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环境创设总结主题及对策研究》的书籍

亚马逊意外错误报歉,由于程序执行时,遇到意外错误,您刚刚操作没有执行成功,请稍后重试。或将此错误报告给我们的客服中心:推荐您,确认您的操作无误后,再继续其他操作。您可以通过亚马逊,获得更多的帮助。《学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及解决对策的研究》开题报告--学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及解决对策的
载入中... 'S bLog
《学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及解决对策的研究》开题报告
15:59:00 | By: 邓爱军 ]
&&&&&&&&&&& &&&&&&&&&&&&&&&
&&&&&&&&&&& &&& &&&&&&&&&&&&&&&
&&&&&&&&& &&&&&&&&&&&&
&&&&&& &&&&&&&&SJKY2009003&&&&&&&&&&&
&&&&&&&&&&&&&&&&&&&&&&&&
&&&&&&&& 2010116&&&&&&&&&&
学前儿童在专门的教育机构中接受集中教育在我国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历经数代人的艰苦努力,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随着国家《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一系列纲领性文件的出台,学前教育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的轨道。但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在改革探索的道路上又出现了一定的偏差,脱离幼儿年龄特点的小学化教育倾向有明显的抬头和愈演愈烈的趋势,这一现象引起了许多学前教育专家的关注。近年来,惠农区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这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也非常明显,这种有悖于学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现象不容忽视,为了幼儿的身心健康,也出台了相关的文件和采取一系列的行政手段明令禁止。虽然在行政手段上明令禁止,但由于社会的影响等多种原因,实际上却禁而不止,如何改变学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状况?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对策,尚未探索出从根本上控制和扭转这种现象的有效对策。惠农地区存在的实际问题,需要我们结合惠农本地区实际做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并在实践中对惠农地区的这一现象加以扭转。基于此,我们选择了该课题进行研究。
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尽力改变家长和社会不正确的人才观、成才观和儿童观。
2.提升学前教育机构中教师的专业水平,转变教师的儿童观和教育观,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发展。
3.尽力扭转惠农区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减轻小学化教学对学前幼儿造成的危害,促使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突破
1.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目前学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国外并不存在,据好孩子育儿网转载的人民日报记者调查文章,天津、贵州、哈尔滨、珠海等地均出现学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希望幼儿早学知识,多学知识,幼儿园为了争取生源,为了在竞争中生存,被迫迎合家长;另一方面是小学一年级采用入学前测试的办法招生,测试内容竟是一年级的课程内容,个别甚至是小学奥数竞赛的题目,幼儿园为了本园毕业的孩子能通过测试顺利入小学,也不得不实行小学化教学。1. 2. 3. 4. 5. 6. 7. 为了幼儿的身心健康,许多专业人士呼吁应禁止这一现象,各地也纷纷出台了相关的文件和采取一系列的行政手段明令禁止。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对策,尚未探索出从根本上控制和扭转这种现象的有效对策。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在于解决学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问题。我们的研究将基本消除惠农区研究基地的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减弱惠农区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同时形成一系列分析研究报告和探索实践经验总结,一旦研究成功可以为其他地区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为转变幼儿教育小学化提供可贵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为惠农地区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新路子。可以用几个有利于对本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给予概括。
选择该研究课题,对于找出惠农区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问题根源并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还幼儿教育一片健康发展的蓝天意义重大。时下时髦的一句话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是对学前幼儿不当的教育方法和超出其年龄的超负荷的小学化教育却恰恰与这个初衷相违背,其结果将会导致“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此,我们决定从惠农本地学前教育现状和实际出发,从基层做起,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切实找出改变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有效方法和最佳、最便捷的方法与策略。
1.国家纲领性文件依据: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是:“合理地综合组织各方面的教育内容,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
明确要求:“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力,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2.幼儿心理学理论依据:
游戏是幼儿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性活动,是适应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而幼儿期也是游戏期,幼儿爱游戏!游戏不但可以给幼儿带来愉悦,而且是幼儿全面发展的有力教育手段。因此,在幼儿园中,让孩子们开展游戏活动是必不可少的。 
幼儿活泼好动喜欢模仿,而游戏一般都有具体情节动作,模仿性强,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能够满足他们的兴趣和愿望。&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对孩子来说,游戏是学习,游戏是劳动,游戏是重要的教育形式",高尔基也曾说过:"游戏是小儿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途径"。因此,游戏是小儿智力发展的动力,它能激发小儿的求知欲与创造力,并且可使小儿掌握一些知识技能,形成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促进小儿全面发展。&
3.游戏理论依据:
A:古代游戏理论
(1)复演说:(霍尔):认为游戏是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的生活特征在儿童身上的的重演,不同年龄的儿童以不同形式重演祖先的本能特质。
(2)精力过剩说:(席勒-斯宾塞)把游戏看作是儿童借以发泄体内过剩精力的一种方式。
(3)机能快乐说:(彪勒)强调游戏是儿童从行动中获得机体愉快的手段。
(4)生活准备说:(格罗斯)把游戏看作是儿童对未来生活的无意识的准备,是一种本能的练习活动。
(5) 娱乐-放松说:(拉扎勒斯-帕特瑞克)认为游戏不是源于精力过剩,而是来自于放松的需要。
(6) 成熟说:(博伊千介克)反对生活准备说,认为游戏不是本能,而是一般欲望的表现。
B:当代的游戏理论
(1) 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游戏也有潜意识成分,游戏是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和克服创伤性事件的手段。艾里克森:从新精神分析的角度解释游戏,认为游戏是情感和思想的一种健康的发泄方式。
(2)认知动力说
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新的复杂客体和事件的方法,是巩固和扩大概念机能的方法,是使思维和行动结合起来的方法。
(3)学习理论
桑代克认为:游戏也是一种学习行为,遵循效果律和练习律,受到社会文化和教育要求的影响。
(4)中国心理学家认为:游戏具有社会性;游戏是想象与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结合,不是社会生活的简单翻版;游戏是儿童主动参与的,伴有愉悦体验的活动。
4.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理论依据
(1)《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一书作者张燕指出:“教师专业化是按照一定的专业标准,通过一系列措施和途径,使教师职业由现在的半专业化、准专业状态或‘形成中的专业’,逐渐发展为专业状态。”“教师专业化首先意味着教师职业具有独特的要求和条件。教师作为一种独特的专门职业,从业人员首先应具有这样的基本条件,才能适应教师专业的要求。①要有从事教育工作所应该具备的较高水平的专业知识技能,包括学科知识和教育知识技能;②要受过较长时间专门训练,特别是经过实地的教育实习,以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方法,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③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是接受国家和社会委托负责教育学生,照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要敬业爱生,公平对待学生。教师要遵守职业规范,严格律己、为人师表;④教师要有主体意识。不断反思自身实践,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要将学习贯穿职业生涯的始终,教学相长。”
(2)张行涛、郭东岐主编的《新世纪教师素养》指出:“教师专业发展具有自身的内在规律。这种规律揭示了教师专业发展内在的专业结构及其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教师在专业发展中,应关注四个方面:第一,关注环境,将外在因素转化为自身的专业发展过程,提高自己的专业发展意识;第二,关注自我,正确认识自己的专业成熟度,分析自己不同时期专业发展的主题,不断超越自我;第三,关注生活,将自己的日常生活、专业生活和专业发展融合、统一;第四,关注进步,在专业发展中释放自己生命的活力,享受专业发展的成功体验,巩固自己的专业热情。”
5.幼儿家庭教育理论依据
示雨、禾林主编的《家庭教育读本》(幼儿版)指出:“家庭教育是指由父母或家庭中的其他长者通过言传身教,对孩子施以一定影响的教育活动,家庭是进行人生教育主要的、关键的场所。”马克思说:“孩子的发展能力取决于父母的发展。为了孩子,我们的举动必须非常温和而慎重。”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影,而是有他独特的生理、心理特点的。幼儿期是身体和智力发展的极为重要的时期,必须掌握其特点,掌握其生长发展的科学规律,才能把幼儿教好、养好。”
(二)课题研究遵循的原则
1.实践性原则: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开展研究,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边分析、边研究;
2.适度性原则:课题研究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无论哪个环节都关系到研究的成败,若把握适度,便能使研究顺利完成,否则将给结题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课题研究应遵循适度性原则;
3.活动性原则:幼儿园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和幼儿爱游戏的天性及好动好模仿的特点,要求在课题研究中遵循活动性原则;
4.趣味性原则:兴趣是动机,
5.一贯性原则:课题研究不是短期行为,产生的结果也不应是短期效应,在研究中应有坚持性和持久性以及相对稳定性,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开展研究,需要坚持一贯性原则;
6.时代性原则: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教育指导方针和国家教育政策,新时期也会面临新的问题、新的困惑和新的社会形势的干扰,课题研究应随着时代前进的方向和发展趋势与时俱进,遵循时代性原则;
7.科学性原则:万物皆规律,有法天下行。任何事物都有自身不受外力制约的客观规律,在研究中要尊重教育规律、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事物发展规律,运用科学的方法指导课题研究;
8.创造性原则: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在课题研究中要敢于大胆尝试、探索,创造和寻求前人未曾使用过的方法开展课题研究;
9.合作性原则:课题研究的数据采集和积累,基层经验的交流和探究,实践效果的分析,经验的总结,错误的修正,离不开各研究基地的相互合作,因此,课题研究应遵循合作性原则。
六、完成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课题组负责人邓爱军曾承担过“十五”市级课题的研究,“在幼儿期发展第二语言,对幼儿进行英语口语交流的可行性研究”已顺利结题,该课题被评为市级科研课题二等奖,其中的研究报告《幼儿英语口语交流的可行性研究》于2008年3月被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教育学会、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联合评为一等奖。课题组成员赵新春论文《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获中国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育委员会优秀论文一等奖;王会玲论文《读,贵在得法》在全国“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优秀论文评比中获二等奖,《引领孩子走出自卑的阴影》在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论文评选中获三等奖;其他课题组成员也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有数篇论文等研究成果已在各类评选中获得奖项。
课题各研究基地主管业务负责人均积极配合并参与课题研究,愿意提供研究时间和本园研究经费,各园有一定的专业书籍,有电脑方便查阅资料,课题负责人单位愿意提供研究经费。
2.狭义的幼儿教育,特指幼儿园和其他专门开设的幼儿教育机构的教育。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
(一)课题研究的理论假设
本课题研究通过对课题研究基地分别进行调查研究,找出各单位存在的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的原因,针对不同的原因在教育实践中寻求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策略,从而消除本单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课题研究最终达到转变家长、园(校)长、教师的教育观念,树立起他们正确的儿童观、育人观、成才观、人才观;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理论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削弱惠农区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危害,改进学前教育质量,还幼儿快乐童年的目的。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我们选择该研究课题的目标,在于通过研究找出不同的学前教育机构存在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的各自不同的原因和共性的原因。针对具体问题,探索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在研究实践中对教师的教育行为予以指导、帮助和协调,在研究实践中促使校(园)长教育理念转变,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人才观,对家长的成材观念和育子观念加以引导,对社会大环境施以积极有效的影响,从而削弱惠农地区学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危害,逐步使幼儿教育步入适合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游戏化轨道。
研究内容的具体化
1.各园(校)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常见现象调查分析
2.各园(校)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调查分析
3.各园(校)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基本素质(身体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现状调查分析
4.各园(校)课题研究班级幼儿主要监护人家庭教育方式和家长文化水平调查分析
5.各园(校)课题研究班级幼儿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和教育观念现状(成才观、人才观、儿童观、教育观)调查分析
6.各园(校)附近社区居民及各园(校)课题研究班级幼儿家长对现阶段学前教育游戏化和学前教育小学化的赞成度调查分析
7. 各园(校)课题研究班级幼儿一日作息时间和活动安排现状调查分析
8. 各园(校)课题研究班级幼儿室内外玩教具配备及教师教学资料、参考书、教具配备现状(数量、品种、使用功能)情况调查分析
10. 各园(校)课题研究班级教师实施游戏化教学活动设计策略与指导策略探究与实践
11. 各园(校)课题研究班级教师运用游戏化教学幼儿发展情况阶段性评价
12. 各园(校)课题研究班级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情况和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情况评价
13. 各园(校)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业务素质、心理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提升情况调查分析
14. 各园(校)课题研究班级幼儿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和教育观念提升情况(成才观、人才观、儿童观、教育观)调查分析
15. 各园(校)附近社区居民及各园(校)课题研究班级幼儿家长对课题研究后学前教育游戏化和学前教育小学化的赞成度调查分析
16. 各园(校)附近小学一年级教师现阶段和研究后分别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和游戏化教学方式的赞成度调查和两种教育方式一年级学生全面发展情况调查分析
研究对象:各研究基地的四至七周岁的在园(班)学龄前幼儿、幼儿家长或主要监护人和班级教师及部分研究基地附近社区居民,附近部分小学一年级教师。
1.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基于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与专家合作,将问题发展成研究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一种研究方法。
23232021035
2008.122010.1
3.”课题组 &
2010.2――2011.12
2010220104
2010520117
20117201112
2012.1――2012.7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教基[2001]20号
3.蔡国英编著& 《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8年10月
4. 张丹&& “关于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反思”&& 《幼儿教学研究》 2008年第9期
5.吴红娟&&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研究与对策”& 《教育科研论坛》& 2007年09期
6.许卓娅& 张晖& 《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6月第1版
7.姜勇& 庞丽娟& 梁玉华《儿童发展指导》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11月第1版
8.柳茹& 《让研究引领每一位教师的提升与发展》& 中国教育出版社&& 2006年8月第1版
9.张燕&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1月第1版
10.袁爱玲& 何秀英& 《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策略》&&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1月第1版
11. 示雨、禾林 《家庭教育读本》(幼儿版)& 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3年2月第1版
12.张行涛& 郭东岐& 《新世纪教师素养》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10月第2版
Re:《学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及解决对策的研究》开题报告
[ <span id="t_2-3-9 21:07:00 | By: jcxue(游客) ]
提出的问题具有普遍性,针对性强,解决对策有很强的操作性。
个人主页 |
发表评论:幼儿图画故事书阅读指导策略研究_休闲阅读-牛bb文章网您的位置:&>&&>&幼儿图画故事书阅读指导策略研究幼儿图画故事书阅读指导策略研究(原作者:陈云娟)摘 要:图画故事书是学前儿童阅读的起点,是儿童人生的第一本书。在幼儿园和家庭中广泛使用,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形式。本文通过理解图画故事书的含义,通过举例说明、个案分析阐述了幼儿阅读图画故事书的特点,分析了图画故事书的价值;并提出了大班幼儿图画故事书阅读指导策略。关键词:幼儿;图画故事书;策略一、幼儿图画故事书的含义图画故事书(又称“绘本”),是一种特定的儿童读物的形式。日本知名图画书专家松居直说:“所谓的图画书,文和图之间有独特的关系,它以飞跃性的、丰富的表现手法,表现只是图画或只是文字都难以表达的内容。”中国儿童文学作家彭懿认为图画书里的图画不是文字的附庸,不再是可有可无的,图画甚至可以说是图画书的生命。对此,我们将“图画书”概念理解为,图画书是指以大量图画为主体,结合较少文字或没有文字,以图画为语言来解说故事或传递信息的书。 二、幼儿阅读图画故事书的特点(一)多数幼儿能够掌握正确的拿书和翻书的技巧,可以自主翻阅(二)对于文字来说,幼儿更喜欢看图画(三)幼儿较关注图画书中的某个人物特点或情节三、幼儿图画故事书的价值(一)图画故事书有利于充分发展儿童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儿童重要的认知能力之一。“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图画书对于补充丰富儿童还没有充分发挥的想像力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儿童是根据图画书的图画来进行想像的。他们在看图的同时也在心里描绘形象。所以好的图画书要求有质量好,艺术性强的图画,并且所画的图画要能促进儿童心中描绘形象的丰富性。通过想象,儿童从书里边就不只是吸取一点东西而是发现更为丰富的世界。因此,图画书是想像力的一个重要的起点。(二)图画书有利于提高儿童的语言运用能力儿童的语言运用是指儿童在学习和获得语言的过程中不断操作和使用语言进行交流的现象。重视儿童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是当今国际语言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语言运用能力是在阅读中发展起来的。图画书作为儿童早期阅读的媒介之一,在发展儿童语言运用能力具有特殊的作用。(三)图画书阅读有利于增强成人与儿童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手段在儿童早期阅读中,成人(主要是教师和家长)和儿童的交流也非常重要。“师幼共读”、“亲子共读”是儿童早期阅读的基本方式。我们认为,在阅读图画书的过程中,重视图画所传递的信息,不仅能使儿童获得艺术享受、丰富精神享受,而且能更好的与儿童进行对话和交流,同时能增进亲子及师幼的情感。四.幼儿图画故事书阅读指导策略《纲要》明确要求“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纲要》还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幼儿的语言是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模仿而获得的,幼儿园与家长应当为幼儿创设并引导幼儿接触一定的阅读环境,并想方设法唤起幼儿阅读兴趣,激励他们持续地、愉快地、主动地发展阅读活动,在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兴趣。(一)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心理学家皮亚杰强调:“儿童是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主客体的交互作用,获得心理发展的。”良好的阅读环境不仅能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还能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主动去探索、感知和积累阅读经验。对此,教师在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指导策略中应采用如下原则:1.渗透性原则将“儿童的生活是阅读”这一理念融合于阅读环境的创设中,如在大厅里设置开放式的亲子阅读区,供幼儿和家长在来园、离园时阅读共享:在楼梯拐角处设置个性化阅读区,让幼儿在自己喜欢的空间里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等。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既可以将阅读的理念潜移默化地渗透进幼儿的脑海里,又可以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也可以在美术活动区,投放一些读本及一些绘画材料、废旧材料,让幼儿通过绘画、制作等艺术手段来表达对读本的理解或是情感,也可让幼儿根据不同读本内容自制图书或是绘画漫话,来进一步创编故事或是继编故事.又可以在表演区投放各类动物头饰或手偶等道具,让幼儿自由、自主地表演故事情节,在表演中加深对故事的理解。2.多样性原则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有针对地提供各种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图书。多样性包括题材的多样性、文体的多样性、版式的多样性等。多种类型的阅读材料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好奇心,从而产生极大的阅读兴趣。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把儿童语言获得看成是刺激→反应→强化的过程。幼儿在生活中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都可以形成一种刺激而引发幼儿说的反应。因此,丰富的生活会使幼儿有话可说,有话想说。为他们创设了多种活动区域,如“娃娃家”“理发店”“语言区”“表演区”等,让幼儿在游戏中去体会角色,增强角色意识。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多看、多听,到社会中观察成人的劳动,接触多种事物,丰富了幼儿的生活内容,形成了一个个的刺激,从而丰富了幼儿的说话内容,使幼儿有话可说。同时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的环境,为幼儿创设说的条件和机会。每周我们让孩子把自己最心爱的玩具带到幼儿园来同大家一起玩,进行分享3.互动性原则激发幼儿与阅读环境进行互动式对话,以此拓展幼儿的阅读经验。如鼓励幼儿去不同的阅读区翻阅图书、杂志,享受阅读的快乐;鼓励幼儿参与阅读材料的收集,把家中藏书带到幼儿园与同伴分享;鼓励幼儿将自己的阅读心得用绘画或者图文方式表现出来,并张贴于不同的阅读环境中,以供同伴欣赏;鼓励幼儿参与生活阅读环境的创设,等等。(二)倡导家园合作,将适宜的阅读方法带入家庭 (1)引领家长选择适合幼儿阅读的读本。(2)教师要定期对家长进行阅读理念与方法的培训,扭转家长片面认为“阅读=识字”的观念。(3)倡导亲子阅读,父母跟幼儿一起阅读,在阅读中与儿童进行对话和交流。(4)家长在阅读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对儿童提出过多的问题,可以和幼儿共同表演。图画书的独特作用和对象都指向低幼儿童,其对象性决定图画书阅读主要在家庭中以亲子阅读方式进行。而亲子阅读为主要形式的图画书阅读对幼儿与成人的交流特别是情感交流在图画书阅读中得以实现。在父母膝下和父母一起看有趣味的图书,将会把幼儿带入一个充满亲情的世界中。例如在绘本《棕熊的神奇事》的分段阅读中,我让孩子回家看看、想想、问问怎么样才能当好爸爸,幼儿完成任务后的回答让人忍俊不禁:“爸爸要细心的照顾孩子!”“爸爸要灌煤气,还要扛到六楼!很累!” “爸爸要陪宝宝看书,教宝宝学本领的!”“爸爸要烧饭,有时还要给宝宝洗澡!”“爸爸都要带宝宝出去旅游的!”……幼儿的发言象火车一样停不下来,同时孩子也在评价什么样的爸爸是好爸爸,什么样的爸爸不好,所以他们给棕熊当爸爸的建议综合起来就是那么的完美了,所有孩子们需要的优点都集中在此了。家长听了反馈后也是大吃一惊,没想到一本小小的图画故事书能让孩子感受那么多。在阅读过程中征得家长的配合,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家教的指导模式,也是充分利用家长这一教育资源的方式。因为在亲子共读图画书的环境中,文本的阅读指导对儿童语言的获得有着直接的和即时的影响。再者,幼儿图画书是用画面来说话,它非常强调画面的连贯,让幼儿连贯地看书,反复地看书,也是阅读的重要方式。(原作者:陈云娟)(三)根据不同年龄段提供适宜阅读材料积累幼儿阅读的经验由于不同年龄幼儿观察力、注意力、理解能力、经验积累等方面有所区别,在阅读区投放材料时要特别讲究适宜性。根据年龄段提供适宜的阅读材料如公共图书区域的“宝宝书屋”是适合托小班的,因此,里面放置的是布书、可触摸的书、撕不破的书。内容主要以婴幼儿阅读的特点为主:图书较大、想象鲜明、色彩鲜艳、单页单幅、背景简单的图书。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将幼儿平日的生活拍摄成照片,制成一本本照片书。在中大班班级内的图书区域中,教师提供的大都是以知识类为主的图书。如《幼儿知识百科》、《十万个为什么》、《小博士问与答》等各类少儿读物、报纸、还有识字卡片、适合中大班幼儿阅读。根据主题活动提供适宜的阅读材料在主题活动中提供适宜的图书能大大推动主题的发展,在主题活动中,教师鼓励幼儿收集资料,将这些资料汇总,在墙上布置了一个资料库,供幼儿互相交流阅读,教师也将图书的内容展示在图书区内,巩固幼儿的阅读经验。尤其对能力较弱的孩子来说,这种阅读活动后的延续更能帮助他掌握阅读的方法,积累阅读的经验,提高阅读的能力。教师不仅在阅读区创设静态的阅读环境,更根据幼儿不同的阅读经验创设了多种动态的阅读环境。如:小舞台,小托班的教师提供多种道具、头饰,供幼儿表演。中大班的教师则鼓励幼儿合作制作故事所需的道具、合作表演。在每周一次的“哈哈剧场”,教师就提供一个供幼儿交流阅读经验的平台,中大班的幼儿就自由选择,自行结伴、自行商量、合作表演。还如:师生共同创立的“小精灵电视台”,幼儿在采访、播音、编辑的中,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将原有的阅读经验重组,获得新的阅读经验。《纲要》强调“幼儿的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的特点,教师与幼儿的个别交流、幼儿之间的自由交谈等,对幼儿语言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个孩子的智力、发展速度都不是一样的。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教师要细心观察,注意调动每个幼儿阅读的积极性,根据幼儿不同能力、不同水平进行指导。参考文献[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09).[2](日)松居直.我的图画书论[M].季颖译.湖南少儿出版社,1997.[3]周兢.早期阅读发展与教育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05).[4]康长运.想象力与幼儿图画故事书的阅读[J].学前教育研究,2002(03).欢迎您转载分享:热门休闲阅读好评休闲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幼儿园环境创设作业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