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纪守法,孝德永直彰 .和亲睦邻 ,扶幼尊长._敬德修业,发奋图强.是什么意思

院士故居--溱潼游记5
院士故居在溱潼镇的东首,是古镇旅游的第一站。这座建于乾隆年间的深宅大院至今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
院士故居前后穿堂五进,照厅、穿堂、堂屋、后书房、火巷、密室保存完好。
院内繁花古树,池水缓缓;灰宿砖雕古朴典雅。是苏中里下河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古民居建筑。
我们踏步小径穿过莲亭跨过小拱桥,绕过石进栏,走进高大宽敞的故居正屋。
正屋厅堂正中高悬一块金字匾额,上书“孝德永彰”,这是民国大总统徐世昌褒赠给院士曾祖父李贞发的。“孝德永彰”赞扬了李贞发的精神品德,更体现了李氏家族的优良传统。厅堂西侧墙上悬挂着李德仁、李德毅兄弟二人的照片和事迹图框。李德仁教授是航测、遥感和地理信息方面的专家,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弟弟李德毅是我国军事电子系统的著名专家,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兄弟二人居然有四院士荣誉,怎不令人肃然起敬?
&正厅里挂有一幅李氏家训揭示了李氏家族名人辈出风范卓然的底蕴。家训八十个字“爱我中华,兴我家邦,少小勤学,车胤孙康,弦歌雅乐,翰墨传香。尊师益友,孝德永彰,和亲睦邻,扶幼尊长。敬德修业,发奋图强&。女工针筚,贤淑贤良。师书共读,兰桂齐芳,扶贫济困,造福一方。克勤克俭,家道隆昌”。&
李氏家族是溱潼的大族,书香门第功名世家。水乡的灵气,家庭的熏陶,院士故居蕴藏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展现的不仅是深幽宁静的建筑,更是深厚而凝重历史积淀,溱潼人的智慧。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泰安大梭庄李氏家风家训
&&&&&&&&&&&&&&&&&&&&&&&&&&&&&&&
卷三:泰安大梭庄李氏家风
“爱我中华,兴我家邦&。少小勤学,翰墨传香&。
遵纪守法,孝德永彰&。和亲睦邻&,扶幼尊长。
敬德修业,发奋图强。&耕读继世,兰桂齐芳。
扶贫济困,造福一方。&克勤克俭,家道隆昌。
& 忠厚传家,源远流长。
仁孝节义,日月同光。”
卷四、泰安大梭庄李氏家训:
&&&&&&&&&&&&&&&&&&&&&&敬祖宗,孝父母。
睦宗族, 端伦常。
友兄弟, 和夫妇。 教子孙,
恤孤寡,守法纪。
安本业, 勿非为。
尊贤能, 慎嫁娶
。重交友,省自身。
附:泰安大梭庄李氏家训注解
  子孙之身,祖宗之所遗也。尤木有根,无根则枯,如水有源,无源则涸。祭祀,礼重报本,昭穆常情,坟茔,先祖之所栖,尽其祭扫,凡我族人,切不可怠忽,以渎先灵。凡我族人念之。
  父母,吾身之本,父母之恩,天高地厚。十月怀胎,三朝乳哺,少而鞠育,长而教训,父母受尽万苦千辛,方得子女成人长大。其恩如天地。为子女者即幸遇父母有寿,急急孝养,难报天恩。人生时日限也,万一错过,殁后即,三牲五鼎,竟亦何补?凡我族人,切不可失养失敬,以乖天伦。
宗族者,同宗共祖之人也。 宗族,吾身之亲,千支同本,万脉同源,始出一祖,不睦宗族,是不敬宗祖。凡我族人,切不可相残相欺,以伤元气。
 尊卑有别,长幼有叙,乃定於天人, 而尊卑长幼,各得其序,纲常伦纪,各得其次。凡我族人,务必伦正名顺,万世不易也。凡我族人念之。
兄弟姊妹,同气连枝,吾身之依,生则同胞,居则同巢,如手如足。勿听他人离间撺掇。兄弟姊妹中纵有不是,大家逊让些何妨?若手足相残,计较多寡,则父母之心不安,死亦不能瞑目。凡我族人,
切不可争产争财,以伤骨肉。
  夫妇为人伦之始。夫和其妇,妇敬其夫。夫以修身齐家事为本,妇以人伦道德情操为重,同事耕耘理家创业,夫妇协同,休戚与共,百年好和,白头偕老,同建和谐家庭,万事兴矣。凡我族人念之。
  家之盛衰,不在田地多寡、帛金有无,且看子孙教育如何。古云:未看山前土,先观屋下人。然人未有生而皆能贤者也,当其幼时不可失教。禁其骄奢,戒其淫逸,家有一贤子孙,则家门生色,子孙不肖,则家门遗羞。故为父母者,切不可不教子孙。凡我族人念之。
  俭可助贫,勤能补拙。勤俭者,起家之本,传家之宝,立业之基,人生当务也。勤而不俭,则财流于奢,俭而不勤,则财终于困。倘男不务耕作,女不事内,好逸恶劳,鲜衣美食,一旦娇惰,将祖资财一败而空。节俭者治家之要义也。晏客伏腊有时,不可常时群饮,设席数肴成礼,不必杯盘狼藉,费一文不如节一文。当务勤俭。凡我族众念之。
  鳏寡孤独,天下最苦,无告之人也。无家产者,朝不能保暮,饥不能谋食,寒不能谋衣;合族尊长俱宜加以怜悯,竭力扶持。凡我族人念之。
家有家规,国有国法,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违法乱纪,天理难容,且致家人受累;爱国爱家,遵纪守法,梦里无惊,内心安踏,举家共享安宁。凡我族人当守之。
  士农工商者,然视其天赋择业,士者实去读书,农者实去耕芸,工者实去造作,商者实去经营。奋发图强,爱岗敬业,凡我族人念之。
  非为者,或摊场赌博,或群聚酣饮,或掇拐掏摸,或抢夺吓骗,或争斗撒泼,忌毒染,吸毒败坏身心资财,祸延亡身倾家。凡我族人戒之。远酗酒
,惟彼贪夫。不知节治。终日醉乡,颠狂失措,贪杯误事者,不胜数也。凡我族人远之。凡我族人,务宜告诫子弟,切不可胡作非为、作奸犯科。
尊贤能:敬贤乃吾族人之望也,贤者为人之师,其学有所传,礼有所学。不重敬贤,是人之愚昧。凡我族人,务必尊长敬贤,以示文明。
&&&&&&&&&&&&&&&&&&&&&&&&&&&&&&&&&&&&&&&
慎嫁娶 男婚女嫁者,人伦之始,联婚不可不慎。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古之常情。品德为首,切忌包办,嫁女择佳婿,娶媳求贤女,娶妇事翁姑,经事理,执妇道。凡我族人宜知之。
  志同者为友,道合者为朋。交友以信为先,信者相通,守望相助。然宜谨慎,择善而交。与善者交如入馥香之室久而自香。凡我族人念之。
遵圣训,洁身自律,日当三省,常思己之过失,莫论他人是非。凡我族人记之。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热门日志推荐
人人最热标签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常去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访院士故居
访院士故居
早就想拜访院士的故居,每次走过门前都是来去匆匆。我领江南的朋友来到故乡时,也仅仅听导游的乏乏讲解。李氏家族在镇上相当有名,兄弟二人四院士在苏北名闻遐迩。今年8月回乡的最后一天,也就是27日,我进行了一趟镇区的全程旅游,儿时的李氏故居在我心中逐渐清晰起来。
院士故居在溱潼镇的东首,是溱湖八景之一“东观归渔”的近邻。深宅大院是建于乾隆年间的清代民居,至今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静静的老屋映射了李氏家族身份的显赫以及在旧时商界的沉浮变迁。踏步小径,轻入莲亭,院内小池周围磊积着一块块形状各异的怪石,别具一格。跨过小拱桥,迎面的厅屋向人们展现的是溱潼名人馆,许多在外的游子中,不少人已成为中国科学界、文化界、艺术界的骄子,他们奋斗的足迹,为当今溱潼学子提供了一部难得的教科书。
&进入后面,便来到正屋。在正厅上方高悬一块黑漆金字匾额,上书“孝德永彰”,这是民国八年大总统徐世昌褒赠给院士曾祖父李贞发的。“孝德永彰”四字既充分赞扬了李贞发个人的精神品德,更体现了李氏家族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正厅内西侧墙上悬挂着李德仁、李德毅兄弟二人的照片图框。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学术界给科学家的最高荣誉称号,是给予那些在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取得杰出成就的人士最高学术称号,对个人而言,是一种终身荣誉。李德仁教授是我国当代航测、遥感和地理信息方面的专家,作为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的他,1939年12月就出生于此,据说是湖北省唯一的双院士。5年后的11月,他的弟弟李德毅院士也出生在这里。李德毅教授1996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我国军事电子系统的著名专家,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一个小镇上竟有兄弟二人四院士,这在我国众多的乡镇中却很少见。
&是什么原因让二人成为科学界的宠儿?是水乡的灵气,是家庭的熏陶,还是外界的环境?面对似曾陌生的老屋,引出我长久的深思。庭院里有一个天井,在上方是葡萄架。住在旧居的老人说,李德仁院士幼年常在这儿种植葡萄。我注意到粗壮的葡萄藤上,伸出无数细枝,弯弯曲曲,指向无垠的远方。让人联想起葱笼的藤蔓牵挂着院士浓浓的乡情,累累的硕果是他们对祖国对家乡的深情回报。青藤、古屋、老井,给他们度过难忘的岁月,在攀登科学高峰的路上,他们用坚持不懈的努力,留给故乡人一段勤奋的佳话。
&在故居堂屋里挂有一幅李氏家族世代传承的家训,李家后代始终牢记祖训,用自己的言行,实践着曾经许下的承诺。“爱我中华&
兴我家邦& 少小勤学&
车胤孙康& 弦歌雅乐&
翰墨传香& 尊师益友&
孝德永彰& 和亲睦邻&
扶幼尊长& 敬德修业&
发奋图强& 女工针筚&
贤淑贤良& 师书共读&
兰桂齐芳& 扶贫济困&
造福一方& 克勤克俭& 家道隆昌”
李氏家训向世人表达了家族的勤勉修德,充分体观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书香门第,功名世家,正是由于李氏家族的卓然风范,在溱湖这片热土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明清时李氏家族中获得功名的不乏其人,民国时期李氏又跻身于商界。19世纪初,他们除经营李卫记粮行、钜泰钱庄、通济当典、肇泰油坊、川滇钱庄、布店外,还在苏中地区较早地创办邮电、电力实业,筹办了养正小学、贫民工艺厂等社会事业。
&故居正屋的西房就是荣德生、荣宗敬先生当年来溱潼镇时的下榻之处。民国年间,李家在商界中不断树立自己的形象,与无锡荣氏家族保持密切的联系。荣氏集团在溱潼投资创办实业,直接推动了溱潼经济的发展。溱潼市场的繁荣兴旺得益于荣氏的帮助,民国九年时溱潼陆陈公所(粮行也称陆陈行)全体同仁怀着感激之情,赠给无锡荣氏集团“荣德兴邦”的匾额以示谢意。李家还与著名实业家张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南通张謇的实业对溱潼粮市的兴起更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回到江南,当我想起故土的人与物,院士故居的风貌在心中萦绕回环,挥之不去。院士故居的深幽宁静,蕴藏了丰富的人文内涵。不经意间,展现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它更是历史陶洗的积淀,深厚而凝重,愿故乡人用他们特有的智慧和禀赋创造新的神话。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溱潼----明祖陵三日游之一
为了进一步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7月9-11日,学校党员干部一行41人去姜堰、徐州和盱眙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教育活动。现把三天的活动总结如下:
1.看溱潼古镇,感受古代文化。我们经江阴大桥,大概一个半小时就到达姜堰的这个古镇,第一印象觉得街道两边的房子似乎少了点古镇的气息。不过再往里走,感觉还是很有老街的韵味的。
当地的导游先领我们参观了“院士故居”。院士故居是一座建设于清代乾隆年间的古代民居,至今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历经沧桑的老屋蕴藏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大量的图片资料和旧物展示,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正是在这样良好的氛围下,培养出了李德毅和李德仁两位院士。李德毅,博士生导师,著名计算机工程和人工智能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李德仁,中国科学院院士。&&&&&&&&&
上面左图是李家院落,右图则是李氏家训:。“爱我中华&&兴我家邦&&少小勤学&&车胤孙康&&弦歌雅乐&&翰墨传香&&尊师益友&&孝德永彰&&和亲睦邻&&扶幼尊长&&敬德修业&&发奋图强&&女工针筚&&贤淑贤良&&师书共读&&兰桂齐芳&&扶贫济困&&造福一方&&克勤克俭&&家道隆昌”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个缩影。李家世代书香门第,李氏兄弟从小就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成长起来的。
李家除了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外,还接受了当时新的思想潮流,19世纪初,他们除经营粮行、钜泰钱庄、通济当典、肇泰油坊、堆栈外,还较早地创办邮电、电力实业,筹办了小学、贫民工艺厂等社会事业。李家还与无锡荣氏家族、著名实业家张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用现在的热门话说,就是“招商引资”。旧居的西房(客房,供重要客人住的)就是荣德生先生当年下榻之处。
接着我们又看了溱潼八景(东观归渔、南楼读书,西湖返照、北村莲社、花影清皋、禅房修竹、石桥明月,绿院垂槐)之花影清皋和绿院垂槐。
参观了高二适故居。高二适与郭沫若之间的“兰亭论辩”(即有关《兰亭序》的真伪),高写信给他的老师章士钊先生,章又将高文送毛泽东主席审阅。1965年,毛泽东致函郭沫若,就《兰亭序》引起的不同看法作出指示。下图就是毛泽东给郭沫若的亲笔信。由此可见高二适的渊博学识和过人胆量。&
走在溱潼古镇上,最有感触的是砖雕文化。
你能看出以上这些都是在砖上刻出来的吗?这不仅展示了他们的工艺水平,同时上面所雕刻的内容也是历史的真实写照,有的反映了当时农民的真实生活,有的则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祈愿。它是历史、文化、艺术的综合。
2.游溱湖湿地公园,亲近大自然。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于德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