对象 理清说明思路》教案
【考纲要求】
1.整体把握文章的大致内容,弄清说明对象。
2.准确抓住说明事物的具体特征。
3.了解和识别各种说明顺序。
【知识点】
说明文是指客观地说明事物或阐明事理的文章,以说明事物的颜色、形状、构造、性质、成 因、功用等特征以及阐明事理、介绍知识为主要内容。
1.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
2.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历史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早晚(先后)顺序)、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从特殊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等。)。说明文的顺序,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可以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
3.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概说)&&分(具体)&式、&总&&分&&总&式、&分&&总&式、并列式、递进式、承接式等。
【考点分析】
《课文课程标准》要求&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可以看出,说明文的考查同其他文体的考查一样,注重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考查和培养,注重选材的教育功用和人文价值的充分体现。展望2010年,各省市中考说明文考点中涉及本专题主要考查的内容有:1.考查对说明对象特征的把握,2.考查对说明顺序的理解,
【知识梳理】
1.把握说明对象特征:
(1)文章的题目即明确特征
(2)从文中开头的语句找出事物的特征。
(3)从文中概括、提炼出事物的特征。概括、提炼事物的特征要采取逐层、逐段加以归纳概括的方法。
(4)结合文题,抓中心句。说明文一般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往往有总领段,总结段。这些概括性语句,或总结上文说明内容,或引出下文的要点。
2.说明顺序的作用:
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总到分,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整体到局部,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词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现象到本质,因到果,果到因,主到次,浅入深,个别到一般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时间顺序则是说明事物发展、演变,例如介绍工作程序的文章。
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 & & &
的说明顺序对& & & &
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3.理清说明顺序的一般方法有:
(1)认清说明对象,分析说明顺序;
(2)把握语言标志,&读&出说明顺序。时间顺序多用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空间顺序多用表方位的词语,逻辑顺序多用表逻辑层次的关联词等。所以,把握这些语言&标志&,可顺利地理清说明顺序。
4.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分&式(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或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典例详解】
例1、2009年恩施中考题
恩施民居&&吊脚楼
& & ①吊脚楼是恩施州常见的一种民居建筑。一般依山而建,成群落分布,错落有致,雄伟壮观,既有双吊形成的对称美,也有融入山地环境的和谐美,堪称土家族、苗族建筑和雕刻艺术的杰出代表。
& & ②吊脚楼具有悠久的历史。《旧唐书》载:&士气多瘴疬,山有毒草及沙蛩(音qi&ng)蝮蛇,人并楼居,登梯而上,是为干栏&。吊脚楼袭古&干栏&建筑遗风,多悬于高崖陡坎,或河岸溪谷之上。远远望去,更显险奇。平地吊脚楼则讲究花样精工,往往雕梁画栋,古色古香。故吊脚楼或精塑细刻,或走马转阁,或凌空飞架,或险挂峭壁,与秀丽山川相映成画,妙不可言。
& & ③吊脚楼是典型的干栏式建筑。它最基本的特点是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正屋和厢房(即吊脚部分)的上面住人,厢房的下部有柱无壁,用来喂养牲畜、堆放杂物。总的看来,吊脚楼应属于干栏式建筑,但与一般所指干栏有所不同。干栏应该全部悬空,所以也称吊脚楼为半干栏式建筑。
& & ④吊脚楼的建筑形式多种多样。其类型有以下几种:单吊式,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有人称之为&一头吊&或&钥匙头&。它的特点是,只有正屋一边的厢房伸出悬空,下面用木柱相撑。双吊式,又称为&双头吊&或&撮箕口&,它是单吊式的发展,即在正房的两头皆有吊出的厢房。四合水式,这种形式的吊脚楼又是在双吊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特点是,将正屋两头厢房吊脚部分的上部连成一体,形成一个四合院。两厢房的楼下即为大门,这种四合院进大门后还必须上几步石阶,才能进到正屋。二屋吊式,这种形式是在单吊和双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在一般吊脚楼上再加一层,单吊双吊均适用。平地起吊式,这种形式的吊脚楼也是在单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单吊、双吊皆有。它的主要特征是,建在平坝中,按地形本不需要吊脚,却偏偏将厢房抬起,用木柱支撑。作支撑用的木柱所落地面和正屋地面平齐,使厢房高于正屋。
& & ⑤吊脚楼具有很高的建筑工艺水平。窗花雕刻有浮雕、镂空雕等多种雕刻工艺,雕刻手法细腻,内涵丰富多彩。有的象征地位,有的祈求吉祥,有的表现农耕,有的反映生活,有的教育子孙,有的记录风情。飞禽走兽、花鸟虫鱼、歌舞竞技、神话传说,栩栩如生,寓意深刻。
& & ⑥吊脚楼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除具有注重龙脉、依势而建和人神共处的神化现象外,还有着十分突出的空间宇宙化观念。从某种意义来说,吊脚搂在其主观上与宇宙变得更接近,更亲密,从而使房屋、人与宇宙浑然一体,密不可分,比&干栏&较成功地摆脱了原始性,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
& & ⑦吊脚楼集建筑、绘画、雕刻艺术于一体,是土家族、苗族建筑雕刻艺术的杰出代表。
(根据《恩施新闻网》有关资料整理)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吊脚楼,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说明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解析: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题干中已明确说明对象。回答本题,需要逐段阅读,抓中心句或关键词语概括作答,这同时也理清了说明思路。答案:吊脚楼的特点,悠久历史,分布,构造,种类,建筑工艺水平,文化内涵等几个方面说明。
2.本文的说明顺序是:& & & & & & & & & & &
解析:本文的会所名顺序复杂,综合运用了多种顺序。文章从七个方面来说明吊脚楼,既从时间顺序上安排,也从事理顺序来考虑。答案:生命顺序是从古到今,从现象到本质,由表及里。
例2、2008年南京中考题
古诗词中的色彩美
①&诗中有画&,诗歌虽然不能像绘画那样直观地再现色彩,却可以通过语言的描写表情达意,唤起读者相应的联想和体验,展示出一幅幅多彩的画卷。
②许多诗人写诗在运用色彩上往往追求复色搭配之荚。用色时,或组合,或对比,方法多样。
③诗人通过多种色彩的组合给诗歌带来了浓郁的画意。&两个黄鹂呜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垠的空间延伸。这里,明丽的色彩组合,绘出了诗人舒展开阔的心境。
④诗人爱用鲜明的色彩对比,来增加感情的浓度。白居易回忆江南春色之荚:&日出江花红胜火,春采江水绿如蓝。&杨万里赞美西湖荷花风韵:&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些佳句都是用鲜明的对比色,使画面显得十分绚丽,使情感表现得明朗而热烈。这种&着色的情感&,具有绘画的鲜明性和直观感,增强了诗歌意境的感染力,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⑤诗人还善用色彩的暗地对比,初看似不觉得,一加玩味,就感到富有含蓄的画意荚。杜甫的&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李贺的&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都是先用大块黑色,用暗色调作底色,又用亮光点染,色调明暗差别很大,构成一幅色调分明的画面。
⑥诗人用色有时还不局限于一句一联,所写诗词全篇用色,色彩更加丰富,诗的境界更为开阅。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开始使出人意料地用洁白的梨花比喻落在树上的积雪,生动地勾画出塞外八月飞雪的奇景。接着又以空旷荒凉的塞外、乌云沉沉的天空、纷纷扬扬的白雪构成了送别的背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在一片银白的世界中,诗人特弗1描绘了那面鲜艳的红旗。在整个背景和个别事物的映衬上,在色彩的调配上,是那么美丽而又和谐,真是&独树一帜&。全诗展现出一幅色彩鲜明、奇异壮伟的边塞图景。& .
⑦有时诗人不用复色搭配,而是追求单一色调深浅浓淡的变化之荚。这样也能浸润情感,收到很好的抒情效果。&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淡黄深黄相互对衬,蝴蝶和花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的喜爱之情。
⑧还有的诗不用直接表示色彩的词语,各种景物巧妙组合,形成色调之荚。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苍天、草原、牛羊,这些具有不同色彩的形象构成了一幅苍茫的画面。
⑨诗歌中的色彩饱蘸着感情,在诗人笔下可以产生神奇的魅力。它已经超越了客观的写景效果,而成为独特的抒情手段。从色彩荚的角度来欣赏诗歌,我们对诗歌的荚便有了更深层的认识。
阅读全文,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解析:本题意在引导学生整理文章的思路。首先阅读全文,弄懂每段写作内容,抓住②⑦⑧三段的首句,可以完成(1)要填写的内容。其次,研读②&&⑥段,抓住⑥段中起过渡作用的第一句话,就可填出(2)的内容。最后,②段最后一句话,提示(3)要填写的内容。
答案:(1)单一色调的变化之美& & (2)全篇用色& & (3)多色组合
例3、2008年沈阳中考题
①人类对浩瀚无垠的太空向往已久。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亦真亦幻的《西游记》,人们把太空描述成妙不可言的神仙世界。在人们的想象中,太空是一个至善至美的天堂。然而在现实世界里,太空绝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浪漫。进入太空,人类要面对的是险境而非仙境。载人航天飞行要解决的问题也远不止是&高处不胜寒&。
②载人飞行要克服的第一个难关是真空环境对人的影响。太空中没有空气,人体若裸露在真空中,将无法呼吸。如果宇航员的座舱、生活舱一旦泄漏气体,很可能导致宇航员死亡。
③需要克服的第二个难关是来自太空强辐射的影响,这种太空强辐射包括太阳电磁辐射和高能粒子辐射。太阳电磁辐射中的可见光和红外部分主要影响航天器的温度,会损伤航天器的一些表面材料,还影响高层大气的温度和密度,从而加重低轨飞行器轨道控制的负担。高能粒子辐射则直接对航天器本身产生影响。高能粒子长时间围绕地球运动,对低轨道航天器构成严重威胁。它们的辐射不仅损伤航天器表面材料,而且会使航天器内部的太阳能电池、有机材料、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等的性能发生变化,甚至造成永久的损伤。①
④空间碎片和流星体①是载人飞行要克服的另一难关。空间碎片又被称为空间垃圾,是指废弃的火箭或卫星的残骸和它们因爆炸或碰撞而产生的碎片。它们与航天器的相对速度稍低于流星体与航天器的相对速度。它们始终和航天器一同在地球的周围运动,因此出现碰撞的机会很多。空间碎片和流星体与航天器相撞,会在航天器的表面留下撞击坑或穿孔,甚至造成航天器表面的机械损伤。体积相对较大的流星体和空间碎片,对人体和航天器的破坏都是致命的。
⑤另外,飞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和振动也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火箭在上升过程中发动机会产生高强度的噪声,飞船高速穿过大气层时也会产生巨大的噪声。即使飞船在轨道运行时产生的相对小得多的噪声,也相当于繁忙交通路口的噪声,而且持续不断。而飞行产生的强度不等的振动会影响宇航员的心率、血压和耗氧量,可诱发心血管的功能紊乱。另外,人体或器械的振动也会使人视觉模糊,动作不协调,操作误差增加,语言明显失真或中断。
⑥可见,在浩渺的宇宙中,宇航员时刻面临着险境,而决非想象中的仙境。
& & (选自《飞向太空》,有删改)
& & ①流星体是指分布在星际空间的细小物体和尘粒。
1.选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解析:本题考查对说明文中心内容的概括能力。要在整体感知选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重点语句进行解答,如选文开头和结尾都要宇航员时刻面临着险境,而决非想象中的仙境这样类似的话,而且选文主体部分都是围绕人飞行的&难关&来写的,所以选文的中心内容就是说明载人航天飞行面临的险境。答案:载人航天飞行面临的险境(或载人航天飞行要克服的难关,载人航天飞行要解决的问题)
2.选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解析:本题考查对说明顺序的把握,解题步骤如下:思路:找出各段中心句、纵向比较、得出结论。答案:逻辑顺序
【方法指津】
1.对说明对象的特征及顺序的把握。
①分清说明对象的类别,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和顺序。说明对象的特征和顺序,因说明对象的类别不同而各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介绍事物及事物发展变化类的作品,常用时间或空间顺序,其特征往往表现于外,可从形状、构造着手把握;介绍事理类的作品,常用逻辑顺序,其特征常常隐藏于内,须从性质、成因、关系着手把握其特征。
②抓住中心句或标志词,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和顺序。说明文每段乃至全文一般都有中心句,事物的特征往往隐含在中心句中,因此从抓中心句入手,往往可以抓住事物的特征。说明文的三种顺序又各有不同的标志词,如表时间顺序的时间词,表空间顺序的方位词,表逻辑顺序的内在关系词,抓住它,判别文章的顺序就会容易。
【精题演练】
一、(2009年河北中考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长信宫&灯
①&长信宫&灯是著名的汉代镏金铜灯。它通高48厘米,重15.85千克。此灯器身铭文有&长信&字样,曾为居于&长信宫&的窦太后所用,故名&长信宫&灯。1968年出土于河北省满城县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墓。现收藏于河北省博物馆。
②&长信宫&灯的造型十分优美。全器为宫女跪坐双手持灯状。宫女身穿广袖内衣,外着长袍,腰间束带,衣襟由右侧向后掩卷,衣纹疏密有致,简洁流畅。宫女头梳髻,发上覆巾帼,上身平直,双膝着地,跣足,足尖抵地以撑全身.头略向前倾,面目端庄,神情恭谨,表现出年轻宫女所特有的神态。左臂伸向右方,左手紧握灯座底部的圆形座柄;右臂高举,袖口形成灯的顶部。人执灯,灯映人,人灯合一。灯火的映照,使宫女的形象更加美丽,达到了实用与审美的高度统一。其巧妙独特的艺术造型广受赞誉,被视为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巅峰之作。
③&长信宫&灯的结构非常精巧。灯罩由内外两片弧形屏板组成,合拢时呈圆柱形。外屏板一角有直角形缺口,与灯盘方柄相扣。灯盘直壁平底,壁分内外两重,形成宽0.9厘米、深1.8厘米的凹槽一周,两片屏板嵌于凹槽之中,可以左右推动。盘心有一蜡扦,可插蜡烛。盘的口沿饰宽带纹一周,底部形似圈足,置于灯座上。灯盘有一平出的方形銎柄。銎柄可安装木柄,用来转动灯盘。灯座分为上下两部分,可以拆卸。上部形似豆座,直接插入灯盘底部;下部形如豆盘,盘口与灯座的上部相扣。
④&长信宫&灯的设计极为科学。全器由宫女的头部、身躯、右臂以及灯罩、灯盘、灯座六部分分别铸造后装配而成,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又可以拆卸,便于移动和清洗。灯盘可以转动,灯罩可以开合,能够根据需要随意调节照射方向和照明亮度。宫女体内中空,左手执灯,右衣袖似在挡风,实为吸收烟炱(由烟凝集成的黑灰)的虹管。点灯后,烟炱通过其右臂形成的虹管进入体腔内,可以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洁。
⑤&长信宫&灯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智慧和精湛的工艺水平,堪称&中华第一灯&。
1.&长信宫&灯得名的原因是什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简要说明&长信宫&灯为什么堪称&中华第一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选文②③④段的位置能否调换?为什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答案:1.因器身铭文有&长信&字样,此灯曾为居于&长信宫&的窦太后所用,故名&长信宫&灯。(意对即可)
2. &长信宫&灯造型优美、结构精巧、设计科学,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智慧和精湛的工艺水平,所以堪称&中华第一灯&。
3.不能调换;因为这三段文字是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逻辑顺序安排的,调换后就不符合认知规律了。
二、(2009年陕西中考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国的太空植物
①&神舟七号&遨游太空,激起人们美好的航天梦。你可曾知道,&神七&升空还可能丰富我们的餐桌呢。精选的农作物种子由返回式卫星或飞船搭载到太空,在微重力、高真空、零磁空间等条件下,就会发生地球上罕见的遗传变异,有可能呈现出一些新性状,产生更多变异性状优异的种予,这些种子再经科学家运用遗传技术精心研究,就能培育出太空植物。目前,我国的太空植物已有芝麻、茄子等系列品种,并且栽遍大江南北。
②&航芝l号&是我国首个航天芝麻品种。l996年,&航芝1号&原种搭乘我国第l7颗返回式卫星上天,在太空特殊环境诱导下,形成了一些突变体。科学家利用这些突变体,历经6年研究,培育出&航芝l号&。2005年,同样利用返回式卫星搭栽芝麻种子,成功培育出&中芝13&。航天芝麻除了质优的特点外,与一般芝麻相比产量可增加l0%~20%,经济价值很高。如今,&航芝1号&已遍布江淮的湖北、湖南、河南、安徽等7个省,每年种植上百万亩,占江淮主产区芝麻种植总面积的20%。
③除了太空芝麻,太空茄子也是一个优质的品种。它是成功选育培植并顺利进入市场的第一种太空蔬菜。这种茄子成熟时呈紫红色,放到锅里一炒就又变成了绿色。2008年,太空茄子在山东、湖北两省已种植了几百亩。这种茄子产量很高,山东亩产接近1.5万公斤,湖北也能达到1万公斤。更特别的是,割掉茄子的主茎,对菜地追肥,茄子又会很快长出来。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太空茄子呈紫红色,比普通茄子售价高,但由于其营养价值高,口感好,仍供不应求。2002年搭乘&神舟四号&的共有4份农业材料,存活两份,分别被培育出了紫红色太空茄子和黑色太空茄子。黑色太空茄子有望于2009年通过项目验收并推广种植。
④1996年,食用菌种子也&飞&上了太空。由经过太空之旅的菌种培育出的食用茵,在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异。可是,由于在太空中,无法控制试验条件,也无法进行测试,试验的可重复性又非常有限,因此种子的变异就不可预知,这就给研究工作带来很大困难。经过一年的努力,在没有得到理想的菌种后,这一项目暂时宣告停止。
⑤另外,太空稻、太空椒、太空瓜果等的试验也都在不断探索中,它们有望在不久的将来走上人们的餐桌。
⑥随着航天热的升温,太空植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俄罗斯和中国成功进行了卫星或飞船搭载的&航天育种&研究。我国的&航天育种&研究已居世界先进水平,科研人员希望借助太空的特殊环境选育出更多的优异作物,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服务。
(据相关文章改写)
1.仔细阅读第①段,概括培育太空植物的具体步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太空植物的哪些共同优点使它能够迅速推广,&栽遍大江南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文中②~④段大量列举年份,是否表明该部分采用了时间顺序?请加以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A.&中芝13&的产量与&航芝l号&以及其它芝麻的产量相比可增加l0%至20%。
B.已培育成功的紫红色太空茄子和黑色太空茄子在烹饪时经翻炒就会变成绿色。
C.食用菌种子经过太空之旅后,在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异。
D.我国科研人员将利用航天技术和遗传技术为我们培育出更多的太空植物。
答案:1.精选种子&(用航天器搭载种子) &(选择变异性状优异的种子) &(科学家精心研究、培育) &培育出太空植物2.质优,产量高,经济价值高。3.不能表明。因为这部分内容没有按照培育各种太空植物的先后顺序来安排。4. D
三、(2008年紫阳中考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
1000.1~0.15
& & & & & & & & & & & &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要吃15&2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答案:1.逻辑&
食用习惯& & 活动范围& 繁殖、生长状况& 2. 它体态可爱& 数量稀少& 具有研究古代哺乳动物的珍贵价值& 3. 不能删去。原因:&最少&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它比较客观地说明了熊猫每昼夜的竹子食用量,删除后意思的表达就绝对化了,容易被理解为每天只食用15到20公斤。& 4. 例数字、打比方、作比较说明;作用:充分说明了大熊猫繁殖能力低,且不易成活,进一步突出了大熊猫的珍贵。& 5.因为作为 国宝的熊猫来自广袤的森林,熊猫追求新鲜,充满力量,无拘无束,是个可爱的动物,无论走到哪里,都给人们带来无尽的欢乐和笑声。他传递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精神。
【2010年考题预测】
气候灾难,世界正在承受
①据相关专家分析,岁末年初我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的雨雪天气作为极端气候的表现之一是在全球变暖这个大背景下产生的。全球变暖正在导致极端气候事件&更加频繁、更加反复无常、更加难以预测&。
②去年7月,互联网上流行着一个戏谑的&段子&:&重庆处处都是海景房,遍地都是游泳池。&那时重庆已被大雨&浇透&,降水量突破了1892年以来日降雨量极值。同样在7月,泉城济南也遭到了突发暴雨的袭击,市区1小时最大降雨量达151毫米,为1958年以来历史最大值,整个&泉城&汪洋一片。
③除此之外,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居民在2007年也有一个洪水滔天的&记忆&。年初,南美洲的巴西、非洲的安哥拉、亚洲的巴基斯坦等地遭遇突如其来的洪水袭击。在西南印度洋的留尼汪岛上,还产生了3天连续降水3929毫米新的全球降水纪录。夏季的欧洲,在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两个地区,降水量打破了1789年以来的同期降水纪录。7月,非洲迎来雨季,东非和西非多国遭遇暴雨袭击并引发洪灾,大批难民失去家园、流离失所。而南亚一些地区更是被30年来最严重的洪水所浸泡,沦为汪洋泽国。
④一边是大雨倾盆,一边却是烈日炎炎。去年,美国共追平打破了263项温度纪录。持续高温干燥的天气不仅使五大湖中的苏必利尔湖年水位创下历史新低,更助长了去年发生在美国西部加利福尼亚州有史以来最大、破坏性最强的山林大火,22人不幸罹难,100多万人无家可归。
⑤美国发生的灾难只是去年热浪肆虐全球的缩影。6月初,高温袭击了南亚一些地区,巴基斯坦南部甚至出现了51.6℃的极端天气。7月,东、南欧的罗马尼亚等国气温一直高居40℃以上。8月,日本遭受高温热浪袭击,极端最高温度达40.9℃,创下了日本最高气温纪录。
⑥相关分析指出,全球变暖还是引发飓风的&添加剂&。过去一年中,&古努&、&锡德&、&罗莎&、&利奇马&等系列台风陆续登场,台风所到之处一片狼藉:海面上的渔船被打得七零八落,路边的大树被连根拔起,急驶而过的火车都被掀翻在地。2月28日,我国新疆吐鲁番地区遭遇最大风力14级的大风,致使乌鲁木齐驶往阿克苏一列旅客列车车窗被飞沙打碎,车厢被吹翻,4人不幸罹难。
1.请简要概括本文所要说明的核心内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本文层次分明而衔接紧凑。请以第2至6自然段为例分析说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为了具体地说明全世界正在承受的暴雨、高温等气候灾难,作者主要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4.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美国发生的灾难只是去年热浪肆虐全球的缩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全球变暖还是引发飓风的&添加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参考答案:1.全球变暖正在导致极端气候事件&更加频繁、更加反复无常、更加难以预测&。或:世界正在承受多种气候灾难。& 2.第2至6段是本文的分述部分。分三层。第一层(2&3段),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居民在2007年有洪水滔天的&记忆&。第二层(4&5段),2007年热浪肆虐全球。第三层(第6段),全球变暖还是引发飓风的&添加剂&。& 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内容上构成对比,&一边是大雨倾盆,一边却是烈日炎炎&一句便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第二层与第三层之间,起连接作用的是:相关分析指出,全球变暖还是引发飓风的&添加剂&。& 3.作者主要采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4.(1)指可以代表同一类型的具体而微的人才或事物。句中是说去年热浪肆虐了全球,美国仅仅是其中一隅。(2)为改善物质的某些性能而加入到物质中的药剂。句中是说全球变暖这一天气状况对飓风的发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标题内容作者
赞助商广告位*250*25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说明顺序的作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