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本巴活佛,现在在青海塔尔寺寺吗?去青海塔尔寺寺能见到吗?

通灵佛教网&||||||
塔尔寺六世安嘉斯活佛寻访认定记
六世安嘉斯寻访认定记来源: 中国西藏
作者: 官却 完玛冷智 乔生华位于青海省湟中县的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丛林之一,于1577年为纪念宗喀巴大师而修建。藏历金龙年3月3日(公历 日),第六世安嘉斯坐床庆典在塔尔寺安嘉斯活佛府邸嘎日哇举行。安嘉斯活佛世系塔尔寺在其鼎盛时期,共有活佛80多位,安嘉斯就是其中之一。该活佛系统产生于18世纪,此前共转五世。18世纪初,塔尔寺香火庄园六部落之一祁嘉部落的安嘉斯地方(现青海平安县一带),出了一位名负全藏的大格西叫罗桑贡嘎,精通显密二宗。有一年,祁嘉部落土司为解决一个纠纷,千里迢迢前往拉萨讨评公理。后纠纷理亏的一方应允,赔偿多少金银财宝皆可满足。但祁土司却说:“我们不要钱财,只要一位能够指导别人学法的上师”。后来,从这个部落出家的安嘉斯格西·罗桑贡嘎就回到家乡,在平安一带宏法传教,并初建一座安嘉斯日朝(修禅院)。1730年,安嘉斯格西升任塔尔寺居巴扎仓(密宗院)第十九代法座堪布,从此培养佛门后生。安嘉斯格西圆寂后,信民为他寻访认定灵童——二世安嘉斯·罗桑曲扎,从此安嘉斯活佛转世系统正式形成(也称安嘉斯夏茸)。1750年,罗桑曲扎在塔尔寺兴建嘎日哇,于1787年在今平安县古城乡角加村西南侧创建安家寺。藏历火蛇年( 1797年),二世安嘉斯夏茸任塔尔寺第三十三任居巴扎仓堪布。 三世安嘉斯·嘉样丹增尼玛在塔尔寺受戒继位,钻研五部经典,辩理立宗极佳,精通大小五明。藏历金牛年( 1841年),任塔尔寺曼巴扎仑(医学院)第三十三代导师,水兔年(1843年)又任居巴扎仓第四十九任堪布。在担任格鲁派发祥地夏琼寺第六十八任法台时,严格考核制度,深得僧众信仰。在库任宏法期间圆寂。四世洛桑格登丹巴仁钦,1874年生于今化隆支扎乡一带,7岁在塔尔寺坐床,学通中规、量释等课目。1894年(藏历木马年),21岁时升任曼巴扎仓第六十代导师,依师香萨、夏玛尔等高僧,后任塔尔寺第七十九代大法台,对寺院发展很有贡献。 五世罗桑香曲丹贝尼玛生于1913年,为今海南州贵德县阿什贡地方人,由上师却西活佛认定。曾任塔尔寺第八十九代大法台。这位活佛爱国爱教,支持解放事业。1958年因平叛扩大化被捕,后因病去逝。十届三中全会后,安嘉斯活佛平反昭雪。对五世安嘉斯活佛的侍从,嘎日哇管家香曲坚赞来说,重修嘎日哇和寻访、认定转世灵童成为他后半生最迫切的心愿和最重要的事业。寻访认定六世安嘉斯活佛安嘉斯嘎日哇座落在塔尔寺中央――龙曲学麻巷18号,坐东朝西,里外两院,四面筑屋。外院是1958年前遗留的旧建筑,东为被顶式瓦殿佛堂,中间有通道,有精制木雕、砖雕,南北各四间平房;西面中央是大门,有四层木雕装饰,两侧有数间平顶房。里院原有坡顶式瓦殿五间,三面皆为瓦房,1958年陆续拆毁。1984年,老僧香曲坚赞筹资维修五间瓦殿,作为临时佛堂。90年代初,寺院在原址新建木式结构瓦殿五间,南北各三间平房。于是,嘎日哇基本具备了重迎上师入住的条件。从1994年起,信区民众对安嘉斯活佛的转世要求迫切,管家香曲就忙于寻找新的上师化身。在青海省及有关地区人民政府的关心下,塔尔寺成立了六世安嘉斯活佛转世灵童寻访小组。这个小组根据青海省有关藏传佛教活佛转世规定,严格按照宗教传统仪轨和灵童寻访程序开展寻访工作。寻访是极度秘密的。塔尔寺有位善于卜算的高僧,人们尊称阿克北京,他占卜后谕示:灵童应在塔尔寺以东,黄河以北及附近地区,属相牛、猴、羊或虎之孩童。据此,管家香曲和寻访小组成员日夜兼程,或搭便车,或徒步行走,到本省西宁、海东、海南等地区秘密寻访了近300名有祥瑞异兆的奇孩异童, 其中包括藏族、汉族、土族、和蒙古族。塔尔寺各大活佛、民管会及僧众普遍关注安喜斯的寻访进展。按照仪规在根本上师却西活佛的主持下,寻访小组先后对300多名初选孩童进行了三次筛选,最后确定了三名灵童候选人。 整个寻访过程持续了一年多。在迎来2000年之即,塔尔寺将灵童候选人名单及寻访过程报经有关地区宗教主管部门批准后,择吉日举行了转世灵童认定。金龙年正月初八那天,塔尔寺僧俗群众还沉浸在新年的欢悦中,但对寻访小组各成员来说,这个日子更加激动人心。清晨,塔尔寺主殿大金瓦殿内佛灯灿烂,伴着朗朗的诵经声和庄严的佛乐,聚集宝殿的活佛、僧侣们祈祷三宝、祈祷宗喀巴大师,祈愿灵童认定圆满如意。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协副会长、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副院长、塔尔寺活佛却西·洛桑华丹隆柔坚措主持了六世安嘉斯灵童认定仪式。灵童的认定用食团问卜的方法进行。当时,执事把三个候选灵童的名字用藏文工整地写在小纸条上,装进用天平称量得重量完全相等的三个糌粑食团内,然后把三个糌粑团捏成圆球状,放入事先准备好的精制银碗内,再包好,供奉在大金瓦殿的宗喀巴像前。接着鼓乐齐鸣,诵经声再次响彻殿内宇外,活佛僧侣们在闪烁光芒的净灯中祈祷三宝,祈祷宗喀巴大师赐福,让灵童真身跳跃而出。诵经告一段落。四名喇嘛把一块正方形的大黄绸缎拉展,却西活佛揭开,慢慢地双手端起银碗。在一浪高过一浪的诵经声中,都西活佛双目微闭,嘴里同样念念有词,在四角展开的黄绸上开始摇起银碗。这是整个仪式中最紧张而庄严的一刻,僧众的诵经声慢慢停了下来。突然,其中一个食团跳跃而出,奇迹般地飞落在珍贵的黄绸上。所有在座的人屏住呼吸,注视着却西活佛。却西活佛把银碗递给执事收拾好,然后捡起那个刚刚跳出的食团,揭开后,取出小纸条,然后展开。人们拭目以待,想象一个佛子在人间的再度显现。“才华旦增!”却西活佛念出名字,人群欢呼起来。活佛将卜条让人们查验,结果,贵德籍属虎男童才华旦增正式选认为转世灵童。整个认定过程符合藏传佛教仪轨,符合活佛转世的政策规定。随之,西宁市宗教局肯定认定结果,并批准才华旦增择吉日坐床继位。管家香曲和信众多年的夙愿得以圆满实现。赠佛号、洗礼、献哈达、取法名才华旦增生于日,藏族,属虎,贵德县尕让乡上尕让村人,与前世同一属相同一祖籍。灵童的父亲拉加才让生于1961年,大专文化,当过教师,现在贵德县国家税务局工作。母亲叫尕吉卓玛,生于1964年,曾供职于海南州毛纺厂等单位。才华旦增是在县城里上的幼儿园、小学及初中。在学校,小才华旦增酷爱数学,善动脑筋,家人们切望地升学成才,从来没有想过他会是一位活佛的转世灵童。龙年正月初八,才华旦增的命运象初春的花瓣,已在大金瓦殿内灿烂绽放。但在同一个时间,他和家人对此一无所知,一个孩童天真烂漫的欢笑依然陪伴着他的日日夜夜。农历2月初,在却西活佛敦促下,管家香曲根据宗教习俗,带着礼品与哈达前往贵德的拉加才让家,为才华旦增赠佛号——告知他为安嘉斯活佛转世灵童。得到此消息后,灵童和家人好象都有点不知所措,一种奇特的信念突然弥漫了他们所有的思绪。几天后,香曲等人又来贵德,为灵童彻底洗礼,一个凡夫俗子正式走向佛子的道路。此后,扎西活佛带领几名塔尔寺代表,去贵德为灵童举行献哈达仪式。解放前,为新认定的活佛献哈达,都要付巨额赎身价,这对于寺院和信众都是个沉重的负担;现在政府提倡取消这个恶习,宗教界积极响应,自然减轻了寺院和嘎日哇的不少经济负担。诵经声起,佛乐奏响,来宾和教友们敬献哈达、绸缎,赠送礼品礼金,祝贺六世安嘉斯活佛圆满认定。坐床前,上师却西活佛为新灵童取了法名:洛桑华旦丹贝坚赞,一个12岁少年的生活连同名字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六世安嘉斯活佛坐床典礼 4月 13日清晨,吉祥八宝塔边人群涌动,由扎西与奔巴两位活佛指挥,僧侣们排着长长的仪仗队,宝伞和胜利幢在微风中摇晃。人群中有穿增装的、藏服的、土族服的,也有穿西服的,有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也有黄头发蓝眼睛的老外。10时30分,灵童护送车抵达塔尔寺山门前。一时佛乐呜奏,诵经声起,12岁的洛桑华旦丹贝坚赞着一身醒目的黄袍,由其父母、亲属与当地宗教工作部门负责人陪同,步入塔尔寺的前门。等候多时的扎西、奔巴二活佛迎上前去,将灵童左右扶持,由僧侣仪仗队诵经迎路,在大宝伞下缓缓走向安嘉斯嘎日哇。拜佛心切的僧俗群众前拥后簇,争先恐后拥挤着,以求尽早目睹佛子容颜,心情像大海一样潮起潮落,一时都难以平静。11时整,洛桑华旦丹贝坚赞坐床仪式在嘎日哇的里院举行,灵童坐在中央,左侧是省、市、县政府代表,右侧落座赛朵、夏格日等活佛高僧。塔尔寺民管会副主任坚赞昂旦用藏汉双语宣布仪式开始。西宁市民族宗教局局长刘德宣读关于同意第六世安嘉斯活佛转世灵童认定坐床的批文,授予活佛证书,并互献哈达。湟中县人民政府负责人致辞祝贺。其后将灵童迎进里院主殿,由各大活佛主持升登安嘉斯法座,诵经声再次响起,赞颂佛位继承人的开座,祈愿佛子的茁壮成才。政府部门的代表及活佛高增、灵童亲属依次献哈达、互赠礼金礼品与纪念品,祝贺安嘉斯法座有主,并希望洛桑华旦丹贝坚赞健康成长,钻研佛学,攻读现代科技知识,爱国爱教,利乐众生,为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贡献力量。接受小活佛的摸顶赐福后,信徒们个个激动万千。1949年入寺并跟随前世安嘉斯多年的管家香曲坚赞更是激动万分。他说:“如果没有政府的关心支持和塔尔寺的精心安排,我这个管家也力不从心,安嘉斯嘎日哇将失去主人。 龙年 4月13日(即 2000年 5月16日)却西活佛已于正式给洛桑华旦丹贝坚赞授沙弥戒。圣地塔尔寺又拥有了一位继承宗喀巴大师伟业的佛子,健康成长的洛桑华旦丹贝坚赞活佛正在迈向佛祖指引的佛法之道。塔尔寺巴周活佛的历史 - 宗喀王的日志 -
博客西藏 -
在最高处过一种生活
塔尔寺巴周活佛的历史
已有 1490 次阅读 15:47
|系统分类:
:“你这次出使到大清务必要让满清皇室转化成我们格鲁巴的信徒,那样对我们会有极大地帮助”班禅大师还给色钦金巴嘉措封为呼图克图,金巴嘉措就带上顾实汗和班禅达赖的书信率领代表团出发1642年到达沈阳清廷帝都得到皇太极的最高礼数的接见据《清实录》记载,西藏使团到达沈阳的时间是1642年的十月,在路上走了将近三年。《清实录》崇德七年(1642)十月已亥条记载说:
"图白忒部落达赖喇嘛遣伊拉古克三呼图克图戴青绰尔济等至盛京。上亲率诸王、贝勒、大臣出怀远门迎之。还至马馆前,上率众拜天,行三跪九叩头礼毕,进马馆。上御座,伊拉古克三呼图克图等朝见,上起迎。伊拉古克三呼图克图等,以达赖喇嘛书进上,上立受之,遇以优礼。上升御榻坐,设二座于榻右,命两喇嘛坐。其同来徒众,行三跪九叩头礼。次与喇嘛同来之厄鲁特部落使臣及其从役,行三跪九叩头礼。于是命古式安宣读达赖喇嘛及图白忒部落臧巴汗来书。赐茶,喇嘛等诵经一遍方饮。设大宴宴之。伊拉古克三呼图克图等各献驼马、番菩提数珠、黑狐皮、绒单、绒褐、花毯、茶叶、狐腋裘、狼皮等,酌纳之。"关于西藏使团的人员组成,在《清实录》中有两段相关的记载:
《清实录》崇德七年(1642)十月壬戌条又记载:
"以朝鲜贡物分赐图白忒部落达赖喇嘛所遣伊拉古克三呼图克图戴青绰尔济、戴青俄木布......厄鲁特部落古木伊尔登下和尼图、奇尔山下土尔噶图、达赖巴图鲁下喀喇户济、阿巴赖山津、塔赖,都喇尔和硕齐下额尔德尼、桑噶尔塞伊尔登下额尔白黑、王什克下库尔墨、窦尔格齐诺颜下琐诺木、额尔克塞桑下吴兰......"
到崇德八年五月初五日皇太极遣还西藏使团时,《清实录》所记载的使团的组成人员为:
"先是,图白忒部落达赖喇嘛遗伊拉古克三呼图克图及厄鲁特部落戴青绰尔济等至,赐大宴于崇政殿。仍命八旗诸王、贝勒各具宴,每五日一宴之,凡八阅月,至是遣还。赐伊拉古克三呼图克图喇嘛及偕来喇嘛等银器、缎、朝衣等物有差。又赐厄鲁特部落和尼图巴克式、阿巴赖达赖、都喇尔和硕齐下额尔德尼巴图鲁、奇尔山下土尔噶图、阿巴赖山津等朝衣、帽靴等物。仍命和硕睿亲王多尔衮、多罗武英郡王阿济格、辅国公硕托、满达海率梅勒章京、参政以上各官送至永定桥,复设宴饯之。遣察干格隆、巴喇衮噶尔格隆、喇克巴格隆、诺木齐格隆、诺莫干格隆、萨木谭格隆、衮格垂尔扎尔格隆等同伊拉古克三呼图克图喇嘛前往达赖喇嘛、班禅呼图克图、红帽喇嘛噶尔马、昂邦萨斯下、济东呼图克图、鲁克巴呼图克图、达克龙呼图克图、臧巴汗、顾实汗处,致书各一函。"
这些记载说明,西藏使团一行人是以伊拉古克三呼图克图和戴青绰尔济为首,当时掌管西藏地方政权的藏巴汗,也有书信交由伊拉古克三带给清朝皇帝。尽管藏巴汗所信奉的教派与格鲁派不同,但作为西藏地方政权的首脑,他写信给清朝皇帝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另外,噶玛噶举派的红帽系活佛也有书信交伊拉古克三转呈清朝皇帝。按世系推算,此人应是红帽系七世意希宁波,当时他年龄很小,不过两三岁,因此,代他写信的人肯定是红帽系中掌握实权的上层喇嘛。在这些写信的人中,还有四世班禅、固始汗、萨迦派的首领,主巴噶举、达隆噶举派的首领等。五世达赖喇嘛、四世班禅与固始汗是教派相同,利益一致,藏巴汗和红帽系活佛是教派相同,利益一致,萨迦派、主巴噶举、达隆噶举当时也是和第悉藏巴关系密切的教派。可见西藏派出的朝清人员,并不是单一教派的代表,他们起码向清朝的统治阶级反映了西藏各种政治势力并存的实际情况。
这两段记载中的西藏使团的随行人员也很重要,1642年十月二十五日条所记载的为西藏使团派出随行人员的蒙古首领有:古木伊尔登、奇尔山、达赖巴图鲁、都喇尔和硕齐、桑噶尔塞伊尔登、王什克、窦尔格齐诺颜等,而1643年五月五日条所记载的派遣使团随行人员的蒙古首领有:和尼图巴克式、阿巴赖达赖、都喇尔和硕齐、奇尔三等人。他们之中能够辨认出身份的有土尔扈特部和额尔勒克的儿子衮布伊勒登、和硕特部固始汗的儿子达赖巴图鲁(即固始汗的第六子多尔济)、桑噶尔扎,拜巴噶斯的儿子鄂齐尔图、阿巴赖,准噶尔部额伯内伊勒登的儿子都喇尔和硕齐等。可见组织此次西藏使团到沈阳的蒙古首领主要是固始汗和鄂齐尔图兄弟,卫拉特蒙古其他各部的一些首领也参与了此事。
1642年(崇德七年)十月西藏的使团到达盛京时,皇太极立即率领亲王、贝勒、大臣等出城迎接,皇太极还亲自对天行三跪九叩之礼,这是皇太极要表示西藏使团的到来是出自天意的安排,是上天护佑清朝的表现,因此他要感谢上苍。其实这并非给天行礼,而是做给人们看的一种姿态。入城以后,皇太极又亲自到伊拉古克三等人的住处去看望,伊拉古克三等人朝见皇太极,呈上西藏各方面的信件时,皇太极又站起身来亲自接受。所有这些接待的规格都是破例的,其原因仍然在于:笼络和争取藏传佛教已经成为清朝的一项既定国策。
当时五世达赖喇嘛和第悉藏巴等人写给清朝的信的内容,《清实录》中没有记载,但是在《蒙古源流》一书中记载说:"是时,生灵归依之圣班禅额尔德尼、能识一切达赖喇嘛二人降旨,封昔日承运之密纳克固什绰尔济为伊勒固克散呼图克图之号,遣往东方之天帝--崇德圣聪合罕处,赍送奉运之书奏日:窃观三界之中,生死轮回之众生,则得自由人之珍身者,诚属稀如白日之星辰也。就中得为揽天下之权柄而为合罕者,其难得不啻如获如意琼珍矣。是以值此争斗之秋,而为应运之大力合罕者,以政教抚育天下大众,乃可称为合罕之分也。谨此,奉请扶持佛教,而为我教之施主,故具印文奉达。合罕乃躬自迎见,叩拜已了,请入盛京城,尊伊拉固克散呼图克图为功德喇嘛,受如意接引之灌顶,聆听精微之教义,而初获法教焉。于是,岁次癸未(1643),当伊拉固克散呼图克图之辞归也,奉献尊喇嘛以无量之赆仪。并由主上奉献二圣喇嘛以无数珍宝金银及各色财帛,而降密旨日:我将取大明合罕之大都城矣。容先理竣世事,再使请二圣喇嘛,拜活佛而恢宏教法可也。言讫遣归"。这就透露出五世达赖喇嘛的信中把皇太极作为"揽天下之权柄而为合罕者",并希望皇太极扶持佛教,作格鲁派的施主,而清太宗皇太极遣还伊拉古克三呼图克图等人时,给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带有即将兴兵入关夺取明朝帝位的密旨,揭示了西藏方面首次遣使清朝这一历史重要事件的政治内容,而这一信件的内容在《清太宗实录》和《五世达赖喇嘛传》、《四世班禅传》、《五世达赖喇嘛书信集》中都没有记载,所以这一资料值得我们充分重视。
实际上,西藏使团到达沈阳时,固始汗和格鲁派已经攻下了日喀则,第悉藏巴已经失败。伊拉古克三一行人返回西藏前,皇太极给西藏各方面来信的人都写了回信,首先是达赖喇嘛。大约此时皇太极已经了解到西藏的复杂形势和各教派之间矛盾斗争的一些情况,并且已经听到固始汗攻打藏巴汗的信息,所以他给达赖喇嘛的回信显得热情洋溢,称赞达赖喇嘛"拯济众生","兴扶佛法",还赠送了厚礼,给噶玛噶举红帽系活佛的信就显得冷淡一些,赠给的礼物也要轻得多,表明此时皇太极在对待藏传佛教教派上已有了明显的倾向性。皇太极给藏巴汗和固始汗的回信,则表示了他对西藏这两大政治势力也有了一些选择。皇太极给固始汗的信文是:"大清国宽温仁圣皇帝致书与顾实汗:朕闻有违道悖法而行者,尔已惩创之矣。朕思自古圣王致治,佛法未尝断绝。今欲于图白忒部落敦礼高僧,故遣使与伊拉古克三胡土克图偕行,不分服色红黄,随处咨访,以宏佛教,以护国祚,尔其知之。附具甲胄全副,特以侑缄。"皇太极给藏巴汗的信说:"大清国宽温仁圣皇帝谕臧霸汗:尔书云,佛法裨益我国,遣使致书。近闻尔为厄鲁特部落顾实贝勒所败,未详其实,因遗一函相询。自此以后,修好勿绝。凡尔应用之物,自当饷遗。今赐银一百两、锦缎三匹"。
看来,皇太极原准备承认藏巴汗的西藏地方政权领袖的地位,但是又听到了他的败讯,不过对这一消息还没有核实,所以给藏巴汗的信口气很灵活,在写信询问的同时,又要他以后"修好勿绝"。至于固始汗,虽然他早在1635年左右即与清朝联系,表示听命于清朝,但固始汗毕竟是卫拉特四部的一个王公,而卫拉特四部当时对于清朝的政治态度还很不明朗,所以皇太极给固始汗的回信也写得模棱两可,对固始汗在西藏的用兵既没有表示反对,也不作公开的赞同和支持。实际上,清朝对固始汗在藏族地区的用兵是密切关注的,对固始汗与格鲁派和达赖喇嘛的关系也很重视,但是这种关注没有在书信的文字中表示出来,只是要固始汗派高僧到清朝来,而且不局限于某一个教派。这又说明皇太极对固始汗与格鲁派寺院集团的联合还没有决定采取完全支持的态度。此外,皇太极还给萨迦、主巴噶举、达隆噶举等教派的领袖人物写了信,表现出清朝对于藏传佛教各教派之问的复杂斗争保持着不介入的立场,对各派大致上一视同仁。正如意大利的藏学家图齐所评论的,清朝统治者在对待西藏各教派的问题上表现得"既明智又清醒"。
关于西藏的蒙藏僧俗联合派出的使团到沈阳之事,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带领使团的高僧的身份的问题。《清实录》所记载的戴青绰尔济,即是藏文资料中所记载的与都日雅勒一起进藏的车臣曲杰。当时,按照四世班禅洛桑却吉坚赞和五世达赖喇嘛提出的满洲(jur-chi)的皇帝的势力强大,去看看他能不能做我们的施主的指示。他于第十一饶迥的铁龙年(1640)前去穆克顿(Ⅱm9-tun)。一到该地,立刻瑞相纷呈,他被皇帝尊为应供喇嘛。木猴年(1644)年底,东方皇帝的京城发生了事变,流贼夺取了大明崇祯皇帝的皇位,但是未能保持住,又丢失于满洲之手。他预言了顺治皇帝前去登上众敬王的皇位的日期时辰,并和皇帝一同到了北京。皇帝登上御座之后,为了使社稷稳固,他在皇城里的琼山的顶上修建了一座佛塔(北海白塔),塔前立有吉祥天女和狮面母两尊所依止的三根牛毛幢。这三根幢,现在的人们不知其来历,改成了三根汉式的长旗杆。在皇城外的后面,为了保佑社稷,修建了黄寺和佛经、佛像、佛塔。有一些时候,为了改变事情缘起,规定了在城墙上吹号角巡逻的制度,至今仍在奉行。强巴却乔嘉措被康熙皇帝尊为上师,曾赐给师徒三尊等许多贵重的佛像、佛经、佛塔。乾隆皇帝邀请嘉央伦珠嘉措,在穆克顿修建了悉扎拉吉林寺,创立讲经学习制度。以上三师是兄弟,现在仍由其家族执掌寺院,受历代皇帝的尊重"。这里说金巴嘉措、强巴却乔嘉措、嘉央伦珠嘉措是三兄弟,但是他们的年代从皇太极一直到乾隆,显然是不可能的,应该是前后三代转世的巴周活佛。依照《蒙古源流》的记载,是在金巴嘉措从西藏出发时,五世达赖喇嘛和四世班禅给他加上了一个"伊拉古克三呼图克图"的称号,这个称号在蒙古语中是"杰出"胜者"的意思。1643年皇太极也加封他为呼图克图,这年他返回西藏。1644年清兵入关顺治在北京称帝,即召色钦曲杰呼图克图进京同年加封他为灌顶国师之职,根据历史记载他还建议顺治皇帝在京城建跟沈阳城一样的佛塔,也就是后来的北海白塔都是藏式尊胜佛塔,那塔里面就有达赖喇嘛献给顺治皇帝的如来舍利子,塔边修建一寺名为永安寺。大师后来1647年在喀尔喀圆寂。后来清廷为了继续联系达赖喇嘛就派谢热喇嘛去西藏迎请达赖喇嘛到北京会晤皇帝此喇嘛是色钦曲杰的大弟子。1652年五世达赖喇嘛到北京拜见皇帝得到清廷的册封还给班禅大师和顾实汗都册封了。(总子来说这世活佛为清王朝统一西藏青海新疆等做了重大贡献也为格鲁派(黄教)传播到蒙古新疆东北汉地起到了非常关键性的作用。(在众多文字记载金巴嘉措是尊称众多,文字也不统一有的叫色钦曲杰,有的戴青曲杰,赛青曲杰,还有的叫岱青绰尔济,色臣法王,彻辰曲杰,车臣法王,彻辰国师等等,这些都是由于翻译藏文的人掌握发音方言不一致的原因所造成的其实都是一个人这里指的彻辰是皇太极由于1636年皇太极征服蒙古林丹汗被蒙古十六大部落和49个领主齐聚沈阳承认皇太极为汗,并奉上博格达彻辰汗的尊号,由于金巴嘉措是皇太极的上师所以尊称他为彻辰国师曲杰是法王的意思五世达赖喇嘛直接叫他是皇帝钦差色钦曲杰)
第七世巴周强巴却乔嘉措(1648)年诞生在喀尔喀中部,图谢土汗的孙子。被四世班禅大师认定。清廷由于他的上一世的功劳卓越让他继承前世的职位,在朝廷供职。1685年在内蒙朋苏克召任召的掌印喇嘛1689年被康熙皇帝任命归化城大召的扎撒克掌印大喇嘛,后来由于新疆准噶尔,噶尔丹叛乱,皇帝派遣他到西藏传旨,要求西藏青海不要支持噶尔丹,而且要抵制噶尔丹,他到西藏后没有传皇帝旨意反而和西藏执政的第司勾结大力支持噶尔丹,给噶尔丹出谋划策提供情报。在乌兰布通战役中代表噶尔丹向朝廷提要求,麻痹朝廷讨伐的军队从而使噶尔丹逃脱,还资助战败的噶尔丹恢复兵力。1697年噶尔丹再次起兵犯上又败给朝廷在宁夏去世,伊拉古克活佛被捕,押往北京在京城被康熙黄凌处死。由于这世活佛被皇帝赐死,他的后世转世活佛们就从政治舞台上淡出来了。后来被章嘉活佛代取了国师的位置。
(以上众多资料主来源于四世班禅大师传记五世达赖喇嘛自传还有清太宗(皇太极)实录,世祖(顺治)实录,高祖(康熙)实录《清史稿》等皇家档案中得来的非常真实)
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评论 ( 个评论)
┊┊┊┊┊┊┊┊┊
< &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
┊ 客服QQ:
战略合作伙伴:(The Tibetan & Himalayan Library) ┊ 法律顾问:
严禁在本站发表与国家法律相抵触言论和散播谣言
Powered by
X3.1GMT+8,原来那个车没有了共3个回复共3个回复提问
更多西宁相关问答
[交通]3回答
[交通]3回答
[交通]5回答
[交通]1回答
[交通]1回答
[交通]3回答
“”相关游记
更多西宁旅游
请认真填写内容,我们收到你的投诉信息后会立即进行审核并处理,感谢你对我们的支持!
a、广告帖和灌水帖
b、谩骂、诽谤和聊天帖
c、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
d、其它问题
其它问题具体内容
(10字以上,400字以下)
命名收藏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塔尔寺简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