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第七小学在2015六一国旗下讲话台上讲话的有哪四位同学讲话

第七周国旗下讲话:珍惜粮食
网站公告:
&&&&&&&&&&&&
您现在的位置:&&>>&&>>&&>>&&>>&文章正文
没有相关文章
第七周国旗下讲话:珍惜粮食&&从我做起
&&&热&&&&&★★★
第七周国旗下讲话:珍惜粮食&&从我做起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91&&&&&&更新时间: 17:03:01&&&&&&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首先我们来听一听一粒米的自述吧。我是一粒白白胖胖的大米。在春暖花开的时候,农民伯伯播下了我们,我被压在了湿润温暖的泥土里,睡着了。过了几天,当我睁开眼睛的时候,我已经是一根细小的秧苗了,我第一次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在秧苗圃里我呆了近一个月的时间,这时候已经到了初夏,农民伯伯又把我们拔了出来井井有条地插进了水田里――我们成了水稻。我躺在泥土里慢慢地长啊长。农民伯伯给我们灌溉、施肥,还给我们除草、灭虫,在他们的精心呵护下,我们渡过炎炎夏日。当秋风徐徐吹来的时候,我们长成金黄的谷子等待农民伯伯的收割。农民伯伯把我们从田里割下,运到大米加工厂脱去我们粗糙的外衣,露出玉一般的肚皮,这时我就成为一粒晶莹剔透的大米。我们从一粒种子变成一粒大米需要经历150天左右的时间,历经农民伯伯十几道工序,难怪会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古训了,因为我们可真是来之不易的呀。
一粒米对大家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聚沙能成塔,集腋可成裘。下面我们来听一个一粒米的故事吧。西方人把国际象棋称为 " 国王的游戏 " 。据说国际象棋是由古波斯王国的一个人发明的。当国王以大米千斗给发明人以奖赏的时候,发明人却提出奖赏我一粒米的要求。 只是一粒米?国王很惊讶。发明人说是的,只要在棋盘上的第一格放一粒米, 在第二格放两粒米,在第三格放加倍至四粒,以此类推,每一格均是前一格的倍数,直到放满整个棋盘为止。这就是发明人的愿望。国王听了,心想:这人真是个傻瓜,给多的还不要,如此廉价便可以奖赏伟大的发明,真是傻到极点了。于是国王便说: “你可要考虑清楚,君无戏言,答应后可不能反悔。”“不反悔”发明者很谦卑地说。国王就命皇宫的人都聚集到棋盘边开始在棋盘上摆放米粒,每放一格米粒的数量便倍增。当第一排的 8 个格放满时,米粒由 1 粒增至 128 粒,旁观者大笑着,指指点点。但放到第二排中间时,笑声渐渐被惊讶声所代替,因为小堆的米不久就增成了小袋的米,然后倍增成中袋的米,再倍增成大袋的米。到第二排结束时,国王知道自己犯了个极大的错误。他欠发明者的米数为32768 粒,可还有 48 个格子空着呢!国王终止了这个游戏,召来全国最聪明的数学家。他们打着算盘计算着。几番周折后,得到一个不可思议的结论。一粒米在 64 格的棋盘上每个格倍增,最后是 1800 亿兆粒米,总数相当于全世界的米粒总数的十倍。国王不得不妥协,给发明者一项他不可能拒绝的赏赐:如果他放过国王,发明者将得到上千公顷富饶的土地和乡村庄园。发明者高兴的接受了赏赐。他幸福的住在这片土地上,享受了许多年舒适的生活。
故事结束了,但我们的思考没有结束。每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我们能够利用某种倍增的系统可以让自己的能力和时间倍增,也一定可以实现一粒米的财富倍增效益。我们中国有13亿人口,如果每人每天节约1粒米,就等于节约26吨粮食!26吨粮食可以供一个成年人食用147年!上学期,同学们都积极参与了学校组织开展的光盘行动,今天也请大家能够继承和发扬我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吃完最后一粒米,晒出你的光盘,抵制浪费,尊重农民,关心饥饿儿童,从我做起!
文章录入:bsxxzzh&&&&责任编辑:bsxxzzh&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字体: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
吴江市北厍中心小学 All Rights Reserved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李店小学学年度第一学期国旗下讲话安排表2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李店小学学年度第一学期国旗下讲话安排表2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27|
上传日期: 19:57:41|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李店小学学年度第一学期国旗下讲话安排表2.DOC
官方公共微信您的位置: >
小学生第七周国旗下讲话
更新日期: 来源:网络达人 作者:未知 分享76次
尊敬的领导们、老师们、可爱的同学们:星期一早上好! &&&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从你背起书包上学那天起,你就从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变成一名小学生了,于是你就有了一个当学生的责任。老师会告诉你一句话: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你做得怎么样?先别急着说“好”或“不好”, 先听老师讲个故事:“小狮子的不同命运” 有几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狮子,被猎人带回家中精心喂养。小狮子慢慢长大,无忧无虑,有吃有喝。当然,猎人给它们设计的笼子也温暖舒适。没有想到,一只小狮子从笼子里跑了出去。后来,猎人外出再也没有回来,笼子里的小狮子活活被饿死了。那只当年跑出去的小狮子,独自在野外。饿了,自己找食吃;渴了,自己找水喝;有了伤,会用舌头舔伤口;遇到敌人,知道怎样保护自己。它顺利地活下来了。 这几只狮子的命运为什么不同?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样的启示? 同学们,逃出笼子后的那只小狮子所以能顺利得活下来,是因为长期的野外生活使它知道怎样寻找食物和保护自己。而笼子里的小狮子所以活活被饿死了,是因为它们长期在温暖舒适的环境中成长,没有得到起码的生存能力的锻炼,缺乏寻找食物和保护自己的能力。这个故事说明:不能自立,永远不能成为大自然的一员。动物是这样,我们人类更是如此。 同学们,我现在想问大家几个小问题:第一个问题:今天早晨你洗了脸了吗?第二个问题:今天早晨你是自己洗的脸吗?第三个问题:今天早晨你是自己穿的衣服吗?同学们,你们一定觉得老师的这三个小问题问得非常滑稽, 同学们,我还想问大家:你为什么要自己洗脸、自己穿衣服?为什么你不等到你的父母或者老师、同学来帮你洗脸、穿衣服呢?你们心里一定在想洗脸穿衣是自己的事,当然自己干啦! 在日常生活中,诸如吃饭、穿衣、听课、做作业、整理书包、整理自己的住房、购买日用小商品等等之类的事情是我们自己的事情。理所当然的应该由我们自己来做。你们说对不对呀?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 你们想了解外国的孩子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吗? 美国的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父母从孩子小时侯就采取种种方法,让他们认识到劳动的价值,比如让孩子自己动手装配自行车,修理小家电,做简易木工,到外边参加义务劳动等。即使是富有的父母,也十分注重对孩子进行自谋生路的能力教育。 在原联邦德国的法律条文中,有一个有趣的规定。条文内容是:6岁之前可以只玩耍,不必做家务。6~10岁偶然帮助父母洗碗,扫地,买东西。10~14岁要剪草坪,洗碗扫地,给全家人擦皮鞋。14~16岁要洗汽车,整理花园。16~18岁如父母上班,要每周给家里大扫除一次,对于不愿做家务的孩子,父母有权利向法院申诉,以求法律督促孩子履行法律。 日本教育孩子有句名言:除了空气和阳光是大自然的赐予,其余一切都要通过劳动才能获得。父母在教育孩子学好功课的同时,要求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到外面打工挣钱。孩子还很小时,父母们就要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要给别人添麻烦。” 如果你是一个有责任感的孩子,你会明白,上学是自己的事,爸爸妈妈没有义务替你包办一切。每天早晨闹钟一响,你就应该马上起床,再困也要起来,准时去上学。遇到刮风或雨雪天气,你就应该提早起床,早一点出家门,坐不上车,走也要走到学校,绝不能迟到!这一切,你不能依赖爸爸妈妈,把责任推给爸爸妈妈,因为你应该知道“我是学生,上学是我的责任”! 如果你是一个有责任感的孩子,自己的事一定会自己做,不让大人代劳。你自己的书包、书籍、玩具等物品自己整理,自己的房间自己打扫,自己的被褥自己收拾。你应该常常对要帮忙的妈妈说:“这是我自己的事,我自己来!” 如果你是一个有责任感的孩子,一定会在家设立自己的劳动岗位,如洗碗、扫地、拖地板、取牛奶……即使父母为了让你多一点时间学习,对你说:“你去念书吧,家里的活儿不用你干!”你也应该坚持说:“我是家里的一员,干家务也有我的一份责任!” 在家里你们是爸爸妈妈的宝贝,为了使你们有更多的时间学习,不少家长凡需要孩子动手、出力、操心的事,舍不得让你们去做,父母全部承包,天长日久,导致自己的孩子依赖性很强,缺乏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缺少主动性,就连自己应该做的事,也不愿意做。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孩子们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活自理能力不强,就很难适应社会的要求。 同学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会做的自己做,不会做的逐步学着做。 如果自己的事自己不会做,又不学,总依赖别人 ,一旦离开别人就没法生活。不仅自己要吃苦头,别人也不喜欢你。自己的事一定要自己做。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可以使自己生活方便,少给人添麻烦,从小培养生活自理的能力,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自己的事情会做的,要不等、不用、不靠别人的帮忙,自己做;不会的事情要学着做。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成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孩子。 共2页,当前第1页12&1&&&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 >
热报专业课程
本国旗下讲话栏目最新
本教学教案目录最新
按点击排行????????????????????
昨日发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5年国旗下讲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