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由两种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元素构成的离子化合物

当前位置:
>>>(1)元素甲是第三周期ⅦA族元素,甲元素与另两种非金属元素可组成离..
(1)元素甲是第三周期ⅦA族元素,甲元素与另两种非金属元素可组成离子化合物A.写出A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所有的气态氢化物中,元素乙的氢化物最稳定,写出元素乙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金属元素丙形成的某化合物的溶液常用于检验CO2,则元素丙的简单离子与元素甲的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元素丁的原子序数比丙小8,写出元素丁的单质在CO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元素戊是第三周期中简单离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写出该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填空题难度:中档来源:专项题
(1)& (2)2F2+2H2O==4HF+O2 (3)r(Cl-)>r(Ca2+);2Mg+CO22MgO+C (4)Al(OH)3+OH-===AlO2-+2H2O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1)元素甲是第三周期ⅦA族元素,甲元素与另两种非金属元素可组成离..”主要考查你对&&元素周期律,氢氧化铝,电子式的书写&&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元素周期律氢氧化铝电子式的书写
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叫元素周期律。
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1.单质跟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或反应的剧烈程度):反应越容易,说明其金属性越强。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碱性越强,说明其金属性越强,反之则越弱。 3.金属间的置换反应: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金属甲能从金属乙的盐溶液里置换出乙,说明甲的金属性比乙强。 4.金属活动性顺序按 Au顺序,金属性逐渐减弱。 5.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同主族元素从上至下金属性逐渐增强。 6.原电池中的正负极:一般情况下,活泼金属作负极。 7.金属阳离子氧化性的强弱: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对应金属的金属性就越弱。
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1.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随着陔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减弱。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酸性越强,其元素的非金属性也越强,反之则越弱。 3.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 4.单质跟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越易与H2反应,说明其非金属性越强。 5.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非金属元素甲的单质能从非金属乙的盐溶液中置换出乙,说明甲的非金属性比乙强。如,说明溴的非金属性比碘强。 6.相互化合后的价态:如,说明O 的非金属性强于S。7.其他:如CuCl2,所以C1的非金属性强于S。&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方法: 1.同周期元素的微粒同周期元素的原子或最高价阳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大而减小(稀有气体元素除外),如半径:Na&Mg &Al,Na+&Mg2+‘&Al3+。 2.同主族元素的微粒同主族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大而增大,如半径:3.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电子层结构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如半径:(上一周期元素形成的阴离子与下一周期元素形成的最高价阳离子有此规律)。&4.同种元素形成的微粒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微粒半径大小为:阳离子& 中性原子&阴离子;价态越高的微粒半径越小,如半径:。5.核外电子数和核电荷数都不同的微粒可通过一种参照物进行比较,如比较的半径大小,可找出与A13+电子数相同,与S同主族的氧元素的阴离子进行比较,半径:,且元素周期表中的几项重要规律相等规律:
氢氧化铝的性质:
不溶于水的白色胶状物质;能凝聚水中的悬浮物,可用作净水剂、可治疗胃酸过多、作糖的脱色剂等;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1)与酸反应:Al(OH)3+3H+==Al3++3H2O (2)与碱反应:Al(OH)3+OH-==AlO2-+2H2O 氢氧化铝的性质:
氢氧化铝是一种白色不溶于水的胶状沉淀,它能凝聚水中的悬浮物,并能吸附色素。
氢氧化铝既能与强酸反应也能与强碱反应,是两性氢氧化物。
氢氧化铝是医用的胃酸中和剂的一种,它的碱性不强,不至于对胃壁产生强烈的刺激或腐蚀作用,但却可以与酸反应,是胃液酸度降低,起到中和过多胃酸的作用。
氢氧化铝受热是分解成氧化铝和水。2Al(OH)3=(加热)=Al2O3+3H2O氢氧化铝的制备:
&实验室制法:Al2(SO4)3+6NH3·H2O==(NH4)2SO4+Al(OH)3↓其他制法:①AlO2-+HCO3-+H2O=Al(OH)3↓+CO32-②2AlO2-+CO2+3H2O=2Al(OH)3↓+CO32-③AlO2-+CO2+2H2O=Al(OH)3↓+HCO3- ④3AlO2-+Al3++6H2O==4Al(OH)3↓例题:用稀H2SO4、NaOH溶液和金属铝为原料制取Al(OH)3。甲、乙、丙三个学生的制备途径分别是   甲:   乙:   丙: 若要得到等量的Al(OH)3,则( B )    A.三者消耗的原料相同   B.甲消耗的原料的总物质的量最多   C.乙消耗的原料的总物质的量最少   D.丙消耗的原料的总物质的量最多   有关Al(OH)3的计算及图象分析:
解答有关Al(OH)3的图象和计算问题要注意以下三点: (1)“铝三角”关系图中各物质转化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关系。 (2)铝元素的存在形式。 (3)图象分析时:首先要看清横、纵坐标的含义,其次要对图象进行全面的分析,尤其需要关注的是特殊点(起点、折点、顶点、终点)的含义。 1、铝盐与强碱溶液作用生成Al(OH)3沉淀的计算反应关系如下:(1)Al3++3OH-==Al(OH)3(生成沉淀)(2)Al(OH)3+OH-==AlO2-+2H2O(沉淀溶解)(3)Al3++4OH-==AlO2-+2H2O(生成沉淀,又恰好溶解)& 分析以上三个化学反应方程式,所得Al(OH)3沉淀的物质的量与n(Al3+)、n(OH-)的关系为:当≤3时,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n[Al(OH)3]=n(OH-)当≥4时,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n[Al(OH)3]=0当3&&4时,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n[Al(OH)3]=4n(Al3+)-n(OH-)2、有关Al(OH)3的图像分析①向溶液中滴加溶液O~A段: A~B段: ②向强碱溶液中滴入铝盐溶液 O~A段: A~B段: ③向铝盐溶液中滴入氨水或向氨水中滴加铝盐溶液A. 向铝盐中滴加氨水时,当氨水增加到时,产生最大沉淀量B. 向氨水中滴加铝盐溶液时,开始时氨水过量,如图所示 分析得:氢氧化铝不溶于弱碱氨水中。 ④向偏铝酸盐溶液中滴入强酸O~A段:O~B段:⑤向盐酸中滴加偏铝酸盐溶液 O~A段: A~B段: 方法与技巧:
利用互滴顺序不同,现象不同可检验的溶液(1)AlCl3溶液和盐酸(2)NaAlO2溶液和盐酸(3)Na2CO3溶液和盐酸(4)AgNO3溶液和氨水
当溶液中有多种离子时,要考虑离子之间的反应顺序,如向含有H+、NH4+、Mg2+、Al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NaOH先与H+反应,再与Mg2+、Al3+反应生成沉淀,再与NH4+反应,最后才溶解Al(OH)3沉淀。一般是按生成水、沉淀、气体的顺序反应。可用图像表示为:
AlO2-与HCO3-的反应不属于水解相互促进的反应,而是HCO3-电离出的H+与AlO2-发生的反应:AlO2-+HCO3-+H2O=Al(OH)3↓+CO32-
&定义: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发生变化。为了简便起见,化学中常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 ”或小叉“×”来表示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相应的式子叫做电子式。(1)原子的电子式:H· 、Na· 、(2)阳离子的电子式:不画出离子最外层电子数,元素右上角标出“n+”电荷字样:Na+、Al3+、Mg2+ (3)阴离子的电子式:要画出最外层电子数,用 “[& ]”括起来,右上角标出“n-”:、、(4)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由阴、阳离子的电子式组成,相同离子不能合并:、(5)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画出离子最外层电子数:、(6)用电子式表示物质形成的过程: 氯化氢的形成过程:氯化镁的形成过程:
共价键中的每一对共用电子用一根短线表示,未成键电子不写出,物质的电子式就变成了结构式。例如:书写电子式的常见错误:
&1.漏写未参与成键的电子,如:2.化合物类型不清,漏写或多写“[]”及错写电荷数,如:3.书写不规范,错写共用电子对如:N2的电子式为:,不能写成:,更不能写成:或。 4.不考虑原子间的结合顺序如:HClO的电子式为,而非。因氧原子需形成2对共用电子才能达到稳定结构,而H、 Cl各需形成1对共用电子就能达到稳定结构。 5.不考虑原子最外层有几个电子均写成8电子结构如:的电子式为,而非, 因中碳原子最外层应有6个电子(包括共用电子),而非8个电子。 6.不清楚A如型离子化合物中两个B是分开写还是写一块如:中均为-l 价,Br-、H-已达到稳定结构,应分开写;C原子得一个电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需形成三对共用电子才能达到稳定结构,不能分开写;氧原子得一个电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需形成一对共用电子才能达到稳定结构,也不能分开写。它们的电子式分别为:
发现相似题
与“(1)元素甲是第三周期ⅦA族元素,甲元素与另两种非金属元素可组成离..”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94980825008096111044011150097867共价化合物是否一定由非金属元素组成_百度作业帮
共价化合物是否一定由非金属元素组成
共价化合物是否一定由非金属元素组成
非也共价化合物指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以非金属居多但是金属与非金属并不只生成离子键,理论上说,只有电负性相差较大(差值超过1.7)的才会生成离子键但过渡金属与个别非金属电负性差值达不到那个标准,所以也能形成共价化合物.比如说AlCl3(氯化铝)相应的,也不是非金属元素键一定生成共价键.比如F元素与个别非金属.
不一定。如氯化铝就是共价化合物。有没有由两种非金属元素构成的离子化合物_百度作业帮
有没有由两种非金属元素构成的离子化合物
有没有由两种非金属元素构成的离子化合物
可以,如:P-Cl 固体PCl5中实际上是[PCl4](+) [PCl6](-)再如:P-Br 固体PBr5中实际上是[PBr4](+) Br(-)即固体PCl5和PBr5都是离子化合物.
当然有啊,很多呢。比如HCl,HF,HI,HBr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1)④、⑤、⑥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⑧的阴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2)②、③、⑦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3)①、④、⑤、⑧中的某些元素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写出其中一种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4)由表中两种元素的原子按1:1组成的常见液态化合物的稀溶液易被催化分解,可使用的催化剂为(填序号)____.a.MnO2b.FeCl3C.Na2SO3d.KMnO4(5)由表中元素形成的常见物质X、Y、Z、M、N可发生以下反应:X溶液与Y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N→⑥的单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常温下,为使0.1mol/LM溶液中由M电离的阴、阳离子浓度相等,应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Y溶液至____.-乐乐题库
&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知识点 &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习题详情
30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78.0%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1)④、⑤、⑥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a>Al>O&,⑧的阴离子结构示意图为&.(2)②、③、⑦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NO3>H2CO3>H2SiO3&.(3)①、④、⑤、⑧中的某些元素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写出其中一种化合物的电子式:或&.(4)由表中两种元素的原子按1:1组成的常见液态化合物的稀溶液易被催化分解,可使用的催化剂为(填序号)ab&.a.MnO2&&&&&&&b.FeCl3&&&&&&&C.Na2SO3&&&&&&d.KMnO4(5)由表中元素形成的常见物质X、Y、Z、M、N可发生以下反应:X溶液与Y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oH2O═Al(OH)3↓+3NH4+&,N→⑥的单质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O3(熔融)4Al+3O2↑&,常温下,为使0.1mol/L&M溶液中由M电离的阴、阳离子浓度相等,应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Y溶液至溶液的pH等于7&.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2009-天津
分析与解答
习题“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1)④、⑤、⑥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⑧的阴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2)②、③、⑦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为H,②为C,③为N,④为O,⑤为Na,⑥为Al,⑦为Si,⑧为Cl,(1)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2)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3)①、④、⑤、⑧中的某些元素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为NaOH或Na2O2;(4)表中两种元素的原子按1:1组成的常见液态化合物为H2O2;(5)M为仅含非金属元素的盐,应为铵盐,则Z为加热能分解的沉淀或气体,由组成元素可知应为Al(OH)3,N为Al2O3,X溶液与Y溶液中应为氯化铝或硝酸铝和氨水溶液.
解: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为H,②为C,③为N,④为O,⑤为Na,⑥为Al,⑦为Si,⑧为Cl,(1)Na、Al位于同一周期,Na原子半径大于Al,O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最少,原子半径最小,则有原子半径:Na>Al>O,故答案为:Na>Al>O;;(2)非金属性:N>C>Si,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则酸性:HNO3>H2CO3>H2SiO3,故答案为:HNO3>H2CO3>H2SiO3;(3)①、④、⑤、⑧中的某些元素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为NaOH或Na2O2,都为离子化合物,电子式分别为:或,故答案为:或;&&&&&&&&&&&&&&&&&&&&&&&&(4)表中两种元素的原子按1:1组成的常见液态化合物为H2O2,在FeCl3或MnO2催化作用下生成O2,故答案为:ab.(5)M为仅含非金属元素的盐,应为铵盐,则Z为加热能分解的沉淀或气体,由组成元素可知应为Al(OH)3,N为Al2O3,X溶液与Y溶液中应为氯化铝或硝酸铝和氨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oH2O═Al(OH)3↓+3NH4+,工业生产Al用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化学方程式为2Al2O3(熔融)&4Al+3O2,根据溶液电中性原则,溶液中由M电离的阴、阳离子浓度相等,则应有:c(OH-)=c(H+),应调节溶液PH=7.故答案为:Al3++3NH3oH2O═Al(OH)3↓+3NH4+;2Al2O3(熔融)&4Al+3O2;溶液的pH等于7.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5)为易错点,注意物质的推断.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1)④、⑤、⑥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⑧的阴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2)②、③、⑦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1)④、⑤、⑥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⑧的阴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2)②、③、⑦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主要考察你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与“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1)④、⑤、⑥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⑧的阴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2)②、③、⑦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相似的题目: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的编号代表对应的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1)表中属于d区的元素是&&&&(填编号).(2)表中元素①的6个原子与元素③的6个原子形成的某种环状分子名称为&&&&.(3)某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nsnnpn+1,该元素与元素①形成的分子遇到⑦与①形成的分子时的现象为&&&&;化学方程式为&&&&.(4)元素⑨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常见化合价是&&&&.(5)某些不同族元素的性质也有一定的相似性,如上表中元素⑤与元素②的氢氧化物有相似的性质.请写出元素②的氢氧化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物质结构与性质]有A、B、C、D、E、F、G七种元素,试按下述所给的条件推断:①A、B、C是同一周期的金属元素,已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A的原子半径在所属周期中最大且原子半径A>B>C;②D、E是非金属元素,它们跟氢化合可生成气态氢化物HD和HE,在室温时,D的单质是液体,E的单质是固体;③F的单质在常温下是气体,性质很稳定,是除氢外最轻的气体;④G是除氢外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1)A的名称是&&&&,A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B位于周期表中第&&&&周期&&&&族;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2)E的单质颜色是&&&&.(3)A元素与D元素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是&&&&.(4)G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5)F的元素符号是&&&&.(6)在上述七种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化学式是&&&&,酸性最强的化学式是&&&&,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化学式是&&&&.(7)将C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投入到A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下表列出了①~⑦七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族周期&ⅠA&&&&0&&1&①&ⅡA&ⅢA&ⅣA&ⅤA&ⅥA&ⅦA&&2&&&&②&③&&&&3&④&&⑤&&&⑥&⑦&&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④和⑦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2)元素①和②形成的最简单的化合物的空间构型为&&&&.(3)元素③的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工业制备单质⑤的化学方程式为&&&&(5)元素⑥、⑦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强弱关系为&&&&>&&&&(用化学式表达)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族周期&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ⅤⅡA&2&&&&c&&d&&3&a&b&&&&e&f&
2置换反应的通式可以表示为:单质(1)+化合物(1)=化合物(2)+单质(2)请写出满足以下要求的3个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所涉及的元素的原子序数都小于20;②6种单质分属6个不同的主族.
3(2014o温州一模)A、B、C、D、E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B、C、D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A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D元素的原子序数,E是短周期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该知识点易错题
1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热稳定性:H2O>HF>H2S ②原子半径:Na>Mg>O ③酸性:H3PO4>H2SO4>HClO4 ④结合质子能力:OH->CH3COO->Cl-.
2(2008o天津理综,26)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一短周期元素,W、X是金属元素,Y、Z是非金属元素.(1)W、X各自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反应生成盐和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W与Y可形成化合物W2Y,该化合物的电子式为&&&&.(3)X的硝酸盐水溶液显&&&&性,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4)Y的低价氧化物通入Z单质的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比较Y、Z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用分子式表示).(6)W、X、Y、Z四种元素简单离子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7)Z的最高价氧化物为无色液体,0.25mol该物质与一定量水混合得到一种稀溶液,并放出Q&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3(2014o温州一模)A、B、C、D、E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B、C、D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A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D元素的原子序数,E是短周期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1)④、⑤、⑥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⑧的阴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2)②、③、⑦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3)①、④、⑤、⑧中的某些元素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写出其中一种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4)由表中两种元素的原子按1:1组成的常见液态化合物的稀溶液易被催化分解,可使用的催化剂为(填序号)____.a.MnO2b.FeCl3C.Na2SO3d.KMnO4(5)由表中元素形成的常见物质X、Y、Z、M、N可发生以下反应:X溶液与Y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N→⑥的单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常温下,为使0.1mol/LM溶液中由M电离的阴、阳离子浓度相等,应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Y溶液至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1)④、⑤、⑥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⑧的阴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2)②、③、⑦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3)①、④、⑤、⑧中的某些元素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写出其中一种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4)由表中两种元素的原子按1:1组成的常见液态化合物的稀溶液易被催化分解,可使用的催化剂为(填序号)____.a.MnO2b.FeCl3C.Na2SO3d.KMnO4(5)由表中元素形成的常见物质X、Y、Z、M、N可发生以下反应:X溶液与Y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N→⑥的单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常温下,为使0.1mol/LM溶液中由M电离的阴、阳离子浓度相等,应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Y溶液至____.”相似的习题。(1)元素甲是第三周期ⅦA族元素,化合物A是由甲元素与另两种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写出其电子式,其中化学键的类型为离子键、共价键.化合物A是由甲的氢化物与电解质B反应生成的,写出其在水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NH3oH2O═NH4++H2O.(2)在周期表中元素乙的非金属性最强,它的单质可以与水反应产生氧气,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F2+2H2O═4HF+O2.(3)金属元素丙形成的化合物通常用于鉴别CO2,则元素丙的离子与元素甲的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关系为r(Ca2+)<r(Cl-)(用离子符号表示),比元素丙多15个质子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四周期 VIIA族.【考点】.【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1)元素甲是第三周期ⅦA族元素是氯,甲元素与另两种非金属元素可组成离子化合物氯化铵,据此答题;(2)最稳定的氢化物是氟化氢,据此写出氟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氢氧化钙溶液常用于检验CO2,所以金属元素丙是钙元素,比较钙离子与氯离子的半径大小,电子层相同核电荷越多半径越小;比元素丙多15个质子的元素为溴元素,据此答题.【解答】解:(1)元素甲是第三周期ⅦA族元素是氯,甲元素与另两种非金属元素可组成离子化合物氯化铵,氯化铵的电子式为:,其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氯化氢与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NH3oH2O═NH4++H2O,故答案为:;离子键、共价键;H++NH3oH2O═NH4++H2O;(2)最稳定的氢化物是氟化氢,氟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2+2H2O═4HF+O2,故答案为:2F2+2H2O═4HF+O2;(3)氢氧化钙溶液常用于检验CO2,所以金属元素丙是钙元素,比较钙离子与氯离子的半径大小,电子层相同核电荷越多半径越小,所以r(Ca2+)<r(Cl-),比元素丙多15个质子的元素为溴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 VIIA族,故答案为:r(Ca2+)<r(Cl-);第四周期 VIIA族.【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综合知识,要求学生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难度,解题的关键是元素的确定.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答题: 难度:0.60真题:1组卷:0
解析质量好中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ppt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