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育人多元文化的好处融入到大学生活中

韩延明:如何强化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_教育频道_新华网
您的位置:
韩延明:如何强化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
日 09:14:45
 来源:本网综合
】 【】 【】 【】&
&&&&[摘 要]
育人功能是大学文化的本体功能。培育优秀大学文化,强化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正成为高等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核心命题。强化大学文化育人功能的策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亮化大学精神文化,融合大学多元文化,彰显大学特色文化,规范大学制度文化,建设大学校园文化。
&&&&[关键词] 大学;大学文化;育人功能
&&&&[作者简介] 韩延明,临沂师范学院院长、教授、博士,山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山东临沂
&&&&大学的根本使命是人才培养,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与精英化教育并存、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民族化教育同行的现实背景下,仅仅依靠传授知识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客观要求,还必须培育优秀大学文化,进一步强化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
&&&&一、育人功能是大学文化的本体功能
&&&&大学文化是人类社会长期累积的优秀文化的缩影。大学文化是一种追求真理、崇尚学术、严谨求实的文化,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也是大学间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和特征。
&&&&(一)大学文化的特性
&&&&现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梁漱溟把文化的特性(文化对人的影响)直接概括为,"文化并非别的,乃是人类生活的样法","生活上抽象的样法是文化"。[1]换言之,大学文化乃是培养人的沃土,这是对文化育人功能的深刻概括。具体而言,大学文化的特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大学文化的主体是"人"
&&&&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认为,文化就是指那些属于使人愈来愈远地摆脱动物界的人类内在的规定性。据此,我们可以逻辑地认为,大学文化使人越来越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写的人"。大学中的"人"包括教职员工、学生和管理者,而教师是办学的主体,是一所大学的声誉与象征;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大学的一切办学活动归根结底是为了培养学生成人、成才、成功。大学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构成了尊师爱生、教学相长、民主平等的学术共同体。大学文化的实质问题就是"大学人"的问题,大学文化实质上即是"大学人化",是大学人自己的本质力量外化与对象化的创造结晶。
&&&&2.大学文化发展的动力是外化与内化的辩证统一过程
&&&&大学人改造与变革大学的实践过程是大学文化外化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开发大学人知、情、意、行,彰显大学人求真、向善、审美、创新的生命特性,丰富大学人的办学理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从而提高大学人的能力与素质,促进大学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过程。大学人在创造了大学文化的同时,也在由自发到自觉地以文化塑造着大学人自己。兰德曼在《哲学人类学》中指出:"不仅我们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创造了我们。个体永远不能从自身来理解,他只能从支持他并渗透于他的文化的先定性中获得理解。"[2]
&&&&3.大学文化具有历史性与继承性
&&&&大学文化发展与繁荣的过程,也就是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过程。《大学》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进,则近道矣"。曾多年任英国剑桥大学常务副校长的著名学者E.阿什比生动地描绘了大学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大学"保存、传播和丰富了人类的文化。它像动物和植物一样地向前进化。所以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3]大学文化是大学在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中逐步沉淀累积而形成的。
&&&&4.大学文化的意义与目的是"化人"
&&&&《易经?贲卦》阐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天文以察时变;观人文以化成天下。"其中"人文化成"即是文化的真正意义与目的:文化者,用人文去化成天下也;文化者,人化也。文化的目的就是培养人才。大学文化的过程,就是大学人人格的不断完善、对人类真善美不断地向往与追求,促进大学人全面、自由、充分、和谐发展的过程。
&&&&总之,大学文化乃是大学发展历史过程中实现"人化"与"化人"的唯物的、辩证统一的过程与结果。这是对"大学文化"应有的基本理解,也是我们整个大学文化观的基石。大学文化作为群体认同的一种社会规范和意识形态,育人功能是大学文化的本体功能。"文"是育人的核心内容,"化"是育人的基本方法。
&&&&(二)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
&&&&对大学文化特性的明晰,揭示出大学文化的鹄的是"以文化人",即通过大学文化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充分、和谐、健康的发展。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导向功能
&&&&大学文化不是一个独立的物质形态,它依附在大学肌体之上,但又牵动和导引着这个肌体的思维和行动。大学文化决定着学生的发展方向,
左右着学生的价值判断、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是每一个学生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严格要求的行为准则。引领学生寻找精神家园,追求大学的精神文化,能够对学生产生终生的影响。大学文化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引导大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秉持一定的价值取向。学校发展战略与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规章制度、学术规范、教学体系、课程设置、教风学风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等要素,都会受到这一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和制约。
&&&&2.激励功能
&&&&大学文化的激励功能,是指当一种价值观被师生员工共同认可之后,就会成为一种黏合剂,从各个方面将其成员聚集和团结起来,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推动力,激发出个体和群体无穷的能量,进而为了大学的使命和学校的声誉而开拓创新、勇往直前。如北京大学"爱国、民主、科学和创新"的精神,清华大学"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严谨求实"的精神,使得这两大学府一直放射着青春的光芒和魅力,激励着代代学子尚德求真,奋发图强。
&&&&3.价值认同功能
&&&&大学文化时时刻刻都在左右着师生员工的治学理念、价值判断、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大学生是通过文化过程认知和剖析社会现实,从而形成符合现实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一定的价值观。大学文化从价值观上规范了学生的社会认识及社会需求层次,进而促成学生对自己行为的约束和调控。大学是一个社会组织,大学文化是组织内部全体成员都自觉崇尚并认真践行的"座右铭"。
&&&&4.情感陶冶功能
&&&&教育旨在激发人的力量,而大学内在的不可替代的教育力量,乃在于其文化影响。大学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具有潜在性、深刻性和持久性。大学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除了知识之外,便是它周围的生活和环境,大学生正是在所处的文化氛围中接受文化的沐浴、情操的陶冶、道德的洗礼和人格的升华。大学文化的价值就在于通过文化氛围陶冶大学生的心灵,使其产生"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教育成效。2007年8月至2008年1月,笔者在哈佛大学访学期间,曾走访过不少学生。他们普遍认为,哈佛大学给予他们的不仅仅是与具体知识相联系的东西,还包括价值观、道德观、荣辱观、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这些都不是某个人教给他们的,而是存在于哈佛大学浓郁的文化氛围之中。这种文化氛围弥漫在整个校园之内,潜移默化,耳濡目染,融入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奔腾于学生的血液之中。
&&&&二、大学文化育人功能的强化
&&&&在经济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知识产业无疑成了最重要的生产部门。作为传播知识、生产知识、应用知识、开发知识的大学,自然成为社会和知识产业的核心部分、进入社会的中心。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为例,从20世纪末开始,MIT已经陆续将绝大部分课程的资料和讲义公诸于互联网,供有志于研习的民众参考。这预示着大学原有的核心功能---"提供知识"由于传播途径与形式的多样化和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而不再为大学所垄断。更为重要的是,由此,大学作为社会的"思想库"和"知识源"、大学教师作为"灵魂的工程师"受到挑战,大学文化在人才培养中的功能受到漠视。再者,从知识传授的视角来看,能够用文字或其他方式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和交换的知识只是学生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一小部分。因此,大学需要深化改革和科学定位,进一步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培育优秀大学文化,强化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
&&&&(一)亮化精神文化
&&&&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与精髓,创建与优化大学文化,首要任务在于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文化,形成广大师生的大学文化认同,大学精神是基于对大学本质、大学特色、大学品牌、大学办学规律以及大学人对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的深度认知,在办学实践中所形成的一系列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是一所大学整体面貌、水平、特色、声誉及凝聚力、感召力、发展力和生命力的集中体现。[4]
&&&&大学是以传授高等知识、研究高深学问、培养高级人才、开发高新科技为主要内容的高投入教育机构,是知识的集散地、辐射源和创新基地,是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精神殿堂。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不朽的大学精神,是大学出色完成其历史使命的重要条件和保障。正如弗莱克斯纳所指出的那样:"总的来说,在保证大学的高水准方面,大学精神比任何设施、任何组织都有效。"[5]大学精神一旦被大学师生所认同,便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和约束力,从而转化为大学师生发展的动力和竞争力。大学精神沁润在大学师生的思维与行为之中,体现在大学师生工作、学习与生活的各个层面,默化着大学师生的理想与人格,培育着大学师生的聪明和才智,成为大学师生的良心、品质与气节,对大学师生产生指引、熏陶、规范乃至强制作用,激励大学师生奋发图强、开拓进取,实现人生的理想与价值。
&&&&在高等教育面向市场背景下,亮化大学精神文化,强化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显得尤为重要、迫切和可贵。我们必须弘扬大学精神,理性认识和处理好如下几个关系:一是正本清源,处理好市场目的与高等教育目的之间的关系;二是科学定位,处理好市场经济规律与高等教育规律之间的关系;三是秉持理念,处理好服务社会与大学品格之间的关系;四是深度把握,处理好竞争机制与人文关怀之间的关系。[6]
&&&&(二)融合多元文化
&&&&强化大学文化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作用,需要融合多元文化。在多元文化激荡、碰撞与交融的大背景下,大学文化既秉承本性,又海纳百川,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人才奠定了优越的条件和坚实的基础。"杂交文化的超常活力和多元文化的宽容精神相辅相成,给发明创造提供了最丰富的营养剂。"[7]大学这种兼容并包的博大胸怀,能够不断激发大学生的创造热情,锻造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历练大学生的宽容、理解、坚韧、热情、关爱等优良的个性品质。因为,一所大学之所以能名扬四海,不是因为它只传授一种"正确"的思想及一种"正确"的价值观,而是因为它是交流思想的"自由市场"。[8]
&&&&融合多元文化的前提,是高度认同、理性分析并自觉践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新时期,我国大学文化肩负着引领社会文化发展的历史重任,愈是中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时代,我们愈有必要认真研究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用开放的眼光和科学的态度去整理和研究,弃其糟粕,取其精华,进一步宣扬、丰富和拓展自己的文化。融合多元文化,就要承认和尊重文化的多元性,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采取尊重、包容、鉴赏、吸纳的态度,学习先进,完善自己。惟其如此,才能真正有实力和能力参与国际文化的交流和竞争。
&&&&(三)彰显特色文化
&&&&特色文化决定着大学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是大学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是大学办学实力和社会声誉的综合体现。
&&&&彰显特色文化,首先要明晰学校的办学定位。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规格的教育,服务面向不同,承担的人才培养任务不同,社会的期望值也有高低之别。因此,不同大学应当根据其不同的服务面向确定自己合适的培养目标。如果脱离实际,一味追求向高、全、大、快看齐,忽视国家、区域和地方的实际需求,忽视学校内在的个性和差异,办学定位不准,培养方向不明,急功近利,本末倒置,必然会在竞争中失去特色和优势。
&&&&彰显特色文化,还要注意扬长避短。这种长处是独具特色的,是其他同类型、同层次、同地域的大学所难以比拟的。这种长处的物化载体,如学科、专业、课程、研究成果、杰出人才等,均在竞争中处于"非我莫属"的地位。一所大学拥有这种长处的物化载体越多,这所大学的特色文化就越显著、越久远。
&&&&(四)规范制度文化
&&&&大学制度文化,是为了实现其目标而建立的关于大学管理与运行的规则体系,是以大学的学术性本质为依据确定的大学存在与发展的规则体系。合理的制度是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思想品德的规范化。规范而相对稳定的制度有利于优良校风、教风、学风和工作作风的形成。规范制度文化的前提,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确立
"以人为本"的大学理念,就是使教育真正成为提升学生素质、修养、能力、水平以及生命与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这是对大学教育本质的理智把握。
&&&&规范制度文化的核心,是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授治学和学者自律。大学自治就是要明确政府与大学的关系,落实大学办学自主权。政府的职能主要在于建设制度环境、维护市场秩序、提供公共产品和宏观调控,从整体上协调和督导国家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合理布局和全面发展。大学应对学校人才培养规格和教学过程及内容拥有决定权,尽量排除非学术力量的干扰。
&&&&学术自由,是大学的最高准则之一。没有学术自由,就不会有对高深学问的执著与探索,大学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科学价值。学术自由是基于教师的一种权力,意味着学者不会因为学术活动导致地位、职务或公民权利受到威胁。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是统一的,二者犹如一个硬币的两面,学术自由在彰显无畏的开放意识、自由的探究精神的同时,又蕴涵着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规范、自律和义务。在学术探究上,不需要统一思想,因为发现不同点比寻求共同点更重要,这便是对真理的执著追求。
&&&&教授治学,是由大学的组织特性决定的。学校教学与学术事务的管理权,理应属于从事教学工作和学术研究的教授群体,教授群体对教学及学术重大问题理应拥有审议权和决策权。因此,建立健全类似于教授会的"学术委员会",让教授在学校教学与学术问题上有充分的话语权、决策权,才能确保大学文化遵循着大学教育的客观规律健康发展。坚持教授治学,理应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实现教授群体与管理者共同参与决策过程,实现二者和谐互动,这样才能确保决策结果被准确理解和贯彻执行。
&&&&学者自律,是指大学的教学和科研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严谨治学,严于律己,遵纪守法,率先垂范,不做有损学者尊严与形象的事情。明晰"学术无禁区,课堂有纪律"。学者需自觉地抑制"学术泡沫",遏制"学术腐败",恪守学术道德。2007年,笔者拜访了诺贝尔奖得主、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博士。当谈到"科学研究"这个话题时,丁先生指出:从事科学研究是一项艰辛的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和急功近利。要耐得住寂寞,要敢于竞争,要有吃苦精神,要有团队意识,要有抢先观念,要重视实验,要有兴趣、毅力、好奇心和信心,要善于捕捉实验中的"意外现象",还要不怕失败,不以追名逐利为目标。
&&&&(五)建设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大学文化的具体体现,其育人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高品位、高层次且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力量,有利于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二是陶冶大学生的高尚情操。以积极进取、平等互助、服务奉献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校园文化,可以帮助学生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高雅的生活趣味和审美情趣,以充实和完善其人生。三是启迪大学生的智慧。校园文化中古今中外多种学科和知识的碰撞、交融,不仅使学生茅塞顿开,而且为学生创设了增进智慧、获取新知的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四是强健大学生的身心。呼吸着校园文化清新纯净的空气,体验着校园文化青春热情的律动,促使着校园文化和谐文明的提升,可以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栖息、营养和锻炼,从封闭的"自我"之中解放出来。校园文化的上述育人功能,从-定意义上说还只是一种"势能",而要将其变为"动能",则需要校园文化的建设者和管理者们提高自觉性,增强主动性,保持优雅性,凸显创新性。应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打造高起点、高品位、高水平的"人文校园"、"文明校园"、"和谐校园"和"生态校园"。
&&&&参考文献:
&&&&[1]梁漱溟全集(第一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
&&&&[2]兰德曼.哲学人类学[M].北京:工人出版社,.
&&&&[3]E.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7.
&&&&[4][6]韩延明.论高等教育面向市场背景下大学精神的铸就 [J].教育研究,2007,(5).
&&&&[5]Abraham Flexner. Universities. American English German[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7]何道宽.论美国文化的显著特征[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2).
&&&&[8]张金辉.耶鲁大学成就一流学府的经验分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从大学文化建设的视角探大学的和谐发展"(课题批准号:DIA07012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教育研究》2009年第4期)
【】 【】 【】 【】
(责任编辑:
请您发表感言,注意文明用语并遵守。立德树人_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与鲜明主题_樊泽民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暂无相关推荐文档
立德树人_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与鲜明主题_樊泽民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自尊 致知 正义 力行
云南大学党委宣传部 云南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云南大学新闻网>>>>正文
感悟大学文化
融入大学生活
云南大学报当前位置: →
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话稿
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中,党中央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首次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首次提炼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党章修正案总纲增写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内容,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国家、社会、公民三个不同层面的价值诉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提炼,是提高我国人民精神文化水平和境界的重要导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精神文化层面的重要保障。如何理解、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点。我们作为工作者,需要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自觉性,为改善和加强价值观贡献力量。大学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群体,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对于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和精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一项基础性工作就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立足中国国情、反映时代精神、研究中国问题、回答时代课题、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的迫切需要和紧迫任务。
(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解决中国社会转型期新问题的迫切需要。当前,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全社会强烈地需要凝聚和形成价值共识。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回应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新特点的时代需要。当前,外来文化大量涌入,既给我们吸收借鉴世界文明成果带来机遇,也给我们的民族文化带来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能不能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促进主流文化发展壮大,维护我国文化安全和&文化主权&,是极须正视和回应的时代课题。
(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是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布局的现实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当前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要求,适应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以及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要求,适应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势的要求,适应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要求,适应我国继续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的要求。
中国共产党提出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我们13亿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奋斗。但用什么样的价值观才能凝聚起全体中国人的意志,达成共识?那么就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十八大报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为24个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及最高抽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12个词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不仅简单扼要、简约朴实、简洁通俗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表达,而且更为当今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构建提出了新要求。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有理论的延续性,又有现实的针对性;既有目标追求,又有价值导向,还有行为准则,是人心所愿、众望所归。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析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辩证关系
十六届六中全会概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有四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文化反映,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要求,是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核心思想和价值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要理解、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首先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辩证关系。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某类事物价值的基本观点。宏观上,价值观是整个社会思想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微观上,价值观是个体心中的信条和追求。价值体系是社会各个层次各个方面价值观的总和,核心价值体系是在社会中居于主导和支配地位的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在核心价值体系中居于最核心的位置,起着主导统领的作用。同时核心价值观作为一个国家、民族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基石,它体现着主体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取向。&
任何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孕育在社会的价值观、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当中,并通过价值观、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表现出来。价值观、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以核心价值观为主导。核心价值观是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提炼,决定着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发展方向、基本特点,主导核心价值体系的内部建构;核心价值观从核心价值体系中孕育形成、并通过核心价值体系展现出来,核心价值体系是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前提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两个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存在基础和展开状态,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深层的精神内核和主导思想,并通过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核心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的道德标准表现出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相互促进、不断发展的辩证统一整体。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的科学内涵
党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是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的价值导向,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期望、社会精神、公民准则。探究其内涵和内在联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文化导向。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期望,代表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极大发展。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概括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脉络。在建国初期,党中央把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任务,随着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不断向前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性特征不断显现,党中央与时俱进地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分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体系当中,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正是这个宏伟目标在价值追求上的具体表现,即经济富强、政治民主、精神文明、社会和生态和谐,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寻求民族复兴和国家繁荣的共同愿望和价值追求。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精神,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到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领导者都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社会的公正平等、国家的民主与法治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高度发达的期望元素。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主要是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和导向,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动力,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特征和发展方向。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的民主法治意识不断增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声音越来越高,维护个体自由平等权利意识不断提高,党中央正是应民众的呼声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纳入到党的核心价值观建设与政策导向中。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成为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民主法治的价值追求。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是从个人发展和社会稳定角度提出的基本价值追求和道德要求,是对爱国主义、传统美德文化的传承。现代社会中多元文化交汇激荡,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了更高的需求,如何将民众思想道德水平提高到一个新境界,成为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课题,从2001年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到2006年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都对公民道德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民层面的价值取向奠定了理论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更加关注公民心性的发展、公民道德水平和政治素养的提高,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价值诠释,是马克思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新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三个层面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三、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建设中的定位
(一)大学生应是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群体
当代大学生基本是90后,在他们成长的时代,在理论上,正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形成的时期;在实践上,是我党带领全国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巨大成就的时期;在思想建设方面,也是我们党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不断改进思想政治的时期。大学生作为青年最主要的群体,他们理应是主流价值观的承担者。根据2012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调查表明97.9%的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95.2%的学生认同&诚信是做人之本&。因此,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自信是包含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时效性的自信:当代大学生具有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和心理基础。
(二)大学生也是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象
青年大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大学生也面临着全球化发展所带来的挑战,面临着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困惑,面临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能力和宣传能力与社会发展需要不平衡对他们正确价值观形成带来的影响。同时,大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正是价值观形成时期,社会上不同的价值观念必然会对其产生作用,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存在理想信念迷失、道德水平低下、诚信观念缺失等问题,因此,对大学生进一步实施有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价值标杆,这对引领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三)大学生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重要主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理想性,是引领未来的。青年是属于未来的。十八大报告中重申了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两个一百年正好规划了当代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建党一百年时他们30岁左右,建国一百年时他们60岁左右。现在中国大学的毛入学率已达26.9%,大学生已占同龄人的四分之一;当代大学生将是未来三十年中国社会各行业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尤其是在科技、文化、管理等各个层面将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他们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也是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群体。
四、推进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就是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主导的价值观,内化为人民群众的共识,践行就是要外化为国家、社会和个人的行为。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重在凝聚共识,树立价值标杆,提供精神旗帜;重在群众掌握理论并转化为现实的行动。
作为高校我们应该努力将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渗透到教学中,体现到日常的工作中,内化到学生的头脑中。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做到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结合自己从事的学生工作实际谈以下几点认识。
(一)坚持开展政治思想学习活动
政治思想学习是提高广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了解党的路线和方针,明确学习目标和前进方向必不可少的思想方式。同时也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意识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常常由于政治思想学习形式过于单一,针对性不强,理论空谈多,所以很容易流于形式,没有效果,难以坚持。
如何做到政治思想学习能够坚持不懈,且具有时效性?其中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创新形式和方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只有这样才能坚持长久,获得理想的效果。我想我们可以采取的做法有:
1、在学生中经常性地开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主题活动。可以通过开主题班会、听讲座的形式。
在这里我想以主题班会为例来说明一下。我们都知道,一场优质的主题班会能够实现凝聚人心,明确导向,实现情感感染、思想凝聚、道德导向和意志激励的目的的。因此,组织召开高质量的主题班会是保障思想政治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像我们的学生工作不定期的就需要和要求各个班级召开不同主题的班会。 &学习雷锋&、 &主动学习&、&学生行为规范&、 &感恩&等等。为学习和宣传十八大我们提倡的&中国梦&、响应高校厉行节约的&光盘行动&等等。设计主题班会时一定要遵循计划性、性、针对性和创新性的原则。要求紧凑合理、突出主题。所以,我们要求辅导员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多探索、多学习、多总结、多实践、多举办有意义、有特色、有创新的主题班会,从而使主题班会起到应有的育人效果。例:钱学森。学校组织同学们看完电影后,看主题班会,受到爱国和敬业。
2、坚持举办针对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参加的业余党校和团员青年参加的业余团校的学习。目的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意识,懂得人生价值,明确学习目标。现在我们学校就坚持每学期一届的针对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举办的业余党校的学习,参加学习的同学也都反映对党的知识、方针和政策等的掌握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发挥思政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主渠道作用
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对大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价值观的系统,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1、建设优秀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我们学校有以蔡洪武教授为领军人物的一支优秀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像张盈盈、冯妍妍我知道也都在省里得过奖项。
2、实施思政课教学改革。我知道的像编制校本教材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两本书《立志为民 服务社会》,蔡教授给师生做讲座、与辽沈战役纪念馆挂牌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组织学生参观、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指导学生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调查等,使得课堂教学向社会实践的延伸和拓展。
对于这个方面,蔡教授和我们思政部的老师更了解,也更有发言权,我就不多讲了。但是我相信,凭借我们这支优秀的队伍和对工作的责任心,我们的思政课在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一定会发挥更好、更大的作用的。
(三)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
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的内容涵盖经济价值观、政治价值观、文化价值观、社会价值观等诸多方面,内容丰富,导向明确,体现了和谐社会文化建设的深广含义。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我们要开展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实现对学生们的:
1、通过学生党支部组织党员和学生开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像:充分利用我们学校所处的地域优势,组织学生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如果有条件也可以去其它城市,文理系在暑假组织沈阳的学生参观了沈阳的九一八纪念馆;抚顺市有雷锋纪念馆,这都可以的。通过悼念革命烈士,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接受革命传统。同时也可以看城市、家乡的发展变化,感受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所带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这样的活动会使我们的学生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通过院系团组织和学生会,组织团员青年和学生干部开展培养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像:学雷锋活动、去敬老院帮助和慰问孤寡老人、去福利院看望和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们。公益活动,参加义务献血,环保宣传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和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结合起来,与创建精神文明与和谐校园活动结合起来。像我们学校原来的爱心社团和负责人魏颖(11届的)被省厅评为先进集体和个人。
3、开展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调查。每年的寒暑假,思政部、团委和学生处要求全体学生利用假期,根据各自条件,有目的的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的学生尽可能多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和认识社会,以利于他们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像今年的寒假,学院党委、教务处、思政部、学生处和团委为学习宣传十八大(题目:办人民满意的的现状与建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状与建议、十年来我家家乡的变化)的社会调研。并在4月中下旬组织调查报告的朗读会。
(四)学习和树立先进典型
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始终是我们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样离不开典型的示范引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承和弘扬共产主义精神,努力形成崇尚先进、追求崇高、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浓厚氛围,是凝聚起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的需要,也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风尚的需要。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做法:
1、学习宣传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典型事迹的活动。像:学习雷锋、郭明义;先进人物进校园的吴明礼。
2、对学校学生中的先进人物和事迹的发掘和宣传。像:上学期末,各系推荐的优秀学生和干部。李廷焕、肖思猛,都是我们学生中的优秀代表。通过身边的先进来影响和其它学生。李廷焕
3、在学生中开展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学习标兵等活动。每年我们都会开展这样的评比活动,给予精神和物质的奖励。
总之,就是要以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作为学习的榜样,影响广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激励他们努力向上,引领校园风尚。
(五)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
高校是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当前社会文化的多样性,使各种文化内容无时不在影响校园,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为了能让大学生健康成长,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校园里必须坚持弘扬主旋律,把握住校园思想文化的正确方向,切实使先进文化在校园得到发展,健康文化得到支持,低俗文化得到排挤,腐朽文化得到抵制。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的同时,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内容健康的各种文化活动,让他们感受到校园里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这有利于促进他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采取的做法的是:
1、每年要举办一系列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十月大学生艺术展演和口语节系列活动。书法比赛、演讲比赛、歌唱比赛、作文比赛、辩论赛等,目的是通过这些比赛来提高我校学生的素质。
2、开展多种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如:在学生中开展64字行为规范、教室文化建设活动,文明寝室评比等,通过这些活动,在学生中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和班风,做到文明礼貌,遵守纪律,互相帮助,和谐相处,促进校园良好风气的形成。
3、组建各类学生社团,开设第二课堂,利用学生社团和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有利于校园文明进步的群体行为的形成。
4、重视校园文化设施的建设。利用好图书馆、宣传橱窗;学报、校园网站、广播站;教室的学习园地等多种渠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交流学习践行体会,增强大学生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互动性、互助性、互促性。
(六)在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中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1、加强网络文化建设
要改变主流的价值观以传统的方式传播,非主流的价值观以现代的方式传播的问题。重视网络文化和虚拟空间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可以采取的做法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和辅导员要主动进入网络空间,在与学生交流互动中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也可以提倡学生中的优秀分子组成群体,通过加强对他们管理和引导使这些学生成为网络文化的生力军(这个想法还没太成熟,执行起来能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还不确定)。
2、学生正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想性和导向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理想性和导向性,如果是社会现实,就失去价值观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引领作用,就没有凝练的必要。所以,必须引导我们的学生正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想性和社会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体性和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多样性之间的区别,正视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正视他们自身存在的问题。更多地引导和组织我们的学生通过服务社会了解社会,通过深入生活了解国情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实诉求。要引导学生多学习历史。要引导学生学习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史、中国革命史和深入了解改革开放的历程,要从历史中获得正确的方法,坚定&三个自信&。要使大学生把个人成长和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
总之,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自觉和个人品质,并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教学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贯穿于大学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这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工程。作为工作者,我们要不断地探讨方法、总结工作、积累经验,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作为对大学生的要求,而且更是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承担起来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这需要我们工作者坚持不懈地努力和奋斗。我坚信,只要我们心怀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美好目标,那么我们就会心甘情愿地克服一切困难和艰辛,在教书育人的这条阳光大道上一路向前!祝福我们!祝福我们的学生!
|||||||||||||||||||||||||||||
|||||||||||||||||||||||||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多元文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